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10: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大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而持续舒适的心理状态。在高等学校退学、休学学生当中,因患有心理疾病的占总数的40%-70%,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一些以女性群体为主的高等学校。从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女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些现象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她们改变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组成结构,也产生着新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次描述
(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测查,主试人员统一培训和要求,测试在20分钟内完成。共发放测试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达95.74%。通过对调查问卷分类、编号后,我们用北京大学心理测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软件系统对所得数据输机并初步分析,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下。从附表可以看出,幼专女生在90个测查项目中有反应的(阳性均数为39.6)达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个健康因子中,强迫症状明显,接近轻度反应,除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得分也较高,标准差相对也较大,说明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比较严重。躯体化得分最低,说明女生生理健康状况良好。与1986年全国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躯体化因子效应明显(显著水平为P=0.011<0.05)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高三学生常模比较发现,除强迫症状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强迫症状、恐怖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9、P=0.045,接近P=0.05临界点)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都有明显的更弱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
(二)本科大学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003年,王彦如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对山西省15所大学本科院校按照性质分为6类,即:综合院校、医学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业院校,选取了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7所学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性别、专业等人口学特征比例抽样并进行个别测查,测查中女大学生样本为488名,研究发现,除了敌对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总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虑及恐怖这三个因子中显著高于男生得分。这一结果与一些相关研究较为一致。我们认为,由于女性生理特点以及社会上长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们对女生的教育比较保守,女性在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造成女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而且由于社会仍存在的一些偏见,女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更为强烈。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三)本科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漳州师范学院的张灵聪和赵广平根据2001年—2006年对14714名女生进行了SCL-90测查,建立了该校女生常模。结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较普遍的问题;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敌对因子的检出效率加强。研究的结果与量表协作组的结果不一致,量表协作组全国常模认为男女间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大学生群体SCL-90的性别常模资料相同点是承认性别差异,不同的是量的比较方面存在不一致。这一结果提醒人们大学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学生群体有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心理状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问题分析
从以上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和女性生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因素有关。
(一)传统文化和教育对女生强迫症状形成的影响强迫症状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大专女生和本科学院女生强迫症状排在9个因子首位,大学本科女生也表现明显。根据唐登华等学者观点,强迫症状的出现是对一些正当情绪长期压抑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就应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齿”,能忍辱负重和任劳任怨,这种文化在父母传统教育、各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对女生不能没有约束力。但今日世界诱惑多多,作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到激发,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这种观念与本性的冲突必然使女生严格压抑自己性情。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所举样本主要是师范院校,而师范教育更是要求学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这还不说很多女生还是“完美主义”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点、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异对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脑成熟的时间、速度,语言及手的动作等。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爱情需求和“家”的归属感,但现实又不允许她们公开谈婚论嫁,还有大量的作业等问题困扰她们。从性格来看,很多女生都属于偏内向类型,特别是在传统礼教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根据胡胜利对厦门市10所中学调研结果,中学女生除敌对、偏执和其他3个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余7个因子分和总均分上均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这一结果与工极盛等人的结论极为相似,可见,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学开始就已经表现出高危性了!由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不能尽快消除,抑郁症状便较多地表现出来。在笔者接访中,还发现女生在秋冬季节抑郁症状明显,可能跟其心思细密、多愁善感的思维特点有关。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这类女生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有的还产生了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三)社会文化和生存环境加剧了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从山西省大学生和漳州师院女生调研情况看,人际关系敏感突出,相对来说运城幼专女生这方面问题不大,这可能与学校存在男生多少关系密切,因为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需要较高的技巧,在目前独生子女主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对异性心理了解,也没有习得与异往的技巧,异性人际关系紧张很明显。特别是女生在学习、求职中与异往时,因为“性骚扰”等不良现象使她们心理更加紧张,加上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存在,也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点导致了她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产生了人际交往困难甚至无助的不良心理。超级秘书网
三、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原因分析,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关注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从教育教学、思想工作、社团文化、职业关怀等多维度地进行干涉。据漳州师院数据调研分析,女大学生虽然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水平较男性高,但得病检出率却在统计学水平上显著小于男生,就是说女生的心理发病率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防护为主。基本策略可以采取顺其自然法,因为任何心理症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减弱和消亡的过程,要相信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免紧张、恐怖加重心理状况;二是采取宣泄疗法,对家人和同学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团体咨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泄积累的情绪;三是对已经出现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积极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地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使自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同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对于少数症状明显的可以用心理治疗,最好是把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复和巩固。当然,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积极的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帮助政策,使女生心灵充满阳光和自信的力量。
【论文关键词】人格内外控心理健康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趋于全方位,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且人格健康发展是促进全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2l世纪是属于能承受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
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利用人格心理测验来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人格(personality)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去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作反应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程度、效果,即人格对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等都产生影响。“人格即命运”,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健康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模式的研究,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体顺利成才的重要保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大一、大二学生600名,文理、艺术类均有。收回有效问卷的人数为519人(前后两个问卷均有效者)。平均年龄20.3岁,男生248人,女生271人。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HealthInventory,PHI),是在总结MMPI中国版十几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PHI具有以下七个临床量表:躯体化(SOM,Somati—zation)、抑郁(DEP,Depression)、焦虑fANX,Anxi—ety)、病态人格fPSD,PsychopathicDeviate1、疑心(HYP,Hypochondria)、脱离现实(UNR,Unrealis—tic)、.兴奋状态(HMA,Hypomania)。PHI还具有三个效度量表:Q(无法回答的题目数)、L(说谎分数)、F(诈病或装坏分数,Feign)。
