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清明的诗句

有关清明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0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清明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清明的诗句

第1篇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第2篇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第3篇

摘要:有关“上巳”三月三日的歌咏记叙,俯抬皆是。为什么“上巳”或“三月三日”有如此魔力,敲击着骚客文人的心弦?这一天为什么成为文坛丰收的季节?探本索源,我们便可从中看到一幅古代风俗画。

关键词:兰亭序;禊事风俗;三月三日

翻开丰富的诗词文赋,有关“上巳”三月三日的歌咏记叙,俯抬皆是。为什么“上巳”或“三月三日”有如此魔力,敲击着骚客文人的心弦?这一天为什么成为文坛丰收的季节?探本索源,我们便可从中看到一幅古代风俗画。

远在公元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重三月时食,每逢此时,要去水边祭祀,并且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认为这样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史书称这种礼仪为“楔”或“祓禊”。《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寇者五六人,童于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絮于东流水上,日冼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絮o"可见,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三月出游,沐浴祓楔的活动就比较普及了。古人这样重视暮春三月,是因为在选个时节里,万物复生,意味着农事的开始,官吏们也要“劝农”了口而“阳气布畅,万物讫出”,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大自然的焕发生机,蓬蓬勃勃,也能引起人们愉快和振奋的情绪,带来吉祥的祝福。古人的有关诗文也反映出这种风貌,.例如晋朝人张华的诗句:“暮春元日,阳气清明。”《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郑玄注:“岁时拔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美,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徐广的‘史记》注:“三月上巳,临水祓除,谓之楔。”《南齐书・礼志》:“三月三日曲水会,古楔祭也。”《酉京杂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禊登高。”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南朝梁沈约的诗,“丽日属元巳,华芳县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嘤覆满枝。”《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这类的诗句是不胜牧举的。

确定“上巳"为祓禊日,不知起于何时,只知道自三国魏以后,楔日就不再用“上巳卯而是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

祓禊,这种来自上古的礼仪,在汉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来到水边已不仅仅是举行沐浴拔除的仪式,而是把它当成宴饮游玩光,更免不了要赋诗行令。达官贵人或文人骚客还在弯曲环绕的小水渠,让装饰着羽毛的酒杯随波泛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喝掉杯中的酒,称之为“曲水流觞竹o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他和朋友三月三日水边宴饮的盛况。直到唐宋,朝廷还一直重视日的活动,皇帝经常在这一天赐宴、一赐钱给文武百官,并且官修游船画舫,以助游兴。但截止《隋书》,唐宋以后,禊祭不再载于史书礼志,大概是由于随着历史的延续,禊日的活动越来越大众化,成为一种民风习俗,统治者觉着不再适于作为他们专用的祭礼了。

祓楔之风,在我国古代流传极广,从各地的方志上可以看到,三月三日的活动在江南流传的更广,也更热闹,这显然与南方春天来得早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古代鲋史籍和文学作品里,古人都自称他们在三月三日的活动为”楔或“祓楔”。如张衡的《南都赋》。“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被于阳滨。,隋朝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高。竹唐代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章迎从上苑,被禊向中流。”

然而,我们错误地解释了古人这项活动的名称,误称为“修楔”,所举之沈约《宋书・札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已也。”倒皆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一段文字:“暮春之初,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未见他例。因而,怎样理解《兰亭集序》的这段文字,就成了辩“修禊”与“禊”的重要问题。

遍览现代各家注本,同样也都把“修楔”一词作为古人三月三日活动的名称来注释。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修禊事也)(为了作)修楔这件事。”还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文选》、陈中凡选注的《汉魏六朝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等,皆有此误。

其实,现代人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对《兰亭集序》中“修禊事也”这一句话理解错了。这里的“修”应该看作是一个动词,意思近于“从事”、“进行”、“作”等。而“禊”应该和后面的“事”连读如“禊事”,意为:从事“禊“这一活动。这种解释也可以在古代的典籍和诗文中得到证明。如欧阳修的《三日赴宴口占诗,“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霜鬓惜年华口”王维的《奉和圣制与太予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楔应制诗》:“故事修春禊,新官展豫游。一金人张宇的

《上巳日游平湖》:“微徼漠漠水增波,禊事重修继承和-"《通志》解释“祓禊t乙一说,三月三日清明之节,将修事于水侧……”而且,在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里,对“修楔事也”这句话也只注为,“楔,拔除不祥也。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除去宿垢,谓之楔。”而未把“修禊”作为一诃。我想,这一谬传,应该纠正过来了,也好正确地了解这一古代风俗。

