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素质拓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拓展训练;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59-1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拓展就是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我们就对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属于户外活动,主要是帮助训练参与者进行训练,进而从中得到一些感悟,通过自身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理念等进行改变,在大学中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是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活动。在拓展训练中可以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分成三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热身项目。这类训练项目是为了将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消除,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通过拓展训练增加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增加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第二个类别是低风险、低地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没有过多要求和条件限制,这类训练项目通常是在2米以下高度中进行,所以不需要进行专业的保护措施。这些项目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别的训练项目是高危险、高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类的拓展训练一般是在2米以上的高度上进行,有很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锻炼学生的灵活性,还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对学生面对危险、困难时的情绪、心理等进行培养,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些保护措施。
二、拓展心理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心理拓展心理的特点。心理拓展训练是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拓展训练的先进性进行继承,同时将其内容、特点进行丰富,更加符合大学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1.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真实。在大学中设置的心理拓展训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通过模拟特殊环境,并保证设置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又不熟悉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适应新的环境,找到自己的团队中的新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深刻的体验生活;2.心理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在大学中进行的心理拓展训练采用的项目训练和体验,是3:2的时间关系。学生的身体素质、生活经历等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训练体验,在进行完心理拓展训练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彼此了解、学习。在开始心理拓展训练之前,老师将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在活动中不进行讲述,而且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训练项目体验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团队合作以及个性发展同时进行。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没有个人训练项目,全部是集体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鼓励,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得到发展,在一个团队中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担当和作用,在团队中可以进行个性展示。也可以对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反思,正确的认识自己。
(二)校内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大学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对学生的品格、意志等进行拓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意志。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挖掘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每一个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在训练中学生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在顺利完成任务时,学生会有满足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将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等进行发挥,让学生重新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2.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讲到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或者团队通过调整行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个体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参与到体验训练中,学会沟通、协调,同时让学生将学习压力释放,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挑战能力,同时将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小结
在学校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生的挑战能力进行提升。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拓展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海都,李鸥.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J].文教资料,2010,(03):77-78.
[2]丁琳萱,高玲.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探究[J].才智,2012,(01):25-26.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2
一、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学业动机偏低。梁迎春和赵爱杰(2008)在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心理特点也存在其独特性。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但学习过程中却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交往困扰。申永东(2015)在对某独立学院294例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咨询频率最高的为人际关系,比例高达20%,学生主要表现为交往方式不当,交往技巧不足而不善于交往,因个性敏感而交往受阻,自卑,不敢交往。
(3)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的另一问题,引起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因素为自觉情绪波动较大,难以调节,因一些小事情易引发抑郁、焦虑、恐惧等。
(4)适应问题。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由于从高中学习方式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换,独立学院学生面临更多的不适应问题。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体系构建
(1)新生环境适应阶段。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这个时期就需要对新生开展环境适应方面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
活动内容:一是开展“参观校园”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相应学生组织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教学楼、实验楼、校史馆,了解周边的生活环境,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为新生适应校园生活打下基础。二是开展名字接力活动。通过游戏使新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小组成员名字,使大家在短时间内相互认识。
(2)团队协作阶段。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个团队,大学生也不例外。建设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同学的归属感。
活动内容:一是开展“同心协力”活动。本活动要求6~8人一组,两人双臂相互交叉,合力使对方一同站起。以此类推,每组每次增加1人。如果尝试失败,需再来一次,指导成功才可再加1人。通过此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二是开展“信任背摔”活动。本活动旨在增强团队信任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人际沟通阶段。走进大学的那一天起,新生就面临着许多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同学、室友、老师、朋友、班级、学校等。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阶段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内容:开展 “抢坐红椅子”活动。当大家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请每个组员轮流坐在小组中间的红椅子上,其他组员用实事求是的话语赞美他(她)。每个从红椅子上下来的人都会非常兴奋。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克服不敢交往、不愿交往的毛病。
(4)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合理、实用,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设计不好也会影响未来就业,因此本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在步入社会后会成就自己。
活动内容:开展“职业幻想”活动。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内心所向往的职业。具体操作如下:想一想五年之后,你住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工作环境怎样,工作闲暇时间做什么,家庭生活情况如何等。对此你有什么感受,你发现你最看重的是什么,现在你要做些什么才可以实现你向往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斯祁.关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5):85-88.
