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渔翁柳宗元

渔翁柳宗元

时间:2023-05-29 18:03: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渔翁柳宗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渔翁柳宗元

第1篇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25课《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江雪》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柳宗元素有政治抱负,这首诗是他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司马后写作而成。粗看起来,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柳宗元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柳宗元的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读出节奏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指名读,纠正读音,提醒古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

“三分书,七分读。”节奏之美乃古诗独有。指导学生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古诗,尤其是读准停顿、读对节奏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二、读懂诗意

1.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相机引导交流:“千”“万”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虚指手法,我们以前还学过哪首诗中也用了这样的手法?(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联系学过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野径云俱黑”“书山有路勤为径”理解“径”是小路的意思。

结合插图理解“蓑笠翁”:(课件出示图片)这幅图中什么是簔?什么是笠?什么是翁?“蓑笠翁”整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3.指名说说古诗大意。

设计意图:

“不是自己主动探究的知识,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在本环节中,学生在教者的引导下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文本的内涵。在“愤”“悱”之际,教者加以点拨,使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

三、读出画面

1.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板书)如果要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仿佛看到的景象,看谁说得具体些?(引导抓住“绝”“灭”体会是不能画鸟和人的。)

引导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好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想象,学生虽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冰雪彻寒,看到了天地沉寂,看到了孑然孤独。在学生的叙述中,诗情已悄悄地融入学生的心田。

2. 你觉得这幅画是 的世界。

预设一: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比较:

寒冷、凄凉——是啊,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茫茫白雪覆盖了群山,让飞鸟躲进自己温暖的窝巢。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冬天啊!

预设二: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比较:

寂静、空旷——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死一般的沉寂。

设计意图:“桃花三两枝”“鸭先知”“闻啼鸟”与“绝”“灭”形成鲜明对比。诗情一明一暗彰显无余。在比较感悟中,学生对古诗之情、古诗之境有了更深的体会。

3. 从“孤”字看到什么?——偌大的江面上只有一叶扁舟,孤零零地飘荡在江面上,从“独”字看出什么?——这么寒冷的天气其他人都不出来了,只有渔翁一人孤单单地在垂钓,多孤独呀。真是太孤独了。

这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啊?把每句开头的字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

“千万孤独”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这短短的20个字,浸透了诗人无言的孤独。谁来读出这种孤独?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古诗入情入境之后,再用朗读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由理解到表达,既是检查学生对古诗内涵理解的一种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情感、熏陶精神的方式。

四、读懂作者

1. 这样的雪天,没有鸟的飞翔的身影,欢快的叫声,没有人的喧哗,嬉戏,却有一位老人静静地、孤独地坐在寒冷的江边。(出示图片)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老渔翁(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反而要一个人出来钓鱼呢?老爷爷,冰天雪地的,您能钓到鱼吗?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补充出示:

寒江鱼伏,钓岂可得;如可得鱼,钓岂独翁哉!此翁意不在鱼也。

——朱子荆

引导学生体会:寒冷的江水,鱼潜伏水底,怎么能钓到鱼?这位老翁其意不在于鱼也。

2. “诗言情,词言志”。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你才能真正读懂诗。柳宗元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并介绍柳宗元生平。)

3.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这幽怨哀婉的音乐,一起走进这幅冰冷的画面,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听听他的内心独白吧?

播放音乐,学生练笔,写写诗人的内心独白。交流。

4.这是一位怎样的老者?你想到些什么?(孤独、寂寞、贫困、不怕严寒、坚强不屈、孤傲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引读:

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多么孤独、寂寞的柳宗元啊——生齐读古诗。

面对政治上的暴风雨,柳宗元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多么坚强不屈的柳宗元啊——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

知人论世,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时代,方能真正读懂诗人之心,领悟诗人之情。在音乐中练笔,不仅是一次写的训练,更是向文本更深处的精神旅行。

五、感悟“渔翁”

1.补充两首古诗,诵读一遍。

题秋江独钓图 渔歌子

王士祯 张志和

一蓑一笠一扁舟, 西塞山前白鹭飞,

一丈丝纶一寸钩。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曲高歌一壶酒,  青箬笠,绿蓑衣,

一人独钓一江秋。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比较这两首古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小结:三首诗,三个渔翁,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景色不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也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诗人的心境也不同。诗以言志,古诗常常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和志向的一种方式。我们学习古诗,就要这样学会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渔翁”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个经典的形象。通过比较渔翁在文化意蕴上的差别,有效地加深了本诗的理解,拓宽了古诗教学的宽度。文本学习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对中华古诗文化阅读的终结,而是学生对中华古诗文化作更多探寻的起点。

教学思考:

