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专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宽中有窄,冷热兼备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被界定为文科类专业,偏重于理论。但是,大多数院校高招录取时文理兼收,尤其随着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对理科生的招录比例也有所上升,而且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在经济学专业硕博深造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
目前,经济学专业大多以宽口径为主,兼顾窄口径方向的发展。宽口径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以及就业的方向。在宽口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侧重点,一方面开设理论经济学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相对抽象,往往偏冷门;同时也适当开设应用经济学课程像国际贸易、金融、财政、投资等,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
不同高校其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把握宽和窄的度的差异。报考宽口径经济学专业,入学后先打基础,培养通才。宽口径经济学专业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继续读硕攻博,如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尤其是理论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并不很强调处理社会关系之类的能力,希望以后做研究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这些学校。至于窄口径经济学专业,培养目的明确,专才更有优势。有些高校直接将某些经济学方向直接从经济学专业中细分出来,将经济学专业和金融、财税等专业都分设于众多学院,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设置有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如果报考窄口径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将来进入什么行业的目的性会相对明确,毕业后能迅速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就业率高,质量喜多忧少
经济学是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每年的高考分数线相对其他文科类专业都偏高,尤其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且这个专业也是通往高薪职位的一道“龙门”。
经济学的就业都是相通的,一般只有侧重,并没有严格的限定。经济学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如金融业(银行、证券为核心)、咨询行业、媒体、公司企业、政府、高校。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三年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经济学所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90%。
天时、地利、人和
1.学校性质:选择综合性高校还是专业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专业种类较多,资源结构比较完善,有利于同学们多元化发展。不足之处在于如考不上财经类专业,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可能会被分到不想学的非经济学类专业。而对于专业性财经大学,由于专业底蕴厚实,如果遭遇调剂也仍然属于自己喜欢的经济学类专业,不足之处在于学校氛围相对综合性院校较为单一。
综合性大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龙头,其他比较有名的院校诸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大都视经济学类专业为他们的重点专业。同时,各省市也均有综合类院校,虽然这些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在招收录取时并没有细化,但专业方向侧重点仍然存在细微差异,如:辽宁大学以政治经济学方向为优势,山东大学的制度经济学方向发展较好,暨南大学的金融学方向更为突出,兰州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方向更有特点。
专业性财经院校中,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是所有财经类院校中的领跑者,占据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地理优势,实力不容小觑。同样,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虽“地利”不足,地处中西部,但在“天时”上仍占一定优势,享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倾斜也较多。至于省属的财经院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以及江西财经大学等,由合并各种财经干部培养机构发展而来,历史渊源相对无从夸耀,但地域性较强。这些省属财经院校学科实力难于和前面这些高校抗衡,影响力只在本省和邻近省份。
2.地缘因素:选择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的高校
地理位置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出路较为重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以吸纳更多的经济类人才,而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基础人才和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更多。
长三角经济区域,如上海、北京、天津,以及珠三角经济区域,如广州、厦门等地的高校,均比中西部高校拥有更加优越的地缘优势,更容易把握到经济发展的脉搏和最前沿的发展。而对于中西部的高校,虽然其教学理念紧随东部高校的步伐,但相对滞后。中西部高校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其毕业生对工资、福利、晋升等诉求相对较低,当地的银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对本地生源也较为青睐。因而,中西部高校可以成为同学们今后有意向就近家乡就业的不错选择。
3.个人兴趣:专业,学校,还是兴趣
虽然国内经济学专业划为文科大类,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国外对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工具――数学却具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一些领先高校,尤其是东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对经济数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往往双修数学和经济学。因而,逻辑思维强的理科生报考重点高校尤其还是名校的经济学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其经济学专业虽然也都开设了经济数学相关课程,但课程完成的要求却较低,因而适合一些数学功底比较差的文科类学生。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还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特色来进行选择:
希望毕业之后从事股票买卖工作的,可以考虑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中偏向金融方向的经济学专业。
1低碳经济学科所属专业领域模糊
“低碳经济”是涉及环境学专业领域知识与经济学专业领域知识的交叉研究,然而如何去界定“低碳经济”学科的从属专业(依附专业)一直备受争议。低碳经济学科在我国最早建成是作为研究生学习的一个研究方向,然而,这个研究方向既体现在环境学专业研究中也体现在经济学专业研究中。随着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热潮来袭,一些本科院校也积极投身到低碳经济专业的建设中,但也仅仅局限在某一专业(环境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基础下开设低碳经济方向。如若从属专业领域不明确,会导致学科构建基础模糊。就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开设低碳经济专业的院校来看,大部分学校将低碳经济专业方向依托在经济学专业下,将低碳经济专业依附在经济学专业下是合理的构建,这也是遵循着低碳经济最本质的专业属性。
2低碳经济学科课程与师资构建不完善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舶来词,故在发展“低碳经济”学科建设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是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发达国家。然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式与方法,如果单纯的引用国外课程,知识体系就与我国的国情有些许的出入,就演变成只有理论知识,却没办法实践的现象。比如,在国外,在碳交易市场中进行活动如同买卖股票一样平常,但在我国,虽然碳交易所的建立初见成效,但真正的碳交易却屈指可数。没有实际的实践,单纯的借鉴知识体系,很难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再者,一些开设低碳经济专业方向的普通本科院校,在构建课程上多借鉴名校研究生课程,这不仅会给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扰,也给授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我国低碳经济专业开设的时间较晚,授课教师并非低碳经济专业出身,可能单独来自环境学专业或经济学专业。因此,授课教师仍需学习被交叉学科的内容才能够将知识传授的更生动、更深入。如何能够在渗透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带领学生深入的去理解彼专业知识成为授课教师的一个挑战。
3低碳经济学科学生就业道路不明晰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发展体系,故在低碳经济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人才需求方面仍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加之许多低碳经济专业方向毕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够深刻,在寻求工作之际往往凭借依附专业争取就业机会。这样,低碳经济专业往往成为了人们眼中看似很“热”门而实际却很“冷”门的专业。这也对我国以后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碳经济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的一类,它所存在的问题也只是众多交叉学科的一角,还有许多问题可能会是我们不断深入研究交叉学科过程中会遇到的。然而,任何学科的构建和研究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科建设才能够更加完善。作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引荐国外的学科构建体系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建设体系,同时着重培养和塑造低碳经济等交叉学科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教育工作者,这样,我们国家的交叉学科建设才能够走得更坚实,交叉学科也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时代人才。
