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雪的词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雪:阳春白雪、冰天雪地、大雪纷飞、白雪皑皑、风花雪月、鹅毛大雪、雪虐风饕、冰魂雪魄、雪雾弥漫、雪飘如絮。
风:风起云涌、斜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风掣雷行、春风和气、风平浪静、风和日丽、春风徐来、春风拂面、春风阵阵。
云:千姿百态、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彩云满天、云蒸霞蔚、 来去自如、如烟似雾、如棉如絮、云海茫茫、云彩飘飘。
(来源:文章屋网 )
“就地取材”在这里是指直接从词语所在的上下文里获取解释该词的现成材料。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不但简便省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沟通词句段篇的知识联系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下面举几例常见的“就地取材”释词的方法。
一、在上下文的原话中去理解
如:“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两句话就明确告诉我们“大年夜”和“深奥”两词分别可用原句中的“一年的最后一天”与“不容易懂”作解释。如“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金色的鱼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第一场雪》)
二、从上下文的大意里去理解
如:“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回来了。”(《鸟的天堂》)和“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将相和》)这两句话里,《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可以解释为“向人认错赔罪”。
《鸟的天堂》中的“应接不暇”可以解释为“由于鸟儿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解释这类词语,必须从语境中已知的相关部分进行综合、推断、概括。如“天气骤然变冷……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来。”(《第一场雪》)“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将相和》)
三、据上下文蕴含的意思去理解
如:(1)“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鸟的天堂》)句中“静寂”的意思已蕴含在这两句话里。“后来忽然一声鸟叫,”表明“起初”连一声鸟叫的声音都没有,可见这是个十分安静、没有声响的环境。这类词语解释部分常常与被解释部分意思正好相反。(2)“朝阳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老科学家下乡》)只有从“拟人”的修辞角度去领会句子,才能准确理解“抚摸”一词的意思。此类词往往不一定是新词,可它的解释条在词典中又找不到,必须先判断语境的修辞格,再按修辞的特点去释词。如“人老了,土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同上)就应该从“人”与“土地”的比拟去理解“滋补”。
以上三种“就地取材”释词的方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应同传统的“字到词”的解词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应接不暇”,首先要解释“应(应付)”,“接(接触)”,“暇(空闲)”,然后才用“就地取材”的方法来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细致阅读,读中去找,再自己归纳词义。 转贴于
教学方式一对
教师
学生
40分钟
一对一
学情分析
学生有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能表达常见的名词及短句,但只能认读简单字,较少认读简单词语。有天气的概念,对不同天气的区分度不够,不知道天气的特征。
教学目标
完成情况
11.1
11.2
11.3
11.4
11.5
1、语言与沟通:能够认读“早、本、尺”及词语
2、认知:能够完成以上词语连线
3、认知:能指认天气
教学内容分析
1、简单的生字词是学习句子的前提,学习这些词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使用词语,提升学生对文字认读的能力。
2、简单的生字词是学习句子的前提,学习这些词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使用词语,提升学生对文字认读及使用的能力。
3、认识天气是必不可少的常识能力,认识天气可以增加学生对天气及其特征的认知,提高学生认识天气理解天气的能力。
一、语言与沟通
1.训练项目
能够认读“早、本、尺”及词语
2.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认读字词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准备活动
(1)生词卡片
(2)词语卡片
4.活动规则
(1)正确指认生字及词语
(2)正确认读生字及词语
5.教学步骤
1、练习前的互动
宝贝,看一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2、认读“早、本、尺”及词语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2)老师教学认读生字,学生跟读生字。老师下指令或提问:“指一指早/指一指本/尺在哪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3)老师出示词语卡片,带领学生进行认读,引导学生自己认读词语。
(4)当学生在练习时,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奖励
(5)引导宝贝整理教具卡片。
6.延伸活动
能够根据老师的提问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卡片。如老师提问“找出本子/我要本子”,学生找出“本子”词语卡片。
7.活动补充
引导宝贝认读词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教学的内容量要适中。练习活动时应保持桌面整洁,减少注意力干扰物
二、认知
1.训练项目
能够完成以上词语连线
2.教学目的
(1)提高孩子认知的能力
(2)提高孩子对词语的记忆能力
3.准备活动
(1)词语卡片
(2)铅笔
4.活动规则
(1)根据词组进行连线
5.操作步骤
1、练习前互动
宝贝,接下来我们进行词语连线。我们先复习下之前学习的词语,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2、词语连线
(1)老师先把所有的词语卡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读。
(2)老师讲解词语连线的规则(细致讲解)。
(3)老师讲解后,可以给学生示范词语连线,如“本—子/早—上”的等等。
(4)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连线。
(5)当学生在练习时,老师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助和奖励。
6.延伸活动
能进行词语连线并读一读。
7.活动补充
在教学时,首先要能认读生字及词语,不然容易造成学习任务难度大、任务不易完成。
三、认知
1.训练项目
能指认天气
2.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的天气
(2)理解常见天气的特征
3.游戏准备
(1)天气卡片
4.活动规则
(1)说一说图中是什么天气
(2)指认不同的天气
5.操作步骤
1、练习前的互动
宝贝,今天是什么天气呀?引导宝贝回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认识天气
(1)出示“晴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天气?”引导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晴天的天气,讲解有太阳的时候就是晴天。
(3)出示“雨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天气?”引导学生回答。
(4)教师讲解雨天的天气,讲解在下雨的时候就是雨天。
……
3、指认不同的天气
(1)展示不同的天气给学生看。
(2)老师讲解常见的几种天气(晴天、阴天、雨天、刮风、下雪等等),引导学生一起指认天气。
(3)老师下指令“指一指晴天/指一指阴天/把雨天给我/我要下雪……学生指认天气。
(4)当学生在练习时,老师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助和奖励。
(5)练习完成后,要引导学生收拾好玩教具,培养学生收拾自己环境的能力。
(6)下课常规:……
6.延伸活动
说一说今天是什么天气,为什么?
