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

时间:2023-05-29 18:0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素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素质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心理活动等。很多高校还每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或心理健康节、心理文化节活动等,引入了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且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对象定位太狭窄。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不恰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上,过于突出了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心理咨询模式。而实际上,这不管是从教育的公平上看,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上看都是不合理的。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旨归。(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边缘学生”的关心和照顾缺乏,如贫困生、女生、非学生干部等。另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差别,根据学生性质因材施教,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地方高校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真正重视,存在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现象。(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化。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如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二是矫治型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事实上,发展性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因为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充分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对于这些不足,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2009年11月份召开的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两个转换:把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转换成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把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要真正实现这种转换,需要转变指导思想,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入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内涵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欧洲二战时期的英国,当时主要为了训练水兵的生存能力,后来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1995年拓展训练经由香港传入大陆,目前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的户外拓展发展极快,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早在几年前都已建立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很多城市已经将此训练的理念灌输到各个行业管理培训体系中。目前这种先进的训练方式主要流行于企业管理及销售团队等,在学校尚未被广泛应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以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开展,注重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真诚感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在心理、精神层面也能够得到升华。素质拓展训练中更重要的是学会迁移,把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传统的知识技能培训所使用的说教和灌输方式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是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体力的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拓展训练能激发个人潜能,有助于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训练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形式。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掘大学生的潜能。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可以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人际交往、爱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可以很好地完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运用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新生适应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新生需要面临很多的新任务,包括环境适应、人际适应、目标定位、社会角色定位等,这些都是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需要面对极大的心理挑战。任何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好都会对大学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素质拓展训练注重过程体验,通过游戏项目,让新生参与到团队中来,并从团队的互动中体验到人际沟通、信任、支持、感悟的力量,从而促进新生之间彼此很快就可以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形成团队。此外,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提高新班集体的凝聚力,改善新班集体的人际氛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此,素质拓展训练应当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

(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非专业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就业岗位需要不同的非专业素质。例如,人际关系能力是管理人员的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信、灵活、主动和情绪控制能力等个人特质是客服人员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主创新是优秀软件开发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等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具体的专业就业方向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与大学生的就业相匹配的非专业素质。

(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

素质拓展训练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训练。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构建一个适合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体系。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环境适应和人际沟通主题训练,针对大二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主题训练,针对大三学生的统筹协调、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主题训练,以及针对大四学生的面试技巧和就业压力管理训练等。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C].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成果汇编,2009:4-10.

[2]张明霞,李颖杰.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3):234-235.

[3]唐新华.素质拓展训练在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27):160-162.

[4]陈沛娥.浅议户外素质拓展大一新生心理矛盾的调适[J].中南论坛,2009(1):6-7.

[5]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素质训练手册[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6]桑志芹,邓旭阳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第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结果;对策分析

一、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发展状况

我国长久以来就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习俗,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更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可以上大学了。我国近几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一大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子女实现上大学的愿望。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居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的家乡大都不富裕,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了家庭的大事。国家对少数民族家庭的优惠补贴政策真正地使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极大惠顾,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二、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

1.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我国高校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以贵州少数民族的贫困大学生最为普遍。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走出的大学生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带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进入坐落在繁华都市的大学校园里,首先带给他们的是新奇感,其次是沉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或许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们自己是充满自卑心理的,这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学业,影响了他们正常、健康成长。

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周围环境影响大

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有很多是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仅同情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相当多的是轻蔑与看不起。这些学生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很多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初次来到大城市,言语、习惯上的差异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很多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甚至受到个别同学和老师或善意或恶意的嘲笑,这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

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还不充分,很多高校由于自身实力不足,缺少专业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疏导,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国家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不难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与有效心理咨询疏导的关系。

三、解决对策分析

1.倡导高校师生尊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少数民族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我们亲密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风格、处事习惯等,对待他们态度要亲和,不能做出损害民族感情的事。不能使他们受到来自学校与同学们的伤害,要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要帮助他们及时适应学校及本地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帮助他们尽快赶上高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2.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展开部署,倾斜少数民族学生,注重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尽可能地避免恶劣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要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进行专项的研究工作,对涉及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位,针对具体的实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小结

贵州少数民族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如何缓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有必要,只有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才能对社会的热点有一个基本回应,满足民众期待。我们所做的调查与分析就是为了帮助贵州少数民族贫苦大学生改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社会秩序、民族关系会更加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1]陈耀辉,陈颜,李晓刚,胡期丽.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J].亚太教育,2015

[2]陈嵘,秦竹,杨玉芹,马定松.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第3篇

关 键 词:优化 心里素质 方法

一、 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表现

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能否有效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家教委曾对全国各地近13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23%患有不

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

1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产生失望心理

大学生撕破高考大网,跨进大学校门,满以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但大学生活,并非其心目中所憧憬的那样,于是产生失望心理。

2. 自我认知失实,产生心理压力。

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易好高骛远,盲目骄傲。一旦,不能如愿以偿,则怨天尤人,垂头丧气。有些则妄自菲薄,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压抑。

