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匆匆的主要内容

匆匆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29 18:0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匆匆的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匆匆的主要内容

第1篇

关键词: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色

一、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

1.题目分析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分析课题入手,发挥这个“窗口”的作用,例如《飞夺泸定桥》,分析“飞”字,得出与敌人“抢时间”,分析“夺”字,得出“攻天险”,抓住关键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要夺取泸定桥,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

2.抓住重点法

有的文章有重点语段,找出重点语段,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语段有的在文章的开头,起总括全文的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一自然段,点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写“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如《养花》的最后一段,总结了养花的乐趣;有的在文章的中间,起过渡作用,如《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是过渡句,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3.段意连接法

有的文章写了几种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就适宜用段意归并法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全文有九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意思,彼此并列,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

1.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写到最后,蕴含的感情喷涌而出:“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崇敬、爱戴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依据含义深刻的语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区区九个字,蕴含了作者无可言说的痛苦之情、无法挽回的惋惜之情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可谓言已近而意无穷。

3.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三、从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入手

1.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领会拟题的方法

有用地点作题目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以人物作为课题的有,如《挑山工》;有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有,如《蛇和庄稼》;有用动物作为题目的有,如《燕子》;有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如《火烧云》;有以事件作为题目的,如《飞夺泸定桥》等等。

2.领会表达的顺序

(1)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住“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理解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有的以时间为序,如《开国大典》,以时间为序;《小抄写员》,以事情发展为序;《丰碑》,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序;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序。

(2)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因为写人记事是分不开的,所以其表达顺序与记事的文章相似

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鲁滨孙漂流记》;有的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如《穷人》;有的抓住人物特点的不同方面来写的,如《少年闰土》;有的抓住人物典型事例的不同侧面来写,如《詹天佑》。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采用“总―分―总”的表达顺序,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有的写景的文章,也以时间为序,如《第一场雪》;还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鸟的天堂》。

3.领会语言的特色

(1)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语言特色

有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表达人物的高尚品质,如《一夜的工作》。有的语言典雅,辞藻华丽,表现了作者的细腻的情感,如《匆匆》。有的喜用修辞,增强文章的色彩,如《桂林山水》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有的喜用谚语、俗话来说明道理和表达感情,如《第一场雪》。

(2)从重点语句上分析语言特色

有的语句描写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如《海上日出》描写太阳缓缓上升的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有的语句点明主旨,如《挑山工》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3)从个别词语上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里,描写老奶奶的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的“拄”“靠”“焦急”“耐心”等词,准确、形象地勾勒出了老奶奶的外貌,又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

第2篇

3月22号,我有幸参加了第八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一天我们听了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和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现代文教学

1、要知道怎样确定教学内容,要与内容分析式说再见,要做到三不:学生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内容消极的不教。罗才军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和薛发根老师执教的《匆匆》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罗老师上《少年闰土》时,他用较少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解决了难以理解的字词、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具体事件;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生对少年闰土这一人物描写经典句段的品评上。薛老师上《匆匆》时,他就抓住用叠词的好处;作者为什么会有日子匆匆的感受?怎样把没有形象的时间写得具体可感这三方面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薛老师的教学没有停留在对时光的惋惜和无奈上,而是通过“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地回去罢?”等句子的品评,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不应该老感叹时光无情,而应抓紧时间,让自己的人生有所作为,让自己为社会留点贡献这一积极意义上来。

2、要把握好经典句段的朗读,通过读来领悟语言的蕴含和魅力。如罗老师带京腔味儿范读《少年闰土》中的第一段,学生领悟后的模仿读,表演读等,让大家自然而然的就品评出少年闰土的勇敢与威猛,同时也知道了这一形象在“作者”记忆中是最深刻、最难忘的。再如薛老师对《匆匆》一文,“虚读”和“实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了散文诗语言的凝练和意境的悠远;体会到时光的无法挽留和作者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3、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应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无论是罗老师还是薛老师,他们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最喜欢的语言,并带着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感情来品读句段,发表自己阅读的体会等。而且对学生的品读、体会,老师总能恰到好处的找到其优点进行表扬肯定,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不足的进行完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课文的成就和愉悦,从而更加的自信与主动,使课堂中不时的闪现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4、是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罗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闰土》一文的词语时,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理解“家境、值年”这类词的方法:联系前后文理解法;猜测法;用现在的语言替换法等;在让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时,就引导学生应该由段到句再到词的方法。再如薛老师上的《匆匆》中,就很好的引导孩子知道了作者是怎样把时间写得有形可感的,让学生知道应用恰当的修辞会起到具体形象的效果,对学生的写作可以说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古诗词教学

