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池古诗的意思

小池古诗的意思

时间:2023-05-29 18:0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池古诗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池古诗的意思

第1篇

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杨万里用清新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初夏荷花池的美景,从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诗歌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在尖角荷叶上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丽风景画卷。

古诗诵读的教学重点为“读”,但是这个读又切切不可只是简单的读,古诗诵读应该是在朗读中融入了老师、学生情感,与文本碰撞共鸣的读。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每次读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做到指导学生的朗读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引导性,每一个环节都利用评价从学生诵读古诗的实际出发进行指导,触动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进而用自己的感受读诗,融情于诗,层层递进,引领提高。

诗给我们描述的是一幅美景,我便从这“景”入手,创设“读古诗,给画补图”的教学环节,采取“扶半放”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主动读诗,自己发现诗中所写之景,再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贴图”形式引导进行学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物,让学生感受到初夏小池的美,从而对小池、对自然景物产生热爱之情。并在这情景交融之中明诗意、悟诗情,在最后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夏日小池时,也就是在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读,更学会了写。

[教学实录]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师:从开学到现在,大家都学了哪些古诗呀?能背给张老师听听吗?

(指名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师:真不错,学过的古诗大家都能诵读得有滋有味。那同学们知道这两首古诗写的都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吗7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张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师板书课题:小池)

师:来一起把诗题读一遍,《小池》

(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读通古诗

师:在一个明媚的夏日,一股泉水缓缓的从泉眼中慢慢流出,泉眼是多么舍不得那清清的水儿的离开啊!池边的绿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的柔光,树叶们正在大量着水中的荫庇,左瞧瞧右看看,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这时,一只蜻蜓从水面上飞了过来,落到刚刚探出小脑袋的荷花苞上,有趣极了!

这么关的诗大家一定很想学,但是,在学之前要先自己读读。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书上已经把生字宝宝给圈了出来,看来同学们都在家里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工作,你们真棒!现在,就请你们读读这首古诗吧,遇到了我们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就要停下来多读两遍,注意一定要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哦!

(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

师:听同学们读得那么好,老师手上的这些生字宝宝们都快待不住了,他们都想快点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呢!就请你响亮又准确的喊出它的名字吧!

(师出示生字卡片。)

1.出示“泉”:你来读。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字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我想提醒大家,泉是一个三拼音节的字,读的时候要读准。

师:你读得又响又准,一定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吧7

生:泉字我是这样记的,它的下面是一个水字,泉水正是从下面往上流的,合起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泉。

出示词语:泉眼

师:看看这个词,谁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词。)

2.出示“惜”。

师:请看下一个字,谁能响亮的读准它?

(指名学生读字,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的偏旁是竖心旁,有竖心旁的字都是和内心或者心情有关的,

3.出示“流”。

师:再看这个字,先告诉我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生:流是边音,我们读它的时候要把边音读准。

师:好,你来读!(生读字。)全班一起。(全班齐读字。)

出示词语:惜细流

师:再看看这个词,谁来试试?

(指导学生读词。)

4.出示“照”。

师:下一个,请人说说读它时又要注意什么?

生:照字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翘、翘、翘。

出示词语:照水

师:诗中的这个词能读吗?

(指导学生读词。)

5.出示“荷”。

师:最后一个字,去掉最上面的草字头,这个字还读(生接:何。)

师:那,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呢?

生:我发现了这是一个形声字,它上面的草字头表示它的意思与花草树木相关。师:你真棒,发现了这个生字宝宝的小秘密,那就请你来大声地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组词:小荷,最后一个,你来!指名学生读词。)

师:瞧!生字宝宝们都脱下了他们的小帽和你们打招呼呢!小火车,开起来,一边读一边组词,下面的同学请竖起你的小耳朵听清楚他们组的词,然后跟着他读一遍,看谁最会听!

(全班开小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师:现在生字宝宝我们都认清楚了,把它们放回古诗中你们还能读准它们吗?请同学们先在下面试试吧!注意这次读还要把句子读通顺哦!

(生自由读古诗,要把古诗读通顺。)

师:谁来把你读的展示给大家听听!读的同学大声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听听看他的每一个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指名学生起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试试,注意刚才你们提的意见现在可别再犯哦!

(指名学生起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师:刚才大家都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相信在这些同学的提醒和帮助下,你们会读得更好,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小池》(宋)杨万里,预备起

(生齐读古诗。)

三、填充画面。感受诗意。品读古诗

师:嗯!每个字音都像播音员一样读得可准了!请小广播员们看看树上的这副图:你们瞧!泉水正轻轻的、慢慢的从泉眼中流出来,池旁的大树又绿又茂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漂亮的叶子忍不住打量着水中光彩迷人的自己呢!

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读第一、二行诗呢?赶快自己试试吧!

(学生自由试读第一、二行古诗。)

师:有谁愿意把第一行诗读给我们听听?

