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预防保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们早就知道许多疾病都伴随着体温的异常变化。感冒会发热,体内有了炎症会发热,创伤、肿瘤等许多疾病都会引起机体的反应――发热。1870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支能够测量体温的水银温度计,并且以其经济、方便、直观的特点被广泛延用至今。
利用人体的温度变化来监测健康状况,这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新概念――温变早于病变,可预示人体的健康。
科学家认为,人体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并向体表传递形成热辐射。深层组织的热量可通过血液流动和组织间的传导传到体表(人体各组织的代谢功能不同,体表的温度并不一致),当人体某处发生病变或生理状况起了变化时,该处温度亦会因其血流和代谢变化产生异常。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的医用红外热像仪的诊断原理。
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国家最早将红外热像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由于它的测温灵敏度极高,能描记低于0.05℃的细微变化,运用于医学领域可直观地反映出人体异常温区。实践证明,人体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其变化的形状和范围大小可同时反映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因此,通过采集温度变化的信息,可提前发现阳性改变,对人体健康有预警作用。红外热像仪可连续描记人体全身二维温度,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以不同颜色代表体温分布状态的多元化信息的红外热像图。通过分析热像图,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据介绍,医用红外热像仪适合于健康人群体检、亚健康人群监测和临床应用,可在头部、颈部、肺部、乳腺、胃肠、肝、胆、心血管、前列腺、脊椎、四肢血管等系统作出诊断提示。对炎症、肿瘤、周围神经疾病、疗效比较和疑难病症等提示尤为准确。另据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由于红外热像仪可探测到人体1毫米肿瘤所发生的局部高热,因此对肺癌病例早在CT检查发现前的81天已发现温度的细微改变,并提出跟踪随访关注。
过去,大多数人总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去医院检查身体,工作忙是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怕抽血,怕吃X线等等。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查可使病人免除这些担忧,机器操作时不接触人体,不发出辐射,对人体无任何损害或副作用,频繁使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被誉为“绿色体检”,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上海国际医学交流中心医疗保健中心 咨询电话:021-62898037)
口腔是我们身体一个重要的部位,为了不让它受病痛的困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我保健和预防,下面我就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措施。
1.1坚持每天刷牙。早一次,晚一次,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刷牙,因为口腔细菌很容易在晚上人们睡觉时滋生。
1.2吃完饭后要及时的漱口。
1.3要及时的去清理牙齿中的东西,因为我们在吃很多东西时会有一些残留物留在我们的牙齿上,长期不清理会滋生细菌的,所以我们要及时清理牙齿上的食物残留物,保持我们的口腔卫生。
1.4要时常为我们的牙齿补充营养,牙齿在每天都会有一个生长过程,那他的生长是离不开营养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物要多样化,给牙齿提供丰富的营养。
1.5要养成一个咀嚼食物的好习惯,经常咀嚼会使牙齿以及牙齿周边得到锻炼,会使牙齿更健康,正确的咀嚼方式是用牙齿的两侧或者是双侧交换咀嚼,是牙齿不同的部位都能得到锻炼。
1.6杜绝坏的习惯,有很多人喜欢舔牙,咬牙和磨牙,这都是非常不好的有损牙齿的习惯,很多人由于总喜欢舔牙,导致很多牙齿生长出现歪斜,尤其是孩子,还没有长全牙齿,由于总是舔牙齿或是吮吸手指头导致牙齿错位,影响正常生长。
1.7可适当地饮用茶水。据研究表明,茶水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因为茶叶的主要成分是氟和儿茶酚,氟可以改善牙釉质的结构,还能是牙齿更具有抗酸性,而儿茶酚是可以抑制牙菌在口腔中生长的。所以说经常喝茶水能够或者是用茶水漱口能够使牙齿保持洁白,并且能有效地防治牙菌的滋生。另外茶叶好具有除口臭的作用,有时我们觉得口中有异味时,不妨试试嚼一点茶叶。
1.8不要用牙齿去咬坚硬的东西,以免牙齿受到损害。
1.9最后一点就是希望大家定期到医院或者诊所为我们的牙齿做检查,一旦有病状,就要及时就医,保证我们的牙齿健康成长。
2我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研究进展
其实,近些年,我国在口腔卫生防御工作上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不断提高的口腔病例,我国加强了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2.1我国设立了很多卫生行政领导,有他们带领各市各县进行口腔卫生防预工作,还确立了很多口腔疾病预防组织,来领导大家预防疾病并且做好口腔保健工作。
2.2我国成立了“WHO口腔卫生合作中心”与国际广泛协作,共同预防口腔疾病。
2.3我国在各县市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全国人民一起行动起来预防口腔疾病。
3结语
【关键词】中医预防保健;需求;调查
过去很长时间内,人们只是关注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却忽略了从个体的健康出发来研究疾病的预防,这便会导致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偏移。随着社区公共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除了原有的以西方医学为特征的预防保健体系以外,还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 [1]。在现代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医学领域需要积极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保健中的引领作用。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综合考虑地域特征、经济状况、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以及公共卫生目前筹资水平等,分别从杭州市拱墅区和上海市杨浦区作为调查现场,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00名居民作为样本人群。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认知、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内容和程度和满意度等。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7%。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管理,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在调查的571人中,男性为249人(占43.6%),女性为322人(占56.4%);年龄分布为:小于20岁占27.7%,20-29占14.2%,30-39占19.4%,40-49占14.2%,50-59占13.3%,60岁以上人口占11.2%;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5.1%,初中20.0%,高中29.5%,大专17.2%,本科15.1%,硕士及以上3.2%;医保形式分布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1.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商业医疗保险4.4%,无医保的8.7%; 家庭月平均收入大于3000元的占调查总人数的86.8%,每月用于中医预防保健的费用≤200元占调查总人数的91.5%;一年内体检次数情况为0次占24.6%,1次占68.5%,2次及以上占6.9%。
