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的由来

时间:2023-05-29 18:0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元节的由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中元节这一天尽量不要讨论鬼怪:据说鬼魂们会倾巢而出,尤其是寺庙和普渡法会的方,往往是鬼魂最多的,而且中元节也不要乱说话,说不定鬼魂正从你的身边经过呢~

2、中元节不要走夜路:晚上11点之前就不要上街哦,这天百鬼夜行,阴气最重,所以这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

3、避免晚上拍照:镜子或手机这种东西,很容易扑捉到不干净的东西,若是在晚上拍照说不定就把不干净的东西给拍进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气的东西,运势也会下滑的。

4、不乱踩冥纸:中元节这一天,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魂的钱财,往往会有鬼魂在捡拾,如果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不高兴那你就要倒霉了!

5、不要乱拍人肩膀: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以鬼节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6、避免带铃铛、风铃等招鬼物:更不要玩碟仙。风铃和铃铛声能够在阴阳两界传递沟通很容易招来不好的事物。

7、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鬼的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8、不要下水游泳:这地府的鬼全部放出来到阳间,水里是十分不安全的,若你还执意去泳,很容易成为水鬼的替身,所以,这天一定要禁忌下水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习俗

一、中元普渡

民间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游荡于天地之间。中元普渡,就是在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之间,择日以酒肉、水果、糖饼等各种祭品,专门祭拜那些无人供养的孤魂野鬼,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是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延伸。

二、祭祖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祭祖节日。民间传说祖先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探望子孙,所以就需要祭祖,但祭祀活动并不限定于某一天,只要在七月底之前完成就行。

祭祖活动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但一般都是上坟祭奠祖先,摆上一些供品,再烧上一些纸钱。

三、放河灯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的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人们用木板加上五色纸,制作成各色彩灯,中间点上蜡烛,有的还做一只五彩纸船。到了晚上,将纸船和灯放入河中,让其顺水漂流,小孩们盯着自己家的灯看能漂多远,老人们则念念叨叨,不断地祈祷。

第2篇

关键词:万圣节前夜中元节文化习俗

一、万圣节前夜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万圣节前夜传说

万圣节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称为All Saints'-Day。旧名叫Hallowmas,不过万圣节的同根词Halloween更为响亮,一直沿用到现在,意思是“万圣节前夜”,即十月三十一日夜晚。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最早时,年轻的人们成群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punpkinlantern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为了摆脱鬼魂的纠缠,万圣节这天晚上人们会把家里的炉火灭掉,营造一个寒冷阴森的环境,并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的模样,大声怪叫。即便吓不走鬼魂,也要让鬼魂分不清谁是活人、谁是鬼魂,从而无法找到替身。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2.西方人的万圣节文化习俗

如今在西方,尤其欧洲和北美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收,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万圣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在学校时,他们会制作万圣节的装饰品:各种各样桔红色的南瓜灯。你可以用黑色的纸做一个可怕的造形:一个骑在扫帚把上戴著尖尖帽子的女巫飞过天空,或者是黑蝙蝠飞过月亮。这些都代表恶运。当然黑猫代表运气更差。有时候会出现黑猫骑在女巫扫帚后面飞向天空的造形。在万圣节的晚上,孩子们会穿着一些各式的鬼服提着用南瓜制成的灯笼,戴上面具和口袋外出。小一点的孩子必须和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一块出去,大一点的孩子则一起到领居家,按他们的门铃并大声喊道:“恶作剧还是招待!”邻居们会评价孩子们们的化装。有时还会和孩子们一起玩,假装被鬼或者女巫吓着了。但是大人们通常会带一些糖果和花生放进孩子们的“恶作剧还是招待”的口袋里。如果没人回答门铃或者是有人把孩子们赶开,孩子们就捉弄他们,通常是拿一块肥皂把他们的玻璃涂得乱七八糟。有一个典型的万圣节花招是把一卷手纸拉开,不停地往树上扔,直到树全被白纸裹起。除非下大雪或大雨把纸冲掉,纸会一直呆在树上。这并不造成真正的伤害,只是把树和院子搞乱,通常会让大人们哭笑不得。最后孩子们各自回家,数数谁的糖果最多,和家人一起欢庆节日。

二、中元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又称鬼节。 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重要的佛教传说: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看到他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于是目连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他的母亲不改贪念,一见到食物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

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2.中元节的文化习俗

如今在北方的民间,中元节这一天, 人们会从很远的地方回家扫墓,在墓前摆上饺子、白酒、瓜果,烧些纸钱等祭奠已故的亲人。如果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回家的人,会在路边画上圆圈烧些纸钱祭拜。由此可见,在中国,“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祭祀方式简单但不失庄重,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同时向后辈及自己对这个特殊的节日阐述了感情的延伸,以及对未来的提醒,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中外“鬼节”文化差异