作者:石洪艾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燕山大学的经济学属于经济管理学院,而且专业重要的不是强弱,而是你是否感兴趣。只要你学好,燕大的任何专业都会差不多,而且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下面是对燕山大学的一些简介:
1、学制:四年。
2、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市场经济。
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高级专门人才。
4、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资本论研究、财政与公共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专业外语、逻辑学、管理学、证券投资学等。
5、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本科生 就业
1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标准,该类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不但需要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这样不仅能直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更为有助于其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效果。然而,该类院校的本科教育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技能的提升。虽然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在精心修改与完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尽可能增加技能锻炼等活动,但由于这种教育的改良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较为注重学生校内模型性的体验;实践课程的增开力度有限;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故其所产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推进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计划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其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专业实战演练这一较为贴近实际的环境中,进而有利于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2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追求高额的工资”,“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渴望白领的体面”等一直都是本科生选读经济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狭隘的就业思想同时也是促成本科生在面对不利的现实就业背景下仍然选择加入“眼高手低”这类群体的原因之一。这种错误的职业定位与规划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困难“添砖加瓦”。一旦步入这一误区,本科生就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换单位,换行业,从而使得他们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仍然一无所获,失去了由工作经验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受访的学生中有七成人工作5年内至少跳槽两次,这七成人群中有四成左右是选读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究其频繁跳槽的根源无非是“收入增长潜力有限”、“工作环境难以适应”、“公司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个人能力不能得以充分施展”等,其中,有近42.14%的学生将“收入增长潜力有限”作为跳槽原因的首选。显然,纠正本科生,尤其是抱着“就业容易”,“赚钱容易”观念的经济学专业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实习是让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深刻认识就业形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让该类本科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就业情况、市场竞争情况、人才需求情况,才能有助于其切身体会就业压力与就业困难,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制定与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
3 实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市场具有拓展作用
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等不仅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互利的沟通合作机制,而且还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提供新渠道,为该类院校的教学计划优化指明方向,替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一般说来,企业与学校签订实习基地建立协议将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一是企业可以根据实习的总体情况完善企业的选聘标准、企业员工的培养方案,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的。二是企业通过实习掌握更多的学生个人信息,对于匹配于企业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针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指导,从而引导其向企业人才所需满足的条件这一方向发展。显然,这为企业的人才选聘提供了成本低、收效快的新途径。就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实习的开展将有利于该类院校发掘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技能锻炼活动安排等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为其各种教育活动的改进提供突破口。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在实习过程中将获得查漏补缺的机会:对于理解到位的知识点可以灵活的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对于欠缺的地方则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弥补。同时,学校老师给予的指导、企业相关从业者给予的点拨也有助于其针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再学习再实践,进而促使其快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4 实习有助于社会客观公正评价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自全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拥有高学历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相一致,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然而,相较于招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师资教学力量的扩张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由此造成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高校学生特别是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于长期脱离实践教学,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难以达标。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将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社会失业率水平的不断提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都归咎于从事经济方面工作的人士,并且这种认识波及到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显然,这是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一个认识误区。要转变公众的态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其了解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相关方面,而实习无疑是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实习能够为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等社会群体全面展现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工作情况与能力、实习态度、知识结构、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对该类学生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出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才能激励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强大自己。地方综合性大学、企业及社会对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作用关注度不断提升,且加强该专业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更加强烈的要求实习必须朝着形式多样、不断创新的方向发展。故地方综合性大学在积极组织实习的同时,还需紧密结合经济学专业设置的宗旨与目标,根据经济学专业的特点与社会需求制定贴切合理的实习方案,竭力促成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主管教师三位一体的实习指导模式,通过发挥其指导作用来引导学生做好实习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实习目标。
实习这一段经历对于每个本科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本科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而且作为一位老师,它教授本科生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使其在实习过程中体味生活的冷暖、事业的艰辛,接触到“象牙塔”里不为传授的知识,从而开阔眼界,大受裨益。充分发挥实习的就业功能将有助于缓解本科生就业难、就业面窄的矛盾,纠正其错误的就业观,是为大学生就业做好铺垫的可行方法。地方综合性大学、实习单位等应当积极形成实习直通就业工作的有关机制,做到为本科生的实习创建新途径的同时,也为其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就业问题研究,周建军,李智媛,企业家天地,2010.1.
