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望天门山的诗意

望天门山的诗意

时间:2023-05-29 18:0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望天门山的诗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93分)

1.

(4分)认一认,连一连

dòu

qiáng

wēi

dǎi

逗________

逮________

蔷________

薇________

2.

(2分)《望天门山》不但写了长江水势的________,更借水势写了天门山的________。

3.

(3分)我会选择划横线词的解释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

A.中午的时候断开

B.从中间断开

C.从中间拉开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A.水中的灯光

B.湖面波光

C.水面上的灯光

③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

A.天空迷蒙

B.空洞而迷蒙

C.云雾迷蒙的样子

4.

(10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绿油油)的禾苗

________的脸蛋儿

________的小手

________的麦穗

________的山洞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________

调皮—________

犹豫—________

喜欢—________

特别—________

明亮—________

5.

(14分)读古诗,填一填。

(1)《望天门山》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绘的景物有________,本诗共四句,前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

②行船感受),后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

②行船感受)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人对________的景色进行了赞美。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

(3)《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

________。

6.

(3分)判断对错。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楚江”指的是楚国的一条江。

________

②小红用抹布擦去了玻璃上的污物。“抹”的读音是“mā”。

________

③《凉州词》的作者是杜甫。

________

7.

(5分)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捐献

②耐心

9.

(4分)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5分)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①我天天坚持给鸟儿喂食。

②小明是我最好的朋友。

11.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12.

(5分)我会把意思相近的词语选出来。

妈妈________

生日________

吃饭________

害怕________

收拾________

A诞辰

B恐惧

C母亲

D整理

E就餐

13.

(5分)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②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

③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14.

(4分)根据解释写诗句

①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从中间冲断了一样,让长江浩荡的流经这古代楚国的旧地。________

②滔滔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遇到巨大的障碍掉头向北流去。________

③分列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就像迎着江水扑面而来。________

④在那水流湍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乘风,从太阳升起的东边驶过来。________

15.

(5分)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16.

(5分)《山行》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________”。

17.

(5分)翻译句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

(4分)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所见,始终描绘了哪些景物?

20.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诗人为山川景物抹上了哪些色彩?

21.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

回答问题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它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

22.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93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1、

20-1、

21-1、

第2篇

一、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1.由易到难

从一些内容浅易,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古诗入手,指导学生诵读。例如,《小儿垂钓》《池上》等,这些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且活泼有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古诗并不是很难,还很有意思,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由易到难。

2.以点带面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点”,辐射与之相关的语言材料,形成学习的“面”。以作者为“点”,当教材中出现某个诗人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这个诗人为专题,收集他所写的诗词,或者由教师收集推荐给学生。如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推荐《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经过整理对比就会发现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属于豪放派。如此这样,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李清照的婉约含蓄……学生自会了然于胸。这样,学生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以题材为“点”,对于学生学习的古诗,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其他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古诗联系起来诵读。以时间为“点”,是根据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让学生结合所处的季节特点,更好地理解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春天里可以推荐《早春》《春江花月夜》……,夏天就推荐《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推荐《秋浦歌》《秋思》……,冬天就推荐《冬景》《江雪》……。学生们赏析背诵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寂静的冬,更能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有帮助,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教学诗词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学习诗词,有效积累运用。

1.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首先是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诗画结合法

有的教材中配有插图,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诗画对照。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教师问:贾岛风尘仆仆地来寻找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隐者的童子,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把贾岛的语言神态以及由“满怀希望――失望――燃起一线希望――彻底失望”的心理描述得生动传神,这样的诗画对照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句,体会意境,从而培养鉴赏能力。还有些诗词没有插图,却能给人以诗中有画的感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诗词所蕴含的图景用画笔表现出来,学生定会异常兴奋,异常投入。

3.体裁互换法

诗词语言精练,一个故事或一幅画就凝聚在这几十个字中,可谓字字珠玑。因此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不妨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再现成现代版的故事或写景的美文,再对照原诗词进行对照品读。学生也就能突破看似狭窄的语言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这学期我让学生将所学的《寻隐者不遇》改写成故事,好多学生将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就连平时作文不怎么样的学生也写得绘声绘色。

