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北京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平台

北京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平台

时间:2023-05-29 18:0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北京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平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北京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平台

第1篇

北京奥运会以后,人们对志愿服务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志愿者的微笑和身影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特别是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其实,志愿服务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以为,志愿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如今,大家对于志愿服务已经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还有不足,比如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成年公民的事,中小学生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开展。诚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可能像专业的志愿组织那样参与到赛事组织、灾后救援等活动中,但那也是一种真实的社会义务服务活动,而且志愿服务的意识需要从学生阶段培养。

从小学阶段就开展系统的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就学生而言,志愿服务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学生道德体验活动,是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公益精神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是一种不计报酬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公益精神,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良好的基础道德品质。其次,就学校而言,广泛地开展志愿精神教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课外、校外活动,而且有助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是发展学生社团组织、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可以引导中小学生做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推动者,带动家长和家庭乃至社区,有利于在全社会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小学较为系统地开展志愿精神教育,常态化地组织开展学做志愿者、践行志愿者的准志愿服务,是培养未来社会志愿者的基础性工作。在志愿者教育、培养、培训和形成的多种途径中,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重要的渠道之一。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积极开展志愿精神教育,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从小播下志愿服务的种子,培养志愿服务的意识,是培养大量的未来社会志愿者的通行做法,比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有志愿服务的教育内容。

现代志愿服务的概念来自西方,但是,志愿服务所倡导的一些理念和实践都不是今天才有,“学雷锋”倡导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与其有相通之处,如果说有差异,主要是志愿服务的发展衍生了更多专业的组织,其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值得学习借鉴。目前,如何将志愿服务更好地引入到中小学,系统地开展志愿精神教育,常态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有三件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是要开发更多适合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岗位。学校要根据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积极探索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特别是在校内外就近就便地开辟一些志愿服务基地或者志愿服务岗位,不断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像北京二中、北京五中等学校立足校内,辅以校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岗。

二是要创造更多的契机持续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比如,针对中小学生,专门设立公益服务周、志愿服务活动月,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节日或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设立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日。目前,每年3月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重要的是不能让其三月里来四月走,要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同时,成年人要为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做好榜样。

三是要完善学生志愿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正式注册志愿者的高中学生来说,志愿者协会就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更多的非正式在册的中小学志愿者来说,可以借鉴美国、韩国等国家的经验,由学校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的积分档案,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体现,作为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当然,这其中,诚信的保障非常重要。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已经明确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对于志愿服务的推动和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契机。

第2篇

【关键词】网球文化;建设;中小学;重庆

我国中小学的网球运动的发展还相当薄弱,这一现状将直接制约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高度发展。若要让网球运动在我国得到较大的普及与提高,要让男子网球向女子网球一样在世界几大网球赛事上有同样的实力和水平,笔者认为:加强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网球文化建设不可忽缺。地处西部的重庆,网球水平更是落后于沿海和中部地区,为实现网球运动的均衡发展,重庆中小学网球文化建设应更加重视。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中小学网球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平台与网络,收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1.2.2田野调查法 实地走访调查了重庆市20所中学和20所小学,对学生、教师领导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查。

2.网球文化的内涵

根据文化哲学的区分,网球文化结构区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指人在网球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因此,可以这样给网球文化作内涵界定:网球文化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形成的网球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财富总称。

3.重庆中小学网球开展现状

为了解重庆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实际现状,笔者走访调查了20所中学和20所小学的学生、教师、领导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经过对采集信息的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3.1网球场地极少,严重制约网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

经过走访调查的40中小学来看,仅仅有2所学校有2块网球场,而且这2块网球场地都集中在知名中学,可见重庆市中小学的网球场地极其困乏。网球运动的发展,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场地设施作保障。一般情况下,一块网球场容纳4人练习就足够了,而据调查得知,几乎所有中小学的体育课人数都远远超标,都达到50―70个学生一个教学班,这给体育课的组织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考验。可见,网球场地的缺少直接制约着重庆中小学网球运动的开展。

3.2缺乏惯例性网球比赛,对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极不完善

除了受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缺乏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重庆这样的西部区域性中小学网球竞赛更是缺乏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重庆中小学网球运动开展的积极性纵然不是很高,使网球运动的发展严重受阻。

4.加强重庆中小学网球文化建设的对策

4.1加强对重庆市中小学网球场地、器材的建设力度

要想让网球在中学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提高,充足的网球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先决条件。没有充足的场地设施作保障,要想对中小学生的网球运动做普及简直就是无本之木。因此,政府或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给予中小学建设网球场地的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器材经费等作出强力的支持与报障;并且对学校相应的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进行评估,总体进行科学规划,尽量把那些耗资巨大而使用率极低的场地设施经费进行缩减或砍掉。

4.2加强重庆中小学网球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建设

4.2.1激发青少年对网球的兴趣

青少年学生对网球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中小学普及网球的核心动力。只有对学生本身对网球产生强烈的兴趣爱好,才会形成良好的网球运动的热氛围。而重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对网球的钟爱兴趣激发做得很不够,普遍认为网球运动是高端的运动项目,现在没有条件加以推广。其实这种认识与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网球的高端更多的体现是在于它的精神层面,而不在于认为参与网球运动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其实网球运动的消费并不高于其他的篮球、羽毛球等常规项目),精神层面的高端要求何尝不对学生进行深度的扩展与激发呢?因此,青少年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钟爱兴趣激发不可忽视。