3自我意识过强,人格发生异常。

目前大学生年龄段在17-23岁,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又因为来自各地,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个人意识强,嫉妒心强,集体观念差,从而难以沟通,人际关系紧张。逐渐陷入孤独、压抑、紧张、提防,严重者,发展到社交恐慌地步。

4承受挫折能力差,经不住小小打击。

目前部分大学生,以往过惯了“等、靠、要”的生活方式,离开父母,缺了依靠,稍有挫折,便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情绪低落,萎靡颓废,加上心胸狭隘,容易步入歧途。

以上是大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现状。不加以改变纠正,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据《法制日报》2000年3月16日载:单项障碍者(如偏执、忧虑、焦虑、敌对等)高达71%,有19%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问题使一些学生过分内向,嫉妒、缺乏自信,产生厌学,轻生、犯罪等。

二、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1学校教育者要更新观念,正确人识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地位。

提倡素质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还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其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可以说,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健康的心理是优良思想和品德的形成基础。如,性格是人所具有的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贯穿于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中,反映一个人在社会集体中的行为方式,并表现为他对事物的态度。

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以及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兴衰。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育者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且具有较高的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给予有益的影响。

不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其不健康的言谈、举止,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如何的了。所以,教师,尤其辅导员、班主任,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完善,主动汲取有关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同时能够充当好“心理医生”角色,将学生不健康的东西及时摘除,随时有效的为学生抹去心灵的灰尘。同时,教师应彻底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关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乐观向上、不断开拓的积极于劲。用“身教”方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3. 切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个体的认知水平对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实践证明: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同年龄阶段中,认知水平较低,容易在错误判断前提下产生不适当的反应。大学生在遇到考试不及格、失恋、误解等情况时,能否产生不良反应,关键在于认知水平。所以,培养和教育学生要想适应环境,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环境,并与之保持平衡。

提高其认知水平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学会辨证地分析、认识事物和问题,摆正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学业与娱乐等各方面关系,以减少消极的心理冲突对其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往往会豁然开朗。

4培养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

通过增加人际交往,引导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冲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如,亲自带领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利用体育手段,增加社交机会。鼓励学生举办并参与丰富有意义的各项研讨,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同时,充满生机活力健康的班级体,这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学生群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善于动员学生全员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支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第4篇

[关键词] 拓展训练;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59-1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拓展就是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我们就对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属于户外活动,主要是帮助训练参与者进行训练,进而从中得到一些感悟,通过自身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理念等进行改变,在大学中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是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活动。在拓展训练中可以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分成三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热身项目。这类训练项目是为了将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消除,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通过拓展训练增加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增加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第二个类别是低风险、低地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没有过多要求和条件限制,这类训练项目通常是在2米以下高度中进行,所以不需要进行专业的保护措施。这些项目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别的训练项目是高危险、高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类的拓展训练一般是在2米以上的高度上进行,有很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锻炼学生的灵活性,还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对学生面对危险、困难时的情绪、心理等进行培养,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些保护措施。

二、拓展心理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心理拓展心理的特点。心理拓展训练是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拓展训练的先进性进行继承,同时将其内容、特点进行丰富,更加符合大学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1.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真实。在大学中设置的心理拓展训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通过模拟特殊环境,并保证设置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又不熟悉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适应新的环境,找到自己的团队中的新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深刻的体验生活;2.心理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在大学中进行的心理拓展训练采用的项目训练和体验,是3:2的时间关系。学生的身体素质、生活经历等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训练体验,在进行完心理拓展训练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彼此了解、学习。在开始心理拓展训练之前,老师将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在活动中不进行讲述,而且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训练项目体验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团队合作以及个性发展同时进行。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没有个人训练项目,全部是集体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鼓励,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得到发展,在一个团队中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担当和作用,在团队中可以进行个性展示。也可以对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反思,正确的认识自己。

(二)校内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大学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对学生的品格、意志等进行拓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意志。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挖掘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每一个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在训练中学生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在顺利完成任务时,学生会有满足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将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等进行发挥,让学生重新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2.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讲到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或者团队通过调整行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个体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参与到体验训练中,学会沟通、协调,同时让学生将学习压力释放,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挑战能力,同时将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小结

在学校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生的挑战能力进行提升。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拓展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海都,李鸥.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J].文教资料,2010,(03):77-78.

