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草原的古诗

描写草原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8:0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草原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草原的古诗

第1篇

电教媒体有其色彩丰富的画面, 身临其境的声音, 让课堂快速进入生态化的情境。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 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文章描写的景、物、人, 仿佛带上3D眼镜, 就在眼前, 易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骆宾王的《咏鹅》以清新欢快的语言, 抓住事物 (鹅) 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我利用电教媒体把古诗变为动画, 让学生在画中领悟, 用动画促进学生朗读, 用动画创设一种鹅在水上游的场景, 边读便欣赏, 对诗意的理解难度降低, 充分感受到小作者对鹅的喜爱。首先借助音乐课件, 正确流利地读熟诗。其次出示图片, 让学生读诗选诗句描写的图形, 从而理解、感受曲项向天歌的完美艺术造型, 并倾听鹅的叫声, 渲染气氛。由此再依据诗句为画面涂色, 领略白毛、红掌、绿水、清波色彩的鲜明与和谐之美, 拨清波动作的轻盈。最后通过视频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把学生带到鹅的身边, 加深对动词拨的理解。这样就理解了诗意, 同时强化了记忆, 感悟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态化情境, 以情促思

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生态化情境中, 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入景生情, 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 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 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如《草原》一文, 前半部分重点写了作者进入草原感受到的草原之美。我在教学这一部分是这样处理的。首先, 请学生闭目听教师配乐朗诵, 想象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其次, 请学生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 划出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 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次, 根据学生的汇报, 教师重点出示四张图片:草原天空、天涯碧草、草原羊群、柔美小丘, 导读并理解。

(1) 能不能说一说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 配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指导诵读, 全班齐读。

(3) 你能想象一下作者看到这美景会有什么感受?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达到既感悟草原之美, 又以情促思的目的。

三、创设生态化幻境, 以幻促想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生态化情境幻境, 以促进他们开动大脑, 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创造。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 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产生丰富的幻象。《夹竹桃》这篇配图学文, 是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 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以及加月光下的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 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从个体看, 文中描写的一红一白夹竹桃色香俱全, 姿态各不相同;从整体看, 满盆夹竹桃挨挨挤挤, 静态极美;加上可贵的韧性, 带给作者的种种幻象, 令人赏心悦目。根据本课教学要求, 为了达到激发兴趣, 深化认识, 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种电教媒体的组合使用:用夹竹桃插图, 欣赏画面导入, 进入学习夹竹桃的静态美;学习夹竹桃可贵韧性段落文章用投影, 出示重点句子, 朗读体悟;在学习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段落时, 可以制作动画, 感受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地图、荇藻、墨竹, 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 接着想象还会带给作者什么样的幻象, 把它写下来, 分组汇报。最后播放夹竹桃录像, 这样循序渐进, 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辅之以学生听说读想写的训练,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生态化动境, 以动生情

创设动态的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因为小学生只有置身于动态的情境之中, 才会真正受到感染, 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求知的海洋中遨游, 感悟知识的乐趣, 真正走入文本, 和作者心与心沟通交流。而运用电教媒体, 就可以达到创设生态化动态的情境。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对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 我利用自制Flash课件进行范讲, 用动画的形式对文中进行了梳理,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 特写镜头把那双大拖鞋拉近, 由近景卖火柴, 到远景消失在雪夜中, 配以音乐范读天冷极了, 下着雪, 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一整天, 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 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接着指导学生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小女孩真可怜啊!太悲惨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又从动画投影中了解了五次擦燃火柴过程。同时安排小组讨论学习, 完成表格。 (幻灯片出示)

这样通过投影的演示, 使学生对小女孩悲惨的遭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犹如身临雪夜。在讲课文最后一节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又用上了半边富人庆祝大年夜的情景, 半边是小女孩卖火柴, 五次擦燃火柴, 最终小女孩面带微笑的死去的动景, 强烈的视觉对比, 使学生自然理解了富人穷人的天壤之别。学生仿佛置身雪夜, 陪同小女孩一起度过, 并沉浸在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之中。

总之,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助于学生进入生态化课堂, 化解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难点, 深化学生情感活动, 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教师教得生动活泼, 达到激情引趣, 以情促思, 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真正是小学语文生态化课堂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电化教育, 2012 (1) .