4.2.2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球制度文化的宣讲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很高雅的运动不仅仅是因为是它来源于贵族阶层,笔者认为它的高雅在于网球运动的规则文化要求以及从事有关网球运动的一切礼仪文化要求,规则与礼仪要求参与网球运动的运动员、执法裁判、球童以及对观看网球比赛的观众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文明、规范、现代、时尚、和谐相处的一些准则和行为。因此,作为中小学生阶段,除了学习基本文化知识以外,还得要学习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社会知识,养成良好的社会公民素养,以网球运动来教化青少年习得良好优秀的公民素养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之一。因此,中小学在对网球普及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球规则制度文化的宣讲。

4.2.3加强网球教师或教练执教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网球教师或教练的执教素养能力事关网球事业在基础教育中的繁荣与发展。目前我市中小学网球教师或教练还比较紧缺,整体执教素养还不够高。出现这一现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者是由于为学生开设出网球专业的专门体育院校(系)还不够普及,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大量中小学对专业网球教师的需求;二者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网球培训次数非常少,培训时间短,虽然对提高教师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尚不能满足网球运动开展的需要。网球教师和网球教练在教学或教授网球技能的同时,应该多注重自身的一些教授的方法,执教能力的提高,不能太死板而没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4.2.4加强中小学网球赛事的组织

科学合理适度的网球赛事是检验和提高中小学网球运动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网球赛事的组织,能够更加调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竞争。因此要发展重庆中小学的网球运动,网球赛事的打造不可或缺,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资金来打造有惯例性的网球比赛,逐步形成很具有活力的地缘性中小学网球赛事,从而以此开发网球竞赛的赛事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美术教育 基本策略 “智能式”发展

一、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素质教育已有明显提高,但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由于认识不足和客观条件所限。美术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中小学甚至处于没有教师、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核的状态中。学生成了“音盲”和“美盲”,这对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可谓错失良机,更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缺少了一个发展平台,造成农村学生多数综合素质低等。目前来看,农村中小学重主科、轻副科,尤其是艺术类学科落实不够。在客观上,美术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够,无形之中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难度。其次,农村美术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师学历水平普遍不高,整体能力较差,导致美术理论和技能学习得不到正规培养,学校逐渐成为进行“智育”教育的场所,对美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完全忽视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虽然农村中小学也实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年度考核制,但对于美术学科却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教育形势,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当务之急。

二、“智能式”教育的名称界定

“智能式”主要指智和能,强调智慧和能力。智能教育包括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科学素养的教育。“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美术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美术教育的“智能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力、创造力、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智能式”教育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顺应学生成长规律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意象美术教学,以意取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提高学生设计动手的能力。因此,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开设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最终可以获得美术学习的快乐。

三、发展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

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首,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要任务,达到美育与智育同步发展,进而使农村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有质的提升。

1.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政策

传授知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今天的教育是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和前提下开展,因此,改变旧有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农村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为标准,采取开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活动课程,让学生以全新的知识结构进入美术课堂;同时还应贯彻落实教育部签发的《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与其他学科同样要求,切不可把艺术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农村美术教育应扩大政府资金的投入,政府在投入教育经费时,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应该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

2.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因地制宜培养师资。增强美术教师的责任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具备绘画功底,还应具有良好的美术理论素养以及授课能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农村美术教师处在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更应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教学用激励和正面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以美启真、乐中开智,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学校应该通过美术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唤起美术教师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通过量化评估打分评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带给教师自身教学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改革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为弘扬民族优秀美术文化,体现各地区美术教学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辅助教学,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乡土文化对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发展农村美术教育要以丰富的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为资源,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将其在美术教材中渗透。例如,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剪纸、刺绣、编织、泥塑、木版年画等,将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对学生在文化传承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成就美术知识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4.以美育人,和谐发展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智能式”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将思想品德作为“智能式”教育的基础,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劳动创造一切的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应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美育之中渗透行为美与心灵美同步,集体荣誉和协作同行。这样,美术教学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向以审美情感为目标的方向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结语

“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在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实施的。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通过新型教育模式的开展,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高度融合,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使其心灵得到美化,精神得到升华,使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落后状况治根、治本。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谈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M].中国美术教育出版,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日前,多部门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不仅明确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也提出了关注学生有无精神恍惚、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多次实施暴力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等具体举措。专家指出,任何情境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允许,必须做好早期发现,惩戒和教育并举,防止受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前,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3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与以往不同,《意见》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举措,如“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等。

事前

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意见》提出,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在施暴者的心中,欺凌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分析,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欺凌和暴力才会屡见不鲜。《意见》明确,任何情境下以任何形式诉诸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中小学生头脑中树立“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才能指导他们正确判断身边的欺凌、暴力现象,从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

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心防”和“人防、物防、技防”同等重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谈到,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人防问题也有相应的责任制度规定。这次多部门出台的防治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意见》,将学校安全管理视为预防学生欺凌与暴力发生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心防”的重要性。

《意见》强调,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程斯辉认为,这正是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安全。此外,应该对学校的优秀学生、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事中

早期发现,监控上下学重要时段与路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范国睿认为,每一起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被施暴者双方都是受害者。被施暴者一方,身心受到伤害;施暴者一方,人格也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待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健康。在应对策略上,应当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其中,现场干预一环,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校园暴力事件正在发生时,应该如何干预呢?

