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典动画片

经典动画片

时间:2023-05-29 18:0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动画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典动画片

第1篇

1、《秦时明月》主题曲:《月光》;

2、《葫芦兄弟》主题曲:《小小葫芦娃》;

3、《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4、《熊出没》主题曲:《我还有点小糊涂》;

5、《黑猫警长》主题曲:《啊哈!黑猫警长》;

6、《美猴王》主题曲:《美猴王》;

7、《舒克和贝塔》主题曲:《舒克和贝塔》;

8、《海尔兄弟》主题曲:《雷欧之歌》;

9、《西游记》主题曲:《猴哥》;

10、《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动漫是融合最新电脑技术和媒体表现艺术的新时期艺术表现形式。动漫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传统经典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经典题材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审美思想深刻。这些无论对于动漫还是对于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十分重要的素材基础和表现基础。传统经典题材从人物形象、故事内容、审美表现等各个方面对动漫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传统经典题材在动漫创作艺术中的表现艺术。

一 传统经典题材人物在动漫创作中的表现艺术

1 造型表现艺术

传统经典题材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动漫创作中,创作者需要在原有题材人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动漫艺术表现的艺术造型。这种基于传统经典题材的人物在动漫创作[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中可以分成不同的艺术造型。从视觉类型上可以分为写实造型和拟人造型。写实造型是其中比较常见的造型艺术表现,根据传统经典题材中的人物进行尽可能贴近原来形象的造型设计。例如,国产动画片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闹天宫》;国外动画片中的《白雪公主》、《聪明的一休》等都是这类造型设计。拟人造型则是根据原题材中的人物造型进行拟人化的重新设计而完成的创作,如《狮子王》中的狮子,便是融合了原题材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和动画片中狮子的形象为一身,形成独具拟人特色的新艺术形象。从艺术意味上可以分为空灵意味造型和唯美意味造型。空灵意味造型的代表作品是国产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造型,这部以中国水墨画为基本技法的动画片成功地表现出了动漫造型中前所未有的空灵意味。这部动画片也因此在国际上多次获奖。唯美意味造型的代表作品是日本动漫《美少女战士》等一大批现代动漫。其中的人物造型多是阳光、健壮、唯美的少男少女。唯美意味造型的成功在于很好地将时代和青春等艺术气息融合到造型艺术表现中,更加符合少年儿童的审美习惯。

2 动作表现艺术

在动漫创作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共同构成了人物的动作表现艺术。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都可以通过动作表现艺术加以表达。由于动漫中人物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创作者可以对人物进行大胆而细腻的设计,因此,创作者通常对动漫中的主要人物赋予具有鲜明特征的动作和语言。例如,《聪明一休》中的一休每当遇到难题进行思考时都会用手指在脑袋上画圈,然后打坐冥思苦想。这个经典的动作已经成为了人们对于一休这个人物不可抹去的记忆。而对于这个动作的提炼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过程。创作者对于一休的身份、思想和行为进行总结和提炼,又根据动漫对于这个人物的需求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这个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动作。再如,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喜羊羊每次思考时都会跳一段舞蹈也表达了相同的艺术创作思路。同属于动作表现艺术的还有语言,尤其是人物经常说的口头禅或者人物说话的语气特色,这些都对表达人物思想和情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蜡笔小新》中,小新每次回家都会说“你回来了”。这些设计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以为小新在犯糊涂,观众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细节,当这个细节反复出现的时候,观众就会认可这是人物性格的一部分了,甚至可以说,观众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重复,他们一遍遍地看见熟悉的细节,这让观众和动画人物之间建立了某种默契,重复不仅不令人厌倦,反而让观众感到温馨、亲切,成为观众最爱看的部分之一。

3 性格表现艺术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性格是一个人物艺术魅力的总结与升华。动漫和电影一样是对人物性格进行表述和刻画的艺术。动漫中的人物虽然虚幻,但同样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很多经典题材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艺术。一个鲜明的人物性格有助于动漫对于主题情感的表达。从动漫对于人物性格设计的表现艺术上来看,动漫中人物性格可以分为英雄型性格、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英雄型性格是动漫中最常见的性格类型,通常具有非凡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保护人们,深受儿童的喜爱。例如,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日本动画片《铁壁阿童木》中的阿童木;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等。对于英雄的崇拜是人们普遍的审美情怀,尤其是对于孩子们。从传统经典题材的人物性格来看,英雄型性格仍然是重要的性格类型。除了英雄型性格以外,动漫创作还从传统经典题材的人物性格中提炼出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智慧型性格的代表形象是《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或者《曹聪称象》中的曹聪等。幽默型性格的代表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等。智慧型性格和幽默型性格是英雄型性格的补充。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形象组合在一起使得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且更加多彩。

二 传统经典题材故事在动漫创作中的表现艺术

1 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剧本表达艺术

剧本是动漫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创作基础,也是动漫创作进行各种艺术表达的基础。传统经典题材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故事内容。动漫创作是融合了电影和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新时代的艺术特征。因此,动漫创作中的剧本表达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双重艺术特征。传统经典题材中丰富的故事内容为动漫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新时期的创新美学思想则为动漫剧本创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创作空间。这种创作艺术是对传统的继承,这类动漫故事从剧本创作上保留了传统经典题材的历史背景、主题氛围、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等剧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艺术元素。基于传统经典题材的动漫剧本创作是艺术二次创作的过程,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的审美思想融合在一起。因此,对于传统经典题材故事的借鉴和引用应该在对其有着充分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得传统的经典题材在新的艺术表现中得以继承和发扬。例如,根据法国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而成的动漫《钟楼怪人》便是在保留原著中故事结构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适合儿童观看而对故事进行了调整,更加突出了对于善良的赞美这一主题。这部动漫也因此成为了迪士尼公司的又一经典作品。

2 多元化的 叙事风格和美术风格

传统经典题材可以追溯到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所以不同文化下的传统经典题材便包括了不同的叙述风格。因此,取材于传统经典题材的动漫创作便融合了多元化的叙事风格和美术风格。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动漫创作中美术风格以写实为主,并且融合了幽默的叙事风格。美国的电脑技术发达,因此可以以更加细腻的写实画面表达出更加相近与现实的艺术特征,并且融合具有时代感的幽默叙事风格使得美国动漫画面细腻、唯美,叙事幽默。例如,上文所述的《钟楼怪人》原本是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文学作品,但被动漫创作者融入了很多的幽默元素,从而使得这部动画片更加具有新时代的艺术特征,也更加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中国动画片从美术风格上来看更多地借鉴了丰富的民族绘画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例如:水墨画、工笔画、剪纸画、皮影等,追求的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意境美。从叙事风格上来看,中国动漫更多的是宣传惩恶扬善、去伪存真的正剧叙事风格。例如,在《西游记》中无论何种绘画风格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对于驱邪扶正审美思想的宣扬。随着文化与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叙事风格和美术风格的动漫也在彼此的学习和借鉴中得以融合。例如,迪士尼公司创作的《花木兰》便是融合了中西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动漫经典。

三 传统经典题材审美思想在动漫创作中的表现艺术

1 传统美德的弘扬

和审美思想复杂的电影不同,动漫主要受众是儿童,所以审美思想也相对简单——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要的审美思想。传统经典题材审美思想丰富、复杂,但最终通过动漫表现的都是以真善美为主题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对于不同文化的动漫创作都是一致的。无论对于西方写实主义风格还是中国写意主义风格的动漫作品,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其永恒的艺术主题。例如,《海底总动员》中的两只小丑鱼以历险记的形式表达了父子之间最无私、最真挚的情感。中国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则以系列动画片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如果要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中寻找和概括出共性的思想,那毫无疑问便是以真善美为代表的传统美德。因此,对于这一主题的表达是传统经典题材审美思想在动漫创作中的重要表现艺术。但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动漫作品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其中的差异的。例如,《海底总动员》中我们能够看到父子两人为了寻找彼此而表现出来的与危险和邪恶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达了蕴藏在平淡生活之中的父子情深。