7.活动补充
通过学生自己认真观察,认识不同的天气。
教学总结和反思:
qiū shōu bǎo bèi zhù yuàn ān nínɡ jīng chánɡ jiān bǎnɡ chénɡ shí yóu xì xī wànɡ qí ɡuài 二、比一比,在组成词语。(8分)
{铅( )船( ) {闪( )问( ) {底( )低( ) {晴( )睛( ) {诚( )城( ) {想( )相( ) {洋( )样( ) {古( )姑( )三、读句子,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6分)
1、秋天,天气转(zhuǎn zhuàn)凉了。
2、一行(háng xíng)大雁往南飞。
3、枫叶比朝(zhāo cháo)霞还红,比玫瑰还红。
四、组字小魔术(9分)
功﹣( 工 )﹢ ( 厂 )=历 ( 日历 )
苦﹣( )﹢ ( )= ( ) 阳﹣( )﹢ ( )= ( ) 怎﹣( )﹢ ( )= ( ) 洋﹣( )﹢ ( )= (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分)
( )的枫叶 ( )的手掌 ( )的老师 ( )的朝霞 ( )的雨丝 ( )的伞群 ( )的鲜花 ( )的风景 ( )的画 ( )的娃娃 ( )的汽车 ( )地说话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
漂浮 飘扬
1、我是一朵云,在空中( )。
2、她胸前的红领巾轻轻( )。
高明 高级
1、这位医生的艺术很( )。
2、这是一家五( )宾馆。
技术 技艺
1、这件作品真是( )高超。
2、他修车的( )很高。
准备 必备
1、小松鼠过冬食物是( )的。
2、小松鼠做好了过冬的( )。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8分)
1、_____一边____,一边_____( )
2、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 )
3、______一 就 ________( )
4、_______怎么________ ( )
八、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河水起( )的时候,我知道( )。
2、两岸晓烟杨柳绿,( )。
3、书是( )的海洋,书里有( )的世界。
4、红色的贺年片是( )送给我的。
5、玉不琢,( )。人不学,( )。
九、默写古诗。(7分)
所见
清•_________
________骑________,
________振________樾。
________ 鸣蝉,
忽然________。
十、读短文,完成练习。 (12分)
雪景
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了下来,一朵朵、一簇簇,像银花,似白蝶。 展望天地之间,只见雪花飘飘,像春风吹散的落花,纷纷扬扬;像七仙女撒下的花瓣,漫天飞舞。在寒风中,它们忽而向这边飘落,忽而向那边猛 扑。此时你若站在飞雪中,就像是置身于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大地仿佛披上了白而轻柔的地毯,世界也好像变成了一个洁白的世界 。我走在雪地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路旁松树的枝叶上布满了一 簇簇、一团团的雪,像松鼠的大尾巴一样蓬蓬松松。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一朵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纷纷扬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雪花漫天飞舞?用“__”画出来。(3分)
3、你喜欢雪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哪些优美句子?把它抄写下来记在心中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写话。(12分)
你和身边的小朋友一同做过什么事?开心吗?试着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甩着长长的尾巴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大大的眼睛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 四条腿 一只乌龟 两只大眼睛 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 两人)就(就是 成就)哪(哪里 哪儿)宽(宽大
宽广)
顶(头顶 顶尖)肚(肚子 肚皮)皮(头皮
皮球)孩(孩子 女孩)
跳(跳远 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1)反义词:温和——暴躁
好——坏
(2)多音字:没(mò
淹没
没过)
(méi 没有
没用)
教(jiāo
教书
)
(jiào
教师
教室)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滋润土壤 破坏河堤
(4)我会变成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5)组词:
变(变成 变化)极(太极 北极)片(一片 刀片)傍(傍晚 傍水)
海(大海 海水)洋(海洋 洋河)作(作业 工作)给(送给 分给)
带(皮带 带来)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柳树靠风传播种子
(2)多音字:
为(wéi
四海为家
为人)
(wèi
因为
为了)
得(dé
得到
得力)
(de
飞得高
跑得快)
(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法(办法 方法)如(如果 如意)脚(小脚 脚步)它(它们 其它)
娃(娃娃 女娃)她(她们 她的)毛(皮毛 毛笔)更(更加 更多)
知(知道 无知)识(知识 相识)
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例: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例:我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跑步,在图书馆看书。
【日积月累】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二单元|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畦秧苗,一块稻田。
一方鱼塘,一座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园(花园 公园)孔(针孔 孔洞)桥(石桥 小桥)群(群众 一群)
队(队员 队长)旗(红旗 国旗)铜(铜钱 青铜)号(口号 号子)
领(带领 衣领)巾(毛巾 纸巾)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志向和目标如同树根,是进步的原动力和来源。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杨(杨柳 杨树)壮(壮观 粗壮)桐(梧桐 白桐)枫(枫树 枫叶)
松(松树 松柏)柏(柏树 松柏)棉(木棉 棉花)杉(水杉 云杉)
化(变化 化石)桂(桂花 桂林)
孔雀 大雁 老鹰 (都有“隹”,与禽类有关。)
锦鸡 黄鹂 天鹅 (都有“鸟”,与动物·鸟类有关。)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歌(唱歌 歌唱)丛(树丛 丛林)深(深浅 深情)处(到处 处处)
六(六个 六人)熊(熊猫 狗熊)猫(花猫 小猫)九(九人 九人)
朋(朋友 亲朋)友(友好 友情)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1)读一读,记一记:
