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读后感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高;写作方法
一、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方法
1.养成摘抄的习惯
写文章最好的方法是积累,积累一些素材和文章材料,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因此,为了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例如,学生可以多背诵语文课文中的优美文章,这样时间长了,就有了积累,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利用自己背诵的优美句子,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亮点。
要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文的水平,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在阅读了课本文章之后,要习惯于写一到两篇的小短文练手。因为很多优秀的文章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扩散思维,所以要立足于课本,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让学生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在学生阅读了课外优秀文章之后,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背诵,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预感,积累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自如。
3.整改语文课文
这方面不仅包括对现代文故事情节的扩写,还包括对文言文的扩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改写现代文的故事情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应该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把诗文扩写成现代白话文。这不仅培养学生扩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二、总结
总之,初中作文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以后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新的语文作文教学理念,放弃那些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错误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写作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于教材,采用改写故事情节,摘抄优美句子,扩写文言文词句等方式方法,从根本上找出更加适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以此来解决初中语文的高耗低效现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家长乃至学生可能都认为多练习写作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好途径。但是,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一个小学生写作的误区,就是写作的数量多,质量却不高。让小学生大量地写质量不高的作文,是既耽误时间又浪费精力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其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常常忽略了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致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陷入一种程式化框架,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无情地扼杀。教师经常会依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写读后感,例如,读《圆明园的毁灭》后写读后感,这是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好方式,但是,圆明园被毁的惨状只停在书本上,这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脱轨,学生要按照历史进行写作,这样的读后感练习对增强学生的创作力显然帮助不大。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有学生年龄偏小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不适当的原因。小学生本身处于体能的活跃时期,爱玩的天性使他们很难长时间精力集中地投入作文的学习当中,在写作时,他们也常常是开始认真,越写精神越涣散。所以,小学生应该在有效的时间里练习高效的写作。小学生在语文写作课上不仅仅是在练习运用汉字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美好的景物,抒发或喜悦或忧郁的情绪。应试的写作是枯燥的、无益的。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例如,以“浓浓思乡情”为主体,写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却能让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的作文既能让学生练习生字和语法句式,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自由的气息,是值得提倡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重要性和困难性。教师应该在按教学计划教学的时候更多地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小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快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写作变得更幸福。
作者:陈斌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镇禾塘小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应用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阅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锻炼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语音技巧,吸收相关的内容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不仅有差异,还存在一定的联系。语文教学中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别离的现象依旧存在,教师需要注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与促进。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语文阅读后写读后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初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写读后感,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阅读、写作等水平。读后感是学生阅读文章后,将自己的内心和触动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的方式写出来。教师通过朗读、试读等形式阅读文章,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完成读后感,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
