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设计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建筑业;;建筑设计;问题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is growing,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vigorous development. As the gui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increasingly underlines can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market. Architecture design standard lag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prosperit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exist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all kinds of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building design standard also faced a revolutionary change and reform.
Keywords: construction; Design code; Architecture design;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的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和多元化给建筑设计带来了难度和进一步的挑战。因此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发了建设设计规范来规定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的规范要求。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和条例一般分行政实施和技术要求部分。行政实施部分规定建筑主管部门的职权,设计审查和施工、使用许可证的颁发,争议、上诉和仲裁等内容。技术要求部分主要包括:建筑物按用途和构造的分类分级;各类或各级建筑物的允许使用负荷、建筑面积、高度和层数的限制等;防火和疏散,有关建筑构造的要求;结构、供暖、材料、照明、通风、电梯、消防、给水排水、通信等的基本要求某些特殊和专门的规定等[1]。有些国家的大城市还制定与建筑设计规范平等的火警区域规范和分区规范。前者规定市区由于防火要求不同而对区内建筑物提出的技术要求,后者规定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功能类型以及对建筑物高度等的限制。
建筑设计规范作为指导性原则,它的目的不仅保护人类生命和相邻建筑或其他财产安全的需要,同时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发展[2]。而我国现行的建筑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需要。虽然建筑设计规范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功不可没,但现今的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了一部分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面在以下各方面:
一、 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规范作为控制、指导建筑设计的标准,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在设计中起着坐标式的关键作用。现行的规范在许多方面明显的不适应当代建筑的变化发展,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本文通过剖析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 由于时间的原因,现行设计规范之间和原来规范条文之间常常出现互相矛盾,互不联系的现象,即设计方法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不能得出一个清晰、统一的整体安全度水准。现行建筑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而各种建筑类型、风格与使用功能的不同,就不能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给予清晰的定位。因此,现行建筑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结果无法告诉设计人员各种建筑所达到的安全水准是否一致。当然更不会回答一幢建筑物内各种安全措施它们之间可否做到协调工作,涉及综合作用的安全程度如何。
2. 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略建筑质量,对整个工程设计与建筑解决方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推敲、把关,在工程设计中给其它专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对于某些设计单位,尤其是中小型设计单位,因为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技术力量薄弱,保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企业生存危机。企业为了承揽到工程,全部按照业主的意志行事,为投其所好,将规范、规程的要求弃置一边,从建筑设计方案上一味地迁就业主。
3. 限制了设计人员主观创造力的发展,非常灵活的、太过具体的规范条文,常常限制设计人员的想象,无形中僵化了人们逻辑思维。同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跟不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指导性规范严格的定量规定妨碍设计人员使用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尽管这样的设计可能导致系统安全程度的提高和投入的降低,但有可能与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不符。指导性规范的危险性还可能是大多数指导性规范的条款来源于对历次经验教育的总结,这种经验总结不会包括所有的事情发生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建筑型式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更不可能是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写者们在之前或者更早年前编写建筑设计规范时就可能考虑到的全部问题结果[3]。
4. 建筑师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质量意识及责任心。缺少对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理解,有的对国家现行规范不熟悉,甚至仍在采用作废版本的规范及图集。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无法充分体现出人的因素对整体建筑设计安全度的影响。建筑的生产是为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服务的,人的素质无疑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防火安全水平。比如人的生产、生活习惯、物业管理水平,人在建筑防水、防火中的心理状态等都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安全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是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中是没有体现这类因素的作用。
5.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缺乏太阳能热水器的有关指标[4]。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应用可谓如火如荼。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中太阳能的发展将迅速扩大,这是规划和建筑等行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现行的规范中没有明文规定,甚至连太阳能行业本身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若想发展它那么潜在的问题非常多,主要体现在:发展不均衡。太阳能的应用在需要太阳能的地方不够理想。产品不规范。标准性差,产品规格众多,与建筑结合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二、 改革建筑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
1. 规定设计单位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企业领导不能只关心企业 效益而不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定期组织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及设计法规的培训,技术人员要掌握国家现行有效版本的建设设计规范、法规、标准图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2. 普遍性建筑设计规范应服从专业性建筑设计规范。普遍性建筑设计规范指较多建筑都适用的规范,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它们拥有大众化的倾向,面面俱到而专业性更强的建筑设计规范是单独为某一类建筑制定的规范,比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它们更适用于解决某类建筑在设计中的具体问题[5]。
3. 增加太阳能应用相关指标。建筑上的太阳能产品的应用在目前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除应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通过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也能大大促进其以后发展。建议增加太阳能的两个指标:“太阳能集热面积与绿化面积换算关系”。通过换算,鼓励开发企业、居民应用太阳能的积极性。具体来讲,就是要保证居住区最低绿地率的前提下,规定每增加一平米太阳能集热面积,可以允许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等量的绿地面积,从而节约用地。“太阳能应用率”,这一指标将规定新建居住区内“太阳能应用率”达到某标准。
结语
建筑设计规范是工程建设常用规范之一。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者).建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 韩金晨. 浅谈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学报,2011(3)
[3]周立军.建筑设计基础[J].城市生活,2011(26)
[4]邢双军.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作用
1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主要研究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大内容,是以建筑为母体,向室内室外两个空间衍生的多领域的艺术设计,它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总是围绕着建筑进行,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需要有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建筑学背景,同时又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1设计停留于外观效果
因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源,大多是艺术生,受艺术熏陶较多,思维方式上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表达,加之对艺术效果的表达也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所以做方案时,往往只注重设计方案最终呈现的图面效果好不好看,艺不艺术,潜意识里把它当作了墙上的美术作品,而忽略了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少关注是否解决了具体的问题,以及能否被人很好的使用。对于环境设计方案最终是要投入施工,变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意识薄弱。
1.2功能分区意识及能力较弱
功能分区即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使不同要求的空间得到合理布置的方法。可以说,功能分区是设计的基础,是保证所设计之物能被合理使用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关乎设计的成败。然而由于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来进行这种训练,相关课程的开设对此也没有充足的重视,因此使得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功能分区排布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对项目的主、次、内、外、闹、静等功能进行合理安排。而且环境设计的学生通常在拿到任务书后,只想设计的风格、材料和色彩,很少思虑方案所涉及的功能、分区、排布、整合问题。故很难挖掘出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的使用目标,如被谁用,怎样用,多少人用等一系列问题。
1.3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薄弱
空间流线组织是指把若干使用空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的方式。它需要根据各使用空间的特点和功能要求组织空间,以保证室内空间流线的顺畅合理。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流线组织特点。尤其在现代综合性建筑物中,流线组织亦是复杂的。所以设计中必须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建筑空间的方便舒适。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缺乏专门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常常不能很好的组织规划人流,而造成人流的交叉、干扰。尤其对于复杂点的建筑物,流线组织设计更是陷入混乱,突显空间流线组织能力的欠缺。
1.4建筑结构知识欠缺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筑结构安全、适用、耐久,建筑物才会安全、适用、耐久。因此,建筑结构知识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建筑结构知识极度欠缺,不仅不清楚建筑结构的种类,更不清楚具体结构中,哪些构件承重,哪些构件围护,这就导致了设计中常常随意挪移承重的墙柱,添加超重的设施,任意分隔室内空间,完全不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体系,造成设计方案仅仅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在现实中不可行。
1.5不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目的在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基本的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不偏离基本的设计原则,也能让设计方案更加实用。然而现在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对规范比较冷落,没有切实认识到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对于设计的规范性要求很陌生,致使设计方案不能有效的投入到实际的建设和使用中。
2建筑设计课程的建设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研究建筑物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功能的合理分区布局,空间流线的组织,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知识;并学习建筑外部空间的尺度和组织方式,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从总体布局到功能细化的合理的设计程序,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课程能从以下方面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
2.1训练学生的功能分区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任务项目的内容要求进行功能分区,这是一个熟悉任务书要求,并对任务书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清晰的知道各功能的具体设计要求,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大的功能分区,找出附属的功能关系。如果这个步骤不能分析明确,那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必定不堪一用。所以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功能分区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必须经老师把关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设计。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的这个环节,学生们的功能分区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2.2训练学生的空间流线组织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空间流线组织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在功能分区之后,学生们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并在空间组合时以主要空间为核心,安排次要空间;将对外联系的空间靠近交通枢纽,将内部使用的空间放在相对隐蔽的位置,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各空间的联系与隔离。同时根据活动人员流动的特点,在流线组织中使集中有序的人流以最短捷的流线集散;使集中无序的人流减少对安静活动区域的干扰。在这部分的训练中,学生们需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规律和功能要求,绘制流线分析图,反复推敲,深入研究,使建筑空间舒适、顺畅、高效。
2.3补充建筑结构知识
建筑和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为使建筑物设计合理,要对所设计之物进行结构选型。因此,设计者应充分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结构的概念,使建筑功能、造型和结构达到完美的统一。
2.4增强设计规范的了解
建筑设计课程之初,学生需要针对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搜集,其中一项就是查阅与设计任务相关的设计规范,并在设计过程中以规范为准则,严格遵守。尤其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更是不能逾越。因为国家制定的防火规范是各类建筑空间人流疏散组织的依据和法规,关系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学生们在查阅和设计的过程中,对规范的反复思考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设计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2.5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
通过建筑设计课程对建筑物的一步步具体的设计,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相关规范的学习,学生们对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能有切实的体会,并对建筑设计牵涉的相关知识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能很好的熟悉和掌握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
3结语
建筑设计课程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增强了学生的功能分区、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补充了结构和设计规范的知识,让学生们熟悉了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为其进行室内外空间组织和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体系支撑。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课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加大建筑设计课程的课时和比重,是环境设计专业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必要。
参考文献:
[1]江寿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课程的定位与定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S3):38-41.
