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仿写乡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是一方欢乐的乐园
我在里头
姐姐在外头
长大后
学校是一片大树林
我在这头
老师在那头
后来阿
学校是一条长长的跑道
我在起点
理想在终点
而现在
学校是一片小小的相片
我在外头
(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③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技法指导】
一、掌握常见的修辞知识
首先,要正确理解《考试大纲》提出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其次,要明确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加以表达的前提。比喻:同类事物相比较不是比喻,如“他长得像他爸爸”;表示举例不是比喻,“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表示猜测不是比喻,“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拟人中拟体不出现,而是用描写拟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是拟人,而“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则是比喻。
二、答题技巧
语言运用题对修辞的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多种多样。如结合仿句考查,有嵌入式仿写,开放式仿写、对联式仿写等多种形式;再如结合扩展语句考查,也有串词设境型、话题拓展型、赏析想象型等多种形式。答题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识破题干中的隐性要求,防止落入命题者的陷阱。绝大部分考试仿句题对修辞的要求都是明确的,但也有故意不写明要求的。如“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题干中并没有提出对修辞手法的要求,但有时“给出的句子”就是个比喻句,也就同时考查了我们对比喻的掌握情况。
二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一些考修辞的仿句题、扩展语句题表面上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写出来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语言是否通顺流畅,修辞是否贴切,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写完后反复推敲。
【同步训练】
1.按照下面的句子再仿写两句,使之与前后文字组成一段完整的话。
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
2.请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用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词语,写一段表达人生感悟的文字。要求:修辞合理,语言连贯,结句带有总结性,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这样一幅宣传画:一个很时尚的姑娘,在用她美丽的丝巾包扎漏水的水管。请为这幅画拟一句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2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中学考虑到有些学生因学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准备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请你根据心理咨询的意义,为该咨询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内容和谐的排比句或对偶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诗写作;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2-03
【作者简介】仇定荣,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3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新诗(现代诗)写作的忽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新诗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体裁,是其他各类文体所无法替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新诗(现代诗)写作的忽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新诗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体裁,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在初中语文课堂里,教师该如何凸显新诗的写作地位,让带着“镣铐的舞蹈”――新诗,自如而优美地舞动起来呢?
一、分行排列,变文成诗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在外在形式上最基本的特点是分行排列。在语文教学中指导新诗写作,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的语句,通过合理的分行,转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下面,我们就共同阅读一个教学片段。
师:……咱们用另一段文字探索一下法布尔的诗意――
[投影展示]
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当白天变得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在那段日子里,每当傍晚降临,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
生:这段文字太美了,“最准时”看出了法布尔对金龟子遵守时间很赞赏。
师:哪里是遵守时间,只是动物的生物钟!
生:法布尔称金龟子飞来为“拜访”,他是把动物当成老朋友了!
师:确实!“拜访”一词好温暖好浪漫!
生:作者很浪漫,还给金龟子安排了浪漫的环境“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森林那么美,这真让读者浮想联翩。
师:浪漫温馨的约会啊!这哪里是说明文,根本就是诗了啊!
[投影展示]
在昆虫的日历里,
金龟子是最准时的。
它在夏至露面,
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
当白天变得最长,
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
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
在那段日子里,
每当傍晚降临,
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
(指导学生用诵读诗歌的语气反复朗读。)
法布尔的经典作品《昆虫记》,本来就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紧扣这一特点,精巧设计,睿智教学,既讲究“科学性”,又凸现“形象性”和“情感性”,从“诗”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和去欣赏,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分行排列而幻化的诗歌更为精彩,可谓一石双鸟,画龙点睛。不仅让诗意得到外显,演化为一首精美的诗歌,使金龟子变得更讨人喜欢,而且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了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到了新诗写作诀窍――分行排列,节奏和谐,情感丰富,意趣馥郁……
二、借鉴吸收,模仿作诗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虽然不多,但都是经典作品,像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作,就是杰出的代表。教师在教学这些新诗时,固然需要从鉴赏的角度指导学生品味,还应该从写作层面引领学生模仿,尝试着让他们写一些短小的新诗。因为模仿能激励学生的习作动机,唤醒沉睡的写作欲望,还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精髓和真谛。所以,教学新诗,要及时指导学生吸收原作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技法,用模写的形式撰写一些抒感、富有哲理的诗作。模仿作诗,主要有两种方法:
1.仿写部分章节。例如,散文《我的老师》选用了周太玄《过印度洋》一诗的首段,教学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诗意,用“看不见……只有……”这样的句式,模仿着写几句。例如:
看不见灯塔
