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朱自清的资料

朱自清的资料

时间:2023-05-29 18:0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朱自清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朱自清的资料

第1篇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除了鲁迅,大概就要数朱自清了。《匆匆》《春》《背影》《绿》,还有《荷塘月色》和《冬天》。有了这些代表作品,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完了朱自清作品之后,我布置了有关朱自清作品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我布置的的课题很简单,只有一个问题:朱自清的作品美在哪里?要求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探究。研究的方式是在网上或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个人钻研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在经历了自主探究和集思广益之后,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成果对老师们来说,很平常,很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就弥足珍贵,因为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位同学说,挺喜欢朱自清一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真切、平常、感人。他发现,《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创作于1927年。于是他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位同学还结合作者的阅历、个性和气质来分析朱自清作品的抒情特色,这是很有见地的。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里流露出来的韵律美。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作者用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发问,再用疑问句去启发读者思考,既引人深思,又琅琅上口。还有作者通过句子的长短变化来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和诗意的美感。

有一位同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诗意美。他举的是《绿》中对水花的描写。把水花比作“白梅”、“杨花”,这些句子与古人描写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写白梅的诗句,他找出了王冕的《白梅》、张臬的《墨梅》、李公明的《早梅》、卢梅坡的《雪梅之一》中描写梅花的诗句来印证朱自清文句的精妙,通过梅花的色彩和芬芳来展现梅雨潭水花的晶莹剔透、细腻和美感。该同学还找出了一些写杨花的名家名篇,如唐・韩愈《晚春》、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晏殊《踏莎行》、宋・王安石《清平乐》、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王令《瀹瀹》,等等,认为朱自清通过诗一般精炼的语言,通过杨花的飞舞轻扬来表现梅雨潭瀑布的轻盈、轻巧。同学的研究也许很一般,但是这种对比阅读,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既是一种有用的积累,也是一种难得的提高。

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朱自清作品中所表现的柔和美。他发现,作者善用女性作比。例如在《春》中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绿》中把“绿”比作“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明油”;在《荷塘月色》里先把荷叶比作的裙,接着用“刚出浴的美人”突出“白花”的光彩照人,再通过“袅娜”、“羞涩”,写出了百花的女儿态。在这里自然的美景与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了。同学们分析的真好。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他举了《匆匆》中的例子。“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单调为多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化无色为有色,变静止为动态,不愧为写作高手。色彩上,“青烟”是淡蓝色,“薄雾”是乳白色的。而动感则体现在时间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中的音乐美。语句抑扬顿挫,长短结合,轻快流利,很有音乐的美感。比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这样一种平白如话的语句,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平常性、流动性和易逝性。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的质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背影》篇幅不长,它没有精巧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词语,而是凭借真挚、朴素的父子亲情感动了所有的读者。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地变为感人的抒情细节。如:父亲买橘子的蹒跚背影,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而是老老实实写来,具有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

第2篇

流沙河曾在中国诗坛笔走龙蛇,是享誉海内外的大诗人,也是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挚友。1996年8月,余光中应邀来四川大学讲学,流沙河全程相陪,两人还在讲学间隙去诸葛武侯祠游览。当来到三国名将张飞塑像前时,他们发现一个“难以置信的大错误”,解说牌上竟赫然写着“张飞字益德”。流沙河脱口而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谁不知道张飞的字为翼德?作为海内外闻名的古迹,怎能犯如此低劣的错误呢?”余光中也随声附和:“确实不应该呀。”

余光中返台前,叮嘱流沙河一定将这件“小”事弄清楚。带着挚友的嘱托,流沙河几经奔波,终于从《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上得到了答案:《三国志》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之手,被公认为记载三国历史最早的史学著作,里面清晰记载着“张飞字益德”。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经艺术加工将“张飞字益德”改为了“张飞字翼德”。也就是说,武侯祠“张飞字益德”的介绍,完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并未出错。

流沙河赶紧去信将实情告知给余光中,写道:“当对一件事存有疑问时,切不可草率下结论。只有抛弃臆断,下功夫弄个明白,才可避免尴尬。”余光中回信称道:“先生卓然而立的求真精神,令我敬佩,也让我感触颇深:做学问者要有个性,人云亦云断不可取。”

