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3-05-29 18:0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的传统文化

第1篇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插画的:书刊中所插附的图画,有些印刷于正文间,有些用于插页,以便对正文中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提升文章的艺术欣赏水平。现代插画除了包括书刊中所插入的图画以外,还将插画视为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并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极为流行的视觉传达方式之一。插画艺术使得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认识到了“读图时代”中的抓住眼球经济的重要性,而要想在这个“读图时代”成功抢占先机,就必须在视觉符号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传统文化资源为我国插画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灵感及创作来源。

插画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插画设计的基础

本质而言,插画设计同传统国画、壁画、版画等均存在着极近的血缘关系,但是,插画设计并不属于其中某一流派,而是独树一帜。若追溯其根源,其可能是传统绘画中的某个分支,无论是从最古老的壁画,还是民间版画,无不传承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正是我国插画设计发展的高速阶段,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插画设计中已经成为摆在插画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表面看似相互排斥,但本质正好相反。插画设计作为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种,虽然不断转变风格,加快创新,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恰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饱经时代更换之考验,却仍然能够展现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2.插画设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伸

我国传统文化为插画设计提供了基础,使得插画设计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二者之融合使得插画设计得以不断延伸。例如,传统工笔画与插画设计的融和,由于传统工笔画不强调空间感,因此,将其应用与插画设计中可谓恰到好处,与此同时,传统工笔画的装饰性为插画提供了意蕴深远的背景,不仅展现了传统工笔画淡雅、清新、质朴之感,更展现了插画的明艳、动感,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现代插画的时尚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例如,在张旺所创作的插画――《孙悟空》中,他采用水墨画进行渲染,同时,采用工笔画进行勾线与造型,以展现孙悟空这一玄幻角色,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插画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3.插画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大体可分为如下两方面:一种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前者关乎精神层面,即我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平面、淡雅、不透视性,并将此意境作为表达目标,在展示意境气质的同时,体现国人独特而又不失厚重的审美;后者关乎物质层面,即大众所熟知的中国传统元素等。

传统节日文化的应用

在插画设计及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烟花爆竹、门神及灯笼的应用来使观众联想到我国的传统佳节――新年;也可以通过粽子、赛龙舟等的运用使大家联想到端午节;若运用了月饼、圆月、团圆、嫦娥等,则会使人立即联想到中秋佳节。此类由传统民族节日所衍生出来文化产物广受效仿,各地纷纷根据本地的民俗艺术展现不同的文化意义,诸如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连当地少女出嫁所制嫁妆,传统建筑图腾艺术都成为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由此可见,多民族所敬畏、信奉及遵循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当我们一次次地追溯设计的本源时,很少有人从一个国家或民族情感的角度深入进行思考,以探寻这些已深深积淀在大众心中的文化。

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插画设计中也开始融入现代化科技元素,特别是在如今这个视觉艺术主流的时代,传统插画设计已经找到了新的改进方向,不少动画艺术纷纷进入插画设计领域,诸如米老鼠、唐老鸭以及阿凡达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时代的创新及插画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提高,此种提高无疑意味着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一决高下”。不少设计者过于追求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却忽视了作品想要传达的内涵及意义,使得作品脱离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将新、旧艺术相结合,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插画设计中,以体现插画艺术的真正价值,在向公众展示视觉美感的同时,传达出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例如,“东方树叶”等广告,就是传统民间艺术应用的典范。

历史文化元素的应用

现代插画中古老绘制手法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些矢量图,虽然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却丢失了原本的视觉亲和力,丧失了传统元素的应用使得插画作品欠缺情感底蕴,同大众间产生了距离与隔阂。因此,在插画设计中可借鉴类似敦煌壁画等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拉近和大众的距离。

结语

第2篇

一、中国钢琴作品对传统文学形式的表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往往能使得该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的沧桑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保留了完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常常将艺术形式与文学形式相结合,故其在艺术上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中国自古就有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如汉代的乐府诗,这种结合运用“通感”给人以新颖的审美享受,同时达到艺术上的新境界。到现代社会,我国的钢琴作品中也涌本文由收集整理现出大量表现传统文学形式的作品,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黎英海的《阳关三叠》、林华的《二十四诗品》、汪立三的《梦天》等,这些作品采用西方的音乐表现手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1.《阳关三叠》

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创作的钢琴曲《阳关三叠》是在唐代同名琴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原本的琴歌则由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发展而来。王维在诗中写道:“渭城朝雨危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该诗通过描写“朝雨”、“轻尘”、“客舍”、“柳色”等景物,传达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和惜别场景。传统琴歌在改编的时候,抓住了这一情感主线,并以优美的旋律反复吟唱,表现力十足。黎英海在将其改编成钢琴曲的时候,采用了变奏曲的形式,用反复的手法把主题贯穿在高、中、低各声部当中。这种手法既对原本相对单一的诗歌主题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又保持了诗歌中原本的真挚情感,通过变奏曲丰富的旋律传递出深沉的内心独白以及深深的眷恋和不舍,实现了现代钢琴曲与传统文学形式的完美结合。