[2]黄信.浅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增设建筑学课程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9,35(9):36,42.
[3]辛艺峰,黄建军,熊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系列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9.
关键词:新环境;住宅建筑设计;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8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住宅建筑是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国民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住宅建筑作为城乡建设的重点,和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住宅建设关系到我国的环境、资源和发展,同时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和居住质量。然而,当下新环境中的住宅建筑设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认清问题,不断分析,总结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1、部分设计规范、标准不协调,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
设计规范、标准是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条件和功能质量以及权益的保障;是提高住宅建筑设计水平、住宅性能,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前提;是住宅建筑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基础。然而,当前部分设计规范、标准相互之间不够协调,且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住宅建筑设计质量的把控与提高。
1.2、过多注重了外观造型,而忽视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把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但是在实际案例当中,部分建筑设计过多注重了外观造型,而忽视了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的设计与运用。导致住宅建筑出现了节能差、寿命周期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的现象。
1.3、单元平面、住宅套型不合理
我国城镇住宅形式多样,但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求是一样的。住宅既要考虑满足居住的功能性要求,也要考虑满足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以提高住宅的内在品质。可往往很多案例中都存在诸如体形太过复杂、平面凹凸过多导致体形系数过大不利于节能设计;交通核设计不合理,浪费面积造成公摊过大;户内交通线长、尺度不合理、空气对流不通畅;功能分区不合理、各功能空间面积比例不当等问题。
1.4、采光设计不到位
各种光源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照度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从而有利于工作、生活、保护视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天然光充足,为利用天然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内能满足视觉要求。这在我国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对于节约能源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住宅建筑的采光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天然光,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光环境,节约能源。但有些案例却通常忽视了这个问题,出现功能空间窗户面积过小、进深过大,进而窗地面积比不够;窗户周围凹凸造型过大、北向离室外连廊太近,从而遮挡窗户,影响采光效果;建筑玻璃的材料类型、颜色选用不当,使其遮阳系数和光学性能与建筑本身不相匹配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解决当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完善、统一设计规范、标准
相互间不够协调、存在“错、漏、空、缺”问题及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等的设计规范、标准要及时更新完善。例如: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在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础上,经整合修订而成。对于我国地方性的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在保留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气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及适当灵活等的前提下,应该由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指导、统一及监管,以此提高住宅建筑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及统一性。
2.2、积极引导绿色住宅建筑
建立绿色住宅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住宅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在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2.3、合理优化单元平面、住宅套型
住宅单元平面的设计应根据居住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活动规律,来布局和确定住宅功能空间的总体关系,使空间布局合理,动静分区,空间面积配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套内交通组织顺畅,遵循住宅建筑模数的协调原则,减少套内交通面积和公摊面积。2015年即将实施的新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5.5.28条中明确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剪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以及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即“三合一前室”)时等的设置要求为合理优化住宅建筑的交通核及单元平面,减少住宅套型公摊面积提供了有利条件。
2.4、重视、提倡采光设计
以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为依据,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时,按照所在地区的光气候区和对应的采光等级严控窗地面积比和采光有效进深,选用合理、适宜的建筑玻璃材料类型及颜色,采用成熟并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来改善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质量,调节生理节律,益于身心健康。
3、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覆盖,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渗透到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一些节能设计软件、采光设计软件及BIM模型等先进技术的融入,正在快速推动住宅建筑设计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到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住宅建筑设计是个长远的过程,且需要统筹考虑规划、景观、日照、通风等诸多因素。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应当超前考虑到未来人们的生活模式等,追求人性化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且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字:中小学;建筑设计;问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学校建筑不仅仅是将一些建筑组合在一起,而是对当前社会环境、经济价值和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学校5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表现的是我国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更新及完善的过程。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2011年对《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进行修改,强调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一、我国以往中小学建筑设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建设,不过在新建设和扩建的一些学校中只是单纯的去满足于一些基本的功能关系,所注重的是学校是否华丽,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与生理的考虑。
1)影响学生注意力。学生来到学校学习,家长、老师及学生所希望的是在上课时能够非常轻松的去集中注意力来听课。但是在目前的一些学校里由于当初对校园规划的不够科学,不合理,致使将一些教学用房安置在了一些相对比较喧闹的地方,以及对环境的忽视,并没有考虑环境对学生视线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们上课的注意力。
2)影响学生视力。教学用房的室内应当照射着合适的自然光,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但是目前一些已有教学楼却只为了追求立体效果,忽视了采光的要求,墙面铺设了过多的玻璃窗致使光线太强,学生上课时严重影响了学生视力,因为过强的光线将会引起视觉的疲劳。
3)影响学生心理。在室内墙面颜色的选择上应当考虑中、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室内墙面采用浅暖色,可以消除学生那种陌生和紧张的心理;室内墙面采用明而亮的颜色,将会加强室内墙面对于光线的反射作用。在以往的教室设计中并没有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只是单纯的考虑室内应当明而亮。明而亮的室内环境会对中、小学生心理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不适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4)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学校教育不单纯的只是教与学的关系,适当的给予一定的交流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在以往教学楼的布置上,基本全布置的是学生教室而并没有配备一些便于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地方,这就影响到了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时效性。
5)影响学生健康。在一些教学楼内不设置卫生间、拖布池和洗手池,当初的设计认为学生们不讲究卫生,如便后不冲洗。但是学生讲究卫生与否应该从教育和管理上入手,并非这种硬性措施来解决。将卫生间设置在教学楼外,学生的课间仅有十分钟的时间,如此的匆忙,不仅不方便而且会影响到学生健康。不过《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4.2.2条对其进行规范,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二、我国中、小学建筑的设计原则分析
