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8:0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第1篇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教古诗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以诗悟诗,以诗学诗,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小学古诗教学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一、紧扣题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有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体现祖国山川美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诗歌的题材相机拓展。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针对这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歌我们可引入袁枚的《所见》或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和《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些古诗对古代儿童生活霎间的神态、动作描绘得极其自然、逼真,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古代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教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引入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虽然所描述的景物不同,但它们手法相似,诗中新奇贴切的比拟和比喻,通过赞美柳树、早梅、雪景,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一幅幅美景。这样拓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些诗歌表现力的理解,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照写法进行教学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诗歌中,虽然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不少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极其相似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从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着手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诗歌的相同表现手法领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深夜灯、阵阵风、阵阵雪、嘈杂的声音”等来烘托诗人从军离乡那种思念家乡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小学生难有这样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经历和体会,这种文字传达的信息不像音像那样直观、那样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再引导他们了解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听羌笛声而“心想形状”的形式描述,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故乡梅花之落,思念自己的故乡。衬托出战士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思乡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似的白描手法,向我们传达了将士们无尽的思乡之情。

三、比照诗境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古人常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达境。诗人都极力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一种意境。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须引导学生从诗人所表达的诗意中深入想象,领悟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意境。这一点学生做起来比较难。这时,补充一首意境相近的古诗来帮助学生理解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诗中写出了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作者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却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后,教师可及时补充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这首诗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学生不难明白诗中所叙情景。两首诗一对照,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小孩斗蟋蟀之景勾起他的思乡情怀: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中江南山水的共同特点,勾起了客处旅途中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把两首诗描绘的情景连起来想象,诗人那奇巧的构思,及客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淳朴真挚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第2篇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智范教授说:“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诗篇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生受用的。诵读的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分析,这是应该避免的。”看来,有效地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就是——诵读。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把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也谈谈古诗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初读,把字音读准,把古诗句读通

我每次和学生一起学习古诗文的时候,首先就要让学生字正腔圆,发好每个音,读准每个字,把古诗文读得字正句通。在这个环节少不了老师的范读,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组与组比赛读,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教学《夜书所见》时,我特意强调了平舌、翘舌、前后鼻韵,“送”“声”“江上”“风”“动”“情”“深”“灯明”,试试看,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加上流畅的朗读,古诗文的味儿便读出来了。

二、再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诗歌的美在于它的格律美,我们要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边读边体会,画出节奏,读出节奏美感。

三、细读,读懂诗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变成学生的读书去感受。

让学生自由地读诗,看看能读懂一些什么。学生说到自己读懂的,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一处,重点词语也在这个时候处理了,诗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夜书所见》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自由读、理解、体会。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的情况。

生与生互相交流。

师:谁能把自己读懂的与大家分享?

生:我读懂了叶绍翁知道有伙伴在拨弄蛐蛐儿。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

生:我一边读诗一边看画面。

师:画面也能助我们理解,这真是读诗的一种好方法。

生:我是从“夜深篱落一灯明”读懂的。夜深了,篱笆深处还有明亮的灯火,叶绍翁就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蛐蛐儿。

师:联系上下文反复地读也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这是哪个季节?诗中是怎样描写的?

生:秋天。

师:谁来描述一下?

生: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了阵阵寒意。

生:我不懂“动客情”。

师:请你们再读诗三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充满寒意的秋风吹来,吹动了我的思乡之情啊!

师:是啊,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了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

四、品读,渐入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的意境。

师: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在这种环境之下,他的心情怎样?自读“江上秋风动客情”,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情”字的?

生:诗人在这充满寒意的秋季,客游在外,想家了,想儿时的伙伴了,想到自己的童年……

师:诗人还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畅谈。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

生:孤独、想家、思念亲人……

师:读诗就像唱歌一样,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又忧伤也有欢乐,我们该怎样读这一句诗呢?

生有感情地朗读。(声音低沉、缓慢)

师:当诗人看到篱笆深处明亮的灯火,想到孩子们在捉蛐蛐儿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情感略显舒缓。

师:我们又该怎样读第二句呢?

