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3-05-29 18:0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记承天寺夜游,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风景 情 穿越 生活世界

苏轼的《记承天夜游》一文,最令人惊诧的,莫过于他对月夜风景的塑造了。

全文仅百字规模,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即“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只缘一个“闲”字而来,景语情语,皆自一体。然而,这景色的发现,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个时间点前后,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二月苏轼罢徐州任,改知湖州,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申),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正月,苏轼赴黄州贬所,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四月,十一日(丙辰),曾巩卒。沈辽,苏辙,孔仲武,秦观,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而且,“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十三日(丙辰),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十月,十二日(甲申)夜,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撰《记承天寺夜游》”。①

三年时间,接连经历罢官,贬黜,良友离世,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此刻突出一个“闲”字,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身世也别有韵味,据考:“张怀民,字梦得,又名倔栓,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②试想,两位同病相怜的人,一般“闲”的心境下,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究竟是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诚然有自豪和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③?问题可以稍作转换,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苏轼是有情,还是冷漠?若是有情,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④。在他看来,苏氏之弊,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以至于其风日,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物之理乃道也”⑤,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在于心外,求知需虔,故要“格物致知”,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以情道,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但从他的批评来看,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之,道密以为能,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匪辞而书,其所望于仆,亦匪辞而书,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但“取乎内”的观点,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也更加复杂,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这种“情”又从何而来,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⑥。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苏轼是宋代人,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既非儒,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以源头肢解苏轼之嫌,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故较为单薄,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有风景却没有“闲”情,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与内心相关,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它可能来源于三家,却又别于此三家,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事实上,在相似的时间里,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在《后赤壁赋》(元丰五年)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元丰五年)中“苏子楸然”,《临江仙?夜归临皋》(元丰五年)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因为一旦认同,其意义都不会是“闲”,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实际上,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出,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照此说来,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包括儒释道三家,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无论是善恶之别,天道人道之分,还是空执之离,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它很模糊,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⑦,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求天道以闻达,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也在于苏轼。

注释:

①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吴洪泽著,《宋代文学编年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826页。

②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③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④朱熹著,《论文上》,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9页。

⑤朱熹著,《中庸一》,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6页。

⑥邓广铭著,《邓广铭治史从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第2篇

一、仕途坎坷中的饭巯惺手情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北宋文学大家的身份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仕途却是坎坷的,有因才华招人嫉妒被排挤陷害,也有因其政治观念保守即不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贬。本文就是他在元丰二年因不支持新法而被支持新法的党派网罗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途中所作。虽说表面上只是贬官,但实则是被限制了很多权力,相当于流放,这对于壮志满怀的苏轼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在贬谪的困境中,苏轼的心境是旷达闲适的。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时间与事件,向我们平淡叙述了苏轼去寻张怀民的前因后果,第二部分则是描写苏张二人夜游散步时所见之景并继而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当时仕途失意,遭人陷害被贬流放偏僻之地[2],但却能在一个小小的承天寺中看到如此空明的景色,足以见出其是一个拥有旷达乐观的性格的人,这也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思想意蕴的一个方面。在初冬的夜晚,看到月色悄悄入户,一个“欣然”可见作者看见美景的欣喜之情,本就是被流放至此荒远之地,但是作者却能在凄冷的深夜欣然出门赏景寻求赏景的乐趣,可见其内心对于自己遭遇的并不挂怀。作者寻来好友一起夜游承天寺,通过“积水空明”来比喻当晚月光之皎洁透亮,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月光图;“藻荇交横”来比喻冬夜风中摇曳茂密的竹柏,同时也显示了当晚月亮的明亮,赋予了月光一种灵动的生机。若不是内心的旷达,又岂能见到如此动静结合的美景?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个连问、一句感叹,作者以闲人自居,表达自己闲然自适的心境[3],展现旷达的情怀,一个“但”字也暗写出了作者对于世人追名逐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现状的悲哀。同时“月”与“竹”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高洁人格的写照。