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兴趣;快乐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36-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每学年30篇以上,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古诗,深深地爱上古诗呢?笔者提出以下浅见。

一、激情引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源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巧妙导课,点燃诗心。“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在导入新课时,讲述了李白“受骗上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的故事,学生对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谊有了切实的了解,学习诗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2.音画结合,创设情境。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借助多媒体优美、生动的音乐进行古诗教学,可以烘托意境,渲染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准确理解诗意,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草》一诗时,老师在音乐《永远的草原》那优美的旋律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辽阔原野上的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学生闭目倾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亲眼目睹了草的无限生机,心也奔驰在原野上陶然欲醉,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诗句来。

3.动手画诗,妙趣横生。有诗必有画。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读诗作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领会了诗情画意,发展了形象思维,又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如教学《鹅》一诗,初读了古诗就要求学生作画,形和神都不具备。理解诗意后再作画,“曲项”、“浮绿水”、“拨清波”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绿”、“红”色彩鲜明,一只美丽、欢快的大白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古诗在学生的画中灵动起来,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妙趣横生。

4.表演再创造,其乐无穷。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种机器开动起来。”教学中根据诗文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如袁枚的《所见》一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表演再创造,活泼可爱的牧童活跃在课堂上,传统文化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演绎中焕发勃勃生机,课结束,趣犹存。

二、读诵吟唱,其乐融融

古诗句式整齐简单,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古诗诵读采用范读、领读、独自朗读、学生与学生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及意境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朗读时采用叠读的形式(即:老师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跟读“三千尺”),瀑布飞泻直下的磅礴气势在师生一唱一和中灵动了,学生陶醉其中情绪激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在一次比一次慢的朗读中学生仿佛飞到了九天,置身于银河中,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诗歌,诗歌,配乐可歌。采用古诗新唱的方法,在欢快的旋律中学生唱之舞之,其乐融融,古诗真正活了起来。经典的种子根植在了学生的心田,增强了文化积淀,丰厚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审美情趣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悟境生情,趣味无穷

古代诗歌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

。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启发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如教学《绝句》一诗,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明丽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活泼灵动的画面更令人心驰神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说着什么,唱些什么?白鹭飞翔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心情怎样?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催化了情感,与诗人心灵碰撞,欢快愉悦洋溢在脸上,美美的情趣荡漾在心头。

四、拓展延伸,诗兴盎然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而古诗学习是无限的。依据课内教材内容,适当而有效地拓展诗文,为古诗学习带来广阔的空间,将学生的视野引到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中,古诗的芬芳将无声地涵养学生的身心,催化智慧,培育人格,塑造灵魂。如教学了《春晓》,拓展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咏柳》、《绝句》、《春日》,春天的勃勃生机牵引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触景吟诗,诗兴盎然。再如教学了《静夜思》,让学生搜集李白其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仙的作品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异彩纷呈的神话里,比赛吟诵,怡然自得。

第3篇

八月草原末

梁 衡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的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选自《梁衡绝妙小品文》,有删改)

技法解码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出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干净。文中写“将军泡子”的来历,既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草原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深沉,又由描绘草原景色转向抒写个人感悟,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文章结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原看作可以商量问题的朋友,增强了表达的生动形象性;运用倒装句式的疑问句,语气含蓄而亲切,表达了作者对八月末草原的热爱和对与之重逢的渴望。

【学生跟帖】

带上灵魂去草原

路梅翌

终于来到内蒙古大草原。

在经历了七八个小时曲折迂回山路的颠簸,在熬过了三番两次的晕车呕吐,我带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欣喜若狂的灵魂站在了你的面前。