无独有偶。大半个世纪前的1927年7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发表了《荷塘月色》,其中“月下荷塘”的描写让读者尤为喜爱:“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文章发表后不久,朱自清收到读者陈少白的来信,指出:“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朱自清对此很重视,立即查阅有关资料,又询问了很多朋友,大家都赞成陈少白的看法。他又请教昆虫学教授刘崇乐,而刘崇乐则抄了一本书上的话给他:“蝉一般夜里不叫,但也有叫的时候。”

朱自清正为找到蝉在夜晚会叫的证据而高兴,却忽然想到,刘崇乐是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抄给他的那段话也许是个例外。于是,他在给陈少白回信时说,昆虫学专家和你的看法一致。并表示《荷塘月色》再版时删掉月夜蝉声那句话。

信寄出很长时间,却未得到回音。直到1938年,朱自清才在正中书局出版的《新学生》月刊上,看到陈少白针对蝉在夜晚是否会叫的文章。文中引用了朱自清的回信,还引用了北宋诗人王安石《葛溪驿》中的诗句“鸣蝉更乱行人耳”,更正了此前对朱自清描写夜晚蝉叫的质疑。

虽如此,朱自清还是于1948年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感慨道:“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在这里是个有趣的例子。”

上述两件“小”事,在他人眼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治学严谨的几位大家来讲,却是一种良好修养的表现,不仅反映出他们对“真”的执著追求,也体现出做学问者更需具备卓然而立的品质。

摘自《讲述》

第3篇

一、背景资料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让中学生们跨时代的去阅读已成为历史的文章,是很难悟透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的。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景》一文时,许多学生表情茫然,他们疑惑为什么作品中一个普通的送子求学场面,作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流泪。事实上这很正常,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们,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奉为掌上明珠,娇宠有加,虽有时也有送子求学的场面,更多的是处于自豪幸福的喜庆中。所以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需要教师利用背景资料,像推电影镜头一样,把他们推到旧中国二、三十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去。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入侵,民族资产阶级濒临破产,知识分子穷困潦倒,无处投生,广大百姓更是卖儿卖女,流落他乡。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别离。才不会因父亲罗嗦的叮咛发笑,艰难买橘子的动作费解,才能体察出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一次次流泪的复杂感情。甚至还能体会出这泪除了父子亲情之外,还有着旧时代作为一个学生的无助和痛苦,更能体会出刚正不阿、具有伟大名族气节的朱自清先生所流之泪不仅因着父亲而流、时代而流,更因着苦难的母亲――祖国而流。那么教学难点――文中第二段,作者大肆渲染离别时家境的意图也因刃而解。

二、背景资料有助于诗歌的解读

古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词的教学需要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古诗词离现今年代久远,理解起来不容易,不了解李白当时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理解《独坐敬亭山》中诗人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那份相知;不了解杜甫的坎坷遭遇和艺术追求,就很难体会出《月夜》“独看”写尽了天下离人的悲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含义,就有必要联系当时的一些背景资料,打开当时的年代之窗,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让学生能读懂诗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真真切切感受文字的灵性,领悟作者的人生,洞悉当时社会百态。古诗词教学中的背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作者信息:是古诗词背景材料的基础。“诗言志,歌咏言”,只有知人,才能识人,因而从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作者独特的内心 情感和思想认识,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

时代背景:是古诗词背景材料的核心。“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观时代现状,情满于心。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际遇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才成就了诗歌国度的异彩纷呈。

艺术文化传统:是古诗词背景材料的特质。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艺术传统,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现实材料:是古诗词背景材料的深化。利用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实例来进一步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三、背景资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文史不分家,一部文学作品的背景往往联系着一个广阔的时代,有着无数动人的传说,起着抛砖引玉之功效,可以作为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背景资料,学生们了解了作家生活的时代和成长经历,因此和作家熟识,由熟识作家而熟识作品,有理解作品而使阅读兴趣更浓,

四、背景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一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身世遭遇往往决定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如朱自清先生的家庭出生和时代特征决定了他成为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探寻中国出路而不得,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而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的鲁迅先生则态度坚决,旗帜鲜明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无畏的战斗在文艺的最前线。其作品自然文笔犀利,处处留露着战斗的锋芒。

