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

时间:2023-05-29 18:0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治疗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治疗师

第1篇

【关键词】人格;关键因素;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2-01

0 引言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干预,以达到减轻心理痛苦、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促进人格成长和发展的目的。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心理治疗与其他形式的支持干预有所不同,心理治疗师几乎都是运用他们自己的人格、价值观和信念来影响和帮助来访者,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就此而言,心理治疗师的人格特征显然是治疗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心理治疗师的人格是其成功完成心理治疗的决定性因素

成功完成治疗工作的两大支柱是人格和技术,但要区分其重要程度,依据班克特教授的观点,人格高于或先于技术,是决定性因素。在治疗工作中,良好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治疗师自身健康的人格而起作用[1]。心理治疗师是否具有必需且普遍的人格,是否认识到健康人格是完成心理治疗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否认识到“病”与“非病”只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截然划分

治疗师具有怎样的健康观或如何看待心理疾病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尊重、平等地接纳来访者。治疗师需要更为人性地看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绝对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心理相对健康的人身上也会存在着各种消极的人格特点,心理相对病态的人身上也会保留某些正常的精神生活功能。

1.2 能否具有容纳性

心理治疗师要能容纳来访者的一切不满和恐慌,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帮助他们处理其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所谓镜映、足够好的母亲 [2]等,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来访者的问题形成往往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非容纳性,治疗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重新营造容纳的心理环境,补足患者的缺失,使其重新感受到所谓的安全感。如果一个治疗师的人格本身就是易被搅动的,他就会拒绝去面对来访者的负性情感;如果这个治疗师是过于攻击、控制的,他就会使来访者在释放负性情绪时创伤得不到修复,形成治疗性的累积性创伤。

1.3 能否掌握好运用技术的时机

心理治疗的技术是从最富人性最自然的“爱”的交往中观察、提炼总结出来的。“无痕”是咨询与治疗的最高境界[1]。好的技术必须与好的运用时机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要把握住“好的时机”有赖于治疗师的人格。一个正确的建议,在患者没有足够行动力时就给出,将进一步加重来访者的焦虑;对于有些自我评价较低的病人,会加重他的负疚感。

1.4 能否运用好反移情作用,而非付诸行动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反移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治疗师通过自己的反移情去感受、理解来访者,推测他在其他生活场景中的情感、行为模式。反移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应,是由治疗师发生在自身的事件造成的,起干扰作用;二是由来访者的移情造成的,是来访者特有的行为情感使治疗师产生的。治疗师应运用专业训练和自我探索去区分它们。反移情要求治疗师有足够的节制能力。另外,当治疗师有复性情绪时,不能将这些感受付诸行动。这些都需要治疗师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1.5 能否起到榜样的作用

一位心理治疗大师说:“一个放松的人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心理治疗师一般是达到了较好自治状态的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点就是自我接纳,有利于去欣赏自然和生命的种种景观。这种自在状态与一般意义上的智力活动相关不多,却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必须达到某种自身的和谐才能对来访者起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榜样作用。

2 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所具有的重要的、普遍存在的人格特征

有证据显示不同治疗师人格模式之间更多的是互相重叠而非互不相同[3]。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治疗师中的确有一些重要的、普遍存在的人格特征。Zeddies也强调“临床工作最富有挑战性的一面在于治疗师有必要不时的去理解他们自己的心理和情感动力”[4]。咨询专家曾列出了对未来的咨询专业的学生重要的22项人格特征,包括共情、接纳和温暖。Burnard同样发现诸如共情、不做评判和理解被认为是一个咨询师最为重要的人格特征,同时有73%的受访者认为“好的倾听者”是一种人格特征 [5]。

3 我国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人格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心理治疗各种培训班已开始有泛滥趋势,其所有学员的筛选条件往往仅限于学历、专业背景等,而对其本人是否真正具备了心理治疗师应有的素质和个性特征,尚无人问津[6]。并且,我国目前的咨询师准入制度,考量的是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其人格的考量。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格对于心理治疗师完成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并作出对现有培训及考核标准的调整:不应仅限于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应注重其自我人格的探索、整合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吕伟红.心理咨询的共通因素与咨询师的人格条件.学术交流[J].2009,179(2)

[2] [美]克莱尔.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贾晓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Tremblay JM,Herron WG,Schultz CL.Relation between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and personality in psychotherap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 Pract,1986,17: 106-110.

[4] Zeddies TJ.Becoming a psychotherapist:The personal nature of clinical work,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personal allegiances.Psychotherapy,1999,36: 229-235.

第2篇

[关键词]叙事心理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95-02

叙事心理治疗形成发展于家庭治疗,凭借着新颖的心理治疗工作方式,在心理治疗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潮流。澳大利亚的Micheal White和新西兰的David Epston在1980年代将叙事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创新性的工作方式随后流行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叙事心理治疗实际上是建构个体对生命故事的意义解读,通过叙事的过程,理解当事人的叙述自己故事的固有模式,通过具有叙事治疗特点的工作方式,重构个体生命故事,帮助个体发现个体故事中的积极故事,激活个体生命故事的色彩,体验个体生命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一、叙事心理治疗观的理论渊源

后现代结构主义和社会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叙事心理治疗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支柱。

(一)叙事心理治疗观的后现代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结构具有一定的模型,比如人格类型、个性类型等,可以依据这些结构类型的划分去理解人类心理世界,比如内向的人可能是因为有内向的人格特质。但是,后现代结构主义认为,自我是由文化和历史塑造的,人并非与生俱来形成某个样子,而是受到历史偶然性的必然对个体成长产生影响的规则塑造而成。在叙事治疗中,治疗师不会关心一个厌学的孩子为什么厌学,而是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的个人意义,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学习的关系等,通过对话,使孩子撕下“固有”的标签,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叙事心理治疗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主动构建现实世界,而不是人们自己去发现现存的客观世界,进一步而言,并不存在客观的唯一标准,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丰富各异的观点和标准。收到社会建构主义影响的叙事心理治疗不再关注统一标准,帮助来访者看见更多具有个体意义的独特价值,重新建构个体生命的意义,而这一过程是发生在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过程中的,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同样影响了叙事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语言呈现方式。