同样都是“鬼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从综上所述的传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美国及西方人而言,万圣节的意义是扮鬼装鬼搞怪,是一个庆祝夏天这个季节结束迎来丰收的秋季的节日。

而中元节则是把我国的本土文化――“孝”文化的再现。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对祖先的一种思念、一种崇敬,还有一种畏惧,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衍伸的总和。

这也同时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介绍外国节日时,要结合外国的文化习俗,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探讨和发现,是学生能够在了解并丰富对本国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第3篇

中国人的“鬼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鬼神祭祀节日。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而西方的鬼节在公历每年的10月31日,被称之为“万圣节”。这个节日,是鬼怪们欢乐的日子。

1、道教的“中元节”

道教将全年的盛会分为三次,合称为“三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孽,让他们能够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按照道教的说法,玉皇大帝掌管着人间的大事,他不断派神仙下凡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仙除了人们熟悉的灶王爷,还有“三官”――天官紫微帝君、地官清灵帝君和水官洞阴帝君,他们分别在三元之日下凡来到人间,考察之后向玉帝汇报。这种考察被称为“考籍”。

道教掌管鬼节的地官青灵帝是七月十五出生,而且分管人类的品德考察,并有着为悔过者赦罪的使命。因此,鬼节也有人类“赎罪”的文化内涵。在道教的法事中,法师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济。按道教的传说,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地官来到凡世,考察人间善恶,因此各地道士都举行"普度"祭仪,超脱鬼魂。这就是道教举行的“中元普渡”。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来,根据神仙、凡人、万类生物平时的表现,一一勾点,记录在案,以便赦罪免刑或加重处治。

在民间,到鬼节这一天,人们将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各色鬼魂,以化解他们的怨气,不致于祸害人间。人们在鬼节到来时特别地谨慎与虔诚,这也与地官的录奏有关:人们不诚恳认真地对待来自阴间的鬼魂,其人品就得打上问号,这样,上天就会惩处他们的过错。

2、佛教的“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日既是道教节日,又是佛教节日。与道教的“考籍”不同,佛教在这一天进行“自恣”。

道教的“考籍”面对的是十方国土上的神仙、凡人及万类生物,而佛门的众僧要在七月十五举行集体性的忏悔,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佛教每年都有一定时间的安居期。汉化的佛教规定从农历的四月十六日开始安居,到七月十五安居期满。这一天,众僧聚集一堂,由他人检举揭发自己小小大大的不当之举,同时又进行自省,从而忏悔。这种行为称为“自恣”。“自恣”即有“敞开自己的心怀”之意。因此,七月十五又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佛教的盂兰盆会十分隆重。在七月十五之前,佛家要建起三坛,即中元坛、普施坛和孤魂坛。七月十五日清晨,法事主持人要带领众僧人吹奏唢呐、敲起大鼓、木鱼、引磬、铃铛,开始“演净”,即净坛。接着开坛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佛经,用黄纸书写疏文。继而举行引鬼魂入坛仪式,读疏文。诵《往生经》、《三真言》等经。最后由盂兰盆会的功德主宣布开会。接着“开忏”,诵《慈悲水忏》经文。《慈悲水忏》一般是在家居士为了消除以往冤孽,忏悔今生罪过,请僧人到其家中设坛举行。到了晚上,普施开始,延至深夜。先放一台焰口,然后烧法船、放河灯。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倒悬”。盂兰与盆组合为一个词便为“救器”,即“救倒悬之器”或“救倒悬盆”。它的形状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所介绍:“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它的作用在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中提到:“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这其中的“具素馔享先”告诉我们,盂兰盆在俗人的眼光看来,是安放百味素食、用以祭祀祖先的器物了。

早在西晋时期,佛教《盂兰盆经》就被译成汉文,并得到广泛传播。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七月十五的“放焰口”民间习俗同样源于佛教。在佛教中,地狱是六道轮回中的恶道,名曰“闪多”;盘踞在恶道上的都是些“由造作增长增上悭贪身语意恶行往彼生故,感饥渴业”(《法苑珠林》卷第六的饿鬼。这些饿鬼都是腹腔无比巨大而咽喉小于针孔,见到饮食虽然穷吃饿吃却无法饱肚,永远处在饥渴状态,蒙受极大的痛苦。因此他们的口中经常吐着猛烈的焰火。民间鬼节扮演“放焰口”就是模仿的这些饿鬼。

佛教称鬼节为“盂兰盆节”。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摩诃目犍连(俗称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她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授给他《盂兰盆经》,并告诉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亡魂。目连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转引自宗力,刘群编著《中国民间诸神》P55,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民间的鬼节

