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作品和简介

鲁迅作品和简介

时间:2023-05-29 18:0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作品和简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鲁迅作品和简介

第1篇

悲剧性作品具有巨大的教学价值,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启迪学生心理,净化学生品格的有效资源。本文主要从强化作者简介,分析人物形象,创设教学意境,回归现实生活方面,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的分析和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强化作者简介,感受悲剧精神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过于重视文本教学,受“回归文本”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对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等知识介绍。殊不知,强化作者简介概述,能够拉近学生与作品时空距离感,消除时代隔膜,深化学生对作品、文章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对于悲剧作品而言,大部分悲剧作品来源于生活故事,是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要想了解作者对超现实的关于人类、人性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资源,就必须从作者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入手。如鲁迅《祝福》一文,以“鲁镇”为社会背景而进行叙述,讲述了祥林嫂中国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实则是作者对自身生活时代和环境的描绘,是对封建社会腐败落后的批判。对于这一悲剧作品进行分析,就必须向学生细致分析鲁迅的人生经历。鲁迅出生于封建大夫家庭,后因祖父下狱、父亲病逝,家道中落。一系列的人生变故让鲁迅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及其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剧精神

大部分悲剧作品都依托于人物故事,借助于人物形象,向读者传达悲剧精神。人物作为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是揭示文章主题的重要因素。分析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心理,体验人物性格特征,从人物角度出发,感受作品内在的悲剧情感,是强化学生对悲剧精神理解的重要途径。人物形象的塑造一般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而实现的,因此,为了近距离地接触悲剧人物,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要细化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和心理分析和感受。就人物语言分析来说,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传达人物心声,直撞读者灵魂,是读者和人物情感交流的桥梁。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刺杀秦王的任务,这样舍生取义的悲剧精神着实令读者震撼。特别是众人掩面而泣为荆轲送行时,荆轲尚未透露出半点不舍和伤感,高声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语道出了荆轲舍生取义的、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塑造荆轲高大、伟岸的人物形象。

三、创设教学意境,感受悲剧精神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境中所展开的,良好的意境氛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课文分析和学习的欲望,强化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于悲剧作品的分析教学,创建情景、意境尤为重要。这是由于大部分悲剧作品创作时代久远,学生很难跨越时代的鸿沟,拉近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体验和感受到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而品味到悲剧作品中内在的价值、精神。创设教学意境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甚佳。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进步和教学改革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集声音、图片、文字和色彩于一体,具有能动会变、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具备等优势,能够带给学生感官冲击和享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为悲剧作品营造和创设一个忧伤的氛围和意境,引发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或悲伤、或愤怒、或悔恨、或无奈的感情。如,在《雷雨》教学中,老师可组织学生观赏影片,让学生在演员形象生动的表演中,细细地品读和挖掘作品的悲剧情感。

四、回归现实生活,感受悲剧精神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艺术,很多悲剧题材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都是对某个社会现象、人物故事的缩影。高中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的分析,需要融入生活体验,带着对生活的感受步入到作品阅读中来,为悲剧作品的赏析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人类情感无关时间、空间距离和变化,情感是相通和相同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或者时空的隔阂而有所差异。因此,回归生活,将目光目翁媒萄ё移到现实生活中,把作品中的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将生活中的情感放入到作品欣赏中,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如鲁迅的《祝福》,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丧夫、中年丧子的凄惨命运实在是令读者怜悯,但现实生活中仍旧存在许多生活凄苦的女人,他们人生因为种种不幸事件的发生,内心的悲伤和无助和祥林嫂是一样的。在作品分析教学中,老师就可以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人物出发,调动学生悲伤的情绪,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作品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第2篇

>> 瑞典文学院院士概览(中) 瑞典文学院院士概览(下) 厦门文学院成立 滑铁卢大学文学院 河北文学院、湖北省作协文学院与作家签约 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作家班结业 作家、评论家的摇篮――文学院 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徐根鹏 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婧婷 洛阳文学院“青年作家培养计划”启动 昆山国际学校尔雅文学院简介 洛阳文学院开展文化扶贫活动 鲁迅文学院召开青年作家座谈会 重庆文学院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颁奖 鲁迅文学院第六届高研班儿童文学论坛启动 文学院举办纪实文学创作研讨活动 鲁迅文学院举办文学对话――作家的期待与批评的功能 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赴塘沽进行社会实践 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赴山东进行社会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9-19.

[8]王宁.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埃斯帕马克谈诺贝尔文学奖[N].文艺报,1987-07-18第29期(总第545期第6版).

[9]朱安远.有错即改(栏目)[N].南方周末,2013-02-21(总第1514期第A2版).

