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3-05-29 18:0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增减挂钩 问题 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事关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但却存在诸多难点。单就土地而言,一方面,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总量约2.7亿亩,是城镇建设用地的5倍,但规划布局散乱,基础设施滞后,土地闲置浪费等问题使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却受到土地供给制约,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的背景下显得相对稀缺。因而,如何统筹城乡土地,使二者能得到全面协同的利用也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

1 增减挂钩的内涵

根据2008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根据其定义,我认为其核心内涵就是在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有序规划与整理,促进农村土地集约节约、产业升级、维护农民权益,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促进城市发展。

2 增减挂钩应有的作用

增减挂钩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探索,根据其内涵,如果运转良好,我认为它将会在以下两大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2.1 农村建设方面:①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可以为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与村落整治创造条件,改变过去居民点“散、大、乱、差”的局面,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改善农民居住环境。②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促进农地高效利用。通过整理建设用地,并复垦为耕地,可以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同时,可以为开展农田整治创造契机,促进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质量农田,也可促进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③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发展。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尤其是居民点整理,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在工业园区或临近城镇区建设安置社区,从而引导农户向工业园区、城镇集中,为其向非农领域就业,适应城镇生活提供条件。

2.2 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合理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可以为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结余”出建设用地指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一本应为农村农民带去实在的收益、促进城乡统筹的政策,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成为了政府新一轮圈地运动的工具。

3 增减挂钩实施环节及其对应问题

我将从增减挂钩的实施程序入手,讲述其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分析这些常见问题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

3.1 准备环节:①全面调查。即开展属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调查(包括自然、社会、生态、人文、经济各方面),分析其现状及整理的潜力和可行性。但现实中,不调查,或者草率粗略调查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居民点整理是否可行,整理的土地是否有利于复垦,是否有利于保持生态,是否有相应的经济技术基础等等缺乏细致的分析。②科学规划。即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镇村规划,严格按照挂钩周转指标(包括指标的规模、范围、运行及监控等),科学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③统筹地块。即依据各种规划,按照新建与拆旧挂钩原则,合理统筹安排项目区内拆旧地块与新建地块。

3.2 执行环节:我将执行环节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农村建设,主要为拆旧建新与整理地块的复垦。二是城市建设,即在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后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①拆旧建新。即对规划好的需要整理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并建设新的社区,以安置因整理而失去宅基地及房屋的农户。现实中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拆迁资金筹集模式不完善、补偿不完善、强行拆迁安置、新建社区不佳。对此,我认为它既反映了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不佳、资金筹集模式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及补偿理论存在缺陷这些客观问题,也更反映出政府责任战略意识缺失、政绩观的扭曲和政策法规约束激励性不强。②复垦。即将整理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但现实中不复垦或占优补劣的现象却较多,使得耕地数量与质量都面临下降威胁。对此,我认为它同样反映出政策法规约束激励性不强、政府责任战略意识缺失和政绩观的扭曲的实质问题。

城市建设:即在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后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但现实中强行征地、安置补偿不完善、新建地块布局不当的问题却较多。

3.3 监管环节:包括项目区的审批、对组织实施过程的监管、检查验收等。但现实中审批不严、监管不力、验收流于形式的问题却较多。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增减挂钩政策监管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约束激励性不强以及政府责任战略意识缺失。

4 增减挂钩问题延伸

除了上述增减挂钩政策本身的问题,我们还应看到这项政策出台的大背景下,相关制度与社会的问题。归结而言,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4.1 相关制度与政策不完善。①土地制度不完善。即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土地市场制度分割滞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土地利用与管制制度不严格。②目前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往往以GDP为纲,以任期内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从而使大肆扩张城市外延,忽视内涵建设,缺乏战略、可持续眼光。③财税制度不完善。④户籍制度不完善。⑤社保制度不完善。⑥监督机制不完善。

4.2 主体观念滞后,即漠视法治。官本位观念影响较大,浮躁短视,缺乏创新,只见眼前、自身利益而忽视长远、他人乃至自然、后代利益。

5 简单建议

5.1 短期:以强化监督,力求合理科学的实施增减挂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主导,明确责任主体协同推进。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由国土、发展改革、城镇规划、建设、财政、农业、民政、环保、水利、劳动等部门协同开展工作,规范操作。②对农村建设用地现状进行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建设用地现状、潜力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编织计划及项目实施提供依据。③合理筹措运用资金。使资金尽量能合理、封闭运行。④宣传指导,保障农民权益。⑤严格执行占补平衡。

5.2 中期:以完善增减挂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为主。主要包括成立政府部门长效协调机制,完善土地规划与管制制度,创新资金筹集机制,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增值收益分配、权利救济机制,完善社区管理模式,加强长效监督机制,探索合理责任激励机制,探索整合增减挂钩、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三种形式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和措施等。

5.3 长期:则以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改善主体观念为主,从而为增减挂钩及相关制度的出台创造良好的制度与社会背景。

参考文献

1 马红敏等.统筹规划 有序推进 加强保障――对辽宁省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认识[J].中国土地,2010(10)

第2篇

1兰坪县林业资源概况

兰坪县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域。全县国土总面积437238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37638.3hm2,占总面积的77.22%,非林业用地面积99599.7hm2,占总面积的22.78%。全县森林覆盖率66.32%,全县林木绿化率为73.91%。兰坪县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Ⅰ级保护树种1种,国家Ⅱ级保护树种3种;有名贵中药材160余种;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4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8种。201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5282万元,占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6.5%,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兰坪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现状

兰坪作为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发展十分重视,把发展林业作为全县社会经济支柱产业来抓,林业队伍不断壮大,2015年末全县林业职工8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42人,助理工程师24人,技术工人14人,天保职工113人,护林员335人,实施各类林业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以来,已累计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180233.3hm2,省级生态公益林建设9466.7hm2,完成天然林资源管护221833.3hm2,实施退耕还林32300hm2,陡坡地生态治理2333.3hm2,生态修复660hm2,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50666.7hm2,完成174586.7hm2集体林确权发证工作,最大限度地解放林业发展生产力,全县林业产值不断提高,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森林资源保护及林区治安形势严峻。林地开发与保护是当今林业工作的难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和项目开发力度加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凸显,加之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顶风作案,偷砍盗伐、偷捕盗猎、乱占林地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区治安面临严峻挑战,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2.2.2生态建设体系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兰坪县境内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澜沧江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状态仍未得到根本遏制,泥石流、滑坡现象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

2.2.3林业科技水平不高,林产业发展滞后。林业高科技人材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产品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完整的林业支柱产业,林产业对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贡献率偏低,全县林业发展仍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态,林产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3对策与建议

3.1依法治林,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1.1兰坪县矿产资源丰富,要协调发展。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构成了威胁,必须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加强以林地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促进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

3.1.2建立健全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高依法治林意识。兰坪县由于少数民族杂居,广大林农依山而居,林农交错。因此,要加大对相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健全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3.1.3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非法流失。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对征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程序申报、审批,防止林地非法流失。

3.1.4完善森林防灾体系建设。兰坪县森林覆盖率高,林下枯枝落叶深厚,可燃物多,火灾隐患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全县森林防火体系;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一旦虫情蔓延成灾,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极为严重,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健全森林防灾体系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2搞好森林培育,扩大后续资源

要依托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的实施,结合林业产业建设搞好造林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和后期抚育管理等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加快全县后续资源的培育力度。加大生态修复、陡坡地生态治理、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和动态监测,提高森林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生态安全保障功能。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步伐。

3.3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林木低值消耗

要继续推进以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推进以电代柴,多能互补,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加投入,举全县之力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有效地降低森林资源低值消耗。

3.4继续加快全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

3.4.1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努力把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培育成为兰坪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产业,大力推进特色经济林和林产业开发基地建设,扩大种植面积,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3.4.2加快低效林改造步伐。通过改造,逐步培育不同种类的优质、高效的用材林和经济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发展后备资源,促进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3.4.3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全县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各种名贵中药材、野生蔬菜、天然食用菌及珍贵树种,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增收提供丰富的资源,只要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5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兰坪县地处三江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心地带,具有一日达三江的独特地理位置。旅游资源丰富,兰坪拥有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大羊场高原牧场和澜沧江盐马古道等引人入胜的旅游景区。加强对以上旅游景区的重点建设,加快“澜沧江花谷”、“箐花甸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可形成集生态旅游、森林保健、森林探险、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环线。

4结语

兰坪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只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大力实施好生态建设工程,就能实现兰坪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曹贤芬 单位:云南省兰坪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第3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告诉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现象。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因此,法制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1],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2].我国在农村环境法治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用水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2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体污染比较广泛

 

农村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导致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加上气候等原因,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4].