(学生慢慢地读道:“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听了你读的,让人感觉到泉水流得很慢很轻!谁再来试试?

(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第一行。)

师:听了你读的,仿佛你就是那泉眼,真的好舍不得泉水的离去啊!

(学生很有感情很舒缓地读道:“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嗯,老师听出来了,泉水真的舍不得离开它的家,流得很慢很慢。

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来把第一行诗读一读,想象你现在就是泉眼,很舍不得,很爱惜这泉水。

(女生齐读古诗的第一行。)

师:找个男生来读第二行诗。

(一男生大声地读道:“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听了你的读,我觉得你的树叶受到了强光的照耀。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的大树,它长得怎么样?

生:我看到了树长得很好,有很多叶子。

生:我发现太阳照着这棵树在,树的叶子都泛着黄

光。

生:我觉得太阳一定很喜欢这棵树。

师:那你来读读第二行诗。

指名一男生读第二行诗,这次读得比较柔和。

师: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大树,用你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它呢!如果你是叶子你又会怎样读?

指名一男生起来读,朗读极富感情。

师:嗯!听了你的读文,我感觉现在你正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阳光的抚摸下照着镜子呢!

师:刚才是女生读了第一行,现在我们来听听男生们读的,男生请注意,现在你就是这棵树上的叶子,享受着阳光的照耀,怎样才能读出你对它的喜爱,齐……

(男生齐读第二行古诗。)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真的很喜欢这样柔关的阳光。

师:我们男、女生一起合作把这两行诗合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古诗的第一句。边读边指黑板上的画面。)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咦?这幅图上似乎还差点什么,还差什么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诗的最后两行,然后告诉我!

(全班交流,贴图展示,让学生先感受画面之关,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把诗读关。)

师:谁发现了,这副画上缺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副画上没有荷叶。

师:那你觉得,画里的荷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荷叶一定是绿绿的。

(师出示一片绿绿的荷叶,交给学生。)

师:你发现了它,就请你上去把它贴出来。你是一片绿绿的荷叶。感谢你又为这个小池增添了一点绿意!能读读这句诗吗?

(生读古诗的第三行。)

师:再想想还会有什么样的荷叶?

生:我觉得池塘里应该还有圆圆的荷叶。

(师出示一片圆圆的荷叶,交给学生。)

师:好,就请你把圆圆的荷叶把它贴上去。能给大家读读这句古诗吗?

(生读古诗第三行。)

师:听了他读的,你们还发现池塘里会有什么样的荷叶吗?

生:啊!我发现了池塘里应该还有尖尖的荷叶。

师:可以,你去讲台上找找,看有没有尖尖的荷叶,也把它放进我们的小池塘里去。

师:这真是――指名一学生生接: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小荷叶,害怕打扰这种宁静。还有哪些小荷叶想读读这句诗?

(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行诗。)

师:除了荷叶,池塘里还有什么呀?

(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蜻蜓。

师:蜻蜓在干嘛?是在池塘里飞来飞去的吗?

生:不是,蜻蜓它飞累了,停在荷叶上休息呢!

师:你从哪儿知道蜻蜓正停在荷叶上休息呢?

生:因为古诗里写的是:“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哦!它飞倦了停在尖尖的荷叶头顶上休息呢!请你把我们的小蜻蜓送到池塘里休息吧!你能把你发现的这句古诗读给我们大家听听吗?

(一学生读古诗,“立”字重读。)

师:你是一只飞倦了的小蜻蜓,来到荷叶上头休息呢!谁还来?

(一学生读古诗,“早有”读得较重,很活泼。)

师:你是一只快活的小蜻蜓。

(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是一只轻快的小蜻蜓,轻轻的落到了荷叶上头。

四、熟读成诵。配乐背诵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金啊,都找出来了,那有谁能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给我们听听呢?

(指名学生读诗,师在评价中指导学生朗读。)

师:真美呀!我的眼前仿佛就有这样一个夏日小池了。来,对照我们一起完成的这幅夏日小池图再把整首古诗合起来读一遍吧!

师:我看到有好多同学都能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了呢,真厉害!可是,光能背出来还不够,我们还要能把全诗有滋有味的诵读出来,能让别人从你的诵读中听出你对此情此景的无比爱惜呀!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试着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背这首美丽的小诗吧!

(全班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师:谁能站起来试试?

一学生站起来背诵,比较流利且有感情。

师:你可真像一位小诗人,对这个小池疼爱无比。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诗,其他三人听,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请你提醒提醒他,当当他的小老师,指导他把诗读好,每个人都试试,待会儿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就请他们上来为咱们展示展示,

(小组合作背诗。)

五、闭眼感受。拓展想象

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关,老师也想来试试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一下,听老师为大家再把这首古诗来读读!在这个夏日里,在这个美丽的小池里,还会出现些什么呢?