只有遥不可及的地平线
看不见其他的船只
只有海风吹起的波浪
看不见傍晚的炊烟
只有远处的雾气袅绕
看不见一个人影
只有孤单的我和船……
2.仿写整个篇章。例如,在学习了余光中的抒情诗《乡愁》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下面的新诗《校园》,就是学生在学习《乡愁》后创作的。
小时候
学校是一方静静的乐土
我哥在里头
我在外头
长大后
学校是一张长长的方桌
考官在那头
我在这头
后来啊
学校是一座深深的迷宫
我在里头
自由在外头
这首小诗以“乐土”“方桌”“迷宫”等为意象,形象地写出自己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对校园的完全不同的感受。童年的向往、少年的紧张、青年的困惑,在简洁的诗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诗作还显稚嫩,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写到如此水平,还是值得欣喜的。
关键词:广告语;语文审美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2-1注重语文应用,培养审美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妨对优美的广告语进行赏析,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挖掘优秀广告语美育因素,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结合高考知识点,挖掘它的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结合高考修辞和句子仿写知识点的复习,挖掘优美广告语,不仅可以激发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如:
1.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写一副对联(广告标语)
上联:让奥运认识北京,下联:让世界了解中国。
上联:凯歌高奏龙腾奥运,下联:捷报频传虎啸中国。
2.2010年上海申请世博会时,请学生运用修辞拟一则广告语。
参考答案:汇聚上海,博览世界。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3.2011年春晚佳联欣赏:
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下联:岁寒守岁岁无寒。(对句)
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下联: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对句)
上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下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4.请学生按例句请另选一物仿写。要求运用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参考答案:笼中的鸟,你安于现状时,自由便夭折了。
二、注重积累广告语,挖掘它的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办法之一:通过书本或各种媒体查阅资料。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最优美的广告词。
办法之二:留心街头巷尾的各种广告语,看看这些广告语中哪些最精彩。
办法之三:教师把学生搜集的成果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拓展学生的美学视野,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下面是学生搜集的几组最精彩的广告语。
1.某除痘祛斑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2.某整形医院广告:请不要同刚刚走出本院的女人调情,她或许就是你的外祖母。
3.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4.某交通安全广告: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5.IBM公司广告: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6.利朗休闲裤广告:忙碌,不盲目;放松,不放纵!
三、成立广告仿写小组,挖掘它的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广告词不仅要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同时还要做到简洁明快、幽默奇妙、含蓄隽永,才能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形成一个效应“磁场”,才能“辐射”出较高的审美价值。
简洁明快,易诵易记。如:人头马XO广告: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学生仿写:
美的电器的广告语:“美的电器,美的享受”。
好太太晾衣架广告语:好太太衣架,家的选择。
再如:计划生育广告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生仿写:现代汽车广告语:驾驭现代,成就未来。
幽默奇妙,百看不厌。如:某牙膏广告语:牙口无炎。某酒类广告语:天尝地酒。学生仿写: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一歩到胃或无胃不治(胃药广告)。
含蓄隽永,温馨可人。如:六神有主一家无忧(六神花露水广告语),显得亲切、体贴,给人以温馨之感。学生仿写:
诚信经营手拉手放心消费心连心。(超市广告)
筑我所想,住我所爱;建筑无言,享受无限。(房地产广告)
审美创造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审美创造最佳的办法就是先让学生从进行语境仿句训练开始。下面是学生的仿写佳句。
例句: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仿句:花朵是自然的一支歌曲:花瓣是词,花蕊是曲,蜜蜂、蝴蝶是花朵的主题。
书籍是知识的一部电脑,目录是键盘,文字是主机,标点、符号是书籍的工具。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色。
学生仿句如下: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就鸣唱一串歌谣;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阵微风,就送出一阵凉爽;如果你是一个太阳,就泻下一缕阳光。
【关 键 词】 诗歌教学;倾听;诵读;欣赏;拓展
【作者简介】 何佳晖,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通州区骨干教师,通州区首届初中优秀教师。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重言说、轻倾听的现象。诗歌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在日常的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实践。若逢公开课,老师们往往使尽浑身解数,或把某个诗人不同时期的数首诗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时期的不同诗人的数首诗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比较阅读,于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俨然评论家,有模有样地读着从网上“百度”来的那些一知半解的文章。或就诗歌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创意解读,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全班交流时才发现,他们完全是异想天开,自说自话……如此“言说”热闹的课堂看起来似乎体现了学生主体,但学生的“言说”因为缺少了深度“倾听”,对诗歌、对诗人的深度“倾听”,所以对诗歌的理解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而实现“对话”的前提就是有效的“倾听”。 “倾听”指以主动、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真细心地听取,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领悟等的过程。就是要求师生都要学会并善于、乐于倾听文本,倾听他人(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师之间的互相倾听)以及倾听自我,促进思考的深入,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互动和对话的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营造出一种彼此尊重、多向沟通的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给予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笔者现以《乡愁》教学为例,尝试探寻诗歌教学的另一蹊径。
一、诵读,倾听诗歌有声的召唤