二、叙事心理治疗的治愈因子探讨

(一)个体生命真实性的体验。作为核心技术和重要方式的外化对话,使来访者本身与遭遇的问题得以分离,来访者不再将自己看做是问题,而是生命故事中遭遇了某个困境,这样个体从充满问题的人生中脱离出来,将问题外化并且赋予名称,这样问题就变成了拟人化的存在,治疗师通过例如:“你觉得线圈(拟人化问题称呼)是如何让你和朋友关系疏远的”,这样让个体清晰的认识到遭遇困扰对自己生活的影响,通过轻松的对话方式,使得个体对自我进行探索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叙事心理治疗的方式与一位遭遇创伤经验的成年女性工作,治疗师邀请当事人为经历的创伤命名,当事人称之为黑暗鬼,并且与之探讨黑暗鬼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情绪、关系和生活等,黑暗鬼让当事人无法专注于生活,影响情绪,感觉到消沉和不快,并且影响睡眠的质量,经常感觉到不安和害怕,随后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理清思路,探讨当事人对黑暗鬼带来的影响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能不能接受这些影响呢?当事人表示不能接受,治疗师再提问当事人希望接受的状态是如何的,以此为替代故事的发展寻找突破口,这与李莹莹咨询留守厌学中学生、王茜咨询犯罪青少年个案所运用的叙事心理治疗外化对话取得的效果一致。

(二)个体生命故事得以丰富。叙事治疗的过程中,叙事心理治疗师全神倾听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并且通过提问的技术,不再让来访者沉溺于主流故事线,解构困住当事人的问题故事,协助来访者找到例外故事,让来访者发现其本身就具有能够协助自己解决生活困境的能力和资源,只是被困的自己只能看见困扰的问题而忽视了当事人本身就具备的积极的资源和能量,叙事心理治疗师通过不断地与当事人进行提问,互动和审视等的工作,让当事人体验到自己的生命蓝图不仅仅只有一条发展路线,困境的解除不仅有一种方式,而是多种的、丰富的和灵活的。当事人的生命故事被丰富了,变得有更多的色彩和可能性,当事人找回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感和自信心,并且学会应用资源。受到黑暗鬼困扰的当人,谈到有的时候好像黑暗鬼对自己没有那么的纠缠,这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故事线,是偏好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叙事心理治疗师可以让当事人多说一点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什么时候你觉得黑暗鬼对你没那么纠缠,是如何发生的等,叙事心理治疗师通过提问引导当事人探索这一主题,将其发展成为丰富的独特故事。其他的叙事研究者用此方法亦取得显著成果,赵兆在与一例情感障碍的儿童工作时,协助当事人找到替代故事,发展出自我保护的意义事件蓝图。

(三)叙事治疗师态度和角色的治愈性。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治疗师被认为是专家,作为当事人治疗方案的设计者和心理功能的调整者,改变的责任被心理治疗师所承担,治疗师控制和影响当事人的变化与发展,引导当事人的改变,进而使得当事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在叙事心理治疗师看来,传统心理治疗师以专家的身份和心理知识的背景与当事人保持心理距离,并且依照结构化的思维让当事人依据“设定”而变化,使得当事人失去了自己生命故事自然发展和呈现的脉络,无法审视问题与个体的关系,无法寻找例外的独特事件。作为叙事心理治疗师,更多是思考如何协助当事人发展出更多有效的想法并且加以应用,不对当事人的生命故事做任何的预期和预测,与当事人一起等待生命故事的展开和呈现,治疗师不在处于心理治疗的中心位置,中心位置是当事人本身。叙事治疗师和当事人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叙事心理治疗师对治疗情境是开放的态度,以与当事人协作的态度,营造积极的治疗关系。此外,治疗师与当事人对话互动,影响当事人的发展和变化,不设定任何当事人的发展路线,当事人形成更多的影响自我发展的影响力。

第3篇

这戏剧性的一幕只是开始。没过多久,这个“不幸”的手机就被迫长期处于关机状态,因为只要开着,它就响个不停。好几个咨客轮番“轰炸”,“都是骂我的”,有人一天打了50多个电话,发了200多条短信,“铃声常常在半夜响起”。

曹昱未曾想过自己会有被如此“围攻”的一天。她是有着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也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心理专家朱建军的太太。

引发这一幕的,是2013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部法律:新《精神卫生法》。第23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第51条则规定“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这意味着,“如果我继续像原来那样做心理治疗,就违法了。”曹昱说。然而,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过程,哪怕不接新的咨客,原来那些怎么办呢?按照新法规定,只能中止治疗,往医院转介。

4个月过去了,意料不到的一些后果,一一显现。 一夕退10年

很多受访咨询师都记得2011年6月10日,当天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官网公布了《精神卫生法(草案)》(下称《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一开始没有太关注,想着精神卫生法嘛,管的是精神障碍的问题,跟心理咨询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咨询师王璐说,“但当晚即接到朋友电话,曰,‘我们以后不能做神经症的治疗了’。”王璐大为震惊,反问,“我们不做,谁做?”她上网找到《草案》,一看,就如被兜头淋了一盆冷水。

《草案》将心理治疗与医疗机构直接捆绑,让王璐感觉回到了上世纪—彼时人们尚不知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为何物,1982年陈佩璋在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开出第一个综合医院对外挂号的心理咨询门诊,被视为中国心理治疗发展的开端,其后各地医院也陆续开出了很多心理门诊。

那么医院心理门诊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呢?2013年9月2日,广州市中山三院心理科诊室外侯满了人,很多人天没亮就守在冷冷清清的挂号处外准备“抢号”,然后一直等到中午;也有人远道而来,轮不到号,不甘心离开,不断徘徊。15到20分钟左右,前面的人从诊室里出来,而后面的人早已等得心浮气躁。

“进去之后,基本上就是医生跟你谈一会儿话,了解症状,然后开药、走人吧。”小鱼如今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2003年,她曾因为心情低落和严重失眠到医院看心理门诊。谈话不到20分钟,诊断是“轻度抑郁”,医生给她开了一盒安眠药—在心理学界看来,这种“解释性语言+精神类药物”类似的模式,只能说是传统精神科的变形,离真正的西方心理疗法还很远。 “灭火”还是“去根”

吴小进200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进修于耶瑞休精神病医院,师从院长霍夫曼及儿童精神分析师黑布什。回国之初,对精神分析兴趣浓厚的他曾打算在医院大展拳脚。

然而,先后在西安和武汉担任过一年精神科医生后,他即萌生退意。“医院的心理门诊工作基本上由精神科医生兼任。”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上亿人有心理障碍,精神科医生却只有2万人左右。姑勿论很多精神科医生根本没有学过心理治疗,按照心理治疗设置,治疗师每次至少要跟每个患者面谈50分钟,算下来一天最多只能接待6人,“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每个医生每天要挂20个号左右,还要应付患者加号的要求。