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对文章有大致的理解认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一小组都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进行读后感写作。《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写的是宇宙中地球的情况,此外还涉及到当前地球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文章描写,表达出爱护地球村,让大家珍惜家园的思想。学生了解到作者的这一想法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写读后感,使学生阅读以及理解水平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模仿教材文章进行仿写
儿童有模仿的能力,在小学作文写作中,仿写是十分重要的训练方式和方法,也是学生从阅读到自主写作过渡的重要纽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进行仿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少年c土》、《金色的鱼钩》等课文时,其中人物外貌描写十分到位,能够抓住人物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教材中人物描写的手法,写一写周边同学的外貌。为了让学生对写作更加感兴趣,教师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写人名,只描写特征,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写的到底是谁。也可以从整篇文章入手,了解文章的某方面特点让学生进行练笔。比如重点突出、真实情感、材料选择等。再如学习《桂林山水》后,让学生通过总分总的顺利描写景物,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并进行联想,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发挥想象力续写文章
在小学生阅读逐渐深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水平都有所提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进行文章的续写。通过续写文章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开展“我爱经典”三进活动,旨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体验共同成长的经历,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二、活动的目标:
1、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精选师生必读的书目,坚持不懈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读书伴随师生共同成长。
3、推进学校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营造校园书香氛围,改善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环境,实现师生读书状态的改变。
三、活动的内容:
读经典的书
四、活动的实施:
经典进校园、进课堂:不仅学生读书,教师也要读书;不仅要读书,还要举行读书知识竞赛,经典片段表演等。各校要选择经典中的精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有条件的学校,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一)教师读书
1、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管理,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良好场所。
2、充分利用校园网,构建教师读书的网络平台,为教师网上阅读、交流提供便利。
3、学校安排一定的购书经费,有计划地添置一些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
4、教师每学期精读2—3本名著,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教师可从必读名著中选择。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评选 “最爱读书的教师”,各校可选择一些优秀的教育随笔编印成册。
(二)学生读书
1、班级通过向图书室借,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等途径丰富图书角藏书数量,将符合本学段学生阅读的名著放入图书柜,进一步完善班级图书角。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辟“班级书香”栏。每班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也可以报道宣传阅读积极分子的事迹。
3、可开设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时间,课上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阅读活动;也可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
4、举办“校园书香节”,开展读书诵读竞赛,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畅谈自己的收获,评选“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书香班级”。
5、鼓励、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坚持写日记。在中高年级定期开展读书征文评比活动。
6、举办“旧书交流”会。为了解决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或书籍资源缺乏等问题,在校内操场上举办旧书交流活动。
经典进家庭:家庭是书香校园的延伸,每个家庭都应该有经典书籍,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定期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学校也可组织家长与学生同时参加经典知识竞赛。
1、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低、中、高年级派发阅读篇目。每个家庭给孩子开辟一个藏书不少于30本的少儿藏书角。要求家长指导子女选择读物,并与他们讨论图书内容,撰写读后感。
2、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每周同背一首诗”活动。
3、“双休日”多开展一些家务劳动或户外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日记或作文的素材。
4、每天要关注孩子读书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册,以便随时与孩子交流。
5、举行“与经典同行”家庭读书征文比赛。
6、每学期开展评选“读书标兵家庭”活动。
读书活动整理:
1、整理各个学段的读书推荐篇目
2、汇编知识竞赛题
3、汇编学生优秀作文
五、总结评比:
“小书迷”评比:
1.课余时间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一学期读书不少于十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2.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至少写10篇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各校自定)。
3.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积极为大家提供书籍,争取机会多读好书。
“书香班级”评比:
