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名言

时间:2023-05-29 18:01:42

海明威名言

第1篇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我多希望在我只爱她一个人时就死去。

所有的罪恶都始于清白。

没有失败,只有战死。

胜利者一无所获。

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是—不快乐的童年。

二十世纪的丧钟为人类而鸣!

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居住过paris,那paris将会跟着你一辈子。

只向老人低头。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最后我觉得他自题的墓志铭也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和语言特色:恕我不起来啦!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

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第2篇

参军后,托马斯・威德在23岁那年随着英军到了中国,参加了鸦片战争。此后,他的名字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叫做威妥玛了。1843年起,威妥玛在香港的英国殖民当局做翻译,这时,他把英语翻译成南京官话跟中国人交流,再把各种口音的中国话翻译成英语。这一时期威妥玛对各种各样中国话的接触,是他后来创立威妥玛拼音的基础。

熟悉中国语言的威妥玛1847年退伍,在英国驻华机构任职,当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汉文副使。无论是在香港当翻译还是任汉文副使,他的工作一直与中国话有关,在与中国语言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还结交了很多令他一生尊敬的中国老师。

威妥玛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广州,因为当时各国驻华使馆还没有进驻北京的权力。他长驻的第二个城市是上海,1853年他任过英国驻上海副领事,1854年英、法、美三国取得上海海关控制权,他被英国政府任命为上海海关第一任外国税务司,干了一年就辞职了。1855年他任驻华公使馆汉文正使,这又是一个专门与中国话打交道的职位。但是从1853年起到1858年这段时间,他还有项工作,就是任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翻译,参与了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当翻译和教授中文,使威妥玛成为一位汉语通和语言学家。签订中英各项不平等条约以及1861年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1871年升任驻华公使,是威妥玛的政治生涯。

1883年,65岁的威妥玛退休回国,70岁那年他又回归自己语言学家的身份,任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的首任汉语教授,并将所藏汉文、满文图书赠与剑桥大学。

南京官话不再主流

威妥玛在剑桥学到的那口流利的南京官话,是以南京音为标准音,以长江中下游及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语言,把这种语言带给欧洲的,是比威妥玛大266岁的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一金尼阁拼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宰着西方人的汉语发音。这种发音不同于南京方言。就像现在的北京话不同于普通话一样。利玛窦在1592年11月写给罗马的法比神父的信中说:“中国十五省都使用同样的文字,但是各省的语言不同。还有一种通用的语言,我们可以称它为宫廷和法庭的语言,因为它通用于各省法庭和官场。我们目前学习的,正是这种语言。”这种语言,就是南京官话,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南京本地话。后来马礼逊编的第一本汉英词典,也是取南京官话发音。

会说南京官话的威妥玛甫进入中国,就发现他的中国官话并不能顺利地与人交流,一是中国太大方言太多,并非人人都会他学过的这种语言;二是他所掌握的官话,实际上并没有普及到“国语”的程度,那些与他交往的官员,操着另一种口音,京腔。

英国进入中国后的十几年里,随驻华使馆一路北上。于是,一个威妥玛由南向北的语言地图能说明不少问题:威妥玛从香港到了广州,他不懂广州话,得找在穗的西方人或传教士给他当翻译;后来再由广州到了湖南,广州的翻译或教友一人湖南,就无能为力了,只能再找湖南的教友或传教士;等他到了上海,湘音又无法与吴语沟通,又找沪上的传教士。而在当时最西化的上海,传教士大包大揽地告诉他,学会上海话,走遍中国都不怕。这期间,在上海海关工作的威妥玛负责培训那些来自英国本土的海关人员。

当威妥玛在上海工作了后,1964年英、美、法三个西方强国,第一批获准将使馆迁入北京。威妥玛也在这时进入北京,这时他发现上海话在北京是无法通行的。事实上,威妥玛在上海期间就已经察觉,官场上,说北京话的大有人在,各地官员中会说北京官话的,比说南京官话者要多得多。毕竟,明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已经四百多年了。

南京官话距离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就拿紫禁城里头来说,原来说南京话的明朝已经不复存在,太平天国所诅咒的“胡人胡语”依然盛行,而陪同小王子们玩耍长大的,最贴身的人无非是太监,太监多出自河北河间府。所以,北方话早就占了上风。整个紫禁城的王朝居住史中,南京官话也只在明朝时,大臣在帝王面前才使用。

于是,这位颇富语言天赋的中文秘书做出一个大胆的判断,北京城里的官话,才是今后中国标准语音的发展方向。

惊动日,俄的汉语教学法

英国使馆获得进京权后,开始大张旗鼓地招募人马,扩大英国在华各个领域的工作,威妥玛的汉语才能,这时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的职务里,多出一项汉语培训业务,教刚招聘到的英国人说中国话,对于这些零起点的英国人,威妥玛大胆地抛弃了他所学过的最正统的南京官话,而以北京话写成教材,传授给英国同事们。这本名为《语言自迩集》的汉语教材第一次在英国出版是1867年。

这一改革,令英国老一辈的汉语通们非常鄙视,他们贬称这本书是“大使馆汉语”,一时间威妥玛受到不少攻击。就像一个中国学生在伦敦住了20多年,没有学成伦敦英语,而是学了一口英国乡下了俚语,被内行人所耻笑。

威妥玛还是坚持用自己的判断,编写教材和教授北京官话,北京官话当时也就是北京城里的话,北京各区县的口音至今与普通话还有区别,所以威妥玛并不教授北京郊区的语音。

他的《语言自迩集》,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就像一个传说,直到2002年,才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张卫东从香港、伦敦等几地找齐了全三册,并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

张卫东告诉本刊记者,第二波进入北京的外国使馆,比如日本、俄国等,一听说威妥玛编著了学习北京官话的《语言自迩集》都作出了快速反应。日本首任驻华公使柳元前光1871年进驻北京,原本带来5名刚从东京外国语学校毕业的说南京官话的翻译,公使敏锐地发现官话的变迁后,立即给外务省打电报,让东京重新选几个人到北京来,就地学习威妥玛教授的北京话。直到1874年3月17日。他还坚持给外务省打报告:“满清(原文如此――张卫东注)建国后,苦于汉人吱唔不规则,另定北京官话,使满汉官吏本体遵用……始以官吏能京话方能上堂。”

俄国人对于汉语的学习,是在西方各国中最早也最成规模的。张卫东介绍,列宁的母校喀山大学,在1837年就成立了汉语教研室,后来还设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学位,但是,直到1903年,海参崴一位汉学专家还是认为威妥玛编的课本是最好的汉语教材。

很快,《语言自迩集》在各国驻华机构风行,威妥玛培训的就不再只是英国人了,这本书成为19世纪西方人学习汉语和汉语口语的最权威课本。

汉语教材写了啥

《语言自迩集》是写给零起点的西方人学习汉语用的,书名取自儒学经典《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

自卑,他强调了要做专家就要从打基础做起,这个书名,显出威妥玛对于汉语研究的精深。

来自拼音世界的威妥玛,用26个罗马字母给中国象形文字标注出北京音和平上去入四声。西方人根据威妥玛拼音,就能正确地读出汉字来,而这个汉字的发音,正是北京官话的发音。

在张卫东翻译的这本19世纪北京语言专书里,记录下两个世纪前北京人的日常用语,有意思的是,这还是一本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语言化石,中国人现在来看这本书,能感受到老北京的生活隋景。这部老北京生活图卷,现在的北京话中,还有些许萍踪,只有在传统相声的语言里,还能找到更多踪影。

威妥玛教材中有个例句是:“我那坏心的奴才们走错了道儿赶不上迎接您。”西方人不会念,怎么办?

