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激情导人。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然后提问同学们,由这首朝代歌,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又想到了哪些历史故事?教师再小结:是啊,我们祖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仁人志士,又发生了多少荡气州肠的故事!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根据祖围的历史写了一本书,他就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了解这本书。(板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学期,孩子们学到了中同历史朝代歌,对中历史上朝代的前后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每个朝代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设计此环节,旨在唤醒孩子们对中历史的一记忆,初步激发孩子们对《林汉达中闰历史故事集》的兴趣。)
2.达标
(1)指导读《序》。读一本作品,千万别忘记读《序》,它能告诉我们关于一小书的许多东两。清你翻至第一页,认真读一读《序》,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如果是自己的书,你可以在上面圈圈画画,做做批注。(生读《序》)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作者照片)学生交流后教师再总结出示作者简介: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儿童读物作家。出生在贫苦家庭,靠半工半读念完了大学,后又去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当了教授。抗战时期,林先生的生活非常清苦,他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汉字改革,一边编写历史故事,著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本书是一部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两大特点,语言上富有口语化,内容上真实性。(板书:口语化、真实性)
(2)欣赏目录。目录部分一共有7页,快速浏览一下,说说你的发现。每个故事的题目都是四字词语,大部分是成语,看上去很舒服,有一种整齐的美。因此这本书又多了一个特色。(出示课件: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划分为五个时间段(板书),每个时间段中间用一幅图隔开。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小结:方便我们查找需要的故事,也方便我们分朝代记忆。)(设计意图:一般孩子看书,总是忽略了《序》和《目录》这两部分,直接进入书的正文部分。其实,阅读这两部分能让我们了解到整本书的许多信息,如作者的情况、该书的创作背景等。设计此环节就是告诉孩子们一种读书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它的《序》和《目录》,掌握与该书有关的一些信息,这对尽快进入本整书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是大有好处的。)
(3)欣赏正文部分。(正文部分请同桌一起翻阅讨论)插图—又一大特点:(板书)图文并茂。具体分析:①再看看这些插图还有不同呢!彩色的:重大历史事件;黑白的:故事中的精彩场面。哇,林老先生可真是同学们的知音呐,就怕我们看书累,还匠心独运地安排了那么多丰富有趣的插图,这样的书谁不爱看呢?②还有两幅地图:P153春秋地图、P335战国地图。③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时代的作者要安排这两幅地图吗?(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情况比较复杂,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并列着多个诸侯小国。这些小国各自为王,又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不断挑起与邻国的战争,因此局势不断发生变化。对照这两幅地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了解当时的情形。孩子们看,林老先生是多么细心,为我们想得可真周到!)关注括号:看看括号里都是什么内容?(生字有注音;难理解的有注解,这样读起来就更方便了。)
(4)欣赏故事《卧薪尝胆》。书中有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故事《卧薪尝胆》(出示课件)①先讲讲你熟悉的故事。②读书中描述的这个故事。(P147--P152)。③比较,与你之前熟悉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读后有什么新的收获?(更真实、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大故事中还有许多小故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设计此环节,主要是希望通过孩子们在自主的合作阅读基础上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本书的编排特点。与以前学过的故事作比较。则更能让孩子们了解这本书语言与内容上的可读性,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5)熟读《编后记》。《编后记》往往是对一本书的内容或写作过程的补充说明,阅读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本书。请把书打开到P801页,仔细阅读《编后记》,看看你能不能有新的发现。(重点:“很可惜‘一个朝一本’的夙愿没有实现。”)师:多遗憾呀!如果林老先生还在,也许我们还可以看到宋朝故事、清朝故事、明朝故事原来这本书可以说是林老先生生命之绝唱(板书)呀,这更显得这本书弥足珍贵。同学们,此时,我们捧着的岂止是林老先生编的一本书,它是林老先生一颗炽热的心!(没计意图:此环节是刈‘孩子们测读这本书的情感的进一步激发)
3.补标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本书吗?想如何读这本书?怎样才能读好这本书?(达标②)(按顺序;按兴趣;定计划)师:但老师建议这本书要按顺序看,因为《编后记》上有这么一段衍:(出示)“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既然是历史故事,耶就有一个时代先后的问题,按顺序看,就能在大脑中尽量形成对整个历史的完整连续性。看书时还得讲究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可精读,也可做一些摘记,或写写读后感,这样,你的收益会更大。(设计意图:孩子们看书往往会凭自己的『剜读兴趣,并不会考虑适合阅读方式。此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明白,读不同的书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4.总结
一、历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
课堂语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载体。教材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教师讲课是口头语言,二者不尽一致。历史教师不是语言大师,不必过分追求语言的遣词造句,口头语可以随便一些,允许适当重复;声调要有节奏,仰扬顿挫;吐字要清晰,明白流畅;尽可能通俗化,深入浅出等等。
第一,要求严谨,做到遣词造句既合乎语法又合乎历史逻辑。
第二,要求确切,做到既能突出时代又无妄加虚饰。
第三,要有文采,做到情真意切而文采俱备。
第四,要求形象,做到描述有血有肉、讲解有声有色。
总之,言语的生动形象是改变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主要手段。
历史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内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语言科学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讲课要精要,使学生充分参与。
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怕学生自己找不到准确答案,对于课本的每一个问题都主动解释得很仔细,并清楚地给出答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懒于思考的惰性。新教材里设有很多的“动脑筋”问题,教学大纲里也明确规定这些问题一般由学生自己思考找答案,当然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总结。结果有些同学就对我提建议:“老师,自己找答案太浪费时间了,以前老师都直接给我们答案,背下来就行了,省时又省力。”可见学生已经成了学习的奴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又何来兴趣可言呢?