因此,虽然心理门诊林立,在医院里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心理治疗。9月3日,任职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主任医师、精神医学博士丛中发表微博称:“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比心理治疗见效更快,医院里的医生宁愿开药,也不太愿意费心巴力地做心理治疗。焦虑如同内心着了火,药物相当于消防队,能灭火,但是不去根儿。”

这也是当年吴小进内心的感受。“在医院里,看到很多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解决问题的患者一直受症状之苦;也看到很多普通的心理问题一步步变得严重,渐渐强化至精神障碍。”这对他的内心是极大的折磨。一年后,他毅然离开医疗系统,转行从事他认为真正能“去根儿”的临床心理工作。 医学模式把心理障碍人群定义为“患者”,而心理治疗却主张“去患者化”。除重性精神疾病以外,心理专家一般不主张把包括神经症在内的各种心理问题看作“疾病”,其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格的健康与完善。

现在,吴小进是西安心路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每周接待20名左右的咨客,是身为精神科医生时一天的接访量,然而工作方向已是截然不同。 “病”还是“没病”

2007年,靠安眠药度日的小鱼参加了一个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成长小组,获益良多,“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困扰我的模式都在这里清晰呈现了出来”。不久,她又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做一对一的“个人成长”体验,“终于看到了多年以来情绪症状的心理根源”。小鱼眼盈泪光,短短3个月,每周一次的谈话,六七年的失眠不药而愈。“整个过程里,没有病人,没有抑郁症,只有幽深的自我探索之路,以及老师耐心与包容的陪伴。”如今她神采飞扬得耀眼。

“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以来,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就渐渐从医疗行为中分离出来,变成一种人际互助行为,与医学治疗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二者之间甚至存在一些根本性分歧。”朱建军告诉《南风窗》记者,医学模式把心理障碍人群定义为“患者”,而心理治疗却主张“去患者化”。除重性精神疾病以外,心理专家一般不主张把包括神经症在内的各种心理问题看作“疾病”,其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格的健康与完善,认为人一旦走上创伤修复和自我成长之路,各种心理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这两年,吴小进的咨客里有一半以上曾被医院诊断为“神经症”。“社会上的普通人真要去诊断,多少都会有一些。工作非常忙的阶段,人会接近焦虑症状态,抑郁症也很普遍,在心结没打开前,甚至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从讳疾忌医,或从精神科走向心理咨询机构,是个微妙的过程。吴小进感觉,近10年里,医院心理门诊几乎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但心理治疗在国内却有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主要得益于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这是非医学背景从业人员进入心理咨询领域的开端。

经过几年的人才培育,2007年前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开始蓬勃发展,各个心理流派的咨询技术培训在全国遍地开花。在很多大城市,人们已不再对心理问题谈虎色变,参加心理小组和心理学课程甚至成为时尚。

这本是心理治疗领域发展风起云涌的10年。然而新《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冷不妨打破了这一格局。“把心理治疗重新划入医疗领域,这相当于把一大批已经渐渐‘去患者化’的人群重新贴上病理标签,对社会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有害!”王璐激动地说。 名分之争

“弗洛伊德那一套?谈话治疗?这些问题(神经症)你们根本解决不了!”一位精神病学专家冷笑,劈头盖脸对韦志中说。这是年前一次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研讨会上的一幕,后者是从事临床心理治疗超过12年的咨询师。

朱建军透露,据他了解,新《精神卫生法》的起草小组里,一个真正代表心理学界观点的学者都没有,只有少数同时具有精神病学专家和心理专家身份的“跨界专家”,但他们基本上都是代表精神病学立场。

对于这样的局面,韦志中丝毫不感到意外。这几年他常常参加全国的学术研讨会,早就感觉到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之间微妙的关系。

理想状态里,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都应该像西方国家那样,以两个平行系统的形式,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甚至形成互补。

罗兴伟是湘雅医院精神科的主治医生,虽然他持有传统观念,认为“医学取向的治疗才能真正保障患者利益,心理治疗只是辅助手段”,然而在医疗门诊无法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的现实下,他偶尔也会建议患者到有资质的心理机构去接受辅的心理治疗。同样地,对于抑郁程度较重的咨客,吴小进也会建议他们到精神科开一些抗抑郁药缓解症状。

然而,这是一个争夺话语权的时代。怎么做是一回事,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二者服务的人群完全没有交集,相安无事。精神科治精神障碍,心理咨询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冲突。问题就出在交叉地带上,神经症大家都可以治,治好了算谁的?”韦志中说,彼此都不会放弃话语权。 既然《精神卫生法》根本起不到真正限制心理治疗的效果,那么它令心理学界鸡飞狗跳的真正影响是什么?朱建军认为,“是剥夺心理学界的话语权,乃至名分,阻碍整个学科的发展”。

只是,咨询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科在中国的起步都比较晚,学术势力远比不上早已根深叶茂的精神病学。长时间以来,主流话语权掌握在精神病学界手上。 谁是受害者

今年5月以来,心理学界召开了几次网络和地面的论坛,除了集体吐槽外,主要内容还是讨论以后到底还做不做神经症的治疗。

“继续做啊。”吴小进笑着说,“不接的话,一半以上的咨客都得推掉了。”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咨询师们很快就发现了法律中的矛盾之处。既然心理咨询师没有神经症的诊断权,理论上他“不可能”判断出自己的咨客是否有神经症。哪怕咨客透露了自己的“病史”,吴小进同样有应对之法,“我们只以解决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为咨询目标,咨询过程中咨客的神经症只是‘不慎’好了”。

韦志中说,他正要求工作人员9月份修改咨询机构网站内容,上书“专治六神无主、心慌意乱”。他比吴小进小心,“开门就说自己抑郁的一律不接,以防有关部门‘钓鱼’”。

当然,也有像曹昱这样刚烈的咨询师,坚决不愿意戴着“镣铐”起舞,认为“那样的治疗师是被‘’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乱象丛生当中,利益直接受损的反而是患有心理障碍的求助者们。8月,已经服用抗抑郁药数月的大学生小政找到朋友极力推介的心理咨询师扬子,扬子一听他手上有医生的诊断报告,马上祭出了《精神卫生法》,小政只好再三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说出去”。面对咨询师们不同的底线,求助者们很难抉择对既往病史该说还是不说。

既然《精神卫生法》根本起不到真正限制心理治疗的效果,那么它令心理学界鸡飞狗跳的真正影响是什么?朱建军认为,“是剥夺心理学界的话语权,乃至名分,阻碍整个学科的发展”。