4.名句吸引法

名句是诗词的亮点。往往在教学一首诗词时,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我们就可以由名句入手,从而拉动学生对全诗的欣赏感悟。

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引领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情趣美、意境美,从而促进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知识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成长。

三、有效督查,激励促进

为了促进学生的诗词积累,教师要通过考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外力,否则,积累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效果。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对学生的积累态度有一个主观评价,我通常采用星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背诵考查主要由小组长把关,每背诵一首诗得一颗星。当星星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定级为“诗人”“诗圣”“诗仙”。为此,我设计一张评价表,记录学生得星的情况。记录、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

第3篇

中国的诗人基本不是专业人员,除个别几个,大部分人的诗词是业余爱好、特长。但是,每个人的本专业当时是主干业务,业余兴趣做票友,最后结果是票友成了主流,专业倒退居二线,而绝大多数纯专业人员早已湮没,业余爱好者不小心成了诗人、文学家,流芳千古。

屈原本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但是成了政治流放犯之后,总是抱怨、表白,至死不悟。这才成就了怀才不遇的一个孤独的灵魂,才有了《离骚》等一系列诗篇,爱国主义、浪漫主义“盖自怨生也”――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只好到想象宇宙中去实现了,否则哪来什么主义?自古以来宰相多矣,而青史留名者,基本不是由于政绩,而是文化建树。

司马相如靠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芳心,以赋得官,以赋富贵,凭《子虚赋》、《上林赋》获得皇上恩宠,以《长门赋》让陈皇后重新得宠,皆为佳话,但这也不是他的专业或职业,只是他的职业仰仗赋而稳固,也仰仗赋而成事。

许多文人经历告诉我们,文才绝不是一种修养,一种面子,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曹操是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业余写点诗文,有时是豪情的一种宣泄,有时是斗志的一种寄托,也有时是一种夸耀,面子与内心修养兼得,文化修养与政治、军事才能交相辉映,更显示出人物的气度不凡。文才的出众有时也使人格魅力倍增,从而转化为一种政治力量、军事力量。

陶渊明年轻时期也“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中年出仕,又弃官归隐,半夜出逃,回家种地,又“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桃花源是他的理想,园田居是他的生活,自然是他的精神,生命的过程丰富多彩。

对诗人的简介,仅止于简历一样的概括,人物都成了概念,掌故往往是人生的光芒闪耀,使人物活了起来,学生对人物有兴趣,对诗人内心世界有感触,对作品的理解当然也真切、深入,而且,可以从诗人身上汲取许多成长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是李白流放遇赦返回途中,联想而作。《早发白帝城》:“两崖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是突然的惊喜之后冷静下来之后的思考。而《望天门山》前两句有没有绝处逢生的狂喜?后两句的“出”有没有新的理想?“日边来”有没有遭贬遇赦之后的又庆幸又寂寞?结合身世,对诗的解读更中肯綮。

《梦游天姥吟留别》其实基本是李白繁华人生的缩影,在皇宫中经历的梦幻版。联系起来看,“梦游”,其实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生如梦”,二是“繁华似梦”,三是“理想是梦”,结果都是一场空,最后的“且放”也是虚空的――即使有白鹿,可以骑上“访名山”吗?有谁见过真正骑白鹿?显然是神话,言下之意,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场梦!

读杜甫,从《望岳》起,到《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月夜》、《春望》,再到定居成都后、离开成都的诗,一路串联起来,再与唐王朝“安史之乱”联系起来,细察他的人生经历,探寻他的心路历程,便可在心里建立起“诗史”的“茅屋”。

苏轼的人生经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少年时期广泛涉猎,深入思考,二十多岁科考一举名扬天下,和弟弟苏辙被宋神宗视为“两宰相”;后来到杭州、密州,再后来到黄州、惠州、儋州,最后是常州,这些经历中个人才能的政治思想水平,诗文、书画艺术水平,以西湖的苏堤、广州的自来水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技艺等,是阅读苏轼的立体参照标志,反过来,通过诗文也可以深入考察他的人生。这样,获得的认识,认识过程中获得的认识能力,对我们的精神、智慧,无疑是深刻的洗礼,这样学习,远远超越了孤立学习诗文的境界。

