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20:1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科实验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验教学又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临床上外科技能中最共性、最一般的基本技能为打结、分离、止血、缝合等。应用标准化模型人这一实验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用最短时间和最高的效率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外科基本技能的基础,架起一座从课堂教学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则是外科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临床技能;外科实验教学;标准化模型人
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它又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之一。长期以来困扰中医医学教育的难题就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低下,临床实践能力薄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传统的教学中,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由临床见习来完成。近几年临床技能教学困难更大了,如学生人数大规模的扩招,而附属医院内典型病人在减少,并且愿意让学生查体练习的典型病人也越来越少,实践机会不足的弊端更加严重了。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社会要求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把主要的精力忙于毕业分配或考研上,没有真正重视临床技能的提高,同时身为临床带教的医生,由于心中总是亮着“医疗事故、差错、纠纷、效益”的警灯,也不会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也相对不足。学生在学校学的最多的是理论知识,因为缺乏一个很好的实验载体来训练临床技能,因此,上临床后也显得信心不足,也不敢直接面对病人。如此恶性循环,也就导致了用人部门对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看法。
大量的研究调查资料显示:许多具有百科全书一样丰富的书本知识的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后却是一名动手能力低下的临床医生,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培训才能勉强胜任岗位职责。种种高分低能的现实说明了传统的医学认知教育模式的巨
大缺陷和明显的滞后性,这也使我们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的这种“课堂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两点式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学生临床技能低下的根本症结,中间缺少了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校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实验中心联合临床外科系就外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
1 课程设置改革
除保持原开设的《外科学总论》等课程外,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自编教材,开设了《外科临床技能实验教程》临床技能课。不同以往的是,这门课程不是附属在理论课之中,而是有着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2 学生素质的要求
此门实验课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是面对大三已经见习过的学生,而且是选修的课程。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已经很系统,又在临床见习过,已经能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缺陷和社会的压力,因而在学习上往往更加主动、积极,动手参与的热情也高涨,效果更好。
3 仪器设备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载体,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在仪器设备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制,这也是本实验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1)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保证学生人手一套常规的手术器械(如血管钳、持针器、组织剪、镊子、打结板、手术刀等),克服了往年僧多粥少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转贴于
(2)因为外科技能不同于内科技能,外科的大部分技能操作都是有创伤性的,如切开、切除、清创缝合、化管疗法、提毒祛腐、拔核等,都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因此,设想让临床实际病人作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现实的。用动物做实验的实体,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动物的生理构造、解剖特点与人体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动物实体上即使能够娴熟地完成如麻醉、肠端吻合术等手术,在临床上碰到病人依旧感到手足无措,因而效果不理想。我院大外科系针对这一难题,在1996年研制开发了通用型标准化模型人(Medical Standardized Model,MSM),并于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它充分体现了使用标准化模拟体在外科有创操作教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特色,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外科有创教学由于缺乏操作平台而无法实施的传统难题,有效地解决了多脏器阳性体征、有创操作及实体训练的问题。在MSM上,可以模拟完成外科常见手术的训练,如拔甲术、静脉切开术、大隐静脉剥脱术、气管切开术、阑尾切除术、药线引流术、脓肿切除术、各种穿刺术、各种导管置入和拔除等等,并能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更新改进MSM,使其能更好地担任模拟实验教学的载体。
(3)为了能更好地扩大教学成果,节省资金,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自制了一些符合外科特点、简易可行、可以反复使用的实验教具,如打结板、各种夹板、缝合的模拟皮肤等等。
4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言堂的模式,课堂上理论知识不多讲,只是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掌握,课堂上主要进行技能要领的分解、示范、训练。
(1)首先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从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共性、最一般的技能开始:手术器械的正确握持与使用、无菌术、各种打结术、切开、缝合、结扎、分离、止血、引流,这几项基本功不管做什么样的大手术还是显微外科手术,都需要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能来完成,这也是外科医生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 〔1〕 。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学生,务必使每个学生正确掌握每项技能,课后反复地操练,第二次课上进行考核,不通过的同学,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学习,直至通过为止。这项平时成绩也计入总成绩,占30%。
(2)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后,就可以在MSM上进行一些基本手术的模拟训练,每4人一组,配备一个MSM。预先布置学生掌握诊断、手术指征和禁忌症、术前准备、手术相关解剖知识、手术方式、程序、步骤、术后效果的预测、术后处理等知识。课堂上老师进行手术示范,由老师主刀,学生担任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等角色来共同完成手术。在手术教学中,对显露出来的重要神经、血管、肌肉,都要讲解其走行、支配部位、血管的供血范围、损伤的后果等;然后再结合临床病例的提问,将基础知识作为提问的内容,使学生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回归基础,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考核方法
摒弃传统的理论笔试的方法,提出了“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模拟操作训练和考核”,简称“脑手结合”模式。
(1)首先我们根据教学大纲,以PowerBuilder6.5为开发工具,以Sybase Anywhere5.0为数据库,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模拟真实病例,建立了“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与考核病案库”。本病案库模拟出临床真实环境,可将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融合,让学生面对真实病例,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施治,逼真地再现了临床医生与病人之间“真实对话”,如同身临其境―――病案库就是一个虚拟的临床环境,学生就是诊断治疗虚拟病人的医生,因此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能恰如其分地考核出学生的真实的临床诊疗水平。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我们还在MSM的基础上,优化改良,研制出标准化外科模型人(Standardized Model for Surgery,SMS)。此模型人涵盖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能够提供各种实际手术操作,对于实施手术操作的部位,则设计出活动的模块以满足置换的需要,并设计了男、女不同的模型,来满足对于乳房疾病、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考核要求 〔2〕 。我们将各种案例顺序编号,同学随机抽签,由一名老师(主评分人)担当学生的助手,听其指挥,共同完成手术操作,还有2~3名老师负责随机提问相关理论知识等,采用主、辅评分结合的评分办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经过SMS的考核,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实际的检验,同时也不断地巩固和加深了理论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为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外科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试用的这套外科临床教学方法在98、99、00届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每届选修本课程的人数满员。