2 独特的情感关怀

如果说对于传统美德的弘扬表现的是不同文化下动漫审美思想的统一,那么独特的情感关怀表达的则是不同文化下动漫审美思想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动漫审美思想更加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有着独特的情感情怀。传统经典题材动漫创作通常取材或改编于经典文学名著、本民族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童话、寓言、传说等,因此,在创作中自然会融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情感情怀,从而使得观众在观看动漫时能够产生具有艺术性的情感共鸣。人们在观看不同动漫作品时,也会感受到不同文化下独特的情感关怀。例如,上文所述的《花木兰》虽然故事取材于中国传说,动漫本身也融合了诸多中国元素,但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鲜明的美国文化下的情感关怀。例如,动漫中对于花木兰拥抱皇帝、招聘相亲等情节的设计便是对于美国文化下对自由情感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无疑更加符合美国人的情感诉求。同样,中国创作的《狮子王》虽然翻拍自迪士尼的同名动画片,但其中也加入了中国文化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关怀。动漫创作首先是要迎合本地区人们审美习惯的需求,因此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动漫创作中的审美思想既有符合不同民族文化中统一的审美思想,也有其独特的情感关怀。审美思想上的统一与差异推动着动漫创作在文化融合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前进。

结语

动漫作品的成功与题材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世界文化融合思潮的发展,不同文化下的动漫作品也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例如,本文所述的中国动画片,不仅挖掘了本民族的传统经典题材,也在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成为了典范。本文从传统经典题材人物、故事和审美思想在动漫创作中的表现艺术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经典题材在动漫创作艺术中的表现艺术。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动漫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晶:《当代影视动画造型特征分析》,《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期。

[2] 程瑜瑜:《走上卡通舞台的文学经典——试论迪斯尼对名著的动画改编》,《文艺评论》,2010年第1期。

[3] 程静卫:《论当代中国动漫创作与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2期。

[4] 杜静芬:《浅析动画剧本创作中神话题材运用的与时俱进》,《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第3篇

[关键词] 动画片语言 韵律 大众语言 规范口语

个性各异的角色、曲折动人的情节,动画片对幼儿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孩子很容易把自己融入动画片创设的美好情境中,最早的学习经历也在愉悦的心情中展开。

“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声音”――在经典的迪斯尼动画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从另一种角度讲却证明了在动画片中声音与画面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的结合比在其他影片中显得更为亲密、更为新奇、更为机智、更富有创意。

动画片中的声音由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基本元素构成,其中语言又有三种表现形式:对白(对话)是指动画片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使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语言内容;独白指片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旁白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那么,动画片的语言应该怎样设计,才能使孩子在模仿和积累中,获得语言学习信息呢?动画片的语言设计有很多策略,作者在此姑且抛砖引玉。

一、动画片语言设计时要讲求韵律

汉语讲求语言的音乐美,这是汉语本身最突出的审美特征。上下五千年,从文人的诗歌、散文,到乡野的民歌、童谣莫不如此。老舍说:“一句话里有很高的思想,或很深的感情,而说的很笨,既无节奏,又无声音之美,它就不能算作精美的戏剧语言。观众要求我们的话既有思想感情,又铿锵悦耳,既有深刻的涵义,又有音乐性,既受到启发,又得到艺术的享受。”“我们不仅应当在意思上字字斟酌,务期妥顺,还须把语言的音乐性发挥出来。听着悦耳,使人容易记住,像诗歌那样。”动画片用语同样要讲究节奏和音韵,和谐动听,朗朗上口,让幼儿充分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韵律大致包括三方面:平仄、对偶和押韵。这三方面都来自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动画片的语言中恰当的运用平仄、对偶和押韵,可以增强音乐感,引导幼儿入情入境、体验节目的意境和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幼儿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实,很多孩子对带“音乐感”的语言很感兴趣。如“说济南,道济南,济南有个趵突泉。趵突泉里三股水,咕嘟咕嘟冒不完。”顺口溜般的平民语言把城乡群众对家园的珍爱倾情道出,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

《幼儿画报》动画版VCD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比较优秀的幼儿读本配套动画版。《幼儿画报》文章语句风趣,有些是“顺口溜”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其动画配音也根据对象不同各有特色,非常风趣。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小河流水‘哗哗’淌,有个河蚌晒太阳。张开两片蚌壳壳,晒得心里暖洋洋。天上飞过小鹬鸟,觉得蚌肉嫩又香。一个俯冲头朝下,想叼块蚌肉尝一尝……”《闻鸡起舞》:“……从此每逢公鸡唱,天天半夜就起床。宝剑舞得一团花,读书读得顶呱呱……”这些生动的语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储备,而且带给幼儿充分的美感。

二、动画片语言设计时多用短句

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弱,只能够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所以不管是旁白的解说还是动画剧情里的人物都尽量用简短的句子来表达感情。

短小简练的句子能够使语言变的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和生动活泼。特别是孩子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有限,一定要注意断句和句式的调整,少用并列定语,尽可能变长句为短句,分切内容,简化内涵,让孩子迅速理解和消化。如:

关键时刻,有超能力、擅长各种踢术、动作极为迅速的戴拿出现了……

大人觉得这句话层次很清晰,但对孩子来说,定语太多容易引起思维混乱。如果改为:

关键时刻,戴拿出现了,他能力超强,擅长各种踢术,动作非常迅速……

则显得干脆利落,明确有力,更适合人们的视听习惯,也好懂的多。

“天线宝宝”是针对12个月到4岁学龄前儿童的喜剧,属于“低幼儿童节目”。这个被许多成人认为“幼稚、单调、慢节奏”甚至“弱智”的节目,却博得了5000万儿童的青睐(“天线宝宝”官方网站)。事实上,“天线宝宝”节目中没有太多信息量,画面内容简单,主要以玩乐为主,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儿童观。“天线宝宝”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词、短语和短句,对成人来说这是无比单调的,但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这就是他们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过程,总是看得乐此不疲。

在某些动画片中,语言的简短得到了无限的延伸,例如,捷克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小鼹鼠的语言全部是由“咦、呀、哦、啊”等,不仅不妨碍欣赏,还增添了无尽的童趣。

三、动画片语言设计时选词尽量要浅显

这里的浅并不是说越简单越好,而是尽量用大众语言。人们在评价东汉古诗十九首时众口一词:“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中国诗歌由乐府民歌演变而来,是可以吟唱的古代“大众文化”,因此,“浅”和“近”是其重要的美学标志。所谓“字字明白如画,而意蕴无穷”,正是这种音乐性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

动画片语言和书本不同,语言线性传播,转瞬即逝,这就要求随说随懂,即听即明。因此要多用大众词语。例如,形容悲凉痛苦心情的语词很多:“凄恻”、“凄楚”、“凄怆”、“凄迷”、“凄然”等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用“凄凉”这种一听就懂的词汇。“凄恻”、“凄然”等虽然在具体语境中可能表述的更为精确,但孩子很难听懂,再精妙的语言也没有价值。

尽量不用容易误听、误判的词语。汉语的一些词语,同音不同形,意义相去甚远,有些结合图像和前后的意思很容易区分,不会误听误判,但有些就很难说。如危机――危急,走近──走进,势力──势利,期中──期终,尽量不要使用,以免出现歧义。

此外,有些动画片里的理性内容,语言一般显得冷峻。因此,应该注意选用感彩较重的日常用语。例如,“他最终赢得了信任”(而不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肯特走入鳄鱼沼泽潭,了解它们之间的沟通”(而不是“去从事一项危险的事业”)。

还要注意慎用经典用语。在书面语写作中运用经典词语可以增加内容的厚度和文采,使文章的知识含量更大,但动画片中的语言还是要少用或精选经典用语。经典词语大多出自圣贤之口,高屋建瓴,高雅脱俗,与孩子的认知心理有很大差距。即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也要注意不要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例如: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为人生的信条……

文采有了,思想深度也有了,但孩子看动画片的兴趣可能也被“浇”灭了,其效果适得其反。

动画片中也可以使用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不断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能进入到艺术殿堂,只有那些被社会广泛接受,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语言才能使用。如《加菲猫2》中的“顶”、“歇菜”、“灰常”这些词语已经被建立起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这些词语在对白中使用,会引起孩子的会心一笑。

科技的发展成果使动画片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对这些专业术语也要浅化。或者解释,或者比喻,或者替换,或者干脆省略。