[10]堵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暨演讲文库・演讲辞卷(十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11]朱安远.有错即改(栏目)[N].南方周末,2013-03-21(总第1518期第A2版).

[12]朱又可,姜丰,张洁瑶.这18张椅子,决定着诺贝尔文学奖[N].南方周末,2013-01-24(总第1510期第E28版).

[13]朱安远.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概览(上)[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3,20(25):142-150,152.

[14]朱安远.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概览(下)[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30):172-179.

[15]李曼.获诺贝尔奖的女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第3篇

关键词:文学创作情理

在文学创作中,“理”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美国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在《灯与镜》中写道:

如果仅仅描写自然事物,或者仅仅叙述自然情感,那么无论这描述如何清晰有力,都不已构成诗的最终目的和宗旨……诗的光线不仅直照,还能折射,它一边为我们照亮事物,一边还将闪耀的光芒照射在周围的一切之上……

这“光芒”指的就是理性之光,文学作品中没有了理性和思想,也就没有了灵魂。情感和理性这两个要素共同孕育在文学作品的形象之中。正如黑格尔认为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助感性化而显现出来”。鲁迅曾指出,感情正烈的时候,反而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把‘诗美’杀掉”。这里的“诗美”既有形式美,也有内在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终将诗人逐出,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认为诗歌不能揭示真理。

《文艺报》曾刊发过《中国作家缺了什么》一文,指出中国作家的作品存在两个缺点,“其一是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另一个缺陷是,作品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小。”其实这两个缺陷都包含了文学创作中“理”的要素。该文的作者还引用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及的“冰山原则”以进一步指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故事传达给读者的就是‘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则是思想性的东西,需要读者的在思考。”这里所说的“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七”指的就是文学创作中的情理关系,显然认为“理”是大于“情”的。

那么在文学创作中具体是怎样体现“理”大于“情”的倾向呢?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

一、从文学作品的主题来看。作者在选取主题时,并不是率性而发,而是经历了一番探寻后思考的结果。比如鲁迅在《藤野先生》在描述弃医从文经过中,我们就看到鲁迅后来作品主题的形成,就是作者经过了长久的积累而最终获得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过程实际包含了“理”大于“情”的倾向。杜甫沉郁顿挫主题的风格的形成,与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有着长期的感触和理解有直接关系的,主题风格固然也是长期思考而得的结果。

二、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来看。情节的构思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能充分体现出“理”大于“情”的创作倾向。以鲁迅作品《祝福》来分析:

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怎样回答她好呢?……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

这一段情节中,作者刻画的是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从情感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祥林嫂命运的感伤和同情。但这一情节中还有更大的一个主题,就是对“我”的批判。“我”是新知识分子,我的理想和历史任务就是拯救向祥林嫂这样受苦受难的人,可是“我”面对祥林嫂时“却挡不住三句问”,“我”对“我”要拯救的对象毫不了解,而且充满了胆怯,矛盾,更是必然的采取了逃避的软弱行为。所以在这样一段情节中,我们可以充分地体会到,作者对“我”的理性批判,意义也就更深刻了。

三、从文学语言来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作家在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形式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比如在鲁迅小说

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里主要表现了两种人物语言形式,一种是“我”的心理感受。另一种是作品中人物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虽未说出,但极多。闰土的语言虽然很少,但蕴含的意义丰富。“老爷”这一句,体现了旧社会等级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忘“级”之交,“水生,给老爷磕头”这一句,预示着这样的观念又将承传下去,这是“我”不希望的,也是“我”对社会的思考认识到的——当社会将人的角色预设好之后,即使你将要使其瓦解,而扮演这一角色的人却不肯将这样的行头卸下,因为社会没有为他们预备另一角色。虽然是人物的对话,但可以看出,作者如不是理性思考,是不会写出这样意味深长的对话语言的。

从几个方面来看,在文学创作中,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倾向实际上都夹杂着理性思考的因素,而且理对于情感的表现起到的更是指导性的作用,虽然是隐性的,但从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家在写作时经历的不仅是感情的波折,更多的是苦苦思索的痕迹。

参考文献:

[1] (美)m·h·艾布拉姆斯. 张照进 等译 王宁 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2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 译.商务印书馆. 1979,1

第4篇

《给力一小时》采用两条故事线平行叙事的手法,至始至终让人觉得扑朔迷离,影片色调节奏上看似了恐怖片,但结局有着让人出乎意料的温情。开始只想讲一个与爱情有关的故事,但是以什么手法和表现形式才能不落入俗套是我一直考虑的,于是采用了这种不断设置悬念的手法,让观众不断猜测的同时也充满期待。我想说的很简单,一件很复杂的事也许动机真的是很简单,可能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影响了你一辈子。