[2]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浅析,邱荣斌,王钦正,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4.
[3]实习就业一体化研究,魏魏,吴少云,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习模式探索——浅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习的改革,许巧仙,范莉莉,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
一、引言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市场细分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已经逐步趋向高端化。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特征明显、知识背景综合的资产评估高级人才将是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继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后,2010年又增设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目前全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资产评估专业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对资产评估专业知识结构的研究,过去一直被淡化,这可能源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待完善,对资产评估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没有现在迫切。随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和学科知识结构,将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归属进行梳理,厘清学科知识结构。本文根据资产评估实务的要求,拟从专业学科属性和学科知识结构两个方面,阐释资产评估的学科定位和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构成,探寻学科知识对资产评估专业方向设置的影响。
二、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定位
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是以“倾向性”的观点阐述资产评估的专业属性。根据对文献的梳理,目前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倾向于管理学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发轫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较长的渊源关系,理应归属管理学科(李光洲,2007;邓九生,2008;唐振达,2009),在以管理(会计)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文学和理学(王开田、胡晓明,2002;张艳,2009),此观点偏向于管理学。教育部2004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时,将该专业归属于管理学科。从2010年15所具有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看,属于会计学院的有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属于商学院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属于金融管理学院的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有11所,占总数的73%,因此相对于持经济学观点而言,倾向于管理学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二)倾向于经济学科
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如果资产评估的方法误用,评估结果的理解存在偏差,则只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陈鹏,1998)。同时资产评估的理论主要依附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供求理论、预期理论等,分析资产价值采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张俊平,2008),因此,资产评估更倾向于经济学学科。在全国15所资产评估本科院校中,将资产评估设置于财政(税务)学院的有内蒙古财经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商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共4所,占总数的27%。因此,倾向于经济学观点也符合资产评估的特征。
(三)倾向于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是指既包含有管理学、又有经济学,还有工学、法学等学科。张欣(2006)直接提出了资产评估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复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需要的专业技能高,且与多种其他行业相关。从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学科的交叉性。在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中,王淑珍、尉京红、马慧景(2002)认为,应该设置会计方向课程、经济与管理方向课程、金融与证券方向课程、税收、统计方向课程;常丽(2007)认为学科基础课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向课程、财务会计方向或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与机械制造方向课程、金融与统计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就应体现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科结构特点,财经类院校难以开展不动产评估和动产评估等学科基础课程。李春杰,柳娜(2010)认为学科基础课程可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科目看,包含有《财务会计》、《经济法》、《机器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资产评估》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涉及到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较多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较为合理。
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资产评估的学科定位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资产评估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涵盖资产评估的全部知识领域。从评估实务上看,资产评估需要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由于资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评估需要不同的学科知识。从资产属性和技术角度看,评估某一项资产时需要掌握资产的权属关系、状况、技术特点、管理流程、收益成本关系等,涉及的学科知识包含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缺少哪一方面的知识都无法正确评估出资产的价值。而职业道德是保证评估师正确履行自己职责,客观、公正、合理评估出资产价值的前提,伦理学的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产评估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给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对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
资产评估的多学科融合特点,决定了资产评估师需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关于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这里从评估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资产价值计量和学科门类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构建不同视角的资产评估知识结构关系。
(一)资产评估师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掌握资产评估专业知识,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践。从评估师实务操作层面上看,可以将评估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二个层级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层级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层级是进行资产评估的基础。资产评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决定了评估师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只有对学科知识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第二层级是对资产正确评估的前提。知识掌握后不一定能够运用,这就要求评估师能够恰当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三层级是评估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层级要求评估师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在评估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第一层级是第二层级的基础,第二层级是第三层级的基础,第三层级属于最高层级,也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时需要具备的能力。
(二)不同视角下的资产评估专业知识结构
[关键词] 个人效用 信息通信 交易成本 新兴古典经济学