这段拼音中,有些拼法和今天的汉语拼音是相同的,有些不同,每个拼音右上角的阿拉伯数字,是平上去入四声,给汉语注四声是威妥玛发明的。

对于这句话中的个别词汇,威妥玛还进行了解释:

奴:奴隶;但也用作并非奴隶的下级的贱称。才:天资,才干,人才。但一跟奴配对儿,才就没了这些意思了。

威氏教材中谈论篇百章之四十三中有段朗读内容,用北京话一念,还能念出些《红楼梦》的味道来,让人从江宁联想到北京,这一路走过来,语言与世事的变迁,又怎是一个“梦”字了得:

1 他本是个弱身子,又不知道保养,过贪酒色,所以气血亏损了。

2 如今的病很延缠,昨儿我们去瞧的时候儿,他还挣扎着来到上房,和我们说,这样儿的热天气,常劳兄台们来瞧,太劳乏了,我实在不敢当,又不住的送东西,过於费心,我十分感情不尽。总是亲戚们,关心想着我。若是傍不相干儿的人,能投这么惦记我么?我也没有甚么说的,只是记在心里,等着病好了,再磕头道谢罢。

3 他嘴里虽然这么说,身子可露出挣扎不住的样儿来了。

4 我们就说,老弟你是个很聪明的人,不用我们多说,好好儿的养着身子,快好了罢。我们得空再来瞧你。说完就回来了。

这段让学生们用来朗读的材料,就像《红楼梦》中的语言色彩一样,很难分清哪一句来自曹雪芹幼年的秦淮风月之地,哪一句出自家变之后的北京香山健锐营。“南京和北京,一个是从前的首都,一个是当下的首都,南京官话与北京官话的用语,都应该属于高层次的社会用语,一定阶层的用语,《红楼梦*中的语言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它有味道”,张卫东这样分析威氏教材片段以及这些例句与当时中国文化的关系,“语言是分雅俗的,真正雅的语言都是在平常中显出它的文化来,语言的风格是文化的另一种反映,那个时候的通语,从各地方言中吸收了很多营养,威妥玛的教材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第3篇

关键词:《老人与海》;救赎;精神力量;艺术真实

作品之生,作者之死。读者似乎有充分的权力赋予作品新的生命,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作品。《老人与海》中,我却相信海明威始终未曾消失过。无处不在的迸发的精神力量,“打不败的硬汉血性”。“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肉体陨灭,但精神不朽。肉体硬汉和精神硬汉的完美契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将抽象的精神之力推向极致的作品。作家可谓大有倾注心力之势。《老人与海》可以说是海明威的精神史。这个无惧无畏的格斗士,他反抗斗争,迎难而上,至死不屈。

海明威就是格斗士。这是个以生命为筹码即使被毁灭也不会屈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群体。纵观海明威一生的创作,战争,斗牛,渔猎是他最喜欢的主题,也成为他作品中的标志性情节。无论是战士,斗牛士还是渔夫,猎人,他们劳动的基本方式就是格斗。社会就是残酷的舞台,“生存竞争”的法则永远起着支配作用。《老人与海》就是渔夫的故事,关于格斗士桑提亚哥。凶险的海域与苍老的躯体,只因为不肯被打败,就义无反顾地用生命去对抗,颇有尼采的“超人”的味道。海明威式的人物是格斗士,是超人,并非偶然,而是作家生平经历的积累。外科医生的父亲,酷爱渔猎,钟情冒险。海明威从小就被植入了冒险的无畏精神。而母亲的艺术修养又赋予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特质。

美国现代派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欧美文学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流派有了正式的名称“迷惘的一代”。这个流派的作家大都亲历一战,他们最关心的首先是战后欧美青年一代的命运问题。其创作反映了战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里普遍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海明威即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参加了一战。从战场回来的他不复从前,似乎对什么都失却热情,成为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过海明威清醒地意识到生存竞争法则的残酷。尽管是生活上的不幸者,但在精神必须是强者。这就是他的“硬汉”情结。他不满资产阶级现实,但又脱离政治斗争,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把注意力聚焦到抽象的精神力量上。于是有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海明威式的人物。他们是尼采的“超人”。这群不幸者对抗强权,进行自卫,追求个人和整个群体的救赎。海明威坚信唯有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才能带领人类走向美好。

桑提亚哥,饱经沧桑的老渔夫,不被好运眷顾,连续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第八十五天孤身去大海追寻自己的目标。好不容易捕上一条大鱼,却又遭受到鲨鱼接二连三的攻击。精疲力竭的他带着惨白阴森的白骨上岸,最终沉沉地睡去。老渔夫是个不幸者,但他仍为了自己的荣光和“强势力”而战。表面上这部作品写人与自然的斗争,但实质上是海明威一以贯之地对人类精神力量的追求。不幸者的反抗,在毁灭的危机中宁死不屈。一如老渔夫和鲨鱼之战,是与强者的搏斗,是精神力量驱使下的胜利赞歌。包括老人在捕鱼时思绪飘到非洲草原,向往狮子,正是对力的追求,一种成为强者,收获胜利的渴望。老人最终胜利了。“正在梦见狮子”,苦难中,海明威看到精神力量的不可摧毁,并期待以这种力量带领人类走向美好。可以被杀死,但绝不可以被打败。在生存困境中完成人类的精神救赎,打不败的精神力量就是《老人与海》的内核。而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娴熟的创作手法,如众星拱月般将这精神内核村托得熠熠生辉。

冰山移动的尊严在于它仅有的八分之一部分位于水上。显然《老人与海》就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但却是理解隐没在小说叙述层面下的那八分之七的关键。这就是他著名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的冰山原则下进行文学创作,以充满寓言色彩的的“艺术真实”,塑造出饱满的灵魂大于躯壳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示出永恒的救赎的人类精神之力。