1、重视作者与时代背景的搜集与交流。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不容易理解,正如不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理解《独坐敬亭山》中诗人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那份相知之情;不了解杜甫的坎坷遭遇和人生追求,就很难体会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作者对国家收复了失地的欣慰和喜悦之情,也很难理解杜甫喜极而泣的情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就联系当时的一些背景资料,为学生能读懂诗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洞悉社会百态等创设了先决条件。

2、注重诗词朗读技巧的指导。如停顿、快慢、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情感的融入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促进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独特领悟;对精妙的用语、精练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的理解、吸收。每堂课都体现出:学生是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在对诗词的理解领悟中重视由诗词――情景――画。让学生知道一首诗词就是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从而领悟到诗词不仅仅是语言美、音韵美、还有形象的意境美。同时也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等能力。

总之,这次成都之行让我感触很深,以上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以便于我更快的成长,为国家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中考对文言文考察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前考课内文言文,到考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再到只考课外文言文。只考课外文言文已在多地中考试卷中出现。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很多同学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束手无策,在这一项上失分很多。现根据个人教学实践提出解题四种技巧供参考。

一、注重积累,触类旁通

新课标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形成不了阅读能力。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培养语感,注意积累显得更为重要。中考中文言文阅读文章我们平时大多没见过,但需要解释的词语一定都是我们见过的,那么平时在讲解课内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做一些常用字词的翻译,并记住这些字词的用法,特别是下列几类词:1.常见虚词“之”“以”“而”“者”“乎”等。2.一词多义的词,即同一个词在不同句中有不同意思,如《捕蛇者说》,“岁”在① “岁赋其二”。岁意思为“每年”;在 ② “积于今六十岁矣”。意思为“年”。3.古今异义的词,如(《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绝境 ”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再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谓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4.活用的词,顾名思义 ,即是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在中考中很常见。例如:“吾射不亦精乎”的”“射”字,“射” 原是动词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在这句话中活用为名词“射箭的本领”。5.还有一些通假字也值得平时总结、记忆。另外,了解一点古文化知识、特殊句式,也有助于理解文意,翻译句子。这些古文化知识、特殊句式,课内文言文注释上基本都有,重要内容老师也会反复强调。比如文言文涉及的有关古代人、事、名物、官职、称谓等一般古文化常识,常见的倒装、反问、疑问等句式。

二、整体阅读,了解大意

要做好课外文言文阅读。首要的是对阅读材料进行整体阅读感知,把握其要点。课外文言文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词、句搞不懂,这是很正常的,不必纠缠于此,放一放,跳过去读完全文,就像做英语阅读一样 总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先不去管它 把整篇文章读懂了,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出来了。读完后,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要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要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文言文不会像现代文那样意义深刻 、含蓄,一般道理比较明显,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大多考生在读完全文情况下都能弄清楚这些问题。而弄明白这些问题就为后面深入理解原文、正确答题指明了方向。

三、精读原文,抓住重点

精读就是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精读就是在通读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找出解答试题的某些线索。中考试题中选用文言文大多篇幅不长,我们在解题时可以多读几遍,通过反复读,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1)结合课内文言文,口头翻译课外文言语段。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2)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结合原文,分析试题中的题目答题要点。分析要全面、不丢点。 (4)再读原文,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点和答偏。

四、巧借信息,化难为简

中考试题中选用文言文大多有标题或标出其原文出处,考生需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 “赵襄主学御”“穿井得人”等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原文后面的题目我们也不要放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触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再者,充分利用提供的注释对文言文阅读也十分重要。中考考试中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读全文。

总而言之,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主要是考查考生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课外文言短文的备考应建立在扎扎实实学好课内外文言文的基础上,通过平时反复训练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方能在考场上轻松自如地应对课外阅读文言文的考查,做到少失分、得高分。

第4篇

一、引领学生学会自读,是把好“先学后教”的第一脉

传统课堂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所传授的知识的记忆,完整地执行教案,是教和学最理想的进程。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多方启发,能力得不到多方发展,教师变成了传递知识的中心,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实施“先学后教”,教师就应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实践,自主解读,教师只做“引路的人”。