2. 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认知
调查对象中表示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很熟悉的居民有56.7%,有36.8%的居民听说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6.5%居民表示没有听说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晓率仅为43.3%。社区居民了解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主要有三个途径,依次为电视网络64.1%、社区宣传46.6%和报刊书籍44.0%,即传媒、进社区以及文字资料是宣传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方式。超过45%的居民通过社区了解过该服务,结果显示社区是推广普及治未病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说明其他的了解途径没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3. 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需求利用情况
社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由高到低前三位是:预防、养生、保健59.9%、慢性病治疗42.0%、康复治疗27.7%,说明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居民对预防、养生、保健和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最大。调查对象喜欢的前三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形式分别为专家在小区宣讲、社区义诊咨询和电话咨询。
4. 社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产品体系的评价
调查显示, 有89.0%的人认为中医健康档案对健康有帮助, 90.6%的人认为中医体质辨识对健康有帮助,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药物调理和非药物调理,自预则是次要的干预办法;有90.4%的人认为中医健康咨询对健康有帮助;据此可以说明中医预防保健各项技术或产品在这两个地区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5. 就诊患者满意度情况
调查过程中有198位的受访者病后接受过中医药的医疗服务,说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诊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总体评价较高,其中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感到满意的患者达95.4%。就诊居民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最不满意的方面前三位依次是:服务项目少、中医预防保健人员少、收费不合理。
三、讨论
1. 做好中医预防保健宣传和推广工作
中医“治未病”理论蕴涵着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战略最精髓的思想和方法[3]。两地区社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知晓程度不高,与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指南中要求的居民中医预防保健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还有很大距离。因此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宣传,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传播“治未病”理念,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构建中医健康文化传播平台,切实提高居民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和对中医预防保健的认知和认可程度。
2. 中医预防保健方法手段有待丰富
接受过中医预防保健的居民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认可水平并不高。因此,社区机构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需要总结和归纳出一套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指导规范[2],从内容和模式上积极创新“治未病”方式方法,积极研究开发对居民健康有实际效果的健康干预和评估手段,在服务方面拓宽服务领域,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提高居民主动寻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愿,推进今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
3. 加大财政投入,培养专业的中医预防保健队伍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机构也已基本具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但是目前社区医疗资源仍然相对稀缺,专业技术人员依旧十分缺乏,仍然满足不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据此,各级政府都应加强对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增加对预防保健工作的投入,并逐步提高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占卫生经费的比重。在大力研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的同时,培养专业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队伍,真正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晓鸣, 宋康, 刘建国, 等. 社区人群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10):910-912.
[2] 顾怡勤, 顾竞春, 施永兴. 上海市社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12(20):1145-1151.
[3] 向楠, 黄江荣, 杨帆, 等. 中医医院创建治未病中心模式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8,28(5):7-8.