生朗读。(稍微轻松一点儿)

五、诵读,积累经典文化

师:学完古诗,想背诵吗?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忆这首古诗。

生:小组活动。

(有的唱,有的作画,有的边唱边舞,有的讲故事……)

汇报背诵情况: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小组上台汇报时,以一首欢快的校园歌曲《其多列》为调唱古诗,刚一唱,台下同学就反对,说他们的调没定对,该用慢一点的,忧伤一点。

古诗教学以“读”为主,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同时,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忆古诗,相信永久也不会忘记。

六、拓展诵读,实现能力迁移

第3篇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期间,教师创建教学情境并进行一定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体会到创建者的思想感情与感情倾向,同时促使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重视指导学生自行去体验情感,能够树立良好的人格并陶冶情操,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与想象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学法体现出了学生与教师互动开展教学的思想,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指导其自觉进行学习,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情境教学法不光能够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并有助于其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确定教学目标,发现古诗中的意境美

古诗中大都描写了许多美好的意境。而其中意境即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而得到的独具特色、生动、意义深刻的生活场景或者是人物形象。古诗的意境是通过其中的词句来表现出来的,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类型的词句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感悟出古中的言外之意以及古诗的中心思想。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找准诗句描绘出来的意境,加上具体的语言表述,创建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被感染以及熏陶。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整首诗使用了生动逼真的词语,描绘出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表面上像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抒感。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浪漫生动,体会出诗人看到壮观景象后的无比欢快,读来让人感到意味深长。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时找准这些特点,结合诗句来创建情境,自然而然就能带领学生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更好地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反复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古诗对仗工整,读起来很动听,且整齐划一,这就让古诗拥有了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依据古诗的这个特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在韵律及节奏中再次呈现出意境,让读者与听者都能更好地融入到诗的情境中,进而被艺术所熏陶与感染,提升教学效率。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整首诗押的是an韵,音调抑扬顿挫,平仄有致,读时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诗人通过诗中的描写将自然景物的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中。再比如,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整体的格调是较为哀婉悲伤的。在诵读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读出诗中悲伤、低沉的格调来,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可以以一定的节拍来配合诵读,以凸显出低沉的韵律与缓慢的节奏,创建出生动逼真的情境,会取得很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真切情感,就会被牢牢地记在小学生的脑海中。

三、启发开展联想,感受古诗的艺术美

古诗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具有形象美。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期间,教师要带领学生合理地开展想象,将语言描述中产生出来的形象进行再次创造,进而让学生在形象美中能够受到更多感染、启发与教育。例如朱熹的诗《春日》,诗人找准了春天的特点,借助春天的各种景物,表现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画面,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在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特别是使用“春风面”来描写出来的春天,让全诗更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再比如郑燮的诗《竹石》,其中的诗句描绘出了竹子坚强的品质,不论经历再大的磨难,都不会放弃,并一直坚持自己的品格。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期间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指导学生合理进行想象与思考,使其增强对学习的热情,积极融入课堂,更好地感受古诗的美,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创建教学情境,回味古诗的融合美

古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描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古诗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音乐美与形象美的特征,教师可以合理创建教学情境,根据景物描写来引发出情感体现,将景物描写转化为体现诗人思想感情并紧贴读者心灵的情感体现,带领学生进入到优美的古诗意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形象及画面,感受并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能够使小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对其的思想教育相结合,以达成丰富其情感并提升其思维能力的目标。

将情境教学引用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并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期间创建教学情境,并利用古诗中丰富的思想感情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魅力,使小学生喜爱古诗,更乐于学习古诗。

魏学艳,山东高青县花沟镇榆林完全小学教师。

第4篇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而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材料。而古诗欣赏教学则是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教育辅导站)

第5篇

一、诗词主旨的鉴赏

欣赏诗歌作品要理解诗歌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是鉴赏诗歌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最常见的考查内容。初中阶段涉及最多的有:忧国忧民感时伤势(杜甫的《春望》)、建功报国抒发志向(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崔颢的《黄鹤楼》)、寄情山水歌颂自然(王维的《山居秋瞑》)等。解题时要认真品读,分清诗词的类别:爱国诗、送别诗、离愁诗、歌颂自然诗、讴歌生活诗等,根据诗词的不同题材和内容及创作背景概括诗词的主旨。