许多关于诗词的典故,对于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旗亭画壁”、“红叶题诗”、“城南题诗”、“白居不易”等等。对学生来说,往往因为一个故事、一顶点亮人生的闪光而终身难忘,并且不断从中汲取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力量。

文化的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精神营养,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教育效益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学生的文化成长注入强大的力量。

许多高考复习指导中提到一个古诗词欣赏的方法:著名诗人要注意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不论是应考复习还是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诗词欣赏,这个提法很有价值。

连载结语:

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上说,这里面包含了人类文化的全面信息,只是我们如何解读,如何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认知力与认知水平,绝不是简单的背几句就行了。即使每天去背诵,也主要是找一种感觉,调整身心,获得新的感悟,提升情感与智慧境界,而不只是记住几个名句准备在考试时默写或是写作时引用。

现在许多人谈学习,讲究“方法”,这没错,但仅止于方法,其实也还是舍本逐末,这只是“技”,更深刻的目标应该是道――“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技”熟练到了游刃有余,便是“艺”的境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认识到了事物的普遍规律,这便是“道”,这需要长期的修养。我们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眼光,修养这样的境界。

方法具体有形,容易操作,而“道”无形,需要修养,需要静悟。这个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是心,说到哪儿就到了哪儿;最慢的也是心,说到不了,一生一世也到不了。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修养到了“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的境地,庶几可乎?

《镜花缘》第三十一回,林之洋一行人到了歧舌国,语言不通,得来一张字母表,看不明白,在船无事,唐敖又同多、林二人观看字母表,揣摩多时。唐敖道:“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我们既不懂得,何不将这十一字读得烂熟?今日也读,明日也读,少不得嚼些滋味出来。”果然让他们读出了滋味,找到了规律,互相组合,反切读音,一通百通,掌握了歧舌国语言。这里有“技”的学习,但更主要的是悟“道”。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情景教学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走近经典、喜欢经典,了解经典的博大精深,完成中华民族的精髓传承,小学阶段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古诗教学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博采众长、大胆实践,用适合学生的教法突破古诗教学这一难点,引领学生遨游古诗天地,领略古诗的精妙之处,积累知识,净化灵魂,启迪思维,丰富学养。笔者在多年的古诗教学中,大胆尝试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气氛,以达“与诗同境”的效果

情景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环境气氛,使学生能在既定的环境中认识、理解、体会古诗的写作背景、诗句含义以及表达情感等。因此,教师为达到“与诗同境”的课堂效果,首先应充分把握古诗的意境,包括作者背景、作者的人生观、作诗的情境以及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等因素;其次,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为基础,通过图像、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并辅以适当的语言表现手法带领学生进入到“诗境”中,从而使其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作诗意图。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进行二年级上册杜牧的《山行》一诗教学时,可在课堂上利用相关资源设置与诗中情景相似的环境气氛。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利用教学资源或互联网资源搜集与秋天相关的音频文件,如“风吹树林的声音”“零散的钟声”“马车行走的声音”以及古诗朗诵的音频文件等;其次,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风吹树林的声音、零散的钟声以及马车声,并同时播放古诗朗诵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与诗中相似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氛围;感受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身体验,再从古诗的背景、含义以及表达情感进行一一交流。“与诗同境”的情景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场景中提炼出作者的创作灵感,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二、引导角色转换,使学生进入“感同身受”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以环境为依托,从诗人的角度重新体会古诗的创作全程,最终达到“感同身受”的认识水平。对此,教师可在古诗教学前着重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包括经历、价值观、作诗风格、性格爱好等,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深度了解;其次,可通过“情景重现”以及“角色互换”的方式,使学生在相似的课堂气氛以及想象的意境中朗读、默写古诗,以增强其作诗体验感。