中、小学校舍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础设施,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校园环境及校舍建筑的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发展中不断的将心理学、行为学、环境学等考虑到其中,使得校园环境及校舍建筑集美化、教育化、知识化、趣味化和生态化为一体的综合活动空间,为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对中小学建筑设计越来越重视,1986年我国制定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不足,2011年对86版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进行修改,现如今中小学建筑设计所遵循的设计原则主要有:
1)以人文本的原则。中小学学校的规划与建设仅仅是提供了教育的基础设施,而学生和老师才是使用学校资源的主角,对于学校的规划建设应以老师和学生为基点。故在最新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中,对于中小学校的建设和规划当中始终体现“以人文本”的设计原则,时刻注意强调学生和老师是使用主体,应将建筑的物理特性与师生的活动及含义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隐语作用的原则。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任何地方都将隐含着建筑学的影子,建筑学是一门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思维的地方,在对于学校建筑设计当中应发挥建筑学隐语作用,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结合切实的校园环境发散思维,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
3)功能性的原则。在对于学校规划设计时,其首要一点就应满足学校教学功能的要求,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1.0.3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4)因地制宜地的设计原则。我国地域比较广泛,不同的地方具有不一样的特色,所以对于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当地经济、传统等因素。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1.0.4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5)标准化原则。目前对于中、小学建筑设计也在追求着一种创新精神,将可以解决一些标准化的问题,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3.1.3条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对于普通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第3.2.1条的规定,而对于实验室内桌椅的布置则因符合第3.3.3条的规定,不同的设备就应有不同的规范来规定。
6)合理化原则。教室作为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空间,不仅需要足够的空间,而且在座位的布置上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2.1.1条 学校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三、结语
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国家教委、建设部以及各级教育、建设部门和教育建筑界都十分重视普通中小学校园环境和校舍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和校舍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应考虑到学校运行模式的可变性,分析学校切实可行的建筑形式,考虑今后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变化,才能使学校建筑顺利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塘开;赵刚;初探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02)
关键词:都江堰;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志码:A
引
建筑设计从广义上来讲其本质是人类有目的的意识活动。所以说,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人类对于生活和生命乃至自然的一种本意识的创造和改造。其结果就是得到的一系列空间,视点,感受等要素。人们所认同的建筑设计,一定离不开矛盾的产生和化解,相克和共生,一定离不开诸多信息消息知识的碰撞和筛选,一定离不开生活阅历经验和面对生活的那种激情以及创造更好生活的信念。
建筑设计这个意识活动如何能将自我想象发挥到极致,将这自我意识真正现实化,而不仅仅是脑海里的臆想和不成形的片段,这中间必然会走很长一段设计路程。所有的建筑都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井井有条的安排,一种生活的秩序。
学生时代所设计的那些建筑方案在一定意义上是非常不成熟的。其一在于生活阅历的浅显。为什么说建筑师是老年职业,是因为必须经历过才会有更好的思想思维。现在所设计的仅仅在于看,听,真正经历感受的就很少了。其二在于设计本身的不够成熟,这也很好理解,缘于知识的有限。光靠老师单纯性的输入来说还过于狭小,更多的还应该靠自己的发现和自我感受。好在两者都可以弥补,阅历可以靠时间和经历来弥补,知识也能通过书本和老师同学的交流而活得。这也相当于是信息的一种交流。
建筑设计的最开始一定是广泛的收集信息和材料。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类比如素描,书法等其他活动,在于他的对象的不存在性以及整体性,设计中的后一环节常常可以作用于前一环节。就书上而言,正确的设计程序应是先从环境设计入手,即现整体统筹规划,再进入群体设计或单体设计,最后再深入细部设计。但这种流程不应该被严格分明,而是应该是交织在一起,处于动态进行之中。
就一次学生旅馆设计的全过程,主要分为信息的收集整理,想法的产生,以及方案的创作和推敲。以下的内容就是关于这次旅馆设计的全程再现,以及运用到的一些建筑设计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PartⅠ关于信息
旅馆设计最开始的一步就是关于信息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基础性的。也就是说这是做设计的一个基础,能严重影响到下面的流程。对于设计师而言,第一个要处理的就是关于任务书的信息。以下是旅馆设计的任务书的主要内容:
地块面积:(各同学自行选定,总用地面积约10000㎡)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7000㎡(±5%),设200床位(±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层,可局部六层。
建筑功能:a.客房部分:建筑面积3500㎡(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
b.公用部分:建筑面积1300㎡(要求有食欲休闲展览的空间,餐厅可对外开放。
c.餐饮部分:建筑面积1300㎡
d.行政部分:建筑面积250㎡
e.工程维修,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650㎡
f.室外休闲娱乐部分
应对室外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布置50辆停车场,休闲娱乐空间等
以上任务书的大概内容已说明了这次旅馆设计所要求的功能以及建筑面积的限制。但单凭这样的任务书还不能算理解了这次旅馆设计的要求。拿到这份任务书第一件事便是解读任务书,将抽象的数字和简单的概念性描述转换成自己的理解,即将老师给予的转换成自己的,充实它,将它细则化。
大致将任务书解读算作是信息的一种处理,为旅馆的设计提供最全最详细的信息。首先得明白这次大的基地位置,即场地信息。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任务书和我们实际的根据场地得来后理念,概念行的旅馆设计的要求确定方案的信息,再就是旅馆尺度与人体各种尺度的相互之间的融合。总体来说无非需要这三方面的信息:场地条件信息;设计规范信息;方案衍生信息。
一.场地条件信息
场地因素一直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也有了场地设计这门课程。在某一个场地设计一幢什么样的建筑,在某些程度上都非常依赖于场地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其自然环境条件,人文条件等。对于了解场地的条件,作为建筑师也有较多的方法收集这些场地的信息。这种信息量越大,越准确,就越利于建筑设计的展开。通过调查研究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阅读有关场地的资料,是非常常规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次旅馆的基地在都江堰的西街区域。都江堰作为旅游的名城,在国际上也颇有声誉,所以,要找都江堰的资料很多,人文的,地理的比比皆是,但对于西街改造片区的描述和介绍却少得可怜。通过网上信息的筛选,以及google earth的定位以及cad资料大致也可以了解我们这次设计的场地的基本信息。然而光光是这样一定是远远不够的,书面的介绍,精确的cad图纸,详细的网络信息,都是没有任何感彩的。而亲身经历就不一样了。所以场地的实体调研就非常有必要。
实地勘测中,发现四周都是些破碎的房屋,以及一些碎石块。好的景观面就是可在一个适中的距离观察山景。根据书上的记载,离山脚50-400米是观山的最佳距离。关于主要交通和人流节点也均是在实地考察经历中获得。并在最终和cad图纸融合确定下来。
总结:关于场地的信息需求
1.地理位置的确定
2.景观面及光照方向的确定
3.主要人流交通,车流交通,交通节点的确定
4.场地人文文化的确定
5.总平面的设计
6.西街周围肌理
关于场地信息寻求的途径
1.书本及网上的资料
2.现成的场地分析
3.切身实地的场地调研
4.对当地居民的询问
二.设计规范信息
关于设计规范,一直是建筑设计一个永恒的问题。设计出来的建筑是为人服务的,第一就得满足好用,其次才是空间的趣味性以及外观造型。而要为人提供好用的空间则必须满足设计的规范。
在收集有关这些规范信息时,来源也是多方面的。有以往经验的积累,有经验的传授,也有书本网络的一些设计规范信息的查询,还有方案交流。即《建筑设计资料集》这本权威的书籍。需要的规范有防火规范,逃生楼梯的规范,电梯的规范,标准间设计的规范,采光的规范,层高,卫生间的规范等等。这些规范信息在《建筑设计资料集》里都有。
总结:关于设计规范的信息需求:
1.旅馆设计规范总则
2.旅馆设计基地和总平面的设计规范
3.旅馆建筑设计的规范(一般规定,客房部分规定,公共区域的规范,辅助部分规范)
4.旅馆设计防火与疏散规范
5.电子设备的规范
6.功能分区
关于设计规范的信息寻求途径
1.详细可参考《建筑设计资料集》
2.以往的案例参考
关于设计规范信息筛选与评估
以规范为主
三.方案衍生信息
方案的衍生信息即方案的概念性信息。方案的产生也基于前两者,即场地的分析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产生方案和想法。在此次旅馆设计中,通过网上和书本找了大量的旅馆设计的案例参考,并做了一定程度的案例分析。在网上的案例上,参考了台湾日月潭游客中心,云南水舍,等等,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建筑表选的手法,以及空间的处理方法。
关于方案衍生的信息,即方案的概念性的提出,也需要大量信息的积累。一方面基于当地人文气息,一方面又基于建筑本身,同时也基于自我的想法。对于方案本身,仅仅是个满足功能和规范的建筑,而其赋予文化意义和概念的空间才是建筑物的灵魂。方案衍生的信息更多的应该是对场地分析得来的结论和自我的思考与他人思维的碰撞。
总结:关于方案衍生信息的需求:
1.当地民俗文化的趋势
2.地方特色与标志性的物体与形态
3.概念性的提取
关于方案衍生信息的寻求途径:
1.切身实地的考察以及询问当地居民
2.书本介绍和网上信息检索
3图纸成果的参考
4.评价和建议
关于方案衍生信息的筛选及评估
概念性的产生应更多应基于场地的分析和自我的思考,以及和他人思维的碰撞
PartⅡ关于想法
“意在笔先”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建筑创作也不例外。一构思并非仅仅是想象,
它是基于建筑要求的限制,紧扣立意,以独特的表现力展开思维。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个带着
镣铐的舞蹈。带着限制条件,如何将这只舞跳到最好,将条件用到最大话,充分展现概念是
