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强国有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如何在演讲中有效的突出主题,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后在演讲实践中,许多演讲者并不善于将主题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那么,怎样在演讲中有效的突出主题呢?
1、开宗明义
开宗明义就是在演讲稿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揭示主题。它的特点是开门见山,使听众一听就明白演讲的主旨,进而全面理解其思想内容。比如刘翔在奥运成果报告会上的演讲:《中国有我,亚洲有我》的开头: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今天的成功仅仅是个人的荣耀,北京时间xx年8月28日凌晨那12秒91,毫无疑问将成为我生命中为之自豪的瞬间,但我更愿意把那一刻的辉煌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全亚洲。
这篇演讲,开篇入题:今天的成功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更属于集体,属于祖国。因为体育比赛不光是竞技水平的较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晴雨表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国运兴,体育盛。因此,刘翔能在骄人的成绩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拳拳之心,历历可见。
2、收篇点题
演讲结束时,用凝练的语言,进行画龙点睛的归纳,点明或深化主题,这就是白居易极力推崇的“卒章显其志”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突出演讲的主题,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一个青年军人的思考》的结尾:
世上没有靠编制谎言而成名的诗人,也绝没有靠纸上谈兵而赢得胜利的将军,而只有靠自身的素质,实力和价值,靠学,靠干,靠拼,才能真正成为强者。一个国家,也只有自强才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演讲者从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人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最后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着名报社记者的生动事迹,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在强者如林的社会中立足,而一个国家也只有自强才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听众能从这有独特见地的结束语中,悟出深意,获得启迪。
3、片言居要
用精练的文字,放在文章的关节处,要害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警策全篇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主题表现得格外清晰明朗。
着名演说家佩特瑞克•亨利《诉诸武力》的演讲,便是用“不自由,毋宁死”的片言,来揭示全篇的主题。因此,演讲中当叙事抒情的火候已到,恰如其分的片言议论,能使演讲达到水到渠成,情理交融的效果,使听众的情感认识获得理性的升华。
例如以歌颂非典英雄事迹为主题的演讲《用生命践约》,在叙述完四川医院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没有一个在困难调查表上填写困难以后,作者加上这样一句话:
明知凶险却达观,这是一种坚忍的力量,一种无畏的美丽。
这句议论,揭示了医护人员的无畏精神和高尚人格,既使前面的叙述的事实得到强化和升华,又明确地点明了主题。
4、反复申说
演讲中,为了让听众彻底了解演讲的主旨,有必要对自己的观点反复进行申说与解释,中外许多着名的演说家,都曾采用这种方法来突出演讲的主题。例如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辉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心跳的真谛……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演讲者应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反复申说,表达了他反对种族歧视,要求自由、平等的呼声,给听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5、正反对比
想要透彻的说明一个观点,单从一个角度去论证是不够的,运用正反对比法,可使主题鲜明突出。请看这篇演讲:
——我的中国梦
“我想知道一块有梦想的石头能走多远”?
正因为有梦想,让中国沉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正因为有梦想,为中国擎起了一把火炬;正因为有梦想,给了普通人多么大的信念与力量!
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可以博大精深。
曾几何时,远古时代的人们仰望星空,俯瞰大海,在重山峻岭中苦苦跋涉,才繁衍出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那个时代,孔子周游列国创办儒家学说;墨子正为了兼爱非攻四处奔走;老子倡导着无为而治。那里有苍苍蒹葭与关关雎鸠;有青青子衿与以玉报瓜;有“但愿人长久”的唯美祝愿与“会当凌绝顶”的凌云壮志。正因为远古的中国有了梦想,才引领着她的人民创造出几千年璀璨文化。
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可以引领光明。
1860年,英国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于是,有梦想的人们开始改变现实。的梦“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挽救垂危的清王朝;的梦“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庄严起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笔疾书“粪土当年万户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呼唤强国、富国的梦。正因为近代的中国有了梦想,才引领着她的人民勇敢地寻求光明。
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可以改变世界。
1949年10月1日,一个庄严的声音响彻世界“了”!为此,中国人民满怀社会主义的中国梦进行了长达三十年曲折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后,中国梦更是逐步变得长远辉煌。曾经,古人只能无比羡慕“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今的“蛟龙号”探寻深海,“神九”“天宫”翱翔太空,“嫦娥”登陆月球。今人如接力般接过前人之梦,将原来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成现实。正因为今天的中国有了梦想,才鼓舞着她的人民改变世界。
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可以铸就伟大。
当“感动中国”中涌现出“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他们用梦想给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正因为梦想,我们曝光毒奶粉、毒胶囊、地沟油、酸奶门、瘦肉精。因为梦想,我们倡导“地球一小时”、“植树节”;因为梦想,马云说:“我希望空气是可以呼吸的,水是可以喝的,食物是可以吃的”;因为梦想,无数的志愿者远赴山区支教;因为梦想,有人为乞丐撑起一把雨伞;正因为有了梦想,我奋发学习。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就一定会变得伟大!
一块有梦想的石头能走多远?
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就一定会抵达远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块有梦想的石头,传递梦、实现梦,十三亿中国人同心追梦,一定会凝结成一条宽阔的中国路!在路上因为有你、有我、有他,是梦想让我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正因为无数普通的梦想团结在一起,我们才一次次战胜了洪水、非典、地震、泥石流。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做一块有梦想的石头吧!心怀中国梦,用希望萦绕心间,我们一起手拉手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勇往直前!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无数先辈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仆后继,奋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我们要有理想,立志做一个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一代新人,为祖国更加灿烂的未来而奋斗,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祖国拥有锦绣江山,让人游目骋怀,有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祖国,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大家庭。它拥有日久岁深的文化古籍:《史记》、《春秋》、《论语》、《孟子》、《离骚》、《国语》、《诗经》、《吕览》等等;有着令子孙自豪的三大国粹:中药、国画、京剧;它有着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历史;有着“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升而不自知也”的爱国志士……她一路曲折走来的辉煌,也滋养着社会,滋养着拥有亲情的小家庭,爱她其实就等于爱自己的家。
曾巴金说过:我热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冼星海也说过: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他们用自己的心声将爱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你是否也对自己的祖国豪情满怀?