同样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三年级上册李白《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情景布设、角色转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感同身受”的体验阶段。首先,教师可从互联网搜集与诗中天门山相近的景,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该视频,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真正了解诗中景色的宏伟和壮观;其次,教师根据古诗的具体内容进行想象引导,如在解释“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句时,可做“宏伟、汹涌的长江将天门山拦腰劈开,而奔腾向东的长江水在此回旋、澎湃”等描述;在逐句解释和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角色转换有利于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设身处地的意象创造完成情境体验,可达到促进学生想象思维发展的效果。

三、使用“同境异情”手法,拓展学生的文学创意

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完成古诗教学后,为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和应用的水平,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文学修养,教师可采用“同境异情”的教学手法拓展学生的文学创意。首先,教师应根据古诗的情感基调以及创作手法设置“同境异情”的创作主题;授予学生相似的古诗写作技巧,但不可对其创作思路的过于严格地限制,使学生在适当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同境异情”的诗歌写作;完成创意写作后,教师应给予大部分同学以肯定的评价,以增强其创作自信,进而促进学生古诗文学造诣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春晓》一诗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春天作诗会”活动。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搜集轻快悦耳的符合“春天”主题的轻音乐,利用多媒体背景墙设置富含春天气息的背景图示,制作精美的作诗卡片等;在开展“春天作诗会”的过程中,设置背景墙,向学生播放音乐,并分发作诗卡片纸,让学生在卡片纸上作诗;在指导学生作诗时,教师应提前向其普及写诗可采用的技巧,以提供创作的正确参考依据;完成作诗后,教师可组织开展“春天的诗会”,在促进分享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和文学兴趣。“同境异情”的课堂诗歌创作方式不仅可增强学生对原诗的体验和理解,同时可通过环境创造提升其文学创作水平,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搭建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无意识教学、情感教学为宗旨的教学模式,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世界文学的浩瀚海洋中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古诗词作品是先人智慧的积淀,其以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丰满凝炼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传唱不衰,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创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们认为根据具体诗文,有时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二、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放飘逸”,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的《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三、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 。如:(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

2、补。如:(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如:(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四、品味意境。

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能诗情画意地再现意境是关键。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古诗文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画面,从而品味古诗文的意境。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先请学生找出诗人摄入古诗中的意象。诗人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刻,摄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赋予他们以独特的情趣:枯、老、昏、小、古、西、瘦等。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意象,才能通过有形的自然之物,体会那无形的 “断肠”之情。

接着老师适当地进行引导:“断肠人”骑着一匹瘦马(为什么瘦?),走在古道上(是一个人吗?),任西风吹打(神色如何?),见到枯藤,老树,昏鸦(心情怎样?),小桥,流水,人家(会引起什么思绪?),夕阳(又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把简单的意象重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勾勒出一个流浪天涯的寂寞旅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的感受。

最后提问:“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为什么不回家?他是在离家的路上还是回家的的途中?这“天涯”又在何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有尽文字处体会无尽之意,去体会那想还乡而不能的苦闷,淡淡的表现蕴含了浓浓的哀愁。

诗歌欣赏离不开想象,通过感知、重组、想象,由浅入深,展开艺术的画面,才能品味诗的意境。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五、感悟诗情。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六、指导朗读。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1、朗读教学时,要防止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为读而读,对学生的朗读不加以指导和评点,走过场而已。二是只放录音带而不亲自示范朗读。由于朗读带一般由艺术表演家录制而成,其阅历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顾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因材施教,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硬要机械模仿,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主张最好老师当面范读,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因材施教,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起到录音带无法替代的作用。录音带的作用适合于诗歌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一般不适用于范读。三是朗读前缺乏感情理解的基础和忽视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

2、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3、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另外,师生对朗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4、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一些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充满生机,情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喜欢古代诗词,以确实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德昌 《中国古典精粹文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2、蒋孔阳 朱立元 《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第6篇

一、寻史解读知其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常言道:“诗如其人”,“知其人,方能解其言”,了解“其人”,则能从侧面了解其诗,理解其意。