一、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由于数学的发展,以罗森、贝克、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他们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它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在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每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如何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发展而来的理论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经济学发展的前沿课题。在新兴古典框架内,当代向新古典经济学挑战的新思想,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都可以整合为一体,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新兴古典经济学可以将很多发展和贸易现象解释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可以解释企业的出现和企业内部组织的均衡意义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等问题,可以说,新兴古典经济学较之新古典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许多经济现象。
在新兴古典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学就是解决一系列两难冲突的学问。最主要的两难冲突就是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一方面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个两难冲突是一个组织结构问题,远远超出了新古典的资源配置问题。同时还不仅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还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每个人必须做出两种类型的决策:先是选择一种职业和专业化水平,然后才是在他选定的经济活动中分配他有限的资源。而新古典经济学省去了第一步,直接就是把人分为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市场和企业也是预先假定的,即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专业化的经济概念也就没有了意义。
二、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最优资源分配模型及其应用
在有消费者-生产者的新兴古典框架中,专业化经济、交易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一般均衡含义是其关注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揭示,是通过研究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来进行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选择最优专业化水平和模式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应用较广泛。
下面就应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最优资源分配模型” 来解决一个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以互联网、移动电话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生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应用“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最优资源分配模型”来分析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的关系。
1.模型构建
根据“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最优资源分配模型”,本文构建的模型有如下假定:
(1)假定一个经济中有M个消费者-生产者,经济中的人口规模非常大。因此,我们将不会遇到不同职业人数的整数问题,而这种整数问题可能会使有分工的均衡不存在。
(2)有两种产品,其自给量分别为,售卖量分别为,购买量分别为,冰山交易成本系数为(或者说k是一个外生交易效率系数,它代表交易条件,与基础设施条件、运输条件、制度环境等有关)。k由两部分组成,k1是只与信息通信有关的部分,k2是除信息通信外有关的其他部分(包括与运输、存储产品等)。
(3)每个消费者-生产者的效用函数如下
(1)
(4)每个消费者-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禀赋约束如下
(2)
其中,是一个人用于生产产品i的劳动份额,并因而代表他在生产产品i时的专业化水平。
(5)每个消费者-生产者的预算约束如下
(3)
其中,是产品的价格。因此,公式(3)的左边是来自市场的收入,而右边是支出。
(6)由于允许有角点解,故有非负约束
(4)
根据以上六个假设可知,每个消费者-生产者在考虑满足公式(2)中给定的生产条件、公式(3)中的预算约束,以及公式(4)中的非负约束条件下,将其在公式(1)中的效用最大化。因为并不独立于其它决策变量值,故6个决策变量中的每一个都能取零或者正值。当其中一个决策变量取零值时,则一个角点解就被选择。
2.基于模型的个人决策分析
基于该模型,得到与文定理(文定理:最优决策不会卖一种以上的产品,不会同时卖和买同种产品,不会买和生产同种产品)不冲突的模式共有三个,以下分别给出。
(1)自给自足模式
当时,处于自给自足模式。在该模式下,所有自给自足的数量都为正,而所有贸易品的数量都为零。该模式的决策问题如下
其中,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令公式(7)中的等于零,则可以得到内点最大值的一阶条件,根据此条件可解得的最优值为。将代入可得到自给自足模式的效用最大值。
由于在当今信息时代的现实经济中,不太可能找到这种自给自足模式,因此,该模式不可能来分析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再考虑两种专业化的模式。
(2)专业化模式(x/y)
当时,处于专业化模式(x/y)。在该模式下,专业化生产产品x,卖x买y。该模式的决策问题如下
按照求解专业化模式(x/y)中角点解的方法,可以求出专业化模式(y/x)的角点需求和供给函数,以及角点间接效用函数
由上述三个模式可知:①自给自足模式在信息时代的经济中不太现实,故不考虑;②专业化模式(x/y)与专业化模式(y/x)是等价的,因此,分析两者中的一个即可;③下面通过分析专业化模式(x/y)即可得到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的关系。由于冰山交易成本系数为,由假设(2)可知,其可由两部分组成,由公式(10)可知,,假定不变(这在现实中是可以满足的),则为一个定值p,那么,即同方向变化,k增大时增大,k减小时减小。所以,与反方向变化,即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是反方向变化的,信息通信交易成本增大时个人的效用减小,信息通信交易成本减小时个人的效用增大。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提及了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两难冲突,即一方面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交易费用的增加。循着这一理论,结合目前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运用“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最优资源分配模型”分析了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的关系。通过构建模型以及基于模型的个人决策分析,本文发现,个人的效用与信息通信交易成本是反方向变化的,即:信息通信交易成本增大时个人的效用减小,信息通信交易成本减小时个人的效用增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 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19
[2]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4
[3]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25
[4]Borland J, Yang X. Specialization and a New Approach to Economic Organiz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5):311-320
[5]Yang X, Shi H. Speci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9):58-70
[6]郭永清 雷鹏飞:我国失业原因新解:分工不足[J].经济学家,2003,(4):45-49
[7]苏 静 娄朝晖: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效率分析: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科技管理研究,2005,(2):198-120
[8]孟 星:分工与城市化:一种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及其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8-25.
专业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性、交叉性较强,需要对国内外的财政金融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是效仿别国建立,直到2010年才出台《社会保险法》,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而发展慢,所以我国急需培养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理论人才,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功效。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从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如果按每所高校每届100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全国大概每年输送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1.4万人左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来看,在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依托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经济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财经类院校大多依托其经济学背景,偏重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经济学专业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凭借其良好的金融、财会和经济学学科优势,培养能从事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公共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综合类大学依托社会学背景,偏重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例如苏州大学以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为支撑,进行具有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1.3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偏重于医疗保险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方向。法学类院校依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背景,偏重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法律方向,培养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