成人内外控制量表(ANSIE),是一种评定心理控制源的量表,心理控制源来自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该理论中认为,心理控制源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消极态度的一种遐想的内心状态。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差异预示着不同的行为表现,外在控制定义为结局不由个人努力所决定的一种普遍信念,内在控制则认为事情结局与个人努力相一致。大量研究证实,外在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外在控制性强的人更难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而一个内在控制性强的人,能较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地投身社会活动、有灵活性、更有主见、幸福感更强。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纸笔测验方法。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有2%的学生没有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其他各因子上有问题的学生比率并不高。其次,大学生在诈病、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国常模均值。按照PHI量表的具体解释,在诈病分数上显著高于常模可能是大学生一次做的问卷题目较多有不认真、理解错误的情况,或者是表现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躯体化分数高于常模,说明大学生有许多叙述不清的身体上的不适,易表现为不愉快、自我中心、需求同情、诉苦等。再次,在病态人格和兴奋状态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大学生在个性上主要表现为:外露、善交际、爱享受、精力过度充沛、乐观、无拘无束、好出风头、判断力差、不成熟、爱寻衅、虚伪、做作、轻浮、夸张、易怒、性急、绝对乐观及不现实的打算、过高地估计自己。
从表2中显示: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说谎、诈病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过份夸大自己的优点,企图给人一个好印象,受试者可能在说谎的人数比例上高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诈病因子上分数显著高,可能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其他几方面均没有差异。
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诈病、焦虑、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上与女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大学生,主要表现在:男大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在焦虑因子上男大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想、恐怖、刻板,缺乏信心等高于女大学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在病态人格因子上表现为:外露、善交际、爱享受、好出风头、表现判断力差、不可信任、不成熟、好攻击,爱寻衅等。在脱离现实因子上表现为个性退缩、企图逃避现实,胆小、古怪、紧张、心情混乱。在兴奋状态因子上表现为善交际、外露、冲动、精力过度充沛、乐观、无拘无束、轻浮的、夸张、易怒、绝对乐观及不现实的打算、过高地估计自己。
在大学中为什么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大学生?具体原因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二)成人内外控制(ANSIE)测验结果
(1)517名大学生被试在ANSIE量表的平均分是14.16±4.91,中数为15,众数是13,分数基本呈正态分布。男生的平均值是14.79,女生的平均值是13.5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男大学生的外控人数高于女大学生,这个测验结果和上面的测验结果基本一致。
(2)对两类学校学生进行均值比较,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学生的平均值低于综合院校学生的平均值(分别是13.74,14.8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综合类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师范类大学生,这与上一测验的表2结果有一致之处。
(3)把所有被试分成3组,上下各28%被试(ANSIE≥17、ANSIE≤lO)被列为外控倾向组、内控倾向组,居中的44%为第三组,即中问状态组。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控制感水平的被试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心理控制感水平的被试。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内控组在各因子上的得分较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随着外控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在明显下降。
四、讨论
1.在PHI心理测验中,大学生在各因子上有问.题的比率都不高,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民日报》1989年报道:在2916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总,其中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健康报》1989年报道:一项对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其中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樊富珉等2000年对北京市23所院校52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其中17%的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还是比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在诈病、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因子上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国常模均值。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2.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PHI量表上的测验结果显示,说谎、诈病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过份夸大自己的优点,企图给人一个好印象,受试者可能在说谎的人数比例上高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诈病因子上分数显著高,可能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认真程度不够、理解错误,或表现出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其他几方面均没有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
大学生择业与求职中的心理健康
一、2006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2、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
4、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5、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6、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
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
(一)择业的心理矛盾
1、有远大的理想,但不能正视现实
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以决断
(二)择业的心理误区
1、“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态
2、自认“白玉有瑕”,盲目自卑
3、求职过程中过于保守
4、“举棋不定”,犹豫再三
5、信心不足
(三)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
1、焦虑
2、自卑
3、怯懦
4、孤傲
5、冷漠
6、问题行为
7、躯体化症状
三、择业中的怎样面对就业新形势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拓宽思路,树正确的就业观
2、树立“先就业,在择业”的择业观念
3、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
(二)择业时应遵循的原则
1、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2、积极参与与竞争的原则
3、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4、多渠道就业的原则
前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目前,大家面临的关键一步就是——就业。有人曾经对就业作过这样的比喻:就业如同婚姻,一桩美满的婚姻可以造就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理想的职业可铸造一个辉煌的人生。对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选择职业可以说是人生道路的紧要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择业决定一个人未来事业和人生的目的、追求。但很多大学生对如何择业,择业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开设课程的相关要求,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特别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我们这门课程主要分为择业心理、简历制作、职业道德、面试技巧、就业政策、就业途径六个模块,下面主要针对大家择业心理这一模块做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让大家在就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一、2006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供给总量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
1、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0多万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今后3年国企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360万人,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就业稳定性较差。资源枯竭型困难城市和困难行业中,由于传统产业衰退,失业人员积累多,失业周期拉长,再就业矛盾更为突出。面临就业困境的还有近年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亟需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
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和服务亟待改善,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较多的中西部地区,服务设施和设备短缺陈旧、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且素质较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扩大和稳定
4、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而西部地区需求不足。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重点院校、热线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5、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2006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继续增加,总量达到480多万人。加上城镇还有20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受登记制度限制,多数未登记)或半失业状态,就业矛盾不可忽视。他们普遍缺少职业技能,又难以得到直接的政策扶持,与下岗人员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引起更多关注。近年每年约有30多万退役军人需要在城镇安置就业,今年军队缩减员额,数量将有所增加。虽然安置人员总量并不很多,但是受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体制政策不完善影响,其就业安置工作面临较大困难。