二、北宋政治打击下的伤感心境

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最后的问句和感慨倒也凸显了文章主题思想的悲观一面。为何苏轼会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连问?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对于所见的美丽空明的月夜竹柏之景,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痛心。他更想表达的是他自知在仕途上已经不能有大的成就,他就犹如那空明之景,因为有别的人和物在吸引着众人,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地方自己都不能得到重视,空有满腔抱负但却无处可施。所以文章末尾两个连问,慨叹自己虽有才能实干,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悲观心境。“闲人”二字进一步理解则是深一层次表现了他对于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与自嘲,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怎奈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吾两人者耳”,这样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犀利评价,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当时世俗之人的人生价值观是很不赞同的,想到自己和张怀民因为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被小人排挤,所以表面上虽然极尽在描写一个似乎是旷达闲适的主人公形象,但实际上内心也有无法言说的伤感与悲哀。毕竟他曾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希望仕途顺利并成就功业的,而御史李定等人策划的“乌台诗案”却让这些成为了泡影。此情此景之下,想起自己遭遇的这些时,苏轼虽极力隐藏内心的伤感,但还是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压抑之情。

三、作者暗藏于心的坚定意志

虽然苏轼在文章最后道出他认为当今世人追名逐利忘记美景,可他对于仕途也有着自己的执念,只因如今他仕途的不顺,所以才能在这样的夜晚看到此中美景。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从文章开头也有所体现,当解衣欲睡之际作者看到月光悄悄地进入时,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仕途的不顺和寂寞之情瞬间被激发,所以即使寒夜仍然出门去赏景。作者需要知音来共赏美景,分担被贬的压抑痛苦,他所慨叹的“如吾两人者耳”指的绝不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从他对于朋友的选择上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执着。“庭下如积水空明”等句,表达了苏轼顽强的个性,即便是被贬和失意也不忘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不改变正直的性格,也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是让我们今天的读者钦佩的地方。

总之,这篇随笔是苏文的代表之一,主要是为了表现作者对于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之下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感伤与坚定等情感,使得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其词《定风波》慨叹:“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今天,我们大学生重读这些随笔和词作文字,仍能感知到其豪迈坚强的人生态度,感受其逆境中仍要奋起的可贵精神。因此,这些美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12.

[2]林语堂.坡传[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2012.

第3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于公元1083年,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远离朝廷,心情抑郁,悲凉失意,本文即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文章开头交代了夜游承天寺的缘由:月色入户,夜不能寐,于是找张怀民同游。接着,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月光下承天寺的美好景致。两个有着共同遭遇的人漫步在如此幽静的夜色之中,举头望月,抑或低头沉思。心中多少委屈,无从诉说,也无需诉说。

这两篇短文,都有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描写,但作者在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前者表达的是作者沉醉山水、悠闲自得的愉悦之情。陶弘景一生博学多识,读书万卷,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齐武帝时,陶弘景辞官归隐茅山,不与世交,徜徉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词咏赋为乐。东阳郡太守沈约等人,曾多次书信相邀,他却从不赴约。梁武帝对他亦恩爱有加,但屡请不出,每逢吉凶未卜或国家大事都要请教陶弘景,是谓“恩礼愈笃,书问不绝”。一个不愿做官的人,连皇请不动他,心中自然是无所牵挂,怡然自乐。而后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有作者遭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无奈哀愁,也有渐老渐熟,平淡致远、悠闲旷达的超然情怀。苏轼为官之时,正是北宋王朝开始出现政治变革之日,可谓繁荣背后暗

藏着危机。苏轼一生关注百姓疾苦,反对王安石变

法,认为王安石所倡导的新法有损百姓,于朝廷不

容,从此被迫离京。其心境可谓一言难尽,微妙而复杂。阅读时同学们要细细品味!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主要考查

两文与其他文章的对比阅读,尤其

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考查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解释。词语解释一般以注释为主,如“念”“相与”“中庭”“空明”“但”等,对古今词语不同的词语“户”“盖”也有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重点识记课文注释及古今不同的词义,答题时要准确无误。

2.句子翻译。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句子时,首先要落实重点字词,其次要能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一一对应,最后还要通顺、流畅。

3.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首先要从比喻的修辞入手,分析修辞的妙处;其次要从句子描绘的境界入手,分析美景给人的特点。

4.探究结尾的深意。探究结尾“闲人”的深意是经常考到的。在答题时,同学们一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二要力求全面,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这些意思都要答出来。

(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晓雾将歇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寝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______________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第4篇

1、苏轼的诗共有3459首。

2、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江城子·密州出猎》、《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一系列佳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第6篇

如果你是沉稳的,那么就成为山,用你的巍峨雄伟使世界充满色彩;

如果你使灵动的,那么就成为水,用你的蜿蜒轻快使世界充满活力。

云的轻盈

“诗仙”放荡不羁,蔑视权贵,于是,便有了“醉酒戏力士”的;有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有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悠闲;也有了“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的美誉。