第4篇

俗话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于行业,很多古代典籍都有清楚明确的记载,像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志》,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等等。其实行业就是在古代诗歌中也可略见一斑。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一之月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豳风。七月》)、“雉离于罗”(《王风。兔爰》)、“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魏风。伐檀》)等诗句就反映了《诗经》时代狩猎行业已经普遍存在了。而“萋兮斐兮,成是具锦。”(《小雅。巷伯》)、“绿兮丝兮,女所治兮。”(《邶风。绿衣》)则又给人们提供了纺织行业历史悠久的资料佐证。除《诗三百》之外,宋代梅尧臣《织妇》“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于演《里中女》“吾闻桑中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也反映了中国的纺织行业。

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与我们的祖先很早发明养蚕有关。《诗经》中“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于以用之 公侯之宫。”(《召南。采蘩》)就是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它所反映的养蚕行业在后来的诗人笔下也出现过许多次,如:明代诗人高启《养蚕词》“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清人朱奕曾《蚕妇谣》“日间防蚕饥,夜间防鼠咬。保蚕如保婴,刻刻难离抱。”养蚕是为了缫丝,缫出来的丝除了极少一部分留做己用,更多则是被养蚕人卖掉。宋代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缫丝行》“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清朝董恂《卖丝》“初生小满梅正黄,市头丝市咸开张”就很好的说明了丝市行业的普遍性。

众所周知唐代是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茶之盛世,专门从事产业经营的茶商也便应运而生了。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及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等诗句,都反映了茶行的情况。唐代的诗鬼李长吉《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以及早于他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则又直接说明了玉石行的存在。从李贺的另一首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我们则可以直接看出文房用具行的存在及其生产情况。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云:“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而宋代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则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二者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说到了卖花这个行业。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行业,还有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写铁器行的;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以及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则反映了酒米行的存在;元朝王冕《伤亭户》和杨维桢《盐商行》则勾勒出了从事盐行业工人的悲惨生活,略晚与他们的明代高启的《牧牛词》、《伐木词》则是直接描写牧牛和伐木行业的。

其实自古以来行业的工种绝不止三百六十行,而古代诗歌更是浩如烟海。通过诗歌对三百六十行的反映和描写,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行业的情况。

第5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第6篇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人文精神?下面,就初中古诗词的课堂阅读教学谈谈我个人的管窥之见,求教于大家。

我把初中古诗词的课堂阅读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识诗人——品诗情——明诗意——悟诗境——引诗趣”。

一、识诗人——查询资料

课前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书店或网络等)查询古诗词作者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让学生在自由探索、发现中分析、整理,再在课堂上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通过搜集整理,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又能帮助学生准确领会古诗的思想内容(因为有些古诗词涉及一定的史实,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感情,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是很难理解诗词思想内容的),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运用信息。学生在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时,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做好了准备,还培养了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品诗情——诵读指导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交错组合,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因此诵读就成了破解古诗词的首要任务。教师诵读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

在教学中可采用“三段诵读法”。即第一阶段: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在“识诗人”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读,把握诗句中的重读音节、声调、节奏及其变读。让学生在反复吟读中体味古诗词的音乐美。第二阶段: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教师可先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接着由男、女分联交错齐读(适时点拨古诗词的押韵、平仄)。第三阶段: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这一阶段,教师可先让学生试读,教师点拨后,学生自由诵读,读出语气和语势。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都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通过三个阶段的反复吟诵,使学生熟悉了作品;通过语音、语流、语气的朗读指导和学生对作品的直接感受,使他们能够读准诗词的节奏、读出诗词语气和语势。

三、明诗意——讨论质疑

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初步把握诗词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古诗词中不理解的地方。独立思考后,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可教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方法,如:抓住诗词题目提问;抓住“诗眼” 提问;抓住修辞手法提问;抓住写作方法提问等等)。然后把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后把本组没有解答出的问题提交到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全班同学未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诱导的作用。如我教《春望》一诗时,学生提出的质疑就有:(首联)“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 (颔联)花香鸟语本是愉悦身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颔联)“烽火连三月”中的“三”和“家书抵万金”的“万”是实数吗?(尾联)“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诗人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备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其内心是感情是怎样的?这样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质疑、释疑,学生就从多方面把握了古诗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到了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四、悟诗境——拓展探究

古诗词教学我们除了要引导让学生感受古诗词内容、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意之外,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词中,自然成了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无“海”,则不能抒发作者“吞吐日月”、一统江山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之情……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通过拓展探究,加深学生对自然(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引诗趣——总结归纳

