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泰山的诗句

关于泰山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01: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泰山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泰山的诗句

第1篇

《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我以前看过,上次看过后我长了很多知识,原来含这个字的诗句有这么多,原来那个字还可以这样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国学小名士》,选手们那叫一个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第一环节是"初露锋芒",选手根据给出的字来说诗句。给出的字是家和国,一看到题目,我立刻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

"万国希可亲""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这些诗句我们连听都没听说过,看来看这个节目真是长知识!

第一环节很快结束了,已经淘汰了一部分选手。第二环节是"舞文弄墨",根据提示来按抢答器书写成语。第一题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诚,自古以来……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成语。"答案是"一诺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来我还差点"火候"啊!

第三环节是"棋逢对手",就是先答题,答题正确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进行。最后却只有两名选手进入最终的冠军争夺战。

冠军战的题目是楹联对决,依据所提供上联,两位选手写出下联,谁写的好,写的准确,谁就能夺得冠军。第一回合谢亦晨暂时领先,第二回合刘康宁不甘示弱赶上了。最后一回合上联有难度,但是丝毫没有难住两位选手;最后刘康宁的下联获得了两票,刘康宁获得了冠军。

场上的选手为什么那么厉害?关键在于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诗句,多看一些类似的这种节目,一定会有很多同学从中受益。

泰山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字(二)

经典是风筝,诵读这根线放飞它在更远的蓝天;美德是鲜花,传承这簇叶点缀它更甜的笑靥;知识是鱼儿,行动这条河荡漾它更灿的魅力;美好的心灵是种子,用"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栽培,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加工,就会为自己和社会酿一杯"果汁"——做个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在我心中播下了国学的种子,它以妙趣横生的比赛展示了中华的风采与魅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唱基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美德。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主题,让我悟出了自己沉思良久的问题——怎样才能用真学实干,酿出国学小名士这杯甘甜的"果汁".

回味节目,真令人感慨万千。要酿出甜美的果汁,首先要用"诵读经典"播下种子,用"传承美德"栽培果实——知识。然后以"学以致用"为配料,以行动为榨汁机,让"果机结合、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四个词组的诠释,使"榨果汁"难倒不少人。记得比赛中有一场考验:在选手考场的门前,放倒一个垃圾桶,看看能否有人将其扶起。哪料到这一组的选手竟没有一人主动扶起,倒是用了许多哲言来忏悔了这一事实。呵,知识的果子甘甜了,行动的机器没榨好,结果终是一无所事。拿扶垃圾桶来说,有了知识却不扶等于0,想去扶起不会扶也等于0.知和行是缺一不可的,有知无行知呆板;有行无知行愚蠢。行动是镜子,映出知识的光辉,知识是音符,谱出行动的韵律。要想知行合一榨出美汁,还须知识贯彻行动中,行动体现知识力。

一次,我在教学楼里发现了一团废纸,白色的污点在干净的瓷砖上各外刺眼。我注意到了它,却压根没在意:一团纸而已,谁不会捡起?可是,当我快走到教室门口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那团纸的身影一次次在眼里出现,"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一遍遍在脑海中闪动。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下了楼,捡起了那团废纸。瞬间,我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心绪一下子明朗起来。我榨了一杯果汁!其间体现的知识和行动虽少,但却饱含知行合一的甘美。

说白了,大赛主题能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诠释。"诵读经典"就是"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就是"学以致用","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体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而将知识与行动结合,便酿出了甘美的果汁——你就是国学小名士了!

来吧,播下经典的种子,收获美德的成长;捧下知识的硕果,榨出行动的美汁。愿人人为心灵酿一杯果汁,愿世界被知识推动,因行动进化,让知行合一的果汁散发醉人的醇香!

泰山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字(三)

今天下午,放学后宋老师在qq上发了短信说是让我们上网来观看《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我回到家后早早的写完作业,上网来搜索,搜到后我就静静的坐在电脑前来观看他们的节目。

第2篇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易逝的一段,我们的青春应当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呢?这正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记得还是在张掖师专念书的时候,天天听着、看着师专的校训“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我就下定决心要以此为目标,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五年前,我从师专数学系毕业,满怀信心地踏进了这满是孩子们的天堂。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三尺讲台是我驰骋沙场的沃野,一块黑板是我对镜梳妆的镜鉴。手拿三寸粉笔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我们自豪,我们荣幸。听,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我们手拿三寸粉笔,百舸争流,我们稳站三尺讲台,千帆勇进。2003年9月,学区安排我负责学校的教导工作,我深知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与此同时我还承担两个初中毕业班的数学教学,“责任重于泰山”,面对这样的千斤重担我鼓励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有多少个夜晚当别人已沉睡梦乡的时候,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宿舍,又有多少次当我走进食堂的时候,面对的只能是一些残羹冷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我看到一开始数学只能考20几分的王静思同学到中考居然考出102分的优异成绩时,当我看到学校初中毕业班“六合率”位居全区前列时,我眼中充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花,我知道我没有白干,这一切便是对我疲惫的心志最好的慰籍。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的精力透支和工作压力使我慢慢地感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2004年暑假补课中我病倒了。我躺在病床上,望着四周雪白的墙壁满脑子晃动的都是学生的身影,我经常通过电话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我渴望自己尽快康复重返校园,和学生们一起度过幸福的时光。在这期间学校领导、许多同事都在百忙之中到医院、家里去看我,鼓励我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养病。当几个学生含着眼泪出现在我的病床前的时候,各位老师,你们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吗?那一刻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多好的领导、多好的同事、多好的学生呀!这一切,难道还不足以让我用生命去热爱我的职业吗?难道还不足以让我去奉献我的青春吗?在我病倒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你把你的青春年华都耗费在这乡村的教育上,你值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问自己:是啊?我值吗?最后,我坚定地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今年3月,在我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我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我离不开学生,在我的生活中也不能没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将虔诚地守望一个关于教育永远不灭的梦想而无怨无悔。

奉献是一首美妙的诗,奉献是一曲动人的歌,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我们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生活的多彩、青春的亮丽、事业的辉煌。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奉献我们的智慧,奉献我们的辛劳,奉献我们的汗水。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我愿把青春无悔的奉献给脚下这片黄土地!

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是小草就让它去装点大地,是大树就让它长成栋梁之材!从教数十年之后,也许我们会感到疲倦,也许我们曾经踌躇满志,也许我们永远默默无闻,但我们只要把平凡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用心血与汗水去浇注祖国的花朵,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会在平凡的事业中永远闪光!

谢谢大家!

第3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教师对教材功能的理解单一,对教材理解不透彻。

语文教材有多种功能,而我们广大教师只看见它的实用功能。于漪老师说:“较长时间以来,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受到重视,并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落实,而对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积累功能等,既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对教材没有自己的领悟,只看一眼教参,自然不能用好文本。“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只有这样,教材内容才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原始价值才能转化为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教学《雨中登泰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分析,重点推敲描写雨中山岚烟云、层峦叠嶂、飞泉瀑布的段落,让学生遨游于祖国壮丽河山之中,获得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从而将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不断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发挥教材的多重功能,这将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道。

