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

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

时间:2023-05-29 18:02: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

第1篇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活泼、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令文章焕发出异彩。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语言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基础等级——语言流畅;发展等级——有文采(具体表现在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作文语言要想出彩,写作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技法一,灵活运用词语,尤其是动词。古人作诗讲求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不仅让人想到杏花开得热烈,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的景象,把盎然的春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写文章也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动词,把人、物写活。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康大叔的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连用几个动词,一个凶残、贪婪的刽子手形象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技法二,句式上注意整散结合。整句是指结构相似,形式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运用整句可以使文章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形式错落的句子,运用散句可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作文中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使语言变化多姿,挥洒自如,节奏鲜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如学生习作《风景这边独好》的开头“有一种风景叫安宁闲适。如一湾清泉,汩汩而出,水光旖旎。那是王维在青青竹林间一声声古琴的高雅;那是嵇康在山野草庐中一下下打铁的铿然;那是陶翁于东篱悠然采菊的安适;那是陆羽静静地泡上那杯香茗的沉稳。他们用生活告诉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份恬然、那份对名利的不屑,让我们铭记于心,不会忘怀,于是知道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风景这边独好”,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

技法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排比、拟人修辞。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排比,抒情淋漓尽致,说理透彻,增强气势;运用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富有感彩,便于表现人物的心情。

技法四,有意识地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哲理性的语句可以提升文章的品位,为文章增添亮点。许多哲理散文大多是先记叙事件,后揭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如哲理散文《人生如茶》,先写用温水沏茶和用沸水沏茶的不同味道,然后揭示人生哲理:“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同学们平时要抓住灵感,写些关于人生、追求、处世方面的哲理句,并灵活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去,如一个学生写过这样几句凡人睿语:“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狂风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假如生活迷蒙了我们的双眼,请不要难过,因为阳光还在,道路还在,我们还在”,在一次考试时就把它作为作文的开头,贴切自然,为文章增色不少。

技法五,恰当地引用诗文语句、名言警句,为文章增辉。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恰当引用,会为文章增添文化底蕴;名言警句含义深远,恰当引用会使文章内容丰富、深刻。如文章《诗意地生活》开头写道:“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引用名言和诗句写出了有些人对“诗意地生活”的认识,使文章典雅,充满文化气息。

技法六,追求语言的幽默。辞藻华丽是一种语言风格,幽默也是一种语言风格,而且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语言幽默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更容易吸引读者。如学生习作作文《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考生写道:“话说三个和尚三身傲骨,谁也不愿再下山挑水,庙也破啦,扁担也腐啦,破坛子破摔啦,于是三个人就背对着背,一个和尚一本经地念”“一根直溜溜的水管就从山脚下的泉边一直伸到破庙里,这下可好了,什么扁担,什么水桶,一边凉快去吧,咱三个使用的可是高级的自来水,自来,自来,它自己就乖乖地来了”,语言幽默生动,既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

技法七,从散文和语言表达题中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的出彩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要注意多阅读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如冰心在散文《谈生命》中写道:“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林清玄在散文《生命的化妆》中写道:“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这些语言平实,充满哲理,可以积累下来,运用到写作中去。还要注意从语言表达题中积累语言材料,语文试题中的一些仿写题、衔接题都是很好的语言材料,可以积累下来。

只要采用几种方法对语言多加修饰,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会写出光彩照人的文章,赢得发展等级的高分。

(责编 张晶晶)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8-01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1 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属于叙事文章,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2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表现文章“留白”,促进人文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马克思关于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因此,语文学习就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作品与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阅读与实践的相互消融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重要内涵。真知识是从社会大课堂中获得的,真性情是从生活实践的感悟中陶冶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善于找准文本的“留白”,还要根据作品“留白”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链接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通过对文本内容多角度的思考,完成了文本的人文精神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与内化。

3 营造宽松氛围,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转变为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心境,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要对学生多关心,多爱护,通过细微之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在全班交流中尽可能给学困生以发言的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上付出的努力给予真诚的鼓励,营造宽松的研讨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在研讨过程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体验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行动。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人家读一读行吗?”等充满爱心言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

加速拓展阅读,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吸收量,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阅读体裁要多样化,适当涉猎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只要内容健康有益,无论文学作品、科学技术,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都可,除背诵古诗之外,加大背诵量,尽量超过400万字。“厚积而薄发”,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延伸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不限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甚至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它包括一个人完整的生活世界。我们可以在课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竞赛、夏令营等,也可请上家长参与评价。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与人、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偏重于人文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5 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第3篇

关键字: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而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做到在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人文修养教育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学校首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如同人生的方向盘,对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着引领作用,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对待处理事物、社会人生时就有了持久而稳定的价值标尺,所以形成较为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它帮助学生“精神成人”,它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广博而强大。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够夯实实力并且会转换为就职所必要的素养,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能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及职场中具有优势和竞争力。语文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课文中那些充满美感的诗句,那些严谨而实用的人生哲理,都能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3],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1、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世界观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兼具思想性与人文学的学科。它能借助文字的魅力使人们走出混沌,知书明理。它能起到对学生净化心灵,塑造美好灵魂的作用,对学生有着最直观、最深刻的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对课文进行了丰富而全面的选择,有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等不同的主题,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体裁,有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优秀篇目和选文。

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课程中富含了大量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情趣熏陶的内容。课文中所体现的民族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同时,学生能够体验到整个人类的文化感受,了解并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能够以较为正确和公正的立场来进行评论。语文课程中加大了社会、哲学、艺术等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博大宽容的世界观,是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1]。

2、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健全完美的人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朗活泼的性格、沉稳灵动的气质、广泛多样的爱好、正常发挥的能力、锐意进取的思想、纯正高尚的品德。这些高尚的品格在语文课本中,在先人的著作中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致使他们能最终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

自古以来,语文教育都融汇着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建立起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教育观。但是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的不同,在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倾向。

目前,一些学生的文化趣味趋于世俗化,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游戏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精神食粮。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职学校甚至整个社会淡薄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那么高职学校的语文教育的正确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层次、文化品位的神圣使命。一些经典的课文贯穿着急公好义、忧国忧民、天下为先的人生观,这些承载着整个民族的优秀精神的篇章在千百年来传诵不已。那么,在新时期就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和体会其中的感染力、感召力、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社会,弥漫着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潮。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如何做到对学生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众所周知,部分高职学生可能从小成绩不是太好,表现不是最佳,他们往往在中考或高考中失利,最后选择了高职院校。这些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有的精神上出现颓废倾向,进而出现价值偏向。其中少部分学生甚至沾染了不良习气,对人生失去了较高的理想和追求。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注重选取内涵丰富、情趣生动、语言经典的教学素材,使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品味和感悟,触动灵魂,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的精神人格、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天人和谐的人生追求和崇德尚能的价值取向。

在新的语文课程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过程和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终极目标。通过语文教学的熏陶和教师的言传身教,颂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讴歌民族精神,肯定和褒扬高尚品性和人格,深刻探讨生命的意义,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通过了解和赏析课文对作者的人格魅力进行宣扬,还能通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渗透[2]。

三、结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等多方面,中国语言文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广博而深邃,睿智而高远。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对于正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语文教学,并且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审美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就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金豪.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学——谈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观的正面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04):20-21

[2]马成.浅谈语文教育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科学与财富,2010,(7):166-167

第4篇

一、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高校诸多课程之中,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谓是最多的,将社会美、哲理美、自然美、生命美等集于一身。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古今中外文采词丰、古色质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借助文字来展现美,更讴歌了美的情感,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大有裨益,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中所体现出来的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深究的。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哲理美,《赤壁赋》能够让学生感悟人生,体悟即使历经坎坷,惨遭现实的打击,但也应积极调整自我,勇敢面对苦难,方可让短暂的生命彰显出独特的、永恒的价值及人生哲理。又如,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自然之美,有利于学生感受自然美,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此外,教材中及关于人物描写、事件记叙的文章,皆都包含着相应的生活社会美的教育价值。借助这些文学,学生能够从中品味人生,感受人物事件给自己内心所带来的冲击,继而启迪心灵,陶冶品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同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和语言美等艺术之美,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所以,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互融合,显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的文学作品之美

