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半生缘评价

半生缘评价

时间:2023-05-29 18:0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半生缘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半生缘评价

第1篇

[关键词] 张爱玲;电影改编;再现

一、张爱玲小说的改编概述

张爱玲一生著有18篇短篇小说、10篇中篇小说、4部长篇小说,散文、小品文近百篇,张爱玲的文字小说让世人着迷,人们甘之如饴地在她的字里行间找寻着谜一样的世情和纠结着的玩味人生。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影视导演们和剧作者们便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位奇女子身上,张爱玲作品经久不衰地在各色各样的舞台上刮起一股改编的热力旋风,影视界因其风生水起:中篇小说《怨女》《红玫瑰和白玫瑰》、短篇小说《色・戒》先后被改编为电影;中篇小说《金锁记》分别被改编成电视剧和话剧;中篇小说《倾城之恋》分别被改编为电影、话剧、歌舞剧、广播剧;长篇小说《十八春》改编成名为《半生缘》的电视剧、电影、歌剧、音乐话剧。

二、电影缘何钟情于张爱玲

从形形的艺术改编来看,其中最值得研究的便是电影对于张爱玲小说的改编和演绎。为何这些改编者都如此青睐张爱玲作品,归结几点原因:

(一)小说的电影化

张爱玲天生与电影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渊源,张爱玲对于电影的热爱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她的小说创作中去,使其小说不知不觉中具有了电影艺术的某些特征。

张爱玲也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导演”“摄影师”和“服装造型师”,在她的小说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天然的电影元素和影视技法,仿佛她的小说就是为电影演绎而生成的,她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浑然天成地融为了一体,两者通过张爱玲的天才手笔达成了一种审美的联结,体现了一种极力与电影艺术沟通的文学精神。我想称其小说为“纸上电影”。

1 蒙太奇的创作手法

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按事先构想的一定顺序,把许多镜头连接起来,结果就使这些画格通过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基本的表现技巧的结构手段,被称为电影灵魂。而张爱玲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蒙太奇技巧,《金锁记》里有一段经典的“蒙太奇剪辑”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在金绿山水换了一张他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这段描写直接就给改编者提供了现成的镜头组成的场面单元,十年的时间,在张爱玲的笔下用一种近似蒙太奇剪辑的影视手法给予了巧妙过渡,类似镜头跳跃式的切换直接就完成了时空的转换,堪比“好莱坞的流畅剪接”,张氏独有的生花妙笔,怎能不让现代电影趋之若鹜!

2 色彩的充分运用

现代电影对色彩是非常重视的,电影人将色彩作为影视艺术中的视觉语言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色彩的变化和运用不仅形成影片的整体基调及调节整体氛围,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并且还体现时空转换,具有隐喻、象征的叙事功能。而在电影还是舶来品的年代,张爱玲俨然是一位资深画家和摄影家,在小说中把色彩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无论是自然景色、房屋建筑还是屋内陈设、服饰装束都被她加之重墨浓彩,学者吴福辉在文章《新市民:传奇:海派小说文体与大众文化姿态》中曾对张氏小说中的色彩做过不完全统计,16段描写景物或女人的文字中有9l处用了带色调的词汇,其中红色23处,白色14处,黄色14处,绿色12处,金色8处,蓝色7处,紫色4处,黑色4处,米色2处,银色1处,栗色1处。

(二)小说改编有戏、有卖点

张爱玲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的小说大都比较传奇,描写的大多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且具有通俗化、女性化、商业化的特点,其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小资情调也迎合大众的通俗口味,而且注重心理探究,很“有戏”,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另外,她的小说中那种唯美、傲然喧嚣、临花照水的女性形象、对人生沧桑的写照和浓郁风味的“双城”都市风情(上海和香港),都非常具有“卖点”,是不可能被电影人所忽视和冷落的。学者温儒敏认为:张爱玲热从上个世纪持续到今天,而且现在电影编导还是那么热衷于张爱玲,主要还是因为有票房需求。正是由于张爱玲文字的这种独特魅力,使得全球最顶尖的导演都为之魂牵梦绕,改编了一次又一次,这些改编者都有挥之不去的张爱玲情结。

三、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的分析

1984年香港女导演许鞍华首次将张爱玲中篇小说《倾城之恋》搬上了电影银幕;1988年香港导演但汉章改编电影《怨女》;1994年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的电影《红玫瑰和白玫瑰》,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1997年导演许鞍华拍摄电影《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十八春》;2007年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从这二十余载电影改编路程来看,每一个改编者都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也许每个改编过的电影人都会对张爱玲发出这样的感慨:走近你就走近了痛苦,离开你就远离了幸福。

以《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三部电影为例来分析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从“十年一改”中我们来窥其一斑。

(一)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1 忠实原著的追随,如履薄冰的谨慎

这三部影片无一例外地追求对原著高度的忠实,特别是在主线故事情节和人物主次上不随意地更改和增删。更准确地表达,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考虑如何改编而是如何再现张爱玲作品的内在,但这恰恰是改编中的最难点,因为阅读小说文本形成的审美高峰体验先入为主,因为张爱玲小说主要擅长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心绪的意会而非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设计。

三部影片虽然是十年一改编,改编者也是慎之又慎,但一上映,都逃脱不了毁誉参半的命运,在影视批评尚不成熟的年代能给予电影人客观评价和宽容少之又少。

2 视觉艺术的新感观,电影改编的多亮点

从电影改编后的硒面技巧、蒙太奇的利用、镜头的多样切换、音乐的合成、色彩的运用、演员的深度再创作来看都打破了小说的叙事局限,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新趣,这两种不同文学样式。

《倾城之恋》小说中张爱玲用了这么一段话来开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上的故事应当由光艳的伶人来扮演的,长长的两片红胭脂夹住琼瑶鼻,唱 了,笑了,袖子挡住了嘴……”,电影中许鞍华用了一段只有音乐没有唱词的昆曲作为影片的开头。戏台上男伶与女伶相遇、纠缠。这段表演隐喻(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着电影所要展现的是一段男女爱情故事,戏台上两个“光艳的伶人”(一男一女)两分十五秒的无声表演奠定了整个电影的基调。印证了剧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周旋,不是情窦初开的热烈相恋,像戏台上伶人所表演的一般他们之间仿佛是一场较量,互揣心思,举步思量,欲拒还迎。接着是一组蒙太奇镜头:戏台下一个小女孩(从后面白流苏回忆的一场戏可知小女孩正是白流苏)的脸部特写,特别是那双看戏专注的眼睛,转而隐去承接出女主人公(成年后白流苏)低着头坐在古色古香的椅子上,旁边是一盏红灯罩的煤油灯,镜头慢慢拉开,呈现白公馆的生活场景……

电影开头敏感地抓住了可以搬上银幕的“光艳的伶人”的意象,避开了张爱玲式的细腻、复杂的对“苍凉”世事的心绪。张爱玲式的叙述从影片一开始就退去,影片选择一段隐喻式的昆曲表演直奔点明故事主题。同时也增加了儿时的流苏看戏这么一个镜头,为流苏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也强化了流苏心理、性格的刻画,这在小说中是没有的。儿时看戏纯真、憧憬的眼神的流苏与成年后第一次感情婚姻失败的流苏形成鲜明的对比,孩童时的流苏看戏的眼神很专注,仰着头。给影片观众的信息是她也许在憧憬、在想象美好的男女之情,在旁观别人的命运。成年后的流苏却要历经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在当时世风封建的时代,她勇敢地选择了离婚。影片开头便刻画了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执著的白流苏。

影片超越于小说的一处成功发挥,便是色彩的大胆运用。顾曼桢的那双红色绒线手套。在小说里,只是说三人郊游归来,顾曼桢念念不忘丢了一双手套,沈世钧回去找也没找到。到了电影里,沈世钧先是傍晚独自打着手电筒找到了其中一只。最精彩的是到了影片结尾,十八年过去,二人重逢之后只剩下无奈。沈世钧再一次独自打着手电筒回到郊游的故地,在角落里发现了另一只手套。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那只手套的特写,在从头到尾的清冷色彩中突显这一块鲜红,令人触目惊心,这一只遗落了十八年,即使重新找到,也凑不到一对的红色手套,再一次强烈地激起了观众心理对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无奈和伤感的共鸣。

而《色・戒》的亮点在于以往改编张爱玲小说那种全盘照搬的超越,李安拍《色・戒》的方式,与此前所有导演都不一样。他只拿了张爱玲的框架。虽然他用的是张的台词、情景。但是李安用来讲自己想讲的事情。