其次,教师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不结合学生实际备课。

因材施教喊了很多年,对象变了,教学内容不变,方法不变,不能合理利用课堂生成事件,学生自然讨厌课本、厌倦语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本与选修本共有十多本,信息量大,选文质量高,兼顾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实际上,只要找到文本、学生、教师、环境四者的结合点、思考点,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我的母亲》,教师首先要多读,思考这篇课文自身的价值、教学价值、与其它课文的关系;再思考学生,读到这样的散文时,他们会表现什么。我的学生,他们对这一类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没有感觉,表现淡然,认为父亲母亲太平凡,根本没什么可写的,从他们心底深处不认为父爱母爱有多伟大,平时写这样的作文也只是空喊口号读不到情感。他们喜欢的是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小说、语言华美的骈文。因此结合文本、学生、教师,我把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从而提升学生对亲情的珍视、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亲人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设计教学时抓紧情感这一主线,在导入时我创设情境;在分析课文时我抓细节,感悟平实真挚的语言,调动学生回忆母亲的手是什么样的、母亲在寒冷的冬天干什么、母亲平时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这样说;在拓展比较时收集类似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感觉,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总之,教师拿到文本,首先应该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应该获得什么?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的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怎么样?学生间差别有多少?他们离达标差距有多大?把学生作为备课的主体,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再次,教师没有深入分析高考语文试卷,自然找不到试卷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纵观各年各省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由语言基础、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而具备这些知识能力,都离不开文本。字音形的辨别、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分析等考查,只要平时注重文本,按照要求认真朗读,读准字音,明确字形,读出语感,悟出含义,日积月累,答题时心中自有成竹。关于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思想主旨、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专有名词的理解,可好好读读语文课本的第三册和第五册的诗歌,学过的古诗词真的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2007年两套全国高考题分别考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炼字的作用,其中情景的关系在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中会讲到,炼字的妙处在杜甫《蜀相》的第三联和陆游《书愤》的第二联及课后练习中也讲到了。古文学习时文本更为重要,根据大纲要求,读懂的前提是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活用、常见虚词、五种特殊句式都牢记在心,就能运用自如。这些知识都源自文本。《劝学》中需掌握的通假字“生”通“性”、“有”通“又”、“知”通“智”,两个词类活用(利,使动用法;水,名词做动词),两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的用法,两个特殊的文言句式,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和定语后置。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思考、勤于积累、锲而不舍,阅读文言文是不成问题的,考题答题也不在话下。

第4篇

没有见过马启代,不知道这个诗人长什么模样。只是从我正在阅读的这本《黑如白昼》的诗集中,读出了他的模样:脑袋特别大,心脏也特别强劲,如同李贺诗中的那个“天吴”,“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浩歌》)。“天吴”是个水神,据说长着八个脑袋,并且都是人的面孔,八只爪子,八条尾巴,背部是青黄,受天帝派遣能移动海水。“吴”就是个形象字,是个顶着一个大脑袋而载歌载舞的人。

马启代的《黑如白昼》,是一本短诗集,2014年由线装书局新出版的。诗集中的诗,一般都很短很短,最短的只有二十几个字,最长的也不过百字。然而,这些诗,大多数却有一个很长的题目,最长的题目竟有三十字。这给人的视觉感受很强烈,仿佛是个大脑袋的怪神,是一种力量奇大而能够搬运大海的“天吴”。

中国古代的诗歌,是有这种情况的,题目很长很长,内容很短很短,题目的字数超过了诗之本体。最近我正在做《王维诗选》的评注本。其中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很长,这首诗题为:《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三十九个字。诗的全部内容只有二十八个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古人的诗题,其长题,多是等同于一种诗序,或者说起到一种“序”的作用。因此,其文字是交代性质的。譬如王维的这首诗,这里交代的内容有:诗写在哪里,写在什么时候,写在什么情况下,写给谁的,甚至还有想要表现什么的意思,等等。应该说,此长题不是诗的内容,也没有诗意。可是,这种交代也是很有用的,甚至在后来还救了王维的命。

而马启代的诗的题目,与古人的长题目不同,它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中的具体内容,甚至核心内容,是题旨或诗眼。而其所表述的文字,则是诗中的某一段或一节或一句。因此,他的题目,一般不是为其诗歌文本所简单陈述或描写的对象,如风、雪、树、旗帜、太阳等。马启代的诗用长题,概括地说有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又主要体现为诗题与其诗文本之间的关系。

其一,诗题与诗之文本是一种部分重合的关系。诗题的文字,就是诗文本里的文字,它们在诗的或前或后或中间部分出现。如《我闭上眼睛比睁开看到的更多……》:

那轮自天上垂下来的阴影,像上帝丢下的一条绳索/或风的手臂//现在,不知去了哪里//是否被天空收了回去?/或者,上帝已经对沉沦的大地表示了放弃,/—一我闭上眼睛比睁开看到的更多……

题目上的文字,在诗的最后出现。诗人将诗的最后那段文字提出来去做了题目,这种情况,是马启代做诗题的常见方法,而题目上的那段文字,就是诗中的现成文字,是诗的精要,而作者只是把这一部分精要特别地提出来,用来做了题目。

其二,诗题与诗之文本是一种延续或开展的关系。诗题的文字,不是诗文本里的文字,即诗题文字在诗中没有重复出现。而此类诗之题,则是诗之文本陈述的开始,是诗的基本内容。如《一块本质意义上的石头,在岸上的沉默充满了忧思》:

——满身都是嘴,却无法说、不能说、难说清/从浪里跳出来//……看着这么多石头站在浪尖上欢呼着走了//我对这些招摇充满了惋惜

此诗题目的文字,在诗的本文中没有出现,题目也是内容,形成了似乎没有现成题目的格局。题目也是诗行,文本则是题目的延续,“题目+文本”,陈述一个没有特别标识出来的题目。像此诗这样取题的,在其诗集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不管哪种情况,马启代诗歌的题目,就是诗歌的意旨与内容,或者具有揭示诗歌意旨与内容的功能。这是与一般诗人之取题所显著不同的。这样做题以及这样的题目,已经成为马启代诗的重要标识。一般诗人取题,都“惜墨如金”,往往一个字,两个字,最多也三五个字的。而马启代的诗,则顶着个大脑袋。不知道他以前的诗题目是不是这么长?也不知道他以后的诗题目是不是还会这么长?我们只是感到这样的题目很特别,很新鲜,也很特效,长其所长,长得所长,长为其长。《黑如白昼》诗集共139首诗,如《诗者说》《岸边》《家谱》《告白》这样的短题,只有十几首,大多是长题。因此,我们看《黑如白昼》的目录,很有意思,简直就是在读散文诗。譬如目录的第三页,笔者一字不改地抄录如下:

月亮是完美主义者

风雨之后,露珠从叶子上长出来

秋夜,一场秋雨下在梦外

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

我被震撼了,这种力量叫浩大

天光闭合,泰山渐渐生成一块积墨

我身体晃了晃,风跌倒,我没有倒

卧床夜读,我一再被文字摇晃

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

水流声,在空旷的午后想起……

这是题目吗?这就是题目,是一个个的题目。而合起来看,似乎是经过了一定的指称意义的抽象化了的诗文本,形成了几乎不是偶然的意义内涵,简直就具有抒情与旨意的功能。随便再抄录一段吧,目录的第四页,似乎更像是散文诗:

深夜,我想起了我的博客

众神就在外面,一直不停地说话

难道,天地也是无产者?

今日小雪,我不能确定他们能封多久?