诗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品即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读诗须先知其人。可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古人对其评价等等。查询、收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更是为进一步赏读作好铺垫的过程。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比如:在知晓了李白那种豪迈奔放的诗风之后,再去诵读他的《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就会有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感受,从而对诗人情感、诗歌情境有更深的理解。“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淳”,这是宋代大诗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年代,而能有“真”“淳”之人品诗品,实属难得。我们读了古人如是评价,再读其《饮酒》这首最有影响、流传深远而又最难解读的诗,就顿悟这是诗人内心之境所投射出的,由七彩日光融贯而成的一道反光。再如了解了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的赞语,再去读孟诗《过故人庄》,就觉得“清诗句句尽堪传”,难怪“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了。

二、激趣入境思其法。

一首诗的意旨神韵谓之“诗神”。如果说诗题是诗意的凝聚点,那么,诗之技法可谓“诗神”的闪光点。我们诵读诗歌,应紧紧扣住诗题和关键技法来研读,对诗意作延伸和拓展的想像。如读杜牧的《泊秦淮》,吟诵时,可扣住一个“泊”字来想:诗人何时船靠秦淮河岸? (“夜泊”)当时之境如何? (夜色迷茫,“笼”)诗人之心境怎样,是欢快,还是忧愁?凡此三思而知一“泊”一“笼”的妙用使诗之神韵油然而生。又如读《春望》,在不厌诵读中可作如是思:诗人杜甫在何季节眺望何处?那里的景色怎样?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吟诵时,扣住诗题细品,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其时长安已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据,一片荒芜破败之景,由此不难体察诗人感时伤怀的痛楚。“春望”寻常二字,却融合了全诗的内含。再如读《诗经》之《关雎》,反复吟诵,知其赋、比、兴为何事,方可知诗为何物。只有感知了诗由雎鸟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才明白在形象与情意的关系上是“由物及心”的,“兴”因物而兴,物在兴先,这就是“兴”之手法的妙用效果。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从诵读中看作者运用夸张之手法,只一个“愁”字,却展现了绵延无绝的愁思。像《凉州词》、《忆秦娥》诗人为凸现诗的情境,则采用以“行”写“情”的技法,无不给人情真意切之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尽在轻吟慢诵中体悟其妙。

三、吟唱赏析明其意。

中华诗篇源远流长,其中大多远古之作,如果我们只是“就诗论诗”,是难解其意的。我们只有反复的吟诵,懂得去欣赏她,才能更好地理解她。“诗无达诂”、一首诗见仁见智,读者有欣赏的自由。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诗亦如此。诗人的经历不同,风格各异,他们各有个的“门道”。要读好诗,就要懂得如何去赏析,在赏析中明其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七绝《题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春江春景》是惠崇之画作,苏轼为画作题写诗,避原画之图景,力求传达画之意境,给人以春色关不住的感觉。因此,这里不仅有画意,有诗情,而且包蕴了生活的哲理,是作者对原画面画意的引申,展现了春天给万物带来喜悦的深邃意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七绝《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后两句。”“湖阴先生”是诗人好友杨德逢低别号。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苦,花木成畦手自载”写出庭院之清幽,以表现友人品德高雅,生活情趣盎然。后一联写院外环境之奇秀,上句写一条清渠携绿绕田,诗人用一个“护”字和一个“将”字,把渠水人格化,似乎它有意携带鲜丽的绿色,展臂护田。这句已把原本静态之水,描绘得充满活力、富有情感。下旬更是绝妙,庭院对面之青山,竟然撞门开户,把一片苍翠欲滴的山色送了进来。“排闼”、“送青”四字,写出静山若奔到动态,真是神来之笔。于是,自然的生机,友人的情谊,高洁的情怀,隐士的形象均气足神实地跃然纸上。

如是说来,无论是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还是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还是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得诗人之情感,获净化之心灵。诗意固然深,善吟自然明,善赏自然清。我们皆从诵中感悟,于赏中明意。

四、烘托品味悟其境。

第7篇

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设计,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古诗教学要设计的精彩,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一、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个人阅历不同,所以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张。而另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的,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来表达;其它《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