一、读占鳌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古诗也不例外。在本设计中,教者依次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画面、读懂作者,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其中前两者是基础,是语文根本。一首诗学生只有读正确了,理解大意了,才能进行有效地拓展和情感的升华。否则,语文教学会成无根浮萍,虽美丽但无处安身。

二、借象生情。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教者巧借“意象”,发挥学生的想象,进入古诗之境。冰天雪地之中,一老者孤独垂钓……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酸?当平面的诗句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一幅幅画面时,“情”才会油然而生。

三、让文化浸润学生心房。品古诗,既是品味一种精神情感,更是感受一种文化情怀。在中华文化中,“渔翁”并非现实之“渔翁”,乃是文人等待国家重用,实现政治抱负的化身。柳宗元以“渔翁”自比,其意、其情、其志不言而明。教者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渔翁”形象,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情怀。

第2篇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宋家之一。他的诗文冷峻幽深,风格独特,尤其是他在贬官永州期间创作的作品更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内心十分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与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江雪》即为该时期的代表作,后人甚至评为:“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范文《对床夜语》)此论也许有些绝对,不过《江雪》确实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体会。

诗中所写的情景如分开来看毫不稀奇,永州即今湖南省零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附近就是重峦叠嶂的南岭山脉,“千山”自不在话下,随之,山间曲径和陆地大路纵横交错,“万径”亦在人们意料之中,似乎人人笔下皆有,而此诗从高处大处着眼,远近大小的空间设计之妙,却不是一般诗人所能企及的。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这两个有力的仄声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许多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把这样一位老渔翁置于如此开阔荒凉的雪地之上,让他一动不动地钓着鱼,则此人清高孤傲的情怀、脱俗出世的姿态就不由读者不刮目相看了。这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许多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出作者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的描写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至于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在于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老渔翁竟然不惧天冷,不怕雪大,无视一切,专心垂钓,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总之,此诗的成功离不开诗人在空间设计上的苦心经营,正是“阔狭顿异”的前后对比,使作品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相关链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余皆平平。”试就诗的一、二两联分析诗人在空间设计上的特点。

第3篇

教学目标对教师与学生的行为都具有规范、导向、引领作用。有效教学目标的存在,使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不至于随心所欲。在“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巧妙的“切入点”,精心设置阅读话题,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突破。笔者认为,设置阅读教学话题应把握如下“五性”:

1.情感性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内驱力”,有了情感的参与,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阅读过程会变得津津有味。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生成出阅读的情感,使阅读活动深入持久下去。有位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抓住“比”这个情感激发点来展开教学,即“‘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在课上先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语句,然后以“比”来展开教学。学生在最初的感受——感动——激动的触发下,迫不及待地主动走近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动。通过启发、激趣、鼓励、期待,使学生的心灵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碰出“情”的火花,收到极佳的效果。

2.思辨性

语言的“味”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的,即“怎么说”,因此进行“品味”式探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提升阅读主体对言语形式的体悟力与认识力,使其不断丰富、深刻。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发展主要得益于主体阅读时的揣摩、玩味。具体说来,就是对言语形式之“异”不断有所察觉、发觉,而发现、发掘一些东西。因而,以“求悟”为目标的读,不是饥不择食,不能囫囵吞枣,而应精耕细作,细嚼慢咽。教师的基本任务则是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盲点”进行及时的“点化”,促其“觉悟”、“开窍”。例如:《麻雀》一文中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老师点拨道:“这里为什么用‘落’而不用‘飞’呢?”有的学生答道:“‘落’比飞来得猛、快,说明老麻雀心急如焚,一心想拯救小麻雀的焦急心理,用‘飞’就有点悠闲了。”这是从心情上来说的。有的学生说:“‘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疾飞下来时的勇敢、果断、坚定,‘飞’字给人的感觉是飘忽忽的,没有这种味道。”这是从态度上说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对“落”字的体会入木三分。

3.思想性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扣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江雪》这首诗是千古流传的名作。它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千山”“万径”对举,鸟影人踪都已“灭”“绝”,天地似乎只留下茫茫的冰雪。后两句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孤独的落寞情调。由于柳宗元变法失败,遭到排挤、打击,被贬永州,他抑郁不得志,只能寄情于山水,《江雪》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结构,所以要体会诗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是一个难点。这个难点该如何突破,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教师先引导学生走近柳宗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柳宗元创作《江雪》的前因后果,重点突出他的立场坚定,虽遭打击,但不阿谀奉承,迎合那些达官贵人;因为孤独,所以只能寄情山水。接着引领学生走进《江雪》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老师采用了三问: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给我们的感觉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冷)难道它仅仅写的是自然环境的冷吗?是不是还暗示着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的冷,还暗示着柳宗元周围的人对他很冷漠。因为他变法失败后,没有人支持他,相反还打击他,排挤他,为此他被降了职,被贬到偏僻的永州。②有人说,春钓者浪漫,夏钓者理智,秋钓者成熟,冬钓者坚毅。老师把“冬钓者坚毅”板书到黑板上。这个在飘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渔翁,你们觉得他像谁?为什么?学生说像柳宗元,因为冬钓者坚毅,渔翁很坚强,而柳宗元也很坚强,他没有因为受到打击就改变自己的立场,去拍马屁,而是独自默默忍受痛苦,所以我觉得老渔翁形象就是柳宗元自己。③那么,他在钓什么?学生说,不仅仅在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钓一个希望;他在钓一个春天;他在钓他能东山再起……由纵深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由于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并顺应了学情,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4.整体性