与以往通过具体国家的现实处境喻指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和理想状态不同,《老人与海》中古巴可有可无,而超时空大海是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的,老人与海的关系披露人类的真实的生存状况。老人与海的斗争,以假定性的情景展现了以老人为代表的遵循传统捕鱼术而又遭遇到新兴技术时代的“格斗士”的生存困境。可以说《老人与海》是一部寓言性的作品,大量运用了暗喻和象征。从表面上看,小说叙述的的纯粹是人与自然的斗争,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老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搏斗。作家完全隐在幕后,桑提亚哥掌握主动权,负担起展示人类精神之力的重任。而就寓言层面而言,,小说讲到老人连续84天捕鱼一无所获,本身仅只有栖身的一间草屋,,而他的躯体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在新兴渔业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他遵循传统的捕鱼之术。于是当被置于与汹涌的大海斗争的位置时,这场较量寓意着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一类群体在不幸的命运面前的顽强而执着的抗争,挑战生存竞争的法则,用打不败的精神达到自我救赎和集体救赎。可以说在看似单纯的的叙述背后隐藏了人类个体和集体的精神救赎。桑提亚哥就是灵魂大于躯壳的形象承载者,是从个别升华到一般的典型代表。

在冰山原则下,简洁洗练是海明威的文字风格,不用华丽繁多的文字堆砌文学大厦,而是睿智地把笔力运用到关键点。桑提亚哥的身世,成长经历及社会背景,于读者而言是一片空白,海明威只字未提,显然有意将人物的背景淡化,力求简洁。我们知道的只是,这是个“除眼睛外处处苍老”的运气不佳的窘困古巴老渔夫。不过发生冲突的背景描写却细致而多彩。对大海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描写,对马林鱼和鲨鱼的描写都浓墨重彩。整个斗争场面激烈又和谐,浑然一体。老人的原型是加勒比海的古巴渔夫。他的事迹构成了《老人与海》的现实生存基础。而追究到具体细节,无论是老人划船出海,捕鱼时如何收线,放线,包括每一次斗争的动作都真实得让专业的捕鱼行家发现不了破绽,呈现一种无懈可击的真实感。睿智的选择性简洁,让人感觉这个渔夫背景的空白和物质的贫瘠,细节真实的精确处理,又极大地丰满了这个格斗士的形象。

《老人与海》是诗化的寓言,是精巧的象征主义作品,干净利落地描绘一场完美的人与自然的斗争,显示人类生存的困境,塑造桑提亚哥的典型形象,彰显窘境下自我的精神救赎。同样这部作品又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小说的叙述,故事的选择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事实的文学”揭示人类的生存现实,使精神力量蒙上寓言色彩。非洲大陆的狮子强健而健美,那是令人向往的力量之美,不败的雄风。新的信仰冉冉升起,救赎终将完成。(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1] 刁邵华.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试论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J].学习与探索,1979(4).

第4篇

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从事文学创作,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常常语出不凡,在谈笑之间,给人以轻松、快乐、智慧和启迪。

杰出的英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被誉为“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常常是语如珠玑,令人开颜捧腹。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时被一个骑车的青年人给撞倒了。青年人连忙下车扶起萧伯纳,再三道歉。萧伯纳却像没事似的掸掸身上的土,笑着说:“小伙子,你今天运气不佳呀?”青年人一愣,不解地看着这位长胡子老人。萧伯纳接着说:“小伙子,如果你今天把我撞死了,你可就出大名喽!”当小伙子看清眼前竟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萧伯纳时,一下子就被逗笑了。萧伯纳虽然接触了很多社会名流,但他对名流们却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一次,萧伯纳收到一位社会地位高而又狂妄自大的某夫人的请帖:“星期六下午4至6时,我将在家。”萧伯纳在回帖上也写了一句:“我也一样。”不卑不亢,但却令人莞尔。萧伯纳曾做过一次骨移植手术,手术做完后,医生想要点“好处”,便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萧伯纳笑道:“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一句话,把那个医生“顶”得哑口无言。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著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海明威不仅是“文坛硬汉”,还是文坛“搞笑分子”。一次,有位同行听说海明威写作时惜字如金,很是嫉妒,便给海明威写了一封信:“听说你写作时一字一金,我寄上一美金,请寄个样品给我看看。”面对挑衅,海明威不愠不恼,愉快地收下了那美金,提笔给那位同行回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谢”!――一个字,恰好一美金!有位自命不凡的同行向海明威讨好:“先生,我早就有心为你写一本传记,希望你死了之后,我能获得为你作传的荣幸。”海明威知道他文笔很烂,便淡淡一笑:“哦,先生,我知道你想写我的传记,所以我就不得不尽量想法子活下去。”美国有家服饰公司为招揽生意,给海明威寄来一条领带,并附一封短信:“我公司出品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现奉上样品一条,请您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2元。”过了几天,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外附小说一册,信里写着:“我的小说深受读者欢迎,现随信奉上一册,请你们一读。此书价值2元8角,也就是说,你们尚欠我8角。”这一下弄得厂家尴尬至极,寄钱不是,不寄钱也不是。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关于他的幽默故事可谓俯拾皆是。一次,马克・吐温到外地旅行,晚上在一家小旅店住宿,服务员请他登记一下。马克・吐温翻看登记簿时,发现店内的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XXX爵士和他的仆人”“XX公爵和他的侍从”。于是,他欣然挥笔:“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某年的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刊登说他死了。马克・吐温的亲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见到马克・吐温依然在家创作时,纷纷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劝亲友不要生气:“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是他们把日期提前了一些。”马克・吐温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工作。

英国著名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二任丈夫是位考古学家。有人问她婚姻生活可好?她回答说:“对于任何女人来说,考古学家是最好的丈夫。因为,妻子越老,他就越爱!”言简意赅,却颇有哲理,回击也相当有力。

作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生活幽默的机会,就连照片题字也常常充满幽默和智慧。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同孩子的合影照片上这样题道:“高尔基和他的作品。”――对于作家来说,孩子是父亲名副其实的另一种“作品”。鲁迅先生50岁时才生下了儿子周海婴。于是,在孩子刚满周岁时,他在与海婴的合影照片上题了四个字:“五十与一”。两个数字对比,舐犊之爱溢于言表。

第5篇

海明威以文笔简洁、明快著称,他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花花绿绿的比喻,爱用日常语言,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明威风格”,《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

我们不会写小说的人也可以想象,一部小说只有一个人物是很难写的。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可写他们的不同性格,写由于性格不同构成的情节,至少可以写对话,但只有一个任务怎么写呢?海明威动用景色描绘、人物回忆和内心独白、精确的细节描写、紧张的气氛等艺术手段精心地虚构成一部艺术作品。

《老人与海》在淡化背景、去掉一切时空限制下突出“硬汉子”精神,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预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能是战争,可能是黑社会,也可能是自然界不可异己的力量,例如鲨鱼,但我们必须勇敢得面对这些势力,不能认输,即使失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老渔夫在跟鲨鱼拼杀时,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现在成了名言,经常被人引用,成了发扬英勇奋精神的座右铭。

《老人与海》篇幅不长,只能说是短篇小说,但是艺术含量很高,可以说是海明威的 压轴之作!