同一个诗人,因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风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还是为了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对道家、佛学的研究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为实施教学寻找最佳的途径。

二、咬文嚼字,注重关键字词的教学

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关键字: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重点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抓关键句子: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古诗词题目: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细读古诗文,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第8篇

现如今,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兴趣丧失和能力的降低,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原则,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过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降格为技能 、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的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因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诵读成韵,领悟感情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朗读时注意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以情夺人”,在表情、音调、节奏上给学生点拨,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沉郁忧伤苍凉悲凄的《石壕吏》,奔放豪迈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在朗读时还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表现热烈・欢乐・紧张・急切的心情时,可以快一些,强一些,表达回忆・悲伤・眷恋・惋惜的心情时,可以慢一些,弱一些。满含表情地反复吟诵,往往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提前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意境辽远・雄浑壮阔,要读出掷地有声的效果;岳飞的《满江红》因为压仄声韵,读出的情怀应该是慷慨悲壮的。同时朗读时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形式,四言诗为两个音节,如“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五言诗为三个音节,在第二、四字处停顿,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诗为四个音节,在第二、四、六出停顿,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中学生在朗读时往往养成了“唱读”或“快读”的毛病,这可以利用范读来引导学生克服。“范读”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诗歌朗读带”,没有的则需要教师自己读,教师读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范读除了会教会学生如何朗读,还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引入意境

诗歌的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必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感情,进而深刻领悟诗歌的意境美。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做好铺垫。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就自然了解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和仁者光辉;如教学杜牧的《泊秦淮》,先有感情的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当时唐王朝已呈衰落之势,风雨飘摇,然而当时的官员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还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杜牧这样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十分悲愤:沉迷奢华,必将亡唐。第二,教师还可以以画配诗,利用古代山水画、课文插图等创设情景,演绎古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两种不协调的景物巧妙的编织在一起,构造了一幅令人寻思不尽、萧瑟苍凉的深秋图景和一个骑着瘦马的游子正在茫茫古道上艰难前行的形象。构思独特,意境深远,烘托了游子难以言状的彷徨凄苦的心情。除此之外还可以以乐配诗,中国有着优秀的古典诗歌,也有优秀的古典音乐,两者就像一棵树上的两片绿叶,相互映衬。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古典音乐这一资源演绎古诗,在音乐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战斗氛围充满整个课堂,音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人愿意战死沙场,却又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如《题破山石后禅院》写寺院闲静优雅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样,可在朗读中配以优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故事,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赏心悦耳的古典乐曲中展开联想,进入情境。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读诗要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诗眼是诗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读透诗眼,能容易的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在语言中品味古诗的表现力。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而这种妙处体味获得的过程就是对古诗词中语言的品读。 如《观沧海》中紧扣一个“观”字,写的沉雄健爽,气象壮阔,意境开阔。透露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诗中情与景紧密结合,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襟和想统一祖国的豪迈气魄。全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内涵。如《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是空旷之意,正面描写了鹿柴附近,傍晚时分深山里寂静深幽、杳无人迹的景象,展现了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了安静幽深的境界。一个“空”字,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隐居者安闲的心境。读诗还要把握住“警句”,警句是一首诗中的名言佳句,他们或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或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或点染了绚丽的色彩。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总之,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第9篇

“快乐课堂”的形成背景

教育发展的趋势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体现“三为主”的原则。

课堂改革的呼唤 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教育的成效。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打造“美妙课堂”的要求,需要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将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体验情绪,营造快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色创新的必然 作为“快乐教育”特色学校,就需要“快乐课堂”来支撑。在众多教学模式精彩纷呈的新时期,“快乐课堂”应该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有一席之地。快乐课堂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

相关的理论依据

科学学习理论 国际学习科学领域3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目前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式应该是预习、课堂学习、复习,而课堂学习中离不开自习、研习、练习等3个环节。

快乐教育理论 教育是快乐的,也只有快乐教育才容易使受教育者在身心愉悦、轻轻松松中得到自我认识,主动探索,接受引导,持续发展,健康成长。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是教育的中心工作,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快乐学习的源泉应该是快乐生活。课堂小世界,世界大课堂。