2、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现状
2.1专业依托的学科背景。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以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突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现有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5个。其中,民族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和优良的学术传承。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1年批准建立,2002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二批拥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个建立该专业的民族院校。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本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始终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培养体系。
2.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主要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原公共管理系)的教师承担。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和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本专业将理论研究的目标集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市厅级、校级及横向课题等其他项目10项,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也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2.3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一方面,我们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开设了诸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等财经类课程;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该专业的需要,添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系统课程。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本专业就业人数的主要流向是升学、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大中城市的教学、科研、企业等单位学习与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定位
3.1专业基础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大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为依托,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宗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坚实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3.2专业特色定位。
3.2.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先进理念的渗透,国内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已提到了日程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则是其核心。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开设了多门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少数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外,大部分的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仍是企事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3.2.2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向。民族学是我校优势学科,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会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的社保人才,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围绕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形成多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研究,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的优先序安排,将研究的重点集聚于民族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等方面,为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2.3金融保险方向。由于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保险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加剧,保险行业急需管理型及操作型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保险学、保险精算等相关课程,可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经济学 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课题(编号:XJK011CGD008),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教改革项目(实战导向的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6-03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数目众多,但总体上专业方向性不明确,作为专业特性体现的专业核心课程含混不清,凌乱的专业选修课之间没有形成职业模块,课程内容空洞,针对性差,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课程更新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课设置不当。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而我国高校现行公共教育课的现实是政治素质教育课比重过大,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不足,造成对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忽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是专业课设置错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往往把综合性大学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后移植到自己学校来,造成课程门类广,数量多而且繁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虽然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但不专,存在博与专的矛盾关系问题,就业时往往无所适从。此外,课程间缺乏耦合,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偏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选读这两门课为例,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选读内容部分重复。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而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与资本论选读重复,区别是知识深度不一样。然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关于资本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宜过深。那么资本论选读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政治经济学中加大比重,两门课的知识通过政治经济学一门课程来完成也是可行的。
1.2 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与国外一些注重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教育明显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地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一贯的精英教育思想,使我们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导致所制订的培养计划追求专业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理论化程度过高,导致“非精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移植的是国内综合型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大多理论程度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才能掌握好。但众所周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非精英化”,导致这些学生在高深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惰性极大地增加,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对课程中理论难度较大的部分难以很好地掌握,只能粗浅地理解所设课程的皮毛,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各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形成很完整深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1.3课程模块配置比例不合理
一般而言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无论从哪种类型来看,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模块配置比例都不太合理。