诗歌在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最早,被誉为“最富音乐感”的语言形式的文学作品。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还要遵守音节、声调、韵律的要求。因此,诵读是诗歌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诵读者”倾听到了诗歌本身的韵律,感受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乐美,同时诗歌本身也通过有声的语音实现了对“诵读者”的召唤,激起了兴趣,引发了共鸣。
在《乡愁》教学中,首先,笔者请全班一齐背诵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曲(《静夜思》、《水调歌头》、《天净沙・ 秋思》),使学生从自己的琅琅书声中听到“远古的呼唤”,悄悄地走近“乡愁”的情感氛围。接着,以三首诗词曲中的意象形象地诠释“乡愁”:“李白说,乡愁是一片窗前的清霜,月在地上,故乡在心上;苏轼说,乡愁是一处无眠的宫阙,月在天上,离人在心上;马致远说,乡愁是一树纠结的枯藤,马在途上,根在心上;余光中说,乡愁是……什么呢?”当笔者缓缓地朗诵出这样一组诗意的句子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侧目,微笑,默叹”,显然学生们已经满含期待地迈进了“乡愁”的大门。此时,再凝神倾听名家的配乐朗诵,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个体读、小组合作读、齐读、配乐读,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相结合。
学生的诵读分三个层次:①大声读,读正确。朱熹认为诵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②认真读,读出音韵。结合具体诗句,采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节奏、重音。比如“小时候”语调低沉,语速稍慢,“小小”、“窄窄”要读重音,“矮矮”可以重音轻读等等。谈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还要疾徐有致,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诗韵。③用心读,读出情味。仅仅靠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是远远走不到诗歌的内核的,更重要的是充沛的感情。情从何来呢?有两种途径:第一,想象悟情。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现昔日情景,品悟其中情感。比如想象诗歌第一小节:少年端坐桌前,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跃动的灯火摇曳着他滚动的泪珠……第二,联想移情。根据诗歌的内容,联想自己类似的经历,引起共鸣,从而迁移情感。比如诵读第三小节时,笔者想起了刚刚去世的爷爷,每次从他的房间经过,看到那根拐杖孤零零地靠在墙边,想到再也看不到他慈祥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他黄昏中亲切的呼唤,不禁悲从中来……
如此这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倾听着诗歌有声的召唤,学生们循序渐进,完全沉浸在“乡愁”的世界里。
二、欣赏,倾听诗歌无声的言说
如果把诗歌的层次划分为语音、语义、形象、意蕴、生命意味,那么诵读的边界也只能到达语音、语义层,最多漫溢到形象层的“形”。要从诗歌语言给予的感性体验,跃升到精神性领会和理性把握的“象”,甚至更高的意蕴和生命,必须从有声的诵读,进入无声的倾听,倾听诗歌的言说,才能欣赏诗歌本身的精妙。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品析欣赏――
师:这一首《乡愁》不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更是台湾一代人甚至万千海外游子漂泊的缩影,生命的悲歌。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感动不已,请你用心倾听诗歌中字字句句发出的无声的言说,领略它经久不衰的魅力。
……
生1:诗人把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意象是诗歌有的。
生2:诗人截取了人生中的四个阶段,使诗歌具有了跳跃性。同时,时间又像一串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一代人漫长的生活历程。
生3:采用了《诗经》的复沓手法,每小节句式类似,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句中叠词、数量词的运用也很讲究。
生4:我记得总理在接待华人华侨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诗歌最后一小节升华了主题,由思亲、思乡上升到渴望祖国统一的高度。
……
诗歌的言说是诗意的,含蓄的,宁静的,也许声音缺席了,但学生们通过默默地咀嚼、涵咏、欣赏,倾听到了诗歌中的意象之美,结构之美,主旨之美……这些无声的言说成就了诗歌灵动的意蕴之神,这才是真正的诗歌之美。
三、拓展,倾听诗歌永恒的生命
如今,台湾早已实现了与大陆的通航,余光中先生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踏上了祖国的土地,那他的“乡愁”化解了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大家》,采访的就是余光中。他说,最单纯的乡愁是地理的,就是想家。然后乡愁由平面变成立体的,就是由地理的变为历史的、文化的,就是对自己的根的怀乡。于是就不一定是想念你的那一个城,那一个镇,而是整个九州,整个中国。对他来说,“乡愁”并不是浓浓的失落感,而更象征着沉沉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既承袭了汉魂唐魄,又见识过欧风美雨的中国文人,他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够固守中文的根基。他说:“诗歌这个接力棒,从屈原的手里,到了李白的手里,到了杜甫的手里,现在到了自己手里,我不要让这个接力棒掉下去。掉下去是不应该的,甚至你跑慢了一点,也是有愧于你的职守的。”白发苍苍的他找到了落叶归根的感觉:中文在手,等于是故乡在握。
于是,引领学生们倾听年过八旬的余光中对“乡愁”的更为丰富而深刻的理解,并续写上课伊始教师仿写的小诗:“李白说,乡愁是一片窗前的清霜,月在地上,故乡在心上;苏轼说,乡愁是一处无眠的宫阙,月在天上,离人在心上;马致远说,乡愁是一树纠结的枯藤,马在途上,根在心上;余光中说,乡愁是 , , 。”
生1:乡愁是一份沉沉的使命感,笔头在手上,责任在心上。
生2:乡愁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汉字在纸上,华夏在心上。
生3:乡愁是一个个方正的汉字,写在纸上,烙在心上。
生4:……九州在心上。
生5:……家国在心上。
……
【关键词】诗歌 朗读 品味 领悟 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1-01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诗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与鲜明的节奏性,是一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资源。如何达到课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展现现代诗歌的特点,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体味到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读、品、悟、仿有效的现代诗歌教学四部曲。
一、读
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顶端,现代诗歌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加上跳跃性的思维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它具备的那种节奏感、音乐美、韵律美都是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才能体味到的。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算成功的朗读教学呢?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注意语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作者情感的起伏等,可以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美感。在形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类别采用教师范读、个体朗读、合作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
二、品