随时随地,我都可以,一键天下

如果现在的天空不够生动,明年还有孩子们制造风筝

天空肯定有开关,什么时候开或者关,至今是谜

天堂里有翅膀的扑棱声

许多年,我为诗找一个家,其实它一直在我心里

我用敞开的那扇门把黑挡在了一边

今夜月明千里,风声和露珠躲在月光之外

天空无云,阳光和风一定非常孤独

我的诗行里又飘荡起雪花,轻柔,凛冽

这是否马启代所刻意为之呢?我们读那长题,就像是在观赏悬浮海上的“冰山”,同时又急切地想看到隐于海水之下那巨大的“冰山”体。

也许我们的观感有点夸张,看马启代诗的题目如同看潜行之冰山的震撼。其实,大大的脑袋,超强的心率等这些表达,也都是在说一个意义,那就是其诗给我们以巨大内力的感受,而生成一种血脉责张的激动。读马启代的诗,我们发现,他的心跳荡得很厉害;读后,我们的心也跳荡得很厉害。如《谁碰响了我诗行的小栅栏》诗共三节:

它来了,我的头顶已经溜光/它抓不到任何东西/它在我耳边打转,荡秋千//汗毛一律倒伏,所有的触角收拢/想法被想法摁住抬不起头/身体的疆域,走石飞沙//——谁碰响了我诗行的小栅栏/心里的意象都开了/一片灿烂。无数的关在花园里奔跑

谁碰响了的?是“它”吧?“它”是谁?“它”不知是谁?诗人没有明言,只是给了我们一点朦胧的暗示。“它”为什么要来?它来了之后又干了些什么?为什么“它”的出现让“我”如此神经质?诗人似乎游走于幻想与现实之间,仿佛介于惊恐与惊喜的双重情境之中,情感高度紧张,情绪极其亢进,“汗毛”“想法”与“身体的疆域”急剧反应,生理与心理的节律改变,乃至于生成了“走石飞沙”的激发、震撼与遽变,全是因为“它”的到来。我们无须关心“它”是谁,也无须关心其何以有如此大的、让“我”遽变的能量,而是关心“它”来之后所有秩序的变化。这时,诗中出现了破折号,这个破折号,让前两节与第三节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似乎还有注释的关系。诗人复明知故问:“谁碰响了我诗行的小栅栏”?谁碰的?谁碰都不能。很明显,诗人是不能有稍许“碰响”的。于是,感官全面沟通;于是,想象烂漫开放;于是,“无数的美”在我们眼前“奔跑”起来了!呵,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哟!那是诗人的节日,那是生命的狂欢,那是与美感的。这一首诗,所涵蕴的张力极其饱满,这是马启代诗歌的生发图,记录下了他情感生发,直至诗歌生成的全过程。

马启代深请诗生发以至形成中审美情感的作用,他的情感生发具有相反两极的力量,使其诗满含了张力。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代表作《人论》中说:“在这个世界,我们所有的感情、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的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或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问持续摆动过程。使我们的情感赋有审美形式,也就是把它们变为自由积极的状态。”马启代的艺术创造,就是将这种“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的审美情感,“变为自由积极的状态”,因此,他是不能“碰”的。他即便“不是花间,没有酒。举起来就是一杯江河”。或者,他“只宜静坐”,即便是静坐,其思想的风暴也往往是遽然而起的。“一动,体内便泛起八千里细浪”(《月亮辞》)。诗人简直就是李贺诗中的那个“天吴”,他自己说:“我扛着一颗硕大的露珠,正被风压扁/风知道一颗露珠体内的风暴”(《我扛着一颗硕大的露珠,正被风压扁》)。露珠体内也有风暴,这是诗人的生命感受与觉知而最大化的整合和凝练,是其将具体的感象赋予了“意义”的生成。

我们一直在追问:诗是什么?诗人何为?马启代也有这样的对于诗对于诗人的追问:“是否写诗的人都叫诗人?可我/不知道什么才叫诗?活在天地之间/我该如何,如何给万物命名?”(《疑问》)这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内心忏悔,这是作为一个具有良心的诗人害怕流于平庸的恐惧与反思。英国现代诗人威·休·奥登曾说:“一个平庸诗人与杰出诗人不同的是:前者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后者则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也就是说,能否让人获得“从未经验过的感觉”那才是诗;也就是说,使“一位有阅读经验和生命痛感的人读了有所感觉的诗便是好诗”(于坚语)。诗,就是要让人读出感觉,读出从未经验的感觉。因此,马启代对自己的要求是无比苛刻的:“……一直减到一把骨灰/只是我的文字可以留下,哪怕剩下/仅仅一句诗,刚好/安放我的灵魂”(《减法》)。他认为:“诗是黑夜里活的阳光”(《岁末九行:斧头、白纸和一首未完成的诗》)诗是阳光,是活的阳光,是黑夜里的阳光。我们从马启代的诗中,读到了关于这种注释与言说。他说:“许多年,我为诗找一个家,其实它一直在我心里”(题同名)。诗人恍然大悟,原来他竭其一生的精力与智慧孜孜砣砣所寻求的,而如今终于寻找到了的,就是他的“良心”。这种诗观,是传统的,或者说是他的传统回归。心,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有无数的阐论。明初的宋濂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着形焉。是故凝重之人,其诗典以则;俊逸之人,其诗藻而丽;躁急之人,其诗浮以靡;苛刻之人,其诗峭仄而不平;严庄温雅之人,其诗自然从容而超乎事物之表。”(《宋学士全集》卷六)我与马启代都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生活中的马启代是个怎样的人,故对其为人等不便妄加评论,更不能将他定性为或“凝重”或“俊逸”的人。何况我们以为,古人关于诗与人的简单对应也未必十分科学。然而,我们非常看好的是,马启代以心为诗之家,而强调诗之生发中“心一良心”的意义,让诗人的灵性得到了哲学意义的帮助与释放,诗人用心来书写,为良心而写。他在诗中写道:“这个秋天,我只长思想,不长翅膀”(《我一生靠飞翔的身影照耀大地》)。马启代是用诗在思想,思想是他的诗,诗是他的思想。因此,“一团火焰活在内心//或自己用寒冷焊住嘴巴,让思想发达/像黑暗里生长童话”(《题赠:冰,是沉默的水》)。因此,“思想在酷热中抽穗/秋风一来,我便会颗粒饱满一身金黄”(《秋风一来,我便会颗粒饱满一身金黄》)。思想饱满的诗人,看什么都有思想,看什么都能够看出思想。他的《没有思想的尘埃是悲哀的,再悲哀的尘埃也有飞的欲望》诗云:

——尘埃,是沉默的好,悬浮的好,无所/皈依者才善于思考/潜行者,才有思想//没有思想的尘埃是悲哀的,再悲哀的尘埃/也有飞的欲望//_一光来自精神,风是上帝的手,也是光的手/有思想的尘埃,内心都有翅膀∥没有思想的尘埃是悲哀的,再悲哀的尘埃/也有飞的欲望,/-一我一直在飞。自古至今,囚笼从来无法给思想上锁/囚笼愈大,思想的微尘飞得愈高

在诗人看来,大干世界的所有物象,其“内心都有翅膀”,那翅膀就是思想,尘埃也有思想,也有飞的欲望。华兹华斯《不朽的形象》中所说:“我看最低微的鲜花都有思想,但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尘埃比最低微的鲜花还要低微,诗人目中的尘埃都是有思想的。那诗人呢?那诗呢?没有思想也算是诗人吗?没有思想的诗也算是诗吗?诗,不仅是语言的精粹,也是思想的精粹。诗,不是口水,写诗不是自恋者的呓语,像“脱口秀”一样胡诌乱造的顺口溜不是诗。康熙年间的学者归允肃说:“人心之所得有浅深,故其形于诗者不能无工拙。”换言之,诗之工拙高下,是心之所得的深浅所决定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下的比较》中说:“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这就是说,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必须有道德要素与哲学支撑。马启代是个诗人,他的思想,蕴涵在诗里,是在用思想为存在重新命名,而使其笔下的物象获得丰沛的诗意凸显。马启代在《父亲,我生命里最硬的词汇》里写道:

所有的汉字里,唯有“父亲”一词最硬//父亲,我要把您请回来/坐在我诗的题头,作为最硬的词汇/为儿子的诗句,呈现铁质//父亲,马明文/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故去多年/这质朴的光辉//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蒙羞