 

2.2畜禽粪尿污染量大

 

大量无序分散的农村畜禽养殖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环境大面积污染。粪污经有氧发酵分解,孳生蚊蝇,繁殖细菌,传染疫病,给畜禽自身生长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5,6].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头之一,已超过了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2.3农业生产方式粗放

 

农村用传统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不仅农产品有残害物存留,土壤、水源和空气也逐渐被污染,大棚农业的普及,使得不可降解农膜地膜污染也在加剧,造成极大的农业生态系统威胁[7].

 

2.4工业污染逐渐加重

 

技术含量低、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导致工业污染逐渐加重。生存环境和管理水平都较薄弱的乡镇企业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和资金支持,治理污染困难,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工业化污染问题。加上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厂迁到农村,或将城市垃圾直接运往农村,形成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5].

 

2.5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畜空间混杂,村庄建设规划差,缺乏环保资金。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未硬化、无公厕,村镇几乎没有大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5].

 

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1农村环境立法滞后

 

新《环保法》实施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侧重于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保关注不足,未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自然资源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超前于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显得力量薄弱和适用性不强[8].

 

3.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以前我国环保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花于工业和城市,导致农村环保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很难获得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财政资金;同时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转移,点多面广的农村缺乏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

 

3.5政府监管机构缺乏乡镇农村普遍缺乏环保监管机构,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难以全方位、规范化监管。

 

环保部门尚未健全农村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缺乏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无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影响了农村环境质量改善。

 

3.4政绩制度考核缺失

 

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片面的经济观念,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

 

3.5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缺乏法制教育和宣传,农民接受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机会少,加上农民本身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环境危害问题认识不够到位,导致农村环境污染[5].

 

4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4.1完善农村环保立法

 

根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基础是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建设应借助新《环保法》实施的契机,对现行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逐步健全完善适应农村现实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迈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切实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挂钩,对不顾生态环境而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追究。

 

4.2强化环保知识宣传

 

大力开展农村环保宣教工作,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着力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努力引导、营造一个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措施的氛围,切实维护好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4.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投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1设力度。根据当地污染物排放要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推广使用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染防治技术,最大限度节省投资、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积极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集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

 

4.4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包括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粪尿和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等。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村庄环境,加快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4.5严格环保行政执法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是环保工作的重点。新《环保法》规定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就要求在防治污染问题上,要结合本地农村污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项二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160.

 

[2]蔡安宁,张春梅.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6):53~55.

 

[3]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0~62.

 

[4]冉建平.我国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27.

 

[5]张笑归,刘树庆,宁国辉,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100~102.

 

[6]徐伟朴,陈同斌,刘俊良,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策略[J].环境科学,2004,25(S1):105~108.

 

[7]张锐连,姚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环保体系构建[J].辽宁农业科学,2014(5):38~40.

第4篇

一、化隆县“留守儿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截止目前,化隆县外出务工总人数为69 037人(其中外地常住人口59 000人),现有“留守儿童”3170人,其中小学生2672人(其中女1091人)、初中生498人(其中女206人)。全县“留守儿童”在巴燕等六大集镇分布最多。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单亲在家的占7%,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占83%,托付给其它亲戚朋友暂时抚养的占10%。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关爱的缺失,社会教育的缺范等原因,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

从2005年开始,化隆县对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都实行了“零收费”,因此,所有“留守儿童”基本上都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业。但由于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家, 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大,无力督促孩子学习,不能起到课后辅导的作用,所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类学生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6.3%左右。

2.个别“留守儿童”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部分“留守儿童”不得不在家帮爷爷、奶奶做繁重的家务活,这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影响。巴燕镇上加合村一位马老汉说:“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自己都需要照顾,别说去照顾这些孩子。可是孩子的父母不出去挣钱支撑这个家,孩子和我们的生活会更苦。我们这样也是为了孩子以后过上好日子。”

3.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据调查,化隆县33%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孩子6~10岁时出去打工,18%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孩子10~16岁时出去打工,这正是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年龄。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通常只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思想感情和心理需要极少关注,导致个别“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表现出自卑、孤僻、内向、悲观、暴躁、冷漠等心理问题,对其以后的人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4.个别“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越轨行为

由于部分“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无约束环境中,致使他们的生活处于无序状态。有的孩子受坏人引诱,出现偷盗、抢劫等不良行为,有的孩子则沉溺于电脑游戏中不能自拔。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因长年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愧疚,于是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使得孩子拥有足够的零花钱,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父母没读什么书却同样天南地北挣大钱,因此从小就把人生目标定位在打工挣钱,对学习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导致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

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可以让“留守儿童”随家长一同进城学习生活的相关政策,使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尽可能随父母进城就读。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培训,使其学会与孩子正确、及时地沟通交流并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建议今后继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优先将交通不便,家庭困难,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儿童”安排在校住宿,并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其学习和生活。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加强关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有关问题。

2.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要求各学校做到“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班主任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这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以记录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儿童”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教师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同时,要求各学校逐一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做好相关工作。

3.各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

要求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请家庭教育专家做报告等形式,帮助监护人掌握开展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纠正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偏失。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组织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在寒假、暑假、双休日期间,吸引“留守儿童”参加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活动,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远离网吧、游戏厅,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

4.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积极帮助“留守儿童”

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救助基金会,对家庭特别贫困的“留守儿童”,通过发放贫困学生救助金等方式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建议由共青团、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牵头,通过聘请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等,帮助家庭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各学校通过师生之间一对多、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关怀帮助。

5.继续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为广大“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5篇

摘 要: 合规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甚至是决定了企业能否长远发展。面临我国企业合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当要点解决国家在法律层面、企业规范管理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做到严格的执法并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为合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合规管理应当注重企业文化以及制度的建设。应将合规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建设中,让合规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位员工的行为都合规,企业才能合规。

关键词: 企业合规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合规管理主要包括了反欺诈、反腐败、反贿赂与反垄断等,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要遵守的各种法律制度,并且以此来对企业的合规化经营加以强化。合规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企业的一种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企业合规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改进企业的管理现状,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一、合规化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合规”一词最早出现在金融领域。从1992 年由国家审计署与央行联合的《对金融机构贷款合规性审计的实施方案》来看,合规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可以概括为“风险规避”与“风险治理”。也就是说,合规管理是企业规避风险或治理风险,确保企业效益的关键。

1.1(一)合规管理是企业依法经营的必然途径

针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只有通过运用合规管理,并确保执行到位,才能够有效防范、规避风险。现阶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变得更加国际化与综合化,再加上产品和业务的多样化,导致面临的政策与制度以及市场环境等,也变得更具复杂性,也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风险。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我们得出,现阶段,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尤其是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最大挑战并不是经营风险,而是信誉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信誉风险的存在与发生,都是因为存在违规违法的操作行为。各大媒体与行政管理部门也曝光出一些企业的违法现象,也就是说企业目前已经开始面临着合规风险的巨大挑战。

(二)1.2 能最大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通过运用合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员工的法治观念,形成“人人讲合规,处处显合规”的氛围,也能保障企业依法依规操作和安全运行。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因理念的固化,自觉内化为行动,也可以为企业降低大量的运行成本,避免与转移各种经营风险等。通过运用合规管理,优化经营流程,加强内控管理,全面防范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增收创效、节支节约提供支持。

2二、企业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创造价值,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盈利,检验企业管控体系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是否促进了企业的价值创造。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就是企业合规管理,其存在一定要遵循“独立性、价值性以及系统性”等原则,并采取程序性嵌入路径开展工作。