我们现在是在提倡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题,但是学生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琐碎肤浅,这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多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能够推进阅读的“大问题”。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常常根据文后的思考题把全文分成“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三部分,然后将问题细化为“怎么埋,怎么挖,受什么启发,结果如何”进行分解学习。而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学生完全可以读懂,不懂的只是故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即科利亚是怎么悟到挖木匣的方法的。老师只要能抓住科利亚思考过程的枢纽就可以找到导读的突破口,从而使学生获取课文全部的信息。老师可以问:“科利亚找不到木匣手摸着脑门儿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思考他找不到木匣的几种可能性,然后细读课文,讨论各种可能性,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帮助科利亚归纳排除,得出思维结论,达到导读结构上的优化。以上方法在学术上称全息方法,即课标所说的“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灵活切入,导而有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课时并不少,可是面对新教材,仍有许多老师为教材容量大、难度高而困惑于教学进度的缓慢和时间的不足。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新教材的选文越来越长,教学目标的定位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少的时间,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如教学《珍珠鸟》一课,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问题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然后再让学生读书思考“‘我’为什么能够取得珍珠鸟的信赖?”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内涵,感悟出“我”对珍珠鸟的宽容和喜爱,珍珠鸟的纯真和可爱,从而使学生由事明理,体悟到“信赖”的价值和力量。最后再让学生读书,通过美读体验“他们创造出什么样的美好境界”,从而使学生由明理到生情。这样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体验、欣赏、评价,人人都有较为充分的自学体验的时间。三个问题,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事──理──情”步步推进,学生的认识也步步升华。

第4篇

钓鱼并不总是一件赏心悦事。

古诗词曾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祧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姑且把它作为春江钓鱼图来欣赏。水暖鱼肥,大有收获,图中的渔夫自然舍不得归去。但在风雨中伫立,水滴内渗,从脖子一直流到脚底,冰凉冰凉的,那味儿无论如何是不好受的。此乐中有苦也。至于在寒风烈日中鹄候,或出没干风涛,系命于扁舟,求一家的温饱,其苦尤烈,非可言状。

旧时代失意的士大夫钓鱼遣闷,看来似乎自得其乐,其实内心的痛苦是很深沉的。

柳宗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后世许多人向往这种境界,并且追求渔翁的高洁,以为可望而不可及。柳宗元并非在这里唱渔翁赞,他只是借此吐露自己凄凉落寞的情怀。若要问他:君愿为冰天雪地中之渔翁否?他必然摇头叹息。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留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江村》,诗中备述夏日乡居之乐,其中也提到了钓鱼。这首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集中少见的闲遥诗,究其实是可能后人体会错了。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虽说无所求,其实所求甚多。求而不得,于是满腹牢愁。“江村事事幽”云云,无非故作旷达语以宽慰自己。试想想:一个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伟大抱负的诗人遭到“弃置不复论”的命运,他能心平气和静下心来钓鱼吗?偶与老妻稚子游戏,亦属苦中作乐罢了。

钓鱼也有它的乐趣。首先,钓鱼之乐在于山水之间。在海边,则碧海无垠,波浪声喧,长风万里,渔帆点点;在江边,则柳丝轻拂,翠竹掩映,怪石欹侧,鱼跃藻乱;在田野的小沟旁,更有小桥流水,绿野如毡,牛鸣鸡啼,乡音轻软。置身在这种境界中,一竿在手,心领神会,虽醒目息心,动静各殊,然皆足以荡涤心胸,驱除俗虑。再者,钓鱼之乐在于凝神屏息,每有妙语。鱼有鱼性,水有水情。察水情知鱼性,斯有所获。设饵施钓之际,时时想到人的智慧与力量;面对上钩的鱼儿,则常要感叹贪婪的可悲。倘是莘莘学子,那就很容易从钓鱼的实践中领悟到专心致志的重要性。总之,触景生情,因人因时而异。