《意见》特别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重点监控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对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

“早发现,是迅速、妥善应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认为,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教师和家长能够从学生的行为、情绪、衣着、用品等方面发现卷入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迹象,及早发现尚处隐秘期的欺凌和暴力现象,并且实施早期干预,将欺凌和暴力遏制于萌芽阶段。

范国睿指出:“《意》要求,在地方和区域层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村)、公安、司法、媒体等各方面沟通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此举意在明确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形成合力,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的视线。

事后

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意见》指出,“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裴涛分析说:“我们要惩戒和杜绝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为现象,而不是要讨伐和清算一个个迷失自己的孩子。《意见》的出发点是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教育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意见》还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有专家分析,这提示了作为教育管理者,不是要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面临日益频仍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世界多国都加强了立法等相关惩戒措施。

2002年,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对学生欺凌和暴力实行“零容忍方案”。

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反欺凌行动》。多数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

2013年,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欺凌对策推进基本法案》。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

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使中小学生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对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此外,《意见》强调,在报告、宣传及处置等各环节,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对此,裴涛认为,中小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必须通过反复确保所处环境的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然传播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泄露孩子的隐私或揭开孩子的伤疤,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裴涛说,“无论如何,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来源:人民网 记者 赵婀娜/文)

记者调查

三问校园暴力

打开网站,输入“校园暴力”几个字,一大拨视频蹦现在眼前:围殴打骂、被逼、狂扇耳光、强吞秽物……每一段视频都触目惊心。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恶霸”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将施暴视频公之于众有利还是有弊?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防治欺凌事件?

一问施暴心理:为何暴力行为频频出现,施暴学生不以为意?

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在校@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场“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还有些孩子主动录制视频上传网络,将暴力行为当作一场“表演秀”……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大脑的前额叶还不成熟,加之荷尔蒙激增,所以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专家杨芷英认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民主协商意识,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储朝晖解释道:“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也就是说,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二问网络传播:施暴视频是否应该公之于众,会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与过去相比,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有着更易传播、更易扩散的新特点。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一起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暴力事件,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会众人皆知。

而施暴视频到公共平台之后,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人们会对受虐者产生同情、对施暴者加以谴责、提高保护自我意识、告诫自己不可施以暴力等等。效果也可能是消极的,施暴者的引以为傲、叫嚣者的更加嚣张、学生们的主动效仿,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说:“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示在屏幕上,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这些都是应该严令禁止的。

因为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报道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这就很容易让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观看者,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很有可能造成‘观察学习’效应,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模仿行为,成为校园暴力的反面教材。”

“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视频的,目的在‘警示’,而关键在‘怎么说’。”杨芷英认为:“暴力事件可以报道,典型事件也应当通报,媒体可以做道德上的评价,行为上的指导,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细节,不要出现暴力打斗的具体场面,否则便可能适得其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导致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此时的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裴涛说:“虽然施暴视频的传播具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期待尚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受害者都敢于暴露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对受害者而言,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特别是要防止网络传播导致的事态蔓延,避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三问解决之道:是惩罚不够还是教育不足,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何在?

在诸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我没成年”似乎成了施暴者有恃无恐的借口。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能构成犯罪,这类行为均作为一般民事纠纷,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相对较低,如法国是13岁,荷兰、印度、加拿大、希腊、匈牙利、丹麦是12岁,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州是7岁。

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使中小学生明确并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此外,对未成年犯罪者的监护者也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但是,在我们对施暴者强烈谴责、严肃处理之余,也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施暴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或是迷失在暴力的情境之中、或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疏导、或是本身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教育应当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τ谟泄暴力行为的孩子,不要另眼相看,而应该用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精神的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说:“此外,通过教育引导、事前疏导的方式,将暴力从源头上掐灭格外重要。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懂规则、明事理、主动拒绝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则应以身作则,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丁雅诵/文)

观点聚焦

终止校园暴力要标本兼治社会学校家庭须齐心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亮点颇多,不仅对预防校园暴力的保护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护人追责等环节也有明确表述。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谓五花八门。一些施暴者为了炫耀或者其他原因,还将视频传到网络上,花季少年的这等嚣张和无所谓,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校园暴力的发生,首先体现的就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相配套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摆设。除了对学生的惩处和教育之外,本次《意见》加强了对家长的问责制度。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对象,不少施暴学生就来自于暴力家庭,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有几个问题极为突出:一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方往往得不到有效惩处;二是在一些学校,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一些所谓的“差生”被边缘化,他们往往消极地看待社会,对周围充满破坏情绪。

第5篇

评价改革,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而作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教育领域几大难题之一,难度也是不言自明。

在我国教育界,关于评价流行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认为,除了学生学业水平外,诸如道德水平、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没法评价。还有人坚信,高考不改,评价怎么也动不了。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把考试等同于评价,把成绩等同于质量的现象更是大行其道。

僵局不破,改革难进。这份牵动人心的《意见》的诞生,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难题的解决呢?