五、背景资料还有利于德育教育。

第4篇

一、于是妖童媛女

《荷塘月色》云: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引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下同)

朱自清先生引用这段文字以见江南采莲“当时嬉游的光景”(《荷塘月色》语,以下简称《荷》)。但引文“于是妖童媛女”句有可商之处,兹提出来加以校雠。

中学教材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经查对,教材所引与该书同。

我们再检阅《朱自清经典》(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版)、《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朱自清散文》(插图珍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朱自清精选集》(北京燕山,2006年版)、《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朱自清散文》(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等书,也皆与教材所引同。

溯源查考,朱先生《荷》文作于1927年7月,原载于同年7月《小说月报》第18卷第7号上,笔者核查该期的《小说月报》,发现原文就作“于是妖童媛女”云云。

基于上,我们可以看出:朱先生的一些文集或选录朱先生《荷》文的教材,大抵以1927年7月的《小说月报》为祖本。

但朱先生这段引文有误,抑或1927年7月《小说月报》第18卷第7号刊载此文有误。以故其后,朱先生的一些文集以及中学教材尽皆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首先,我们只要翻检几部传世之文献加以对校,即可知道“于是”为非,当为“于时”。

《艺文类聚》卷八十二(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第1404页)、《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八十四(明・张溥辑,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八・总集类》)、《御定历代赋汇》卷一百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八・总集类》)、《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五(清・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38页)、《六朝文笺注》(清・许评选,清・黎经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01611册)。

下述一些常见的文学选本也作“于时”。

如:《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骈文观止》(莫道才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程千帆推荐古代辞赋》(曹虹、程章灿注释,广陵书社,2004年版)、《历代骈文名篇注析》(吴云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其次,我们分辨一下“于时”与“于是”。

先说“时”和“是”。“时”本为表时间的名词。《说文》云:“时,四时也。”“四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本春、夏、秋、冬之称。引申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时”又可假借为“是”。《尔雅・释诂》云:“时,是也。”可用于代词。)

“是”本为正直。《说文》云:“是,直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虚词“是”是假借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是,假借为。”《广雅・释言》云:“是,此也。”可用作代词或助词。)

故此,“时”和“是”两者意义显别,但两者作代词时又可通借。

再看“于时”和“于是”。从语法上解析,“于时”由介词“于”和名词“时”组成的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发生、出现的时间。可译为“当时”,“其时”、“这时候”等。《采莲赋》首四句以描写红莲开篇:“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用紫茎、红莲、绿荷、素实四个带有颜色的词语来描写夏水绿波中荷花的茎、莲、叶、实。枝叶蕊实,生机蓬勃,历历在目。同时,这四句也点明“采莲”的时间已到,为后面少男少女出面采莲做好铺垫。因采莲正当令时,用“于时”引出下文,可谓文理自然,水到而渠成。

“于时”之例,旧籍恒见,兹举数例。

汉・张衡《归田赋》:“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曹魏・曹植《大暑赋》:“于时黎庶徙倚,棋布叶分。机女绝综,农夫释耘。”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于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于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

“于是”,由介词“于”和代词“是”组成的介宾短语,但通常虚化为连词,用于连接句子,表示顺承关系。文献用例甚多,中学教材用例亦繁,试举例如次:

《战国策・燕策三》:“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汉・贾谊《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又,“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又,“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于是邻村亦不能侵暴邻村,一境独安。”

另外,据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及《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01586册,《七十二家集・梁元帝集》,梁元帝萧绎有赋九篇,其中《秋思赋》云:“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此条则为《采莲赋》作“于时”又添一佐证。

要之,根据传世文献,词义之别,细绎文意,《采莲赋》当取“于时”恰切。

二、莲子清如水

朱先生《荷》文云: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上述引文“莲子清如水”中的“清”当为“青”。上文提到的朱先生一些文集并误。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它最早著录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一书。《玉台新咏》宋本不收,新本又把《西洲曲》作江淹诗,明人冯惟讷认为“非也”。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认为是“古辞”。明・陆时雍《古诗镜》、清・沈德潜《古诗源》皆署名梁武帝萧衍。该书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笔者翻检下列诸文献资料,发现“莲子清如水”皆作“莲子青如水”。