(闭眼感受,拓展想象。)

生:我觉得池塘里一定还有许多石头。奇形怪状的石头。

生:我觉得池塘里还有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

生:青蛙,蹦蹦跳跳的青蛙。

师:同学们很会想象,回家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心中的夏日小池给描绘出来吧!可以拿起你的画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也可以拿起你的钢笔描述出一段美丽的夏日故事!

附:

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古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诵读,领会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基于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把握,在教学本课时,我对学生每一次的古诗诵读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有层次的进行朗读。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我不是单纯教孩子们该怎么去读好每一句诗,而是充分地运用了我的评价语言来指导孩子们的朗读。

比如:在指导学生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一句古诗时,我先是用充满激情的话语给学生描绘出一副夏日树荫照山泉的美景,配以黑板上的画,学生立马就能感受到本诗的意境之优美,此时,再让学生读诗,已经是句句含情了。我再用我的评价:“听你读这句话,我觉得你就是那眼泉眼,多么不舍得泉水的离去啊!”指导学生在读时应读出“爱惜”之情。那么,下一个站起来诵读的孩子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去诵读这一句诗了。没有过多过繁的讲解,学生已经很能用读来表达诗中的情感,也达到了低年级古诗诵读的要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而,在本诗后半部分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读古诗,给画补图”的教学环节,采取“扶半放”的教学模式,先让孩子们读诗,自己发现诗中所写之景,再用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贴图”形式引导他们进行学诗、读诗。学生不仅仅在诵读古诗,还能动手贴图了,多有意思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自觉的去读诗,去思考:诗里写了小池的哪些景色,黑板的画上还缺哪些景色?此时此刻,孩子们非常愿意去读诗,是主动的在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诵读指导非常有效,因为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十分高涨,无论是指名学生读,还是全班齐读都很有劲儿。而我恰好扮演了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仍旧是用评价去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通过评价去思考怎么把古诗读好,在引导中提高!

第2篇

的确,语言文字曾经惊醒了一代代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被一个个神奇的汉字、一首首唐诗宋词所“惊醒”,理应成为一个常识和教育自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的内涵和外延,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所呈现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小池》描写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面对这样的题材,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引领学生深入品评诗中的“惜”“爱”“才”“早”,我觉得更有必要,也更有价值。如果师生在文本材料的撮合下,实现多重视域的融合,形成一个向场内所有生命洞开的对话磁场,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真切共鸣,则这样的课堂必将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气息。

以下是一段课堂实录:

师:在诗人的笔下,你觉得这小池塘中的泉眼怎么样?

生:这是一口小泉眼。

师:那么从这口小泉眼里,水是怎样流出来的呢?

生:细细地流淌。

生:缓慢地流淌。

生:静悄悄地流淌。

师:由此可见,泉水渐渐地、慢慢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就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好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

生:好像泉眼舍不得水从它的洞里流出来。

师:哦,对了,这里的“惜”是什么意思?

生:爱惜。

师:或者怎么说?

生:珍惜。

生:(一个男生突然插嘴说)舍不得。

师:哦,对了。这里是?

生:舍不得。

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一句诗的时候,要读出怎样的情感来?

生:舍不得。

师:嗯,谁来读?这口泉眼它舍不得泉水从它的眼里流出来,不愿意多流一点点,显得它很舍不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

仔细斟酌这段课堂对话,我们发现,教师从“泉眼”细细地流淌这一过程逐步引导学生领悟到“惜”是“舍不得”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自我视野与文本视野间的思考张力。这张力,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生命意蕴的高度敏感,从而一步一步地逼近文本意义的核心地带——一个“惜”字,“道是无晴却有晴”,仿佛泉眼是因为深深地“舍不得”,才让它无声地、静静地、缓缓地流淌。从“爱惜”到“珍惜”再到“舍不得”,实际上是学生在语言的万花园中“渐行渐深”并摘到了“甜甜的果实”。

在新的课程视角下,确立语言文字的应有位置,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细腻“触摸”,对文本内在韵律节奏的细腻“触摸”,对文章行文布局的细腻“触摸”,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应该成为身居其中的教育者的深切的职业体认和文化体认。

宗白华先生说:“汉字是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的确,有时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种行为、一种情致,就好像是生命或者精神用以呼吸的空气。如果师生在阅读中,一旦抽离了其中的“魂魄”和“血肉”,则这样的呼吸就显得无足轻重,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仍然以《小荷》为例。

例一: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有一个“才”字,这个“才”字怎么解释呢?

生:是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对。还有一个字“早”,你们发现了没有?……

例二:

师:这里有一个字,“才”,这个“才”字怎么解释呢?

生:是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正因为是“刚刚”,所以荷叶怎么样啊?有没有其他解释呢?