《意见》构建了一套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与以往相比,这是最大的不同。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直指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片面质量观。

《意见》的出台是两种质量观的一次正面交锋。

在“应试教育”为代表的片面质量观的影响下,当大家都关注选拔结果,而非教育本身,关注考试成绩,而非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时,教育便走入了歧途。

“重成才轻成人,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一来,教育就丧失了促进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本性,不能面向所有资质不同的学生,不能促进人的智力与人格、知识与品德、科学与人文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辛涛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仅如此,应试教育的质量观干扰了中小学质量评价的常态,强化了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这种氛围下,扭转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变得十分困难。

另一个因素让本来困难的情况变得复杂。由于基础教育领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长期缺位,使许多人在评价问题上陷入了“迷途”。“学业成绩等同于学生发展水平”,“综合素养无法评价”的观点流行。

而之所以缺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仅仅使用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是较为容易的,而建立一个结合了学业水平、学习动力、身心发展以及学业负担等多方面指标的评价体系十分困难”。

僵局已经形成。在思想意识层面,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清楚,一味注重分数牢牢束缚了学生手脚,严重阻碍了学校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向相去甚远,然而在现实层面,应试、片面的质量观仍然大行其道。

如何破除僵局,评价改革呼之欲出。《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如何发挥导向作用彰显了《意见》的重要性。

晦暗不明更需要正面力量去“拨云见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认为,《意见》的出台便是要“自觉地引导评价去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全面的评价观和教育质量观”。

《意见》开创了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的新局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迈出了第一步,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让评价改革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更多人对《意见》寄予厚望,期待着它能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考试改革和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多角度评价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中小学普遍实行综合评价制度,相信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一定能够摸索出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打开高考症结、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芳研究员如此评价。

另一方面,当综合评价体系发挥作用之时,高考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功能必然会弱化。“高考本身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其作用仅仅是选拔人才进入高等院校,但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却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因此,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改变将高考成绩视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边玉芳教授认为。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人们津津乐道的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内容和指标涉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领域。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概括了它的思路: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绿色评价指标的背后,隐藏的是质量评价思路的重大转折。具体而言,从评价维度、侧重点、导向性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汪明研究员认为:“将学业负担状况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的评价理念,是此次评价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

这种转变也是顺应国际趋势、借鉴国际经验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滕珺博士在比较研究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后认为,5个方面的20项关键性指标,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同时又结合了我们的基本国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标体系突出强调了思维方式、人际沟通、创新意识等未来全球化社会中所需的一些核心素养”。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则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指标对学校改革方向的引导上。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具体分析了这些“切中要害”的评价指标。

“比如,品德发展水平特别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人格品质的培养。因为在智力相仿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成长的高度。”

而“学业发展水平”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放在其中加以突出,“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突破与环境重构”。

“身心发展水平”指标将“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提到应有的高度。在他看来,这些关键性指标,都呼唤着学校教育在这些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在“兴趣特长养成”上,指标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与学生的爱好、兴趣与潜能的培育。这就对“学校办出个性、特色以及创设丰富多样的、能提供学生选择发展的平台,提出了高要求”。

“学业负担状况”指标中,不仅仅关注上课、作业、睡眠时间,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的有效与难易程度,更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充分尊重学生,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虑他们的感受,“这正是学校教育改革需要突破的重要方向”。唐盛昌说。

这一切都将为学校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明确导向,也将改变当前学校评价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重结果、轻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程度,重甄别选拔、轻问题诊断和改进的状况。

国家督学、大连现代学习科学院院长王允庆把绿色评价指标所引导的评价思路理解为“增值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增值评价以考查评价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来评价学校的好与坏。由于它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变化,所以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努力的真实情况。”

他认为,这种评价思路在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中意义重大。因为强调“进步程度”将会使很多,特别是薄弱学校看到曙光。基于“进步”的数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监控质量,学校可以反思和自评,社会和家长会掌握更透明的质量信息”。

在评价方式上,《意见》强调了科学性:一是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二是强调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三是强调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

评价方式的变化也要求改变评价方法。《意见》强调了现代评价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意见》还强调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改变统考统测的做法,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评价改革越趋向科学性,越凸显出我国专业评价机构和人员的短板。

科学、丰富的评价方式是对教育多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代评价方法,尤其重视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这些都需要依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专业力量。

除了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本身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性,另外,许多现象表明,当前质量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原因。

以美国为例,美国长期参加国际著名的基础教育比较项目,如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TIMSS)、学生能力国际评价项目(PISA)等。同时,他们又拥有全国性的教育质量评价即美国的联邦教育进步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此外,各个州还有自己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许多大学都有专门学科和专业培养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的专门人才。凡此种种,使美国对自己的教育质量发展状况有很好的把握,能较及时地了解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革和调整。除美国外,其他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的培养。而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更多选择理论分析与经验取向。对比国外经验,边玉芳分析,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相关评价机构的专业人员专业水平亟待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汪明建议,要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教研部门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专业评价、监测机构。“要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评价队伍,真正为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强综合评价的资源平台建设,同样是综合评价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刘芳建议,建立在教育部主导下、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监测评价制度,通过对各地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对比分析、经验提炼及表彰奖励,推动各地在综合评价改革工作上积极探索,及时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发现问题及不足,有针对性地为下一步改进工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我国专业化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人员和测试手段与地方和学校对评估工作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提炼过程中高度的专业化要求与当前督导、教研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不相适应;质量评估中需要的庞大数据支撑系统与当前能够提供的数据支持还不相适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避免盲目进行评估是当前在思想层面上需要廓清的问题,培训、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起教育质量评估数据库,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阚维博士认为。

怎样运用这些指标,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好的制度设计和框架体系,也要在实践中检验。

辛涛认为,重要的还是要完善本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各省市要在充分领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质量观的本质后,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本地区的评价指标。