播种 施肥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季(四季 季节)吹(吹气 吹风)肥(化肥 肥料)农(农民 农场)
事(事情 好事)忙(连忙 急忙)归(回归 归来)辛(辛苦 辛劳)
苦(辛苦 吃苦)年(万年 少年)
多音字:场(chǎng
场地
市场
场景歌
cháng
一场雨
场院
稻上场)
了(le
好了
快了
liǎo
了解
没完没了)
【日积月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面的字。
要查的字
部首
除去部首有几画
音序
读音
葡
艹
9画
P
pú
紫
糸
6画
Z
zǐ
|第三单元|
候(时候 等候)柱(柱子 圆柱)底(到底 海底)杆(笔杆 秤杆)
秤(秤杆
大秤)岁(岁月 年岁)站(站立 车站)船(小船 坐船)
然(果然 居然)
(2)曹冲称象的过程:
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④称石头重量。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今(今天
今晚)写(写字 书写)圆(圆形 团圆)珠(珍珠 明珠)
笔(毛笔
粉笔)灯(台灯 灯光)句(句子 句号)电(电灯 电视)
起(起来 起立)
⑦ 妈妈睡了
(1)读一读,照着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大大)的眼睛 (迷人)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长长)的头发 (金黄)的头发
(2)好词积累: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蛋 微微地笑着 沙沙的响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哄(哄骗 哄骗)先(先生 首先)闭(关闭 闭口)脸(笑脸 小脸)
蛋(脸蛋 鸡蛋)沉(沉重 深沉)发(头发 理发)窗(门窗 窗户)
多音字
朝(cháo朝向
朝代
zhāo
朝阳
朝霞)
重(zhòng
重力
重量
chóng
重新
)
结(jié
结尾
总结
jiē
结实)
【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拓展积累:踢足球 拉二胡 练书法 下象棋 观天气
栽花草
【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填一填。
园
圆
支
只
做
作
花园
圆形
一支抢
一只羊
做事
作业
果园
圆桌
一支笔
一只鸭
做工
作文
带
戴
进
近
带领
戴红领巾
进入
耗尽
带头
爱戴
进出
远近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①爸爸一边开车,一边听歌。
【展示台】
含苞待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的词语,我还会写这样的词语:百花齐放
春回大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四单元|
⑧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 名山大川
穷尽 山穷水尽
烟云 烟消云散
遥远 山遥路远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楼(高楼
楼房)依(依然
依旧)尽(尽头 尽力)层(云层 层次)
照(日照 照明)炉(香炉 火炉)烟(烟花 烟云)挂(牵挂 挂念)
川(山川 四川)
⑨ 黄山奇石
(1)好词积累:
①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奇形怪状
②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高高的山峰 风景如画
一枝独秀
名不虚传
百闻不如一见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南(南方 南北)部(部首 全部)些(一些 这些)巨(巨大 巨人)
位(座位 一位)每(每天 每当)升(上升 升高)闪(闪亮 闪电)
狗(小狗 花狗)
多音字:都(dū
首都
dōu
都是)
(1)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 蒙蒙细雨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2)好词积累:
美丽的小岛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薄薄的雾 清晰地展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名(姓名 名字)胜(胜利 必胜)迹(古迹 足迹)央(中央 央求)
丽(美丽 华丽)华(中华 华丽)展(展开 展现)现(出现 现在)
披(披上 披着)
⑪葡萄沟
(1)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种(zhòng)葡萄
种(zhǒng)子 好(hào)客
好(hǎo)人
葡萄干(gān)
干活(gàn)
水分(fèn)
分(fēn)开
(2)好词积累:
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热情好客的老乡 流动的热空气
(3)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皮筋,热闹极了。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份(一份 两份)坡(山坡 上坡)梯(楼梯 梯子)客(做客 客人)
收(收到 丰收)城(城市 京城)市(城市 市长)利(有利 利用)
【语文园地四】
【识字加油站】
南昌 下铺 空调 硬卧 限乘
【字词句运用】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说得多,想得妙。
柳条 云朵 群山 椅子 路灯 爷爷的胡子
范例:爸爸的鞋像小船。
柳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云朵像一串串棉花糖。
椅子想大写字母h
【我的发现】
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火红 桃红 枣红
黄色——土黄 鹅黄 金黄绿色——草绿 翠绿 墨绿
日积月累: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自言自语)地说
冻得(直打哆嗦)
冷得(像冰窖) 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
快得像(闪电)慢得像(蜗牛)累得直(趴下)
二、词语归类
(2)形容天气寒冷的词语: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寒风侵肌、寒风刺骨、寒气逼人
(3)带“语”或“言”的词语: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三、句子积累
(蓝蓝的)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清清的)池塘开满(粉粉的)荷花
(闪闪的)星星眨着(美丽的)眼睛
四、考点提示
1.《坐井观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2.《寒号鸟》说明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4.《我要的是葫芦》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
五、加标点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六、多音字
留言条
小芳:
学校通知明天上午九点要到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请你明天准时参加。
明明
11月5日
老师:
老师你好,我去办公室还书,您不在。我把书放到您的办公桌上。请查收!