第6篇

公元1993年,库尔勒下完第一场雪之后,陈山决定远走他乡,南下海南岛。时光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十几年后,库尔勒少了一名闲时就去巴音布鲁克草原骑马放犬追逐猎物的猎手,海南岛多了一位名闻国内的全游动名将。

如今,陈山户籍海口,算是真正的海南人。在海南,他认识了海钓,了悟浮游矶钓,精研全游动。在海南钓坛,他认识了很多名将,大气者如纪德魁,宽厚者如昂建平,稳重者如耿玉杰,幽默者如孔烈,温和者如黄建明……椰树沙沙,大海漭漭,库尔勒,千里戈壁的苍凉与荒芜,一直让他的心怦然。库尔勒,巴音布鲁克草原,苍莽而受远,迷人而凄惶。他喜欢这种原始的凄美,这和原始的荒凉,这种原始的粗犷。之所以他对大海一见如故,因为海如梦中千转百辗的库尔勒一样,有他生命由神往的广袤、相犷、深远与磅礴。

在厍尔勒,他喜欢深入荒野,狩猎野物。在海南岛,他喜欢行走浪尖,挥竿问海。他说,在草原荒漠狩猎和海上钓鱼是一样的,都在体验自然,都在斗智斗勇,其中乐趣,如缥如缈,如虚如幻。

公元2009年5月22日-24日,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暨全国海钓锦标赛在渔山列岛拉开序幕。全国各路海钓诸侯,108员海钓大将齐集渔山岛,可谓声势浩荡,硝烟弥漫。刀寒剑阴,云谲波诡。参加比赛的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而陈山在纪统帅麾下,初次远征渔山岛。

这是一场比赛,一场擂台,更是一场战争。

扳着手指算,陈山是第二次上战场。第一次上阵是“2007年澳门回归杯”战役上,他初涉沙场,与队员黄建明、耿玉杰、崔文阁并肩作战,横扫全国各路精兵猛将,为海南夺得大赛团队冠军。一战成名,陈山乃将才也!

用评书的语言说,陈山是胸中包罗万象,所学甚杂。2000年开始接触海钓,从直感钓法开始,一直到浮游矶钓、路亚钓、深海铁板钓、深海拖钓,一路学过来,一路钓过来,一路精研过来。浮游矶钓中。从半游动钓法到全游动钓法,他在无数次实战演练中找到一种让自己更得心应手、心灵神怡的钓法――全游动钓法。海钓是一门科学,为了弄懂其中奥秘与精髓,他曾日夜钻研网上名帖,拜读杂志经典文章,一一参透,结合实践,融汇于胸。渔山大战之时,雨纷雨扬,日灼日炎。碧波滚滚的战场上,陈山使出毕生之学,全歼各路海钓诸侯。一举夺得大赛桂冠,成为全场最璀璨的明星。他的英雄演义诠释了一个古老的哲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就是《荀子・劝学》中所阐述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陈山,无论是在库尔勒荒凉的戈壁,还是在海南岛壮丽的海边,都未曾改变他对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崇敬之心。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的作者,一个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巨匠,一个喜欢在古巴荒野打猎、深海垂钓的美国老头。陈山读了海明威所有的著作,他喜欢海明威笔下的那个老渔夫桑提亚哥,更喜欢桑提亚哥钓中的大马林鱼。

他说,他很神往海明威的生活:带着猎枪深入荒野,往返深山幽谷的从容优雅;背着竿包,行走大海湖泊之间的神怡。即而他又接着说了一句:海明威,高山仰止。

第7篇

【关键词】语料库;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引言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海明威作品译本,有关海明威作品及海明威本人的研究论文也到处可见。海明威及其作品在中国读者群和学术界能引起如此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专题。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总希望尽可能搜集到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对作品文本简释性的评论,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切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当我们翻检所搜集到的各种评论资料时,发现真正能用于课堂作品评析的东西并不太多。如何使学生从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原文)体会到人物的塑造过程,情节的发展脉络,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修辞特色,通过文字语言这一可视媒介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凡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关系,情节预设,以及冲突的安排与修辞手段,无一不是通过选词、句法、节奏、比喻、象征及篇章结构得到实现。文学作品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必须重视对其作品文本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一、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 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

【参考文献】

[1]wang shouyi; “heming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 foreign languages 2, no 48(april): 41-45, 1987.

[2]robert p. weeks;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2.

[3]philip young; “ernest hemingway: a reconsidera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6.

[4]robert .o. stephens; “ ernest hemingway: the critical”, new york, burt franklin, 1977].

[5]james nagel;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in contex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52.

[6]carol. s. baker; “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

[7]jeffrey meyers; “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8]miles donald “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ton abbot, england: levid and charles, 1978.

[9]charles molesworth; “ hemingway's code: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world power”, salamagundi, no.76-77 (fall--winter): 84-100. 1987.

[1]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2]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3]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4]李宜,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8。

[5]龙毛忠,颜静兰:《.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6]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演绎 (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1。

[7]李文中: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洛阳: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第8篇

【关键词】海明威 冰山原则 一天的等待 隔阂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08-0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中,海明威被誉为美国20世纪上半期的天才小说家,其作品以简洁、凝练、朴实而著称,其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2年,海明威在其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后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并声称:“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他主要采用暗示艺术,将含蓄与象征手法贯穿、统一于作品中,赋予平常的生活素材以深刻的内涵,使读者逐步透过作品的表象而悟出其深远的蕴含意义。

《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创作于1933年,成其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只有1058个单词,却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简洁、凝练、朴实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在作品中,海明威娴熟地借其简洁、凝练的风格,将“冰山原则”从主题、语言风格及故事情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20世纪初期人际间的隔阂问题(正如作品中所体现的,即使是父子间也不例外)。

一、“隔阂”在主题上的体现

文章的主题为等待死亡,海明威通过九岁的沙茨一天的内心感受来体现这一主题,但正值无忧无虑童年期的小男孩何来的对死亡的体验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引发混淆了温度单位华氏与摄氏的概念这一误解的根源 ― 父子间的隔阂及缺乏有效交流。在海明威笔下,读者不难透过其“冰山原则”体会到海明威借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孤独感。

二、“隔阂”在语言风格上的体现

文章中,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方式,省略了相关背景、外表、情绪、语调等的描写,主要通过父子间的交替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非常简洁明快。但透过毫无铺垫的字里行间,父子间因隔阂而形成的交流障碍却无处不在: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Papa,if it bothers you.”

“It doesn’t bother me.”

“No,I mean 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

简短的对白中,“It”在小男孩的顾虑中指的是自己的死亡,父亲理解的却是儿子的感冒,时态的变换,使这种误解逐步显露。

而在另一个场景中:

“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 don’t worry,”he said “but I can’t keep from thinking”

“Don’t think,”I said “Just take it easy.”

