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生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课件

时间:2023-05-29 18:0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生物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生物课件

第1篇

关键词:概念图;初中生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标准侧重于对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概念,主要为对学生学习主要内容以及构建合理化生物学知识框架的素材。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在于有效掌握相关概念以及由概念所形成的知识系统。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一、概念图概述

概念图属于一种工具,主要被用于组织及表述各自不同的知识点,概念图能够将不同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使得学习者容易理解。生物知识点相对较多且琐碎,初学者刚刚接触的时候往往感觉压力较大,难以快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妥善整理,且识记过程比较困难,容易在众多知识点或概念之间迷失方向。而概念图本身特性决定了其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以更为简单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生物学科的各个概念,帮助学生对现有知识点实现形成性评价,并在课程最后环节使用概念图进行评价,展现学生的知识增长状况,实现总结性评价。

二、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中八年级上册课文-“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阐述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的实践和研究过程,具体阐述如下:

(一)教学设计

笔者选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认为教师应从鱼的运动以及形态等方面入手,分析鱼儿适合生活在水里的主要特性。首先,教师可通过教材中观察和思考环节引导学生学习鱼的形态;运用第二个栏目讲述鱼的呼吸器官(鳃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鱼的运动器官(不同鱼鳍的主要作用);最后对鱼适合生活在水中的相关性特征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鱼结构及其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为学生未来学习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应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学生在七年级课本中已经了解到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教师可将其作为各个概念关系的切入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出鱼结构、鱼功能的相关性概念名词,并理解相对应结构及功能相互之间具备的具体性联系。在这种形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形成更为强烈的确定概念的能力。因此,教师可是有概念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还原其探索和学习的过程,进而轻松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加深学习印象。

(二)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动手绘制鱼的简图,并逐个对板书上面鱼的不同结构及其相关性作用展开讲述。首先,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进行课程导入,直接引出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之前收集各种环境内的动物视频或资料,帮助并引导学生针对视频中已经出现的动物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为其生活环境。另外,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有效展示生活在淡水及海洋中的鱼,并对学生提出问题:人类是否可以跟鱼一样自由地生活在水里呢,为什么?学生在观看完多媒体课件之后,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鱼如何在水里呼吸和运动,并通过一系列讨论得出,人类没有与鱼相似的结构,难以在水下自由呼吸和运动。

教师在对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各项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亲手进行鱼的板书设计,在图中对鱼的每个部位进行详细讲解,并板书。

学生在了解整个鱼板书绘制过程之后,能够从更为清晰地角度理解鱼每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绘制概念图。以下图1为一组鱼概念图,教师可将其作为课堂展示的模板,在学生完成各自概念图并且点评之后进行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图1 鱼概念图

(三)课堂小结

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程所学相关知识点及概念进行回忆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于鱼的整体性认识,并回忆之前在课堂上接触过的概念图,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列出的相关性概念,尝试这着以另外一种形式绘制鱼概念图。另外,教师可运用板书板画完成课程小结。首先将所学新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明确,并帮助学生回忆起原来接触过的细胞行为及结构概念图的模型,引导学生完成鱼概念图,实现对知识的强化以及有效反馈。

三、结语

概念图在促进初中生知识构建上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效果。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发挥积极作用,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相关调查和研究显示,学生在接触概念图之后,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等都展现出更为积极的状态,并学会如何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意味着学生开始懂得如何进行学习。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分析概念图的特点并阐述其运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过程和效果,希望为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旋.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第2篇

初中生物课新课程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教学应是生机勃勃的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才是一节好生物课的标准。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一节初中生物课,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明确教学目标

课前,备好课、备好学生,做好导学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清楚自己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即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预习课文、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这三部分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中,其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节,知识目标是重点,居第一位,能力目标次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鼠妇)”能力目标居第一位,情感目标次之,知识目标居第三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感目标又上升为第一位,能力目标次之。在这三个目标的侧重点的区分上,教师必须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要做到心领神会,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把握。

2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要掌控好学生,让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有着饱满的精神等待上课。并且还要努力做到: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打开学生的戒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非常巧妙的引入。

引入可以利用实验,或精美的视频、优美的音乐,或简洁、幽默的话语或者生动的故事或生物魔术等方式引入新课,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真菌》时,本节课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引入: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山区的农民干一天活只挣几角钱。一个头脑灵活的老乡到山里采了点蘑菇拿到城里去卖,赚了点儿钱,结果被发现了。在当时,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就被当成 “资本主义尾巴”给 “割”了,在全国曝光并拍成电影。历史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采蘑菇卖点儿钱是正大光明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 《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美丽的歌曲 (大屏幕播放)走进蘑菇世界。

