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国名言

三国名言

时间:2023-05-29 18:0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国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国名言

第1篇

蜂毒(C)

主动技能

王悦在刀锋上淬以麻痹效果的蜂毒,可降低敌人的移动速度。

蜜粉(E)

主动技能

王悦施放出蜜粉,可沉默目标区域内所有敌方单位。

迅捷(W)

被动技能

王悦矫捷的身姿给人以鼓舞。提高全地图友方远程单位的物理攻击力,提升数值是王悦敏捷值的一定百分比。对900范围内非英雄单位也有效。

专注(D)

被动技能

王悦专注的投入战斗中,她的战斗经验将提高精确度和战斗效率。如果400范围内没有敌方英雄,则提高敏捷。

说到现在最红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绝对是王牌中的王牌。五个爸爸和五个萌宝的旅行经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力。事实上,父子档的故事在生活里在历史中都是无处不在的。《起凡群雄逐鹿》主打三国竞技,携数百位三国名将共同打造最激烈最热血的PK战场。在这些武将里,很多人都有着双重身份。打仗时出神入化所向披靡,回到生活里他们依旧扮演的是好爸爸的角色。是慈父还是严父?笑谈群雄里的奶爸英雄们!

刘备:自己是富一代儿子却无福当“富二代”

关于刘备的发家史,各种正事野史都说了很多了,所以不多说了。但是比起刘备在创立蜀国这件事上的功勋,围观的八卦群众显然对他和关张两位兄弟的基情,以及“刘阿斗到底是怎样养成的”更有兴趣。可以说,以刘备的智谋及资源上可利用的程度来看,能把蜀国带到这个程度并且笼络了一群比他能干多了的兄弟已经是极限了。他人生最大的败点就是儿子实在太太太挫了!“我要做个慈祥的爸爸”和田亮一样,刘备也秉承这个信条。可是,就算怀揣对当年长坂坡一役抛妻弃子的内疚,又或者必须坚守立嫡长子为太子的组训,刘备对阿斗的教育还是太放任了下。有个富一代的老爹,又有个没有人动摇的太子之位,阿斗不成材也在情理之中了。回到《群雄逐鹿》游戏本身,刘备这个角色定位就跟他的养育观一样,是处在辅助位的。虽然前期攻击可能稍强,但是加血和拉人才是他的主要方向。

曹操:三个儿子引发的“宅斗”

第2篇

或许是学校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是朋友交往的枯燥与烦闷;也或许是同学之间的互为影响。我迷上了追“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天来,我了解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闻一多,蜚声乐坛的音乐大师贝多芬,鞠躬尽瘁的两弹之父邓稼先,博学睿智热情奔放的福楼拜和虚心使学的三国名将吕蒙。在这么多的名人中,我尤其爱音乐巨人——贝多芬。

贝多芬,他是一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也许是因为耳疾过早地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这对于一个对音乐有着极大兴趣的人,应该是多么大的打击!然而,贝多芬没有向上天屈服,他顽强地抗争着命运。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颗英雄心的表现,他那深邃的眼睛更是流露出了他的光明前程。

关于他的相貌,隐约中记得“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脸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有一种凝重而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禁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颌,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贝多芬,他虽没有别人所拥有的那份英俊,但他却拥有世间无价的才华;他虽没有别人所拥有的那份温和,但他却拥有音乐上的伟大成就。

我喜欢贝多芬,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那种精神穿越了时空,穿越了宇宙,穿越了无人能及的境界。

我喜欢贝多芬,看重的是他的漫漫人生。他能从逆境中迎难而上,面对种种困难他却不懂得后退,我敬畏他这种精神。这正验证了中国那句古老的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敬佩贝多芬,敬佩他的才华横溢,敬佩他的独特之明,但我并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而失去自己。因为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放眼贝多芬的人生,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味道。是知识,连贯我的全身;是力量,鼓舞我的勇气;是气魄,融会于我的心胸!

贝多芬,我所追之“星”也!