“I’m taking it easy,”…

在父亲口中还是儿子的感冒的“It”,在儿子心中的理解却还是死亡。在此,读者不难透过父子间交流的障碍体会到两代人之间思想的隔阂及难以相互了解的痛楚。

此外,重复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也向读者展现出这种交流障碍:

“You better go back to bed.”

“No,I’m all right.”

“You go to bed.I’ll see you when I’m dressed”

“You go up to bed,”I said,“You’re sick.”

“I’m all right,” he said.

在对话中,沙茨面对父亲让他上床躺着的要求反复回应:“我没事”,小男孩冷静、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在镇静地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小男孩的恐惧通过三次盯床脚表现出来(第一次:“look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二次:“stare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三次:“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其中,动作的重复表现了小男孩对死亡的恐惧,渲染了主题;而“床脚”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死神降临时都是从床脚出现),则再次突显了小男孩的紧张情绪及等待过程的压抑、煎熬,而作为本该亲密无间的父子,沙茨的这一表现显然没有引起父亲的关注及重视。

而在故事结局,当沙茨终于明白两种温度的差异时,只答了一声:“哦”,从而结束了他一天的痛苦煎熬。在此,海明威只用了一个简洁的语气词,却将作为父亲完全不了解的、小男孩饱受心理煎熬和精神磨砺后的淡定(暗示其性格的成熟、心境的变化)向读者展现得一览无遗。至此,象征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父子间一连串的误会和交流障碍也展现得一览无遗,文章主题进一步升华。

三、“隔阂”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一天的等待》故事情节平铺直叙,讲述的是一个九岁小男孩的故事:清晨,小男孩沙茨感冒发烧,医生为其诊治时量得体温为102度(华氏),开完药后离开。因不了解华氏与摄氏温度的区别,听说体温超过44度(摄氏)就会死亡的沙茨误以为自己即将死亡。整整一天,九岁的小男孩在饱受内心煎熬的情况下,躺在床上静候死神的到来。最后,从父亲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沙茨结束了一天的等待。

其中,海明威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含蓄、委婉地向读者展现了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作为九岁的孩子,在认为自己病重难愈时,儿子并没有跟父亲表露内心的感受,从而错过了纠正自己误解的最佳时期。从成人的角度,父亲认为儿子病情并不严重,所以选择外出狩猎,留下儿子独自面临病痛,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于对父亲的保护,儿子为使其远离死亡威胁而拒绝父亲进入自己房间,而父子间的隔阂却使得父亲难以明白其行为下的深情。而在屡次的对话交流中,一个简单的“It”使得父亲跟儿子总是鸡同鸭讲,难以一致。虽然最终误解消除,但勇敢的小男孩却因一个小小的误解而饱受一天的精神折磨,虽说磨砺了其坚韧,却也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对其心疼备至。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开创了新一代文风,作为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一天的等待》凭借简单的故事情节、淳朴的语言,却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本该亲密无间的父与子,却因交流上的隔阂而使得正值无忧无虑的童年期的儿子因经历了如此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经历。透过“冰山原则”,不难发现该作品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寓意,给予读者深远的感悟空间,从而更加突出其艺术性,成其为文坛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等译,(美)海明威著,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傅景川,20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3]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邱世凤,从《一天的等待》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第9篇

摘要:海明威作为文学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简约、生动、精准、含蓄,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其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海明威的作品,人们主要围绕审美风格与语言进行研究,对审美风格与语言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外加,我们主要依据翻译成中文版本的作品来进行研究,因中英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语言研究效果。本文以《老人与海》原本为基础,从语言学角度切入,研究作品的审美风格,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老人与海》 审美风格 构成 语言学 研究

海明威是一名美国作家,其作品以自然主义风格为主,小说的创作过程遵循“冰山理论”,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自我审美倾向。《老人与海》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老人与海》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的人生哲理。简单的故事、精湛的写作手法、鲜明的语言特征,构成了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具体探讨《老人与海》中审美风格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一、审美风格

解读海明威的审美风格可知,《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呈现多元化、独特化的艺术风格,海明威将简约、含蓄、深厚的蕴意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并统一地展现在文本语言中。简约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可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审美情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小说内容主要描绘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具有硬汉性格,作者通过简约而精辟的生活用语刻画了硬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形式主要以简约、含蓄为主。首先,作者提倡通过简约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浓厚的情感,不主张迂回曲折。在《老人与海》中,这种简约的语言风格显而易见,海明威懂得简洁语句和复杂情感之间的转换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海明威旨在以简约的语言来提高语言表现力,采用最具体的方式来刻画物象,增加可视性,提升可感度。事物外观是表达文学艺术情感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写,可在读者内心引发高度的真实感和强烈的视觉性,拉近读者和作家之间的距离,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海明威直接描写了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等的外观形态,通过具体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透过具体物象来展现世界。①其次,其审美意蕴具有一定的含蓄性。海明威借助简约、质朴的语言,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读者在其描绘中体验语句所蕴含的情感。虽然作品中的语言直观、简朴,但这不会对丰富情感的表达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海明威将自己的人生观隐藏在了质朴的语言中。《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的物象客观、简单,蕴意却浓厚、炽烈。

二、语言艺术特征

大部分著名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有明显的语言特征。对于《老人与海》,人们记忆深刻的便是其简单、婉转的语言。

(一)以简单句式为主。《老人与海》中短句较多,并穿插使用长句,形成了一种有条不紊的文本形式。语言学中关于句长有着特定的参考标准,若整篇文本中平均句长位于14到22个单词的范围,则问题难度适中;若少于14个,则为简单文体;若超过22个,则为复杂文体。《老人与海》中简单句占据一半,并列句的比重达到30%左右,海明威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挑选句式和词汇,并舍弃了冗余的修饰词,旨在通过简单的句式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时,海明威合理穿插长句,在背景介绍时使用了较多的长句,但在小说整体中,简单句居多,且but、and等连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进一步说明了简单句在文本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二)词汇重复率较高。在词汇运用方面,海明威作品中词汇重复使用的现象较为常见。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一共有英文单词26674个,其中不同的有2515个,这也表明,每一个单词的重复使用次数达到10.6次,有些词汇可能重复使用的次数更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实词使用次数较多。虽然作品的词汇重复使用率较高,但形容词和副词相对较少,这表明作品更加尊重客观事实。

(三)修辞方法丰富。在修辞层面,比喻、象征、重复手法运用较多。在作品中,通过the water来代替the sea,这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同时,小说还利用象征手法,丰富了主人公、大海等所有具体物象的内涵。对于like这种比喻性词汇,作品中总共出现37次,这表明作品中明喻修辞使用不多,这与作品直观、具体和真实的语言风格相一致。对于重复修辞则使用较多,作者强调重复,在使用这一修辞时,不仅要达到一定的语意,还应营造出有效的重复效果,这并不会给人刻意描画的感觉,而是形成于无意之中。