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第12册《匆匆》第一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设计第一二自然段自读提纲:

①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哪些语句写出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画出有关的语句。

③请你告诉我,我们的语言为什么没有朱自清来得生动、准确呢?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出朱自清语言表达的特点:①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唤起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②朱自清抓住了生活中平凡而又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习得方法以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匆匆》的三四自然段,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有效的培养。

二、引领学生学会质疑,是把好“先学后教”的第二脉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学生因质疑而产生的问题则是点燃和引发学生个体内部固有需要的导火索。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提出一百个问题更有教学价值。为此,我们要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上努力培育和形成“质疑文化” ,形成能问、善问、会问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质疑、向课本质疑、向科学质疑。

例如,教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一位学生勇敢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题目看,应该是写送别场面的,可诗中只是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好风光,这与诗题不是矛盾吗?

问题一提出,经过思考讨论,大家豁然开朗:这首诗表面上看,似乎文不对题,事实上,诗人和朋友的友情就像红花与绿叶那样和谐,就像莲叶连接的天地一样长久深厚,作者在诗中借景抒情,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三、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是把好“先学后教”的第三脉

例如,在有的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组词、造句,请几位学生到黑板前把自己组的词语,造的句子写在黑板上。之后,为了避免别的学生造其他的词语或句子会出现语法和书写的错误,教师就要求全班学生把黑板上现成的词语或句子照抄下来,造成了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提出问题,不容学生思考,急着逼学生回答:“你说——你说——” 唯恐课堂冷场,唯恐预设好的教案不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以致于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因为舍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把学生教得不会思考了。”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9册《狼牙五壮士》这篇课文,在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留下了充足思考的时间,并提醒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篇文章可以采用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一边尝试着概括,经历了一次思维运作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学习创作的过程。

四、引领学生学会合作,是把好“先学后教”的第四脉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要实现先学后教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充分合作,学会合作。

例如,人教版第9册《鲸》这篇课文的教学。

1.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回顾《太阳》一课,梳理说明方法。

2.教师围绕说明文的特点以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了《鲸》的导学表:

3.接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表格。师生共同制订合作学习的规则:

① 每个小组的组长根据导学表,组织组员进行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内交流;

② 每个组员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及时质疑或补充,帮助完善或解决;

③ 达成共识后,由组长填写导学表,并记录下小组的疑问点。

这样一来,学生根据导学表认真自学,广泛合作,积极探究。合作学习中,既有唇枪舌战,又不乏默契。课堂既紧张严肃,又生动活泼,激活了原来平铺直叙的说明文教学。

五、引领学生学会创造,是把好“先学后教”的第五脉。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先学后教”的课堂首先重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个学生解决先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和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或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的机会,激发和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智慧。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10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当读到:“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教师不妨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如果你置身于德国街头的花海中, 抬头向左右看,会看到怎样的美景?蓦然回头往后一看,又能领略到什么?组织学生大胆地进行描述:

生:抬头向左看,那层层叠叠的花穗像一对对小翅膀向天空伸展着,又像是朝观赏它的人们伸出一双双小手,在绿叶的簇拥下显得美丽、淡雅。

生:抬头向右看,一丛丛,一簇簇的小花,多像碧空中的一颗颗繁星,挨挨挤挤,闪烁着亮光。

生:转身往后看,窗子两边的花儿竞相开放,在微风中向我们频频点头,含着笑意,吐着芳香。

……

第5篇

闵行区莘庄镇小学缪金梅

——切实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活动课的重要部分,也是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适应社会的 需要。教科书不可能包罗学生所需的一切知识,也不可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知识。学校教育是 有局限性的,而课外阅读却是“终身教育”。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索还不知晓的知识,获取丰富的营养,能帮助学生把 握阅读范围——选择要读的书,克服“偏食的习惯”,防止学生良莠不分。还能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让学生学 会深入思考读物的含义,使阅读成为一件智力游戏和艺术享受,成为“现实生活的教科书”。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是这样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的:

一、制定课外阅读指导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也必须遵循这项原则。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发动全 体语文教师拟定了课外阅读指导的序列。

一年级阅读要求:

1.在老师指导下,能阅读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及其它注有拼音的低幼读物。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2.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清楚地用两、三句连贯的话口述读物内容。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将读物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开始积累词语。