作者简介:
张中华(1985-),女,河南焦作人,研究生
郭清(1963-),男,江西樟树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0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001-02
中医预防保健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指在固定场所由专业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技术、手法、产品及知识等,以满足服务对象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辅助治病和促进康复的需求。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在规范我国预防保健服务市场、提高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中医预防保健学术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现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现状
由于时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践需求亦日益增加。随着国家的支持和重视,以及监管力度的增大,各类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日益增多。
1.1 预防保健是中医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
预防保健是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中医药法监发〔2012〕43号)明确提出中医“治未病”标准为中医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和权威学术团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大力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工作,并初有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9年起先后出台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规范、服务机构标准等管理类标准,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服务内容、服务设施等多角度提供指导规范。2006-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共21项相关技术标准,为服务实践过程中技术操作提供专业指南。
1.2 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已初成体系
根据属性分类,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三大类。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其他两类标准则分别是对预防保健服务中的技术及管理等事项进行协调统一。
从总体来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已初成体系。但目前已的标准规范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主,基础标准尚不足。2010年,经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保健服务业分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41B03)
通讯作者:彭锦,E-mail:
(项目编号为20100122-T-469)2项国家标准经过2年的调研撰写,于2013年在中国保健协会休闲保健专业委员会官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规定了保健服务业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及基本分类方式,填补了预防保健服务基础标准的空白。
1.3 现有服务标准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部分在市场上出现较早的预防保健服务,从国家到地方,从技术、工作到管理,各层面均有规范可依。以保健按摩(包括盲人按摩)为例,“保健按摩师”和“足部保健师”早已作为2种国家职业标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管、组织专业培训,以规范从业人员准入资质,保障服务质量。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4部委2009年出台《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后,各省、市、自治区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地方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办法。部分地区还进一步制定了工作和技术标准,以确保地方监管落到实处。
标准化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环节。随着中医推拿按摩学科研究的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了一系列按摩保健行业技术标准,其中,对9项按摩保健技术,从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服务技术如沐浴、足疗和药膳,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标准规范。2006-2008年,上海、南京、扬州的相关机构分别了地方沐浴、足浴行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规范;2008年,商务部出台了《沐浴业经营技术规范》、《足浴保健经营技术规范》;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足浴保健、中药药浴保健、藏药药浴等技术规范,中国药膳学会《中国药膳制作及从业资质基本要求标准》等。但是,就对该服务行业进行规范而言,现有标准无论从数量还是功能上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预防保健服务领域标准规范的空白区域仍非常巨大,从基础研究到体系构建方面均有待加强。
2 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工作的思考
随着社会对“治未病”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业机构正逐渐壮大。为规范服务市场,保障消费者利益,本领域标准化工作已被国家提上重要议程。
2.1 加快学科发展,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体系
标准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尽管有几千年的实践历史,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中医预防保健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现状为“基础研究薄弱、理论体系不完善”,而中医预防保健
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正受此制约。因此,要加快学科的发展步伐,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学科的科研投入,应重视基础研究,完善理论体系。
由于市场的需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的实践常先行于理论。许多服务技术尚不明确机理、适应症、适应人群,未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等评价,就已在市场上付诸实践,这有损消费者的利益及身心健康。因此,在步骤上不能等待基础研究和理论体系构建完善后再着手制定标准,而应齐头并行。集合行业专家的智慧,从目前预防保健服务的现状进行反思,明确主次,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框架构建。通过标准的制定、推广、应用、反馈和修订这一螺旋上升过程,指导基础研究的方向及促进理论体系的完善,进而推动中医预防保健学科的发展。
2.2 “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服务标准应用推广
一项标准生命力的体现在于推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应用主体是企业。因此,如果仅由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进行标准化,那么,在推广应用环节必将遇到阻碍。
标准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所用的最高层次途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标准化更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确保能够有效指导并服务于实践。为此,必须在政府部门监管下,由科研机构和行业学会进行专业指导,邀请相关企业参与,结合专业培训机构,实行“产学研用”相结合,共同完成标准规范的制定。这既能保障标准的专业质量,又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还能通过企业推广、培训等有效渠道进行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企业参与的同时,要启动企业监管机制,规避防范不法企业借制定标准之名聚集钱财或垄断市场。此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应遵循中医理论的指导。因此,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尤其当涉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核心技术时,应保证中医专业机构的参与。
3 结语
【关键词】 护理工作;预防保健;作用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工作中,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的逐渐转变,护理工作的实施范围也逐渐由医院扩展到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之中,社区护理服务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临床护理服务,成为了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工作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患者,而逐渐延伸为需要接受健康咨询和指导的健康人群,以及日常保健知识的普及对象。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护理人员角色的多元化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也日渐丰富,逐渐发展成了集健康咨询、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并在预防保健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是预防保健的基础