(二)二十年改编之路的逐渐成熟

从这三部电影改编可以看到,同一个改编者对张爱玲作品的把握更加准确,再现更加灵活。

横向比较上,电影《倾城之恋》《半生缘》都是由香港女导演许鞍华执导,十年前后,由最初的完全照搬原著,大量使用字幕和旁白到跳出拘泥原著的突破改变,在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过程中,能够看到许鞍华的苦苦心思和孜孜不倦。

许导的后来一部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的改编在选取演员、再现原著、电影技巧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和突破,张爱玲那冷漠的笔触在电影《半生缘》中被许鞍华转换成一种冷漠的影调。上海自来就给人风情别样的繁华印象,但是许导却特意选择在上海的冬天拍摄。全片从头到尾淡化了季节的转换,男人们永远裹在厚厚的风衣里。成为旧上海标志的旗袍,也一次都没有穿在剧中女人们的身上。

第2篇

国庆长假里重温了一些旧上海题材的电影,观后感触颇多。从《太太万岁》到《长恨歌》,上海影像经历怎样的辗转与徘徊……

首先是桑弧的电影《太太万岁》。桑弧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我深深怀念这位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导演,他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我曾有幸数次拜访过桑弧,他的音容笑貌,德高望重的形象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桑弧原名李培林,原籍宁波,1916年生于上海,爱好电影文学创作,师从于著名电影导演朱石麟,于1941年创作电影剧本《灵与肉》,这部处女作正式启用艺名桑弧。桑弧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的第二代导演。第二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郑君里、汤晓丹和张骏祥等。桑弧的电影作品大多属于生活轻喜剧。《太太万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在外面包了二奶的丈夫,他的妻子陈思珍为了面子,“顾全大局”,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与丈夫破镜重圆的故事。这部1947年由上海文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是和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同时代的作品,都是反映四十年代城市家庭伦理故事的,而塑造人物形象上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陈思珍是个善于用圆滑的处世技艺来应付他人的家庭主妇。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上海女人实在让人过目不忘,体现了上海人的精明和妥协精神。其编剧张爱玲在她的同名小说《题记》中也评价了陈思珍这个人物:她“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虽然也煞费苦心,但和旧时代的贤妻良母那种惨酷的牺牲精神比起来,就成了小巫见大巫了。”

上官云珠、蒋天流、石挥、张伐等经典明星对片中人物的把握质朴自然,恰到好处。而且片中太太小姐们的旗袍亦美丽雅致,就像喜宴中换了一件又一件,丝毫不输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尽显四十年代的上海女人的娇媚、柔媚与妖媚……

然后,我又看了《美人依旧》。总的感觉是:上海依“旧”。

这又是一部讲述旧上海故事的影片。《美人依旧》由女导演胡安执导,影片讲的是两个同父异母的小女子与同一个小男人的爱情故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国影坛出现了大量以旧上海生活为题材的影片,许多名导演,甚至大导演也加入了这一行列。陈凯歌的《风月》;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关锦鹏的《红玫瑰、白玫瑰》、《阮玲玉》;侯孝贤的《海上花》;许鞍华的《半生缘》,乃至陈逸飞的《人约黄昏》;娄烨的《苏州河》、《紫蝴蝶》等等。这些导演涵盖了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有第五代风云人物也有第六代影像先锋,看后我始终在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令他们如此迷恋黄浦滩头的昔日风光;又是什么魅力令他们不约而同的“集体记忆”迷离的海上旧梦?

“上海之恋”:一种惊人相似的畸恋模式

我们似乎很容易理解旧上海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电影不知疲倦追逐的影像母题:夜幕低垂下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摩登洋场,阴柔细雨下锈迹斑斑的昏暗街头路灯,灯红酒绿下糜烂回旋的爵士乐……当然,更有哀怨缠绵的爱情风月,死去活来的才子佳人。

“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政治严肃时代,上海正在重新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超级市场。”或许,没有什么比朱大可先生的这句话更能一针见血地描述这一文化景观的内在隐秘了。

纵观这些反映旧上海生活的影片,“畸恋”故事散发着一种“腐烂”味道――并非那种成熟后堕落的腐烂,而是如同一只青苹果被强行采摘后,深埋地底半个多世纪后再次强行“发酵”的醺醺气息。

在现今导演眼中,上海滩的繁华旧梦总是和旧上海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及一个叫做张爱玲的上海女人联系在一起的。上述影片中,就有《半生缘》和《红玫瑰、白玫瑰》直接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海上花》改编自张爱玲转译的作品。时过境迁,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那依稀弥漫着箱底樟脑味道的旧旗袍,那紧贴在褪色女性亵衣下的金锁温玉,那穿过满地水渍的阴暗弄堂的料峭春风,如此合拍九十年代后充满小资情调的情感记忆与文化想像!

构成旧上海影像重要母题的“上海之恋”显现出一种惊人相似的畸恋模式:《海上花》中王老爷与沈小红、张蕙贞,《半生缘》中的世钧与曼桢、曼璐;《红玫瑰、白玫瑰》中的振保与红玫瑰、白玫瑰;《风月》中的如意与端午、忠良,乃至最近的新片《美人依旧》中的黄先生与璎子、小菲――绝大部分影片的情感取向都建立在“一男两女”的三角关系下。这无非是为了迎合男性观众视点,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男权话语的心理需求。

意味深长的是:这种男权的心理需求始终处于比较低级的“化”层面。久远的旧上海只是一个可以痛快淋漓的进行文化的虚拟舞台而已,无论是张爱玲眼中旧日的阴柔上海,还是朱大可眼中当下的上海,都完全适合这种腐烂的滋生与蔓延。

“记忆”中的旧上海印象总是天然的与“想像”中的电影影像一拍即合,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我们尽力修饰这种记忆,虽然这些工笔描摹之后的古董男女、糜烂气息、怀旧色彩如此惊艳又如此颓废,但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着的对象。

逐渐失去旁观者的上海影像

其实,这些影片的影像风格可以总结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而上意味――这也是关于旧上海的一种“电影式”文化命名。

让我们以陈逸飞的两部“上海影像”影片做一个比较:陈逸飞只是一个画家,做导演对他来说,乃是一种玩票,因此,陈逸飞眼里的旧上海影像可以看作是一种记忆基准或想像底线。“艺术电影”《海上旧梦》是陈逸飞的处女作影片。《海上旧梦》缺乏基本的故事,更极端的是,也没有任何对白。整部影片就是一个画家对上海生活的片段式、感性化的观察――这完全是陈逸飞的艺术视点的聚焦和私人记忆的回溯――影片竭力表现的诗化色彩和油画基调由于缺乏对电影镜头意义的深刻了解,结果却成了充满五颜六色斑斓色彩的幻灯片的大汇集。影片的剪辑也非常业余,表现得凌乱不堪而且漫无节奏。

几年之后,陈逸飞又拍了《人约黄昏》,这部影片根据香港作家徐讦小说《鬼恋》改编,影片甚至因“唯美主义”的艺术风格,获得了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与最佳美术设计两项大奖。影片《人约黄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可惜这部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双向错位,想看故事的观众受不了拖拖拉拉的节奏和莫名其妙的“油画”空镜头;而想感受艺术的观众却又发现文艺腔十足的艺术对白和奇奇怪怪的生硬抒情令人哭笑不得。

或许,我们从中获得的“上海影像”,便如此这般在《海上旧梦》的零乱“记忆”碎片――甚至辐射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成功改写了香港影像的文化底色――与《人约黄昏》中“发酵的青苹果”之间摇摆不定。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也只是侯孝贤、陈凯歌们喜欢拉起美名曰“人文关怀”的透明窗帘,而娄烨们却热衷于在旧上海的老围墙上挖上一个挡光板似的“时光隧道”。我们都明白,没有人对这种文化感兴趣。

第3篇

一个人,一盏灯,一支笔,一本书,对于张爱玲的回忆就这样开始了。我努力的幻想着,试图将自己幻化成一具幽灵,去到那个有张爱玲的时空里。身处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每天于熙攘的人群中,会和多少人有过多少次的陌路擦肩,可我终究还是寻不到张爱玲的影子,或许唯一可以与她牵扯的便就是这座走过民国烟雨,看过花开花落的老城了。可老城在不断上演一幕又一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新剧,而张爱玲,便只能在那无涯的荒野里找寻了,还有手边的这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未踏入上海,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城,因为那些散落在时光深处的往事给了我无限的吸引力,似乎只要跟上海牵扯上关系,无论再平凡的人,也会有一段绚烂的故事,即便如烟花,也会有光辉的刹那,因为这是一座遍地都是传奇的都市。可是,只有当你真正身处其中,你就会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粒尘埃,纵使这是一座充满诱惑的人间剧场,可它只会一意孤行地导演悲欢。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街头巷陌的寻常百姓,都会在时令徙转,浪里浮沉中淹没。和岁月一起老去的,不是这座城,而是这座城里的人,还有发生在这座城里的故事。