“新法实施后,将来心理治疗师的认证肯定会由医疗体系把持。也就是说,将来如果我要考心理治疗师,必须放弃自己的学术观点,迎合精神病学界的观点。如果我不愿意这么做,那么以后哪怕在神经症治疗上做得再好,都不会再有名分,没有办法总结经验,没有办法,否则就‘违法’了。”朱建军除了是林业大学教授外,还是中国“意象对话”和“回归疗法”心理治疗技术创始人。对他这样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学术上的“封杀”。

“这就像是所有心理学家都被迫当了‘二奶’!”他说。

第4篇

关键词:强迫症;团体心理治疗;服药依从性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通常所指的强迫,在较常见的精神疾病中,强迫症的患病率排名第4位,年患病率约为1%[1]。主要症状为频繁而持续的强迫动作或强迫观念[2]。症状严重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是较难治的精神障碍。而维持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很关键。大多数强迫症患者,缺少对疾病的认识,擅自停药或者是不持续服药容易造成病情反复。而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于维持治疗有很大帮助。心理治疗按形式可分为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等。团体心理治疗(Group Psychotherapy)是将面临困扰的多个当事人集中起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一般常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团体准备阶段、团体初创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3]。通过团体心理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非理性认知做出纠正。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心理科病房收治的8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干预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女30例,男52例。入组标准:年龄在13~70岁;病程在3个月~1年。符合ICD-10中强迫的诊断标准,将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 两组均采取氟伏沙明药物治疗,均以50mg/d为起始剂量,最高用量200~250mg/d。

1.2.2心理治疗 干预组在接受该药治疗的同时,采取团体心理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干预组分为三组,每组13~15例,每组由1名治疗师负责。第一阶段每位治疗师都需与本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以便了解其病情特点,做好准备工作。建立关系营造氛围,使团体成员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第二阶段:每位治疗师对本组患者进行12w的团体心理治疗,1次/w,每次约为60min。其中主要包括4次的团体初创阶段,此目的在于使患者之间、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相互信任,建立起感情基础。随后进行的5次辅导,为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此阶段可使患者逐渐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整体,每一位患者都可以表现出各自生活中正常的状态,彼此支持纠正其自身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患者做出相应的改变。第三阶段:以3次辅导结束此次治疗,治疗师们需要为患者纠正其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鼓励其做出改变,并指导其获得正确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帮助患者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与工作[4]。

对照组健康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一般健康宣教。频率和时间与干预组相同。

1.3疗效及依从性评价

1.3.1强迫症状评价工具 本研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 Obsse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5]对患者的强迫症状进行定期评估。

1.3.2强迫症状评价方法 分别在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w末、8w末、12w末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进行评价团体心理治疗干预效果。

1.3.3依从性评定 患者出院后,嘱患者每4w前来复诊,确定其遵嘱复诊率。划分服药依从性为:①依从:完全遵医嘱服药;②部分依从:约一半时间不遵医嘱服药或停止服药;③不依从:拒绝服药。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及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评定 见表1。

表1显示随着治疗的进展,干预组的耶鲁布朗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4w末、8w末时两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在12w末时,合并团体心理治疗的干预组强迫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均

2.2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服药依从性及遵嘱复诊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χ2=11.06,P

3 讨论

强迫症患者都希望能够摆脱症状,但却因缺少有效手段而十分痛苦。强迫症的病理本质迄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尽管诸多研究均提示强迫症的发病与生物因素有关[6],但其病理心理学观点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有研究认为强迫症的病理心理本质在于患者同时有成年的部分和幼年的部分共同存在于患者的“自我”中,形成缺乏完整自知力的矛盾的心理状态[7]。

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果相近,团体心理治疗能较好的提高强迫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团体感受到了一个安全的、平等的、尊重的氛围,每个患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治疗师和其他患者对他们的善意和尊重,并能够认识到服药治疗对于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服药可以得到更多的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增强信心,坚持用药[8]。而治疗师则可使患者辨别并理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当建立了良好的团体规则,并形成很好的团体凝聚力之后,团体中每个成员的互动、情感反应等方式可使患者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恰当的防御机制和错误的认知模式,并有了改变的可能。而角色扮演等治疗手段可以使患者逐渐学会全新的、并且有效的应对方式,促成其改变。而团体中一部分成员的率先改变可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其他成员便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实现自己的改变[9]。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治疗对于强迫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并能改善强迫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ubramaniam M,Abdin E,Vaingankar JA,et al.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prevalence,correlates,help-seeking and qualityof Life in a multiracial Asian population[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Epidemiol,2012,47(12):2035-2043.

[2]孙建.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强迫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88-88,89.

[3]Ruscio AM,Stein DJ,Chiu WT,et al.The epidemiology of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Replication[J].Mol Psychiatry,2010,15(1):53-63.

[4]王纯,张亚林,张宁,等.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7):598-602.

[5]张一,孟凡强,崔玉华,等.修改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的临床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5):205-207.

[6]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1.

[7]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113-114.

第5篇

Application of Drugs in Psychotherapy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drugs on psychotherapy.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 based mainly not only on diagnostic types and subtypes, but also on the goals and stage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Psychodynamic meanings about medication in psychotherapy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Pharmacotherapy, Psychotherapy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美国精神病学和其它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对药物治疗单用或结合心理治疗就存在分歧[1]。随着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经验的积累,另有一种逐渐增加的倾向则是主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合[2]。本文就心理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有关作一综述,药物治疗对心理治疗可能的,哪些情况需要用药、用药可能出现的心理动力意义等。

1 药物对心理治疗的可能副作用

(1)药物导致症状减轻,病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动机减弱。大多数精神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精神烦燥,神经症性焦虑,或其它症状,这样病人对心理治疗的动力将会大大减弱[1]。根据这一假设预测如药物太有效,病人就不再寻求心理治疗,因为他已从症状减轻中感到满意,于是停止进一步的深层次的人格特征的改变[3]。

(2)药物治疗削弱病人的防御能力。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会过早削弱一些重要防御功能,接着会发生症状替代或其它症状形成的补偿机制。有人报道心理治疗实践如催眠治疗后可能会有新症状的形成[1]。这是假设症状在冲突与防御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焦虑、抑郁、紧张过早减轻会扰乱这一平衡而且释放更深层次的冲突[1,3]。

(3)对期望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来说,药物治疗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1-4]。如病人期望心理治疗而给病人服药会有一定副作用。病人会对药物没有兴趣,对药物怕成瘾或怀疑者也可能不服从治疗或不规则用药;另一方面可能使有些病人感到失去自尊,他以把开药方当成外界的一种控制,或认为治疗者认为他已不能处理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对有一定文化层次、重视心理治疗和自我实现者。对心理治疗的期望因地位、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而不同,在一些相信心理治疗的病人中,用药常被认为是一种失败。