1、评比标准:注重班级读书氛围的创建,要达到五有(有图书角;有人均一册的图书;有图书管理制度及管理员;有一定的流通量;有读书交流活动;有学生读书的成果)占60%;晨诵及午读情况占40%。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健康的心理包括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珍爱生命、善于克制、善于沟通、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等,这些心理在语文教材中都有呈现。因为语文教材大都是经时间考验的名篇,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积淀,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包含自信的文章有6篇:七年级有《观沧海》,八年级有《望岳》,九年级有《沁园春雪》、《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和《陈涉世家》。包含乐观向上的有6篇:七年级有《在山的那边》、《理想》,八年级有《台阶》,九年级有《隆中对》、《破阵子》和《人生》。包含珍爱生命的有3篇:七年级有《蝉》,九年级有《谈生命》、《热爱生命》。包含自我克制的有3篇:七年级有《我的信念》,九年级有《孤独之孤》、《致女儿的信》。包含沟通、宽容的有4篇:七年级有《羚羊木雕》、《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八年级有《我的母亲》,九年级有《杨修之死》。包含坚强的有6篇:七年级有《走一步,再走一步》、《傅雷家书》、《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有《海燕》,九年级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作文教学对心理干预的作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的情感如能得到合理及时的宣泄,学生的心理自会变得健康。
1、鼓励学生写日记
日记不仅能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能很好地调节心理。比如学生对某人不满,如长期积在心里,就会变得偏执、抑郁,如果学生能及时把不满写出来,心理就会好很多,也就不会由于一时冲动而办傻事。当然,教师最好不收学生的日记,不然学生就不敢把自己的隐私写出来,情感的调控效果就不好。
2、及时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学过课文后,就要创设情景写读后感,比如学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后,结合练习写篇读后感,这样就会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就会克制对异性的喜欢。
3、编、演校园心理剧
语文教师可组织班内文学素养较高的同学创作,把他们自己在学习、生活、社交等领域中的烦恼、困惑和心理冲突编成小剧本,然后让班内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表演。因为剧情全是身边发生的事件,编剧、演员、导演全是自己的同学或自己,所以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创作、表演或欣赏中能体验到细微的心理变化,并因而能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三、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1、课前三分钟演讲
演讲内容不限,可以训练学生更自信、更阳光、更善于沟通。
2、重视小组建设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使这一学习方式更有效,合作很重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取长补短,无形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闪光点,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少趣低效”的原因
1.没有时间读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时间表都被排得满满的,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放学以后要写作业,周末则充斥着各种兴趣班和提高班,例如钢琴班、绘画班、英语班,还有数学、语文提高班。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已经被学习占据了,好不容易挤出来的空闲时间则要尽情玩耍,何谈静下心来阅读课外书。
2.不喜欢读书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媒体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分散了人们对读书的关注,阅读在生活中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这些活动相对于阅读来说,显得轻松而舒适。更何况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把“乏味”的阅读抛到了脑后,然而,电脑游戏只是一种短暂的放松方式,它是一种低级的趣味和享受,只有阅读才能提高品位,提升涵养。
3.阅读方法简单
小学生读书的方法过于简单,读书时通常都是捧着一本书粗粗浏览,基本不会动笔记录,也不会主动写读书心得、做优秀词句的摘抄,更不要说背诵精彩的片断。这种读书方式就给它的有效性大大地打了折扣,从书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也很有限,对培养长期的阅读习惯并没有什么帮助。
4.缺乏阅读的指导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尚不能形成对图书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学校读书时,主要以课本为主,回到家以后,家长也只是督促他们有空多读书,却不知道他们该读哪类书、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方式。缺乏正确的指导,阅读就会变成一种负担,阅读是为了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事,这在无形之中会带给小学生消极的情绪。
二、巧用“感悟卡”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1.巧设“感悟卡”内容,提升阅读积极性
目前,小学生的阅读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阅读很少,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扩大阅读量,将他们的阅读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并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快乐,我们经过多次的设计和改良,制成了“感悟卡”,并在“感悟卡”上编上序号、写上阅读书目、标明阅读日期、总结阅读收获(好句、好词、好的写作手法等)、撰写读后感。撰写读后感是“感悟卡”的主要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不同,读后感可以分层设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写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感受不够深刻而无从下笔,此时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写,可以不写或者写若干句,这样一来,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给了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2.为“感悟卡”创设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一旦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他们就会自发阅读,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教师通过“感悟卡”创设阅读环境,让阅读的氛围弥漫整个教室,可以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发挥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一,推介好书。教师通过学生填写的“感悟卡”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兴趣,给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将书名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学生记忆,阅读书目要每周更新一次,督促学生阅读。