摘 要 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列为大学体育教学科目之一。在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中,引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心理拓展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大学武术教学的辅助教学模式为大学武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心理拓展训练以其新颖性和趣味性征服了广大的师生学者。今天我们探究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武术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领会到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心理拓展训练 大学武术 教学模式
一、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的来源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最早来自于二战期间的一种练兵模式。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召集团队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探索中加强技能,提高心理素质,懂得团队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教育界对拓展训练的本身意义进行探究,发现它还可以应用于教学模式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减弱学生对未知学习领域的恐惧性,还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而且,拓展训练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心理具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们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所以称之为心理拓展训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可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展现青春的活力。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包含了重承诺、守信义、侠肝义胆的武术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人们的意志,强壮人们的体魄。所以,把武术放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体系中是非常合适的。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也为传承武术,锻炼身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二、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
心理拓展训练作为大学武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模式,就要发挥心理拓展训练的优势,使大学武术教学可以顺利的进行,使学生在学学武术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素质、思想文化和实战技能等各个方面的提高。在心理拓展训练中,老师们应该始终牢记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团队能力为最终目的。大学武术教师在进行心理拓展训练的辅助教学模式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办法让学生参加到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有所收益。大学武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中。也许,大家可以从参考以下两种方法。
(一)大学武术教学体验式心理拓展训练
在当今时代,心理素质是人们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临危不惧,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在大学武术教学模式中,可以利用体验式的心理拓展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大学武术教学的意义。大学武术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们的心理和意志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几个武术动作,例如蹲马步。马步是武术的基本功,它最能锻炼人们意志力和心理素质。
在心理拓展训练中,老师向学生们传授蹲马步的要领,然后和大家一起蹲马步。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心理拓展训练就是先不告诉学生们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情况,让学生体验以后懂得训练的意义。大学武术体育老师先不要告诉学生们蹲马步会让腿部抽筋,第二天腿部更是酸痛不已。学生们蹲了一会儿马步后,就很难坚持下去,老师鼓励学生们坚持,痛苦很快就会过去。蹲马步练习结束以后,大学武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蹲马步的意义,它可以让大家的意志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加大家的腿部力量。学生们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可以坚持这么困难的事情,原来自己的意志力也是这么的坚强。这就是体验式心理拓展训练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二)大学武术教学趣味性心理拓展训练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要想在社会里取得成功,还离不开与人合作。合作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所以,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模式的大学武术教学还应该教会学生要彼此的信任,懂得团队合作。
在大学武术教学中,有许多的团队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大家利用这些武术团队项目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心理拓展训练有其新颖性和趣味性,这些都可以利用在大学武术教学中。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老师可以组织大家练习一个动作――信任摔。信任摔,指的是一个团队中几个人手拉手握拳做成一个安全的长方形网,一个同学背靠大家向后摔去。大学武术老师要告诉大家怎样组成一个安全的网对其它同学的安全有所保障。每个同学都可以进行信任摔,每个同学也要和其它人合作组成安全网。怎样才能更加的安全?这个问题会让学生们自行的进行沟通。这种趣味性心理拓展训练,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训练的过程中,互相取得信任,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说,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利用信任摔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们学会与人合作。
三、总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利用“先行后知”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心理拓展训练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我们探究以心理拓展训练为辅助的大学武术教学模式,是因为认识到大学生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意志力的锻炼,希望学生们可以学会与人合作。而心理拓展训练恰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大学武术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自信、勇敢、团结的优良品质,这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精神 心理健康 压力应对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由来及作用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潜艇埋伏在大西洋海底,攻击盟军补给运输船队,致使盟军船只下沉、船员纷纷落水,由于海水冰冷,且远离陆地,所以造成大量的水手牺牲。后来人们发现许多海难都会有极少数人能够活下来,令人惊奇的是活下来的并不是那些年轻力壮的水手,而是船上年纪相对年长的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决定你生存最关键的因素不是你的体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年长的水手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及处事经验,沉着冷静分析当时所处的环境,怀着坚定的生存信念,最终摆脱了死亡厄运。而年轻的水手们,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精神的沮丧和不知所措会导致人的生理防线全面崩溃,造成体力的急剧下降,最终的结果是死亡。
后来,一些组织行为专家得到启发。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HAHN)和英国人劳伦斯.沃特(LAWRENCEHOLT)首先将这种训练运用到培训中,并提出OutwardBound概念,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很多社会人和管理者经常遭遇着与落海水手同样的境遇,人们在面对节奏飞快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往往会造成很多社会人的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压力会作出极端的行为,种种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就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他们创立的OutwardBound概念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前身,后来逐步被应用到企业人才培训中。
现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团队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操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而开始倾向于在课堂之外,着重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我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造就具有高专业水平、高素质层次的服务人员。现在社会对这一类型人才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样的社会要求前面我们谈到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个大形势,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普通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培训,其它培训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而拓展培训则是注重人的态度、意志力、心理状态的培养,它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人们不必经历真实的艰险、紧张、自我怀疑,他人的嘲笑以及失败的挫折,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拓展培训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到学员脑中,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学员们认识自己,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之一句话,拓展培训改变人的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达尔文进化论曾经这样说过:"生存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拓展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的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正感受到一个团队的力量,以达到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最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通过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观念来开启学习者的所有潜能,并促使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带来最优的个人绩效。