[2]丁琳萱,高玲.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探究[J].才智,2012,(01):25-26.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凌霞(1975-),女,黑龙江黑河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北京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育与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78-02

全人教育虽然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但却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甚至在中学、小学及幼儿园中也被吸纳和应用。全人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意义更加深远,因为大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对知识的接纳能力更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有所飞跃,因此更需要有全人教育理念作为依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再设计。

一、全人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人格独立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智能双全的人、社会和谐的人和善于创造的人”。①从全人教育的指导理念来看,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必须加强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正好与全人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可能使学生道德高尚,人格独立;心理没有疾病,才能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情商,才能够使学生智能双全;培养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善于创造的人。基于这样共同的目标,有必要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更进一步地向全人教育的目标迈进,在课程的设计上进行必要的改革。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强调“教育应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理念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上是最容易传授给学生的,所以说全人教育理念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二、全人教育的哲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联结(connectedness)、整体性(wholeness)和存在(being)。[1]把这样的哲学基础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有利于开展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1.联结的概念源于整体论

该联结包括四个维度: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相互关系(interrelationship)、参与(participatory)和非线性(non-linearity)。[1]从联结这个概念的四个维度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在师生通过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和互动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前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倾听,没有真正让学生融入并参与其中。所以基于这一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每一个小组视为一个合作团队,老师在讲授完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给小组布置相关的活动探索,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强化对理论的记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既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团队都进行了有效的参与,并验证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与此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找到乐趣和应用的意义;而且基于团队的小组讨论,相同的问题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问题的设计都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在解决相同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是同一个小组内部,成员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样大家的思维放在一起,就是非线性的发散性的思维,有助于多角度考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

2.整体性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性也包括四个部分:整个系统(whole systems)、多种视野(multiple perspectives)、独立性(independence)和多种水平(multiple levels)。[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一样,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就是“整个系统”;同时这门课程涉及心理学的诸多方面: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所以说该课程即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具有多种视野和多种水平,而且每一个视野和水平上的内容拿出来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何将每部分的内容讲解清晰,同时又使整门课程能够融会贯通,这是这门课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问题。该门课程的课时较少,但是学生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却很多,所以要实现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无限的知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拓展课外内容,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必要的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心理学方法及应用心理学的技巧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之外怎样去解决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者如何去帮助他人,这种不仅仅拘泥于课堂的形式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解决自身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全人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3.存在是指人全面经历现在

这包括整全的人(fully human)、创造性的表达(creative expression)、成长(growth)和责任感(responsibility)四种涵义。[1]存在是全人教育理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清晰地表达出了一种可以借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整全的人;其次是应该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人,并且可以适度地表达出这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再次就是学生在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长;最后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负责,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培养共建和谐宿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三、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1.倡导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概念

以学生为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会自我价值,发觉内在闪光点,在认同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良好、正确的自我概念,让每个学生能够了解自我需要,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知晓自身能力,谋求发展,达到自我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实现全人教育的基础,充分的自我肯定、有效的自我管理、正确的自我定位、合理的发展规划,都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的组成部分。

2.建立自治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团支部、班委会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队伍建设,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倾向。

3.运用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思考,通过亲自参与,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参与社会实践及科技文化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和平台,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全人教育的综合目标。

4.重视职业生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依据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设计和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良好的职业规划会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同时具有内在激励作用,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使他们不断向自己的职业目标迈进。因此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设立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全人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全人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全人教育目标相吻合,《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大纲》中指出,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五项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这些原则的制定都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将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引入课堂,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

以“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大纲为基础,把全人教育的理念与课堂授课内容相融合,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自我调节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围绕全人教育的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对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变化进行对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找到适应我院大学生全人教育的最佳途径。

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科技作品立项、挑战杯大赛、本科生研究计划等项目。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在课下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调整自我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不断完善自我,尽早成为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为目的,运用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技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的特殊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社会生活发生复杂而深刻变革的时期,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没能给予此项工作必要的支持。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

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很多大学生有顾虑,不敢主动或不愿意去咨询。

3 教育队伍还比较薄弱,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校存在专职队伍人手少,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专兼职队伍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专兼职人员需要接受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在兼职队伍中,来自比较欠缺心理知识和咨询技能的教师、干部或其他职业的人员占有很大比例。对一些心理危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人员数量及专业化程度成为制约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高校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却因为缺少合适的教师,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存在单一化倾向

1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面,有的高校把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当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而没有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素质教育特色课程。

2 心理咨询内涵简单化。在心理咨询方面,有的高校把心理咨询等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或医院的心理治疗。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或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或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意识行为的规范或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要。

3 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缺失。许多高校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没有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只能被动地跟在问题或事故后面,不能主动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有效减少心理疾病和不幸事故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尚未形成

1 心理素质课存在着课程化和孤独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实践性,更重要的是缺乏规范性,心理健康教育似乎仅仅是心理学课程、心理老师或咨询人员的事情,各方面尚未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股合力。

2 没有编制出适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目前,用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量表全部是外国的,尽管经过了修订,但在本质上这些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是生活于西方文化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的标尺,国内至今未编制出适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这是影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根本因素。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生活过程的两端就面对两次新的适应和角色转变。一个是大学生生活的适应和实现从中学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另一个是适应社会需要从大学生角色向社会成员角色的转变。学业上要竞争,就业和工作也要竞争,优胜劣汰,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等等,都给现代青年造成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高等教育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研究和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及自信心等,已经成为高校在这场教育变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调查了社会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能,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心理素质与大学生成才关系极大。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又是他们成才的保证。在人的整个素质系统中,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同时又是心理活动,所以心理素质是基础,它渗透到各个素质之中并影响和制约着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只有注重培养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的需要。心理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因为心理素质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成熟和合理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1 紧扣人才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学会或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品质。(2)开