第二,建立班级书架。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看过的并且认为比较好的书存放在班级书架上,设立图书管理员,学生可以自由借阅,共享资源,但要注意爱护书籍。
第三,开辟阅读板块。教师要坚持小学语文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将学校的广播站、小学生画报等资源利用在教学中,开辟阅读板块,定期向全校师生展示优秀的“感悟卡”,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设置“阅读课”或“阅读日”。学校的管理者要明确阅读的重要性,设置小学生阅读日,而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开设阅读课。在阅读课或阅读日期间,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到阅览室去读书,并可在图书馆借阅喜欢的书。之后,可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以小组的方式展开,也可以让学生以汇报的形式介绍读过的书,不仅能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能够做到资源共享。教师要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开展阅读,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3.提高“感悟卡”的质量,增强阅读的实效性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精选出来的最规范的文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教师要注意从课文入手指导学生完成“感悟卡”,从而提高“感悟卡”的质量,并将阅读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上《珍珠鸟》一课时,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感悟卡”中记录的好词有:清幽、如同碧玉、默默、享受、愈发繁茂、轻松自在。好句有: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读后感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之间如果互相信任、尊重、以诚相待,就会有更美好的生活。这些好词可以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好句可以在作文时模仿使用,而读后感不仅是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感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由此可见,经过教师指导的“感悟卡”是有用而有效的,教师应注意提高“感悟卡”的质量,增强阅读的有效性。
三、做好“感悟卡”的效果分析
1.积极评价“感悟卡”,让学生享受阅读
推行一个新的事物,往往要借助积极评价来取得关注。因此,在推行“感悟卡”时,一方面,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要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所提升。例如,有学生在《夏洛特的网》一文的读后感中写道:我觉得文中几个重要人物都很好,佛恩是一个活泼可爱、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夏洛是一只一心为朋友着想的蜘蛛,他为了朋友威尔伯牺牲了生命;威尔伯是一只聪明、可爱、善良的小猪,它非常珍惜与夏洛特之间的友谊,他们都很可爱。读了这本书,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和和睦睦、快快乐乐,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学生的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做到有效评价。
2、长期坚持,收获“感悟卡”的果实
“感悟卡”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出来的,这需要长期的坚持。随着推行的深入,学生逐渐变得爱看书、会读书了,课间不再是打闹,而是去图书馆借书。“感悟卡”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好处:胆小的学生胆子变大了,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进步更快了,不会作文的学生也敢大胆下笔了……
四、结束语
儿子上学后,电视是他的最爱。那时,每天晚餐完碗一放,他就坐在了电视机前,专心致志地欣赏“大风车”或卡通频道。哪个频道是何时放动画片,他记得清清楚楚。看完这个频道又选那个台,不看过瘾不罢休。
电视看多了,儿子的见识也增长了不少。神奇的动物王国,激烈的世界球赛,潇洒的影视明星,以及不少精彩的电视剧情,他都能侃上一通。有一次,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儿子竟然力挫群“童”,一举夺冠。但也顾此失彼,他的数学、英语成绩却每况愈下。怎么办?如何戒掉孩子的电视瘾?一天,精心看报时,偶然发现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谈到如何教育孩子时说的一段话:“我总是尽可能地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也解答不了,就跟他们一起学习,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话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怪不得,平时我阻止他看电视要他学习时,他还反唇相讥:“爸,你晓得个啥!”说得做父母的无言以对。于是,他要看电视时,我就把他的书和学习资料拿出来,向他提问,听他解答,父子一同看书学习。慢慢地,孩子跟着我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儿子的电视瘾逐渐消失了,儿子的中考成绩进入了全班的前五名。
怎料,儿子升入中学后,不知何时又迷上了网络。为戒除儿子的网瘾,我想了很多的奇招和方法,可总是不奏效。无奈,临近放寒假时,我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请老师给儿子布置一项读古典名著、写读后感的家庭作业。果真,此举十分奏效。儿子放寒假到家,放下书包兴致勃勃地说:“爸爸,老师说,高考优秀作文都是有文化底蕴的,我的作文基本功好,但要加强文采,丰富思想,加强文化修养,这就必须阅读大量古典名著。这个假期的任务是阅读《三国演义》和写读后感。”我说:“好啊!”
可是,儿子《三国演义》没看上几页,一有机会又溜到街上上网去了。这么大了,强制不了了,怎么办?忽然,我又想起了与儿子同学习的那个方法来。以往是他读书我看报刊,这回得改改,他读《三国演义》,我也跟着读。与儿子一说,争强好胜的儿子一脸高兴:“好啊,爸爸,我俩来个PK,看谁读得快,读得深,记得准。”此举正中我的下怀。
于是,我又从书店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和儿子一人一本。一有时间,便认真地翻看着曾经迷得我吃饭睡觉都嫌浪费时间的《三国演义》。令我想不到的是没看几回,竟又迷恋上了。有时,躺下后还要倚着床翻看几页才能入眠。儿子见老爸如此,也不甘示弱,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看《三国演义》,看得出来,他也被书中精彩的故事吸引了,竟然连上网游戏都忘了。饭桌上,一家人免不了以《三国演义》为话题,畅所欲言。当然是儿子记性好,便在父母面前班门弄斧,不时地复述着《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和精彩描写,以及自己的见解。兴奋之时,还放下碗筷,说得手舞足蹈呢!