高校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古典诗词、小说、散文及现代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发现文本中的文学之美,更要引入优秀的课外文学来启发学生,丰富和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体悟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情感。例如,古诗词之中有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诗经•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柳永《凤栖梧》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教师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创作背景,以便学生在品读时能够更好地感悟词里行间所体现的古典语言之美、诗词音韵之美,以及诗词所寄托的情感。无论是古典文学或是现代文学,皆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学应不断挖掘课内外教材中蕴含的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以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中时常能品味到宁静纯朴的美好人情,人与人之间并非只存在尔虞我诈,情感亦有其简单纯粹,教师可从此入手带领学生走进这独特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共鸣。又如,《聊斋志异》《西厢记》等古典文学,亦可看到古人追求真善美,崇尚爱情、友情的美好愿望。而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在多元化的环境之下遭受着冲击,高校更应当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指导学生鉴赏作品之美

高校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朗读和初步感受文学作品之美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相关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并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层次地把握好作者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技巧,以及独特的创作手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皆是在相关专家的仔细专研和精挑细选下所编排出来的,这些作品必然有其可读性和价值,不仅仅是作为学生的学习文本,教师要先于学生去研读并熟悉教材中的作品内容,在保障自身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展开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积极指导学生整体把握相关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作者围绕春、江、花、月、夜展开诗意抒写,辅之以琵琶奏曲和自身的视觉感受与美学经验,谱奏出一曲古雅清越、旋律优美的文曲,更描绘出了一副“春江潮水微动,江中花影摇曳,夜下月影婆娑”的美景。教师讲解其内容时,便可让学生先感受这些场景的不同美,并指导学生将作品中所彰显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讲解出来,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赏析这首诗。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开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的文字阅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若是运用不当只会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来进行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于武侠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很感兴趣,如《武林外传》《绝代双骄》等;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金锁记》等,教师可截取小说中的某些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播放相应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讨论一下短片中所改编的情节较之小说的优劣所在,若是觉得电视剧、电影改编得不好,亦可让学生尝试自编剧本,演绎一番。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独特魅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

(四)诵读诗书,提高审美感知力

诵读诗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能强化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从而缩短学生与文本的心理情感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展开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借助不同的训练,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忱,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升。而教师更要敢于范读,引导学生倾听并辨析与教师范读的得失之处,继而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提供借鉴。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学生语言涵养亦能得到提升,且能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特殊美感,在初步感知语言魅力的基础上,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主旨。例如,学叔同《送别》时,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景物依旧,人却在别时的凄凉之景和对人生的无奈之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鉴赏此类文章时,可将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语言文字之美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索,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心灵和精神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美学与教学相合,定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追求真实善美的种子。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语文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和美育相互融合、不可分。语文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设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表达美,使审美教育真正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让高校语文课堂不再是被动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而是富有生趣、美韵十足的优质高效课堂。

作者:沈郁文 吴洁 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符欲静.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7(8):66.

[2]管才君.强化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2016(26):26-27.

第5篇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35-02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界定及其内容

1人文的概念界定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历来是一个容易产生多种理解的名词[1]。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宋程颐在《伊川易传》卷二释曰:“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西方的“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思是人性、教养。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的学科和事业,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道德素质的学问。在英语里,“人文”(humanism),其广义指的是:“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人的精神与道德,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追求人的旨趣与理想的一般主张。”[3]可见,人文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科学部分和核心部分。

2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因此,它是相对于以培养技能为目的的科学知识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从以上的概念界定,不难看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是对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这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新世纪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二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人类的价值和人文主义学科的教育,包括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学科知识的教育。

三是以提升人性、陶冶灵魂为依归,提高生活意义为目的,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教育。

四是能够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的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文化渗透。

五是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素质教育、人的价值的教育、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服务社会的教育以及科学管理的教育等等。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人文学科的课程从课程数量和学时、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于理工科课程都处于劣势;从社会观念上来说,社会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文科不好找工作的偏见处处皆在;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作为“器”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习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智慧,而仅仅成为毕业后获取一份好工作的“金钥匙”,教书也不再仅仅是育人和使人向善,而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业绩、科研业绩以及知名度;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精神上来看,不再单纯的是为了求知,许多学校办学的宗旨已经无形中向着更多的利润、更多的成绩、更多的知名度、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转化。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变成了科研水平的高低、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弱、就业率多少等等。

2实用性倾向严重,个体人文关怀缺失

教育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市场经济本身的实用性、功利性、对短期利益的重视也对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现代教育日益走向功利化、实用化的道路,只注重为市场输送标准化人才,而忽视了对现代教育的本质。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生接受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学校也只是专注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应有的人文关怀,造成了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缺失。

3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学生人文气息缺失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多样性,大学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应该主动参与到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然而,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团委、学生处举办的学生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大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比较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而很少组织具有高质量且人文色彩较为浓厚的学术报告。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围绕专业学习、科技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模拟派对”等形式进行,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而缺少人文活动的内容。由于校园活动内容和业余生活的单调,使一些学生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变化,他们往往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对真情和亲情渐行渐远,进而导致他们不愿参加校园活动,造成学生人文气息缺失。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有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是失败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通过理想与信念的追溯,使之获得立于身、立于家、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道理,在把握人生的真谛和享受人的尊严中,感悟人生的胜境。

大学不应只教给学生一个技能,更要培养一种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其能够审视自己,感悟人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是“器”与“道”的统一。现代教育往往将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增长之“器”,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学校完全是批量的产出标准化的人才,而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的教化,忽视了对人的灵魂的教化。现代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的灵魂获得自由,在现代教育培养之下的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生存技能,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服务的意识,而且要坚持为人之道,正直善良,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具备批判精神和人文素养。因此,使教育回归到应然之路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

2改善人文教育环境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理性经济,对利润的追求是其不竭的动力,它追逐于短期利益、以实利主义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准则。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的一切发展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这种经济氛围下,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商业化的浪潮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由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进入市场能够见效快,而人文学科缺少应用,无法为市场提供急需的社会服务,这必然导致社会对人文教育的排斥,阻碍了人文教育的发展。但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于功利主义的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的畸形发展。因此,人文教育环境的改善就成为高校人文教育回归的重要路径之一。

良好的环境是推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4]。从宏观上来讲,理工科院校的特色在于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所以它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社会的变化时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理工科院校必须从社会价值观念出发,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良好运行的重要作用。从微观上来说,各个学校应该进行相关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文教育发展的学校文化和氛围。例如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将文科和理工科的专业有意安排到一个校区;举办一些人文教育的讲座和学术沙龙,让文科和理工科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讨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学校还要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加重人文课程的比重,在教学方式上,不再是单一的讲课式,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个关于人文教育问题的讨论中,或者采用辩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要创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加强人文教育。只有为人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大学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物质环境和精神风貌两方面塑造具有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人文精神与人文气息[5]。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文化积淀的大学即使高楼林立也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般来讲,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氛不是很浓,校园文化活动多以科技活动和创新实践内容为主。学生通过听取学术讲座,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学生讨论也多以专业知识为主题;学生社团活动多是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展示最新科技成果。这样单调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首先,要从加强校园整体规划出发,建设高品位的人文景观,赋予校园景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图书馆和实验室是高等院校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的“硬”环境,对其投入的成效也会立竿见影。其次,学校团委、学工部还可通过举办人文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读书节、音乐周、电影周、聘请名人名师来校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强校园人文氛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6]。再次,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体现和培养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人文课程的设置应以有效、管用为原则,举办各种人文知识讲座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使人文教育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缺失原因初探[J].中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韩路全注全译本四书五经:第1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3]何光沪.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田建国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第6篇