第5篇

关键词 渔夫 物象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属诗中之五言绝句,元代白朴的《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O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为元曲,它们作者不同,产生的年代不同,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形象――“渔夫”,细细品读,感觉两个“渔夫”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涉及到物象与意象营造的问题。

1关于物象与意象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360百科)。物象多用于诗文理论,如唐代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称李白:“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曰:“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

意象是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包融主体思绪意蕴的艺术形象。” 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观情意,“象”即具体有形的物象、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意象有虚实之分,常见的有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比喻性意象等。

2《江雪》与《沉醉东风・渔夫》物象与意象分析

《江雪》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渔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沉醉东风・渔夫》则通过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于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情怀。两首诗曲中描写的是客观的人、物、景,是自然存在的、具体有形的物象,都具有其自身的个别特征和属性,但是,两者都透过这些具体有形的物象在传达一种叫情的东西――虚拟象征之象,从而创造了不同的意象。情与景、意与景浑然天成,形成了各自的意境。

王昌龄《诗格》曰:“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收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不知诗人作《江雪》时是先“生思”即先有了“意”,然后再寻找相应的“象”与之契合,还是先取“思”,即先取了“象”而触发“意”的,但读者明显感受到诗人的感觉与意趣已融入“象”中,能通过诗中的这些具象感受到诗人当时因身受政治迫害和生活贫困的折磨而特有的孤独、寂寞、苦闷、忧愤的心情,更感受到诗人在压力下坚强不屈、孤傲高洁的性格。这个渔翁身上,寄托了诗人的精神这个无形之象、象外之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再看《沉醉东风・渔夫》这首小令。

“黄芦岸白O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写渔夫垂钓的环境。作者精心选择了“黄”、“白”、“绿”、“红”四种颜色,使之相映衬,构成鲜美夺目、和谐亮丽的风景画。这里,读者感觉作者是在写实,是在对黄芦岸、白O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这些可摸可触的自然物象进行直接描绘,故这些物象以自身的光、色、形将其美的感染力传递给了读者的感官,但细品之后,发现作者的选择蕴含深意,

“芦”、“O”均是生长在浅水中的植物,“蓼”是生长于水边的一种草,“杨”更是平凡,它们更多的是生长在野外相应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它们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远避尘俗的隐逸情怀,这种象征意义就是一种虚拟的物象。作者是通过实中有虚、虚中见实、虚实并生的方法将虚与实的物象结合起来,创造了意蕴深远的意象,这个意象与其说是作者对渔夫生活环境的真实描绘,不如说是他对自己心中理想的形象再现,是对污浊现实的不满。所以,“黄芦岸”、“白O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是四个象征性意象,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印象。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这两句点出了最后一个重要意象――不识字的“渔翁”,他整日在烟雾苍茫的水面上捕鱼,对那些用尽心机的达官贵人们是不屑一顾。这是一个带上了作者主观感彩的渔夫,他逍遥自在,悠闲高雅,又因淡泊名利而超凡脱俗,已不再是现实生活中辛苦劳作的普通渔夫了。

经过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象不是生活中单纯的自然物象,不是作者对物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作者脑子中经过提炼取舍加工的自然物象,它既有第一自然物象的个别特征和属性,更有创作主体赋予特殊内涵的特征和属性。正因为如此,《江雪》与《沉醉东风・渔夫》中的渔夫就有别于生活中的同一物象――渔夫,同为“渔夫”而又异为“渔夫”了。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禅宗 境界 人生 哲理

人生无常,人生如戏,有喜有悲;人生如梦,有真有幻;人生如棋,有输有赢;人生如水,有清有浊;人生如茶,有浓有淡;人生如花,有开有榭;人生如天气,有风有雨……在纷繁复杂的漫漫人生道路上,有几人能体悟到其中的真谛呢?在美仑美奂的中国古典诗歌中,就蕴涵着丰富精美的人生禅宗哲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一境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此二境界;“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此三境界。三境界的诗句分别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唐代王维的《鹿柴》、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此精辟地道出了人生从觉而未悟,弃世绝俗到悟而未透,返虚入明,最后到达通透圆融,已臻化境的禅宗境界,此乃人生禅宗三境界。