2 药物对心理治疗可能的正性效果

2.1 药物使病人易于接受心理治疗

这一假设最常用于心理和药物结合治疗的原理中。其机制认为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改善了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症状,病人的心理病理和/或情感障碍减轻,继而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此时病人能更好地在心理治疗中进行交流和获益[1,3]。一方面,有一定水平的焦虑、恐惧症状对维持心理治疗的动机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过度的紧张、焦虑症状也常导致病人有效参与心理治疗的能力下降。

2.2 药物影响自我功能而促进心理治疗

有些药物影响言语技巧、改善认知功能、改善记忆、减少分心,促进注意集中等。这些心理功能或能力是自我功能的主要成份,因为适当的自我功能是参与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且能增进病人从心理治疗中获益[3]。

2.3 药物促进疏泄

疏泄(Cathersis)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基本技术。在癔病的中,一些药物特别是静注巴比妥类药物已用于促进这种效应[1]。这些药物能帮助发现记忆、降低防御、使病人防御的材料进入意识[1,4],增强自我意识感觉、情绪情感、躯体经验的感觉等,以促进心理治疗进程。

3 决定心理治疗中使用药物的因素

许多因素影响心理治疗中使用药物的决定,最关键的是治疗者对治疗的取向及诊断[1,3]。

3.1 治疗者对治疗的取向

领悟取向的心理治疗者较少使用药物[4]。因为使用药物①使治疗者脱离了中立的观察者角色;②也表示一种主动的操纵,使治疗重点转移到对症状的解除;③药物可满足某些驱力,也使治疗关系趋向现实关系;④药物的掩盖了症状,增加理解上的困难;⑤应用药物后,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往往不易被激发出来。但在下述情况下可适当用药:①焦虑过强妨碍治疗进程时;②失眠过于困扰时;③创伤性神经症用药催眠进行麻醉时。支持性心理治疗中使用药物非常普遍。

3.2 诊断

决定用药或心理治疗,诊断是另一关键因素。

重性抑郁或精神分裂症病人特别是急性期,药物治疗仍是非常有价值的[1,5]。中度以下非精神病性抑郁病人对认知心理治疗或抗抑郁剂哪种反应好些仍无定论。一般认为结合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急性期反应并不比单药治疗优越,但对于复发预防方面,大多数研究认为认知治疗单用或结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慢性抑郁病人对药物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比急性抑郁者都要差。有家族抑郁史、REM潜伏期缩短者对药物反应较好[1,6]。

不少研究者将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5,7,8]。但一般认为,没有适当的药物稳定,单从心理治疗不能取得效果。也有研究提示:在药物的维持下,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如角色扮演、练习、家庭作业等不失为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9],使病人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获得一些社交知识和技巧。也有研究者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不同家庭干预计划的研究[1,10-11],这样能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倾向,病人的社会功能可能得到提高。

强迫障碍中不同亚型治疗选择不同。只有强迫思维无仪式动作者药物治疗为首选;有仪式行为的强迫症患者,既可用药物也可单用行为治疗;有妄想信念或合并重性抑郁等强迫症患者,往往先用药物控制某些病态信念或症状,再合并行为治疗消除一些仪式动作。焦虑症本身具有生理和心理两种成分。生理症状如自主神经过度活动、运动紧张可通过抗焦虑药物的应用得到缓解,但心理症状如不合理的恐惧、害怕、担心及人际关系困难,则要领悟取向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或行为治疗来改善。对严重源于心理冲突或同时存在人格障碍者需更深层次的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患者对心理治疗有特别的阻抗,倾向于破坏性的治疗性移情。鉴于此,临床医生提出了各种治疗方法,如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有调查认为56%的门诊此类病人接受药物治疗[1],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均有非常高的脱治率。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借药物帮助病人获得情绪气氛,病人能更好地利用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反过来也可增加服药的顺从性,这种结合治疗的方式也许能使脱治率得到一些控制。

神经性厌食被认为是有多种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缺陷的一种障碍,需要药物和心理治疗结合。药物主要处理体重低、抑郁、强迫焦虑等症状,心理治疗主要处理摄食行为、社交技能缺陷、家庭交互影响、害怕成熟、独立及体象的歪曲等。

总之,药物和心理治疗的选择性涉及不同的诊断及同一诊断的不同亚型。

3.3 治疗背景

药物治疗家与心理治疗家分开进行与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问卷调查显示:心理治疗家治疗的病人中79%接受了药物治疗,精神病学家治疗的病人中63%接受心理治疗[1]。国外大多数情况是心理治疗者不能处方药物,而需要医生开药,精神科医生由于时间知识的限制,不能同时提供心理治疗,这种三角关系会使病人得到更丰富的治疗计划,但也让病人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知识背景感到迷惑[1,12]。国内大多数心理医生曾经从事过精神科工作,有处方权力。也有纯心理系毕业从事心理治疗不能开处方的,这样,心理医生同时可以开处方的则合并用药的机会较多,心理治疗家不能开处方的则要另外的医生开药,合并用药的可能性相对较少。如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不同医生进行的话,就要协调好其中的关系,避免两个医生间出现分裂的倾向[2]。

其它因素还包括治疗形式(个别、团体、家庭或婚姻治疗)、治疗会见频度和长度、治疗目标(最小花费、症状减轻、复发预防、人际改变等)、药物的种类、服药方式等[1,3]。

4 心理治疗中用药可能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第6篇

2003年,由老戏骨尼克尔森和喜剧明星亚当・桑德勒共同主演的《情绪训练班》在美国上演,拿下当周票房冠军。这部大受欢迎的电影描写的是一种理想的心理治疗。

主人公戴夫是个循规蹈矩的小职员,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老板面前唯唯诺诺,喜欢一个女孩子很多年,就是不敢求婚。一次戴夫乘机旅行,和空姐发生冲突,被判去参加“情绪训练班”。

一个叫巴迪的怪老头主持训练班。和其他“心理大师”一样,他也有吓人的头衔,还有一大堆专著。然而和那些仪表端正、举止得体的心理大师完全不同,巴迪外表邋遢,疯疯颠颠,一会儿向陌生人竖中指,一会儿在大庭广众下嬉笑怒骂,一会儿把盘子摔到墙上。因为法官命令戴夫必须由巴迪陪同进行训练,怪老头干脆进入戴夫的生活,将他折磨得够呛,甚至要夺走他的心上人。

影片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心理治疗,其目的不是要让他如何克制自己的愤怒,而是教他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是戴夫的女友和巴迪设下的计谋。他们努力帮助戴夫融化掉多年形成的“壳”,帮他建立新的自我。

这部片子里所表现的心理治疗完全不同于现实。在现实中,心理治疗可以制怒、减压,却不能令人增加勇气。主人公戴夫谨小慎微,正是广大白领阶层的缩影。而他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成长的标志,竟然是敢于在老板面前拍桌子!