教师可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现在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特别强烈,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动越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因此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可引导学生思考:“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即“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进步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又有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能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三、采用多种模式、多种教学途径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情节上,到了接触那些内容枯燥的课,就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年代,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措施……太难记了。而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趣,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模式和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所以我尽量多地利用多媒体,把许多的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2.多搞其他形式的课,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无论老师的课上得多么好,学生对于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还是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历史教学中引入语文教法。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不就是说明语文和历史是相互辉映、很难分清的吗?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反映历史事实的,而历史又为文学提供了可写的素材,二者是相互辉映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适当引用语文教法。如历史教学中可让学生像学语文文章那样归纳大意要点,找出关键词语,这样来记历史知识比死记硬背好得多。也可运用语文中的听写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既能督促学生学习历史又加强了学生的听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跟历史有关的成语,让他们查其含义,继而引出这个成语的来历,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丰富了语文知识,相信学生都会感兴趣。
五、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可以信赖。
历史实践活动是历史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组织形式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纪念馆、历史遗址等地,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寻找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促进历史学习。
一、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极为有利。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兴趣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秦朝时期的赣榆名士徐福的传说,走访金山镇的徐福祠;利用节假日寻访本地的历史遗址;通过参观访问、调查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七年级历史时,笔者让学生搜集成语故事,进行讲述成语故事比赛。学生要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就要充分查找资料,上网查询,阅读成语词典,整理历史故事。在比赛时,由于学生作了充分准备,个个踊跃举手,热情高涨。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增长了历史知识。
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突破课本的局限,开拓视野,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满足了学生全而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关于的历史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了解那段历史,笔者将书本知识与本地的历史资源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以“缅怀抗日英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山,参观山上的革命纪念馆、纪念碑,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实物等使学生了解那段惨烈的历史;让学生分组探访参加过的老战士或经历过那一时期的老人,通过他们的讲述认识到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县志,了解我县涌现出的抗日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指导学生举办关于的知识竞赛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突破了课堂局限,小组内的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爱好,能力等因素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培养了其合作探究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德育作用,而历史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中既增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如学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知识时,由于初中学生大都十四五岁,年龄的限制使他们无法准确地体会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具体变化。因此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向家人了解、实地考察、寻找旧的物价票证、老照片等一系列活动,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学生以照片的方式展示三十年来自己家生活的变化;有的学生以图画的形式展示;有的学生以相声的形式表演。总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增强了刘党的热爱之情,坚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信念,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感。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生能在更广阔的范围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能力。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英语idiom 内涵 来源 色彩使用
人们常常将汉语的成语看做是英语idiom的对应物,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下面从两者的内涵、来源和色彩使用等方面讨论它们的异同。
一、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内涵
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都使用得非常频繁,但是很多人对二者的内涵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内涵。
下面是一些对汉语成语的认识: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1](《现代汉语词典》)。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蠹》[2](《辞海》)。
成语是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定型词组或短句[3](《辞源》)。
从以上三部工具书对汉语成语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成语具有以下特点:①成语是固定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以四字组成的占多数。②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来源多样,一般都有出处。③有些成语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有些则必须联系出处才能理解。
英语idiom的内涵如下: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习语;成语;惯用语(《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separate words from which it is formed习语;惯用语;成语(《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an idiom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when used together from the one they would have if you took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individually习语;成语;惯用语(《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通过比较发现,上述三部英语词典对idiom一词的解释是比较一致的:①idiom的中文意思,都有习语、惯用语和成语。②在形式上,idiom是由不同单词构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③在意义上,idiom的意义不同于各单词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整体性。
英语idiom的中文意思除了成语外,还包括习语和惯用语,那么在汉语中我们要用什么词表示idiom呢,是使用习语、成语还是惯用语,或是另用其他词呢?