4.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

二年级阅读要求:

1.在老师指导下,能阅读浅显的、注有拼音的儿童读物,并能了解读物的内容,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

2.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清楚地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读物的主要内容。

3.学习积累好词好句,并开始作简单的文字记叙。

4.继续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习惯。

三年级阅读要求:

1.能初步独立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初步理解主要内容,并根据读物内容发表一些简单看法。阅读量不少 于20万字。

2.能正确、清楚、简要地口述读物的主要内容,并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正确地、有条理地提出读物内有关问 题。

3.在老师指导下,分门别类地积累好词佳句,并开始学习写简单的读书笔记。

4.在老师指导下,开始自编、自画、自排版、自设计、自书写小报。

5.培养学生每天读20分钟课外读物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习惯。

四年级阅读要求:

1.能独立阅读浅显的少儿读物,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并能对读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想,阅读量不少于 30万字。

2.能正确、较流畅地叙述读物的主要内容,并能用完整的语句正确地提出读物内的问题。

3.能分门别类地积累好词佳句,继续学写读书笔记和办小报。

4.培养学生每天读30分钟课外读物的习惯。

五年级阅读要求:

1.能独立阅读少儿读物,理解主要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2.能正确、流畅地叙述读物的主要内容,并能发表读后感想。

3.继续练习写好读书笔记及办好小报。

4.培养学生阅读各类读物的兴趣及阅读方法——圈圈、划划等。

5.培养学生每天读45分钟课外报纸、书刊的习惯。

六年级阅读要求:

1.能独立阅读少儿读物,理解主要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叙述读物的主要内容,并能发表读后感想。

3.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阅读卡片,继续写好读书笔记及办好小报。

4.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各类读物的兴趣及读书方法(圈圈、划划、评注)。

根据课文阅读的序,我们要求各年级每学期为学生精心选择阅读篇目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将期刊列入课外阅读的范围。

因为期刊能及时传递各种最新的信息与知识,它涉及面广,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天文、地理,有历 史、文学等。

2.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

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依据课文,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儿童读物,会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理解。如六 年级学了《春》课后,就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匆匆》等散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散文的特点。又如四年级学 了《谁该照顾》一课后,就向学生推荐《大地的儿子》,使学生更了解关心、爱护群众的品质,激发学 生对的崇敬。

3.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

学校举办“迎”的活动,向学生推荐《香港一百年》《香港的故事》等。学校举办科学月,我们 向学校推荐《100个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小实验》《动物趣谈》《地下宝藏》等书,激发学生的志气,引导他 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4.根据班级的实际选择。

针对一些学生有粗心大意的缺点,可推荐《小马虎奇案》《粗心的小画家》等书,让学生联系自己,克服 缺点。

我们在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注意内容的现实性、体裁的广泛性。小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 容要广,阅读的体裁、风格也要广。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

1.摘录法:指导学生在读书、读报时,把看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录在学校统一定制的 《课外阅读札记》本上,分类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景物描写;有的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等; 有的按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有的按汽车种类、动物舌尖的作用等进行,总之,在摘录的分类上,也体现 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他们的特点。

2.剪贴法:剪剪贴贴,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把自己 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剪时要细心、认真,边要齐),然后贴到阅读札记本上。贴的方法不求 统一,如要便于查找,就归类贴;如要美观,就按剪下来的大小贴……不管怎样贴都可以,旁边还可配上用彩 笔自画的插图。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得了知识。

3.圈划法:要求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边圈划的习惯,进而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

4.制卡法:通过阅读,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制成卡片,卡片上写清题目、作者、类别、编号、出处及内容。 卡片的内容,可以是易读错字的辨析,也可以是佳句美文、概括读物的主要内容等,这种方法难度较高,我们 只要求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

5.评析法:阅读后,要求学生用日记、读后感、交流、演讲等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或分析一下利弊,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或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等,目的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辨别力、分析力等。

三、拓展课外阅读指导的途径

为了使课外阅读深入化,我们以读书、读报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1.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或少先队工作,每学期举行两次演讲比赛或故事会活动。例如,本学期我们举行《 我的祖国》《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的演讲比赛和故事会,比赛以年级为单位,自觉报名参加。年级 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校级比赛,学校的师生集中在操场上进行观看,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通过演讲、故事 比赛,学生不但对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爱国、爱校、爱他人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 感的感染、陶冶和启迪。