生:……(犹豫了半天,没人回答)

师:大家可以把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和早就露出水面的荷叶比较一下。

生:啊,我知道了,荷叶是新的。

生:表现了小荷生长之新。

生:还表现了时间之短。

师:对啊,这个“才”字,不仅仅是“刚刚”的意思,它还包含着“生命的新”“生长的新”等意思,诗人妙用“才”与“早”二字,将内心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贵自然通脱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因此成了诗中名句。

很明显,例二中,教师引导学生着力抓住了语言细节,对“才”字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刚刚”的层面上,而且引申为“新”的意思。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情感期待也在更大的层面上被激活。可以说,读懂“才”字所蕴涵的“新”,才是学生读懂这首诗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慢慢读,小心读,留意那些平平常常但又异乎寻常、出人意料的地方。

关注语言细节,品评经典古诗特有的语言魅力,是激活古诗经典价值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语言文字在具体的语境中所蕴含的深意,反复品评语言文字在特定的师生活动中涌现出的本真状态和延伸状态,那么浸润其中的学子们,一定会被语言文字熏陶得独其风骨和神韵。

参考文献:

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晓、慈”等生字,会写“湖、莲”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3.情感与价值

(1)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视频)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做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被人们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3.理解词义,在诗中识字。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映”是“阳光反照、照射”,所以“晓”“映”是“日”字旁。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慈”可以组词“慈爱”“慈母”。

毕竟:到底。“毕”由“比”和“十”组成。“竟”是“镜”去掉偏旁。

4.小组合作学习。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找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5.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湖”“莲”“穷”“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边写边说出笔顺。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他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一下。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把这首诗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同桌之间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写得很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配乐)

5.大家能背下来吗?试试吧!

自己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大家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

2.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西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杜甫,唐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杜甫在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对此,同学们也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

,天空会

,鸟儿会

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怎样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古诗。

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读诗,教师范读。

2.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轻快、喜悦)

3.学习生字。

学生自己圈出生字,反复拼读、认读。

同桌互相指读。

用生字卡片抽读。

说说“鸣、鹂、鹭”为什么都是“鸟”字旁,“岭”为什么是“山”字旁,“泊”为什么是“三点水”。

4.你还有什么字词不懂?

联系诗句再读,联系画面读,联系生活读。

5.理解诗意。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窗含西岭千秋雪。”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

子,就可以说

(3)“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从哪来的船?

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6.读整首诗,配上动作,想象画面。

四、布置作业

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莲叶 无穷碧

荷花 别样红

绝 句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动态千秋雪万里船静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语言;想象;韵律;诗境;阅读

古诗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一盏不灭的明灯,其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孔子有云:“不学诗,无以言。”诵读古诗不但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诗学素养。那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呢?

一、抓住字眼,多做推敲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二、身临其境,感受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引学生临“境”。具体安排有很多:其一是开始时将作者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社会的特定环境、特定时代做个具体介绍,再让学生体会作者写诗时的特殊心情感受想象。其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引入诗文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其三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实物观赏,让学生真正的身临其境。其四是在教学古诗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与场面。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绿的丝带,在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让一直象征离愁情结的柳枝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形象。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结晶,追求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之美,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起到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享受。

三、读诗百遍,其义自见

在古诗的学习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作者,理解学习诗意,而是先让学生多读,诗熟读了,不用解说,其义自晓。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是不可以就它的字面的意思,诗表顺序去直译应当创造一个充分自学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互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的全过程。理解诗意可以用“拆”“释”“理”“补”“连”的方法。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里的“空”指导学生理解处于空寂、幽静的感觉,诗人所觉得的“空”是因为“不见人”。而这里的不见人并不是没看见人,而是由于山林深、密,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人说话声……“但闻”是只能听到的意思,表明除了“人语声”难深、密的空山增添了生气,同时也更加反衬了空山的幽静。自主地感悟诗意,使学生更主动地进入诗境,感受诗情。

四、阅读拓展,底蕴沉积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开发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古诗在语言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毕竟古诗词距离学生所处的年代过于久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所学诗有关的资料,才能让自己更好、更深地理解。只有一次次的积累与沉淀学生的语文素养,领悟理解才能一点点的积少成多,渐渐地学生的积累才厚重起来。其次,在每次的古诗教学中,还可以以一带多的进行相关学习链接。如:学完杨万里的《小池》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夏季的诗,学完孟郊的《游子吟》,你还知道哪些是表达思念之情的。如此,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之后,学生的品味一步步地提高,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从背诗到赏诗经历了一种不一样的学习快乐。

第5篇

一、利用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蛇与庄稼》一课,文中主要讲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用示意图板书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时候,我没有写“蛇”、“庄稼”、“田鼠”、“猫”、“苜蓿”这些词语,而是用简笔画来代替。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接下来的学习自然非常顺畅,教学效果也不错。