关键词:流行舞蹈艺术舞蹈结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流行舞蹈,是指表现方式相对自由、大众参与性较强、有较强的娱乐色彩、在较长时期广泛流行的舞蹈艺术形式,如现代舞、国标舞、街舞、拉丁舞、迪斯科、劲舞等都属于流行舞蹈的范畴。艺术舞蹈则是指由艺术家用舞蹈语言诠释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而创造出来的舞蹈,偏重于对舞蹈的艺术呈现,是一种相对正统、规范、高端的舞蹈艺术。

流行舞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舞蹈普通大众则敬而远之,这是人们对舞蹈艺术的社会需求现状,也是当前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元素不断涌入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对流行舞蹈热烈追捧,对艺术舞蹈几乎不闻不问,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促进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成为业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笔者就该课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取长补短——有助于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的共同繁荣

流行舞蹈的娱乐性、趣味性、运动性很强,节奏比较有动感,表演自由度高,大众参与度高,融合了更多时尚元素,可以在绚丽的舞台上表演,也可以关在房内自我欣赏,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交流思想、抒感、消除隔阂、增进沟通。而艺术舞蹈,表演方式比较正统,动作要领更加规范,寓意表现比较含蓄,有助于人们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虽然差别较大,但互补性强。流行舞蹈在普通大众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艺术舞蹈则在舞蹈业界拥有核心地位,而且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生活质量、欣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舞蹈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和渗透已经逐步扩大,这为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稍加扶植和引导,就一定能形成这两个舞蹈艺术门类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二、寻找共通点——促进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的融通发展

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虽然各具不同特征,但作为舞蹈艺术的两种类别,其本质上也有不少共通之处:第一,主要表现载体都是人体的动作;第二,都对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的基本功有所要求;第三,都要将人体动作与音乐、诗歌、戏剧等辅助因素协调统一,和谐融合;第四,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五,进入现代后,两者融合出现在同一个舞蹈作品中的现象层出不穷,并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例如我们把舞蹈比作汉语言,流行舞蹈类似于白话文,艺术舞蹈则类似于文言文,白话文通俗易懂,文言文内涵深刻,虽然文言文相对难懂难学,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还必须使用文言文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只有了解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共通点,才能,优势互补,相互融通,才会推动整个舞蹈艺术健康发展。

三、教育先行——推动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

面对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大部分舞蹈艺术教育机构的舞蹈教学内容则与社会需求正好相反——艺术舞蹈教学课程铺天盖地,流行舞蹈教学内容寥寥无几,而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却是到那些与普通大众联系最紧密的就业领域中去,教育与就业完全脱节,这种舞蹈教学体系是不合理的。因此舞蹈教育应该给予流行舞蹈教育以更多的关注。

面对普通大众需要更多地关注艺术舞蹈的现状,我们呼吁舞蹈教育部门更多地关注流行舞蹈。在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的问题上,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舞蹈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重艺术舞蹈教育,轻流行舞蹈教育”的传统舞蹈教育格局,在舞蹈教育界大力推广二者结合教育的新模式。

四、转变观念——实现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

1.嫁接流行元素,在舞蹈作品中实现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

将流行舞蹈的随意、夸张与艺术舞蹈的严谨、细腻结合起来,使其和谐共生于一个舞蹈作品之中,这样的舞蹈作品将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演绎传统的大鼓舞时将摇滚音乐融合进去,结果是这种冲击和感染力大大超过两个矛盾个体之和。所以,对特定的艺术舞蹈进行流行元素的改造,是大有空间和市场的。

2.加强舞蹈知识培训——提升全民舞蹈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

人们对艺术舞蹈的淡漠不完全是他们不喜欢艺术舞蹈,更多的是因为根本不懂得欣赏艺术舞蹈。那么加强舞蹈知识培训、提升舞蹈艺术欣赏水平对艺术舞蹈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譬如,剧院可以多引进艺术舞蹈剧目以低廉的票价向大众开放;在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教材里添加更多有关舞蹈的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舞蹈课程;在通俗舞蹈的培训机构中适当增加艺术舞蹈基础知识的培训,这些举措将有效地推动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3.合理利用媒介资源——引导媒体向艺术舞蹈适度倾斜

第7篇

1.树立人文价值信念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人文价值信念。“所谓人文价值,就是崇尚人文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文的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因此,教师要树立人文价值信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建立新的教师观和课程观,要把学生真正当做一个“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备每一个“人”的课。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质疑,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交流,自由沟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2.提高人文知识水平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它主要与精神生活有关,具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过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而形成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人们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要增加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的人文知识,不仅影响着其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人文知识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文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师内在的气质,丰富内心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

3.提升人文品格

有学者认为,作为教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应该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品格,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教书育人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至高无上的一部分,教师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要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使师生之间建筑起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要热爱、虔诚和敬畏。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文文字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祖国语文文字的优美,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4.展现人文行为教师的人文素养

不仅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人文价值、人文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展现人文行动。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身为教师要表里如一,为人师表,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志存高远,明白立志的重要性。古人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说的就是志向远大对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从教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最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挖掘蕴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志向;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的勇气和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他坚持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但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从另一个意义来看,他是一个胜利者,虽败犹荣。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虽然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不幸,生命总是永无止境的,是顽强的、永恒的、美好的。人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生命的长河中前行。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恒心、意志、毅力等品质,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2.挖掘蕴含胸怀阔达的宽容意识的作品

如今中学阶段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阔达的胸襟、缺乏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精神,表明中华民族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这种精神在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如“管鲍

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的本钱比管仲的多,赚钱后管仲却多拿了一份。旁人对此说三道四,鲍叔牙替他解围,说他家里比较贫困,应该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总是躲在众人后面,撤退时他却跑得最快。别人对他很不满意,鲍叔牙仍为他辩解,说他家里有老母亲,是出于孝心。管仲对此感激不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一番大事。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正是因为蔺相如阔达的胸襟感动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挖掘蕴含

博大精深的仁爱精神的作品“仁者,爱人。”“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经过无数哲人先贤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贾谊的《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醒当权者要施行仁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的房子是破的,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住,可见,杜甫的仁爱之心是多么感人,多么深刻!

4.挖掘蕴含浓浓深情的亲情、爱情的作品

第8篇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B51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61-03

在对人生的认识上,叔本华与尼采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致的,即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将万物的起源归因于生存意志。这种生存意志当中潜在的生存欲望会使人类不断追求,但是始终得不到全部满足,这就使人类陷入了痛苦当中,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由此形成了他关于人生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

叔本华从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的体现为基础出发,表达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叔本华认为人生与世界就是生存意志的体现,生存意志是无法满足又无处不在的欲望,而人生又总是在追求这些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他得出“人生是痛苦的”帶有悲观主义色彩的结论。

(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首先,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的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他认为对于“物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是无须证明的,因为人们随时都可以清楚明白地感知到它。

人和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动物是没有自己的意识的,只有人能思考、是有意识的,所以也只有人能够把外部世界的表象纳入自己的意识当中,感知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也就是意志的世界[1]。所以在我们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之前,世界就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认为这个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由此他得出表象的世界是“虚”的,即使它真实存在,而意志的世界是“实”的,二者是单独存在的。我们要获得最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要得到真理,就必须从意志去考察,而不是仅从表象去考察世界,这样才能获得对某一事物甚至整个世界的最全面的认识。

表象的世界虽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并不意味着外部世界对我们是一无是处的,相反,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因为叔本华认为获得真理的最可靠的途径是直观,真理的来源与根据就是直观。那么现在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观”,从字面上来看,“直观”就是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看得到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有表象世界是可以被直观的,而意志世界是不能被直观的。所以我们才说“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