所以纵使像张爱玲这样出身于缨簪世家的女子,即使没有像她笔下的白流苏,用一座城池的陷落来成全一个人的爱,倒也不必这般低,甚至低到了尘埃里。也许正是家族的兴衰浮沉,才给了张爱玲这样一种处事不惊的人生态度,她从来不向往美好,因为她明白,人生是用来宰割,用来修剪的。所以她从来不惧怕破碎,春水东流,秋月残缺,多少温情故事会被榨干。岁月给得起旺盛的记忆,亦可以掏空一切。

在我的印象里,张爱玲应当是这样的,披着华美的旗袍,在镜前打量优美的身段,或立于窗前,啜饮一口咖啡,将余味残留在口中,跟着思想打转,可以又是一段倾城往事,亦可以是一段半生的相逢……可是张爱玲却用她独有的姿态,或临水照花,等待世界来与她交涉;或为了爱放弃自己的尊严,委身低处,直至开出花来……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只是身处乱世中的人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仿佛要把所有的硝烟过尽,才可以换来片刻的安宁。张爱玲说:“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之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的。如果说我最常用的语言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有这种迷惘的威胁。”是的,张爱玲是有这方面的天才的,也许平常人要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经历无数,尝尽人间百味方能悟得的真理,张爱玲只需做一个临水照花人,即使她经历的世事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与它来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这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评价。

胡兰成,我们终究无法将他从张爱玲的生命里抹去的。因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张爱玲可以不问结局,忘记自己的名姓、年岁,将爱情这杯毒酒一饮而下,甚至到最后写出“我已经不喜欢你,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此般的决绝,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个愿意为爱华丽转身,暗自萎谢的人,该是怎样的一把锋利的利剑,无需拔出便已伤及肺腑。可是岁月其实是待张爱玲不薄的,在她人生最好的时刻,给了她一段爱情,即使这个男人终究还是负了她,可是她的生命总归会是有这么一个人的,不然错过了,就只能怪流光不解风情,无端负了年华。此刻,我们应当选择原谅,因为我们原谅的不是那个你爱过的人,而是你自己曾经付出的真情。

人来世上本就是为了赶赴一场又一场的樱花盛会,这一场谢了,还会有下一场。我们的情缘亦是如此,谁的人生没有忧患,没有残缺。后来张爱玲邂逅了弧桑,可是他们却未能守候得住这份圆满,直至遇上了赖雅,本以为可以过一场男耕女织,岁月静好的日子,可是命运就是这般爱捉弄人,张爱玲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给白流苏倾城的爱,给顾曼桢半生的等待,却偏偏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婚后赖雅就中风了,她不得不为生计而四处奔走。张爱玲是女人,却一生从未享受过女人该拥有的幸福。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彼此在一起,至于初见时的那种相见恨晚的惊喜,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

每个人的一生,是该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携手风雨的人,至于能走多远,我们自是无从把握的。只能将这份惟愿交给缘分,直至有一天所有一切都被冲淡,即使只有我们自己,也可以将日子过得平淡安稳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岁月山河里,一个人继续徒步天涯,只是此时的我们已不再孤单。

晚年的张爱玲,开始离群索居,除了写作,她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可是她却并没有因此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忠于岁月,尊重生命,让自己活到鸡皮鹤发,让自己完成一生的执笔书写。张爱玲曾经说过:“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她在中秋后几日出生,自此便于月亮结了一世的尘缘,后又中秋前几日死去,成了一个和月亮共进退的人。

读罢全书,我是无法释然的,因为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生性敏感的女人,岁月不应该对她那么残忍,哪怕一点伤痕,就可以让人痛彻心扉,可是张爱玲怎么可以,怎么可以经历了那样波折的一生,而这一切的因果,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又或者是命运的选择。是命运让她背负家族荣辱,爱人的背叛,为生活放下尊严,甚至孤苦无依至终老,所有的一切都只为证明世间曾有张爱玲,唯有张爱玲?我们心生不忍,可张爱玲却不在乎,因为人生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在过。

第4篇

李白与酒的缘分自不待言,不过生在唐代(茶叶的初兴期),又率性漫游的他怎能不接触当时方兴未艾的饮茶风尚?虽然正当李白名噪天下的时候陆羽尚未闻名,但上自宫廷下至百姓,茶亦是煮得沸腾。处处山川飘茶香,怎能不获得闻惯了酒香的谪仙人的垂青?

但我想,年轻的李白是属于酒的,茶太安静,捆不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气!李白必是载酒行江湖的。当然在酒醉小睡之后或许能拿茶来解解愁闷与干渴也未可知,不过通常的情况应该是:诗情在酒醉之时已然喷溢而尽,难再有以茶人诗的清雅了。

这样说并非全以想象。据闻李白于人生得意之极的翰林待诏时期,为创作《清平调》杨妃还亲自泡了3杯金州(今陕西安康)新芽以解酒,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难说是酒还是茶催生出来的呢。不过这故事要是给有考据癖的人来看,就难免要存疑了。因为在记录这典故的唐代诗人李绅之子李溶的《松窗杂录》中,并没有沉香亭杨妃奉茶一说,而只点出李白“犹苦宿酲未解”,但还是“援笔赋之”了。我想这“宿酲未解”正是后人附会杨妃奉茶的因由。再说这金州新芽也并非空穴来风,这新芽当是产于金州的,后人名之为“紫阳银针”的贡茶。尽管陆羽在《茶经》中对它的评价并不高,“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但从这故事看,宫廷饮茶的风尚已盛,推想李白于茶也是常喝的,应该不算唐突吧。

世人往往看到李白年轻时的豪情与侠气,而忽略了去仔细揣摩晚年李白内心的苍凉与苦闷。酒自可解闷,但茶亦未尝不可。晚年的李白游历到了金陵,见到了族侄中孚禅师,那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李白逝世的前两年。在品饮了中孚所赠的仙人掌茶之后,谪仙人终于写下了他唯一的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其诗曰: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自如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这诗依然有着李白惯有的从容与洒脱,但对茶的由衷称颂却出自于酒仙之口,难免让人生疑,可见有人怀疑这诗的真伪也不无道理。但我确信它出自一位用大半生时间游历大半个中国的六旬老人之口。他不再是当年的“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的李白,他似乎倦了。

虽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李白才写出一生中唯一的茶诗,却也是历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诗”的诗。在李白这诗之前仙人掌茶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不过是湖北当阳玉泉寺的老方丈和中孚禅师喝一喝,这老方丈因喝玉泉茶而年八十余却面色如桃花!但这茶虽有如此扶寿之功效,也一直只限于玉泉寺僧众们品饮。直到名人李白的竭力推荐才使之为人所知,以致历代闻名,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依然对它赞赏有加。

我1门现在能看到的谪仙人与茶的渊源就是这样了。想来晚年的李白在江南茶区的漫游定是遍尝了各地名茶的,但不知为何,留下的茶诗却仅此一首,这不能不说是茶或李白的遗感。

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序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

第5篇

关键词:辋川集;诗中有画;动画;色彩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的画家、诗人和音乐家。他自小就有卓越的文学才能。为官后,屡遭排挤。天宝年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他就不关心朝事,而一心奉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直至离开人世。

王维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辋川山庄中,这山庄原是初唐诗人沈全期的故宅,颇为华丽。王维与好友裴迪整日在此游玩,并对辋川二十景各题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辋川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这个评价说出了王维的画的基本风格,也点出了王维的诗的基本特色,这就是说王维作诗也如同作画一样,精心设计,认真调配色彩……因而欣赏王维的诗就像在欣赏一幅画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王维在作诗时运用水墨山水画的渲染的手法,不着眼于细部的描摹,而是力图从总体上把握,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如,《华子岗》前两句“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就把一幅画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画面上一部分是山,一部分是天,而山与天又统一在“秋”字中,山一定是金黄钯的,秋风落叶,也一定很萧条,或许山上还残存着几株朱红的枫树;天,那只能是碧绿的高天了,碧空中可能有几朵白云在陪伴着飞去的小鸟。

王维的山水诗,有的是着眼于一点,从一个角度、一个观察点上去描绘,就如现代电影中的特定镜头,而有的则是把几个画面剪辑起来,似乎是动画片。如,《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这流水很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儿觅食,它把长脚插入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一直等到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这是整个画面的外观,正当鹭鸶聚精会神地等待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打在鹭鸶身上,吓得它展翅而起,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时,便安然而落,又在原处静静地等待,小溪又恢复到原来的宁静,这是画的动态。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白鹭飞起、白鹭落下的几个小镜头,是一段有趣的动画。