在上一期oohope的鲁迅美术学院学院奖专栏里,我们介绍了2011第二届鲁迅美术学院动画与媒体学院奖活动周的最佳2D动画短片获奖作者及作品。这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学院奖最佳视频短片奖学院奖、最佳摄影奖学院奖以及评委会特别奖。希望在本期的此专栏中能把鲁迅美术学院2011学院奖的内容更全面的展示给大家。

作品介绍:

创作思路:

梦是身体的一种表述,梦是对现实的逃避,梦是愿望的达成。“梦境”――“梦之情境”,在这一特殊空间中,梦的内容无关紧要,无论是其对愿望的发挥,或是对于记忆的发挥,都无关紧妻。

创作内容:

记得儿时,“梦”被童年的快乐时光所冲逝,长大后,我们依然做梦,只是如今的“梦”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理想显得苍白而无力。片子营造一种“无时间”的空间,让画面看上去没有年代、时间上的限制,不出现现代文明的痕迹。主要围绕寺院的僧侣,出没于水中的身穿白衣自妙年、少女……片中的所有角色都将闭着双眼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身穿白衣表示对“梦”一种纯洁而简单的向往。整个短片人物没有对白,只配以部分旁白和轻缓音乐。

佛教有句话“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形状,有它一定的规则,使人看到便可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规则,使人一见便生起对水的了解;反过来说,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规则不同于水的规则,便不能生起对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叫做三点水的“法”。这是短片中插入一组和尚镜头的原因。

《―道杠》作品简介:

《一道杠》是部儿童剧,主人公冯政豪是小学二年级的普通学生,家里贫穷,学习成绩一般,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班里的学习委员“两道杠”是他的死对头,“两道杠”家里条件很好,和老师关系也不一般,很受照顾。主要就是这两个人物之间的纠葛,“一道杠”、“两道杠”代表的是两种势力,体现的是冯正豪代表的“一道杠”那种小人物对于理想生活的苦苦挣扎,最后失败告终。理想状态可能不会轻易地实现,不是悲观,而是现实。

最佳摄影奖

作品介绍:

人生浮浮沉沉,有喜有忧,但总充满希望:时光流逝,蓦然回首,发现你不是你,但你还是你。

本作品采取棚拍的方式,手法将摄影和PHOTOSHOP后期制作结合在一起。所有作品上的人物形象都是浮浮沉沉。画面虚幻,也反映人生过程虽然很漫长,但回顾起来却仿佛梦一场的意境。

作品介绍:

2011年夏,夕阳的余晖照映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气势磅礴的马群狂奔之至,我单纯的摁下快门,纪录了这一时刻雄壮的瞬间。马群们在儿马子的带领下踏过一寸寸大漠的土地,在我眼前呈现了如此雄壮的乐章,犹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沧桑之美。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霎时放大了我的整个生命,也许这就是这片草原的独特魅力所在,犀利的昆仑神们孕育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生息,骏马踏出的浪花正如那西风列列的狂风,如此的坚毅,如此的狂放。同时这又是那么的朴实无华,那么的晶莹剔透,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品质在这一瞬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介绍:

作品创意来源于时期文化,通过人物的着装和画面的色调再配合文字说明,意在表现当代青年对自由,对生活的个性主义态度。

评委会特别奖

作品介绍:

这是一款为3―6岁儿童设计的游戏。其中包含学习部分,让孩子边玩边学,学中作乐。丛林大冒险游戏包括三个部分,森林糖果屋、欢乐鸟语林、怪物大作战。

1 森林糖果屋:考察孩子的记忆和图像颜色形状认知的能力。小朋友要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趁闪电的强光照了屋子,记住闪烁隐藏物品的地方,然后等到屋内恢复正常光线后寻找糖果,集齐并获得胜利。

第5篇

[关键词]反应论:中介论:情感;文艺创作

文艺社会学的宗旨在于界定文艺与社会二者的关系如何,而这恰恰又是以往的文艺社会学未曾很好解决的问题,正如约翰霍尔所说:“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的主要弱点之一,是不能确定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确切联系。”一段时期,苏联文艺社会学的模式就是机械的反映论。我国的文艺界也曾深受苏联机械反映论的影响,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思路一度偏向反映/被反映、决定/被决定的机械方法。

文艺社会学中的“中介论”认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双向、能动、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一般说来,这一系列的中介包括思想、心理、情感、价值、形式、文化等等。本文就从情感这一中介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特征来把握文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动力作用