二、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当诗人的情感不能自己时,往往借助景、物来表达,这时的景和物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拍照,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这些景、物就是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是诗中的意象。诗歌欣赏时要通过领悟诗歌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如上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与作者的处境、情感水融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鉴赏意象意境要结合诗词内容仔细体会。

三、诗歌字词的鉴赏

在鉴赏诗歌时,推敲字词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把握诗歌思想内涵的关键,是常见的考查内容。鉴赏字词应从表面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全方面考虑,联系诗句,注意活用。

试题回放:(2007年泰州市)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四、诗歌形象的鉴赏

对诗歌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也是诗歌鉴赏的要点,是理解诗歌思想内涵的要素之一。初中阶段考查诗歌的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诗歌中主人公的形象;一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在鉴赏形象时要把握全诗的基调(明快、悲伤等),将感知人物形象与字词、语言揣摩结合在一起。

五、诗歌警句的鉴赏

鉴赏诗歌,总绕不开对精彩纷呈的警句的欣赏。这些警句要么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要么具有精深的思想内容,要么具有完美的结构形式。鉴赏时可从以下一个或几方面进行分析:内容(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结构形式(动静对比、巧妙设喻);语言特点(倒装、对仗、互文);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直抒胸臆、以动衬静、托物言志等)。

六、表达方式的鉴赏

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明确事件,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表现为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

第6篇

关键词:理解;朗读;想象;体验;积累;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7-02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领悟、把握和深刻理解、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是人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学的典范,教学中当然必须重视语感培养。

1.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

读懂诗文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没有理解这个基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一两遍诗文的,利用课后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弄清不懂的字词的意思,并把它们放在诗文中去理解、体会,就能做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基本理解古诗文的大意了。”比如古诗《暮江吟》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典的结实为“把东西散开,放置、摆平,”把“铺”字放在这句话中去理解,黄昏时的太阳,快接近地平线了,光线斜照在江面上,使整个江面洒满了夕阳的余辉。这时,学生才感到“铺”在运用得比“照”、“射”等更为正确、形象、生动,它把具体形态的残阳描绘成可铺开的实物。学生对“铺”的理解,就产生了对暮江绚丽色彩的感受,初步培养了语感。

2.重视朗读训练,增强语感

古人曾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设置有层次的朗读,以激起学生对诗人鲜明的“内心情感”的感应和体验,可以训练学生语感。语感训练不可能一步到位,朗读指导必须有梯度,步步上台阶,而且每一步又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教学古诗《静夜思》中,第一次让学生通读一遍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二次朗诵时配以解释有关词句后,让学生想象皓月当空,李白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要求读出思乡的感情来。第三次读让学生思考,李白为什么会思念故乡的?学生就会想到李白一个人在外,远离家乡,感到很寂寞,让学生读出背井离乡后的孤独情韵来。第四次读配以相应音乐,学生就会真正入神入境,正确理解诗的内涵,在一咏三叹的基础上,增强了语感。

3.运用直观想象,丰富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紧密联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或说或画或写,必在学生心中产生“内心视象”,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也就是所谓“入境”。

例如,唐代杜牧的《山行》,借寒山、白云、石径、枫林等构成一幅清新绚丽的秋色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深秋美景的无限眷念。有教师探索在课堂上作简笔画,简明地展现诗意,让学生快速产生语感。学“远上寒上石径斜”,画一条弯曲的石径,从山脚蜿蜒折向山间深处;学“白云生处有人家”,画几间被树木掩藏的小屋,平添几处漂绕的浮云;学最后两行,画上经过概括、整理后的小路边的马车和站在巨崖上留恋美景的诗人及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学完了诗,一幅颇能体现诗意的分解组合式彩画也就跃然学生跟前。由于对诗中静物作了动态的演示,所以学生对“石径斜”、“白云生处”、“红于二月花”等平时不易把握的形象也有了较强的感受,使语感趋于丰富。

4.联系生活体验,深化语感

“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聚起来,积累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叶圣陶语)。语言来自生活、产生于劳动,生活实践是语感体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加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生活,开拓视野,提醒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在古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联想在生活中的体验,唤起脑海中的感知形象,增强其对语言的感受。