(一)2.1独立性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合规管理必须保持本身的独立性,不是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为了牵制与制约企业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使其合法、合规、合程序,必须建立独立的合规部门,独立的合规风险报告路径、独立的风险识别工具以及独立的合规问责机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尤其是破产风险。

(二)2.2系统性原则

基于合规风险的综合性,企业在合规管理上应当积极运用系统论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并构建起全面合理的运行机制,强化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约束与监督,从而实现合规管理的最大效能。

(三)2.3价值性原则

从合规管理的意义上看,企业有效的合规管理,是违规风险损失降低的重要路径,也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得以提升的关键;同时,它能够增强企业产品竞争价值,巩固优质客户的贡献价值,并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与风险意识。实际上,这潜在地强调了合规管理必须能够“创造”价值。

3三、我国企业合规管理现状

(一)3.1合规管理基本情况

通过对我国企业的合规管理情况调查发现,参加调研的企业包括工业、商业、金融以及服务等各个领域。在参加调研的企业中,93%的企业都有合规管理动作,其中75%的企业存在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在这75%的企业中,58%的企业其合规部门是隶属于其他部门,42%的企业是独立于其他部门的。此外,经过调查发现,52%的企业遇到过合规问题,89%的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合规政策。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表明,我国的企业是非常重视合规管理的,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7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合规部门,仅有7%的企业没有进行合规管理。

(二)3.2我国合规管理整体上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企业日渐重视合规管理,但是在管理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执法、立法、制度建设以及合规文化等方面。例如:立法层面比较粗糙,没有明确的,可信的,能够执行的细则,让企业去遵守执行,执法部门权利过大,而且缺乏执法标准;企业对于合规管理没有重视,资源配给不足;合规文化流于形式,公司高层对于合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等。从依法经营、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强企业的合规管理,使其能够规范化、系y化。

4四、我国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4.1立法问题

立法的直接目的是要使法得到实施,最终目的则是调整、规范社会关系,使社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这既取决于法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又取决于法的体系内部是否和谐。我国立法方面存在的“立法混乱,法律体系不完备问题”直接导致了政出多门,让人无所适从。

(二)4.2执法问题

企业合规管理的关键就是公正执法,而且公正执法也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与关键。但是通过对企业合规管理调查发现,在执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执行力度不一,没有统一的执法标准,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同时还有不作为执法或者执法不到位等情况。这些不仅使得企业的合规管理形同虚设,还大大增加了企业合规管理的风险。

(三)4.3技能问题

合规管理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技能问题,也还存在一些差距,有待完善。首先,我国缺乏专门从事合规管理工作的人才,社会需求与供给不对称;其次,目前从事合规管理的专职人员素质不高,其专业技能掌握不精,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此外,合规管理人员能够参与的合规检查项目不多,缺乏经验。合规管理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途径较少,普及度不高。

5五、我国企业合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5.1健全制度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企业合规管理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通过运行科学的管理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也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等。通过对企业内布置的的修订与数理,并依据国家的法规变化,来对其进行持续修订,使之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企业的合规管理来说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二)5.2加强企业合规管理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各个业务部门不只是企业的业务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监督主体,对于企业的制度执行与业务流程等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监督与管理责任。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内部的合规管理,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定位等作为重要的基础与依据,来优化与设计各阶段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企业的业务部门也要根据各项管理制度,对各自的管理权限与业务范围进行梳理,强化业务的落实监督,及时发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持续改进。最后,要进行日常的监管实践,进一步对监管清单进行梳理与修订,通过对监管方式的积累与固化,来促进企业内控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5.3强化合规性审查

强化企业的合规性审查,要将该制度嵌入到企业的各个内部控制环节当中去,以此来实现对于各个层面的管理衔接。一般来说,嵌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程序上的嵌入。用对各个业务的全流程控制,来对其中的风险点进行科学的排查,并对重大隐患进行评估与持续监测等。第二种是人员上的融入。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要和其他的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内部管理人员对法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要对工作方法与规程有一个合理的掌握。第三,指的是合规管理服务意识的树立,要求企业的合规管理,必须要以企业的发展进步为己任,来为业务部门与操作人员提供积极的帮助与咨询,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合规风险的出现,同时也能为企业产品的创新与业务的创新提供保障。

(四)5.4将合规管理纳入考核机制

曾指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合规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战略要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对问责制进行切实有效地落实,并确保其在经营管理中能够做到奖惩分明、违规必究。与此同时,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良好合规行为加以奖励,同时也要对不好的进行惩罚,改变目前企业责任难落实的问题现状,强化企业的考核机制,并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责任追究力度。

六、结束语

现阶段,合规管理已经慢慢演变成当前企业必须要尽快完善的任务。在我国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其所运行的合规管理还一直处在起步阶段中,虽然说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将合规管理纳入到了内控体系里,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合规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因此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说,企业必须要通过合规管理,并确保其能够执行到位,才能够真正有效的规避风险。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合规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出我国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企业合规管理问题给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本灿.企业犯罪预防中国家规制向国家与企业共治转型之提倡[J].政治c法律,2016,.02:51-65.

[2] 王晶.送变电企业依法合规管理模式现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5:26.

[3] 任昱.打造合规风险管理的多维体系[J].中国农村金融,2016,.02:18-19.

第6篇

一、不断发展的律师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市律师业不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律师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律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日趋优化。全市有律师执业机构36家,其中律师事务所29家(合伙所20家,个人所9家),公司律师事务部1家,法律援助中心6家;行业从业人员326人,其中执业律师208名,公司律师5名,法律援助律师12人,实习律师66人,行业内勤人员36人。执业律师人数与2008年相比,增加32%,94.7%的律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全市律师事务所分布概况也从原来的规模小、人员少的格局,逐步转变成中等规模所带头,几强并立的新局面,市直的拂晓所已达17人,全市拥有10名律师以上的律师所已达到10家。拂晓、三联、黄淮等3家律师事务所入选全省律师事务所50强,山石律师事务所成为皖北地区唯一一家具有承办破产案件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律师事务所的基础建设和律师办公现代化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律师队伍发展势头良好。

(二)业务规模逐年提升,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律师办案数量和业务收费年均增长均在10%以上。2010年1-8月份,共办理各类案件2222件,业务收费425万元,担任法律顾问375家,同比分别增长14.65%、8.6%、19.4%。业务领域已涉及股权转让、对外商贸、破产重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劳动争议和房地产等各类民商事纠纷,基本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

(三)职能作用逐渐彰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广大律师积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3年来,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服务、为市重点工程提供法律意见、审查招商引资协议、政府参与诉讼、为国企改制涉法事务提供咨询意见等420余件次。二是广大律师不断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积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律师服务不断向社区、乡村延伸,3年来全市律师参与义务法律咨询150余场次;努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困难职工群众等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不断扩大律师法律援助覆盖面,每位执业律师每年都按规定完成2件以上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关注城市建设、拆迁安置补偿、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热点,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提供了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三是律师积极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3年来律师参加涉法1112人次,陪同各级领导接访135次,累计接待上访群众1万余人次,参与纠纷调解化解矛盾3900余件,参与涉法涉诉案件积案130余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律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律师队伍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律师队伍警示教育”等专项活动,不断强化对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教育;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进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律师“法律服务提升年”、律师“进万村”大服务、“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规范建设年”、“千名律师解千难”等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积极转变考核管理方式,推行信息公开和网上监督,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健全监督机制、诚信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教育机制等长效机制,重视与支持发挥市律协行业管理优势和律师事务所的自律性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律师党建工作,市律师协会成立了党总支,全市律师党支部8个,联合支部5个,实现了党建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律师党员66名,占执业律师的31.9%;律师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承认,近年来,先后有9名律师被选为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陈晨律师再次当选省人大代表,律师代表、委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献言献策,参政议政,今年提交各类议案8起。

二、律师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一)社会对律师的职能作用认识度不足。有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律师制度的性质、律师职业的价值、律师工作的效用存在领导认同偏差、公众认知偏移和自身认识偏离等问题。主要误区:认为律师仅是以利益为纽带的社会法律工作者,承认其社会服务价值而忽视其在衡平社会利益关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蕴含的政治价值;认为律师就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甚至认为律师是居于政府对立面替“刁民”说话的“麻烦制造者”,忽略其作为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纽带对社会关系调整所能发挥的疏导平衡作用;认为律师只是帮助“打官司”的诉讼活动参与者,而忽视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险防范、纠纷调处价值;政府部门普遍将律师业归类于普通中介服务机构,而未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予以重视扶持。