实际上,《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和《辞海》中均没有关于“习语”一词的解释。可见,习语一词有可能是外来翻译过来的一个词。但是,《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对“习语”进行了解释:“凡是有固定搭配,从字面上看不出其意思的短语都可称为习语(idiom),包括成语,还包括俗语、谚语以及比喻、一些常用词的特殊用法、一些固定的搭配和句型等,从广义上来说,涵盖了种种习惯用法(idiomatic usage)。”从定义看,《牛津英语习语词典》明确界定了习语,即idiom。此外,固定搭配、意义的整体性都和上述三部英语词典对idiom的解释一致,由此可见,将idiom翻译成“习语”一词是比较合适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idiom在汉语中可译成“习语”,那么汉语中有没有一个词所包含的范围大致是和idiom相当的呢?我们认为汉语中和英语idiom内涵相近的词是“熟语”。熟语一词的释义如下:
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现代汉语词典》)。
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语句。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组织,且要以整体性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辞海》)。
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中我们发现:①两者都强调熟语是固定的词组,不能任意改变。②要以整体性来理解语义。③《辞海》中明确表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歇后语等。从上述三点看,idiom和汉语中熟语的范围相当。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形式上都是固定的。②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都要从整体来理解意义。③英语idiom的内涵要远大于汉语成语,用汉语中的词看,大致和熟语的范围相当,用外来的翻译词看,“idiom”可译成“习语”。
二、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
在上文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不同解释中我们发现都提到了来源广泛,那么二者在来源上有哪些异同呢?下面,我们从来源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
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不完全相同,汉语成语主要来自于书面语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外来文化等,且汉语成语大多有出处。
英语idiom的来源主要有书面语作品,如寓言和童话、古希腊和古罗马故事、莎士比亚作品和圣经故事、名言、历史人物故事等,这类idiom基本上都有出处;非书面语,包括工作和技术(如农业、科技、交通)、体育和娱乐(体育、游戏、娱乐)。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①在来源上,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都比较广泛;②与汉语成语相比,英语idiom除来自书面语作品外,还有来自非书面语的,包括体育和娱乐、工作和技术等,这些方面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来源上的不同可能与汉语、英语的部分性质有关。汉语比较侧重书面性,因此来自书面语作品的汉语成语很多,英语侧重口语性,因此idiom除来自书面语作品外,还有大量来自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这部分idiom的口语性很强。
三、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色彩使用
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我们通过收集资料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中均存在大量使用色彩的例子。②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所使用的色彩,大部分相同,小部分不同。③与英语idiom相比,汉语成语中存在大量色彩搭配使用的例子,在英语idiom中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举例比较。
通过上表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中都使用到的色彩有红、绿、黄、黑、白等。②汉语成语中使用而英语idiom中不经常使用的色彩有橙、紫、青等;英语idiom中使用而汉语成语中不经常使用的色彩有粉、灰等。③汉语中含有色彩的成语普遍具有不同色彩搭配使用的特点,如青口白牙、绿肥红瘦、橙黄橘绿等,而英语idiom中这种情况则较少,只少见于黑色中,如black and blue,(in) black and white等。此外,在汉语成语中,部分表示色彩的字常有不同的表达法,如红色。除“红”字外,还有“丹”、“赤”、“朱”等表达,例如碧血丹心、颜丹鬓绿;面红耳赤、赤口白舌;朱唇玉面、朱阁青楼等。再如“黑”字,还有“乌”的表达,例如鼻青眼乌、乌帽红裙等。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内涵、来源、色彩使用三个方面谈了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异同,限于笔者的知识,比较还不全面、不深入,比如含有色彩的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具体频次分布、差异原因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注释:
①文中汉语成语的释例主要来自《中国成语大全》,英语idiom的释例主要来自《牛津英语习语词典》。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3.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很快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以六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成语王国之旅》的一节准备课为例,作为任课教师的我,应好好地进行反省: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这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
我当时预设本课的活动目标是:1. 通过上网、阅读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对成语有不同层面的了解。2.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热爱祖国成语的博大精深。回顾这堂课之始,我通过PPT.投影并强调了活动建议。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这种课型,学生们还比较陌生。如果我能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这堂课的活动建议印发在纸上,派到学生们的手中,让他们尽快了解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就既能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又能节约时间。