例如,理解古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能漫天作雪飞”二句,可引导学生观察杨花、榆荚开放和随风飞舞的情景,再结合讲述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描写的精妙。而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没有说实际作铺垫是难以感悟那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的语言魅力的。再如“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春色,如果仅按教参上面的解释“杏花所代表的春天春色”显然不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茵茵绿草、百花盛开、蝴蝶飞舞、蜜蜂忙碌”的真实情景,促使学生展开联想,联系切身生活中的感受,这样由“语”上浅出,由“感”上深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尽力能联系其身耳濡目染过的多种具体语言环境,定将能使学生对古诗句精语句的感受更加真切。

第7篇

笔者曾在南通市某一中学初三某班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默写,有25%的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抱着所谓的态度,仅有5%的学生是怀着对古诗词浓厚的兴趣来学习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学教师怎样才能不被考试所束缚,穿越时空,走进去,再走出来,利用日常课堂教学,和学生一起徜徉于古典诗词诗意的乐园中呢?

笔者以范仲淹的《渔家傲》为例,诠释了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诗意渗透。原词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诗意的酝酿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课前,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搜索工具,查阅诗人背景知识,使课堂学习建立在课前的宏观把握上。

在上课前,我就给出了以下预习题:我所了解的范仲淹。

铃声响起,上课。学生们有备而来,在预习成果交流这一环节中发言非常踊跃,他们普遍查阅了范仲淹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诸多资料:“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甚至还有细心的同学查阅到了范堤与江苏的关系:“范堤,是指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所筑。在江苏苏北沿海,长江口北面,北起阜宁,南到启东吕四,全长大约300公里……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涯忆范公……”

这一阶段的成果交流,使我们走进了北宋,初步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风采,一股敬意在内心升腾,莽莽时空在短短的两三分钟内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不再遥远。

二、诗意的生成

1.涵泳。品读诗词,犹如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诵读诗词,是借今人之口言古人之情。教师范读,是教师文学素养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声音、表情、动作吸引学生,把自身对诗词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情境。

本节课范读时用了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急缓顿挫的曲乐和教师的深情演绎相映生辉,一股凄怆之气、豪壮之气、沉雄之气、阔大之气席卷全场……

音乐乍停,短暂的沉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范读进行点评。生评师,这是一项有挑战的课堂互动。

生:老师,您的范读节奏感很好,我自己读时老找不到感觉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现在有感觉了。

师:很好,那么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生朗诵。)

生:老师,您的朗读的确很动听,但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师:特别希望听取。

生:老师,您的声音有些柔弱,温婉有余,力度有些不够,和词的意境相比,气场弱了些。

师:你说得太好了,老师自己也意识到了,正在努力中。

这一段随性点评中,学生从节奏、情感、字音、意境等角度对教师的范读“评头论足”,老师再适时归纳总结朗诵的要素,而后学生进入自由诵读阶段。声情并茂的诵读,挥洒得体的神情动作,诗之意悄然而生。

2.创造。在古诗词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多讲授者往往对诗词赏析类的题目进行所谓的归类,表面上是走了一种捷径,实际使学生的赏析能力变得肤浅,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在本堂课中,讲授者先要求学生将词有的意象圈画出来:“塞下、秋、雁、边声、干嶂、孤城”,这是北宋时期军情紧急的边塞特有的秋景。圈画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连缀意象、描述画面。这些画面,极写边地之荒凉。古诗词语言分析的同时也是一个诗意化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达到诗意的生成。

有学生这样写道:“瑟瑟秋风中隐约传来凄厉紧急的号角,战争一触即发。南飞的大雁凌乱了行伍却毫倦意。血红的斜阳中,层峦叠嶂,唯有孤城一座,城门紧闭……”又有学生这样写道:“满地的白霜啊,那是我思乡的白发;浊酒一杯啊,那是我想家的泪花。拔出我的青铜剑,却斩不断催人泪的悠悠羌管。试问匆匆南归的大雁,你归,我能归否?”

以上学生的描写看似只是一个小作文训练,其深层次却是一种亲历其境的体会,以诗意的感悟促成诗意的生成,以此身进彼境,才有以此心悟彼情的蓄积。学生们在这种言语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精神活动,语言和相应的精神内涵在他们的心灵中同构共生了。这些描写是孩子们对诗句所含形象和情境的内悟,让诗词真正地内化到他们的心灵中去了!