情感对于文学创作者的作用主要是“促动”。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只有“情动于中”才会有真正的文学创作。也就是说,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的所有创造活动,当然也包括文学的创作都伴随着情感活动。这是因为文学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生活中的某些人事景物的触动,文学创作者的心灵世界掀起了情感的波浪。这种情感的激发,打破了心灵世界的平衡,为了求得新的平衡,文学创作者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向外渲泄这种情感,缓解情感在心灵中的压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多次引用“愤怒出诗人”的名言,更是生动地说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论古今中外已成为普遍的认识,并且可以从无数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印证。例如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什么促使鲁迅先生创作了这部著作,通过读俄文版《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正传成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国民劣根性的哀痛,源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强烈情感才创作了这部著作。

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组织素材的作用

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选取和评价,并不只是理智起作用,情感同样也起作用。在作家的创造心理中,认识是情感的基础,但只有经过情感体验,认识功能才能转化为审美功能,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表现。作家在创作中的爱和恨、肯定或否决的情感态度,是与他的生活态度相互渗透并保持一致的,它们都源于作家的生活实践。正是作家自己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影响着他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认识。因此,他在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受现实,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而且要按照自己的情感评价来塑造艺术形象。十九世纪欧洲许多进步的作家,如巴尔扎克、雨果等,他们无不是从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生活中选择那些曾为之感动过的素材,并将强烈的情感贯注于艺术形象之中,进而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每天进行十六小时左右的辛苦写作,但是稿酬却非常的少甚至因不能按时还清债款而入狱。这使他对巴黎的金钱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所以,他成功的创作了“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狄更斯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贫苦,所以他的创作中更加注重描写社会的贫苦阶层,而且特别关注那些被资本主义制度压榨的儿童的命运。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可以说是他情感的结晶。不论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王国,还是狄更斯笔下不幸的孤儿形象,都不是纯客观地映照现实,而都渗透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情感体验,正是这样的情感奠定了他们文学创作的基础。

三、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连接作用

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作品怎样复杂,总是隐含着一条与作家的创作主旨密切相关的情感结构线索,构成作品内在的情感基调。情感推动想象,组合表象,使零散的表象联结成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统一的情调基调。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按照创造主体不同的情感态度、审美倾向形成作品不同的情感基调,不存无情感基调的作品。作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感情,作品中表象的组合,可以不完全按照生活的客观规律,但是必须遵循真实的情感逻辑。可以有虚构的情节,但却不能有虚假的情感。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以作家真实的情感逻辑把非现实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从而取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李长之;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批评家用来衡量、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就是文学批评的标准。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内在的体验”进行检验,坚持“感情的批评主义”,“感情的型”就是其批评标准。

一、作为艺术造型的“感情的型”的含义

王安忆的《恋人絮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是‘絮语’,指的也是形状,它是一种絮状物,而文字光华干爽,拾起来一粒,落下去是一片,它至少筛过两遍,第一遍筛去的是所有思想,第二遍筛去表情表意”[1]这段文字与李长之所表述“感情的型”的第一个内涵――艺术形式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絮语”与其周围所附加的思想、表情表意共同筑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美,而絮语其中最核心的,也就是剥离了现实与物质及环境的帷幔,还给人以灵动透彻之感,这个时候的“絮语”是可感的,但却不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它总是给人留有余香的感觉,这就是感情,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即他所认为的“思想与情绪”[2]就是文本的内容。确切而言则是指把作品的外衣层层剥下,最后独留作者的人格思想,属于审美领域范畴。李长之在他的批评作品中所提到的“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假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按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而受限制最小的一层,就是文艺作品之感情的型。”[3]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感情的型”在整体艺术中之所以会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主导了这个艺术品的发展,即一个艺术造型得以确立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相对独立而不受影响和控制的客观属性。所以李长之才会称“技巧的制高点是表现‘感情的型’”。[4]