河边粉色的木槿将梦的火焰燃到了水里,在朦胧的雾色里醒目的流向星星响应的高空。星星也向河边滴落了一片松林,产生了梦的琥珀。
陆游的《夜泊水村》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劝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过文登营》中感叹:“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些都是孕育在梦的琥珀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对我们个人和国家都必不可少。它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情感,包括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大好河山和我们的人民群众。
在当前的世界逐渐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在内心树立起爱国主义的大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它。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抒写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历史的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拓展与丰富,民族精神不断积淀与升华。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熔铸沧桑的祖国,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汗水和创造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昂首前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金融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正确地认识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和风险,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只看重其利益而忽视其风险防范,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化解风险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处。
金融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得各国在金融风险发生时难以独善其身。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给各国政府再次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加强国际金融业务合作、协同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自身金融体系不健全从而对金融风险的抵抗力显得脆弱,所受到的影响也往往更大。因此,分析和研究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风险防范与监管就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一、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凸显的风险分析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和非国际化状态。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水岭,之后我国开始建立起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行业为支柱的金融产业,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开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提高了各国政府协同防范金融风险的共识。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近年发展很快,但仍然不完善,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环境变化时就有可能被放大并产生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银行业
我国银行业遵循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殊原因,我国银行业存在着特殊的问题。
1、信贷质量差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信贷质量恶化。这些不良贷款的增长,在银行发生信用问题时风险有可能被放大并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导致银行业进入一种表面繁荣,在这种表面繁荣之下实际上隐藏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不足。房价虚高,房地产泡沫不断膨大,房屋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并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不可避免地给银行造成大量坏账。所以,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去处置银行信贷质量,否则银行业就极有可能发生危机。
2、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缺口大
我国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以单位和居民存款为主,其中尤以居民储蓄存款为主。由于目前银行大部分为国家所有,在有国家信誉做保证的情况下,人们普遍没有存款方面的顾虑。尽管如此,基层单位却依旧出现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的现象,放贷方面普遍存在着盲目放贷、违规放贷的问题。
3、资本充足率低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金率不得低于8%,但我国银行资本金率长期与此相差甚远。与此同时,风险权重资产也非常之高,其抗风险能力可想而知。高风险、低资本的现状暴露了国有商业银行抵抗风险能力方面的问题。
4、内部监控机制薄弱
我国银行业依旧缺乏良好的权力监管机制,业务流程不科学,监督不力,表现在对操作风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差、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管法律不健全等方面。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按理应是内部控制机制更为严格的部门,但屡屡发生的内部监守自盗问题,说明现有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尚存缺陷。因此,改善银行业的内部监控机制,对银行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二)证券业
我国证券业自1992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股市自建立起就遗留下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先天性的缺陷使中国股市很难摆脱政策市和暴涨暴跌的困境,这使得国内证券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
1、股市暴涨暴跌,股民投资心态不稳定
我国股票市场受政策影响很大,政策取向的变动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反映,并通过炒作成倍放大。由于政策的不确定和获取政策信息的不公平,市场炒作中追涨杀跌的惯性很大。因此,沪、深两市自开市以来就表现为股价的暴涨暴跌,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这除了市场操作的因素外,也充分暴露了股民心态的不稳定和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
2、证券业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大部分证券业融资都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极其有限。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来看,债券融资占到整个融资渠道的大部分。美国资本市场中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当年未偿还的债券额度都分别占到总量的50%以上。美国公司债券的筹资额度为同期股票筹资的3倍,成为美国公司主要的筹资渠道。由于这种筹资渠道不仅仅能吸取大额资金,而且能够传达一个积极的市场信号,显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市场信心,因此,美国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
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而来,国有股占绝对比重,“一股独大”现象突出,导致了我国公司特殊的委托问题——“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使银行债权约束表现出无效性,债权人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无法进行股权的治理。一旦出现国际股市的异常,“内部信息”相应放大,就会人为加大股市的不稳定性,引致垃圾股驱逐优良股的现象,从而降低股市的质量,增加股市的风险。
(三)保险业
我国保险行业自建立以来,30年中均保持年30%的增长速度,但作为新兴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
1险公司的资产实力相对薄弱
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保险公司实力普遍比较弱。2001年后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开放,中资保险公司规模小的弱点日益凸显。
2、资金运用效率低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限于银行存款以及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这样的限制导致了我国保险资金大量囤积于国有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每一次利率的变动都会使保险公司蒙受巨大的利息损失,降低了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3、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监管
虽然我国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1997年颁布了《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1998年颁布了《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2000年颁布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我国仍然未形成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在保险监管方面,我国1999年成立了保监会,对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比较迅速,而保险监管组织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这就导致监管不到位。同时,保险业规模较大,细节繁琐,其内部监控也没有达到快捷有效的程度,这些缺陷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保险业的市场风险。
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1、完善市场竞争体制,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的轨道上来。从我国国情看,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是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再者,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为了挽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经常干预银行的贷款决策,不但加大了企业的依赖性,也使得银行的竞争力不断减小。目前,急需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形成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实现与政策性金融的彻底分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机制和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二,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国有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弊端,一直不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这一方面造成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缺失,另一方面使国有商业银行缺少体制外的竞争,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积极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培育金融业竞争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此举既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造竞争的金融业体制环境,使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获得必要的压力和动力。第三,金融机构要适时调整贷款结构,关注那些具有国内市场需求前景,能够推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大中型客户,在贷款规模上向它们倾斜。避免过度依赖外向型企业的传统习惯,以提高风险资产的风险分散转移能力,优化贷款结构。
2、加快金融创新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修正过去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依托对金融创新所采取的单向驱动行为,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机制,正确引导企业的金融创新冲动,控制金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其次要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实行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组织创新,并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借鉴国外资本市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又同国际接轨,并能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之路。我国金融机构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金融机构本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无关系。
3、加强金融机构风险资产价值计量和风险度量
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风险资产定价方法和定价工具,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资产及时计量,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风险资产定价体系。在风险度量方面,要大胆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度量模型和度量工具,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改进,通过实际检验,逐步建立更科学、更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风险度量模型和工具,为决策者提供详尽的风险信息。
4、加强金融监管
第一,加强对金融业的内部约束。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分割控制。第二,进行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要对所属成员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要对成员经常性业务予以监督,包括对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立法,以规范各种金融业务的运作。央行及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第四,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银行的清偿力;提高呆账准备金比率,充实风险准备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建立国家专门的金融危机防范机构,统一权限,协调行动,以便在危机发生时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完善援救性措施,对遇到临时清偿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在整个宏观层面,应加强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管理,并同国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对金融市场货币流量的监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标准,及时将有可能引致金融风险的信息传到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二)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第一,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的信息沟通,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第二,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第三,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我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加强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合作,扩大话语权,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面对此次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困境,加大对国际主流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以获取知情权和控制权。投资策略上应选择积极稳健的分散组合,以取长远效果。
三、结论
精彩导读: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对我们个人和国家都必不可少。它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情感,包括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大好河山和我们的人民群众。在当前的世界逐渐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五四青年节演讲:树起爱国主义大旗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无数先辈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仆后继,奋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我们要有理想,立志做一个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一代新人,为祖国更加灿烂的未来而奋斗,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祖国拥有锦绣江山,让人游目骋怀,有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祖国,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大家庭。它拥有日久岁深的文化古籍:《史记》、《春秋》、《论语》、《孟子》、《离骚》、《国语》、《诗经》、《吕览》等等;有着令子孙自豪的三大国粹:中药、国画、京剧;它有着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历史;有着“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升而不自知也”的爱国志士……她一路曲折走来的辉煌,也滋养着社会,滋养着拥有亲情的小家庭,爱她其实就等于爱自己的家。 曾巴金说过:我热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冼星海也说过: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他们用自己的心声将爱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你是否也对自己的祖国豪情满怀?