2.《二十四诗品》

这部作品原本是我国晚唐诗人司空图“以诗论诗”的力作,作者采用形象化的理论和阐述方法,用中国传统的诗歌形式总结出诗的二十四种品格。司空图的这一作品用逻辑思维把抽象的诗歌艺术具象化,增强人们对诗歌的真实体验。这种创新性的艺术境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突破,也是传统文学形式中的神来之笔。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到能与《二十四诗品》相配合的曲子,然而作曲家林华却用独特的审美角度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创作出与之同名的钢琴曲。林华通过音乐的形式,将《二十四诗品》中二十四种不同的风格意境创作成前奏曲和赋格钢琴曲,成为中国钢琴界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在整套钢琴曲中,每一首曲子都有其相对应的音乐形象和传统诗歌的意境。例如《典雅》,该乐曲是一首三声部的赋格,不仅主题带有浓厚的中国风格,就连创作技法也是采用十二音作曲法。欣赏整首曲子不难发现,其中所传递的意境与所对应的诗歌不谋而合:“玉壶,赏雨茹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簧。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二、中国钢琴作品对中华传统思想的表现

自钢琴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开始,中国的钢琴作曲前辈们始终将创作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基础之上,创作出许多传递中华民族思想的优秀作品,如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箫鼓》、王建中的《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民族音乐风格,更突显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思想精神。

1.“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各家传统学说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过讨论,老子、庄子、董仲舒等人都在这方面有专门的论述,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都应以客观自然规律为基本依据。

作曲家江文也虽然出生于台湾,但其钢琴作品中却极为自然地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例如他的《台湾舞曲》,整首曲子以抒情的曲风为基调同时充斥着大量幻想性的音乐元素,使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自然界中,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台湾舞曲》的开头采用自由的回旋曲式来描绘出美好的景象,行进过程中突然出现转折的音调,预示着先前的美好景象逐渐消失在天空中,从侧面反应出思乡的情怀。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他所描绘的世界中,曲子随着其情感的起伏不断变化着。这首曲子还附有一首诗,诗歌所描绘的是作者站在海边,远望着楼阁、殿堂、祖庙等景物,自己的思绪早已随着天空和大海漂流,分不清哪是自己哪是天空了。这种“天人合一”思想通过钢琴作品传递出来,并得到小诗的进一步渲染,将这种传统思想精神在钢琴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箫鼓》取材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婉转优美地表现出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表达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黎英海先生在对该诗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原诗不同的景物描写和情绪变化采用不同的手法创作出这首钢琴曲。在引子部分,他用散板和同音反复的手法,使声音产生由远及近变化,来表现虚无飘渺的意境;在第二小节,黎英海先生又用琶音的方式模仿江水的流动。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整首曲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和天人合一的意境,作者同朦胧的景物交融在一起的过程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精神。

2.“以人为本”的价值修养

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一种“尊天、远神、重人”的文化取向,强调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将人的力量看做是解决天地之间一切事情的原动力,这种取向发展到现代社会就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国的这一思想是群体性而非个人性的,十分注重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更好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现代钢琴曲相结合,用艺术的手法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这是中国钢琴作品区别于西方钢琴曲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现代中国的钢琴作品中,不少作品都反应出这一思想并体现了对于人类群体的关注,例如《快乐的节日》、《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东山魁夷画意》、《黄河》等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并且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快乐的节日》表现的是新时代下中国儿童的快乐生活,《解放区的天》描绘了解放区人民群众对于解放后新生活的憧憬和喜悦之情,《黄河》体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勇往直前和豪迈不屈的精神。这些钢琴作品从小群体出发,由点及面地表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价值取向以及人格尊严。我们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不断提炼,最终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强调个人、集体、民族和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种价值观要求我们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了我们积极的修养。我国钢琴作品中对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修养的传达,既是钢琴艺术民族性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要想深层发掘这种价值修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我的品格。这一点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中也有体现,例如王立三先生创作的《东山魁夷画意》。这首曲子以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画展为创作背景,是作者欣赏了画展之后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一幅画描绘的是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的故事,王立三先生在创作的时候着重表现鉴真这一人物形象而非画中宏大的场面或鉴真的坚定不移。在《东山魁夷画意》中,王立三先生将鉴真的自我人性修养作为主要刻画对象,反映出人性的本身。中国的钢琴作品对这种“以人为本”的意识的传达,肯定和尊重了群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的修养素质的提高,这一点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内涵来说,有着本质的提高作用。

3.“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渐从知识分子中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成为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传统思想,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上看,我国钢琴作品的进步实际上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过程。我们的前辈钢琴作曲家们从最初简单模仿西方钢琴曲,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钢琴作品。虽然整个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我们对于这种传统的坚持和艰苦探索的不懈精神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叙事曲》、《大路歌》、《和平进行曲》、《黄河》等作品,以豪迈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奋斗过程,也彰显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作品中采用多种元素表现出不屈的战斗场景,表现着强烈的自强不息精神,从而获得欣赏者的极大共鸣。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我国劳动法理念;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研究劳动法理念的时候,对于其中的精髓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并合理挖掘理;对于其中的消极因素,在发展劳动法理念和制定具体的劳动法律制度的时候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只有充分重视并探析这些消极因素的具体体现,才能在发展劳动法理念与制定具体的劳动法律制度时规避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文化引导作用。本文认为,对于劳动法理念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的两个消极因素便是追求群体本位、和谐统一的价值观与重等级、重人治的理念。