第3篇

[关键词]引导 山区中学生 名著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名著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所说: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口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能学习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许多名著内容丰富,结构巧妙,情节精彩,主题深刻,是文学之精华。因此我认为: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到名著里遨游,让名著知识伴随学生,定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可在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学,老师应怎样引导好山区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呢?这是重要而又难执行的任务。下面,谈谈我在此方面探索出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现状要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1.山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目前山区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⑴教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调查,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大工,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山区镇连一家正规的书店都没有,就是想买书、租书,也没地方。⑵很多家长和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教科书,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教育或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⑶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看动画片、看球赛或电视剧。而对名著却不感兴趣,不想看。⑷缺乏引导,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许多青少年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山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我们在高度重视之余更应明确: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通过有效途径,来开辟学生学习的新天地,开拓学习知识的新领域。

2.利用一切资源,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⑴是以学校的图书室为主要阵地,鼓励学生到读书室借名著来阅读;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找或借,凑几十本书。学生就可以有书可读了;⑶利用上网查看。个别同学家有电脑的,并提醒学生上健康的网站如:教育服务网等;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联系,如:用至家长信,让家长了解阅读名著的好处,赢得家长的支持,尽量为子女提供名著书籍与阅读时间。

二、培养兴趣,使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名著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师和同学推荐名著的好片断读给大家听,或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的影片看,如《真假美猴王》、《醉打蒋门神》等。让大家去感受其中的情节。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名著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发挥读好书的作用,形成榜样和竞争的力量的氛围。

2.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歇后语、名言警句、人物介绍和名著知识竞赛等。形成学生学习强烈的心理动机,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3.开展名著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阅读评比表”,一月进行一次小结,一学期进行总结,看谁读得多,看哪个小组读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可以借用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知识竞赛、讲故事、谈读后感、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以检验大家的阅读效果。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名著。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1.轻松读得,富有实效。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过,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也可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朝花夕拾》一本书,常常是先浏览一番其中的十篇作品,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描写百草园景物的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2.制作读书卡。⑴作摘抄。将读物中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精彩情节、名言警句、分类地抄在卡片上。经过选择、抄录,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己的财富,以便日后查阅、使用。⑵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⑶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结合的一种方法。阅读后,写出提要(或提纲)、读后感等,把阅读所得加以提炼、概括、系统、引申,最后整理成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如《随感录》、《名言警句》等。这样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就可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总之,山区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把通向语文知识名著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引领学生逐步学会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使山区学子从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俊.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魏海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互动。教学内容很死板,而且课堂大都是老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能会喜欢?在国家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变教学方式,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艺术设计这个概念,广泛的被教育工作者运用到教学当中,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艺术设计的神秘面纱。

一、艺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的艺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掌握这门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教育一方面起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着启迪人智慧的权力,而且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孩子们是学习的主动者,并不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多样化更显其重要性。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展现语言教学的艺术之美。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是不能被忽视的,应该加以利用。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的授课上,就必须使授课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艺术,从而让学生能饱含着兴趣去听课,这样课堂效率自然高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课的语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把模糊的事情讲清楚:把枯燥无味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那么他的讲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就很难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或产生新的疑点。

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评讲习题、或者归纳总结,教师都应该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其达到凝练、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如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不断提到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艺术链接课堂

语文教学中,课堂讲课内容的衔接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再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堂的45分钟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内容,以致使课堂教学闲的衔接而自然。

语文教学中的过度衔接艺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由以下方面进行课堂内容的衔接设计。

(一) 由一句名言引入话题

一句名言或者谚语引出授课主要内容,只是当今语文工作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此时的这句名言,就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然后教师在将一些要点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堂课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算那些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也能很快跟上老师的授课脚步。

(二) 改变授课方式

语文教学如果一直是由老师来讲,那么课堂会显得很死板,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的交给学生,来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方式,可以做到很好的衔接课堂内容的作用。师生互动,还给学生,良性的循环。