现代诗歌中品什么呢?品的是意象,是纸上之诗。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一般不会在诗歌中直接流露,而是言此而意彼,写景物就借景抒情,咏物就托物言志。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与赏析必须从意象着手。怎样去品味意象呢?首先,要找出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意象”是“意”与“象”两个概念的整合,品意象就是要找“象”中之“意”,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每个意象的特征,才能深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取 了四个意象作为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从诗句中可以品到土地是满目疮痍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摧枯拉朽、不可逆转的;黎明是打破黑暗、迎来自由的曙光。加上诗歌背景我们不难理解诗歌意象中流露出的祖国的饱经沧桑,人民的不屈抗争。其次,要注意意象的组合方式抓住意象的特点,从而入诗、入情、入境。诗歌的创作中,意象的选取是第一步,它的组合则是第二步,诗人总善于把一些看似平常的意象组合成一幅轻快或凝重的图画,从而传达出一种能触动读者心灵的情感。如牛汉的《汗血马》第一、二节诗歌中排列了一些列的意象:戈壁、荒漠、河流、草原、马,在这些意象前加了一千里、火、飞奔等修饰语,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绝境中挣扎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汗血马面对恶劣的环境,奋力奔跑,追逐目标的抗争图。
三、悟
悟,就是领悟诗歌中的意境。如果说意象是作者在诗歌中描摹的一些事物,那么意境就是由这些描摹的事物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信号。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赋予作家的思想感情。如余光中的《乡愁》,分析这首诗时,指导学生能从小小的一枚邮票、窄窄的一张船票、矮矮的一方坟墓、浅浅的一湾海峡等去领悟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两岸统一寄予的热切的期盼。这便是诗的意境。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去领悟诗的意境,进入诗的意境,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关键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呢?首先可以通过创造诗歌教学的课堂气氛或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或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等,这个效果达成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诗歌内容的直观图画等。 其次,感悟诗的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找体现诗眼的诗句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意象,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意义。此外,诗人还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伟大的民族,诗歌中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的就是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四、仿
仿,就是仿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学生对诗歌产生强烈兴趣时,教师应该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尝试现代诗歌创作。诗歌也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写诗的人,一定是感情丰富的人,对生活极其热爱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人格健全的人,这对于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学生现有的文学水平很难成为诗人,但是一定程度上每个学生都是诗人,是自己生活的诗人。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生活,重视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进行仿写,可以对照学过的诗歌进行段落仿写、也可以进行全篇仿写、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续写等,逐步的,达到独立的去小试牛刀,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读、品、悟、仿是诗歌教学的紧密相关的四个步奏,当我们真正的走进了诗歌世界,就一定会受到诗歌精神的熏陶,实现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有的教学方法的施加对象只有一个――学生,检验教法是否成功的标准液只有一个――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学到相关的知识并掌握知识技能。只要我们教者有心、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让诗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2期
【关键词】教学节奏;阅读;语文教学;多元化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文是以语言生成、文学体验和文化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教学, 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门艺术,而教学节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然而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双重压迫下,语文课堂内容和教学节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弱化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忽视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语文规律的作用。快节奏教学过程、全面梳理考点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流行为,追求教学成绩、如何提高分数成为了语文老师的终极目标,这种功利性教学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让语文老师疲于奔命,也影响了学生运用文字能力的提升。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去,有效地训练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除了准确而迅速地传递知识信息,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化教学,做好快慢结合,尤其要把好“慢”的节奏,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
1 注重精致化文本阅读,让学生在“慢”中领悟
语文阅读教学,意在从容,重在品味。我们语文老师拿到文本时,不要急着把它大卸八块,研读字词、分好段落、归纳中心思想等,而是先要做好足准备工作,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慢”的节奏。在正式讲读之前,不妨先让学生课堂之外主动地去搜索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社会环境,有过深入的探究阅读,人物形象才会更加丰满,学生对课文才有更深更透的领悟。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注重精致化、生动化,要放慢阅读速度,放慢教的脚步,使学生对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认识得更加全面、透彻。例如《乡愁》一课的教学过程里,由于创作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乡愁肯定没有深刻的感触,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到那种隔山涉水的思念是多么浓郁的忧愁。在课堂里,我们不妨加入年代感,借用电影中时光穿梭的手法,回到那个年代,列举一些那时人们通讯、交通的数据和事例,让学生感知身处没有电话、QQ、微信通讯方式,没有飞机、动车、高铁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人们之间的联系是何其艰难,这样学生对乡愁理解就更加具体化了。另外在执教的过程里,我们可以依托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加入过往年代的情景画面和对话表演,让学生细细阅读,慢慢领悟,真正喜欢上文本阅读。