二、运用简笔画帮学生巧妙释词

《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第一自然段写葫芦长得可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葫芦长得可爱呢?我是这样教学的,我在黑板上画好葫芦架,请学生在上面用彩色的粉笔添上细长的藤、绿色的叶、雪白的花,把抽象的话语变为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学生通过“描绘”、“点缀”体会了那般的可爱。

三、巧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古诗通常是诗中有画,诗中有景,诗中有情,我在教《小池》时充分运用简笔画。画出泉眼和流向小池的细流,画出小池边的树和树枝在池水的倒影,又先后画出刚出水面的卷着的荷叶尖和一只倒立在荷叶尖上的蜻蜓,诗画对照,让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学生读诗看画,看画想诗,生动形象。

四、巧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剖析难点

通过用简练的线条画出来的简笔画也是传递信息的符号。它和语言文字相比更具有真实性、形象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语言教学的不足。课文中有些难讲清楚的问题,在黑板上简单的几笔便能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充满童趣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因小学生极少仔细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和脚印,所以,对课文里“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一句不易理解,用简笔画辅助教学便可顺利解决。

五、运用简笔画指导学生背诵

第6篇

一、诵

诵,就是诵读,出声地朗读,这是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最重要的一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在初读之后,对诗句中的一些意思还不太懂;读了几遍后,就明白了许多;再读几遍后,迷惑的地方就豁然开朗了。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激荡其间的情感。

二、品

品,是品味,反复琢磨,感受诗的韵律、意境、情感。

1.品字。古诗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因此,读古诗必须“咬文嚼字”,一字一品。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诗眼,更要深入浅出地剖析,品味诗中用字选词的精当。在学习《题西林壁》时,要对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看”仔细品味。诗中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看”,短短14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俯视”等去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想象出庐山俊美的姿态,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

2.品句。很多古诗中的名句,成为千古绝唱,都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诗人在诗中或吟咏寄情,或感物抒怀,或借物言志。我们只有在品句中,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池水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我们在品句中,不难品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强烈感情。

3.品意。品诗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与诗人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成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留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要驰骋想象的风帆,品其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

三、背

背就是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背不仅有助于字、词、句的理解,而且还会“熟能生巧”。就是说,背熟了,不但能得心应手地引用,而且自己也会写诗。

第7篇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融情于读

近几年,我们对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随意斥之为“复旧”,弃之若敝屣。在许多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得多,题型练得多,答案背得多,学生的朗读、思考、品味、感悟越来越少。

读是学习文本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意象、诗的意境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悲哀的情调。诵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读者的情感之中。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置身意境

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涵泳诗意、品味意境的活动中。不要简单地把形象当作意象,把意象当作意境,要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通过具体实践掌握一些要领,使学生随着诗情置身意境。

置身意境的方法主要有:

1.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美读作品,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譬如,在学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感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2. 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突现生动活泼的画面和气氛。像月亮、鹧鸪、鸿雁、梅、竹、松、菊等等客观的象,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用多媒体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画面。

3. 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们读诗时,要通过语言文字去追溯,去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三、展示画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讲古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笔画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去品味意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景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意象合理地组合后画出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象有机组合,并且以意赋予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形象的画面,学生更容易深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中国诗坛上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绝妙结合的诗人很多,如王维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下来,然后再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会有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造意境

教学古典诗词,比较流行“翻译”“改写”等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内容,这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大多是把古典诗词变成了大白话,其原有的节奏、韵味、意境全失。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以诗译诗”的做法,不仅克服了以上缺点,部分地保持了诗词的“原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以诗译诗,有两个层次:一是保持原诗的句子数量和基本结构,只作部分的扩充,押与原诗大致相同的韵。初学译诗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只忠实于原诗的构思和基本内容,在句子数量、结构、押韵等方面根据需要可以有较大变动,不拘一格。如《诗经・蒹葭》的第一节,可译为“七言诗”: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可以“扩充”为长四节的“现代诗”,一咏三叹,妙不可言:

杨花飘落的暮春时节, 我听见了杜鹃的哭泣,

可是我冰清玉洁的朋友啊, 你在哪里?

你是否已离开那京城, 在凄风苦雨里,

怀抱无限的忧伤, 远涉五溪?

请你,也把我的心带走吧! 如果不能,就交给明月,

让它相伴着我, 也永远相伴着你。

让明月相伴你到遥远的夜郎,再给我捎带来你平安的消息。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这种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在领会诗的内容和意境的同时,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差,诵读经典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重温我国的传统文化,追根溯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呢?