第7篇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文化;语文

G633.3

中国的古诗词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对于后人来说,这些古代的妙言佳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可以做到会背诵,会默写,也能用自己的话将诗的意思说出来。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即学生不会对这些古诗加以运用,渐渐地就忘记了。这就违背了学习古诗的初衷。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对以前学过的古诗词加以灵活巧妙地运用又会怎么样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它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辅助语文教学外,还能熏陶人们的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灵,开阔人们的胸襟。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尝试运用古诗词来促进语文教学。本文将对此浅谈以下几点:

一、运用古诗词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精彩巧妙的导语是奠定教学基调、营造课堂氛围、寻找师生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古诗词作为导语,折一枝红杏而引来满园春色,掬几朵浪花而激荡一江春水,不管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会受益颇多。如在教学《山在访友》一课时,我引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与友情有关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学生们齐声朗诵,热情高涨,仿佛在课堂中带入了友人之间的那种相识、相知与相惜,这堂课的“主旋律”也就自然成了友情。

二、对古诗词进行改写,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古诗词转化成自己笔下的文字,是一条可供探索的好思路。在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有一首选自《诗经》的《采薇》,由于书中只节选了原文中的四句,16个字,仅看字面,学生很难理解诗的意思和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就将其改成了“一位卸甲退役的征夫回家乡,乡关渐进,想:是谁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送我、如今我九死一生回来了会有谁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等我?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他是春天走冬天回,季节变换,时光流逝,一去几年,他将家乡的什么季节错过了?学生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一年好景君记,正是横黄橘绿时”的秋天……他快到家时会如何呢?学生们纷纷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不仅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理解,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同时也把以前学过的诗句学以致用。

三、灵活运用,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指导作文训练时,古诗词也可大有作为。继承古诗词的极致,不仅在于记忆得多少,还在于让其成为源头活水。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对语言的美化功能,对古诗词的应用加以强化,能够将作文程式化的语言模式予以打破,为行文镀上亮丽的光泽。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将作者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展示出来,写作时总能信手拈来,给读者带来一种“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审美享受。其次是对主题的升华功能,古代诗歌中的很多哲理诗本身就是点石成金、升华主题的好素材。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体现“母爱”的主旨非常适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对体现“保持本真”的主旨非常适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体现“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的主旨非常适用。对诗句进行恰当地引用,无疑会给文章锦上添花,使作文的思想品位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分的“亮点”得到增加。再次,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受到古诗用时更有趣。十一说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时吟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有新同学来到说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风筝飞舞的日子,互相道“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古诗词走进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是“诗”,从而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写入文章。这样就能在简单的应用中获得无穷乐趣,形成古诗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通过古诗词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兴趣

高尔泰说过:“美是诗的基础。和美一样,诗永远体现着善与爱,不体现善与爱的就不成其为诗。”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诗词更具有美的特质。实际上,在整个语文教育中都应贯穿美的教育,应指导学生发现并欣赏诗词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哲理美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觅美、捕捉美、学习美、创造美。如引导学生品味《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可领悟蕴涵其中的深刻哲理美;《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潭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一首优美的词,可让学生相互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感受。宋代的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因此,可指导学生将诗绘成一幅画来阐释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广大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去探索它的应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诗词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入,无疑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古诗词加以运用。以上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也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感受。

参考文献:

[1]巴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4(22):161.

第8篇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I)针对具体的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如:这两句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赏析某句在写法上的特点。(2)针对整首诗分析表现手法,如: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艺术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3)比较鉴赏,如:两首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例1(2008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6分)

[解题指津]首先要明确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哪种角度作答,是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还是兼而有之。其次要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再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以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最后解释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答案要点三)。

[参考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要点一)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2分,要点二)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足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3分,要点三)

二、形象意境类

1,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例2(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题指津]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象、物象、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组成的画面,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等。 “形象类”解题步骤:

①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③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④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参考答案]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作者颇有以木芙蓉喻己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之意。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看微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作者并没有把木芙蓉看作愁苦,写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 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诗歌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例3(2008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二要概括意境特点,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三要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类”试题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图景;

②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理想、追求、品性等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题作者笔下的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1)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或“诗眼”: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某词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这里本可以用某字,为什么用了另外一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整体鉴赏诗词语言特色: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9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其中,前三种考查类型尤为常见。

例4(2008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解题指津]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弹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语言赏析类试题解题步骤:

①解释该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词语放人诗句中描绘形象;

③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词语的表达效果,点出该词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在这首诗中,“雪”隐喻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四、思想情感类