同时,《意见》中的评价内容与指标是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他建议,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为指导,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一指标体系,而不应该不考虑实际情况,把指标当作硬性规定,对学校进行硬性区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对于这个正在展开的过程,上海的经验也许是一种借鉴。《意见》的出台很大程度吸收了上海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认为,教育质量的综合性和各地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意见》只能给出教育质量评价的框架。“要开展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必须将指标框架具体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观测点,并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

这就需要各地在《意见》的评价框架下,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有效的评价方法,形成地方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以上海为例,他们构建了以学生学业水平为基础,结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经历的评价体系,指标设计融入了地方特色和实际。上海是一个强调创新的城市,对创新的追求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就落实在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标上,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评价就集中在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第6篇

一、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1.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淮北市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11月,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和烈山区一次性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

淮北市不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投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4年,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各级各类项目资金23 562万元,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目前,该市共有423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达标率94.4%。此外,重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教师招聘中,在坚持农村和薄弱学校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健全“局管校用”教师管理机制,对新招聘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促进教师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并根据农村学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城乡教育结对帮扶和支教制度,推动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带动农村学校快速发展。

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是淮北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一大特色。该市实施集团化办学,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行“统一领导班子、学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的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多元捆绑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市二中、西园中学、实验小学分别与梅苑学校、实验初中、首府实验小学实行集团化办学。烈山区将57所中小学整合为5所中心校,将16所中小学调整为6所集团化学校。淮北一幼成立黎苑分园、华佳梅苑分园,二幼成立凤凰城分园、华松分园、仁和分园。实践证明,通过引导名校采取兼并联合、委托管理、举办分校、一校几区、组建办学集团等形式,大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效益的最大化。该市人民路学校,2005年创办时只有100多人,实施“名校+新校”战略后,由淮北市实验小学带动其发展,促进学校迅速成长,至今学校学生已超过2 000人,正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质量较高、广受家长好评的学校。

在大力促进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为了确保教育公平,该市按照免试、划片、就近的原则,严格划定义务教育学校学区范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坚决杜绝“条子生”,较为彻底地解决“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让招生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中小学招生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将省示范高中80%的定向生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严格按照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分数,分步实施中招录取,切实保障高中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这些举措,有效推动淮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促进淮北幸福指数的提高。2011年,该市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榜单,位居安徽首位。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抓好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淮北市教育系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鼓励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师资力量,从尊重学生爱好出发,积极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使该市特色学校逐年增多,获奖档次大幅提高。并且,该市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体育与艺术“2+1”项目活动,定期举办各类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推进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广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呵护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淮北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持续开展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进教育评价机制,加大选修课程比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势潜能的挖掘,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红红火火,素质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异彩纷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谋划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1. 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打造职业教育“淮北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淮北市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因此该市提出精致淮北建设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食品加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和新型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为满足产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该市决定实施职业教育超常规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职教园区。

淮北市职教园区自2012年列入该市重大建设项目起,到2014年9月顺利开园投入使用,历时短短两年多时间,充分体现出淮北人的务实高效。职教园区总占地面积2 297亩,由淮北工业学校新校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组成,概算总投资约19.1亿元,园区完全建成后可容纳学生约8万人。园区融入中高职教育衔接办学的先进理念,让中高职院校间没有围墙,园区图书馆、会议中心、艺术中心和运动场所等实行资源共享,数控、机械加工等实训车间为园区“引企入校”预设了空间和平台。淮北市职教园区使当地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有利于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需求,灵活设置“3+2”或“3+3”办学模式,架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作为皖北地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社会资源共享程度最高的职教园,充分体现出淮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特征,被教育界誉为“淮北模式”。

在大手笔投入职业教育的同时,淮北积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率先在安徽成立市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市职业教育局,合并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二职高和淮北艺校,成立淮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进一步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并且组建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机电职教集团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三大职教集团,促进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实习就业工作和弹性学制、学分制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此外,淮北市根据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需求,围绕城市转型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不断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大手笔的投入和勇于改革创新的措施,开拓出淮北市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示范学校1所、国家重点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3所,“国优”“省优”学校比重达84%,拥有省级重点专业点建设项目3个、省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5个。

2. 职业教育超常规发展背后的理念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淮北市大手笔投入职业教育,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时期,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淮北市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尽快建立初、中、高衔接,与各类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2)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淮北市在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因此实施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城市转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存在巨大需求。不管是大力投资建设职教园区,还是调整职教专业设置,都充分体现出该市围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理念。

(3)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因此淮北在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模式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使职业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三、双管齐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开创师德建设良好局面

“中国好人数安徽,安徽好人数淮北,淮北好人数教育系统。”这是淮北当地传扬的一段佳话。这里所提到的“中国好人”,是指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所评选出来的“中国好人榜”的上榜人员。据统计,至2014年12月,“中国好人榜”共有7 243人光荣上榜。其中安徽省共有858人,实现该活动开办6年来的“六连冠”。而淮北市有110人上榜,位居安徽省第一,其中教育系统就占了15人,包括十多年如一日在上下班途中捡拾垃圾的淮北二中朱兴剑老师、“留守孩子”的妈妈五沟中心学校李平老师、七年义务植树造林的退休教师石宗宏……在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涌现出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身残志坚的邵英文老师,身患尿毒症仍坚守讲台的全国优秀教师李长海,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彭瑛,“把课堂搬进车间,把书包变成工具包”的全国模范教师顾宏等。“中国好人”和一大批优秀教师的不断涌现,教育系统好人好事处处可见,这是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师德工作密不可分的。