四、动画片要注意创设口语化的语境

动画片的语言要具有口语化特点,这种口语既不同于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意的说话和聊天,而是一种规范的口语。规范化口语实质上是口语的文学化,即按现代汉语规范整理过的口头交流性语言。例如,很多地方的群众见了面有句客套话:“你吃了吗”,规范化口语一般应该是“您吃饭了吗?”仍然是口语,但语义更加明确,礼貌色彩更明显,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很多动画片中已经尽量使用口头语言,但是,用于纸媒体的动画剧本一般注重可读性而忽略可听性,需要进一步推敲,让语言更符合孩子的听觉习惯。例如,把“曾”换成“曾经”,把“禁”换成“禁止”、“灾”换成“灾难”等等。在“大批农民离开大山,渡过黄河,走进戈壁寻求生路……”一句中,“离开”、“渡过”、“走进”、“寻求”也可以用“离”、“过”、“进”、“寻”等来表达,但为了求得并列各项音节匀称,选用双音节词,语音结构自由中有整齐,既便于说,也适合幼儿听。汉语单双音节并存,双音节词在表意上更为准确生动,形式上也和谐匀称,符合听觉习惯。

《变形金刚2》中翻译对白时就非常注意口语语言的使用。在萨姆等人刚进入元老们为保护矩阵藏身的处所时,汽车人双胞胎在大门口争执厮打,“大黄蜂”厌烦他们打打闹闹,一气之下把他们一手一个举起,重重地摔在地上。双胞胎中一个在嚎叫同时发出不满大黄蜂的话语:“太没礼貌了”(英文直译是“太粗鲁了”)。

译制片《加菲猫》中这样的口语也很多:你真的认为可以逃出海皮•查普曼的手掌心吗?、有何贵干?想占我的便宜?这招有点损了啊!搞掂,我真佩服我自己……这样的口语词更贴近中国幼儿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当然,并不是说书面语言一概不能使用,只是要注意“度”,有选择的使用。实际上,常用的不拗口的民族熟语有必要让孩子多听,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具有形象生动、简洁精练、哲理性强的特点,用在对白中能鲜明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五、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影视动画审美趣味变迁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r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动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连动的系列漫画图像”。将二维的漫画加以改编就可以制作成二维的动画,从美国迪斯尼等公司最先把“连环画”制作成“动画片”开始。动画发展至今,出现了Flas、3D动画、全息动画等。影视动画是由许多静止的画面串联起来连续播放的过程(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人的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俗称“动画片”。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在中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是“外国人”,国内只剩下一个“孙悟空”。在孩子们心目中极具分量的史努比、米老鼠、HelloKitty、皮卡丘、机器猫等形象,仅所列这5位,每年就能从中国卡通市场上“掠走”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动画产品的繁荣,影视动画内容、形式的多样化,都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中小学生动画审美取向出现“崇洋”的倾向,而动画片伴随着孩子们成长。与他们“形影不离”,潜移默化中必然会导致中小学生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的迁移。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

一、从传统走向奇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当代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偏离传统,追求华而不实、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的事物。20世纪初,人们崇尚雅致朴素,洋娃娃式的形象美,六、七十年代人们追求“崇高、优美、典雅、高贵、静穆”的美,而如今“80后”、“90后”的学生更多的是追求审美猎奇。“爽、酷、飙、新奇”这些词经常挂在嘴边,他们常用这些标准对事物做出“美”或“不美”的判断。影视动画之所以被广大中小学生所喜爱,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影视动画区别于漫画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灵动性,它把原本静止呆板的二维漫画、三维漫画变换成连贯运动的“四维空间”画面,符合中小学生“酷”、“新奇”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胎教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准妈妈会不定期的收看动画片对胎儿进行教育,因此,可以说很多中小学生打从娘胎起就已经不同程度的接触到了“动画片”。他们热衷于动画里的故事充满神奇和传奇色彩,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有些有着平凡的出身,却承担着不平凡的使命,从其发型,服饰,配饰,行为举止,语言等都彰显张扬的个性。现今影视动画作品丰富多彩,充斥着中小学生的眼球,他们对其趋之若鹜,全盘接收,缺乏辨别好坏和提炼精华的能力。中小学生生长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刚从传统的文化氛围里解脱出来,急于模仿动画中的人物形象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如COSPLAY:角色扮演)(图1)。小学生只买《迪迦奥特曼》的玩具、背包、书籍,中学生攀比MICKEY、SNOOPY、BEFFYBOOP的背包、衣物、皮带、电子产品等(米奇、史努比是知名的品牌,均取自动画形象),甚至成年人也崇尚和追求这些动画产品,无形中养成一种风气。他们认为拥有这些产品就是一种“时髦”。有些影视动画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个性”、“奇装异服”是一种美。“血腥、残暴”也是一种美。由于影视动画作品种类繁多,中小学生各自喜欢的作品也不尽相同,但是诸如《蜡笔小新》(图2)、《樱桃小丸子》、《名侦探柯南》的口头禅和玩味的形象,大部分的学生都耳熟能详,而对于本国的动画和其隐含的历史典故、文化精髓知之甚少,他们喜爱和选择的服饰、配饰、文具用品,自身形象、个性的表达都受到外来动画人物的影响,为什么?

二、原因分析

中国动画界这些年来经典之作越来越少,动画产业滞后,亟待发展。近几年。日本、欧美动漫风靡全球。充斥着中国的市场。日本加大动漫输出战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出道以来,其制作的影视动画引领了整个世界的动漫潮流。如果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短片特别奖1962年的《大闹天空》是天马行空之作,那么之后给中国影视动画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的日本、欧美动画可谓妙趣横生、玄幻空灵。宫崎骏的影视动画作品画面精美空灵,情景氛围渲染浓厚,宫崎骏对动画人物的描写情感真实,对事物的描绘笔赋客观,其经典之作层出不穷。而从1926年万氏兄弟绘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如今获得1999年中国第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2000年,中国年度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2001年,中国第9届电影童牛奖“优秀美术片奖”;2001年,阿根廷首届马德普拉塔儿童及少年影片电影节特别奖的《宝莲灯》,其内容始终脱离不了“斩妖除魔——申张正义——解救人质——完美团员”的套路模式。继《宝莲灯》之后,中国动画经典之作“凤毛麟角”。国产动画匮乏。充斥中小学生眼球的几乎都是外来动画,日本、欧美动画几乎垄断他们的视野。中小学生其目所及尽是外来精美有趣的动画片,导致了他们审美趣味的“崇洋”。

虽然于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的建议,并且首批资金已发放成功。2008年2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限制播出境外动画片。这些举措给了国产动画以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中国的影视动画业依然没有明显的进步。最主要的原因一些人士认为是政府财政支持不足,缺乏动漫创作精英人才,现今人群喜好“洋文化”,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笔者认为:

原因之一:国产动画受众群定位的偏颇

影视动画制作新的趋势不再只是偏向于少年儿童,观看动画片已经不是儿童的专利。影视动画作品逐渐面向大众人群。真正经典的影视动画作品,并非如泡沫剧般只是“昙花一现”,应该是“经久不衰”、“老少皆宜”并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作用的。正如宫崎骏所说的“衡量影片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票房收入。而是年轻的影迷们会不会在20年或30年后还会把这些作品再拿给他们的孩子看。”睿智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在创作作品时就已经把它的观众有预测的界定为几代人,并且这种“远见”正在实现,据调查,《千与千寻》、《风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也深受成年人喜爱,据笔者了解。现在3-5岁的儿童也对这些影片甚为着迷,真正实现了“老少皆宜”。而在2006年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依然局限的把目光主要集中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原因之二:忽视课堂审美指导

中国缺乏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有关动漫知识和缺乏充分利用经典影视动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的高度重视,缺乏从“娃娃抓起”的强烈意识。如今很多中小学校使用的美术教材都有动漫的内容。然而有些教师的对此内容是无意识的教学。只因为教学的偶然“慵懒”而播放动画片给学生自行观赏,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也就没有进行具体的讲解和审美鉴赏提示,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难形成自己的系统思想,难以实现正确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动画创作的精英人才亦并非一日成才,中国动画公司和企业的创作者大多来自高校尚待“锻炼磨刀”的毕业生,或是为谋得一份良好职业而半路出道学习动画制作的人,不可否认这其中不无真正热爱动画的人,但是大多数制作者都缺少动画的文化底蕴。因此有意识的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对动画的兴趣。提高其审美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反思与建议

第5篇

2012暑期,青少节目在播出比重基本与上季度持平的前提下,其在71城市收视比重增长近1个百分点,增幅超20%。在常态时期就最受欢迎的动画类青少节目仍在暑期档担当重任,88.2%的收视比重较2012上半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在暑期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收视偏移特征明显