二、“感情的型”在文学中的地位及深化途径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待“感情的型”,它无疑是一种最佳的艺术形式美。因为它的存在标准是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吸引你的眼睛,骚动你内心深处的角落。因而李长之把它作为对文艺的审美标准是极其合理的,一切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它来点亮自己的艺术品,唯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审美价值。从阅读李长之的批评论著来看,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观不仅是针对作品而言,还应该包括对批评作品的期望。也就是一个好的文学批评,不仅要窥测到作品最中心的那部分“感情的型”,还应该在批评文字中也渗透这种“感情的型”的理论,正如弗莱的观点,文学批评本身也恰恰就是一种艺术,那么批评行为也就是一种造就艺术的行为。因而“感情的型”在文学作品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文学作品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明确了“感情的型”在文艺中的地位,那要如何深化“感情的型”呢?在这个问题上李长之认为,首先,好的作品就应该求真求实,切忌无病。文章的真情实感是最容易触动读者的,倘若没有了真情实感就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作品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文学接受环节出现了问题,文学行为也就是不完整的,因而这也就不能称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于李长之来看,如果一个艺术品连完整都称不上就更无美感可言。其次就是作品中的感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感。李长之个人是比较推崇“浓烈的情绪和极端的思想的”[5]他始终无法理解李商隐和陶渊明,他认为李白那种热烈的、诚挚的感情才最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所以他认为最能真实体现“感情的型”的诗歌就是李白那种包含着宏大气势的诗歌。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就能深化作品中“感情的型”,而在这之后却要继续挖掘这“情”背后所代表的“理”,这也就是李长之的批评精神,犹如他对鲁迅感情的领悟而引发他对鲁迅激进的阶级立场的分析。这样的作品,内里才不是空洞的,才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好的作品,必然有着他作为文学艺术品的不随时间、空间,不分受众的绝对的美。而这种美是从美学的审美层面来发掘的。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着它最完美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独立于文本的文字语言,思想道德情感以外的,具有生长性力量的存在。是纯粹的美,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层面凝练萃取出来的。而这种纯粹的美,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不能具象地描摹,但是可以为每一个读者所感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虽然具体说来千差万别,但是,根源却是一致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内核是不变,变得只是那个具象的血肉,而那源于根本结构却最终千差万别的具象,正是结构所具有的生长性力量的根所结出的美好果实。

参考文献:

[1]邓晓芒.文学批评家的四大素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11).

[2]祝宇红.从“感情的型”看李长之的传记批评[J].齐鲁学刊.2007,(5).

[3]刘坛茹.“感情的型”与李长之的文艺批评[J].渤海大学学报,2009,(5).

[4]王安忆.恋人絮语[J].钟山,2013,(1).

第7篇

传统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教材中课文大多抽象,加之一些古代诗词,更是让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辅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像、视频、幻灯片资料等,为小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进行教学,一方面摆脱枯燥,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真实的情境中有助于加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双重提升。

比如《草船借箭》一文的课堂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所限,有过早晨雾天乘船出游的更是寥寥无几,他们很难理解“雾天”对成功为何会有如此帮助?此时若结合视频资料,直观地看到当时朦胧的天气,曹操紧张、多疑的表情;结合课文中天气情况及具体情景,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这一历史故事也会留下更深的印象。

这一细节凸显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它不仅帮助教师省去了不停描述课文事件的精力,更丰富了教师的课堂资源,在情境教学下,帮助学生获得更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

二、现代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材由于无法融入音乐、视频等,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热情。比如我在给学生上《空城?》一课时,真正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并不多,但大多数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有所耳闻,他们敬佩诸葛亮的才华、睿智和自信,对他有着由衷的喜爱之情。然而只是讲解这一课文,他们多数表现出疑惑不解、索然无味。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段,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诸葛亮大开城门实则无兵御敌,却坐怀不乱、笑容可掬地弹琴,通过演员绘声绘色的表演,比教师单纯描述情景的效果好许多。

通过现代化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借助声音和画面,使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都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明显被点燃。通过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角色内心的变化、神态的描写,结合教材课文,同时进行语文和历史的学习,维持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学习。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延伸课堂知识

以周晔所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通常来讲,这篇课文对小学生来说会过于枯燥,他们无法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类一语双关;更无法理解“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对旧社会的痛恨。

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讲解作者与鲁迅的关系,鲁迅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及鲁迅其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等作为拓展教学。但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教学或浅层次的课外拓展,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比如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及后人评价等制作成PPT进行展示,一方面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鲁迅本身的形象和在本文中的形象是否一致,后人的评价是否和时代有一定关联等。

第8篇

【作者简介】

小德兰,生于1873年,卒于1897年,短短的24年的修女生活可谓默默无闻,死后却轰动了全世界。在她离世28年后,罗马教廷宣布她为“圣徒”,在1997年她离世一百年之际,她又被教皇封为“当代最伟大的圣女”。

【内容简介】

《灵心小史》原本是一个法国小女孩在病榻上写就的自传,初版于1898年,第一版只印刷了2000册,立即销售一空,接着又很快再版。不久,其他语言的译本也出现了,于是《灵心小史》又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灵心小史》在全世界已经被译成60多种文字,读者不计其数。

民国时期,教育大家马相伯先生和苏雪林先生曾经先后翻译过,建国之后很多名家像施蛰存、华姿也先后推荐过《灵心小史》。此次译本,在参考民国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翻译,以便于中国大陆读者的阅读。

【名家推荐】

“小德兰谢世至今已一个世纪,她的心史对今日世界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读者若是阅完本书后闭目凝思;贯穿本书并经常跳跃在我们心目中的无非是一个"爱"字,洋溢在本书字里行间的如川奔腾的情感仍是一个"爱"字一一"我的使命己找到了,我的圣召一一热诚爱人而已。”――马相伯 (民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教育家的老师)

