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家肖邦

音乐家肖邦

时间:2023-05-29 18:0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家肖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家肖邦

第1篇

重返音乐故乡(二)

2003年秋天,我再次访问欧洲,这次欧洲之旅中最难忘的日子是在奥地利。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我参观了音乐神童――宫廷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故居。萨尔茨堡依山傍水,绿草茵茵,古典的街道、别致的老房与音乐教堂重现当年莫扎特在这里生活的情景。18世纪欧洲文明的古典与文化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这神圣的文化与田园交融之地,诞生了伟大的莫扎特,莫扎特只活了35年,但他留给了后人626部音乐作品,包括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安魂曲》。整个萨尔茨堡的广场上终年回荡着《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等世界名曲。第二天,我们来到被誉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走进闻名遐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花80欧元欣赏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奥地利音乐家演奏的交响乐。金色大厅演职人员的彬彬有礼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的高度赞赏。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在瑞士的苏黎世的湖边漫步时,与德国音乐家不期而遇,我们用英语聊天,很快就熟悉起来,他们是从德国柏林专程到苏黎世作巡回演出的。在欧洲,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素养比较高,各大城市都有一流的音乐厅,世界各地著名交响乐团长年在那里演出,场场爆满。德国音乐家对我说,演出还有三个多小时才开幕,他们先出来旅游。他们觉得在湖滨公园碰上了能说英语、喜欢交响乐的中国人,非常高兴,于是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演奏会。在这群音乐家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苏黎世国家音乐厅,听了一场经典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音乐会。

2007年5月,我在德国首都柏林参观了位于菩提树下大街5号的洪堡大学对面的柏林德意志国家歌剧院,这是世界一流的歌剧院,当年贝多芬、莫扎特都曾在这里演出。歌剧院的门楣上装饰着音乐女神、喜剧女神、悲剧女神和欢乐女神,是普鲁士财政大臣于1733年修建,女神亭亭玉立,惟妙惟肖,歌剧院雄伟壮观。在德国,音乐是人民大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德国东部的著名会展城市莱比锡访问时,我还慕名参观了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巴赫的纪念馆和雕像。巴赫一生创作颇丰,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音乐文化遗产,他的影响和音乐作品代表了欧洲音乐的一般发展历程。在莱比锡国家大教堂前,是一座五米多高的巴赫铜雕塑,上面镌刻着“巴赫1685―1750”。雕像前来自各国的游客纷纷驻足留影。巴赫生前曾在这个教堂中进行创作并为教堂演奏祈祷乐曲,教堂里不仅安放着巴赫的遗体和铜雕的墓志铭,还陈列着巴赫生前的创作手稿、使用过的大提琴、小提琴。浏览这些遗物,我感到一种崇敬之感油然而生,他的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赋格的艺术》《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在心中响起。

巴赫在世时,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后来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和无懈可击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而且,他的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所以,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2007年春天,我到波兰华沙参加国际书展,心情激动地来到了肖邦的故乡。在机场就能看到肖邦的汉白玉雕像,而华沙机场也叫肖邦机场。5月的华沙,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我慕名来到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沃拉的乡间小村,这里是音乐诗人肖邦的故居,现已开辟为肖邦纪念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让音乐力量与爱国主义完美地统一起来,世人称他为音乐诗人和国家的象征。肖邦故居周围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还有一片片苹果园和樱桃树以及绿茵茵的草坪。与1891年秋天建成的肖邦纪念碑相望的那幢古繁茂树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大门外面是卖肖邦纪念品的商店,房子里面摆着一架三角钢琴。肖邦的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给肖邦小时候最温暖的爱和最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只活了39岁,却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至今肖邦故居中还不断为各国游人播放他的《第一钢琴叙事曲》等名作。

2008年1月,来自音乐诗人肖邦故乡的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到中国南宁举办“新年音乐会”。新年音乐会上演奏了世界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匈牙利波尔卡》《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和《拉德茨基进行曲》,还演奏了中国作品《红色娘子军组曲》,优美的旋律打动了听众的心,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舞台的休息室,我用英语与来自波兰的音乐家交流,并拿出了2007年5月我在波兰肖邦公园、肖邦故居、肖邦雕塑和华沙老城雕美人鱼旁边的留影给波兰艺术家看,这引起了全团音乐家的极大兴趣。他们想不到在中国南部的城市,居然有人去过他们的首都华沙,而且热爱音乐诗人肖邦,了解他们的国家,他们为此激动,欢呼雀跃不已,纷纷与我亲切地握手,合影留念。

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形象思维和抽象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所有一切重要的仪式、庆典和节日,都要以音乐作为伴奏才能使活动变得精彩和庄严。听音乐能使人变得聪慧,使人们变得理智,21世纪人们走向太空寻找智慧生命的最重要方式就是播放各种音乐。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它就如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一部部鸿篇巨著,给人们以回忆,以遐想,以欢乐和向往。当优美的音乐旋律伴随着你,一切烦恼便会瞬间消失,你会变得理智而充实,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失去音乐的世界,将是苍白无力和难以想象的。

第2篇

今天,我想谈谈两位被遗忘的波兰作曲家:多布尔津斯基及莱塞尔。虽然他们的国籍一样,但却分属两个不同时代,音乐风格也有些不同。

按照时间顺序,应该先谈莱塞尔。

莱塞尔(Franciszek Lessel,1780-1838),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780年出生于华沙。父亲是波希米亚人,出生于现在德国的Eula,也是一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和教师,1780年因受雇于波兰王子萨托里斯基(Czartoryski)而移居华沙附近的Pulawy,所以莱塞尔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其音乐启蒙教育受之于他父亲。

由于不清楚将来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莱塞尔于1799年十九岁时去维也纳进一步深造。他先进了维也纳工学院,获得建筑学位。同时,他并没有忽视音乐方面的发展。最终,他的音乐才能得到了奥地利大音乐家海顿的注意。海顿收他为学生,教他交响乐、室内乐和声乐作品的作曲技巧,还把莱塞尔介绍给贝多芬、凯鲁比尼、克莱门蒂等住在维也纳的大音乐家。海顿和莱塞尔的友谊以及师生关系保持了整整十年,直到海顿在1809年去世,莱塞尔才离开维也纳回到波兰。

1810年1月4日,莱塞尔在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举行钢琴演奏会。接着,1810年3月3日,他又在华沙国家剧院举行演奏会,首演他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14号),这是第一次公开上演的波兰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音乐舆论界对他的作品和演奏好评如潮,有一则评论说:“他的演奏和作品,不但使人吃惊,而且也赢得公众的喝彩……他的钢琴演奏技术可与大师相比……他追求的是最高尚的艺术境界。”约瑟夫・艾尔斯纳(Józef Elsner,1769-1854)――当时华沙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也是肖邦和我下面要谈的那位多布尔津斯基的钢琴老师――听见莱塞尔的钢琴作品时,把莱塞尔称作是一位“坦诚真率的作曲家”。

后来,莱塞尔回到维也纳,开了一场演奏“音乐玻璃杯”(musical glasses)的音乐会。当时,用音乐玻璃杯演奏曾经流行过一阵子,据说有一百多位作曲家为这种乐器作过曲,其中包括莫扎特、贝多芬、亨德尔等。

不久,据说是由于“某种不幸的个人遭遇”(A personal tragedy,见《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莱塞尔于1822年放弃了音乐事业,去乌滕堡(Württemburg)玛利亚公爵夫人的庄园当主管。1836年,他成了波兰首都附近马里蒙(Marymont)地区农村学校的视察员。1837年,莱塞尔转去皮阿德尔可夫(Piotrków)任职,直至1838年12月26日在该地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莱塞尔的主要作品是器乐曲。他写过五部交响曲,还有不少室内乐、钢琴独奏曲、钢琴伴奏的歌曲等等,人们把莱塞尔视为波兰钢琴伴奏歌曲的创始人。莱塞尔比肖邦早出生二十年,早去世十一年,所以是属于古典主义后期的一位作曲家,是肖邦的前辈。他的音乐受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响很大,是古典主义风格发展的极致。他的音乐结构整齐、简洁,风格明快、悦耳,注重旋律,曲调高贵而华丽。慢板乐章抒情而具歌唱性,已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莱塞尔音乐中常用波兰民族音乐的旋律,很有波兰特色。