普遍反应学生经过MSM、SMS的强化训练、考核后,临床实战技术得到真正地提高。改变了临床医院对于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看法,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使学生就业率大大地增加;这也基本达到了我们这次实验教学改革的初衷,完成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经过这4年成功的教学实践改革,这套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地完善,日趋走向成熟。对于未来,我们更有信心地设想―――我们将立足外科实验教学成功的经验,建立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独立开设临床各科技能课程,彻底打破传统的实验附属于理论中的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虚拟的实验系统,建立相应规模的模拟教学医院,研制出适应各科特点的教学标准化模型人,重新整合临床各科的实践技能,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医学生架起一座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坚实桥梁。
参考文献
〔1〕吴波以.外科实验教学中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4):48-49.
【关键词】外科;教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49―01
外科是一门临床学科,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比如止血、切开、缝合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学校刚毕业的实习医生,就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医院的工作,尤其外科医生,除了单独值班还要处理一些常见手术。如何应对这种要求,就必须在学校期间开展一些较高层次的外科实验,加强技能的培养,避免一到医院不知所措。但是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展外科实验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教学大纲,大部分学校只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外科操作,并不开展外科手术实验,一方面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另一方面考虑成本。本人从2007年9月开始就进行实验室腹部外科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学校实验室开展动物腹部外科实验的方法和意义。通过2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研究方法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选择500名学生参与本项目的研究。手术内容确定临床上很常见的三种腹部手术:阑尾切除术、肠吻合术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的动物统一选择家兔,之所以选择家兔是因为一方面来源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兔的基本结构和人体比较相似。当然也考虑到成本和安全性。学校外科实验室必须具备常用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比如手术台、无影灯、吸引器、腹部切开常规器械等,还应该备有实验必用药品(消毒液、麻醉剂、急救药品等)。将学生分组进行,一般每5人一组,并且分配好任务,一人主刀,两人助手,一人麻醉,最后一人就当护士。每次实验前一周每组学生由其中一人制定详细的手术过程,包括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并经每组成员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开始前2天,实验的动物只喂水,以便清理肠道。手术前4小时要禁水,并将动物清洗干净。手术实验开始,负责麻醉的学生先将动物进行麻醉,采用0.5%普鲁卡因局部侵润麻醉,等到动物麻醉之后,对动物进行手术部位备皮,然后进行切开,按照实验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事先制定的实验方案教难实行或者有更好实验方法的通知带教老师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操作。手术后妥善对动物进行护理,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可以考虑使用止血药、抗生素等药物,提高动物生存率,以便研究手术的成功率,也为下次手术节省资源。手术完成后认真填术记录和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总结所有手术记录和实验报告,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从中挑选出最好的手术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
2 结果
参与腹部外科实验教学的研究效果主要是通过全国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外科部分)来进行衡量。从参于研究的500名学生中随机挑选100名与未参加研究的也随机挑选100名学生进行比较,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并请5名以上三级甲等医院外科主任医生进行成绩评定。
3 结论
学生进入医院前就能在学校实验室开展手术实验,尤其是动物腹部外科实验,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实验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有基本的生命权利,为了人类的实验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何对待我们的实验动物,也是我们开展腹部外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饲养阶段选择最好的饲料、饲养基地要保持清洁干燥,进行手术时,也要用手术布遮住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懂得什么是人文关怀,以后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除了打针吃药以外更重要的需要关怀,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得到肯定。把动物当作病人来看待就能加强我们的服务意识,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在开展外科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布局与医院手术室相差很大,很难营造手术室严肃的气氛。经常带学生参观医院手术室和接触一些手术病人,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手术的理解与态度存在差异,在实验前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择乳猪做为实验动物,因为乳猪的解剖结构更接近与人。在制定实验项目时不要盲目追求复杂,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和节约成本。实验要有足够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3)腹部外科实验从动物准备一直到动物的康复间隔时间比较长,要求学生要有耐心,有始有终,每个步骤,每个过程都必须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求随时记录动物生活情况、伤口变化和康复情况,为实验报告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8-02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有坚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实践技术操作能力,尤其是手术操作技术更是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懂得医学理论知识,而操作欠佳,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加强临床外科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外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验教学又是教学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教学则为重中之重,是从理论认识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手术的直观认识,还提高了其对生命的理解敬畏。如何更好地、有目的、有计划训练医学生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动物实验课程的效果,为将来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外科学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现将我们在动物实验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予以分析总结。
一、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欠缺。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与临床手术室有一定的差距,使一些同学形成一种印象:“我是在给动物做实验,不是给人进行手术,不必太认真,将来到人身上我就正规了。”因此出现手术过程中不珍惜动物生命,动作粗暴,马虎行事。
2.无菌意识淡薄。对于在校基础阶段的医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临床实习,对无菌知识的认识仅是从书本上掌握的一些理论,简单机械地记忆内容,不熟悉具体的无菌操作方法的实施和意义,更未养成无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违背无菌原则的现象,如手术中手术人员随意走动,手套破损不能及时更换,手术过程中接触手术野外的物品,用于空腔脏器的手术器械未予单独管理等等。
3.手术操作不规范。由于课堂实验教学学时有限,学生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如切开、止血、结扎、暴露、缝合等,以至于动物实验课时错误使用手术器械,如将持针器用于止血、血管钳用于缝合、圆针三棱针混用等,不能正确掌握手术刀、镊子、手术剪、血管钳等的使用方法,出现手术切口不准确、刀口不直甚至锯齿状,打结不紧、线结脱落、组织缝合层次不清、密度不均匀、止血不及时等。
4.手术动作粗暴。由于医学生初学手术操作,对于活体动物组织缺乏感性认识,在手术过程中任意牵拉组织,常常由于用力过大,导致手术意外情况的发生,如肠管撕裂伤、肠系膜断裂、阑尾撕脱,甚至脏器损伤出血等,而一旦发生这些意外,医学生们往往缺乏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及时有效止血或止血不彻底,导致腹腔内出血,严重时实验动物死于手术台上。