我校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很多心理拓展训练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如"电网"、"扎筏"、"罐头鞋"等项目,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你的想象潜能和创造力,发挥你的实践动手能力。心理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二)有效地培养了积极的团队精神
心理拓展训练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与心酸,使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在这种氛围下,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改善人际关系、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和改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等都大有好处。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在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的考虑,心理拓展训练在心理学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开展的。
(一)心理拓展训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按项目所需场地、器材可以将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分为以下几类。
在"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项目"中,一个5m见方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在"需要简单器材的项目"中,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旧报纸、体操棒、呼拉圈、眼罩等都可以利用。在"需要较复杂器材的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如"盲人方阵",是一个20人左右的项目(也可以少一些),所需的器材是30个眼罩、25m长的绳子一根,场地是10m见方的一块平地;"电网",是一个10~20人的项目,场地可以用足球门、排球柱或两棵主干高2m的树,在两个柱子之间用橡皮筋(或细棉绳)结出15~20个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洞",最小的"洞"可勉强通过比较瘦小的学生。"训练基地的高空项目"可以到基地去做,条件不具备可以不做。而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供选择,例如,"信任背摔"同样可以达到"高空项目"中"空中断桥"的效果。
(二)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心理拓展训练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危险性的地面上的项目,只要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因素,是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的。
三、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及要点
(一)讲解项目方法与规则
要点:要求学生"安静、聆听",这体现着对讲话者的尊重。
(二)完成心理拓展训练项目
要点:
(l)严格遵守规则,这是底线。
(2)获得高峰体验:最满足、最幸福的瞬间,此时,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
(三)分享
要点:
(l)集体讨论:项目的特点(如复杂程度、时间要求)、完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守规则、相互抱怨)、当时处理的方法、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障碍、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任务等等。
(2)归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没认真听讲、违犯规则、个别人缺乏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否定出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是否很快产生了一个"领导者",而且其它人能服从"领导"等等。
(3)得出结论: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要保持怎样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勇敢面对还是逃避现实,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积极的心态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哪儿?仔细的聆听、对他人意见的采纳、对"领导者"的服从、对错误的行为采取宽容、帮助的态度而不是嫌弃、抱怨,这都是对人尊重的具体表现。
四、建议
(一)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培训
所谓体验式培训,是个人首先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获得初步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游戏中,深入的去做,避免走过场,"蜻蜓点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参与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二)心理拓展训练是"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项目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注重在游戏结束一定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时间分享交流,最终通过回顾总结,将影响学生成功的心理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理解"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如,在做"信任背摔"项目中,当一名同学从台子上后倒摔下时,同伴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心就成为完成项目的坚实基础。对下面接的同学而言,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精力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对台上后倒的同学而言,由于看不到背后的情况而产生"我摔下去会不会受伤?"的焦虑,此时能否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向后倒下去,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深切懂得,当你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任何困难和危机你都会迎刃而解。
(三)心理拓展训练的着重点不在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师应当适时丰富心理拓展训练内容
由于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项目,同一项目学生做过后,再次做时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兴趣不是很高,教师可开发出一些新的项目,丰富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心理拓展训练适合安排在"介绍类教材"(一次品尝型)中。
参考文献
[1]叶林菊《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能力训练》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08
[2]唐天情《心理游戏在团体咨询中的作用》心理世界
[3]《心理游戏》东方养生
[4]曹中平《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0-3
[5]上官妙烨《放松疗法跟随大脑去散步--自由联想》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必要性
当今的世界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已逐步从从知识能力向心理素质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重要的心理转型期,面临学习和就业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保持客观开朗的心理状态,使大学生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也是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所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这种课程一般都是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以教授讲解心理学知识为主,课程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操作层面上,还未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强调心理咨询多于重视心理教育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发展,高校每年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这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毕竟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正常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开设课程和重视心理咨询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主动和学生沟通,化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境,采用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的精选课题。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为了提高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把心理教育基本理论与心理素质拓展相结合,开展对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有实质性帮助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精选对大学生有实质帮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选择上要贴近大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心理疾病预防、恋爱心理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等,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课程,能使大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大学生在实际面临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开展情情景教学方式。