莱塞尔与肖邦不认识,因为肖邦十二岁时,莱塞尔已经退出音乐界。但是,肖邦一定听过莱塞尔的那部钢琴协奏曲和一些室内乐作品的演奏,因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莱塞尔的作品时常在华沙演出,所以,肖邦一定多少受到莱塞尔音乐的影响。

另一位波兰音乐家多布尔津斯基

(Ignacy Feliks Dobrzyski,1807-1867),比莱塞尔晚出生二十七年,所以是属于后一辈的波兰作曲家。他1807年2月25日出生于波兰佛里尼亚省的罗曼诺夫(Romanów, Volhynia)。他父亲同样是位作曲家,曾在罗曼诺夫公爵依林斯基领地的教堂任唱诗班指挥,小多布尔津斯基的早期音乐教育就是来自他的父亲。

多布尔津斯基的音乐天才很早就显示出来,在家乡时,他被人称为钢琴“天才儿童”。1825年,多布尔津斯基十八岁,他去华沙,当了上面提到过的艾尔斯纳的私人学生。他把他十七岁时作的两首曲子拿给老师艾尔斯纳看,一首是《D大调音乐会序曲》(作品第1号),另一首是《降A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2号)。以要求严格出名的艾尔斯纳看到这些成熟的作品大为惊奇,第二年就介绍他进华沙音乐专科学校当他的作曲学生。同年,肖邦也进了这所学校跟艾尔斯纳学习,于是多布尔津斯基就和肖邦成了同班同学,肖邦比多布尔津斯基小三岁。在学校,艾尔斯纳给这两位学生的评价几乎一模一样:对多布尔津斯基的评语是“有非同寻常的才能”,对肖邦的则是“有超群出众的才能”。1827年,艾尔斯纳为多布尔津斯基在华沙组织了一场音乐会,让他指挥演出他自己十七岁时写的那首《D大调音乐会序曲》。

多布尔津斯基与肖邦不同,他除了钢琴曲以外,也写交响曲和室内乐。他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15号)在维也纳作曲比赛上得过奖。1939年,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演出过这部交响曲。多布尔津斯基的歌曲在波兰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很流行。

十九世纪上半叶,室内乐这种音乐形式在波兰还不是很流行,但多布尔津斯基却写了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第7、8和13号)、一首钢琴三重奏(作品第17号)、两首弦乐五重奏(作品第20、40号)和一首六重奏(作品39号)。这些作品不但在华沙很受欢迎,而且也得到柏林音乐界的赞赏。1867年10月9日,多布尔津斯基在华沙去世。

关于唱片,我有五首莱塞尔作品:一首钢琴协奏曲、一首三重奏和三首管乐重奏曲。我有九首多布尔津斯基的作品:五首夜曲、一首二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和一首弦乐四重奏。以上这些乐曲都收在我的五张唱片上。

第一张唱片就是那四张一套、荷兰Brilliant Classics公司2003年出品的唱片中的一张。这套唱片有个总标题《十九世纪夜曲之艺术》,其中最后一张唱片中收有多布尔津斯基的五首夜曲。

第二张唱片是莱塞尔和多布尔津斯基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波兰Narodowy Instytut Fryderyka Chopina公司2011年的产品,由英国钢琴家霍华德・雪里(Howard Shelley)担任钢琴独奏,Sinfonia Varsovia乐队协奏。

1)莱塞尔《C大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第14号)

2)多布尔津斯基《降A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2号)

莱塞尔的这部协奏曲风格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协奏曲很像,基本上还是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柔板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很强,已有肖邦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子。

至于多布尔津斯基的那首钢琴协奏曲,初听之下,其风格与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实在太像了。再仔细研究一下,发现多布尔津斯基的钢琴协奏曲写于1824年他十七岁时,那时他还没有跟艾尔斯纳学习钢琴或作曲。而肖邦的两首协奏曲则要到1830年肖邦二十岁时才写成,比多布尔津斯基的那首协奏曲晚六年。看来,在钢琴协奏曲上,肖邦受了他同学作品很大的影响。

第三张唱片是莱塞尔的三首管乐六重奏,由德国单簧管演奏家克洛克Consortium Classicum乐队中的六位管乐家演奏,是德国MDG公司2008年的产品:

1)降E大调第四管乐六重奏

2)降E大调第三管乐六重奏

3)降E大调第一管乐六重奏

这几首曲子明显的受到海顿和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影响,相当轻松、悦耳。另一方面,差不多每部七重奏中都明显采用了波兰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曲调,波兰风味极其浓重。

波兰1795年开始被俄国等邻国统治了一百多年之久,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恢复独立和。在此期间,波兰知识分子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反对俄国沙皇的统治,比如多布尔津斯基就写过一首名叫《致母亲波兰》(To Mother Poland)的爱国歌曲。为此,他去德国访问演出后回国时,在华沙的俄国当权者还一度不让他入境。

第四张唱片是波兰Dux公司2011年出品的三位波兰作曲家的三首重奏曲,用不同组合的乐器来演奏,由威达赛克(Roman Widaszek)演奏单簧管,托马赛伍斯基(Tadeusz Tomaszewski)演奏圆号,多曼斯卡(Joanna Domanska)演奏钢琴:

1)多布尔津斯基:单簧管与钢琴二重奏(作品第47号)

2)莱塞尔:钢琴、单簧管和圆号大三重奏(作品第4号)

多布尔津斯基的这首单簧管曲子好听极了,很可能他是受德国音乐家韦伯《单簧管二重奏》的启发而写成此曲的,但是乐曲的风格则完全是波兰的、浪漫的、肖邦式的。

第五张唱片是波兰Dux公司2006年出品的两位波兰作曲家的三首弦乐四重奏。可惜多布尔津斯基的只收了一首,由Camerata四重奏团演奏。

多布尔津斯基:《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作品第7号)

第3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钢琴音乐肖邦夜曲

浪漫主义艺术源自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它突破古典传统形式,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浪漫主义艺术滋生了诸多浪漫乐派音乐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音乐体裁的写作,由此催生了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如艺术歌曲、特性曲、各种标题音乐等。浪漫主义音乐家当中,肖邦是唯一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诗意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特别是他的夜曲,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的钢琴化,内容丰富并具有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神韵,是肖邦“钢琴诗人”的重要标志。

肖邦,1831年出生并成长于波兰华沙,曾在华沙音乐学院就读。从小在浪漫主义的气氛中接受着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教育,但他对既定形式的古典作曲体系并不热衷,他喜欢利用空闲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时的肖邦已经体现了对于钢琴音乐的专注和自由的作曲风格。①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作曲家,肖邦在巴黎追求艺术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他与柏辽兹、李斯特、梅耶贝尔、海涅、巴尔扎克等音乐家和诗人、文学家建立了友谊,与女作家乔治·桑有着多年的爱情生活,深受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肖邦的大多数钢琴夜曲(共21首)正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肖邦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即终其一生集中于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这在浪漫主义音乐家中绝无仅有,而夜曲正是肖邦最为真诚的内心流露和细腻敏锐的情感表现。首先,与乔治·桑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影响。这段恋情使得肖邦不仅成为闻名一时的钢琴演奏家,更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而名垂千古。正是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时期,肖邦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包括大量的夜曲。乔治·桑的影响和对肖邦创作天才的发现和“爱护”,使得专注于在钢琴上表现自己的内心与情感的肖邦,能够摆脱参加“沙龙”活动与频繁演出的束缚,潜心于钢琴音乐创作,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别是夜曲提升到高度的艺术境界,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同时,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肖邦夜曲的灵感与激情。独特的创作经历使肖邦夜曲具有了不为世俗尘染的深刻内省与丰富细腻的情感表现特征。