这是诗人对当下文学缺钙现象的无情批判,不仅流露出良心之忏悔,更表现了远离浅薄与决裂恶俗的自觉与高尚。诗人将“父亲”纯化为一个硬质意象,凸显与强化了“父亲”的铁质特性,而将这种特性强化为一种文学所不可或缺的要素。《黑如白昼》这一诗集,既是诗人马启代自身历史的精神记录,又凝聚了他特有的文化参与意识和美学批判精神,表现了一个真正诗人应有的良知与人格尊严,并直接或间接地捍卫了诗的美学原则,保持了诗的审美气质。

诗歌鲜活的本性,来源于思想。马启代对时代历史风云的深切感悟,对世道人心的深度感知,构成了他的审美气质,决定了他的美学品质与其诗的美学特性。他信奉并追求“为良心写作”的理念。我认为这有两层含义:

其一,高尔基有句名言:“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其实这句话说的是真正的诗人应该有胸襟,具有恪守真善美的生命精神与主体人格,具有人性关怀而拒绝平庸的精神向度。马启代诗云:“人要心怀大爱,但更要黑白分明”(《在泰山下,受桑恒昌先生一支笔》)。

其二,诗歌作为诗人建构内心生活的神秘符号,应该站在思想的制高点,发自一个没有污染的心灵,成为抵达人性和烛照生命的艺术体验与具象。马启代的这种“为良心写作”的提法,其实就是要求诗人自觉培育超越凡俗的崇高感,具有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当下中国诗坛的迷失,“集中表露在既缺乏中国诗学传统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又缺乏源自灵魂底部的真实‘魔力’,更缺乏思想的澄亮与浩茫”(庄伟杰《诗意空间缘何日益狭小》,《光明日报》2013.4.9)。“为良心写作”的马启代,表现出对精神内涵和人文关怀的极大兴趣,这也成为其超越平庸而精神飞翔的一种睿智。马启代的诗,从其表现形态来看,其抒情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的,从“良心”发出,或是写“我”或是围绕“我”写,写“我”的忧患、“我”的恐惧、“我”的悲欢、“我”的灼伤、“我”的快意等。他最大可能地不为世俗、时尚和流弊所束缚,而又形成了超越“事物的本相”之真实的飞翔,给予事物全新的命名。

雪莱说过,诗使它触碰的一切变形。被诗所触碰到的,如没有变形,至少不是好诗。中国诗学有诗是雾里看花之艺术的说法。没有雾只有花,不是好诗;只有雾而没有花可看,也不是好诗。马启代的诗性睿智,使他不以消解诗意、颠覆文学性,或泯灭抒情性而实现所谓的“先锋性”。我们从其诗的外在形态看,他的诗突破了标准化日常语言规范的语法、词汇和句子,有意断裂句子,或拆解语言,或楔入赘生,大量使用了夸张、反讽、具象和抽象的嵌合,以及寓言或比喻手法。但是,诗人的出发点与旨归,都是在创构一种陌生感的“变形”,营造一种诗所特有的迷人气氛的“雾”,形成的是诗的流动与实质,而不是散文的行进与外观。他的诗歌蕴藏着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表现了对生存本质和终极家园追寻的躁动。这种先锋思想的要素与人文关怀的生命精神,使其诗真气弥漫,沉着凝重,具有激情丰沛的内力,具有精神丰盈的境界。通俗点说,就是马启代的诗不仅有“雾”,而也有“花”可看。那些“花”,为其思想点燃,绽放的是绚烂的礼花!我们进入马启代诗歌的花园,无数的“美”奔跑而来,马启代是他诗歌花园里的舞者,是个张力饱满的舞者,是个内心异常强大的、顶着大大的脑袋的舞者,还是让我们想起了“天吴”。

我常常说,所有的读都是误读。我不知是否读懂了马启代?也不知是否读歪了马启代?借马启代的一首诗来收束吧,《卧床夜读,我一再被文字摇晃》:

——文字是有声音的,我只能用心听/用心按住,以免让尖叫跑出//文字也是有光亮的,我只收留闪电/它们只在没有太阳时出现//文字当然也有思想,但多数被篡改/我看到了脏水和热泪//——深夜,囚灯照常雪亮,字摇晃/合上的书页,仍有切齿声//我无法将所有的细节一一说出……

第5篇

一、选择题:(22题×2=44分)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轻舟 B 、山 C 、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个同学的身高是180cm B、东岭到惠安县城的距离大约是20kmC、学校百米纪录是13min D、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3、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6、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7、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8、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现象。这些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面形成的是:(   )A.水中的太阳 B.阳光下的树的黑影子 C.湖中的游鱼D.人在水中的倒影9、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A.2m B.4m C.6m D.8m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1∶2 B、 2∶1 C、9∶2 D、2∶9 1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15、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叙述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16、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17、在如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用来表示匀速运动的图象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8、在校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A、看到发令冒烟开始计时 B、听到发令枪声计时C、看到举枪时计时 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19、火车的速度为72km/h,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速度为20m/s,则( ) A、两者速度一样大 B、火车的速度大 C、地铁的速度大 D、无法确定2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21、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B、同一个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22、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色散现象 B、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是折射现象C、三基色是红、绿、蓝 D、小孔成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二、填空题:(14×1分=14分)1、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①_______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②_________m。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①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振动停止了,发声②_________(“停止”或“继续”)。3、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①__________。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②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③______(“快”或“慢”)的缘故。4、在古诗词中,也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①__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就是光的②_________________现象。5、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①_________,相对电梯厢是②_________。如右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③_________(“运动”或“静止”)。 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①_________m,当这人向平面镜走去时,他在镜中的像将②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4、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四 实验题:(共22分)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①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②________cm。2、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1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①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跟振动的②_________有关;(2) 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观察图 3,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③_______(选填“大”或“小”);(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④v1=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⑤v =_______m/s。(钟表每格为1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如图A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仔细分析下面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反射角与①_______角是②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如图B光屏转一角度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③______线、④________线、⑤________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1 AO 50° 50°2 CO 40° 40°3 EO 20° 20°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①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是②______(“实”或“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③________,像到平面镜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④________,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⑤________(“对称”或“不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做在答题卡) 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

一、选择题:(22题×2=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C C C D D D B B A C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C B B B B A A D B D二、填空题:(14×1分=14分)1、①5m/s, ②600m。2、①振动, ②停止。3、①响度。②音调, ③快。4、①折射, ②反射。5、①运动, ②静止。③静止。6、①5m, ②不变。 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 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答: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 实验题:(共23分)1、①1mm, ②2.05cm。2、①高, ②快慢/频率; ③一切发声物体在振动;④液体可以传播声音;⑤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1)①卷尺、②停表/秒表/钟表;(2)③小;(3)④v1≈0.13m/s, ⑤v =0.16m/s。4、①入射角 ②相等。③入射光线、④法线、⑤反射光线。5、①A ②虚。③相等、④相等、⑤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解: 答:略 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解: 答:略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解:s=150m+250m=200m

答:略附加题:1、在军事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又经过1.5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多少?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

第6篇

(长春市曙光小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激励、引导,让学生在宽松的人性化管理中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负责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相信自己,并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关键词 :课堂;自信;教学效果;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105—02

收稿日期:2014—03—01

作者简介:赵晨雯(1964—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曙光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中国古时就有“相信自己”一说,《墨子·亲士》 中有:“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晋代陆机《君子行》中有:“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北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曰:“勇於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可见自信是多么重要。