3 设疑引趣,自主探究,让快乐合作走进课堂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共享、心灵碰撞,形成学习共同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讲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时:“请看视频《我是黄河》。你知道黄河的变化吗?”一学生一跃而起:“我认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过去山清水秀,由于过去人们的乱砍滥伐,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的一大悬河。”他说得非常激动,“看看这些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另一学生说:“这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使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遭到破坏所致。”“有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事例,你们通过收集资料还了解到哪些?请拿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这下可沸腾了,学生们纷纷拿出按事先布置收集到的资料,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又一学生:“我从网上下载的资料里得知……”(关于水污染)还有一学生:“我在电视《人与自然》里看到……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渔业损失惨重。……”再还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场2008年的5.12地震吧,不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吗?”(课件展现天昏地暗、地动山摇、楼房坍塌、断壁残垣等场面,加之伴着恐怖的音乐,学生受到强烈震撼。)“同学们,太可怕了,触目惊心啊,自然灾害是不留情的!”接下来屏幕展示白色污染、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捕猎的枪声,云南滇池水葫芦疯长……随着屏幕转换,学生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老师用沉重而激昂的语气说:“同学们,你们的发言是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血泪控诉,是对他们的宣战。目前大自然已从方方面面向我们亮出了黄牌。(屏幕以 “地球在哭泣”为题,显示各种污染,各种人为破坏生态,配有画面,字迹醒目,触目惊心。)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不要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尊重所有的生物,这对大家都好。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又一学生:“我同意”。只有每个人都关爱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活得更好。通过以上的教学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也非常自然的过度下一个内容,起到承上取下的效果。

4 及时地讲解和辅导学生复习

讲解完新课不代表学生就掌握了知识点,还要及时做练习,趁热打铁。很多学生都排斥练习,觉得练习非常枯燥无味,其实生物的练习题都会和一些科研事实相关,可以通过给学生讲科研实例引入练习,让他们参与其中去思考。课后可以用晚自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让他们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5 结语

第3篇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问题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如在学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课:①出示制作好的酸奶、泡菜、米酒等发酵食品,让学生品尝并思考问题:这些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和需要的微生物是什么?②出示“爱滋病症”、“痢疾病症”等与微生物有关的病例图片,提出问题致病原因是什么?③课前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去向专家、教授或医生咨询有关问题,让他们向全班同学介绍按计划所作的调查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又如:在讲环境污染危害的这一节,教师先用投影的方式列举了二十世纪的污染事件,如北京的沙尘暴事件,长江的水华事件等,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教育学生,让他们意识到环境重要性。从而也愿意去探究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以致于努力去改变和保护环境。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去实现从生物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三、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四、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及结合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讲八年级生物学上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我只使用了挂图展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并强调幼虫期和成虫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它是一个变态发育过程,可是同学们学习、听课热情不高,未能很好掌握教学内容。我改进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件,把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有机的排列起来,并以动画形式自动、醒目的显示其发育状态和过程,并配以形象的蛙叫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当看见反复闪现的幼虫期(蝌蚪)、成虫期(青蛙)的明显差异时,一下子明白了变态发育的概念,学生们看了演示后,余兴未尽,对所学习的内容也记忆犹新,久久不忘。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比如,七年级学生在11月份学习桃花的结构时,就需要在春天采集和制作桃花标本。

五、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网络化。

第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生物课堂;有效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怎么运用才更有效”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呢?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课堂枯燥乏味,没有生气,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不能集中,甚至出现萎靡不振的情况。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会变得生动形象,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学习八年级《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时,播放《DNA鉴定曹操墓》的视频,通过观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明白了DNA为什么可以作为鉴定曹操墓的根据,有利于学生对DNA携带遗传信息的理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直观性

初中生物学内容丰富多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其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传统灌输式教学,很难地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整合使用视频、动画、课件等,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如制作多媒体“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草履虫被分为四组,分别是糖水、营养液、清水和盐水四种环境,其中清水组、营养液组作为对照组。学生用鼠标点击模拟实验操作,留心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与对照组对照,从而自己得出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反应的结论。这样巧妙地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对草履虫应激性有了感性认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些教学重难点内容不容易理解,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又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时,现代教育技术可一显身手,将微观结构宏观化,静态图像动态化,地点和时间上并不关联的事物、生命现象在瞬间表现。如在“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节的教学中,尿液的形成是本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生理过程,初中学生理解起来都会有比较困难。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课件,以红色、紫色、黑色、蓝色、黄色、白色圆圈分别表示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尿素、葡萄糖、水。动画播放后,学生看到颜色不同的圆圈在血管中流动,当流入肾小球时,其中一部分黑、蓝、黄、白色圆圈透过毛细血管、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肾小球的过滤作用),然后原尿流经肾小管,全部的黄色圆圈、大部分的白色圆圈和部分的黑色圆圈被肾小管吸收并进入到外面的毛细血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未端流出的液体,形成尿液。这个课件的运用,能容易地突破该处的重难点。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反馈和评价