2 采取“接地气”写作教学,让学生在“慢”中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不妨接一点地气,让学生在“慢”中体验。如今不少学生只要写到母爱的题材文章,不是雨天送伞,就是雨天发烧。他们本身就不善于观察生活,又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只是套路式、模式化写作文,更不要说真情的流露,技巧的铺陈了。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得慢慢来,实景写作,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从遣词造句开始,引导学生通过环境、神态、心理、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写人物的指定一种描写方法,写班上某个同学、身边某件事,力求真实,力求真情,切记花架子,假大空,缺乏真情的流露。教学文本可以每一堂n只解决一个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写作,互评互改,以学促教,条件容许老师还可以写一写下水作文。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放慢写作的教学节奏,注重情真意切的表达,可以适时安排仿写的小练笔,续写故事的奇思妙想,以小见大的写法,不断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应付考试之余,提高写作水平,慢慢体会语文教学的真谛,接受语文思想文化的熏陶,不仅让学生受益终生,有时甚至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打造多元化个性课堂,让学生在“慢”中参与
一、个人自我修炼
此方式解决了教师个人无法清晰观照自己课堂的问题。教师自发的学习和研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确切的方式。现将复盘《乡愁》进行自我修炼的片断展示如下:
1.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紧凑性与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和指向性是否明确。朗读感知环节教师提问重复,无须第二问,只要在第一问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2.点拨引导是否及时
教师在主问题后对学生回答的巧妙点拨决定了课堂丰富的生成性。生1介绍作者后老师点评语言不准确,过早地划上圈,容易阻碍学生思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恰当,点拨语言讲求艺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过渡性语言不仅能承上启下,而且还能起到催化学生情感的作用,以构建一个个教学。
3.课堂参与敢于放手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如何,课堂的生成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的行为。《乡愁》一诗结构简单,意象明朗,设计成先读后仿读写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进而仿写,这样创作的诗作更自由创新。正是因为教师习惯于指示,导致课堂中学生应答还是偏向于变动,师生互动更多地偏向于一问一答。个人复盘促进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直至达到自我修炼的最佳境界。
二、众人合作提升
打造一堂精品课是教研组成员集体智慧的体现。跟以往的听评课相同,通过观摩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等,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同的是,听课老师、执教者以及未曾到场听课的老师都可以借助视频进行评课。以往只凭印象或借助笔记进行评课,现在可以通过回放视频再现课堂,针对某一研究节点,反复播放细致探究,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生基础、不变的教学情境中,提出自己新的设想与建议。既解决了传统教研活动中课堂情境无法再现的问题,又提高了听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让执教者得到有效的帮助,获得较多的收益。现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谈谈具体的收获。
1.各抒己见献计策
众人复盘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关注朗读时间安排的,有关注老师朗读点评的,有关注学生活动形式的,也有关注品析写景句的。评课者借助视频回放,点评更有底气,更有针对性和公正性。从众人的献计献策中,执教者犹如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2.思维碰撞明重点
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了如何品析写景句,指出本课重在品景读人,景色赏析好、赏析透,才能真正读懂张岱其人。从众人的思维碰撞中,教学重点更明确了。3.集思广益破难题关于如何赏景,众人各献妙招,有从西湖神韵入题的,有从张岱其人引链接的,有从“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中做文章的,有抓住数量词体味感悟的……招招都是好招,只为赏透“奇景”读懂“奇人”。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中,难题攻破了。针对某一教学节点进行深入研讨,在交流中发现教学症结,解决关键问题,得到帮助提升;借助视频提供研讨课例更详尽的教学活动记录,捕捉课堂教学的某个细节,再现与回味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疏忽而至的灵感。通过“众人复盘”合作提升的方式,更加系统、客观、理性的反思,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探索合理有效甚至高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更加有效。
三、他人借鉴改进
现在网上有很多名师课堂、网络视频,可以学习模仿,借鉴引用。通过复盘他人教学实录,有以下两大作用:
1.学习吸收他人有益经验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所达到的课堂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更多地可以借助视频展示,学习优秀教师如何抓住学生问题进行理应的课堂机智,学习他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激方法,模仿他们抓住主问题展开教学的张弛有度……通过复盘他人课堂实录,可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与技巧。
2.反思修正自己类似行为
学生说: 语文课就是老师教我们读课文,写作文。语文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说漂漂亮亮的中国话;作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上解释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归纳了语文课各学段的的教学任务,其中初中阶段的任务如下:(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 (三)写作(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 (三)写作(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叶老先生说:“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综合以上我认为语文味应该是: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我们对以上定义进行分析,语文味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教师创设情境导入的作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2、突出了情感的参与――内化收获3、突出了能力的培养――听、 说、读、写的“言 语能力”。4、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运用到广泛的的“言语行为”之中。总体而言强调了心理学中 知情意行的统一的原则。
那么,高效课改与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矛盾吗?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高效课堂成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比如:课前预习文本; 课堂展示; 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师的点拨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高效课改这个统一蓝本的模式之下作为语文教学需要哪些个性化的要求呢?