在好莱坞的另一部心理片《麻木》中,心理治疗专家都呆在自己的诊所里,像观察病人一样观察来访者。而《情绪训练班》中只是在开始时出现了“小组心理咨询”的场面,余下的情节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巴迪是在戴夫的生活里教他怎么改变自己。

从效果来看,这当然最好不过了。心理治疗室不同于现实生活,在那里形成的心态变化往往难以延续到现实中,然而这样做要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非常之大,使得它根本不能实现。在《麻木》中,主角哈德森每换一次治疗师,就要计算一下口袋里的钱,经常抱怨自己花了许多钱却没有效果。反观《情绪训练班》,戴夫在剧中遇到的许多人都是巴迪偷偷安排的,其中有法官、警察、橄榄球运动员。有的人不仅被安排在特定场合与戴夫接触,甚至还要化妆以改变身份。单是巴迪本人消耗在戴夫身上的时间就长达数周。而戴夫由于是被法官强制接受心理治疗,因此不用付任何费用。这等活雷锋般的好事,在现实的心理治疗中当然完全不可能存在。 10977

第7篇

心理治疗同心理学本身一样处境微妙,它既是存在的,又是极其抽象的,魅力非凡又难以驾驭。

简单来说,心理治疗就是用技巧帮助对方理清思路,发现内心的真正想法,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但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对方必须突破内心的障碍,追根溯源自己行为模式的形成,真诚地对待治疗,努力做出改变。这都需要治疗师恰当地运用心理治疗技巧,并且敏锐地处理与对方的关系。

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说,“实质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精神分析理论中所强调的“投射”、“阻抗”、“防御”等等其实都是在讲“关系”―面对治疗师,人们有时会错误地理解他的情感表达到,会不愿意讲真话,甚至会无意识的迟到来表这对心理治疗的抗拒。

欧文・亚隆在每一本书中都强调,“病人与医生的关系就是治疗的核心”。在他的笔下,治疗师一样充满七情六欲,比如男性治疗师总是被女性来访者深深吸引,他们一边克制自己性的冲动,一边苦苦思索对策。通过互动丰富的咨询过程。亚隆展示了其背后的暗流汹涌。《诊疗椅上的谎言》中,女主角卡萝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诱惑治疗师恩尼斯。恩尼斯内心十分惶恐,同时又难以抵挡卡萝林的魅力。痛苦的煎熬之后,他选择在一次治疗中坦白自己的冲动,并对两人的关系表示困惑,而他此番真诚表白,终于让卡萝林卸下全副武装,重新找到自我。

关系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意义非凡,作为每个平凡的个体,我们也时时受到关系的牵绊。我们不停地接纳和反馈外部信息,接受暗示并自我表达,这样的关系互动才构建出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对心理治疗感到失望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预想的“现成答案”一大部分治疗师会对“我到底该怎么办”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在米尔顿・艾瑞克森看来,“心理治疗就像在山顶上展开滚雪球的游戏,一旦雪球滚下山坡,必将愈滚愈大,最终变成一场符合山脉形状的雪崩。”他所做的,只是恰到好处地推动“雪球”,将来访者自身的力量凝聚,使变化顺理成章地发生。

哦,买高的!

省略/igod

我们已经送很多人去见过上帝了,在网上,你也来吧。自从听说有聊天机器人这玩意,我们就相信其中会有一个叫上帝的,早晚的事。这不,很多人已经和这位上帝聊过了:

“嘿,上帝,怎么样?”

“哈,还不错。”

“你跟哪儿待着呢?”

“我在天堂,自己的电脑里。”

上帝还经常以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大智若愚:

“a?”(典型的Chinglish)

“abc……”

“abc”

“def'’

像其他聊天机器人一样。上帝无非也是用一系列的关键词、脚本库加通用回答在应付我们。不过,谁叫他名为上帝呢,这增加了对话的乐趣。我们试着把网上的问题问上帝:

“怎么才能盗取别人的银行卡密码?”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

是啊,上帝绝不引导你为恶。

布下迷宫十亿

第8篇

心理诊室是什么样?

心理诊室是心理医生工作的地方。在医院里,心理诊室和其他科的诊室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是一间很普通的房间,有诊桌、坐椅、诊床,只是心理诊室一般设置在相对安静的地方;最大的区别是一间诊室里只有一位心理医生,而不是几个医生共用一室,这样就保证了谈话的私密性。社会上开设的心理诊所中,诊室的装潢相对要讲究一些,桌椅设置更舒适一些。总之,心理诊室很普通,没有什么神秘感。

心理医生用什么来治疗?

心理医生用什么来治疗呢?简单地说,心理医生就是凭着一张嘴来开导患者的。在心理治疗中,语言是最基本的治疗工具。那么有人就要说:“心理治疗不就是聊天吗!”这样说不无道理,因为谈话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中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但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普通的聊天截然不同。在心理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治疗理论,利用一定的治疗技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影响或改变来访者的认识,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最终,让他们战胜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见,心理医生是靠“治疗性谈话”来工作的。

心理医生是怎么下诊断的?

通常心理医生在第一次接诊中就会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判断,也就是作出医学诊断和心理诊断。

所谓医学诊断就是判断来访者是否患有心理疾病,患有哪种类型的心理疾病,以确定他是否适于接受心理治疗(如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就不适合接受心理治疗),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抑郁症患者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药物治疗)。大多数来访者带着困扰他们的问题来求助,这些问题可能是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难题,或者其“问题”本身就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这需要医生在首次接诊时就加以判断。

心理医生在对来访者作出医学诊断后,就要做心理诊断了。所谓心理诊断就是确定来访者有哪些心理问题需要帮助。来访者最初提出的问题可能都是表面的、浅层的,医生要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如来访者对问题的认知、应对方式、人格因素、成长环境的影响、现实存在的问题等。当然,心理诊断并不是可以轻易确定的,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可能需要几次的时间,甚至需要在整个治疗中不断加以修正最初的判断。

什么是心理治疗?