现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题库,老师可以按照一些不同的组题策略,选取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系统分析测试成绩,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生水平的评价。此外,老师可以自己设计形式多样的反馈评价形式。比如在学习了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时,设计花结构课件,先将花的各个结构分开,同时加上热点响应区,当鼠标移动到花的每一结构上时,都会自动显示对应的名称,利用鼠标拖拽,可以将各个独立的部分组装成一朵结构完整的花,完成后只要点击“确定”按钮,软件就给出完成测试共用时间。我在课堂使用时,学生你争我抢,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恰当、合理、适时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些教师心中渐渐产生了另一种想法:要上好精彩的一节课,就必须用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其实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怎么上好一堂课,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这是由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决定的。教材中有些内容,难度不大,如果运用多媒体只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就有点舍本求末了,并非媒体运用的越多,取得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有时会适得其反,在媒体选择上要做到精挑细选,不必用的一个也不要滥用,如果教者片面强调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反而无所适从,注意力受到影响。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教学效益,做到恰当、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

2.不能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主体是学生。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多么优越,都应有助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它只起辅助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的“教”,还要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能够自主地学。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师如何教授。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开发学习资源和指导学生学习。

3.不能代替学生实践

第5篇

一、语文学科的渗透

中国的古诗词蕴含很多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古诗词,可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笔者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词借助课件勾勒出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其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知识的探索。教学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食物链,思考“蛙声”与“丰年”的关系,并以此为例引出生物间的关系。这些诗词的引入,让生物课堂更生动活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入不符合生物学观点的古诗词,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生物学。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引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诗句,引导学生从水循环的角度剖析诗句中的片面性,然后结合事例进行分析,认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形成爱护和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意识。运用语文的诗词辅助生物教学,让学生在享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同时,思维得到发散,提高认识水平。

二、数学学科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适当渗透点滴数学知识,胜过教师的几番讲述。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细菌”一节涉及细菌繁殖速度,如果一味地讲述细菌繁殖速度如何之快、数量如何之多,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极其单调,学生就会厌烦。让学生亲自计算课后技能训练中细菌的繁殖速度,计算之后,学生大多发出“啧啧”的惊叹。课后,不用过多地强调个人卫生,学生就会自觉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细菌的数目,减少被病菌感染生病的机会。这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数学的图表分析技能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将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用空泛说教,学生就能深刻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将数学计算和图表分析技能迁移到生物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用直观的图表代替空洞的说教,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七年级下册的“青春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点,结合讲述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做好青春期卫生教育。青春期性意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利用生命科学丰富的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开展生命教育。孩子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很少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有的就会惊慌失措。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生物繁殖现象,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例如,教学“人的生殖”时,通过人的生殖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学生铭记父母的恩情,体会生命的伟大和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永远积极向上,活出精彩的人生。

四、地理学科的渗透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的生存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事先调查生物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体验和认同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例如,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中,提早布置学生查询我国较特殊的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兴安岭、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那里的植物分布状况;布置调查泉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分布;调查身边的生物分布和地理环境。课堂上学生能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相互表达、交流和讨论,最后学生经过总结整合之后达成共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五、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导入 设计方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情境。因此,“导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用漫画典故导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2.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5.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6.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一幅简单的漫画,一个熟悉的典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二、利用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是课本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生物学重点知识和内容。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设计一些小实验,并指导学生课前先分小组动手做探索实验,课堂上再进行展示、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总结归纳出结论。例如, 我在上八年级上册“蚂蚁的通信”这一实验时,上课前让学生成立小组做探究实验,蚂蚁是用动作、声音还是气味传递信息的?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由小组自己决定。上课时让学生讲述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并学会分析实验的优缺点。由于做过实验有了体会,各小组都很踊跃发言,对实验的优缺点争论不休。本来不好讲解的实验课竟然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完成了,学生体会深刻,老师根本不需多作讲解。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名人轶事或科学小故事导入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和科学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授教于趣之效。例如,在讲《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的是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因为这是人类最早对植物生长的研究。一棵2.5Kg 的柳树苗种在一个大木桶内,每天给柳树浇适量的雨水,并用桶盖防止灰尘进入桶内。五年后取出柳树, 并将柳树和土壤分别称重。最终发现,柳树干重增加八十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一百克。柳树干重增加八十千克来源于什么呢?以科学故事导入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四、利用谜语或诗歌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若能精心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的谜语导入新课,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必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种子植物”一节有关种子结构的教学时,以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导入新课,此谜面由外到内既生动形象又科学准确地描绘了落花生果实及种子的结构特征。学生听了这则谜语,再联系到种子的结构,很轻易地说出了答案。再如讲到兔和狼的牙齿时,用谜语 “嘴巴长长披皮袄,牙尖利齿四处找,见了牛羊淌口水,见了猎人忙躲逃”来导入新课。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将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五、利用多媒体的情景设计导入新课