《灵心小史》 尘封50年的心灵经典

书名:《灵心小史:让爱撬动地球》

作者:[法] 小德兰

译者:聂传炎 张安毅

开本:232页 32开 定价:25.00元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月10月

《桃花得气美人中》

【作者简介】

作者暗香,本名尚成敏,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患间歇性游荡症的自由撰稿人。作品曾获“五四文艺奖”,被选送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奖评选等。最新代表作《桃花得气美人中》是对柳如是一生最深情的另类解读,为读者还原一个在爱情里绝望游走的单薄女子。

【内容简介】

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策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桃花得气美人中――秦淮河上的纯爱记忆》麻辣上市,这是国内第一本柳如是诗词的赏析。

从卑微到一品尚书夫人,最传奇女人的幸福法则,藏在古诗词中的情感秘笈,史学大家陈寅恪用学术生命最后十年为她写传。柳如是被誉为李清照之后最值得研究的女性诗人,中国文人最钟情的红颜知己。她去世三百多年来,怀念、追忆她的文学作品不知凡几。正如黄裳所说:三百年来,一切大小文士只要碰到与她有些牵连的事物,无不赋诗撰文,感慨一番。甚至史学大家陈寅恪也用学术生命的最后十年为她写传。本书作者没有沿袭当下这种无病乱的文风,而是以柳如是的情感为主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融入当今麻辣的爱情观,借古喻今,重说柳如是的传奇。颇具哲理的黑色幽默,对爱情乃至隐藏于人性深处的虚伪的无情鞭笞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选其诗词精粹,用带着黑色幽默的哲意语言,麻辣解读柳如是的爱情传奇。在她如此崎岖的感情路之后,必然有至今也值得探究的感情态度和幸福法则。

《桃花得气美人中

――秦淮河上的纯爱记忆》

书名:《桃花得气美人中》

作者:暗香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9篇

致远文学社简介

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致远文学社成立于2006年10月。文学社是在校团委直接领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文学社团,其宗旨是:繁荣校园文化,报道校园新闻,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成长和脱颖而出提供广大的空间。

几年来,致远文学社坚持每学期请专家为广大社员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写作心得交流活动,使社员受到了良好的启迪。据不完全统计,我社历届社员在各级作文比赛中获奖繁多,在各级各类报刊上100多篇,出版学生作品集《烛光》共4辑。2010年获吴江市优秀团支部称号,致远文学社已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读书切莫有功利之心,宁可细嚼一本也不可胡吞一千。书之理在于怡情而不在于虚名。静心读书,除去一切杂念,方可读进书,读好书。

初中伊始,学校便下达了读十本课标读物的重任,这些所谓名人名著在学生们眼里,不过是一道难啃的书墙。但在老师心里,他们认为让学生们读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修养,洗涤学生灵魂,让学生深刻领悟人生。可是,有多少学生将其视做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快点儿完成任务,给自己贴上一个“已读完”的标签。

此刻夜深人静,明月高挂,此乃天时;邻人店铺,休息打烊,此乃地利;一杯香茗,恬静和谐,此乃人和。好一个读书的美妙时刻。我捧起鲁迅的《呐喊》,做起所谓的“读书”,目光一扫而过,翻书时响起刺啦声,心想任务就快完成,不免一乐,转而变得哀愁起来,将书倒扣在桌上,眉头紧锁,端起茶,呷一口,无味,放下,叹一声:“这是读书吗?这有意义吗?”我读到现在又知道了些什么呢?只是单四嫂子失了宝儿这么肤浅的故事情节吗。深意呢?深意又在哪儿?鲁迅犀利的文字在我眼中何以成了凡夫俗子的平凡之作。我这是在干什么?

心中有两种想法在生长:快点儿读完它们吧,你没读完别人读完了,你岂不是落后了,而且可能被嘲笑。读完了它们你就可以昂首挺胸地告诉别人你一个暑假攻下十本书的战绩,何乐而不为呢?另一种想法:书是灵秀之物,草草看过敷衍了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学而不思则罔,读了不思考,不品味,你就等于白读,你匆匆读了十本还不及人家细细精读一本。唉,矛盾啊,这就像现实和理想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将思绪脱离出来,既已剪不断,理还乱,何不置之而后思,也许过一会儿就会有答案。

随手拿起被我打入冷宫好久的《古典的中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因其中诗作之美,之豪放,之婉约,将我一瞬间打动,才欣欣然借来打算暑假好好品读的,如今被十本名著扰得晕头转向的我早已忘却了这本曾经让我如此心醉神迷的书,罪过啊罪过。随意翻开,《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似一波强而有力的古筝之音,涌入我的心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一看这句便毫无理由地喜欢上了它,比之鲁迅的冷言峻语,这一句豪放潇洒的诗句一下子勾住了我的心,像山谷,像回音壁,它一喊,就与我产生了共鸣,我一页一页地翻着,心一下一下地被撞击着,眉宇不再深锁,不再愁云满天,而是一点点生起阳光来,明媚和煦,痛快人心!