三、诗意的挖掘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商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一首诗词的生命,学生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词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词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词所构筑的诗意殿堂。在古典诗词中,思念家乡、怀旧惜别、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往往是数文人墨客内心的纠结。

在《渔家傲》创作的背后,是“北宋王朝的腐败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则采取守势。范仲淹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都未被采纳,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利……”

当屏幕打出以上文字时,学生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此刻,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资料、结合文中字词,深入分析词中透露的某一种情感。结合诗词中个别字词进行分析,对文本的把握提出高层次要求,这对学生组织语言、诗化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杆。

有学生这样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我从浊中看到了边塞的风沙使家乡的美酒不再清醇,看到了词人老泪纵横、滴人酒杯的辛酸一刻。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词人功业未建、思念家乡的悲情。”又有学生这样分析:“燕然未勒归计,燕然山上没有刻下我的赫赫功名,归家望。我在其强烈的思乡背后看到了他更强烈的爱国之心。”

一段话是哲理和智慧的闪光,是理性和情感的升华,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学生通过语言的提炼,已融入了此境此景此情,挖掘到了词人内心的深情。

四、诗意的延展

吹尽黄沙始到金,古典诗词的讲授要有一个既意韵未尽又深刻见底的拓展过程。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教师此时展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有关文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再引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诗词之间的迁移,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学生就能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而豁然顿晤:

悲,却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悲忧,缘于对国家而对人民的大爱。论是早生华发的苏轼,还是洒下英雄泪的辛弃疾,都是“爱”奠定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灵魂的高度,都是“爱”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此刻的课堂,声胜有声!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课堂是弥漫诗意、品味诗韵的馥郁玫瑰园。诗意的酝酿、生成、挖掘、延展,短短45分钟的课堂,就是一次和诗词作者的精神会晤,是对那个时代的虔诚拜谒。

第8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如清明、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古诗文中多有记载和描写,由此使得这些节日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腊八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煮食腊八粥的习俗。对此,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诗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小诗写出了隆冬腊月之中透露出的春意,也描述了人们互赠腊八粥的热闹场景,读后顿觉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新时期,继承发扬蕴含在诸多节日之中的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对于培育国人高尚的道德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乃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解读;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22-0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诗,产生于唐代,流传至今,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喜爱它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不论男女,无论古今,只要是生活中经历了离亲别友、背井离乡,人们都会在思念之中,轻轻地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往今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好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广泛地得到大家的认同,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底?品读本诗,我们是否应该再去寻找一个崭新的角度,从而获取更多的文学价值。

一、“佳节”之论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在诗人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期可能更多(因为有些节日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如今能称作“佳节”的,起码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情结所系,可是,作者在题目中却明明白白地以“九月九日”标示出佳节的指向,于是,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作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会更加思念家乡与亲人呢?

来看一看本诗的写作背景,十七岁的作者才华横溢,为了谋取功名,他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长安。一方面,繁华的对当时正热中于仕进的年轻诗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长安越是繁华,茫茫人海越是热闹,这个少年游子就越感到孤孑无亲。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肯定会无数次地想念家乡和亲人,任何节日都可能成为他深深想念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这里的“佳节”应该是那些所有让诗人悄然动情的节日,可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格外凝重呢?那些比起重阳节更为悠久更加热闹更能凝聚骨肉亲情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什么没有让他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呢?而那个佩带茱萸的节日却为什么能够激发起年幼诗人如此强烈的创作灵感?此处,这个重阳节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中国大地上燃放多年的爆竹、甜甜蜜蜜的元宵,包括那轮皎洁的明月

选在重阳节写作,或者说在重阳节作者产生创作激情,也许并非偶然,我们是否应该抛开王维的思乡之情,从他的情致爱好来考虑,考虑那个佩带茱萸的重阳节。

二、关于茱萸

在客观世界里,“茱萸”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在诗人的故乡,在重阳节,“茱萸”又代表了什么?在诗人的内心世界,“茱萸”留下了什么印象?在那个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美酒飘香的日子里,为什么诗人只对茱萸情有独钟?