(四)叙事手法巧妙。海明威所运用的叙事手法更为巧妙:不断变换叙事角度,进一步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和内心活动,并在小说中找不到叙述者的痕迹。据相关统计,小说中第三人称出现次数达1171次,位居首位,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客观陈述态度。而在表达老人内心想法时,主要使用第一人称,作者不干涉或左右主人公的想法,主人公可自主表达,达到了客观表达的效果。综合来说,作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叙述:一方面,借助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简洁叙述;另一方面,借助主人公内心来映射事件,以免作者过多干扰。

三、审美风格与语言表达

语言风格本质为一种文学美感形态,映射在不同的作品中,因作家个体的差异,相应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姿态风貌也便不尽相同。《老人与海》主要借助各种词汇、修辞和句式来形成含蓄、简约的审美特点,小说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审美风格紧密相连。

符号学相关理论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符号均能引发人的感触和共鸣。通常那些具体的、形象的、可直接体会的客观语象能够刺激读者心理,并生成具体的形象带来审美的直观感受,这在《老人与海》中的表现更为突出。简洁的句式中蕴藏着丰富的实词,叙事手法合理,可在读者内心产生视觉可感性。

小说通过对经典英雄形象的塑造,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小说中老人的捕鱼经历,将生命的潜力和价值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老人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取尊严和荣誉。以生命换取尊严和荣誉也是对圣地亚哥人人格的真实写照。老人与大海、鲨鱼等的搏斗和比拼,便是从自然中找回应有的尊严的过程。老人是自信的,即便孤身一人身处茫茫大海,也拼尽一切去争取生存机会。老人是粗壮的,即便持续84天毫无所获,也没有屈服于大海,这是其百折不挠精神的具体体现。老人是勇敢的,即便以捕鱼为生,也不畏惧各种危险。这种英雄形象在简约语言的烘托下更加明显和深刻。在第84天,老人还是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从老人的眼神中只能看到倔强和顽强,他直视大海中的各种困难,直面未来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海水一样蓝的眼睛”便是对老人最准确的描述。海明威赋予了这个老人新鲜生动的活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就如同孤独的老人面对茫茫的大海,但老人并没有被这一切吓退,而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从语言表达角度来说,这部作品大面积使用单、双音节,虽然语言简约,但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受,冲破了沉重、压抑的传统搏斗环境的束缚,将老人积极乐观的性格完全地展现了出来。

作者借助简约的文字和各种修辞手法,在简朴的文字中蕴藏着浓厚的情感,含蓄、婉转的语言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冰山理论的具体体现。冰山理论具体是指作品中所直接表达的内容有如一座冰山中漂浮在海面上的部分,而其他内容需要读者仔细品读,有如那隐藏在大海中剩余的冰山。对于海明威的作品,读者不仅要明白那没有道破的语意,还应理解在沉默中隐藏的内涵。《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反复使用大量实词和短句,舍弃了繁琐的加工,借助客观叙事来全面描写故事。海明威在将故事直观、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同时,还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使读者在简约的文字中解读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简约的艺术风格在故事叙述、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以及对话交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引发读者去积极思索。简约的审美风格是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的,但并不是文字数量越少,语言风格便越简洁,文字中还应具有一定的意味,蕴藏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概括为形式的简单和内容的丰富,海明威在其作品中便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理论。另外,海明威还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注重自己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语言、形象和蕴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刺激读者的内心,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作品的审美风格,且审美风格源于语言意识。语言具有一定的意味,它也是一种艺术符号,它在作品中丰富并优化了审美风格,只有准确把握语言,才可能抓住其审美风格。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其获得巨大文学成就的作品。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写作风格的代表,也是他文学审美取向的具体体现。他笔下的作品充满了神秘力量,且语言与故事紧密相连,使其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老人与海》独特的语言特征在其文学作品中持续并永存,我们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第10篇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作品;特征

海明威曾经这样说过:“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我不但看到过死亡,而且读到过自己的讣告……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是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海明威一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战期间,18岁的海明威怀着“保卫世界和平和民主”的理想,作为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的救护车司机赴意大利参战。就在到达米兰的当天,一家军火厂发生爆炸,海明威不得不将肢体残缺的尸体和残肢扛到临时停尸房。几星期后,一枚奥地利军队的迫击炮弹落在离海明威几英尺远的地方,他当场被炸得失去知觉。然而,不知是理想激励,还是青春无畏,或是个性坚强的缘故,尽管海明威当时自己已身负重伤,他仍然忍着剧痛,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意大利伤兵送回急救站,沿途不断遭到机枪的扫射,腿上多次中弹。事后,医生在他身上找到了两百多块弹片。海明威在前线的表现被当时美国媒体概括为“英勇无畏”,他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英勇行为和献身精神还赢得了意大利银质勋章。

海明威在米兰美军野战医院疗伤时,父亲写信希望他早点回去,他在回信中写道:“在战场上,死亡易如反掌,这是我亲眼所见,千真万确的事。我如果要死,早已死了,不会等到现在,因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一个人与其让自己到了晚年身体衰败,理想破灭,慢慢死去,不如在年轻时候,理想尚未形成,趁火光一闪,快快活活地死去好得多。” 信中反映出海明威复杂的心理:作为军人,他决心继续留在意大利战斗到底;另一方面,他对死亡的无惧已经初露端倪。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海明威筹集资金数万元,购买了救护车和医疗设备,支持西班牙民主政府,并和政府军一起和佛郎哥法西斯分子浴血奋战,他是最后一批撤出马德里的人员之一。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海明威四赴西班牙,亲历了战争的枪林弹雨。如果说海明威在意大利的英勇表现多少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意味,那么他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的事例则证明他已能笑谈生死,因为海明威曾坦言:“我在意大利作战时还是个孩子,我十分害怕。在西班牙,我过了两个星期就不怕了,而且觉得非常高兴。”

二战期间,海明威招募了一批“敢死队”员,成立了“骗子工厂”,以自家的游艇“比拉号”为工具,在古巴海域开展为美军收集德国潜艇情报的秘密工作;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他和部队一起冲破德军的重重封锁线进军巴黎,解放法国。海明威的英勇行为为他赢得了美军颁发的铜质奖章。此时的海明威,已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海明威在伦敦期间遭遇过一次严重的车祸,被撞成严重的脑震荡,头部受伤缝了50多针,当时媒体误以为他不幸遇难而登了他的死亡“讣告”,海明威在医院得知这一消息时哭笑不得。1954年他和第四任妻子玛丽在去非洲狩猎途中遇飞机失事。这次事故使海明威内脏错位,多处脊椎骨折,七窍流血不止,在内罗毕住了相当长时间的医院。住院期间,海明威再次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讣告”。

海明威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硬汉”精神,很容易使读者相信海明威是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作品,而他的每一部作品又进一步神化了他的人生经历,使他在创造那些不朽人物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自我:一个雷德里克・亨利式的救护车司机、一个罗伯特・乔丹式的炸桥英雄、一个曼纽尔・加西亚式的斗牛士,或是一个桑提亚哥式的古巴老渔夫。