夜曲体裁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获得了很大发展,它虽不是肖邦首创,但肖邦真正创造了这一体裁的强烈艺术性并赋之于深刻的美感。“浪漫主义在客观上扩大和加深了音乐心理刻画的能力,丰富了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②肖邦的音乐创作奠定在古典音乐传统基础之上,但其中却充满了敏锐细腻、富于诗意的感情,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浪漫主义音乐形式“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体现了他富于独创性的浪漫主义精神。

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费尔德(JohnField)首创夜曲这一形式,为肖邦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一种适合他发挥艺术天分和表达艺术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费尔德的夜曲大多为单乐章,通常左手为分解和弦,旋律气息较长,音乐带有乡愁气息。对于费尔德的夜曲,李斯特作过这样的描述:“它的丰富旋律与和声总将我带入孩提的岁月中。”③显然,它的情感表现较为单一。总体上,费尔德的夜曲比较简单,“缺少生命力,伴奏过于单调,音响苍白,结构上缺少内聚力。”④肖邦将这一音乐形式加以发展并使之达到了高度的完美。在音乐形式上,肖邦的夜曲虽然也在左手(声部)采用分解和弦形式,但和声语言极其丰富,旋律则修饰精美、发展自由,常常形成肖邦所特有的华彩性装饰。这些使得肖邦夜曲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深邃和深刻,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理想形式”。夜曲这一体裁并不一定与夜晚密切联系,而是要捕捉一种“寂静中的浪漫情怀,阴郁里的热情”。肖邦夜曲“包罗万象”,它所表达的不是单一的忧郁和伤感,不仅充满幻想和激情,个别的还有戏剧性冲突,而这正是浪漫主义丰富情感的表现和本质特征。对此,从李斯特对肖邦夜曲富于浪漫主义文学色彩的赞誉可窥见一斑:“费尔德所赋予它那害羞、诚挚、柔和的情感,已被奇怪而陌生的效应所取代。只有一位天才具有这样的风格,能将之加入所有的乐章和善感的热情之中,并保持它原有的温柔以及缓缓的宣泄而出的热望。他使这些乐章溢满悲哀的情绪,并以最深沉的哀伤来为他的幻想着色。”⑤在热情洋溢的赞叹之余,李斯特更明确地指出,肖邦对夜曲“所赋予的出类拔萃的灵感与形式”的高度成就,是“永远无法超越或与之并驾齐驱的”。⑥肖邦善于吸收古典音乐大师以及同时代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艺术特点与成就,其夜曲创作在对古典主义音乐和其他浪漫主义音乐形式的融会贯通基础上,更体现了肖邦风格式的独特创新。正如浪漫主义根植于古典音乐的坚实基础之上,古典音乐的根基也决定了肖邦夜曲所具有的高度艺术表现力。肖邦在学习钢琴音乐之初,就已经循序渐进接触了巴赫、莫扎特等人的音乐作品。而肖邦自幼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喜欢在练习钢琴过程中即兴演奏或创作乐曲,这些为他日后创作出非凡的艺术作品奠定了基础。在肖邦夜曲中,有时会出现复调与线条的穿插,复调大师巴赫作品的深刻影响毋庸置疑。但是,由于肖邦的巧妙吸收和运用,它所展现的已不再是巴赫式的深刻和哲理性,而是丰富了的肖邦的独特风格,如肖邦作品Op55no·2,即采用很多复调手法,但作品激情处似“波涛汹涌”,中间部分则似两个情人之间的对话,这正是对大师的创作艺术个性化吸收的体现。肖邦夜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等情绪,(转第100页)(接第90页)也与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大师的奏鸣曲中的亲切、宁静或是激动风格的影响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只是,肖邦夜曲所表现的情绪更加丰富而微妙,并具有强烈的“肖邦风格”。如肖邦夜曲Op.27No.1,作品织体丰满,力度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中间织体的写法和运用带有明显的贝多芬风格。

浪漫主义旋律具有的抒情性特点,使它可以尽情地表现情感。肖邦夜曲具有强烈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其中,意大利歌剧中优美抒情的咏叹调,也是影响肖邦夜曲创作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同处于19世纪的歌剧作曲家贝里尼,与肖邦有着深厚的友谊。贝里尼的歌剧风格朴素,情感表现具有一定深度,正是肖邦所钟爱的风格。特别是贝里尼歌剧那富于变化的曲式与旋律中悠长气息,对肖邦的影响很大。但是,肖邦巧妙地将其吸收融化并转化成了器乐化的内心独白。在肖邦的夜曲中,贝里尼意大利歌剧中华美醉人的旋律,褪去了热烈的舞台气息,转变成了委婉细腻、如泣如诉的内心吟唱。肖邦的钢琴夜曲极富个人特质,其旋律悠长深广,装饰精美;在表现手法上,展开自由,变奏手法精细,似中国山水画中化境的、自由自在的线条艺术。其“出现于任何一小节中的无比迷人的旋律,甜甜的伤感及洗练的处理,是无法效仿的”。⑦在这一点上,肖邦的创作艺术令人称叹。

肖邦夜曲不能用优美的夜景和简单的忧郁来概括,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感彩。悲剧性冲突与激烈的感情表现,乃至情感上的跌宕起伏,这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也是肖邦夜曲(特别是后期创作中)所独有的。其中,作品Op.48No·1集抒情性与戏剧性为一体,是肖邦夜曲中最成熟、最重要的一首。典型的动力性再现的三部曲式,其主题朴实、哀伤,乐曲的中间部分与之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宗教性的意境,其旋律发展,和弦写法类似于圣咏。作品中间部分突然转入教堂风格,由严肃悲哀发展为激昂慷慨直至无法抑制的地步,主题在最后的反复再现时完全转变了情绪特征。这是肖邦夜曲中的精品,被西方人称为“戏剧性的夜曲”。感情的发展非常富于戏剧性,从焦虑不安到最后的悲愤交加的情绪,极具发展动力。这部作品的许多细微处也体现着戏剧性特点,如69—73仅4小节内,力度即从很弱(pp)到很强(ff)迅速变化。

总之,肖邦以其淋漓尽致的浪漫手法,结合自己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变化,为夜曲这一音乐形式注入了鲜活持久的生命。夜曲不仅是肖邦最具“钢琴诗人”的浪漫气质的内心吟唱,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中魅力永存的一朵奇葩。

注释:

①⑤⑥(英)埃蒂斯·奥加著.肖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②蔡良玉.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念,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③(英)埃蒂斯·奥加著.肖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④张式谷,潘一飞编著.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⑦(日)属启成著.名曲事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35页.

参考文献:

第4篇

10年前,18岁的李云迪代表中国参加了素有“钢琴奥运”之称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并一举夺冠,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音乐家。10年后,这位已成为国际级钢琴大师、被誉为国宝的年轻钢琴家,为了纪念伟大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90余场的独奏音乐会,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

2011年1月11日,李云迪与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红十字之夜――李云迪钢琴独奏会,以此答谢那些积极捐款给慈善事业的人们,并在现场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爱心音乐大使”,这也是红十字会第一次授予艺术界人士该荣誉。

本土“制造”的少儿天才

这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年轻人,不仅因为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气质,还因为他长得帅,前额垂下的刘海也弯着浪漫的弧度。李云迪的乐迷明显分为两派,一派是奉他为偶像明星的追星族,一派是被他音乐造诣折服的古典乐迷。更值得一提的,他是迄今唯一在中国本土接受教育,扬名国际乐坛的钢琴家。

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重庆大渡口区,出生证上使用的名字是李希,3岁改名李希熙,5岁正式改为李云迪。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是一位端庄的女士,年轻时学过芭蕾,对旋律和节奏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力,音乐是她对舞蹈之爱的一个延续。