展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帮助学生掌握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基本方法,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正常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应与整个素质教育协调互动,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全程渗透性,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相互促进,功能互补,从而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

2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一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新生入学之际进行心理状况普查非常必要。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坚持追踪调查。二是建立跟踪调查制度。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心理危机多发季节、心理危机重点人群的排查工作。三是建立相关预警干预机制。预警干预机制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对大学生全员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保健教育。增强预防危机的意识,研究危机形成的机制,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第7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适应性;大学生;量表修订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75-07

一、引言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因此该阶段也被称作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在此阶段,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对大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处于一个剧烈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学生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影响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适应性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对适应性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研究者从外在状态的角度对适应性做了界定,探讨适应性的功能;而更多研究者则是从内在本质的角度对适应性做出界定,探讨了适应性的机制和发生条件。但是,适应性究竟是一种能力倾向还是行为状态,是心理特性、心理过程还是行为结果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根据王钢对人际适应和人际适应性的区分,适应性应当是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静态性。张大均从个体心理素质的角度界定了适应性的概念,即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功能成分,指个体对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在大学生适应性的测量上,国外目前应用较多的量表主要有大学适应量表(CAS)、明尼苏达多重个性测试表中的大学适应不良分量表(MMPI-2)和大学生适应问卷(SACQ)等等。但是,这些量表基本上都是从问题角度出发,被用来筛选可能具有适应问题的在校大学生,并以此为相应的干预提供指导意见。并且,这些量表多关注的是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缺少对大学生的持续发展的关注。鉴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国内学者开发了一批针对中国大学生适应性的测量工具,目前主要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分问卷和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等。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上述量表存在以下问题:(1)从可推广性看,部分量表取样集中于某个别地区,故进一步推广有待考虑;部分量表仅针对学校适应,并未能全面考察大学生适应性。(2)从编制细节上看,部分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不够理想,因素负荷值过低。(3)从测量角度上看,除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问卷是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性层面出发,其它测量工具主要是从适应性的状态、过程等心理活动的动态方面出发。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它们是动态的、外显的成分,受到稳定的、内隐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素质作为人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是心理活动的根本(起支配作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我们认为适应性作为心理素质重要的功能性成分,是心理现象内在的属性和特征,体现的是适应的内部本质特征。实现对大学生适应性品质的测量,不仅可简单地了解大学生适应状态或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诊断大学生适应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能进一步预测大学生适应状况发展变化的趋势。因此,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性成分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对于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优化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品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滔从理论探讨和实证调查两方面着手,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并研发了相应的测评工具。她认为,大学生适应性品质应当包含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大维度。这两大维度又细分为七个因素,分别为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生理适应性、职业适应性、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和应激适应。她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问卷共有35道题: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3,稳定性系数为0.775。但是此问卷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因素定义的属性不一致。有的侧重于能力,有的侧重于状态,未能更好地测量到适应性品质;其次,从问卷的可推广性看,样本集中于重庆、厦门和广州,不具有普遍性;最后,从编制程序上看,在进行差异分析时未能报告效应值等。所以我们在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分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求编制出更科学的测量工具。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首先通过访谈对原量表的结构进行审核,并结合专家讨论意见,最后确定大学生适应性包含六个因素。其次,通过整理访谈提纲、参考原始问卷部分题项及同类量表题项等途径形成项目库。然后集合多名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反复讨论,在确保项目内容效度的基础上,形成初始测验问卷。另外,通过试测、初测和正式测量,验证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最后,我们选取一般健康、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作为效标考察其效度。

二、方法

第8篇

一、国防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致性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和安全,预防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整个社会全体公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技术战术和体质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1]。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国防教育已经成为一门面对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军事理论教育和国防军事训练相互穿插的教学特点使得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纪律养成、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素质锻炼四个方面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德 育、智 育、体 育、美 育 全 面 发 展 的 教 育 功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四有”新人的教学任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全面提高大学心理素质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心理潜能开发、性格塑造、情绪调节、意志锻炼等。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个核心将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相似性和相容性:从教育内容的角度上看,两者虽在知识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涵盖了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两大方面;从教育目的上来说,两者在大方向上完全一致,均落脚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上。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的普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着“90后”大学生,因此,这群大学生在行为、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方面也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针对这些特质,“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心理能力教育、心理动力教育以及心理潜能开发三个方面。

