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9 18:0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丰碑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丰碑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是一门表达自己的艺术,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自己所教内容,必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实施方法,希望对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的观念要转变

“穷则变、变则通”,这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话,在语文教学中也一样。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通过学生的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可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总是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一点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也不只是讲题,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们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不能只在口头上,一定要切实得到落实。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教师还要善于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三、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建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教学呢?方法就是要实施教学新方法,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四、实施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种方法共同实施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解题探读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相关的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往往能够透露一些重要信息,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帮助。熟读课文,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根据文章体裁、抓住课文的人物、词句子等方面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研究分析,主动学习。根据文中的人物的描写去发问、探究。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质疑、富于想象,还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鼓励他们打破陈规去思考、去联想,善于多方位观察,多层面分析,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有理有据的争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锹掘出一个井”来,它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者面前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但只要我们有心计,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必将脱颖而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自己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2篇

                       --王崧舟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设计特色】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三、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四、延伸表达,抒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评点】由“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带动两段(第7、8段)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教师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结尾补充“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营造了情感,这种“超文本”的处理,大有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

  

   (周一贯 评点)

  

   [作者简介]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绍兴市优秀教师,其事迹先后被收人《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库》。

  

  

王崧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先后师从朱作仁、周一贯等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研修语文教育心理和语文教学艺术,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逐步形成了一种灵巧而扎实、雅致而简洁的教学风格。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个体生命的高度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先后主持《电化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研究》《语文习题导练模式的研究》《中国当代小学作文教学流派的研究》《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等省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究,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出版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一书,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继续教育与名师培养的实践和研究》获浙江省1999年度基础教育优秀教科研居果二等奖。有关的实验课便、课题论文及CAI课件还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平比一等奖。

第3篇

一、教学课型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

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学生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值得教师们学习。

二、设计切入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和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鹿柴》“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与教师找准切入点,进行创新设计是分不开的。

三、组织形式创新

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谈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改变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曾做过尝试。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又如教《静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上都允许学生随意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四、教学手段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调动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如在执教《丰碑》一课时,我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老战士真的是向战友借火吗?他可能想些什么?他可能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观察课件、仿佛置身于文字所叙述的环境之中。此时再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学生的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

五、板书设计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课源自于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做的精心构思。作为教学设计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设计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的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为主,并配以生动、立体、具有美感的图案,从而将主要教学内容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上。放手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和书写,更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创新性。

六、语言风格创新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成绩;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7-01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启迪想象 大胆生疑

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各种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可见想象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越有创见。例如:教学《趵突泉》一课时,在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仔细看插图后问学生:"同学们见过抽水机向上扬水吗?趵突泉就像三个井口粗的大抽水机,在湖中向上扬水。你能想象出趵突泉"三个大泉的形象像什么吗?有的同学说应该像开了锅的水,有的说像是远望的三座小山,有的说像导弹发射的情景,有的说像蓝蓝天空中的三朵白云,还有的说像大海中的三个岛屿……学生海阔天空自由想象,思维的广阔性得以发展。

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精当的问题启发学生, 有诸多的观察机会赋予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的敏感性,是一个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的过程。

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好的图形创意进行认识,通过对图形的创作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丰碑》一课中有一幅军需处长被冻僵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非常感人的画面,并联系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军需处长倚靠着树干牺牲了,他牺牲前想到了什么?他左手前伸好像要跟谁说话,可能说些什么?将军见到军需处长这样牺牲了心里会说些什么?面对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会想像、敢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否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对于能否自学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最主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对小学生来讲,虽然不必要求过高,但也应从小塑造与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3.1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

3.2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最具感召力,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