(三) 发散思维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来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衔接出更深刻的内容。而且可以将课文重点内容,一环扣一环的引出来。这种过度,需要教师选好切入点、突破口,同时可以通过举例等,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来理解重难点。这种衔接过度要求教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进行授课。

三、使用电子设备等科技产品让语言教学与艺术链接,易于提高教育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来阅读。这样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而且教师长期使用粉笔,容易得职业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们就媒体的艺术性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用电子教学产品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健康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紧张或轻松、或低沉或激昂、或喜悦或忧伤等多种情绪体验。语文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语文教学能给人心灵的启迪。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一段优美的音乐开始。不仅能使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好的意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如在教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自然赞美的音乐在课前放给学生听,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好的开头,当然也少不了好的结尾。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以一段与本次课有关的文章来结束此次课程。这样可以让此次课程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在教一些写父爱、母爱的课文时,结尾以一段歌颂父母的音乐结束课堂,无疑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育人,莫忘父母恩。

(二)用电子科技产品偶尔播放一部影视,吸引学生的眼球。

影视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具有极高的价值,已经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影视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究表明,影视作品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远高于语文作品本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从在语文阅读本身的内涵变为浅显易懂的影视。因此在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视频,教育,娱乐身心,两不误。如在学习文言文涉及三国演义时,教师可选一些改编的三国电视剧给学生看,这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

(三) 使用幻灯片教学,教学效率高。

语文教学大都抽象,难以理解。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语言。如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智慧成长,多样的对话方式,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使用幻灯片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制作幻灯片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训练的要求,决定制作、使用什么样的幻灯片。

使用幻灯片要得法。什么时候用比较合适,怎么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都要考虑周密。根据教学的要求,确定使用幻灯片的时间。有的是在讲解重点、突出难点时用,有的是在指导朗读、复述、背诵时用。

未来语文教育趋向于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媒体艺术的时代气息,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方便了语文教学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四、感情艺术

俗话说,感情是人类的又一灵魂,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了一个纽带的作用。感情艺术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也是最复杂的一门艺术。感情艺术的合理运用,对语文这个富含文字色彩的课程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就感情艺术的运用做简要的说明。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比较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大都很死板,而且缺乏创造力。要知道情感是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是语文教学变得亲切而富有生命活力。将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当今每个语文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它将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教科书中,多是情与景的交融,充满着诗情画意,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其中蕴含的情感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这些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用教学语言美的形式、美的内容,将文本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引发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与交流,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运用语言的艺术,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本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教学的语言的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情感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情感教学的过程,通过感情的渗入,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把文章中渗透的情感结合自身的发挥,完美的表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与思想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唯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多种途径的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交汇。

有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感情艺术的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他们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的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高涨。而且这样的教师也都非常受学生欢迎。

结语: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艺术设计的合理运用,不仅能使语文教育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艺术设对语文教育的作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层次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在目前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第5篇

有关中医七大门派有很多种版本。所谓门派也好、学派也罢,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派”,就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必须有足够数量并且较高水平的该学派研习者;第二是它必须在中医领域里拥有自己独特不能被取代的理论与临床效果。所以笔者更赞同本文中所提出的七大门派,他们拥有着相当数量的追随者,短期内没有灭绝的危险,同时他们各自相对独特的理论与治疗方法也是短时期之内无可取代的,形成了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流。

伤寒派

创派祖师:张仲景

著作:《伤寒杂病论》(古名《金匮玉函经》),后世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特点:二千年前,地球上的环境远远要比现在冷得多,而且人的保暖措施以及衣着的保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所以那个年代,在河南及湖南地区以寒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占据了所有疾病的大多数,而张仲景则是活跃在河南及湖南的医生,他根据当时的气候及地域特点,认为应当以温热药来治疗当时多见的寒性疾病,所以提出很多重要理论,用药讲究“当以温药和之”。他在中医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和日本都把他称为“医圣”,他的著作被称为“方书之祖”,他的镇派之宝桂枝汤被称为“祖方”,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是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中的两部。