建筑设计的关键。
对于建筑设计,思维的方法非常重要。这次设计用到了很多的思维方法。从理智视角来判断,三三两两讨论法,逆向思维法,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法,组合创新法,脑力激荡法等许多方法。以下便是方案的构思。
首先,我确定这座将被我设计的旅馆是位于都江堰西街附近的一个医院废址。既然是在都江堰这个大的区域,那么水文化一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就是将建筑赋予水的一些特征。因为所选的基地背靠玉垒山,所以在这个旅馆建筑中,引入山的元素,一方面与山呼应,一方面有可有观山的平台。那么如何得到旅馆的概念?
发散思维法 关于水
水:流动性;透明,通透;蜿蜒;跃动;影子;漩涡;无形;渴;深渊;死亡;黑暗;
蓝;闪光;柔软;等等。。。
关于山
山:硬;重;威武;旋转;上升;蜿蜒;绿;棱角;崩塌;等等。。。。
发现将能想得到的全部运用到建筑上也许不会太现实,因为建筑本身还有很多的
规范问题,功能侧重,而将全部的概念赋予一个建筑难度会非常大。所以对建筑概念性的想法一定得有取舍。那么该如何决定,抽取水或山的什么元素。
逆向思维法
因为还无法直接判断应该提取什么元素或者怎么提取。于是从反过来想。现在无法抉择将建筑赋予山或水的哪些元素,那可以尝试如何将山或水的某些元素建筑化。怎么做,这又是一个问题。
头脑风暴
怎样将水或山的一些元素建筑化,将能想到的均写了下来。不管是否现实,都列了出来,来供选择。
1.直接将具像的水引入到建筑中,及人工的造水,设置景观水。
2.根据水的一些形态,如漩涡状,流动状,将建筑空间直接拟形化,让它形体像水的某个特性。
3.运用空间,让人直接有种在水或山中行走穿越的感觉。比如“漩涡”状的水流,它是越往里越急,越往外越缓。于是运用建筑空间,我可以让他在外面虚里面实,可以外面平坦里面陡峭,或者一个宽窄变化。等等。于是可以有了答案,通过逆向思维,回到最开始,决定抽取水的流动的特性,山蜿蜒上升的元素。即将建筑赋予水的流动感,山蜿蜒上升的特性。那么怎么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如何组合这些空间?
脑力激荡法
只是专注于提构思而不加以分析。有想过坡道形式表现山蜿蜒上升,纯曲线建筑表现水的流动性,或者将引用大量实体水和实体山,或者将两者结合。
PartⅢ 关于建造
现在有了这个旅馆设计大致的概念,那么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象的方案,并且与之前信息收集的各种规范和场地设计,功能要求不矛盾,这就是关于创造的问题。那么现在想通过蜿蜒的上人坡道表现山,将整体的建筑倒圆角形成流动的水流。当然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基地。
方案设计的开始便是场地设计。主入口的确定,包括人行主入口,车行主入口,工作人员入口的确定,环境景观的确定,停车场的区位划分等。场地设计的根据是从最开始场地分析开始,有了前面的场地分析图才有了根据场地分析得来的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完成后便进入方案的概念设计。及什么样的主体思想。此旅馆设计,从前面的思维分析便知,主题是建筑体现一种涵盖山于水的一种居住关系。以坡道和流线的形式体现。然后接着就是总平面的设计。关于总平面的设计其实就是场地设计的延续部分。
有了总平面设计后进行功能的划分区域。主要是一层为公共区,上面几层均是住宅区。同时组织各个功能的流线关系。
功能划分完毕后进行每层的平面设计,包括一些调整和轻微的变动。并且将平面立体化,进行体快的设计。
接着是立面的设计,包括一些体块的调整和开窗,表皮的设计。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需要建立电脑模型,方便推敲和改进。
于是根据上面的方法在基地中得到不少的方案,最终有前途的两个方案。为什么要至少两个,是因为两个必有一优。常言道:“你在做事如果只有一个主意,那么这个主意很危险。”以下是两个不同但立意相似的方案。
方案一是根据连续的分流的坡道形成从左向右由高向低流动的建筑,配以分流坡道形成的庭院,以及入口处的导向性景观水体。其功能方面主要分位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要是庭院和工作人员区域。一层主要是公共区域,二层到三层是住宿区。
方案二是两个不同高度主副坡道体块相互穿插旋转上升形成,但建筑总体是倒圆角而并非全曲线建筑。总体形状要规整些。配以下沉的庭院和景观水体,以及流动的参数化格栅。在功能分区上地下层是庭院区域,供游玩休憩。一层的主体快区域是公共服务区域和办公区。一层附体块是后勤区域。二层的主体块区域是餐厅和住宿区,二层的附体块区域仍旧是后勤区。三层和四层区域就全是住宿区。
理智视角判断法
方案一优点:分流的坡道非常有创意,内部空间可以做得很有趣味,不规则流线更能表现水的流动感和跃动感。而整体建筑的从左到右从高到低的流动和从前到后的流动形成非常好的呼应。
方案一缺点:许多空间不好用。因为其太不规则,无论住宿,公共区域,办公房间,后勤房间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房间,有的甚至有尖角空间。然后地下层有黑房间。门厅面前无法通车,不够方便。分流的坡道形成U型的体快不方便客人交通。建模难度很大。
方案二有点:形体关系比较合逻辑,外型更美观。整个方案在规则的空间中有规则的流动感。上人坡道有了目的性,即可以通过附体块的坡道直接进入住宿区域。参数化的格栅增添艺术效果。室外平台空间可与景观水体互动。
方案二缺点:内部空间趣味不够,略显呆板。门厅不够开敞。坡道形成的U型空间不利于游客的交通。体量较大,拉得过开,浪费面积的地方较多。建模难度交大。
综述,发现方案二的缺点较方案一少。而且硬伤少,有望改成更好的方案。而方案一
改起来难度更大。最后选择了方案二。
定下来这个方案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和场地的关系是否协调,还应该怎样调整,
再者就是建筑的虚实关系。将整个建筑做成通透的玻璃缘于水的通透性,但这样不利于游
关键词:洁净厂房洁净装修 防火
前言
洁净厂房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建筑设计是为生产与生活筹划室内、外空间的工作,借以寻求空间功能合理、造型美观、经济耐用的综合效果。洁净厂房建筑设计则着重为了净化而去解 决各项洁净技术专业分类在应用工程中的统筹安排。以获得最优化综合效果的空间,特别是洁净室的建筑设计与空气净化设计,两者在空间布局与气流组织、建筑气密与微正压控制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上述设计工作能保证洁净室内密性和洁净度的要求。反映了洁净厂房建筑设计的高度“综合性”。在设计是充分理解运用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GB50457-2008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设计规范》(GB14881-9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JGJ171―90)、《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8.2.2GB50457-2008。
一、厂址选择及平面布置
1.合理选择厂址。洁净厂房与其它工业厂房的区别在于洁净厂房内的生产工艺有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厂址时。应重点考虑三点:一是大气含尘和有害气体浓度较低,空气、土壤及水资源无污染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二是应远离交通要道及有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三是同时还综合应考虑水、电、排污、燃料在目前使用及今后的发展。
2.总平面布置。由于洁净厂房有其特殊性,既在平面布置时.应按厂区内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洁净等级的要求划分。人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段,与市政交通干道的间距宜大于50m。车间四周设消防车道。
二、洁净厂房建筑平面设计
厂房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洁净厂房的建筑平面与局部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应为生产工艺的调整创造条件,为了便于厂房内墙的可变性,主体结构宜采用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洁净厂房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主要生产区和辅助区,厂房建筑平面一般是根据工艺流程平面置形成的,但在实际设计中,在满足生产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厂房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如通风、设备、采暖、防火疏散设卫生环境等,这都直接影响员工的表现力,力求在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在工艺流程平面初设阶段时,建筑师即应参与进来,在平面布置中如何确定门窗位置,疏散出口的数量等因素综合,主要考虑洁净厂房中人员和物流流线的合理性,必须路线最短。洁净厂房内部设计主要是要求密封,人员或物料进入洁净厂房要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人员和物料使用的电梯宜分开。人员净化是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包括雨具存放、换鞋、存衣、洗室、洁净工作眼、手消毒等,洁净工作室和气闸室或空气吹淋室等。原材料则通过互连锁式传递柜进入洁净区,人员净化用室要求应从外到内逐步提高,洁净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的布置应避免反复交叉。
三、洁净厂房室内装修
建筑设计洁净措施:按洁净区 、次洁净区、非洁净区分开,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设置人员净化用室。工人入口处设置了净鞋池及雨具存放,在过渡区设有换鞋、存衣更衣、盥洗、厕所、消毒、烘干,通过风淋室进入洁净区。在洁净区内的建筑构造材料选用符合洁净厂房使用的建筑构件和材料。做到无缝、防尘、保温、隔热。洁净区内所有的阴角做成带圆弧型,以免积灰。地面选用无毒、不渗水、不吸水、无缝、耐磨、防滑的材料;天花板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无腐蚀、浅色材料。
1.气密性。洁净厂房为全封闭生产车间,一般不考虑外窗,洁净室内建筑装饰、轻质隔断及门窗的缝隙应在正压面密封,且必须用密封胶密封。物品进出经气闸室或传递窗维持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和正压。洁净室内的密闭门应朝空气洁净度 较高的房间开启,并加设闭门器。
2.无尘。无尘设计的具体室内装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洁净厂房的建筑围护界区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良好,且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墙面内装修当需附加构造骨架和保温层时,应采用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②《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洁净室内墙壁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起尘、避免眩光、耐腐蚀,阴阳角均宜作成圆角。墙体装修目前厂房常用的墙面装饰材料涂料、面砖等,内部隔断多采用轻质材料做围护结构,通过近年来实际应用,采钢板以它自身的优点,自重轻、刚度大、表面平整利清洁,施工方便受到用户的好评。中密度双面贴塑板隔断和聚氨脂保温复合彩钢隔断目前是厂房建筑中最为理想的装饰材料。机械强度高,承载能力强;表面光滑 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对室内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施丁方便快捷,易于清洁、维护。附窗台45度做法。
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地面应整体性好、平整、不开裂、耐磨、耐撞击和防潮,并应不易聚集静电且易于除尘清洗。水磨石的分隔宜采用铜条。《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4.0.4规定,甲乙类厂房的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不燃烧),丙类厂房的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1级(不燃烧)。为满足上述规范要求,目前常用的有自流平地面、防静电聚氯乙烯(PVC)地面、不发火水磨石防静电地面等。