护理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护士工作中的基本义务。护理工作主要由护士实施。现代护理学中,护士在临床上的根本任务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同时帮助健康人群提高日常生活的健康水平。据资料显示,农村的传染病患者中,多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传染病的预防、消毒的方法、隔离的方法以及自我保健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比较差,因些,护士对此类患者不仅要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1.1 入院教育 入院教育是新住院患者预防保健教育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患者尽快接受现实,安心接受住院治疗,对于疾病情况保持平和的心态,尽快适应医院的医疗环境,进入患者角色,保持良好的心态。主要教育内容涉及:消毒隔离基础知识、饮食起居、病区环境介绍和住院须知等。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和文化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院教育方法,且入院教育实施过程中应保证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被患者掌握和接受,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2 住院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处理,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主要包括潜在的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治疗药物的种类、用法和潜在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患者日常饮食起居情况等,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输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保健方法。嘱患者做好自身排泄物和分泌物的处理工作,将其有效消毒后再倒入便池内。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患者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和行为,并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和治疗。
1.3 出院健康指导 患者住院治疗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并恢复健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出院健康指导,其主要目标在于改善化妆健康状态,巩固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主要内容涉及:出院后定期接受复查、 遵医嘱服药、合理安排饮食起居等,同时,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及其家人掌握消毒、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家庭隔离措施等健康保健知识。
1.4 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继续实施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随访的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深化自身对于疾病和医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为患者提供帮助,使其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在电话和上门随访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家庭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以实现护理服务工作由医院向家庭的延伸,防止患者离开医院后出现护理服务脱节的问题。
2 护理工作是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中的关键
院内感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加快患者的恢复,必须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而护理工作在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实现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 依据我国卫生部颁布和实施的医院废弃物管理规范,规范化处理医疗废弃物,依据是否可燃分类袋装、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尽量实施焚烧处理。
2.2 实现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和护理过程中一次性医疗物品应用范围的逐渐推广,院内感染问题也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从而实现了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对一次性医疗物品外流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污染问题,建立系统有效的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器械销毁台账、使用和采购制度。
2.3 强化无菌物品的管理 临床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规范,提高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各个科室应定期进行专业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这也是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的主要措施。各个科室应指派专人进行消毒灭菌物品管理,并实现固定放置,定时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查,从而为护理和医疗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保证[1]。
2.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 基层医院的传染病区通常也被称为医院的,这一部分的灭菌和消毒工作质量也会对整个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2.5 护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 医院相关领导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督导和检查工作,以实现护理工作的良性运转。应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综合评估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实现护理质量的逐渐提高[3]。
关键词:肥胖儿童;原因;预防保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小儿肥胖症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肥胖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极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及健康状况。另外,当肥胖儿童成年后,比正常体重的人更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小儿科门诊从2010~2012年收治的儿童186人,其中,男孩89例,女孩97例。
1.2方法 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通过常规测量方法来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对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通常是将体质量超出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儿童标准的20%视为肥胖。其中,超出20%~30%属于轻度肥胖;超出30%~50%属于中度肥胖,超出50%属于重度肥胖[2]。另外,可利用身高体质指数进行肥胖诊断,参照的公式为A/B×100,公式中A是指人的体质量数(kg)/身高数(cm),B是指同年龄健康儿童体质量中位数/其身高数。由本院儿保医生向家长了解患儿的具体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2 结果
通过询问、统计后得知患儿的具体情况:本次研究对象为0~3岁肥胖儿童186例,其中,男孩89例,女孩97例。经对家长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些肥胖儿童中,采用人工喂养有85例,采用混合喂养的有69例,采用母乳喂养的有32例。在饮食习惯方面,有96例儿童有过食习惯,其中有3例属于低体重儿。在生活方式方面,本组儿童中有75例是1岁龄以下的婴儿,很多儿童都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干预措施后,肥胖儿童的肥胖情况都有所改善。
3 讨论
3.1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经调查显示,大部分肥胖儿童均属于单纯性肥胖,比重超过95%。很多幼儿家庭饮食不健康,多以油腻、糖分高的食物为主。另外,小孩子从小养成了吃零食、甜食的习惯,导致过食问题,但不喜参加体力活动,从而使能量摄入过多而消耗较少,二者之间出现不平衡而造成肥胖。婴儿期的肥胖可能与摄入过多能量有联系,也可能和过早使用固体食物有关[2]。通常人工喂养的婴儿易发生肥胖,这也与家长的传统观念有关,认为孩子越胖越健康。另外,单纯性肥胖也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双方均为肥胖者,孩子肥胖率为70%~80%。父母体重正常者,孩子肥胖率为10%。