6、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
2006年,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以及能源、纺织、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整顿甚至关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量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不容忽视。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加显著。2006年,是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的第二年,我国纺织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美欧等国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变相设限、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对国内就业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
面对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毕业生都跃跃欲试或惴惴不安。在择业过程中毕业很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择业的心理矛盾
1、有远大的理想,但不能正视现实。
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踌躇满志,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到社会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和宏伟抱负的后面隐藏着阅历较浅,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和生活认识肤浅及自命清高等弱点。这种矛盾使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有着巨大的差距,过高的期望值和客观的社会现实的反差,使他们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在择业前表现出兴奋和惶恐,热情和回信交织的矛盾心理。
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在择业中,很多毕业生都愿意从专业出发选择职业,准备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同时他们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想走捷径,想涉足层次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西部去,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
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我意识日趋完善,他们对自我的存在及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择业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迫切地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意识还不完善,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有时评价过高,洋洋得意,目无一切;有时评价过低,自卑自贱,自怨自艾。
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
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为毕业生提供了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他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但是,真正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许多大学生又顾虑重重,缺乏勇气,有的怕竞争失败丢了面子,有的怕竞争伤了和气,有的认为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失败等。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以决断。
择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种选择的境遇。各种选择各有千秋,倘若犹豫不决,往往会坐失良机。Eg:做教师待遇稳定,但收入不高;经商收入丰富,但风险大;留在原籍,人际关系熟悉,但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去外地人生地不熟等等这些都是毕业生在择业中经常遇到的难以决断的问题。
以上种种矛盾心态,给毕业生顺利就业带来消极的影响,个别毕业生甚至发展到形成了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就业。
(二)择业的心理误区
1、“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态。
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以优等生在择业时眼光只盯着大城市、好单位,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一旦遇到挫折,找不到工作就万念俱灰。
2、自认“白玉有瑕”,盲目自卑。
有些毕业生过分看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还有一些人因犯错误而抬不起头来,也有部分人因为自己专业课程不好而信心不足,结果错过时机以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3、求职过程中过于保守。
一些毕业生缺乏社会竞争意识,害怕风吹秀木,不愿当出头鸟。到了人才市场本可一试锋芒却总是退避三舍,不敢子荐,过分谦虚,担心别人嘲笑自己“自卖自夸”,以致错失良机。
4、“举棋不定”,犹豫再三。
有些毕业生择业时缺乏主见,常为家长、同学所左右,身不由己,以致彩球四飞,中了哪家算哪家,可一旦签了协议后又后悔不迭。
5、信心不足。
在人才市场同样遵循货真价实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用人单位把要求薪水底的人视为“无用之材”,而对那些薪水要求比以前还搞一些或平等的人另眼相看。假如你对薪水要求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那么你不仅没有表达你的自信心,还可能给用人单位无真才实学的印象。另外毕业生过于看重在求职过程中自己的学历水平,导致自己信心不足。
毕业生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冲破以上的误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分析市场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次要用于推销自己,敢于竞争,“该出手时就出手”。要学做“当代愚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此这样,求职不再只是梦。
(三)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
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扭结和沉积在一起,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干扰。困扰毕业生择业的心理现象主要有:
1、焦虑
毕业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在职业为最终确定以前,毕业生普遍有急躁心理。他们恨时间过得太慢,怨用人单位优柔寡断,他们希望谈判桌前就一锤定音,希望无需周折就如愿以偿。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上,在对用人单位信息掌握较少或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时,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后悔莫及。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尚未落实单位的一些学生,心里更为焦躁。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这种焦躁心理,常使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
2、自卑
一些毕业生往往过低估价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毕业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变得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这种心理不仅是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而且还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
3、怯懦
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有的在谈判桌前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张口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在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害怕说错一句话、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中的形象,以致不敢放开说话,该表达的意思未能充分表达。这种怯懦心里多见于内向或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
4、孤傲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或认为自己学了很多指示,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或认为现时太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瞧不起那种职业,横挑鼻子竖挑眼,没有自己满意的。
孤傲心里是缺乏可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的表现。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幻想一旦代替显示,会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
5、冷漠
当一些毕业生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表现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麻木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计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冷模式遇到挫折后一种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是不相适应的。
6、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既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毕业前,一些大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获奖度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时缺乏应有的品德和个性修养,在他们身上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抱负、迁怒于人、拒绝交往、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顺利择业,还可能导致严重危机与违法。
7、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症状是指由于心理压力和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异常的生理反应。毕业生由于心理应急水平偏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毕业生性格上本来并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感、心慌、尿频、饮食障碍等。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排除,就可能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三、择业中的怎样面对就业新形势
针对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冷静地面对激烈竞争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完善自我,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要。
(一)立正确的择业观
1、拓宽思路,树正确的就业观
2、树立“先就业,在择业”的择业观念
3、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
(二)择业时应遵循的原则
1、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2、积极参与与竞争的原则