一、高效课堂教师情感的体现(语言要求)
1.导入语文导入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导入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漫主义情怀。2.点拨语言要言简意赅 ,简洁明了,但必须是起到画龙点睛,呼之欲飞的效果。3.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一种是对正确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另一种是对有偏差的反馈信息的激励。不论哪种反馈信息,教师都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运用入情入境的语言真实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语文教师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成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合作探究题目的设计:
一度时期,我们好多老师语文课设计几个题目 ,让学生讨论。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成功之处:这符合高效课堂“课堂问题化”的要求。它的缺憾在于1:这只是完成了语文教学认知领域的问题。缺少学生情感、B度、价值的培养。2:且不说这问题的答案是学生看参考书得来还是听其他同学的“现成”。即使是这些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的答案,那么他也缺少了一个环节即“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环节。他没能讲作品的感情,思想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他只是抽象的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什么是乡愁”等等,但不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 ”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读的能力也未能达到,读包括了静心默读,动情诵读。
怎样设计合作探究类题目呢?除过基础常规题目之外我们一定要设计“语言赏析题”。在读中在对语言的鉴赏中学习作者的优美语言,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运用的语言实践中去。
一、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敢开口就是英雄”,诵读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有老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所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扫清思想障碍。并且我们拟定学期诵读计划,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其中不但包括课内文章诵读,还包括一定量的课外经典材料的诵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时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朱熹曾经强调“整顿几案,正身体”,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二、从早读开始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所以,早读的“响亮”不可忽视。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先归纳如下:
1、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
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程度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是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预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正字正音,为教学扫清障碍。复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的指导,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的再创作。
2、声情并茂的领诵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人物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要重视范读,并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在早读中,老师常常参与朗读或范读,有时由教师领诵。同时也可以有意培养一些学生成为有特色的领诵者,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使用这种范读或领诵的方法,直接把正确和积极地“读书声”传递给大家。
3、日积月累的扩充式早读
每天早读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美文共赏,作为早读的一部分。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在诵读教学的一年里,学生喜爱上了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沉迷于唐诗宋词,毕淑敏、刘墉、余秋雨的散文,当红小作家郭敬明的文章和一些网络小说等等……诵读时一门艺术,学生是艺术家,他们反复诵读,体会到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对诗文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对语文的偏爱。
三、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阅读场,课文就是师生的具体阅读对象,教师怎样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呢?记得萧蕴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那么“响亮”的诵读,将以语文特有的方式,把教学推入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以《背影》为例)。
1、对照文本听诵,感知文意。
配上沉静、抒情的音乐,教师深情范读。以求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感情基调,了解文中四次提及背影,三次流泪,感悟作者笔端流露的浓郁父爱。同时,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让他们感受到美读能给美文增添一种魅力。
2、声情并茂吟诵,积极点评。
《背影》以最平淡朴实的语言承载了最深刻缠绵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如文章五、六、七段甚是感人。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他认为最美的朗读再现画面,再说说她喜欢或受感动的理由。再让其他学生从文章情感,节奏语气等方面点评,我作最后补充。
3、蕴涵思考地诵读,体味美境。
我让学生跳读并画出文中写“父亲”举动的句子和写“儿子”心理的句子,并要求大声反复诵读。学生惊奇的发现了父亲举动的“四个终于”和儿子心里的“三个自然”。“终于”和“自然”在文章中不经意地反复出现,体现了父子间深沉的爱,于平淡中见神奇。可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了“文心”,做到了口诵心悟。
4、全神投入地美读,感悟真爱。
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再配上音乐,并要求响亮地、全神贯注地、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此间有许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5、贮蓄诵读的激情,唤醒灵感。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从“仿写”到“创作”的两步练习法,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外在表达形式开始,进而把握语言的内在意蕴。如《背影》全文诵读后,我引导道:“其实世间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惜。请你仔细品味着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家庭里,你所感受的至爱亲情。”由于教学中对文章的多次诵读,学生心中的热情和灵感被“声音”唤起,有一种表达的欲望,纷纷举手发言,不经意间,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