一、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常言道:“我手写我心。”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灵魂的写照,同时也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一定是因为某些景物或事物触动了自己的情丝,才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因此,在讲授古诗词时,绝不能进行独立的讲解,而要进行一定的拓展链接,查阅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首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把这首古诗词放在整个的诗歌发展史中去观照,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全局观念,拥有整体意识;其次,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查阅资料,提高查找资料的能力。如今,学生家中几乎都有电脑、手机,使用网络也十分便捷,针对一些陌生的作者,不妨通过查阅资料来进行补充,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静夜思》这首诗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查阅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虽然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但其写作背景却鲜为人知。李白在26岁时,在扬州旅舍抬头望月,难免产生思乡之情,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并不停留于表面上的死记硬背,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二、加强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思维

古诗词中很多写景的句子都十分精练,意境优美,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的意境出发,闭上眼睛,尽情地联想与想象,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美好画面,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敢于联想和想象;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这一教学环节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最后,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讲授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时,我让一名同学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尽可能地用美好的语言去描绘它,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这位同学的引导下想象她所描绘的画面。与此同时,我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展示在大屏幕上,当解说结束,想象结束,请学生睁开眼睛,看一看和自己想象的画面一样吗?这样一来,我没有将画面展示给学生,束缚他们的思维,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记忆和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能够于无形中加深学生的记忆,读得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深入理解并加深印象。很多时候,教师一味地讲解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反复诵读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将充足的时间留给反复诵读;其次,创新诵读方式,教师一味地范读或全班齐读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男生女生分别朗读、指名读、分小组朗读等形式不仅会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会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最后,争取当堂落实知识点,达到背诵的效果。熟读成诵,反复朗读自然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争取在当堂就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讲授《回乡偶书》这首诗时,因为诗歌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落在诵读上,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范读―全班齐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随机点名等方式,引导学生反复地去诵读,从而在诵读中加深记忆和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四、将古诗词教学延伸到写作教学中,融会贯通

古诗词蕴含着前人的智慧,凝聚着古人的心血,其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自不必赘述,而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从来都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休戚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延伸到写作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例如,在讲授《咏柳》这首诗时,结束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后,我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将这首诗翻译出来,并且要求他们当堂完成,以免回家后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敷衍了事,得不到实际的锻炼。也许学生的文笔不尽如人意,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写作训练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掀起和追捧,古诗词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改进,不断地提高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古诗 体味 品味 赏味

古诗,以她那优美的韵律,精湛的语言,深远的意境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不同的学段对古诗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这些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引导小学生学好古诗,不仅可以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加强诵读,体味古诗音韵美

古诗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诵读指导上。朱熹的《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学古诗时,应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的节奏,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悟读,老师启发学生领悟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恰当体现了古诗平仄押韵的特点,巧妙地将一、二、四句押韵,准确选用了“光、霜、乡”三个字做韵脚,读起来更富有形象美感,而且节奏性强,韵味浓浓,使学生在诵读中欣赏了形象美,又领略到音韵之美,感受到中华经典古诗的博大精深。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从而知道这首诗一、二、四句押“ang”韵,感受到音韵美。还可给古诗配上学生最乐于听、乐于唱的乐曲,让他们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诗的意境,去吟唱、表演,不但体验了古诗的音韵美感,还巩固了对古诗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受到音韵美的熏陶。

二、品词析句,品味古诗语言美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

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游园不值》,引导学生品“关”时,先让学生琢磨“遮”与“关”字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体会倒“遮”和“关”气势有别:“遮”似漫不经心,“关”则掷地有声。学生在词语的比较和推敲中理解、品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隽永和精妙,体会到了古诗语言之美。

三、引导想象,赏味古诗意境美

诗人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是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情,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如《小池》中,诗人静观“泉眼”“池水”,感受“蜻蜓”“小荷”相依偎的乐趣。如《山行》为我们描绘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壮美秋景。如读《春晓》,想象绽开的桃花,欢快的小鸟,柔和的春风……随着悦耳的鸟叫声,和着优美的配乐,让人身临其境。《游园不值》里“不值”的失望和忽见“红杏”的惊喜。理解了诗的大意后,必须深入挖掘,细细赏味,驰骋想象的风帆,赏其最美的意境,使学生在感知美的表象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想象,对于情节性的作品,可通过创设情景展开想象,如教学《登鹳雀楼》时,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想象。开始,用动画演示一个广袤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在这个浩瀚的天地间,景物有远有近,色彩有浓有淡,一个动静交错、气势雄浑的绝妙境界,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接着,演示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通过观察想象,学生自然与已有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体验,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诗的源流意境,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诗人目送老朋友的一叶孤帆消失在天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达到了与诗人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了古诗的内蕴。

第10篇

一、下面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道理?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

注:①刺头:指小松长满松针的梢头。②始道高:才说它长得高。

(选自山东省2004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

①竹子是一种介乎草与木之间的独特植物。它广泛生长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并在这些地区享有盛誉。在印度,竹子以“穷人之木”而闻名;在越南,它被亲切地称为“兄弟”;而在中国,竹子被崇尚为“君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②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坡则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癖,须臾不离,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