一是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据调查,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比例一般达到全部课程的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选修课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很少。在欧美等多数大学,本科学生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达到了 30%,有的大学比例更高。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德国工科大学基础阶段25%的学分为选修课,专业阶段50%的课程为选修课。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往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历来的授课习惯未经学生选择而事先确定的,名义上的选修课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必修课学分过多导致学生被迫将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类人才应以运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很多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却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着课程学习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习实践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4课程设置与学校定位不匹配,缺乏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我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要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性。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因此,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加大本土课程开发,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都应加大体现当地区域特点,为当地区域服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使命感。但纵观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几乎都没有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来设置的课程,只是泛泛地开设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2.1目标
定位于应用型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要求,把经济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当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应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向经济学和经贸相关领域扩展,具备较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
2.2 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强调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知识传授上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对吸收、运用和创造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注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要用系统思维方式,把进入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置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并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特别是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与统一,以便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是创新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努力改变“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灵活化课程设置,突出新、综、活、实。
四是统一性原则,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体现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偏差,即重科学性课程设置、轻人文性课程设置。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人文性课程的设置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更新专业课程价值观,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课程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结构的行为先导,也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现代课程建设的公认理念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具体到经济学专业而言,开放性要求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要与经济界及社会大系统的知识信息之间能经常地进行交流。灵活性要求指课程体系具备自我调节的机能,能够对学习者个人需要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反映,建成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可控性则要求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课程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随时获得调整和纠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现代化的三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第一要在分析社会需要、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才有可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
第二要在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关系,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先、为重。要经常重新审定、合理调整经济学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
第三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根据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从整体上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好各门课程的分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对于每门课程的改革,要处理好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精选内容,确保重点。还要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理论,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接近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使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吸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有先进性,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2 加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软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衔接;二是淡化细节了解,强化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呢?
一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必须做到课程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分门别类设置课程。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围绕国外经济学中级水平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计量课程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是要加强经济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的局面,积极地扩大选修课的开课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总量和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做法,根据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给学生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要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交融,突出综合性,改变文理严格分科,各门课程之间互不通气自成体系的现状,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性。
3.3 重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不足,高校应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力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揉合在一起,结合基础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计量统计类课程进行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应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赢合作。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企业也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信用度和创新能力,为毕业时企业挑选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出实验、实习、理论科研等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要求和实践状况所知较少,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实施教学、实践、实习、科学实验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的实验室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直接输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实验课的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利于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最新情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