其次,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我的意志”。在这里,“我”不是我们一般理解上生物意义上的“我”,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我”;同时也不是我们一般追求的具有理性的我,是带有人们厌弃的非理性的“我”,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的我。传统的观点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然后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而叔本华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而这种欲望冲动就是生存意志,也就是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出发点[2]。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自己,要想生存下去,都必须获取食物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这种求生的欲望就是生存意志,一切欲望,甚至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来源都是这种生存意志。即可以解释为: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内核就是生存下去的欲望。

从生存意志出发,他认为世界的一切表象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就连我们的身体也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3]。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的身体是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比如说我吃饭、睡觉、工作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意志。我吃饭是因为我饿了;我睡觉是因为我困了累了;我工作是因为我想得到金钱以便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所有的这些行为、活动,都是受到了自我生存意志的支配,都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罢了。由此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身体活动是意志活动的客体化。也就是说,没有身体,就不能想象意志,所以他认为身体是我们认识意志的前提条件。意志不仅支配着身体活动,还对身体活动有作用,即意志的作用。当其对身体的作用与其意志相一致时,就产生了快乐;而当其与意志产生冲突时,就产生了痛苦。这些快乐或是痛苦的感受就是生存意志的直接感受。其次,我的身体不仅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还是生存意志的客观外化。因为我们要生活下去就必须能看到各种东西,不然就无法生存,所以眼睛就是这种生存意志的外化;除了能看,还必须能吃,吃的欲望就产生了嘴;同理,消化的欲望就产生了胃,咬的欲望就产生了牙齿等等这些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由此看来,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或组织都是生存意志的客体化。生存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质,那么这种生存意志就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人类身上,在动物、植物等一切物体身上也是有体现的。

(二)人的内在生命性质

叔本华认为,使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是人的内在生命性质;我们整个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们不满足,直接的源泉也是因为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4]。具体说来也就是生存意志,它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的一生当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展开来说就是我们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即人是什么。这些特质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快乐,是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不可消除的因素。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对来自外界的厄运是可以忍受的,而对于来自自身因素所导致的苦难却无法忍受。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自己的人格或是个性。人们尽自己所能做的最大极限永远都不会超过自己,而人们越是离这极限越近,就越能发现一切快乐的源泉原来就是自己,这样一来,就越能够使自己幸福。能够发现这一源泉的总是那些有足够睿智的人,因为他们终其一生只求每时每刻都能够成为他自己,所以他们是最幸福的人[5]。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欲求,也就不会像那些平凡的人不断追求那永不满足的欲求,这样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这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就是知足”。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偏向自己的,是利己自私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头野兽,只等待机会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或是其他事造成妨碍的话,他就会选择伤害别人,甚至杀害别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人们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友好都是虚伪的,当触及自己利益时,这些友好的感情便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种内在的生命意志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被无尽的且无所不在的欲求所牵绊,永远得不到解脱。就算是偶然得到了幸福,那也是暂时的,因为内在的生命性质注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是痛苦的。以至于叔本华告诫我们要懂得知足,那样才能使我们在痛苦的人生中得到更可能多的快乐和幸福[6]。

(三)人生苦难的解脱

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理中,要想摆脱空虚无聊和痛苦,就必须实行“意志转向”,人若是想从人生的苦难中得到解脱,那就必须彻底地否定生存意志。但是不能够通过自杀或是患精神病来达到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因为否定生存意志,并不是对痛苦的深恶痛绝,而是对生活中的享乐深恶痛绝。就比如自杀,自杀者本身是想继续生活下去的,只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所以我们说他并没有否定生存意志,相反,这实际上是对生存意志的极度肯定,自杀者没有放弃生命意志,而只是在消灭个体现象时放弃了生命。那么什么才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转向”呢?他是这样解释的:“意志转向就是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地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7]也就是说不要去追求任何欲求,放弃享乐,并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在叔本华看来,“意志转向”的方式有三种:从事哲学工作;艺术创作;禁欲和绝欲。

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启示:实现人生的超越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打破了以往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研究人的问题,对于当前研究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重视非理性因素

人们通常在分析问题时,总会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而常常忽略那些非理性的因素。因为我们都会有那样一种惯性:认为理性才能客观正确地分析问题,而感性的东西是不稳定的,不能像理性那样客观。虽然理性比感性来得客观,但是不应因此认为只要有理性就足够了。如果只用理性来分析问题,那么必然就会走向一种极端,使得结论变得片面极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打破了以往那种只注重理性研究的局面,唤醒了在理性主义压制下沉睡多年的生命意志,使得非理性的因素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这一点,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都有其重要地位。人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动物,并且人们还认为感性是极不可靠的,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们都极力地压制感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只用理性思考问题,得到自己认为的最客观的结论。因此叔本华的这一理论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其重要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

对于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因素,我们既不能完全肯定前者,也不能完全否定后者。理性固然好,能够使你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但如果长期处于理性状态就会使人神经衰弱。人的一生只有经过非理性的状态,才能体验到什么叫快乐,否则就太过于枯燥乏味了。

人并不是总能保持理性的动物,而是会不时地陷入非理性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不只是要从理性方面考虑,也要重视非理性的因素。因此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缺一不可。

(二)重视人的价值

叔本华从人的生命意志开始去认识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它让我们从新审视“人”这一动物,思考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存在与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人作为一切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和绝对的价值。人的价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受到社会关系制约,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人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以及尊重;另一个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但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后者。

叔本华在它的悲剧理论中告诉我们,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不可避免的,而欲望本身又是使我们陷入痛苦的源头[8]。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不能够因此就否认人本身拥有的价值。任何物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它的价值或是存在的理由,不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人也是如此,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有他的价值,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人。

(三)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带有非常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向命运低头,但是另一方面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叔本华认为:“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9]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的运气也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命运,我们对此都应该保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虽然痛苦是无处不在,是永恒的,但是生活总要继续。我们不能因为面前遇到的一些困难就停滞不前,相反,我们可以把这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当成是迈向幸福的跳板。既然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勇敢地面对它,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当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叔本华还告诉我们幸福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如果真的如他所说,那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地享受当前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不必为过去的痛苦或未来的迷茫而终日担忧[10]。

叔本華认为我们人生的幸福与艰辛并不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的遭遇,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性格与品质才是唯一影响我们幸福与快乐的因素,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其他外来的因素就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

人们总是只有当不幸降临时,才会期盼那些幸福日子再度来临。也就是说人们在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或者说是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总想着幸福应该是更高一层次的。只有当不幸真的降临时,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幸福,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享受此刻,而不应白白让它溜走,到不幸的时候才觉得惋惜[11]。不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能发生的,另一种是不可避免一定会发生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前者当成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把后者当成是不会马上发生的。如果我们时刻都在为这两种不幸做防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享有片刻的安宁了。所以应该把握好现在,别等到失去了才觉得惋惜。

痛苦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始终是没完没了的。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个人的生活也是一场持续不休的争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找到拼争的对手,争斗始终是没完没了,到死为止仍然武器在握。”[1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把这些痛苦的程度降到最低,就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不可盲目地去追求,否则只会徒增烦恼罢了。

这就告诉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心态很重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就看我们拿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它。以至于有的人认为它枯燥、痛苦;有的人认为它丰富、充满意义;还有的人觉得它平平淡淡。从这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叔本华看来,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快乐的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地徘徊,我们不应该对此过分重视,应该对此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相对快乐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儿童;读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讨论愈演愈烈,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这场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讨论的发展、参与人数的增多、讨论程度的深入,这场讨论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范围内“要不要对孩子进行读经教育”的问题,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等层面上的论争。

一、儿童读经的渊源

关于儿童读经的争论源来已久,自民国元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至次年5月,又下达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 范中、小学读经科。”中国在教育制度上废除了儿童读经。但也是由此开始,近代关于“儿童是否应该读经”的争论便不绝于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读经的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社会统治阶级为达到自身政治目的而发起的逆文化潮流。当代的儿童读经运动不管从性质上、内容上、目的上均与近代的不同,当代的儿童读经是处在中国民族复兴、人文思想大盛的时代,它是“国学热”的延续。