(一)心理能力教育心理能力教育,也即智力因素教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能力包括有算数、知觉速度、语言理解、空间视知觉、记忆力、归纳推理以及演绎推理,其总量被称之为智力。这七个维度反映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独立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心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知识内化的方式方法、过程以及实践效果。初入大学校门,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相较于高中的学习模式,大学生普遍反映大学老师上课进度快、内容多,难以跟上。若想要掌握好一门知识技术,这要求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理解和记忆。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相关知识的贮存上,而且表现在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上,这考验着学生的记忆、理解、推理能力。现代智育观提倡信息的贮存与提取并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因此,为了学生智力教育的开发,学校教师应避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启发性教育的途径,关注知识的内化、储存、提取以及应用的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心理动力教育心理动力教育,也即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动力系统由除一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构成,对人们的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动机、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教育。“90后”大学生在这几个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就动机方面而言,大学生在经过数年寒窗苦读顺利进入大学之后,家长和老师的管束不如初高中时期严厉,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加之就业动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因此,近年来,大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意志方面而言,“90后”大学生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特点:其一,自觉性的提高伴随惰性的存在;其二,理智感的提升但自制力仍显薄弱;其三,勇敢但毅力不足;其四,独立性大幅度提高伴随依赖性、逆反性的存在;其五,果断性增强但仍显冲动。就情感方面而言,少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国家的不关心,缺少爱国主义情感。另外,由于“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集体观念淡薄,表现为不热爱集体,缺少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能够满足快节奏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学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顽强意志、迎接挑战的勇气等。

(三)心理潜能教育心理潜能教育主要包括创造力、观察力、发现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心理弹性对于学生的性格发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80后”而言,“90后”大学生感受到更多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多重价值观碰撞,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保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拥有独树一帜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练就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都是现代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国防教育在“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影响

根据上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军事理论教育以及国防军事训练都能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潜能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注重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培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国防教育在心理能力教育中的作用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一,在军事理论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述、资料片段的播放等方式生动地将军事史、军队优良传统以及各革命时期先烈们顽强奋斗、努力拼搏的英勇事迹呈现给学生,能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大学生们以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榜样更能做好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和评价自我三个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学生可在闲暇时查阅老师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这样不仅能使知识储备得到充实,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二,全面的军事化管理,例如按时起床、整理床铺等,对于大部分不擅长做家务的“90后”来说,能够很好地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削弱依赖性。其三,多种多样的军事训练方式,例如团队竞技、小组竞赛等比拼项目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体会竞争的涵义并学会合理竞争的方式、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竞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国防教育在心理动力教育中的作用军事训练活动是高校新生入学必须经历的一次重要的军事实践锻炼活动。集体的生活与活动、严格的训练、观看与战斗有关的影片以及唱军歌都是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丰富的军事训练内容,能促进“90后”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军事理论教育也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上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国防教育对心理动力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情感方面,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国家安全环境教育和国际战略形势课程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这类教育可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另外,军事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有着特殊的功效。军事训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军事训练的团体性和军事对抗的竞争性。教官以团体为单位组织学生学唱革命歌曲、多个团之间的对唱联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提高学生的士气。同时,军事活动中所设计的对抗环节能促进大学生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志,从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因此,国防教育以其综合性的教育内容,成为提高心理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意志方面,历史上伟人成长中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勇敢地直面人生的挫折,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入校新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亲身体验富有挑战性的艰辛的军事训练,通过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能有效地促使大学生不断磨砺意志,提高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养成沉着冷静、细心大胆的品质。同时,在军事训练期间,教官与大学生们朝夕相处,大学生能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现代军人身上的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面对失败和挫折永不退缩、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少大学生也把教官当作自己的榜样,认可并学习他们优良的精神品质。因此,国防教育的实践性可保证意志品质培养的有效性。在动机方面,动机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国防教育强调的“军令如山倒”在很大程度上可强化大学生的正确行为动机。这种强化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外部强化指的是教官用命令的方式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强化;内部强化则是指学生的自我强化。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环节,所训练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其严格的标准和检查手段。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薄弱出现怕苦、怕累、怕脏等畏难情绪,导致逃避军训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官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通过走正步、站军姿、军事越野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以此来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动机。

(三)国防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潜能国防军事训练的团体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地促进身心潜能发展的平台。国防军事训练一般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久便会开展,这不但是一个展现个人风貌的机会,也是显现个体差异的舞台。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域环境、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有的学生从小失去父母;有的学生性格张扬,外向活泼,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在训练中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将他们放在同一团体的情境下,成员们可以相互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例如,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可以学习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坚韧不拔,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学习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开朗、活泼。根据观察别人的行为模式,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发现力和洞察力。军事理论教育包含有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而不断深化、更新的。通过学习前沿的、尖端的军事科学技术,启发大学生探索其中更为新奇的领域,可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军事理论教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要从多角度剖析各种各样复杂的战争现象,从中提炼出战争的性质和规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发现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力。由此可见,国防教育从多个角度正面影响着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综上所述,国防教育的作用并不单单是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水平,它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以及心理潜能三个方面发挥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能发挥其育人的综合效益,又能使学校国防教育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