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更容易激发自身潜在的心理机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常规心理理论知识教学外,要更多的采用心理拓展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在创设的情景中使大学生得到锻炼,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在情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这样更容易使大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戏剧、表演以及情景剧等丰富的情景表现形式,创设出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情景,使大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其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不管运用何种表现方式,都要突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题,通过情景教学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训练和提升。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为了让大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效果向纵向发展,就必须有意识的针对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教育,要鼓励大学生以他们不同的个性和认知来彰显自己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多角度发展和个性化色彩。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水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学习压力、重大丧失、恋爱失败、经济困难以及生理缺陷等,通过这种十分现实的问题来引发大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引发其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心理需求。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还可以结合表演和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表演中享受心理素质提升后带来的变化,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竞争竟会更加激烈,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除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当前的心理素质教育还处于自发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加强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确保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作者:彭景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被人们解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没有未来的挑战。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商务船只在大西洋里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只是作为商务公司提高团队精神的一种手段而存在,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运作。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高校得到认同和应用,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
二、拓展训练的特点
⒈成功心理训练――拓展训练是一项旨在协助企业提升员工核心价值的训练。通过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企业人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企业人员建立高尚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企业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团队更富凝聚力。
2.团队合作训练――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这是专门配合现代企业进行团队建设需要而设计的一套户外体验式模拟训练,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它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深刻的道理和观念,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是社会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是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他们最终将走出校园,接受社会的检验。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不但需要不断补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需要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特质。
1.高职高专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前几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者竟占23.6%。又据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测试,发现有20%――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其中缺乏自信心是最突出的问题。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近几年体质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2.用人单位需要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如果让您为单位招聘员工,最看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排在前面的依次为:团队合作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道德诚信、创新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可见,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情况,不难发现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矛盾:一方面是社会需求的增高,另一方面是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如何在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改革进程中,通过体育这个平台实现这一目标呢?“拓展训练”这门课程的开设,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四、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任务。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在“拓展训练”课教学设置中,要从解决社会需求与学生身心素质现状的“供需矛盾”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根据企业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在项目安排上较多地设置了以熔炼团队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另外,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现状,在项目进行中注意让学生更多的感受成功的高峰体验,即使项目失败,也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并达到提高“逆商”的目的。
3.情景教学模式是拓展训练课程的重要特点。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辩证逻辑思维,个性上也比较自主和独立,不过分依赖教师。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只满足掌握一般和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他们能较自觉地学习和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是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剖析体育运动原理和相关的社会现象、问题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这项运动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拓展训练项目教学内容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教学。例如,电气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触电后的救治知识,我们应该在户外急救培训中,为他们增加心肺复苏的演练。
五、拓展训练的开展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新的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进新兴的体育项目,选择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
2.学校的体育教材大多数为活动类任选教材,提倡更灵活、更符合实际地选择教材,这部分教材应该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体育文化,并能陶冶和娱乐其身心,从而使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具有弹性。然而,随着当前许多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多,体育场地受到很大限制,许多学校也由于经费的制约,在体育器材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可以把相对朴素和简单的拓展训练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地融入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仅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
六、结论与建议
拓展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之中,但要注意安全规范操作和科学系统评价。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着眼拓展训练中个人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应片面强调心理训练和追求“一蹴而就”的教育效果,拓展训练对于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现状