本来,中国民间将农历七月十五、清明、十月初一合称为“三鬼节”,但由于佛、道的影响,逐渐僧、道、俗合流,形成了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中国民间“鬼月”的独特风俗。

鬼节是源于人类的鬼魂崇拜。

民间的鬼节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同时,“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中元”由上元衍化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水中放河灯是为了照亮鬼魂归去的路程。

鬼节当然有不少的禁忌:“七月半,鬼门开”,因此人们要尽量夜不出户,要避免搬家,婚宴更少操办;这天,不能开市、讨债,免得落个发鬼财、做收帐鬼之嫌;不得下河游泳或进行各种水上运动,以防被“水鬼”拉走;偶有小孩子生于月半,作父母的一定会将其生日改为七月十四或十六,以避“与鬼俱来”之嫌;或有长者亡于月半,家人往往会大不高兴,说是长者不善作长,死了还要“与鬼同去”……总之,“七月半”是一个“草木皆鬼”的节日。

今天,这些禁忌已很少存在了。

鬼的禁忌文化形成了对人的精神约束。这种约束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消极的是这种约束来自人的自我迷信的意识,并不科学;但它积极的一面是,在科学并不发达、社会并不公平和法制并不健全的时代,它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

鬼节,说到底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抗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能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感情的生活方式。人们用祭酒果来供奉先人、用放河灯来悼念死者、用盂兰会来反省自己、用目连戏来化解苦痛……于是,在民间,鬼节的祭祀变成了一种“喜丧”的形式。这是人们对丧亡处理的又一新的样式。在这个节日中,它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单纯信仰鬼魂,也不像葬礼一样过度地悲伤,而是更多地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和对未来吉祥康泰的祈望。

二、湖南鬼节的习俗与文化

在湖南人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从七月初一鬼门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先人的鬼魂可能回家,阴间的孤魂野鬼都会来到人间。所以,七月鬼节,人们祈求的是:祖先保佑,合家平安。

湖南民间的鬼节由来已久,因此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与文化。

1、“烧包”与纸扎文化

自七月之初,在城市乡镇可看到各色各样的祭品,冥钱、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开始焚香烧纸。旧时长沙城乡,不论贫富,七月初十就在门外跪拜“接祖宗”,叫“接老客”。将神龛上的祖宗牌位请下,每日三餐奉祀。农家则煮新米饭,做时新瓜菜,请祖宗先试新,叫"荐新"。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晚或十五日是送祖之日,晚烧包“送老客”,叫“荐包”。有的宗族还设有烧衣会,自七月初起,即举家折金银纸锭和衣包,由长房长孙恭写“列祖列宗某某冥中受用”,下书“某某子孙敬具”。到夜晚,便成群结队上祖坟祭祀烧包,或在月亮初升时抬至水滨行礼焚烧。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些纸钱,否则人们寄托给自己亡亲的钱物,就会被那些孤魂野鬼抢去。人们常常把这种燃点香烛、供奉祭品、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的祭祀仪式,称之为“烧包”。由烧包引发的“纸扎文化”,成为了一项民间手工业技术和民间艺术,成为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扎纸、纸马、彩糊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故事、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在湖南从事这一行业的艺人称为“纸扎匠”或“纸马匠”,开设这种店铺的被称为“纸扎铺”或“纸马铺”。近些年来,由于丧葬时送花圈蔚然成风,纸扎铺基本上变成了花圈铺。

清末民初,湘西凤凰纸扎已经十分繁荣。在县城内已有10多家纸扎铺子,主要分布在东正街、虹桥、十字街内。凤凰纸扎品种主要是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等。制作时,要根据需要,用竹片、篾条等扎成骨架,然后在骨架上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凤凰纸扎不仅行销县内,而且远销麻阳、泸溪、铜仁、吉首、花垣、松桃等周边地区。据传,凤凰历史上从事纸扎业的人数很多,向哑子、侯应龙、滕老叫、刘俸吾等名师辈出。目前,古城内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中国民间艺术家”证书的聂芳俊为首的纸扎艺人仍然非常活跃。

在湖南纸扎中,常被人称道的是“灵屋”。湘中一带在七月半制作“灵屋”的习俗非常普遍。

胡光曙在《梅山地区的纸马文化》一文中记载了自己祖母去世时焚化的一座特大型五彩灵屋:“那灵屋竟耗资一百大洋,请了众多纸马匠,费时一月有余,建造得面积宽阔,由多栋‘房舍’组合成一大院落。那些‘屋柱’均用整条楠竹锯成,院墙高大,门楼雄壮,院内长廊环绕,楼阁毗邻,栋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屋内各种家具摆设,无不应有尽有。一支僧道队伍,竟能在灵屋中穿堂入室,进到每间房间中泼洒‘净水’,履行法事。其二年后,纸马匠们谈起他们这一杰作时,仍然眉飞色舞……”(《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讲座会文集》P565,内部资料。)