4.《沽净厂房设计规范》 规定:洁净室的顶棚和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应采用非燃烧体,且不得采用燃烧时产生有害物质的有机复合材料。顶棚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4h,壁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疏散走道的顶棚和壁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目前常H{的有纸蜂窝彩钢夹芯板、石膏防火彩钢复合板、岩棉彩钢夹芯板、铝蜂窝彩钢夹芯板、彩钢石膏防火板等。彩钢夹芯板面密度≥3Okg/m;导热系数为0.048W/m・K烧性能为A级(不燃性);耐火极限I.2h。抗压强度高,张力好,质量轻,属于绿色环保建材。
5.当采用轻质吊顶作技术夹层时,夹层内应设置检修走道并宜通达送风口。建筑风道和回风地沟的内表面装修标准应与整q-N回风系统相适应并易于除尘。轻钢龙骨保温复合彩钢板吊顶取代.它采取子母插接式板缝,后用密封胶封缝.具有轻质、高强、平整、耐擦洗、不起皮等优点.尤其是当采用一定厚度、强度的彩钢板复合板吊顶时可以直接上人检修技术夹层,取代了传统的技术夹层中需单独设置上人检修马道的做法,使其更方便、不受局限,而且彩钢板吊顶与彩板隔断同一材料,质感、色调统一,使整个洁净厂房更具有整体感、现代感。附:①彩钢板吊顶的吊杆与吊点连接大样图(图1)
②彩钢板吊顶、隔墙、地面交接处连接大样图(图2)
6.《沽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洁净室踢脚不应突出墙面。
踢脚及内墙阴角均采用弧型铝台金成压条,取代传统施工复杂的水磨石弧型踢脚,不积灰、易清洁,符合沽净的要求。附墙体防撞柱及圆弧踢脚做法图:
四、洁净厂房内防火防爆区的建筑设计
1.防火设计:工人在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以及车间的需耐火等级度需按规范的要求设计。①洁净车间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所采用的隔断材料、吊顶材料、包管材料、门窗等应为非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宜小于0.25小时,一般上述构件采用保温材料芯复合钢板和彩钢板门窗。保温材料一般采用聚苯乙烯、岩棉和玻璃棉,考虑到聚苯乙烯在高温下会产生有毒气体,保温材料宜采用价格较高的岩棉或玻璃棉。②在紧急状态中疏散的出入口宜采用大玻璃彩钢板固定门,门要求密封且有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同时在疏散的出入口宜采甩大玻璃彩钢板固定门,门要求密封且有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同时在疏散的走廓或生产区内的洁净走廊上应配合电气专业预留安装疏散标志和应急灯的位置。③在洁净区域中消防设计对各专业均有一定的要求,建筑设计主要是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安全疏散的便捷以及水、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如洁净走廊中的防撞栏杆的高度与疏散指示灯的高度需互相协调。消火栓箱的安装与轻质隔断的安装协调。
⑵防爆设计:在洁净区内一些工序中需使用有机溶液(如酒精)等易燃易爆的物质,所以在该工序的生产区域内各专业需按防爆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防爆区内部的建筑设计将采取特殊的措施来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①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宜采用钢筋砼防爆墙隔爆、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需采用缓冲间,使得防爆区内的人员逐级进入非防爆区。②地面需采用防静电树脂地面,且门窗插销需采用铜插销,防爆区所有金属构件、金属设备需安装接地装置。③防爆区的泄压化需按规范要求>0.05,宜优先考虑测窗泄压,泄压窗为双层固定窗直接对外。如防爆区无直接对外的外墙,则采用屋顶泄压,灌压屋面为轻质屋面。其自重应
结语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安全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建筑安全问题成为一大核心问题。建筑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由此如何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功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是否能够满足使用群体的需求。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即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建筑设计人员过分注重建筑的外观艺术效果,而忽视建筑实践,这就导致建筑很难发挥功用性,极易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结构的变形,由此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除此之外,针对高层建筑,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较易忽视地震和巨大风力可能带来的水平侧向力。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忽视或者是设计的不合理,都会直接导致建筑安全问题的发生,降低建筑的稳定性。
1.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偷工减料问题
建筑安全问题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即为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偷工减料问题。一些商家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偷工减料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由此就会严重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比如说钢筋的配筋率问题。国家对钢筋的配筋率有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配筋率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建设的质量,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问题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建筑的稳定性差,由此严重威胁建筑使用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对策
2.1加强建筑各有关单位的沟通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不能独立的由设计单位进行操作,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概况了解的局限性,由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各领域人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结构设计的全程,由此可以防止建筑设计与实际操作间的误差,增强设计的效用和准确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结构工程师要积极组织并参加各专业的协调会议,从而确定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更为透彻的把握建筑设计的意图,避免设计出图后造成的返工问题。
2.2严格遵守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是一个高度规范化的工作,不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图样做出什么样的创新,都必须以建筑结构设计基本规范作为着手点。近年来,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质量,相关政府机构推出了各项技术规范,这些技术规范具有强制性,目的就在于规范设计人员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安全隐患的发生。相关规范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只有明确了相关规范的各项要求并且严格对建筑结构设计按此规范执行,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充分保证建筑效用水平的发挥。
2.3加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细节考虑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选择优秀的设计团队并遵循建筑设计相关准则,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细节问题,只有对细节问题进行考虑,才能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具体说来,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最小配筋率问题,如果配筋率达不到要求,则混凝土的延性会很差,由此可能会导致结构的裂缝,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其次,要考虑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问题。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其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的良好粘结性能才能保证它们能够共同工作,由此要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从耐久性方面考虑,钢筋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考虑保护层厚度问题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除此之外,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时间段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也要考虑保护层厚度问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由此,要综合考虑保护层厚度,以便在建筑结构的各个角度合理安排混凝土厚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设计中采用最小值。
最后,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保证建筑结构布置的合理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经验来看,简单、规则、对称的建筑物抗震能力更强,更易经受地震的破坏作用。由此基于抗震考虑,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平面和立面就应尽可能设计规整和简洁,要避免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式,避免由于建筑盲目的创新性对建筑安全性的忽视。