然而诗歌教学却遇到了尴尬,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陷入了这种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乏味的悲惨境地。面对那些千古绝唱,我们力不从心,没办法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没办法让他们欣赏美好的生活,使得诗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之花在我们苍白生硬的甚至强加于人的讲解之下萎谢凋零。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一、诗歌教学的困境
1、应试教学是诗歌教学最残酷的杀手。
通常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对考试技巧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诗歌本身,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术语,讨论“把握特色,重点突破;推敲诗题,以明意旨;品味语言,披文入境”等应试技巧,也不愿意带领学生阅读感悟。记诵好诗对积累来说非常必要,但是如果没有感悟,背诵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考试作文中每每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要求实在与语文内在的发展逻辑南辕北辙。不允许学生写诗歌,这是在扼杀学生的写作天赋。
2.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中学老师每每遇到讲授现代诗歌,要么轻描淡写蜻蜒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弃之让学生课外自学。老师们总觉得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抒情率直,主题鲜明,学生读得明白,老师没什么好讲的。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专制的课堂扼杀了学生个性情感。
诗歌的学习更注重主体感悟,灌输总是无能的。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乏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教学的对策
诗歌中有真诚、炽热的感情,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所以不管是诗歌的教还是学都应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诗歌教学就必须是一种知识教育(如知识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审美教育(如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是一种情感教育(情志熏陶),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导引的重任。
1、诵读诗歌,感悟真情
读,诗歌教学的根本;读,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教学应加强朗读,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成功完成诵读的任务,要做到“三看”、“三读”。三看即看题目、看注释、看作者。
(1)看题目 题目是切入点。诗歌的题目或揭示时间,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点明主旨,如《我爱这土地》;或抒感,如《乡愁》。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提取诗歌的有关信息。
(2)看注释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尤其是古典诗歌对于学生而言有理解上的障碍,有些诗歌我们必须借助课文下的注释才能看懂。诗歌中经常会用到典故,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语言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遣冯唐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就谈不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看作者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
2、发挥想象,联想再现
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3、抓住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就成了意象。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4、模仿写诗,学以致用
(一)一个前提
“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实施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就是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课堂中的写作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托,配合阅读教学的目标、进度、深度,不可为了“写”而“写”,弃教学目标于不顾,这样“写”不得要领,“读”也不知所云。
(二)两个注意点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大前提下,笔者认为还有两个注意点。
1.深入分析“教材”,明确该文本“以读促写”的切入点。《必修一》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比如《劝学》《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今生今世的证据》等课文思想积淀厚重,很可能对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如果能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写下自身感悟与体会,加深对文章所传递思想的理解与吸收,这将会使高中生的思想境界发生一次质的飞跃。而有些课文比如《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我心归去》等课文在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独树一帜,面对这些课文,“读写结合”更应当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出发加以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读写结合不是固定的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必修一》中的写作实践里所创设的三个写作情境基本与板块中选文的思想内容或者写作特点是配套的,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课本的创新运用者。比如在学习《想北平》一文,老舍先生将自己对北平的满腔想念化为文字,但并未着墨于京城历史,古老建筑,而是强调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若不是在那里住了许久,又怎会关注这些生活的琐碎,很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怀念。“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非常讨巧的写作方式,如何让学生学习到这种写作方式呢?实践是最好的方式!课前,教师可布置类似《我怀念的某一地方》小短文,第二天在学习《想北平》一文时,这时,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或许已经是在无意识地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有的同学会发现自己所写的着眼点不如老舍先生的细致深刻,但当他们再次修改文章时,必定会有意识地模仿,那么通过这样的二次修改,“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就不仅停留在了解学习的层面,更多的是实践感悟层面,真正实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由上文可,“读写结合”既可能发生在读之前,也可能发生于读之后,甚至于读的前后。笔者将“读写结合”的过程总结为:初读写作再读二次写作。初读到写作,这是“面”的写作,将读到的,读时想到的,读时不明朗的写下来,使模糊的想法、混沌的思维变得清晰;写作到再读,这是“点”的阅读,带着自身的观点再次进入文本,让观点更加深刻,更加周密;再读到二次写作,这是跳开文本的、高屋建瓴的、“面”的写作,学生联想平时的阅读积累储备,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本中所传达的某一思想,某一观点进行自我的见解剖析,将所学知识真正自有。