一、觉而未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诗人柳宗元政治失意,被放逐永州(今湖南零陵),借歌咏隐居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抒发失意苦闷的好诗。全篇诗歌寥寥二十字寄托着诗人孤寂、幽远的心境,也寄托着中唐那一代人的心境、意绪,整幅画面,动静结合、物我两忘、充满禅味。诗歌首二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静寂无声的雪把一切都简化了,不见鸿爪,不见人际,天地间一层不染,万籁无声,只有清静和寂寥,陪伴着一条小船上的渔翁,在漫天宁静,一江白雪中垂钓。诗歌后二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极写天地的广大寥廓,为了凸现主要描写对象――小船上的渔翁,这很像电影的“大全景”,景别越大,中心人物越小,却越突出、越抽象,自然成为视觉或心理的一个点。诗人正是以这种“全景式”的点,以这种“简化”,凸现了垂钓者的峭洁清远、宁静淡泊。在这寒冷寂静的环境里,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傲,这被幻化了的渔翁,实际正是诗人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此乃人生禅宗的第一境界――觉而未悟、弃世绝俗。其中的哲理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第一,“永贞革新案”后,诗人一去潇湘十年,又去南桂数载,多少豪情壮志,多少睿智精思都付与有了青山绿水,此时的诗人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只得创造出一个如《桃花源记》里一样虚无缥缈的幻想境界。正所谓“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1]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处事的一种高级原则,面对无道的政治统治,知识分子只能通过归隐来求得内心的暂时宁静,来求得内心的“超然物外”。第二,这一归隐的过程,正说明诗人已经觉悟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可以解除内心的不快和郁闷,将内心的不悦寄托在寂静的青山绿水当中,然后通过渔翁这个中介来具体表达。第三,烘托出了宽阔的禅境:广大与具像对应;寂静与动态相协;心与物;有与无;瞬间的恬淡与永恒的妙悟……一切都是无痕的的,却又是有痕的;一切都是永驻的,却又是瞬间的;一切都是静止的,却又是流动的。一个人的内心无声、无色、无欲,自然也就无所求了。第四,诗人无论风吹雨打,却“独钓寒江雪”,体现出的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诗人虽然已经体悟到人生中的禅理,但还未大彻大悟,达通大境。

二、悟而未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明代诗人李梦阳曰“王维诗高者似禅”[2],这首正是诗人王维后期,通过山水描写,从而悟出一种云开雾散,光明洞彻的禅宗境界的好诗。诗作描绘了鹿柴(辋川地名)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首句“空山不见人”,写空山的寂寥静谧,“空”在佛教教义中乃虚幻不实,空寂明静之意。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然而又未必真空,次句的“但闻人语响”,境界顿出,万籁俱寂,却并非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声、瑟瑟风响、潺潺水鸣,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非常丰富,然而“但闻”二字将这一切声响统统排除,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似乎打破了寂静,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过后,空山却复归万籁俱寂的境界,空寂更加突出。三、四两句,由上联的“声”而入下联的“色”。“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反衬出深林的幽深清静。按理,描写幽暗的境界应该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写“返景入深林”,乍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深更加突出。一抹余辉转瞬逝去,接踵而来的便是更加悠长的幽暗和沉寂。

自然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姹紫嫣红、热烈光明是一种美;秋水寒山,寂静幽暗,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种美正好表达了人生禅宗的第二境界――悟而未透,返虚入明。这种境界亦包含了多重禅理。第一,王维则认为人与天的结构相同,自然界使人们享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对自然的回归,也就意味着对人生自由的回归,对本真的回归,亦老子所谓的“复归于无物”[3]的境界。第二,晚年的王维常常在山林溪鹤之中,凝神关注着大自然中万物的动、静、生、息,沉潜到自然的幽深之处,感悟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幽静之极,又生趣盎然,一切都是动的,一切都是永恒的宁静,色即是空,动就是静,实也是虚,虚虚实实皆为人生……第三,诗人将沉着的内心与空寂的深林合为一体,空山之中即包含人对自然的体悟;人语之中,即反衬自然的和谐;深林青苔之中即说透内心的幽静,在瞬刻的直觉中获得永恒……第四,诗人在静观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沉寂,这种沉寂是一种经历了人生大悲大痛、起起落落后的沉寂,是一种较“独钓寒江雪”更为平静,更为深挚的沉寂。诗人虽然能将虚幻空静的禅宗之理,通过实实在在的自然景物来巧妙表达,但从诗歌本身和现实生活两方面来看,诗人好似悟道而透理,未达至大彻大悟之大道。

三、亦臻化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首是诗人苏轼因出仕与弟弟苏辙分别后,和弟弟苏辙送给自己《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而作的好诗(此处节用前四句)。诗歌开篇用平实的语言发表议论,突兀而起,对于漂泊人生发出提问,起笔超拔,有高屋建瓴之势,顿时紧扣读者心弦。就一个人而言,或为功名;或为利禄;或为谋生;或为读书,东奔西走,随处漂泊,这象什么呢?诗人用了一个新颖的比喻作答,表达对了对人生征途的深沉思考和理念的升华,犹如飞鸿驻足雪泥印下指爪之痕,此等比喻可谓神奇浪漫,诗心慧灵。那为什么漂泊的人生似“飞鸿踏雪泥”呢?颔联就进一步描写和阐释,飞鸿来来去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指爪痕迹,转眼就奋翅高飞了,渺然不知去向,至于留下的痕迹,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飞鸿无暇顾及这往日的旧迹,不复记虑前程的迢遥。此后,“雪泥鸿爪”流行成语。