说实话,我与儿子读《三国演义》的速度真是不相上下,有时儿子超前,但当老爸的也不甘示弱,你追我赶。没过半月,手中的《三国演义》已接近了尾页。怎料,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在一旁看热闹的爱人也掺和上了,并郑重宣布要“测试”我们父子俩,搞得我十分紧张。不知她从哪弄来了一套《三国演义》基础知识测试题。此时,儿子二话没说,接过其母的测试题就忙着作答。而我,看到满满的一页测试题,因记忆不好而不知从何答起。儿子见老爸的“惨”状,更是兴奋不已。并声称:要得到测试的满分。看着儿子答题的开心劲儿,我只好自告认输。我很高兴,我输得值。
儿子假期与老爸PK读书,网瘾逐渐消失了。这时,我不由得佩服爱人的策略。当然,我也为能够与儿子同读《三国演义》而感到自豪,并与儿子约定,在以后的时间里同读《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由此看来,儿子真要在读书方面与我PK到底了。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确有道理。要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首先做父母的要负起责任来,给孩子做出学习的榜样。
家长们,与孩子PK读书吧!
【关键词】质疑;激趣;迁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巧设问题――创情激趣――启思解疑――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一、巧设问题
就是围绕教材的中心,设计有利于学生思考理解课文、提高能力的问题。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富有情趣;同时还要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歧义,造成思维混乱。问题设计得好,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如学习鲁迅的《社戏》一课就可以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的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情感。
二、创情激趣
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探讨气氛,并有意设置矛盾的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和创新的动机,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学习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按小说的情节发展,设想三年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学生大胆想象,有的说于勒落魄而死;有的说于勒又发了财,回来报答菲利普夫妇 ;有的说于勒成了鲁宾逊――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联想到了课外的内容,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启思解疑
启思解疑,就是启发学生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师生经过共同努力,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问题,但是只有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创新能力。由于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个体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角色体验法。就是模仿课文中的某种情景或片段,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经历与内心活动,启发思维。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是其中较好的形式。
(二)空白探讨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空白,让学生去探讨可能的结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自己思考和合作探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榜样示范法。教师或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的方法、技艺,使其他学生感受榜样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学到如何发挥自身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四)问题转化法。当学生解答了一个问题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原问题转化成另一个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并利用解决原问题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告诉学生如何变化,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允许学生变化出不同的问题,找出不同的答案,大家在一起进行讨论与评价。学生在新旧问题解决过程中,熟悉了解疑技巧,促使潜在的创造力迸出火花。
(五)小组讨论法。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问题,利用群体智慧的力量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思维。为了避免小组讨论疏于形式,变成“闲聊”,可要求学生做好小组讨论记录,整理出小组意见并集体进行评议。这样,不仅营造出浓厚的研讨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将个体的创造力凝聚成群体的创造结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归纳方法
设疑解疑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归纳方法,使学生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能将方法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为此,解决完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总结用的是什么方法,经过了那些步骤,获得了哪些经验,有什么体会。学生通过学习自行归纳总结,可以培养概括能力,灵活、牢固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技能迁移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总结中,学生因个人能力出现归纳不完整或错漏的现象,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概括,避免因包办而限制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五、迁移应用
一次“恐吓”作业
一天下午,老师像往常一样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室,对我们宣布家庭作业。
“布置完作业后同学们可以写作文,写得快的同学,写完了作文可以写作业。”说完老师拿起放在我面前的本子念了起来。
“第一项,”老师顿了顿,大声说,“把3、4课课文会背,”“啊?!”我和同桌不约而同的惊呼起来,“并抄写一遍。”这话使我冷汗直冒,难不成,老师生气了?四周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吵闹声,我和周围的同学不断惊呼着,“明天要放假吧?”“今天是星期五?”我想着,“今天不是星期五呀!”同桌提醒着。
“别说了,现在宣布第二项,”我的心跳加速,“预习第五课,”“呼,这还差不多,”同桌松了口气,我以为没有了,但是……,一个在我们听起来令人恐怖的声音回响在我们耳畔,“第四项,读一本书写读后感,”就在我们的刺耳的叫声要把房顶掀开的时候,她还特意补上一句“不少于800字哦。”我简直要瘫在桌子上。
“还有呢,第五项,”“啊?!还有?”老师的话就像丢下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我们的惨叫声一阵接一阵……
“那—就—是—以上作业全是—假的!”“什么?!假的?!”我眼前一黑,瘫倒在桌子上,哭笑不得。“我们被捉能了……呜呜……”
河南周口七一路二小六(5)班六年级:吕绍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就快过去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我们更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所以我制定了下面这份复习计划,希望它能帮助我的期末复习。
1、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到了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刻,每天晚上应适当减少玩儿和娱乐休闲的时间。多拿出些时间来看看书。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3、每天晚上定时定量复习一个单元(语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句子多读几遍。要背过这个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掌握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这里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还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哪个时期,借这个故事来赞扬谁,或者赞颂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一记词语盘点的词,背一背日积月累。(数学)背一背这个单元的定义,再做一遍书上的题,还要做一些课外的辅导题,多掌握一些体型。(英语)重点背这个单元的单词、粗体句子。掌握句式,学会运用。
4、多练笔(语文)。在最后的这几周时间里,应该多写写作文,而且要从多方面入手: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写读后感观后感、缩写、想象、写信、看图作文、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总之,可选的主题有太多太多。
这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同学们老师们你们还可以给我提出其他好的意见,我会虚心接受。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升入小学6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一起加油!5、4,加油!