山的沉稳

面对着君王的昏庸无能,面对着宫刑过后的痛苦不堪,面对着昔日同僚的嘲笑讥讽,您,没有沉沦,没有倒下,而是毅然的拿起了笔,写出了“史家之绝唱”。

从此,您的名字也写进了历史,写进了人们的心中。历史会永远记住您,人民也会永远记住您。

水的灵动

您,才华横溢,却因为种种原因,遭受到朝廷的排斥。左迁,左迁,再左迁。

您,虽然屡遭左迁的厄运,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您丢失自己的本性——乐观。

于是,闲逸之时与友泛舟于赤壁之上,发出了“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慨:欣然时夜游承天寺,道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愉悦;工作之余“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亲射虎,看孙郎”。

您,忘却了左迁之时的痛苦,与民同乐,为民造福。

于是,人命忘不了您,历史忘不了您。

个性是风,角色是云,风起云涌;

第7篇

那么,教师们有没有从文体的角度来思考文言散文教学呢?

一、文体的界定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笔者以《愚公移山》为例说说文体的界定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愚公移山》究竟属于什么体裁?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将其收编入第八单元“神话传说”,与《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一起合编为第33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显然编写者将《愚公移山》的体裁界定为“神话”。

但另一种看法是《愚公移山》的体裁为寓言。人教版的《教师用书》明确指出:“《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孙绍振分析:“在强调人的意志的决定作用这一点上,《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属于同一个母题。但是,《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是神话,二者虽同为虚构的想象,但寓言系个人创造,而神话为民族集体的想象。神话比寓言情节的幻想更为自由。”

体裁界定的不同自然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因为教材编写者认为《愚公移山》是神话,所以沪教版《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将教学目标定为“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欣赏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魅力”。教材后的“学习建议”为“课文所选取的三则神话所描述的内容有许多共同之处,请说说这些神话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而如果从寓言的角度出发,根据寓言的基本特点,我们应当带领学生在了解了寓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思考和探讨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此外,也有教师不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而从语体的角度出发,把《愚公移山》当成是文言记叙文来教,分析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明显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相悖,未领悟经典文言作品的核心价值。

可见,不仅是现代文教学,文言散文教学也同样需要关注文体特征,并做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开发。

二、运用文体知识梳理现有初中文言散文篇目

古代的文言散文内涵宽泛丰富,探究初中文言散文,分属于多种不同的文体,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局面。沪教版新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散文(仅指散体文,不包括赋体文和骈体文)按文体分类后大致如下:

史传文:

《孙权劝学》《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巢谷传》

杂记文:

山川景物人事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口技》《白洋潮》《天目》《卖油翁》《记承天寺夜游》《山川之美》

笔记文:《陈太丘与友期》《周处》《干将莫邪》《谢道韫咏絮》

论说文:

先秦诸子散文:《两小儿辩日》《论语》八则《天时不如地利》《吕氏春秋》两则《孔孟论学》《公输》《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橘逾淮为枳》

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问说》

寓言:《愚公移山》《黔之驴》《束氏畜猫》《螳螂捕蝉》《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书信:《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答司马谏议书》

奏议:《出师表》

其他:《为学》《勉学》《卖柑者言》

三、把握文体特征进行文言散文教学

每种文体都具有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独特的个性色彩,了解和品味这些特点,才能由篇及类,触类旁通,从文体的角度感受文言散文的艺术魅力。

1.史传文的教学

史传文又叫历史散文,它是历史和文学的融合,所以,教学中我们既要读历史,又要品文学。

“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对于史传文来说,还要寻找其突出的文学价值。

2.山水游记的教学

沪教版教材中选编了许多山水游记,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白洋潮》《天目》等。

其中,《桃花源记》比较特殊,对于它是否是游记散文的争议很大,比如,鲁迅先生认为其“幻设为文”,不是山水游记。笔者比较赞同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的看法,将其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陶渊明是如何对自然山水进行描写,来寄托人类社会理想,感受作品中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这是我们教学中要关注的。

3.论说文的教学

显然,论说文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其“论述性”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说理能力等方面都将是很有意义的。

第8篇

[关键词]有效;语文教学;拓展训练;延伸探究;比较阅读;个性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17-01

有效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也就是在一节课内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训练。点拨是要点提示、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训练是方法运用、能力提升,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因此,拓展训练是更高层次上的追求,需要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发挥文本价值、创造文本意义才能完成。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呢?