(二)律师执业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律师执业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这三难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律师法》同有关法律的现实冲突,以及实践执行中红头文件、上级规定大于法现象的存在,有关部门认为律师提前介入对案件办理会有不利影响等问题,律师的很多合法权利得不到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认可。各级人大、司法部门对律师会见权利均出台规定予以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律师的侦查阶段会见难一直存在,具体经办人员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诿责任、拖延会见,即使会见了,律师受到的不当干预和限制也较多,使会见流于形式;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庭审前提供查阅的案卷总是有所保留,律师查阅卷宗材料的权利得不到实际保障;新《律师法》虽然确定律师调查取证不再需要经过“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但却未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律师调查的处理作出相应规定,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时有关人员不予配合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二是侵害律师人身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律师合法的执业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律师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歧视,律师无法完全行使应有的权利;有关部门缺乏对律师必要的保障措施,律师的易受到人身威胁和攻击;律师执业风险大,雷区多,广大律师对办理刑事案件存在顾虑。三是法律服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目前按照规定,可以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有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两只队伍,其他人员不得提供有偿法律服务。但实际上,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相关配置措施的不完善、有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冒充律师执业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公民身份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情况较为普遍,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当前,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只能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很难对其他冒充律师执业的或以公民身份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人员进行监管,特别是新律师法删去了司法行政机关对违法提供有偿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处罚的规定,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三)综合能力难以支撑法律服务的有效需求。我市每万人拥有执业律师数仅为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数,办案总量和业务收费均在全省排名靠后,2009年业务收费仅占全省2%左右;法律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拓展途径,律师事务所规模相对偏小,管理粗放,缺乏善于创造社会需求、业内差异竞争、业务错位发展的特色所、品牌所,综合竞争力弱。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全市律师业务平均收费同全省相比偏低,而且业内收入极不均衡,以2009年为例,10%的律师收入在10万以上,70%的律师收入不足5万,其中30%的不足2万,不少新律师和年轻律师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坚持而转行,同时还有一些业务较好的律师受发达地区的吸引而流出执业。据统计,每年约有5-10%的律师选择转行择行或流出执业,80%的年轻律师坦言公务员职业对他们更有吸引。

(四)律师队伍的素质和整体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个别律师执业思想不正,业务水平不高,办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受竞争压力的影响,部分律师注重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对公益案件和公益事业不热心,对政治业务学习不积极;对律师业的宣传不到位,社会对律师作用不明了,缺乏对律师业发展的奖励和支持措施。

三、发展壮大律师业的建议

发展壮大律师业,要坚持拓展与规范并举,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两个主题,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队伍,拓展法律服务业务领域、完善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一个主体明确、功能完备、秩序规范、管理科学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律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律师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队伍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作为反映社会进步、法治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市万人拥有律师比仅为0.3,远低于全省1.1,全国1.23的水平。按近三年我市律师平均增速10%预测,到2020年我市万人律师比仅能达0.78左右。因此,加快壮大律师业不仅是行业发展问题,也是牵动全局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律师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各项优惠支持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律师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引导扶持律师在服务发展中激活法律需求。律师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发展,责无旁贷满足需求,千方百计拓展领域。但由于产业体系发育不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业态布局尚未成熟,政府导向与政策扶持不可或缺。一是强化政府法律事务服务。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法律顾问网络,其中市、县(区)两级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拓展律师业务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双赢。二是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深化“企业法律体检”制度,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加大法律服务投资,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率先实现全覆盖,重点骨干企业和困难企业可在工业扶持基金中适当补贴。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培育,让律师在企业治理、要素配置、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劳动关系、涉外商贸、破产重组、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展露身手。三是建立重点项目法律顾问制度。要求律师为招标采购、合同审查、商业谈判、征地拆迁及项目管理、融资保险等提供全程服务。四是优化农村法律服务。深化完善“一村一顾问”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可在新农村建设资金中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奖励经费,明确标准、分类奖补,满足农村法律需求,强化农村法治保障。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在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土地流转等政府主导项目中,建立律师强制介入制度,由律师负责项目法律论证,草拟审查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实现关口前置,降低法律风险。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社会资源要素和财政资源要素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相对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对安徽省的个别县、乡镇、村的调查,我们深感相对于城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致使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饮水难以及生产基础设施缺乏,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加重农民负担,而且会成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障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即涉及农村公共财政问题。

    一、农村公共财政下的公共品内涵界定

    公共财政是相对经济建设型财政而言的,是指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而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是指财政如何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道路建设等。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滞后,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短缺、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财政来说,关键是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加快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公共财政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收支跟随的制度安排,表现为一组财政组织制度、财政活动规则、财政行为法律。主要由公共财政体制、公共预算制度、公共支出制度、公共收入制度所组成。公共财政制度的特征:

    (1)公共性。公共性特征是属于所有财政制度共有的特征,公共财政制度的公共性特征最严格,即公共财政只能在被认定、被选择的政府性公共活动领域运行,政府配置应当是个人配置、企业配置、自愿组织配置的补充,是社会稀缺性资源的次要配置者,只在公共事务领域发生资源配置行为,不得进入私人事务领域,也不得进入适用自愿原则的共同事务领域;

    (2)公共决定性。公共决定性特征是公共财政制度才具有的本质特征。公共决定性要求公共财政的任何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透明,实现的方式是法治化、制度化、实现的工具是宪法、税法、公共预算法、年度预算法案。具体地讲,政府资源配置量全部通过预算收支来安排,也就是要求政府配置=政府收支=财政收入=预算收支=公共性收支;

    (3)市场状态决定性。市场状态决定性是公共财政的受动特征,即公共财政制度要按市场具体存在状态的要求来运转,并符合于、服从于市场个体,当市场处于发生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和培育市场;当市场处于发展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让市场自由地扩张生存空间;当市场处于发达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就转变为公平分配、宏观调控、干预主义财政制度。

    就农村居民的国民性质而言,应该享受同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加之农民是低收入、低税费的弱势群体,因此相对城市而言,其涵义要宽泛一些。即农村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物品,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社会物品。按照其“公共”程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和非纯私人产品。

    农村公共物品中的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充分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村组织的行政服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清洁饮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江大河治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灌溉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科技进步(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成果的中试和推广示范)、农村抗灾救灾、农村公共卫生防疫、农村扶贫开发等。

    非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效益上的外溢性和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排他性的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既有社会受益又有个人受益特点的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

    非纯私人产品是指在对集团、组织范围或成员合理界定后,对外便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小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职业教育以及俱乐部形式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娱乐中心等。

    公共产品按照地域范围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全国性公共物品有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等,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利工程、跨地区的病虫害防治等,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医疗、地区性的道路建设等。

    在我国,农民生产私人产品是以户为单位的,这种分散的组织形式以及公共物品的基础性和效益的外溢性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时对农村公共产品有关强烈的依赖性。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强,如农村水利、生态环境、电网改造、道路交通、农村教育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丰歉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二、基于公共财政角度下的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自农业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实施免征农业税政策,我国原有财政体制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这种不适应可从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两方面来看。

    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走势看,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要求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且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育、医疗作为典型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因病返穷、因穷辍学的现象仍然严重。据对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东至县和太和县的乡、镇、村的农村公共服务状况调研,总的情况是安徽省实施免征农业税和多项惠民政策后,农民进入零税赋时期,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土地经营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已开始了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意识已开始增强,由于乡村干部已从繁杂的催粮要要款中彻底解脱了出来,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但调研中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共性和突出矛盾主要为:

    一是乡村级的责任大、权力小的矛盾突出。

    (1)职责不清,职能角色亟待转换。过去乡村干部主要扮演“收税者”的角色。每年有70-80%的时间和精力抓征收,免征农业税后,许多乡村干部感到盲然和失落,特别是不知道如何服务。

    (2)层层定指标、压任务,乡镇作为最基层政府,承担过多的来自上面的高指标、硬任务,这些指标和任务往往以“责任状”、“一票否决”等形式落实,实质上是许多事权下移到基层。

    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突出。

    (1)地方性津补贴仍不能足额发放。

    (2)公共用经费标准低。乡镇公共经费一般每人每年都在800元左右。

    (3)项目资金配套较大的缺口,自上而下的项目工程,几乎都要是乡镇配套,如“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现有政策条件,按村乡级(包括农民个人集项)的现有财政力量只能完成50%.