这就是书本的力量吧,足以抵抗困的侵袭。一夜间,我似乎满腹经纶,似乎与各个朝代的名人志士聊了个畅快,我不再纠结苦恼于读不读完那一撂书了,享受书中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切忌慌忙,涵养工夫兴味长。

(指导老师:徐 峰)

第10篇

1、要在课本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这样的英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头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让这样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照亮学生的人生。再次、通过学习教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的爱国情感。如通过唐诗、宋词、元曲等的学习,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并让学生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感。因为古诗词中的情感是丰富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高尚的,尤其是爱国之情,更是古诗词中思想内容的主旋律。杜甫《登高》、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应该教授学生从中领略古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赤心报国之志,并将这种爱国思想作为学习、生活的动力,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事物。最后、通过学习教材,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我们的高中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二十一世纪又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迫在眉睫。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和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传统也刻不容缓。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虽然是一次平常的游山却包含了不少哲理,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学习就正如游山的一条路,也是一条长远不息的路,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有志者能以读书、活学、利用为己任树立好明确的目的,然后经历种种的挫折、辛酸,加上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才能成功。更让学生明白到:凡事开头难,要坚持不懈、经历辛苦,才有实现理想与梦想的机会。

2、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且,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直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立意——即要求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自然应当重视德育渗透。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首先、通过为教材中的优秀人物写颁奖词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颁奖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使我们心中激荡起感动的心潮,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而颁奖词语句清新,文笔优美,让我们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还能把感动凝固下来,将敬佩、颂扬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如在学习《张衡传》时,学生为张衡写下了这样的颁奖词:“你,善属文,善机巧,善术学,善政事;你,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你,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你,可谓德智兼备,品才双馨!”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和学生共同积累课本和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人物和哲理名句。这样才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让学生写出格调高尚、内容深刻的文章。如优秀人物事例:曹雪芹:(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司马迁(汉):史学家,受宫刑后,发愤著《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屈原:沉江殉国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鲁迅:弃医从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民族之魂”)……如哲理名句事例:王安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最后,通过选择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作文素材材料和文题来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因为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作文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我曾设计一些作文题,如《生命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等等,让学生思考人生怎样才有意义?人活着为了什么?教师要善于点拨,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无形中引导他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应该要活的有意义。总之,我们要根据新课标下设置的语文教材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砥砺、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思想教育适时适度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以收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感情得到熏陶,思想得到教育。(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孙文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

第11篇

陀思妥耶夫斯基《给长兄的信》中说:“我是进行解剖,而不是综合,也就是说,我是深入事物的内部,通过原子分析,探求整体的东西。”解剖,需要解剖刀。然而,要知道“原子”的结构呢?普通的解剖刀显然不能胜任。要掌握精神的所有细枝末节,分析意识的最小单位,深入到思想意识当中去察看究竟,普通的物理的解剖刀显然更不能胜任。这就要使用更科学且最先进的“微解剖刀”。

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把刀。有了它就可能深入人物灵魂深处,就可能把自己的灵魂置放进作品之中。《那天的故事》就是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尝试,就是在探索着握住这把特殊的解剖刀。因为是在试验,所以,显而易见,它绝不完美,甚至很不成熟。但是,我喜欢它,至少,我喜欢这试验的本身,试验的过程。至于结果如何,我希望是好的,我自己当然说不准,只能让方家和大众评判了。《那天的故事》写了一个人的情绪,一个人在某种情绪下的状态。我一直认为,人的情绪是人性的最真实的外在表现,抓住了瞬息万变的情绪,实际上就是抓住了人的基本的品质,就是抓住了人性,或者说是人性的相对更本质的一面。而且,情绪代表的,远比这宽广得多。从情绪里,我们还可以寻觅到社会的脉络,寻觅到环境的风水,寻觅到人世的沧桑,寻觅到生活的轨迹,寻觅到精神的归处。情绪里,有人生,有哲学,有政治,有一切我们想知道的,积极地和颓废的,有趣的和枯燥的,有益的和有害的,存在的和虚幻的,所有矛盾的和不矛盾的。同时我也认为,情绪里有精神分析者们永远分析不透的东西,有作家永远写不完的东西。林扶逊那天的情绪坏极了。其实,进一步再作分析,也不是一个“坏”字了得,他是情绪不稳定,他心里有事,是意识之中的事情,深深种下的那些丑恶甚至罪恶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努嘴发芽,在他的心灵深处企图冲破“防线”。他遇见的种种神秘现象,只不过是一种莫名的感应,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启示,是“善恶有报”的警钟嘶鸣。环境里的种种,所提示的,不正是他意识中、潜意识中的正与反的现实反映吗?我想从这里撕开口子,试试手里的解剖刀,看看适合不适合我的表现形式。如果从这里我能握住这把“微解剖刀”的刀柄,就相当的满足了。