河边粉色的木槿将梦的火焰燃到了水里,在朦胧的雾色里醒目的流向星星响应的高空。星星也向河边滴落了一片松林,产生了梦的琥珀。
陆游的《夜泊水村》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劝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过文登营》中感叹:“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些都是孕育在梦的琥珀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对我们个人和国家都必不可少。它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情感,包括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大好河山和我们的人民群众。在当前的世界逐渐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在内心树立起爱国主义的大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它。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抒写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历史的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拓展与丰富,民族精神不断积淀与升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熔铸沧桑的祖国,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汗水和创造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昂首前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与秦国的先祖是给人养马的仆役不同,吴、越的先祖可都是正经八百的皇族后裔。可呆在那时未经中华文化全面洗礼的吴越之地,与先进文化有距离,所以只知道浑浑噩噩胡吃闷睡,不像掌握了先进文化的中原各国那样,天天打仗,以求称王称霸。
后来楚国的一个大臣巫臣因为拐走老美女夏姬,被楚国君臣将其家人无分男女老幼通通杀光。巫臣为了报复,便派儿子巫狐庸去吴国传授先进文化,教吴国人如何打仗,如何通过战争从楚国夺取利益。
有先进文化指路,吴国所向披靡。左击越、右攻楚,突然崛起成为强国。齐国、楚国等大国屡屡被吴国打得丢盔卸甲。崛起了的吴国像其他只得了些中华先进文化的皮毛影响的国家一样,马上迷上了称霸。
称霸这个东西,港台那些黑社会题材的电影、电视里表现得非常透彻。就是谁肌肉结实了、拳头硬朗了,就要让其他人叫大哥,不叫就打。服了、叫了,就罩着你。如果其他人打了你,你跟你大哥说,他得帮你出头。什么时候你受了欺负跟大哥说了,大哥一琢磨:欺负你的那个人肌肉比大哥还结实,就装听不见,于是其他兄弟背后就会说:某某失其霸也!就都准备着要去投奔那个肌肉更结实的大哥去了。
有些肌肉不那么结实的人,也羡慕做大哥的派,总想召集个会,议议是不是自己能做大哥,这样的人,往往不求做大哥的实惠、不让你交保护费,甚至愿意倒贴点好处。比如宋襄公,明明是个小国、弱国之君,却要发通知召集大国强国来议推举自己做大哥的事儿,这就是招灾惹祸、自寻死路的做法。
称霸的游戏也还像金庸小说里老写到的推举武林盟主。我总猜想金庸写那些小说的时候就是从东周列国志里受到的启发。反正看吴王夫差亡国的过程,就像看金庸小说一样。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兴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勾践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穿衣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吊唁死者,慰问病者,这是想利用民众伐吴报仇啊。勾践不死,必为吴国大患。现在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您却不注重,反而把力量用于齐国,岂非大错特错!吴王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大破齐兵。然后召见鲁哀公并索取百牢。其后几年里又数次伐齐伐鲁。
公元前483年,吴王召集鲁、卫二国国君在橐皋盟会――就是先召了几个身体弱小的兄弟来参见,过了把大哥的瘾。这大约相当于我们“”那些年划分三个世界,把一帮弱国弄到一起,我们也是一霸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82年的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这就是想真的当大哥了,把弟兄们全都召来了。为防止开会时有兄弟捣乱、不服气,吴王把国内的精兵强将都带来,布置在会场周围。这边正紧锣密鼓要当大哥,那边卧薪尝胆好几年的越王勾践趁机出兵,在6月份打进吴国,杀了太子。
国内报信求援的信使走马灯似地飞来,但吴王当时确定的工作重心、重中之重是称霸,其他工作都要为这一中心工作让路,哪怕亡国,也要称霸。为了不让那些报信求援的臣子多说废话走漏消息影响称霸大局,处变不惊、有大将风度的吴王夫差怒斩七个报信和谈论此事的臣子于幕下。
从容的吴王直等到七月,推举大哥或曰武林盟主的关键时刻到了,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王说,在周室宗族中我的祖先排行最大。晋定公说,在姬姓诸国中只有我晋国当过霸主。双方争执不下。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动武进攻吴王。平心而论,论肌肉和拳头,晋国确是比吴国强壮的多,吴王此时也明知越国已把自己的老窝端了。这才让步,让晋定公当了盟主。
盟会已毕,没当上大哥的吴王仍不急着回家护自己老窝,却想伐宋国――估计是投票时宋国帮了晋国。被伯劝说,这才领兵归国。在外很久,士卒疲惫,没有了太子,国内空虚。于是没当上大哥的吴王就派使者带上厚礼与越国媾和。
其后几年里,越国屡次伐吴,直到公元前473灭掉了吴国。夫差的称霸梦就此彻底破灭。
越国灭了吴国之后几代,到了无强为越王时,吴王没有实现的称王称霸的梦想,又在越王脑子里萦绕。于是,越国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国争胜。
这时,伟大的谋略家、外交家齐威王,以其高越王一筹的智商,成功地说服了越王,将祸水西引,使越王不攻齐而攻楚,最后自取灭亡,为齐国去一大敌。这真是齐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在世界外交史上亦是经典成功案例。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当时,越国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劝说越王说:“越国不攻打楚国,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不攻楚国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您为什么重视得到韩、魏的支持呢?”越王说:“我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军在南阳、莒练兵,聚结在常、郯边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军不再南下,淮、泗之间的楚军不再向东,商、於、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不足以抵御越国了……”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太侥幸了!您知道韩魏失策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您所期望于韩魏的,是分散楚军的兵力。现在,楚军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韩魏呢?楚国三个大夫已分率所有军队,向北包围了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总长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聚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还有超过这种分散的吗?这时不攻打楚国,我因此判断越王从大处说不想称王,从小处说不想称霸……”
于是这个梦想称王称霸的越王无强就放弃齐国,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无强,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服服帖帖地向楚国朝贡。越国就此完蛋了。
腹心之患永远大于脚上长了个鸡眼。吴国和越国的错误,更在于自己的心脏病、肝硬化还没治好,却全神贯注于在脚指甲上涂指甲油,都在于对称王称霸这样的事儿,不是顺势而为,而是刻意强求,甚至舍本逐末。
唉!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最想说的不是这些!反复读《史记・吴太伯世家》、《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时,我心中一直萦绕不去的,是被夫差怒斩于幕下的那七人。
这爱国爱君的吴人,带着国有大难的凶信,火急火燎,一路艰辛,要告知他们的君王。可是君王“恶其闻也”――不愿意听到这不好的消息。君王告诉他们:知道了,下去吧,我自有主张,不要再跟任何人说。如果是对国家对民族没有责任感的乖巧之人,一定就默默下去吃喝休息了。可是他们一定以为君王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坚持要想方设法告知君王国有大难!