要知道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现状,可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中去了解。以本科营销专业教学为例,其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两大模块、四大课程,两大模块为专业知识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四大课程即职业课程、学科课程、通用知识课程及通用能力课程。在专业知识模块教学结构中,公共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大学英语、体育以及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占去了相当部分。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财务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和证券投资学、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占主要部分,而文献检索、写作、交际交往、创业就业指导则作为此专业的能力辅助训练。在实践能力模块中,其主要形式是营销模拟训练、营销策划和网络模拟环境训练,这些训练是以社会活动、参观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重要训练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构中有心理要素的课程除了消费者行为学以外,没有一项是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学和训练的。据了解,有些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只是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部门参观,听听销售主管讲讲,对实际参与的营销活动涉足不多,就是在重要的实习阶段,要么到商场站柜台,要么到展厅发传单,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东西。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现状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递要多于实践能力的训练,对理论知识的准备要远远多于实战能力的准备。要使高校培养出来的营销专业学生,能有坚定的信心扎根于市场营销,心理素质强化训练显然是必需的。
二、体育教育对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其真实目的是为人的生存训练,它揭示了人在绝境中成功并非依靠充沛的体能,而是强大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力。训练的手段是利用一些自然环境和人工设施,让参与者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具有体能挑战和心理挑战极限的活动和项目,达到训练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内容包括单纯体能、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拓展训练正是因为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在我国已经得到许多大中小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和大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存在共性,但其持续性、可重复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更具意义。
(一)自信心的训练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是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多;相对于不自信,自信则是经常体验到成功后得到他人的表扬,受人尊敬。仔细分析自信心的形成过程,自信心通常是通过关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和帮助来实现的。教师要读懂这种心理,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现其亮点,适时通过表扬、肯定和行动支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心情和教师的关爱、肯定,同时也能得到同学的肯定与支持,从而建立起挑战困难,超越自己的信心。体育教学活动是体验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所有的动作全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生从不会到会,再到应用自如,此间要经过太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挑战,有的学生很容易便可完成,有的学生则完成得非常艰难,教师要用热情去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同时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与肯定。当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时,教师说“谁来做个示范,谁来小结一下”,学生争着说“我来”,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已经确立。
(二)责任感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要把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有限的德育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实质效果,训练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学校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滞后的,在学生没有体验到后果对自己人生的影响以前,谈感悟责任往往是空洞乏力的,只有当责任变成需要后,人们才知道责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首先是要教会遵守规则。规则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行的基本法则,伴随法则而生的是强有力的罚则,人们在罚则的高压之下,出于趋利避害的人性选择,往往会选择“按规则办事”。教师是规则的执行者,教师要严格执法,规则才有权威性。其次是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的习惯,习惯形成了,责任感基本上也形成了。
(三)耐受力的训练做过市场销售的人多有体会,刚步入销售行业,在推销产品过程中,经历的拒绝让不少新手有挫败感。外部竞争饱受的委屈与企业内部优存劣汰的用人机制,让不少耐受力差的新手从此在销售行业中消失。参加过体育比赛的人能体会到,在大赛来临的时候,往往会有一段时间怎么也不能入睡,只要闭上眼睛,比赛的期望与幻想就会呈现在眼前,越想获得好结果最终结果反而越不好。体育运动对人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具有训练价值,此类项目有耐力跑、跨越障碍、极限挑战、智力体力对抗及运动竞赛等,通过体育教学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容地应对竞争与挑战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大学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在销售市场迅速立足,除了有专业的知识准备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体育教育除了具有健身功能外,对大学营销专业学生在心理素质训练具有良好的作用。在当今知识爆炸、技术集成的背景下,拓展体育教育内涵,加强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提高当今大学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飞仁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1初中体育相关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信任
拓展训练主体体现为集体训练,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性,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信任,人们建立心理依赖时,需要先建立身体上的依赖,例如在做毕业墙时,要求所有人之间通力合作,不管是作为人梯的学生还是在上面拉人的学生都要尽力而为,而中间的学生主要起到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作用。实践研究证实利用这种活动可以构建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对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团结协作都非常有利。
1.2有利于形成自我挑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非常危险、刺激的,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精心安排的,具有团队目标、个人目标的双重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的处理问题,同时实现越来越多的目标,将这些项目压力转变成成就感。这些经历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克服心理防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勇往无前。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拓展训练中很多项项目和任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和面对,或者一些任务需要学生与队友一同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一过程是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
2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心理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利用课程激发出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2实验设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之间6个学期某中学不同年级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每学期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针对实验组班级中的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按照体育教学及拓展训练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题目共计5道,将半开放式问题与封闭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之后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学生希望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超过94%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到心理拓展训练之中,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超过96%的学生觉得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感受到了平等、有爱与和谐。
2.3心理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中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应注意严密组织、因材施教,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同时应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该心理拓展训练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不同,应注意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其专门设计出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与结束阶段展开有趣的、健康的心理拓展訓练;第三,在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踊跃的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教学双方的互评,这样才能使素质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素质拓展
快乐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形成积极乐观的多重目的。素质拓展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是把受训者带到大自然中,通过创设种种典型的活动场景,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个人的毅力、人生态度、团队意识能够得到磨练、培养与增强。
1.概念
1.1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指以终身体育与个性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的一种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是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某些僵硬、教条化现状的反思,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