3.4 开设灵活性和前沿性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追逐和适应社会变化及其需要,而美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部分教学内容,引进新课程。以此为鉴,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贯彻高灵活性、强实用性的原则,在课程结构优化设置上,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实践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按照“适应需要,拓宽口径,加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联合,着力提高”的专业建设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类专业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
在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一些适应新世纪、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和技能性的内容。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3.5 勇于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各所高校都在追求人才培养特色。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敢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独特性上。一般说来课程体系的特色形成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在四大比例关系上突破常规,即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上与他校有所不同;第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选择安排上与众不同;第三、在选修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形成本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远.贵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2]谢惠琳.关于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3(6)
[3]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 长春大学学报,2006(5)
[4]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西[J].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作者简介:
关键词:双语教学;循序渐进;师资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拓展,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学科知识方面,还是在外语语言运用方面,均较之以往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高校的经济学双语教学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用英语学习经济学”、“用英语表达经济学”乃至“用英语研究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成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要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较早地开展了双语教学,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拟通过回顾和总结我们在双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以期对探索财经类专业双语教学有所启示和裨益。
一、系统规划设计,整体推进双语教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就在“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部分专业课程中引进原版教材,并用英语作为辅的教学语言。但是,当时的双语教学课程并不是根据学科安排和专业需求设置的,而是根据相关专业教师的英语实力开设的,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
2001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根据学校开放式办学的新战略,在本科教学中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整体推进双语教学进程。一方面,学院根据本科专业分布特点及课程特征,对适于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面启动双语教学,并从教材选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教师配备到教学管理环节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在全院范围内整合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具备从事双语教学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力量,同时,在教学工作量计算、岗位津贴考核等方面采取倾斜激励政策,调动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行。
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推进,目前经济学院已在16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实行了双语教学,达到了学院专业类课程总量的近20%。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两个专业中双语教学(含全英语教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已经超过了25%。学院双语教学已在山东大学形成了教学特色而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
得益于学院双语教学的推行,自2002年以来,在山东大学推出的本科生“海外学习经历”和我国港、台等大学的学习中,学院先后被选派了近50位本科生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伦敦皇后玛丽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法国雷恩一大、韩国昌原大学、日本和歌山大学、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知名大学深造或访学交流,在全校中名列前茅。此外,近年来学院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六级通过率超过了50%。
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补充完善双语教学师资
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思路,将师资培养与引进师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补充和完善师资队伍的机制。
(1)推行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补充双语教学师资队伍。长期以来,学院就积极鼓励专业教师通过申请各种基金项目出国进修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2004年,学院专门制定了《关于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外名校进修的规定》,根据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特点,结合开设双语课程的要求,每年拨出专款资助4名教师到国外名校进修学习半年至一年,要求其回国后开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到目前为止,学院具有半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的中青年教师近30名(其中20人出国在1年以上),占学院专业课教师的40%。这些具备出国经历的专业教师已经成为学院双语教学的支柱力量,部分教师甚至撰写了英语专业教材。
(2)引导部分专业教师调整专业研究方向,从事专业课双语教学。20世纪80年代,学院成立了外语教研室,引进了一批专门从事基础外语教学的英语专业教师。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英语教师因教学任务重,科研上不去、职称难解决等问题,并由此导致一些外语教师流失。针对上述问题,90年代以来,学院采取措施,鼓励学院外语教师调整专业研究方向,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并发挥其外语特长,从事相关应用性强的专业课双语教学。近年来,这部分教师或在国内,或在澳大利亚、芬兰等国通过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顺利完成了专业方向的调整,并担任了“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不仅补充了学院专业课教学师资,而且充实了双语教学队伍。
(3)邀请海外教授到学院为本科生授课。近年来,学院利用山东大学设立讲座教授、长期讲学教授、流动岗教授的机会,邀请海外、港外教授前来学院为本科生以英文讲授专业课或开设选修课。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10余位专家来学院为本科生讲授了宏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专业课程或相关专题选修课。他们的授课,为学院专业课双语和外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大大拓宽和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三、改进双语教学方法,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为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学院不仅在学生中定期开展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评价与期望,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院还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不断改进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期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1)教材讲授与知识补充相结合。在双语教学中,学院坚持选用与国际同步的最新原版教材,但引进国外经典教材后存在的问题是:原版教材既有深度又有厚度,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学期中以英语的方式消化动辄五六百页的教材内容是一个难题;而且,经济类专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知识结构与内容更新快,教材的修订速度远远跟不上知识的变更速度。为此,学院在引导双语教学中,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将课堂讲解与布置学生同步读书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动态补充和更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添加一些带有经济学普及性和实效性的英文刊物与报纸作为对教材的补充,例如Business Weekly,Economist,21 Century,China Daily,Financial Times等等。