大学校园环境对新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从相对单纯、熟悉、优越的环境进入到复杂、陌生、艰苦的环境里,周围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活方式来看,新生原来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大学则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是个挑战。从生活习惯看,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好坏等,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高校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这使每一个离开父母的新生都面临着从依赖到独立,从相对自由到统一要求,从个体到集体,从相互摩擦到逐渐磨合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变化,个体必须在身心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不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就会感到孤独苦闷,带来情绪上的抑郁,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
新生对大学充满了新鲜感、神秘感,把大学想象得十分美好,带着执着的追求,浪漫的想象,理想化的设计来到高校。但当他们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他们一旦离开了慈爱的父母、温馨的家庭和优越的生活环境,陡然面对高手如云的激烈竞争时,“人间天堂”的理想破灭了;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多数新生因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的,但也有少数新生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刚入学的新生就会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情绪消极低落。
三、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紧张焦虑
大学生活节奏较快,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紧张有序。新生往往不能马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这种快节奏的集体生活,心理上感到紧张。紧张是一种不适应的表现,不但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还会伴有害怕、担忧、焦急等焦虑心理产生,并进一步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疲劳乏力,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同时伴有头昏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四、军事训练严酷导致疲劳倦怠
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军事训练的考验。刚入校的新生,对于军事训练,多数人开始时往往感觉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延,新鲜感逐渐消失,队列动作单调枯燥,教官要求严格,训练场上烈日当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持续的体力消耗,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对军事训练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坚持下去。新生如果意志力不坚强,经常处于一种刺激状态中,再加上军事训练又有学分,想逃避又怕拿不到学分,思想负担加重,机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消耗巨大,很容易产生疲劳而出现疲劳综合症,从而使之反应迟缓,全身有酸痛之感,最终导致疲劳倦怠。
五、严格管理不适导致压抑烦躁
各个院校对刚刚入学的新生的管理一般较严格。管理就是约束,就是限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又必须去做。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愈来愈强,自我约束力愈来愈弱。对于来自五湖四海而同居一室的大学集体生活感到不自由,内心受到压抑,甚至非常烦躁,对大学学习生活产生抵触情绪,感到非常郁闷烦躁。
六、人际交往不适导致孤独寂寞
刚刚跨入大学的新生,年龄小,阅历浅,思想单纯,心理不成熟,对自己、他人、社会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另外,由于生理原因,情绪不稳定,顺时高涨,甚至狂妄;逆时低落,往往迁怒与他人,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亲的呵护和生活上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心理上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当在学习、生活中和他人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感情损伤时,便不知所措,难有主张,更不知找人谈心宣泄,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产生失落感,内心感到孤独寂寞。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出现暂时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自责、自恼。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困惑期,那么学生工作者如何针对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帮助新生调整角色,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
新生进入大学后,学生工作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本学校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为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新生入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的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丧失和理想间歇有关。而那些进入高校后及时确立人生目标的同学,则学习热情不减,生活充实,朝气蓬勃。大学新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确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
(二)是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规律,学会有序地生活
大学生活虽然紧张,丰富多彩,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新生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总是感觉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新生要逐渐掌握大学学习生活规律,熟悉学习、生活程序。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是每个新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养成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
(三)是让新生正视现实,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技能
大学新生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走进高校,不管学校的现实与他的理想有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应该正视挫折,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自强自立,迎接命运对自己的挑战,任何沮丧、自卑、懊悔都是有害无益的。新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仅是适应环境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进入高校后,要自己学会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此外,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向高年级同学求询,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强新生技能技巧的培养,熟练的技能技巧不仅能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减轻心理压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尽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使学生获得支持、友谊、理解,以减轻内心的郁闷、痛苦和不解。同时院系党团组织应该多组织一些新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对校园的热爱。通过参加党团组织开展的有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利用党课,团课等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华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框架。
(五)是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病还得心药医”。有了心理问题,学生可能会找心理咨询师宣泄、倾诉。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高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录像、板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心理压力。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而我们要引导新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新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助。
通过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分析,能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择业心态普遍偏高。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是目前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定位,但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这一现状仍然不认同。数十年教育成本的投入及现实生活的压力也使得家庭及学生个人对未来就业提出了物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之间找不到契合点,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方面。同时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就业压力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西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但受社会复杂风气的影响,很多毕业生产生了“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大不就小”的就业心态。毕业生更多看重从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外部职业条件,而忽视了自身职业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2.对就业签约的严肃性认识不够。笔者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签署过程中,抱着草率的心情,刚签完协议书就后悔,甚至有部分毕业生认为可以同时签署几份就业协议书,特别是山东省实施网上签约以来,很多毕业生已完成网络签约过程,但内心又不认可签约的实效性,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签订就业协议虽不同于劳动合同,但同样具有合同的严肃性,毕业生对此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往往在招聘会一开始,就黑压压地扑向招聘单位,有就业机会就牢牢抓住,满足了自己的急切心理。但经历一番求职之后,慢慢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于是,在每年5、6月份毕业之前首批签约者纷纷开始毁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希望学校对毕业生加强诚信教育,也希望能有更好的制度来约束那些签了约的毕业生。
3.就业后的跳槽率高。国内高教领域权威调查机构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有38%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是主动离职,如此之高的半年跳槽率,虽然与高校“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引导有关,但更多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前对就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心理转变。毕业生的短期离职不仅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很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现在的就业难不光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方的招聘工作也变得愈发困难,招聘毕业生的过程难,招聘后的稳定更难。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心理转变,没有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更谈不上对企业发展的奉献精神,缺乏主人翁意识,常常把公司对自己的培养看作是跳槽的资本。