暑期青少节目播出量的全天分布与常态时期变化不大,但在青少年和学生观众闲暇时间增加的日间时段分布更为集中,尤其是上午9:00-11:00以及下午13:00-14:30时段播出量的分布较2012上半年呈现增长之势。在相对稳定的播出分布之下,暑期由于此类节目的核心收视群体可支配收视时间的变化,青少节目的收视量在全天分布发生明显的偏移,即向白天时段和后晚间时段集中,尤其是8:00-12:00的整个上午时段收视量在全天所占比重大幅提升,21:00-22:00的后晚间时段收视也更显集中。相对而言,平时收视热度最高的17:00-21:00的傍晚至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比重明显下滑,体现了暑期特有的收视偏移特征。

播出与收视的错位特征明显

青少节目的播出主要集中于地面频道,省市地面频道共占据其七成左右的播出份额;但从收视来看,青少节目的收视却为卫视所垄断,中央级频道和省卫视共占据其八成左右的收视份额。2012年暑期,青少节目的播出进一步集中于地面频道,而其收视的增加则基本汇聚到中央级频道中。7-8月中央级频道在71城市青少节目的收视份额达到41%,较上半年进一步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则萎缩了近1个百分点。

动画片是暑期上星少儿频道的主菜

2012年暑期,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通过新策划、新赛事、国内外经典动画片及经典电影营造暑期四大看点,成功将频道暑期的收视水平推向新高。从其全天的收视走势来看,动画类节目无疑是其频道暑期日间时段收视提升的重要保障。

北京卡酷少儿频道则从6月18日起,推出暑期特别剧场“KAKU少儿夏令营”,每日9小时动画连播。在上海,2012暑假炫动卡通频道和哈哈少儿频道联手推出近50部首播优秀动画片和高收视经典动画片,每天超13小时,整个暑期累计近2400小时播出。

活动类节目强化频道暑期主题

金鹰卡通卫视的《快乐宝贝GO》、辽宁卫视的《天才童声》都是活动类少儿节目。以《天才童声》为例,这档开播于2012年1月6日的大型少儿音乐成长节目,第一季历时8个月,共有174人登上该舞台,演绎了259首经典歌曲。每周五晚21:35在辽宁卫视播出,每期8-10名小朋友参加录制,在台上尽情展现他们的天真、可爱与童趣。节目在辽宁卫视开播后,收视较为稳定,而从节目在暑期播出时的观众特征来看,相较于前三个月,暑期的《天才童声》男性、年轻、学生观众的比重更高,收视倾向性也更强,节目与频道的暑期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

电影节目成为暑期少儿频道重要补充

第6篇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传统动画发展的“黄金时间”。一部部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动画囊括了国际上许多的大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传统动画无论是在内容、题材、表现方式上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如美术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皮影与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以及木偶动画片《孔雀公主》《神笔》等。其中许多作品里的表演都借鉴了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这种戏曲化的表演特点也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中国的戏曲艺术本身在国际舞台上有着非常高的美誉,许多国际友人都喜欢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风格。当戏曲表演艺术通过动画这种新形式表现出来时,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鼓舞作用,同时,也创造出了国际上“中国学派”的表演艺术风格。③

    动画片《大闹天宫》是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影片,堪称中国动画片的传世经典之作,是中国动画片民族化成熟的标志。它综合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精湛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使中国传统动画艺术完全达到了一个高品质的审美境界。它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将电影的叙事体系与戏曲的表演体系相融合,同时也在于它使那些不具备戏曲程式语言修养的观众能够顺利地进行欣赏。这部影片能够受到国外观众和儿童的喜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动画逐渐走入低谷。大量的日美动画充斥着中国动画市场,不仅占据了中国的文化市场,而且也占据了当今中国观众的心理市场,并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发展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前的中国动画大多是对国外动画的照抄照搬,几乎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丢掉了自身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牌,中国动画至今仍徘徊在如何创作定位和内容表现的迷惘之中。然而,就在中国动画盲目跟风的同时,日本、韩国、美国动画却大量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灵感。日本疯狂抢注中国古典名着商标,光是《三国志》系列游戏就不下30款。美国不仅要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杨家将》《西游记》等搬上好莱坞舞台,其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创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也早已成为迪斯尼公司的新一代动画经典。目前,国内动画片可以说彻底“摆脱”了戏曲的影响,几乎离开了民族化道路,只剩下了并不高明的模仿。像1999年制作的影片《宝莲灯》,虽然仍是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但在其表演特点上并没有采用程式化的戏曲表演特点,缺乏自身的艺术风格。这些都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只有坚持把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融入进动画产业里,中国的动画艺术才会重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2007年4月,改编自晋剧的戏曲动画《凤台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出现,再一次打开了中国传统动画之门,中国民族艺术再一次与动画艺术融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也已启动,此次项目引起了国内外动画爱好者及戏曲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形象和经典故事,将会以时尚动画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中国戏曲动画的起步,必定会给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思路与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曾说过:“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它是能让世界记住我们的‘中国脸’。戏曲动画能够使二者和谐统一,为动画的本土化提供有效的借鉴形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戏曲动画并不是将戏曲生搬硬套地用动画来表现,目前市场上的戏曲动画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典型的就是荧幕上只出现一个简单戏曲角色的造型,表演单调,只是头和手的机械化的摆动,再将戏曲演员的唱段生硬地套进去。这样的动画不但没有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错误地引导观看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能力,结果适得其反。“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虽然已经启动,但如何寻找适合动画表现形式的戏曲剧种和剧目,如何培养既懂戏曲艺术又懂动画制作的优秀人才,如何在保留戏曲韵味的基础上又有出色的创新表现,以及如何普及推广戏曲动画并在市场开拓中走出一条新路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④

    目前,戏曲动画将首批推出100集,涵盖54个剧种,其中32个剧种属于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真假李逵》、晋剧《凤台关》、昆剧《十五贯?访鼠》、黄梅戏《女驸马》、豫剧《花木兰》、锣鼓杂戏《鸿门宴》等,也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珍稀剧种:耍孩儿《猪八戒背媳妇》、碗碗腔《打老婆》等,这些戏都将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荧幕上。虽然早期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现阶段新兴的中国戏曲动画发展显得并不成熟,特别是在对于不懂戏曲的动画制作人员来说,如何将传统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及戏曲的神韵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还需要中国动画工作者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但我们坚信,中国戏曲动画必然会成为中国动画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点的中国戏曲动画将会迎来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⑤

    回顾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戏曲表演性,不但创造了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不可动摇的“中国学派”的表演风格,它还将继续成为新兴戏曲动画表演中的主要特点,继续开创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点的动画作品。历史证明,这种戏曲化的表演特点并不是落后的、腐朽的、陈旧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会创造出更现代、更时尚、更新锐的现代艺术,中国戏曲动画的重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戏曲动画不仅是艺术形式的一次创新,也带来了传统戏曲和现代动漫的双赢。

第7篇

时代周报:两位导演最早看这部动画片是什么时候?

陈志宏:我是记得非常清楚,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确实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一些战争科教片,《地雷战》、《地道战》,很多都是黑白的,看到一部动画片,还是彩色的,简直大开眼界,关键是这部片子与众不同地讲了天上、海底的事儿,老听大人说天上、海底怎么样,但从来没见到过。《大闹天宫》真的让我体会到,原来天上那么美!那种感觉现在想来,真的还是记忆犹新,还有孙悟空72变的本事、金箍棒,是每个男孩的梦想。

速达:我们俩是大学同班同学,陈志宏是1970年,我是1972年。最早看《大闹天宫》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是学校组织看电影,暑假之前大家在自己想看的电影那儿打勾,然后一块儿去看。轮到看《大闹天宫》,总是全场欢呼。我总记得我一个同班同学一句话,说“呀我想着孙悟空帽子上的毛球球,好想去摸一摸”。那时候我们女孩子特别喜欢仙女,还好聚在一起相互模仿表演仙女摘桃。

时代周报:那现在由两位导演来重新导演这部经典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不过国内之前在电视、电影方面,改编过去经典的作品不少,但获得好评的似乎不多。

速达:我们就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保持原汁原味,不会随便乱改,整个片子剪掉的镜头在10个以内,特别少。我们大概剪掉了20分钟,但内容并没有少,观众几乎看不出来我们剪掉了哪里,这一点上我们是非常小心的;台词上我们也基本没动,因为《大闹天宫》已经是一个国宝,做一些小改动“哗众取宠”,我们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尽量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时代周报:把50年前的片子重新制作,应该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速达:原来片长100多分钟,现在剪到80分钟,故事线索没变,节奏上加快了很多,为了加强视听享受,在色彩音乐方面也有很大改变,音乐配器上加入很多西洋乐器,营造出宏大的效果,适应当代影院的需求。另外,由于现在都是宽银幕,新版除了修复原版、消除很多噪点外,还得增加不少动画填补画面,工作量比创作一部全新的动画片还要大。一个镜头怎么制作,怎么展开,我们都要反复讨论到细节,做好以后再一遍遍地检查,一个镜头修改十几遍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陈志宏:原来胶片的颜色都损失了,我们是拿到好莱坞去做矫正,请的是之前做《怪物史莱克》的调色师,我们和严定宪老师一起到美国去看,最终确定了色彩。后来还有修补画面,从2D到3D缺那么多画面,不能破坏原来的效果,是非常大的困难。补画面开始是交给美方做的,这可把他们难坏了,他们画出来的孙悟空像迪士尼的猴子。他们惊叹于中国电影人在上世纪60年代就能做出那样精美的动画形象。最后还是找中国的画师来画,美方负责背景。

时代周报:新版除了3D外,另一个宣传点是它的配音演员是全明星阵容。选择用明星来配音,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吗?