桂枝汤、白虎汤

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变化治疗风湿、脾胃病、过敏性疾病、自汗、体虚等病症。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肺炎、牙痛以及瘟病时疫等具有传染类型的疾病,如乙脑流行等,皆被认为重要的治疗方药。该方被后世的温病派充分发挥利用,成为治疗温病四大证的重要方剂之一。

历史及现状:

伤寒派曾极度辉煌,研习者甚多。高手如云,但苦于祖师的水平太高,所有的门人都无一能够超过祖师,这一门派到了今日,由于西医所占份额的逐渐加重,该派已经呈萎缩状态,派中高手数量明显减少。

千金派

创派祖师:孙思邀

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特点:千金派的创派是在古代最强大的大唐帝国时期,物质文明达到极其发达状态,自然而然,人类就要回归良性的心态,所以干金派对于高尚医德的追求也是中医史上的顶点。孙思邈的著作中,千古名篇《大医精诚》篇和《大医习业》篇,强调医生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也是千金派得名的缘由。

名方:苇茎汤(时至今日,仍是中医非手术治疗危重肺病的重要方剂)

苇茎汤

组成: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脉滑数。

历史及现状:

孙思邈医德极其高尚,并且极为重视医德,提出“大医精诚”篇来警示业医的后人。他的两本著作集唐代以前医学:之大成,为了不杀生灵,而从不使用动物类药(诸如蛇类、蜈蚣、蝎子、羊肉、鸡内金等),而一概使用毒副作用较低的植物类药品。被后世尊为“药王”。并且不耻下问,书中记录了很多外国的方药和少数民族的方药,同时精于养生术,卒年百余岁,由于擅长养生,长寿百岁,后世又称为“孙真人”。其实,如果能够通过养生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倒也达到了中医“治未病”的最高目的了。现代的好多养生学家都出于千金派。

局方派

创派祖师:宋朝名医众人,但是执笔为裴宗元、陈师文

著作:《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特点:宋朝的合剂局(前身是惠民局),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中成药总公司一样的企业,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类似同仁堂规模的中成药制造企业,是属于国家创办的中成药制作的企业。国家为了统一制作规范及流程、配料等,特地编制了《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一书,该书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各地名医的经验名方,然后去粗存精,经过试验,最终在数万张处方中保留了不到800首名家的名方。而该书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成药典。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脉缓。

后世多用于肠胃型感冒、急性腹泻、急性肠炎、过度肥胖等

历史及现状:

如果想做一名好医生,你只要把局方派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这本书好好背一背就可以了,毕竟它上面所载的方药全部是从成千上万的中医高手们的看家绝招精选出来的。那么,这么多的中医高手打造出来的一本书的价值又有多少呢,答案是无穷无尽,笔者最爱用的方子里面有一首就在其中,用来治一种病,几乎没有不见效的,就是这么神奇。所以很多中医后来都成了局方派,一直到今天也是有很多医生也是。但局方派有个致命的缺点,如果你的中医理论基础很好,不妨使用里面的方剂,自可左右逢源;如果基础一般或是太差,那么,就常常不能明白高手们出招的深意了,更多情况下,反而弊大于利。

温补派

创派祖师:李东垣――温补脾胃 张景岳(张介宾)――温补命门

著作:李东垣《脾胃论》 张景岳《景岳全书》

特点:二人虽同是温补派开派祖师,但二人根据自己对《黄帝内经》等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经验的侧重,一个专攻于脾胃阳气的温煦,一个专门在意命门之火旺盛。派中的观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全是阳气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体温相差个十几度,就是这么点儿的温度差,一个生命就此结束,可见阳气温煦我们身体的重要作用。小孩子阳气旺盛,所以总是上蹿下跳的不老实,所以会长个子,长到一定时期,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而逐渐的阳气衰退后,人也就变的老了,所以阳气少的老年人是不爱动的,同时也因为阳气的减少而会开始怕冷。而温补派就是始终强调着阳气的重要性,不管从诊断疾病还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药材,一般都偏向于使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来补益人体,临床效果较好。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