2.除了要求学生经常写读书笔记外,我们还组织中、高年级学生每周举行一次佳句美文的交流、欣赏会或 诗歌朗诵会。可以交流读后体会,可以朗诵诗,也可以欣赏散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了 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展“一月一报”竞赛评比活动。三年级以上学生每月每人自编、自画、自排版、自设计、自书写一张 小报。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等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教育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评选出 的优秀小报在学校的“报花世界”栏中展出。

4.每两周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席5名,这样既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又提高了学生的阅 读兴趣。

第6篇

作文难一直是学好语文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疏于积累,懒于动笔,是小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我注重教学课文时巧设练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补写课文“空白”,陶冶美好情操

“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意思是说: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便是好文章。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只有“厚积”才会“薄发”,长期的多元化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内化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犹如滔滔江水的情感,久而久之便会化作涓涓细流,绵绵流淌于笔尖。补写课文“空白”,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陶冶美好情感,激发表达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唯一的听众》讲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热情地鼓励“我”,使“我”重拾信心并刻苦练琴。当“我”知道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后,心灵自然受到震撼。但是,课文没有写“我”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只用了一个省略号,这就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抓住这个“空白”,我为学生设计了一次练笔:当“我”听了妹妹的话,知道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后,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这样的练笔不难,很多学生都能在字里行间表达震惊、感激、敬佩之情,“我”此后的努力也写得合情合理。有学生这样写:“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我却一直以为她是聋子!……谢谢您,敬爱的老教授!您用心良苦,用善意的谎言使我重拾信心,没有您的关心、鼓励,我的琴技就不会提高!放心吧,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学生通过练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感情,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学会感恩并化作前进的动力。当然,补写课文“空白”,不仅仅在于陶冶美好情操,还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细致描写的方法。

二、紧扣课文巧命题,引导选材生活化

有了充盈的、美好的情感,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慧眼,才能用文笔书写生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不可能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指导他们观察和选材,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因而,我们要在有限课堂与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紧扣课文巧命题,可以说是作文教学中,有限课堂与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的联系纽带。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撷取素材的能力定会增强。例如,关于鼓励在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课文《顶碗少年》也有反映: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一个少年表演顶碗杂技,因表演难度极大和失误,第一、第二次表演都失败了。正当观众喧哗、顶碗少年信心顿失时,是杂技团里的一位白发老者的宽容和鼓励,使少年取得第三次表演的成功。我紧扣课文命题:《唯一的听众》《顶碗少年》都让我们感受到鼓励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的鼓励。当你学溜冰摔倒想放弃时,是教练给予你鼓励;当你学弹琴手指红肿想放弃时,是老师给予你鼓励;当你学习成绩下降时,是老师、同学、亲人给予你鼓励……请把你最深刻的一次写下来,可以用“ ×××给我的鼓励”为题。紧扣课文命题,引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书写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走上作文生活化道路。

三、仿写精彩片段,学习表达方法

选编到教科书的课文,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绝大部分是指导学生习作的范文。只要教者潜心钻研,就会发现教材的无穷魅力,只要悉心指导,就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最轻灵、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仿写课文精彩片段。

例如:《山中访友》的第5自然段,作者李汉荣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打招呼,段中运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和山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你走进街心公园,也会看见你的“老朋友”,赶紧拿起笔来,跟你的“老朋友”打招呼吧!这样的练笔要求并不高,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模仿也不难。曾有学生这样写:“走进公园,我热切地跟我的好朋友打招呼:你好,美丽的花儿!你绽开一张张笑脸,是要欢迎我到来吗?你好,勤劳的蜜蜂!你不停地忙碌,是要酿造生活的蜜吗?你好,斑斓的蝴蝶!你在花间舞蹈,是要为蜜蜂解闷吗?你好,活泼的金鱼!你在水里嬉戏,是在举办一个盛大的舞会吗?你好,可爱的小鸟!你在空中快活地歌唱,是在为水中的鱼儿伴奏吗?……”这样的练笔,轻灵快捷,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学活用,使学生积累语言,消除畏难心理,培养写作兴趣和能力。

再如,《匆匆》的第3自然段,朱自清联系日常生活的细节,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具体描述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学生也可以仿写:聊天的时侯,日子从嘴边过去;玩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又如,《火烧云》中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瞬息万变的片段,也可以指导学生仿写。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其实,这些只是小片段的仿写,教材中整篇文章也不乏仿写的范文。