③中华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史,上下五千年,处处竹相连。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实践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人的一种精神风貌,赋予了竹子独特的精神内涵,“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它那种挺拔坚韧、宁折不弯的气节为各阶层的人们所称颂。

④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世界上,中国也被称为“竹文化的国度”。

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

①选文中有两个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上联对竹子的赞美,这两个词语是-----、------。

②下联赞美了兰花怎样的品格下列词语中有一个最能代表兰花品格的,这个词语是---------。A.纯朴坚韧 B.桀傲不群 C.高雅绝俗 D.默默无闻

③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哪些人具有对联中竹子或兰花的品格?请各举一例,写出姓名、事例或他本人的名言诗句。选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具有竹子品格的:------------。具有兰花品格的:---------------。

(选自山东烟台市2004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的语文中考命题设计了古诗词、对联赏析题,材料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但大都易懂。试题不考查词法、句法、艺术特色等知识,重点考查考生能否凭借注释等理解诗词、对联大意,揭示其蕴含的道理,揣摩用词的精当巧妙。

第一题考查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细读小诗,认真体味诗歌意思。这首诗写小松一开始被埋在深草里,不被人注意,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才被人们称道。读此诗,应能联想到一些熟悉的诗文,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的《青松》等,都是借物写人、托物言志。由此感受到《小松》也是在借松言事,托物讽喻,蕴含了这样的哲理:有些新生事物出现时,往往不被人注意,等到它表现出不同寻常之处,才被人称道。这样由表及里,由物及人,就能把握诗歌内涵,找出问题正确答案。

第二题是对一副对联的赏析。①②小题分别考查对上下联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第③题则在①②小题基础上,考查考生平时的文化积累情况,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做第①题需把选文与对联相结合。上联赞竹子,从“凌云”(直入云霄)、“劲”(坚强有力)、“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几个词语可以看出,上联侧重赞美的是竹子挺拔的姿态、坚强的品格。再联系选文,文中对竹子赞美的词语有“独特”“洒脱”“节外无枝”“虚心”“挺拔坚韧”“宁折不弯”等,联系上联所表达的意思,不难发现文中“挺拔坚韧、宁折不弯”两个词语最符合题意。第②题,在传统文化中,兰是高洁人格的象征,选文中也提到“兰”是“四君子”之一,强调了兰的品格高尚。下联突出了兰的“幽”(幽静、幽雅)、“绝”(独一无二、无人能赶上),因此比较四个选项,“高雅绝俗”最符合题意,应选C。第③小题只要把握了竹子和兰所具有的品格,再联系平时熟悉的古今人物,是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例子的。答案举例:(竹子)苏武北海牧羊,宁死不降;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兰花)陶渊明隐居田园,不媚世俗;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古诗词、对联赏析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赏析首先要弄清“描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然后再考虑你有哪些感受,有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平时的学习应从自己独特的感受出发,将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炼就一双“文学的眼睛”,开发出自己内在的文学才能。

【相关链接】

1.阅读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回答问题。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取景很别致,前人曾用“小巧”和“动态美”来概括本诗的主要特点,你对前人的这种说法是怎样理解的?

(选自山东济宁市2004中考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③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①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

②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

③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

(选自山东滨州市2004中考语文试题)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210-01

怎样使古诗词教学中充满韵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呢。我从古诗词的绘画美、语言美、色彩美等方面入手。

一、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

诗与画是相通的。坡评价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玩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是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所以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和主旨。

1、创设诗境,感知绘画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采用吟诗赏画的方法。在弄懂诗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深秋山林图,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必须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从而为学生体验到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铺好水到渠成的基石。

2、展示意境,欣赏绘画美

意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引导学生到一个特定放入场景,然后用耳朵听一听,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古诗词的绘画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领会诗词中的绘画美。

二、诵读品味――感悟语言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1、强化朗读,感知语言美

小学古诗词教学首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在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一是划分节奏,如《题西林壁》的可以这样划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是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咏柳》应把“妆”“一”“谁”“似”读成重音。三是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

(2)引导学生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2、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古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或是对仗,或是呼应,总能感受到语言的凝练美。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描写池塘景物,不但构思巧妙,生动有趣,而且字字到位。一个“才”字,表现了仅在初露端倪之时,而一个“早”字则充分表现了蜻蜓敏锐的观察力。

三、比较分析――感受色彩美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丹枫金菊、绿叶红花等色彩之美在古代诗词中是比比皆是。感知古诗中蕴藏的色彩美,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以色彩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这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手段。

第12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一些普通的单音节字,一经诗人巧妙地运用,仿佛点石为金,让语言产生了新的活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使用叠词的就有200篇,后来的《古诗十九首》在叠词运用上堪称典范,唐宋诗词中也有很多用叠词的经典诗篇。叠词不仅成为一种词汇现象,还有一种积极的修辞效果。运用叠词的妙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描绘意象,扩大意境,深化情感