    (4)乡村债务沉重,如有的乡村学校,因欠债权人的债务而影响学校教学秩序。

    三是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突出。

    (1)农民的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皖南山区、村镇,其居住环境、生活条件令人担忧。如东至县部分山村的血吸虫病瘟区的复发;太和县的饮用水污染严重,全县158万人口受污染水影响的人口有35万,占22%.

    (2)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使得公共财政的投向不能体现农村公共物品急需状况。如水利工程资金支出的“条条”下拔,因治标不治本,不能真正体现基层的公共品的急需。在调查中发现,东至县的许多中小水库因长期失修,已成为“悬上河”,一旦发生溃堤将产生重大的水灾危害;又如目前农民最为迫切的是急需致富的实用农业技术和信息,而目前许多支农的技术不实用,支农服务搞形式、走过场,农民不能得到真正实用的技术和服务信息等。目前乡村治安方面、警力严重不足,群防群治由于人员外出打工,缺乏青壮年,实际上是流于形式。

    (3)让农民出资、出劳力参与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有失公平,且按目前农民的收入状况也无济于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8篇

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农业院校培养的法学人才对填补农村法治人才真空、提供农村发展外源型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着法学教育的通病,同时又面临基础不扎实、培养目标模糊等困境。本文将基于对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农业院校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改革

一、农业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目标

中国法学教育在学历上由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构成,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一个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为主,法学专科教育为辅的多层次高等法学教育体系逐渐成熟。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下,中国法律业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为顺应时代潮流纷纷设立法学专业,农业本科院校也不例外。当今绝大多数农业本科院校均设立了法学专业,虽然体现了其全面办学、综合发展的宗旨,但农业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且多以涉农专业为主,在法学专业方面难以像中国政法大学之类独立设置的政法院校般投入大量的资源,加之师资不足、办学经验浅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难免会产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培养目标模糊的问题。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如下四种:普通型法学人才、应用型法学人才、研究型大学人才和精英型法学人才。不同等级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较于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的综合类、政法类高校,农业院校应扬长避短,依靠自己的学科优势,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农业院校优势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二、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法学专业教学实践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实践教学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对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为了实现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农业院校优势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各高校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目前,农业院校法学专业一般实践教学方法有:课堂模拟练习、真实案件、模拟法庭等,其中模拟法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里以模拟法庭为例,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来揭示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模拟法庭是指精选典型案例,由学生扮演其中角色,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法庭审判全过程。正如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所说“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法律的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规程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此教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的理解,增强对法条的运用和把握,熟悉法律文书制作,锻炼辩论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二)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实践课程课时偏少教育部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将法学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部分,其中专业课部分又分为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以法理学等十四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形成了中国法学教育统一的课程设置,而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却被排除在外。因此,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和课时偏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2.实践教学主体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对实践教学之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是把模拟法庭当成任务一样机械地去完成,根据准备好的剧本照本宣科,使得模拟法庭完全沦为走过场式的表演。另外,由于案件中角色特定化的原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角色,导致其他边缘角色的同学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除此之外,部分老师也只是把模拟法庭当做教学成绩的证明和点缀,做指导时态度不够严谨认真、应付了事,最终使得模拟法庭形同虚设。

3.制度建设亟待加强由于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很多指导老师对模拟法庭的总结、反馈只是象征性的加以分析与评价,不能真正起到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的作用。而且在案卷归档、设备保管、场地使用等各环节都缺乏规范的管理,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整。

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的“厚基础”是指应扩大基础课教学内涵,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完美结合,以及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宽口径”就是力求按大一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力求课程门类多种多样,拓宽教育者的专业知识面。具体到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厚基础、宽口径”就是应当重视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面向2l世纪、适应经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而精心设计的,是法科学生应当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专业理论和知识,是本科法学人才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基本保障,是各高校本科法学教育的最低要求。然而,根据各农业院校网站披露的资料,一些农业院校法学专业仅将三大国际法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将全部核心课程列为选修课。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具备法律人独立人格等问题,与法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相背离,也不利于学生独立从业。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

1.科学安排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应当符合认识的规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真知。当前各农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先理论法学后应用法学,先公法后私法等主张。在此错误认识的指导下,很多高校在大一就设置了法理学、法制史等史论性课程,而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实用性法律却在大二才设立。如此,学生在没有法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去学习法律思维,导致入门难、易失去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实际上,民、刑法和诉讼法作为一切法律的基础理论,其理念和方法处处都彰显着法理,而法理则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应用型法律的学习和运用。因此,学校应当将民、刑法和诉讼法等应用性法律课程的设置提前,将法理学、法制史等史论性课程设置在大二,让学生在对法律条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法律思维,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实际法律运作和具体法律现象的兴趣,更为老师们实践课程的安排提供了便利。

2.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所谓法律职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运用运用所掌握的必要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进行法律实践操作的能力,包括法律解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与技术、证据运用技术、法律文书制作技能等等。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应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从事法律实践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应当加强课堂技能训练,增设专门的法律事务性课程,如社区法律咨询、模拟法庭、专题辩论等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合格法学人才。

3.增设专业实践性课程法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而现今法学教育界的通病就是重理论、轻实践,为了弥补“实践”的短板,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都设置了如上文提到过的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课程,但都流于表面,收效甚微。因此,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增设刻不容缓,如备受英美法系推崇的案例分析和诊所式法律教育。案例分析即通过给出一定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一定法律知识自主地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能锻炼其综合分析、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诊所式法律教育其特点在于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其运行通常以真实案例为课堂教材,有课堂教学和案件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是在老师的辅导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提问和反馈进行。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案件获得事实和法律上的认识与判断,除培养其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能很好地提升法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案件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深入社会去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法律咨询并负责案件的全过程。此方式虽然带给学生极大的压力,但也能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司法实践经验。这几种实践性课程不仅弥补了现有课程的不足,还能以其趣味性和灵活性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仅靠一支笔、一张嘴,满堂灌、一言堂的填鸭式理论教学形式,上课只管讲而不理会学生有没有在听、听不听得懂;有的教师讲课时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课本形同虚设,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常常不知所以,一步落后则步步落后,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内容死板、重灌输轻启发、重书本轻实践,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教学也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应当多多增加课堂互动,例如本课中由学生选定课题再做汇报的方式,这样可以引导大家积极思考,集众之所长拓宽对同一热点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式,在一开始就分好固定的小组,安排一些实践性质的任务,如送法下乡:若干队员分为一队,各个小队在一个村子里进行活动,宣传的方式可以采用讲座、宣讲、串户等方式。在向农民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尽己所能对农村中的弱者提供法律援助,从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还有“送法进社区”、“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毛牧然.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与强化措施[J].沈阳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7-69.

[2]王建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深化路径[J].行政与法,2014(4):42-46.

[3]江虹.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特色办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2):33-36.

[4]蔡梅蛾,陈运雄.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2):73.