新的课堂教学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理解、激励、引导,让学生在宽松的人性化管理中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相信自己,并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我在二年级的语文活动课中,充分利用了“自信课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孩子,收效很大。现在很多孩子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多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如在上《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用激励引导的人性化方式点拨: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春天的风是越来越温暖的,雨是细细的,草是绿绿的,花是香香的,春天是美美的……发现春天来了,通过你身边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衣着、春风、春雨、花、草、树木、鸟、小朋友、风筝等变化觉察春天的到来,并引用古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引申开来,让学生从读读、说说、写写、画画等方面去发现和触摸春天的美,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融入春天,感受春天的活力。同时,我还扩展知识,在说春天的同时还介绍我国的名山大川,用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祖国山河的美好: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历史上有72位皇帝来此封禅,而且古代也有很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关于泰山的诗词赋,如谢灵运的:“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五岳中,泰山之所以能排在首位不仅仅缘于上面两点,还有一点是地理位置,它位于东边,而太阳也从东方升起,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以东为大。丰富课堂的同时,让孩子们增长了见闻,愉悦了身心,给孩子们以鼓励,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在这种宽松、民主、自信的氛围中,学生们发挥了最佳的创造性,通过写、说、画表达出了春天的风采。二年一班的孙鸣遥的《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我看见了春风轻轻地吹,小雨细细地下,公园里的草绿了,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竞相开放,闻到了花的清香,用手摸摸树梢,感到了绿芽的萌发,很柔软,我们穿着花枝招展的衣服,跳着、蹦着,在春风里嬉戏,放风筝,我感到春天里很快活,我爱春天。二年二班的杨馥煜的《春天》 :春天来了,花开了,燕子回来了,动物苏醒了,小孩也出来放风筝了,春姑娘赶走了冬伯伯,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春色满园”。李铎的《春天》: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公园里盛开着美丽的花朵,我走进树林,听见鸟儿在树上歌唱,我抬头看见喜鹊正在一棵松树上筑巢。我走出树林,看到了许多小朋友正在做游戏,有的放风筝,有的踢足球,有的在滑旱冰,我爱春天。同学们将春天表达得都很精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真让我高兴,让我这个老师体会到了“自信课堂”的重要。

一句温馨的鼓励,在成人的眼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的心里,却是希望的灯火,它温暖着孩子的心灵,燃起孩子追求进步的烈焰。教学的艺术体现,就是当学生跃跃欲试时,送去鼓励的话语,当学生“山重水复”时,送去及时的引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心中埋下自信的种子。

在教学中,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所以,有很多字不会写,词不会用,经常语句不通顺,我就鼓励学生学会查字典,学会表达,帮助同学们改病句、错字、错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去尝试、接触新的事物,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年一班的贾浩林,平时不愿学习,主要是他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学习好,经过我的鼓励还有同学的帮助,现在不仅能独立学习,上课还举手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我的心里话》这堂课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和同学们成为真心朋友,上课发言时再也不会害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视了,感谢同学和老师对我的帮助。”可见,“自信课堂”不仅让学生发挥了创造性,学会了学习,更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自信的人。

“自信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充分提升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内在气质,更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品质。一个有着自信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中会有优秀的成绩,在生活中也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因为自信,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懂得自己的独一无二,会更爱自己的家庭、父母;更尊敬老师,关心同学。一个自信的学生总是会想尽办法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会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使自己更为优秀。作为一名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成才,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自信课堂”不仅帮助了学生们的成长,更配合了教学任务,课堂充满活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一个有自信的孩子互动是一件愉悦的事,和一群有自信的孩子互动是一件骄傲的事。因为在教学期间,学生们会有信心去畅所欲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使我更好地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从而能及时更改教学中的不当之处,更好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不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也要学会从孩子们那里得到知识。新的教学模式本来就是师生平等,营造和谐氛围。作为最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度、厚度,更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世界,教给孩子们自信,引导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和谐、民主、自由、积极向上的社会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内心充满自信、充满爱的孩子,会在以后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和谐社会要从孩子抓起,自信的孩子会给社会带来新的动力。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一个有着自信的孩子在内心中总是充满阳光、充满爱,社会需要和谐,作为小学教师就要去培养和谐。

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自信课堂”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小学教师,我只是尽我所能帮助身边的孩子,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相信他们,希望他们未来会成才,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成为栋梁之才,这也是我作为教师的职责和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永德.香港小学文学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这篇关于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统考试卷(带答案),是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6、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7、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8、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现象。这些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面形成的是:(   )A.水中的太阳 B.阳光下的树的黑影子 C.湖中的游鱼D.人在水中的倒影9、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A.2m B.4m C.6m D.8m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1∶2 B、 2∶1 C、9∶2 D、2∶9 1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15、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叙述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16、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17、在如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用来表示匀速运动的图象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8、在校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A、看到发令冒烟开始计时 B、听到发令枪声计时C、看到举枪时计时 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19、火车的速度为72km/h,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速度为20m/s,则( ) A、两者速度一样大 B、火车的速度大 C、地铁的速度大 D、无法确定2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21、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B、同一个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22、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色散现象 B、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是折射现象C、三基色是红、绿、蓝 D、小孔成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二、填空题:(14×1分=14分)1、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①_______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②_________m。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①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振动停止了,发声②_________(“停止”或“继续”)。3、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①__________。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②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③______(“快”或“慢”)的缘故。4、在古诗词中,也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①__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就是光的②_________________现象。5、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①_________,相对电梯厢是②_________。如右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③_________(“运动”或“静止”)。 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①_________m,当这人向平面镜走去时,他在镜中的像将②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

4、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四 实验题:(共22分)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①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②________cm。2、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1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①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跟振动的②_________有关;(2) 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观察图 3,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③_______(选填“大”或“小”);(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④v1=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⑤v =_______m/s。(钟表每格为1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如图A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仔细分析下面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反射角与①_______角是②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如图B光屏转一角度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③______线、④________线、⑤________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1 AO 50° 50°2 CO 40° 40°3 EO 20° 20°

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①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是②______(“实”或“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③________,像到平面镜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④________,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⑤________(“对称”或“不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做在答题卡) 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 初二年物理试卷评分标准班级_______号数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选择题:(22题×2=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C C C D D D B B A C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C B B B B A A D B D二、填空题:(14×1分=14分)1、①5m/s, ②600m。2、①振动, ②停止。3、①响度。②音调, ③快。4、①折射, ②反射。5、①运动, ②静止。③静止。6、①5m, ②不变。 三、作图题与问答题:(9分)

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分)答: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 实验题:(共23分)1、①1mm, ②2.05cm。2、①高, ②快慢/频率; ③一切发声物体在振动;④液体可以传播声音;⑤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1)①卷尺、②停表/秒表/钟表;(2)③小;(3)④v1≈0.13m/s, ⑤v =0.16m/s。4、①入射角 ②相等。③入射光线、④法线、⑤反射光线。

5、①A ②虚。③相等、④相等、⑤对称。五 计算题:(共11分)1、小明同学在跑100m时,他用了20S。求他的平均速度?(3分)解: 答:略 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4分)解: 答:略3、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4分)解:s=150m+250m=200m

答:略附加题:1、在军事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又经过1.5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多少?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略

第8篇

关键词:天津;河文化;城市发展

一、天津河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天津平原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湾,往西通过冀中平原与太行山脉相连,往北和燕山山前平原接壤,东南面越过鲁西北平原是泰山山脉,整个地势像一只不规则的簸箕口。基于这种地势,发源于太行山区和燕山地区的河流,都汇集天津,流往渤海,这即是著名的海河水系。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海河水系历经东汉献帝改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唐代开渠的分分合合,最终奠定了各河汇集天津三岔河口,形成海河干流,东流入海的格局。