通过查资料我们了解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因此,人们又送给茱萸一个雅号――“辟邪翁”。唐代,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避难消灾,佩带茱萸也表示一种怀恋之情。

我们是否就可以这样理解,茱萸,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一种健康、吉祥的象征。而“九”这个数字,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包含着永久的意思。在九月九日,佩带茱萸,表示人们对于健康、祥和生活的永远的向往与追求。

可是,盛极一时的大唐长安,在重阳节日想必人们也会遍插茱萸,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对家乡的茱萸进行深情的遥望呢?

三、走近王维

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一个多情善感的人;

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一个特殊伟大的人。

王维能诗善画,多情善感,具备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才智与情感。在保留下来的四百多首诗中,最能展示他艺术才能的,是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东坡志林》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在山水诗作方面卓越的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这个在盛唐时期蛮声诗坛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经受悲欢离合,远在异地他乡,他同样孤独寂寞。每当夜深人静,他也会思念家园,他有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具有的基本的情感。但他同时还是个诗人,他又有着平常人所不具备的表达情感的特殊能力,他会写诗,他能用28个字表达出心中的无限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不下千千万万,但却再没有第二首诗能与本诗相比,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被人们吟诵了一岁岁、一年年,其艺术魅力亘古不变,历久弥新。就王维个人而言,这七个字所饱含的深情与文学意义也已经超过了那四百多首诗的总和。

于是,我们再来仔细端祥王维,重新品味这诗中的味道,才发现王维的伟大之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敏感地捕捉到了游子心中那一瞬间升腾的情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的时光易逝、故乡难回的感慨;“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也只以来日的欢聚衬托今天的孤独……如此这些,都是从个别角度来表述思乡之情。只有王维,也只有王维,那个既能概括雄奇壮阔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刻画自然事物,既具有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又享有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的人,才能够把个人的思乡情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从节日――这个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的文化现象人手,揭示出人性的共同特征――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春夏秋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会有自己的节日。节日是什么,节日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是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特点的浓缩,是个人情感的归依。那个在作者心目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重阳节,最能让作者品味出诗情画意的重阳节,早已在作者心中滋生出无限眷恋之情,无论何时何地,久久挥之不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佳节,在自己的家乡,那些茱萸不只插在了兄弟们的身上,也深深地插在了作者的心中,那种健康、吉祥、而又团聚的生活是作者永生永世都难以忘却的(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个健康人都向往的)。所以,即使长安城内人人插茱萸,遍地是茱萸,也难以替代家乡的茱萸家乡的人,因为,作者爱的不只是那种开黄花结红果的绿色植物,想的不只是家乡的某一个兄弟,而是在九月九日那么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与亲人一起祈求幸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王维在本诗中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包括一种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

王维抒发的是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憾与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对于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念之情。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教育

一、引言

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以及感受、鉴赏还有创造美的能力,是依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情感教育。标准在于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审美观念,手段是形象,核心是情感,宗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主要具备着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作用在于使得人懂得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双重发展。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方式和策略

(一)诗美境界的熏陶,审美感知的激发

情感体验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表现和引发创造活动的重要源泉,所以想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就要先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体验的敏锐力和洞察力。在这方面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导入开始,重视课前对于古诗词背景的导入,教师应注意调整好心态,在教学导入中要尽可能的去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期望和追求,引导他们能够深入去探索诗词之美的动力。音乐导入:在教学实验中音乐导入是效果最好的方式,诗人通常会和着古琴的悠扬婉转曲声来配合创作自己的作品,使得作品具备更多的感染力。中国古典音乐中的著名十大古曲,包括《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等都是古典韵味颇浓的古筝曲,有助于更好的帮助学生进入古诗词境界。同时,现代也存在很多流行音乐用古诗词改编的曲子,例如《但愿人长久》是源自坡的《水调歌头》里面的词,来自S.H.E的《长相思》则是源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例外还有一种激情导入的方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于学生联系作者生平背景和创作的作品背景,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独有的魅力。典故导入中加入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作品包含的传说、故事等等,而比较导入能够借不同诗词的比较来让学生清楚理解更多有关古诗词的内容底蕴。