3.3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4.重视兴趣培养,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第5篇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把教材当作“圣经”,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没有多元交流,没有质疑反馈,没有激情驳辨,没有会心微笑,没有心灵碰撞,没有意义建构,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一问齐答的零假话,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而要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下课铃响了,如同标上了休止符,“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走进社会大课堂,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却“怕”字当头,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听之任之。如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说,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没有高度关注,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统统被“淡化”掉了,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学生将会学得更多”,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 然而,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从实践层面看,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尽管原因复杂,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具有首创性,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即关注城市多,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这样,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新教改的进程表明,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负担过重,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即使准备,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教师并不心甘情愿,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96.4%为兼职教师,一般都教语文、数学,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处在“有‘坎’过不去,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对于德育课程而言,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一、当前在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地推广和实施了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仍然采取传统的“讲解―分析”式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的“讲读”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也更加适应应试教育。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只重视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能力培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解和讲解的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2)重视对文章的分析,忽视学生自身对文章的感悟。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体会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分析文章得出相应的答案,这样自然就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3)重视结果,而忽视发现。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应该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保持一致性,而非逐一地讲解教学大纲内容,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将学生感悟和发现的过程中忽略,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探究性教学的作用和内涵

1.探究性教学的内涵

所谓“探究”,即指探寻、追究,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进一步探索。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以后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主要指的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创设类似的途径与情景,以学生为自主探究主要方式,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这样学生在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选择性比较大,同时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较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作用

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比,探究性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注重培养W生能力。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中学生是作为其活动主体,其目标和任务主要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解读。最后探究性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具有一致性,而且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思维特点相符。在探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是处于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来开展学生活动的,这样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比较相符。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阅读模式。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的心理特点得到了更好的尊重,所构建的教学体系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应用实践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组织教学策略,这样就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1.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其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堂准备,由于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应更加接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实际需求。

2.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活动的探究内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出自由、合理的教学氛围,这就能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活动的探究内容来实现,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自主性、有效性发挥出来。如在讲解《丰碑》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的学生希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感受文章的含义,而有的学生则喜欢通过主旨句来理解课文,那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教材内容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究和理解,同时通过相关的问题来适当地引导学生,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重视探究、合作以及自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这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鉴赏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也能够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

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本(A版)》 第三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本节课是上节学习内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自然延伸.二分法虽然是刻板的、机械的,有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计算,但是它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非常有用的, 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感受整体到局部、特殊到一般、定性到定量、精确到近似、计算到技术、技法到算法这些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在二分法教学中,方法的建构、技术的运用、算法的渗透以及它们的同步发展过程,是这节课的隐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它体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第一个阶段是从数到形,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根的存在性);第二个阶段是从形再到数,其中的形是包括从图象到数轴,再从数轴到表格.在这样的过程中,形的特征不断被深化,最后抽象成了以数为主体的一个算法流程. 因此, 整个二分法的教学流程要体现在这样一个框架当中:它是一个代数的问题,第一次转化是从代数到几何直观,第二次转化是从整体到局部,去研究函数零点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具备一定的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理解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符号提供了知识准备. 但学生仅是比较熟悉一元二次方程解与函数零点的关系,对于高次方程、超越方程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比较模糊,计算器的使用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造成了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算器、excel、几何画板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充分体验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程序化地处理问题的思想及其重要作用,并为下一步学习算法做准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体验、展示与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设计

问题导学、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与步骤,以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根据问题研讨.

设计思路如下:

问题情境: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引导:将数学问题转换,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导学: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分析、研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想、一般步骤和解题格式.

理解领悟:学生总结研讨成果,领悟新知识,提高认识.

巩固应用:应用二分法解决简单问题, 体会函数零点的意义,明确确二分法的适用范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据处理.

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能力.

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以PowerPoint为制作平台,演示Excel程序求方程的近似解,界面活泼,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器进行了多次计算,逐步缩小实数解所在范围,精确度的确定就显得非常自然,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本节课的教法特点

本节课采用的是问题驱动、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合作、互动探究、搭建平台、分散难点的学习指导方法把问题逐步推进、拾级而上,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本节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以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2. 注重与现实生活中案例相结合,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4. 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揭示数学本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实例一:李咏主持的幸运52中猜商品价格环节(或者老师的衣服价格),让学生思考

(1)主持人给出高了还是低了的提示有什么作用?