3.2儿童肥胖症的表现 通常肥胖孩子的胃口好,爱吃甜食、油腻食物。由于脂肪的过多积聚导致体重超标,孩子身高也会相对偏高,不过体重比身高的增长更为明显。脂肪主要积聚到以下部位:腹部、、肩部、面颊部等,其中腹部还会产生白色或紫色纹。对于男孩来说,由于会积聚了很多脂肪,使埋入到会而易被误解为发育短小;加上积聚了脂肪而使比较丰满而易被误解为发育。
肥胖的小孩一般性发育较早,因此,其身高较矮。由于肥胖,使两下肢的负荷量过度,从而造成两膝外翻。对于极度肥胖者来说,过多的脂肪严重影响到胸廓的扩展与胸肌的运动,使肺换气量下降,引起缺氧与呼吸急促等问题,甚至造成紫绀、红细胞增加、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上述症状均被称为肥胖肺心综合征,但当患儿体重下降时,这些症状也会慢慢减少,直至恢复正常。
3.3对儿童肥胖的预防保健措施 对单纯性儿童肥胖者,应重点加强行为干预,以控制引起肥胖的各种危险诱因,从而保证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处于正常范围。这是防控儿童肥胖的关键。
3.3.1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的原则是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兼顾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通过摄入小于机体所需热能的食物,以消耗体内脂肪而起到减肥作用。家长应该制作计划,合理安排减肥步骤。注意不可过度控制摄食量,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减少,并要考虑到儿童是否能接受;不然,由于饥饿自己去偷吃食物,不仅没达到减肥目的,还起到了反作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可参照热能供给标准制作饮食:
3.3.2加强锻炼 肥胖的孩子一般不爱运动,因此,家长要多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初期可选择简单、活动量少的项目;然后,根据孩子的锻炼情况,适度增加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从而起到逐步减肥的目的。
3.3.3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克服胆小、自卑的问题。
3.3.4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肥胖的不良影响,主动配合减肥计划。另外,定期为孩子测量体重,当体重减轻后应及时进行鼓励,增强孩子减肥的信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溢血;因素分析;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65-01 脑溢血是脑中风的一种症状,一般都是中老年患者,这些患者的脑部疾病非常严重,容易引起死亡。患者患病后因为脑部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发病。目前我国的社会也已经是老年结构,脑溢血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提升,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本文对脑溢血的病因和保健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溢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5例(75.00%,动脉硬化患者13例(21.67%,颅内血管畸形患者2例(3.33%;出血量7.2-62.5ml,平均(36.8±1.1ml。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溢血诊断标准。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老年脑溢血的常见因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结果
2.160例患者诱因分析60例患者中32例(53.33%因生活应激性事件引起情绪激动导致突发脑溢血,18例(30.00%因工作劳累发病,10例(16.67%患者无明显诱因。情绪激动因素所占比例53.33%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老年脑溢血部位及临床表现老年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丘脑及大脑,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和头痛、呕吐等。
3讨论
中老年患者是脑溢血的高发群体,他们一般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非常容易引发脑溢血,患者因为参加体力劳动、运动、情绪波动而引起脑溢血,基本都是在活动状态下发病[2]。此次研究的患者中53.33%是由于情绪波动引发的脑溢血,30%是因为劳累所致,剩余患者无明显诱因,情绪波动占据了半数以上,说明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因素。脑溢血患者的发病比较快速,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比较大,临床中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意识障碍、失语、瘫痪等[3],此次研究的患者中85%表现为意识障碍,58.33%表现为头痛和呕吐。现在脑溢血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致死率极高,在老年群体中的死亡率大约是20%。
脑溢血是可以采用预防措施来进行避免的,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我认为脑溢血的预防保健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控制血压,对自身的血压给予重视,存在高血压疾病的时候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2、调整心态,保持一个开朗的情绪,不要过度激动;3、控制饮食,烟酒等物质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降低血管收缩性能,因此患病的话就需要戒烟戒酒,饮食以蔬果和高蛋白食物为佳,每日的饮水量要充足,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日常的生活活动要适量,不要过度劳累;4、防止摔倒,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血管壁薄弱,因此摔倒会引起血管破裂;5、活动左手,左手和左脚多运动,能够缓解左大脑的负担,提升右大脑的功能;6、季节变化要保暖,避免冷热的刺激导致血管过度收缩。
脑溢血需要充足的休息,需要静养,因此患病后,应该减少运动,避免出血情况严重化。对于大量出血患者,需要在48小时内禁食,对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避免氧气供给不足[4]。为卧床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压疮、褥疮产生。其实脑溢血老年患者主要的诱因就是情绪波动和劳累,因此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控制情绪,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较好的脑溢血疾病预防。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对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314-315.
[2]邵亚军.363例脑溢血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2:3119-120.
【关键词】预防保健;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7-1
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广大农民健康、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全国数以万计的卫生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第一线上,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工作程序。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地医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农村预防保健工作始终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我们仅就吉林省东辽县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实践,围绕规范化管理的课题,进行几个方面粗浅的探讨。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预防保健工作运作起来很难集中操作,给预防保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农村传染病发病偏高,食物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启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以来,全县的预防保健工作逐年好转,各种常规疫苗的接种率逐渐上升,从1986年平均接种率的85%上升到2005年平均接种率95%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却相继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渐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一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程序及反馈模式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反馈+修正理论修正实践”的正螺旋发展的前进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资料管理是关键的一环。资料不仅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修正的依据和指导实践的准则。
我县的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管理模式如下:
二规范化管理总体理论
规范化管理理论分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
县里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进修学校分工负责一级网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流行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卫生监督所制定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妇幼保健站制定妇幼卫生保健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结核防治所制定结核病防治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卫生进修学校制定农村卫生人员技术管理理论及培训办法。