二、加强职业心理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盲目性、高跳槽率等现象均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高校要运用职业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事先规划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以及从事何种职业,担当何种角色的行为。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人生目标规划的实验,结果发现目标决定了人的方向,而方向决定了结果。目前各个高校虽然也慢慢开始重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授人员的层次等各个方面来看较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非常不够的。高校要抓住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在入校之初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从心理层面意识到上大学是为了走上社会求职就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而做知识储备的,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环境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特点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不仅是为高校四年后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生涯发展的需要。
2.开展职业意识、职业兴趣教育。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在求职择业中所形成与实现的同职业有关的自我认知的整体。职业兴趣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主观偏好,是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它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理论,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管理型。职业兴趣与职业类型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的匹配度越高,职业的自我满意度、职业的成就也就越高。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是职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关键点,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时,要结合心理规律,根据他们的职业心理特点、人格类型、职业兴趣加以帮助指导,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兴趣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客观、更加清晰地做好自我剖析,为将来的职业定位做好核心工作。
3.开展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专业认同。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的趋势和主流,素质教育旨在提升教育客体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素质是高校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学生中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占比较大,就算是第一志愿录取,入校之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的也不在少数。学生在高考选专业时,多是根据父母的社会经验,对专业所学缺乏客观了解,对专业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更缺乏理性认知,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对专业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动力。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考研,而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正是各高校专业课的开设阶段,很多考研的学生是以牺牲掉专业课的学习来保证考研科目的学习。对高校而言,出于对考研率的顾虑对学生专业的学习也放松了要求。加之在“专业所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大学生普遍专业能力平平,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多看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高校要充分利用成功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校友身上发现专业的重要性,并树立专业为立身之本的理念。
4.通过实习实践增加职业的认知度和适应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整理、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专业实习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对于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对于自身在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达到了实习演练的目的,为将来的就业做好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不难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有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格外青睐,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成熟度,能客观做出职业定位,同时就业后的稳定度也比较高。目前高校虽然都存在实习实践的环节,但因地域经济问题、学生规模问题等因素,实习实践基本上采取“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这对于学生职业认知度的提升是不到位的。要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来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高校和企业都要在这一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和贡献。
5.开展人才测评等职业心理咨询服务。所谓人才测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素质状况、个性特点、职业兴趣等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以期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职业成就感取决于“职业环境”与“人格特质”这两个方面的适配性,适配性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及职业成就感越高。通过人才测评可以帮助自我更加科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这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各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中也纷纷利用“霍兰德的职业类型量表”“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等一系列量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但测评后的解释、辅导工作因师生比例悬殊而很难做到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覆盖,这就使得测评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高校在充分利用这些测评工具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心理辅导,针对不同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电视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做好职业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6.开展求职技能培训等辅就业服务活动。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技巧、求职技能低下也是导致毕业生职业心理不成熟、求职困难的原因所在。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辅助就业类活动,如就业专家报告会。这些报告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做好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报告,让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二是要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为学生作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何以立足企业、如何在企业中快速成长成才的报告,为毕业生从“校园人”转变为“职场人”做好指导;三是要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为学生作如何成功求职、如何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类报告,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应聘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这些报告会要穿插在大学生四年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进行,有利于大学生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面试技巧、模拟招聘、就业个案分析等。大学生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式的职业辅导必然会促进其职业心理的成长与成熟,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成功就业。
三、结语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特征
(一)认识的主观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且感知和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一般说,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逆反心理的认识过程却把感知和记忆对立起来,以记忆排斥感知,使思维失去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在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活动,往往造成以主观偏见或成见去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的结果,形成盲目的、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做的是人的工作,所以做工作的这支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领导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很多学生往往因为部分素质较低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死板、抽象、脱离实际的教条式说教;教育者过分强调老师、学生的“我教你听”关系,无视受教育者的正当权利和主观感受;脱离实际、乏味无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反感的首因效应或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这种记忆往往会深扎学生脑海,所以他们很容易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产生排斥的感知,即使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物是人非”,甚至“物”也不再是原来的“物”,他们却只会按照原先的认识记忆进行判断。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只有遇到符合自身思想观念的观点时,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认识是意志的根本,它提供了理性的支持;认识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情感的对立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与记忆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来评价客观事物和他人的行为,同时产生自豪之情、满足之情、敬佩之情、惭愧之情、厌恶之情、仇恨之情等等。正常的状态下,当客观事物的性质、他人的行为与自身已有的认识记忆相符时,学生们便会产生正面的情感反应,反之则产生负面的情感反应。但逆反心理的情感过程恰恰与此相反,它不以认识为基础,而全凭颠倒是非,“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反抗心态,对客观事物做出违反其本身性质的评价,并相应地产生或喜爱或厌恶的内心体验,使情感与客观事物对立起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我们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关心从教育心理学上看能产生积极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从中感受极大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这些正面情感对逆反情绪会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如若这种情感体验得不到强化,无法让受教育者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心理,那么原本被遮掩的反面情绪很容易就会有所抬头。更何况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易冲动、易感情用事。所以在负面情感的影响下,学生们很难对事物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反过来说,正确的情感是能促进更好地认识。学生们往往对那些能够在情感上引起他们产生共鸣的思想观念产生强烈地认同感,这种感觉往往能够引领学生去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某种观点,并接受它们,从而用它们指导行动。