一、延伸探究

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探究,提出自己的疑惑,能促进学生走出文本,提高阅读层次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有学生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提出质疑,认为不符合生活实际。笔者就这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苏轼的相关资料合作进行探究。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白了这里的月、竹柏其实代指大自然中的美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大自然的美景时时可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豁达,淡泊名利,就算身处逆境也能得到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通过延伸探究,学生不仅对文本结尾作者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苏轼的乐观豁达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受到了如何对待挫折的教育。

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选点进行延伸探究。如《爱莲说》一文中“独”字的内涵探究。通过延伸探究,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诗句,拓宽了知识面,还在咬文嚼字中深入理解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把文本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和美感。

1.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感受时迁、个人遭际对创作产生的影响

例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中都有一个“望”字,但前者写于青年时期,后者写于中年时期。青年杜甫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望见的是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壮观,表达的是不怕困难,勇攀巅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中年杜甫则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即使在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是满目凄凉,望见的是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花落泪,鸟惊心。写作背景不同,两诗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

2.比较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同是托物言志类文章,但所托之物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刘禹锡被贬后遭趋炎附势的策知县刁难,半年连搬三次家,心中自不平,所以借小小陋室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回击那个欺人太甚的狗官,实为愤世嫉俗之作。周敦颐不满追名逐利之世风,所以借赞美莲花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是孤芳自赏之作。二人处境不同,情感志趣自然不同。

三、个性化解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拓展训练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形式呈现个性化解读。

1.改写

改写是个人对文本的再创造。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描写月色的句子很美,你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加以描述吗?注意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学生对月色的描写,对作者情感的揣摩各有不同。笔者一一点评,指出优点,学生很有成就感。

2.续写

续写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进一步构想人物的关系,推知情节发展,预想人物命运的创作。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续写皇帝回宫后发生的事,学生所选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皇帝会痛改前非,有所作为;有的认为皇帝只会变本加厉,自欺欺人;有的写皇帝大发雷霆,召见自己的臣子质问;有的写皇帝恼羞成怒,追杀两个骗子……笔者的评价是:一切皆有可能。

3.谈收获,写读后感

第9篇

为苏轼送一缕阳光

河北保定侯晨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我捧着<<宋词>>,徘徊在林荫小道上抬头,怡然地看着明媚的阳光,于是很想很想,为苏轼送一缕阳光.

翻开<<宋词>>,我看到了苏轼的报国无门,但读到了他"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无奈,于是,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日子明亮一些.

不禁,我联想到了几天前学的<<记承天寺夜游>>,他胸怀愤懑,虽然被贬却仍心忧政事.他自谓闲人,自嘲自解却无法掩饰他的壮志未酬.于是,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日子愉悦一些.

继续翻阅<<宋词>>我看到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句,可又有谁能体会苏轼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我安慰呢?看到这,我很想很想为他送一缕阳光,让他的看到生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时我不再想为苏轼送阳光了,因为他的生活本来就充满了阳光啊!他虽然被贬到黄州做一品闲官,可黄州却成就了他!此时我眼前浮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是苏轼对生活的乐观,是他那充满阳光的生活.

去留随意,看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窗外花开花落!是乐观为苏轼的生活送去了阳光,是乐观让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阳光.愿我们的阳光依旧,乐观依旧!!!

第10篇

1.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朗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音中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例如,在《 黔之驴 》中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这句中的“好”字应读“hào”,意思是“喜欢”。另一句“技止此耳”中的“止”通“只”,是“只、不过”的意思,应读“zhǐ”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朗读文言文时应该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和词类活用造成的读音变化。

2.读准节奏

节奏,即断句,也就是理解语句的大意,分清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能停顿。停顿错了,意思理解就会发生错误。只有读准句子的节奏,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同时通过反复诵读,还可以深化对词义句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根据文意断句,然后小组讨论句读的划分。例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应该这样断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正确的节奏可帮助学生理解语义。

3.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感情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如果不朗读,不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轻重缓急的语调,就很难把握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朗读,使它充满活力,从而使学生能深入而全面地体会作品。例如《口技》这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人的智慧和才能。在读“失火、救火”的场面时,应用急促、强烈的语言,这样因火警而引起人们的惊恐,以及火势凶猛的情形就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好的朗读,不用教师多加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4.在朗读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朗读是对文章的再创作,它能增加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力。现代美学理论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被动的、消极的欣赏者,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再创造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进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讲授《促织》中成名捕蟋蟀一节,只需用轻声朗读“侧听徐行”“如寻草芥”“冥搜未已”,用急促声朗读“逐而得之”这些句子,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联想起自己捕捉蝈蝈儿的情景,脑海中也会再现出成名捕虫难、失虫心焦、复得而喜的人物形象。