小花
12月30日
商量
小丽,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时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一点回家,你看行吗?
欣欣,你借给我的《西游记》太好看了,可是我还剩三十多页没看完,你能让我再借两三天吗?我一定抓紧时间早点看完还你。
爸爸,我最爱看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就要开始了,现在我的作业也做完了,你能让我看会儿电视吗?
有趣的动物
变色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眼睛可以独立地转动。变色龙遇到危险可以随环境变化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真是有趣极了。
树袋熊又叫考拉,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它有着大大的耳朵,圆溜溜的眼睛,肥肥的肚子。它喜欢大白天在树上呼呼大睡,以桉(ān)树叶为食。
第六单元
2.挑粮食
戴着斗笠
穿着草鞋
疏通河道
违抗命令
寻找食物
3.者事竟成
志当存高远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七单元
1、多音字
呀(
yā(哎呀)(好呀))
2、ABB式词语:水淋淋
水汪汪
亮晶晶
笑哈哈
白茫茫
绿油油
3含有数字的词语:
四面八方
一年一度
一心一意
三言两语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十全十美
七上八下
4①雪孩子变成了一朵云。(照样子写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云,一朵美丽的云。
①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②
雪孩子变成了汽
,很轻很轻的水汽。
5、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
,擦过了汗,扔在地上;又拿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拟人句)
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
风帮柳枝梳辫子。
花儿张开了笑脸。
6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用加点词写句子)
雾把校园藏了起来,无论是操场,还是教学楼,都看不见了。
7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天气的,我还会写出这样的词语:寒风刺骨
电闪雷鸣
鹅毛大雪
8易错字:爱戴
带领
已经
以后
心情
晴天
今天
口令
第八单元
这些成语都和动物有关,我还会写这样的词语:狐假虎威
九年一毛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声音的,我还可以写出这样的词语:哗啦哗啦
嘟嘟嘟
2.生活中,风可以帮助人们吹干衣服、吹走汗水
易错题: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丢了几只羊算什么?
丢了几只羊不算什么。
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吗?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同学,这是个让人感到亲切的词语;同学,这是个让人感觉温馨的词语……快要六年了,我们相处的朝朝暮暮,同学之间的快乐与幸福,都是那么的难忘……
上课时,老师那么温柔的语言在我耳旁飞扬,同学那么可爱的笑脸在我眼前划过 ……如清风,如雨露,在我心中化做了一场春雨…… 记得有一次,我忘记带了数学书,老师布置的作业又是书上的。我急得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我看了看同桌,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把书压在面前,毫不理会我。我很害怕。这时,同桌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干什么?”我以为他不怀好意。“没有什么啊,你不是没有书吗?我们是同桌你就和我一起用书吧!”说完,他冲我眨眨眼,顽皮的笑了。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天使降临到了人间。
下课时,同学之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幼稚 、可笑,但却快乐。记得有一次,下课了,此时已经是12月了,可是还是没有下雪。我们热切的盼望着,可是每天的温度都下不了1度。看到我们沮丧的样子,有个同学就想安慰我们,于是他一大早花了五元钱去买了一瓶喷雪花的那种瓶子,(里面的雪花是用泡末做的)来到班里还没有人,他乐呵呵地取出瓶子,准备好。看见同学来得差不多了,他偷偷地来到阳台,喷了好多“雪花”然后大声说:“你们看,下雪了!”大家前呼后拥的奔来,哇!真的下雪了。大家笑着,唱着,快乐极了。可是不一会雪就没有了,大家这才豁然开朗,明白了这位同学的好意。大家都冲他微微一笑。现在想起来,多么快乐,多么开心啊!
六年了,我们就呀离别,六年了,我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全部都成为了不解之缘 …… 千言万语,说也说不尽,化成一句:“同学,我爱你,永远也忘不了你啊!”
1.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对《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再次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2.出示图片:这幅图上最显眼的是什么?还有谁?他们是在干什么?
看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燕子为什么还用专列送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后思考刚才的问题。
2.分自然段小组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准字音。
读后交流: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过渡:燕子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请你在文中找出来,并用铅笔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燕子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并画下来。
2.交流:燕子到底遇到的麻烦是什么?指名读画出的相关语句,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理解词语、句子:
出示:麻烦、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1)麻烦: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注意第二个字的字音算是轻声。
(2)骤降:请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说说“骤”字怎么记?
气温骤降是什么意思?
(3)濒临死亡:什么意思?(接近死亡、快要死亡)
谁就要死亡了?
小燕子当时的处境怎样?你通过那句话感受到的?(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指名读,体会小燕子危险的处境。
(4)长途跋涉:什么意思?
教师介绍:燕子在每年的九月就开始飞行了,一路上,它飞过高山、大海、沙漠,基本上每天都要飞行一百多公里呢!在长途飞行中燕子会非常疲劳。
指导朗读:指名读、集体练习读、男女生赛读。教师评价。
(5)饥寒交迫: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一起交流。
4.又冷又饿的小燕子,此时此刻频临死亡,你为这样的小燕子着急吗?