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就会与画面、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起来必然有兴趣。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电脑等多媒体手段作为导言,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如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熟悉的“大鱼吃小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场景,同时描绘一个动物世界的画面:风和日丽的春天, 一只蝴蝶在花丛中津津有味地吮吸着花蜜,冷不防背面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在品尝美餐,一只蛤蟆出奇不意地吐出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但还没来得及吞咽,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蹿,准确无误地咬住蛤蟆,恰在此时,一只老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在节奏急促的音乐声中,学生体会各种动物的命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里面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疑提问、复习旧知识、谚语、插图、广告词等知识导入新课。总之,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至于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来确定。采用的方法要恰当、贴切,并能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脱离教学要求。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生物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主编:《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

2.孙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J],《新课程・教师》,2009.8.

第7篇

一、生物学片段教学的组织实施

片段教学是一个可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通常将参研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人为宜,面对一组约20人左右的学生,或面对指导专家和教师进行15分钟左右的片段教学,并将实况用摄像机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专家引领下,由小组成员反复观看所录制的教学录像,进行讨论、评价和小结。

片段教学一般分为节选式与专题式两种类型,节选式片段教学较适合于新教师,专题式片段教学则适合于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在生物学校本研修中,组织者可根据参研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某种片段教学方式,或灵活使用上述两种方式。通过生物学片段教学的组织实施,可以让参研教师在学习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多项教学技能。一般校本研修的生物学片段教学的基本步骤如下。

1.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在开展生物学片段教学活动之前,指导教师组织参研教师学习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学技能、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反馈评价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以此指导生物学片段教学实践。开展片段教学活动时,先由参研教师利用2~3分钟时间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及其设计意图等,从而提高片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2.教学技能的展示与分析

生物学教学技能类型多样,由于参研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要帮助参研教师进行个人教学技能分析,再根据其实际需要或潜在的教学特点,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技能训练,逐渐帮助参研者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在生物学片段教学活动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项或几项生物教学技能让参研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或进行教学技能展示,通过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帮助其改正、完善,从而提高参研教师的生物学教学技能。

3.生物学片段教学的教学设计

在上述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展示分析的基础上,参研教师进行生物学片段教学的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可以是某生物学专题的、某一课时的或某一片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行片段教学设计时,参研者可根据指导专家指定内容或自己想讲的教材内容,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某项教学技能如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组织技能或总结技能等进行生物学片段教学设计。

4.生物学片段教学的研习

片段教学研习过程也叫做“角色扮演”。对于生物学片段教学来说,往往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教学现场可有学生或无学生。比如,在当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的片段教学比赛一般采用无学生的,参赛教师只是面向评委专家进行虚拟片段教学。对于虚境型片段教学,虽无学生参与,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仍须遵循教育教学普遍规律、课程改革相关要求来规划生物学片段教学设计、开展生物学片段教学活动。不管片段教学现场有没有学生参与,教师须做到“眼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须关注片段教学的相对完整性,向听者展现清晰与完整的主题活动过程,从而让听者产生真实的课堂教学感。

5.生物学片段教学的反馈评价

和常规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比,片段教学的反馈评价首先应着力于引导参研教师转变思想,要从关注“自己怎么教”转向“学生怎么学”。其次是,引导参研教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第三是,片段教学的反馈评价应以生物学课程标准为基准,关注教师教学过程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可借助录像设备、同伴互助和专家指导开展生物片段教学的反馈评价。首先,指导者与参研者共同观看实训录像。接着,由执教者分析自己的执教体会、教学优点和存在问题等,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再由参研教师与指导教师按照教学技能评价表或按“2+2”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即每人谈两个优点,两条改进的建议。最后,执教者综合大家的意见后,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再进行第二轮研习。如此,执教者的教学技能水平将可得到提升,执教者的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可逐步形成,这是一个循环增值的过程。

可见,生物学片段教学的实施也是一种行动研究,是参研教师在指导教师、同伴教师等相关人员帮助下,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自我改进。这种改进能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内化、提升为教育理念,并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外化为教学行为,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技能的整合研习