从古到今,总有这样一些自认为对国家民族负有责任的人,总像这七位侠士一样认为自己比君王高明,总认识不到君王从智慧到占有的信息都远高于常人,总是絮絮叨叨说东道西指点江山教诲君王,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因为可能对称霸大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总是难免被君王给牺牲了。
这七位侠士,姓什么?叫什么?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代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们记载在史书上的,就只有一句:被怒斩于幕下……七位热血侠士,在混账愚蠢的君王前,就这样成为为了宏大目标可以随意处置的贱民。
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那么你们知道关于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五篇,欢迎参阅。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一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若无创新意识。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甚至几亿中华儿女的中国梦,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死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二我们经常听到科技兴国、科技富民的口号。那什么是科技呢?将科学转化为实用的技术的东西,就叫科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身边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电脑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电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开阔眼界。如:世界各国的时事政治、最新出版的书籍、互动游戏、和影院同步的最新电影、世界各国的旅游资讯、更新及时的导航……等等。还有就是书信功能。古时候寄送一封书信,快马加鞭接力传递,不仅累人累马,而且快的也要走上几个时辰,慢的走上一年半载也是常事。而今,我们只要把自己在电脑上编辑好的信件通过Emal发送给收件人,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能完成,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
电视,我最爱看电视了。妈妈小时候看的是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我现在看的是超薄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不论从电视外观、重量、音效、画质等方面都比以前的电视有了质的飞跃。现在还有集超薄、立体、液晶、大屏幕、无辐射、云端功能、网络功能于一体的高级电视,随着科技进步,今后会有科技含量更高的电视呢!高级程度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看电影也是我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方式。电影的图像处理技术分为2D、3D、4D、5D。
2D电影就是普通的电影,就像看一本有声音的会动的连环画一样。3D电影是立体电影,增强了视觉上的享受,仿佛电影里的人物和环景就在自己身边一样。4D和5D电影在立体电影的基础上设计了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冰雪等布景、任务表演效果,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这些效果也会随之展现出来。
去年寒假,妈妈带我去体验了一场4D电影,电影片名叫《过山车》。我身下的座椅随着屏幕里的过山车上下起伏,爬坡时,座椅往后倾斜,俯冲时就向前倾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前面有水塘,过山车“呼”地一声就冲了过去,我的眼睛不仅看到了溅起的水雾,就连我身上也沾满了水,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前面是悬崖,过山车凌空一跃,安全降落,但是我的屁股随着过山车的陡然落地快震成八瓣了。这些现场科技效果和立体画面与剧情紧密结合,犹如身临其境、紧张刺激。让我享受了一场视、听、触觉的饕餮盛宴。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为更新科技而努力。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也希望能早日实现“中国梦”。这个“中国梦”是什么?有人说“中国梦”是强国富民;有人说“中国梦”是经济发达;有人说“中国梦”是社会和谐……而我说:上面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但我最喜欢实现的中国梦是科技强国梦。
因为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发明家、设计师和工程师,在30年之后,我的梦想成真,我在为中国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现在就由我来带你看看30年之后的中国吧。
当你在未来的家中,清晨你的枕头会轻轻地震动起来,提醒你起床。你一睁开眼,床会自动升高,让你半坐半卧。窗帘自动拉开躲到墙角,阳光暖暖地洒落在床上。窗户缓缓打开,让清新的空气跑进屋子里。你站到衣柜的镜子前,镜子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衣服,给镜子里的“你”穿上。你点一上某件衣服,衣柜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就是你选择的衣服。可是床上的被子怎么办?没关系,床两边会生出机器手,帮你叠好被子。走到冰箱前,冰箱会为你搭配食物,并且告诉你过期了没有,啥时候吃它们味道,提示信息显示在冰箱显示屏上。点一下屏幕,冰箱自动联接上烤箱和微波炉。自动启动,只要放入食物就行了。哎呀,一本书找不到了,别着急,在手机上输入物体名称,手机就会显示在哪儿。出门前忘了关灯?没事,灯会自动关闭。这一切,全得靠先进的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自动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走出家门,一辆车会停在你的面前,在车门上的投币孔里投一枚硬币,车门会自动打开,因为它是无人驾驶的。说出要去哪儿,汽车就会去哪儿。这汽车是海、陆、空三栖车,它可以在天上飞、在水里游、在地上走,它是吸收太阳能的,很环保。还有一种车,它叫钻地车。它的前面有个大钻头,用于开采地下煤矿、金矿等。它吸收地热作为能源,所以也很环保。
说到环保,以前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幸好我发明了各种能环保的工具。一种溶液可以把河里的有害物质和垃圾溶解成二氧化碳,并且不会污染河水;工厂早已没有了大烟囱,全部是用地热和太阳能做能源;汽车不再排出尾气,它也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医学也很发达。癌症也能治好了。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器官、助听器……让老人们健康长寿,这样的科技让人们啧啧称赞。
未来和今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今天的努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未来的国家,靠谁去建设,靠什么去建设?靠现在的我们——我们是“中国梦”未来的建设者,只有现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奋发进取,才会创造美好的未来!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四“放心吧!中国只要有我们,就有希望!”
最近,有一条报道,让我很吃惊:美国将不给中国科技重要的核心部件——芯片。我想:不给就不给,中国这了厉害,怎么会被消灭!我爸爸对我说:“你不知道吗?我们手机的芯片就是美国提供的,要是他们不给我们,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电子产品,失去外界的交流。”
我很好奇:“为什么不给我们?为什么?”“因为中国有的人太骄傲自大,媒体在世界各地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然后中国还拍了‘厉害了,我的国’、科技大国……一些电视片子。”说到这,我爸爸停了一下,喝口水,没有往下说……
我思索了几天后,我在心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梦想:带领中国科技赶超过美国,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让世界听从中国的指挥。
我参加了编程班的学习,我要好好学习,勤奋钻研,用我的编程,设计制造出一个先进卫星手机,可以在水里可以用,还可以在外太空用,无论什么地方都能用,有1000种功能。
我还要用编程设计制造出心脏、肺、大脑这样一些人体器官,人有了什么病就换一个器官,那么这个人很快就康复了。我就是想用自己的编程和芯片,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未来,不,就是现在,让我们成为科技兴国的学子,让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人类帮忙;明天,后天,未来遥不可及,让我们为中国从现在起向世界文明进步打进前十而努力!
我是爱祖国的孩子,我是爱编程的人!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五人类是在社会发展中成长,人类的思维是在发展中不断尝试,事物是有机的结合体,生物或者非生物都能改变人类对其的看法。利用这些创造人们需要的,这就叫科技。在科技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这就叫创新,创新是多元化的,好好利用必定造福人类。
人也是有两面性的,观察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在一瞬间,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普通人看来任何事物在从天上掉落下来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思考,没有人分析,在没有牛顿这个人出现之前,人们还认为是“神论”在“造福”人,这种愚昧的想法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在牛顿无意中发现苹果从天而降并认为其中一种有某种“力量”而这样力量来源于地球以外,而当时这些所谓地球外的东西没有人敢想象,正是牛顿发现了这种落体才有了之后所谓的科技,这种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蝙蝠的回音发明了雷达,利用了海豚的叫声才有了超声波。
科技的魅力不仅仅是只在于从某种具有生命的物体才能发现的,事物都是有双重性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人们可以进行科技选择的,把简单的东西加以创新,把创新用在有用的地方,就能创造出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激光,电灯的发明,电脑的发明,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没有他的发明可能我们知道的电脑就只是打字,计算机,这些简单的东西,上网,玩游戏。这些可能就可能至今都无人知道,所以由单一性变成多重性。
但是由于人类对事物的创新出现了一些有害于地球本生的东西,二氧化碳的增加对环境出现了弊端,所以在人类发明了很多新东西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不然不久的将来就像书上说的“20_世界末日”,这样的结果不是任何人想希望。
金融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心,整个世界经济法体系的持续发展驱使着金融市场不断地扩张。由于金融行业本身特有的属性,如较高的风险性,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更大的经济危机(如1929-1933经济危机)。因此金融监管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而金融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工具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一方面,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和经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了以资金融通为核心的金融行业获得了最大程度参与全球化的机会。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高,金融的核心的为越凸显。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金融市场不得不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从而使得金融市场被逐渐拆分成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独立又共同促进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主权国家并未放弃本国的金融主权,而是在控制本国金融主权的前提下,加大了金融流通的自由性,降低了门槛,使得全球金融逐渐成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伴随而来的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法规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金融法规相对滞后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金融法规的滞后,金融监管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大大背景下,传统的单纯的基于实体经济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已经很难满足虚拟经济的需求,加强金融法规的建设刻不容缓。
金融法规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国际金融关系而制定的国际条约等具有全球性质的条约较少,因此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方面显得非常疲软;二是基于金融危机而制定的应对措施较少,因此当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特别是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达成共识的处理措施就更少,我们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就显得措手不及,捉襟见肘;三是基于风险防范而制定的预防措施较少,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患与未然”,金融法规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法规的效力有待加强