它为什么找不到事物了呢?同桌交流。
引导学生朗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引导学生理解:大自然的生物链很奇妙,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就没有吃的了。
5.除了你为小燕子着急、担心,文中还有谁为小燕子着急?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政府、居民们、贝蒂。
6.政府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呼吁”,可以换成哪个词语?(号召)
(3)假如你是电视台的小小播音员,你会怎样对大家三说?和同学交流,指名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7.燕子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的伙伴,我们人类应该保护他们,然我们一起去寻找和帮助燕子吧!于是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理解“纷纷”并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在寻找燕子的人群中,有可能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可能有___,有可能有__,有可能有__,还有可能有__,还有可能有……
这些人走出家门寻找燕子时着急吗?
(2)体会“四处”。
受冻的燕子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呢?
受了冻的小燕子到处的钻呀,这些地方好找吗?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人们寻找燕子容易吗?你从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看出人们寻找燕子不容易。引导学生朗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理解:料峭的春寒和漫天飞舞的大雪说明当时的天气怎样?冻得坚硬的山路说明寻找燕子的环境怎样?
(4)师生接读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并填空表达理解。
在这些人群中,可能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不顾年迈,学生接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出示填空:通过“纷纷”我体会到寻找燕子的( ),“四处”说明寻找燕子的( ),“冒着”、“顶着”、“踏着”说明寻找燕子时的天气( )、环境( ),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 )。
过渡:在这个充满爱心的行列中,还有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8.出示图片(贝蒂救护燕子图),请你为这幅图配上说明。
(1)练习朗读
(2)男女生配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3)指导朗读:
他不在乎( ),不在乎( ),却在乎( )。请你把他在乎的与不在乎的读清楚。
9.是什么让政府、居民、贝蒂一起救护燕子呢?又是什么让人们走出温暖的房间去寻找冻僵的燕子?正是大家的爱心、关心、关爱,这些小燕子得救了。
10.此时此刻你们高兴吗?读出来。
11.课题“燕子专列”还可以换成什么?(爱心专列、关心专列、关爱专列)
四、总结、升华: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就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课堂时间多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自身的能力,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探索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了尝试:
一、体会用词的准确,产生语感。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评词语的妙用,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如教学《第一场雪》:第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第一场雪的特点。如第一段的“骤然变冷”,第二段的“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第三段的“嗬!好大的雪”等等。第二,通过重点阅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如教学第二段,围绕作者如何写雪下得大,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边圈点边摘记,做到眼到心到。不一会儿,学生就将“纷纷扬扬”、“大片大片”、“不断往下落”、“压断了”等词语圈画出来,并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深入、表达的自然贴切。再如教学第四段,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将事物联系起来考虑分析,科学地把握“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体验人们对“瑞雪”的赞美、喜悦之情。
二、体会作者是怎样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
人的发展在阅读学习中应处于核心地位,在加强语文训练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读物内容的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用课文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梅花魂》一课,讲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老华侨的“中国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呢?我是这样做的:1.着重理解课文中的唐诗宋词,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诗句的含意。在这时候,为什么老人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挂在我的腮边、手背?2.当莺儿一家要回唐山去,外公年纪大了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从泪珠下落到呜呜呜地哭,表露了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三、抓联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在学生读懂句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作者构思巧妙地选取了老大娘、小金花、残疾大嫂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表达朝鲜人民对志愿军难舍难分的真情挚意,引导学生从课文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构思目的、朝鲜人民的真情实意。再如《穷人》一课第三部分,我就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讨论回答:1.为什么作者不安排渔夫一回家,桑娜就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我把两个孤儿抱过来了”?2.桑娜把邻居西蒙的情况告诉了丈夫,为什么还不告诉他自己把孩子抱回来了,而是沉默不语?3.渔夫为什么“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再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作者通过精巧的安排,表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就应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感情的方法,最后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同义词界定问题 辨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26-03
一、汉语本体关于“同义词”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一方面它们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使之更为精准多样;但另一方面,同义词其自身细微的差异和多面的复杂性,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用现象,尤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同义词的辨析和正确的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对外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是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学界集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争议:第一,关于同义词内部的分合问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如吕叔湘(1952)、张永言(1982)、胡裕树(1995),这一观点普遍被许多教材所接受;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不应该包括近义词,应该分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词,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2003)等。学界对此争议采取了综合的做法,将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第二,关于同义词判定标准的问题。学界对同义词的判定标准,一是意义标准,即“反映同一概念”(石安石,1961),“反映同一事物”(刘叔新,1980),“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钱乃荣,1995)。一是意义形式标准,主要要有两种判定方法,其一,如果可以互相替代而不改变意义,就是同义词,意义上有共性,但不能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王理嘉、侯学超,1963),这是替换法;还有同形结合法,确定不同词语所指对象是否同一,从而鉴定同义和近义词(刘叔新,1980)。可以看出,同义判定标准中,意义形式标准避免了意义标准主观性过强的弊端,较为客观。第三,关于词性不同是否为同义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词性不同就不能算作同义词,如周祖谟(1956)、孙汝建(1982)等,而如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谢文庆(1982)、梅立崇(1987)等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不一定要相同。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首先,从理性意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指称范围、词义的着重点、语义轻重的程度以及词义的抽象和具体方面的不同展开;其次,从色彩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感彩、语体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的差异辨析中展开;再次,从用法方面进行辨析,对比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以及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汉语本体在同义词辨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这也是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从本体同义词研究中汲取最多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着意义和用法辨析的基本框架。