(三)意志的盲目性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即使对某一现象或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反应,结果或者说行为却未必正确。例如某一学生认识到小偷小摸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也对这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羞愧之情,但仍然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出现偷盗的行为。这种意志力薄弱的情况在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当中相当普遍,一些从认识和情感上都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生,却因为哥们对其认真学习的无端嘲笑或者课堂上抵挡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而产生与认识截然相反的行为,盲目地排斥、拒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强的理论性特点也在无意当中削减了部分大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同时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也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具体生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积极将理论渗透到具体的学习、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磨练学生的坚定意志。同时要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度。(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麦克莱兰认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不受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善于利用时间,因而会取得优良的成绩。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意志便得到了巩固,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加强,从而能确保正确行为的发生。
(四)行为的反抗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一定情感和意识的参与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一般我们通过学生们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逆反情绪,存在这些情绪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总是迟到、旷课,即使人在课堂也是一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模样;对各种有关讲解国家政治文件的讲座、班会避而远之,对各种国家大事爱理不理,对各种献爱心、公益活动敬而远之……这些行为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逆反心理造成的。
二、总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传播者、受传者之间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及自身原因所造成,详细了解了逆反心理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为之后研究如何更好地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提供必要帮助。
作者:潘莉莉谢海霞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论文主题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1]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林键宏.科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论文摘要】: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社会问题,毕业前的焦躁、不安、忧虑困扰者众多学生,对他们进行毕业前的心理调适,使他们良好择业,迅速融入社会,这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社会普遍问题,大学生从"安逸"的大学校园,走向极具竞争力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环境不适应压力、焦虑、恐慌、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心理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毕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毕业,就必须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把握毕业机会。
大学生要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毕业形势会相当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有的学生不能正视毕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正视毕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毕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毕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毕业;如果我们对毕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毕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1.大学生要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毕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毕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毕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毕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毕业观念,建立新型的毕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毕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毕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毕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毕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毕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毕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2.大学生要把握毕业机会,顺利实现毕业
毕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毕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毕业机会丧失。一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毕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毕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毕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毕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毕业机会。在毕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毕业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
1.1社会营销理念的提出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Kotler和Zalman首次提出社会营销的理念,他们试图将成功的商业营销策略用于推广对社会和公众有益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将这种理念称为“社会营销(socialmarket-ing)”。社会营销通过使用市场营销的原理与技术影响目标受众,让他们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放弃某种行为,从而促进个人、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营销将健康行为、健康服务理念看做“产品”,要想让目标受众接受这些产品,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开展营销策略。社会营销通过行为改变策略、营销组合的运用等,影响受众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受众细分等方法,按照不同受众群体对资源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近几十年来,社会营销被社会学和心理学工作者成功地运用于一系列社会运动和公共健康活动,如促进母乳喂养,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消费,控制吸烟,减少酒后驾车,预防艾滋病等。这些成功案例说明社会营销是一种改变目标受众行为的有效工具,也促使我们思考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可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看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心理健康服务。这里我们将心理健康工作看作一个大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形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条件为学生提供最有帮助的服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1.2社会营销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共通性社会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营销的价值导向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非营销者的利益。所有社会营销策略都是为了让受众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种有益的观念或行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天然的联系为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机。首先,前者的立足点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后者以学生的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和工作导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获得个人成长,达到心理健康。其次,两者都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心理健康服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每个个体独特的需要。同样,社会营销要求服务提供者根据不同受众对象的需要、价值观、能力、兴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受众接受和保持期望行为的兴趣,最终改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最后,两者都遵循自愿原则。一般而言,学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接受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完全出于自愿。对于有必要接受咨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学生,不适于采用强制手段(除按照《精神卫生法》需实施非自愿住院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会营销利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技术,通过转变观念,提升动机,最终改变行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强制手段,是一种更为温和、更为人性化的行为改变方式。社会营销理念与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上述共通性,为将其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