四、加强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影响力的建议

(一)国防教育应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其记忆力已发展到以逻辑记忆为主的阶段,也就是说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容易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因此,在进行国防理论教育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记忆特点,多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授课 过 程 宜 循 序 渐 进,并 为 学 生 留 出“疑点”,避免过多的机械灌输。这样将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潜能教育更好地嵌入国防教育当中,不但能加大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力,还能让学生们加深对国防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保障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在军事训练方面既要训练大学生体格,也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军事训练不宜只采用体育训练(包括体能拓展训练)的基本形式,更应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性。[3]通过形式多样的军事训练,例如军事技能对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军史、优良传统以及各时期建设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事迹等作为讲述的重点,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辉煌的历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身负历史使命,增强其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理论课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效果,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的学习、生活帮助较大。若要更好地发挥这一功效,国防教育改进需有针对性。“90后”大学生群体有自己的年龄、性格、认知结构等心理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国防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培养意志力方面的独特功效,例如,军事理论课程的授课要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为目标,以生动形象的战役战例为依托,深入浅出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公共艺术教育

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的后果是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上大学不在是一个梦的旅程,而是更多担负着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冲突,上大学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业、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一系列的思考,这些现实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社会、学校、家庭过多注重学生的学业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人际关系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从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网络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惑,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惑,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惑。从这些数据及近年来的校园事件中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因此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好与否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以个人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因而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它不仅包括情绪的稳定、意志的坚强还包括认识和个性等内容,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从某种程度说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正好能填补高校教育体制这一块的空白,这里我们所说的艺术教育并不是指对于培养艺术家或者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育,而是指对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普遍实行的全面艺术教育,它不仅是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有益补充,也是培育良好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能从心理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帮助和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的审美层次,在艺术实践中全面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学生可以通过审美原则欣赏艺术作品,赞扬美得东西,并乐意把它们吸收到灵魂深处,作为丰富的营养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修养、完美人格的养成起到了及其重要的转化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文化艺术和国外优秀艺术,增强了艺术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及鉴赏美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精神情操,树立了个性,促进了全面发展,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它以其自身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和个性的发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情感等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肯定自我,改进不足,科学发展,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公共艺术教育看起来是对人行为的一种教导,是培养一个人内心感情世界的艺术门类,通过欣赏、学习、解读艺术作品,它又对一个人的建树与成长,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相互配合、渗透,在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艺术教育涉及到人灵魂深处的感彩,注重人的精神内涵这样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又符合了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它对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际交往能力都产生了有利的导向作用,净化和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在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审美,受教育者对艺术的形式,艺术语言的学习和把握,使一般的心理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并能使之转变为审美能力,最终达到自由运用和创造形式的深度,受教育者通过对形式语言的感受、领悟,使情感心灵受到洗礼、净化,培养起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教育者给了受教育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发明和创造,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事业心和义务感。艺术教育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情感,又使学生能以情感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并创作艺术,这种特殊的情感优化了学生的心境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强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今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早已成为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质量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人才的必备条件。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形式的教育,美的东西会影响人的心理,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性,学生的心灵在接受美的洗礼的过程中,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成为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过程,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成长起到健康的教育作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也要大力改善。当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等共同教育和帮助。从当前的教育现实和现状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远远没有达到“高等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水平、层次、内容、管理以及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都有待于完善和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到现在全国全面实施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公共艺术教育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独立,而是以一种辅助教育的形式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实施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我们努力,很多高校没有将艺术教育全面真正的纳入课堂统筹的范围,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学条件等等都需要完善和提高。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各专业的需求,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多种艺术课程,使学生在艺术知识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注: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XSYK063)子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柳钟琴.东北师范大学

[2]《论以人为本与高等学校育人观》 赵宗锋.黑龙江高教研究

[3]《艺术心理学》 吕景云.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0篇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是他们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同时,他们在心理素质上也存在情绪波动幅度大、心理承受能力弱、责任感弱化等问题,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通过优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途径,培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意义极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23-02

当代大学生,依然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上充满矛盾和挑战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有着极为重要的F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不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首先,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在行动方面表现地敏捷、迅速灵活。而心理素质存在问题的学生表现则是呆滞僵硬的表情和动作、情绪变动幅度大、不善于与人交往,甚至部分学生还伴有失眠、精神不正常等身体方面的疾病。从表面上看,以上这些疾病是生理方面的,但是分析其实质原因都是由于长时间的心理焦虑、压抑等形成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能够导致一些生理疾病的发生,进而对人的生理健康状况带来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生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心理素质存在问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的一切进步、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不例外。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把储备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多元的世界,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新时代下学生的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它对人才有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个性的多样化,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应当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使一些学生有拜金主义倾向、享乐主义观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质,这对于一名未进入社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很好地正确地融入社会并且很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一种茫然,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变成利己主义者,最后一事无成被社会所淘汰。