“三习三导”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快乐课堂”中的“三习三导”教学模式,灌输着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重视与生活联系,强调动手实践、学用结合的教学思想,其基本模式为“学生自习,教师引导;学生研习,教师疏导;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这是一个开放的模式,可以因学习内容、学习群体等因素而采取单式、复式或混合式。单式强调学为中心、教为辅助。具体程式为:学生“自习――研习――练习”;教师“引导――疏导――指导”。三个阶段中,具体要领为:

其一,“学生自习,教师引导”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所学内容,确立学习目标,生成学习问题,根据目标形成学习计划,尝试运用原有知识、技能,探究新的学习材料,自主解决生成的学习问题。对于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留待研习时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让学习成为有目的的活动,不偏离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启用已经拥有的学习方法,运用一定的学习工具,如语文课学习用的字典、词典等。其二,“学生研习,教师疏导”阶段。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交流自习情况,相互启迪思维,借鉴方法,共同探究困惑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民主参与到学生研习活动中,而不是一味演讲,强制灌输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靠船下篙,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启迪思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习,解决生成的问题,达到学习目标要求。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启迪性的疏导,释除学生的疑惑。其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阶段。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进一步内化知识、强化技能、深化思维,巩固自习与研习阶段学习效果,检测学习达标情况。一是书面性练习,通常的习题,如数学习题;二是实践性练习,指非书面性练习,如音乐课的唱、体育课上的跳、科学课上的实验、美术课上的雕塑等。教师指导性,表现在习题的选用上;表现在发现班级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表现在个别巡视时,及时提醒错误的学生调整思维、审视自我、重新解决问题。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笔者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利用“三习三导”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分析课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七言绝句,语言琅琅上口,重在写景,意境优美,是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整首诗想象新奇,夸张而又不失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首诗中3个生字(紫、尺、疑)。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述的景象。

3.理解诗歌内容,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用快乐的心态学习古诗,并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

“三习三导”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2.教师:“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生自习,教师引导

教师出示“快乐自习提示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香炉”“紫烟”“川”“直下”“疑”“银河”等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描述的景象。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留待共同交流。

4.自习中哪些诗句没读懂,划下来,留待共同交流。

(三)学生研习,教师疏导

教师出示快乐研习提示卡,学习小组进行交流。

1.介绍李白。

2.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5.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

按学习小组组织,每位学生汇报自习成果,提出学习困惑。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过后,按照抽签分组汇报自习和小组研习成果。教师巡视,对小组个性的问题进步疏导。

小组抽签――每个小组派一人到讲台上抽签,小组围绕签上的提示准备。签一:介绍李白。签二: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签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签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签五: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

班级交流――每组选一人围绕抽签提示汇报,小组其他成员可做补充。教师在学生交流时,针对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师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庐山景象。交流一:李白是怎样的诗人?交流二:“望庐山瀑布”的意思?交流三: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交流四: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交流五: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交流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教师出示“快乐练习提示卡”,学生练习,师生评点交流。

1.填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 ,表达了 。

2.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修辞手法及作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读读,背背。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作者近看,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发挥想象,写下来。

(五)总结提高,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感觉快乐吗?说说收获了哪些快乐?

2.布置作业:抄写这首诗。把这首诗背给你喜欢的同学或家人听,并用现代文写出诗所描述的形象,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分享你学习的快乐。

设计的相关意图和思路

“教学目标”的设计意图 前3个目标是教参所明确的教学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正常备课下的目标预设。第4个目标的理念在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自于快乐的感受,而快乐的感受才会加强记忆。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如果不能从学习中品味出快乐,必然会在学习效果上大打折扣。而学习中的快乐需要学习者用快乐的心态参与其中。“快乐课堂”在备课中增设目标4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习的内因发挥最大作用。当然,“快乐课堂”也要求教师保持快乐的心理,分享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课堂教学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