我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专题有:1. 成语来源的研究:⑴寓言故事⑵历史故事;2. 组成成语的字数的研究;3. 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研究;4. 带有动物名字的成语研究;5. 与四季有关的成语研究;6. 带有表扬意思的成语研究……而实际上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1. 帮助别人改正缺点的成语有哪些?2. 含有数字的成语有哪些?3. 成语在文章中有哪些妙用?4. 描写人的外貌的成语有哪些?5.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有哪些?6. 关于劝学的成语有哪些?7. 含有表扬意思的成语有哪些?8. 成语的来源是怎样的?我当时只是把学生们的问题直接板书在黑板上(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就开始让学生去选择研究专题和分组。于是在学生确定研究专题的时候,便出现了一面倒的倾向。光在“选择专题、自由分组”这个环节便反复进行了三次,很浪费时间。原因是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同一专题,而另一些专题门前冷落,有的甚至无人问津。
由此可见,在学生提出了相关的研究专题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者的作用,要善于梳理并提升学生的问题,使这些问题更便于进行研究。就这堂课而言,就是要研究关于成语的字数、内容、形式、来源、作用等问题。(如:成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专题上可分为:1. 表扬2. 劝学3. 指出缺点等。又如:关于数字成语这一专题上可分为:1. 搜集数字成语2. 数字成语的来源3. 意思可分几类 4. 哪些数字最常用等)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提问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才能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其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更要把握好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特别要注意,教师虽然预设了教学活动的流程,但不必完全搬用,更不要强求划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多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过重的负担。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如本节课中,学生们在选择了自己有兴趣的研究专题后,应由学生在自组的小组中推选出小组长,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写出研究计划,进而有序地展开研究活动。
你们知道这里的“三国”指得是什么吗?可能你会说:“三国演义”,电脑三国游戏......不过,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仅仅是一部分,无论是电脑游戏还是《三国演义〉,或是正史《三国甚至有关三国的漫画或者是FLASH,我都迷。可是,你要问我是怎样迷上三国的,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那还是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回,我用妈妈的单位里的电脑玩“超级玛丽”,看见旁边李阿姨的儿子小明哥哥也在玩电脑,但是与我玩的却不一样。在它的屏幕上,有一幅大的中国地图,上面有星罗棋布的城市,又随风飘拂的各色旗帜,还有戎装待发的士兵,而且还不时地出现一系列的历史故事动画。我顿时就被这个游戏所吸引了,忙问小明哥哥他叫什么名字,他说这是策略类游戏《三国志六〉。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三国“,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向小明哥哥请求让我也打一仗。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玩,我“惨败而还“。小明哥哥对我说:“你之所以会输,是因为你还不懂得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瞎打。你用文官打仗,怎么可能不失败?我送你一本我小时候看过的书,他对你的今后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我接过书定睛一看,哇噻。原来是一本《注音版三国演义〉!我刚一拿到书,就爱不释手地翻看,里面的内容我虽然当时不能够理解透彻,但是光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就能让我“垂涎三尺”了!对于这本将近五百页的书,我当时真的一口气就把他全读完了。从此,只要我去书店,准会跑到历史书那里,无论我看得懂与否,上面的三国书籍我都会仔细地看一遍。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对三国入了迷。
说入迷,这我可一点儿也不夸张,这可是有真凭实据的。而且,为了看三国书籍,我还没少挨骂呢!
那是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所以妈妈就强迫正在看文言版三国演义的我去睡觉,我怏怏不乐地上了床。待妈妈关了门以后,我“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打开台灯,继续看我的三国。在我正读得兴起之时,妈妈却突然“蹑手蹑脚“地走进了我的房间,而我却全然不知,还“变本加厉”地读出了声。当时我正在读《关云长单刀赴会〉这一段,自己也融入了情节之中。妈妈见我对她的进入“无动于衷”,不由得“火冒三丈”,冲着我大喊:“你看我是谁?”我若无其事的回答:“汝乃鲁子敬。”妈妈大概以为我是在于她顶嘴,便提高声调对我说:“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我还“傻里傻气”地说:“我乃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是也!”妈妈可能也意识到了我看书入了迷,便“开玩笑”地说:“尔为何事?”我转过身子对“鲁肃”说:“单刀赴会去也!” 我一看到妈妈,立刻傻了眼,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说胡话,知道自己理亏,于是便冲着妈妈傻笑。这时,骂骂“原形毕露”地“狰狞”着说:“限你一分钟之内给我睡着,小心点,你明天考试一定考不好!”
妈妈的“诅咒”一向都是很灵的,果然数学没考好。“这回我可真是走麦城了!”我想。果然,由于考得不好,所以家长不让我看所谓的“闲书”了。可是我还不死心,因为三国已经给我带来了快乐。
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条有关于什么滚筒洗衣机的广告。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我想:“如果我要是把三国书籍放进洗衣机的滚筒里,不就可以在‘方便’的时候看‘闲书’了吗?”