(2)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安排双语教学目标。在多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步摸索了一套适合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大学一年级,英语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占5%~10%的含量,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中一些关键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初步接触一些相对简单的经济类普及性英文读物:大学二
年级,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英语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占10%~15%的含量,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专业性的英文期刊;大学三年级,英语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占15%~30%的含量,个别课程通过聘请外教的方式进行全英语授课,要求学生基本具备阅读专业性英文期刊的能力;大学四年级,在继续双语教学授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注重双语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目前,在经济学双语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非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导致学生实际应对经济情景的能力较差。为此,学院要求任课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听书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和作答,用英语做演讲、写论文,以及阅读英语参考书等。在考试考查环节,要求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从作业、课堂发言与演讲到期末考试都合理设置一定的分值。这些要求已经成为学院在探索双语教学中检验其效果的手段,也成为学院双语教学追求的目的所在。
(4)加强双语教学硬件环境建设。2005年,学院对原有的语言教学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投资建立了一套“商务英语数字语音教学系统”,形成了一个集外语语言教学和专业课双语教学,文字、声音、视频为一体的立体化、多功能专业实验室,实现了在实验室中开设“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英文经济文献阅读”、“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等多门双语教学课程,并构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譬如,在“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课程中,有关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利用互联网与瓦萨大学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和商务谈判模拟训练,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形成了该课程的教学特色。
语文好即对文字分析应用较为擅长,可以选择与语言方面紧密的专业,可以参考如下专业:
1、语言学专业:英语、德语、日语、法语、俄语。
2、文字类学科: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国际政治、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影视与动漫编导、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博物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3、经济学专业:有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社会保障、城市与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创业管理、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财务管理与会计学、旅游管理、教育领导与管理方向、国际与比较教育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经济新闻 财经院校 新闻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以致市场上出现新闻传播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与此同时,兼具财经学科背景和新闻专业素养的经济新闻人才却“一将难求”。面对此种现状,当今高校新闻院系该何以应对,财经类院校又能有何作为?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院校的探索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设经济新闻(财经新闻)专业,能较好地弥补当下国内新闻教育的一些不足,有助于为传媒领域输送紧缺的复合型经济新闻人才。
一、国内高校经济新闻专业的发展现状
1、经济新闻专业的创立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大批财经类报刊、频道、频率、网站先后问世,经济新闻专业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经济新闻教育,肇始于1996年,率先吃螃蟹者为江西财经大学”①。依托财经学科的优势,该校于1995年创办经济文化传播系(现新闻传播系),在此基础上,“1996年9月,江西财经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经济新闻专门化方向的普通本科教育……自江西财经大学开办经济新闻专业以来,全国财经高校掀起了办经济或财经新闻专业的热潮”②。中南财大(1997年)、中央财大(1998年)、上海财大(2000年)、东北财大(2001年)等主要财经院校纷纷加入培养经济新闻人才的阵营。近几年,经济新闻教育还从本科拓展到研究生层次,上海财大、中央财大、江西财大、西南财大等都已开办该方向的硕士生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综合类院校也越来越重视经济(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如中山大学2010年起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方向,复旦大学2011年起开办“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2、经济新闻教育需克服的问题
总体上看来,因为专业设立时间尚短、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进、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成熟,现今国内高校经济新闻教育仍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1)新闻与经济融合的问题。目前,国内经济新闻专业的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较多采用的是“新闻+经济”的模式,用新闻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用经济学的讲授方式增加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此种模式虽能让学生同时掌握一定的新闻及经济学知识,但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有机融合。因为新闻和经济学课程往往分由不同专业的老师教授,教新闻的老师不精通经济,教经济学的老师也不太懂新闻,二者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和学以致用。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是经济新闻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与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在于办学条件“拖后腿”以及社会给予支持的资源有限。对于经济新闻专业在校生而言,财经媒体专业性强、准入门槛过高,因而往往不能前往这类媒体实习。由于缺乏更多实战,很多人即便毕业也是对经济新闻的操作一知半解。缺乏一技之长和比较优势,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容易受到影响。
二、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新闻教育的创新实践
1、注重学科基础建设,把经济头脑与新闻眼光融合起来
为解决经济新闻教育中存在的“新闻+经济”两张皮的困境,经济新闻院系一方面应引进具有新闻和经济双重学科背景的博士、资深财经媒体人等高层次对口人才,并加强教师的进修深造、媒体实训,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提高融合性师资比例(如已兼修新闻与财经类专业的师资在江西财大超过30%,而且随着学校更加重视该专业发展,这一比例仍在增长);另一方面,还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在新闻和经济两类课程之外,根据情况,增设媒介经营与管理、财经新闻写作、经济新闻作品评析、财经报道策划、经济新闻评论等专业融合性课程,把经济管理和新闻业务有机结合。近年来,在开设此类课程之余,江西财大经济新闻专业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经济类第二专业,着力开发新闻眼光和经济头脑,以增强学生人才竞争力。知识结构的优化也为他们拓宽了就业出路,除了入职新闻媒体,他们中很多人还顺利进入财经领域,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2、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把课外锻炼与课堂学习统一起来
经济新闻教育要培养出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方面,经济新闻院系应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考评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引导学生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多参与新闻采、写、编、评、拍、摄等专业实践,把课外锻炼与课堂学习统一起来。同时还需拓展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除了加强和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共建实习教学基地,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事校园媒体等校内实践。在学院老师支持下,江西财大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甚至大一起就于寒暑假前往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合作单位实习。此外,他们利用所学媒介经营管理知识,自筹经费创办了校园报纸《品》报和传媒社团“一品社”,进行新闻采编、媒体运作和财经实务的日常训练。在他们运营下,这份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见长的报纸从全国脱颖而出,成为江西省首家荣获“四星级”称号的校园媒体,跻身参评同属校园报纸全国1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