《乐府诗集》卷七十二(宋・郭茂倩辑,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八》)、《古乐府》卷十(元・左克明撰(同上))、《古诗纪》卷五十三(明・冯惟讷撰(同上))、《古今诗删》卷四(明・李攀龙编(同上))、《石仓历代诗选》卷四(明・曹学编(同上))、《古乐苑》卷十五(明・梅鼎祚编(同上))、《古诗镜》卷十七(明・陆时雍编(同上))。

下述一些常见的文学选本也皆作“莲子青如水”。《古诗源》卷十二(清・沈德潜选,中华书局,1963年版)、《古代民歌一百首》(商礼群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汉魏六朝诗一百首》(王守华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乐府诗集》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98年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余冠英推荐古代民歌》(侯明注释,广陵书社,2004年版)、《汉魏六朝诗选》(邬国平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推究朱先生引《西洲曲》致误之由,当为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一书。笔者检寻《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01588册,发现其中《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辑,清・吴兆宜注,清・程际盛删补,上海古籍出版社)作“莲子清如水”。于是《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同。

同样,我们辨析“清”“青”字义之别。

清,水明澈。与“浊”相对。《说文》云:“清,也,水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者,明也。而後明,故云水之。”《玉篇・水部》云:“清,澄也,洁也。”如,《诗・魏风・伐檀》云:“河水清且涟猗。”又,曹植《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又,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外,“清”也指清澈的水。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云:“春冬之时,则素湍潭,回清倒影。”

青,颜色名。(1)绿色,春季植物叶子的颜色。《尔雅・释器》云:“青谓之葱。”《释名・释采帛》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2)深绿色。《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宋・苏轼《雨》诗:“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第5篇

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指导阅读,包括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回顾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确定课文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尝试口头描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六道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达到既掌握课文的内容与特点,又学习写作方法之目的。第三部分的“写作实战”,属于课外作业,其讲评可利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完成。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一)课前“热身”

1.如果你曾有过登临山巅,听潮海岸,驻足月光下,漫步细雨中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享受自然美景是多么让人惬意。试着把你某次亲身体验自然魅力的感觉告诉你的同桌。

2.我们总想在生活中不受束缚得到更多的自由,有时候,受到生活琐事与思想感情的束缚和监狱束缚可能没什么两样。试想T你身心自由(如放假没作业)时的感受与平时有何不同,是不是摆脱了烦累,身心解放了,平淡的一切也就显得有些诗意了?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初5分钟完成,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重温感受,并让一两位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体验,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带着一定的“感觉”进入阅读。现实中总有教师感叹:作品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实际上。经典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多为人性的本质,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

(二)“还原”作者

介绍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略)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_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对此,研究者们有不少的说法,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阅资料。

(设计思路:此处侧重在把作者“还原”为生活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

二、明确学习重点、阅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写作

(一)聚焦文本的写作特点

当朱自清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嗅觉来生动地描绘那一时刻荷香的特点:清新、幽微、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作者通过描绘,使读者看到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即调动你的眼耳鼻舌口等感官,捕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身体的感受(包括联想与想象),并对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重点为描绘,并且让学生了解描绘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作者如何描绘”的角度来阅读全文,阅读时要求将精彩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看看它们是通过哪种感觉来进行描绘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尽可能不要为讲课文而讲课文。我在这里的定位是,利用文本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如何描绘。)

(二)练习口头描绘

请学生就学校的某处园林,进行口头描绘,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现出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和联想到的。在学习全文并掌握了描绘的方法之后,再让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来。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初步借鉴作品中描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又在于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大多数学生会在此环节表达受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即在表达时,通过主动阅读来寻求参照,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细读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

(一)思考与评析

1.有诗人说“我是我看到的一切的统治者,我在那里的权利无人可以质疑”,这句话正讲出了我们平时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所见的景物往往是灰暗的;而心情愉快时,眼中的一切都是亮丽的。所以说,作者描写时往往把所写之景染上自己的感彩。请从课文前三段,找出作者描写时的心境,看看他是以怎样的感彩来描写荷塘月色的。(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作者暂时摆脱了生活的负累与束缚,有着什么都可以不理的自由,享受独处的妙处,以宁静的心情来欣赏这荷塘与月色。