(2)如何猜才能最快猜出商品的价格?

实例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闸门(待查)指挥部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子,10km 长,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子呢.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

1.提出问题:那我们能否采用这种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一些数学问题呢?

问题1:你能解这个方程吗?(精确度0.1)

2. 你能分析解的大概情况吗? (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象)

设计意图:

(1)通过利用现有知识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通过该问题组,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巧妙将方程解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交点的问题,进一步转化成函数零点的问题.

问题2:令,为其零点.

1. 零点左右函数值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能运用此性质确定零点所在区间吗?

2. 我们能将零点所在的区间缩小吗?

3. 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4. 限定的精确度为0.5(即区间长度小于0.5)

设计意图:回归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并在交流探讨中逐步指导学生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步骤.

抽象概括:在误差要求的范围内,在某一区间内要找某个特定值、近似值,可以通过取区间的中点,把区间一分为二,逐步缩小特定值所在的区间(即二分法思想). 这种思想经常用于查找线路电线、水管、气管等管道线路故障、实验设计、资料查询,也是方程求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二分法思想;

(2)逐步为利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作铺垫.

2. 探究新知

问题3:令,其零点∈(2,3).

1. 实验计算:每个学习小组,根据二分法思想,利用计算器计算数据,完成“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实践表格”.

令,其零点∈(2,3),精度0.1

区间 中点的值 中点函数近似值 精确度

(2,3) 2.5 -0.084 1

(2.5,3) 2.75 0.512 0.5

(2.5,2.75) 2.625 0.215 0.25

(2.5,2.625) 2.5625 0.066 0.125

(2.5,2.5625) 2.53125 -0.009 0.0625

(1)你能说说每次所取区间的理由吗?

(2)“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所给的精确度有什么作用?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步骤吗?

设计意图:(1)将数学问题的实际探究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2)加强学习小组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3. 讨论交流

展示各小组填写的表格,并派代表发言交流.

(展示完毕后利用信息技术EXCLE展示计算过程,并提高精确度要求,继续二分法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4. 抽象概括

(1)求零点二分法: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方法步骤

5. 深入探究

问题4: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并且在闭区间[a,b]端点的函数值符号相反,即f(a)f(b)

勘根定理: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并且在闭区间[a,b]端点的函数值符号相反,即f(a)f(b)

问题5:是不是所有的零点问题都可以用本节课的方法?你能举例吗?

结论:不是所有的零点都适合,不连续函数的零点或同号零点等等,例如:方程对应函,如下图所示.

(1)函数有几个零点?

(2)你能说说在这些零点左右两侧的函数值有什么特征?

(3)“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种方法对于它们都适用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加强数学知识

6.例题剖析,新知巩固

例1求方程的近似解( 精确到0.1)

解析: 由与的图像可以看出方程有唯一解, 且这个解在区间( 2, 3) 内. ,

用excel或计算器可算得;;

因为2.625 与2.5625 精确到0.1 的近似值都为2.6, 所以方程近似解为2.6.

实际应用问题

例2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如果沿着线路一闸门(待查)指挥部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子,10KM 长,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子呢.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图2

如图2,他首先从中点C查.用随身带的话机向两端测试时,发现AC 段正常,断定故障在BC段,再到BC段中点D,这次发现BD段正常,可见故障在CD段,再到CD中点E来查.每查一次,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算一算,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小到50~100m左右,即一两根电线杆附近,要查多少次?

解: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最多测试7次就能找到故障,方法是:10KM线路共有200根电杆.

第一次测试第100根,第二次测试有故障的一侧中的第50根,第三次再测有故障的一侧中的第25根,去掉一根,(有可能故障在这里)再侧有故障的一段中的第12根,第五次测有故障一段中的第6根,第六次侧试有故障段中的第三根,第七次侧故障段中的中间一根,至此,结束侧试,故最多7次就能找到故障.