淮北市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师德师风征文和演讲比赛、“爱与责任”师德专题教育和感动淮北教育人物表彰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先进模范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煤城精神,促进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并且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师德年度评议、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师德投诉及时受理等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有效地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同时,淮北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是其中的最大亮点。为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淮北市教育局于2010年设立淮北教育名师工作室。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目前共设立名师工作室16个、提名候任名师工作室3个,拥有首席名师、名师、提名候任名师等共204人。并且实施保障激励措施,为每个名师工作室设立专项业务经费每年度两万元,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总量控制、能进能出”的梯队式动态化管理机制,使名师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工作状态。

名师工作室成立4年来,通过举办名师大讲堂,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公开课,组织讲座、报告会和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一方面大力促进名师自身的成长。高中历史赵剑峰工作室首席名师赵剑峰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和安徽省高中远程继续教育首席辅导教师,成为安徽省内外较有影响力的学科专家。高中物理徐杰工作室首席名师徐杰当选为教育部首批“国培计划”专家组成员,获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中职机电顾宏工作室首席名师顾宏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为省级督学,其工作室承担省级精品课建设4项,成员4人被评为安徽省中职教育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极大推动中小学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带动大批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仅2013年,淮北市获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有13名教师,获奖层次和比例居安徽省前列。淮北教师在全国性赛课中屡获殊荣,被安徽教育界称为“淮北现象”。

四、教育改革硕果与展望

1. 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硕果累累

淮北市近年来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喜人成绩。

(1)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淮北市积极扩建优质普通高中,投资2.7亿元建设的实验高中新校区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推动高中快速发展。在人口仅有220万的淮北,目前该市拥有市级以上示范高中18所、省级示范高中8所,该市有近一半的学生能在省示范高中接受优质教育。同时,大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2014年该市高考本科达线6 98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两人、清华大学录取 6人。淮北一中连续三年荣登“中国百强名校”榜,2011年和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连续两年花落该校。不仅高中,该市小学、初中的内涵式发展也很有特色。如该市首府实验小学,大力推行幸福教育,创造性地实施幸福鸟吉祥物、幸福小舞台、生命教育种植墙等教育方式,无处不展示着内涵发展和特色教育的魅力,使这所创办不到两年的新学校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2)坚持德育为首,扎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淮北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育人”的首要原则,以课堂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国梦,我的梦”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传承中华经典、共筑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名著选读、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中国好人”的淮北优势,先后聘任73名“中国好人”担任各级少先队道德实践校外辅导员,组织15名“中国好人”在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校园巡讲活动,让“中国好人”的正能量引领师生养正气、行善举、树新风。

通过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来强化德育工作,是该市德育工作的另一特色。该市第三实验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充满传统经典文化的良好校园氛围,让德育工作润物无声。该市人民路学校把传统经典文化作为校本课程重点开发,结合音乐、美术与传统经典文化相通之处开发特色课程,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德育整体水平提高,也为该市争取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的荣誉。

(3)注重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淮北市中小学生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连续多年处于安徽省领先水平,学生先后荣获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个人最高奖、“第三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机器人足球项目比赛第一名等荣誉。2014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淮北一中获奖牌7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2枚,有27人次获全省一等奖。已有两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预录取,获奖人数和层次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2014年12月12日,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向世界977名提前录取批次的申请者发送录取通知书,中国仅两人,其中包括淮北一中高三学生董雪。

2. 展望未来,淮北人正朝着精致教育梦的目标奋进

第7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 小学生 自主学习 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其中,程序设计教学是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历史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信息素养论”的不同认识阶段。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经说:当今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VB程序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程序、设计程序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从认知水平阶段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阶段。7岁以前的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7~12岁抽象逻辑思维属于初始阶段,9~11岁的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是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需要的。编写程序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先要明确程序的起始状态,然后不断寻找组合能够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因此,就程序设计本身的特点来说,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VB编程学习还要求学生不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学会主如何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程序设计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意识,这种意识对形成严谨的学习、做事态度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必要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以及思想方法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程序设计学习重塑信息技术领域的认知结构,提升信息素养,变被动学习为快乐体验。

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程序设计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使其个性化发展,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二、程序设计教学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体会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①

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皮亚杰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应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②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深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对程序设计教学有持续性的兴趣,同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甚至是替代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将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在课堂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③因此,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主要行为方式。一经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利于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反,则会有碍学生的进步,并且不易克服。为了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要的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去打开知识的宝库。

以《设计小时钟》一课为例,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性比较强的课,既有新知识:timer控件和interval属性,又有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完成这个程序设计。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学生已有前段学期的基础,采用了自学学习+知识提示+得出结论的方式,首先:提出目标,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学习。设计一个小时钟,展示样例。(窗体中只有显示时间,没有图片),找出完成目标所用的控件,并且通过提问:自学与讲授的两种方式学生二选一给出自学要求:自学:网上搜索:Timer正确读音及中文含义(时钟控件)相关的属性:名称(interval)(间隔);学习线索:百度-百科;学习方式:打开vb6.0边上网查询,边操作,最后得出结论。此阶段学习只需知道timer的读法、作用、中文意思,及了解相关参数(属性)即可。