(一)天津河文化的形成

“天津”的得名,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据《金史・河渠志》记载:“泰和六年十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南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都水监。”吴延华所作《天津县志》后序写道:“盖天津河之名,仅见于《金史》,赵宋以前未之闻也”。据旧《静海县志》记载:“界河,谓天津河,以宋、辽分界得名。”由此可见,历史上存在一条叫“天津”的河,而这条河极有可能就是直沽的界河。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天津”虽说是河,但并非是实际存在的自然河流,而是一条寄寓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浩渺宇宙空间的河。在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过这样的诗句:“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屈原这里所说的“天津”,是指银河。这一点唐朝房玄龄在《天文志》中有明确的记述:“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这段记述确切说明了“天津”是浩瀚的银河星群中的九星。这么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何朱棣赐名时想到“天津”这个词了,无论是关于天河的描述还是天津河的记载,想必他都有所耳闻。由此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天津”一词源于哪一种说法,都与河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天津河文化的形成,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1.元代的漕运交流

直沽原为海河之名,因此有时直沽又泛指海河两岸更大的范围。元王喜《治河图略》中,有地图六幅,其中在《宋河之图》、《今河之图》和《治河之图》上,天津市区的标明是大直沽。明代胡文璧在《旧志序》中说:“元始立海运万户府于今城八里”,这个万户府就设在大直沽。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于清顺治十六年开始,历时三十年撰成的《方舆纪要》中记载:“大直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故有大直沽之名。”

由于漕运的发展,天津最早的两个居民便是在大直沽和三岔口首先发展起来的。据《天津卫志》记载:“元流四海,东南贡赋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沽,达燕都,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有宫关,有接运厅,有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长芦盐法志》记载:“天后宫在天津东门外小直沽。元泰定三年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即此,历前明屡加修葺。”

这说明自元初至元十九年开海漕,南方的漕粮从江南的刘家港启程,经海上至大直沽进入海河,以海河东岸的大直沽为终点,再由北运河转入大都,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和船工多聚集于此。“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诗句,真切的反映了当时繁盛的景象。这一带还开辟了大块的盐田,延三岔河口海河东岸向南延伸的狭长地带,是专门储盐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日趋重要,元政府便在此设立接运厅和临清运粮万户府,成为海河运转枢纽。

槁足漕运船工祭祀的需要元政府又先后建立了两座天妃宫,分别位于大直沽和三岔河口。其中,大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东庙,建立时间约在元初至元十九年后的十几年间,始称天妃祠,泰定时毁于火,后又重建,天历二年加赐庙额“灵慈宫”。另一座建立在小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西庙。明代无名氏《直沽歌》中说:“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两座天妃宫的先后建立,更加促进了该地区漕运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盛,也正是因此,大直沽在元代便成为了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中心,而河文化也随之开始发展起来。

2.明朝的军事发展

明代在天津建城设卫,绝非是天子为纪念胜利一时兴起,这与天津位于九河下稍海河水系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其目的有二:一是从军事考虑,天津可以戍守京都。天津这个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这里既是海防前线,又是京畿门户,历史上其在宋辽对峙时还是边防要地。朱棣自然清楚这一点,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建设对于他能稳坐京都是十分必要的。其在天津设有三卫,采取了“局部封闭,总体开放”的规划原则,避开了沿河的商业区,大多建设与城内,这也为天津城日后的“总体开放”奠定了基础。二是从经济考虑,这里可以运输漕粮。明成祖朱棣将首都由南京转到北京之后,京都得漕粮仍然靠江南供给,北京大都出现了所有军需民食“无不仰给于江南”的局面。三岔河口的漕运在这个时候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津的漕运转输功能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逐渐成为运河北端最理想和最重要的漕粮运输、仓储城市。

天津由此成为了漕粮北运的重要终点集散储存码头,也是运军将附载货物脱手发卖的终点站,从而在这里形成南北货物交流的理想集散地,吸引“南北舟车,并集于天津”,各地商贾“鱼贯而入,殆无虚日”。当时的三岔河口每年都有庞大的漕船队伍到达,粮船一到,从南方带来的瓷器、布匹等物品布满了街道。大量土产物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充实了天津货源。1487年起,每年经天津转输的漕粮都在400万石上下。芦盐也由天津卫源源运往中原地区。大运河的通航,使商品物资、贸易行旅也有了迅速发展。《天津卫志》说:“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运京、通。”明廷又应允漕船夹带二成货物,使得“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一时之间,“百货倍往时”,沿南运河一带市声鼎沸。人影如云;成为当时天津市区繁华的中心。天津在这一时期的商业大跨步发展,得意于明朝的军事需求,河文化也因此倍显发达。

3.近代开埠带来国际交流

1840年,爆发,英国八艘军舰驶抵大沽口,向清王朝递交了所谓的抗议书,导致了林则徐被免职,禁鸦片运动也因此失败。1858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三次攻打大沽口,两次占领大沽炮台,最终占领天津,并攻陷北京。1860年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中英》,条约中规定“开天津为商埠”,从此,天津被迫走上世界舞台。在天津开埠的当年,就有英、法、美三国在海河右岸开辟了租界,接着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比利时先后再海河两岸开辟租界。至此,在天津出现了九国租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各国在开租界的同时,在海河沿岸都修筑了条件良好的停泊码头,这为租界地发展成为天津港口的航运中心创造了条件。

九个租界在天津存在了几十年无疑是城市历史上的一段屈辱史,然而凡事都有两点论,都有其向上的一面,也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才使得天津从此真正的向世界开放,他们为天津带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便是港口经济得到了极度的提升。开埠之前的天津,虽然漕运相当发达,但仅仅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由于开埠,天津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特别是港口贸易的发展,被西方认为是天津城市“潜在的力量”“来日的发展自不待言”。到20世纪30年代初,天津港的进出口总额已占到华北地区的60%,天津也由此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和经济中心。另外,天津的完全开放使得西方先进的理念得以通过天津,传到中国,无论是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还是思想、教育、文化、艺术,都给天津注入了国际性的色彩,从而使天津具备了国际化先进理念,站到了世界先进城市的队列中,也使得天津河文化的发展更为迅速。

(二)天津河文化的特点

天津文化不同于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古老城邑,这里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五方杂处,风俗不甚统一。但是这似乎也正符合了九河汇于天津的自然环境,天津文化是由四面八方带来的,是由河文化带来的,其具有多源性的特点。

1.漕运船民带来平民文化

天津的河文化最早发展于漕运,这吸引了众多周边地区的人们来天津聚居,过着漕运渔猎的生活。而这些人们多为做最底下苦活的贫民,他们没有文化,缺乏素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平民文化逐步融入到天津河文化中,成为了其基层组成部分。

2.靠近京畿要地具备贵族文化

天津地处京畿要地,距离京城很近。天津发达的漕运带来的众多稀有物品深深的吸引着京城的贵族,他们的到来也使得天津的河文化具备了贵族色彩。

3.设卫戍京形成军事文化

明朝在津设卫之后,天津便不是单纯是京都的物质经济中心,同时也成为了其军事上的重要壁垒。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重要的军事地位影响了天津人的性格,他们顽强、勇猛,不惧困难,军事文化也成为了天津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4.来自商人的商业文化

漕运的发达自然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商人的瞩目,他们先后移民天津,给这里注入了商业色彩,商业文化在这里也发达起来。

二、天津河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④。这句话对于城市而言,就是“有河则名”。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城市,都是依靠河流成名的: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德逊河;即便是没有河流的城市,也大多因水而闻名于世,杭州闻名于西湖,日内瓦闻名于日内瓦湖,尼斯闻名于尼斯湖等。对于位于海河水系下游优越地势的天津来说,河流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河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一定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极突出的城市,河文化的发展吸引了国际的关注,在这里造就了中西兼容、古今并蓄的独特城市风貌。