就这样,我确实“悠哉游哉”了几会。可是常言道:“乐极生悲”一点不假。一个星期日,爸爸用洗衣机洗衣服,全然不知里面还藏有我的“精神食粮”,直接就把衣服给洗了。衣服是干净了,可是我的那些三国书籍全都毁于一旦了。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为了少挨一顿骂,我便偷偷地把那些已经惨不忍睹的“残片烂简“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不忍心地对他们说了声“bye bye”。
其实,我也利用三国增长了我的知识,有一会我们作文班的老师给我们举行了一场比赛,就是让我们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写出从《三国演义〉中演变出来的成语,比谁写得多。“这还不是撞到了我的枪口上?”,最后,别的同学只能说出的成语只有“三顾茅庐,望梅止渴,身在曹营心在汉”几个,而轮到我发言时,我说出的成语就像机关枪扫射一样应接不穷:“老骥伏枥,放虎归山,刮目相看,看卷有益,如鱼得水,势如破竹,乐不思蜀......”最后,我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冠军,在同学们羡慕的掌声之中,我想到:原来三国给我的学习也助了我一臂之力啊!
就这样,三国使我快乐,三国使我了解历史,三国使我拓宽思维,三国使我得到放松,我真是他爱三国了,我真的迷上了“三国”!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堂传承 课外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5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观念,产生对国学的美感,产生愉悦之情。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语文入手,可以很好地传递传统文化。
小学,是传统文化存在最为明显的阶段,你可以听到学生读国学经典的朗朗书声,可以看到学生抄写国学字句的浓浓兴趣,可以看到校园到处张贴的、书写的传统经典语句,还可以看到老师的精彩课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传递传统文化,我认为从这些方面下手:从低年级开始,给学生种下国学的根基;在课堂上传承国学,课后布置加强传统文化形成的作业;开展传统文化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读书,读国学经典;学习课外知识,扩充传统文化的多元智慧。
一、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是儿童初始接触并学习国学的最好工具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得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规律。
这样一来,在孩子萌芽时期种下国学基础的种子,然后慢慢培养,慢慢成长,最后真正地明白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或许这样,会收获到出人意料的成果。
二、在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着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中也纳入教学内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努力走向国学堂,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具体施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总之,向着国学的方向就对了,毕竟学习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还可以这样:语文教学与成语结合。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筛选,大多数承载着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许多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意义,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传统的成语,既学习字形,运用成语,又增加作文文采,还能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知道一些文学典故,更能带动名句名篇的背诵。教学中,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数字叠塔,师生姓名镶嵌,历史故事串联等,收效会颇为丰富。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读出传统文化的味道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的国学系列的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目的在于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上学,也称“读书”,这是个通俗叫法。可以见得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之深,联系之大,从读书入手,大有所获。就诵读的方法而言,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四、学习课外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工作,选好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古典文诗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魏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胡床”开始进入中原地区。胡床,又称交床,类似如今的折叠椅而无背。从此,人们的坐姿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随着桌椅的使用,人们围坐一桌进餐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更加方便、舒适的高足大椅,杯盘碗等食具可以直接摆在桌上,终于逐渐形成了每人围坐一起的合食方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饮食方式是并存的。如在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南唐名士韩熙载盘膝坐在床上,几位士大夫分坐在旁过的靠背大椅上,他们的面前分别摆着几个长方形的几案,每个几案上都放有一份完全相同的食物。
合食制的普及是在宋代,饮食市场的繁荣,名菜佳肴的层出不穷,一人一份的进食方式已不适应人们追求多种菜品风味的需要,围桌合食也就成了一种不可阻挡之势。真正打破中国人分食制习惯的,大概是在明朝的末年。但正正经经的请客,依然实行用二人一桌。小方桌当然也可以挤一挤的,甚至一桌坐了八个,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有了尺寸更大的八仙桌。《金瓶梅》的时代也有八仙桌了,第三十二回写到:“抬上八仙桌来先摆饭”。
古人非常讲究饮食方面的礼俗。在举行宴会时,座位要分尊卑主次,敬酒也要依照宾客的身份地位区别先后,据《仪礼》记载,主宾位设于西北,介宾(仅次于主宾的辅宾)设于西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之尊严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仪礼集释》卷四),这种安排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主人则坐于南面作陪。开宴时,先由主人向宾敬酒,宾还敬主人,主人再敬宾;然后主人敬介宾,介宾还敬主人;最后主人向众宾敬酒。在行酒时一般还要有音乐相伴。
高龄老人称呼知多少
文/于明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
77岁:喜寿(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指77岁)。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
88岁:米寿(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指88岁)。
90岁:上寿。
99岁:白寿(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人至百岁,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吃大锅饭”的由来
文/王晓楠
“吃大锅饭”一语由来于一个历史故事。
广东七星岩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庆云寺。由于佛殿建筑古朴雄伟,被人们誉为“岭南名刹”。寺中有一口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大铁锅,它被安放在佛殿的一角,四周围着铁栏杆,如用来煮饭,可供数百名僧人食用。
然而,这口特大铁锅却不是用来为僧人煮饭,而是用来向那朝神拜佛的施主们化缘。凡是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投进几个铜钱,一则是为孝敬菩萨,以求显灵,降福灭灾;二则是为了维持寺内僧人的生计,因此,这口大铁锅虽然从未真正煮过饭,却是“撞钟和尚”们的生活依靠和来源,人们称之“大锅饭”。
现在,人们把“吃大锅饭”一语引申为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平均分配”弊端的嘲弄,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恰当、贴切。