江西南昌东湖区二中初一:钟亦璎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 ;良好;自觉习惯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tudents good habits of self
Wang Wen-ying
【Abstract】Self-study habits are formed through repeated training an almost automated process of mental activity. Good self-study habits, it refers to thos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consistent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aw and the law of self-study habits,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rogressive training steps.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 Culture; Good; Conscious habits
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改革任务。根据我的教学改革实践,我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六种自学习惯。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扩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二、认真阅读的习惯
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作者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文章,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
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心到为核心,四者协调,共同作用,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会。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
三、质疑问题的习惯
学贵存疑。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提出问题,对知识的获得没有产生过疑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不善于学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开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
四、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
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必须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真正在作业过程中体验知识应用的巨大作用和乐趣。培养这一习惯应该注意:1.教育学生树立独立完成作业光荣,抄袭作业可耻的观点,在班级形成良好的作业风气。2.建立严格的作业制度,如尽量在课内作业,以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作业收缴要及时,作业不得雷同,反馈及时等。3.教师应增加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减少机械性作业。
五、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为此,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必然要求。
及时复习能够阻止通常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而多次复习,才能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否则,恢复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就要花费很大力气。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地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六、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作文难教是所有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很多教师都把原因归咎于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具备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句话就是作文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没有系统的规划,随意性较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自然是作文教学的效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长此以往,学生作文的兴趣完全丧失,更无须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今作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教师教学盲目。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规划,训练计划、目标不明确。作文训练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写什么,怎样进行训练都十分盲目、无序,不确定性、随意性较大,作文课往往是临时抱佛脚。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作文临时决定写什么题目,或者用一些所谓的练笔小作文、片段作文、日记作文等等作为应付,完全是“放羊式”的散兵游勇作文。这样的作文训练到底练出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水平如何,结果不言自明。
其次,学生被动应付。学生写作毫无兴趣,被动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应付性作文,敷衍了事的作文,训练效果差的作文,完全变成木偶式的表演作文。究其实际,其实是写作前教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没有将具体的作文目标细化,没有规范的作文达标要求。往往是要求学生什么都写,什么都练,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什么都没学会。这种缺乏多元促写的辅助,缺乏层级达标训练的作文,无从解决作文教学的状况。
再次,训练单一。教师作文训练的程序死板,方法简单,训练时长且费力。甚至有的教师只布置大作文(即课堂作文),其它的作文训练方式全无,这就无法达到层级达标训练的要求,难以达到初中生作文训练的目标。
二、作文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欠妥
学校评价作文教学的方式欠妥。一些领导评价作文教学喜欢用数字评价,只看数量而弃质量。只检查作文的写作次数,批改的次数,详改的次数,没有从新课程的高度来考查作文的质量、效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领导、教师仍唯分数论学生,一些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关课外活动,也因安全隐患而常常被取消。教师方面也仅满足于改一改、写一写的形式,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规律。
(二)正确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严重缺失