3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问题是建筑业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当下,由于结构设计问题导致的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所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有助于提高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发挥建筑功用性和效益性。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筑数量的增多,而更多的要关注建筑的安全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同时更好的促进建筑业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高层建筑的广泛出现,既节约了建筑的占地面积,增加了使用空间,又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但高层建筑美化城市的同时,也给建筑设计师们在安全设计性方面提供了诸多挑战。本文就高层结构安全性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结构设计高层建筑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这使得高层建筑成为了目前阶段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高层建筑的广泛出现,既节约了建筑的占地面积,增加了使用空间,又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但高层建筑美化城市的同时,也给建筑设计师们在安全设计性方面提供了诸多挑战。其中,结构安全设计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精髓,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骨骼,因此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其合理的设计是保证建筑质量及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是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的荷载或间接作用。低层建筑结构通常以抵抗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和作用的影响较小。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它们所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较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在低层建筑结构中,竖向荷载往往就是设计的控制因素。但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较大的建筑高度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受力情况,水平荷载和作用不仅是主要荷载的一种,跟竖向荷载共同起作用,而且往往还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若高层建筑结构的抵抗侧向变形能力或侧向刚度不足,将会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不仅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会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附加内力,会使填充墙、建筑装修和电梯轨道等服务设施出现裂缝、变形,甚至会导致结构性的损伤或裂缝,从而危及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因此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合理的刚度,使水平荷载所产生的侧向变形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结构在可能的强震作用下当构件进入屈服阶段后,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综合高层建筑的上述受力特点可知,与低层结构不同,高层建筑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三方面要满足更多的设计要求。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所遵循的抗震设防水准能否达到现实世界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极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惨重,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此时设计者也开始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现已初步取得成绩。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来看,由于设计者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抗震性能,致使其没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最终引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建国后我国致力于研究和制订并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填补了以往建筑行业抗震性没有依据可寻的空白。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行业内对建筑抗震研究和规范制订的认识得到极大的加强,近几年陆续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在发生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较小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主体结构不会因为地震的发生而造成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发生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中度地震时,建筑经一般性修理即仍可继续使用;当发生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比较大的地震时,房屋不会发生倒塌现象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要求建筑机构及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相关内容进行掌握,按照其要求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体现其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的设计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设计者一旦忽略了安全性设计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的安全性因素,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以及抗震强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及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必须要抓好建筑结构设计这个环节,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消防审核;验收;问题
前言
我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在进行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将系统图、安装图以及消防设备联动逻辑说明等技术文件交给消防主管部门审核;施工完成后,做好施工、检验、调试,并对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竣工后,完成竣工图及竣工报告,报消防主管部门验收。
1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规范
目前,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规范主要有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简称《高规》)、GB50067-19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19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行业规范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简称《民规》);专业规范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简称《报警规范》)等。以上几部规范仅《民规》是国家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其余为国家标准(其中《住宅建筑规范》全部为强制性条文)。几部规范由于主编单位不同、时间不同,对相同内容要求也不一致。对设计者来说,强制性规范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后规范应服从新规范。
2常见问题
(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的安全可靠是关系消防设备能否保证火灾时不间断供电的前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都对建筑的负荷等级作出了相应规定,《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对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供电电源的要求是:"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害。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消防审核实践中,常常感到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不容易掌握、运用原因是规范对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电源供电的要求较为原则,即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的发电厂几乎都是并网发电。电力网是大地区级网甚至是国家级网。因此。无论从地区电力网上取几回电源进线,也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近几年当城市发生大范围停电时,所谓的一级负荷用电单位也难逃其害便是证明。笔者认为,如果两个电源为10kV,并取自城市两个35kV或110kV区域变电站,即可以认为满足一级负荷供电要求;或者虽然取自同一个110kV变电站,但两个电源分别取自两个分列运行的变压器后的两段母线上,也可认为满足一级负荷供电要求。如果是一级负荷别重要的负荷,则除由两个电源加备用自投(BZT)的供电方式外,尚应增设柴油发电机组等作为第三电源。
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的规定非常具体。《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依据规范要求,可较容易地进行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审核及验收工作。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而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低压弱电系统,采用总线传输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报警系统比较庞大时,导线的质量尤为重要。如果导线的电阻值过大,绝缘不好,会影响到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导线进场前,应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质量等进行详细检查,并按产品检验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应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在对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审核,验收工作中,应加强对导线产品及施工质量的审核、检查。确保整个系统的施工质量和正常运行。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而在有些工程项目中,设计或施工穿线时常常出现把报警线和电话线穿在一起,广播线和电话线穿在一起,模块的控制线和受控设备的控制线、动力线布在一个管内或线槽内,报警线、广播线、电话线等在线槽内布线时不分类捆扎、不加隔板等情况。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线路内相互干扰,甚至可能对系统造成破坏。在消防检查和验收中应对此类现象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
(4)消防联动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明敷时,应按消防联动控制线的布线要求,在线管或线槽外加防火涂料,也可以使用耐火线槽,施工中往往被忽视。对此应给予重视,发现不按要求施工的,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