陈志宏:我们选的演员,一定要有配音功底。不是说谁有名就请谁,肯定不是这样的。明星基本都是专业院校毕业,学表演都有配音的功课,像冯小刚,他自己也在电影里演过戏,他对角色的理解是很好的,他给太上老君配音,声音沙沙哑哑,出来的感觉跟我们角色要求特别吻合。当然我们也有市场考虑。在国外,好莱坞的动画片也会请明星来配音。

速达:这次陈道明的配音是最绝的!他的声音,能在一句话里有很多个转折,能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全部用声音配出来,太绝了,特别好。

时代周报:对3D版《大闹天宫》的票房是否有个估计?

速达:我们是很有信心。我们自己看是真的觉得非常精彩。因为影片的基础是《西游记》,它本身的经典性质让这个故事可以永远流传下去,不是说到了今天《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作品就不流行了。而原来影片的画面设计者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通过我们的修复,今天来看,原来片子里的色彩还是非常漂亮。

时代周报:差不多同时,有另一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闯龙年》上映,喜羊羊与灰太郎系列近年来每年都在贺岁档推出电影动画,而且小朋友看得很多。

第8篇

关键词:动画;黄梅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动画是20世纪初发明的影像媒体艺术,但其发展迅猛,到了21世纪已经是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随着动画艺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做出有自己文化内涵的动画片,而随着这些动画片的出口,文化意识也在悄然地入侵接受国。

20世纪9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但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国外的动画片,因为电视台觉得进口一部动画片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做动画片的成本。而随着《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唐老鸭》等美日动画片的大量引入,中国年轻的一代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接受着一种文化上的“渗透”。最终受到冲击的不仅是我们的动画,更是我们的文化。

其实中国动画片的过去是曾经有过辉煌的,我们的“水墨动画”和“折纸动画”,也曾经在国际上受到过认可,这些动画片的共同点就是它们从骨子里散发着一种“中国味”,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世界动画的领军者的美式动画,美国的动画制作人也在不停地寻找他们的“美国味”,力求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美国文化。例如,迪士尼动画中就加入了大量的百老汇式的元素。而近些年来,中国动画一味地学习美式动画和日式动画,渐渐背离传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中国动画业渐渐陷入低谷。想要改变中国动画的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回归传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而将动画和戏曲结合起来就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戏曲与动画的结合早在中国动画的开始阶段就出现了,早年的中国动画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等动画片中的角色、场景、动作、音乐大量的运用着中国京剧的元素。这虽然是条老路但我们要老路新走,用新的形式来扩充中国戏剧动画的内容。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之一,称“黄梅调”,也称“采茶戏”、“花鼓戏”、“茶篮戏”或“二高腔”等,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建国前长期流行于长江两岸以安庆市为中心的皖颚赣三省接壤地带的广大农村和城镇。1955年由导演:石挥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演轰动一时,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国,但是得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多次出国访问各国,作为一张名片在世界人民中展示着自己,当时也是第一次把黄梅戏搬到大银幕上让世界人民所熟知。那么“黄梅戏+动画”能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能不能给黄梅戏和动画带来新的生命力呢?黄梅戏动画是将传统黄梅戏与现代动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进行融合,借用最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黄梅戏为安徽的戏曲代表,将它的文化精髓加以重新利用,必将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从中国动画的现阶段来看,需要有这种动画形式的出现。

1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应用价值

(1)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筑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以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文化用品和动漫为重点……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动漫产业大省。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筑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安徽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原创动漫作品的研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在的合肥动漫基地主要以外包加工为主,缺少高水准的原创动漫作品。我们想从黄梅戏动画入手,同时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期望在理论及具体实施操作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为安徽动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动漫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动画创作的需要。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是时尚与传统的结合,二者互补,相得益彰,动漫填补了戏曲在形式和传播等方面的不足,戏曲推动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为动画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为动漫创作提供了诸多题材,使之有了更新颖的内容。继续发掘、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本土艺术形式,张扬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2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研究内容

(1)黄梅戏故事的动漫改编。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安徽黄梅戏,题材故事多样,许多许多曲目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这些题材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品牌优势,黄梅戏这种艺术形式深入群众,很多曲目都家喻户晓。因此,戏曲本身就有品牌效应。二是题材优势,戏曲剧目的故事、题材及叙述都非常经典,在此基础上稍加改编,就能获得很好的动画故事。

(2)黄梅戏美术的动画应用。提取黄梅戏中的元素来丰富动漫造型设计,造型、色彩运用上都独具特色,具体体现在脸谱、服装、道具等方面,脸谱造型是性格化、格律化的,生、旦、净、丑各有差异,这些造型设计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装饰性表象的背后实际与人物的个性特征紧密相连,动漫造型正好需要这种高度提炼、概括的形象,兼具表现性与个性。服装、道具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往往呈现出抽象、夸张、概括的艺术效果,这些能快速转型运用于动画中。

(3)黄梅戏文化的动画传承。以动画表现黄梅戏,是保留原汁原味的戏曲,如何将传统戏曲的神韵以及手、眼、身、法、步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动画画面的快节奏转换和唱段的长短如何相得益彰?经典曲目我们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重新录音,与任务角色的动作表演紧密结合,动画画面将更加流畅。针对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将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通过实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3 结语

对于动画这个成熟的艺术形式,我国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动画要想有所创新,首先就要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将黄梅戏元素引入动画制作中,用动画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前人成熟的经验做依托,只有大胆地向前尝试与探索。在动画教育层面上,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尤其是现在,在全球文化的融合时期,如何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问题,而我们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与研究,运用动画这个新颖的载体,来承载并传承黄梅戏这一戏剧文化。

参考文献:

[1] 米高峰,刁天明.戏剧、影视与动画表演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思辨[J].电影评介,2011(06).

[2] 罗曦,张铮.论动画艺术中的戏剧冲突[J].神州,2012(12).

[3] 韩茗妍.浅析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民族化语言[J].艺术与设计,2014(06).

第9篇

摘要:自1928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问世后,动画这个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摄影、音乐和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大放异彩,音乐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突出动画影片的情感、加强动画的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快乐大脚;音乐;动画

2011年11月18日《快乐的大脚2》上映后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和评价,缺少原创性和故事性。即便如此,他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除了iMAX 3D震撼的绚丽画面外,动听的主题曲和配乐歌曲更是让每一个观众享受了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如果说该片的情节让你不知所谓,那么企鹅海的踢踏舞定能让你击节叫好,影片的开端就是大场面的企鹅舞,伴随着全片的则是企鹅音,《节奏王国》、《今夜星光灿烂》、《我们是冠军》这样的经典名曲在企鹅们的嗓子里可谓信手拈来。