作为家中的长孙,李云迪深得长辈的宠爱。小时候,当他哭闹的时候,只要打开收音机,哪怕只是几个小节的旋律,他马上就会安静下来。到了1岁多,他已经跟着收音机学唱了很多歌曲,通常只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毫无疑问,这是音乐天才的迹象,李云迪生来就具有绝对音感。据说这是一种神经上的能力,这种认知技能让音乐家无须刻意学习,就能辨认音的高低和节奏,甚至还包括调性与转调。许多音乐家都具有这种天赋能力。暂且不论李云迪的音乐天赋到底是否得自母亲遗传,有一点可以肯定,张小鲁在李云迪的启蒙教育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从李云迪学习音乐伊始,张小鲁始终陪伴左右,直到儿子成为钢琴家,母亲的钢琴教育也达到了授课水平。没有哪位钢琴家的母亲像张小鲁那样赋予母爱特殊的定义。

李云迪3岁的时候,迷上了手风琴,5岁时顺利通过手风琴的五级考核,同时获得四川省“宏声杯”少儿手风琴邀请赛第一名。对于7岁改学钢琴,李云迪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6岁的时候已经拉120贝司的手风琴了,琴又大又沉,每次拉琴都是一场体能训练。重庆夏天酷热,因为背着琴,身上总长满了痱子,父母心疼我,就尊重了我的选择。再有就是我觉得手风琴的音域决定了对音乐表现空间的有限,相比之下钢琴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家里借钱为他买了一架二手的珠江牌钢琴,李云迪的钢琴之路从此起步。

然而没过多久,钢琴老师吴勇便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普通的学生。数月后,吴勇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再教这个学生了,他向张小鲁推荐了当时四川音乐学院的但昭义教授。

但昭义从事钢琴教学近40年来,培养了不少优秀钢琴演奏人才,缔造了中国钢琴教育史上的奇迹。李云迪的人生从此改变,两人开始了长达9年的师生情谊。

对于恩师,李云迪始终心怀感激:“但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是我音乐上的父亲。”

李云迪对钢琴的爱进入一种狂热状态。对李云迪来说,最大的处罚是不准弹琴,而最大的奖励就是得到妈妈的表扬。

21世纪的中国“肖邦”

1994年,李云迪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四川省音乐学院附中。

1995年6月,刚在川音附中上初一的李云迪获选参加美国斯特拉文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1997年到2000年,李云迪进入了比赛最密集、最活跃的阶段,他频频出现在国内外重大钢琴比赛上。1999年3月,李云迪参加了第5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一位荷兰演出经纪人对李云迪说:“你是真正的艺术家,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有名的钢琴家,另外两位获奖者只适合做教师。”

巴西评委科恩感叹:“在我的心目中,你远远超过了第一名。”当他得知李云迪的老师但昭义竟然从未在欧美学习过时,他震惊了:“中国经历了很多苦难,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音乐教育仍有这么高的水平,很了不起!”

举世瞩目的肖邦钢琴大赛创建于1927年,每5年举办一次,是被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评审最严格、最具权威性的钢琴比赛。而历届大赛的多数获奖者,如波利尼、阿什肯纳齐、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都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这也使肖邦大赛成为国际钢琴家的摇篮;最重要的是获得大赛金奖还标志着一个国家青年钢琴家的真正水平。

由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审严格,极其重视艺术的内涵素质,因此,自1985年第11届俄国的布宁获得首奖后,1990年和1995年两届历时15年金奖均为空缺。2000年,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即将拉开帷幕,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日子,人们期待着21世纪的“肖邦”诞生。

2000年1月24日,但昭义接到文化部的电话通知,李云迪由国家文化部选派,赴波兰华沙参加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凭借天赋的作用力,李云迪用短短的8个月建立起自己对肖邦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方式。

2000年10月,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在肖邦的故乡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全世界最挑剔的钢琴乐迷,最严苛的评委,最权威的媒体采访团纷纷齐集这里,华沙迎来了五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获得参赛资格的98名选手,分别来自23个国家,所有参赛者均有获奖背景,李云迪又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大赛评委会由来自12个国家的24名资深音乐家组成,比赛地点在气派不凡的波兰国家音乐大厅,而早在半年前,半决赛和决赛的门票已抢购一空。

10月3日,李云迪在但昭义的陪同下到达华沙,这也是他第一次踏上波兰国土。5日早上10点,万众瞩目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终于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经过三轮激烈的竞争和残酷淘汰,李云迪登上了决赛的舞台。他迈着从容步伐走上舞台。清瘦的体态,微卷的黑发,如玉的面庞,羞涩的微笑,都与肖邦有着惊人的神似,他的亮相已将观众牵引进肖邦的世界。而他的演奏端庄典雅、技巧卓越,对音色层次和对作品整体性的完美掌控,在乐团精湛的配合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当最后一个音符的回响淹没在如潮的掌声中,观众全部起立为李云迪喝彩,评委们也十分罕见地鼓起掌。结果毫无悬念――李云迪以他精湛的演奏夺得第14界肖邦钢琴比赛金奖,成为开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一夜之间,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李云迪身上,少年一战成名。英俊的面孔,时尚的外表,艺术家浪漫的气质,超卓的音乐才华,李云迪成为一颗耀眼明星。

10月24日,李云迪凯旋回国,在首都机场,他受到了英雄般盛大的欢迎。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吴祖强,分别接见了李云迪和但昭义,代表国家文化部向肖邦大赛的成功给予了祝贺与表彰。

不想当偶像的偶像

人们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位“钢琴王子”的一切。国内外各大电视台媒体纷至沓来,无休止的采访终于让李云迪开始感到疲惫,以但昭义为首的艺校老师公开呼吁:希望大家爱护李云迪,不要捧杀天才。

作为一名钢琴家,李云迪却拒绝被冠上“偶像”的称号,他曾公开对媒体宣称:“我希望大家关注我是因为我的作品,如果能切身领悟我弹奏的音乐才是给我莫大的安慰,就算别人给我偶像这样的称号,我也还是自己,尽心尽力演奏好作品仍然是我矢志不移的目标。在古典音乐的境界中,只存在大师,没有偶像。”

正当人们以为李云迪即将展开辉煌而密集的职业演奏生涯时,2002年9月,他却选择进入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跟随阿里・瓦迪学习。这一举动令许多人不解,认为他放弃了开创演奏生涯的最佳时机。然而,他相继在各个国家最著名音乐厅举行了精彩的音乐会,灌录古典音乐唱片来不断证明着自己,也获得了不少古典音乐界国际大师的关注。

第5篇

“每位音乐家的首要使命,便是对他所演奏的作品保持忠实。”美国钢琴名家默里・普莱亚(Murray Perahia)如是说,而他自己正是此言的最佳履行者。在这位钢琴家的演奏中,容不得半点华而不实的风格。因为在他的内心早已树立了这样一条信念:成为一个音乐家比成为一个钢琴家更重要。他从不以炫技或是夸张的个性吸引大众,但是人们却能自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因此,同行们视普莱亚为“音乐家中的音乐家”,他在数十年演奏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同时代钢琴家中罕有人能超越的。

1972年在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的脱颖而出,让普莱亚真正走入公众的视线。坊间传言,当他将要参赛的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原本报名的钢琴家纷纷退出比赛,因为他们对于这位实力强劲的对手的惊人音乐天分早有耳闻。而当他最终成为该届比赛大赢家的第一时刻,就在英国举行了一系列巡演,索尼唱片公司也找到了他,由此开始彼此间长达35年的合作,留下数十款为人称道的录音。起初,他将自己的曲目集中于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等极少数作曲家的作品,悉心研究这些风格与自己的个性珠联璧合的音乐,这显然是明智之举。他那抒情、纯洁的演奏风格让人想起天才的迪奴・里帕蒂,那亲切的音色和精致的分句更让听众陶醉。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普莱亚开始尝试演奏大量肖邦的作品,敏感的听觉让他善于感受那些音乐中的色彩性织体,以及往往为人所忽略的、却极为重要的内声部,这让他的肖邦演绎很快又迎来行家的交口称赞,正如名乐评家哈洛德・勋伯格所期许的那样,今日他已成为一位令人信服的肖邦专家。尤其是他前几年所录制的肖邦的《练习曲》全集,在他指间,这些短小的练习曲仿佛成了性格各异的“无词歌”,诗意盎然,那些艰难的技巧被他不动声色地融于对音乐个性的塑造、刻画之中,就其音乐性而言,不夸张地讲,这是笔者自钢琴大师柯托的两次录音后所听到的最精彩的演绎。