这一“面点面”的读写结合的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断严密、不断深刻的过程,是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断锤炼、不断精细的过程。
二、实践过程分述
(一)初读写作:熟读深思子自知
初读文本,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开端,也是“以读促写”的基础。换句话说,“以读促写”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意熟悉的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在阅读基础上触动学生们想要写作的那根神经,那个心跳,那份渴望,笔者认为一定要找到与学生相合的“切入点”。《必修一》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每篇文章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却并不是每一处都能与高中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因此,找准“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学段,每篇文章中“切入点”的选择虽没有固定答案但也是非常讲究的,基本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基本点:
1.文本本身的特点。《必修一》中课文有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沁园春・长沙》《前方》《赤壁赋》等,可从课文所传达的情思意蕴主旨入手,寻找可咀嚼可涵咏的切入点;也有思路清晰、表达技巧特别的《我的四季》《我的五样》《师说》《想北平》等,可从课文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入手,进行仿写、改写、补白等多种形式的写作方式训练。
2.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入点”内容、形式、时机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时机情况。写作教学常常说“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能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下笔的一定是他们熟悉的,有感触的,有共鸣的。因此,研究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比如在教学《前方》时,课文之前有一幅人们坐在车上或者托腮沉思,或是眼神迷离,或是渴望地看着远方的图片,课文中也对这幅图片有几句描写: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的所有惶惑与茫然。高中生还未走向社会,实际对“离家”“奔波生计”“回家”这样的字眼没有过多的身心感受,更多的是从书中,媒体上的间接感触,这时若是直接布置“说说你认为的乡愁”这样的主题势必很难进行,但如果布置“想象20年后的你是图片里的那些人之一,你觉得你是人在归途还是在离家的征途呢?”无疑,这一写作很容易激起同学们的兴趣,他们也许会选择归途,那么他会考虑衣锦回乡的激动,家人的等待的幸福或是近乡情怯的忧伤,也一定会有学生选择征途,那么他会想到主动离家的兴奋或是无奈离家的不舍与苦闷还有前途未卜的惶恐……这一小小的题目可谓是抛砖引玉,触动了学生对文本方方面面的主动探究。
(二)写作品读: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说初读写作是“面”的过程,那么写作品读一定是“点”的过程。潘新和认为:“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读书时有很多想法,想要写出来又觉得幽昧不明,还需要认真想很久才能写出来。这表明写能提高读的质量。”这一说法,强调了“写”对“读”的促进作用,教师讲千万遍,不如学生自我思考、演练一遍。写作的深思可以使许多灵光一闪的想法沉淀下来,如果当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寻找答案,这势必将思维引向一个更深的程度。
比如教学《像山那铀伎肌芬晃氖保“狼的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很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如果让同学们扩写狼的心理活动,他们不难想到狼的生存制约了鹿的生存,鹿的生存制约了山的生存,然而这种相互掣肘的矛盾关系实际就是自然和谐的基本法则。带着这样的认知再去读课文最后一句: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也许狼嚎叫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句涵义深刻,同学接着思考狼的心理活动,可能不单单想到的是狼、鹿、山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制衡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动物……由此可见,在这些看似矛盾却能引发更深思考的地方稍稍钻研一下,学生在写作中能自觉地探究,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是极有帮助的。
(三)品读二次写作:往青草更深处漫溯
无论是初读写作还是写作品读,这两个过程都可以在课堂上以口头描述或者小作文的形式完成,都是围绕着课文进行,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然而,品读写作这一环节,注重的是跳开文本,联系实际,发散思维,自我意识自我感受的强烈带入。
比如教学《赤壁赋》这样意蕴深刻充满哲学辩证的课文时,因为年代久远以及生活经历的远离,乍一看很难让学生切身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矛盾、痛苦、旷达的复杂情愫。然而在深入品读了全文,了解了他的遭遇、他的经历,探究了他为何而乐又因何而悲,最终又转悲为喜的过程后,学生或多或少的被此情此景所感染、触动。读的深入了,体会的多了,写作的欲望自然形成,这时候教师再添一把火,创设一个写作情景:“与许多古往今来的大家一样,苏轼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迹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我们因他而深刻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想一想,写一写你心中的东坡境界。”写作就这么水到渠成。同时,这时的写作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师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鉴赏,而写作正是学生能够理清课堂上千丝万缕的心头触动的最好方式。也许高中生的阅历仍旧不能完全理解坡所要表达的全部,但是他们写的文章,积淀的思想将永远在他们的脑海中,与今后的阅历交错、重叠,慢慢的的感悟,逐渐的内化,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潘新和.从阅读本位到写作本位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我的表现论“语文”乌托邦[J].福建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