该片配音阵容强大,巨星多多。给爱说俏皮话的企鹅拉蒙配音的是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Erik那嫩嫩的声音,竟然来自51岁高龄的伊丽莎白・戴利(Elizabeth Daily),伊利亚・伍德(Elijah Wood)依旧是给企鹅男主角马布尔(Mumble,Erik的父亲)配音,女歌手Pink(粉红佳人,真名:Alecia Moore /艾蕾莎摩儿)为企鹅妈妈Gloria配音,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马特・达蒙(Matt Damon)两位型男猛汉为南极磷虾Bill和Will配音又为这部动画片带来了不少的粉丝,格格巫扮演者Hank Azaria亦参与献唱和配音。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幕后明星不但配音,更是共同欢唱多首经典歌曲!开场的组曲《Opening Medley》全员大集合,一口气过瘾串连:灵魂放克歌姬Chaka Khan领军的Rufus乐团沦陷英国之关键《Ain't Nobody(Loves Me Better)》、永远的流行天王麦克杰克逊的家族团队The Jacksons红歌《Shake Your Body(Down To The Ground)》、逗趣将LL Cool J的《Mama Said Knock You Out》改编《Papa Said Knock You Out》,以及结合最潮型男贾斯汀的冠军性感出击《Sexy Back》、舞后珍娜杰克逊的 《Rhythm Nation》,让你忍不住手舞足蹈!著名摇滚趴踢女王红粉佳人(Pink),特献上一曲新歌《Bridge Of Light》;同样也能歌善舞的老玩童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演唱欢乐爱秀登场《The Mighty Sven》。众多经典歌曲和实力唱将的演绎,使得整部影片更像是一场歌舞剧,该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的巧妙运用。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观众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观众,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在片中,有一段企鹅们被困住,马布尔和埃瑞克发生争吵,企鹅妈妈格洛丽亚想把自己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传达给儿子,鼓励小埃瑞克的歌曲《Bridge of Light》,让不少观众感动感动落泪。

The Beach Boys 的《DO IT AGAIN》,是企鹅第一次下海游泳时唱的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第一次下海游泳时的期待、兴奋,同时又充满紧张和忐忑的情绪。此时音乐表现的是动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达到动画丰富的内涵,音乐表示情感的力度强烈可以弥补画面人物感情的深度与强度的不足,可以与画面相互补充形成独特的声画立体氛围。在动画片中不一定要有对白,只要有音乐同样能抒发人物的情感,刻画话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经典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滑稽的表演和音乐完美的结合,急速的钢琴音是猫和老鼠追逐与逃跑的情形,角色笨重、滑稽时就用大号演奏,汤姆猫悄悄跟踪杰瑞鼠,用钢琴上的高音部分跳跃演奏,在表现杰瑞鼠打败汤姆猫洋洋得意、自我陶醉地跳起舞蹈时,就用小提琴演奏,鼓声和镲声是它们的剧烈撞击……这一系列音乐喜剧手段的运用,足以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得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影片产生了强烈而有趣的视听效果;国产动画《三个和尚》,基本上没有对白,全凭音乐来推动情节和表现主题;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机器人瓦力》,前20分钟都没有任何的对话,只是通过音乐来渲染地球遭到毁灭性破坏后的荒凉、机器人瓦力独自在地球工作的寂寞和孤独,这个时候音乐反倒成为了影片的灵魂。两只南极基友磷虾子在分开时,比尔哼的《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舒缓而又忧伤,此时的音乐渲染画面的情绪、烘托气氛,加强画面所表现人物心里的失落、矛盾和担忧等特征。企鹅们被围困后,马布尔请海象帮忙,艾瑞克唱的那首《Erik's Opera》,既有点搞笑又很感人,最后凭借艾瑞克的倔强和对诺言纯真的信任而打动海象。一首很动感的英文歌曲《Dragostea Din Tei》,因为被中国歌手郭美美翻唱为《不怕不怕啦》而广为中国观众熟知,不知不觉中拉了很多中国粉丝。音乐对于动画既可以很好的渲染影片的气氛增强感染力,也可以恰如其分的模拟节奏和情景真实感,同时对动画整体风格的塑造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音乐还可以拉近影片和观众的距离,是整个动画制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影片快结束海象来帮忙砸冰山的时候,企鹅们唱的《Under Pressure》,经过改编更加震撼更加的感人,听到这段歌曲就有一种直击到心灵深处的感动。画面中海象、企鹅、磷虾一起跳舞,色彩绚丽,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气势磅礴,让观众在炫目的视觉和听觉形象中得到了相当震撼的心理感受,让我们产生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动画片中的音乐首先是为影片服务的,主题音乐是阐述影片中心思想的最直接体现。观赏动画片时,我们不仅仅是为动画片的幽默、滑稽所吸引,更为他们的音乐所深深感染,很多经典音乐都是伴随着影片的热播而广为传唱。或许某天我们听到《Bridge Of Light》、《Dragostea Din Tei》、《Under Pressure》这些歌曲时,会想起色彩斑斓的南极、可爱的小艾瑞克、搞笑的基友磷虾……这就是动画片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能够触及到内心的深处,勾起我们某个时间点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宋杰.视听语言一影像与声音[M].中国广播出版社.

[2] 孙立.动画视听语言[M].京华出版社.

[3] 於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M].海洋出版社.

第10篇

[关键词] 中美动画片;文化差异;语用对比

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时间不算长远的动画产业发展史上,美国是世界动画领域的翘楚,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动画电视剧都有不俗的票房成绩;我国还只能算是动漫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我国动漫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出现很多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中美动画作品各具特色,这是因为两国间的文化特点及民族性在动画片中都有体现。本文以优秀动画作品为例,对中美动画片的文化差异,特别是语用差异进行了对比探讨。

一、中美动画片元素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一)主题元素

美国动画片的取材颇为广泛,无论是取自本国,还是国外的题材,美国动画片制作者都能够推陈出新,将原有故事题材进行解构,将美国本土文化渗透于其中。以美国迪斯尼所创作的《花木兰》为例,这本是取自中国的故事,描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故事本身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之道的弘扬,可是迪斯尼却将这一故事进行了重新解构,融入进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从而展现的是花木兰这一“女权主义者”通过不断奋争,突破重重障碍枷锁,实现自我的过程。由此可见,美国动画片的主题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展现。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寓教于乐”,动画片的制作亦是如此,在我国动画片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有优秀动画片作品都不能摆脱这一痕迹。以《大耳朵图图》为例,这个故事以平凡小孩胡图图家为载体,讲述了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趣事,这个故事内容健康,能够对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这个动画片是“寓教于乐”的典型作品。

(二)题材元素

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很多题材都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取得的,如《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哪怕是现在的《福娃娃开心游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宝莲灯》等,也都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缺乏本土文化,但是在其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将他国文化加以融合,使该国文化呈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综合性的特点,这在美国的动画制作中也有体现。如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就是集合了极具我国文化特色的“功夫”与“熊猫”两个元素,深受人们喜爱。

(三)设计元素

动画片的主要观众是孩子,要求其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既具备趣味性又有丰富的想象力,注重情节与画面的设计。美国的动画片作品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也颇为鲜明,动作特别生动夸张。以《猫和老鼠》为例,虽然这部动画片的配音极少,但是通过片中主人公的动作与表情,我们还是对剧情一目了然。在画面设计手法的运用上,我国的动画作品有突出之处,如《铁扇公主》就是将水墨画与戏曲艺术相结合。在人物设计方面,《大闹天宫》就是典型之作,它曾因此轰动世界。但也应看到,我国动画制作方面还应加强想象力与夸张手法的运用。

二、中美动画片文化模式的差异

这节主要以《猫和老鼠》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进行文化模式的比较。

(一)价值观导向的差异

在价值观导向上,美国突出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猫和老鼠》将这一文化模式表现得淋漓尽致,汤姆和杰瑞共同生活在一个康富之家,它们虽同处一个屋檐却各有住处,以杰瑞为例,它的卧室不大,却布置得很精致,不但有自己的小床,还有所有的个人生活用具。而该片中杰瑞与汤姆是天敌,每一次杰瑞都是凭借自身的智慧逃脱了汤姆的魔掌,还让汤姆这只猫吃尽了苦头,这是美国人追求靠自身奋斗取得成功的人生哲学的体现,是符合美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观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与之完全不同,羊羊们共同生活在羊村里,它们是一个群体,受慢羊羊的共同领导,它们凭借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战胜敌人,个体小羊被抓而羊群体去救是该部动画片的常见镜头,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所追求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文明方式导向的差异

中美文明导向的差异也在动画作品中广泛存在,美国动画片较多体现出变化性的工业文明导向,如在《猫和老鼠》中场景是经常变换的,既可以是温馨的客厅,也可以是灌木丛生的小岛,更可以是汹涌澎湃的海上,该片中的杰瑞十分喜欢旅行,这是美国人重变化的表现。而《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场景则变换不大,大多是在青青草原上,小羊们生活在羊村里,灰太狼生活在狼堡里。羊村是我国北方民居的象征,有篱墙保护着小羊们的安全,这体现了我国传统篱墙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我国农业文明下国民求稳心态的体现。除此之外,在《猫和老鼠》中,杰瑞还时常挑战汤姆的权威,如故意捣乱让汤姆受到责罚、引诱野猫抢夺汤姆的情人、抢夺汤姆的食物等,这是美国人固有的进攻性文化模式的体现。而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羊们是在自己的范围内生活的,只有在灰太狼威胁到它们的安全时它们才出击,它们从不去主动挑战灰太狼的权威,这体现了我国传统旧有的防御性文化模式。