5.手术分工不明确。医学生在动物实验手术进行中,由于术者操作不熟练,手术步骤不清晰,动作太慢不准确,导致术者、助手分工不清,甚至器械护士上台手术,而自己管理的器械又混乱不堪,旁观的同学着急,总想插手帮忙,甚至出现不戴无菌手套参与的情况等等。这些表面看似小事,但说明医学生们对手术认识的不足,没有明确的手术分工,也就没有协调一致的合作。
6.缺乏实验动物术后观察。实验课结束时,常将实验动物处死,因此手术后病情观察也就无从谈起。而临床外科手术后病情观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手术的成败也决定于术后动物的恢复情况,进一步验证手术效果。由于手术者不关心术后动物是否存活,因此就降低了其重视程度,手术的成败也就无从谈起。
二、解决方案
1.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医学生思想上对动物实验课的认识不足,我们在上动物实验课之前对学生们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强调实验动物就像临床“病人”一样,手术是在活的机体上进行的器械操作,是一项崇高、严肃、细致的工作,要尊重爱惜动物生命,力争做到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从细微处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倡导“医者仁术”,任何马虎潦草、掉以轻心,势必导致手术意外的发生,轻者增加病人痛苦,重者造成终生残疾甚至死亡。实验动物为我们医学生的成长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善待动物,从现在开始养成严肃认真的良好作风,训练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这将对其一生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针对医学生无菌观念淡薄,在动物实验课前对前面的无菌知识再进行强化训练,结合多媒体边讲边练,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们互相监督,有错必纠。深刻领会无菌原则,对医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操作,要讲明为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以理服人。有条件的话,还应抽查细菌培养,以检测是否达到无菌要求。
3.多种形式强化基本功训练。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课、技能比赛等形式,让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虽然切开、止血、打结、缝合等这些基本操作,看似非常简单,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熟练的技术,也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孰不知不管多么大型高难度手术,都是由这些基本操作组合完成的!那些资深的外科专家,最初也是从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功开始的。让医学生掌握好三基是外科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4.加强对活体组织的认识。针对医学生缺乏对活体组织的认识,老师应在动物实验课前重点讲解有生命的机体与无生命物质的区别。由于平时的基本操作练习主要是在布类、橡胶类等模拟物品上进行,随着自己的习惯任意牵拉,而活体组织柔嫩,在打结缝合时用力不当就会出现组织撕裂、损伤,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教育医学生珍惜动物,爱护机体组织的每一个细胞,手术操作要轻柔、细致,就像绣花一样,一旦出血,立即处理,遇到突况时,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逐步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将手术对机体的损害降至最低。
5.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针对手术中医学生分工不明的问题,教师应在术前详细阐明手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能,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全组手术人员听从主术者的安排,有条不紊地手术。
6.完善实验环节,增加带教实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手术系统认识,不仅要进行实验动物的手术前准备、手术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对于手术后动物的观察也不能忽略。对于手术后动物进行专门饲养观察。尽可能地增加实验辅导老师人数,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重视程度,在动物实验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操作要领的程度,实验动物手术的效果,有条件地观察手术后实验动物的恢复状况,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评价,计入学科成绩。
四、讨论
通过对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的不断摸索完善,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及学习效果,培养了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解决了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了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团队协作等精神,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手术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临床实习医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42-02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手段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学系统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1],而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教学形式[2]。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中专生,多数为初中毕业直接入校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她们年龄多不大,知识底子薄,对学习缺乏兴趣及欲望,当学习进入临床护理教学阶段时,学生多数感觉知识难以掌握,学习非常吃力,加上医学护理知识逻辑性强、系统多、术语词汇量大等特点,学生会很快对护理课程失去兴趣。2012年,我们将多媒体课件这种教学形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1班和2班学生为调查对象,1班71人,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92±1.54)岁,其中初中毕业44人,高中毕业27人;2班65人年龄16~21岁,平均年龄(17.86±1.32)岁,其中初中毕业47人,高中毕业18人,两班学生均为女生。两组学生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分组及研究方法
将1班71名同学作为研究组,2班65名同学作为对照组,在外科护理实验课上对研究组同学(1班)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授课,对对照组同学(2班)采取传统的板书加言语方式授课,外科护理实验课程结业时比较两组同学考试成绩,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多媒体课件授课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问卷共设定了10个题目,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形式、设计内容、制作质量、学生的感受等方面。
1.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制作工具的选择:课件制作时选择PowerPoint或Authorware软件进行制作,我们选择平时比较熟悉的Authorware软件进行制作,课件中的动画采用Flash软件制作,可达更逼真的效果。(2)模板设计:美观又主题突出的模板,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教学效果。设计模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背景、文字要和协调搭配;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字体规整,文字少而精;素材准备充分,课件凸显审美观。(3)教学素材的收集与准备:可通过互联网下载、拍摄标本、扫描样图、手工绘制等方法收集素材,还可添加音频于视频,并根据教学需要将素材进行剪辑和录制。(4)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和构建多媒体课件,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控制适度的信息量,做到实验内容、实验目的高度概括,实验步骤一目了然、结构清晰,实验过程科学严谨,实验结果分析透彻。(5)制作课件注意事项:内容层次清晰、分明,避免“流水账”及“目录”式表达,模板颜色与文字颜色搭配协调,实验模型的构建要有科学性,素材与实验内容紧密相扣。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考试成绩用 c2±s表示,组间平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对实施多媒体教学的1班7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71份问卷,学生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易于接受,知识点易于理解,能增强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制作仿真模拟医学操作环境,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优于其他教学方式,并希望通过该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学生也完全可以利于课件进行自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2.2 两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为(87.76±3.15)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为(81.04±2.86)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多媒体课件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护理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使学生迅速掌握外科护理各种操作技能。但是教科书中关于某些疾病的体征、处置等的描述比较抽象,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对抽象的理论不能深刻理解。我们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临床工作中真实的影像资料及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对疾病的表现有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临床实习的实际效果,比如课件中反应乳腺癌的酒窝症、橘皮样改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突眼症等。另外多媒体课件可模拟临床护理是现实场景,利于图片放大功能清晰显示人体某系统的局部解剖图,配合逼真的动画演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仅利于单纯的板书、挂图等,讲解不够充分,挂图反应的内容与现实中真实病变不完全一致,学生面对静态刻板的板书及课本,注意力会不集中,对学习丧失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插入图片、视频、动画,再配合语音特效,通过视觉、听觉双重刺激,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67.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方式优于其他教学方式,77.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提高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3.2 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易于接受