一、追求群体本位与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本位观念由来已久。其中对群体本位观念经典的表达便是荀子所说的“人之生,不能无群。”“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按儒家的观点,作为主体的人主要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是群体中的一员,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是宗法人伦关系中的义理的人,是内省的、利他的、与人和谐的道德主体。这种群体本位的观念早在先秦时候便已经有了。群体本位观念强调个体融于群体,个体利益应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利益,个体对群体要自觉地承担责任和义务,以维护群体的和谐统一。但是,由于过度的追求和谐,极大地消解了个体的独立价值和自我追求,抑制了对个人价值及自我追求实现的渴望,使得我国古代社会广泛存在无讼、厌讼、贱讼、惧讼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群体本位、和谐统一的价值观这一因素对于劳动法理念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了法律与制度层面,更体现在了现实社会生活之中。首先,群体本位的价值观过多地强调给予、奉献以及责任和义务,因而相对地消融了劳动者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相互依赖、索取,并衍生出平均主义,浓厚的人情关系,以及劳动者之间争名逐利的“窝里斗”等现象。其次,过分地追求群体本位,也不利于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养成。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用人单位往往用个人利益需服从集体利益的大局观思想来消解劳动者的不满情绪,同时深受群体本位价值观影响的劳动者很多时候也用“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样的思想来自我治愈。因而这样的结局便是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较低。笔者认为,虽然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是要有个侧重点,但是过分的强调集体利益,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以此为借口压榨和剥削劳动者的应得利益。最后,由于过多的强调和谐统一导致了“无讼、厌讼、贱讼、惧讼”观念的出现。这种“无讼、厌讼、贱讼、惧讼”的观念一方面会压制个体权利,导致劳动者权利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会影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公正的实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追求群体本位、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对于劳动法理念的实践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二、重等级与重人治的传统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重权威、重等级。从荀子论述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与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后来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到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三纲”的出现都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重权威、重等级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理念的实践形成了以皇帝为最高权威的等级观念,使得上下尊卑分明,等级制度森严。另外,中国历朝历代当权者都十分重视吏治,推行人治,因此在我国形成了浓重的人治高于法治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法治精神的缺失无疑成为了中国法制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等级的理念不利于劳动法理念中自由与平等价值的实现。重等级的理念源自于宗法意识。而宗法意识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核,至今仍然是世俗社会行事的重要准则。在中国古代社会,为了维护家长的绝对专制,儒家化的传统法律所重的是纲常伦理,而不是公平与正义,因而在宗法社会中,是无法自然生成公平、正义之法治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等级的宗法意识是消解劳动法理念中法治意识的最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在用人单位里面,不同的劳动者之间高低地位的划分,上下尊卑的分明这些都是重等级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重等级的理念,它一方面使得使劳动法律工具化,使得劳动法律规定成为上级说教下级的工具,另一方面在当劳动者与上级领导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出于重等级的思想,很多时候并不是选择用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的理念不利于劳动者尚法维权意识的养成。人治理念,与法治理念截然不同。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理念对于法律至上观念的形成、依法办事习惯的养成都具有消极的影响。具体反映在劳动法领域,就是当发生纠纷的时候是法说了算还是人说了算。虽然,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依法维权的惯例,大部分劳动者能够根据劳动法律规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域,仍然存在用人单位领导个人的权威大于法律的现象。劳动者基于不懂法、不敢诉讼、害怕失去工作等原因而不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人治理念延伸出来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人情。直至今天,人情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特别是法律领域,这与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权威的至上存在很大差距。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这样的观念:只要活动到位,人情够大,只要不是太离谱,具体的法律事件经过运作即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里,人情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具体在劳动法领域,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时候,当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人更倾向于找关系,讲人情,而不是首先想到了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很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重人治、重人情的理念对于劳动法理念中自由与平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内容的实现都有着消极的影响。(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剑星.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J].学术探索,2008,(6).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资本运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明;资本运作魅力十足,实现了当前经济的又一次飞跃的梦想。然而现实似乎告诉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传统文化排斥资本急功近利的运作模式,资本运作回避传统文化玄而又玄的思维模式,如果二者联袂必然带来积极的经济效应。

一、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发展现状简介

陈家沟是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五公里处清风岭中段的一个自然村庄,系太极拳发祥地。陈家沟太极拳文化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特种旅游项目,是河南旅游业的两个“拳头”产品之一。这里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太极拳年会,吸引了国内外上万余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参观、学艺。现陈家沟建有讲述太极拳文化的历代宗师纪念馆和用于传播太极拳技术的武术馆,是其传播太极拳文化的物质载体。除了陈家沟自有的纪念馆和武术馆外,还有其他以太极拳为核心的企业也随之而兴起,比如制作太极服饰的服装公司、生产太极器械的体育器材公司和宣传太极文化的咨询公司等。总起来讲,陈家沟以太极拳为核心,打造出了一条太极文化链,给投资者留下了一大片投资空间。

二、太极拳的资本运作空间

资本运作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市场供求规律,通过对资本本身进行科学的配置,实现资本价值增值和资本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作的起点是资本的投入,资本运作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或收益最大化,资本运作的方法是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本配置。资本运作具有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三大特征,风险投资时资本运作的内容之一。风险投资更为准确的提法是创业投资,广义上的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给处于创业时期的企业,帮助其成长,然后通过市场交易卖出股份获得高额收益的资本运作方式之一。

分析陈家沟的太极文化产业不难发现,虽然初具规模,但十分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争论不休,太极拳发祥地之名未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同;二是重心不够明确,虽然提出了以太极拳为核心,但太极拳背后的文化挖掘还十分欠缺;三是产业链混乱,武术馆各自为政,未形成集群效应,相关产业衔接不规范,供求信息不对称,使得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结合资本运作,特别是风险投资的理论,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产业还处在创业期,存在诸多资本运作的空间,特别是以太极拳为核心的产业链的运作。主要理由如下:一是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产业刚起步,缺乏资金,需要引入外来资金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二是河南政府支持特种旅游,在政策上会对陈家沟太极文化产业相对宽松至少更具公平性;三是国内非主流教育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民间性质的教育还十分落后,而人们对其需求随经济进步有增无减,还是卖方市场;四是宣传力度不够和宣传方式不够科学,还未占据有利的市场空间;五是国内还缺少传统文化,特别是太极拳之类的武术文化的运作团队,太极年会、太极锦标赛、太极邀请赛的影响力和经济效应十分有限。