“司空见惯”一词的出处
文/王晓梅
关键词:电视节目; 文化; 成语英雄
2013年11月开播的河南卫视《成语英雄》是一档大型演播室成语竞猜节目,节目核心为画画猜成语,融入成语典故,运用先进的舞台装置加娱乐的包装手段,让成语的文化内涵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这档以传统成语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具备了较高文化品质,在文化品位和市场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电视媒体娱乐化时代为电视文化类节目争得了一席之地。
一、节目定位差异化
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和电视观众对信息的渴求,使得其节目形态快速地更新,电视媒体就像现代化的工厂,电视节目犹如这座快速运转流水线中的产品,规范而“标准”。正如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所受,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淹没在“拷贝”(拷贝: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的洪水之中, “拷贝”收集、制作和提供过程中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利润原则,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的“拷贝”。清水几太郎的“拷贝支配社会”理论在2013年的中国电视媒体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2013年中国电视屏幕充斥着浮躁而嘈杂的歌声,《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接踵而来,节目的高度同质化使得电视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另辟蹊径,与一片喧嚣热闹的电视环境中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成语英雄》节目不仅在节目形态上独树一帜,和中国众多喧嚣的电视娱乐节目明确地区分开来。同时,作为一档电视文化节目,当大多数类型的文化类节目的表现方式比较简单,节目风格也相对朴素时,它又表现出了比同类型的节目技高一筹的处理手法和包装手段。孙玉胜在 《十年: 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指出 “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 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长期以来,电视文化节目无论是节目形式还是素材的选择都相对狭窄,大部分电视观众对这类节目的评价是枯燥和古板,《成语英雄》节目将中国古老的传统成语用最通俗的手法绘画进行表现,简单而形象,节目使用竞技手法,紧张而有悬念,舞台设计精美而先进,华丽而炫目。
二、打造以中国传统成语为载体的节目核心价值
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汉字词汇有的固定短语――成语,多来自于中国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意思精辟,它作为独特的文化记述符号蕴含着丰富文化信息,不是其构成成分(汉字)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正如节目评委蔡志忠所说:“成语传承了中华五千年文化,内含了恒久不变的普世价值”。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而在近代中国遭遇到“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从而彻底改写了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并连带地重新编码了中国文化的心态,即从世界领先的位置降到了后发展国家的位置,使得中国人在文化心态上或者崇洋,或者自卑。尤其是进入世纪之交,“用汉语写作”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电视文化节目的核心应该是“文化” ,缺乏文化内核而充斥着炫目的电视包装技巧的电视文化节目是没有灵魂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判断一个电视文化节目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 这个节目有没有文化底蕴,是不是明确传达了文化的信息 ”。《成语英雄》节目不落窠臼,一方面充分地展现出了电视文化节目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文化节目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节目的社会责任感,节目“解开中国文化密码”,“看中选手们是否能够成功闯关,但是更看重的是选手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份真诚和敬畏”。
《成语英雄》节目聘请了三位裁判: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学者钱文忠,漫画家蔡志忠。成语理解、绘画、评判构成节目的主体内容。三位裁判各有分工,使得栏目兼具了娱乐和文化的双重功能。钱文忠主要负责讲述成语形成的故事或者解读成语背后的文化信息,丰富了栏目的文化内涵,传播了成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蔡志忠负责对选手所画的成语进行点评,用浅显易懂的绘画语言对成语进行更为直接的剖析,而崔永元作为久经历练的主持人总能适时地调节现场气氛。这样的设置避免了栏目陷入纯粹娱乐的境地,使参赛选手、现场观众和电视受众在轻松幽默的氛围内获得关于成语的解读,从而完成学习知识的过程。
从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成语英雄》不仅有中国选手的参加,同时也有外籍人士参加,节目搭建了一个以成语文化为媒介,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电视媒体平台。参赛选手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成语积累,也要能够对成语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理解才能顺利通关。以《成语英雄》第一期节目为例,考查的成语有“虎头蛇尾”、“负荆请罪”、“前车之鉴”、“披沙拣金”、“饮鸩止渴”、“水滴石穿”、“劳燕分飞”、“奇货可居”、“围魏救赵”、“徐市求仙”等,出题范围涉及中国传统历史、经济、传说、生物、地名、生活、俗语等,所考查的成语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浓缩在了众多的四字成语中。
三、电视包装手段丰富
一般的电视文化节目在画面信息上相对单薄,同时画面剪辑呆板而缺乏变化,成为制约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一个短板,节目缺乏节奏感,受众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节目中。创办于2000年的大中华区第一个华语历史人文纪录片主题频道的阳光卫视几年就亏损了2亿港元,杨澜接受采访时承认,“一个好的文化理想,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最终走向成功。”前些年广受好评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虽然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近些年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视文化节目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将文化内核和电视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
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针对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节目选择时提出了“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受众是否选择一个节目和节目本身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成正比,节目越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受众是否选择一个节目和其得到这个节目的费力程度成反比,他获取这个节目的信息渠道越轻松,就越可能选择这个节目。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在很长时间里无论是从社会口碑和市场收益上都难以令人满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极少有节目能够在文化品位和市场定位之间找到均衡点。电视文化节目要适应时代和观众变化的需求,必须要与时俱进,有开放性,文化的严肃性、深度性和电视的通俗性并不矛盾,“阳春白雪”的文化内容也可以用“下里巴人”的电视包装手段来充实,电视的先进传播技术特点赋予了成语新的文化内涵。
《成语英雄》节目打破了电视文化节目画面信息单薄的节目短板,节目的叙事节奏和造型节奏相得益彰,一方面节目通过引入了竞赛类节目淘汰制的节目形态形成了较强的内部叙事节奏,参赛者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以组合形式出现,两人一组。经过初赛、复赛、复活赛、决赛,最终选出一组获胜者。场内观众和场外的电视观众随着选手的答题过程而心情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节目充分使用蒙太奇剪辑技巧对画面进行剪辑,不仅有效地扩充了节目的信息含量,也形成了较强的节目造型节奏。