短短二十余字,道出了人生禅宗的最高境界。第一,人生犹如飞鸿行止,东奔西走,飘忽不定,为了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短暂而难以预测,既然如此,对待成败、得失又何必太过斤斤计较呢?第二,飞鸿驻足雪泥,留下指爪,但旋即泯灭,然而飞鸿不复计较这些,依然奋起高飞,搏击长空,志在千里。这告知我们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只要如飞鸿一般,曾经留下足印,曾经奋斗过,曾经拼搏过,有过精彩的人生经历,至于结果,已经不太重要了。第三,诗歌中还包含了诗人超脱通达的精神,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打击,哪怕风吹雨打;哪怕电闪雷鸣,无论是宠还是辱,诗人始终乐观,始终自信,始终超然,始终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 “一蓑烟雨任平生” [4]的超高禅宗境界。

如果说柳宗元的《江雪》是将人间的痛苦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表达出一种孤界,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而王维的《鹿柴》是将人世的品味与永恒美丽的自然同一,表达出返朴归真,追求内心的幽静与禅宗空境的精神;那么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是以虚无飘渺的“雪泥鸿爪”比喻人生,表达出一种内心本自无欲无求,随缘自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5]的通透圆融,已臻化境的最高禅宗境界。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这些自称为空前先进的现代人,整日面对太多的诱惑和压力,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感情的纠缠让人殚心竭虑,让人倍感疲惫。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人们好似泥沼深陷,无法自拔。在此时,也许我们应该透过有些遥远地时空,去触摸久违了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带有禅宗意境的华美篇章,去寻觅灵魂的避风港。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鹿柴》、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正好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苦、失意、分离时,拥有或不愿随波逐流,孤芳自赏,宁静超脱的品格;或“复归于朴”,寄情于山水,获得内心幽静的品性;或“无论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乐观超然的品界,三重境界,妙悟人生,细细品味,荡涤心灵,启迪灵魂。

注释:

[1]引自《论语・微子》篇。

[2]引自《空同子》。

[3]引自《老子》第十四章。

[4]引自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引自明代陈眉公的《幽窗小记》。

[5]引自《老子》第二十八章。

参考文献:

[1]程千帆等撰,《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931――933页;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361――364页;

[3]周啸天著,《诗词精品鉴赏》[M],成都,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543――544页;

第7篇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塑造艺术形象的常见手法,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细节刻画、比兴手法等。对比衬托: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比兴手法: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诗歌形象鉴赏,要注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首先可以借助诗歌形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如,唐朝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一位新妇形象,实际上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的期待与不安心情。其次,可以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最后,还可以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形象的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例如: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简要地分析“李凝”的形象。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均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本诗通过描写李凝居住的荒僻,清幽,刻画了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阅读《江雪》(柳宗元),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不畏风霜严寒的老渔翁形象。通过读诗,可见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二)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

第8篇

你见过雪吗?你喜欢雪吗?跟我一起去看杭州西溪湿地的雪景吧!

中午,我约上同学,走出了家门,迎面吹来一阵寒风,突然觉得脸颊一凉。抬头望去,穿着洁白衣服的雪花仙子们在空中翩翩起舞,你瞧,她们停在了我的额头、鼻尖上、眼睛、嘴巴里,我试图抓住她,但是都没有成功。

雪花仙子的魔法棒往树上一挥,西溪湿地的柳树、柿子树、梧桐树……马山穿上了银白的婚纱。往花上一挥,含笑开放的梅花、茶花桃花……马上“白里透红”,娇滴滴得像个新娘子。往田野上一挥,油菜地、向日葵地……马上铺上了白地毯。往屋顶一挥,休息亭、购票亭……戴上了白色大帽子。往我身上一挥,我就变成了雪人。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河边,河中央有只小船,有一位渔翁正在钓鱼。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河面突然冒出了两只水鸭,又让我想起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我被这么美丽的画面深深地惊呆了。

厚厚的雪把我和同学给吸引住了,我们有时在地上比脚印大小,有时抓起一把雪,看谁仍得远,有时把对方当靶子,击中目标,有时抓起一把雪,往嘴巴里塞……她们给我们带来无限地开心和快乐!

西溪湿地的雪景漂亮吧,我们欢迎你—亲爱的小伙伴们!