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投入,必能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一是注册太极拳商标,获取太极拳文化开发权,取得无形资产;二是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树立太极文化榜样,增加无形资产的价值;三是整改陈家沟太极拳基础设施,在保留古风的前提下引进现代技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四是提供太极拳拳师文化水平,规范太极拳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学习;五是定期策划具有影响力的太极流活动,吸引中外人士关注,也吸引广告商的关注;六是收购太极拳上游产业,实施连锁经营模式,节约经营成本。

三、传统文化资本运作的模式选择

抽象对陈家沟太极拳产业的讨论,传统文化的资本运作模式至少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精神的持续性和资本运作模式的持续性,只有双重持续性的偶尔,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二者的价值;二是资本的投入重点在无形资产和科学的文化载体两方面,文化的无形性决定了文化资本运作向无形资产的倾斜,也决定了必要的文化载体才能有效传播文化;三是传统文化的区域性使得传统文化产业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具有地域局限性,需要在打造文化特色取得差异优势的同时推广一般模式,使文化渗入其他领域形成新的特色;四是打造文化消费品生产链,将文化消费物质化的同时宣传文化品牌。

四、小结

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区域的影响而各具特色,一般而言,传统文化的资本运作模式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以区域发展为契机,面向世界。即立足于文化发源地的考证,结合该区域的经济规划实施包装,挖掘中外人士的文化消费偏好进行文化宣传,以此引导人们发现该文化的价值。其次策划以具体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打造该文化的衍生文化并将之用具体的物质形式传播给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消费文化的同时培养其文化消费的习惯,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最后是将打造出来的文化产业链分割出售,收回投资成本和获取高额利润。具体方式是保留文化品牌的所有权,将成熟的文化产业连锁化,承包或出售给不同的经营者。比如文化旅游产业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租售具体项目;文化外域传播的许可经营;文化的上游物质企业上市或转让。

参考文献

[1]郑强芬.陈家沟武术学校现状调查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2]乔凤杰,贾亮.陈家沟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09.

[3] 刘素平,邱扶东.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初探[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第5篇

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概念层面,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获取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本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侧重于传统实践,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技能、技法的介绍,如瓷器、丝绸、茶道、书画、园林、建筑、曲艺、武术、中医等等,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些传统实践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则为形而上的介绍,着重探讨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意在帮助学生建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将文化现象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相结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式认知。

面对如此庞杂且难度深浅不一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始终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原则。不过,这个“材”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对象,也包括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而“读议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读议写”系列课程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一改以往教学中锻炼“手段”、单独训练某项技能的做法,将教学目标提升至较高的锻炼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引导学生以增强智识为目的,通过课前广泛涉猎阅读材料(读)、课堂讨论(议)以及课后写作(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锻炼是“读议写”课程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教育实践往往与教育理念脱节,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呈现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分析、推理、评判能力的训练不无关系。“读议写”系列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就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段式教学实践

按照“读议写”课程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归纳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门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从那些学生自以为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发现其间不为人留心的关联,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挖;第二阶段为知识扩展阶段,此时要将教学视野扩展至知之不深的种种文化实践,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第三阶段则为总括升华阶段,旨在归纳总结之前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层次,以建立体系式的认知。对应于这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的阅读、课堂里的讨论形式会相应地产生变化。

第一阶段学习的关键在于从现象中发掘观念。一般说来,学生从出生之日起,一直浸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熟悉表层文化,但对于这些表层文化现象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支持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对之进行探究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采取启发式教学,有选择性地择取并罗列学生熟知的表层文化现象,再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将这些现象上升至概念层面,引领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国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观念,再经由辩论、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从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某些奇、偶数的偏好入手,深入发掘中国古人独有的宇宙观等。这些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多受控于这些观念却不自知。再如,学习传统的重大节日时,让学生列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及与这些节日源起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并对各个节日进行分类比较,使他们发现很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大量的节庆都要进行扫墓祭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对于家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此外,这些传统节庆日期的取定,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数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响息息相关。从教学中收到的反馈来看,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经验范围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打好基本观念的基础之后,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自古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贡献,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再单一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习。例如探究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非其他诸如丝绸、瓷器等举世闻名的创造或物产,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等等。

有了第一阶段启发式教学的铺垫,第二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主动”二字。首先,这一阶段要求革新教学手段,变由老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讲的课堂。第二阶段的教学按讲授主题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或称小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oflearn-ing),在课堂上给每个小组20分钟时间充当“本堂课讲师”,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陈述。在陈述过程中给予听众随时就陈述内容进行发问的权力,以此激励讲师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此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提问提高了主讲人对于讲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强了课外学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换言之,它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强迫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丧失了教学功能,相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加入并引导学生的陈述和讨论,更要能从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p#分页标题#e#

基于锻炼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考虑,我们要求陈述内容充实、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表达得体。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陈述时,PPT里面只能出现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主讲人只能讲不能诵读,必须要以学生自己的逻辑呈现所讲述内容。针对部分英语表达不够自信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完成交流为首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兼顾语法准确、语音正确等其他原则。如此一来,既避免学生直接挪用网上获取的资源,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此外,无论是讲解还是提问交流或是展开讨论,学生须遵循“得体”原则,注意区别口头陈述语言与书面语。口头陈述要重点突出,与同学交流时则要注意彬彬有礼。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在汲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挥,不少人在角度的选择以及陈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带给教师很多惊喜。