在生物学教学技能比赛或职称进级考核中的生物学片段教学,要考核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教学技能。由于参研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在生物学片段教学的前期组织实施时,指导教师是将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某项生物技能,再根据参研教师的技能研修需要,进行专项的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研修中后期时,指导教师可根据参研教师的差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几项生物教学技能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其综合运用各项生物教学技能的水平。

二、生物片段教学的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设计是开展片段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应明确如何设计片段教学。

1.生物学片段教学设计的内容

生物学片段教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技能要素、资源与工具准备和时间分配等。

(1)教学目标的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渗透与有机达成,可以提高片段教学的质量。三维目标的制订是生物学教师备课的前提,制定三维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生物学片段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展生物学片段教学活动时,指导教师应指导参研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及生物学课程标准、分析生物学教材、正确表述片段教学三维目标及设计意图,提高参研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一课的教学目标为: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生物的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并能用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相关的实例;在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后,能得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通过介绍几种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物知情权的纠纷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教师活动设计。

在片段教学过程中,生物学教师的活动主要包括讲授、演示、提问、板书、组织阅读和讨论、归纳总结等,这些活动在备课时可预先设定,并预设教师活动的时间,这样使得教学设计或教学流程更具有操作性。当然,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存在着诸多不定因素,指导教师有必要指导参研教师进行应对练习,以提高参研者教学机智。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一课中,在讲解“基因控制性状”时,教师可展示“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表”中的典型个案,引导学生思考调查结果,并尝试从调查结果中提出“父母的性状如何遗传给后代”的思考题。接着,教师继续出示转基因鼠的实验图,指导学生读P27图,并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尝试完成思考题。最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转基因鼠中的关键技术,教师再播放一小段显微注射视频,同时进行巡视、记录与适时指导。

(3)学生活动的设计。

“教”是为了“学”,“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行为主要有阅读、倾听、交流、观察、思考、回答、讨论、操作等。开展生物学片段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备课中要对学生的学或活动进行预设,甚至是预设学生可能遇上的学习障碍或困难,通过“不顺畅”活动设计促进形成虚拟的课堂精彩生成,这突发状况的出现让虚拟课堂更像真实课堂。在片段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都应尽可能考虑到,做到“眼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一课中,在讲解“基因控制性状”时,学生活动的预设如下:学生通过交流调查结果,进一步强化概念;学生尝试归纳亲代性状可在子代出现,并思考其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和图例,开展讨论,思考并尝试解决“人们研究的是鼠的哪一个性状?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接着,以“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为障碍设置“不顺畅学习”环节,最后,在师生分析了转基因超级鼠研制过程之后,得出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得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

(4)呈现所练习的教学技能。

在组织开展生物片段教学活动时,教师研习的教学技能应具体、明确。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明某环节主要研习某个教学技能,如练习导入技能或指导学生思维的技能等。

(5)资源与工具准备。

在生物学片段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同样需要进行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工具的有效运用,教师在设计片段教学时,可在教学设计中注明所使用的资源,以便课前准备,课中使用。课件、学案、板书等辅助工具也应注明。

(6)时间分配。

在10-15分钟片段教学过程中,参研教师要严格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忌拖堂,以确保片段教学的有序进行。在生物片段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切忌将过多的时间用于导入环节上,而应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活动,以突出教学重点和展现自己的教学亮点。

2.注意事项

在进行片段教学的教学设计时,参研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策略和资源运用分析及反馈评价设计分析等。设计时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条是设计好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条是设计好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预设好学生的反应,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与思;以及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生物学片段教学时不管面对的是评委专家还是学生,教师都要重视片段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美国波帕姆教授指出:“合理的教育决策依赖于教育评价的准确性。”生物学片段教学中的一句“你太棒了!”“你说得太好了!”显得有点笼统,教师要多些差异关注,还要做到全面、有效、帮助、鼓励和赏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第8篇

笔者认为,只有把教材、板书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与教材的有效结合

新课程认为,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通过教材学生可以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并便于学生自学、复习和进行作业。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之优势克服教材的不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材中每一节课的开头都有一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巩固已学知识的引导型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利用,教师要适时加以取舍,不可一味地采用原文内容,否则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老师讲的内容我都知道了,没意思。”因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精心改进或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变静态为动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教材内容和板书的缺陷。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时,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文本:“从电视上你可能见过这样的镜头:在非洲草原上,几头狮子正在悄悄地潜近斑马群,斑马似乎感觉到什么,突然停止了取食、昂头屏息,凝神谛听,一发现敌害便迅速奔逃。你也许还看到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等。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虽然这段文字形象生动,可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教师若利用多媒体把文字描述改变为一段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不仅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这样就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材中描述重难点的文本常常是比较抽象的,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很难让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理解文本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时,根据新课标要求,课文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难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往在解释心脏的位置、特点和功能和血液循环时,只能用静态的图片配以课本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即使是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是没有直观的认识。现在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收缩和舒张、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发生在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的动态形象。这样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学生能在很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印象深刻。