最后,学生心理素质存在问题是影响他们形成良好综合素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要具备这种综合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因此学生除了认真接受学校的教育完成学校的任务外,更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反思。但如果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缺陷,这样的学生会对自己周围的事物缺少兴趣,没有好奇心,也不愿意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事物,这无疑就阻碍了一个学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也非常乐于、敢于接受新的事物,会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涉足新的领域进而开拓眼界,丰富知识,所以能够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引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原因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父母赌博吸毒,赌博吸毒成瘾的家长们一味沉湎其中,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更不能成为良好的榜样,甚至有的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留守儿童家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农村中越来越多的父母背井离乡,到城市去打工、工作,离开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因此,有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的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呵护,进入大学以后,这些阴影依然对他们带来孤独感,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单薄等问题。再次,单亲家庭。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与正常家庭相比缺乏父爱或母爱,这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对他们带来的伤害比成人更为严重,更加敏感。最后,家庭在教育方式上,粗暴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要求极度的严厉,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完全不顾成长期间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会严重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导致烦躁、厌学、情绪不稳以及叛逆心理。

社会方面的原因。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方生活的不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影响,这是一个、相互包容的世界,但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现象,利己主义倾向、享乐主义思想等在国内却愈发严重,此时,大学生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社会环境污染无疑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其次,大众传播媒的不良影响。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游戏,不雅视频,不雅读物,各种娱乐场所,网络诈骗等大量出现,而此时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好奇心广泛但抵制诱惑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心的趋势,没能够禁得住诱惑,最后沉湎于其中。再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弥漫着一股股不良风气,不讲诚信现象频繁涌现,老人跌倒不敢扶,网络诈骗泛滥,市场交易欺诈,公德意识薄弱等等,学生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重诚信,讲文明,乐于助人,主动承担责任的正面教育,而社会上存在的现象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冲突,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就会走向迷途、跌入深渊。

第11篇

二、活动目的:

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尽快调整身心,解决他们心理、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迷茫与困惑;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同学们心理自助能力与助人能力;使得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健康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从而引导同学们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阶段的过渡。

三、活动主题:我自信、我快乐、我成长、我适应

四、活动性质:发展性、教育性、开放性、自主性

五、活动领导者:班级、系心理辅导老师

六、活动参与对象:教育系,学前教育一班,全体成员

七、活动具体时间:xx.12.15(周三)下午18:00—20:00

八、活动地点:1411(本班教室)

九、活动时间:95分钟

十、道具准备:秒表十个(手机、手表也可,各班自备)、纸制锤棒4根、队旗4张、a4纸4张张、笔4支、彩笔4支、

十一、活动流程:

(一)暖身活动:缓解队员之间的陌生感,使他们兴奋、紧张起来(5分钟)

【大树与松鼠】:队员列队站好后,以“1、2、3”报数。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站在圆圈中间;没成对的队员是流浪松鼠或者孤树。

领导者喊“松鼠”(这时没成对的队员是流浪松鼠),大树不动,松鼠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大树,产生的新流浪松鼠表演节目。

领导者喊“大树”(这时没成对的队员是孤树),松鼠不动,大树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与其他孤树重新组合成新大树,并圈住松鼠,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二)活动:我自信 我快乐 我成长

1.我们共有一个家:分组并建设小组文化(20分钟)

ⅰ.分组:以1-4报数,将每个团队分为4个组,每组人数相等。(2分钟)

【相识】:给每组队员5分钟的时间,让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

【棒打薄情郎】:每组站成一个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他面对的人开始喊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者面前,该人必须再喊出另一个成员的名字(不能重复)。如果叫不出来,就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如果执棒的人站错了位置,则受另名同学当头一棒,并由他执棒。(如,本来对面同学叫的是李某,可执棒者却站在了张某的面前。这个时候,执棒者应受李某的当头一棒,并由李某继续执棒)依次类推,直到大家熟悉相互的姓名为止。(训练工具:每队纸质棍4根)

ⅱ.建设组文化:每组选一名组长。确定组长后,领导者召集组长渎职一下工作任务(10分钟)

【起队名、写队歌】:小组成员群策群力为自己队起队名、写队歌。

【设计队旗】:设计简单的队旗,并画在发给的彩旗上。队员在队旗上签名留念。(训练工具, 彩笔4支、彩旗4面)(1)

【相见欢】:全体队员设计造型举队旗合影留念。

2.幽默与愉快:帮助队员在团队中找到愉,释放和排解心理压力。(5分钟)

【同心圆】领导者将队员排成两个同心圆,随着领导者的口令同心圆转动,口令一停,面对面的两人握手,并大声喊“你好”,领导者喊“猫”(或者其他动物),这时队员面对面做猫或其他动物的鬼脸或者动作。

3.分享感悟:通过分享,帮助队员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10分钟)

队员围成一圈,领导者引导队员做体验分享:在训练中碰到了哪些困难,自己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感受;在比赛项目中失败的小组,分析失败的原因;自己或小组的目的是否达到,没有达到的原因是什么?分享结束后,领导者进行总结提升。

【信任坐】队员站立围成一圈,两脚靠拢并齐,把自己的脚尖顶在前面队友的脚后跟部,从领导者的口令,缓缓坐在身后队员的大腿上,坐下后,领导者让队员做一些动作,如:把右手(或左手)搭在前面队友的肩上,右手(或左手)向上举,象花开放般等等。