当代的儿童读经运动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为弥补台湾基础教育中重知识轻文化的弊端,在台湾首倡“儿童诵读祖国优秀文化经典运动”。随后1995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巴金和冰心等9位文化名宿提出议案,呼吁建立幼儿古典学校。随后,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ICI国际文教基金会(香港)与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下,大陆儿童读经运动逐渐形成。当代儿童读经的基本理论是要让儿童从小接触最有价值的中国经典文学,并且反复诵读达到可以背诵的阶段。儿童读经教育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2004 年,儒学崇拜者蒋庆先生花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 12 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但遭到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

二、儿童读经的支持与批判之争

对儿童读经的支持与对儿童读经的批判, 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经”的理解。所谓儿童读经教育就是一种主张在3―13岁儿童之间开展长期的以古代经典诵读为主的教育。那何为经典,是否凡是古代的文化著作或文章都可以称为古代经典。这是争论之初,反对者提出的问题。针对“经”的内涵,支持者把“经”的概念外延扩大,借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 中对经的释义“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提出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经”,不仅指儒家的经典,还包括墨、道、法、兵、等各家流传下来的经典。这种理解把经的涵义扩大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双方都是基于对儿童读经取材的深层考虑,基本上弥补了双方对于“经”理解的偏差。

其次是关于读“经”的方式。支持者认为儿童背诵经典,有些内容虽然现在不一定理解、消化,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会像牛的“反刍”一样,慢慢地会将这些内容理解、消化。并且认为儿童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大量的背诵也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提高。对此,反对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违反儿童本性的方法。不求理解,何谓教育。单纯的背诵,而不知道意思,与现在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任何区别。是违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最后是关于读经的有效性。读经是否有用,这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支持者一方坚持认为“蒙以养正”的观点,让少年儿童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即提供他们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从小学会做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反对者一方则认为传统经典中隐含的奴性文化还有许多错误和不科学之处,儿童在不能充分理解和分辨的情况之下照单全收,后果十分令人担忧。从这点来讲,宣扬儿童“读经”究竟是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吸收了其中的糟粕,是存在疑问的。

三、儿童读经教育再分析

关于儿童读经的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讨论的重点也由儿童是否一定要“读经”逐渐转向了如何“读经”上来;从支持、赞同或怀疑、拒斥一切有关儿童“读经”的主张转向冷静地对待已经客观存在的“读经”现象,并对“读经”现象本身进行分析研究。不可否认,现在的儿童读经教育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的儿童读经班,儿童读经教育正在逐步开展,但是现在社会上的读经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于儿童读经问题,笔者认为儿童读经是可以的,但是“读”必须把握一个“度”字。度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择上。四书五经、《老子》、《墨子》、《孙子)、《史记》等等都被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为经典,因为“它们在每个伟大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导的作用,是灵感的来源,思想运动的来源,话语的来源。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行动的准则,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并能代表这些经典都适合儿童学习、诵读。这些所谓“经典”中也有大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文化糟粕。即使是百家推崇的《论语》,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不适宜儿童诵读的。因此,儿童读经的前提条件是选择适宜儿童的教材。读经不能让儿童对一本书全盘的诵读,应该对经典中的糟粕进行剔除后,再让儿童诵读。还是以《论语》为例,经书当中有不适宜儿童诵读的封建思想,但是同样有许多值得儿童诵读的内容,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其中有许多值得诵读的内容,因此,在教材的问题上,应该使用节选的方法。中华民族的经典很多,节选既有利于儿童诵读经典中的精华,避免吸收其中的糟粕,还能保证儿童多诵读一些经典,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度还体现在读经的方法上。读经运动的倡导者的读经方法就是背诵,即使他们不懂也没关系,只要他们背下来,在以后理解能力提升后,就会将以往所背诵过的经典消化下去。其中以王财贵先生提出的“小朋友跟我念”的读经方法为典型。

度还要求对于儿童每日诵读量的把握,读经不能一味的要求越多越好,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诵读的安排,切不能给儿童过大压力,这样只会造成儿童对于读经的反感,甚至于厌恶。这样,反而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儿童的读经不能占用儿童游戏的时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要给予儿童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有的家长和教师,将读经作为儿童日常学习的最主要的部分,这也是不可取的。儿童应该多方面发展,过分的诵读经典只会让儿童发展失去平衡。读经的时间,家长可以安排在儿童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等各十几分钟,对儿童进行读经教育,每次的时间不长,又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也是可以保证的。

纵观这次由儿童“读经”热而引发的大讨论,我们都应该采取宽容开放的态度,把它作为文化领域和教育领域内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教育形式,让儿童和家长多一种选择,这是一件好事情。毕竟究实而言,如果掌握好度,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有利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但是,如果人为地把儿童“读经”问题推向极端,无论是大一统式的全国推广还是全盘加以否定,都是武断的、专制主义的表现。相信在不不违背教育科学的前提下, 让中华传统文明在儿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并使其得到发扬则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心愿。

参考文献:

[1] 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

[2] 廖军和.儿童“读经”问题引发的争议.中国教育学刊,2006,3

[3]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4,5

[4] 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北京教育,2005,4

[5] 孙习. “幼儿读经”引发的思考―文献综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6

[6] 严仲连. 理性对待“对儿童读经的批判”.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7] 刘晓东. 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 ”?―与郭齐家先生商榷.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11

[8] 金霖祥, 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第10篇

[关键词] 文化素质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61-04

0 引言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学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基本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才。高校文化素质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素质课建设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如何优化文化素质课教学,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探索。笔者自2007年以来,在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外国戏剧经典赏析》、《大学语文》等多门素质课程,根据笔者及教学同仁多年来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及思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明确教育对象,找准课程定位,合理选 择教学内容

文化素质课不同于专业课,只有明确其课程属性及定位,才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规划上更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为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公共课程,其教学应体现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个大方向。

1.1 体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指导思 想,注重基础性、普及性

由于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学生的专业各有不同,既有文科学生,也有理工科学生,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因此尤其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的难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让学生掌握关于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理论,重在普及相关基本知识。例如在鉴赏类课程的教学中,就应首先从该类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别属性特征的讲授入手,随后在对具体作品的赏析之中结合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实例剖析,使学生能掌握某一特定文学艺术种类的基本特点,并进而对经典名作有所了解,从“外行看热闹”提升到“内行看门道”的境界。例如在《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中,导论“戏剧艺术概说”就应讲授戏剧艺术的特点、分类,并对戏剧语言、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进行基础性理论的解析;在《外国戏剧经典赏析》中讲授《等待戈多》,就应对荒诞派戏剧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又如《音乐欣赏》课,必须要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进行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具体作品的认识与把握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领会、分析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尤其是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知识背景的学生,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点。

1.2 精品意识与时代意识相结合,关注当代大学 生的文化需求

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其教学内容必须突出“精品”意识。对于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特别突出“经典”意识,恰当掌握作品选择的程度;而自然科学类课程同样也应该介绍权威性的理论、观点,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知识。把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接触一流的文化、科学,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效果。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1]如《大学语文》作为最早的通识类素质课程,尽管各大高校选取的具体讲授篇目有所差别,但基本都秉持了遴选经典精品的主体意识,着力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

作为教师还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与时代也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与时代紧密结合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演讲与口才》作为语言类素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应对人才需求。因此,除了选择历史上经典的演讲作为范例之外,还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新情境,给予学生新的案例作为学习示范,把在校期间以及初入职场应具备的口语技巧纳入讲授范围。教师还应注意,即便是讲授经典名作,也应注重阐发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及价值、给学生以思想启迪。例如《国学典籍》之类的课程,除了对于《论语》等经典作品进行基本的字词要义疏通及阐释,也应将其与当代生活时事相联系加以辨析及疏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文化素质的提高与自身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从而真正达到综合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人格养成的目的。