三年级:费盈盈

第9篇

——读《老人与海》有感

李舒颜爸爸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是部中篇小说,尽管篇幅不长、人数不多、情节不繁,但是主题不浅、寓意不简、影响不小。

主角毫无疑问是占据绝大多数篇幅的老渔夫桑提阿果。除了一个相濡以沫、与之结下忘年交的孩子,文中难觅其他人物的身影,要不只在二人口中顺便提及,要不如路人甲般一闪而过。很难想象,这样的故事搬上荧屏或舞台,在节省演员的同时,寥寥数人又如何撑起宏大的故事主题?真非一般导演、一般演员所能驾驭。

也正如此,一个已经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鱼的老人,在跟他最亲近的孩子因父母反对都未跟船的情况下,孤身一人毅然出海,与各种困难单打独斗,才有了让人起初惊愕、继而叹服的阅读感受。一叶孤舟,驶向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大鱼上钩的情形下顺鱼而行,最终远离陆地,看不见人影,望不到灯火。不入深海,焉得大鱼?

看似蔚蓝平静的大海,此刻危机四伏,这对平日不在海边生活、却看过一些海难故事的我们来说,只会充满畏惧,实在无法展开浪漫的遐想。因为这注定了是场孤胆老英雄的危险之旅、悲壮之举。

海面下强大而神秘的大马林鱼,历经数日的缠斗终露真容,比渔船还大、只能绑于船侧的巨无霸体形印证了这是场"大海相逢勇者胜"的强者对决,老渔夫甚至不禁与其惺惺相惜;随后接踵而至、哄抢胜利果实的鲨鱼,霸道而嚣张,老渔夫以一敌多、战斗到底,使遍了船上一切能作为武器的用品,用尽了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可谓有心杀敌、无力护鱼,真是场不对等、不公平、不人道的惨烈战斗。

尽管最后无奈拖回的是一副空空的鱼骨架,前功尽弃、遍体鳞伤的老人终于可以瘫软下连日来绷紧的身体,感叹着"它们打败了我",但是老人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早已让书内、书外的所有人肃然起敬,那空空的鱼骨架不正像胜利者的旗帜一样高昂着头颅,向世人着宣示着"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生活信念吗?

海面是故事中对立双方的分界线。如果只看到海面上的老人的活动,整个故事确实有些索然无味;实际上,海面下暗流涌动,小鱼、大鱼、恶鲨,甚至那些浮游生物、藻类植物,都是故事中的配角、反角或是跑龙套之类的。

第10篇

关键词 三个课堂结合点有机配合

把课堂教学与我校开展的诵读经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典诵读由传统的小课堂延伸到学校生活的中课堂,进而拓展到更为宽阔的生活实践大课堂。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小课堂的学习,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渔歌子》时,为达到这一目的,找到了三个结合点,让课堂充满了“经典味”。

一、课前引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得到赞扬,得到肯定,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兴趣。为此,一开课,我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这样引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学们课外背诵了很多古诗词,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关于写景的词呢?”同学们争先恐后背诵了白居易的《花非花》,温庭筠的《梦江南》,韦庄的《菩萨蛮》……这样的引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了他们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中,加深了对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中回顾,深化理解

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大多只是机械地背诵,并未形象地感受古诗词描绘的意境。于是,当我讲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时,便会调动学生的记忆,把孩子们牵引向经典诗文的魅力田园,感悟古诗词美好的意境,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为孩子们终身受益打下坚定的基础。

《渔歌子》前两句描绘了西塞山春天的美景。我抓住“春天”这个结合点设疑:春天是如此美好,如此令人心醉,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关于春天美景的诗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我也不失时机地点拨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天里翠绿的柳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在教室里回荡,一幅幅绚丽的春景在脑海中浮现,师生共同沉浸在诗中所描绘的无边春色之中,春愁、春恨、春喜、春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迸发无限神往的渴盼之心,对春声春色、春景春人的理解被点燃、被唤醒。不再仅仅局限于一首《渔歌子》所描绘的悠然自得。语感和情感在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得到了水天一色般的统一。

三、课后拓展,伴随一生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说明教材与课堂并非是教与学的全部,所以我们要摒弃那种惟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教师应把学生学习活动的舞台搭建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把40分钟的课堂教学舞台从时间、空间、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拓展。目的是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深入,把教学问题引向实践,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师指导和引领下,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个性化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使新课程所蕴涵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价值”转化为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因此,在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之后,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引导学生跳出小课堂,开阔视野探究新知。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兵法家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第11篇