当草原上的风跨过远处的栅栏,刮过无垠的草地,越过精美的蒙古包,肆无忌惮地向我们涌来,像是有一股活力与生机从头顶注入身体,全身的细胞迅速恢复。那一刻心也在加速地跳着。我该如何用语言去描绘眼前的风景呢?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宁静,是“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的悠闲,还是“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的洒脱,抑或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不屈?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绿草如茵,而是让人惊喜的黄绿相间。我十分想把它比喻为一条毛毯,其颜色与纹理似是天公不拘一格地大笔一挥便浑然天成,赏心悦目。正值夏季,草原上星星点点地开着小花,都是些说不上名的野花,但却是色彩缤纷,点缀着草原,单是看看,一股涤荡灵魂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远处的山丘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错错落落,但还依稀可辨;再远去就只能看到青山模糊的轮廓,像是毛笔勾画的曲线。上天觉得单是勾勒还不够尽兴,于是又磨墨执笔,洋洋洒洒地为其着色,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便是这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色晕,好一幅国画!聪明勤劳的蒙古族就在这如画般的地方搭起精巧的蒙古包。白蓝相间的清爽配色,庞大圆润的躯体,不但没有打破这草原自然之美,还为其增添了几分人间温暖。轻轻抬头仰望苍穹,成片的云朵依偎着,簇拥着,紧靠着,密布着整个苍穹,煞是好看。

马牛羊悠闲地踱着步子,慢慢地咀嚼青草,牧羊人在其旁洒脱地唱起蒙古长调,浑厚的歌声在无尽的草原飘荡。我的心也随着这渺茫的歌声平静,静静聆听着人间天籁。远处的夕阳落到地平线以下,漫天的余晖光彩夺目。牧人便吆喝着,赶着一大群牛羊慢悠悠地回家了。

环视周围,只觉神清气爽,心静如水。长久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急不可耐地追赶着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却忽略了早已疲倦的灵魂。而现在,囚禁已久的灵魂自由地飞上青天,在牧人的歌声中,在大草原的青草上尽情舞蹈。

第4篇

【关键词】语言美;音乐美;情境美;自然美;意象美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古诗,如《锄禾》、《春晓》、《咏鹅》等,选人教材的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作为老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1.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凝练的个性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它几乎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泻在诗行中。鉴赏诗歌要从品味语言入手,在此基础才能有所感,有所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的语言精练传神。“看”字化静为动,形象的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这想象新奇、夸张,但由于学生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对庐山瀑布的印象却是模糊的,没有领悟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观看庐山瀑布的挂图,幻灯片或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时,一种联想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绝句。此时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想象,展开思维,领略诗人的豪迈气概,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生也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古诗中的自然美了。

2.培养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自然美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与其他外界接触较少,局限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与阅历,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主要靠背诵记忆帮助理解,但教学效果不佳。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诗词中有关描写大自然景物的地方入手,利用文中的插图,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悉心讲解等手段,培养学生多了解祖国山川气象万千的兴趣,使学生由衷地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配以优美悦耳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帮助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洗练简洁的诗句,领略北国草原的苍茫景象,意境的雄浑开阔,我们江南的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学起来也轻松。

3.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好诗不厌百回读,教学古诗,贵在多读,要反复诵读,诵读即美读,就是有感情的读,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古诗讲究押韵与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对仗工整,富有音乐美,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我首先指导学生确定诗的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音重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录音朗读,也可以借助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细细品味诗的音乐美,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4.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中国美学界一向推崇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感悟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唐王维的诗在这方面算是比较典型的,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由声音而景色,由听觉而视觉,意境空灵,“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拓展想象思维,让学生感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的美在想象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