2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
社会营销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一个新领域里的运用。在商业领域里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运用于社会营销。概括地说,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为目标(behavioralgoals):社会营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行为改变。为了使营销计划切实有效,营销者要始终关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响目标受众,以及怎样影响。对受众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是通往切实的行为改变的手段之一,因此社会营销可以和教育、宣传工作相结合,以便发挥长期作用,使某种观念、态度深入人心,但社会营销更关注如何将观念、态度转化成行为。为了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营销者可以将最终目标划分成一些易于实现的行为步骤,并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发展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受众细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会营销不提倡“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据受众细分原则实施目标行动,来达到营销目的,让社会营销者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众细分的过程是将庞大的异质性群体划分成同质性相对较强的亚群体,划分依据就是那些会影响他们对营销策略的反应的特质,如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而更常用的划分标准是受众目前的行为、未来的计划、改变的意愿、产品忠诚度,以及心理统计学特征,如生活方式、价值观、人格特征等。这种将服务对象细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据不同亚群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将资源有效地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竞争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碍受众群体产生目标行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竞争,具体通常指能满足受众群体需求的其他行为选择或产品。社会营销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产品面临哪些竞争,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产品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竞争通常是其他解决心理障碍的途径,比如就心理咨询而言,其面临的竞争有求助于亲友、自我心理调节等,每种途径都能满足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对解决问题也有一定帮助,营销的关键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备的心理咨询的特有优势。虽然在直接提供行为指导方面,心理咨询不如求助亲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风险上,心理咨询不如自我调节,但心理咨询的优势在于让求助者获得人格的成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营销组合(themarketingmix)的运用:营销组合是指营销策略实施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推广(promotion),因而又被称为4P营销理论。从心理健康服务代价与获益的角度理解4P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获益(产品策略),降低代价(价格策略),确保服务可以方便的获得(地点策略),并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以上信息(推广策略)。
3社会营销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措施
3.1现状和需求调查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社会营销者认为,“不要急于向受众强调意识、接受程度和知识,而是应该先搞清楚人们需要什么服务,想从服务中获得什么益处,以及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障碍[16]。”细致全面的调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宣传和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状况如何?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碍或促进了学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务?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帮助我们了解心理服务的潜在需求和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便于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形式和措施,对第三个问题则能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提供依据。现阶段国内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了解主要是凭主观经验,实证数据大部分来自已经接受咨询的学生,样本缺乏代表性,难以了解学生总体情况。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应尽量使调查对象能够代表某范围内的学生总体。如果大范围的调查难以实施,则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抽样方法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推测总体。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所包括的内容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希望从心理健康服务中获得的益处,需要的心理服务方式,如个别咨询,心理健康课程,朋辈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以上调查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心理障碍的特点等展开。综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将工作范围内的学生总体拆分成同质性较高的亚群体,然后针对每个群体的特点进行宣传和干预。
3.2有针对性的宣传有时候,心理服务的潜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服务,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帮助,还可能拒绝帮助,这使得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社会营销理念下的宣传不仅包括告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存在以及获得途径,更应该告诉学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务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基于现状和需求调查结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据亚群体的特点制定宣传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询服务的宣传而言,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咨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识别心理障碍,这时要重点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判别,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学生对咨询有基本了解,但因为对咨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选择不求助,这时强调咨询的专业性和咨询效果是宣传的重点。有些学生本身已经有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建构积极的求助网络,强调平等人文的咨询关系,尝试提高他们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们对咨询风险的预期,来促进专业求助行为。
3.3层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预心理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的调查将学生细分为不同的亚群体后,层次化干预即针对这些亚群体的特点,给予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干预。国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划分标准实施分级干预,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鉴。例如,美国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分级制度,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划分为不同级别,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日本大学的心理辅导由三级不同的心理援助构成,一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性的,其目的是促进发展和适应环境;二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在学习、心理、社会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三级援助服务的对象是有特别援助需求的学生,如那些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学校都要开展相同的活动。鉴于国内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资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和知识普及解决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用团体辅导、朋辈辅导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要适时开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循证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干预实务工作的随意性。循证心理咨询会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获得有关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时长等方面更多、更确切的信息,这将促使他们变得更加主动,从而有效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改变动机,同时降低阻抗发生的概率。循证心理咨询也能帮助初级心理咨询师更清晰咨询目标与干预策略间的关系,即使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咨询师,也能通过循证心理咨询提供跨流派的、更为灵活的专业技术支持。