第9篇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认知能力;心理护理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能够减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患者的认知疗法是临床康复期精神病常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错误认知和观念进行改变,使不良情绪与行为得到纠正,能够使患者正常的进行各种心理活动,最终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笔者现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护理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讨论,①此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所对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标准。②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缓解或已经消失,自知力已经恢复或部分已经恢复,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但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不是精神病的疾病状态。③此组患者均为积极主动要求治疗,能够配合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手段。④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家庭系统支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6-67岁,平均年龄为37.31±4.31岁,其中: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神经症患者11例,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例;进行认知心理治疗的次数为3-22次,平均治疗次数为(7.03±1,02)次,其中小于5次的患者10例,小于10次的患者12例,小于15次的患者8例,大于15次的患者10例。

1.2方法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方法。每周进行认知心理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0-60min。对于此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3个月。

1.2.1认知心理治疗方法有我科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医师开展认知心理治疗。

1.2.1.1准备治疗阶段收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其主要包括诱发精神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社会背景、人际环境关系、婚姻恋爱史、性格、工作能力、学习情况等进行收集总结。

1.2.1.2治疗阶段将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在安静的房间内并由咨询师与患者进行有关心理治疗的交谈与交流。注意对患者求诊的目的要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对自己内心存在的问题进行倾述,在交流中一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帮助患者能够找出问题所在,对患者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并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的方法。

1.2.1.3巩固治疗阶段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反复的认知治疗训练。尤其是针对病情反复的精神病患者,应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对错误认知及时进行纠正,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进行锻炼,以巩固认知心理治疗的疗效。

1.2.2效果评定此组患者经认知心理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自我感觉按三级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痊愈是指症状均消失,患者自感满意的病例;好转是指症状大部分消失,但是患者自我感觉部分满意的病例;无效是指症状未消失而且患者的自我感觉不满意的病例。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由于受精神症状和自我缺乏认知力的影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进入康复期后,患者的精神症状逐渐的消失或者缓解,自知能力能够恢复,当患者回归与社会会考虑今后的工作、学习、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等各种问题而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的问题,加之对自身所患疾病的错误认识,患者常常会产生悲观、自卑以及失望等消极的心理情绪,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以及出现意外自杀等严重后果[3]。因此,在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应适时认知心理治疗方法,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这对临床康复治疗有重大的意义。从以上报道可以证明,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心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期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力,对日后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银娥.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期负性心理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19(10):621.

第10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1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326-01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升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高压力、垃圾饮食及药物依赖等问题导致肿瘤患者的增加。大多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压力增加,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让一线的医护人员不堪重负,而综合医院的心理治疗极为缺乏,心理治疗师与临床科室沟通不畅是阻碍心理治疗的有一个障碍。如何让医护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投放在患者的治疗中,是当前面临的一重大问题。心理门诊定期下科室或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来源 患者选取2011年3月-8月入院患者68例,3-5月份患者作为观察组,6-8月份入院患者56例作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为有自主意识,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6-8月份心理门诊治疗师每周两次到病房查房,为每位入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如发现严重问题,转心理咨询室正规治疗。对比观察组与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采用行×列的x2检测,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 结 果

2.1 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发现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达到98.21%,而观察组患者仅达到83.82%,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观察组 68 46 11 10 1

治疗组 56 48 7 1 0

合计 124 94 18 11 1

x2=8.2,p<0.05。

2.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结果对照 两组患者出院时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查,结果可见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组别 例数 7分以下 7-14分 15-21分 21分以上

观察组 68 7 11 31 19

治疗组 56 9 29 13 5

合计 124 16 40 44 24

x2=8.21,P<0.05。3 讨 论

肿瘤患者发病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发病后心理负荷过大,加重了心理作用,患者焦虑不安,而临床医师不能进行专业心理疏导,而且大量的临床工作也是临床医师没时间进行的原因。走到心理咨询室的患者需要有极大勇气,故走下临床科室进行常规心理疏导与正规心理治疗,既避免了患者的尴尬,普及了心理治疗的知识,又避免了临床医师对患者反复做工作浪费的时间。

参考文献

第11篇

心理学在澳大利亚已是一门非常热门的专业,有38所大学提供心理学本科学位,其中很多大学也提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个专业属于冷门专业,澳大利亚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大约有10000多名,其中留学生只有数百人。由此可见,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学心理学,日后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

在澳大利亚,要成为一个心理学家Psychologist,需要至少4年的全职大学学习,获取心理学学士。也可以在3年的文科或科学学士之中主修心理学,然后再读一年的荣誉课程。之后,毕业生需要进行两年的专业学习或在注册心理学家指导下实习,这样一共6年才有资格在澳大利亚注册成为一名心理学专家(并符合技术移民要求)。但要成为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协会的成员,则必须完成四年的本科大学课程再加上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一些大学还提供博士研究课程, 可带薪负责指导学生。

心理学专业一般分为临床心理学家、临床神经心理学家、社团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教育及发展心理学家、健康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法庭心理学家,以及组织心理学家等。其中,法庭心理学家是帮助各方面提供法律程序上的证供,而组织心理学则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达最佳状态。

心理学毕业生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广,薪水不低。从事心理方面的工作可以在政府部门、社团、医院、企业、大学或私人单位工作。政府部门的心理学家的年薪在32515―89215澳元不等。澳大利亚心理学协会建议私人心理学专家每小时收166澳元的咨询费。

有人也许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Psychiartrist混为一谈,其实,这两种工作的范围都是针对心理的健康,这两类从业人员也经常一起工作,但是这两种职业是有区别的,首先在工作方面,心理学家一般是帮助心理正常的人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专家是帮助有心理疾病的人,但这一般是属于心理治疗师的工作范围。其次在学习方面,成为心理学专家需要至少6年的学习来取得专业资格,但不属医学学位。要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则需要先获得医学的学位,一般是6年的课程,之后再专攻心理治疗课程。另外,心理学专家治疗病人不能开药,心理治疗师则可以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哀伤;心理疏导;叙事疗法

一个人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所失去或破灭的东西多不胜数, “失去”有大有小。大的“丧失”,比如失恋、亲人离世等,需要我们花一段时间来处理由这些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有的人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悲伤过后继续好好生活;有的人则不能顺利地走出悲伤,这就可能需要做哀伤心理咨询了。在哀伤心理咨询时,运用叙事心理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相关理论简介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指咨询者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故事,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建构生活意义、唤起当事人内在力量的过程[1]。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和代表者是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

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2]是:(1)语言建构了现实,而非对现实的描述和反映;(2)“问题”是一种叙事,而非一种“存在”;(3)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叙事与社会的主流叙事之间的冲突或矛盾;(4)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