运用叠词可以强化语意、描摹形象。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随意性,把思妇怀念出征的丈夫,无心采卷耳,心不在焉的动作描绘了出来。有时,运用叠词还可以创造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四句诗中,叠词“依依”和“霏霏”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征人春天出发时杨柳茂盛,冬日归来时大雪纷飞的状貌,而且叠词“依依”和“霏霏”还提供了潜在的声音、色彩等形象(比如柳绿、雪白),使意象的塑造更加完整。在这种意境中,征人抚今追昔,百感交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的审美效果,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最高的美学境界。又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纤纤”状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盈盈”写水之形态,“脉脉”写人之情貌,四组叠词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呼之欲出。十句诗中使用了六个叠词,状物准确生动,写人形象逼真,表现出一个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避重复,叠词运用比比皆是。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暧暧”描摹了山村景致的朦胧与静谧,“依依”绘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轻柔体态;又如“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让人感受到风是如何劲吹,“翳翳”又再现了大雪的天空如何昏暗阴晦――诗人的闲适恬淡之情融入其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陶渊明的风格,《积雨辋川庄作》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漠漠”有广阔无边的意思,它仿佛使人看到广阔无垠的水田上,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阴阴”是幽深之意,表明树木郁郁葱葱,黄鹂深藏在树叶里婉转地啼鸣。诗人描绘的夏日风景图,正是诗人欢畅的心情所在。杜甫也是用叠词的高手,《曲江》一诗中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句子,“深深”和“款款”表达了作者的感动,传达了蛱蝶采花酿蜜、蜻蜓点水飞舞的生命以及它们给予诗人的感动。又如“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之七),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情真意切。宋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尖尖”叠用,描写了嫩绿的小荷刚刚钻出水面那一瞬间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清新美好的感受。出水芙蓉,美丽动人,蜻蜓有情,停立其上――多么新颖别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镜头!

二、 声韵回环,节奏明快,流转自然

《诗经》中运用叠词来摹声摹态,不仅因为它能增强形象性,还因为它充满音韵美。《诗经》中叠词的音韵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环美,二是节奏美。叠词通过音节的重复出现,形成一种声音上的回环。如“摇摇、迟迟、依依、霏霏、采采、靡靡”等等。这些词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就像音乐中不断重复的旋律一样,声音在重复中得到强化和深化,形成一种循环反复、连绵不断的音韵美。同时,《诗经》擅长使用叠词,是为了照顾四言句式。《诗经》时代,单音词占多数,人们还不能大量创作复合词,只能依靠重叠这种形式来补足音节,使诗歌的节奏整齐。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的重叠解决了节拍问题,使诗歌音节匀称、节拍和谐。

后来的诗歌,叠词音韵方面的效果大体与之相近,或者说,发展是立足于这些基础上的变化。如《古诗十九首》中叠词的运用,使诗歌具有淳朴的民歌风味和婉转流利的音乐美。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之二)等诗句的音韵效果皆是如此。

有些拟声词本身就属于叠词,这些拟声叠词的运用,可以使诗文更生动形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写木兰的叹息声;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用“萧萧”摹写落叶声;黄巢《题》的“飒飒秋风满院栽”一句,用“飒飒”摹写风声;李煜《浪淘沙》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用“潺潺”摹写雨声;岳飞《满江红》“凭栏处,潇潇雨歇”一句,用“潇潇”摹写雨声――这些都十分精当。叠字摹声,最精到的是摹写乐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巧借叠词,直接模拟声音,将乐声的强弱、快慢、轻重表达得具体可感,增加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突出了琵琶声的美妙动人。

李杜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妙句。如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前四句分别用叠字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又如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时时”“恰恰”写出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娇莺自由自在地唱歌,各得其乐的情景,借物抒情,音律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

当然,如果能把绘形和摹声结合起来,那就更加妙不可言。唐代诗僧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就是这样的作品:“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通篇句首用叠字,这在古诗中是不多见的。“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同指时间,又有长短之分。八组叠词,接连使用,绘声绘色,各具情状又富于变化,不仅活现出高山深壑中一位孤寂而闲静的僧人形象,更让读者沉浸于美妙的韵律之中。

如果叠词和其他修辞手法并用,则能更添况味。李清照的《声声慢》是被世人认为叠词用得最绝的一首宋词。开头便是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内容上说,表达了词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重写动作,以寻找搜索的动作,反映了环境孤寂、心灵空虚的情形;“冷冷清清”重写感受,说明寻找结果一无所获,一种冷清的气氛袭来,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把作者内心的悲惨凄凉、终日愁苦描写得细致入微,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声韵上说,这七组叠词抑扬顿挫,铿锵有韵,充满节奏感,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把词人国破夫亡、愁苦忧伤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