1.2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一种对艰辛的体验。素质拓展更多地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挑战个人的心理,让人了解自我的渺小,体会团队的力量。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区别
2.1性质不同
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是体育教学的框架,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根据这个框架采取多样的教学内容来对这个框架进行填充。素质拓展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活动方式,它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引用素质拓展的教学内容、方法,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当中提高素质。
2.2教学方法不同
快乐体育只是一种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体育游戏法;音乐、舞蹈法;多目标教学法;角色体验法;心理激励法。素质拓展只有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因此,素质拓展的教学方法具有唯一性。
2.3教学目标不同
快乐体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素质拓展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两者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3.联系
3.1素质拓展从属于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具有包含性,只要教学方法符合它的这种教学理念,该教学方法就可以被快乐体育所接纳。素质拓展的情境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充分参与,充分体验,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磨练意志,因此素质拓展属于角色体验式的教学,可以说素质拓展也应归入快乐体育。
3.2素质拓展是快乐体育的补充
快乐体育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有所欠缺,而素质拓展刚好可以弥补快乐体育的这一缺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团队意识。因此,素质拓展是快乐体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4.结语
教育的对象是人,体育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快乐体育要求教师更好地执行教育的方针政策,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而素质拓展是快乐体育的一种延伸,它的出现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面对素质拓展引入体育教学课堂所带来的问题:场地、器材的不支持。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这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器材,如果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够满足素质拓展的活动场地要求,就对素质拓展在体育课堂中的开展十分不利。因此,学校开展素质拓展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器材设施要求度低,设施建设、维护费用低的场地课程来进行开展。例如:信任背摔。这个游戏只需要1.5米高的平台即可。游戏的规则是一个人背对大家站在1.5米高的平台上,下面的学生用自己的胳膊搭起坚强的后盾,按要求站成一排,站在队友倒下的方向,每个人轮流走到台上,倒下再接住。这个游戏就是要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感触信任,相信自己,相信朋友。又如:毕业墙。这个内容需要的器材是一面墙(墙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游戏规则只有一个:全队每一个学生都要翻越这一面墙。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运用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法去完成游戏。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体验团队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
素质拓展在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融入快乐体育这个大环境中的艰辛与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体育教师开拓视野,更新观念,积极实践,就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深化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等.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
[2]张亚琪.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辽宁体育科技,2003,(8).
[3]周辉全.培训新方式――拓展训练.中国人才,2003,(1).
[4]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4,(3).
[5]张吾龙等.中学生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初探.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6]秦忠林,王玉,建索龙.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6.6.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素质;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过去相比,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条件已经在人才济济的职场竞争中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如今,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未来发展的潜力,比如具备团队意识,较高的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又面临新的挑战,把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融合,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起源于英国,在二战期间,德国人经常偷袭大西洋的商船,很多年轻的海员丧生。为了减少生命损失,有人成立了一所学校,专门训练海员在遇到袭击后的海上生存能力和技巧,强化求生意识,从而大大减少了海员的生命损失。战争结束后,拓展训练得以保留并被推广起来,从训练海员到学生、企业职员、军人等不同群体。训练内容也有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心理训练、管理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的特点
1.挑战心理极限。拓展训练一般都遵循“最大的心理挑战,最小的体能冒险”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跨过心理障碍,挑战学员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2.强化集体荣誉感。进行拓展训练时一般会组成几个不同的团队,相互竞争,为了各自团队的荣誉,每个学员都会竭尽全力表现自身能力,从而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自我教育。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性,在训练前把训练任务、内容、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讲述清楚,活动时要求队员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拓展训练的环节。
1.团队热身。训练前学员之间可能还不太熟悉,为了消除紧张感,可以先进行几个小游戏,活跃一下气氛,增进学员间的了解,以便能够轻松地投入到训练中。
2.个人项目。针对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对应的高难度挑战。
四、传统体育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体育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多项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成绩,达到健壮体魄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建立积极地人生价值观,提高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体现出合作精神体良好的体育道德。
五、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综合性的健康,即人体器官和心理卫生均处于正常水平,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能够避免过度紧张,从而产生疾病。在体育教育中,在秉承“健康第一”的原则下,要大胆改革体育教学工作,针对目前学生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的自我调控,建立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而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5.1练习目的的一致性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强壮体魄,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更好的融入社会。从拓展训练的角度看,和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
5.2方法手段的互补性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拓展活动中,从而达到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体育教学则是通过学习一定的体育技能,配合多媒体教学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因此,两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目的却一致,具备互补性。
六、拓展训练在体育课中开展时表现的特点
6.1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以前的体育课主要在体育教师的引导和监督环境下进行,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教师要把任务和内容讲清楚,然后有学生独立完成。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6.2综合体验身心
拓展训练中的所有活动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前提,进而引发学生情感与身心的交流,克服胆怯心理,要求学生全身心的综合体验,建立高效的工作效率,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
6.3团队精神与个性发展同步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拓展训练中实施奖罚措施,力图使每一位学生都进最大努力展示自己,建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吸取团队力量,建立自信,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从而得到团队精神和个性发展的同步。
6.4面向生活走向自然
通过拓展训练后,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自已有着无穷大的潜力,从而向自己不敢尝试的领域大步前进,重拾自信,改善自我形象,具备团结合作的品质,改善人际关心,更加坦然的面对生活。
七、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开展后的效果