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更直观的表现在屏幕上,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在色彩缤纷、生动的情境中,扩宽了空间思维能力,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还培养了学生对信息分析及处理的能力[4]。本调查中有76.1%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更容易被接受。
3.3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集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视频等传播手段于一体,实现了视觉和听觉的充分融合[5],将各种抽象的教学信息按一定规则有序组合在仪器,复杂难懂的知识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记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3.4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护理实验课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通过演示来向学生传授各种护理操作技术[6],比如清创换药、戴无菌手套、术前洗手、各种缝合、外科手术器械的传递及使用等,学生也只能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平时操作演示过程中需要反复演练,才能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而课堂上老师的操作次数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重复练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我们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护理操作环节设置反复播放及慢放功能,学生学习时可反复操作,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强化操作技能,深受学生欢迎。
3.5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物外科与产科 课程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80-0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扩大,兽医临床上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兽医师的职业能力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兽医外产科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临床兽医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毕业后想要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展现自身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就必须扎实掌握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要提高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水平,就必须要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各种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
一、主动适应形势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形势的发展,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习主体等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实验课时间多的特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注意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消毒、麻醉、器械使用、组织分离、止血、缝合及绷带包扎等实训内容合理地穿插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让理论与技能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外科手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后,再安排一些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适合现阶段高职教学需求的手术。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应根据兽医临床实际合理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增加新的适合工作岗位的实验内容,坚决删除陈旧的、脱离实际生产岗位需求的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外科手术的专业能力;在素质能力培养方面,要根据生产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进行调整,在专业技能实训中增加职业道德、文明礼貌、敬业精神、服从意识等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总之,只有合理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才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重视解剖知识复习。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许多解剖知识,高职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动物的解剖结构,才能避免因遗忘而造成手术操作差错。由于部分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或学习上存在问题,一些学生连基本器官所在的位置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对各个部位的外科解剖层次、毗邻关系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解剖的应用。因此,在每次上实验实训课前要求学生复习回顾有关的解剖知识显得格外必要。
二、针对问题进行改革,精心实施课程教学
传统的教学存在许多不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在多媒体使用、基本操作训练、团队协作以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方面下工夫,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明确教学要求,强调课程技能考核。在上第一次实验课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告诉学生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实验考核方法等。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实验课可分为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创新实训三个部分。基础实训主要是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在这一部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实验,学习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要学会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实训主要是提高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是实训教学大纲中选做的手术项目,在这一部分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提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遇到难题,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分析与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这部分实训针对对本学科有着浓厚兴趣且基本素质较高的同学,通过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考核可以激励学生进行有目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因此要特别强调技能考核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二)改革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在教学中实行理论教育与视频教学相结合、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的必要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清晰易懂,重复性好,利用率高。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生动、有吸引力的PPT课件还可以将不易单纯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复杂的手术过程形象地表现出来,生动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由于这门课程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再加上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制作PPT课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设计图文并茂、有动画效果的教学课件,达到能够吸引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的目的,使学生很快进入课程教与学的协调状态。