总之,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文化素质课实现知识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目标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甄别和整合。

2 寓教于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 发、互动教学

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因此学生多半都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同时由于选修学生的专业众多,因此在教学上也具有与教授专业课不同的难度:教授专业课,由于学生的专业固定,易于师生之间充分地了解,并可集中开展课上、课下的研究性及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专业指导,而文化素质课则相对困难一些。针对文化素质课在教育对象、课程属性上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2.1 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来说尤其重要。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了某一课程,就意味着她/他至少对相关问题有基本的兴趣与求知欲。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保持与加强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充满乐趣地去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讲究授课艺术,制造“兴趣点”,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讲课忌刻板平淡,应该富于感染力。教师在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尽量从学生熟悉的某一点入手,生发开来,引导学生接受课程内容。如笔者教授《中国话剧经典赏析》,选取了何冀平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基本属于知识盲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对该剧的赏析呢?在讲课伊始突出了两个信息:(1)剧作者何冀平曾与徐克等知名导演合作,创作了《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等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先创作话剧成名。(2)该剧以民国初期北京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的剧作者和全国知名的烤鸭店过渡到剧作者和主要剧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今时代是一个视听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文化素质课程很多都会涉及图片、影像及声音,因此多媒体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应用往往必不可少。例如一般艺术欣赏类的课程《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影视理论与鉴赏》、《动画艺术赏析》等,往往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播放相应的作品或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赏析的内容有直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就更为清晰明了了。其他可以展示相关视频内容的课程,比如《演讲与口才》能展示演讲实况,《高等语文》讲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余光中《乡愁》等诗歌可以展示配乐诗朗诵或由诗歌改编的歌曲或画作等,《国学典籍》讲《论语》、《老子》等可以播放蔡志忠的相关动画片段,这些丰富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他们接受作品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制作生动精美的课件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益环节。课件不应简单地粘贴讲稿要目,而应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图片资料。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知识类课程,课件中简洁的理论概括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教师的讲授相融互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程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体验。

2.2 运用启发、互动型模式,深化课堂教学

前文已经谈到,素质课选修学生的专业、人数众多,在客观上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文化素质课必须实施开放与互动式教学,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注重启发,有选择地进行学生研讨并对之进行调控。作为素质课教师,一定要明确互动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程度及研讨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水平相适应,并进行调控。例如在鉴赏类课程中,学生欣赏具体作品前教师应提出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适当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学生可能会仅仅关注演员、服饰等因素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意义。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既要及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反馈调控,捕捉其中的亮点、要点进行渲染强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独立思考。

例如,在赏析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时,笔者要求每位同学提前阅读剧本,并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1)写剧情梗概,摘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2)结合前面讲授过的基础知识对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在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后,课堂上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并重点介绍了社会问题剧的特点及意义,然后选出了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分别探讨了该剧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及戏剧的主题。针对其中一位同学提到的“娜拉出走后的结局”问题,现场又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相互碰撞,气氛热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并为学生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文坛大师”中有关易卜生《玩偶之家》的部分,让学生在视听直观感受中深化了对《玩偶之家》的理解,并了解了该剧在20世纪初对中国剧坛的影响,同时也指引学生可以去阅读等人的剧作来进一步了解易卜生对中国剧坛的影响。

某些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的课程,例如《演讲与口才》,往往会采取情境教学,模拟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出意见,促进学生的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除了围绕该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尤其是人文艺术类课程。“高校人文素质课,一直以多样化的人文内涵促进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起到了陶冶自我情感、引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意义、实现自我统一的目的。高校人文素质课在传授的过程中,理应强化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目的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达成。”[2]因为文学及艺术作品总是具体可感的,无论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诗歌,虽然它们所依赖的媒介不同,但总是充满了创作者对世间事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回应与共鸣。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地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每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笔者在讲授梅特林克的名剧《青鸟》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诵第四幕第九场“幸福之园”,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就像蒂蒂儿一样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甚至对母亲说话很不耐烦,感到非常惭愧。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作品的探讨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所迸发出来的感动胜过任何说教,它从深层次上触发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考,在作品丰富的人文意蕴中感受人生哲理,自觉地进行着人生体验与感悟,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作用。

总之,文化素质课更讲求寓教于乐,通过适宜的启发、互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 实施开放式教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 堂有机结合

教育部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针对素质教育提出:“高校教师要重视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合理构建网上课堂与资料库,积极与学生进 行网络互动

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的信息能及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共享,无须集中进行。素质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优点与学生互动。清华大学较早地意识到由于人文素质课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课堂不便于讨论,于是在网上设置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讨论区,“任课教师将自己的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经常参加网上学生的讨论、回答提问,并在网上各种最新的教学参考材料……学生有很强的讨论热情,网上教学讨论区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讨论结果的记录还有助于推广‘无标准答案’的作业与考试方式”[3]。这一做法早已为全国不少高校使用。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的教学资源平台,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学生互动的体系。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素质课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 +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一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的教学模式。”[4]这的确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不断提升的进步实践。但也应看到,这种多维教学新模式的落地实践需要高校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网络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应用能力。而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云存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或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WLAN、WIFI或3G网络进行教学资源分享等,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达到的。

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设立由学生自行登陆的公共电子邮箱也是很好的方式。其资料构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基本资料(如相关书目、图片)、网址链接等;(2)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如笔者在讲授《茶馆》时,就将对茶馆主题进行探讨的新观点论文放在网络上供学生查阅;(3)讲授作品之外的其他代表性资料等。同时还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些都能弥补文化素质课堂学生专业不同、数量众多所带来的教学上的客观不足,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取得了与课堂教学相融互补的良好效果。

3.2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单纯的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文化知识,而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内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消化、运用和吸收,从而真正实现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课堂以外的文化素质教育。例如,要求学生去听学校举办的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就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美术欣赏》可让学生去参观名作画展等),不定期地举办课外欣赏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每年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国部分省份还增加了艺术赏析、现场辅导和专题讲座,进一步让广大师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增强了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人生修养。类似的活动,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且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并适当引导,从而真正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到切实的作用。

4 结束语

作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化素质课既是启蒙,更是启迪;既是交流,更生发探讨;既着力于文化素养的形成、能力与方法,也引发价值选择与人生感悟。作为当代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实践开放、互动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使素质课堂成为了解、欣赏和创造的殿堂,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爱克曼.歌德谈话录[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

[2]奚彦辉,姜颖南.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现路径的新思考――兼论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崭新价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57-58.

第11篇

[关键词]嘉绒谚语; 藏族;嘉绒语;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2-0071-06

“嘉绒”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族群概念。作为地域概念,“嘉绒”是“嘉莫察瓦绒”的缩写。“嘉莫”是山名,即“墨尔多山”,“察瓦”是“温暖炎热”之意,“绒”藏语中是“农区”的意思。“嘉绒”是以墨尔多山为中心,地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大渡河流域地区的鲜水河、岷江流域少部地区的高山峡谷农业地区[1]。作为族群,“嘉绒”是生活在嘉绒地区的藏族。

嘉绒语是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藏族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嘉绒话北部和西部接安多方言和康巴方言,东邻羌语区,南部毗邻汉语[2]。所以嘉绒藏族在文化信息上具有糅杂特征,如头帕、绣花鞋和腰带等服饰文化与羌族相似,生产模式以农业为主,风俗和性上又有汉族的特征。从文化上看,嘉绒语受以为中心的藏文化和以成都为中心的汉文化双重辐射,文化具有多元性。