除了课堂内的主动,课外的主动学习对于第二阶段的教学也非常重要。课外学习指的是学生课前搜索并筛选阅读材料,进行大量阅读,将知识消化吸收,然后选择角度提炼陈述。教学材料的获取曾经是困扰英语专业学习的一大难题,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搜索引擎以及知识库的出现令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方面解决了阅读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阅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甄别、过滤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训练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权威知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是智识的锻炼。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作为铺垫,第三阶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形而上的总结讨论就不再显得深奥艰涩。这一阶段的学习以深刻性为特征,而检验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写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课后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前阅读以及课堂讨论,因为写作是课前、课中思考的延续,是对阅读、讨论的成果进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有观念,并将之系统化的过程。换言之,阅读和讨论的最终落脚点为能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说,课前、课中的学习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课后的写作环节就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根据“读议写”课程的整体设计,学生的写作训练贯穿这3个学习阶段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只规定某个写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围绕该主题自行拟定作文题目。

与传统写作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只就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但必须经历数易其稿的过程,将论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扩展至最后的1500字。最初的论文,逻辑性差、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充分等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严重的同化现象,不仅选题雷同,论点相近,就连论证的方法以及论据都极为相似。有一个班,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全部以“论文化身份”为题。不过,这种大面积雷同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性已经遭到抹杀,而是说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收敛了其思维的锐度,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作业时,已经养成了思维上的一种懒惰,总是以最显而易见但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应付。然而,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同样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探究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确定的选题殊异,有同学探讨龙图腾,有的同学选择研究中国的人情观,还有同学从《喜福会》入手,分析中国的家观念等等。选题的多样化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确实积极主动开始思考。实践证明,经过数次修改、扩充之后,论文在论点的鲜明度、论证的条理性、论据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如果说写作是有效展示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这样的结果也许能说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学徒制;中职

“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现代学徒制与其最根本的区别无疑就是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浪潮中为使技艺、思想不被淘汰,人人都本着终身为徒之初衷,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学习制。

1、现代学徒制

在中国,学徒制也是历史悠久,它兴起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隋唐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促进了学徒制的完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学徒制的教育形式。诸子百家中的墨翟、木工的鼻祖鲁班和传授纺织技艺的黄道婆都是很有名的师傅。当然,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师傅莫过于春秋时代的孔子,他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之说,《论语》也相传是孔子的门徒在他逝后整理而流传下来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等。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搭建起“学生、学校、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工”与“学”的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协作和互补――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2、终身学习制

终身学习,这对我们来讲也并不陌生,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最近的一种说法,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统一战线文选》第360页:《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这都很好的诠释了终身学习之根本意义。要能够活到老学到老,那当然是需要能力的,需要方法的,需要健康身体和心理的,人人都要有继续提高愿望,在今天,我们要予以全新的诠释,我们人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都需要继续提高,终身学习。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对习得的技艺可作补充、也是一种延伸,能跟得上发展形势,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让学成为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在管理上的弊端是各个类别的教育彼此间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相互间的沟通衔接缺乏制度的依据和得力的措施,造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虽然彼此内部结构完善,但相互间融合与交叉严重不足,横向沟通衔接渠道不畅的局面。受教育者一旦进入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很难有所超越。

3、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共融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为此,建议:

(1)继续加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之本。

(2)重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任用机制。一是转变人才观念。人才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会对人才也有不同的需求。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按不同的人才需求和要求,设立不同的人才评价和任用体制,不唯学历而重学力,以职业能力考证替代文凭,并设立政策,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进行科学的评定及奖励,以更好地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

(3)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提供人才多条成长通道:一是改变当今以高考为主的单一人才选拔机制,在保留并优化高考选拔方法的同时,构建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机制,尤其对于偏才、特长生,应建立一套特别的录用和培养方式;二是各高校允许招收旁听生,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育资源,为非高考生、就业的职工,提供再教育的渠道,以学力教育替代纯学历教育,提供公民多条成才通道。

(4)以学分制为基础,构建公民终身学习机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推行“教育账号制”或“学分银行制”,使求学者从容求学、工学两便,增加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消除上学矛盾,方便求学者终身学习。借鉴国外的“学分银行”机制。例如,在韩国,各种教育形式是相通的,每一个人,只要想学习,哪怕学习一天,都是一种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去兑换学分。通过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学历或证书。英国、法国等也有这样的机制。

(5)打破各类教育封闭体系,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破各类教育间的藩篱,在普教与职教、高教与职教等各类教育形式之间架设“立交桥”,建立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为各种人才的职业成长创造机会。

(6)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背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学徒制和终身学习制,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民众行动的规范、成为单位群体的制度,以我国五千年文化融入现代学徒制,以终身学习促进现代学徒制健康发展,以现代学徒制成就强国梦想。(作者单位: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向丽.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2014(34).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具体措施

前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受历史的洗礼与积累过程后,不仅蕴含着众多的优质性文化理念,还涵盖着许多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政治日益被社会所关注,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关注。但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枯燥,且教学形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那么,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在高校深度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现实价值。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治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来优化现实中的高校思政教学观念与方法。