在练习外科基本操作和进行各种手术前首先将课件视频播放一次,然后由教师示范,接着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课的结束前,教师再根据学生操作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上进行总结指导,这样学生能很快熟悉整个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兴趣,从而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来保证实验教学的延伸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预习、复习知识,并且通过及时的答疑加深了对外科手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问题的理解。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功操作训练。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多样化、灵活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理解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演示、实验教具的展示、教师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若干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并灵活使用,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上课前,要求学生自学各种外科技能的操作要点、原理、操作等,使学生对基本操作有个模糊的印象;课堂上,先安排学生自由观看手术的基本操作和各种外科手术教学录像,然后由教师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下课后,要求学生对所学技能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的知识和技能。总之,教师必须加强组织学生进行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及绷带等基本操作的训练,才能打好手术操作的基础。
(四)注意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当前,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中。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良好的信任和协作是手术操作成功的关键,讲清单靠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手术的,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团队精神,人与人之间要合理分工,要默契地配合;强调手术前每个人都应把每个角色体验过。在具体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指导各组作好成员的分工,要求各组团结协作,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养成配合默契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过去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进行实验教学时,以教师演示为主, 整个实验是学生一切跟着老师转,整个过程都是走过场,学生提不起兴趣或者学生只进行观察或简单模仿,达不到真正的技能训练效果,更不用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变被动为主动,在不断增加学生动手机会的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布置任务和指导练习为主要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比如在一些基本操作打结、止血、缝合等,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学生碰到组织出血时常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甚至有的学生对出血产生畏惧心理,或者组织切开和分离过程中过于小心翼翼,使手术的时间大大延长,只有经过亲自实践,亲身感受,才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开设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在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要求每一名学生写一份实习体会,组织一次以班为单位的讨论课,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谈实验实训的感受,包括对老师的要求和自己做各种实验的经验每个角色的经历。由于每名学生都获得了体验每个角色的经历,每个人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往往很高,讨论的内容也很丰富。同时,老师也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到的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纠正、提示和启发。这样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气氛更好,学生学习更有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学生课后学习
由于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安全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再加上物价上涨带来的实习成本压力,如果只是靠上课时间去学习,只是靠实验课提供的物品去练习,学生不可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服务。
(一)开展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受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条件欠缺、实验经费短缺、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综合能力薄弱、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实验学时少等因素的制约,在现阶段要全面开展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可选择部分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感兴趣的且素质较高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设计性实验,即教师不再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内容,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给学生给予启发性指导。教师只负责提供思路和实验条件,具体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数据的获得等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设计性实验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有选择性地开设了设计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整个实验数据无效。因此,参与设计性实验能将学生引进科学领域,学习科研方法,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实验里,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学习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机会,并通过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兴趣倍增,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定期地开展外产科基本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赛活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学生实验需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再加上物价上涨,对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充分用有限的经费来合理购买实验动物,以及有效地利用实验动物显得非常必要。
1.充分利用动物离体组织。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练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如一些皮肤缝合、肠道缝合、打结练习,先在动物离体组织上进行练习,熟练后再在动物身上做练习。常用作练习的离体组织有:动物部分器官小肠、皮肤、肌肉等,它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市场上购买,二是动物解剖验课和动物检疫实验课用过的动物的器官。这样既可让学生操作有动物组织的那种真实感,又能减少实验活体动物的使用,降低教学成本。
2.多样选择实验动物种类。由于受到实验经费的限制,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所用的实验大动物(马、牛)购买量是有限。为了学生能熟练外科手术中皮肤切开、止血、结扎和缝合等操作技能,可利用养殖协会等学生组织,养殖兔子等小动物,用于实训教学。这样既让学生掌握相关动物的饲养技术,也降低了学生练习技能的教学成本。
3.重复多次利用实验动物。过去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课教学,很多时候每个班每门课使用的实验动物都是一次性的,做完这个实验内容后,实验动物的护理就不重视了,结果很多动物就在术后护理阶段感染细菌而死亡。这不仅浪费实验资源、造成教学成本上升,而且误导了学生只注重手术过程而忽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在进行外科教学实验时,由学生严格按照日常手术的要求,亲自完成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整个手术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完整的手术操作,而且能重复利用手术动物,降低教学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其他课程用过的实验动物,作为外产科基本操作训练的补充,也能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燕,都培双,王燕,等.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
[2]张燕,王燕,曹丽春.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4)
[3]孙素红,王竹云,杨新华,等.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4)