[命题形式](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某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某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通过诗歌中的形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比较不同诗歌中作者的感情:两诗中均有某相同内容,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例5(2008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乌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5分)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要知人论世、明察诗情,把握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其次要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努力忠实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思想情感类”题目答题步骤:

①纵观全诗,抓住体现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句;

②分析归纳诗歌的思想情感;

③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思想情感的;

第9篇

清明习俗一二三——荡秋千

在中国民俗节日里,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现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其相提并论而趋向于混同,最终则寒食和上巳都被并入了清明,使得清明节成为包容多种民俗内容的传统节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把当时东京(今开封)清明节的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宋时的清明里除了扫墓踏青以外,还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扑、听书、看戏、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

在如此众多的活动中,有一项受女子欢迎的游戏,那就是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两边支架,中间悬起两绳,下栓踏板而成。相传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需要借助藤条或是绳索来回摇荡来采摘果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开篇就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为施钩之戏,以缏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又为打球、秋千之戏。”隋杜公赡为“秋千”作注说:“《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折。’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又将“打球”、“秋千”二事置于“寒食”条目之下,也说明在早期的秋千是寒食节日中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汉武帝时,秋千逐渐成了祝寿的代名词。唐高无际《汉武帝鞦韆赋序》云:“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千秋万寿,取的其实是谐音,为了避讳,所以改千秋为秋千。

如果说北方山戎人荡秋千是为了强健体格,宫廷秋千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那么自齐桓公北伐山戎并将其传入中原之后,秋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节令里盛行的游戏,以至于“每至寒食为之”。

秋千,绝不仅是来回摇摆如此单调的游戏。魏晋至唐宋,秋千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嫔妃们随秋千的摆荡飘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诗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常与蹴鞠一起出现,“蹴鞠”是男子踢球游戏,秋千则是女子专属,男女相伴,意趣横生。唐宋时期,秋千一直是寒食节里最流行的活动。由于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国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时树木葱绿,所以人们纷纷选择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兹举数例:

抱膝思量何事在,

痴男埃女唤秋千。

白居易《寒食夜》

春风摆荡禁花枝,

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

风烟放荡花披猖,

秋千女儿飞短墙。

李山甫《寒食二首》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寒食梁州十万家,

秋千蹴鞠尚繁华。

陆游《春晚感事》

芳草长时寒食天,

红墙低处见秋千。

张耒《二月词》

五代十国时期,渐渐流行起了水秋千。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诗里来看,水秋千应是置秋千于水面船中,类似于八月十八的弄潮,表演者需是会耍会演,在秋千激荡中展现技艺。水秋千延续到宋代时已经成为一项水嬉活动,《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中记载:“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宴群臣。……继有木偶筑毬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宋代的娱乐活动甚为丰富,“水傀儡”就是在水中作人偶表演,水秋千则难度更高,类似于现代的高台跳水和杂技,所以伎艺人也是经过了专门训练的。《武林旧事》卷三《放春》里写道:“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秋千晃悠起来,往往都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直到现代,秋千也依然是少女儿童最喜爱的娱乐之一。

春天是思念的季节,也会生出多愁善感的情愫,所以秋千也荡出了少女们孤独寂寞的相思愁绪:

欲上秋千四体慵,

拟交人送又心松。

韦庄《浣溪沙》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冯延己《阮郎归》

吹花小雨湿秋千,

闲却好春*。

张元幹《好事近》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旧家心性如今懒。

侯置《渔家傲》

谁能读懂春中的深闺女子,谁又能解出她们的望穿秋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古时女子莫不待字闺中,一堵围墙却隔断了少女的心事,唯独秋千是她们最忠诚的伴侣,瞬间而过的也是一晃的青春。现代文明中秋千依然不少,却更多是孩子们的乐园,无忧无虑,也无忘烦恼。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0篇

唐代诗人郑谷在诗中写道:“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只用了十个字,岛上渔家欢度端阳的热闹场面便跃然纸上,一个“闹”字,一个“香”字把端午佳节的情趣写尽了。

谢墉的《粽子》写道: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丝韬。

炊余胀满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营。”

这首诗描写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制成后的形态,赞誉了“剥出凝成细纤膏”的粽子的美味,寄托了“佳节思亲”的深厚情怀。