(二)品评赏析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品评鉴赏是对作品一种深入了解的手段,比如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整篇的篇章结构布局、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都能够在这个环节实现,指引着学生对古诗词美感的领悟和欣赏。 诗词当中蕴含的意境美是作品的主观物象描写和读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体悟的和谐统一,通常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展示给读者看。教师可以通过对诗词创作的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古诗词展现的画面进行丰富化,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中,要想理解诗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就必须先知道杜甫当时作诗的心境和体悟:来自时代特定的苦难、家道中落的艰辛、个人的穷苦病痛和壮志难酬,又还有友人李白、高适的离世・・・因为这些困苦忧愁难以排解才欲想登高,因为内心的痛苦,所以看到的天是高而难登的,猿的叫声也主观的“悲哀”了。

除了意境,还有意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形象。有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已深,听到窗外的风雨交加,就像是自己在指挥着千军万马战斗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战场,回眼在眼前的却是“僵卧孤村”,不免自哀。诗人塑造一个年老孤独、身体孱弱却老骥伏枥的勇士形象,表达了急切想要杀敌为国拼杀的壮烈情怀。此外,利用古诗词韵律去反复的阅读和学会练字品字也能够帮助我们去鉴赏古诗词。

(三)创造一种以美感为指引的教学模式

通常我们将美学概念划分到艺术的范畴,艺术的学科包含着音乐、舞蹈、美术和雕塑等。我们将重点放在了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古典舞蹈和古典美术作品。可以将古典舞引入到课堂上,“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统称,身法展现在外,而韵律却充溢于内。古典舞当中身韵的节奏、韵律、动作以及身法都能够和古诗词的节奏、语言以及韵律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篇幅长、内容丰富、情感复杂的作品,例如唐代作家张若虚的成名作《春江花月夜》,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坡的《水调歌头》和《念奴娇》等等,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把美感带到课堂的现场。

中国古典绘画,我们一般叫做丹青。中国的绘画,即国画,通常是与诗、书与印结合在一起的,鉴赏山水诗、田园诗、怀古诗、惜别诗都可以在这些画作中找到。另外,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进行诗歌教学,可以解决传统课堂上的滞后性问题。

(四)让古诗词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的创作中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创造美是美育的最高层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古诗词,在作文当中适时运用,比如思念家乡的可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而中国人有骨气的写照便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关于人生的话题有“待到枯枝发新绿,春风吹进千万户。”还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比赛仿写古诗词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创作尝试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第11篇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1诗词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

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

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

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2《满江红》

主题思想: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又”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2)自选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然而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任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字短句,短促有力,通过身心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作者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5)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直抒胸臆,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内容介绍:

上阕写军营中的生活,写了看剑、吹角、分肉、奏乐、点兵五件事情;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主要写了骑快马、挽强弓、收失地、留美名,最后回到“可怜白发生”的现实中,词作从雄壮转为悲壮,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作者自称是“壮词”,说说“壮”表现在哪里?

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2)“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醉”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挑灯看剑”可见作者仍然希望浴血征战,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3)“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描绘画面: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发的烤牛肉,军中奏起了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4)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隐含词人仍渴望再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典故和比喻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简要分析“可怜白发生”在内容上和情感上的作用。

内容上:起点明主旨作用,从回忆到现实;情感上:化雄壮为悲壮,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情。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4《江城子 密州出猎》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 密州出猎的盛大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字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①劲装出猎;②千骑相随;③全城人随观;④自比孙郎。

(2)任选角度赏析“千骑卷平冈”。

①描绘画面: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②炼字:“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时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行走之快,精神抖擞。突出大军席卷山冈的宏大气势。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放。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5)任选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炼字:“挽”表现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情感: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5《渔家傲》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塞外秋景,下阕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

思想感情:《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荒凉萧瑟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写景以“异”字统领上片,描写“雁去衡阳”、“边声四起”、“落日孤城”三个画面。通过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等景物,渲染了西北边塞 荒凉萧瑟气氛 。

(2)赏析“衡阳雁去无留意”。

拟人,把大雁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侧面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艰辛。

(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用东汉窦宪“刻石勒功”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4)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悲怆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情怀,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第12篇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