目前,具有国际约束性的金融条约较少,已经存在的轨迹金融法规,其实效力的发挥也不容乐观。
一方面,国际金融法规是基于国际金融市场而制定的,而国际社会中的每个主权国家,都有基于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本国的金融制度。由于制定法规的基础不容,这两种法规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由于国际法规在各主权国家的约束力远远小于本国的法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法规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虽然已有巴塞尔协议等国际规范,但是其中的很多条款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法律,与其说是法律,还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口号。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国际金融秩序的长久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国际金融法规的执行力度较弱
目前国际金融法规的执行,都依赖于国际机构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国际规则就是基于这种合作关系的产物。各国负责制定本国的金融法规,并参与国际金融法规的制定。国际金融法规的执行要依赖于各个主权国家,各个主权国家本国的金融法规是基于本国的利益制定的,而国际金融法规是基于全球大背景制定的,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际金融法规的执行力度远远不如本国的金融法规。
三、完善金融法规的措施
(一)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大力度建设金融法规,这是可喜的变化,金融法规的建设,不仅仅是扩大监管的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监管的力。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际金融监管的规则。要扩大金融风险的内涵与外延,不仅仅要监管资产负债的风险,更要监管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不仅仅要监管金融市场本身,更要监管金融产品的交易过程;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要把泛泛而谈的国际条约逐渐转变成真正可实施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国际监管责任的划分。国际监管责任的划分,一直是国家金融监管的难点所在,为了使国际金融市场获得更加全面额监督,扩大金融监管的覆盖面,针对复杂金融机构制定法律,进一步明确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责任,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金融法规的强制力
为了更好的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解决国际金融争端中的问题,就必须要提升国际金融法规的强制力,使得国际金融法规具有更加广泛的约束力。
一方面,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的国际金融组织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广泛征求各国的意见,促进金融监管的统一性和法制性。
另一方面,要大胆的进行金融监管的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创新力度,能够完善金融监管的框架,同时又有利于保障在宏观的监管下,各种金融问题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
(三),倡导国际金融法规价值的多元化
各国的经济水平不同,金融发展程度各异,不能够一把标尺来衡量全球所有的国家。因此在制定国际金融法规的时候,既要保证其统一性,又要承认其多样性。既要考虑到全球整体金融的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各个个体的金融发展水平。,承认并接受其多样性。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金融全球化的表现也进一步凸显,为维护国际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法规的建设,逐渐实现国际金融新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各国的文化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局面,同时也存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占、兼并甚至侵略,还有政治文化的渗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国家文化安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出版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威胁和挑战。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出版文化安全的预警机制,制订自己的出版文化安全战略,在提高出版物文化竞争力和出版人文化安全意识的同时,有效地保障自己的出版文化安全,保障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
国家投资战略
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就有许多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文化积淀和文化需求,从而需要进行一些重大的出版文化建设。通过重大的出版文化建设,可以发掘、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通过出版物的呈现,可以提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准,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大的出版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国家投资。因为投资巨大,而且不可能有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仅靠某个部门和单位是无力支撑的。在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需求也很迫切。为此,国家应该从战略上发展文化事业,用国家投资的方式来建设一批重大的出版文化工程,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近些年来,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的重点规划就有:《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程、《中华数字古籍全书》出版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创新学术”出版工程、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建设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研发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实施,无论是对经济建设,还是对社会发展;无论是对文化建设,还是对文化安全,其作用都将是巨大的,其影响也将是深远的。除此之外,国家还应从战略高度,多进行一些有利于社会长远利益的文化投资,扩大其投资的文化层面。中国发展到现阶段,是有能力多进行一些文化投资的。
政策扶持战略
文化的安全,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只有自己的文化强盛起来了,才不至于被外来文化所吞食。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并且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韩国当年在其经济起飞、综合实力上升之际,以倾国之力振兴文化产业,创造了经济和文化腾飞的奇迹。2005年,韩国政府提出了图书零售价维护系统的修正案,以此恢复出版市场的正常秩序。同年,韩国政府又向国会提出了建立韩国出版促进委员会议案,使出版业享受政策倾斜。加拿大与美国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且语言相通,但加拿大政府为维护其独特的多元文化作了许多努力,其中之一就是政府以财政支持的方式直接补贴文化产业。拿出版来说,联邦政府就有“出版援助计划”,对邮发给全加拿大的杂志订阅者和零售者进行邮寄成本补贴;“图书出版业发展计划”,着重帮助加拿大的出版业在国内和国际上更多地出版加拿大作者所撰写的作品。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现阶段,中国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出版物的出版,而且还要从经济上给予补贴,使民族文化出版物健康发展,以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整合发展战略
文化是动态的,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变化中,各种不同的文化都会争先恐后地顽强地表现自己。多种文化的自我张扬与凸现,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碰撞、摩擦、博弈。大家都会记得:在中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有过冲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有过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之间也有过冲突。……对文化冲突经过整合之后,往往会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邓伟志《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200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这就是文化的融合。从冲突到融合、到再冲突再融合,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最终便形成文化的整合发展。文化的整合发展具有良性发展的态势,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文化安全战略,也是一种发展战略,二者是统一的。只有文化发展了,文化安全才有保障;只有文化安全了,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在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的时代,出版文化要实行整合,在整合中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实行出版文化的价值整合。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正因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不同的文化之间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处理,妥善解决。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中西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当“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昌明国粹”、“中西会通”、“全盘西化”等形质各异的文化观争论不休的时候,商务印书馆以谋求通过沟通中西文化来发展中国文化的出版理念,一方面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仅1902年到19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865种图书中,译作就多达330种,占三分之一强;据不完全统计,从1926年到1946年间,翻译作品占到商务印书馆全部出版物的大约20%至30%,如果加上中国人所著的介绍西学的作品,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传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商务印书馆“从1916年影印《涵芬楼秘笈》始,影印出版了《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四库全书珍本》《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量传统珍本典籍”(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在文化的冲突、交流过程中,传入中国,结果成为了中国化的,也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版文化的价值整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实行出版文化的规范整合。每一种文化有每一种文化的规范。不同规范的文化之间虽然有冲突,但还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不同规范的文化交流有多种载体,其中,出版物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通过出版文化的规范整合,可以不断吸取优秀文化的养分,壮大自己的文化优势。“清末西学东渐之风盛行,报刊口语中表达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的新词新语亦随之激增。同时一些旧词在时代淘漉之下,或失去了存在的根据;或词义发生增减;或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因此,新形势下,编写一部综合新旧、包容各科、释义明晰、排列科学的新词典已是刻不容缓。20世纪初的出版界担负了这一文化重任。”(王余光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为此,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辞源》《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中华书局也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中华百科辞典》等工具书。这些遗响后世的工具书,对于规范文化语言、推动文化发展起了历史性的作用,直到今天,这些工具书仍有其文化价值,仍被视为某方面的规范。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的。