嘉绒语分为三种方言:东部方言以马尔康四土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最多;西北部方言以草登话或日部话为代表;西部方言以二岗理话为代表[3]。方言之间语音差异大,互不相通。嘉绒话无书面语,曾经通行于嘉绒地区的藏文现在鲜有人能书写,嘉绒话靠口耳相传。以笔者所调查的米亚罗为例,当地的青年人大部分不会嘉绒话,中年人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涉及到谚语中深层次的引申义时,只有一些老年人能够听懂和解释。这就意味着嘉绒话随着年轻一代的自动放弃,呈现出濒临消失的趋势。人类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没有文字的语言,一切信息只能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当我们失去这种语言,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所承载的全部文化信息。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丰的艺术语句。谚语用一定的文化元素反映语言社团对社会现象、人生经验、生产规律的智慧认知,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文化元素是组成一种文化的可以界定的最小单位[4],每一个文化丛都是由若干文化元素构成的。谚语用什么文化元素作为表达形态,完全取决于该语言社团所处的文化圈子。如日语有“花中数樱花,人中数武士”的谚语,“樱花”和“武士”是大和民族的文化元素。嘉绒谚语有(汉译:喇嘛能飞上天,也少不了糌粑),“喇嘛”和“糌粑”是嘉绒藏族的文化元素。羌族谚语有“一个石头都有四两油”,“石头”是羌族的文化元素。汉语有“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玉”和“筷子”是汉民族文化元素。

因此,谚语以特定的文化元素,反映丰富深刻的族群文化认同,呈现出语言单位的构式意义,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开始,谚语的生存和传承环境逐渐丧失了土壤和空间,嘉绒谚语在年轻一代中也正处于这种状况。

关于嘉绒文化的研究,角度很广,有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角度的研究,有从民俗民物、歌舞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有从历史文献、宗教制度、地方志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但尚无从嘉绒谚语角度研究嘉绒文化元素的。因此记录嘉绒谚语并研究其文化信息是很有意义的。

四土话是指通行于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即四土地区的嘉绒话。“四土”地区不少地方为藏、羌、汉杂居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多元文化。四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独特,有着发达的农耕文化,同时土司制度十分完善,是嘉绒土司的最后标本。石碉建筑保留至今。四土话使用人口多。所以选取四土话谚语作为嘉绒谚语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嘉绒语是一种保留了古代藏语面貌的独特语言:复辅音极为丰富。在一个音节里,元音前面一次可以并列二至三个辅音作为复辅音声母,如“”(小的),“”(砍柴),元音后也可以并列二至三个辅音作为复辅音韵尾,如“”(房子)、“”(舀)。这是现代藏语其他几个方言所没有的,今天的康巴方言、安多方言和拉萨方言复辅音声母或复辅音韵尾都已大大简化或脱落,唯独在嘉绒话中还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藏语的读法[2]。嘉绒话是辅音占优势的语言,辅音时值短,音质弱,特别是(舌根、清、擦音)可以跟很多辅音构成复辅音放在音节开头,更增加了辨听的难度,给田野调查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在米亚罗进行了谚语的收集和注音工作,询访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操四土话的米亚罗嘉绒藏族群众,聆听他们的谚语发音,然后用国际音标将之记录下来,以期将嘉绒藏族的民间口头艺术语句用书面符号保存下来。

本次田野调查共收集到民间嘉绒谚语31条,它们用多元的文化元素生动反映了藏、羌、汉融合的文化信息。本文从嘉绒谚语的语言艺术和文化元素两方面探讨嘉绒谚语的特点。一、嘉绒谚语的语言艺术1.嘉绒谚语句式结构简洁,紧凑,一个谚语多由一个或两个小句组成,每句三至十个音节不等,前后两个小句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语,靠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逻辑关系。如:

(条件关系)

译:不跑一百次腿,当不了一次官

(并列关系)

译:鸡吃的不一定都是粮食,人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

(并列关系)

译:柴堆上少不了柴屑,猪窝里少不了猪虱子

(对比关系)

译: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

2.嘉绒谚语讲究声律,押韵灵活,使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和传播。押韵灵活是嘉绒谚语在声律方面的一大特点:

押头韵,即每句话的第一个音节押韵,如:

(老鼠的诅咒于猫无用),和同韵;

押尾韵,即每句句末音节押韵,如:

(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和同韵。

押腰韵,即在前后两句中相同的位置押韵,如:

(野鹿已到房后,还在房前舂火药),和同韵。

对于复辅音极为丰富的嘉绒藏语来说,讲究声律和灵活的押韵极为重要,因为辅音发音时值短,音质弱,如果没有声律和灵活的押韵,就很难记诵和流传。二、嘉绒河谷地区藏、羌、汉杂居,嘉绒藏族谚语具有多元的文化元素1. 嘉绒谚语的藏族文化元素

嘉绒藏人称自己说的话为“”(音译:葛若斯盖特),“”是当地藏人对自己的称呼,既包括来自牧区的藏人也包括嘉绒地区的藏人,“”是“话”。“”就是“藏人的话”[2]。嘉绒人通过语言认同达到了民族认同:嘉绒藏族是藏族的分支。米亚罗嘉绒谚语中的藏族文化元素就是最好的证明。

(1)嘉绒谚语的藏族饮食文化元素

嘉绒藏族和三大藏区同属高原气候区,在饮食习惯上也大同小异。米亚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2000米,气候常年偏冷,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必须食用高热量的牛羊肉、牛奶、酥油茶、糌粑、青稞酒。嘉绒谚语常借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来比喻为人处世的道理:

(汉译:喇嘛能飞上天,也少不了糌粑。比喻x:做人不要太高傲)

“喇嘛”是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之意,“糌粑”是青稞磨成粉末与酥油、奶茶、奶渣、砂糖等混合制成的食物,是藏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这里用“喇嘛”比喻伟大的人物,“糌粑”比喻平凡的生活。

(汉译:老人嘴里有酥油,烂罐子里装的是酒。比喻义:人不可貌相)。

“酥油”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美味佳品,不仅用来冲酥油茶,拌炒面,还用融化的酥油炸酥油饼,除此之外还用酥油搽脸、搽头,佛事活动中点灯。“青稞酒”是藏族不可缺少的饮料,用青稞麦发酵酿制而成,甘甜香醇。逢年过节、一切喜庆的日子藏族人都要一边喝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

谚语中“酥油”“青稞酒”是美好事物的借体,“老人”“烂罐子”则是比喻平常甚至丑陋的外貌,即人不可以仅凭外貌判断其能力和财富。

(2)嘉绒谚语的藏族狩猎文化元素

聚居或散居在大渡河各分支流域的嘉绒藏族有猎神信仰,神龛上要供奉野牛头或盘羊角。狩猎分为打山子和吊鹿子。打山子主要依托猎狗搜寻,追撵猎物然后用枪射杀。吊鹿子是在鸟兽出没的山道上铺设绳套机关捕杀猎物。主要猎物是獐子(取麝香)。打山子最珍爱自家的“猎狗”和狩猎物“獐子”。嘉绒藏族以狩猎中的“狗”“獐子”“野鹿”“火药”“老虎”等文化元素为比兴对象,以此生动形象地总结社会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如:

(汉译:狗也没有,獐子也没有。比喻:鸡飞蛋打两头落空)

“狗”是打山子的重要依托,是猎人最珍爱的家畜,“獐子”代表一切猎物,同时是最好的猎物(可以吃肉又可以取麝香)。藏族人常以“獐子”和“狗”代表财物和利益,以此作为追逐的对象。没有了追逐的狗也没有被追逐的獐子,对于猎人来说就是两头落空。

(汉译:狗都不想了,獐子开始想了。比喻:没事找事,多此一举)

“狗”都不再想追逐獐子了,“獐子”还在想怎么逃命,对于獐子来说就是多此一举。该谚语以“獐子”和“狗”为比兴对象,生动形象地比喻画蛇添足的意思。

(汉译:獐子太聪明了要上树。比喻:聪明反被)