7.1参加拓展训练课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拓展训练中经常做的“救生墙”、“盲人方阵”等项目,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团结的重要性,当大家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时,就能深刻体验到团结协作的意义,从而提高团结意识。
7.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
拓展训练中虽然很多都是体能活动,但却是针对学生心理精心设计的,可以增加活动的难度,逼迫学生挑战自我,战胜恐惧心理,勇于尝试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当战胜恐惧心理完成任务时,就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7.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拓展训练内容课本上是没有的,要完成任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方法,开阔思路,挖掘潜能,勇于尝试,突破思维的定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不足之处
拓展训练目前在体育教学的推广运用中困难重重。首先,学校文化课程任务繁重,体育课占用时间相对较少。况且,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学生家长和学校不理解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害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伤害。还有,教师长期适应传统体育教学,对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模式非常陌生。造成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的推广面临阵痛。
【关键词】心理咨询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广泛讨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也逐渐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1】。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2】;王极盛则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3】;肖汉仕又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4】;而张大均、刘衍玲和郭成等则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由认知维度、个性维度与适应性维度三个亚系统同构而成、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自组织系统【5】。笔者比较赞同张大均等人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因为这一定义将遗传与环境相结合,从一个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心理素质,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
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受限于应试教育的事实,其所受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并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受重视程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
国家和小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纪,而小学生是我国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另外,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一阶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它对于小学生个人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抓好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的同时,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不容忽视。
实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张大均等人提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三个主要途径:专门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咨询辅导,每一途径又有若干具体实施途径,专门训练活动包含专题训练活动和系统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包含学科渗透和教育活动渗透,咨询辅导包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显示,应用心理咨询的各种技巧到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然而,纵观我国小学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主要是以专门的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咨询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而未能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拟从课堂教学干预和课外心理辅导两个方面谈谈心理咨询是如何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
二、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提升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心理治疗的流派及其具体理论和技术纷繁多样,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积极心理学等,他们的很多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都可以借鉴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以人本主义为例,简单谈一下如何将其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强调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要以来访者为中心,通过对来访者的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发掘和运用其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其面临的问题。相应地,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可以上述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需要放在中心位置,去思考和建构课堂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将小学生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平等的个体去对待,尊重他们的观点,努力对他们保持坦率真诚,努力去理解他们,努力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等。这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建构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动态变化过程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为基础,以平等交流的形式对其思想、心理予以帮助和指导,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使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层次和水平。【11】因此,小学的心理咨询形式应在心理咨询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有所变通或创新,比如在鼓励遇到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前来咨询的基础上,设立“心理健康日”,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举办集体讲座,进行单独谈心和心理测验等。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验,甄别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并随着小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更新其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及早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12】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1.个别辅导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就逐渐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张大均认为“适应”是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具体来说,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2】。这一时期,儿童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发展任务,可能会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扰,比如他们要适应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转变,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等。这些问题或困扰的解决,有时单靠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还是不够的,心理辅导老师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可能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如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先通过倾听、询问等了解其问题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沙盘游戏等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档案,对于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心理素质。
2.团体咨询或辅导
团体咨询或团体辅导的方式不仅可以用于那些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而且更应该用于心理正常的学生,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可以通过团体咨询或辅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注意保密,以防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分年级对学生实施专题性的团体辅导,比如在小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的校园生活;而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新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关素质便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类似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团体辅导活动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建立自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各种情绪,克服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有效地预防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的产生【13】。通过团体辅导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认识自己,拓展自己的兴趣,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四、心理咨询在辅助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希望将他们应用到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去,但是心理咨询在我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大部分小学没有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常设机构。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小学配置了咨询室,但很多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缺乏这样的机构。