[4]朱志立,米娜,余汇洋,等.浅谈外科手术学动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6)
1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论/文/网 LunWenNet/Com]
2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 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 组实验,教学效率显着提高。
2.2 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 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 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 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 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 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 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 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 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
关键词:信息化;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19-02
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可以加快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势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008年遵义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中心购置设备,加快与附属医院信息化平台的连接,实现信息适时传输,为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合格验收,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非部属及重点院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信息化建设目标
信息化建设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设备和手段,模拟临床真实环境,是学生早接触临床的重要手段,以满足临床多专业教学需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卫生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医院建成了以电子病历、图像储存及传输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充分的信息资源,实现临床实验教学中心与附属医院信息的适时传输,使学习贴近临床,方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功能设计
信息化模块设计思路:用现代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虚拟技术教学;将先进的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系统、PACS/RIS系统直接运用于实验教学,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
三、信息化功能模块建设
1.影像学模块建设,医学影像学实验室于2008年建立了全数字化影像图像教学系统,与附属医院的PACS及RIS网络系统连接,实现了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与实验教学无缝连接。该实验室具有图文信息传达清晰、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等优点,教师运用该系统可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影像学科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实验报告和临床影像诊断报告练习,教师可以在电脑上直接作出评价及修改,学生可以很快查到教师的意见,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临床为教学服务。
2.虚拟腔镜模块建设,虚拟腔镜训练室由腹腔镜手术模拟器和内窥镜诊疗模拟器组成。腹腔镜手术模拟器集合基本缝合与高级缝合训练模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布操作训练模块、妇科手术模块、直结肠手术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独立模块等;内窥镜诊疗模拟器包括上下消化道内窥镜模块、乙状结肠镜模块、基本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及急诊支气管镜检查、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紧急出血处理模块、ERCP模块等。借助这一平台,可进行多学科功能性临床技能培训。每个模块包括若干病例,难度逐渐增加。此外,该系统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可在每次训练之前进行复习。虚拟腔镜实验室还对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师、研究生、规培生、进修人员开放。使用腹腔镜手术模拟器和内窥镜诊疗模拟器,学员可以在一个安全、可控制的环境下练习器械操作,适应腹腔镜、内窥镜的操作界面以提高操作技巧,缩短了临床过渡期。
3.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系统,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T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将临床工作中涉及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使其相互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遵义医学院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病人为主体,系统管理员(老师)通过网络登录服务器后台管理,设置虚拟病人的各种体征参数。学生通过网络在客户端登录后,对已经设置好的虚拟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分析结果,判断虚拟病人的患病情况,从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诊断学知识的能力。该实验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彻底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系统,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系统是通过手术室的摄像机、音视频网络服务器、传输设备、接收设备等,将整台手术过程从微观到医生操作的场景进行同步直播,使学生或观摩手术者在手术室外的区域能同步观看手术的全过程。学生或观摩手术者不仅可以看到手术的实时画面,真实观看手术的全过程,还可以通过观看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的对话以及他们之间的协调合作了解到手术过程中的实时情况及注意事项等。通过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系统能清晰地观看手术医生的操作过程和聆听医生的讲解,实现了标准化手术示范教学,提高了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大大增加了学生观看手术过程的机会,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实验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网站建设可为实验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且是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支柱点之一。本中心建立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网站以及各实验室网页,定期对网页数据及内容进行更新。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实验教学课件、实验教学安排、视频资料等均实现了网络化,同时开辟了实验室开放预约栏目,设置了实验开放项目、开放时间等。通过网上平台,反馈实验教学信息,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与交流;加强了中心与实验室之间、各实验室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互通。
四、信息化管理
1.建立管理制度,为使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上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因此,中心制订了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影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虚拟腔镜实验室管理制度、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管理制度、外科手术学视频直播系统管理制度等,以确保信息化实验室及各功能模块的有序运行。
2.完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建立实验室开放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是实验室开放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中心实行实验室定时开放、网上预约开放的运行机制,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面向社会开放提供方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通过校园网络登录实验室网站预约想要进行的实验,使实验室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高效分配;同时,该系统还可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评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既节省时间,又大幅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充分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水平,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过程。我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尤其是实验室对数据和内容及时更新,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09]5号[Z].
[3]杨英慧,周振军.实验教学网站资源建设的设计及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2-13.
[4]顾留华,夏海兰,党传升,等.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57-159.