王维的诗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如同绘画一样,他把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景物用简朴的诗句描绘下来,并充分地表现出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的色彩的浓淡的差异,“漠漠”形容水田广布,画面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色互相映衬,互相配合,两个色彩更觉鲜明,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景物的层次问题和画面的布置问题。这在王维的诗中也有很好的反映。“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句就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并把它作为画面的背景,这是最远的一个层次。“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就比上个层次要近一些,大江流在广漠的背景之上,两岸重重的山峦,迷迷蒙蒙,时隐时现,前句写出洪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

王维还善于发现在不同的环境、客观对象的某种气氛、某种色彩与人的情绪的联系,并能通过对客观的描绘来烘托出诗的意境。如,《华子岗》前两句是对秋天华子岗的描写(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后两句则表现作者满目萧然而又失意落魄的心情(上下华子岗,惆怅情何极)。这两者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细细地一品,却并非如此,秋天,总是风吹叶落、山木萧条的日子,而悲秋又是古人常用的一个题材,他们总是借秋天这个万物衰败的日子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如,杜甫的《秋兴》、欧阳修的《秋声赋》等。这样,这首《华子岗》的上下两联就紧密相连了。

看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方面,就是他的诗中所写的画与他画笔下所描绘的画的手法和风格的一致性。据记载,“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古今未有。(《封氏闻见记》)”他的画“笔墨宛丽,气韵高秀,摹写成象,亦动真思。(《荆浩书山水缘》)”并能“洞达天机,气随物在(《玉堂嘉话》)”。我们纵观王维的山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楚塞三汀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也是与王维一个人同时精通两种技能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分不开的。

第6篇

徐 敏等

《圣经》里有句话叫做“太阳底下无新事”,对我们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而言,“无新事”怕是最叫人担忧的,因为“无新事”就是坏事。

但记者做久了,对这句话就生出别样的认同。前两天有一个兄弟媒体要做“大人物”系列,我帮忙扫了一眼名单,二十多人里除了两个来自新媒体的“新贵”,剩下的候选人和我四年前拉的名单几乎一模一样。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绝对不能叫做“无新事”:前保利华亿总裁董平携上市公司“文化中国”重磅归来;华谊兄弟成功上市;光线传媒据说要将剥离出影业的剩下部分近期在A股上市;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终于推出了预告片……

件件都是新事,新人却一个也没有。

在这些“新事”当中,如果说有一个“新人”的话,那只能是张艺谋。尤其在看过了《三枪》的预告片之后,我更加觉得,59岁的张艺谋显然又活出了一个“新我”。还没有机会看到全片,除了院线经理们一边倒的叫好之外,我们只能凭借预告片来猜测“张艺谋版《血迷宫》”的轮廓。对于媒体给出的“武林外传+二人转”的评语,我觉得还不够准确,看了闫妮和小沈阳的落力表演,我觉得《三枪》的气质更像是“武林外传+二人转+十全九美”。

作为一个大导演,张艺谋对于潮流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无论“第五代”还是“第六代”都无人能及。或者说,潮流每个人都看得到,但只有张艺谋能放下矜持,果断追求。从老谋子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可以窥见,他从来都不是引领潮流的人,但却是每一波“新浪潮”最大的受益者。他不是最早被国际电影节追捧的中国导演,却是最受宠爱的;《卧虎藏龙》开创的国际市场“武侠热”,他用《英雄》将其演绎到顶点。有一位导演这样评价,“张艺谋从来都不想做什么大师,他要做的是‘弄潮儿’”。

《三枪》的拍摄缘起是今年二月,我相信彼时《非诚勿扰》的以小搏大绝对给张艺谋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际上他在近期的采访中也反复提到该片。但张艺谋选择用“小沈阳+闫妮+孙红雷”的组合将其做到极致,原本我以为《三枪》会让小沈阳脱胎换骨,但看到后者的经典形象和台词原汁原味地在预告片中奉上,我知道张艺谋要的是市场呼求的那个“桃红粉绿”的小沈阳。

贺岁大战还未揭幕,院线已经喊出了“一枪一个亿”的口号。对此我毫不怀疑,因为我相信老辣如张艺谋早已明白“太阳底下无新事”的道理:当潮流奉艺术为圭臬的时候,那么就为艺术献身;当人民决定市场的时候,就以人民的需求为标准。就像他在采访中所说:“话里话外,不能只是这么清高。因为这种思潮会破坏未来的前景,台湾就是例子。”实际上,《圣经》中的原话是这样:“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前两句似乎可以阐释老谋子的成功轨迹。

就是这样

小马不识途

马巍

2009年的秋天一如既往地萧索,而2009年秋季的电影业却因为一部影片而与众不同,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就是这样》(This Is It)。10月27日,该片在99个国家的3500家影院首映。中国内地也给了这部纪录电影以少见礼遇――不仅是同步引进,而且据说不占进口大片的20部配额。影片的上映范围也很大。上映次日,专门上网查了查,发现影片在北京的放映场次已经超过了时下正当红的“小朋友”阿童木。

和MJ的逝世一样,《就是这样》也是一部充满意外的电影。这原本只是一部为杰克逊即将开始的巡回演唱会制作的花絮。出品方索尼最初的打算是准备直接发行DVD――当然,这是在他逝世之前,现在就算是个外行用膝盖思考,也知道放弃影院会有多么愚蠢。为此索尼这次是下了血本,光是购买素材就花了6000万美元。而从落单到上映,整部片子的运作只用了3个月。

其实我不太关心该片的市场前景。因为这部片子注定会成为一个文化事件,其成功甚至与影片本身无关。起作用的更多还是电影自身最为传统和经典的几个基本魅力。首先当然是明星――只有最伟大的明星才能创造万人空巷的票房奇迹。茱莉亚・罗伯茨最红的时候,观众甚至愿意花十块钱去电影院里看大嘴姐刷牙。而遗作的吸引力自然更不用说。去年《黑暗骑士》的惊人票房就多少有希斯・莱杰意外逝世的因素。何况这次的主角还是明星中的明星MJ。相比于在影片制作上的大手大脚,索尼这次在宣传《就是这样》时的开销只有一般片子的1/3。看来他们很清楚:这样的电影根本用不着打广告。

其次还有电影作为媒体的奇观性特质。近年来在北美,利用立体电影震撼的影音环境将演唱会和直播赛事引进影院是一个流行的趋势。《就是这样》此次同样选择在大量的3D影院中推出。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有影片的独一无二性。要知道未来还会有数不清的蜘蛛侠和变形金刚,但MJ的传奇却注定没有续集。之前的MJ悼念晚会,其舞台主要还是属于他那些同样星光熠熠的家人和好友们,而这次的《就是这样》则可说是一场全球的普通粉丝均能亲身参与的告别仪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结局是皆大欢喜――死者永久地书写了传奇,粉丝们找到了再度发泄的机会,而后台的老板们则赚到了大把的银子。从死人身上赚钱似乎有些不道德,但这就是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再说了,对于一位商业巨星而言,也没有比一个商业奇迹更好的告别礼物了。要知道有多少曾经红极一时的巨星落幕时已是无人喝彩。从这点上说,杰克逊甚至可以说是幸运的。

第7篇

血液中流淌的飞翔因子

齐柏林出生于1964年,他的父亲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叫“齐柏林飞船”的飞行器,却巧合地想到了这个名字。齐柏林后来在一本书中写道,他自小迷恋各种会飞的事物,“每个人的血液之中,都隐然藏着神秘的疯狂因子,有人疯狂于购物,有人疯狂于赚钱,我则是疯狂行。”

学生时代的齐柏林爱举着相机四处跑,也接拍各种房地产项目,有了航拍经验。后来,他去考了公务员。47岁那年,再过3年他就可以享受优渥的退休生活了,齐柏林却选择了离职。因为他等不及了,他担心3年后自己创作能力和体能退化了,还有没有转去拍动态影像的勇气?