一、在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综合分析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语言化系统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其中的“文”字,通常是说纹理的错综各色;而“化”字,则是生成或者造化的意思。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沉淀文明产物,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实践所累计的重要财富。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可以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主要的形态意识,表明该段历史时期所应用实施的体制;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反映所有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综合性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先进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者层面分析文化,它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性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它的内容囊括着众多的知识文化与精神文化,不仅是一种形态,更是人类群体的一种活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华夏祖先与传统文化的鼻祖所创造,再通过华夏儿女在经历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后,不断增添新的文化色彩与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具有四种基本特色。其一,是代代相传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到现今时代还能够延续的传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代代相传的特色。它能够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中断地被延续与发展,不断的被每个文化发展时期所运用;其二,是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基于这种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它能够切实地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与底蕴,让每个时期的人们对我国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习性、民族传统品德、民族特色语言、民族特色的精神形态等都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真实魅力与民族特色文化价值;其三,是悠久的历史特色。在众多的历史文明创始地中,中国是最重要的创始地。它不仅有着五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文明,还有着空前的文化融合性,它是中华华夏祖先与儿女共同缔造的历史文化成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非是历史陈列品,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果实,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身体里的新鲜血液。因此,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我国属于双重性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由于这种文化既包含着传统的文化理论,又蕴含着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而传统的文化理论又具有着永久性,而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双重性的文化特征。而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特征,我国为了实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变革,就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转变,留下积极有教化寓意的文化理论内容,把封建保守的文化理论内容剔除出去,并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融入先进的文化理论内容。以此,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建设中华文化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磨难后,才取得了如今辉煌成就,造就了当下一直被人们所传承与弘扬的中华文化。那么,通过把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更好的教化我们的高校学生拥有最高尚的思政品德,还能够让高校学生切实领略我国华夏文明的思政精神。让传统文化的三观与现实的三观相融合,给予高校学生最客观而真实的三观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实思政文化中的核心内容相互磨合,让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传统文化精神与客观实践的并行发展,建设出最有现实价值的传统思政教育大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切实的满足国家对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人才的强烈需要。其次,为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贵的品格铺下坚实根基。高贵的品格,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学生最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之一。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让高校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思政品德和谐统一的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让传统思想内的高尚品德汇入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们体味这种高尚节操的独特之处。再加之现实的思政教育理念,让一切高尚的思维理念包裹着高校学生,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品格追求,升华自己的道德与品德修养。这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以现代化教育形式的新型思政教育方法,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理论与现代化教学形式的结合,还能够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作用。切实的满足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需求,培养高校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高贵的中华品格。最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的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全球文化的强烈冲击,还能够提高其在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设防于西方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并将我国古典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底蕴,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增添更多的色彩。

二、探究制约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问题因素

(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

当今是科学技术兴盛的时代,为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西方文化日益传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被日益削弱,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针对于节日的话题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忽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崇尚西方的洋节日,这种节日文化的走向十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继承发扬,导致我国许多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忘。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是如今社会观念发展的动态表现。基于这种文化现状,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压缩,很多优质的文化内容与观念变得模糊不清,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教化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迷恋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导致我国传统的交流文化被忽视殆尽。而传统文化交流中所崇尚的互帮互助,友好精神被高校学生所淡忘,在高校学生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缺乏集体意识与观念的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资源文化存在比例失调情况

多数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并没有联系到传统资源文化。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增设传统资源文化的内容,并没有把传统文化的教化观念与高校的思政课题教育相结合。因此,传统资源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政内容与观念,并没有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这也就无法使传统资源文化,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优势作用,更无法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增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往往都是形式化,并没有实际的主旨内容与鲜明的主题观念,因而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严重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据相关数据分析,多数的高校并没有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少数的高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却存在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好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这些在岗的传统文化教师,多数都不是传统文化专业的教师,而是临时接受这项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往往认准传统文化的死板教学理念,却忽视了传统文化教学也具备时代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严重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缺乏更多的实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出现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很难可持续的发展。

三、分析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其一,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发扬与继承下去。在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中,既有优质的,又有封建的。因而这就需要我国的高校针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要坚持取其精华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发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其二,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文化内容。要以除其糟粕为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文化内容与思想理念,进行合理的剔除。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思想理念。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调和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比例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增设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大力推行选修与必修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在整体的文化教学结构上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教学比例的一致性,一定要不偏不重,让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文化有着同等的重要性。针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上,要深度挖掘涉及到思政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给高校学生。这种教学不仅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还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还强化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

(三)重视建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对于没有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进行传统教学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聘用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学能力考核评估,以不断的提高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而对于已经开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对其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完善工作。对于并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让传统文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吸纳更多的传统文化教学专业化教师人才,定期组织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大比拼。以此,来提高传统文化教师的竞争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更大的优势性作用,从而培养出具备良好传统思政品德的高素质高校学生。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来说,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做到文化教育不忘本的基本原则。通过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如今的思政教育增添优秀的文化内容与观念,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传承下去。高校学生在接收思政教育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高校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政品德与精神,充分迎合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学生充满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在高校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李小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解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5-79.

[2]孔宪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10-11.

[3]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8-119+125.

[4]杜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87-95.

[5]何文婷,任一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22):226-227.

[6]黄青青,陈武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06):165-166.

第8篇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所创造的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的总称,其渗透在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内化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还体现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建筑、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中和”、“民本”等思想对于开展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从明确指导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规划

新时期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在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保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第二种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优化与整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化更新能力,促使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尽管在过去的几千年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慎独、修身、讲气节、有骨气以及爱国主义等核心要素始终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这样就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

二、积极拓展教育路径,丰富课程教育内容

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特别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缺乏系统性。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育路径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课程体系来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到新课程教学计划当中,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课程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样不仅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还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另外,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优势,从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我国当前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课余和假期时间,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暑期下乡、参观文化古迹和组织志愿者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国学院等相关部门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加强与国外其他院校的文化学术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吸收与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来为我所用,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加强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双向交流;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文化传递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讲故事和做游戏等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第三,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还要以开放性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对外国优秀的文化成分进行学习,并通过对其改造来使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实现自我超越。