“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天津中心市区的五大道小洋楼建筑群被誉为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在总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的地段上,建有欧洲别墅式近代住宅近300处,近代历史名人旧居百余所。海河两岸保存了大量明清风格的建筑,原英、法、意、德、奥、俄等国租界留下了上千座大小洋楼,天津因此也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二)河文化对曲艺的影响

由于河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历史上天津城市建设是以外乡人口陆续迁入而随之组建壮大扩展的。这些外乡人士将各自家乡的娱乐形式带到了天津,促成多种声腔曲种在天津地界的既激烈竞争,又相互借鉴吸收和多元化繁衍,这是造成天津地界曲艺活动日益繁荣的契机,也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民间曲艺艺人的有效保证。当时出现了小黑姑娘、林红玉、小映霞、小岚云、小彩舞、孙书筠等一大批说唱艺人,活跃在舞台上,其中以刘(宝全)、白(凤鸣)、张(晓轩)京韵大鼓三大流派最为著名,可谓享誉全国。

在众多的曲艺中,相声无疑是最受天津人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伴随着天津漕运以及后来海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汇集到河流两岸,这些人们整日辛苦劳作,听相声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放松身心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本源于北京的相声却在天津兴盛起来,不得不说,是河文化使得相声兴盛起来,使得曲艺在天津发展起来的。

(三)河文化对城市金融业的影响

天津作为漕运往来以及国际贸易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每日都有大量的金融资金流入流出,这促进了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并且使得这里成为了当时重要的金融中心。直到今日,金融街依旧在行使其功能,只是曾经众多的外商银行已被如今的国有银行所取代。但是当你站在解放北路与滨江道路口向南望去,依然能感受到路两侧那当年的外商银行大楼毗连不断的恢弘气势,仿佛凝固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在20世纪初叶作为北方金融中心的辉煌。

(四)河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天津被迫开埠后,各国租界的发展使得天津的城市中心发生转移。老天津卫的城市繁华区主要是在老城里以及三岔河口周围;开埠后,由于各国租借沿河而建,城市的重心也随之南移并且不断沿河的向南延伸。天津逐渐成为了沿河自然发展的港口城市,城市轮廓夹河而立,主要通道往往与海河平行或垂直。整个城市由河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依靠桥梁港口隔河连结,看上去像一个扭曲的“非”字,这也奠定了天津城市中心日后的发展格局。

位于九河下梢、海河之滨的天津,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城市,无论是历史上作为南北往来漕运中枢的时期,还是近代为西方列强炸开城门的屈辱史阶段,天津一直承担着南北文化交流、东西文化碰撞的重要职责。而这正是河流赋予城市的特有魅力,近代天津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这条河流;未来天津的腾飞,更是需要它来做翅膀。

【注释】

①转引自《追寻大直沽》

②出自《天津府志》

③出自《明史・食货志》

④出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天津分会筹备组编.天津民风[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1982.

[2]郭长久.追寻大直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李载道.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1.

[4]罗澍伟.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6(06).

[5]贾常华.海河流津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6]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海河带风物[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7]张俊滨.红桥史实集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4.

[8]郭蕴静.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9]万新平,刘海岩.城市史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0]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第9篇

从本草学的角度对中药茯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茯苓的应用历史;古人对茯苓生长现象的认识;古代茯苓所用品种的考证;茯苓人工栽培的历史和栽培方法;古代对茯苓伪品的鉴别方法以及古今人们对茯苓的合理利用等。茯苓的应用历史极为悠久,古人对茯苓的生长现象认识较为肤浅,其观点又分为是松脂生成和松的营养物质生成两大类,所用品种古今一致。在梁代就已开始人工栽培茯苓,明清时代茯苓的栽培技术就已相当先进,在清代就已出现茯苓的伪品,其鉴别真品的方法较为粗糙,茯苓除做药用外,古今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关键词】 茯苓 品种考证 栽培 应用

茯苓古今均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云:“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现对茯苓的有关问题从本草学的角度探讨如下。

古人对茯苓的认识

茯苓是一种真菌,对菌类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在英国物理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65~1703年)发明显微镜之后的事,其历史不到300年。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一直徘徊在宏观世界之中,所以对茯苓这类菌类植物了解并不深入,关于茯苓是怎样生成的,古人的认识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茯苓是由松树的树脂变成。如《淮南子》云:“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东汉高诱注云:“茯苓者,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一名女萝也。”这里所云的“菟丝”显然不是指现在旋花科植物菟丝,因为松树不是旋花科植物菟丝的寄主,而是指茯苓的菌丝生于地面,或者是现代的松萝科松萝。《证类本草》引《典术》云:“茯苓者,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望松树赤者下有之。”[1]《本草述钩元》“茯神”项下引类明曰:“茯苓是古松流肪入地,久得霜露泉壤之精气而成。”[2]这些文献所述都认为茯苓是松脂变成。

其二:茯苓是由松树的营养物质结聚而成。《抱朴子》云:“老松余气结为茯苓,千年树脂化为琥珀。”《本草图经》云:“或云是多年松脂流入土中变成,或云假松气于本根上生。”谁是谁非?苏颂到茯苓产地进行观察后发现:“山中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槎蘖,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轻虚者为茯神。然则假气而生者,其说胜矣。”苏氏同意后一种观点,其理由可能主要是发现树(茯苓拨)大的其气盛(营养物质丰富),故“茯苓亦大”。《本草衍义》云:“伏苓乃樵斫讫多年松根之气所生。此盖根之气味噎郁未绝,故为是物。”并且自问自答地进一步论述:“或曰松既樵矣,而根尚能生物乎?答曰,如马勃、菌、五芝、木耳、石耳之类,皆生于枯木石粪土之上,精英未沦,安得不为物也。”寇氏的认识是深刻的,列举之物除石耳外,都是真菌类的子实体,都是靠吸收依附物的营养而生存。另外,寇氏还解释了茯苓和茯神的区别:“其津气盛者,方发泄于外结伏苓,故不抱根而成物,既离本体,则有苓之义;茯神者,其根但有津气而不甚盛,故止能伏结于本根,既不离本,故曰伏神。”按,“苓”通“零”,有落下的意思。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泣涕零如雨”,现代汉语的“感激涕零”以及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中的“零”都有落下的意思。寇氏认为“津气盛”的则郁结成物,不抱根而落下,故称“茯苓”;津气不盛的只能结于根上,故曰茯神。朱震亨云:“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载:“松木……其气之余为苓,其液之余为脂为珀,咸能不朽。”[3]《本草蒙荃》云:“产深山谷中,在枯松根底。由木被斧斤砍伐,或老遭风雹折催,枝叶不复上升,津气旋向下泄,凝结成块,乃名茯苓。”[4]《本草纲目》“释名”项下时珍曰:“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5]明代以后,清代的文献基本上都一致认为是松之灵气结成。《本草述钩元》将其归于“寓木部”。按,茯苓是一种真菌的菌核,其菌丝的确是靠吸收松树的营养物质(称灵气或余气)而生长,菌丝能分泌酶使松树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最终成为葡萄糖而被菌丝吸收。所以说古人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茯苓的品种考证