(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景物我做主”――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浸透着作者的主观寄托。)

2.在那个满月的晚上,在清华园的荷塘边,朱自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请分别概括第四到第六段描写的主要对象。

明确: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的里(上)面。第五段主要写荷塘的月色。第六段主要写月光下荷塘周围的树。

(设计思路:我们知道,在这样写景抒情的散文里,每一个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原则上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句子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意识,又训练其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作准备。)

3.以第四段为例,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请你在阅读第四段时,使用如下所示的图表记录每种感觉的内容。

明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组节及这些细节的来源,感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由具体的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器官捕捉到的。这就比“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之类空泛的要求有效,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4.那么,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连缀起来的呢?换种说法,即朱自清又是怎样把自己丰富的感受构成画面,让读者也一同分享的呢?再以写“荷塘里(上)面”的第四段为例,请在本段找出作者描绘景物时用来连接不同细节的过渡性词句。

明确:“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通过这些过渡性语句,本段先后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动态的叶子和花、流水。

(设计思路:学生进行描绘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有内容,这已利用上一环节来学习;二是忽视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后一问题。连缀的方式有多种,第

四段主要让学生认识过渡词语的作用,提醒学生:平时行文,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词语,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雀……之间”,等等。

而学习写“荷塘月色”的第五段细节间的连缀方式,则先从分析句子的主语着手,得出写月色的前两个细节,使用的分别是正面与侧面描写;接下来的三个细节,由“天上”的满月到“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再到“塘中的月色”,是由高到低,自远而近来组织的。这里的连缀没有上一段的过渡性词句,它靠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与顺序。

通过第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连缀细节的另一种方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普遍到特殊。普遍:“荷塘周围”“都是树”;特殊:“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普遍:“树色一律是阴阴的”,像烟雾;特殊:“杨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段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八段和第九段,在以前的高中课本是删除的,你对此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学生自己能作到的分析:①照应前文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②对比:六朝时(老师要简介六朝在中国文化中繁华、社会风气开放等特点)热闹、风流的“嬉游”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形成对比,更显当晚自由的可贵。

(设计思路:在此,还可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另一个作用――丰富作品的内涵:由对纯自然的描写过渡到写相关的文化。在写作上,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从而使读文章的感受更为丰富。)

6.至此,我们对作者感受与描写的细节、细节间的连缀方式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都有了了解。现在我们来探讨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写出所写之物的特点,使描写的细节就像画在读者眼前一般。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比喻。请举几例说明,使用“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之句式。

示例:“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和美人比喻零星的白花,写出了荷花的珍稀、鲜艳与美丽。

另外,让学生通过与比喻的比较,了解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设计思路:在这里,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于词语的准确选用,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感知,如想象与联想、换词比较或词语的“缺失”――去掉需品味的词语。)

二、布置课外作业

写作实战的要求――

构思:想象你要描绘的自然景物(学校园林),记下用来描绘它的细节――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引发的联想等。

写稿:先确定每一段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然后由此出发按逻辑关系或空间关系继续下去。注意描写时设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修改:重读文章,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出了你要描绘的对象。注意用词的准确。添加或修改细节,使你的描绘更加清楚。同时找出一些地方,添加过渡词语使空间关系更加容易理解。

【教学反思】

第6篇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由原来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变成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教材活动由教教材、学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和学。教材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部分资源,而非语文学习的全部。我们的语文教学未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而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取舍,开发更多新的语文课程资源。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网络资源成为了语文课程取之不竭的宝库。

1.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教课本外,补充信息渠道极少;学生只能在练习上练拳脚,教师总是在烦琐分析上显能耐。这样做,使得学生孤陋寡闻。一位美国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可以说,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而网络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仅仅依赖于“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以一些课文的背景材料为例。输入关键词通过有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可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便多达数百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应适当利用网络引进相关材料,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语文学习之中,培养其语文能力。