近年来,随着民间文化的复苏,长沙纸扎艺人也开始捡起这门丢失的手艺。他们所扎的灵屋,均为楼堂亭阁,雕梁画栋,前有八字门,后出西湖景,中有回廊,室内床柜桌椅锅碗瓢勺一应俱全,大门上有“阴阳同日月,天地共乾坤”之类的联语。市郊的一些民间艺人,开始纸扎“别墅”。别墅内有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沙发等现代生活用品,在庭院之内,还配置有豪华的“宝马”车!

当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付之一炬时,往往引起一阵阵叹惋之声:可惜!

2、放河灯

鬼节放河灯,在湖南也有久远的习俗。

长沙风物诗云:“七月凤仙农未闲,泡椒甜脆出东山。 盂兰盆会中元节,夜放河灯照水湾。”解放前,每至中元夜,湘江各码头都有河灯下水,顺流而下,灯火江水相映,堪为胜景。河灯多为竹篾编织皮纸糊扎的莲花灯笼,莲花内置放油灯或蜡烛,安装在木板上,因此河灯又称“莲花灯”或“荷花灯”。

胜利之后,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同胞,湖南人开展大规模的放河灯祭典:湘潭由佛教组织居士林(为在家修行的教徒)发起,从湘江中间的杨梅洲或驾船到河中心放灯;株洲由慈善堂发起,由大码头(现解放街河岸码头)送灯下河;长沙上起南湖港,下至新河,沿江十里均有烛灯下河。2005年8月15日,在纪念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在抗日受降地之一的芷江城,数百人在水河畔同放河灯,祈祷祥和盛世,以纪念战争中死去的亡灵。

如今,此习俗的迷信成份渐渐淡化,并已变成了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娱乐性活动。湘西凤凰古城,放河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项目。

3、演目连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泉县志》载:“十五中元节,……其夜又特设馔以祭。祭毕,焚冥衣冠楮钱于门。又或用浮屠设盂兰会,放焰口,点河灯。市人演《目连》、《观音》、《岳王》诸剧。”(清泉县即今衡阳市东城和衡阳县的一部分)

湖南几个大的地方剧种都有高腔《目连传》这一古老的剧目。

《目连传》即目连救母故事。以目连救母为主线,包括《目连前传》(亦称“前目连”或“目连外传”)、《目连正传》和“花目连”(亦称“目连外传”)。各剧种篇幅长短不一,情节也不尽相同。但《目连前传》和《目连正传》不可分割,一律为七大本,每本可演10-12个小时,七本共有二百多块“牌”。这“牌”是分场标目,并非一折和一出,大多为整齐的四个字标目,但有些牌只是一种仪式或过场戏;前者如“天将定台”、“灵宫扫台”、“金星收煞”;后者如“强人下山”、“十友登途”、“城隍挂号”之类。有些牌则是可以独立演出的戏。如《尼姑思凡》、《刘氏回煞》、《松林试卜》等,这一类是全本中的重要部分。

《目连传》是中元节的特定剧目,平日一般不演出,演《目连传》是想通过目连下地狱救母的佛力,对已逝祖先起到超幽度亡作用,是中元节庆典中的一个难以分割的有机部分。中元节演出《目连传》是一件大事,被称作“唱大戏”或“万人缘”。由首事者发起,组织“醵金酬神”,家家自愿捐钱,结万人缘。湖南有些地方唱《目连》得搭专台,搭台所需木料,也由众人送来,管事者在木料上标明送来者姓名。戏演完后拆台,各家照旧领回并视为吉祥物,用来盖房子,家宅安宁;用来作棺木,死者超生。

戏班也极为虔敬,开演前要全班沐浴、吃斋,任何妇女不准到后台,要在唱"刘氏开荤"之后才可吃荤。

中元节盂兰盆会必演《目连救母》,在北宋末已约定俗成。祭祀鬼神的法事活动结束后就唱戏。但到后来,法事发展到作四十九天罗天大醮时,只演七本《目连传》就嫌不足。于是就有十二本、二十四本、直到四十八本,形成所谓的“四十八本目连”。《目连传》本身是无法唱几十天的,便把《南游》、《西游》、《封神》、《岳传》都拉进去。