四、写读笔记,读、悟、写紧密相联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感悟,学会表达。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侧重于填写读书卡的训练。读书卡包括文章题目、作者、主要内容、我的感悟、写作特点、精彩语句几个方面。读书卡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读文感悟,学习表达方法和积累语言。学习课文《詹天佑》后,有个男生在“我的感悟”栏写到:只有一颗爱国心还不够,还要有挑战困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要一丝不苟才会成功,我要改掉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毛病。我还引导学生把填写读书卡的训练拓展到课外,促使学生养成勤读、勤悟、勤写的良好读书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第7篇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都还浮于表面。比如,很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很多课堂上,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

学生的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方面找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教师担心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教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引导。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爱好。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爱好愈浓,留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636168四川省宣汉县龙泉乡鸡坪学校)

第8篇

时间的脚步匆匆,寒假早已结束,开学也已过去两周了。在2月的最后几天里,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在学校体育馆隆重召开了主题为“规范言行把握关键”学生大会。

大会由政教处主任杨老师主持,由学校好几位老师参加。大会共有三项主要内容:一、回顾总结、表彰先进、有效反思;二、改进学法、制定计划、加快进步;三、落实行为规范提升自我修养。

在“回顾总结、表彰先进、有效反思”中,杨老师首先回顾总结了从9月份到期末考这一阶段年级学生在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全面的回顾、认真的分析,再一次向全体学生明确了目标、责任、态度、方法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那就是目标决定人生、责任大于兴趣、态度决定一切、方法决定结果,再一次号召全年级的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没有目标?有多长时间的目标?目标清晰吗?有没有写下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切实制定好下阶段的学习措施:怎样才能在此后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做得更好,更富有成效?其次,根据第一阶段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等各方面表现,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年级表彰,通过这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以带动年级其他学生的进步,在年级中形成健康、向上、积极的氛围。同时,针对个别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且经过屡次教育还不能纠正其行为的学生给予了年级的点名批评,希望能借这样一个机会,既提醒这些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端正态度、以良好的学生姿态面对学校生活,也给那些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表现还不是很好但有潜力的学生以警示。希望每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大会上,来自(6)班的一位同学分别结合自己的学习,做了题为《达观进取我要相信》和《笔记与学习》的学习方法介绍,通过同龄人的介绍让全体学生明白尽管初二的学习压力很大,但如果有目标、摆正心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成功的大门就一定会向每个人敞开。同时,杨老师也代表政教处的老师向全体学生推荐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加以利用,以促进自己的各方面发展。

最后,杨老师就学校行为规范,结合年级的特点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规范言行把握关键”的要求,通过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促成个性、学业的健康发展。

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借寒假活动的顺利展开,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迎接新的挑战!

上海奉贤实验中学初二:xuyixuan1126g

第9篇

一、审查习作要求

每个人的童年中都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有趣或悲伤的事,让人印象深刻。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

二、病文观察

童年傻事

我一想起小时候的那件事,我就会忍不住悲从心生。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从街上买了一大袋五颜六色的金鱼,把它们倒进家中的鱼缸里。这时,我问爸爸:“这是什么鱼啊?”爸爸笑着说:“是金鱼。爸爸要出去一下,你待在家里不要出去玩喔!”“遵命。”我敬着礼说。反正我出去也没事做,不如就在家里欣赏金鱼吧。

我急匆匆地跑到鱼缸前,里面的鱼看得我眼花缭乱,它们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有的鱼是黑白相间的,有的鱼是金黄色的……有的鱼形状看起来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有的鱼肚子圆滚滚的,像极了要生孩子的孕妇……

突然我的脑子里蹦出了一个问题:这种鱼怎么全身金光闪闪的,有这么多的颜色呢?平常爸爸妈妈给我煮的鱼全都是灰色的呀。噢,一定是爸爸在买金鱼的时候被泥土沾的,这也不对,泥土没有这么多颜色啊!不想了,不想了,一定是它们身上脏了,生病了。所以它们有的肚子大,有的眼睛大。说干就干,我马上到卫生间拿出我洗澡时用的沐浴乳,把一整瓶都倒进了鱼缸里。这时,我看见里面的鱼四处乱窜。我赶紧安慰它们:“金鱼们,别害怕!我是来给你们洗澡的。”我说完这句话不久,它们果然安静了,可过了一会儿,一只只金鱼全都浮上了水面。金鱼怎么这么像我啊,我经常也是洗完澡就马上睡觉。算了,我还是别打搅它们休息了。等爸爸回来,一定会夸我帮金鱼洗了一次澡。

晚上,爸爸回来了,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请看鱼缸。”“啊!”爸爸叫了起来,“儿子,金鱼怎么都死了啊?”