魏晋时的《风土记》中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记述。书中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包粽子南方多用箬叶,别的地方也有用菰叶、芦叶,甚至笋叶的。每当端午临近,家乡菜场便出现了青青的芦叶,这时没包粽子,眼睛先已一青。记得儿时的家乡,自家包粽子吃。家里放一个大水桶装半桶水,当嘴咬麻线包扎出来的赤豆粽、红枣粽、肉粽渐渐放满水桶时,便顿时来了节日的气氛。糯米做的生粽,要用水浸泡疏松了,再放入大锅烧熟,要好半天时间,否则就会米生不熟。于是我想到了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咏新芦箬粽说:“二月春风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盘;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吃自家的粽子,芦叶清香,青青入眼,吃的就是那份情味、那份热闹。

开始,人们只是吃纯米白粽子,吃的时候撒白糖或淋蜜。“采缕碧云粽,香粳白玉团”指的就是这种白粽子。后来人们吃得讲究了,就在粽子里加入果仁、果料,其味别具一格。再后来又发展到将猪肉、牛肉包入粽中。明清时又有了火腿粽。“不独盘中见卢桔,时于粽里得杨梅。”是坡赞果脯粽子的诗句。在吃法上,除了吃热粽子,由于仲夏天热,人们还喜食凉粽。

“冰团水浸砂糖裹,透明角黍菘儿和。”即说食凉粽的情况。

端阳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写道: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11篇

罨画池被烟雨笼罩着。坐在湖畔的亭榭中喝茶,聊天,看风景。湖上天色奇异,密布的云团,竟然没有将阳光全部阻隔,几缕阳光从云隙中射出,融化在迷蒙的烟雨中,湖面闪动着斑斓的光点。湖上有雾,雾气若有若无,在水面漂浮,远远近近的树,桥,亭台楼阁,都变得如同印象派油画中的景物,朦胧而神秘。湖畔的垂柳在雨雾中轻摇,那一缕缕飘扬的翠绿,给人亲切的感觉,如有人晃动丝绸的衣袖,试图拂去湖上的雾气,还天地以清明。

罨画池非等闲之地。在唐代,这里就是著名的园林,湖畔东亭,曾出现在裴迪和杜甫相互酬唱的诗篇中,诗中的梅花,在园林中年年盛开。到南宋,因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地流连,朝夕相伴,迷恋上这里的湖波亭台和花草林木,诗长吟,情永留。罨画池,和这位诗人的名字,难分难解地连在了一起。这位诗人,是陆游。使我感兴趣的是,游遍天下名胜的陆游,为何会对罨画池如此钟情。我问陪我喝茶的崇州友人,友人笑而不答。

青花盖碗中,泡着当地产的绿茶竹叶青,茶盏中碧绿的茶叶,让人联想起身边湖波中菱莲清荷。湖水就在窗外,触手可及。我俯瞰湖波,忽见银光一闪,一条鲤鱼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湖上涟漪由小而大,一圈又一圈,久久荡漾。友人问我: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此景此情,使我想起陆游的诗《池上见鱼跃有怀姑熟旧游》:

雨过回塘涨碧漪,幽人闲照角巾欹。

银刀忽裂圆波出,宛似姑溪晚泊时。

这是陆游在罨画池写的一首七绝,他看到的景象,和我刚才所见完全一样,雨中游湖,鱼跃水面,触景生情,联想起人生旅途中一些难忘的瞬间。崇州友人聪慧,她这一问,其实也解答了我的问题。陆游迷恋罨画池,是因为这里的幽静平和的自然天籁,是无处不在的诗意。

公元1173年春天,陆游接任蜀州通判来到崇州。那一年,他49岁。陆游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战事纷乱,国土沦丧,爱国者忧心如焚。从年轻时代起,陆游就为国家的统一奔走呼号。他从过军,上过战场,出生入死,殚精竭虑,却发现以一介书生之力,难以挽救国家的危亡。到崇州后,陆游被这里宁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吸引,通判府西邻罨画池,走出后院东门,就能进入园林。罨画池不算大,但园内湖光潋滟,莲荷接天,古木苍翠,修竹成林,给人曲折幽深的感觉。湖上的堤桥,湖畔的亭台楼阁,都点缀得恰到好处。在湖光树影中,身心疲惫的诗人有了归家的感觉,诗的灵感如地下奔泉喷涌而出。刚到崇州,陆游就用诗抒写自己喜悦的心情,并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流落天涯鬓欲丝,年来用短始能奇。