汉语本体同义词的研究,虽然关于同义词界定的三个方面问题仍未有明确的结论,但对于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同义词的研究更加深入,视角更为深入和广泛,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特色。
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较之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方面分歧不大。总体都是采取更为宽泛的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同、近义词的辨析”(刘缙,1996)。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便沿着这条路走,在本体语言学广义的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展。
具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界定的看法,根据其界定范围的宽泛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大体上遵从本体研究对于同义词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例如陈杰(2005)所认为的同义词界定就采取了本体研究中广义同义词的定义,甚至还提到,“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还如吴琳(2008)认为,“同义词”至少在某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的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姜雪(2008)、郭雪玫(2008)都持遵从本体研究的同义词的概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都将核心的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的绝大部分相同作为同义词组的存在的基础,他们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界定笼统模糊的广义同义词的概念,但这些学者由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关于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合问题、同义词的标准问题以及是否为同一词性问题,这些在本体研究中有着强烈争议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再是讨论的对象,只要核心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同,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要求。同义词、近义词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而且同义词不一定要求词性相同。正如姜雪(2008)所说,“不采用‘等义词’和‘近义词’的分类,而是采用‘完全同义词’和‘不完全同义词’”。以防留学生在这些术语的争议下困惑。
其二,很大程度拓宽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如赵新、李英(2001)认为,“有些意义相近的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惯用语、固定结构,虽然中国人不会弄错,但外国人却容易混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类词的辨析。”还如,刘晓梅(2004)提到,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标准和范围作了如下界定:“①以相同的意义成分为单位,而不只是以义项为单位;②部分语素相同的词;③不限音节数;④不限词性。”其他的如邹雪(2004)、周莉(2004)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同义词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论述中“同义词”已完全跳出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框限,着眼于词义出发,只要意思上有联系,能引起留学生的混淆,就将其划定为同义词的范畴。这一范畴下的“同义词”,不再拘泥于指称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不再限于音节数的对等,不再囿于词性的同一,可以仅仅有相同的语素,意义上有一些联系。这些“同义词”,哪怕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眼里,差异十分大,但还是被纳入进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对象中,如刘晓梅(2004)论文中举出的例子“错开/错过”。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第二语言习得者认知的状况,提出了如此的同义词标准和范围。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宽泛的界定,突破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争议,使人们在概念理解上陷入混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标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学界中就有学者提出另外的概念,来代替本体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称说,以免造成这些基本术语范畴性质的混乱。
其三,彻底走出本体“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并改换称说。对外汉语教学界持此主张的代表是张博(2008),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他认为这些“易混淆词”不仅包括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而且音形方面易混淆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为避免易混淆词与本体“同义词”、“近义词”在概念和范畴上的模糊,张博在其论文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并非包含或并列的关系,进而说明“‘易混淆词’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他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的类型概括为七大类:①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②有相同语素的词。在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因含有相同的语素,在意义和书写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最容易发生混淆;③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④字形相近的词;⑤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⑥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⑦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称说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共鸣,其他的学者如张蕾(2009)对此表示认可。
笔者认为,采用“易混淆词”的称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辨析的对象是合适的。本体语言中关于“同义词”的定义笼统模糊,关于同义词的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涉及的辨析对象,又较本体语言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标准或范围宽泛,这样使原本有着较大争议的本体同义词界定问题的研究,更为混乱。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切实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中介语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词汇辨析的对象,然而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是不为本体同义词范畴所收纳的词语,当然本体同义词范畴下的一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低或某种原因,没有对留学生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就不再作为辨析的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易混淆词”的叫法,不论从称说方面,还是从它涵盖的范围来说,都是较为科学的。“易混淆词”的确定,对于今后学界的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二十一世纪来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基本延续着本体语言研究的同义词辨析的传统。例如,赵新、李英(2001)提到同义词辨析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语用选择各方面对同义词进行全面辨析。