一级网络通过文件或责任状形式把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下发到二级网――乡(镇)防保站,并在各项工作实践的资料积累活动中接受信息反馈。
二级网――乡(镇)防保站按照一级网下发的文件及实施办法制定实践细则,并做好资料积累,及时反馈信息。
三级网――村卫生所(或乡村医生),根据乡(镇)防保站制定的实践细则具体实施预防保健实践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2、制度管理――为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各级预防保健网均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一级网站、校、所拟定各种理论管理标准、考核、评价办法。
(2)二级网按一级网制定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实施办法、操作规程、监测程序、标准及奖惩细则。
(3)三级网依据二级网的实施办法及工作细则进行实施,收集好资料,及时反馈信息。
3、资料管理。
(1)一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种管理理论制定依据,各种反馈信息存档,修正理论依据及修正内容,考核及评价存档。
(2)二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一级网单位下达文件、预防保健各种制度、操作规程、监测程序及监测结果、社会效益评价显示。
(3)三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施细则,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践数据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4)规范化管理要实行标准统一的各类表、卡、册、簿、证,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计量单位。
各种考核、评价也采取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各种监测均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评价方法。
三规范化管理的自身评价
规范化管理自身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管理本身的适应性:因为是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所以管理本身要适应农村的特点,比如所有规章制度应该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所有表、卡、证均删繁就简,准确实用,所有的规程都应简洁流畅,易记好写等等。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65-02
【摘 要】病从口中入,预防保健意识的单薄,引来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尽管如此,有一些朋友仍然很容易忽视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或者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将来就有可能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情况在不发达的边远地区比较多见。预防疾病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开始,要对保健、预防、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有相关的医学常识,才能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疾病。
1 正确的医学知识是预防保健的基础
人的思想认识决定着人的所有行为,思想认识来自于相关知识。从而人们产生思维和行为。同样,对生活习惯和预防、治疗疾病认识也与个人思维和认识有关。人的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预防和治疗的行为和生活质量。有了正确的预防保健知识,才能防止疾病的侵害。对女性来讲,所谓的保健主要是女性青春期保健、成熟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几个阶段的保健,女性应该掌握每个时期的生理特点和保健常识,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更多的女性保健常识,在每个时期都要呵护好自己,尽力保障身体不受疾病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O%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知识改变命运,多掌握一些预防、保健,特别是妇科疾病方面的医学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疾病的认识,战胜拖延、麻痹思想,从思想观念上、预防保健措施上筑起一道防线,防止疾病的入侵。
2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专家认为,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4岁以下是青少年期,人的身体各器官及其各方面功能不断地发育、完善,生命力强,抗病能力旺盛。45~59岁中年期,人的生理功能开始下降,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抵抗能力不如从前,开始出现某些疾病。60岁以上为老年期,抗病能力下降,很多疾病在此阶段容易发生,是疾病的高发期。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升高发病的概率增大。不管那个年龄阶段,大多数疾病都有早期征兆,都出现在身体的某一个器官或部位,这些症状不能忽视,如:女性在即将行经的前几天常发生胀痛的现象,这种胀痛在月经来潮以后自然消失。很多女性认为这是经前正常现象而不去治疗,结果年龄大了以后就容易患上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甚至妇科肿瘤等严重的妇科疾病。若是感染了妇科炎症,一定要及时就医。妇科炎症除了影响身体健康,有些还会使女性无法怀孕生子,造成终身遗憾。例如宫颈炎,子宫颈是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剿的一道重要防线。如宫颈炎,常表现为宫颈糜烂,如不能及时查出,不尽早治疗,还会恶化为宫颈癌,危害难以想象。因此,女性朋友平时多留意一些自己身体的异常变化,及时诊断,经常去医院做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女性身体结构特殊,发病几率比男性高,因此女性朋友要提高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不及时发现,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或疾病无法根除,酿成终身遗憾。
3 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治疗的最佳手段之一
【关键词】 慢性单纯性咽炎 病因 防治
慢性咽炎是一种早已被人们所熟悉的咽部常见病,尤其在成年人中多见。它主要指的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们不易治愈的印象,甚至造成精神上的困扰,影响生活质量。其实,慢性咽炎不是大病,对身体健康无大的影响。只要找到产生慢性咽炎的原因,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防范和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发病的。
慢性单纯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三种病理类型(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之一,人群发病率最高。实际上,人们如果清楚的认识了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全身症状不明显,而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咽部的各种不适感,主要为咽部异物感和咽干。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炎症反复发作。这也是慢性咽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很多人对于咽部的炎症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或忽视,任期自愈或简单不科学用药,导致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甚至反复发生。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慢性咽炎。
(2)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所致。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咽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慢性牙周炎等慢性炎症的分泌物刺激咽部,或炎症本身直接蔓延到咽部所致。
(3)不良生活习惯所致。如吸烟、饮酒、喜食刺激性食物等。在很多男性患者中,经调查,都有吸烟饮酒的嗜好。且减少吸烟饮酒量咽炎会有明显好转。
(4)环境因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物质较前明显增多,今年北方地区多次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就是最明显的证据,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增加,对人们的呼吸道是个严峻的挑战,咽部作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所受到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
(5)职业因素,如教师、演员等用声过度也可诱发咽炎。对于工作在工业一线的工人来说。慢性咽炎的预防更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6)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风湿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食管裂孔疝等使咽部易受感染而致病。[1]