节目开场时,通过短片介绍选手,生动而形象,节目进行过程中将场外亲属在候场区或紧张或欢呼的特写镜头与比赛现场从容自若的选手镜头穿插编辑,节目本身的叙事节奏和通过剪辑形成的造型节奏的巧妙结合,不仅增强了节目的紧张感、戏剧性和可视性,也填补了参赛选手绘画、思考等“无声阶段”的空白。同时,当场上选手在比赛过程遇到困难,矛盾纠结时,节目适时插入事后对选手的补充采访片段,通过电视剪辑的手段达到了“双时空”叙事的巧妙效果。选手回溯当时的想法和心情,还原了现场的紧张气氛,充分展现选手的个性特征。以2013年12月5日一期为例,第一对选手出场时,首先通过1分钟的短片将两位儿童情商培训师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两位选手在猜“千军万马”这个成语时,场内比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节目插入了对两位选手的事后采访的片段,一个是场内的竞赛叙事空间,另一个是通过镜头的补充剪辑展现了选手答题时的心理状态,双时空的叙事有效地扩充了节目的叙事空间,充分体现了电视的传播特点。
结语:
全球化时代,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只能在多元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框架中,既能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又使自身文化保持敞开性和长久交汇性。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电视文化节目自身发展是在和时代的冲突中融合而成的,同时又在融合中产生新的冲突并进而达到更新更高的融合。河南电视台《成语英雄》节目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
[2]钱静.电视文化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色及发展[J].现代传播,2013,9
关键词 课标 互补 兴趣 教师成长
我国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大概是因为许多古代文学家除了文字功力外,对历史掌故也颇为熟稔;而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实就是个优秀的文学家。比较著名的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其作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兼具历史与文学性。还有《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著作以文质兼美、事件详实而受赞誉。至于许多文学家引经据典,无论论述还是诗作,都是古今通览的学者,如写出《六国论》的苏洵、《过秦论》的贾谊等。
在学校教学中,历史和语文教学虽然都属文科,但其实是两个学科,其教学侧重自然有所区别而各具特色。比如历史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性和语文天马行空的艺术性,都是学科的特点。但,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有天然的渗透。
一、文史渗透是学科教学的课标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特别提醒要注意“历史知识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标准》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基于这一理念,历史教材中涉及了很多活动课,旨在培养多种能力,尤其是欣赏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结束后,就设有――《古代世界的文化之旅》,要求通过了解“古代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从而“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作一次虚拟的旅行,重温人类古代文化的辉煌”,以“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文史渗透是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有节初中历史课,讲的是关于繁荣的隋唐文化,老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大量的写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篇,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首作分析,从对比中让学生了解李白的飘逸潇洒、杜甫的沉郁顿挫、白诗的轻灵自然。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既学到了历史知识,也学到了语文知识,效果很好。有一个老师在指导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讲了三国的历史梗概,讲了诸葛亮的生平,用了不少时间。但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磨刀不误砍柴工,背景交代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促推作用。许多有出处的成语熟语歇后语,如毛遂自荐东窗事发张飞绣花―大眼瞪小眼等,只有了解了出处,才能更好的理解记忆运用。
三、文史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不少学校,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古代经典作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材料,这些经典著作,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与一体,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延伸出的道理告诉人道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于引人入胜的故事里让学生接受做人的道理,从工整典雅的文字里感受文化的力量,有多重效果。我这里就有一个学校,通过以《弟子规》《三字经》为校本教材,利用课间、课前、就餐时的朗诵学习,使学生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优化,实现了质量的重大突破。
当唐诗宋词《三国》《水浒》等古代文学被作为学生研修的参考书目时,有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佐助才能深味其中的内涵,如唐朝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背景是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再如辛弃疾的辛弃疾的《 破阵子》最后为什么感叹“可怜白发生”就要联系1188年当时的政治形势,才能体味作者空有雄心而壮志难酬的悲愤。
四、文史渗透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的教育者,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向多功能专家型转变;不能只会照本宣科,而应学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资源,向高瞻远瞩的研究者转变。这就要求,文科老师,必须文史兼修,具有以广博的学问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感染人、以高强的才能征服人的作风与修养,使所培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著名作家学者郁达夫余秋雨等,无不是将厚重的历史融入优美的文辞中,成就了其独特的文风。教师虽然不能都会成名成家,但学些文史知识还是有很大用处的。记得有个著名人士说过――理科学生如果语文不及格,一流大学不要录取。看来,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是一个人才的基本素质,更何况教书育人的老师呢。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 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说一个人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善于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塑造完美性格。为人如此,教学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论文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英汉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和语言特色的不同。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广泛,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习语,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语的形成。对习语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英习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习语,即习惯用语, 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一种语言,习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比研究: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打捞等。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等。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等。