第9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元素;改革措施

室内设计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一环,美观、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让工程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满足民众的生活质量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我国传统元素的融入,对于设计风格的奠定以及设计当中文化内涵的体现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人员也应当更加重视在设计过程当中利用传统元素,让设计方案更加丰满。因此,文中将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所以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于我国综合文化实力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体现出我国的文化优势,确保我国的文化实力能够进一步在国际平台得到体现。所以,在各个领域体现我国传统要素至关重要,包括在室内设计工作中,为确保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体现中国特色建筑风格的东方美感,也应当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让设计方案更丰满,更具东方特色,才能逐渐使中国特色更明显,成为招牌,促使我国的文化优势得到展现,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认知奠定基础。但当前在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设计思想的过度洋化,不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且普遍认为当前购房的年轻群体不会对包含传统元素的设计感兴趣;二是对于传统元素的了解不充分,进而使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存在限制,经常会出现元素重复应用的问题,使大众产生审美疲劳;三是不注重创新性的应用手段,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不协调,让人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体现我国文化实力的必然趋势,所以当前只有深入思考在设计过程中怎样妥善应用我国传统元素完善室内设计方案,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并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1]

2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融入

2.1摆脱思想限制,注重文化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发展留存下来的文化宝藏,这样的文化遗产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发展要素,是能够让自身在文化竞争当中稳操胜券的制胜武器。所以,每个国家都只有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才能体现出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但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过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且考虑到在年轻一代的观念当中,西方元素比东方传统元素更受欢迎,所以许多设计人员没有对应用传统元素给予重视,而且不认为国家文化的传播与建筑设计领域有明确关联,这样的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我国来说,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发展留存下来的宝藏,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这是每个国家的制胜武器,所以各个领域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要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建筑领域,也需要考虑体现传统文化的问题。国内的工程设计是门面工作,设计是否具备美感,关乎国家的形象和门面,而且传播国家文化是华夏子民与企业的义务。所以,我国工程领域的建筑室内设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精髓,并学会应用。只有其树立明确的意识,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在设计当中得以传播,从而吸引更多年轻购房群体的注意。[2]

2.2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存储,确保应用更灵活

要确保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当中的融入能够广受欢迎,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设计人员应当首先拓展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才能保证灵活应用这些要素,确保设计不被限制。我国地大物博,与多国接壤,发展历史悠久。所以,在发展的历程中,各个地区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要确保对传统文化要素的巧妙应用,设计人员首先应当不断拓展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果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局限,那么在设计过程中便很容易出现元素重复应用甚至设计思想与他人设计思想相同的问题。例如,谈及室内设计当中可应用的传统文化要素,许多人在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屏风、盆景、青花瓷、灯笼等,但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素绝不是仅限于此。无论哪一个国家,各个地区在发展历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文化产生,更何况我国地域辽阔,而且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文化要素自然是取之不尽的。因此,设计人员只有发挥出如同海绵般的文化学习与吸收精神,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要素,才能应用得更好,而且应当摆脱限制,不能仅仅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古风上,要着眼于更多需要传承的文化要素。例如,东阳木雕便是发源于我国浙江东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也称“白木雕”,这是一门以多层次浮雕方式、散点透视构图为主的雕刻手法,最终成品高雅且清新。将这样的工艺融入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整体格调,而且任何时候这样的设计都不显陈旧,亦能够与现代化的设计相融合。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应用,更能体现出设计风格的独特性。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着设计过程的灵活度。如果设计人员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便应当不断充实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2.3连接古今,确保传统要素的现代化应用

谈及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有其无法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符的印象,而西方的复古元素却普遍得到了认同,这是西化思想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但就实际应用来看,我国的传统要素比西方文化元素更富有质朴禅意的美感。所以,如果设计人员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便能够让传统要素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更具创新性的诠释。例如,在休息室或客厅,可以腾出一部分空间,利用盆栽、细沙、藤条等元素,打造出简单的室内“禅境花园”,并且最好确保接近自然光源。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住户感到静谧祥和,作为平日品茶读书的角落是十分合适的,并且其还能进一步体现出设计格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并不是无法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它同样也是广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只要注重传统与现代要素的融合,自然会有体现传统特色但不落时代趋势的优秀设计。[3]

3结语

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素含义十分丰富,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个地区拥有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无法简单用数字去统计的,其应用价值也是不可估计的,所以设计人员只有意识到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应用要点,摒弃过度洋化的设计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才能确保传统文化要素得到更具创新性的应用,确保室内设计方案整体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77.

[2]…王焱.浅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108-109.

第10篇

关键词:职校;传统文化;平面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50-01

作者简介:赵妍(1983-),女,河南南阳人,助教,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生活习俗、生活信仰与生活背景的浓缩,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已被普遍应用于当代平面设计教学中,这不但为我国平面设计教学增添了许多素材,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弘扬。把当代平面设计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对我国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校现代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1)平面设计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受到长久以来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有些教师对于把平面设计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还停留在概念与表面的认识阶段,只是单纯地把具备有民族特点的传统图文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去,也就等同于将传统文化结合到平面设计当中,这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长期如此,所创作出的作品既没有现代风格又缺少传统文化。所以,怎样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在平面教学中充分地展现,既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要想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充分地展现出来,教师应当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理解,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衍生与二次创作,有目标与有意识地展开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起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水平。