起到临门一脚作用的是莫拉克台风。齐柏林乘着直升机第一时间飞入灾区拍照。当他看到灾区满目疮痍的景象时,留下了热泪。悲痛之余,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引发了齐柏林更深层次的思考。台湾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遭受这么大的危机?“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工程化的思维,然而我发现,人不可以逆天而行,一定要顺势而为。今天侵犯了土地,总会有一天,它会连本带利地要回去。”

飓风平息之后,齐柏林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立志拍摄一部记录全台湾的航拍影片,观察和警戒环境灾难,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看见台湾》。

一个航拍师的执念

虽然做了二十多年的航拍摄影师,可让人想不到的是齐柏林其实有严重的恐高症。他航拍时,飞机上的门通常不关,他会要求飞行员将直升机水平倾斜45度左右,自己将身体探出整个舱门,用一条安全带绑着,因为这样镜头才不会拍到飞机的旋翼、滑撬,才能够拍出一张完美的作品。

有一次拍完玉山主峰,直升机突然遇到了强气流,几乎以垂直的角度向上飞行。齐柏林大脑空白,尖叫大喊。“每遇到一次这种生死攸关的事件,我都会告诉自己:别拍了,不要再冒生命危险做这种没有任何报偿的事了!可是,一觉醒来,或过一阵子之后,看到天气好、能见度又高的日子,我又忍不住想要飞了。好像不惜一切生死危险的代价,就只是为了看到一张好照片的那片刻几秒。”

一个有执念的人,能量是无穷的。没有资金、没有资源,电影拍摄一开始就四处碰壁。因缘际会,齐柏林结识了台湾两位著名导演――侯孝贤与吴念真。一个是家喻户晓的大导演,一个是台湾的著名编剧、导演兼主持人。之前他们根本不相识,而当齐柏林几经周折找到他们时,两位导演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支持。侯孝贤导演担任制片,吴念真导演担任旁白,并且分文未取。两位大咖的加盟无疑给电影的拍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o录台湾的美丽与哀愁

《看见台湾》像是一种柔性的诉求,全片皆为航拍,观者却能感觉到导演贴得很低的温柔。云雾缭绕的中央山脉,层林尽染;海水如镜,渔船满载而归;羊群撒欢,天鹅展翅……吴念真的旁白轻轻道来:“请不要讶异,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台湾。如果你没有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

而后鼓点一砸,画面急转直下,山河变色,暴雨淹没农田,山林开垦过度,河流淤塞,海岸侵蚀。被大雨冲刷的漂流木,毫无声息地堆积在岸边,一如浩劫过后无人收拾的尸体……

评价,齐柏林就像一只啄木鸟,把害虫找出来,“付出他的生命,让我们看到锦绣河山受到如此的破坏。”

而《看见台湾》的最后,配乐重新变得柔美,镜头转向了人:马拉松跑者,海滩上的新人,坚持有机耕作的返乡年轻人,还有登上玉山的原住民小孩,拍手歌在山风中飘荡……他们是齐柏林眼里的希望。

让台湾和世界相互看见

2013年,《看见台湾》终于杀青。上映之后,预想之中的惨淡并没有出现,相反,电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台湾各界引发了轰动,并成为台湾电影史票房最高的纪录片。而齐柏林也凭借着这部处女作斩获了同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第8篇

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林兰:女强人、35岁、身家过亿、不张扬,典型的隐形富豪,目前的身份是某著名广告公司老板。网络上流传的唯一一张林董事长的照片,还不是正面的全身照,是一张侧面的照片,是余风照的。据说,当年媒体采访林兰时,需要配一张照片,当摄影师架好相机的时候,那个善于交谈、谈吐幽默风趣的林兰瞬间变成了局促不安的人,摄影师谆谆诱导了好久,林兰始终无法进入状态。好在余风解围,把这张照片给了摄影师。照片中的林兰在一个悠闲的黄昏,独自一人在自家的花园里,那时的她长裙古典、长发飘逸,一眼望上去,宛如水般温柔宁静,极像曹雪芹笔下大观园里温柔恬静的女人。

余风这样评价照片中的林兰:再平凡的女人,如果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也会变得美丽动人起来,更何况是林兰。

余风是林兰的丈夫,公司的经理,林兰的下属,这样的关系,多少让余风有点尴尬。夫妻俩辛辛苦苦经营这家广告公司,在金融危机席卷全国的时候,其他同行的业务量均在下滑,有的甚至还走向了倒闭的现状。只有林兰和余风顶住了这场风波的袭击,支撑了下来。不仅如此,业务量还往上提升了还几个百分点,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有人曾把婚姻分为四种:可意的、可过的、可忍的、不可忍的。

林兰和余风的感情在10年前算是可意的,十年后的今天,算是可过的。当年林兰创办这家广告公司的时候,余风是她招聘进来的员工,两颗年轻的心,两颗同时拥有创业激情的人碰撞在一起,就如同干柴遇上烈火,越烧越旺,以至于成就了今天的身价上亿的广告公司。外人看起来余风的生活光鲜亮丽,有个漂亮多金的老婆不说,还是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可没人知道余风内心的痛苦,男人毕竟是男人,男人也有男人的自尊,男人也有男人的幸福标准,一个聪慧可人的妻子,一个活泼生动的小孩,一份足以自傲的事业,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老下去。

但林兰余风结婚10年,孩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他们不急,但老家的老母亲可急了。余风家三代单传,老母亲渴望抱一个孙子的愿望日益强烈。天天一个电话催促,让余风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每每与林兰谈到此事的时候,林兰都是以“工作忙,不急”搪塞过去。

(二)

又是一个周末,余风要出门办事。林兰约了几个女友来家里打麻将。余风劝导:“好不容易你可以休息一下,又何必请人来家里闹呢?”林兰揶揄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一切讲究的是金钱效益,生意人有生意人交友的一套,你别看生意场上个个都是在追捧你一样,其实都是虚情假意的,这些人越是捧场就越发显得诡异,表面上看来是吹嘘和抬举你,实际上则是暗示你,给你施加压力。我把客户请到家里来坐坐,也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再说,你自己不也没休息吗?还不是照样在休息的时间出去谈工作?”

这句话说得余风无地自容,林兰不知道,余风并不是去谈工作,而是见情人丽娜。丽娜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员,余风去谈该房地产一个新盘的广告时,丽娜接待的余风。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又带点羞涩的丽娜成了余风心中的一个梦,余风鬼使神差般的将丽娜当作是自己的红颜知己,有缘千里来相会,爱情就是有默契,丽娜顺理成章地成了余风的情人。

余风知道如果自己被林兰知道了会是怎样的后果,然而余风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想在妻子之外找个女人简简单单的爱。不是余风不爱林兰,相反爱极了林兰,但林兰太强势了,她的生活看起来每天都是热闹非凡,但又是寂寞的,余风爱林兰的心就变得异常压抑。丽娜不同,她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爱起来没有压力,柔柔弱弱的需要男人保护。如果说林兰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丽娜就是优雅恬静的空中幽兰。

余风正准备出门时,相约来家里打麻将的几个好友到了。余风亲自摆好了麻将桌,跟她们一一寒暄道别,一切安顿妥当后,余风才大步流星的直奔门口。还没有上车离开,几句话漂进了耳中。

“还是兰兰幸福呀,有这么一个好老公。”说话的是新天房地产的副总裁叶琳琳,他们公司一处新开盘的房产广告正准备对外招标,这大概就是林兰请她来家里的原因吧!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们谈生意最易成功的地方,无非就是打打麻将、做做美容,交谈之中,生意便做成了。她们混得都很熟,讲话也就非常随便,“不过,还是要提防,女人嘛,前半生通奸,后半生。”

“你可别扫兴呀!”接过话头的是美容院的老板徐子淇,至今单身,“兰兰有什么好担心的,人长得这么漂亮,又这么有钱,他余风还能出轨不成,就算出轨了,男人嘛,洗脚水,洗了就泼,还捉什么奸呀!好在余风这小子看上去还挺老实的。”

林兰只是笑笑,没有言语。余风很想知道林兰能说什么,但在这种场合,他估计林兰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林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怎会在一帮怨妇面前显摆自己的幸福。幸福?余风心里不免愧疚起来,林兰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出轨的事,如果知道了,她还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女人吗?说不定和这些女人一样,都是一群可怜的女人,就算自己有多金的身份,显赫的身价,难免要承受老公出轨的痛苦,还不得不在众人面前假装很幸福,一旦痛苦堆积起来到了极点的时候,她们的伪幸福也就到了极点。

其实林兰听到徐子淇讲余风是“定海神针——稳当”的时候,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语。她不是不知道余风已经出轨,也不是不知道余风是去见那个情人,只是林兰自己选择不愿意相信。有的时候,她自己也在反省自己,已为人妻,做到了人妻的责任没有?既然没有,就该为此付点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要接受老公出轨的事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相信余风是爱自己的,只是余风的压力太大了,他想找个慰藉。她相信余风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当年两人辛苦打拼的年代所堆积起来的深厚情感是任何外力所不能摧毁的。林兰相信,余风会有一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林兰愿意等下去。

(三)

有人说过,婚姻中的女人是痴种。如果让叶琳琳和徐子淇之辈的人知道了这事后,一定不会认为林兰是痴子,而是疯子。在她们的眼里,男人有跟无没什么两样,林兰如此包容出轨的余风不是疯子是什么?但林兰明白,她们内心也是希望能有一个男人真心来爱自己。