作者简介:

蒋九贞,本名蒋广会,又名蒋岚宇,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特约作家。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后辍笔。近年重返文坛,在《文艺报》《安徽文学》《阳光》《文学界》《小说选刊・增刊》《散文选刊》《当代小说》《长城文艺》《文苑》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博弈三部曲》、小说集《绿鸟》《乡村记忆》和散文集《阳台上的花》以及评论集《门外野谭》等,并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馆所收藏。

第12篇

金狗送旺 梅开二度

进入新年之后,编辑部好事不断。用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狗年大旺。

一是本部编辑的新刊《中学生阅读》中考版刚刚面世,便得到了全国中考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他们不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还认真填写了评刊表,对这本指导中考的刊物作了充分肯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写信说:“中考版虽是初办,但颇有特色,估计会越办越受到初三学子的欢迎。”每天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断,订阅中考版杂志的读者十分踊跃。有读者说,目前全国指导语文中考的报刊很多,但真正做到权威实用、精编细校,既能帮小读者决战中考,又有助于小读者精神成长的报刊其实是凤毛麟角。

二是本刊继2002年之后,今年年初又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主持的第二届社科期刊“二十佳”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去年本刊蝉联国家期刊奖银奖,今年又蝉联本省“二十佳”,值得庆贺。谢谢读者,也谢谢我们自己,一年更比一年强,是我们的共同期望。

打造品牌不易,维护和提升品牌更难。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读者朋友的支持,《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和中考版的质量会越来越好,市场发行也将越来越旺。

・米莉・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第5、6期合刊隆重推出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特辑

由活跃在第一线的全国中考研究专家和中考命题人命制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特辑,将在《中学生阅读》中考版第5、6期合刊隆重推出!

5月和6月,是中考备战的最后阶段,本刊在中考备战的关键时刻,为一线老师和初中毕业班学生送上最精粹最实用的备考资料!这些专家和命题人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命制的模拟题代表了全国不同区域的命题风格。几套模拟题在手,2006年中考命题趋势尽在掌握中!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06年第5、6期合刊4月底推出,每本5元。需要订购的读者可提前与编辑部联系,量大优惠。邮购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邮编:450004 订购热线:0371-6632493666357321H

编者的话: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张中行先生2006年2月24日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了。张先生生前曾给我刊“追忆黄金时光”栏目写过文章,并和编辑结下了忘年之谊。我们深深怀念这位世纪文化老人的人品、学品,特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张厚感先生为本刊撰文,纪念张中行先生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张中行先生论语谈文

张厚感

张中行先生生前主张,学语文要多读多写。读,以读好的作品为主,也可以读一些语言文字不怎么好的,做个对比,再读一些高难一点的,以便眼力快长。写,要“写话而不诌文”,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写真情实感。就是用口语写文章,语言稍加提炼,跟自己平时说话差不多,而不要去机械模仿别人。他批评现在有的文风不正,可概括为“四气”。一是八股气。板起脸孔说些貌似进步的道理,自以为一贯正确,其实是空话大话。二是讲章气。动不动就来个“应当指出”,隔不远又说“进一步强调”,都是废话,无非是以势吓人。三是刺绣气。如现在流行的“美文”,形容词甚多,只有细皮而没有筋骨,扭扭捏捏,其实不美。四是烟雾气。如一些自命为后现代和后后现代的朦胧文章。堆砌词藻,夸夸其谈,食洋不化,尽说些没有确切含义乃至自己也不明白的话。

古代作品张先生有其偏爱。诗歌,他喜欢《诗经・蒹葭》的意境,《古诗十九首》和陶诗的朴厚,杜诗《羌村三首》的平实自然,还有李商隐诗歌的神出鬼没。文章,他特别推崇司马迁、柳宗元、坡。

现代作家,张先生推崇周氏兄弟,认为鲁迅的刚劲,周作人的冲淡,各有所胜,于文坛中相得益彰。鲁迅作品他喜欢《朝花夕拾》,认为《阿Q正传》特别高明,它和《红楼梦》一样,至今没人能超越。

张先生这些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以丰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