例如:教学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可让学生利用网络主动获取及其有关该作品的介绍、写作背景、疑难词句注解、图片、诗配乐诵读等文字的和声像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此外,学生还可浏览网上描写湘江风景的图文信息,或看图根据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进行写话练习;或按“读准、读懂、诵读”三步学诗法自学相关诗词,进行学法迁移;或依据诗情画意进行“诗配画”的板报设计。在教《荷塘月色》课文之前,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围绕“朱自清生平”、“朱自清的人格美”、“《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的艺术价值”、“典故诗文”、“朱自清作品”等六个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加以适当点拨,这样,既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考习惯。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学习信息的广阔空间,如果学生对大量的信息没有分辨、识别能力,或者无法高效筛选、提取重要信息,就不能充分利用之,也就谈不上学习对大量的提高及创新潜能的开发。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重点字词时,我就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疑难重点进行选阅,对文章的内涵进行独立思考。

3. 利用网络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长期以来,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面窄、量少、方法不当等)的制约难以形成能力。家庭藏书、报刊,学校图书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随着网上书库的日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轻松阅读网络版报纸及最新版的图书,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效率。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还可以便捷地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如:教学《雷雨(节选)》一课后,可引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对周朴园评价方面的文章,了解周朴园性格的多面性。把课堂所学内容有机地向课外领域延伸。教师经过规范、科学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开展课外网上阅读,使学生学会了精读、浏览、泛读、速读、比较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大大提高。

实践证明,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加强研究、正确引导,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会更加丰富多彩。

(张文华 江苏省丹阳职业教育中心 212300)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 语文阅读教学 信息时代 教学经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信息环境,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开展呢?根据笔者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第一,初中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阅读过程中要体现人本的思想,注重人格的升华。这一点在以往的语文阅读中常常被忽略了。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因此,语文阅读实践中,应当突出阅读者的主体性。长期以来,语文学习的场所基本上是课堂为主,学习的内容是课文为主,学习的方式是老师讲授为主,而多媒体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化以后,将更快地促使我们转变语文学习的观念。就语文阅读教学来看,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阅读资源,成为巨大的资源库。由于网络信息的编制采用了非线性技术,它可以按人脑的联想思维,把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学生输入信息指令后,它可以提供各种路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式、发现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获得储存的知识,这就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我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学生通过查询、检索,了解了朱自清的生平及其创作的背景,又阅读了他的其它重要作品,有的同学甚至阅读了与朱自清同时期的其他著名作家的重要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装知识的容器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在横向与纵向的拓展延伸中,扩大了阅读面,丰富了语文知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加了文学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良好示范。

第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讲究生动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呆板、单调。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创造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处理系统。这种优势使语文教材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生动形象地进入课堂,同时,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实物与语言的最佳组合,创设和展示最佳的阅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笔者在用多媒体课件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既设计了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有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I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醉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一堂课下来已能背诵全文。终于达到了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理解课文。教育的信息化已席卷全球。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阅读情境,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尤其要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网络文化,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这样将会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创造性。

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主体要在自己头脑中将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建立起联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和充满创造的。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的展开。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辐射教学,用多媒体作助手,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第四,阅读教学要创造开放性的课堂。

第8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范读;写作技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对所要诵读内容的期待,无疑会激发他们内心中积极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无疑会让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并且想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诵读内容背后的真意与情感。所以,在课堂中,在诵读开始之前,教师要积极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诵读兴趣,这对他们坚持多次诵读深入挖掘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虽然语言本身并非蜜糖,但是却有着能够黏住学生身心与思想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所描述的无疑是语言本身所带来的悬念与好奇心。教师在课堂诵读中启发学生的同时,带领他们进入诵读的美好意境,无疑可以带给他们不少乐趣,形成强烈的期待感。

以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课文中前几段是这样描述罗布泊的文字“1980年,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这段开头的描述无疑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悬念,学生肯定很想知道曾经美丽的罗布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需求,想要通过诵读来寻找到答案。在《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无疑也可以使用这种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来进行诵读,更好地让他们进入诵读,寻找到能解答自己疑惑的答案。

二、教师范读,读出神韵和美感

诵读是对一个人朗读能力的锻炼,也是美的创造过程,能够激发人们美的感受与享受,让人领悟和体会到美感。因此,养成好的朗读方式,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熏陶人的情操,对获得成功满足感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领导范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跟随教师的情感节奏积极投入课堂,引领学生展现范读的神韵和美感。朱自清先生曾经强调过,教师以范读的方式引领学生跟着练习、背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感情与情趣。教师范读要从提升自身朗读水平开始,设置良好的情景,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中间也塑造良好的与课堂形象。比如:《好嘴杨巴》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天津人说话的特点,模拟课文中的风俗引领学生进行诵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文章中的乐趣。