“獐子”擅奔跑,不擅上树,如果獐子爬上树躲避狗的追逐,其结果是獐子从树上掉下来反成为狗的猎物,这就是聪明反被。

(汉译:又叫獐子跑,又叫狗追。比喻:在两边煽阴风点鬼火)

一边让獐子快跑,一边叫狗快追,其结果只能让双方斗得更激烈,而挑唆的人在一边看热闹。

(汉译:野鹿已到房后,还在房前舂火药。比喻:错失良机)

“火药”是狩猎的重要工具,猎物“野鹿”到了眼前却还在制作火药,眼睁睁看着猎物从面前跑掉。比喻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汉译:老虎的位子不能栓狗。比喻:青出于蓝胜于蓝)

“老虎”是兽中之王,“狗”是老虎的口中之食,老虎的位置只能是老虎占据,如果换成了狗,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2. 嘉绒谚语的藏羌文化元素

(1)嘉绒谚语的藏羌土司文化元素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北、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推行的一种封建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四土”是我国土司制度存留最晚的一个地区,“四土”的土司制度一直保持至1956年:党坝土司,即党坝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松岗土司,即松岗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卓克基土司,即卓克基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梭磨土司,即梭磨宣慰司,辖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红原、理县、黑水等县。

“土司”是世袭的,土司如果无子,可由兄弟或同姓近亲有势者承袭,土司的同姓弟兄或近亲即为土舍。土司都是富甲一方的人。如:

(汉译:土司再富有,也会向穷人借鞍衣。比喻:人总有求人的时候)

土司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着当地百姓的一切事务,接受百姓的供奉和劳役,在嘉绒人心目中是富有的象征,谚语中将土司和穷人对举,土司拥有一切,穷人一无所有,通常情况下是穷人有求于富人,即使如此,富人也有求穷人帮助的时候。

(汉译:凡人无须担心仙人的事。比喻:在其位谋其职)

嘉绒藏区普遍流传着大鹏鸟卵生嘉绒土司的神话,在族群中土司是神的化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里的“仙人”从文化语境看应该是“土司”之意。

(2)嘉绒谚语的藏羌石碉文化元素

嘉绒藏族的住房与草原牧区的帐房和松潘、南坪一带的木板房相比,另具特色。建筑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且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大多依地势择险而居。用泥土、片石砌筑而成,方正高耸。片石堆砌讲究,层层叠压,房屋四角上翘,立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一般三至四层。顶层半封闭式向阳敞开,设有经堂与客房,造型美观,冬暖夏凉,门窗装饰艳丽美观。具有独特的垒石为屋建筑传统和“邛笼”(羌族人称碉楼为邛笼)式建筑风格。石碉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最多达十三角。石碉种类繁多,有战碉、民碉、官寨碉、预警碉、界碉、风水碉等不同功能。建筑材料是片石加黄泥,与嘉绒一带的羌族碉牵ā摆隽”)有相似之处。嘉绒藏族和羌族都用石头砌房子,这是地缘所致,石头文化可以说是藏羌文化的交汇点。石头是嘉绒人生活中安居的重要材料,也是嘉绒藏族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元素,因此在嘉绒谚语中“石头”常成为比兴的对象。

(汉译:石头四处碰壁,水能四通八达。比喻:做人要懂得服软)

石头是硬的,与其它物质相处总会受到伤害,水是柔的,与外界的关系总是依势而行,所以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不可硬碰硬。

(汉译:同听不懂道理的人讲话好比往石头上洒水。比喻:对牛弹琴)

往土里浇水,土能吸收水分孕育生命,往石头洒水只能从表面流过,不起任何作用,和听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是像往石头上浇水一样。

(汉译:不要往山上滚石头。比喻:费力不讨好)

石头只能往山下滚,不可能往山上滚。地球有引力,物体就有了重力,即便用了外力也无济于事。

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文化融合构成了特定的文化丛。由于地缘所致,聚居在嘉绒一带的羌族也用石头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石头”也是羌族文化的元素之一,反映在谚语中,羌族人民也常用“石头”作为谚语的文化物象:

水清石子现(比喻:迟早会明白人心)

一个石头都有四两油(比喻:无论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

大石头离不开小石头(比喻:许多时候人们彼此离不开)

3.嘉绒谚语的藏汉农耕文化元素

嘉绒是藏语音译词,意为“大河谷农区”。关于“嘉绒”一词的含义有多种解释:靠近汉区的农人、靠近东方河谷地带的汉人、嘉良夷部落的后裔、嘉莫察瓦绒的简称。由此可见,嘉绒地区自古是藏汉聚居地。四土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与汉族一样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农耕文化,种子和耕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四土地区在春耕期间,背种人、撒种人、耕地人、牵牛人是最重要的角色:背种人必须当年未参加过葬礼,撒种人要多子女且生殖能力强,耕地人身强力壮会唱山歌,牵牛人年轻俊美。“种子”“牛”是农耕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元素。嘉绒谚语中,以“种子”“耕牛”等农耕文化的物像,警示人生哲理的情况也有不少。如:

(汉译:好地要撒好种子。比喻:能干人要有好环境)

再好的种子没有好的土壤也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农耕文化的两大重要因素,“种子”和“土地”反映在谚语中成了文化符号,以此譬喻社会环境和人的关系。

(汉译:需要教育的人不会成功,需要鞭打的耕牛不好使唤。比喻:要会选择好的东西)

“耕牛”作为传统农耕的重要工具,是农耕文化十分重要的文化元素。农耕民族都知道,“牛”是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农人的合作者。嘉绒谚语中以“牛”和“人”比喻要善于选择本质好的东西。

(汉译:鸡吃的不一定都是粮食,人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比喻:防人之心不可无)

“鸡”也是农耕文化的附带产品,农耕民族都会养鸡。鸡可能吃粮食也可能吃绿色植物,由此联系到人的表达,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

(汉译:求人用嘴要和善,使畜生用手要柔软。比喻:请求帮助嘴要甜)

这里能使唤的“畜生”应该是指“牛”。耕地时,强拉牛不会动,手上放点盐,牛就会跟着来,所以做事要动脑筋,不能粗暴,与有求于人是同一个道理。

汉民族也有悠久的农耕文化,种子和耕牛也是农耕文化的元素之一,在汉族谚语中也有很多用“种子”和“耕牛”作为文化元素的隐喻:

只要种子落地,早晚会有收获(比喻:事业上付出努力,必定会见到成绩)

种禾得稻,敬老得宝(比喻:敬重老人就能获得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里的“禾”可以看成“种子”)

牛劲不齐拉乱套,人心不齐瞎胡闹(比喻:人心不齐事难办)

牛大压不死虱子(比喻:大的不一定能制伏小的)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厉害也有办法制伏)

除上述族群特有的文化元素之外,嘉绒谚语中还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同元素,如:(亲戚要旧的,衣服要新的);(老鼠的诅咒于猫无用);(路是弯的,理是直的)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三、结语嘉绒四土话谚语,句式紧凑,一个谚语常由两个小句组成,前后两个小句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语,靠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逻辑关系。讲究声律,朗朗上口。押韵灵活,可以押头韵,押腰韵,也可以押尾韵。对于复辅音极为丰富的嘉绒藏语来说讲究声律和灵活的押韵极为重要,因为辅音发音时值短,音质弱,如果没有声律和灵活的押韵,就很难记诵和流传。嘉绒藏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文化丛,反映在嘉绒谚语中既有藏族文化元素,如“喇嘛、酥油、糌粑、青稞酒、獐子、野鹿、火药、狗、老虎、鞍衣”等,也有藏羌文化元素,如“土司、石头”,还有藏汉文化元素,如“种子、耕牛、土地、鸡”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是文化的聚光镜。嘉绒谚语的多元文化元素映证了嘉绒地区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嘉铭.解读嘉绒[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2]王建民.安多话嘉绒话对比分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