海明威在米兰美军野战医院疗伤时对照顾他的护士阿格妮丝一见钟情,但阿格妮丝最终弃他而去,和一名意大利军官结了婚,这使年轻的海明威痛不欲生。海明威在意大利的这段经历就像埋在他大腿里面的碎弹片一样,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后来将这段经历加工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书中主人公雷德里克・亨利中尉是一名年轻的美国救护车司机,一战中在意大利部队中效力。他以坚毅的态度看待军队中的责任,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英勇。尽管他在战争中身负重伤,死里逃生,但并没有被命运的重压击垮,而是进行积极的抗争: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逃往远离战争硝烟的瑞士。亨利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战争“硬汉”形象。

天生喜好探险和猎奇的海明威对西班牙斗牛有着一种不可言状的热衷,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斗牛场面的精彩描写,如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以及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等。海明威认为,斗牛是一个事先设好了的死亡陷阱,无论公牛多么健强,一旦进入斗牛场,就注定死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海明威所描绘的世界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是自然法则的一部份,是任何生者都无法避免的。然而最优秀的人,或者是最优秀的动物,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因此,曼纽尔・加西亚忍受着被人嘲笑和鄙视的痛苦,不顾年老体弱,甘愿以生命的代价维护和保持往日的荣誉,因为他认为,死于斗牛是小事,而名誉扫地则事关重大。这个“打不败的人”在逆境和死神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那种临危不惧,在压力下所保持住的优雅风度,正是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品质的充分体现。曼纽尔・加西亚是海明威所塑造的普通人中“硬汉”形象的代表。

海明威对西班牙的热爱不仅表现在斗牛上,而且还表现在对西班牙人民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上,他和西班牙人民并肩浴血奋战法西斯分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海明威将对法西斯分子的刻骨仇恨,对西班牙人民的满腔热爱,以及对牺牲了的美国志愿人员的深切怀念都倾注在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赴西班牙作战的美国志愿人员,奉命去敌后炸桥以配合一次大规模的反攻行动。炸桥任务十分艰巨,乔丹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用生命的代价按时完成了任务。乔丹在受伤临死前所表现出的镇静,那种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勇气,无不是海明威本人亲身经历的再现。“硬汉”海明威和海明威式的“硬汉”已经融为一体,并相互映衬,互为生辉。如果说亨利还有些不完美的话,那么乔丹则是海明威塑造的“战争硬汉”的完美代表。

海明威最喜欢谈论人的勇气和尊严问题。他认为勇气是人的尊严和自豪。一个人如果没有尊严,他将处处陷入窘境。“我深深懂得,面对危难,你不要退却,闯过去。即使死了,你也没有白送命,因为你已经做了你应做的事和你一生中乐于追求的事。”如果说《打不败的人》中的曼纽尔・加西亚已经充分展现了海明威所说的勇气和尊严的话,那么《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则将这种勇气和尊严展现得淋漓尽致。桑提亚哥是一个古巴老渔民,尽管捕鱼技术精湛,却长时间走背运,连续84天一无所获。但桑提亚哥坚信:“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于是,桑提亚哥冒险到大鱼出没的远海海域去捕鱼。经过三天惊心动魄的搏斗后,他终于捕获到了那条巨大的马林鱼。然而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马林鱼遭到鲨鱼的袭击,被啃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在整个捕鱼过程中,桑提亚哥总是以一种矢志不移的决心迎接每一次挑战:为了捕获那条大马林鱼他甘愿牺牲自己,为了击退那些嗜血如命的鲨鱼他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桑提亚哥虽然没能保住辛辛苦苦获得的战利品,但他已轰轰烈烈地展现出了自己男子汉的气概,将海明威式的“硬汉”品质推向了极至。

桑提亚哥无疑就是海上版的曼纽尔,而曼纽尔则是陆地版的桑提亚哥,无论谁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胜利者,又是失败者。从胜利的角度来讲,曼纽尔杀死了黑牛,桑提亚哥杀死了马林鱼和鲨鱼,精神上的胜利给了他们做人的尊严和勇气,使他们有种满足感;从失败的角度来讲,像他们这样的垂暮老者,尽管都曾有辉煌的过去,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似乎牢记着“好汉不提当年勇”这句话,这使得他们很难得到金钱或物质上的报酬。幸好他们看重的是荣誉而不是金钱和物质。

海明威是现实版的桑提亚哥和曼纽尔。晚年的海明威遭受着多种疾病的折磨,但他顽强地一边和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写作,直至最终病魔使他完全丧失记忆才不得不放弃。作为一名作家,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写作。正如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所言:“如果他不能写作,他就不想再活下去了。”海明威宁愿毁灭自己,也不愿被病魔击败。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桑提亚哥曾多次说过的那句话:“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参考文献]

[1]Casssill, R. V.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Short Fiction. Shorter Fifth Edition [M]. W. W. Norton and Company. New York?London. 1995.

[2.]范革新,《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同性恋恐怖症》[J], 外国文学研究,1999 (2). pp.34-38。

[3]林基海译,《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 [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4]刘久明,《“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J].外国文学研究,1998 (2). pp.51-54。

[5]罗明洲,《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J].《外国文学研究》,1999 (2). pp.43-46。

[6]马・考利,《海明威,这头老狮子》[M].《外国散文赏析.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

[7]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8]杨大亮、吴秀玲,《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成长轨迹》[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2)。

第11篇

北欧世界的思想大厦

卑尔根大学创建于1946年,屈指算来,也就六十多年。但是它成为了让挪威人引起自豪的高等学府之一。即便是将它称为北欧世界的一座思想大厦也不算过分。卑尔根大学的前身是卑尔根博物馆。早在1873年,卑尔根博物馆的阿默尔・汉森发现了蜚名世界的麻风病杆菌,并因此而使卑尔根在国际科学界崭露头角。19世纪90年代,著名的探险家、卑尔根博物馆馆长弗里乔夫・南林率先开设海洋科学夏季班课程,并在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使卑尔根博物馆的名气远扬海内外。

随着卑尔根博物馆在学术界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逐渐开始朝着大学建制的方向发展。1907年,卑尔根博物馆设立了第一个学术职位――教授,1914年,研究室主任均被任命为全日制教授。到了上世纪20年代,地质物理学教授威尔汉姆・杰克尼斯又一次使卑尔根名扬世界,他创立了现代气象预报与类别基金会,后来该基金会发展成为卑尔根气象学院。伴随着条件的日益成熟,当时的挪威政府于1946年,决定在原卑尔根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卑尔根国立大学,建校后,由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时至20世纪70年代,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学系教授斯坦・洛肯使卑尔根大学成为挪威社会科学比较研究中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校增设心理学、社会人类学、非洲考古学、热带医学等学科。1990年可以说是卑尔根大学师生倍感荣耀的一年。在这―年,该校荣获了德国贝特尔斯曼奖。参加该项奖角逐的有欧洲的60多所大学,获奖的两个学校必须是在大学管理上有突出成绩者。