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

万里不通京洛梦,一春最负牡丹时。

襞牋报与诸公道,罨画亭边第一诗。

(《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

陆游没有想到,在蜀州,会找到这样一个和他心灵相契的栖所。罨画池虽小,却能容纳并安抚一个漂泊者的灵魂。刚住下时寄给朋友们的这首诗,其实还是有点节制。和罨画池相处久了,在湖畔散步、思考,在湖上泛舟、垂钓,一天四时,罨画池为诗人显示出不同的表情,这些表情,在陆游的眼里,都亲切如故乡的问候。夏日的一天,陆游在湖上泛舟,清风徐来,舟子从柳荫下滑过,湖面上白云蓝天和亭榭树影融为一体。眼前的景象,使陆游身心沉醉,他感觉这湖光水色,就是他结束漂泊的身心家园,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灵魂归宿。又一首感情深挚的诗,从他心中涌出: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夏日湖上》)

今日的崇州人,读到“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这样真挚激情的诗句,依然会感到骄傲,家乡的水土,能使一位来自远方的诗人产生如此亲近的感觉,那是何等深切的缘分。

历史常常会有相合之点,诗人的命运也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陆游在崇州的经历,让我想起杜甫,想起杜甫和草堂。杜甫49岁那年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住进成都草堂;陆游到崇州,也是49岁。两位诗人来到蜀地心情,也相似,都是历经磨难后,在这里发现了一片可以休养身心的宁静之地。陆游恋罨画池,颇似杜甫爱草堂;罨画池之于陆游,恰似草堂之于杜甫。一座简朴的草堂,一个幽静的园林,在不同的时代安抚了两位伟大诗人疲惫的身心。杜甫在草堂住了将近4年,陆游在崇州的时间要少得多,但罨画池却一样使他迷恋,并永久萦绕在他的记忆中。杜甫在草堂,写出很多不朽的诗篇,草堂生活,成为他的灵感之源。陆游到崇州后,也写了很多和罨画池有关的诗篇,诗风因环境的幽美而变得清丽委婉。在崇州,陆游每天去罨画池散步。春日的湖景,是万种生灵竞美的舞台,陆游在《暮春》一诗中有生动描绘:

忙里偷闲慰晚途,春来日日在东湖。

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

俗态似看花烂漫,病身能斗竹清癯。

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

罨画池其实不太大,和江南的很多名园相比,也不见得更精致奇特。然而它却有独特的好处,园虽小,却因湖波清朗而给人开阔之感,园中林木蓊郁,古气森然,让人怀想历史。最迷人处,是它的天然环绕,可一任生灵在园林中自由翔游鸣唱,一年四季,一天四时,会看到全然不同的新鲜景致。即便是黄昏或夜晚,陆游也会来园里踱步静坐,心情好,暮色也有诗意。他曾在一次黄昏的散步时写成《晚步湖上》:

云薄漏春晖,湖空弄夕霏。

沾泥花半落,掠水燕交飞。

小倦聊扶策,新晴旋减衣。

幽寻殊未已,画角唤人归。

陆游常常邀友同游,在罨画池边喝酒吟诗。一次酒过三巡,陆游在微醺时写《池上醉歌》:“我欲筑化人中天之台,下视四海皆飞埃;又欲造方士入海之舟,破浪万里求蓬莱……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饮如长鲸海可竭,玉山不倒高崔嵬……”这时的陆游,有点太白醉酒的姿态了。

然而陆游决不是醉生梦死的酒徒,大多数时间,他是清醒的。他也没有迷醉在温婉的湖光里,忘记了内心深处的苦痛。和杜甫一样,在草堂悠闲安宁的生活中,仍然为国事民生伤怀,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篇。当秋风掠过罨画池,卷起满园枯叶,陆游也忧上心头,他的七律《秋声》,道出了心中的牵挂和焦虑:

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

涨水雨余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

闲凭曲几听虽久,强抚哀弦写不成。

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酷暑过去,凉风拂面,陆游觉得并不可喜,因为一年又匆匆过去。壮志未酬,理想遥远,大自然季节的交替,更令人哀叹人生的急迫。也是写在罨画池的另一首《秋思》中,陆游心中的家国忧思表达得更为强烈: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陆游在罨画池畔写了三首《秋思》,都是相似的心境。面对落叶秋风,感慨岁月流逝而壮志难酬。他在诗中一声声叹息:“白首有诗悲蜀道,清宵无梦到钧天”;“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无处逢秋不黯然,驿前斜日渡头烟”。这样的诗句,既凄楚,又无奈,是陆游当时心境的真实流露。