二、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能呈现一幅幅精美的情境与画面,但由于多媒体演示速度较快,画面停留时间较短,致使教学中概念性、定理性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书写的格式常被忽视。而板书的持久性、灵活性、示范性和可及时改进的功能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板书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炼教学的重、难点并将其定格书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便于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引导和调节问题解决的思路,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说板书是一张“微型教案”,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缩影。因此在教学中传统的板书绝不能丢弃,依然应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巧妙整合,它们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总之,我们在利用多媒体与初中生物学科相结合的同时,必须注意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过分依赖。只有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第9篇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一些知识的抽象性和一些生理特性是肉眼看不到的,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知识,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演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生物学老师在教学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不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到了初中,尤其是进入八年级以后,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广度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降低了甚至失去了学习信心,两极分化加剧。这跟我们的生物老师不善于灵活运用多媒体有很大关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从幸福的体验中才会理解知识价值的内涵,才能激发他们持久自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多媒体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积极性。正是鉴于此,通过多媒体演示的目的就在于提过学生的观察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对生物学更深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演示的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整合,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得到了体现,学习潜能进一步被激发,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显微镜结构复杂,有些部分无法展示,所以,我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显微镜》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把遮光器、光圈、载物台等结构清晰的展示出来。学生先通过观看课件对各部分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使用中不易犯错误。

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思想容易开小差,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来渲染气氛,激发兴趣,为学生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单细胞生物》这一课时,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比较陌生,更不知道还存在着有如此微小的生物。我以《湖天春色图》曲为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包括单细胞植物、单细胞动物和菌类等)。学生一下子被眼前奇妙的微小世界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的“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还有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这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逻辑思路是:(1)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2)依次展示:①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③体循环、肺循环路线;④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且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3)观看血液循环视频,全面认识,加深理解。

初中学生知识有限,往往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因此问题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多媒体手段,巧妙设置问题,就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时值深秋,外面花儿大多已经凋零,无法用实物展示。我先利用多媒体还原展示了平时我们周围常见的美丽花朵的图片,将学生一下子便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接着便用多媒体设置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简单说说花朵有哪些的结构?2、怎样看待花蕊的重要作用?3、雌蕊的哪些结构与果实的形成直接有关?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花朵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也可以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不同想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能力与意识。课堂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教师的板书、讲解、操作等方式是很难做到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些、容量多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能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解放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效率。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它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只有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它特有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收稿日期:2011-05-09

第10篇

为此,笔者结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实施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来,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究。

首先,老师要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心里有数,在开学初老师就可以把本期的教学计划制订出来,并印发给全班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事先了解本期要学习的内容,大致了解本学期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要编发合适学生的自主学案,在自主导学案中明确要求学生每一课前应该完成的自主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做到自主学习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因为,作为初中生,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欠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在老师的安排和相关的引导下进行,当然,一段时间之后,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也可逐步放开。

其次,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传统教育最终的评价标准是考试,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的能力,经过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一般都比较差,也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叫“高分低能”。的确,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方面是有欠缺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新知识的欲望,才能牢固掌握该学科的知识。

在八年级下期的教学内容里有一个单元是学习酒酿的实验内容,由于酒酿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制作酸奶或果酒,于是我就把制作酸奶和果酒的资料发给学生,看得出来,学生拿到资料时比较兴奋,有的学生对制作酸奶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制作果酒兴趣较浓厚。学生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制作,由于当时的气温较低,很多同学还想了不少办法,通过制作过程探究制作要领和规律,有的学生还通过总结写出来小论文在班级交流。这样的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丰富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课后动手实践,也强化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二、积极拓展课堂空间,结合课外学习,挖掘学生潜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又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生物学科的知识在课堂外大量存在,在社会上,网络、报刊、图书等有着大量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信息,教师只要适当加以指引和运用,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进行有目的的课外学习,这样既能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又能发掘学生的潜力,还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老师还可以贴近近段时间的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观察自然界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现象,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写出小论文,通过这个活动,发现班上的学生更爱动脑思考问题了,上课的时候也更加专心,好像一下子个个都成了小生物学家,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此可见,积极地引导学生课外的学习和观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根据教学的内容,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观察、实验。结合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反思,中学生物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反思能不断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

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3.教学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三、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1.课前反思:以人为本、查缺补漏