《史记龟策列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菟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6]陶弘景云:“自然生成者,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白坚,形如鸟兽龟鳖者良。”[6]《唐本草》云:“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而不复采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蜀本草》云:“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以似人龟鸟形者佳,今所在大松处皆有,惟华山最多。”《本草图经》云:“茯苓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出大树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数斤,似人形龟形者佳,皮黑,内有赤白两种。”并有附图。李时珍曰:“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形,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也。”[5]卢之颐云:“生古松根下,下有茯苓,则松顶盘结如盖,时有彤丝上荟,非新雨初霁,澄彻无风,不易现也,此即古松灵气,沦结成形,如得气之全者,离其本体,故不抱根。如得气之微者,止能附结本根,故中心抱木,小者如拳,大者如斗,外皮皱黑,内质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虚赤者不堪入药。”[7]清代本草都认为云南产者佳,《本草从新》云:“产云南,色白而坚实者佳,去皮。产浙江者,色虽白而体轻,其力甚薄。”《增订伪药条辨》云:“云南产者,天然生者为多,亦皮薄起皱纹,肉带玉色,体糯质重为佳,惜乎出货不多。”[6]上述文献记载,结合附图,可知古今茯苓用药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指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 (schw) volf的干燥菌核,是寄生或腐生的真菌类,菌核呈不规则形的团块,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至于形如鸟、兽、龟、兔,只不过是人们对不规则的块状茯苓的主观想象,且因“物以稀为贵”,使人们认为其质量好。

茯苓的栽培

陶弘景云:“今出郁州,彼土人乃假研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6]说明梁代时就有人工栽培的茯苓。明代卢之颐云:“亦可人力为之,就斫伐松林,根则听其自腐,取新苓之有白根者,名茯苓缆,截作寸许长,排种根旁,久之发香如马勃,则茯苓生矣。”[7]这里所说的“茯苓缆”显然是指茯苓的菌丝,其种植的方法是完全科学的。

清代《本草从新》云:“近今茯苓颇多种者”。种植的方法《增订伪药条辨》载:“种苓亦多,其法用本地产鲜茯苓捣碎如泥,种于肥土山叶茂松根上,先将松根旁离根二尺处掘去泥土至见松根,将茯苓屑每株约一两,以竹箬裹附松之支根上,阅半年,施肥料一次,至三年掘,则成二三斤重之茯苓。然其结不在原种根上,随气息止而结苓,往往有种于西杈根而结苓在东杈根,间有种有不结苓者。且松根下结苓,而叶必萎黄,或发红色,此即松之精气,收聚凝结为苓也。故土人望而知其为苓。”[6]茯苓的菌丝是营寄生和腐生生活,主要是分解松树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为葡萄糖而吸收。因此施肥与否对茯苓的生长并无直接好处,但施肥后能促进松树的生长,以间接地提供茯苓的养料,还是有其意义的。

现代的茯苓栽培方法有种筒、种桩、种树三种,简述如下。

种筒法:冬季将松树砍倒,去枝皮,晒干,锯成80~90cm的短筒,称“茯苓筒”,6月份将鲜茯苓切成3cm厚的片作引子(留外皮)粘贴于筒的两头,然后放于挖好的“茯苓窖”中,即覆土,稍压紧,1年后收获。

种桩法:2~8月份将采伐后2~15天内的树桩旁土刨开,露出树根,然后选择1~2条粗壮的根,在其分叉间,削去宽10cm,长15cm的根皮,粘上鲜茯苓片即覆土,3~4年可收获。此法和卢氏所云相似,不同的是卢氏用菌丝接种。

种树法:选三年后将伐之树,按种桩法接种,种后可环剥一周,使松树生命力减弱,利于茯苓生长,若不剥皮,则茯苓生长缓慢,此方法和曹氏所载方法相同。

清代以前都很讲究用天然茯苓,认为人工种的茯苓“外皮松浮而厚,内肉松而不坚结,色白无神”,“其力薄”,因此“为次”。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栽培技术可能未完全过关,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天然茯苓产量较大,供基本上能应求所致。现代由于茯苓用量大,野生品供不应求,而栽培技术已很成熟,故所用者多为人工栽培品。

茯苓的伪品

有文字记载鉴别茯苓伪品的方法是清代的《增订伪药条辨》,曹氏云:“茯苓当取整个切片,照之微有筋脉者真,切之其片自卷,以洁白为上,近来有一种镜片,多以米粉和苓末假造混充。闻又有米粉包裹松根造成整个者,亦宜细辨。”这种米粉伪品,现代只要用显微鉴别看菌丝或加碘试剂色变蓝,而真茯苓由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淀粉粒,故不会变蓝,是很容易鉴别的,但在古代,全凭肉眼观察,的确不易。

茯苓的应用

早期的茯苓并无茯苓和茯神之分,至梁代陶弘景才分为茯苓和茯神两种:“其有御根对度者为茯神……仙方唯云茯苓而无茯神,为疗既同,用之亦应无嫌。”陶氏另云:“为药无朽蛀,尝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块,计应三十年无异,明其贞全不朽也。”[6]由于不易朽蛀,故道家服之也许能长生,因此,茯苓自古是仙家服食的要药,《抱朴子》云:“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能彰,不食谷,灸瘢灭,面生光玉泽。”由于受道家的影响,加上茯苓服食的确有益于人体,因此,历代都有人服食茯苓,一些文人骚客写下了不少服茯苓的诗句。例如:梁寅《蒙山赋》“长阴间之茯苓,绚霜林之橘柚”;杜甫《严氏溪放歌》“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戴叔伦《赠鹤林上人诗》“日日涧溪寻茯苓,严扉常掩风山青”;贾岛《赠中山人诗》“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苏轼《都梁山中见松与秀才诗》“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和桃花圆》“苓龟亦晨吸,杞枸或夜吠”、《送乔仝寄贺君》“结茆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按,“苓龟”、“松腴”均是茯苓的别名。不但古代将茯苓作为食品,现代也将茯苓作为食品,如北京等地就有以茯苓粉加上核桃仁加工成“茯苓饼”作为食品出售,很受消费者欢迎。

综上所述,茯苓的应用历史极为悠久,限于宏观,古人对茯苓的生长现象认识较为肤浅,其观点又分为是松脂生成和松的营养物质生成两大类,所用品种古今一致。至迟在梁代就已开始人工栽培茯苓,明清时代茯苓的栽培技术就已相当先进,在清代就已出现茯苓的伪品,其鉴别真品的方法较为粗糙,茯苓除作药用外,古今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参考文献】

1 宋唐慎微著.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2 杨时泰辑.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544.

3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4.

4 明陈嘉谟.本草蒙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17.

5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145.

6 梁陶弘景辑,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6.

7 郑肖严辑.增订伪药条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69.

第10篇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文科语文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的过程。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摘编自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

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

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了。

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

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

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

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流非常重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象山陂而象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袴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①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就退在后面,或高呼“不要轧②,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

当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③。”

(选自《静观人生》,有删改)

【注】①留连:留恋不舍。②轧:拥挤。③永劫:佛教中指永无穷尽之时。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圆滑”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在岁月的冲刷下,人生就是像鹅卵石一样渐渐失去了棱角。

B.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的种种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变化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达到的。

C.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议,是因为和空间相比,时间既无法把握,又无法挽留。

D.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飘逸、富有想象力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文学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5.本文围绕“渐”阐发感悟,请梳理概括全文的思路。

(6分)

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引用两处诗句的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是错误的。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故汉追及之

B.谓其骑曰亡其两骑耳

C.项王嗔目而叱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D.愿为诸君快战吾为若德

1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

B.亭长: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

C.名、字:“籍”是项羽的名。按照古代称谓习惯,名一般用于自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

D.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又因古人以东为左,位于长江之东,故又称“江左”。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后来项王估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让自己灭亡,绝不是作战能力有过错。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B.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不愿自己的手下再遭受损失,于是独自一人冲向汉军,“斩将”“刈旗”,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和英勇无畏。

C.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为四队,让他们从四面突围,自己又亲自杀掉了一名汉将和都尉,以此证明了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D.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给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

B.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意象,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

C.下阙词人描写的是眼前边塞的恩怨情恨,表达了征人在外对闺中思妇的怀念。

D.此词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年轻有为的贵族,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

15.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