当前语文教材没有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有总的目标要求,也缺乏写作训练具体的写作内容和详细的训练安排。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写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能力要求,对学生作文的指导缺乏写作技巧的施教。在教学操作中没有将写作目标落到实处,只停留在纸面上,因而学生写作训练质量难以得到改观,写作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发展。
三、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构想
笔者所在教研组开展作文教学改革,对作文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完整的规划。提出“构建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构想,专门制定了实操性强的计划,扎实进行作文能力提升的目标训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多元促写作文策略的构建
何谓多元促写,即多角度,多方面,多样化,多手段地促进学生作文的一种写作方法。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单元作文的目标和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自觉作文。多元促写作文策略的方法归纳如下:1.补题作文。就是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补题作文给予学生作文最大的自由度,但又有限制。补写题目部分为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是训练学生机敏和智慧的最佳形式。2.补写作文。补写作文是想象与幻想运用的训练。补写作文是针对性最强的作文训练,有补写开头,补写中间,补写结尾等。补写作文有强化作文局部和增添文采的作用,使文章的各个方面更齐备,更完整、更精彩。3.扩写作文。扩写作文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灵活运用扩写能使学生富有创新性,达到训练学生作文创新的能力。4.读后感。有感而发,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作文方式。如《伤仲永》《羚羊木雕》《斑羚飞度》等文章,读后都能让学生有所感受。但写读后感,必须有感想点。而感想点往往是文章的中心点,学生没有深入学习和研读课文是很难有感而发的。因此,写读后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学生挖掘出文章的精神、品格、价值所在。读后感的写作既解决学生的读,又利于学生的写,同时又可解决学生作文时材料输入的问题,即写作源头问题。5.日记。日记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点滴记录,也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露,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表述。日记的好处是真实,学生可以将自己认为好玩的、有趣的、想做的事毫无保留的记录下来,它是作文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堂作文的补充和延续。日记的随意性,可让学生无拘无束,大胆想象,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任其驰骋,为语言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的作文服务。6.交际作文。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流,有交流就会有活动,学生自觉地将活动写出来,就是学生的交际作文。交际作文无需高要求,学生只要将事情写清楚,过程记录清楚就能达到交际作文训练的目的。7.缩写作文。缩写能锻炼学生语言综合使用能力,浓缩的都是精华。8.续写作文。续写是在文本原来基础上的延续,也是一种创新。它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手段。9.改写作文。改写作文更是一种创新,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精心构思、展开想象的能力。教师可适当安排古文类的文章,让学生用改写的办法来作文,以训练学生作文的能力。10.小制作作文。小制作作文是学生亲历做过的物品,有助于帮助学生将事情说得更清楚,教师可用它来做说明文体的写作训练。11.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12.漫画作文。通过漫画作文的幽默来刺激学生的神经,可训练夸张手法的运用。13.寓言作文。寓言是语言短而精的体现。寓言短小精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学生乐于动笔,易于成文。14.童话作文。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具有丰富、奇妙的想象。童话的奇思妙想,正符合青少年好奇心强的特点,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15.科学幻想作文。它是超乎想象的结果,大胆想象是它的完美体现。写作的榜样有《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16.音乐作文。音乐作文能使学生愉悦,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17.体验作文。体验作文更加有利于学生抒感,表露心迹。18.观察作文。观察可以培养学生视觉的灵敏度,视觉可以为作文搜集材料并服务于写作。
笔者所在教研组根据以上多元促写作文的策略系统完整地制定出初中三年促写训练计划,来促进学生大作文的进步,让多元促写作文策略成为课堂作文的有益补充,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愉快写作,敢于写作,爱上写作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建设
层级达标作文训练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作文目标,完成不同作文水平的文章,即阶梯渐进式的层级达标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为此我们提出初中三年作文水平达标的不同层级标准如下。
(一)七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正确,有条理,段落层次清晰,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有先后,过渡自然,能清楚表达出中心思想。
2. 内容:选料较新,较为切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较为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
3.语言:语言通顺,少量语病,修辞方法使用合理,有少许错别字,文面较整洁。
(二)八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明确,构思巧妙,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明了,段落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2. 内容: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内容具体,情真意切,选材详略得当。
3. 语言:语言较规范,语句较通顺、简明、得当、连贯,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偶有语病,错别字较少,书写整洁。
(三)九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深刻,结构完整,有条不紊,构思精妙。
2. 内容:材料选择切中主题,思想健康向上,中心思想突出,内容充实,选材精当,感情真挚。
3. 语言:语言符合规范,语意表达顺畅,连贯得体;语言生动形象,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熟练使用各种表达方式,没有语病,无错别字,有文采,文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