叙事心理治疗以社会建构论为方法论基础,主要的方法有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本文将通过案例来简单分析叙事心理治疗在哀伤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二、个案分析

来访者小端(化名)19岁,女,是某学校大一新生,因在新生入学SCL-90心理册查时 “恐怖”一项分数偏高而被校方安排前来咨询室做心理访谈。小端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小端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一年前,小端的外公因病去世(外婆还健在),当时小端正要参加高考,家人怕影响她考试就没告诉她。等小端回家的时候,外公已经下葬了。小端不能接受外公的去世,当她向家人或朋友诉说时,他们老是对她说一些“前面的路还很长”之类的大道理。小端感觉没人能理解自己对外公的感情,所以就不再向别人倾诉,一直把这种感情压抑在心里。最近一段时间一来,小端老是梦到外公,一闭上眼睛好像就能感觉到外公在眼前,已经对她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般对于像小端这种被校方安排而不是主动来咨询室的求助者,应该先向他们介绍心理咨询的含义、原则、咨询中咨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本文咨询师也是这样做的,刚开始来访者有所抗拒,并表示自己过的很好,没有什么要说的,但在咨询师介绍完上述内容后,来访者就开始有所松动了。下面是咨询过程(略有省略,咨询师用“咨”简称,来访者用“来”简称):

来(阻抗有所消除后):“我最近老是梦见我外公,他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我老是梦见他……”(来访者开始哭,心理防线开始被打开。)

咨询师什么都没说,而是递给来访者一张纸巾。来访者越哭越凶,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5分钟左右。然后,来访者就开始诉说自己的生活故事。

在叙说过程中,小端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哭泣。这个时候就需要咨询师默默地陪伴来访者,倾听她的哭泣,让她明白你一直都在关注着她,她的伤心有人愿意听。小端的心情渐渐的平息下来后,开始向咨询师讲述关于外公的一些生活事件。

来:“我永远都没办法原谅自己。外公对我那么好,我还什么都没有为外公做过,我还没有尽孝……”

叙事心理学把人的生活故事分为单薄的故事和丰厚的故事。那种仅仅围绕某个主题讲述出来的故事,可以成为“单薄的”故事,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不可能仅仅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并且,即使对于“同样的”经验也可以有不同的故事。单薄的故事往往包含一些偏见——自己的偏见和别人的偏见[3]。案例中,此时来访者一直自责自己没有尽孝心。因此,来访者的生活故事是“单薄”的,需要咨询师去帮助来访者挖掘“单薄”背后的“丰厚”。小端的生活事件是不能接受外公的死和自责没有尽孝,顺着这两条“线”我们可以引导小端去挖掘她生活故事 “丰厚” 的一面。

咨:“我能知道外公是怎么去世的吗?”(外化对话——叙事心理治疗的特征之一,这种谈话的方式将焦点从小端的自我谴责上移开。)

来:“生病,是癌症。外公一米八多的个子,最后瘦的就只有一小把骨头了,缩在床上一小点。连饭都不能吃,意识完全是模糊的,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咨:“你是说有时候你宁愿外公离开,而不让他再受病痛的折磨,只是你对外公还有未尽的孝心,所以才对外公的离去不能释怀,是吗?”(这个时候来访者的生活故事已经出现了“特例”,也就是说她其实是可以接受外公的死亡的。)

通过咨询发现,其实来访者并不是不能接受外公的离世,而是不能接受外公在没有享受到自己孝心的情况下离世。这就需要咨询师来引导来访者,帮助其澄清问题所在。

来:“是的。我还要报答外公呢,可是他却等不及。……”

咨:“因为你的私心,因为你不想自责,所以你宁愿外公痛苦的活着,而不愿他结束这样的痛苦。我可以这样说吗?”(运用面质促进来访者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但面质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上。)

来访者开始哭。咨询师默默递纸巾过去。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分钟。

咨:“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来主宰外公的生命。一个是外公痛苦的生活着,直到你可以报答他,在他面前尽孝;还有一个是,外公就这样离开你,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你可以考虑一下,你选择哪一个。”

来:(思考了几分钟)“让外公离开(语气很坚定),可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

咨:“外婆身体还好吧?”(这时,需要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在“自责”上继续纠缠下去了,要让来访者看到新的生机。引导来访者关注当下,活在当下,珍惜身边拥有的亲情)

……

来:“那我就应该对外婆尽孝,就像对外公尽孝一样了。而且,我最大的孝心就是应该完成外公的遗愿,让外婆好好的生活。还有外公也放不下我,他要看到我现在这样的话,肯定也是很担心的,我不能让外公为我担心了。老师,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外婆是外公生命的延续呢,谢谢你,这一下我全都想明白了。”(来访者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最后,我们还举行了一个仪式。在轻慢的音乐声中,让来访者闭上眼睛放松自己,然后把咨询师的手当做是外公的手。让来访者拉着“外公”的手,把最想对外公说的话说出来,然后放开“外公”的手让外公走,自己也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做完了,对小端的咨询也就结束了。

一个星期后,打电话问小端,她说她现在已经完全都想开了,咨询结束回去她就给外婆打了个电话,外婆很开心,她还打算一有空就回家陪陪外婆。小端还说,以前心情闷闷的,连与朋友的交往都很少,现在已经都好了,她会好好过自己的生活的。

三、讨论

Worden认为哀伤咨询需要经过四个阶段[8]:第一阶段是接受哀伤事实(让小端自己选择放开外公);第二阶段是经历及表达情绪(让小端自由的哭泣,咨询师默默陪伴);第三阶段是适应逝者不在的生活环境;第四阶段是将注意力投入在其他的关系中(小端把对外公的孝心转移到外婆身上,给外婆更多的关爱)。因此,在哀伤咨询的二、三、四阶段,都可以用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咨询。

笔者认为,叙事心理治疗在实际的应用中是非常灵活的,主要是找准来访者的“生活特例”,挖掘“生活特例”背后所隐藏的来访者自己还没发现的强大力量,就可以引导来访者把这个“特例”变成“不特例”(也就是平常生活),这样来访者的问题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但是,叙事心理治疗并不是挖掘出来访者的“丰厚”故事和“生活特例”背后的力量后就一劳永逸了,新的更希望出现的生活叙事会不断出现,生生不息。叙事心理咨询的结束绝不像童话故事那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叙事心理咨询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叙事心理治疗充分体现了“多元化”、“反权威”和“去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它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接受和尊重个体的多样性,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2] 翟双,杨莉萍. 叙事心理治疗的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1).

[3] 李明,杨广学.叙事心理治疗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70.

[4] Worden,J.William.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