第一阶段自学结束后,请学生说出timer的读音及中文名称,interval的属性名及作用。通过这个时段的自学,学生找出答案即:Timer为时钟控件interval指定两次触发Timer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毫秒1000毫秒=1秒。

这个阶段的自学非常有效,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网上找到了正确答案,只是需要老师进一步确认。因此,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他们的答案。

进入第二阶段学习后,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设计时钟所需要的控件,最后确定。然后先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分析如何编写代码,。学生通过尝试,有部分同学能够想到编写代码,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成功,但他们也进行了思考,最后集中讲授,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学生还是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代码的编写,即:显示时间代码:Label1.caption=time。

因此,在课堂中,遇到不懂的或是不清楚的问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查询,当堂学习,并且跟读,这个方法很好。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知道一种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④在学生需要操作之前,教师不会全部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先提问(涉及到旧知识),教师采用电子点名的方式进行提问,更大程度上做到对学生教学的公平,因为是随机点名,每位学生都有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会加5分,答错不扣分,有了奖励的措施,对学生鼓励,学生回答更加积极,上课更加有兴趣。针对不同学习接受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不太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做,学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学提示自我尝试,因材施教。而且,鼓励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激发其积极探索的兴趣,有成就感,树立榜样以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学习。

四、激发小学生的思考动机,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生成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基本事实。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既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面,也存在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之中。⑤从教学内容方面角度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程序、设计程序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从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探求程序设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使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探索,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学习、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使他们实际能够学好,他们也可能会遇到失败甚至放弃在学习中所做出的努力。因此,即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仍至无法保证他们能自主地投入其中,这就说明,老师不仅要努力使学习任务变得有趣和尊重学生,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在学习赋值语句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语句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image(控件)、picture、stretch(属性),整体掌握还是不错的,授课内容为编写“显示图片”程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片控件。因此在课堂中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例如:这个程序中会用到图片控件,但工具箱中有两个可又添加图片的控件,因此,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从两个控件中挑选一个适于本节课使用的,并且向学生提出要求:所用控件既要将图片显示完整,又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课堂中给出学生10分钟思考及尝试操作时间,在学生操作结束后,为了解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状况,做了将图片添加到图片控件中的举手统计,结果全班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添加图片的方法,由于没有学生能够从属性窗口中找出能将图片适合于图片框的属性stretch。因此,从两个控件挑选出一个适合今天所讲内容的同学举手统计结果是没有学生找到答案。

因此,从课堂生成中看出,第一个任务不困难,学生通过尝试操作可又完成,要想完成第二个任务是需要在属性中设置stretch属性,在集中讲授时,教师将答案公布出来,两个都可以添加图片,但IMAGE更加适合这个的程序,并且不要将属性中的stretch设计为true时学生还是很兴奋的,就像他们找到答案一样,随后教学生学念这个单词,了解含义,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后面就是按部就班地在窗体中添加五个相同的image控件,给了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完成添加控件的同时想一下如果编写代码,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二、三个学生自行写出了代码,当老师请他们出说答案时,他们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课上学生没能从两个控件中挑选中适合的,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刚刚开始接触,而且属生窗口中全部是英文,他们也很难想到stretch属性值的用法。但通过课堂实践至少可以证明:学生想出来也好,想不出来也罢,这些并不很重要,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大脑思考没有,如果思考了,没有思考出来,学习过程是有效的,那么长期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养成做事前先思维的习惯。再有,既使没有思考出来,教师在学生先思考后再次讲解,由于学生有了前期的思考,再听老师讲时,他会产生一种找到答案的感觉,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实际上是在思考中学生产生了需求,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五、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为终生学习创造条件

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终身学习是一种主体转移,它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终身学习环境下,这是必然的结果。随着教师身份从主体转向了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他们从自己的主体性出发,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学习,以满足自己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同时,他们在此过程中致力于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并设计、追求基于社会和个体的相统一的自身价值。因此可以说,自主性是终身学习的本质特征。⑥

由于一直很关注自主学习,从主观思想别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自身尝试思考,哪怕没有发现问题本质,只要思考了,再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授可能会印象更加刻。如果长此以往,对于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有帮助。在前面的课程尝试中也确实感受到了自主学习中积极的一面,例如:在教授其它年级时,一些平时比较特殊的学习,在我的课堂中在这种自主引导的方式下,学习上有了一些变化,如五一班的H同学,在这学期的整体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能够自觉主动的上交自己的作业,这一变化是非常大的。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确实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学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质量有很大的是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对于所学知识的检测中发现,在课堂表现很活跃,提问及测试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而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将有利于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兴趣,理解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得到很好的解决。程序设计本身的理解也需要自主的方式更加适合,更能体现激发学生对于程序学习的兴趣和对于程序的理解,更能在程序设计中体现独特的设计思想。体现出自主学习的优势。

总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努力,也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所面临的,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义并且坚持不懈的培养以及采用严谨科学的方式中进行。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一种教学思想,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充分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增强学习能力(尤其是迁移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活动,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注释】

① 韩清林(2000).

② 刘晓科.《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③ 叶圣陶先生语.

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8.

⑤ 王洪进.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⑥ 高琼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刘鲁燕.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2] 杨乐生.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尝试[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3] 杨文荣. 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科学教育研究,2007.9

[4] 王洪进.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5] 高琼琼. 终身学习的特点及原因探究——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当代教育论坛》,2009第7期.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8.