普莱亚的才华令乐坛前辈也对他分外赏识。英国作曲家、钢琴家布里顿晚年因健康状况恶化,无法再为其密友、男高音皮尔斯伴奏时,即想到了普莱亚,请他与自己的老搭档合作,日后布里顿更将自己一手创办的奥尔德堡音乐节总监一职交给这位年轻人。与霍洛维茨的相遇,成为普莱亚演奏事业中的又一重大转折。在霍氏生命的最后3年,他与这位大师频繁交往。这期间,霍氏扩大了他的曲目范围,引领他进入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世界,也不断鼓励他运用更多的弹性速度和表情变化,从而使他的演奏变得更磅礴大气,也更具活力。

不过普莱亚也曾经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坎坷。就在他的琴艺登上顶峰时,意外也随之而来。他的右手拇指被意外割伤,虽经多方治疗但却始终不见明显好转,这迫使他暂别了自己心爱的舞台和听众,直到后来进行骨移植手术后才渐渐恢复。不料2001年旧伤复发,让他不得不又一次终止演出和录音,经过适当治疗,终于在6年后又重返乐坛。不过,就是在人生最曲折的时候,他也并没有灰心,更没有离开音乐。那一时期,巴赫的作品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这或许也是为何他在两度复出后,第一份灌录的唱片都选择巴赫作品的原因吧。之后,大量巴赫的键盘音乐出现在他的节目单和唱片目录中,他曾多次告诉别人,“对我而言,巴赫的音乐太完美了。”他将自己的这份爱,融入了所演绎的《英国组曲》、《哥德堡变奏曲》、《键盘协奏曲》、《帕蒂塔》等作品中。

阔别录音室长达4年之久,普莱亚为我们带来了这张收录巴赫在担任莱比锡圣托马斯教会合唱团乐长期间所作三首《帕蒂塔》的新唱片。这份录音被评论界称为:“有着哲学似的严肃性和无可击破的柔软度。”这意味着他的演奏在坚实的哲学深度里,又蕴含着可亲的音乐之美。普莱亚指端的巴赫,可说是高度复杂音乐文化的体现,他追求在钢琴上重现巴赫时代大键琴的音色效果,不过在这层声音美学的物质面之上,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演奏有着钢琴家对哲学和美学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这是超越所谓的技巧层面的再创造,也是声音文明的不可多得的飨宴。

第6篇

一、闻音识人

1707年,亨德尔在不被人知的情况下游历威尼斯。到达后不久,他应私人朋友之邀参加一个蒙面舞会。但亨德尔不擅跳舞,便坐下弹钢琴。正值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当时两人并不相识,但他听过亨德尔非凡的演奏。此时,他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传来,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钢琴旁的人大声喊叫:“啊,魔鬼!魔鬼!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斯卡拉蒂说完就冲过去掀掉弹琴人的面罩,果然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二、最穷的作曲家

斯蒂芬・福斯特是19世纪美国一位自学成才,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福斯特的歌曲优美抒情,朴素真挚,在艺术上有着一定的成就。其中如《哦,苏珊娜!》《家园故老》《老黑奴》等,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我国也广为流传。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艺术财富,可是当他离开人世时,他的全部经济遗产只有皮夹子里的3角8分钱。

三、意外的成功

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是《蓝色狂想曲》,它的诞生是富于戏剧性的。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指挥请他写一部“庄重的作品”,但格什温认为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始终不从命。指挥先生无奈之中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报上抢先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周后在音乐厅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看了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了两个星期才完成任务。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并以此奠定了他音乐家的地位。

四、恕不会客

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1830-1894)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对不速之客随便上门打扰极为讨厌。为了能专心工作,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房门上经常挂着免见牌,上面写着:“午饭前恕不会客,午饭后我不在家”。

五、“替身”成名

肖邦初到巴黎时不被人知,誉满全城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一个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使听众如醉如痴,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演奏结束,灯火重明,在听众的狂呼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来是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地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了巴黎听众,使肖邦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第7篇

十九世纪实际上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不断发展的时代。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斯科里亚宾就是充分结合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同时也结合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色,从而让自身的音乐作品具备非常独特的音乐审美特征。斯科里亚宾在音乐创作方面,不同于在其之前出现的格林卡等人,而是创作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作品。从外部的原因上看,斯科里亚宾主要是受到了俄罗斯社会重大改革的影响,而从内部原因上看,斯科里亚宾有着优越的成长条件,这些也都影响了斯科里亚宾的音乐创作。作为一个十九世纪末期的俄罗斯音乐家,斯科里亚宾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浪漫主义的品质,这一点也让斯科里亚宾的音乐作品更具备艺术性的元素。从而将浪漫主义的音乐审美带入到音乐之中。

一、斯科里亚宾在钢琴音乐语言方面的浪漫主义品质

钢琴类的音乐是斯科里亚宾主要的音乐艺术作品,在斯科里亚宾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一定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如奏鸣曲以及练习曲等钢琴音乐的体裁,都是斯科里亚宾非常关注并且加以尝试的。斯科里亚宾在创作这一类的钢琴音乐的时候,非常注重浪漫主义和自身俄罗斯民族的音乐风格之间的结合,不同于之前的俄罗斯音乐艺术家,其大部分的音乐作品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思想感情,这些方面也让斯科里亚宾的钢琴音乐语言带有非常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因此,分析斯科里亚宾音乐语言当中的浪漫主义特性,就不可以忽视对斯科里亚宾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中的语言。首先,在斯科里亚宾的钢琴奏鸣曲方面,就采用了极为丰富的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斯科里亚宾一生当中创作了十首钢琴奏鸣曲,但是伴随着其音乐艺术思想的变化逐渐产生了转变,而且其音乐风格也主要从民族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方向转变。斯科里亚宾从《第四钢琴奏鸣曲》开始转入到浪漫主义的风格当中。在其钢琴奏鸣曲作品里,斯科里亚宾重点从踏板用法、音乐旋律、速度变动以及曲目结构四个角度,在钢琴奏鸣曲当中重新构造了浪漫主义。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斯科里亚宾在音乐作品上注重对作曲和演奏方式等角度,赋予音乐语言深刻的浪漫主义内涵。其次是斯科里亚宾在钢琴练习曲之中运用音乐语言,对浪漫主义的风格进行具象化。斯科里亚宾相对比较重视对钢琴练习曲的创作,在其一生当中总共有二十六首练习曲作品。但是其广泛吸收了之前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并且运用自身在浪漫主义艺术方面的特有感触,从而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音乐气质。练习曲本来就是一种音乐家对于自身能力提升的锻炼曲目,但是在斯科里亚宾的创作当中,钢琴练习曲并不仅仅是音乐旋律的堆砌,更不是枯燥乏味的手指练习,每一部斯科里亚宾的钢琴音乐作品,都是经过非常细致构思的音乐作品。斯科里亚宾其练习曲中为体现出更具备韵味的浪漫主义元素,广泛采用了曲式结构、和声、钢琴节奏等音乐语言,对各首钢琴练习曲的艺术韵味进行挖掘,并且让这些练习曲更具备深刻的穿透力,促进音乐作品的穿透力,增强浪漫主义的艺术影响力。最后,斯科里亚宾也创作了八十六首钢琴前奏曲。虽然前奏曲这种体裁在斯科里亚宾的创作生涯当中相对比较多,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深刻地反映了斯科里亚宾对于浪漫主义的思考以及诠释。斯科里亚宾在钢琴前奏曲当中,用了多种音乐语言,重点是表达自己内心对于人生、情感等抽象博大的概念的音乐诠释。从斯科里亚宾的钢琴前奏曲当中可以看出,斯科里亚宾对于人生是充满了自己的想象,斯科里亚宾对人生的向往以及思考,带有艺术家的特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刻地表现,这些都是斯科里亚宾之前的俄罗斯音乐家所难以企及的,也可以从钢琴前奏曲当中,看出斯科里亚宾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斯科里亚宾浪漫主义风格对音乐语言品质的影响