利用“三习三导”教学模式的设计意图 为打造“快乐课堂”,让学生用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激发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本次教学设计采用了“三习三导”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习,教师引导;学生研习,教师疏导;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习”放在前,把教师的“导”放在后,就是要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髓,培养学生科学持续的学习力。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的设计意图 通过温习学生已经熟悉的李白诗作,引领学生走近李白,走近古诗。

“学生自习,教师引导”的设计意图 通过“快乐自习提示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师的引导作用逐渐淡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程度将不断提高。“教”的宗旨是为了“不教”。

“学生研习,教师疏导”的设计意图 研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的组织、参与,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疏导。通过“快乐研习提示卡”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汇报交流,学会倾听和交流,并在合作中得到成长。

小组抽签的设计意图 通过抽签的游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过程也充满快乐,并有助于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班级交流的设计意图 交流一是“知诗人”,交流二是“解诗题”,交流三、四是“明诗意”,交流五是“悟诗情”,交流六是“背诗文”。这个环节是检验各组学生自习和研习的成效,也是班级范围内的相互交流。教师要适时地激励和引导,尤其是难点和重点处对学生困惑的地方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第10篇

摘要:学习的终身化需要从事教育的人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就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中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节奏、教学方式等作了一些尝试,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着眼于未来,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这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立体构建,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项交流,包括师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教师、学生、知识各个要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复杂且多变的,而教育意义上课堂教学对于教学双方的意义在于,是否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语文课堂,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审视就不能仅仅从教师或者学生出发,而应该从生态化的角度进行,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着眼于未来,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创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生态环境。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努力创新,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积极创建绿色课堂。

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

生态教育讲究学习的效率,但它更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这就需要教者恰当地安排好教学节奏。如何来安排语文课堂的节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将二者有机结合。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用“慢动作”,采用多种方式,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的讲解也适当放慢些,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桥所在位置,桥面的美观等容易理解的,采用快节奏。而桥的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便使用慢节奏,将课件与文字有机结合,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因图象而具体,使图象因课文的描绘而丰满,既而让学生有条理地层层读懂课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亦庄亦谐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语言的“庄”,指用词准确,逻辑性强;“谐”,是有趣,有幽默感。教学中,教者合理安排教学语言:导入时宜谐,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诱导注意力的定向;在集中精力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后宜谐,能使学生大脑有所放松,较快地消除疲劳。理解教材,突破重点主要靠符合逻辑的讲述,宜“庄”,但用词准确的逻辑性的讲述时间一长,容易引起身心的疲劳,因此讲课应该是亦庄亦谐,寓庄于谐。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语言是“谐”,设置悬念的语言是“谐”,形象化的描述能引起学生想象的也是“谐”,借用其他行业的语言或流行语于教学的也是“谐”。例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学生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对文中“伯父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难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而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的教学语言宜“庄”;而学习谈《水浒》,教育我怎样读书时,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充满生活情趣,笔者便与学生开始一起“谐”了。总之,亦庄亦谐的教学语言恰似课堂的催化剂,适时的交替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于情于理的教学风格

笔者观察:在教学风格中,有的擅长于“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乐学;有的擅长于“理”,通过符合逻辑性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和有很强逻辑性的讲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学习。据生态教学理论研究,上述两种风格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两个心理系统在起作用:一是动力系统,如兴趣、情感、动机,一是认识系统在起作用,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擅于煽情的,促使学生动力系统起作用;长于说理的,则促使学生认知系统起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力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性的风格。擅于“煽情”的要学习有条理的讲述,靠逻辑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擅于“说理”的要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乐学。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学习,教师的教为所有学生的学服务,只有教师的导适合学生,才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能够多元选择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各类不同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做旁观者,不当观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共同达到学习理解知识的目的。如《望天门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该诗的特点借景抒情,诗中有画。我在教学是这首诗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诗意,,我设计了两种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1.说学生自由诵读,不懂的在小组里讨论,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2画结合课文插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了学习活动,发挥出各自的主体性。多种学习方式的创设,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的用武之地,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时又会产生一种交流,借鉴效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人人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在学生选择和实践过程中,他们还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每个人都分享到发现自己才能的幸福,再转化为积极努力的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