“没有啊,它们全都睡觉去了啊!我刚用沐浴乳给它们洗过澡呢,你看它们身上多脏啊,那么多颜色,不生病才怪呢!”

爸爸听了摇摇头:“你这傻孩子,这些鱼身上的颜色是天生的,不是被谁弄脏了。你把沐浴乳倒进鱼缸里,水被污染了,它们当然全死了,死之后,它们就会浮上水面。”听了爸爸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了好几年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会觉得十分难过。对不起,各位小金鱼们,祝愿你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

三、病因诊断

作文的详略不当,一般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

1.用墨平均。文章像流水账,看不出详略,写了很多,什么都没细写。

2.主次不分。在记叙一件事情的时候,主要情节写得一般化,没有广度,没有深度,粗粗的几笔;而次要情节却写得不少,有时也表现在“头重脚轻”,开头和文章的前半部写得比较好,后半部分或结尾却草草收场了。

3.人物错乱。在写人的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得少,而次要人物却写得活灵活现,费了很多笔墨。

上面例文,从选材上看,我们看不出问题。作者记叙的是童年的一件事,而这样的事属于“傻事”的范围,作者也从中明白了生活中的常识。作者又通过大量的人物描写将事情写下来,可谓非常具体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诊断它呢?原因很简单,它违背了写文章要详略得当这条重要的规律。

文章虽然写得具体,但却太过于具体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构成。而在整件事情的不同阶段中,总会有一个阶段是最精彩的,最能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的部分。很显然,不可能每个部分都是最精彩的。比如上文,既然是写一件傻事,那么犯傻的过程才是文章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将人物描写的方法更多地运用在事情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而非每一个部分都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地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那么,不精彩的部分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精彩的部分,我们应该运用叙述的方法一两句话带过就可以了。因为不精彩的部分,实际上是给读者交代清楚事情的背景,让读者更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让事情更完整的。描绘过多,反而会让读者产生困惑。所以,对于那些并非主要内容的部分,我们只需要通过叙述的办法,或者只运用动作描写简述即可,不必过多描绘。

四、出示药方

这一次,文章的病情和上一期的恰恰相反。上一期是作者的写作能力不够,导致作文写不好,而这回却恰恰因为作者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可是却没有注意详略的问题,从而随意下笔,导致了文章泛泛而谈,无法很好突出精彩和重点。

良药一:不精彩的地方用叙述语言

如上文: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从街上买了一大袋五颜六色的金鱼,把它们倒进家中的鱼缸里。这时,我问爸爸:“这是什么鱼啊?”爸爸笑着说:“是金鱼。爸爸要出去一下,你待在家里不要出去玩喔!”“遵命。”我敬着礼说。反正我出去也没事做,不如在家里欣赏金鱼吧。

这里可以巧用叙述修改: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买了一大袋五颜六色的金鱼回来。到家没过多久,爸爸有事情出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家。

修改理由:

修改的段落是全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属于事情的起因部分,并不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用叙述的语言把事情的起因说清楚就可以了。

良药二:不精彩的地方用动作描写

如上文:我急匆匆地跑到鱼缸前,里面的鱼看得我眼花缭乱,它们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有的鱼是黑白相间的,有的鱼是金黄色的……有的鱼形状看起来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有的鱼肚子圆滚滚的,像极了要生孩子的孕妇……

这里可以运用动作描写修改:

我急匆匆地跑到鱼缸前,看着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金鱼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修改理由:

这一段是全文第三自然段,从整篇文章来看,也属于事情的起因部分,而且这一段和后面的经过与结果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作者却运用了描写状物的方法写出来,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动作描写写下来,这样就可以顺利过渡全文的起因与经过。

将不精彩的部分修改后,我们就可以将更多的笔力凝聚到后文上,如详细描绘“我”倒沐浴乳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或是重点突出“我”的懊恼心态,凸显“我”的“傻”和“悔”。这样,文章的立意与水准就会得到极大提升。改过之后,我们再把文章读一读,你看,是不是通顺、精彩了很多呢?