(2)小学往往比较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尽管目前一部分小学配备了心理咨询人员和辅导教师,但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在某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也只是以备必需,并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15】。
(3)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
(4)没有能够将心理咨询活动与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些无疑都给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障碍。这些问题也提示我们,要想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更好的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之一。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以外,心理咨询也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服务。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长期综合的教育,方可在学生身上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2]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
[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4]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5]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6]张大均主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洪.关于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8,(3)
[8]苏静.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心理教育研究,2000,(3)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辅导
“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背摔”、“断桥”“孤岛求生”等项目,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熟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许多人只是把素质拓展当成一种娱乐,并没有进一步认识它。
素质拓展训练就是一种通过设计独特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培养训练者敢于挑战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方法。它的宗旨就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从它的内涵和宗旨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许多高校引进素质拓展训练的本意。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对健康做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应处于完美的状态。”这一代大学生从小因为生活得相对富足安逸,并没有承受除了学习之外的太多压力和挫折,这就直接导致心智不成熟。许多人遇到困难容易逃避,寻找庇护,不敢承担。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与人沟通能力水平不高,这就很难进行团队协作。因而,大学新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心理素质
心态决定人生。大一新生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大多显得无所适从。能者会主动寻求周围的人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弱者则很容易在人生的关键舞台迷失自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大一新生入大学以来重要的第一堂课。选择合适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虽然有着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的训练也同样重要。在素质拓展项目中,“断桥”“攀岩”这两个高空项目可以很好地挑战自我,消除恐惧。像“断桥”成功与失败永远只差关键的一步,勇敢地跨出这一步,成功就属于你。当训练者完成一跳的时候,或许他完成的不止一个项目,相信同样也是建立信心的一步。“断桥”一小跳,人生一大步。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以后的风雨。
譬如,“信任背摔”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拓展项目。要求每个队员都要笔直地从1.6米的平台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队员则伸出双手保护他。在这个项目训练过程中,每个队员都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克服恐惧感,增强队友之间的信任感。如同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和他人相互信任,否则就会缺乏安全感。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先做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对别人猜疑的人,是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的。这个游戏能让队员在活动中建立及增强对伙伴的信任感及责任感,提高生活学习中的心理素质。
二、学会团队协作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中都体现着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使每位新生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团队合作有利于产生新颖的创意。素质拓展可以为新生提供众多形式各异的团队协作项目。
素质拓展训练的许多项目就是和团队协作有关的,譬如“生死电网”――面对高压电网,参加者必须同心协力,尽量避免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必须有前期良好的沟通,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整个游戏凸显的就是团队合作,无论多么好过的洞口一个人都是不能保证通过的,而大家认为很难过的洞,在合作下也都顺利通过了,可见团队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些看似无法做到的事情,在合作好的队伍中都是可以完成的,这个道理让大家在游戏中认识得更深入了。
通过这个训练,同学们可以知道什么叫做团队,每一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了团队协作,我们更可以更好地从事工作,许多工作都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可以实现“人多好办事”,团队合作可以完成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大项目。
三、培养创新精神
能够打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非常规性,是创新思维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现在的求职,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足可见个人的创新能力对于整个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许多项目就能很好地培养这一意识。因为项目的多背景,不能用过去的思维完成现在的任务。想要顺利达成目的,就必须创新。不能固守原来的模式,而必须用一种崭新的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在与人交流方面的创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大多需要团队合作,这就直接涉及人际交流。在面对不同性格的同学时,如何与他们流畅地沟通,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学会奉献
奉献这种精神早在这浮躁的社会中被磨去了棱角。很多人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像“毕业墙”,有时也叫海难逃生,因为常常将它安排在最后一个项目,所以也叫逃生墙或者胜利墙,国外通常称14英尺墙。这个项目让学员懂得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关系,只有团队获得胜利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全队所有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越一面高4.2米的光滑墙面,在此过程中,大家不能借助任何外界工具,包括:衣服、皮带、绳子等。所能用的资源只有每个人的身体。这就要求你有甘为人梯的精神。个人的奉献是这个项目能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备受家里宠爱的一代,在大家关爱中长大,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对于长辈所给予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之心,更无从谈起为旁人奉献。“给人玫瑰,手有余香”“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均是歌颂奉献精神的。学生具备了奉献精神,当走进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更容易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职业本身,奉献也不会受职业的限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为人民服务。
2011级新生经过素质拓展训练后,班级的气氛大大改善。同学们远离家乡,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都充满了戒备之心,这种心态对于适应新环境非常不利。而经过素质拓展训练,大家的心理素质大大提高,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帮助新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也可以加速班团组织的形成,实现自我的超越。
可见,大学新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素质拓展让我们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迎接一次次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把从素质拓展训练中所学到的应用于工作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韩明涛.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深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