点评:二分法不仅用于求函数零点或方程的根,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二分法不仅可用于查找电线线路、水管、气管故障,还能用于实验设计、资料查询等.

7. 内容小结

知识小结:

(1)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适用条件?

(2)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步骤?

思想方法小结:

(1)二分法的基本思想;(2)函数与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算法思想.

8. 作业布置

1. 知识巩固

第119页习题4-1A组1,2,4.

2. 课外拓展

fqsz.cn/jiaoyanketin/web2/48.httm “数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伽罗瓦创立群论”.

3. 课外思考

(1)如果现在地处学校附近的地下自来水管某处破裂了,那么怎么找出这个破裂处?

(2)有48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球,有一个质量和其他47个不一样,不知道是重还是轻. 现只有一个天秤,如何最快的把这个质量不同的球找出来?

设计意图:(1)分层布置作业;(2)设计课外数学史有关内容的调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3)将实际问题引入,体会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义.

教学反思

虽然新课程已实施几年,但《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只教过一遍.笔者于是找来了课标、大纲、教参以及一些相关书集先认真研习了一遍, 还参考了数学史方面有关求解方程部分的内容,找到了这一节内容的各种教学案例,请教了组内其他教师,最终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思路是要在新课程中的新内容中体现出新课程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代讲!

现总结如下:首先,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二分法虽然是刻板的、机械的,甚至有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计算,但是它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方法,要让学生感受整体到局部、特殊到一般、定性到定量、精确到近似、计算到技术、技法到算法这些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8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 选修课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张华(1975- ),女,河北徐水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 100015)张永辉(1971- ),男,河北保定人,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中文教育。(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教师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HR20110845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53-02

当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为了更快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基础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全面化、综合化。一名技术性人才,仅仅靠一门应用性技术就能走遍天下的社会现状已经悄然改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飞速发展,企业更新换代,技术日新月异,从业者失业转行或职务晋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转变频率越来越高。从业者如何在竞争中更好地规避就业风险,捕捉发展机遇,全都依靠个人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人才培养“高学历,低文化;多知识,寡素质;只知书,不达理”的尴尬局面,诸多职业院校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职业技能提高与人文素质培养是人才腾飞的两翼。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纷纷开设了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以此作为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借以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发展后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特点

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浸润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灿烂辉煌的精神财富,包含着上千年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镌刻着绵延不绝的生命智慧,熔铸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丰碑。虽然它不能直接解决学生在专业领域遇到的各类技术性、实践性问题,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必备的思维方式、意志品质以及各种精神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给予学生成长与发展所必需的正能量。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智慧启迪下,学生能积极地汲取成长的精神养料,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未来的生活中能较好地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等关系。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与专业必修课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课程性质不同。专业必修课,一般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本门学科,掌握本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人文素质选修课,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占据核心地位,是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非核心地位,使得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产生敷衍懈怠心理。

其次,两者的课时长短不同。专业必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往往学习的时间较长,课时充裕,并且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能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多次反复中,逐渐掌握并达到技能的熟练;而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课时较短,一般课时安排在18~36学时,教师要费尽心思,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高密度的知识容量,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练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最后,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有所区别。人文素质选修课是在学生充分自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而进行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学习,也可以选择不学;而专业必修课,学生没有选择余地,不管学生是否有学习意愿,都要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表面上看起来,学生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习动机似乎更强烈一些,但由于该类课程的非主体地位,不排除部分学生存在“选而不修”“来而不学,混个学分”的可能性。

基于选修课的上述特点,尽管人文素质选修课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但在教学上,也存在着课时短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条件欠缺等弊端。那么,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如何依据现有条件,努力构建丰富多彩、充满个性而又高质量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二、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开发

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开发,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学校教务部门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特色、学生就业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从微观层面上来说,课程开发团队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实践活动等方面合理安排,精心设计。