第10篇

①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②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③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④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的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了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⑤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⑥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楞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 先生欢迎关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的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⑦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⑧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10、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3分)

11、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6分)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13、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4分)

参考答案:

9. 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10、(1)为了让乡下父子买到优惠的汉堡,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点。

(2)北京时间不到点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11、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暗示了乡下父子生活的拮据,为了买优惠的汉堡,他们一大早急匆匆地从遥远的乡下赶来,为后文优惠时间以过,众人为了帮助他们善意撒谎做铺垫。

第11篇

中学生正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题意的原因

1.读题不完整.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视题的环境或类似于绪言的部分,多数情况是忽视一句话后面的括号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中往往存在着解题帮助或解题信息.

2.前后未贯通.答题时不能将问题与前面的行文或提示结合,形成“脱节”的现象.

3.跳跃式读题.在读题过程中,忽视了句中的关键词或括号中的词句,或没有在头脑中留有印象,在解题时造成一定的障碍,或者出现不应有的答案.

4.惯性思维.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做过的习题以及在试卷中出现类似的习题,自以为是,匆匆浏览一下,就直接奔问题而去,结果就可想而知.

5.基础知识不牢.对某些相似的知识不能进行很好的区分,误以为此即是彼.

二、培养学生解题中的阅读能力

1.培养兴趣,乐于阅读.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与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阅读.在培养阅读兴趣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编入的一些选学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有的体现了当今最新的科技成果,让学生乐于阅读.教师还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每一堂课中都应安排适当的阅读时间和内容,日久天长,就会形成阅读习惯.

2.传授读艺,提高能力.阅读方法大致有精读、泛读、快速阅读、细读等几种.对于初中学生,主要介绍精读,所谓精读,就是针对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仔细阅读、理解、运用.初中化学概念特别集中,几乎贯穿全部的教学内容,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双基”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逻辑性、概念性、抽象性等特点.在阅读化学概念时,主要抓关键词,引导学生剖析词义,最终要达到“读到字缝里去”的境界.有些题目的信息量较多,需要在短时间就必须将阅读得到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中剔除无关信息或干扰信息,抽丝剥茧,抓住有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类似的题型的分值都较大,其中有些部分较难,阅读时必须溯追所给信息,逐字逐句地理解,就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3.精读后的复述.阅读完教材后,要求学生复述其中的主干内容,这一过程通常安排在听完讲授后.阅读后的复述,可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它必须经过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抽象、概括、归纳、联想等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阅读后的复述可运用在多种形式的课内,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挖掘出不同的复述内容.这样,可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忽视自学,以“听讲”为唯一信息源.

4.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泛读.对于一些教学课标要求一般了解、常识性介绍,而内容本身又通俗易懂的,可通过给出阅读提纲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一般性材料,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如“食品中的有机物”的教学,笔者采取的方法是:不给出阅读提纲,由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出该节的主要内容,最后经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整个教学.这种阅读方法相对于精读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

三、在阅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做出简要的标记或笔记.对重要的概念、论述以及关键的字、词、句等,要学生以勾、画、圈、点等方式做出必要的标记.

2.控制阅读的时间和节奏.在阅读时,应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节奏.对内容不同、难易有别的教材,阅读的速度和节奏,也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对易懂的内容、节奏应当明快,速度可适当加快.对抽象费解的内容、节奏则应当重缓,速度可适当放慢.

第12篇

时间飞逝,短短的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地开展美术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将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综合总结如下:

一、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创新的态度。

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找准创新的途径。

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科学习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以主动获取新知识信息,掌握认知的策略,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三、拓展美术文化范畴,培养创新的思维。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教学,树立以发展能力和人格为中心的教学质量关,在学生发展创新的要求本能上,把美术的着眼点放在开发学生的主动性上。

四、课堂上要有效的运用创新教育,使学生动手、动脑有机结合,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转化,在教学中能够愉快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上能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实行教育民主化,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教师也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时间积极学习有关教研教改的理论文章,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创新教育的理论,使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学校、教委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写出教学论文。如参加第三届“面向新世纪”全国小学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第三届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获一等奖;区电教论文评选三等奖;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同时积极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如参加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等。

总而言之,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美术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