因此,《目连传》是指一个剧目,而“目连戏”则是指以演《目连传》为主,掺和演出《封神》、《南游》、《西游》、《岳传》......等其它连台本戏的一种演出习俗。

辰河戏是演出《目连传》的古老剧种。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载:“秋成岁稔,民醵钱建醮,或演傀儡,或集优人作剧以酬神。”地处沅水之滨的泸溪县浦市镇,是明清时沅水中、上游最繁华的商业口岸,也是辰河戏的发祥之地。浦市旧有浦兴古寺,寺前和尚坪是唱目连戏最频繁的场所。寺前有明崇祯四年(1631)石碑一块,上记得碑文:“浦兴古寺为阖市礼佛圣地,每年中元节,内修盂兰盆会,超度伤路亡魂,使生轮回天界,免得孤魂流离,俾建善姓,因果圆满之日,高挂郗氏幢旌,预期演唱四十八本目连戏曲,忠孝节义,善劝善缘。”清雍正年间,散居在民间的正一派道士,常为江西、浙江客商会馆举行祈禳活动,其间必唱辰河目连戏。民国五年(1916),讨袁滇军攻克铜仁时牺牲惨重,铜仁各界为超度亡灵,搬演辰河目连,时间长达四个月(李怀荪《辰河高腔目连戏探索》,载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戏曲研究》第31期)。1989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在怀化联合召开第三届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进行了辰河高腔目连戏录像演出,国内外学者200余人参加,盛况空前。

祁剧同样也是演出《目连传》的古老剧种。在祁阳枫林铺,现存一块清光绪年间的《盂兰盆碑》就纪录了当年盛事。198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在祁阳县组织挖掘了祁剧《目连传》,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派员前来录像。后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前副院长薛若琳携录像带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国际目连戏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观看录像后都惊讶不已。格瑞斯托弗・史蒂帕先生说:“很理想,看了很舒服,经得起研究。中国的传统是伟大的。”又说:“《九殿不语》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几年都学不完”。2006年湖南艺术节,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湖南省祁剧院整理、改编、演出了祁剧《目连救母》,在长沙的演出现场,盛况空前,最后获艺术节特设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奖”。

目连戏已经由单纯的祭祀戏剧转化成研究的对象。而在人民群众的日常演出中,它早已是一个正常的演出剧目――在民国时期,辰河目连戏演出最为盛行的浦市,在舞台两侧经常会贴出这样的戏联:

第4篇

《卖汤圆》

(音乐降)

S:大家好,欢迎收听“八十之声”广播电台元宵节特别节目,我是孙琪

L:我是刘聪,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过节,心情如何呢?

S:当然是非常开心了,我这几天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元宵节还真有不少故事,

L:是啊,孙琪,你知道这元宵节名字的来历吗?

S:你说说看吧,

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S:恩,说得不错,那你知道元宵节的习俗吗?

L:这你可难不倒我,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称为“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可油炸或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插播广告)

S:除了吃元宵外,还有观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院的分别为天地人三管,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就已有此习俗,唐朝时,对元宵节倍,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

L: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有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界层的欢迎。

第5篇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满月,象征着和睦和团圆。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象征着春节长假的正式结束。你想知道元宵节的传说是什么吗?现在,查字典小编来告诉你元宵节的由来和神话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起源传说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是什么 元宵节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第6篇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很多人还不清楚重阳节是怎么来的?重阳节有什么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由来介绍,欢迎参阅。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起源于先秦前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的来历:发展于西汉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的来历:唐朝为正式传统节日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意义每到重阳节来临之际,子女回家陪爹妈“唠唠”、帮父母“买买”;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给老年群体送温暖、送欢乐;志愿者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风景,总让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爱老、孝老终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须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因而重阳节的仪式感固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其意义显然更在于常态性尽孝的“友情提醒”。

农历九月,不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适逢收获时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素品德。“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叹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时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偶尔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诉求越发多样化,养老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无疑也对尽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给钱给物、满足吃穿住行,而须更注视精神层面的养老、爱老,要从生活上的关心转向更加重视心理、情感上的关怀,尽可能创造条件让老人们度过殷实、快乐、幸福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应该成为儿女追求的尽孝境界。

国家把重阳节确定为老年节,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体现出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对敬老美德的推崇,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制订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更彰显出养老、敬老、孝老的国家担当。天天都是“重阳节”,日日都是尽孝日,人人尽孝成共识和共同自觉,社会敬老成常态和共同行动,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重阳节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重阳节由来介绍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第7篇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 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 ~ 六一九)才出现 ,算 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 ,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 。不 过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并非年年举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说在汉武帝之时。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节或佛 教的燃灯法会的说法也都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如下文「习 俗一节所述,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 ,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 , 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 , 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

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1.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道教的“三元说”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东汉明帝点灯敬佛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4.起源于“火把节”