[5]赵延红,习博,郭辉,等.对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平台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8):87-89.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教学教改革项目(F-554)。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29-01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其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实验教学,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主动探索,提高其动手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应的职业素养,不仅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以及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和拓展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视和加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夯实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职业学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优化实验课程建设,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1、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电工电子实验的许多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在经过基础性实验训练后,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针对一些制作类的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边学边做边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在实验教学手段上,注重融合信息化教学优势,加大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虚-实”结合,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
2、充分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各实验室在完成计划的实验教学任务之外,实施对学生充分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为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完成电子设计与制作、科技创新实践等活动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电子设计制作竞赛、第二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兴趣,实验室提供一定的经费、器件、设备和技术支持,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得到意志和能力的全面锻炼。
3、强化教师能力素质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应通过多种途径,下大力开展相关教师培养工作,除了提供必要的交流和考察学习机会,还要拓宽教师培养和引进渠道,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制订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实验设备,指导学生开展课程实验和相关综合性、应用性、研究性实验;组织开展先进教法研讨和观摩活动,将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实验指导能力和实验教学质量。
4、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实验考核方法改革,将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向“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转变,对实验考核实行“三个结合”,即: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结果数据相结合;平时实验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相结合。以考核方式、方法的改变,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着眼于教学的全系统、全过程,完善实验室建设 在规划实验室建设时,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整个教学过程的特点和需要,从教学全系统、全过程的角度对实验室实行统一规划。树立以学生为本,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提高素质为宗旨的实验教学观念, 建立多元化, 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创新性实验为龙头、综合性实验为支撑、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形成知识层次相互衔接、资源相互共享、设施配套齐全、先进实用的实验体系;在实验设备建设方面,注重实验手段与设备的“虚”与“实”相结合。
2、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电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不断涌现,我们的实验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在实验内容上充分吸收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处理好实验教学内容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关系。采用电子设计仿真软件(EDA)等新工具、新方法,开展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研究,将传统实验教学和现代实验手段相结合,使学生学习掌握新的设计工具的使用,不断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3、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涵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既是实验室工作的规范指南,更是实验教学的基本物质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管理除了设备仪器管理外还应包括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分类,将其对应的技术资料、维护手册、操作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资料进行分类保管,为开展经常性维护,及时保养,及时维修等工作提供支持,保证实验教学设备完好率,使之在实验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搭建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1、搭建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平台 在落实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创新实验室,配备相应的测试仪器和制作工具,拨给创新实践活动专项经费;通过举办“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组织“科技论文评比”、开展各类“课外创新小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搭建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浓厚创新实践和学术氛围,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创新实践活动构建必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
2、加强对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应该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途径长期、持续的坚持开展下去。为保证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由相关职能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和部署、统筹协调,在教学安排中,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加强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为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指导队伍,使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切实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求真务实精神和开阔前瞻的国际视野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504-02
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任何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才能更好解释各种生理现象,实验教学环节一直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技术的运用能力,因此,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各种应用。
1 概述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表现
1.1 强化教学概念。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掌握的是一些基本生理知识,对于临床的运用和技术实际上的操作,是很缺乏的,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采取实验的方式得以回顾和证实,是对理论知识的再一次巩固和提高,也是强化所学的一些概念,运用实验的方式更好的得到实践的升华,是自我寻求知识点的客观需要。
1.2 综合培养素质。在生理学教学阶段,实验教学的融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全方位培训,通过实验教学手段的更新,尤其是与临床教学相结合,譬如,在脑外科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动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之中,形成实践经验的累积和应用[1];同时,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并通过总结病例特点,提出可能的诊断,继而进行鉴别诊断,老师归纳、总结,作出正确的诊断,指出错误诊断及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透过临床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分析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
2.1 实验讲解不科学。在要进行试验之前,有些教师生怕学生掌握不够,就会从多方面给学生讲解,由于指导性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时间太短,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不知所以然,往往效率不高,实验质量欠佳,而且容易发生事故;同时,指导性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时间太长,对需要讲什么,重点讲什么心中无数,把握不准,讲解时随意发挥,示范操作时面面俱到,不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和操作空间,挤占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时间,使学生失去新奇感和动手欲,实验效果同样不好。
2.2 实验准备不充分。在进行具体实验之前,学生要做好各项重要的实验准备,尤其是实验中会出现手术复杂、机械繁多、操作流程多、技术参数多、临时现象层出等一些现象,如果没有仔细思考,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尤其是学生在自行实验时,不熟悉手术流程和器械的运用,对各种准备不充分,也没有建立实验的目的性研究,就会造成实验过程中出现很大误差,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探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性应用
3.1 强化与临床实践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之中,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在结合生理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各个专业有目的性的调整实验教学课程,对不同实验项目给予专业性的分析和具体设置,尤其是要结合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与临床多结合。在强调与临床实践实验教学结合的具体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操作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实验项目,要全面细化每一个实验教学环节[2];并对一些常规性的项目,如血型鉴定、体温测量、脉搏、血压测定、心音听诊、心电图操作等,也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得到训练提高。同时,对于一些临床教学方面的知识,譬如脑外科动手能力等,既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要在实验操作中长知识,应该要多接触临床技能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临床试验教学中,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动手能力上也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3.2 侧重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侧重点还是临床工作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实验技能训练,尤其是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生理学实验教学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对手术的操作流程以及病理、病状有一个相应的认识,譬如,在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进行动物麻醉的实验过程让高护专业的学生学会给动物注射,掌握基本静脉注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止血钳、结扎、缝合手术切口等一些实验技能掌握[3];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引导的整体性,将各种护理知识、临床操作、原理运用等通过带教的方式,把医学相关知识与临床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思维水平高底、思维品质的优劣、思维速度快慢都得到全部的锻炼和提升。
3.3 细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单盲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就是对实验中所用的药物进行编号,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用的可能药物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可以采取分批开展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小组试验操作中进行讨论,从不同的实验训练中总结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4]。同时要注重实验后的讨论和小结,教师可以对实验情况简评,从不同的表现来分析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的效果,适当鼓励和表扬,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指出,对具体操作的规范上着重提出,适时的将实验内容联系临床及生活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