第三,实行出版文化的结构整合。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体,包括文化各要素之间,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之间,区域文化之间等几方面的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出版文化的结构既包括整体的文化结构,又包括区域的甚至是某个出版单位的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协调的、合理的,如果出现了不协调的混乱状况,就要作相应地调整,进行结构上的整合。日本出版业一度大崩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版文化在结构上失调,导致了整个出版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失衡。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也是需要我们吸取的。无数事实证明,通过出版文化的结构整合,可以促进某种文化的整体发展,使国家和民族文化始终处于先进的地位。
【关键词】 反倾销 国际营销 4PS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贸易统计,美国2012年的商品贸易总额比前一年增加了3.5%,达到38628.59亿美元。而根据中国海关今年1月的数据,中国2012年的贸易总额为38667亿美元,已经小幅超越美国。2012年,中国已基本确定在货物进出口总值上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虽然这一超越具有积极的象征性意义,但结构和利润分配方面的软肋决定了中国离“贸易强国”还有相当的差距。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护国内经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被不断地使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更成为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
由于欧债危机加深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趋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为此2012年我国推出了第一个外贸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目的的鼓励性措施,以期为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和其经营者也有必要重新对自己出口营销策略进行认识和展望。
本文从营销学角度分析认为我国企业出口产品之所以屡受国外反倾销指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营销方法的滞后,大多数的企业还停留在产品推销这种落后的理念层次上。企业依靠低价竞争获取利润的时期已经不在,市场在变,企业的营销观念也要变。在现代贸易中,调整产品营销组合,以适应当地市场状况,已成为企业成功开拓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产品营销组合中最基本的是被称为4PS(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市场营销战略组合工具,下面我们从营销学角度逐个进行分析。
一、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是国际市场营销4PS组合中的核心,是其他策略的基础。国际市场产品策略与国内市场产品策略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国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及处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背景下的国外消费者,这就使得制定国际市场产品策略时面临许多在制定国内市场产品策略时不曾遇见的问题。
首先从产品看,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而我国绝大多数贸易品现在只做到核心产品层次,急需提高贸易品的外延价值。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不同的品牌和商标代表不同商品的来源、质量、信誉和售后服务,我国每年出口商品中,标有我国自己的品牌的商品仅占1/3左右,有1/3的商品没有品牌,有1/3的商品打的是外商的品牌。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虽然“物美”,但因缺乏品牌,只能走“价廉”之路,以数量和低价取胜,这是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频频遭遇限制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我国的企业总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要改变这种局面,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提高,使产品线向上延伸。并要把品牌做出来,缺乏自身品牌而只有贴牌加工,企业就永远不可能占领高端国际市场。努力培育国际化的中国品牌,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收购国外品牌来提高我们产品档次。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商品也日益反映出科技进步,贸易中科技产品份额增加。世界贸易向制成品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使得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越来越高级,而我们出口商品虽然近年来制成品比例逐年提高,但出口支柱产品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些行业在发达国家也面临产业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强烈。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技术层次,获得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专有技术知识产权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少被反倾销。这也给中国企业特别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充分地跟踪、关注自身产业发展的前沿,将相关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掌握,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
二、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Price Strategy)是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引发反倾销的核心问题。出口商品价格低于目标市场相同或类似商品平均价格是导致发起反倾销诉讼的直接诱因。由于我们出口产品的大众化、无差异性并且生产者众多,在产品价格制定过程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许多商品在品种、花色、质量上缺乏竞争优势,价格很低,只能以廉取胜,并非是反倾销条例中的掠夺式低价销售,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一度出现亏本出口以求换汇的目的。虽然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但中国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似乎还没有从市场经济中学会调整目标,重新定位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还继续沿用以前的经营策略,采取低价销售、低价入市的方法,从而形成许多产品一贯在国际市场上的所谓“一等的质量、二等的包装、三等价格”的现象。在具体出口产品时,部分企业又会形成恶性竞争,不断压低价格报价,甚至不惜成本地同国内同行竞争,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国外对我国产品质量的质疑,而且使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控。近年来许多国家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增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科学制定出口价格,在国际规范中反倾销条例规定2%以下的倾销幅度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国际贸易中同等条件下1%的差价就足以获得一张定单,没有必要把价格压的太低,甚至远远低于正常价格水平;其次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是“薄利多销”的,对有些需求弹性小的商品不宜降价求售,有些商品主要供应依靠我国,更应该控制出口数量,把价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即最大化获取利润,又消除了被反倾销指控的危险;建立健全进出口行业组织——商会,并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向本行业企业提供周边国家市场的行情并协调本行业出口商品的定价,主要大宗出口商品制定行业出口最低限价,统一对外。如有害群之马,则进行制裁。
三、分销策略
分销策略(Place Strategy)也是重要的市场策略。分销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向消费者手中转移的过程。国际分销由于是跨越国界的营销活动,因此要比国内分销复杂得多,决策也困难得多。我国贸易出口近年来获得巨大增长,但出口商品市场过于集中,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西欧和北美,而这些国家又是反倾销措施最严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一般来说,当中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分额超过20%就容易遭到反倾销。反观我国企业一旦发现某种商品在某国畅销后,便有大量企业匆忙组织生产和出口,结果是多家企业在某一国际市场上经销同一种商品,在市场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进口量的增加往往导致价格下降,面临反倾销指控。更有甚者利用应诉企业已获的“无损害”胜诉结果,继续低价竞销,致使我国不断陷入反倾销的恶性循环中。
我国企业传统的销售方法是CIF(到岸价)卖断,信用证付款,其对象是外国进口商。进口商再经过批发商、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拿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方不掌握市场行情,很容易陷入市场被动。根据我们在入世中的承诺,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渠道竞争会达到一个新的。而中国的多数企业在短时间之内,很难采取品牌竞争,又因为我们不掌握市场渠道,可采取的就只能是价格竞争了,由此必然会带来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和限制。现代营销学中早有了“渠道为王”的说法,企业缺乏整体渠道概念,对销售渠道的管理控制能力较差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重要原因。多年来,我国产品出口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商,很少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不了解渠道情况,以及最终用户的情况。往往是国外已经在进行反倾销调查了,我们还蒙在鼓里大打价格战。
我们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出口市场的协调,控制我国某些商品尤其是敏感性商品对某一市场的出口量,针对一些特别敏感性商品,采取多市场进入、小市场份额战略。我们要用广角镜头看世界,在全球范围找市场,真正从国际化、全球化高度来推动我国贸易出口。应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外国家设立销售分支机构,直接向国外消费者展示、销售其产品,并承担市场调研、促销、顾客服务等职能,以此树立中国商品的新形象;拓宽国际化经营,国际资本的单向流动不利于经济平衡发展,为减少贸易摩擦,我们可以进行海外投资,在东道国设立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确保市场份额。
四、促销策略
现代国际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制订适当的价格,以适宜的分销渠道提供给消费者,还要通过传媒,让消费者及时、充分地了解本企业及其产品的情况,从而对本企业产品产生购买行为。这就是国际市场促销策略(Promotion Strategy)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促销手段单一,较多的依靠低价竞争,不但出口效益差,而且客观上给人中国产品是低档货的偏见,“Made in China”成为质次价廉的代名词。
在国际营销学里,促销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直接营销和在线营销,不仅涉及大量信息采集、而且还需符合当地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等问题。国际促销决策要对促销媒体、促销内容、促销成本、促销方式、促销对象进行认真研究选择,要遵守东道国有关广告促销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强化产品性能,模糊政治色彩,营造文化氛围,缩短心理距离,突出商业特色,降低当地消费者、厂商和政府对外来产品的政治敏感性。同时,重视企业形象设计,积极参加与本企业有关的国际博览会或地区商品交易会,把本企业生产的商品介绍给国际市场,宣传、树立企业和商品良好的国际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本企业生产的商品真正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小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等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的企业家要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出口企业不应把获利的着眼点放在恶性竞争、低价倾销上,而应着力于通过科学的营销学组合,把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我们要牢记的原则是:“不要倾销,考虑营销”。
【参考文献】
[1] 科特勒(美)著,俞利军译:市场营销导论[M].华夏出版社,2000.