(三)人际关系导向的差异

不同国家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取向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通常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类,即情感型、工具型与混合型。我国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人际关系上较为倾向于情感型取向;而美国则是一个法理社会,在人际关系上较为倾向于工具型取向。在动画片领域两国间的不同人际关系取向充分显现出来。《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是天敌,他们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存在激烈的斗争,以“小狗野餐”这个故事片段为例,杰瑞利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计谋,借助狗爸爸与汤姆间矛盾,成功地逃脱汤姆的追捕。在该部动画片中,汤姆与杰瑞间的斗争是故事得以进行的主线,但这两个天敌间也存在合作的时候,这是为共同的利益所驱使的,即为了共同逃脱女主人的责罚,或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以“共斗大鲨鱼“故事片段为例,杰瑞帮助汤姆逃脱了大鲨鱼的大嘴,但旋即杰瑞就伪装成大鲨鱼去吓唬汤姆,这充分地体现了美国人所具有的工具型导向人际关系模式,即个体间追求的是永远的利益。我国的动画片经典《喜羊羊和灰太狼》中,描绘的是羊与狼两类天敌的故事,羊羊们是精诚合作的团体,它们共同生活、共同玩耍、共同对付敌人;狼的目标是抓住、吃掉小肥羊,狼与羊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这是中国人义利观的体现,该部动画作品反映的是我国情感型导向的人际关系模式。

(四)思维方式导向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模式导向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动画片制作方面,一般而言,动画是“动”与“画”的结合,因为中国人较为擅长整体性、直觉性的思维,所以我国动画作品“以画为本”,而动画的整体美感绝不会因为“动”的缺失而失去,以《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这部动画取得了良好的整体画面效果,是因为在动画的色彩上选取了明亮型的颜色,既有绿油油的草地,也有蔚蓝的天空,还有红彤彤的太阳,在这些明亮的背景之下,是一群造型、颜色各异的小羊们在嬉戏。除此之外,动画片所采取的缓慢的移动速度,也为观众们营造了一种充满温馨与活力的画面。美国人所采取的大多是逻辑分析思维方式,表现在动画制作领域则更重视动画“动”的一面,即美国人所制作的动画是“以动为本”的,他们的动画作品更像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这在《猫和老鼠》中有突出的表现,整部动画特别注重细节与动感,如在对杰瑞与汤姆的塑造上,能够让我们看清猫与老鼠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即使是杰瑞胡须的抖动也不放过,更有甚者能够通过瞳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哀伤。《猫和老鼠》让人感受到的是美国奇特的想象,表现的是美国式的幽默。

(五)民族精神导向的差异

很多美国人是讲求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这在《猫和老鼠》中也有体现,汤姆的任务是捉老鼠杰瑞,但是生活在主人所提供的富足物质条件之下,汤姆是懒惰的,它时常偷懒睡觉,失去了很多抓住杰瑞的良好机会,即使是捉到了杰瑞,它也并不急于将杰瑞吃掉,而是要将这只老鼠玩耍逗乐一番,这体现了美国人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性格特征。与汤姆截然不同,《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灰太狼是个实干家,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节俭、勤奋的传统美德。灰太狼的衣着是简朴的,它头戴打着补丁的汉堡造型帽子,身着单薄的衣衫,只有一个围兜;灰太狼夫妇所生活的狼堡的条件是简朴的,既阴暗潮湿又家具简陋。灰太狼是一只被逐出狼群的中年公狼,它有自己的家室,出于饥饿的自然本能,出于养家糊口的责任,它一直都想尽办法捉羊,虽然屡次失败,虽然饱受红太郎平底锅的毒打,但是它仍然绞尽脑汁捉羊,它是我国众多已婚青年男性的缩影。

三、中美动画片语用对比研究

人们在实施言语行为之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语用规则,在不同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言语行为及语用规则得以产生,但在这些言语行为与语用规则之上,也能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下面是以我国动画大片《快乐东西》和美国动画大片《辛普森一家》为例,进行文化差异中的语用对比研究。《快乐东西》是我国第一部家庭动画情景喜剧,描述了老北京胡同里一家四口调皮搞笑的故事,该片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该片众多的观众中,有一半以上是成年人,这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动画片是小朋友专宠的看法。《快乐东西》之所以备受欢迎,与它诙谐的人物对白有很大关系。比如在其“没过河就拆桥”故事中,吴兰西的话“脑子进水了,折你个头啊,看清楚点,咱们这个房子要拆了”,甄晓东的话“得,拆迁办就得乖乖地听咱宰了,明天我就上那开价去”,这都体现了北京的独特语言特色,也极为幽默动人。美国的动画大片《辛普森一家》,真可谓是老少通吃,观众层面众多,该片的对白也是极具特色 ,如辛普森一家前往教堂参加青葱岁月的悼念活动,可是迟到了,霍默却还在教堂外大声喧哗,玛姬(霍默的妻子)叫其安静,霍默却说:“没关系,没人听得到的,他们都在里面谈论着假话连篇的虚假上帝呢!”而当他们走进教堂时,发现大家都听到了他刚才的话,于是霍默假装虔诚的说道:“你们好!上帝与你们同在!”这与美国民众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传统是相联系的。由此可见,中美动画片是各具自身语言特色的,其中人物的言语行为是依据本国语用规则的。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间是存在文化差异的,而这些文化层面的差异在动画领域被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美国是动画制作的强国,中国是动漫制作领域的后起之秀,这两个国家都有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本文通过对两国间诸多优秀动画作品的对比分析,得出两国动画大片文化层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莹.我们应该创作怎样的动画片——兼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J].声屏世界,2010(08).

[2] 赵彤.天敌故事的文化构造及市场潜力分析——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同《猫和老鼠》的比较中进行[J].当代电视,2010(01).

第11篇

中国上海,万航渡路618号。

坐落于喧哗的城市街道一侧,两边都是小门脸的商铺,如果不是大门口挂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铜牌,很少有人会留意门后那栋不起眼的5层老楼。但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却是中国动画片的“梦工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几代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经典之作,都在这里孕育、出生、放飞,都离不开“美影厂”这个鲜明的标签。

说起中国动画,特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57年4月1日,前身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美工科卡通股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特伟是第一任厂长,直到1984年卸任。在美影厂成立早期,中国动画大多模仿“苏联模式”,1955年,美影厂推出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动画电影节上获奖,却被评委们误以为是苏联作品。这使特伟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1956年,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地将之贯彻到他执导的《骄傲的将军》中,把将军的造型脸谱化,动作也糅入了京剧舞台元素。

就在此时,万籁鸣从香港回到上海。1926年中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都出自万籁鸣及其万氏兄弟之手。万籁鸣提出要完成自己的夙愿,拍《大闹天宫》。这将是美影厂的第一部影院片,特伟全力支持,把最好的人手都调拨给万籁鸣。在《大闹天宫》演职员表上,我们能看到一系列当时年轻的、后来鼎鼎大名的名字,比如现在被誉为国宝级大师的严定宪,当年只有24岁,却被任命为《大闹天宫》原画组组长,无人提出异议。美影厂宽松的创作氛围,由此可见一斑。

1962年,《大闹天宫》上集进入影院,好评如潮,并先后在国内外获大奖。可惜1964年推出的下集却命运多舛,由于“”的原因,这部片子被冷藏了十多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第一次完整地面对观众。现在人们说起《大闹天宫》引发的观影热潮,指的其实是这一波。很多出生于70、80年代的观众,至今还津津乐道地提及,小时候从大银幕里听到那一句“孩儿们,操练起来!”和“呔,玉帝老儿!”时,打心底为那种恣肆的痛快劲儿所折服。

“金猴奶糖都出来了,没收过一分钱”