第8篇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外的地理学科发展都出现了综合化、应用化的趋势。现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等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来实现。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对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和整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系。

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学科交叉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相当普遍,更进一步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迈出的一大步,正在兴起[1]。

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但已不再是夕阳学科。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地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研究平台的建立,使之具有强大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1 综合知识体系对地理教育的要求

现代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是科学研究问题的空前复杂化,其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孤立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因而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趋势。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地球环境进行整体观测,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对地球整体环境进行长期、立体监测的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收集、处理、分析有关地球环境的海量信息,开展复杂的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浙江省、武汉市等一些地区已经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等理科课程综合设置为《科学》课程,将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文科课程综合设置为《历史与社会》课程。但是,高等教育师范专业的各个学科还是独立发展,仍然缺乏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学科和专业之间知识的渗透、融合与开放。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要了解各个地理圈层间信息传递的产生机理、表达方式,圈层间信息流的形成、传递、整合、集成和存储并且利用信息流调控物质流和能量流。必须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作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系统,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研究为各种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影响评价和对策提出,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通过研究、评价人地关系及其紧张程度,进而提出对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不仅构成公民生活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全面素质教育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所提供的素材、工具和研究方法。

2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开放的研究优势

地理学科因其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要素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和极强的综合性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新地理学不仅继承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和范围原则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而且广泛使用了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数字地球系统等新兴应用技术,从而改变了地理学研究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遥感方法视野广阔、信息更新速度快、精确度高,提供了广阔空间的同质资料,使定量研究有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并且使地理学的预测方法成为可能。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目前,人类活动正以多种方式强烈地影响地表自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变率,其范围和影响可与许多大的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相提并论。人类活动驱动着多重相互作用,并以复杂的方式通过地球系统产生级联效应。全球变化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的级联效应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以多维方式相互作用[2]。危险而复杂的人地关系现状、演化趋势及其综合性的研究特点也要求地理学科必须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3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

3.1 整合课程资源,发挥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课程能够在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全球持续变暖、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思考生存环境的未来变化,不得不警觉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而有序人类活动可以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人地协调发展[1]。否则,可持续发展将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无法操作,所以有序人类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或措施,并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开放和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师范院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科综合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彰显,也使地理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是对学生工具使用能力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类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计算机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现代科学意识。

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具有地理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该课程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3.3 互联网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际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知识获取、转化、技术推广、成果交流、教学手段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

3.3.1 互联网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微观有序、宏观无序的特点。网络形成了庞大的多学科、多文种而又分散、无序的数字化信息。学生先要学会使用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工具,然后才能快速查阅和检索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转贴于

学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他们利用互联网赋予的“力量”,对于他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怎样尊重权威的传统智慧有了个人的认识和见解。不盲从、不迷信。他们在探究自己感兴趣问题时,遇到困惑会到互联网上去寻求答案。他们也向老师请教,但如果老师给出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就会引经据典地指出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结论或解释,还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唤醒内心潜藏的创造激情,引燃创新的思维火花。探究性、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

3.3.2 互联网能够增进师生互动和提高

网络信息资源还具有交互性。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读者之间、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实现互动,使计算机网络工具成为实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除了在课堂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之外,课后教师使用电子邮件布置和批改作业;使用电子邮件公告阅读参考书目、课程复习思考题、学习内容要点和问题讨论提纲;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修改毕业论文。师生之间通过在线提问、观点质疑、公布讨论结果。利用网络,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不同地理空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或者同一个地理空间的要素特征、分布和演化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学生有条件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有关信息来检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灌输”的结论。网络讨论突破了时空障碍,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实现了师生在思想上互相启迪、借鉴,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3.3.3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但是,在网络资源利用上也是有利有弊的。例如在互联网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上,无节制、不加甄别地使用互联网信息的倾向会使人们渐渐地放纵、懒惰和“白痴化”。因为通过Google,困难问题能够找到容易的答案,但是学生却无法分辨这些答案究竟是来自严谨治学,还是仅仅来自浅薄的观察和粗浅的概念[3]。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甄别,对各种各样的研究结论进行审慎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只是让我们做事情更有效率,但是决不能取代我们的思考。

3.3.4 推广网络球面坐标工具的应用

Google Earth是一种个人电脑桌面应用程序,能够以Web方式浏览虚拟数字地球系统,从而实现全球地理数据共享与三维仿真。它能够实现城市和旅游区地形和重要建筑物的三维仿真、显示三维影象地图,广泛应用于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旅游区规划等实际工作中。2007年8月,Google Earth还增加了Switch to sky功能,提供在线浏览宇宙深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光影图像、太阳系天体的周年运动及它们的天文数据检索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来说,Google Earth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球面坐标搜索工具和天文观测、天体坐标定位以及天体、天体系统信息检索的工具。可是关于它的应用有很多中学地理老师还不知道。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它到对它产生兴趣,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它的天球坐标功能及地图搜索功能。使用Google Earth使整个地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3.4 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课堂,需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观测、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地理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达到具有初步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水平。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实验中去,通过实验手段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深化,形成多学科融合,互相借鉴、综合发展、不断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 结语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借助于地理学科文理兼容的综合研究优势,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作为开放性课堂教学和研究的主题,以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的研究条件,通过对多个学科和专业一些相关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发挥地理学科资源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笃正,符淙斌等.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J].北京,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P45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