其实余风此番前去见丽娜是要与丽娜做个了结。余风是个有家室的人,他不能对不起林兰,纵然林兰热衷于事业始终没有给余家添个一男半女的,除此之外,余风找不到林兰到底有哪不好?余风相信,婚姻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第一层关系,这个关系搞不好,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处理其他的关系?林兰虽说是公司的董事长,是余风的顶头上司。在公司做事雷厉风行,看似不给人留一点情面,但这是一个董事长该有的风范。然而一回到家,林兰还是余风的妻子,不管一天的工作多苦多累,林兰都会亲自下厨做余风最爱吃的饭菜。所谓的压力与尴尬,无非是余风一厢情愿的自尊在作祟而已。男人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既然是,就该付出点代价。余风给丽娜留下了一处房产、一张银行卡,说了一句“对不起”后离开了。

回到家,麻将局已经散去。林兰一脸阳光迎上来:“今天拿下了新天一个新盘的广告……”

看着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的林兰,余风上前拥住她:“这是我们经理们该干的活,董事长只把握方向就行了。今后,我再也不要你这么累。”

林兰幸福的偎依在余风的怀里,告诉余风自己已经怀孕的事。余风朝思暮想都想要个孩子,但一听到这个消息,余风反而担心,林兰属于高龄孕妇,这个时候怀孕,危险指数无疑增加了许多,爱林兰的心让余风有不想要孩子的冲动。

三个月过去了,余风的事在日子的消磨中渐渐淡忘。这天,陪林兰产检完在商场里买东西的时候,余风碰见了丽娜。林兰借故离开,余风与丽娜匆忙点一下头,微笑一下算是互相给对方打了招呼后就各自离开。再次见到丽娜的余风在林兰的面前显得局促起来。林兰放下手中的物品,故作轻松:“余风,你安顿好了她没有?毕竟是你对不起她。”

冷不丁被林兰这么一问,余风的心一跳,难道就刚才那么小心翼翼地举动,林兰就看出了两人不正常的关系?林兰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之间的事情,在一起快半年了。我之所以什么也不说,是因为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回头的。”林兰之所以被人称之为女强人,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她比常人更能克制、更能忍耐。当痛苦来临的时候,当面对丈夫出轨不忠的时候,她不会哭天抹泪,也不会喋喋不休,她习惯自己去解决。正因如此,林兰走过一个个难关。倘若林兰从一开始知道余风出轨的事就大吵大闹,说不定今天站在商场里和余风挑选婴儿用品的女主角就是丽娜了。

余风惭愧地对林兰说道:“老婆,对不起。”

第9篇

摘 要:文学与影视有着先天的亲缘关系,文学为影视提供给养,影视带动文学的传播。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文本到图像的转变、影视到文本的转变、读者与观众情感的转变和文学与影视的融合四个方面。在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剧的今天,对文学与影视关系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论述文学与影视关系中文本到图像的转变。

关键词:文学; 文本; 图像

从艺术的发展上看,影视艺术在艺术门类中还属于“小字辈”。它在艺术形式上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文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幕。大众的目光也逐渐从文本中转变到了影视作品上。海德格尔宣称:“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与最初遭遇“图像时代”时表现的恐惧所不同,近年来,我国学者敏锐地发现在“读图时代”,我们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图文战争”。影视作为一种消费品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视觉时代而不是阅读时代。看电视的人要远远多于读书的人。如果先看过电视再去读原作,那么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可能也会有所改变。同样的,先是阅读文本再去看其被改编过的影视作品也会在领悟上有所不同。将文学作品搬到荧幕上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种手段。据美国学者林达・赛格统计:85%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改编作品;45%的电视电影是改编作品;70%的艾美奖获奖电视片也是改编作品。大部分被搬上银幕的作品都是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及广泛读者群的名著及畅销书籍。这种方式也在一定层面上为影视作品起到了很好地宣传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一部经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都能得到双赢。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改编”二字。正因为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读者群,那么编剧在改编上既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又想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果无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就会无形中得罪其中的一方。例如:赵玲玲针对《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三部电影与原作的比较,分析出影视作品与原作的差别在于:“小说总是透着一种悲凉,但在改编的影片中都多了那一点点温情,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这就会引起一些观众的反驳,认为编剧没有做好功课,改变了原有的意识形态,无法将作品完整的呈现。也有观众会认为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打动心灵的一瞬间,只要电影给了我们想要的那份感动,至于改编的是否到位就不去追究了。这种矛盾的产生其实就是文本到图像的转变所衍生出来的。

还有一些的影视改编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性的不同。比如对于改编作品《少女小渔》、《天浴》,魏琛就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他认为:这两部电影都是很适合进行改编搬上银幕的题材,前者是以移民为故事线索,后者以为历史背景。在小说里,严歌苓创作的终极目的即是对人性淋漓尽致的展现,或者是对人性光辉的赞颂,对人性扭曲的批判。然而在影片里,由于主流电影商业化的大背景和市场利益的必然驱动,西方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的必然引入也同样带来了新的因素的形成。前者凸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后者更多是对历史的沧桑与人望的个人化描摹、阐释与救赎。显然,在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中,由于人物形象、叙事角度、故事框架、表现手法的不同,以及市场利益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审美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成了必然。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文学在媒介时代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很多时候作家不仅仅要考虑作品的畅销度,还要顺应趋势来进行创作。这样的作品在销量上或许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可能没有读者所期待的那样好。近年来许多的穿越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幕,许多毫无意义的对话为了博观众一笑也被很牵强的填入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该有的基本素养。

除了对单个作家,单部作品的影视改编分析,我们还应该从整体上来分析某类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比如从故事背景,人物生存状态,时代特定性等多方面角度综合审视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与小说蓝本之间的艺术差异。李雪梅发现:由于作者的性别意识的不同,女性小说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越性格局限的突破。而这一点在改编后,很难再有体现。为了让大众容易接受,改编的确是最有效的途径。女性作家在小说中反叛传统男权文化所作的一些努力,经过影视的改编及其传播变得微不足道甚至销声匿迹。

当然,近些年也有一些根据文学作品而改编的名著得到读者和观众的一致好 评,达到了文本与影视的“双赢”。央视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例子。编剧完全按照文本的故事的发展来诠释人物,无论是在选角还是布景方面都把原著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电视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也推动了我国红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楼梦》这本旷世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称为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范围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普及。这足以说明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完全可以做到在不伤害原著艺术性的前提下,取得原著所不能及的成果。

在《杂谈改编》提出著名的文学改编“两原则”。即一是要“忠实于”原著,不是忠实小说的原著蓝本,而是要体现原著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核心思想。二是要忠实于编导对作品的独特见解。小说的影视改编不仅仅是对原著的套用,而是改编者的再次创造。这些改编原则到今天依然有其实际意义。

影视和文学一样,都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去再现生活和表现内在的情感,而这两者最根本奋斗契合点就在于故事和人物。只有在一定的层面达成一致,文学与影视才能为彼此所用,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第10篇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学生应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艺术有所了解,能够欣赏。面对一幅中国画作品,要如何来欣赏?如何来评价?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欣赏时不会言之无物?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笔墨;衡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74-01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较之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并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赏。做为一个中国人,做为学校美育的一方面,学生们如果对中国画一窍不通,的确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所以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画。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欣赏一幅国画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面对一幅作品,学生要么无语可说:“这幅画我不会欣赏”。要么说:“画得很好”。“挺鲜艳的”。“挺像的”。只会用有限的几个词语来表达心中各种复杂的感受。国画作品在学生眼里真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而一幅中国画作品应该如何来欣赏?如何来评价?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接触的东西有限;阅历、经验有限;艺术修养有限;要学会欣赏中国画真是不容易。

因此做为教师,教学生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时,首先要让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一、先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等。并对这些工具的特点做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正是这些特殊的工具和材料,使“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二、再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门类。中国画的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金璧之别,还包括有书法篆刻等,是融汇性很强的画种。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西画的写实技巧引入中国,更是大大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的能力,使中国画进一步发展。三、最后再把中国画的风格特点和西洋画做个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西方的绘画传统是写实的,它强调准确的再现物体,因此容易看懂些。而中国的绘画传统是写意的,受中国哲学、美学观点的影响,不要求象照像那样非常逼真,而是借景借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气韵生动”,讲究“神似”。西方绘画是大自然的再现,而中国画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融入了自我的再创作。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不执着于事物的自然属性,如比例、透视、结构、光影等。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因此,当人们在清代山人和现代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中看到那些似鸟非鸟、似花非花、似虾非虾,笔墨酣畅的艺术形象时,能被艺术形象强烈的个性所感染。