1.营养拼盘套餐: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设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由于课时少,时间短,保证不了知识点的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它不能像必修课那样按照学科的自身逻辑系统完整地讲授,而是要抓大放小,提炼精髓,剔除枝叶,展示精华。人文知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高职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细致深刻地掌握众多内容,教师要按照一定的专题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既高屋建瓴又不流于空泛,既简明扼要又不干瘪枯燥,既内容丰富又不驳杂混乱,将学科的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涵展现给学生,并努力激发出学生“见一木而欲知全林,见一石而欲知全山”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产生“课上入门,课下探究,激发兴趣,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

人文素质选修课旨在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就不能囿于学科之间的界限,要重视不同知识的穿插、融合与贯通,让学生从中得到情绪的愉悦、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字海漫游”,以汉字为突破口,以《说文解字》为理论依据,通过文字故事、文学名著、历史故事等通俗易懂的解说形式,去阐释汉字的产生及发展,启发学生了解汉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体会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材讲义的开发上,该课程灵活新颖、图文并茂,在汉字知识中穿插历史、文学、伦理、哲学、民俗等多方面内容,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向学生传输大容量、高密度的知识,给学生造成强烈的感受冲击,激发学生探究乐趣,鼓励学生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设计,简而括之,就是要突出“博、精、深、新”的特点。所谓“博”,即课程的知识面广博,内容丰富;所谓“精”,就是教学内容要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经典之作,要具有突出的人文价值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所谓“深”,就是要有合适的理论深度,忌肤浅表面,要具备一定的学术内涵;所谓“新”,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信息动态碰撞: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设计。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以“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强调信息的双向流动,思维的动态碰撞以及智慧的彼此激发,努力做到“知能一体、知行一致”。

经验证明,“灌输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必定会使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强烈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就要由呆板枯燥的单向讲授变为生动活泼的双向交流,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作品展示、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让不同思想、不同观点在课堂中交流碰撞,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如在“字海漫游”选修课中,教师以“千万别折腾汉字”为主题,让同学们找出生活学习中经常出现的汉字错用误用现象,并借助《说文解字》《现代汉语大辞典》,探根求源,检索词义,分析谬误,修错改正。教师还可以建议同学组成“语林啄木鸟”社团,在每次上课之前向大家公布校园宣传栏内语言及语法错误的实例,以供大家一同分析甄别。

3.学材海量呈现:教学手段的现代性设计。在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图片、照片、模型、实物等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学生的印象。同时,为了达到课程知识对学生多方位多维度的冲击与大频率的刺激,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教案,构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争取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余时间学习的知识宝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过程持续评价:教学反馈的灵活性设计。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在做好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学习。针对部分学生“选而不修”的问题,教师要和教学管理部门沟通,在学生下次选课时做好监控,通过奖惩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在学生选课前,要将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难易程度、师资水平等情况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选课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学生因对课程不了解而产生退课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持续性的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等要素进行监控,对日常学习表现进行打分,并折合一定的比例汇入期末考核成绩。在考试形式上,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核、撰写论文、成果设计、读书报告、汇报演出等多种方式进行,将考试作为学生的一次再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

5.课堂内外融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设计。人文素质选修课课时有限,仅仅依靠课上时间远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因此人文素质选修课要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要把有限的选修课教学和经常性的学生活动以及固定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要加强与学工部门的沟通,把教学活动积极延伸到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中去,还可以依托学生和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实践教学。

比如文学类素质选修课,教师可以与学校的文学社团联系起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学活动中,研读经典作品,营造美好的精神境界;教师还可以依托文学社团举办朗诵会,诵读优秀文学作品,借“朗诵”这一艺术形式传播文学之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热心同学创办学校里的文学报、诗歌报等文艺小报,给学生和老师们一个长期的交流园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积极写作的学习热情。

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科学安排,合理引导,积极开发,在教学设计方面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现代性、教学评价的灵活性以及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