[2] 安德鲁·麦考利(美)著,刘宝成、江春译:国际营销学:全球化消费,地区性思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等编:反倾销规则与实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 葛志琼:落后的营销与“反倾销”[J].商业研究,2003(12).
[5] 李炼:多重阻击下的企业营销战略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6).
两位旅美华人经济学家――德州农工大学田国强教授和明尼苏达大学王一江教授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十分关注。他们认为,时下流行的几种银行业改革思路并不能解决中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他们建议,应该换一种思路,加快利用外资来改造国有银行。
银行改革面临两个“两难”
《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相比,银行业改革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
田国强:银行天然具有三大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危害风险。银行业的技术特点所造成的高风险,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一个健康、高效运行的银行业,一定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外部制度环境。就中国而言,由于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法规不完善,社会信用机制薄弱,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完善有效的外部制度环境对于改革中国银行业显得尤为迫切。
《经济》:当前中国银行业改革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王一江:中国的银行业改革进程中遇到了两个“两难”――效益与风险、快与慢。
银行业对内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和制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加大。但如果银行业不开放,则又无法形成竞争的市场,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造,提高效益。银行业不开放所形成的低效益与开放后可能造成的整体风险构成了银行业改革的第一个“两难”:效益与整体风险的矛盾。
银行业问题严重,改革要求紧迫,需要尽快解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银行业改革拖的时间越长,改革成本越高;另一方面,根据WTO的有关协议,自2006年起,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但是银行业的改革无法脱离现有的制度环境而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改造。制度能很快完善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转型。因此,银行业改革的迫切性与其制度环境建设的长期性构成了银行业改革的第二个“两难”:快与慢的矛盾。
目前的几种思路能否行得通?
《经济》:目前中国政府已提出一项计划,拟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按“三步走”战略――商业化经营、公司化和上市,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这种思路有问题吗?
王一江:我们认为对国有银行进行内部改造的愿望是良好的,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它不能解决以上提到的两个“两难”。
首先,即使国有银行实现了公司化改革,能够顺利上市,但由于原有企业机制并未改变,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会主要成员仍摆脱不掉政府行政干预的框架,其行为模式也依然故我,终不能解决效益问题。另外,众所周知,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公司化改革已经提出将近十年,但是似乎未见有很大收效。整体内部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为了改造而需创建的制度环境也非朝夕可就,那么相对于迫切需要改造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又如何解决这快与慢的第二个难题呢?
《经济》: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对78个国家958个上市银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银行的改革与产权无关。他统计全世界仅有8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国有银行。他还认为,影响银行坏账率的是一个经济环境下的信托责任,与产权无关。而信托责任一方面需要社会中每个人信用观念的长期积累,另一方面更需要的是有效的监管。郎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田国强:郎咸平提出的银行产权无关论存在着几个理论与实践上的误区:首先,郎咸平认为,在国家控股的银行中存在高资金回报率的,而在民间控股和国外金融机构控股的银行中同样也有资金回报率低的。其实,资金回报率高与高效率是两个概念。国有银行可能会因其政府垄断性而具有高的资金回报率,但是这种垄断利润对整个经济而言是没有效率的。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利润趋近于零,但是整个经济来讲却是有效率的。
其次,找出几个国有银行信托良好的管理者并没有普遍意义,几个雷锋式的管理者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要求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雷锋的精神显然是不大现实的。
至于全世界仅有8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国有银行,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产权与银行改革无关。首先我们要看国有银行在各个国家银行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有经济成分,只是比重的大小不同,比如美国的国有经济占10%左右、法国的国有经济比例近20%,但是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在整个经济中只是起辅助而非主导作用。尽管产权明晰不是经济效率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从而,我们不能因为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国有银行就推导出我们无须对中国国有银行业的产权进行改革。
对比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在中国的实际经营业绩,也可看出产权明晰的外资银行要比产权不明晰的国有银行利润率高25倍之多!其实,郎咸平所引用的统计数字本身就能说明问题,他所讨论的国有银行股权比重只占整体股权的27.8%。
《经济》:香港科技大学的李稻葵教授近几年来一直鼓吹分拆国有大银行以加强竞争。他主张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方案是: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每一家银行拆小,拆成5家到10家资产规模相同、资产在各个地区分布均匀的,完全类似的小规模的商业银行来进行竞争。花旗环球金融的研究报告也认为,中国必须将国有商业银行拆分成几个较小的单元,以便启动银行业的改革。对于分拆方案有什么看法?
田国强:引入竞争只是一个经济体制有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明晰产权、完善制度及满足一些规范性经济制度环境条件,才能保证竞争、导致效率。如果简单地认为将大银行分拆成小银行就能加强竞争、提高效益的话,那么为何在国企成群的很多行业,会出现行业整体效益低下的问题呢?如果分拆后各个小银行的产权结构仍没有什么变化,产权依旧不明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仍维持原有的状况,如何谈得上加强竞争、提高效益呢?
《经济》:近年来,不少官员与学者提出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1995年以来的“第”:按市场或自愿原则进行体制联合,部分经营业绩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逐步走向全国的跨区域发展。这种建议有没有可行性?
王一江:关于发展地方政府银行的思路,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弊病类似于国有银行,在某些方面可能更严重。2000年末城市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到30.96%,虽然到2003年6月末,这个比率降到了16.53%,但主要是靠扩大总体规模和增发大量贷款进行稀释分母而达到的。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银行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不明晰产权的情况下即使进行联合、重组,或跨区域发展都不能解决其效益低下的根本问题。当初由城市信用社改变成了城市商业银行,变了形式和规模,却没有明晰产权,结果增加效益了吗?
《经济》:徐滇庆教授提出开放民营银行,逐步消化吸收金融系统内的风险,促进竞争,减缓国有银行垄断局面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这一建议有什么评价?
田国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同徐滇庆有过很多交流。我们认为,尽快发展国内民营银行的思路也同样无法解决两个“两难”。
民营银行产权非常清晰,不存在国有银行具有的那些弊端,因而易于达到经营的高效益。但是民营银行同时又有着很强的利益驱动机制,甚至追逐暴利的心态。高回报意味着高经营风险,而银行恰恰需要的是稳健经营。
除此以外银行业还有道德风险。徐滇庆说民营企业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关门,只要明确监管,损失的是私营企业的钱,不是国家的钱。这个说法的最大不准确在于,银行关门损失的主要是居民的存款,而不是银行所有者个人的钱。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它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稍有疏忽,便会酿成大祸,造成社会不稳,甚至社会动乱。由此可见,民营银行的思路无法解决第一个难题:效益与风险的难题。
那么发展民营银行能不能解决快与慢这个两难呢?徐滇庆说,有了法规和试点的经验才能够全面开放金融领域。这是否在说,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不能将银行业总体开放,而只能进行试点工作?那么这一思路就无法解决第二个难题:当前金融改革的迫切性与外部环境制度建设持久性的矛盾。
外资空降解决“两难”
《经济》:既然以上各种关于银行业改革的建议都不能解决这两个“两难”。你们是否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够解决这个“两难”?