第8篇

清明扫墓的由来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和丧葬礼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系。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即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扫墓祭祀,也就没有相关的记载。后来“墓而且坟”,即埋葬之后在筑起坟丘,使祭祖扫墓的习俗有了依托。到了秦汉时代,扫墓祭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扫墓常识——清明扫墓禁忌一、扫墓时不得嘻笑怒骂、相互打闹

因为墓地是先人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二、多加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传承已久,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风,因此要多向老辈人咨询了解一些本地的风俗,虽然有些事情可能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我们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存在了很久,就一定有其道理。我们可以在借鉴或遵照实施的同时,将这些风俗习惯牢记并传承下去。

辞别时,首先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离开时要决然离开,不能一步三回头,以免将不吉带回身上或引回家中。拜祭回家后,必要时可以进行净身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着名“鬼节”,忌讳自然不少,其他忌讳主要有: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忌讳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忌讳搬家入宅;忌讳喜庆类宴请;禁止修建房屋(只适宜修坟、包坟等);忌讳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旅游;忌讳说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对亡者不敬的话;忌讳晚上活动不谨慎等。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人有一丝敬畏、多一些顾忌是有益的。

清明节扫墓常识——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清明扫墓的时间清明扫墓尽量提前一些,过去有民谚“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周两周都可以进行,不要全赶到清明节这一天,另外最好选在上午七点至下午三点前扫墓,这是这一天阳气升旺的时间,是我们祭奠先人的最好时间。因为下午三点后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运气不好的人、身体弱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给你带来伤害。

第9篇

2017年温州元宵节灯会各区展览时间地点安排

淄博素有举办元宵节灯会的传统习俗,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淄博花灯与自贡花灯、哈尔滨冰灯齐名,并称为华夏神州的三大灯系。

淄博花灯,始于春秋战国,最初叫“号灯”,用于战争中指挥三军;后来随着工商业特别是丝绸业、印染业、彩绘业的发展,生产的灯又叫纱灯或灯彩;张店曾因种桑养蚕而成为黄桑店,老张店人认为,只要元宵节当晚,打着红色灯笼刷养蚕席即可驱除病害。久而久之,灯笼成为这个地区的一种民俗象征,并逐渐演化出花灯。

淄博花灯的类型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传统花灯和现代化灯两大类。传统花灯包括民间工艺灯、彩楼灯、彩棚灯、迷宫灯、树灯、水灯等。在淄博地区,人们以竹子和高粱杆为骨架制作工艺花灯最为普遍。制作工艺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即:定题选材、绘图设计、施工制作、组装调试。现在花灯是由传统花灯发展变化而来的。它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光源制成。型、色、声、光、动有机结合;现代科技含量增大。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淄博花灯题材多取于当地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尤以齐国故事、聊斋人物灯组最为普遍;原料多取于当地所产的彩绸、塑料、陶瓷、琉璃、玻璃;并融合雕刻、剪纸、绘画、裱糊等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已经成为淄博人的一项传统习俗,并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受到国内外专家人士的好评,产品远销国内外,曾代表国家多次赴国外参加灯展。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看了2017温州元宵节灯会时间地点安排的人还看

1.2017年北京元宵节灯会时间和地点

2.关于2017年元宵节活动通知

3.2016年杭州元宵节灯会灯展活动地点及时间

4.2017元宵节灯展策划方案

第10篇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寒衣节快到了,大家知道寒衣节的习俗吗?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寒衣节有什么习俗_寒衣节的风俗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寒衣节祭祀习俗古代,秋天新收后,为缅怀先人,祈求来年丰收,民间有祭祀祖宗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秋天的很多民俗节日均有联系。古人在十月初一,用黍等农作物祭祀祖先,后演变为家祭、墓祭等多种形式。现今江南部分地区,犹存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烧送寒衣,祭祀亲人的风俗,现多见于北方民间。

烧寒衣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项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汉族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汉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寒衣节风俗习惯吃面条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金银包袱

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烧寒衣

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寒衣节风俗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

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节流行于北方,南方鲜有耳闻。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越南;清明节;节日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253-02

一、清明节的来源

关于清明的传说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寒食与清明节。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就是吃冷食。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人越南。清明节起源很早,大概在我国周朝时代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节在唐宋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在清明节之前有寒食节。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原本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将二者合而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风俗。其二,介子推与清明节。相传公元前654年,晋国公子重耳受他父亲宠爱的骊姬的迫害流亡在外,19年后才回到晋国即位,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流亡生活中,有一批贵族为他出谋划策,其中有一个人名叫介子推。介子推对重耳忠心耿耿,甚至在途中无法觅食的情况下,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献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十分感激介子推。重耳归国即位后,赏赐这些跟他一起流亡的人。别人都居功邀赏,惟有介子推不说话,晋文公也就没有想到他,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俸禄。于是介子推带着老母亲到山林中隐居。待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的功劳时,派人找他却找不到,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宁死也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结果母子均被烧死林中。晋文公非常悲痛,决定立庙祭祀,划出祭田,同时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即介子推母子被烧死的这一天,禁止民间烟火。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人越南。人们必须在头一天做好食品,在三月三这天吃冷食,所以就叫寒食节。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