7.全家福留影,团体成员互留联系方式。(5分钟)

十二、所有队员集合做总结讲话

十三、训练注意事项:

1. 组织者在训练前领取训练工具。训练结束后,组织者需检查训练工具。

2. 组织者在每项训练项目开始前,要召集小组长安排训练内容和说明注意事项。

3. 训练结束后,组织者布置家庭作业,收齐后,进行批阅,对需要进行个体辅导的同学应开展个体辅导。

4. 组织者由心理委员担任,

5. 由于活动道具有限,队员需爱护他道具,每组比赛完成后都需交给下一组的组长。

十四、经费预算:

笔、彩笔各4支12元。 队旗 : 2元 * 40张 = 80元。

a4纸 :0.1 *40张 =4元。

十五、其他未尽事宜,有不详之处另作补充。

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熔炼团队

学前教育一班

策划书:王萌萌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影响;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日益明显,涌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在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也使得大学生面临困惑,手足无措。外加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当地某所高校展开,围绕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生进行研究,共计430人,女生286人,男生144人;选取满足研究样本标准,且未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另外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总人数为340人,女生200人,男生140人。利用自我概念问卷,借助苦恼量表,通过社交回避充当心理健康指标。若站在心理健康层面而言,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接纳自我、认可他人中。自我概念属于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而自我意识的改进与提升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自我概念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理想自我等多个指标。由此可知,评判自我概念能够科学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可准确评判心理素质。另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心理困扰,且绝大多数都无法正视自我,畏惧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参照这两个量表来评判心理素质。

二、研究结果

1.自我概念方面的对比

面向实验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前期,参照自我概念问卷,围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自得分展开对比,权衡同质性。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后,围绕实验组学生针对授课前后得分展开对比,进而得出心理健康课程在自我概念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围绕对照组的学生针对前后得分展开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两组对比拥有同质可比性。待接收心理健康课程后,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指标得分显著提升,满足统计学差异,且较为明显,后测成绩超出前测成绩。但对照组学生的个别指标得分却有所下降。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可知,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总分超出对照组,差异显著。

2.社交苦恼方面的对比

从社交苦恼着手,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下述结论:两组拥有同质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其社交苦恼程度迅速下降,且社交回避、焦虑得分等都小于前测结果,同时降低的程度满足统计学中的显著性,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迅速下降;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一层面的前后得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健康课程可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感。

三、理论剖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实验组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其自我认知得到大幅改善,并可正确评价自身,无论是从整体层面,还是从某个层面,相应的评价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交苦恼程度大幅下降,社交回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为规避前、后测量中因学生的自我成熟水平、知识宣讲等的作用,并增添了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但并未开设健康课程。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健康课程之前具有同质性,然而,讲授健康课程后,从自我认知与社交苦恼等层面而言,对照组的变化并不明显,且低于实验组。借助这一结论可消除无关因素的作用,可认为健康课程讲授是提升社交技能、改善自我认知的根本因素。

经由本次研究表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关乎着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我,强化自信心,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合理的目标,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社交苦恼度,降低社交焦虑感,认可和接受别人,友善待人。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建议和策略

现阶段,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因发展和研究时间较短,如何改进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此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仍是高校面临的主要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结合实证,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素质展开研究,并对课程开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1.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集体辅导、专项咨询、教育课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健康报刊等。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上述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增强,且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若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层面而言,上述活动所表现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局限性等存在差异。其中集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心理问题一致或者心理发展要求一致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效果良好。然而,此种教育形式却要求依照学生的意愿正确分组,且每组成员大约为十人,经由此种形式达成的目标存在局限性,也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专项咨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有效解决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受益面狭窄,影响较小,效率不高,且其开展离不开健康知识普及。

与上述几种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因时间、内容较为充足,且课程目标集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个人情感、思想态度于一身,全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来开展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在其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构建专门机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为顺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专门、系统化的教学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计划编排、共同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内容。心理健康课程除讲授心理健康内容与技能外,还应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因此,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此次研究中,借助开放性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了需要讲授的心理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有98%的大学生认可课程内容设置,且获益良多。

经过此次调查还得出下述结论:大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情绪和压力等。这一调查结果和往期研究相一致,其中人际交往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并围绕这一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另外,设置课程内容时还应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与专业年级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工作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熟悉心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学科学为基础,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均是由德育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有些还要求辅导员兼任。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辅导员,均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不了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开展课程教学,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为充分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实现开设目的,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的教师,并选聘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充当主讲教师。同时,围绕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并拥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认真学习,积极补充,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理论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形式

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传授课,除讲授心理健康理论外,还希望借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悦纳他人,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不提倡采用讲授方式,要求我们应改善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作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应增设活动游戏,增加专题讨论模块。由此可知,教师应采取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困惑,经由教师的指引,实现自我反思。

五、结语

高校可从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课程化是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形式,还是全面增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各所高校应科学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明确其在增强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大面积开设此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2]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