知道了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常见病因,我们只要积极地避免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发展,而对于一些不好去除的因素,如大气的污染,工作环境问题等,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自我保健和康复措施来遏制疾病的发生。对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多参加体育锻炼及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这是应对一切疾病的根本,对于慢性单纯性咽炎也不例外,在一些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在相同的作业环境下,注意身体锻炼的人群,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患病率较低,症状较轻;此外还要消除疾病的病因,治疗周围组织的疾病,消除慢性咽炎的来源;有全身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并避免粉尘或有害气体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应在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寿世保元》认为:“人卧室宇,当令清净。净则受灵气,不净则受故气。故气乱人。”如若迫不得已,做好口鼻防护措施。
其次,局部治疗。对于有慢性单纯性咽炎的患者,平时应多食用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生理盐水或0.02%呋喃西林溶液含漱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明显,可以选用一些片剂含服,如银黄含片、草珊瑚含片、华素片等。不要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很多患者认为炎症服用抗生素即可,对于慢性单纯性咽炎,是不急性发作,不提倡应用抗生素,必要服用时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症状较重者,还可配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
另外,中医治疗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医来说,慢性咽炎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上的,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可用经典方剂六味地黄汤(茯苓、山药、熟地、茱萸、丹皮、泽泻)按症加减。此外,、麦冬、金银花、黄芩、黄芪、连翘等生津、清热、解毒等中草药代茶饮。[2]还要减少咽部刺激,戒除烟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少患者没有戒烟的决心,造成治疗效果差。《顾氏医案》:“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最。凡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热物,极能伤阴。”慢性咽炎患者,营养的加强也是极为重要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五常政大论》“骨肉果菜,食养尽之。”都是强调营养的。
慢性单纯性咽炎是常见病及多发病,由很多原因共同作用产生。虽然会使人体咽部产生多种不适症状,但并不会引起机体出现大的问题,而且是可防可治的,对于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作为医生应该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心理,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保健方案。作为患者要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找到并去除病因,坚持治疗,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住院需求;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08-01
预防保健服务的提高对于个人的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预防保健服务,能够及时发现个体的疾病,并尽早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治疗带来的费用压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老人的利益,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免费的预防保健制度,致力促进公众健康。
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和住院需求之间呈现出互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调查中,一些患者的疾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这时候,预防保健和住院服务则会表现出互补性,这个观点是John在2005年时提出的。然而,我国卫生医疗服务系统中缺乏“看门人”的制度,也缺乏针对某一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及时的预防保健服务,从而影响了我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系统服务的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中老年人预防保障服务需求和住院需求之间的关系,必须及时对我国的预防保障服务体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概念框架
一些学者认为,健康投资决策和其他形式的资本投资决策相类似,个体的健康资本存量对效用的高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在市场活动的时间,这也就说,增加健康资本存量的投资等于预防性和治疗。健康投资不仅仅体现在成本上,还体现在受保障个体的生命周长当中,如果个体的生命周期较长,那么健康投折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治疗的需求也会不断上升,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则会下降,则体现着健康资本折旧。
1.2数据模型
本次研究的数据主要选自我国的CHNS(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该调查主要对我国的数个省份中的城镇和农村进行调查,包括:贵州、广西、湖南、河北、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山东。对这些省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不仅包括人口特征,主要还包括个体的医疗保险情况、医疗服务情况、预防保健服务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等。调查的年龄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并使用PROBIT模型对预防保健服务和住院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分析,模型如下:
下文主要通过实例分析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2实例分析
2010年开始对5000例样本进行调查访问,其中312例个体接受了预防保健服务,接受保健服务的有6.24%。这个比例远低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说,美国或者加拿大,他们国家接受预防保健服务的几率达到80%,他们每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费体检。通过这样的比较,显示出我国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此外经过调查发现,接收住院服务的比例只有不到4%,一方面接收住院另一方面又接受预防保健服务的比例则3%。
除了上述的调查之外,还对调查对象进行医疗保险、家庭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其中包括接受医疗保险的比例,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患病情况、子女瞻仰父母等。经过调查发现,有20%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25%左右的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些疾病或生活状况,都与预防性保健服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与住院需求的关系则不大。主要表现在,一些低收入者或者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存在着表述或者打电话有困难等情况,此外一些行动有困难的老年人也没有使用预防保健服务,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行动不便阻碍了对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但是,也不排除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有子女的关切程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条件决定着每位老年人享受医疗服务的水平。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收入越高,其接受预防保健服务的程度也就越高。我们国家正面临着老年社会化严重的时期,对于高龄老人来讲,住院的概率明显增高,具有良好健康的中老年人能够有效降低住院率,而行动不便的则明显增加住院的可能性。在住院需求的影响因素中,经过笔者调查发现,预防保健对住院的边际效应为-0.40%左右,这说明了预防保健的概率越高,住院的概率也就越低,同样也说明了预防保健服务利用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住院的可能性。
3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中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服务要求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探讨预防保健服务和住院需求的关系,并且对影响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和住院需求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我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和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包凤云.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问题初探[J].人口研究,2006,(6).