杨寄洲(2004)认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比两个词语意义的异同可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角度入手,对比两个词语用法的异同可从词性、搭配对象、造句功能、构词能力、构形变化、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界中陈杰(2005)、郭雪玫(2008)、张蕾(2009)等都持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示同义词的对比辨析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和教师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学者们对于怎样辨析这些留学生易混淆的词语,在传统辨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技巧上进行探索,有的学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从理论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的,例如,周莉(2004)从聚合和组合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从聚合角度,着重于近义词内部的对比分析,词义的范围、轻重、感彩、语体色彩、运用对象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方面对比;从组合角度,运用典型例句来理解同义的微妙关系。邹雪(2005)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词、采用不同方法辨析,即:语音相近和词义交叉的词组,如果学习者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有单纯的语音干扰、义项干扰,教师就只需向学习者区分词的读音,明确词的意义就行了。至于同义词、近义词,首先可以根据词义的具体性和概念同一的标准,将意义相近的词分为同义词和近义词两种,再分别根据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辨析。在聚合和组合的维度基础上,吴琳(2008)从同义词的“同”“异”内部构造出发,发现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并创新性地提出明晰同义词的操作流程:即通过静态的系统化实现动态的程序化,使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摆脱无序所导致的繁杂状态。可以看出,吴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同义词教学法也是基于前面学者的探索和总结,这种词汇辨析教学的系统观是不断发展的。
还有学者从相关领域借鉴理论来尝试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邹雪(2005)提出参考认知或者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来观察、定义、划分同义词。还如,张蕾(2009)认为借鉴“语块理论”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未深入具体地谈到。
2.从技巧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进行探索的,例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提到,大量感性材料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配备形象生动的例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反复地强化,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还如,许晓华(2007)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同义词的替换问题,她指出,“①同义组成员在习惯搭配上存在明显分工,则不能替换;②同义组成员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完全不同时,不能替换;③同义组成员的适用对象明显不同,不存在任何交叉,不能替换;④替换后语意发生明显改变的,不能相互替换。⑤同义组成员在色彩方面存在较大反差的,不能互相替换。”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往往是通过例句来探索语境模拟对词汇辨析的作用,然而究竟准备什么样典型的例句,怎样展示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仍需要继续的研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易混淆词语辨析的,刘晓梅(2004)在论文中,就辨析内容、辨析语言、用例、辨析原则、方法等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用例中提到的“①小语境清晰、丰富,在小语境中要体现出足够的信息量,尽量保持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利于学生记忆;②对比句要有明显的对比度,强化对比点。把同义词放到非常相近的语境中,对比度强,学生易于掌握其异同;③句子的难易要有梯度;④提供错误用例。”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那些学者采用例句或替换技巧的一个原则上或方法上的指导性补充。在方法部分,她提到了“先列对比句,让学生依靠例句来体会差异,然后再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也可以先写出学生错误的句子,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暗示或提醒下改正,之后再归纳出每组对比词的异同。”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笔者认为,错误例子的给出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以免混淆学生的理解,造成相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界还有学者针对易混淆词中的特殊类别进行辨析论述。如程娟、徐晓华(2004)以HSK(汉语水平考试)单双音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同义动词的辨析角度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如,刘春梅(2006)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再如,陈静(2009)针对名、动、形三种词的偏误原因,着重辨析语素意义、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采取了“考察词典释义,简化词义模式,分析归结异同”的辨析步骤。这些学者都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混淆词辨析的某个类别词入手,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学界词汇辨析研究的深入化、细节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观点简述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同义词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简要的评析,在此表达一些对此的个人观点。
第一,众所周知,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界输送了丰富的营养,不论是同义词的界定方面,还是同义词的辨析方面,上个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基本借鉴过来。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身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从9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已经超越了本体语言中“同义词”的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这一术语的范围和标准一再地拓展,从而出现了以新的称说代替了语言本体范畴下的“同义词”的标尺。从对这一称谓脱离了本体限制,到其标准、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这些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基于本体语言研究,又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尽管“易混淆词”的称谓在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其辨析的性质和范围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但较之以前与本体语言相同的“同义词”的称谓,是科学的。关于“易混淆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当系统的探索,而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界众多学者们的群策群力。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内容基本承袭本体语言的框架,在于对意义和用法两大方面进行辨析。对于如何辨析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及技巧方面的摸索。在理论方面,我们从上述内容中看到了发展相对完善的聚合和组合结合使用的系统辨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看似系统性强,面面俱到,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验证。看似毫无疏漏的对比,会使学生加重记忆的负担,忽略对比差异的重点,对于其理解和实际的使用帮助不大。在技巧方面,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但选取一些什么样的句例,应该根据留学生中介语库的资料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偏误进行说明,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方面才会有积极地作用。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不管是在“同义词”、“近义词”还是“易混淆词”的辨析上,对于辨析的原则、语言、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缺乏系统理论的梳理,主要是基于经验式的论述,而且选取教学对象的层次局限,在普遍代表性上还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今后需要加强致力的方面。
最后,笔者还想从引起留学生混淆词语的原因角度谈一点关于易混淆词语的教学。众所周知,留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以及缺乏对中国相关词语文化的了解,也是其将一些意义不怎么相关的词语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进行对比辨析相关词语的时候,适当地导入中国文化的因素,使学生了解词语背后深层的因素,抓住最核心的理性意义。当然如何在辨析易混淆词语的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相关文化因素,还需要学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 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理论界,2005.12
2 吴 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3 张丽娟、李芳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台声•新视角,2005(11)
4 姜 雪.同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08(12)