5.在朗读中增强语感

文言文能用这么简短的语言表达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情感,需要作者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增强语感,当然这首先需要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朗读时,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这样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汉语言的魅力,也能引发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更能让他们学到很多优美的语言。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多次朗读,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那些难以一下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同时,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借鉴那些优美的语言,而且还可以在说话时妙语连珠,让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第11篇

一、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且也是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现在,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1.激发兴趣,开启学习动机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且乐此不疲。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吸引学生,必须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一位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导语是这样的 :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当时学生的表情中有对坡的敬佩,又有急于了解课文的期待,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自然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

除了导语的巧妙设计外,教师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我们要像变戏法一样,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指明目标,找准学习方向

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探索,用“问题串”吸引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

另外,我们还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互相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学习气氛;作为学生的合作者要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求真理。

3.张扬个性,提倡多样学习

有一位校长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话:“有一千个学生,就应该有一千张课表”,这句话说明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而这些个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都能学有所长,享受成功的喜悦。

(1)强调自主性的学习。语文教学中字词、背景资料、文章大意等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当难点无法突破时,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认真阅读教科书、看参考书,而且学会寻找听课重点,并在小组交流和提问中寻求答案,“自主学习的效果远胜于过去的被动学习”。

(2)强调自我表现性的学习。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精彩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闹起来。所谓展示,就是展现学生在课文中懂了多少,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展现出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板演自己的板书设计,表演课本剧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都可以使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

(3)强调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个体的潜能,激活学生群体的的激情,发挥集体智慧的的功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汉,三个帮”,再优秀的人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每个学习小组里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有明确的分工,规定必须有3-5人的集体完成,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二、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当做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1.评价点要面对全体学生,即时、公开、公正。

在评价中要了解、分析每个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主流,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树立学生发展的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

一个班集体总有优生、差生,教师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优、差生都可能犯错误,教师要做到及时教育、监督、不偏袒,做到公正、公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率、纪律等若有进步,我们都要及时发现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加集体凝聚力。

2.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差距,使其逐步提高。评价要淡化选优功能,帮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体现人文关怀,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体谅他们,尊重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在评价中充满尊重、信任。通过积极的评价,承认并提升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

3.评价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主体地位。纽约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小时候逃课、打架,无所事事,但新任校长保罗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校长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州长。”可见,校长的话唤醒了罗杰的主体意识,经过努力的他终于成为州长。我们要通过主体参与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认识和把握发展方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动力。

第12篇

一、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主要要求学生做到:

1.准读。

也就是要读准字音。首先,在教学新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认真地预习,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僻字。其次,不能使之读破句。所谓读破句,就是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不该停顿的地方却停了,停顿不当,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

2.变读。

文言文中有通假字现象,通假字应读通假字的音。

二、译

学习文言文,翻译至关重要,古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要求译文明白顺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文言文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

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愚公移山》中的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即“顽固”。

2.改。

有些文言实词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高万仞”的“仞”可改为“丈”。

3.补。

文言文中通常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全。

4.调。

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

5.删。

文言虚词、发语词、词头等可删去。

6.留。

古代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溢号等可直接录下,不必翻译。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这样,既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评

点评课文有以下两点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评点过程中,能深入领会作品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奥妙,在思考过程中,必须思考有序、步步推进,探索词、句、章的内在联系,这又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2.能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评点法的主要特点是细和实,这正是读文言文的要求。在评点过程中,逐词逐句地思考,这就既掌握了文言文的方法,又培养了踏实的读书风尚。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学生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游承天寺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教师稍加点拨文章背景学生便明白了,原来文章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可谓仕途不如意,但作者并不悲观,文章最后作者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官的悲凉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稍加点评,学生便能心领神会。

四、背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高层级,也是最高境界,更是增加文化积淀的有效措施。学习文言文,若能琅琅上口,那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净化和熏陶,更加热爱我国的古代文化,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那么,怎样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背诵呢?

1.化整为零法。

记忆心理学认为,记忆的单位越小越容易记忆,背诵篇幅较长、段落较多的文言文,可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层次,再把它分割开来,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逐段、逐层次地背诵。

2.口读手抄法。

让学生先读,然后抄,再往下读,读了再抄,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自然能够熟记而背出。

3.及时默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