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而“西风”常是贬义词。“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称赞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因此对中英地域差异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2. 习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上。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虽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的水手) 等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此看来,汉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与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了解其文化意象将可能引起误解。可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意象是非常必要的。
3.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习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 历史典故背景
英汉习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喀琉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入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地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
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语“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语 “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这些谚语都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习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习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形似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习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习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习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习语差异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论文集)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 英汉多功能词典 [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1997.
6. 秦秀白.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 [k]. 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现代汉语词典 [k].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作为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课上提问学生,有的学生心里明白,就是口头表达不出来,一站起来,张口结舌。这种学生并不是记忆、思维、想象力差,也不能说教学效果不好。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出现这种现象,与中学语文一直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关。从古代的“以文取士”到当今学校以考卷评定学生成绩,都是以考核读写能力为依据,极少考核听说能力。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口才大多不佳,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不例外。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够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并具备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要求中学生能够做到“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
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我是这样做的:初一W生刚入学,要求相对低,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来排演讲表。列一张表排好日期和学生名单,课代表率先做演讲,其他同学依次由好到差排列。内容方面自主选择,可以选择历史故事,寓言,神话,小笑话,热点话题,自己的所见所闻等等作为演讲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脱稿演讲。并根据这个故事发表一两句自己的看法。演讲时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讲,后由同学做点评。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演讲稿经过筛选整理装订成册,名字定为“拾贝――初一演讲集”,发给大家,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么课前三分钟演讲究竟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演讲,他会提前做认真的准备,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在家练得很熟,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同学演讲,需要自信,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注意语速,语调,语气和感情。这样有利于练当众说话的胆量。宁志彬所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言语心智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各项言语心智,即能有效地开展言语活动”,亦可从“课前三分钟演讲”逐渐予以实现。再次,下面同学要认真听演讲并做点评,同学们可以从演讲内容,声音,情感,肢体语言等方面来点评,下次演讲时这位同学会有更大的进步。而且同学准备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兴趣。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将学生所学的语言、逻辑、修辞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提高听说能力也需下苦功,但对中学生来说,假如训练方法单调,就会造成厌倦心理,方法多样,训练才有兴趣,才能提高效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经常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外,还可使用讲述成语故事、古诗词讲解、读评日记等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朱泳D曾说,“对口头语言,就是要多说,在各种场合、情境,一有机会就做认真的发言,熟能生巧,在多写多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造各种条件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总之,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现在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能使他们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说话能力有明确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为听说能力的训练领航开道,使他们的潜力,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充分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