第9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发展对策;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S7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07-02

宁国市是安徽省21个重点山区县之一,全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林业在宁国市农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统计表明,农民收入的5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林业,当前初步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业精深加工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产格局,已建成森林食品、园艺制品、人造板、竹制品等四大林产品系列,林业年产值超过6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年收入超过6 000元。而由于宁国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变异较大,生态比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市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林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抓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本文在了解宁国市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确保宁国市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宁国市森林资源现状

1.1 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森林资源年报统计,宁国市土地总面积2.48 700×105hm2,林业用地面积1.90 428×104hm2,占76.57%,其中有林地1.844 978×105hm2,占林业用地的96.89%,疏林地300hm2,灌木林地4 197hm2,未成林造林地762.83hm2,苗圃地44.3hm2,无林木林地614.87hm2,森林覆盖率75.3%,林木绿化率75.87%,活立木蓄积7.046 228×106m3。宁国市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是:西部及西南部地区(西津河流域及港口湾水库库区)主要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为主,还有少量人工针叶林,是宁国市生态林的主要分布区域;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水阳江支流东津河流域)主要是以经济林、竹林(含毛竹、早竹、笋干竹、元淡竹等)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中部地区(水阳江与东津河之间中津河流域)主要是以经济林、竹林、杉木针叶林为主,边远山区有阔叶林分布;北部地区(水阳江中上游流域)主要是以元竹、天然马尾松林和人工外松林为主,也有部分天然阔叶幼林分布。

1.2 森林植物种类 经调查,宁国市的森林植物有162科1 700多种。(1)树种资源:达61科195种之多,树种资源主要有以下4个类型:落叶阔叶,共有102种,常绿阔叶,共有34种,针叶,共有26种,竹类资源有33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有3种,分别为香榧、三尖杉、方竹。(2)食用植物资源:达204个,分属73科215种,划分为四大类型:蔬菜类58个品种,果品类41个品种,食品佐料类有59个品种,饮料保健类有46个品种。(3)中药材资源:全市药用植物材品种较为丰富,达1 030种。(4)珍稀植物资源:宁国市的珍稀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有13种植物为国家、省级保护珍稀植物。尤其在宁国市板桥乡发现有大片的青檀、青钱柳、金钱松、毛红椿等珍稀植物群落分布,在华东乃至全国都为罕见。

1.3 森林植被类型 宁国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天然植被: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为主,现仅存于交通不便的边远深山区。如分布在宁国市板桥乡的大片青冈栎、甜槠、苦槠等群落,均生长在海拔700m以上的常绿阔叶林,其中甜槠纯林面积约700hm2,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北的具有代表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2)次生植被:可分为落叶阔叶林、灌丛和草丛3种,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坡地上。(3)次生、人工混合植被:主要分布于市域中北部和|部的丘陵区,为天然次生和人工马尾林,此外,还有石竹、毛竹、淡竹等竹类次生林。(4)人工植被:宁国市人工栽培的主要树种有:山核桃、板栗、毛竹、淡竹、雷竹、银杏、青檀、杉木、松树、檫木、茶树、杜仲及桑树等经济、用材和园林树种。

2 森林资源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

宁国市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合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看,森林资源及森林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并逐步走向协调。但宁国市的林业建设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森林质量不高。乔木主要以用材林、防护林为主,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可伐资源比重较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林政管理不严,林农长期分散采伐,并且“拔大毛”现象严重造成的。二是经济林、竹林面积虽有大幅度增加,与其他林种的结构比例也趋向合理,但经济林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产值较少,效益仍处于中下等水平。这主要是经营管理不善,一味追求产量,缺乏集约经营、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三是在有林地中,无论是经济林,还是竹林、用材林、防护林,其新造林和中幼龄林的比重偏大,抚育管理任务重、难度大,如不及时跟上,不仅会造成森林质量的下降,甚至会出现返荒的现象,造成更多的低产低效林。

3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资源管理,扩大资源总量 森林资源管理贯穿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在宁国市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调查表明,宁国市的森林资源总量在安徽省较为丰富,近年来有了较快增长,但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森林资源与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必须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一是加强林权和林业用地管理。加快推进林权确认、登记、发证以及换证工作,切实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其正当利益。同时严格规范征占林地的审核审批程序,严禁乱征乱占行为,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二是加强木材加工管理。合理布局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对其木材经营秩序进行规范,对未经林业部门批准许可的木材加工经营企业,要坚决依法取缔关闭。三是加强综合监测和管理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网络,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对森林资源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促进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3.2 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林分质量 调查显示,全市有蓄积林地平均不足50m3/hm2,毛竹平均立竹2 000株/hm2,盛产期山核桃年产量为1 200kg/hm2左右,且林地水土流失较重,林地生产力较低,综合产出不高。因此,要加大森林科学经营力度,依靠科技手段坚持科技兴林,加快推进森林经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2.1 强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 对一般用材林中的天然次生林应安排封山育林,确定封育年限,落实封育措施,期满后保留既定留养树种,确定留养株数进行抚育改造,提高林地生物量。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严格管护措施,禁止经营性采伐,控制间伐强度。

3.2.2 加快低产林改造 要结合林业项目的实施,每年下达经济林、竹林低改任务,强化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对山核桃、板栗林,应禁止使用灭生性化学除草剂,保留良性植被;提倡修梯田、筑小平台等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施用生物肥、有机肥和专用肥;实施集水灌溉,鼓励修建作业道路,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对山核桃林要推广砍草埋青、果蒲还林、有机肥上山,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林地涵养水份的能力。对毛竹林要因地制宜推广竹林深翻、科学施肥、引水灌溉、林地覆盖措施,提高毛竹林密度;积极加大笋材两用林改造,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3.2.3 加强树木采伐管理 禁止采伐珍稀植物,同时对国家、省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加强分类管理,严禁采伐,一经发现加大惩罚措施;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加强树木的保护管理,对胸径5cm以上的树木严禁采伐。

3.3 强化分类经营,实行分区施策 宁国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相对较大,总面积达3.5 326×104hm2,生B公益林占土地总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14.2%、18.6%。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逐步扩大商品林林主的经营自。根据全市“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总体布局,进一步调整森林资源空间布局,增强林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宁国市“经济发展、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国发,邢韶华,姬文元,等.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11,31(19):5524-5530.

[2]代道兴,白克军.四川省夹金山林业局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4,2:81-82.

[3]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J].林业科学,2009,45(11):90-97.

[4]罗会友.黄山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4,40(4):34-38.

第10篇

关键词:道德建设;实质;反思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83-02

1 道德建设的实质

关于道德的概念,不同的人以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国古代,道德主要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质量,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和尊重道德教育的活动。而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范、规则、行为质量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现代,人们认为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对于这一解释,笔者是比较赞同的。但是,笔者同时也认为道德既然有其广泛的基础,也就说明对于个体来说,它也起到了维护其利益甚至是寻求利益的一种手段或指导,而不仅仅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对道德的本质的认识。所谓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根本性质。那么,道德的本质就是指道德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性质。基于上述对道德内涵的探讨,在此,我们可以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规范和工具的统一体,这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其本质是在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矛盾统一中,非强制的反映和调节社会性利益关系的具有伦理价值的一种实践精神活动。那么,我们强调道德建设所要真正追寻的也就在于此: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我们实际的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的结合。之所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因为道德源于现实,但却又超越现实,我们的这种本体论的认识所强调的是对个体需要的超越性,确立的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至上性和超越性,将人视为道德的载体和工具;诚如是,道德仍然是我们人所具有的有目的的活动,是我们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在道德中的表达,我们认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在道德生活中作为主体的创造性作用,更能激发人的动力,从而更有助于我们达到道德建设的目的。

2 道德建设的构建

2.1 道德建设的内容

我国目前在关于道德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可以说起到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因此,作为对我们的借鉴,将这一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线;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具体包括: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集体主义;五个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重点抓好三个领域的道德建设(十五项具体德目):社会公德领域: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领域: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领域: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等。

今天,我们党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不难看出,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其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这也是我们当前对道德建设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个社会的成员都把它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和指导,最终每个成员也会享受到这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 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我国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进行的改革开放,逐步地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特别是加入世贸以后,可以说是完全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好处,同时也伴随着多方面的巨大冲击。物质上的强大满足;开放环境下,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以及在市场经济下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这一切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人们仿佛突然间置身于玲琅满目的商店之中,每个人都有着多重选择的机会。同样,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来说也面临着既要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又要保持自主性、独立性。

当然,挑战的背后,同样也蕴藏着机遇。市场经济为保证我们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开放的环境下,也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道德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再者,一个平稳的经济局面本身也是为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最后,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同样对道德建设有所裨益,运用这些新的科技,可以寻求新的方法、手段和载体,为道德建设的多元化提供有效的途径。

2.3 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从两汉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以后的两千年中,传统文化就一直受其影响,从学界对其归结为“礼法合一,礼主刑辅”就可见一斑。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被印上强烈的儒家伦理色彩,所强调的是一种伦理道德。它所宣扬的是完全的道德的本体论的观点,最为极端的表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完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