声情并茂的诵读会逐渐积累学生的诵读知识和技巧,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也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尤其是中学语文中的散文,对散文的阅读是理解其感情挖掘背后真意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会欣赏分析散文的关键。比如课本中朱自清的文章《春》,学生通过轻柔、缓慢、富含感情的诵读,能够充分感受到朱自清所描绘的春花、春风、春雨,咀嚼出散文的独特韵味。

三、创造性朗读,想象揣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生活中的兴趣是激发其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好帮手,学生对诵读活动产生兴趣,能够更好的自主进行读书探究。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能够促使学生集中精神,紧抓其学习焦点,在课堂中塑造良好的氛围,学生能够获得乐趣从而产生兴趣,在良好的环境内自主感悟,分析探究文章真意,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锻炼的重要要求,也是适应教育改革潮流的重要教学实践。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创新,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尽量做到创造性朗读,这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推动诵读活动的优势,将其作为课堂中的重点,语文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有机结合,难易相辅,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比如:《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性诵读中,可让两个学生前后分别诵读一次,让两个人对自己所诵读的课文中人物内心活动加以分析,尤其是课文中几个特殊的部分,比如:李鸿章“啊”“哼”后的心理活动分别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重新自由发挥诵读,最后,根据分析出的心理活动按照原文再重新诵读一次。这样一来,无疑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把握了人物心理活动,同时获得了一种分析文章感情的好方法。

第9篇

中专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5岁至19岁的青春期,而这个阶段止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因中考失意而产生自卑;家长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心理方面: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动机不正或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策略不当或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太差,厌学情绪严重;转而是焦躁、困惑,情绪压抑严重。

2.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人际适应困难;集体观念较淡薄;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精神。为摆脱这种令人失望的状态,许多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或者校园内部拉帮结派或者集体性早恋,以不正常方式来肯定自己。

3.性格方面: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性格态度特征表现为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自制力不足。有1/4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违反校纪校规。

4.自我认知方面:缺乏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表现为较强的自卑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不足,自我评价机制不完善。转而以破坏课堂、哗众取宠等形式来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化解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广大中专教师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从而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理教育材料,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再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二)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学生个体心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朱自清虽然是散文家和教授,但他也有烦恼的时候,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解决自身忧愁的方法之一。

(三)紧紧围绕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营造友善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他(她)。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让心灵体贴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在课堂内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设计、制作、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网络的看法,讨论一下姚明和火箭队赛事,前段时间陈冠西等港台明星出现的令人不齿的“艳照门”,可以拟题让他们评论一下这些事,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怎样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直舒胸意,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倾泻,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其实对于中专生而言,即使全篇文章文句不是很通顺,但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4.把日记作为学生的心灵小船,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写日记是宣泄感情的好办法之一。日记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除了作文外,日记或周记沟通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和兄弟姐妹、朋友同伴、长辈智者于一体的倾诉对象,从而减却不少孤单和无帮助感;同时教师获得了学生信任,了解了信息,防范于未然。日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其进步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引导他们通过日记来合理渲泄自己的情绪。在日记中,教师可通过笔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组织学生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书报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

总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和心理辅导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熊和鱼掌”“亦可兼得”,中专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也会得到改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0篇

―、利用彩视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有很多具有年代气息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人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将当时的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方便学生解读文本。

例如,在教学《边城》这篇课文时,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和当下社会的爱情观差距较大,学生对于这样的观念感觉很难理解。同时,学生在理解主人公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上也存在困难。因为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喧嚣的“快餐”,讲究的是快捷和直白,因此怎样理解翠翠的性格特征和她的爱情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在课堂的导入阶段为学生们播放了八十年代的电影《边城》,在影片的开头就出现了清新自然、环境宜人的美丽边城,这里安静平和,人们善良淳朴,简直就如世外桃源。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体会文本中翠翠那种善良的性格以及单纯的爱情就变得轻松自然、水到渠成了。