课前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预测和设想,需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反思得越到位,越能做到未雨绸缪。课前反思包括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流程的分析。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单元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走进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并制作病毒模型,为学生创建直观认识。病毒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可又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它的存在,尤其是病毒的危害性人人皆知,学生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危害以及病毒的预防更有兴趣。该如何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呢?如果介绍病毒的危害和预防要介绍到何种程度?该选择哪些有代表性的病毒疾病来介绍才会让学生有兴趣又有话好说?所以,“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的三维目标具体内容比较难定位。备课过程中,对“病毒的生物特征”和“病毒与人类关系”教学内容的增减处理、呈现顺序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等总觉得不够流畅,怎样有机组合才能提升这些资料的利用价值?在课程中注重生活实际与学科的整合,以历史上天花肆虐的故事为切入点导入病毒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天花病毒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

2.课中反思:随机应变、殊途同归

事实上,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时还会有意外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本章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不易理解。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体验眼与视觉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眼与视觉的重要性。其次传授知识: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对于这部分知识,教材选用了人眼球与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观察与思考,可是学生对传统装胶卷的照相机并不熟悉,课堂出现冷场,事倍功半。初一的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并不理解。讲课时教师介绍凸透镜成像、焦距之类的问题,学生一时接受不了,对视觉的形成会不理解。而后教师想到了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物体――放大镜。学生大多都玩过用放大镜聚光的游戏,借此来说明凸透镜可以把分散的平行光通过折射聚集起来,这样既粗略地解释了眼睛成像的原理,学生能形成大致的印象。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眼球的模型及图,阐述其各部分功能(补充脉络膜的功能),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从教师这里直接获得知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走弯路。要使抽象的理化知识具体化,尽可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如:挂图、投影、实物、演示实验等等,这样不仅能有效快速解决理化知识给生物学知识的传授构成的障碍,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3.课后反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时,本节课的生物学科思想体现在几个方面:人的性状与遗传物质的联系、人的个体与人类整体的矛盾和统

一、生物个体与群体的一致性和矛盾性等等。教师在多处较好地体现了教学创意(特色):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这节课刚开始时,教师导入“超生游击队”这个小品,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接下来,以抛硬币的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讨男女性别的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揭开性别遗传的奥秘;变式练习: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孩子,经政策允许,他们可以生第二胎,那么,他们生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教完每节课后教师应进行回顾总结,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教案。

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这三类反思之间不是呈直线发生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生过程,反思的各个因素交互作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反思,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整改。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因为不断地反思,才成就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教师的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也是强化教研意识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使自己在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激励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马立.今天我们应怎样进行教学反思[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第12篇

1 问题引领,在共性比较中学会知识

上课开始,我们用一系列的问题形式,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然后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知识出发,发现眼睛看物体的原理.通过对照相机与眼睛结构的共性比较,让学生明确组成眼睛的各部分的功能,使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在座的同学中有人戴眼镜,生活中,爷爷奶奶看报纸也带上了眼镜,这两种眼镜有区别吗?它们是怎样帮助我们的眼睛看清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眼睛和眼镜》.(板书课题)

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光学仪器中,什么仪器的成像,跟眼睛看物体的原理相似呢?

生:照相机.

师:很好,那么,照相机成像是什么原理呢?

生: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师:既然它与照相机相似,也就是眼睛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1,用PPT在屏幕上显示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对比看,它们的确有着相同的成像原理.我们知道照相机由镜头、底片、光圈等构成,那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在七年级生物课中学过,谁还记得?

生:有视网膜和视觉神经、角膜、玻璃体、晶体状.(如图2,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学生指出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名称)

[TP7CW03.TIF,BP#]

师:很好,谁能将眼睛的结构与照相机的元件一一对应起来?(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对应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对应照相机的底片.

师:眼睛和照相机一样,成倒立的实像,可是我没觉得你们是倒立的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但是这仅仅是物像,不是视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还要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视觉,因此我们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而不是倒立的.

2 推理讨论在差异比较中发现知识

教学中运用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照相机的“调焦”实质是改变像距;通过差异对比和推理,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发现眼睛的“调焦”是改变晶状体厚薄实现的.在研究眼睛的“调焦”原理时,我们组织学生讨论物距、像距、焦距的变化情况,同时让学生发现,凸透镜越“凸”会聚能力越强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师:请看实验(如图3),把蜡烛点燃后,在光具座上左右移动,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必须如何操作?左右移动蜡烛改变了什么呢?

[TP7CW04.TIF,BP#]

生:操作方法是移动光屏.左右移动蜡烛是改变物距.

师:物距改变了,像距也要发生改变!请想一想:照相机在照相时,也要拍摄近景和远景,它是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镜头的焦距变了没有?(学生思考)

生:镜头的焦距没有变.