(2)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平面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看重对设计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上的设计思路的重视。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通常是给出设计主题,然后规定学生在设定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出草稿或者作品的形式来评判学生的设计成绩与设计水平。倘若学生的作品没有取得老师的认可,那么则会被要求对该主题进行重新设计。但是,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作品进行再次设计本就有一定的难度,最后其设计质量也不得而知。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将平面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大量能够了解与认识相关传统文化作品的机会与平台。学生只有对作品的设计思路有所了解,才能形成具备自我特色、属于自我的新思路,通过自己的设计技能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展现出来,从而真正做到将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合二为一。就当前状况来看,许多教师总是急于求成,只看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在评估优秀作品时,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分析与讲解,最终致使学生在借鉴与欣赏以及创新能力、意识方面都较为薄弱。

二、将传统文化融合进职校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1)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当代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平面设计是缺一不可与相辅相成的,平面设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文化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再次创造的重要材料。把传统文化结合到平面设计教学中,不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反映了当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水平。

(2)不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从市场的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的平面设计在融入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教学时,我们应积极改进与完善教学手段,重视改变传统教学的形式,以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有机融合来代替那种只是单纯把传统文化的特色图案直接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的形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期,将课外教学与课堂主要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教师身为辅的对象,对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起着引导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只有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才有可能做到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就要重视对自我能力的提高,通过大量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与资料来丰富与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进去。

(4)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建立在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图案只是其中一种体现形式,并不完全代表传统文化,其体现形式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图案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只有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才有助于他们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神秘莫测与博大精深,在多个角度上思考与分析的环节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意识。

三、结束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只有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并且真正实现将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雍博.高师美术学专业平面设计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与利用[D].长春师范大学,2013.

[2]于雪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感;传统文化;融合

对于我国平面设计者而言,我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要。我国平面设计中若缺少传统文化意味,就无法形成独特的风格。部分平面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教学结果,导致较少有学生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设计。部分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时,往往以是否好看为标准,学生的作业倘若好看就过关,倘若不好看就要求学生重新设计。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未将该因素考虑进去。学生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将我国传统文化意味融入平面设计的。学生要想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平面设计,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深刻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意味的作品。当今我国平面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作品过于简单、单调,缺乏内涵。现代人往往过于追求现代化,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设计者应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味与平面设计的现代感相结合。

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当下,部分平面设计教师只要求学生创作平面设计略图,导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意味进行设计的学生较少。平面设计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如果其中没有传统文化意味,就会缺乏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书画、茶、剪纸艺术、戏剧、陶瓷、武术、杂技、姓氏文化、服装和刺绣等。人们喝的茶叶会有包装纸,包装纸上会设计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文字。现在的茶叶包装纸上,文字是用来传达商品信息的,设计者注重茶叶包装纸上的文字设计。优秀的文字设计能更好地传达出茶叶的属性,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书法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包装纸上的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相结合,既表现出了茶的香,又表现了汉字的美。所以,设计者要想有效表现平面设计的整体美,就一定要尽力结合设计的现代感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进行设计。

二、平面设计的现代感和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融合

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面设计者的重要灵感来源。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认为万物和人是平等的。设计者要将我国传统哲学理念与平面设计的现代感相结合,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使我国的平面设计独具特色。结语平面设计者要想创作出完美的平面设计作品,就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设计者也需要结合西方设计理念,取其精华,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段,从现代视觉设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从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我国平面设计者要紧跟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王丰,孙浩章.符号学与设计艺术的话语问题分析.包装工程,2008(10).

[4]胡易容.作为符号语境的广告媒介及其能动效用.装饰,2010(2).

[5]孙东阳.品牌传播中的符号印记.包装工程,2007(6).

[6]舒鹏飞,王安霞.圣诞节与春节的视觉符号及传播.包装工程,2010(14).

第12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和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扬,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没落。幸而在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弘扬传统文化摆在国力发展的关键位置上。在现代平面设计方面,也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多样化的融合。

一、平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渊源

事实上,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要想加强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就需要对历史沿革进行分析。

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是我国世世代代的精神结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蕴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和更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将这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称为一种文化艺术。这种文化艺术在不断进行转变的同时,不同类型的艺术也随之进行转变。而平面设计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民族文化的变化和改变,平面设计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在远古时期,艺术体现在图腾上,这些图腾事实上就可以认作为是一种平面设计。进入封建社会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族徽等标志,这些族徽都应用了当时时代的元素,用以反映社会的状态和精神文化。而到了近现代,平面设计的概念正式从西方传入我国,平面设计领域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包含多种,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分别对传统文化的不同艺术元素进行了应用,其中包括:

(一)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然而我国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大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其中设计平面对图案元素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图腾的画像类设计。换句话说,我国有着丰富的图案创作经验和底蕴,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图案文化。事实上,在对图案元素进行应用,不仅仅是指对图腾的设计,还包括对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元素随处可见,我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图腾――凤凰,其中蕴含了中国人民对吉祥的向往,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标志。事实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不同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如直接利用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隐喻,利用动植物的典故和寓意来进行设计,以龙凤表现祥瑞,以花中四君子来对品格的追求。当然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加工和设计,简化复杂的图案加以合适的创新,实现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做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寓意,又能够跟上时代的思想完成创新,更加贴合时代的需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对色彩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国对色彩元素应用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水墨丹青的盛行。在传统文化中,我国对色彩艺术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分类,青赤黄白黑作为色彩的主色调都具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在古代,色彩不仅仅是在绘画作图上有所展示,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还通过衣着的颜色来区分地位;而传统的颜色除了对人们的等级地位加以区分,还具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青包含了蓝绿两种颜色,绿表示生命,是希望的象征,而蓝则是一种冷静和智慧的象征;赤也就是红色,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我国一直以来都将红色作为喜庆的颜色;黄则表示高贵的地位;白是纯净的象征;而黑色是庄重的象征。事实上这些色彩的利用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对颜色的运用,实现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