二、清明节习俗

(一)时间的确定

清明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立春之后45天到来。清明一般在农历的3月份,最迟在农历4月初。清明,意味着气清光明,是一年之中非常美好的时光。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越南的清明节(寒食节)为农历三月初三。

(二)清明节期间的祭祀仪式

1.节日习俗

从活动方面来看,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祭祖、扫墓和踏青。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一般携带酒食果品、香、纸钱、鲜花、铁锹等物品到墓地,清除坟墓上的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香烧纸,献上鲜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有很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由于拜祭祖先的民俗活动在春节时期已经举行过,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并不一定要去扫墓,而多数情况是外出踏青,感受新一年的开始。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春回大地,天气转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踏青和祭祖一样成为节日习俗。“踏青游春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对生命力量的热爱和认同,折射出的是古人敬畏生命、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理念。”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清明节是一个大节。节日期间的习俗内容丰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唐会要・休假》卷八十二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i天。”寒食放假由四天增加到五天,又增加到七天,显然有举国欢庆,与民同乐的意思。看来今时之“十一黄金周”长假并非首创,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开始了这样的享受。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缅怀祖先和亲人的祭拜思念之情,又有踏青游玩快乐生活的理念,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中越清明节祭祀方式的差异

清明节祭祖这种风俗源于寒食节,寒食节主要以祭祀为主,祭祖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种风俗被历代传承延续下来。但是,中越祖先祭拜的方式却不同。在中国清明祭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家里或者祠堂祭祀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在墓地祭祖是有很多讲究的,其中之一是为死者烧香和纸钱,上供祭品。纸钱是特制的,又称光明钱、往生钱、冥纸,是送给鬼或死人的钱,以供给死者在冥间使用。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要的实物,如一些酒菜食物,还有纸糊的衣物;货币流行之后才给死者献钱币。除了焚烧纸钱外,还流行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和坟顶。另一项活动是为坟堆填新土,或者修坟立碑。民间信仰认为,坟地是死者的世界,他们在那里进行生产劳动,衣食住行,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坟堆则是房顶,由于雨水冲刷,人畜损坏,坟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人,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过得一样舒服。祭祖扫墓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亲人的怀念和敬仰,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得家庭内部更加和谐。

祭祖是越南民间信仰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祭祖的固定时间为祖先忌日、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新稻节、灶君节等)及每月的朔望之日等。”在越南,祭祀祖先分家祭和族祭。族祭一般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家祭则在家中举行。条件好的家庭会专设一个房间作为家祠,一般家庭都是在家中设立供桌,而条件较差的家庭则有的只用一块木板架在墙上来代替。供桌一般设置于正屋的中心位置,供桌的布局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摆放祖先牌位的主体部分和放置供品的香案。牌位的两侧大都刻有(或写有)对联,上方有横批。大都用汉字,少数用越南的拼音文字书写。香案上面放着祭祀用的各种器皿,如香炉、酒器、灯烛、花瓶、果盘等。有的家庭还摆放祭祀专用的铜制器皿。祭祀一般由家长负责。祭祀时须摆放供品,焚香祷告,有时还要诵读焚烧祭文。较重要的祭祀场合,家中所有成员都须轮流到供桌前祭拜。一般情况下,家长或家中其他一两个人祭拜即可。当所有人行过祭拜礼,并在香烧过一柱之后,家长再行谢礼。因为民间认为,燃香的时候正是祖先享食祭品的时候:行谢礼是祭祀者答谢祖先回家享用祭品并领受了子孙们的孝心÷谢礼后方可撤下供品享用。祭祀时,诚敬之心是最重要的,心不诚即为不孝。越南人相信“心动鬼神知”,祖先们将洞悉一切。

3.清明节中越食俗的差异

中越两国清明节的饮食不同,但这些食俗都有着共同的纪念意义。清明节从来源而论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当代人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节日期间还能加深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也不需要头一天把各种食品做好。越南人寒食节会吃元宵和汤圆。越南人认为三月是元宵和汤圆的季节。越南的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面做成的,但味道和吃法却不一样,同中同的元宵和汤圆也有所区别。越南元宵是以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越南的汤圆是以绿豆为馅的,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在开水中煮熟后,盛进已倒好糖水的碗里,毕恭毕敬地供奉在神位和祖先牌位前,待他们尝过了自己方可食用。过去越南人三月初三之前是不吃元宵和汤圆的,这是出于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因为从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才开始用元宵和汤圆祭祖先。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上供的食品,在没有上供前,自己不能先吃。现在,城市里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三月份吃元宵和汤圆的习俗仍然在延续。