那么,作为今天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文化是否已经完全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了呢?相反,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道德的产生也不是凭空出现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也是有它的发展过程。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又能与我们现今的道德水平相契合的,则应是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的“源”与“流”的关系;再者,我们还应该充分注意到这种存在了两千年的伦理道德社会中所遗留下的“惯性”,这种“惯性”今天仍然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这也正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采取一种审慎而渐进的方式是必需的,是有助于我们社会的稳定和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的;另外,虽然今天是对过去的继承但也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科学的鉴别,在借鉴和发扬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和生命力,不断超越。总之,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总的观点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古为今用”,又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3 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反思

自建国至今,虽只有短短的六十年的时间,我国的道德建设仍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反观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不足和失误。今天,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断涌入等,对于我们这个长久以来较为封闭的、结构单一的社会来说,所带来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各种因子的不断汇集和碰撞,给我们当今社会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携带着危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在像以前沉稳平和,他们开始变得躁动不安,为寻找着自己的归属而茫然无所适从;他们也不再具有以往的亲近和平,看上去虽不是绝对的拜金者,但至少也带有了些许的功利;他们那冷漠而怀疑的眼光,是对今天我们这个诚信匮乏的社会的最好的写照;在这个强调权利的时代,个人个性得到了极度的张扬,然而我们所见到的也许只不过是一片虚假浮华和极度空虚的景象。

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种种,促使我们反思其原因并为改善这一困难而提供解决的途径,即使是在宏观的层面而少微观的程序上的可操作性。让我们回顾本文前述的道德的本质是追寻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规范性和主体性不仅不统一,反而是矛盾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激化的。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分配和政策宣传导向,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拥有量的差异,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而我们的政策所主导的正如《纲要》所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规范性而缺少主体性。因此,我们接下来的注意力就应集中解决这一矛盾,注重社会整体资源的调控,均衡人们社会利益的需求,促使人们主动的遵行社会规范;同时也要注意到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强化民众个人的自我修养,增强对道德的认同感,也是我们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倪愫襄.论道德的本质[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2):68.

第11篇

关键词:广通河;农牧民;草地可持续利用;生产情况

中图分类号:D 4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500910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沿太子山麓一带草地是临夏州最主要的草地,辖积石山、临夏、和政、康乐等县,主要分布于海拔2 000~4 100 m 的山体部分和山前丘陵阶地,面积10.55万hm2,约占全州成片草地面积的58.5% 。草地类型包括高山草甸、森林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零星草地(100 hm2 以下) 等5大类,是该区家畜采食的主要牧场,对全州畜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

近年来,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之对草地保护不力,引起草地植被退化,载畜量逐年下降,鼠类活动猖獗,已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不仅阻碍了该区域畜牧业和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对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农牧民是草地的直接经营及管护者,其行为和态度是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微观基础,要真正从源头了解草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农牧户的行为方式和特点入手。

1调查方法

1.1调查方法

以广河、和政县农牧户为调查对象。在实地调查前,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所要调查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本着尽量覆盖较多村民组以期使选择的农牧户更有代表性的原则,根据当地农牧民的居住区域设定调查路线,然后沿此路线进入农牧户家中调查;在实地调查时,除了对农牧民采取一般的问卷调查法之外,对村民组的干部、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典型的牧民均采用访谈及实地考察。调查结束后,共获得30份问卷。

1.2分析方法

在获得不同类型农牧户的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主要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农牧民基本情况

2.1.1农牧民年龄、文化结构及家庭经济情况

受访农牧户家庭成员老年占50%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农牧户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年轻人出外打工较多。并且由于该地区为农牧交错区,大部分农户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牧户家庭经济收入相对单一,所以农作物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绝大部分。2个县调查区比较发现,其农牧民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及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一致(表1)。

2.1.2农牧业情况调查的农牧户主要种植的作物为玉米、小麦、土豆及油菜,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其次为小麦。种植玉米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其次为土豆(表2)。

2.1.3农牧民主要收入与支出

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畜产品及打工收入,主要支出为化肥及教育支出,并且各项收入均逐年增加,且近年增幅较大(表3)。2个县调查区的收入比较发现,2008年和政县农牧民的家庭净收入较广河县高,2012年农牧民家庭净收入以广河县较高,高1 120元。

表1农牧民年龄、文化结构及经济收入

Table 1Age structure,education level and income of farmers

表2农牧户农业情况

Table 2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surveyed farmers

表3农牧户年家庭收入与支出

Table 3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surveyed farmers

2.1.4农牧民对自己生活水平的态度

仅有少部分农牧民反映在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扶持下,同时自己努力工作,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和政县的调查户中,只有个别农牧民觉得自己生活水平基本接近小康,仍有大部分认为自己刚脱离贫穷,逐渐进入中等生活水平。有15%觉得自己生活很贫穷,基本能维持温饱。而广河的调查结果与和政略有不同,农牧民有66.7%反映自己生活很贫穷,33.3%反映自己生活水平中等(图1)。

2.2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

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沙尘严重、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劣等。

2.2.1水资源问题人畜饮用水问题在各区域都很严重,60%~70%的农牧民表示人畜的饮用水近5年减少,投入到耕地和草地的灌溉用水更少(图2)。通过调研发现,政府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多采用补贴或免费给农户打水井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但是,在采取和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开采问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有80%的农牧户表示地下水位近5年降低明显,而且下降幅度较大。50%的农牧户认为水资源紧缺,降水稀少,干旱时有发生,生产和生活用水均很困难。

图2农牧业对水资源的影响

Fig.2Effects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on the water resource

2.2.2不同类型土地面积近5年变化

2个县的农牧民均反映(图3),近5年耕地面积及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偏远地区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变为林地,草地退化严重的区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大都变为林地或林草间作地,能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

2.2.3农牧业经营方式对粮食产量、家畜数量及收入的影响

近5年粮食产量明显提高,玉米种植面积增大,玉米秸秆的充分利用,使得农牧民养殖家畜的积极性提高,家畜数量也明显增加,2个县100%农牧民收入均明显增加(图4)。

图3不同类型土地面积近5年变化

Fig.3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land types in last 5 years

图4粮食产量、家畜数量及收入近5年变化

Fig.4The changes of grain yield,livestock population and income in last 5 yearsr

2.2.4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农牧民反映,目前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优良牧草数量减少,草地可利用价值降低,并且植被退化严重(图5)。

造成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过度放牧,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图6),其次和政县农牧民反映,人口增多,乱挖草药也是造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50%农牧民认为乱采草药的现象普遍,乱采草药群众中当地农牧民占80%。

图5草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Fig.5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grassland management

图6产生问题的原因

Fig.6The main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production

2.2.5对草地采取防治措施

60%~80%的农牧民认为(图7),针对草地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当地政府及农牧民个人均不同程度的采取了措施,并且50%以上的认为效果比较明显,还有15%的农牧民对这些问题不清楚,心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图7对草地采取的防治措施

Fig.7Investigation on grassland conservation

2.2.6人工草地及饲草情况

80%农牧民反映没有人工草地或人工草地很少,主要还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饲养为主(图8),并且调查发现大部分农牧民对人工草地概念模糊,甚至部分反映利用土地种植牧草会有家畜与人争地的感觉。

图8人工草地及饲草情况

Fig.8Sowed pasture and forage conditions

2.2.7草地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农牧民普遍反映草地建设急需解决的是国家给草原建设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同时还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对设施建设要给予一定的技术及资金扶持(图9)。农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很高涨,主要问题是对技术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国家的政策不能很好实施,扶持资金不能很好的合理利用。

图9草地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Fig.9The main problems in grassland construction

3对策建议

3.1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在广通河流域,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虽然近几年各民族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文盲率下降很快,但临夏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很偏远,信息闭塞,导致农牧民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偏低,就业不充分,平均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小学水平,对技术及信息的获得及接受能力差,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农牧民技术培训,信息化建设,政策的宣传和引导

调查发现,农牧民对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概念模糊,对草地管理、建植及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这是限制当地经济缓慢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不能仅靠农民自已积累经验,必须使科技和技术服务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研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加大“农技”培训,搞好技术服务与指导,提高“农技”水平[3]。同时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明白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增强保护草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

3.3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三元种植结构

要把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列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专项。农区由于长时间注重农作物种植,大量施用化肥,土壤贫瘠,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草田轮作、间作或套作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行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农牧民“以粮为纲”的传统思想观念[5,6]。

3.4农区以舍饲畜牧业为主,扩大人工草地面积,引进优良牧草的种植

由于农区草地、耕地镶嵌分布,草地分布零散,家畜主要推行以舍饲或半舍饲为主,草地的利用应以刈割为主,严格控制草地的利用强度[7-9]。利用有利的工农业技术条件,积极发展入工草地,在农田里发展草地农业,把畜牧业和牧草的因素放入农田农业中。为了提高肉奶的质量,应种植一部分豆科牧草进行补饲育肥。

3.5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和农副产品作饲料,发展畜牧业

秸秆养畜是农区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畜牧业的又一有效途径。广河、和政县玉米种植面积大,要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及其他农副产品作饲料,很好的利用玉米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其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鲁鸿佩.临夏州天然草原生态现状与可持续利用[M].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6:222-227.