斯科里亚宾的浪漫主义风格也对其音乐语言的品质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斯科里亚宾作为一个钢琴家以及作曲家,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往往具备非常深刻的浪漫主义的风格,这些风格从其音乐创作的理念发展而来,进而对其表达音乐思想的各种音乐语言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独立的音乐风格产生了独立的音乐思想,这些在斯科里亚宾不同的音乐创作时期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斯科里亚宾的早期创作阶段,斯科里亚宾的浪漫主义的风格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对其音乐语言的影响仍然不够全面,其在创作音乐作品方面往往遵守了传统的音乐风格。不过斯科里亚宾在音乐风格的继承上,并不是完全继承俄罗斯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而是继承了波兰音乐家肖邦的浪漫主义风格。肖邦的音乐风格和俄罗斯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有所不同,肖邦是一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先行者,因此,其所创作的早期音乐作品中,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品质已经有所体现。比如歌唱性作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主要标志,在斯科里亚宾的音乐作品中产生了影响。斯科里亚宾也采用了短小精悍的方式,对各种音乐语言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一阶段斯科里亚宾所创作的钢琴前奏曲和肖邦创作的前奏曲也比较相似,主要是体现出其音乐性格的小品,而不是标题性的音画,更能够集中地体现出斯科里亚宾的精神世界。所以在斯科里亚宾的早期作品当中,不难看出其浪漫主义的优雅以及诗意特点。在斯科里亚宾后期的创作阶段当中,斯科里亚宾受到了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影响,尤其是宗教方面对于斯科里亚宾的影响,所以这些奇异的元素对于斯科里亚宾尝试采用新式和声形成了动力。斯科里亚宾的和声也具备了非常独特的风格,其在情感以及精神上具备极为深刻的立体特点,在创作上也运用了更多的音乐语言,这些都是其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组成方面。斯科里亚宾尤其注重对和声的组合以及创作,以致于创造了“神秘和弦”这样的一种作品,表现出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斯科里亚宾让其音乐风格当中的浪漫主义元素进一步发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在晚期,斯科里亚宾所创作的《普罗米修斯》,这一部交响诗,很大程度上地将神秘气氛和狂喜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斯科里亚宾敢于向世界呐喊的勇气,也成为了斯科里亚宾浪漫主义的最佳注脚。

三、结语

斯科里亚宾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这一点和波兰的经典音乐家肖邦是类似的。但是斯科里亚宾的一生敢于追求自己的风格,在音乐创作和演奏的道路上不断地展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一点在当时的俄罗斯乃至于欧洲的艺术家中是非常具备勇气的。斯科里亚宾的浪漫主义风格伴随其在作品当中独特的音乐语言而持续产生影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斯科里亚宾的音乐风格和理想也都是超前的,因此,其浪漫主义透过多种音乐语言,仍然是充满了韵味和精神内涵,值得进行深入地思考探究。

作者:王金哲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第8篇

我心中的肖邦

肖邦,波兰人民的骄傲。39岁的他离开了人世。但是,他是一位多么杰出的爱国音乐家呀!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文中,作者写出了肖邦的才华和他的爱国之情。而我心中的肖邦是一个爱国和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

二十岁的肖邦远离家乡,去了法国巴黎。那时的他刚刚长大就要离开父母去异国他乡,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远离父母,流亡在巴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自己面对,自己解决。每日的三餐也要自己来做。这不就能足足说明肖邦的自理能力强吗?

再说说肖邦的爱国吧。虽然自己不能亲自上战场,可是他却用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与敌人作斗争。 不仅如此,肖邦还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勉励自己工作,工作,在工作!因为他只有工作,才能作曲。他还用音乐鼓励波兰人民战斗。看,这也能说明肖邦的爱国。

虽然肖邦已经逝世了,但他却永远活在波兰人民的心中!

第9篇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爱国主义情怀;夜曲;忧郁

肖邦在钢琴音乐方面的造就十分突出,因此他的作品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肖邦几乎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钢琴音乐领域,他一生都在进行音乐创作。正因为对钢琴音乐的创作,他创造了19世纪浪漫主义、爱国主义等最理想的弹奏风格。他出生在波兰这个民族感情极强而且浪漫富有情调的国家,在这样大的生活背景下,他的作品不仅极富艺术色彩,而且爱国情感浓厚。肖邦的夜曲是举世闻名的,甚至成为了世界钢琴音乐界研究和探讨的不变话题。他的夜曲浪漫色彩浓厚,但是忧郁的气息夹杂浪漫而产生。这种特殊性,让为数众多的钢琴音乐爱好者对他的音乐极其好奇。本文将对肖邦作品的情感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肖邦其人以及他在音乐方面的造就

肖邦的原名为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年仅39岁,是波兰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音乐超凡的艺术天赋,6岁时便开始学习音乐,7岁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便开始登台表演。他是钢琴音乐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西方的钢琴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被誉为“钢琴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 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 部谐谑曲、3 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余首夜曲,59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甚至有人这样评价道:“没有哪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声音,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

2 肖邦在作品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

肖邦生活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强烈的国家波兰,他的作品大多充满民族激情与爱国情怀。本文以他的作品《降A大调波兰舞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为例,详细分析肖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充满战斗力的英雄气概。

(1)《降A大调波兰舞曲》。这是一首极富战斗力与感染力的波兰舞曲,其中最著名的是《英雄》。一方面,作品节奏非常具有震撼力,表现出的是一种强壮且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斗气势。另一方面,作品节奏具有感染力,表现出的是一种忧郁凄凉的悲伤情怀。《英雄》这首波兰舞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堪称波澜壮阔的交响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中描述的是17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事迹。他的波兰舞曲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族英雄形象,肖邦在这些英雄形象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2)C小调练习曲《革命》。这部作品是肖邦于1831年创作的,在肖邦一生创作的27首练习曲中,这首流传最广,也最具有影响力。《革命》表现出肖邦对于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1830年11月,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此时的肖邦虽身不在祖国,但是心已经和祖国人民一起,他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战斗中来。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最终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听到这个消息后,肖邦做出了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革命》,他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与愤怒之情融入到了这首练习曲中。整首作品始终贯穿着愤怒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作品中通过左手表现奔腾的音流,右手表现刚毅的曲调,这两者的结合非常连贯,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3 肖邦夜曲散发的忧郁情感

肖邦一生从未停止夜曲的谱写,夜曲这种题材在体裁上算作性格小曲。但肖邦用他丰富的创作手法改变了这种形式,他的夜曲不仅带有亲切温馨的抒情性,又有暴风雨般的震撼力。他一生著有夜曲21首,虽然他所创作的夜曲结构变化不大,但是他不断变换作品里情感方式的表达。肖邦的夜曲感彩大多数为忧郁,因为他创作的夜曲大多旋律缓慢。他的夜曲节奏缓慢、感情丰富、催人泪下,十分鲜明的传达出忧郁的情感。他的作品在忧郁的感彩上,还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肖邦的夜曲旋律十分深沉,所以又加深了忧郁的气息。听到肖邦的夜曲,就想到了忧伤二字,事实上,这充分反映出了肖邦本人犹豫的性格特征。肖邦的夜曲中大量使用延留音,这是“忧郁”的主要源头。延留音旋律美妙动人,肖邦大多用其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夜曲是肖邦对自己性格特征的完美诠释,也是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一种创作体裁。

4 总结

肖邦的每首作品都融入了自己内心真诚的感彩,他的作品表达的意境,成为了肖邦式音乐旋律的标志。肖邦不仅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更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族钢琴音乐家。肖邦非常注重旋律所要表达的感彩,他从不墨守陈规,一种体裁的作品可以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肖邦的作品感情时而激情澎湃、时而轻松愉快、时而忧伤、时而浪漫,他的作品极易让人产生共鸣。如今,肖邦的作品成为钢琴教学的必备曲目,肖邦在钢琴音乐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流逝,肖邦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将会洗礼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而肖邦的作品也将被钢琴界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 钱红.谈肖邦作品的演奏特点[D].辽宁高职学院艺术教育,2008(1).