(5)规范对模块的安装没有要求,施工中模块的安装位置较为随意。模块常放在吊顶内或直接安装在受控设备上,不好识别,不易检查维修;有时模块还直接安装在强电设备的控制箱内,安全性差。笔者建议在不同报警区域内,使用在墙上明设或暗设的专用金属模块箱,将模块安装在箱内,对模块进行保护。在模块比较集中的部位,如消防泵房、管井内等。此外,把多个模块装在一只箱内集中管理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
(6)对楼层显示器的安装位置不重视,经常安装在不易引起人们注意或者看不到的地方,如走廊尽头、楼梯间或者无人值守的房间内等。笔者认为,楼层显示器应安装在有人值班或消防人员必须经过的场所,如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对于宾馆、酒店可以装设在楼层服务台处;而当无楼层值班人员,但在楼梯口能够看清全部走廊的通廊式办公楼等情况下、写字楼、教学楼。设置识别着火层的灯光显示装置以取代楼层显示器则更为经济、直观。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的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等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同时规定: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笔者在消防检查、验收中常常发现,有的施工单位没有将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和设有电话塞孔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作严格区分。
3结语
综上,介绍了建筑电气消防审核和验收工作中经常发现的一些设计和施工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目的是为日后提高建筑消防电气审核、验收水平,提高建筑消防电气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展. 建筑电气消防施工及验收中的常见问题[J]. 电子制作,2014,22:21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引言
住宅建筑量多面广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一个内容,是关系到国民居住条件和切身利益的关键工程之一,它的设计水平直接与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因此,在目前国家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相关部门对住宅建筑设计的问题日益关注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能源、环境危机的局势下,住宅建筑更是需要向着现代化、节能化、绿色生态化等方向发展,以帮助我国缓解能源、环境危机的局面。
一、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为单纯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度,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居住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思考创作、健身、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空间享受、视觉享受、质感享受的条件。
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拿套图纸照抄照搬的旧设计手法,应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变换居住者,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如采用大开间、轻质隔墙设计理念,除了可以较常用开间方案获得较多的使用面积之外,更重要的是便于临时分隔改造,有利于丰富、美化室内环境,改善室内小气候。目前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正在向大开间、轻质隔墙方面发展。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住宅建筑的设计是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首要的关键环节,因此人们高度重视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以期能够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住宅建筑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片面追求住宅建筑美、奇、怪及奢华高档,忽视其经济性、舒适性
建筑设计的适用性、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二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建筑设计中要同时达到的其中两个目标,但是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者往往偏重住宅建筑造型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其经济性、舒适性,从而出现住宅建筑成本大幅增加且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如某高层住宅楼,为追求立面效果,用玻璃幕墙将阳台、起居室等加以封闭,既不利于使用,又造成巨大浪费。
2、忽视住宅建筑的节能环保性
虽然我国已经将节能降耗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其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者节能、环保意识淡薄,忽视节能、环保生态方面设计,从而出现住宅建筑节能、环保效果较差的问题。
3、住宅建筑的自然采光不足
目前,对于一些大进深的住宅建筑,常常会在室内中部出现“ 暗厅”或房间形状过于狭长,致使中部光线不足的问题。这与住宅建筑自然采光不足有直接联系,设计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采用中部暗厅开口,形成狭长大房间的变换形式,不仅房间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满足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还有一部分住宅套内居住空间均为不利朝向,不能满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的规定要求。
4、住宅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
住宅建筑根据其面积大小,可以设计成单层或者跃层两种形式。在单层设计中,存在着客室面积过大,致使净高太低,给住户带来压抑感。盥洗室位置设计不合理、厨房过小等问题,影响住宅建筑使用的协调性与舒适性;另外,有些设计者将小面积的住宅建筑设计成跃层形式,因户内楼梯占用过多使用面积,不仅影响了住宅建筑原本的使用功能,同时因楼梯坡度过陡,也对老幼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三、优化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策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着人们对改善住宅建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功能性、节能性、经济性等问题,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国住宅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改革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以期能够促进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住宅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查
目前国家住建部已颁布了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即《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并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新的住宅设计规范,其中的强制性条文更是要严格执行,提高住宅建筑设计图纸的规范性、科学性、节能性等,从而为住宅建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监管部门必须严格审查住宅建筑设计图纸,并对住宅建筑的施工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与图纸能够达到一致,避免设计、施工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2、提高住宅建筑设计者的节能、环保意识与成本控制意识
保证住宅建筑的质量是设计者在设计住宅建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最为基本的原则,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应该提高节能降耗和环保的意识,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能源、环境危机的局面下,更应该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加强节能设计、生态设计。例如,立体绿化将植物作为住宅建筑护体系的有机部分,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和生态优化措施。还有太阳能住宅建筑也是一种典型的节能建筑。此外,设计者可以利用新型的节能材料,也可以改进设计方法,大胆进行住宅建筑的创新布局,从而在保证住宅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例如,外窗采用双层中空镀膜高效节能玻璃。又如,近年发展起来的大空间膜结构就是节约结构用材的一种典型。它是一种预应力空间整体结构,将结构与建筑围护部分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创造出无柱的灵活大空间。
3、注重个性化设计,促进住宅建筑的多功能性发展
住宅建筑设计要避免盲目效仿跟风,如前几年出现的“ 欧化风”就是一个不好的例子。设计者需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及地方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住宅建筑。
随着人们对住宅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使用者居住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住宅建筑的娱乐、健身、学习、办公等多元化的功能。因此,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结合用户功能要求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强调住宅建筑的协调性、空间布局合理性、适用性与灵活性等,以使住宅建筑设计在满足使用者的同时,朝着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民用住宅已全面进入商品化时代,在商品化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建立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力求住宅精巧与适用,小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住 厨房 规范 实例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life, people for residence in the kitchen used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high, kitchen design precision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mfort and its reputation product promotion. The author will be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ation, from function set out to the design of the kitchen that analysis.