进入90年代之后,在日本动漫、美国迪士尼动画的冲击和本国市场的压力之下,上海美影厂的风光开始有所消减。最近几天,一则关于美影厂的微博悄悄流传:“《邋遢大王历险记》之后,上美厂的主力约200人都被借到Disney赶工。完活儿以后,全都被Disney帮忙办绿卡留了下来。仅一人回国。从此上美厂一蹶不振。”引得很多忠实粉丝纷纷转发并“求正解”。1984-1989年担任美影厂厂长的严定宪对此进行坚决地否认,笑言“那时候出国多难,谁有那么大本事一下子出去200个人”。现任厂长钱建平则直言:“这种说法太荒唐了!从美影厂来说,我们每年都有新作问世,《邋遢大王历险记》之后的这几年,创作量还是很大的。对这种无稽之谈,我们以后也不会特别回应。”

但严定宪也承认,美影厂当时确实正处于低迷期。“现在有人抨击我们不懂得利用市场,不懂做衍生产品,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你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一件,1985年,我跟生产办公室主任说,可以拿着美影厂的经典形象到玩具厂走走,授权做在他们的产品上。生产办主任走了几天,回来告诉我,说太难了。人家玩具厂都说:我们有自己的美术设计组,养着五六个人,他们只要到电影院转一转,回来就能画出那些形象,干吗要花钱买?另一件,我跟日本的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很熟,有一次他来上海,我陪他逛城隍庙,看到有卖铁臂阿童木的气球。手冢笑着说,这要是在日本,他可以拿分成的。我说在中国,我们的孙悟空、黑猫警长用得到处都是,金猴奶糖都出来了,没收过一分钱。”

“老本,我们还吃得不够”

近年来,美影厂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元的创作方向,2000年的《宝莲灯》、2006年完整版的《西岳奇童》、2008年影院版《葫芦兄弟》,还有近年火红电视荧屏的《大耳朵图图》都有不错的反响。但与此同时,美影厂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吃老本”、“没新意”的质疑。钱建平回应说:把一个经典动画形象做成系列片,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像迪士尼的米老鼠都做了几十年了,日本的哆啦A梦也有系列电影。“中国以前没有版权概念,花很大力气做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做完了就结束了,没有系列片,更没有衍生产品,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像美国和日本这样选取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动画形象做系列产品,从产业经营的角度来说是很好的做法,你看迪士尼乐园吸引了多少受众!美影厂的片库里有五百多部片子,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我们从中选取出两三部进行再创作,这个比例其实是很低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于1941年,2011年我们拍摄《大闹天宫3D》,也是向华语动画70周年的致敬之举。另外,这些动画片只有相对年长的观众看过,年轻观众却非常陌生,或者只看过我们俗称‘酱油色’的版本。把一些经典动画片进行翻新,也是对经典负责,对观众负责的做法。”

钱建平说,美影厂主张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对美影厂经典动画形象的激活和再发展,同时要恢复艺术短片的创作。“这是美影厂的一项优良传统。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木偶片《阿凡提》、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折纸片《聪明的小鸭子》,都属于艺术短片。通过做艺术短片,可以激活年轻人的创作激情,培养创作能力,同时,通过艺术短片探索出来的一些手法和表现效果,还可以用于商业大片的创作。”另一方面是新的动画形象的创作和扶持。“现在我们说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不再局限于片子本身,而是说要激活一个或者几个动画形象,从而形成产业链效应。”

第一时期

滴水成石

这时期的作品常常被唤为“神作”,“神作”背后是那一代中国动画人滴水穿石般的用心:拍《小蝌蚪找妈妈》,摄制工序极其繁复,光是用在摄影上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直到上世纪80年代特伟访问迪士尼时,还被那里的动画艺术家们团团围住,要他解释如何把水墨弄上胶片并呈现出墨渗淋漓的效果;拍《大闹天宫》时,原画组去北京体验生活一个月,留下至少十多万张手稿……

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1979《哪吒闹海》

1962-1964《大闹天宫》

1980《雪孩子》

1956年《骄傲的将军》

1960《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时期

第二轮繁荣

美好时代很快就被“”切断。在经历了第一轮辉煌后,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美影厂才迎来了新的繁荣。《三个和尚》、《哪吒闹海》、《金猴降妖》、《雪孩子》、《西岳奇童》、《天书奇谭》……动画技术更为精良,前一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开始独当一面。

1984《黑猫警长》

第三时期

走进电视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影厂也开始了系列片的创作,《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邋遢大王历险记》、《舒克和贝塔》等都出于这一时期。与同时出现在中国荧屏上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森林大帝》、《花仙子》相比,这些国产动画片毫不逊色,赢得大批小观众的喜爱。

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是这样画出孙悟空的!

“那时我们多年轻啊,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

现在人们说到《大闹天宫》,都说是万籁鸣继《铁扇公主》之后的夙愿,事实上,在万籁鸣之前,特伟已经打算要做《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就是他的一次练兵。

1960年暑假,中央美院的张光宇来到上海,住在华侨饭店,他总共设计了12个主要人物,像孙悟空、玉皇大帝、二郎神、哪吒等。但是当我们看到他设计的三种孙悟空形象时,都傻眼了,太复杂了,这个怎么画?暑假结束,张光宇要回北京上课,万籁鸣就组织原画组开会。万籁鸣导演作为老专家,动画片看得多了,他很确定一部大片的主角应该线条简单明了,色彩鲜明亮丽,造型容易掌握,我最后综合大家的想法,把孙悟空的形象简化成现在这样。万导这才拍板,说:很醒目,很有气概,就这样画!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自己哪来的那么大的胆子,张光宇是国内头一号的行家,我们这么拿过来就改。如果往后推十年,我怎么也会考虑考虑,或者到北京再听听他的意见。

我们被分成五组,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时,午饭时间休息两小时,晚上吃过晚饭,七点到九点继续工作。因为工作忙,有时候周日需要加班,就把儿子带到厂里,给他纸笔,让他自己画着玩,我大儿子后来做建筑设计了。

第12篇

“我是大力水手,我喜欢吃菠菜,因此我力大无比!来一罐菠菜,吹两下烟斗,向坏人冲过去……对,我就是大力水手,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危难,我都会立刻来救你哦。”这是系列卡通片《大力水手》的经典台词。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力水手》这部卡通片竟是由一家菠菜罐头生产商赞助拍摄的。

此后,随着电视和电影的发展,波比演变成系列卡通片《大力水手》里一个手持烟斗、爱吃菠菜的英雄救美式的屏幕形象,而且历经数十年长盛不衰。该片拍摄于1929年,70多年来的传播,已经使几代美国人都养成了吃菠菜的习惯。

2009年春节刚过,长春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在其投资拍摄的104集电视动画连续剧《乌龙院》情境和情节中,将植入长白山和人参等12项元素,随着动画片全球播映,来推介吉林省的特色旅游和独有的人参产业。

《乌龙院》电视动画连续剧改编自台湾漫画大师敖幼祥的同名漫画书,而《乌龙院》漫画书风靡华人世界20多年,经久不衰,发行量更是高达1.2亿册,每三个中国孩子手里就有一本《乌龙院》,是当之无愧的“华人动漫第一品牌”,以此为基础制作电视动画连续剧,必将引起广泛关注,形成《大力水手》当年在美国的轰动效应。

《乌龙院》制片方是长春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勇介绍,《乌龙院》暂定为104集系列电视动画片,聘请《海尔兄弟》动画片总导演、中国实力派著名动漫导演――母一辉担任总导演,韩国著名导演吴兴善担任技术总监,公司正全力制作这部系列动画片,将于2009年制作播出其中的第一部(26集)。

长春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CEO李儒奇说:“我们将长白山和人参植入104集动画片中,就是通过这种植^式广告的形式,宣传吉林省的旅游胜地长白山和吉林省也是我们中国的特产――参,帮助吉林省政府开发旅游资源和人参特产资源。同时,我们将在动画片中植入大量中国元素,利用动画片《乌龙院之长自传奇》在海外发行播放的契机,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次植入式广告宣传。”

据了解,华漫兄弟将把长白山作为重要的背景植入,而将人参作为重要的动漫人物植入,这样能配合长白山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和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开发,带动通化、白山等地长白山人参系列产品开发,人参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人参产业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报纸、广播、电视是被广告主青睐的三大广告媒介,而随着动画片越来越占据大众娱乐的市场,动画片也将成为一种新的广告媒介。动画片中软性植入广告,通过动漫人物演绎,推升品牌美誉度,让受众在观看动画片时不知不觉被广而告之,随着剧情的发展接受广告。

虽然动画片植入式广告有着多种优势,然而,中国动画制作人或投资人往往忽略植入式广告市场的开发。国产动画电影如《勇闯天下》、《宝葫芦》、《魔比斯环》、《勇士》等,在植入广告运营上,无不例外地“缺席”或“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