学习了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中国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对一幅中国画作品进行欣赏了。中国画的发展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无数旷世杰作,这些作品可以与西方任何时代的作品相媲美,有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进行画面欣赏时,一般的衡量标准:一是看笔墨。中国画的用笔,都讲一个“力”字,要求笔墨雄健,不造作,不含混,脉络清楚,气势旺盛。用笔主要是画面中的线条勾勒,皴擦点;用墨主要是讲画面中的渲染托晕。其实用笔和用墨是一种技巧的两个方面,一笔下去,既有笔也有墨,墨由笔出,笔由墨现,笔为骨骼,墨为血肉,笔法和墨气混然天成。二是立意要新,有激情,有生气,能够一眼就抓住人心,使人看过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象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三是布局要奇,从全局着眼,细处入手,虚实相间,繁简相宜,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为了突出主要形象,次要的东西可以剪裁到空白。四是造型要美,有神韵,有灵气,山可以更高,水可以更阔,花可以更红,树可以更多,切忌形似华美,内容空洞。最后,画中所配的诗文、书法、印章都要与画面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了解了中国画欣赏衡量的标准后,还要再给学生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他们代表性的作品。如明代著名的画家徐谓,他的代表作品《墨葡萄》:全画的构图比较奇特,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泼辣豪放的笔法,形成了动人的气势,同时又不失形象的真实。由于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使画面上的葡萄呈现出晶莹欲滴的感觉。画上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进一步抒发了画家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很多,象南唐画家顾闳中和他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画家范宽和他的《溪山行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近代画家齐白石和他的《虾》,徐悲鸿和他的《奔马图》等等,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做完了这些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独自进行中国画的欣赏了。在欣赏一幅画前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画的是什么?用笔、用墨有什么特点?哪个地方给你的感触最深?这样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知道了欣赏一幅画如何入手,并对画作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不会再在表达时言之无物,感到无话可说。并能将自己的审美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中国画博大精深,许多地方要靠领悟、靠感觉、靠意会,才能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并且中国画的欣赏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需要反复欣赏才能得到精髓。特别是那些蕴含丰富的优秀作品,更需要反反复复地欣赏,逐渐加深领会。而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将是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

第11篇

走出悲情定位

刘若英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主修声乐,副修钢琴,投身乐坛被人嫌丑,索性凭这张不漂亮的脸去拍电影反而成功了。

从《人间四月天》、《似水年华》到《我的美丽与哀愁》,刘若英带有浓浓忧伤的演绎,一出又一出地经历着别人的爱情故事,温情而内敛。直到《粉红女郎》使她的形象有了极大的转变,从而成功走出已被定位的旧时代悲情女子形象。

爱情风向标

女人的年龄是一个敏感话题,更因电影《20:30:40》,坊间几乎一致认同女人30是青春的极限。正处此阶段的刘若英渴望爱情的心情从电影《20:30:40》燃起。

20岁,小荷初露尖尖角

刘若英每发行一张新专辑总有些歌被唱得街闻巷知,每演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总有不错的口碑。十几年中,最令她引以为傲的是演艺事业中获得的奖项,她的第二部电影《少女小渔》就为她摘下第一个影后头衔,是一切来得太容易?还是出道遇贵人?总之她先后在歌坛与影坛遇上了陈升和张艾嘉,演艺之路从此不凡。

回想起20岁的自己,刘若英说:"当时我下定决心跟随陈升学习流行音乐,放弃了正向我求婚的男友,因为那时觉得结婚实在太早,所以拒绝了他。”

刘若英并未因此后悔,她说:"幸好当时没有选择嫁人,不然我怎么可能做演员、唱歌? 未入行前,以为赚钱很轻松,没想到这行会那么复杂,我是除了工作还要工作,钱赚得特别辛苦。就是情绪低落,也要维持最好的精神状态,至于爱情嘛,自然就更不敢轻易去碰啦。"

30岁,爱要慢慢来

加盟新东家为求新转变,刘若英除了在上海开演唱会,同时还参与在北京一连上演十场的话剧《半生缘》,更不用说还要不停地在天上飞来飞去为电影《20:30:40》做宣传。制作助理出身的她,对自己的专辑制作非常认真,还为《似水年华》和《我眼前的幸福》两首歌填词,从中道出了她过去式和现在式的爱情观――以前面对爱情往往不自觉投入悲伤情绪,现在总算学会开朗面对,就算是预热一段新恋情吧!

“30岁了,现在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如果在家人、事业、爱情之间选择其一,我会选择爱情,与其说它重要,不如说我需要。”刘若英本着爱要“慢慢来”的心态,但隐藏在冰冷外壳底下的却是一颗炽热的心,她选择了不温不火、循序渐进的方式,深思熟虑恋爱之初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这人要怎么相处?”或“跟他在一起好不好?”一类的问题。

或者是保守思想在作祟,她习惯了等待爱情主动找上门来,可幸运的是, “我没有遇见过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刘若英自言最近追求者众多,在上海举行《原来你也在上海》的演唱会上被特别来宾张艾嘉和李心洁现场透露口风,但她还是矢口否认已有男友,因为期待已久,所以难免对恋情分外小心。

传真专访

期待爱情降临

Q:许多步入30岁的未婚女子自称为“单身贵族”,“贵族”与否应以什么角度去衡量?

A:自由度吧。我想30岁的女子经济上比较稳定,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事情,但也比较任性。

Q:你有“30岁前必谈恋爱或30岁后必结婚、生小孩”的传统观念吗?

A:不一定吧!我现在还是单身,但在我看来家庭很重要。有很多朋友对我说:“你应该谈恋爱了,别想那么多,放手去做吧!”我不反对别人怎么做,但我个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Q:当你与20岁女孩子在一起时,有没有感觉年龄上的差距?

A:不会的,30岁的女人是最美的时候,有自己的妩媚,而且比较懂得年纪小的女孩在想什么。所有的女人都会有青春不再的时候,重要的是你心态上的转变。但是,20岁的女孩子比较有勇气,常会不顾一切地做一件事情,有冲劲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在生活上、工作上我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太会受上一代的影响和控制。

Q:你会不会为了所谓的星光大路而放弃感情?

A:我比较传统,要让我在工作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我选爱情。但缘分是另外一回事。

Q:在电影里你常演举棋不定的角色,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这样?对你而言,什么算是真爱?

A:现实和电影要分开的。我追求平稳的爱情,其实女人都差不多,无所谓有没有男友,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独处。

真爱之中谁都是赢家,不管开心也好,伤心也好,都是因为对方,影响是相互的,但我相信真爱。

Q:你执着的情感态度是受谁的影响?

A:祖母对我的影响最大,她对祖父深厚的爱情给我印象很深。她一边给予我最传统的教育,一边在我17岁时送我到国外读书。记得以前每次我和男友吵架时,她总是会骂我。我和初恋男友分手时,祖母还亲自用毛笔给他写了长达7页的信安慰他,是她教会我对感情的执着。

Q:你是一个享受过程的人还是一个看重结果的人?

A:我享受过程。人希望永远有喜事,就像演戏需要获奖来肯定,但那不是一种目标。我拍戏是从来不看回放的,演完了就该别人评价了,我知道没有别人想象得那么好,我也从来没拍过一部自己认为那么棒的作品,我就喜欢过程。这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没去领,主要是在拍张爱玲,奖项只是个结果。

Q:出道到现在发行过的专辑都以清新的爱情歌为主,你最喜欢哪首歌曲?有没有想过音乐上有什么转变?

A:其实,我新专辑在曲风上已有些改变了,可是我不会现在流行R&B就去唱R&B,要看自己是否合适。如果想去突破自己或者想改变,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行。

Q:除了追求爱情,30岁之后还有什么理想?