Keywords: living example kitchen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S97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厨房设计在多种类型的建筑设计中都会存在,而居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厨房设计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厨房设计相关规范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保证的是设计不要出错,其次才是创新设计。如何判断是否出错呢,主要是看是否违反了规范规定。下面,我们先熟悉一下居住建筑中与厨房设计相关的规范条例。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
4.6.1 老年住宅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人院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
4.6.2 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0m2,其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Om。
4.6.3 老人院公用小厨房应分层或分组设置,每间使用面积宜为6.00~8.00m2。
4.6.4 厨房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0.75~O.80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台下净空高度不应小于0.60m,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0.25m。
4.6.5 厨房宜设吊柜,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40~1.50m;轮椅操作厨房,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20m。吊柜深度比案台应退进0.25m。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4.10.1 老年人使用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5m2 。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6m2 ,轮椅回转面积宜不小于1.50m × 1.50m。
4.10.2 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台面高度不宜高于0.75m,台下净高不宜小于0.70m、深度不宜小于0.25m。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2003年版)
3.3.1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²;
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²;
3.3.2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²。
3.3.4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5.1.5- 2 (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平方米。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5.1.2 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5.1.4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
7.2.2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2.2-2 (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厨房的炉灶上方应安装排除油烟设备,并设排烟道。
7.2.3 严寒地区居住用房,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4.3.8 宿舍建筑内设有公共时,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公共厨房应有直接采光、通风的外窗和排油烟设施。
二、基本厨房设计案例
根据规范,合理方正的,满足最小面积指标要求----4m²的厨房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尺寸:
L型厨房(其轴线尺寸为2800x1600,设施布置根据具体门窗的位置而变动):
2、U型厨房(其轴线尺寸为2200x2100,设施布置根据具体门窗的位置而变动):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因户型原因而形成的各种异型厨房,在中高档住宅产品中兼有西厨的厨房空间等,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最基本的尺寸概念,则在万变不离其中的具体厨房设计中至少能保证不出错。
三、精装修厨房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装修的户型越来越普及,因此,对送装修的厨房空间尺寸有清晰合理的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合理的厨房功能以及设计尺寸如下图所示。
精装修厨房设计必然会涉及到厨房储藏功能的安排,上图基本说明了厨房中所要储放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利用橱柜来合理安排厨房的储藏空间。
因我国在厨房精细化设计的发展上不如日本,而日本厨房中的储藏设计非常细致全面,所以下面以日本橱柜松本电工为案例细谈厨房设计需注意的功能。
下部橱柜的设计上,日本橱柜会在炉灶下方设置烤鱼的烤箱,方便统一排烟;抽屉分格并不等分,而是按照实际储物的需要精心设计,且大抽屉内通常设有分割架,提供不同尺寸物件有层次的高效储存;踢脚线部分空间划归到下层抽屉空间中以增加储物的容积等。
下部橱柜的详细功能设计如下图所示:
①抽取式窄柜 上部可放调味料等小件物品,下部可放油瓶等较高物品
②上部较薄抽屉可存放小件炊具
③抽取式窄柜可放置刀架、砧板等较薄物品
④炉灶下方抽屉收纳锅类器具
⑤收纳较高瓶身的调味料
⑥高度较大的抽屉设置双层储物,有效利用空间,上层架提供轻小物品收纳,下层可收纳大件物品
⑦较沉物品收纳
⑧粮食类储存
⑨成打购入的饮料、洗剂储存
其他特殊设计还有:
①在水池附近设放置保鲜袋、抹布等的空间
②电动升降餐具干燥机、可升降的上部柜
③踏步储藏:可以让孩子踩在踏步上帮忙做家务,或者辅助拿取高处的物品,踏步内部还可以作为储藏空间。
总的来说,精装修的厨房设计有以下原则
厨房的设计应以方便使用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厨房操作台面的高度可参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以距地面750mm左右为宜。
应合理布置灶具、排油烟机等设备,在建筑设计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设备安装所需的尺寸,便于使用及维修。
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考虑好冰箱、烤箱、微波炉、洗碗机等厨房电器的位置,为弱电布置提供设计指引,方便住户开启、使用。
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煤气表的安装位置,严禁移动煤气表,满足抄表方便的要求。
抽油烟机的安装高度在满足有效距离的基础上,尽量以最大距离来安装,避免灶台过热减短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厨房的地面宜用防滑、易于清洗的陶瓷类地面。
厨房的顶面、墙面宜选用防火、抗热、易于清洗的材料,如在炉灶所对的墙面采用不锈钢等。
厨房灯光需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对整个厨房的照明,一个是对洗涤、准备区域和操作区域的独立照明。
四、结束语
关键词:家具商场;建筑;防火;评估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猛,由此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家具市场也日益火爆。中小城市的家具商场建筑日益增多,人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家具商场的火灾隐患却越来越突出。家具商场的商品特性决定了商场的火灾荷载较大。大部分商品如:布艺、木材等家具都属于可燃物,并且放置集中,如防火措施不到位,容易存在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火头大,蔓延迅速,烟雾产生快,人员没有时间疏散,扑救工作困难,由此,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并且极易造成巨大的群死群伤事故。由此可见,对于容易存在火灾隐患的家具商场要防微杜渐,设计出一第列合理的防火评估体系,以避免、预防火灾的发生。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建筑防火设计,国外某些发达国家进行的研究要比我国早一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日本、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当中,就强制规定了防火指标,并在大量工程建筑中所应用。其中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是性能化防火设计。它主要是运用消防安全原理来制定整个防火系统应该达到的性能目标,并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实际状态,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期得到最佳的防火设计方案,最大可能的减少因火灾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例如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版了《建筑物综合防火设计》,并对《消防法》进行修订。美国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消防规范研究,并于近几年公布了《国际化建筑性能规范》等,都是采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思路。
我国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起步比较晚,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引入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展开了相关研究,一方面汲取国外现成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实际自主创新。主要成果是,对传统的规范式设计规范与性能化设计规范间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火灾安全工程性能设计的设想和软件体系框架。我国“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的研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本世纪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版《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一书,该书概述了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的现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性能化建筑防火理论、方法及应用的著作。我国在次方面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对建筑进行了分类总结,在商场建筑防火方面也进展快速,《大型商场建筑营业厅疏散人数的调查研究》、《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等专门性的论著及规定的出现标志着商场建筑的防火设计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家具商场建筑的防火设计分析
家具商场做为家具的集中地,其火灾荷载巨大,火灾隐患存在性高。家具商场的商品多为易燃可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难以及时扑灭,并且商场的人流量大,人员撤离困难。因此,针对家具商场的特点,具体分析家具商场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家具商场的火灾安全性,对家具商场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对减少火灾中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是有积极意义的。
1.家具商场建筑的防火分隔设计
家具商场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建筑的火灾安全性。好的防火设计能将火灾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反之则酿成火灾险情越来越大。而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建筑物现在越来越趋向多功能化、多元化发展,即一个建筑物可以分作不同的用途,用于不同种类的经营。因此,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极其严重。家具商场建筑属于大型的商务建筑。家具商场的面积寸土寸金,家具商家们的商品摆放相对密集,其分隔多为标志性分区,不具有实际的防火意义。因此,对于家具商场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要严格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有关防火的规定。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安全是首位。如果发生了火灾,分区可以起到限制火灾和烟气在建筑物内外蔓延的作用,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的扑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⑵、合理是关键。防火分隔除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隔内部空间,方便经营和购物等。
⑶、经济是重点。防火分区越小越安全,但是过多的分隔不仅会导致空间混乱,使用不便,还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要在满足防火分区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空间。对于大型商场,不便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进行防火分区分隔时,可设计为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
⒉家具商场的其他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中除防火分隔设计外,还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与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灭火设备等辅助设计。
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圈
防火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它的意义就在于火灾发生的初期能够探测出火情并发出报警,使火灾在初期阶段尽快被扑灭,并对人员及时疏散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具商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该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执行,选用合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⑵防排烟设计
防排烟设计应符合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防烟分区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0平方米,而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排烟设计的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防止烟气蔓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排出室外,保护人们安全撤离。
⑶建筑灭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