[2] 刘潇.浅析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精神[J].黄河之声,2008(3).

第10篇

一、忌蜻蜓点水 应有效落实

拓展教学的环节,往往会放在课的后半部分,甚至是结尾的几分钟内,先是教师对前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小结,然后展开拓展内容。但正因为环节靠后,很多时候(特别是公开课中),教师会把握不好时间,将拓展部分如蜻蜒点水般一带而过,让人觉得只是摆了一个样子而已。

如一位教师执教的“钢琴诗人肖邦”一课,基本内容是聆听肖邦的前奏曲《雨滴》。教师运用大量的时间,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聆听及模拟节奏、哼唱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了曲中的音乐要素所表现的雨滴形象,了解了这一音乐作品的特点。最后,她话锋一转,用非常自豪的语气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一位著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并请学生欣赏他演奏的一首肖邦的《夜曲》,音乐响起大概只有十几秒钟,教师便在音乐声中问:“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受?”这时,大部分学生还在专注地看着屏幕上钢琴家的演奏,只有个别反应快的学生说:“优雅……”教师稍作评价就宣布下课,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可以看到在这一环节,教师本意是通过聆听肖邦的《夜曲》再一次体会作品富有诗意的音乐意境,但聆听前教师没有任何的要求和引导,唯一的一次提问也是指向性不明的,也就无法让学生再一次有目的地去体验肖邦作品的特色。拓展,是学生巩固新知、反复体验的一次机会,教师必须合理组织好教学,才能使目标有效落实。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的“梦幻王国”。教师通过“托泡泡”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泡泡”营造的梦幻氛围中,安静地聆听了舒曼的《梦幻曲》,对此曲的旋律及曲式结构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由“天使合唱团”演唱的《梦幻曲》,让学生体验合唱这首作品的音乐效果。而后,让学生用“lu”音来哼唱,边唱边做“托泡泡”的动作。学生柔和的声音及认真专注地随旋律变化而缓缓上下挥动的小手,让无论是课堂中的师生还是在场的听课者,都仿佛进入了梦幻世界。

这里,拓展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体现了拓展的价值。

二、忌原地踏步

应有效延伸

音乐课的拓展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根据课堂学习主题,通过一些有共同音乐特质或思想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但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或是本身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当,“拓展”容易“原地踏步”,使教学设计的“知识链”无法按正常的逻辑程序延伸,即学生前面接受的知识信息,没有通过拓展教学进一步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相统一,从而取得结构化的提升,课堂效率无形中下降。

如一位教师执教《大鹿》。从学生模拟兔子、大鹿的节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节奏练习、歌曲学习和处理,主要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认识、体验“速度”这一音乐元素在《大鹿》这一歌曲中的作用。最后,他先后用了两个音乐素材让学生去领会不同速度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一个是《猫和老鼠》片段的背景音乐,一个是圣一桑的《天鹅》片段。在没有画面的聆听活动后,一个学生说快速的音乐好像兔子在跑(因为一节课下来,教师一直强调快速唱就代表兔子在逃命,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此,印象较深)。教师公布画面,原来是猫和老鼠在打闹。有学生说慢的音乐是猫在向老鼠献殷勤(这是受前一个片段画面的影响,学生首先认为是一个动画里的内容)。老师最后只有略带调侃地说:“是天鹅哦!”

发言的场面虽然很热闹,其实反映出上个问题:在这节课中,学生从头到尾,脑子中只有动物与音乐形象去对应,而且对应的形象非常有限。因为教师对拓展教学的选材及教学目标定位在“音乐的速度快慢所表现的动物形象”,所以,学生就会把自己认知区域中最近的、已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没有更新和更丰富的认知。所以这一个拓展环节,没有做到有效地提升认知。作为音乐学科,我们要通过拓展教学,让学生有更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有更广阔的音乐视野,使课堂无限延伸。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打字机》的欣赏课。教师通过借助人声、口风琴、打击乐等辅助教学手段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展开欣赏,使学生对音乐主题有了很好的熟悉和体验,特别是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打字、铃声、换行倒机”声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聆听的习惯。到了拓展环节,教师抛出一个生活中的情境――蛋炒饭,让学生来创作与此有关的音响。学生表演后,教师又播放了一段有趣的视频――音乐动画《蛋炒饭》。画面上跳动的锅碗瓢盆和惟妙惟肖的音乐,充分展现了厨房生活是如此有趣,富有艺术气息。教师小结后顺势再次提出集体创编“下课活动及上课铃响”的情境音乐。在学生创作出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后,教师提升主题――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整个拓展环节主题突出,既没有让学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联想,也没有画地为牢、非此即彼地加以限制,而是有序地组织,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创造,学习变得扎实、丰满、有效。

三、忌貌合神离 应有效“点睛”

当教学设计形成了有结构的目标群后,学习内容的选择、音乐活动的组织和呈现都将为教学目标服务,包括拓展环节。从理论上说,围绕学习主题选择内容和组织方式是一件目的非常明确的事,我们可以找相同体裁的作品,也可以是相同作者的作品、相同背景的作品、相同标题的作品等,形式上可以是表演、聆听、演唱、编创等等。事实上,如果不理清知识脉络、不找准教学的落脚点,看似同一主题,却会和真正的主题相隔千里甚至背道而驰,不但不能达到目标,反而让课堂如鲠在喉。

如一位教师执教《小小音乐家》,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当“小小音乐家”的快乐,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快乐,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先是欣赏视频《小小音乐家》,再是表演《我是小音乐家》。前两个环节中,学生们一会儿在教师反复提示下理解歌词中出现的各种乐器声“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一会儿反复演唱难点句“唱啊跳啊”,学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找到了“快乐”,教师突然向大家介绍起音乐家勃拉姆斯,并让学生聆听《摇篮曲》,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问得所有的人都一头雾水。最后学生们莫名其妙地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走出了教室。

教师本意是沿着欣赏《小小音乐家》、表演《我是

小音乐家》、欣赏大音乐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这样的主题线索展开教学,从中体验音乐带给人的欢乐;但是此“音乐家”非彼“音乐家”,这是两个概念和范畴。不如把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成让学生用乐器演奏‘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部分(可以是钢琴、口风琴、小打击乐器等演奏),做一个真正的“小音乐家”;或是改编歌词,如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来自××,我吹起笛子……相信学生对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的体验会更直接、生动,教学目标也能得以很好地实现。

四、忌生拉硬扯 应注重审美

拓展环节应该是音乐活动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水到渠成地融入的一个板块,也是学生在知识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补充。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形式,都应遵循自然、审美的原则,教师在课前的预设中应做充分而细致的安排,考虑是否能与基础内容紧密结合,或是碰撞出特别的美感等,切忌生拉硬扯、强加于人,为拓展而拓展,把拓展环节变成“画蛇添足”式的累赘。

如一位教师执教三年级的《大海》,在通过大半节课的演唱、表演歌曲《大海》后,对同学们说:“下面我们来唱一唱一年级时候学习过的一首日本歌曲《大海》。”由于时间相隔太长,又加上大家还沉浸在新授歌曲的意境里,学生根本唱不了歌词,体验大海之美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回答教师后来的提问:“想对大海说什么?”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和需求出发,来选择富有审美价值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寻求音乐的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如一位教师安排的拓展内容是欣赏四种不同乐器演奏的《梦幻曲》片段。首先,认识了由四位“小天使”带来的四种乐器:大提琴、长笛、小号、钢琴,请学生聆听后分别说说这是怎样的天使。有学生说出了大提琴天使是深情的、忧郁的,长笛天使是很淑女、温柔的,小号天使是开心乐观的……由于学生对乐曲旋律已相当熟悉了,所以他们能非常细致地去体验由不同乐器演奏的相同乐曲传递的不同感受。这是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体验,带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感受,学生很乐于接受。这样的拓展教学,以前一环节学生的认知为基点,顺延课堂的学习主题,紧扣教学目标,形式简单但不单调,内容简约但极富美感,充分显示出了教学安排的智慧。