4 总结
生理学实验教学是一个侧重临床操作训练的主要技术运用过程,尤其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所学医学知识以及实际操作、临床运用的需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知识引路人作用,也要从学生实践操作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细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设备,提高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同时为输送临床实习医师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宏,李天书,张文杰.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探讨.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2] 郭俊梅.启发式教学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3期
【摘 要】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课题实践中,教师研读了多本有关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并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科学教育的资料,不但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提高了有关科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而且,在生物实验教学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思考也更具有前瞻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师素质
一、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点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探究性实验教学在以下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1.激发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兴趣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可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稳定、持久的兴趣,同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与设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学生能从实验现象、生活经历入手,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完成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唤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并使之自觉转化成为学习生物的动力。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搜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并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实验、主动观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开拓创新思维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觉地遵守实验规则,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当出现与预想不同的现象时,认真分析原因,尊重事实而不弄虚作假;通过实验来探究、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养成了尊重前人劳动成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二、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老师的影响
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课题实践中,教师研读了多本有关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并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科学教育的资料,不但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提高了有关科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而且,在生物实验教学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思考也更具有前瞻性。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应变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视实验教材为法宝,不加取舍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不是将实验作为研究课题,让学生去探究、去创造设计新的实验,也不去加宽学生的知识面,只要求学生按照大纲要求去做。在探究教学中,要求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判断反思,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探究性实验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从而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能驾驭实验中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及实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改变理科教学重理论研究轻实验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和深刻认识实验教学的多重教育教学功能。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意义,明确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更新教学方法,提倡探究精神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法,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方法的变化,做好“提问”的示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学生不会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而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运用探究教学,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在实验教学中,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教学观,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把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组织成主动参与探索科学问题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由于探究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的,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覆盖了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到信息利用的全部领域,学院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本科专业。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1年,由各系专业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而成。
教学实验中心负责校级31个相关专业各类型实验教学任务,包括电工学、电子学、电机与电力拖动、C语言程序设计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信息工程学院8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任务;负责学生的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及各种相关专业大赛的指导任务和科学研究及对外服务。
几年来,教学实验中心按照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进行建设,坚持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后,中心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在北京市的资助下,中心又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环节的资源投入,包括实验设备的购置、实验教学人员的引进、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等。现就实验中心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在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为下一步的建设指明方向。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9人、副教授12人、工程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20人、学士学位10人,形成了层次鲜明的实验教学梯队。
现有设备近4000台(套),其中,大型设备近40台(套),设备总资产近4400万元。使用面积3958平方米。每年开设实验课程总数4439门次,接待学生20730人,年人时数376595小时,各专业的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达到90%以上。
专业课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校对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日益重视,学校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员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了大批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改善了我校专业实验室条件,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到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提高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相比,我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然而专业实验教学对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其在今后工作中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成效,是我校教学体系完善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岩石力学实验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实验教学课时少。岩石力学课程共设48 个学时,实验课仅为4 个学时,占总学时数的8.3%,导致很多课程中涉及到的实验不能去做,不能满足实验的需求。
2.2 实验教学方法不完善。采矿工程专业每个班约35 人,一般分为两个组进行实验,由于实验课学时少,学生人数多,实验设备数目少等问题,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进行实验的机会,甚至有的实验只是教师进行演示,而非学生亲自动手做。
2.3 实验教学内容太单一。在实验教学大纲中,岩石力学课相关的实验仅包括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岩石抗拉强度试验两部分内容。这两个实验均属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太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4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长期以来,采矿专业实验教学从属于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结束后,一般不单独计成绩或不计成绩,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实验完成质量的好坏,在课程考核中几乎得不到体现,使得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
2.5 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实验教学课时少、教学方法不完善、教学内容太单一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专业实验室在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 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作用,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3.1 增加实验教学学时。为了弥补实验教学学时少的不足,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数,可以将原先纯理论讲授的部分内容在实验室来上,我们也可以结合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本科生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支持。
3.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在原有实验课基础上,增加岩石的剪切实验、岩石的点荷载实验等验证性实验,还可以根据开放性实验课的特点与要求,增设设计型、研究型实验。
3.3 完善实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的现象。可以借助实验录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有实验教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动手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
3.4 加大实验教学考核。为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变。实验课考核成绩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改为由岩石力学实验室教师来评,实验室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等给出实验课成绩,同时应加大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的比例。
3.5 加强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建设。在硬件条件建设方面,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为实验室购置实验教学必备的仪器设备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在软件条件建设方面,通过改善实验室环境,增强实验学术氛围。
3.6 增强激励机制。学校应对实验室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专业实验室教师投身到实验教学改革中去,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尽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