张景岳――右归丸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

人参、甘草、当归身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食少困倦,便溏少气;气虚下陷,子宫脱垂、脱肛、胃下

垂等;气虚发热证等。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

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名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或宫寒,脉沉而迟。

历史及现状:

随着地球在逐渐变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随之改变,因为阳气虚弱而患的疾病在理论上是比较少了,看似温补派不会再占据主要地位了。实际不然,现代男性的阳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女性宫寒的比率也在上涨,新的寒邪所致的疾病仍然需要我们的温补派来出手相援。

攻邪派

创派祖师:张子和(张从正)

著作:《儒门事亲》,该书并非张从正本人所写,而是其私淑弟子等人编写。

特点:攻邪派的张子和无论是看病还是用药都很邪,熟知中医的人都知道张子和的诊断和各种治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很中规中矩的黄帝法,但是作为老百姓以及一般水平的庸医们,往往就不能理解张子和的相对高深的功夫了。所以感觉他有些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老邪,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估计张老先生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邪性,所以名字里的“从正”二字恐怕也含有“改邪从正”的意味吧。

张氏强调凡病都是因为邪气入侵身体所导致,所以强调治病一定要先驱除外邪,邪去后正气自然平安(邪去则正安),即“攘外必先安内”,外不攘,内必不安。其擅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疗病人,效果非常理想。

禹功散

禹功散

组成:黑牵牛、茴香、生姜汁

功效: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水肿,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后世应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

历史及现状:

人就是这样,病中渴望好转,即使承受些痛苦,也不算什么,但稍微好转后,就不愿忍受治疗的痛苦了,比如针灸、比如呕吐、剧烈腹泻等,所以这个流派只是凭借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才得以延续到今天,但是其中很多精彩技术已不复存在了。

温病派(寒凉派)

创派祖师:刘完素,后世派中高手颇多,诸如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一瓢、王孟英等。

著作:《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瘟疫论》等

特点:自打祖师开派以来,强调人的各种疾病与“火”沾边的占多数,比如情绪会转变为火,季节的气候不合时宜会转变为火,饮食辛辣肥腻甜食过多都会转变为火,而且认为一般的病转归转为火的居多,且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人体就像干柴,容易受到火热的侵害。用药讲究以寒凉药物为主,并且注意维护人体的阴气和阴血,从而起到防止火热性疾病发生的目的。诊断上非常重视舌象,并可以从舌像上观察出人体内阴液的充盈匮乏程度,以及火热的充斥程度和对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这一点不同于伤寒派“重视脉象而忽略舌像的方法”。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水牛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

功效: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脉数。

后世还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小儿惊厥、高热等。

历史及现状:

历史时期,每当瘟疫流行时期,起到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医学家们往往以温病派的为多。总的来说,温病派的专家对于温病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其他疾病的效果就稍显逊色了,现代温病派的高手主要以北京和广东、上海较多。

汇通派

创派祖师: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恽铁樵四人,几乎是同一时代,年纪以唐氏较长。

著作:《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特点:祖先们主张的并非完全是中西医结合,而是“洋为中用”、“夷为华用”,所以先人们不是硬生生地要把西医和中医结合到一起,而是在那个洋人中国文化的年代,要闯出一条如何利用西医来武装中医,能够使中医可以更好地生存并发展下去,所以那个年代的中西汇通很不同于今天的中西医结合。

名方:方剂较多,知名的较少,其中早期比较有先驱意义的方药有石膏阿司匹林汤

石膏阿司匹林汤

组成:石膏、阿司匹林片

功效:解热退热

主治:高热不退

两味药物一中一西,分别是中药和西药里退烧性质很好的中药,但是退烧机理完全不一样,而古人张锡纯苦思再三,终于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尝试着让具有类似功效的中药和西药出现在一个处方当中来互相增强疗效治疗。当年看起来很好笑的一件事,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到全世界的制药行业里,不光是中国的中成药掺西药,西药里也多少掺了些中药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