五、忌学科错位 应立足本质

在构建了“学习主题”的音乐课堂中,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有效围绕主题,有利于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情感体验、知识技能,就可以作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拓展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应该是教师独具慧眼的选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独辟蹊径使得众多音乐信息得以融合、认同,内化为学生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就是说,拓展教学在音乐课中,始终要为“音乐课”服务,拓展的途径一定是从音乐学科的本质出发,沿着一定的逻辑延伸或发散,最终回归音乐本质。

如一位教师执教《我是少年阿凡提》,在完成了歌曲的处理、演唱、表演后,她展开了至少五分钟主题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讨论活动,完全把歌曲中的自豪、幽默、诙谐的音乐情趣丢在了一边。这样做便是迷失了拓展的途径,更是偏离了音乐的本质。

第11篇

然而这正是作家书写的张力所在。

文本首段中的文字张扬到“热闹”:

它曾经是个相当热闹的处所,斯卡尔贝克家族在这儿修建了一座宫殿式的府第,院子里和花园里想必到处是人,热热闹闹,充满生机:有大人,有小孩,有宾客,有主人,有贵族,有下人,还有家庭教师一这个贵族府第同邻近的村庄往来甚密,而且还经营一部分田地,这儿原先也该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这些文字相对于文本的书写意图来说,几无存在的必要,但作家竟然就敢于这样的铺张扬厉!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肆意理解为一种对比的蓄势,以与后文小屋的“清寒”“隐蔽”形成反差。但这种理解显然更其荒谬:为什么要对比?对比需要得出什么样的结果?

问题到了这里似乎有些游离,但正是这种游离产生的错综复杂,使我们摸索到了作家有意而为的书写错乱——这正是作家勾引读者目光的地方。 这个错乱中的关键词恰是“热闹”!谜底的解开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言:“语言会说话——言语的能指与所指都已然公布在语言符号本身的序列里。”…

从‘‘热闹”起步,作家欲想抵达何处?

否定了逻辑的反面——与后文小屋的“清寒”“隐蔽”形成反差,那么结论是否存在于逻辑的正面?循着“热闹”而行如何?——肖邦故居现在还有“热闹”存在吗?如有,热闹在何处?

“热闹”之一:

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这是高山仰止的热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日的朝圣者的追随而形成的热闹,与昔时贵族府第简陋侧屋的“没有招摇的俏丽”构成的反差,显而易见。

“热闹”之二:

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春天,丁香怒放……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这是自然生命的热闹。作家对小屋周边景物的细节铺陈,正是对小屋“没有招摇的俏丽”却充满生机的景象的呈现。

但疑问随之而生:为什么“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而不是“生机蓬勃“之类?

理由似乎在这里:“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这序曲的味道如何?——朴素淡雅持久深沉。给你来个类比: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幽远而深邃、宁静而安详的自然之景。

但非常“中国”的表达方式应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景、情同位关系,而这“热闹”的景与朴素淡雅持久深沉的肖邦音乐间显然存在反差。

要解决这个矛盾,不可忽略的一句在第8小节:“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这里有两个微妙变化:一是前文只是提及肖邦音乐,而在这里提出了“肖邦音乐的精神”;二是前文提及的是肖邦音乐与其故居之间的联系,这里扩大到了跟“波兰”的“密切联系”。这当然不可能是作家的失误,从后文就可以得到印证,文本第9小节即提到:“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他“热爱这茅舍、小桥、流水”。从这里我们恍然大悟:“爱的深沉”,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热闹”?——种奔腾在内心的不可抑止的强烈的热爱,一种以艺术的名义表达出来的内心的喷薄的激情:这是精神世界的“热闹”,不是物质的眼所能抵达,须以灵魂去靠近。

因而,这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热爱,与自然“所蕴藏着的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之间,构成了一个所指与能指间的隐喻关系:这是另一种形态的生机,是“不竭的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

“热闹”之三:文章剩余的大半文字大致可以梳理出三个“精神热闹”的层次:一是呈示了肖邦对其出生地的眷恋:二是世界各地的人涌向肖邦故居,与肖邦音乐促膝谈心:三是花园的四季之景欲与肖邦音乐相酉己。

肖邦对其出生地的眷恋可以从文本不断重复的这几句强烈地感受到:“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深切的眷恋,也许因为文本只是呈现了一个结果,却没有道明因由,令读者费解,但文本里隐约闪现的语流“流亡生活”“痛苦的心境”“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还是能够使读者摸索到肖邦境遇的不祥及由之而生的对祖国的眷恋。而后文“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更是将肖邦音乐的战斗精神与爱国内核指露无遗。

肖邦的爱国大致可以从这些材料里得到一些明证:

1.这个七岁便写下《G小调波兰舞曲》的音乐天才,在他二十九岁那年,俄军攻占波兰,他怀揣着朋友装有祖国土的银杯来到法国,之后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

第12篇

Piano e forte

“在所有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操作的机器。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相遇,它忽地灵通了!能弹了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辨;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如作画。它竟兼有了诗人、画家、哲人、鼓动家的功能。尼采、托尔斯泰、阿道尔诺们爱之,弹之,当然不是没有缘故了。” 辛丰年先生在《钢琴文化300年》这么说道。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 e forte)。后来,几乎所有语种都称钢琴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简称。从十八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现在,钢琴已经被称作乐器之王。

巧合的是在钢琴兴起之阶段,正是浪漫主义流行之时。浪漫主义(Romanticism)作为从启蒙运动中萌芽、于18世纪晚期发端于德国的文艺思潮与文化现象,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欧 洲文艺界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很快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与音乐的主流,其巨大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之初。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受文学界的影响而产生,1820年左右逐渐出 现在舒伯特和韦伯等音乐家的创作之中。

1836年,德国木工制作大师兼钢琴制造师亨利·E·施坦威(Henry Engelhard Steinway)在塞森(哈尔茨山脉)自家的厨房里制造了其第一台钢琴。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共有482架此种钢琴问世,其中一架至今仍陈列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供人观赏。1850年,亨利·E·施坦威与家人一同移居美国,并与他的儿子们在纽约建立了Steinway & Sons施坦威公司,一起揭开了现代钢琴制造业的新篇章。他们运用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一架一架地制造钢琴。

有人说,只有像亨利·E·施坦威的长子西奥多·施坦威(C.F. Theodore Steinway)那样,有足够的天赋为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挖掘用处,才能发明双重弦列。

自从钢琴诞生以来,在受到琴槌敲击后振动琴码的琴弦“发音段”一直都受到琴码和调律钉之间固定距离的限制。钢琴制造商都是以毛毡制音器来防止琴弦的固定发音段发出不和谐的振动。西奥多对此进行研究后决定通过采用一块金属条调节发音段,这也称作“双重弦列”,它能让琴弦不发声的部分随着被琴槌敲击而发声的部分一起和谐振动。这种革新使音色更饱满,在高音区尤为显著。

钢琴的代名词

在超过一个漫长的世纪的时间里,国际顶级钢琴演奏家均将施坦威作为他们的首选——不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家里弹奏。施坦威已成为钢琴的代名词。世界著名音乐家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hur Rubinstein)曾说过:“施坦威就是施坦威,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与之相仿。”

基于其发明的128项专利,施坦威公司被视为现代钢琴制造业的奠基者。公司创始人亨利·E·施坦威(Henry E. Steinway)所尊奉的“制造最好的钢琴”这一宗旨直到今天,也从未改变。施坦威钢琴与时尚品牌的合作渊源已久,这架施坦威150周年限量版钢琴出自世界著名的时尚设计大师,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之手。一如Lagerfeld先生的风格,这架钢琴全身以出挑的高抛光鲜红色和雅致的黑色磨光涂层造成色彩强烈对比,而简洁优雅却有力度的方形乐谱架和琴腿也充分展现了Lagerfeld对别致风格搭配的独到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