A:健康快乐就好。

第12篇

一.以导促读

《红楼梦》尽管接近白话文,但仍属半文半白,对于高中生而言,仍有许多文字不通之处,学生往往急于浏览,多数生字生词几乎放过,少有人放下书本拿出工具书来查阅汉字所表示的意思。另外《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庞杂,对于高中生来讲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整部书卷帙浩大,等学生读完整部书之后,情节人物早已模模糊糊,他们因为不明白其中很多的审美内涵,对于《红楼梦》的再次阅读则犹如噩梦。

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解读文本过程中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特别是从人性、文化、社会等属性出发,让书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化获得再生。《红楼梦》中人物的一生往往是分散于各个章回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归纳总结,往往会成一个片面阅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们可以梳理人物的事迹,将人物的全貌呈现给同学们,通过这些事情来了解人物的性格。如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黛玉的一生主要纠葛是与宝玉的爱情,当然可以从黛玉与宝玉的前世姻缘说起,那就是木石前盟,黛玉进贾府是与宝玉爱情的开端,之后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可谓一波三折,前段比较平静,后因宝钗的出现掀起波澜,随着关系的逐渐调和,又趋于安稳,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也日渐成熟,最后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下,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夭折了,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黛玉的性格,如黛玉的诗才及黛玉葬花这些都表现了黛玉的聪明及多愁善感。

《红楼梦》似一幅卷轴,人物的命运也早已被确定,特别像一些女孩子,如金陵十二钗及一些副册女孩子,往往通过判词以及曲词就可以知晓一二,学生往往因未看过全书,对于诗词中的内容也就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像这些人物命运的辅助材料也是我们解读的重点,如第一回中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遇见甄士隐抱着英莲,想要让甄士隐将英莲舍与他们,那甄士隐半生才得此女,如何舍得,僧人便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四句话是谶语,提前预示了情节的发展,英莲是在元宵节那日被拐走的,甄家又因葫芦庙走火而走向落魄,这里竟然还交待了英莲改名为菱(香菱),要嫁给雪(薛)姓,如果能够将这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适当分析,他们会茅塞顿开,也不会将诗词匆匆一览而过了。再如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明了袭人的性格以及最后的归宿,袭人最后嫁给了戏子琪官(蒋玉菡)的姻缘也是十分巧妙的,其实宝玉是其中的暗中的牵线人,这些可以给同学们扩展一下,以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红楼梦》的评论书籍颇多,有很多通俗读物,书中对人物的评价及情节的分析十分精妙透彻,在看了作者的分析之后再去阅读文本,犹如清水洗面,甘甜如饴,而阅读不同的评论,可能会对同一个人物有不同的评价,这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意味着对同一个人物的评价是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的,同学们在分析人物时也要注意角度的多元化、客观化,避免人物评价的绝对化。例如对薛宝钗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其心机十分重,特别是两个细节(1)滴翠亭外,宝钗听说了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因涉及小红私相授受的事情,宝钗为了避免生事和没趣,而将黛玉引到其中,有的人认为宝钗有意陷害黛玉,有人则认为宝钗乃是急中生智之举,彼此都有各自的理由。(2)金钏儿投井后,宝钗与王夫人的一席话,有人认为宝钗过于冷漠,而也有人认为宝钗是为了安慰王夫人,替王夫人排忧,另外,宝钗将自己的新衣让金钏儿穿去了,表现了宝钗对金钏儿的一份情意。同学们阅读了不同的评论会丰富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避免思维的单一。

此外,《红楼梦》被拍成了电视剧,大多情节忠实于原著。当然细节也获得了丰富。这些电影材料也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导引,让学生在情节上对作品有一个了解,因为电视剧更加会吸引学生,也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学生在看完电视剧之后会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进而有一种阅读的冲动。

二.以写促读

《红楼梦》回数众多,故事情节琐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则易将人物、情节记得混淆,另外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对于人物的理解往往易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学生的思维往往过于功利化,只希望快速将全书读完,犹如走马观花,《红楼梦》本是应该细细读慢慢品,书中的韵味才会呈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阅读形式呢,首先将书中的美呈现给学生,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导读”上,而第二个环节则应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寻找到文本的美,然后我手写我心,将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写出来。通过写来促进学生阅读,然后他们对作品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红楼梦》中可写的东西很多,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视角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题目,但囿于高中生知识的有限,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较小的视角去写,而不是寻找过于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些著名的情节,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晴雯撕扇”等,可以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如我们可以通过“湘云醉卧”的情节表现湘云的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同学们在阅读全书会知道,湘云喜欢女扮男装,性格也是十分豪爽,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细节补证,如湘云和宝玉一起烤鹿肉喝酒赋诗,通过这一系列情节的描写,便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了著名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去写 ,也可以给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如与文化有关的题目,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辅助,如《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红楼梦》中对茶文化也是十分考究的,有诸多礼仪,如第三回中,黛玉吃茶习惯与贾府不同也只好随俗,书中写道:“当日林如海教诲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方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再如,还有下为上敬茶,以及妾为主妇敬茶等,还有聘娶之茶,王熙凤曾奚落林黛玉,即喝了我们家的茶,就要给我们家作媳妇,弄得林黛玉十分害羞。除了茶文化,《红楼梦》中有诸多可以挖掘的方向,同学们除了在书中寻找材料以外,还要去找一些文化方面的书籍,进而丰富自己论证的材料,这样无形中会让同学们阅读很多书籍,有助于养成他们探究的习惯。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也值得去写一写,如草蛇灰线,伏笔铺垫等,《红楼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是先有伏笔的,然后过了一些章回再浮现出来,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如果没有一进大观园,王熙凤的热情接待,王熙凤没有过多地摆主子的架势,而且对刘姥姥这个经过世面的老人还是十分信任的,让她为巧姐取名字,然后才有了刘姥姥的二进三进大观园,特别是最后一次,王熙凤病重,将自己与巧姐的命运都托付给了刘姥姥,刘姥姥最后也没有忘记这份恩情,还是帮助了巧姐摆脱了苦海,也算是王熙凤的一件恩德得到了的回报。再如贾雨村初次寄宿的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在后来贾雨村补缺应天府的时候,小沙弥已经成为了门子,而那次正好是葫芦庙失火,而英莲当时也是那时走失的,而葫芦案的发生又将几个当年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后来贾雨村为了避免小沙弥将以前的事情讲出来,将其发派了出去,当然最后小沙弥也成为了一个官员,而贾雨村则落魄为犯人,可谓意味十足。

《红楼梦》中不仅故事写得妙,诗也写得十分美,如果能够将其诗词摘抄出来,也可独自成册,供人赏玩。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摘抄并模仿创作,未尝不是很好的教材,但也需要教师在诗的规范方面予以指导,或许对红楼的阅读又多了一份雅兴和诗意。如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钗的咏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又有一首:“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首,月浦空余禾黍香。”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黛玉作了三首咏菊诗,最后的李纨给出的评价是: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黛玉自己点评过于纤巧,而李纨又评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同学读了不仅学了作诗,又学了几招点评之法。

三.以论促读

一门学问离不开“论”,因为只有众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门学问才会变得丰富多元,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也是这样,高中生阶段有他们自己对《红楼梦》的认识角度,不同的学生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认识,让大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形成头脑风暴,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同学们对作品的讨论离不开文本本身,可以让学生从文本的几个要素出发,如人物形象、小说的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艺术手法等,但囿于高中生的文学功底,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及性格的论述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写一个人物的评论,然后随机抽取让他们来读,其他小组听然后发表意见,供发言小组参考,然后发言人员把自己的文章再次修改,反复几次最后定稿,最终将同学们的文章集结成册,供以后学习使用,再好的文章还可以发到校报校刊上,以激励同学们去论去写。

只有有好的论题,才会有有效的讨论,这需要有一定的高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同学们去讨论的问题来设置,让同学们有抓手,如可以试问:林黛玉的性格真的就是那么小性吗?薛宝钗的心机体现在什么地方?另外也可以让同学们关注一些自己不太注意的人物,如同为金陵十二钗的元春,因为她出场不是很多,所以往往为人所忽视,我们要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能力,让同学们从书中所给的材料去挖掘人物的形象及性格。如元春的出场是冷子兴介绍的,她是出生在大年初一,长相应该不错,不然不能被选入宫中。才情如何呢?这一点可以让同学们去挖掘一下,元春自己在省亲时说到:“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但她的才能真正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她省亲大观园以及元宵佳节赐灯谜以及品评诸姐妹的诗可以知晓一二,通过这些琐碎情节来判断一个人物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元春对于贾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实际上是林黛玉代作)的评价。《杏帘在望》如下: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全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将此首诗列为四首之冠。可见元春是辨析诗歌的好手,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前两联写景,一动一静,展现了一幅安静祥和之景,后两联歌颂盛世,再有就是元妃进入深宫真的幸福吗?她真的给贾家带来了荣华富贵吗?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讨论。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时的议论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才能突显人物独特的性格,此外,有些人物的关系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如黛玉和宝钗的性格比较。黛玉性格有些小性,又有善解人意的一面,如她小性方面有时说话尖酸刻薄,她善解人意方面是很少批评宝玉的不读书,当然黛玉有时也很莽撞,喜欢表现自己,如元妃省亲之时,她捉刀,竟枉用《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黛玉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如一回见宝玉未果,还遭到了晴雯的闭门羹,又听见宝玉与宝钗欢笑,心里十分心酸,写下了葬花吟。而宝钗与黛玉比起来,性格有豪爽的一面,当然也不乏人性的瑕疵,如滴翠亭小红一事,王夫人面前说金钏儿的事情,还有抄检大观园时她未将蘅芜苑留给湘云一事,都饱受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