与此同时,卑尔根大学同欧洲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纪录,从而使这所年轻的学校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学术影响力的高等学府。

斯堪的纳维亚的语言圣地

尽管卑尔根大学是以自然科学为起点的,但是它是一所极为重视人文学科的大学。卑尔根大学的人文科学学院,下设16个系,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的各个语种,尤其是斯堪的纳维语言文学系,其研究的领域填补了语言学诸多空白,对于斯堪的纳维亚语系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卑尔根大学具有前瞻性地创建了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档案馆已经完成了维特根斯坦6000页收稿的电子化工作,成为了仅次于英国剑桥大学,掌握维特根斯坦收稿最多的机构。

上述各系共开设50个专业。学院的科研规划分为语言、历史和美学,如中世纪研究、中东与非洲研究、拉丁美洲研究、欧洲文化研究、应用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美学研究、自然科学史、伦理学、电影研究、传播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人文科学院拥有一套完整的学位教学机制,该学院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岛屿上的科学王国

自然科学一直是卑尔根大学的强项,其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下设8个系,其中包括数学系、微生物学与植物生理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水产与海洋世界著名学府生物学系、地质系(矿物学)、地质2系(四级地质学)、信息学系。院级学术机构包括营养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动物分类学部、动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博物馆、工程学中心、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博物学陈列馆以及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半数以上的教师从事生物学和地质学研究,海洋资源与环境是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还同医学系合作研究生物工艺学。每年的科学经费高达1亿元挪威克朗,即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挪威政府也没有明显降低科研经费的投入。

物理学系是学院中最具实力的科系之一,并且与欧洲原子能研究组织、欧洲粒子物理学中心以及欧洲空间组织等科研机构存在着长期而又稳定的合作。该院学生除了可攻读自然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外,还被允许选学营养学研究所、生物工艺学中心和生物学系开设的理学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乃至外语和法律等社会科学的专业。

全球化发展战略

卑尔根大学创建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因此它更为注重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语言研究领域,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将各种语言文化都纳入到其研究中,从而形成了最具开放新的语言研究体系。此外,卑尔根大学不断开发信的科研领域,例如生态学,环境学、保健学以及软件开发等。在挪威政府的支持下,卑尔根大学在近年内新增了多个研究中心,并且取得了十分瞩目的科研成果。

卑尔根大学的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是卑尔根市的三大同类学科研究中心之一,它和另外两个研究中心(汉森环境与遥感中心、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环境中心,负责制定与开展各研究项目,为政府和工业界服务。卑尔根大学还将校外社会各界出资的合同科研项目纳入本校的教学与研究规划,这种被称为“卑尔根模式”的研究方法已被其他大学采用,并且取得了十分丰厚的回报。据资料显示,卑尔根大学从科研中每年的获利至少在5亿挪威克朗。

同时,卑尔根大学和许多全国性、地方性研究机构保持着友好关系,其中较重要的有汉森环境与遥感中心、挪威人文科学计算中心、挪威社会科学资料服务部、挪威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心、卑尔根IBM科技中心、挪威语言与术语中心、克里斯蒂安・米切尔森研究中心。2012年,卑尔根大学的在校学生达24000名,其中72%是外国留学生。同期各类教师计4000名,其中1850人为全日制老师、1450人为副研究员。卑尔根大学的办学规模仍旧在不断地扩大之中,这要归功于挪威政府不懈地支持与投入。据资料显示近十年,挪威政府每年投入15亿挪威克朗用于学校的发展。这可以说是卑尔根大学能够在短期内高速发展的奥秘之一。

第12篇

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感

黄江平

大家好!给大家拜个迟年了!先说点题外话。自认为思想还不太成熟,知识也还没有系统性,喜欢读书喜欢文字,但一直以来不敢乱读书,总担心个人"三观"会过早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对于中外文学名著我一直比较喜欢,或许说是比较放心吧,呵呵。还好有幸加入了书友会,坚持在看书友们对于一些好书的介绍和看法,让我对一些不了解的书籍有了个初步的印象,便于选择。只是平时在群里很少发声,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嘛,不敢妄加评论,就躲在墙角贪婪的学习着,借这个机会顺便向大家说声谢谢了!

中学阶段主要看了一些中国文学名著,家里有那么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翻了几下,看不太懂,干脆就没看了。但从大学起就开始喜欢读外国文学名著了,持续到现在,或者说是借书本去侧面了解一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吧!这次我要分享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老人与海》是其代表作。海明威是一位悲观主义者,"死亡"是他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如同《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也是海明威对"死亡"和"濒临死亡"故事情节的精彩描述,全书虽然不到两万字,但从开篇"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 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 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 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 没有人作过解释。"这段话起直至收笔,却让读者一直处在夹杂着神秘感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中。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少有的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青年作家哈利与情人在非洲旅行期间患上重病,最后死在了非洲,通过对哈利临死前的心里活动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将死失败者的内心世界。全文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发展,就是一个将死到死的过程。作者以一个神谕式的暗喻案头,却又笔锋一转,开始讲述哈利的故事,作者用哈利和情人的对话作为文章的分隔符,每段对话之间插入哈利的心理活动或者作者的描写,整个过程到哈利死戛然而止。

"如果他以谎言为生,他就应该试着以谎言而死。" 文中主人公哈里眼中所见到的一切都象征着"死亡":大鸟、鬣狗、光秃秃的大树,甚至包括黑夜。这是主人公哈里在非洲荒野上因疾病而等待死神降临之际的思维。把现实、内心独白与幻觉交杂在一起,展现了主人公苦闷、痛苦、绝望、悔恨的心理历程。

初读此书可能会在脑海中闪现几个问题,书中开头的豹子哪去了?豹子的故事有什么隐喻?哈利的死跟乞力马扎罗山以及死在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豹子有什么关联?

应该说,真正的作家,都是那只豹子。孤独的寻找,直到把自己冻死在高寒的山顶。即使身体不能抵达,精神也早已飞至,心灵早就栖居。这是没办法的事,不是非要做出来的,也没人拉着推着。这注定是一个人的路,一只豹子的路。

这不愧是高超艺术表现力的文学作品,能让人从普通的文字中领略到深刻的含义。意识流小说读起来总是很琐碎,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一遍一遍的读下来,才能明白作者在讲些什么,但也正是意识流的写法,使得在很短时间内,将一个人一生的很多展现个性的事全部展现。内心的独白、幻觉、记忆在一起交织,所以在理解把握上有了很大难度。个人觉得意识流正是内心独白的最好表达途径,它将作者内心的彷徨苦闷的微毫变化尽数展现,在散乱中有秩序井然,读起来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