师:那为什么能成清晰的像?

生:因为调节了镜头的位置,让镜头向前或向后伸缩.

师:将镜头向前伸或者向后缩,主要改变了什么?

生:像距.

师:对,也就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调焦”.照相机能使镜头前后伸缩,那我们的眼睛能这样吗?(学生笑,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可以改变厚薄.

师:改变晶状体的厚薄,实际是改变了什么?像距变了没有?

生:改变晶状体的厚薄就是改变焦距,像距没有变,因为凸透镜 (晶状体)厚薄发生改变,但光心位置没变,视网膜也没动,所以像距不变.

师:分析的很好!既然大家已经知道晶状体能通过自动调节厚薄来改变焦距,请问看近处怎么调?看远处又怎么调?谁帮它调?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屏幕上显示这三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师:请第一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结论是怎样的.

生:我们认为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

师:谁帮它变厚?

生:是睫状体收缩,使它变厚.

师:为什么要变厚?

生: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当眼睛看远处物体后,再去看近处物体,相当于物距变小;若晶状体的厚薄不变,像距将会变大,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要想让原本成在后面的像提前成在视网膜上,必须让光线提前会聚;而凸透镜越凸,会聚能力越强,所以晶状体变厚.(老师用演示实验证明: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透镜不动,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像才重新变得清晰)

师:非常好,我们知道眼睛在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按照同样的思路,谁能分析一下眼睛看远处物体时的变化?

生: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因为看远处物体,相当于物距变大;若晶状体的厚薄不变,像距会变小,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要想让像延后成在视网膜上,必须让光线减少会聚程度;而凸透镜越薄,会聚能力越弱,所以晶状体变薄.

师:很好!(如图4、图5所示,屏幕上用动画显示看近处看远处时,晶状体的变化)看近处,晶状体变厚;看远处,晶状体变薄.这样才能在像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

3 实验探究在个性比较中区别知识

在进行近视与远视眼成因和矫正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探究,分析两种视力疾病的成因与矫正的个性方法;让学生能区别两种视力疾病的不同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视力的矫正方法.

师:如果有人用眼过度或者眼功能老化,睫状体调节能力变差,会使他的视觉范围变小.他的眼睛将会怎样?

生:有的看不清近处,也有的看不清远处.

师:能看清楚近处却看不清远处的眼睛叫什么?

生:近视眼.

师:只能看清楚远处却看不清近处的眼睛叫什么?

生:远视眼.

师:得了近视眼的同学,仔细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成近视的?你小时候就是近视眼吗?

生:不是,是写字看书的姿式不对,写字的时候离书本太近造成的.

师:说到姿式,正常眼睛在看物体时,看得清楚又不觉得疲倦的距离,我们叫它为明视距离,有谁知道这个距离是多少吗?

生:25 cm.

师:请同学们把背挺直了,用你的尺测量一下,怎样看书才是正确的用眼!(学生自已活动)

师:对了,写作业时离书桌这样的距离才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些人不注意,比如,躲在被窝里看小说、趴在课桌上读书等,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某一位置,会让睫状体一直处于收缩状态.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就会变厚还是变薄?

生:晶状体会变厚.

师:晶状体变厚,会导致什么结果?请同学们分组利用所给的器材,蜡烛、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光屏来探究一下!(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用焦距长的凸透镜先使蜡烛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上,再将凸透镜替换成焦距短的,该如何移动光屏才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

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们实验的结论.

生:当凸透镜的焦距变短,即晶状体变厚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师:同学们的实验非常成功!晶状体变厚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但是我们的视网膜不能动,怎样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呢?请思考一下,该如何矫正?

生:戴凹透镜.

师:请同学们再次分组利用所给器材来探究一下,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的情况.

师:哪组的同学能说说你们所得的结论?

生:因为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若要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延后会聚,而凹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配戴凹透镜.

师:很好,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如图6,屏幕上显示近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的PPT,教师指导说明)

师:有人出生就是近视眼,会是什么原因?(学生议论)[LL]

生:眼球的前后距离太长.

师:对,许多老人肌肉都开始老化,睫状体想收缩却收缩不了,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看近处,睫状体不能收缩,晶状体不能变厚,所以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

师:所以,爷爷奶奶看报纸的时候,总是拿得很远,或者要戴老花镜.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步骤,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师:请同学分别来说一下远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

生: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会聚能力弱;或者眼球的前后距离太短.

生:因为晶状体太薄,所以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生:要想使成在视网膜后面的像提前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光线提前会聚,所以远视眼配戴凸透镜.(如图7,屏幕上显示远视眼的成因、现象及矫正)

师:好,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到底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