陆游在崇州,当然不会把自己关在罨画池足不出户。崇州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不仅寻山问水,发现很多美妙的风景,还访问乡民,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作了考察。崇州的生活,使他诗兴大发,当时写的大量诗作,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这也和杜甫当年在草堂的生活颇为相似。陆游在崇州写的诗作,和杜甫的草堂诗篇,常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所接触的一切物像,无论雅俗,都能入诗。川菜、薏米、巢菜、新鲜蔬果,都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在今日的崇州饭店里,还有不少据传是陆游喜欢或创造的佳肴。陆游诗中的美食,不是豪门官府宴席上的大餐,大多是民间的家常便饭。陆游的崇州诗篇中,有一首《野饭》,记一次山乡野餐,很可一读:

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

轮囷斸区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怜城南杜,零落依涧曲。

面余作诗瘦,趋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颇愿老穷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

何必怀故乡,下箸厌雁鹜。

诗中的食物,都是山林草蔬野味,陆游视若珍宝,明珠白玉,芳辛味足。这样的野饭,是人和自然的交融,陆游甚至因此暂忘宠辱,生出“何必怀故乡”的念头。

陆游第一次在蜀州待的时间不长,年头初到,年尾就调任嘉州。但陆游把家眷都留在了蜀州。到嘉州后,陆游对蜀州心心挂念,如游子牵记故乡。嘉州在岷江下游,蜀州在岷江上游,陆游思念罨画池、牵挂家人的情思逆江而上,飞回蜀州:

归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忆蜀州。

小阁帘栊频梦蝶,平湖烟水已盟鸥。

萤依湿草同为旅,雨滴空阶别是愁。

堪笑邦人不解事,区区犹借陆君留。

(《雨夜怀唐安》)

离开蜀州后,罨画池成了陆游梦魂牵绕的记忆。他写过两首《秋日怀东湖》,都是文情并茂的佳作:

《秋日怀东湖》之一:

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常是忆幽期。

身如巢燕临归日,心似堂僧欲动时。

病思羁怀惟付酒,西风落日更催诗。

故名岁暮常多感,不独当年宋玉悲。

《秋日怀东湖》之二:

罨画池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

青苹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

岁晚官身空自闵,途穷世事巧相违。

边州客少巴歌陋,谁与愁城略解围?

陆游的蜀州诗篇中,有不少怀人的篇章,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在他的诗中:张縯、张季长、张汉州、张少卿,其实都是一个人。张季长是蜀州人,陆游在郑南军队和他相识,两人性情相投,无话不谈,成为终身挚友。陆游到蜀州后,张季长曾从远方赶来看望他,两人在罨画池泛舟品梅,饮酒赏月。分手之后,互相牵挂,书信不断。陆游和张季长的友情,使我联想起杜甫在草堂和他的挚友严武的交往。陆游对友人深挚的情谊,和杜甫也是异曲同工。陆游写给张季长的诗,多达40余首,只要看一下陆游写给张季长的诗歌题目,就能想象他们之间的情谊:《别后寄季长》、《广都道中寄季长》、《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后园独步有怀张季长正宇》、《久不得张汉州书》、《六月二十二日夜梦赴季长招饮》、《雨夜有怀张季长少卿》、《岁暮怀张季长》、《五更闻雨思季长》、《登山西望有怀季长》……从这些诗题看,陆游对张季长的思念,几乎是无时不刻地存在。这些诗中有很多篇章和佳句,成为怀人古诗中的经典。如《五更闻雨思季长》:“展转窗未明,更觉心独苦。天涯怀故人,安得插两羽。”《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书信,在陆游的诗中是一个和友情关联的重要意象,对张季长来信的盼望,读信时的激动,被陆游写得情真意挚,细致入微:“故人岷下无消息,尺素凭谁寄断鸿?”“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故人已到梁州未?尺纸东来抵万金”;“平生故人阻携手,万里一书空断肠”、“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在《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中,陆游描绘了一个撼人心魄的细节,半夜,因为思念友人无法入睡,便起床读张季长的旧信:“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古人间的情谊,深挚如此,现代人读来,也许应自叹浅薄。

陆游在四川生活了8年,把四川看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如果把这第二故乡凝缩在一点,这一点,便是蜀州,凝缩得更小,便是罨画池。陆游离开四川后,蜀州和罨画池是他下半世挥之不去的美妙梦乡。83岁的那年岁末,老态龙钟的陆游独自对酒沉吟,岁月的长河,在他眼前缩得很短,离他最近的地方,是蜀州,是罨画池的梅花,他在诗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蜀州白首犹痴绝,更为梅花赋断肠。”

崇州友人带我走出湖畔亭榭时,雨已停,湖上的雾气也已散尽。漫步在园林深处曲折的小道上,竹枝拽衣,风吹林动,绿荫中传出婉转的鸟鸣。这时,眼里所见,心中所思,全都是陆游诗词的意境。