第12篇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 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二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三

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瞧,什么猜灯谜、什么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动都有,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西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绣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雅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天空中的奇花有的绿草如茵,有的桃红李白。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仿佛清香扑鼻,馨香阵阵。

“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一条条白蛇直冲天,“S”走法引人看。湖边射出一条条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仿佛一艘艘战舰向我们开来,庄严肃穆。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离我二公里远的房屋都显而易见,它密如蛛网,好象世界末日,群星们撞向地球。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

忽然,湖边出现了一条晶莹剔透的瀑布,那瀑布与众不同,它是又无数个小白点凝聚而成的,逼真无比,那瀑布滚滚而下,还冒出一缕缕清烟,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四

“正月十五闹花期花灯,灯儿多得数不清……”我背诵着自己写的诗,踏着皎洁的月光,连蹦带跳地跟爸爸妈妈来到海明路步行街观灯。

我站在门前向步行街里举目眺望,只见步行街时里人海如潮,人群像一条巨龙缓缓移动。上边无数花花绿绿的彩灯多得数不清,真像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真是灯中有人,人中有灯啊!

我们一家人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了步行街里边。呵!大大小小的灯还真不少,有《寿星灯》、《龙柱灯》、《戏龙伞技》、《八戒戏杆》和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宫灯,这里的灯个个诗情画意、玲珑别致,真是巧夺天工啊!

忽然我眼前出现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只见它架着祥云,扬起前蹄,长鸣一声,欲要向前习奔,灯的四边各有一条标语。左边是自力更生,右边是艰苦奋斗,上边是振兴白城,下边是安定团结。看着这匹“骏马”,我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马年一定会万马奔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

使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在百信鞋业商场前的《米老鼠转灯》了。平时幽默滑稽的“米老鼠”,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像是专程来参加元宵节灯会似的。它右手拿着万紫千红的鲜花,左手高高举起,象是在向大家打招乎。忽然,我发现“米老鼠”的尾巴“叭”地炸开了个花,吓了我们一跳,原来这是设计者故意给大家的一个惊喜,“哈哈哈”观众中间爆发出一阵大笑……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最后,我们来到了今年灯会最吸引人的《立体交通桥》灯旁。在一座“高山”前面,“立交桥”、环城公路、火车道构成了一幅交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长长的火车载着各种货物奔向祖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车行驶在“环城公路”上……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看了这盏灯,我们仿佛看见了草原明珠白城的前景。这盏灯体现了我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祖国改革的伟大成就。

圆月高挂在天空,夜已经很深了,步行街里还是那天么热闹,欢声笑语滔滔不绝。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只好依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步行街,可那别出心裁的彩灯和那一张张笑脸却仍浮现在眼前……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五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虽然今年的元宵节下着雪,但家家户户仍然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吃元宵啦!”妈妈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嘴里高兴地叫着,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像元宵一样蜜甜,我嚼着绵绵的、甜甜的豆沙馅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过元宵,我们一家人便欢快的来到街上看烟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各个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们随着人流来到政府楼前,这里是看烟花的好地方,只听见“咚当”的一声,一个大花盘在空中骤然开放,从中绽放出无数个色彩斑斓的花点,顿时把美丽的夜空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声;紧接着两束五光十色的光束相互喷射打斗,只见两者实力相当,还好他们在最后时刻握手言和,才平息了这场玩逗;又听见“砰”的一声,一个小圆点爆裂了,迸出无数个小圆点,它们像一个个小伞兵从空中飘落下来,一会儿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们陶醉在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忽然底下等着上场的烟花着急了,迫不及待地喷射出来,像火山爆发一样;这时又有两束光花在下面倒着往上撒花点,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接着“降落伞”上场了,他们穿过像雨点一样的光点凯旋而归,这时又由下而上喷射出猛烈的火花,好像在祝贺他们______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龙腾虎跃灯、富贵花开灯……把整个平鲁区装扮得更加美丽。2010年是虎年,花灯的主角是十二生肖中的虎,一个个金虎显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劲真让人好笑,它们好像在说:我老虎今天也该扬眉吐气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县政府门前的龙灯,它们是那么的雄伟壮观,引来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抬头望去,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空中,还有无数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又叫许愿灯,它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快乐。

这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