1古代文学课程目的与任务

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确实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但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和作业考查是不够的,所以,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目标达成的不同方面看,都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合理形式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安排和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专院校学情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学生大致有如下几类情况:第一类是高中时成绩一般,大多数学生严重偏科,在高中阶段成绩居于中下等,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较少;第二类是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由于心理素质等原因在高考中失利。这两类学生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比较内向、缺少自信等特点。因此,在高职专院校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较少和教师主动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虽然大学教育已经不主要承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可能和社会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继续再教育渗透在许多学科中,它注重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式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就承担着这样一种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即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只是采取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策略去引导。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对少数知识底蕴较丰富并且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多数同学可能一笑置之,收获甚微。

3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专科层次上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情况。首先,在授课中,教师可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繁简的安排和适度的侧重,如教师可以侧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是对孔子、屈原、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作品的教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侧重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思想及人格品质,从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介绍生平、思想,再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选讲一些他的重要作品的基本讲授次序。而是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突出性格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可以在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法对以上需要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下面以对刘禹锡这位作家及作品的讲解为例来说明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教师在介绍刘禹锡的人生及诗歌内蕴时应重点放在学习作家傲视忧患、坚毅高洁的人格魅力上。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但是在介绍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他参与“永贞革新”及失败被贬的遭遇以及他与柳宗元的友谊方面。

3.1通过介绍作家生平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经济衰落萧条、民不聊生。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柳宗元以极高的热情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因变法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是年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刘禹锡、柳宗元开始了二十几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为官十年。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重新召回京城。后因事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去做刺史。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刘禹锡此行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柳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获罪的危险,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病故的消息,悲痛欲绝。刘禹锡花用全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并且多方筹资刊印,使柳宗元文集得以问世。保存了柳宗元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此处一定要重点介绍,以此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后,明确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3.2通过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本课第二个重点是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中蕴涵的人格魅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刘禹锡坚毅不屈豪迈之气概。通过向学生分析教授《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等诗歌,来体会刘禹锡经过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其次,教师要让刘禹锡高扬开朗乐观之精神去感染学生,重点赏析他的《秋词》,去体会他的乐观精神。又如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一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此诗的分析要把重点放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句。“沉舟”、“病树”以自比,但不是慨叹自己的潦倒困顿,而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在乘风破浪;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至于个人困顿沉滞是算不了什么的,显得意气昂扬,胸次怀抱十分宽广、豁达。全诗沉郁而不失豪放。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写法也形成了这些诗清新刚健、朴素、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去体会刘禹锡几经挫折依然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顽强品质。通过以上分析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在学生讨论后明确我们对待苦难要乐观自信、勇往直前、随遇而安、充满希望来化解苦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通过讨论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苦难,把困难当成是老天给予的一份礼物,让学生明白与困难一起同来的还有你的自信、自尊、毅力、希望。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健全学生人格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历史重任。为此,我们高职专院校的教师们应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作者:王淑春 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第12篇

第一步:理解题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又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在教这首诗时,我以谈话导入:古诗,是我国古代诗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食粮,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心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江雪》也如此。(老师板书题目,学生理解题意)又问:那你们想知道《江雪》这首诗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吗?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第二步:诵读古诗,理解字意

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教者首先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及词。在课前,我布置了几道题,作为“课前小研究”,如:找出自己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认真读,认真写。众所周知,节奏是古诗的生命。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的内在节奏。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还用“//”、“/”符号把诗的节奏标出来。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诗的过程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我采用自读、对读、小组读等方法让学生多读。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有的词语有注释,有的没有;因此,我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提出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翻找。诚然,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上课时,我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探究,而自己则在旁适当点拨。

第三步:细品古诗,明了诗情

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熟读古诗后,学生对这首诗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及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领悟,去联想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在放《江雪》的录音时,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后,我又问:这样的画面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些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世界中,领略到刺骨寒冷。然后,我又提出:如果把“江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中的“绝”和“灭”去掉,你又有什么感受?(这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诗人加上“绝”和“灭”,刹那间一切繁华都化为凄凉、寒冷。)

在学习后两句诗时,我又反复让学生读,启发学生:天地之间,一片茫茫,飞鸟绝迹,没有人烟,面对这位垂钓的渔翁,你不想问他点什么吗?他是谁呢?(作者:柳宗元)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可以得知:柳宗元政治上受贬,家中一个个亲人离他而去,他只好——独钓寒江雪。虽然柳宗元被贬永州10年,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带领永州人民进行改革。昔日荒凉的永州在一天天发展、进步。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就已经体会出了诗人孤独、寂寞而又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感情。这时让学生再读,就更能读出情感,从而达到了诵读技能的目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四步:启迪心智,课外延伸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每个孩子都必须成人;必须做到心智的成熟,才能与社会接轨,才能真正在社会之中独立生活。在学生明了诗情以后,我让学生谈学习这首诗的收获,并重点利用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启发,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挫折,用积极的态度追求自己的生活,要学会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