5 郭雪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
6 赵 新、李 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
7 刘晓梅.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同义词的范围与辨析[A].见: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43~454
8 邹 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9 周 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理论观察,2004(1)
10 张 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11 张 蕾.浅析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J].语文教学(中旬刊),2009(4)
12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13 徐晓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看同义词的替换问题[J].现代语文,2007(4)
关键词:方文山;歌词;词语;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74-01
一、词语的超常搭配
方文山的歌词中为了表达特殊的情感和语义,故意违反语言常规,有意识地打破日常生活中受社会文化习惯制约的词汇搭配关系,使不同系统的词汇组合和聚合,于是就产生了词语的超常搭配,如把抽象概念与具体名词搭配, 把副词与名词搭配等等,以这种陌生的变形构成新的独特形式和意味。
(一)词与量词超常搭配
1.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2.月光下一轮美满。(《牡丹江》)
歌词中的“一盏离愁”“一壶漂泊”“一轮美满”很让人寻味,为什么离愁要用“一盏”“漂泊”要用“一壶”,“美满”要用“一轮”来写?酒可以说是“一盏”,但是离愁不能用“盏”来说,因为一个是抽象的概念“离愁”,一个是具体的词’一盏”,这里的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就引人深思。一般说,量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在汉语言中已经约定俗成,什么名词使用什么量词,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语言到了方文山的手中,常常出现超常的名量搭配,“一盏离愁”、“一壶漂泊”等,在这些数量词做定语的语法结构中,“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的东西来测量,这种看似荒谬的用法,恰能若隐若现地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虚虚实实的离愁别恨,孤独寂寞之感。”①常的搭配,给予了大家想象的空间。
(二)“很+名词”的超常搭配
按照汉语语法运用习惯,名词是不受副词所修饰的。但在方文山的歌词作品中,却时常出现这样的搭配,如“很欧洲的情调”(《同一种调调》)、“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双刀》),这样的搭配不仅不让人觉得其中的语句有语法毛病,反而使歌词语言更活灵活现,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气息和新鲜感。
二、词类活用
方文山通过巧妙地运用词类活用手法,营造出了思维的跳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增添了歌词语言的艺术效果。如:
1.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青花瓷》)2.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发如雪》)3.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七里香》)4.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台》)
这里“结局”用“晕”来写,名词活用为了动词,把抽象的结局,写得生动形象,就像是水里掉进东西之后在水面上晕开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凄美”本来是个形容词,这里却把它用作动词,用来写“离别”,“幸福”是个名词用作了动词,“灿烂”是个形容词用作了名词,创造性的词类活用能够在语言上使寻常的词语迸发出奇异的艺术火花,达到化普通为神奇的艺术效果。方文山用信手拈来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构建出了一个又一个立体的思维空间,产生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三、词义的锤炼
为了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方文山还非常重视词义的锤炼。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词义的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追求那些华丽的词藻,而是要精心挑选,着力组合,下功夫追求词语的艺术化。许多看来异常平淡的词语,只要调遣得当,就能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力度和活力。”②
第一,词语的生动形象。典型的如《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中的“等”,要生动形象的理解这个字,就必须对对陶瓷有一定的认识。在陶瓷的制作里面,“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所以先下雨才能有天青,但方文山却倒过来说,天青色在期待着雨天的来临。一个“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淡淡的哀怨。诗化了歌词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质朴的美感。“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袅袅”写出了炊烟的动态美,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
第二,词义的配合巧妙。“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连续三个“惹”字用得极妙,方文山先用“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与之相对。因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成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并不是被动的等你,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动词“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方文山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通篇词句几乎达到了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的境界,江南烟雨把所有的听众都全部融化了。
方文山歌词中词语的陌生化运用,冲破了传统的语法束缚,使歌词的语言显得丰富多样。作为当代华语歌坛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词家之一,方文山正以其独特的歌词创作方式引领着当代华语词坛创作的新风向,对于革新传统的歌词创作风格和推进当代歌词创作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气温突然下降了10度,冬天匆匆来了。正当大家用厚厚的衣服包裹着自己时,老天爷赐给了孩子们一场大雪。
几个同学对我说:走,打雪仗去!
望着白雪覆盖的操场,心里不由得舒畅极了。尽管几只雪球已快乐而无情地向我身上打来,不知怎的,我总闻到一种味道,那是什么?
总觉得一场大雪过后,万物被白色给包裹,世界变得晶莹而纯净。来年的作物该不会有害虫的困扰而生长得更加健康了吧,来年一定会更加充满生机吧。
想到这里,我心里豁然一亮,脑海中出现两个词语:白雪,春天。
我等待着,好象有谁说过吧:但是你知道,春天总会来的。
聪明的,你告诉我:雪化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呢?
1、在这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毕业以后的笑脸会不会依旧的很甜。 你所深爱的那座教学楼 它会迎来新的一批 倔强的少年少女 还真是 喜新厌旧 这大概是老师唯一没有骗我们的事 三年真的很短 一...。
2、黑夜里被风吹着的蜡烛,怎样才能等到日出。喜欢那种被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忧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应有点远见,这样才能拯救自己,让自己的心,安详的存在。...。
3、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欢迎查看!声音的词语1怪声怪气:是指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
4、微笑:是弯曲的嘴两端附近的肌肉所形成的面部表情。形容女子微笑的词语一回眸一笑【解释】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5、微笑:是弯曲的嘴两端附近的肌肉所形成的面部表情。形容女子微笑的词语一回眸一笑【解释】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雪雁紫鹃迎宝玉 (打一成语)谜底:一石二鸟儿时家境平 (打一节气)谜底:小寒一目了然 (打一《水浒传》人名)谜底:张清洞房花烛夜,竹叶青青时。...。
6、有古风气息的生日贺词你见过吗,下面的是具古风气息的生日贺词,希望能帮助到你!具古风气息的生日贺词 生日点燃蜡烛光,美梦甜甜幸福长;生日吃碗长寿面,好运连连不间断;生日收到祝福语,喜气洋洋就是你;祝生日快乐笑容多,家和业兴好...。
7、安乐窝: 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傲霜枝: 傲:傲慢,蔑视。形容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白费蜡: 白白浪费。白日梦: 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8、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天生我才必有用。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困难坎坷是人们的生活教科书。...。
9、最近在电影院上映的天将雄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呢,里面的主题曲是成龙大哥演唱的,听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热血澎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歌词吧,...。
10、我们都是孩子,只不过长大后就要在这四对男女中选择自己的角色。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上联:喜庆新春闻鸡起舞 下联:欣逢盛世跃马扬鞭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上联: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