[2]解垩.中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其与住院需求的关系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1,17,(04).
【关键词】 艾滋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98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血液、性生活等途径传播, 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5]。当前医学界尚无根治该疾病的治疗方案, 也没有疫苗可进行免疫预防, 因此在疾病防治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以91例艾滋病患者为例, 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本县2013年1月~2015年12月疾控中心报告的91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3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2±4.1)岁。观察组患者男32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9±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病情检测、常规生活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 主要措施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评估 自制问卷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调查评估,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发展程度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旨在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偏差, 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改善生活质量。
1. 2. 2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跟上时展的步伐, 例如“一对一面对面交流”、举办讲座、建立QQ或者微信病友交流平台定期进行内容推送、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与疾病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育过程中指导人员语言要亲和, 行为举止要得当, 尊重和理解患者的内在感受以及隐私, 给予患者更多的信任感。
1. 2. 3 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①心理干预。艾滋病当前没有根治方法, 再加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因此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干预非常有必要, 要引导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 也可以邀请积极乐观的病友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缓解内心压力, 稳定患者情绪。②饮食教育。艾滋病患者大多较为消瘦、营养不良, 因此在饮食中要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低脂肪含量的食物, 例如鸡、鱼汤、新鲜蔬菜等, 如果患者存在口腔炎症饮食要以流质食物为主, 保持饮食规律, 忌烟酒;如果患者存在习惯性腹泻等病症可每日口服淡盐水或者糖盐水。③皮肤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皮肤营养差, 自身免疫力不高, 容易发生皮肤感染, 因此在日常生活要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清洁, 注意不可使用抗菌香皂, 可使用羊毛脂香皂, 如果皮肤较为干燥可涂抹护肤品, 如果存在由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感染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湿敷, 冲洗全身后涂抹氯霉素润膏加聚肌胞。④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由于长期发热容易产生口干或者口腔感染的并发症, 因此指导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晚以及饭后刷牙或者漱口, 同时可嚼口香糖或者饮水的方法缓解口干。当患者口腔发生感染后可采用克霉唑等药物进行干预。⑤污染物的处理指导。定期对房屋进行清洁, 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对于患者接触的物品可采用太阳暴晒消毒, 冬天可将污染物放置在低温中进行夜冻;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单独放置, 使用后煮沸消毒;性生活可使用双层, 女性月经期间要注意对经血的处理, 避免污染其他用品。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6-8]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总分100分, >85分为合格, 计算健康教育合格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教育满意度, 总分100分, 满意:>85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57.8%(26/45), 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7.0%(40/46)。对照组教育满意度为66.7%(30/45), 其中满意16例(35.6%)、较满意14例(31.1%)、不满意15例(33.3%);观察组教育满意度为89.1%(41/46), 其中满意21例(45.7%)、较满意20例(43.5%)、不满意5例(10.9%)。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教育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69, P
3 讨论
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促进个人或者群体树立健康观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9-12]。艾滋病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艾滋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变化,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让患者明确自身的权力和义务, 积极参与相关卫生组织或者政府机构开展的艾滋病防御工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教育方案的制定以问卷调查结果和患者的接受能力为基础, 且充分遵循了“个性化差异”原则,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此外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改善了常规健康指导枯燥乏味的不足, 能够有效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同时涵盖的教育内容广泛丰富, 包括心理干预、食教育、皮肤护理指导、口腔护理指导等, 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疾病控制能力。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7.0(40/4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26/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突出,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为民, 赵城寒, 刘藏, 等. 浙江省乐清市2005-2012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12):1237-1238.
[2] 郝阳, 崔岩, 孙新华, 等. “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5):369-374.
[3] 杨文杰, 樊盼英, 梁妍, 等. 2008-2013年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对HIV的抑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49(1):13-20.
[4] 张静瑜, 栾荣生, 罗映娟, 等. 2012年四川省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2):91-94.
[5] 何盛华, 周锐锋, 刘大凤, 等. 四川地区1465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重庆医学, 2014(5):592-593.
[6] 段立群. 浅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11(2):121.
[7] 杭莹. 不同人群中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防治的作用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24(2):1102-1103.
[8] 庞志勇. 探讨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5, 15(5):226, 228.
[9] 秦鹏, 闵霞, 王东博, 等. 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5):411-412.
[10] 沈平, 黄毅毅, 蒋丽萍, 等. 钦州市钦南区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中国热带医学, 2015, 15(12):1456-1459.
[11] 苏云鹏, 申元英, 何梅, 等. 大理地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12):1243-1246.
[12] 邢雅素, 郝凤艳, 郝肖阳.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4(4):121-122.
[13] 张丽花, 乐汉娥. 武汉市~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3):299-301.
[14] 徐光勇, 时培荣, 张洋, 等. PBL教学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1):102-104.
[15] 苏云鹏, 申元英, 何梅, 等.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中国性科学, 2014(1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