第12篇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古诗词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多媒体运用于古诗词教学,将为古诗词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作者介绍、情境创设、诗词诵读、课堂背诵、吟唱诗词等方面的应用做一些粗浅的尝试。

关键词:多媒体;古诗词;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91

今天,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还在走“作者介绍――齐读两遍――解释一遍――齐读结束――要求背诵”的单调路子,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形式单调,教者无方,学者无味,优秀的古诗词往往被教学得“面目可憎”,费时低效。如何才能摆脱古诗词机械、低效的教学状况呢?在古诗词中,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会给古诗词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给力作者介绍:变陌生为熟悉

现有教材中对诗人词家往往限于文字的介绍,了了数语,简单而枯燥乏味,一些虽配有插图,但这些往往只是诗词内容的“图解”。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古诗词作品的教学来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让学生和诗人深层对话,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帮助学生走入文本的一条线索、一张“门票”。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可以使作者的介绍更加全面、配以诗人词家的画像更能凸显其精神风貌,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作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教学《春望》用幻灯片以文体框出示(如下图),并从网上下载杜甫像的图片,作为插图,当页幻灯片标题用艺术字打出“走近杜甫”。这样,学生不仅从文字资料上更加全面地了解杜甫,而且通过图片杜甫像也对杜甫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观其貌、识其人、读其文、解其心。白居易诗云:“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感同身受,这样对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风格 “沉郁顿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运用多媒体给力情境创设:变抽象为形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以情志为本,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优秀的古诗词独特魅力就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诗歌教学尤其需要创设情境。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情境,将诗词抽象凝练的语言化为一幅幅可作用于视觉的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理好的理解诗意,对诗词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幻灯片的背景始终是一幅夜色中悬挂一轮圆月的图画。又如学习曹操《观沧海》一诗,教师用幻灯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无数巨浪被高高卷起,波澜壮阔的大海的图画,这样学生对本诗描绘的意境有了感性的理解: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三、运用多媒给力朗读教学:变单调为丰富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诗词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兴趣,激发学生情入境。而使用多媒体朗读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其发音标准,节奏准确,意境生动,既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又能使诗词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让学生“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在朗读中,可利用音乐播放软件“千千静听”来助教学一臂之力。通过软件中“歌词秀/编辑歌词”来编辑朗读文本(把课文当作歌词来编辑);使用其“桌面歌词功能”来辅助我们朗读教学,实现文字与朗读声音的同步,让学生感受名家朗诵的魅力。再者在学生朗读训练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的朗读配乐,让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如:在指名学生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为表现这首词思想感情放纵奔流,同时又透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而产生的淡淡忧郁的特点,可选配二胡曲《良宵》,乐曲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强朗读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给力课堂背诵:变呆板为灵活

背诵古诗词是古诗词教与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掌握、记忆的古诗文为80余篇,如果篇篇死记硬背,也不是不能做到,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件苦累的差事。常见做法是教师留下一些时间,学生自行背诵,这样费时费力,学生也没有新鲜感。如果利用在多媒体就可以使课堂背诵变得灵活多样而且提高效率。例如,在课堂上,训练学生背诵杜甫的《春望》,笔者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对学生进行提示法的背诵训练,达到大部分学生当堂背诵的效果。用PowerPoint设计,并依次展示(如下四幅幻灯片),每幅幻灯片都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可唤醒、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当堂背诵。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堂背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

除此之外,多媒体在诗词积累方面也优势显明。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课后练要求学生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并摘抄下来。如利用“百度搜索”,可输入含‘酒’的诗句”就能很快可搜索到“借问酒家何处有”(杜牧《清明》)“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十多句关于“酒”的诗句资料,进行积累。这比查阅书籍更为高效、全面。

五、运用多媒体给力诗词新唱:变被动为主动

“古人唱歌兼唱歌”,古代诗词是有音乐性和图画性统一,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写景抒情,不只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古诗词琅琅上口,易于传唱,现代人有许多人为古诗词谱曲。至今也有许多诗词传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王维《阳关三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等,今人都谱过曲。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用的就是一支外国民歌的曲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笔者在上课开始时,先用媒体软件“暴风影音”,播放从百度视频下载的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短片,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利用“千千静听”桌面歌词功能教唱这首词。让学生在唱歌中记忆,在歌声中领悟,在领悟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在快乐的歌唱中学习体悟了这首词,也背下了这首词。这样,多媒体整合应用的“唱诗课”,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真情地投入,在歌唱中感受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