3.4层次化的分工和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性质和特点的层次化干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技能。心理健康工作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保证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不同的工作内容之间应该形成层次明确的分工体系。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重多学科整合,形成了专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专业辅助人员、教师、学生朋辈辅导员、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网络。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兼任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兼任心理辅导老师的现象。工作内容的杂糅,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很难发展精深的专业技能,因此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首先有必要厘清各个岗位主要针对哪个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后针对该层次心理健康问题所需的专业技能,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培训。例如,专职和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识别各种心理障碍的能力,心理咨询,包括危机干预的知识和技术;根据服务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团体咨询师和个体咨询师,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的技能培训也各有侧重;心理健康教师主要的工作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心理素质;而对于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即存在专业能力薄弱、针对性减弱、角色定位模糊和管理模式限制等弊端,并不适于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对辅导员的培训重点可以放在有能力识别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及时转介。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必要性
当今的世界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已逐步从从知识能力向心理素质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重要的心理转型期,面临学习和就业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保持客观开朗的心理状态,使大学生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也是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所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这种课程一般都是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以教授讲解心理学知识为主,课程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操作层面上,还未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强调心理咨询多于重视心理教育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发展,高校每年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这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毕竟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正常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开设课程和重视心理咨询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主动和学生沟通,化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境,采用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的精选课题。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为了提高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把心理教育基本理论与心理素质拓展相结合,开展对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有实质性帮助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精选对大学生有实质帮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选择上要贴近大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心理疾病预防、恋爱心理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等,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课程,能使大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大学生在实际面临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开展情情景教学方式。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更容易激发自身潜在的心理机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常规心理理论知识教学外,要更多的采用心理拓展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在创设的情景中使大学生得到锻炼,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在情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这样更容易使大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戏剧、表演以及情景剧等丰富的情景表现形式,创设出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情景,使大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其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不管运用何种表现方式,都要突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题,通过情景教学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训练和提升。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为了让大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效果向纵向发展,就必须有意识的针对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教育,要鼓励大学生以他们不同的个性和认知来彰显自己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多角度发展和个性化色彩。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水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学习压力、重大丧失、恋爱失败、经济困难以及生理缺陷等,通过这种十分现实的问题来引发大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引发其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心理需求。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还可以结合表演和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表演中享受心理素质提升后带来的变化,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竞争竟会更加激烈,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除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当前的心理素质教育还处于自发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加强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确保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作者:彭景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1.由素质结构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从它的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丰富了以前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更加成熟完善。
2.从变化万千的发展形成看,学校必须得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主要在大学期间,社会、家庭、就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渐渐开始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但是灵魂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变得精神恍惚、焦躁,于是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犯罪。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急不可待。
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专业学习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美术时,我们发现,基本技巧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些心理因素却经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研究表明,提升美术生的基本功虽然重要,但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加重要,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健康心理教学机制。
二、美术活动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美术兴趣社团活动、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讲座等都是美术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心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彼此交流,学会了共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各种精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责任感等好的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让集体活动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先确定目标后研究方法的做法在实践课程中不一定可以采取,而应该达到目的和方法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能主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开展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美术活动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学生能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秩序性,能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美术作业时是自由、自主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心扉,审视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中自主独立地完成美术作业,在作业中认识自我,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养成自觉、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正好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学生努力细心的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可以锻炼抗挫折意识,调整克服脆弱心理。
三、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习美术专业时,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心理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去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坚持改善教育体制,丰富校园文化与多开展美术活动等。
1.通过老师去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的素质提高了,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成功的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是每个老师必要条件,自觉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能知道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自己以身作则和对学生的管理相结合,把情感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要知道树立心理素质教育是教授学生专业教育中应该明确提出的,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的艺术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愉悦感,才能相信老师,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在专业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