[2]石玲,董国梅.临夏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11(7):5-6

[3]李克昌,王顺霞,栗贵生,等.宁夏农牧民对草原封育禁牧政策的认知与响应[J].草原与草坪,2009(2):68-72.

[4]王子龙.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衡现象与法治对策[J].草原与草坪,2009(2):77-79.

[5]彭秀敏,完代草.甘南州半农半牧区的资源优势与畜牧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7(6):38.

[6]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刘少芬.以社区为基础的草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草业,2007,19(2):28-31.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55-03

党的十报告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更加凝练、更易于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也处于活跃时期。由于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上社会阅历浅、接受磨炼少等原因,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容易被外界左右,陷入迷茫、困惑和疑问之中。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题组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观取向以及造就其现状的诸多因素,以华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在人文与法学学院、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艺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六个学院中的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抽样科学、合理,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54份。问卷回收率为95.66%,有效率为92.33%。接受调查问卷中,来自城镇的学生占48.1%,来自农村的占51.9%;男生占51.8%,女生占48.2%;党员占15%,非党员占85%;担任或曾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占73.6%,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26.4%;大学一年级的占18.3%,二年级占38.3%,三年级占33.4%,四年级占9.9%;在学科分布上,文科占47.2%,理科占11.9%,工科占25.4%,农科占12.2%,艺术占2.0%,其他占1.3%。

二、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是整体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关注时政,关心民生、肯定善行,有较强烈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普遍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追求美好的理想生活,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是巨大的,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复杂化、个性化、多元化。

1.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大学生持赞同态度。“对以‘社会主义荣誉观’作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您的看法是”,21.2%、60.1%的学生选择“非常赞同”、“基本认同”。54.4%的学生认为“马列主义没有过时”,43.1%的学生“同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说明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地说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高赞同,表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②理国,关注民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热爱祖国,对祖国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绝大部分学生理国、珍惜和平,在“您对国人拦截日本驻华大使汽车、拔走国旗的行为的看法”此题中,44.4%学生选择“非常愚蠢的行为,并非真正的爱国”,32.8%的学生选择“野蛮的行径,严重违背国际法,让国家蒙羞”。另外,大学生对于民生社会新闻、国家大事表示十分关注,选择最感兴趣的信息时,45.7%学生选择民生社会新闻,20.5%学生选择国家大事。在最关心的事件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会就业与物价房价”63.5%、“中日关系、局势”37.6%、“反腐倡廉问题”35.1%(见表1)。其中,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与物价房价”、“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等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度非常高,说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充分地关心社会民生,关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发展。

表1 大学生最关心的信息项目(单位:%)

2.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个性化、多元化。在“您认为人生在世应能”问题中,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45.1%及“博得社会尊重”41.1%,第三是“为追求崇高理想不怕吃苦”39.5%。对于“您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44.0%的学生选择“提升个人素养”,37.5%学生选择“找更好的工作”。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他们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和独立的人格,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正如调查中反映,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向往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提升个人的素养才能,希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3.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有较大影响。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的价值观不再独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您认为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这一题中,46.0%的学生选择“已经多元化了”,38.4%的学生选择“比较混乱”。其中,我们调查了几种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评价(见表2)。

表2 大学生对于几种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度的评价(单位:%)

大部分学生认为西方自由化社会思潮(59.8%)、拜金主义思潮(50.7%)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最为显著,而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有43.6%、21.9%、16.9%的学生认为这三种思潮影响显著。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中的各类社会思潮,让大学生能够辨别良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三、调查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个别学生缺乏政治敏感性,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关心不足。调查中发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仅有13.4%学生选择“很了解”,分别有40.3%、46.3%的学生选择“一般”及“不清楚”。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政治敏感性,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存在认识不足、缺乏了解的情况。

2.个别学生持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对他人和集体冷漠。少数大学生持有消极的社会价值观,他们对现实和将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更多地关注自己,对他人、集体、社会表现冷漠,对个人价值日益看重,对与自己无关的事物毫不关心。部分学生对一些引起争议的社会道德缺失行为态度模糊。在“如果自动取款机出错给您带来一笔意外之财,您认为大部分人会”这一题中,25.4%学生选择“高高兴兴地拿走”,46.3%学生选择“很犹豫,不知道怎么处理”,只有28.3%的学生选择“立刻上交”。在“您是如何看待拾金索酬行为的”这一题中,43.9%的学生选择“那是个人选择,与我无关”,甚至19.8%的学生选择“认为这是应当的”。这说明我们部分大学生对于民生、民风,整个当前社会道德表现持消极态度,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对社会荣誉观认识不明确,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的社会行为表示冷漠。

3.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较大。“您认为个人的价值观受什么因素影响最大”此题中,41.6%学生选择“社会风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中一些人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拜金主义,社会心态产生失衡之势。传统规范和伦理道德遭受冲击,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竞争与压力日趋升温。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却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到了校园。“您认为,在现在社会拜金、利己、崇洋、享乐”有49.0%学生选择“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有25.4%学生选择“是人之常情”、32.7%选择“是符合人性的”,57.4%选择“是大多数现象”。(见表3)近半大学生认为这些不良的社会思潮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不良社会思潮“是符合人性”、“是人之常情”、“是大多数现象”,足以证明这些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表3 大学生对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看法(单位:%)

4.多数学生对于个别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示不满。在“您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的问题中,60.7%的学生选择“不满意”,21.9%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仅有17.4%的学生表示“满意”。这表明多数学生对现今个别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持不满意态度,也有部分学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问题毫不关心,说明当前高校中的价值观教育还未落到实处,取得长足的效果。

四、几点建议

根据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转型所出现的种种新价值取向时,面对种种社会思潮冲击时,进行正确的鉴别和选择,吸取健康有利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有害错误的价值观成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清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变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认识。

2.创新方法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方法。“您认为个人的价值观受什么因素影响最大”此题中,41.6%学生选择“社会风气”,33.0%学生选择家庭教育,仅有15.8%和9.5%的学生选择“学校教育”和“其他”。表现了现今的高校教育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力度不足。“您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中,仅有9.1%、1.1%的学生认为“作用比较大”、“作用非常大”,表明现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用不大,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极大的需求。

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必须改进目前的工作方式,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您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47.9%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而且形式必须创新且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48.4%学生认为“应该联系社会实际”、45.7%学生认为“应该贯穿于日常教育之中”。高校应不断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经验。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结合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社会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以情助教,寓教与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并贯穿于日常教育之中,努力提高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3.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培养大学生良好价值取向并不只是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因此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正如十报告提出的在国家层面上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建设,积极弘扬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3]整个国家、社会及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学生自身修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必须要有健康、和谐的价值教育环境和正确、正义的舆论导向作保证。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力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注入时代的鲜明特色和蓬勃生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多彩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做为文化知识较为丰富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他们的价值观蕴纳着独特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价值观发展的缩影和折射,关乎到国家、民族、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多方面的发展。因而,如何认识和探究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个公民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彦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周祯宇.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理论观察.2008,(4).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关于宁波市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