王一江:我们希望寻找一种银行,它有着良好的盈利动机,坚持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即使在中国这样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短期行为和骗钱行为的冲动也比较弱。通过这种银行的进入,强化中国银行业的竞争,降低风险,从而走出银行业改革的困境,推动银行业的改革进程。我们认为外资银行恰恰最符合上述盈利动机和非短期行为这两个条件。通过外资银行的参股、合资及独资,可走出银行业改革的困境,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效率,降低体系转型的风险,加速银行业的改革进程。从而,中国银行业向外资开放是克服两个“两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经济》:为什么这样说?
田国强:首先,外资银行的盈利动机强,政府行为弱,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如果这些外资银行来自制度成熟和健全的国家,自身历史悠久,并以全球为经营范围,则其行为会受到母国的制度约束、全球利益的约束以及长期利益的约束,这就决定了他们出于自身长远利益,在中国的行为会受到自我约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外资银行并不是狼,它们是当前条件下中国银行业改革最需要的那一类银行,外资的进入将给中国银行业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经济》:你们的方案是什么样的框架?
王一江:我们提出如下三个改革步骤建议。
第一,首先积极鼓励外资参股、合资, 进而按WTO协定向独资的外资银行开放, 形成银行业竞争;
第二,在竞争的环境中改造国有银行,同时建立内资民营银行试点;
第三,待制度成熟后全面开放内资民营与外资银行。
这个整体思路包括两个目标:一个是短期目标,是要减小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对国有银行的冲击,同时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应对2006年按WTO协定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冲击;另一个是长远目标,也就是最终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使得整个银行业达到产权明晰,商业化经营的目的。
《经济》:为什么说这个建议能解决两个“两难”?
王一江:通过外资的参股与合资,国有银行的产权形式将发生改变,其管理水平、行为规范、融资机制等等都能够得到改善或健全,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同时,外资银行参股国有银行不但拥有国有银行现有的经营网点、客户和人力资源,还承担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他经营风险,这样便降低了银行业改革的整体风险。这样,通过对外资出让产权便解决了我们在上文所提出的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第一个“两难”――效益与风险的两难。
对外资出让股权的方案可以在现有的金融体制框架内实行,即可以先制度而行,并不受金融制度建设长期性的约束;同时这一方案又可使得国内的银行尽早适应外资进入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和加快银行业改革的进程,为WTO协议的接轨做好准备,适应金融改革迫切性的需要。这样便又解决了银行改革的第二个“两难”:快与慢的两难。
外资会威胁中国金融命脉吗?
《经济》:提前让外资银行进来,是不是留给中资银行自身加快改革的时间太少了,也许没有等到2006年有些国内银行就顶不住了?
田国强:恰恰相反,我们提出的改革顺序――参股、合资先行的改革思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2006年全面开放对国有银行可能造成的冲击。
合资后存款还在原有的银行内,不会分流,也不会导致信用危机;优质客户也不会改换门庭,相反,外资股份还会利用更多的资源为合资银行争取新的优质客户;中间结算、批发业务不仅不会大量丧失,反而会因为外资先进技术、先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加入而不断扩大;业务骨干更不会大量流失,反而会在外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水平下得到迅速成长与扩大。
《经济》:允许外来资本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成为股东会不会导致所有权的外国化,这种改造后的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我们国家或民族的银行?
王一江: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没有必要的。首先,在外资参股和合资的过程中,股份的比例是需要双方共同决定的,中方总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掌握,比如在关键的参股和合资项目中保持大股东的地位。其次,大家可以看看香港和新加坡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外资的进入持非常积极和开放的态度,结果不是民族银行被挤垮,而是当地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发展,平分秋色。实践也已经证明,中国改革开放利用外资的基本国策,是正确的。
田国强:WTO协议的开放顺序并非是针对改善中国银行业整体水平的改革策略,仅仅是一种时间限定。我们不应被动地等待外资从2006开始进入中国,与中国的银行业竞争,而是主张从现在开始,应主动利用外资,将利用外资看成推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积极因素,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效益水平,那么到了2006年,全面开放对整个银行业的影响也会比什么都不做、静等外资上门要小得多。
其次,在形式上,我们不是简单地将外资和中国银行业看成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而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更加有效地应对2006年外资的进入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 最终形成健康发展的中国银行业。
田国强
湖北公安县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在北美获得终身教职的经济学家,目前是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是最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发展
现代企业要想发展、繁荣适合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东方的企业则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在探索适合中国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认识现代企业文化。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儒家、释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活跃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流派,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层意义。
1.1儒家文化的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字真言,有爱心,讲规则,懂礼貌,求知识,重诚信,这是做人的基础;温和,善良,恭敬,勤俭,礼让,这是做人的态度。同时这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另外儒家还特别强调忠孝,这是贯穿了整个中国的两个字眼,忠即是要忠于国家忠于企业,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背负一生的责任,不孝之人何以谈对国家、对企业尽忠?
1.2释家创始人释迦摩尼是印度人,本是来自印度的外来文化,但经过中国千百年的锤炼演化,已经完全的本土化。释家提倡清心寡欲、三道轮回、因果报应,这些理念适合历代统治阶级的胃口,故而释家在中国可以扎根生存,成为对中国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一种文化。
1.3道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经久不衰,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著有《道经》、《德经》,合称《道德经》,共计81章,这是全世界销量第一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图书出口的王牌书目。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警句千载之下听来依然萦绕心怀,给人以当头棒喝之感。道家所倡导的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思想现在被各个企业管理阶层重拾,作为至理明言摆在企业的显赫位置。现代企业管理就有一条重要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各自干各自的事情,互不干涉,给彼此最大的信任。
1.4法家的集大成者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使积贫积弱的秦国一举达到一流强国的地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而法家的两位杰出代表韩非和李斯又各自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把法家思想发扬光大。法家对于管理学的贡献在于提倡一种制度化、规范化,以制度来管理企业,把管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1.5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尚贤”即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兼爱”即完全的博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墨家对于管理学而言,它提倡一种民主式管理,这样的管理可以认为是现代企业民主管理的雏形。
2.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式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旨在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约束管理员工,从而快速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以产品质量和价格来较量,仅靠质量、价格等因素已不能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其起决定因素的是不同管理文化之间的竞争。
耿村煤炭企业属于特殊型企业,大多数煤炭企业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服务等诸多因素基本类似,如何在众多类似的行业中脱颖而出,赢取最大利益,那就需要煤炭人不断在管理上下功夫。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式逐渐被众多企业所接受,煤炭企业如何以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凝聚力、感召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已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并为员工提供可以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了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员工才能真正认可企业,才会把企业追求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煤炭企业是个“苦、累、脏、险”不断同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艰苦行业,而这种蕴含了煤炭工人不畏艰辛、勤劳勇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这种外在表现更加鲜活、饱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信任并与之合作,使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