学生想学、乐学才是高效课堂的构建基础。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对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有很强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将这两种形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种期待,从而主动投人学习,这就是通过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教学的最大魅力和效果。

二、鼓励自主提问创设情境,提高问题意识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因为学生已经接触过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对于朱自清以及他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大胆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放手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在课下的时候通过一些途径去了解《荷塘月色M篇散文的创作背景,同时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高中生对于学习已经有了主见,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非常欢迎,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宽松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相关背景,同时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去荷塘而不是其他地方?作者在这样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情感表达在朗读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表现?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可见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抓住了文本的主体所在。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创设提问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 教学模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引导快乐阅读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小说和戏剧篇目,特别是戏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也不太喜欢’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戏剧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人文本学习,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的《雷雨》一课时,教材中节选的内容是关于鲁侍萍、周朴园、周萍三人重逢见面的情节,在这部分内容中,情节变化比较曲折,人物内心的心理冲突强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对于高中生来说,即便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但是在抓文本的精髓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人物纠结的心理,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以及采用合适的语调和表情将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几个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指出表演同学到位的地方以及还有待于完善的地方,这样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充分理解了文本的精髓。

很多人都有一个表演梦,都希望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教师就是抓住高中生的这一心理,将他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化难为易。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爱上语文不是难事。

四、发挥丰富想象创设情境,启发深入思考

想象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想象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广阔,在已有的经验中生发出新的体验,获得新的感悟。所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文本,在这样情境中,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祥林嫂的经历以及造成她死亡的原因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整理出祥林嫂的经历,祥林嫂从鲁镇到改嫁。然后重回鲁镇,最后乞讨直至死亡,可以说一生的境遇非常悲惨。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谁应该为祥林嫂的死亡买单?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形成了很多的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选择柳妈、四婶等这些人物中的一个,和祥林嫂直接对话,写出一个小小的剧本,揭示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高中生的想象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创设情境,能够帮助高中生走进文本、深人思考、解读文本的内涵,同时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1篇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南张羌镇一中 45486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原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的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开阔视野、获得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家长,翻阅书籍,上网搜寻。这样在课堂交流时学生能畅所欲言,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新颖而有趣的动画情景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教完朱自清的《春》这课后,我想知道同学们对春、夏、秋、冬的感受,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写出你眼中的、心中的春、夏、秋、冬或者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示范性朗读这一角色。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若能以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播放朗读录音,同时再配上一些简洁优美的图像,必定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磅礴的气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猫,折报于老舍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此时,我告诉学生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猫的可爱图片,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趣高昂,很快就写出了精美的作文。

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优秀作文、优美的散文、诗歌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每一课都有扩展资料、习题精选,还有学习指导、课后提高,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在网上答题,然后听一听声音讲解,疑难解答。通过这些方式,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七、运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直观化

教学《苏州园林》时,为了取得教好的课堂效果,我制作了《苏州园林》光盘。在上课时,我运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导入课文。我采用了《苏州园林》光盘的总体介绍。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进入朗读课文时,又运用了录音磁带。在分析“四个讲究”时,我把编辑的四个画面配合着文字作为背景画面播出,并录进背景音乐----古筝曲,增加了苏州园林的古朴美感。《苏州园林》一课是说明文,其特征是“完美的图画”。信息技术的参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觉得《苏州园林》的枯燥,如同在欣赏美丽的画面。

第12篇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极为自由的再创造,创造性思维决定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都是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但又并不背离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颇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积累知识,丰富表象

因为人的知识领域的大小,生活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象越丰富,想象也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有时甚至完全失真。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们不但要重视图片,幻灯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还要多开展一些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广泛,仔细,全面,深刻的去观察,分析比较和体验。与此同时,还要大量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幻类读物,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思路。

二、激发兴趣,促进思维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明确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施教者艺术地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办法常可采用:第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应想法引导学生进入愿学、乐学的心境,达到会学的目的;第二,调动一切科学手段,合理调控。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华,体会其精妙,把握其规律,从而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兴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第三,增加一定的知识坡度,引导学生品尝探求知识的乐趣,使学生学习达到“苦中有乐”的境界。

三、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请一个画画水平较高的学生画出自己想象的情境,这位学生画完后指着画面说:“你们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想化为了动态的舞台,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四、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