5.品味体验,欣赏古诗的意象美

诗歌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常常作为写实的景象以不经意的客观状态出现于诗歌中,但它们暗中却有着浓郁的情味。诗歌中的意象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意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浸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彩,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和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隐性意义。如屈原诗中的芳草美人,象征诗人光辉峻洁的高尚品格;李白诗中的大鹏、明月、黄河、长江、瀑布、险峰,是诗人雄放不羁、追求自由光明的象征;陶渊明诗中的青松、白云、飞鸟、,寄寓着诗人热爱自然的高风逸趣。

通过以上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自然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高尚情操,更能使我们教育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朗读; 诗情画意; 诗眼; 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77-001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典诗词因其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它以其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而易于学生朗读。学生通过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词,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不断塑造人格魅力。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笔者认为唯有朗读。教师要在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使得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都绽放出来。

一、知人论世,读出情感

古代教育家孟子最早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所了解。诗人本身的经历是与社会政治背景息息相关的,要把作品与作者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思考。如陆游的生平绝唱《示儿》一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无限期待和不能亲眼所见的伤感及遗憾之情。诗人将这首诗作为遗言告知后代,对学生来说,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本首诗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查阅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思想。

诗画自古为一家。一首诗,就是一幅融自然风光与诗人情怀的画卷,这里有高山,有草原,有瀑布,有溪流,有皓月当空,有黄河落日;它们或清新,或明媚,或一碧千里,或黄沙滚滚,或清幽安逸,或鼓角争鸣。读诗,要引领学生充分想象,要让学生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在诵读中想象诗词的画面,这样才能读出美,品出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利用一切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在诵读中远航。由“红杏枝头春意闹”,“白雨跳珠乱入船”“霜叶红于二月花”“独钓寒江雪”想象争奇斗艳、变幻莫测的四季美图;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想象色彩斑斓、鸟鸣莺飞的动态美景。

二、紧扣诗眼,读出意境

诗词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精练的部分,其氛围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意境表现出来,而意境的表达则是借助跳跃的诗行。所以,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和咏唱,才能体味到诗词的明快、含蓄、和谐的音韵,才能领会诗词美妙的意境。

一句诗中往往有一个最精练传神的字,即“诗眼”,它是一首诗最精华的部分。准确的理解与揣摩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品味诗眼的艺术表达力,才能真正领悟诗词的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本阕的诗眼。前三句,描写的情景即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简单易懂。但一读“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个“愁”字点睛,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一定要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思想,让学生以欢快的语言和畅快心情描绘蝴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是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让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学生充分体会这一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合诗词的意境中,让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自己的感受互相激荡,情感诵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会赏析,读出韵味

朗诵古诗词注重的是欣赏品味和审美感悟,这需要学一点“品头论足”的功夫,需要准确把握文学语言的艺术形象,需要准确认识诗词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本质,加深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从而获得赏析的愉悦和欢欣。

第6篇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海水色彩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诵读作者对海域物产的具体形象描写的词句,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展示交流

内容:中华经典古诗文吟颂

形式:一人展示、全班交流。

目的:激发学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相关资料交流

内容: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形式:小组间自由交流。

目的: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精选内容及语言表达与有效交流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框架)

1.过渡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乡村,繁华的城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南海,共同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精读感悟、汇报交流(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各种学习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分析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及领悟写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A. 海面部分(个别朗读汇报,全班评价交流)

1.过渡语:作者在描写海水时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找出找出答案。

2.课件出示。请你先在课文中找出西沙群岛海水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原因再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出答案。

3.齐读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无比。

B. 海底、海滩部分(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1.过渡:西沙群岛海面上如此的瑰丽无比,那么它的海底和海滩上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小组认真交流合作内容。(讨论中可以有新的发现和自己的理解)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挖掘文中知识、深化作业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C.海岛部分(当堂合作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1.过渡语:我们欣赏了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惊叹于海底海滩的富饶,现在走上海岛看看那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课件出示自学内容及要求。请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答案。

2.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五、合读课文,进一步领悟写法。

1.师生合读首尾段,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点出“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过渡语:西沙群岛真是个可爱的地方!真是“世界之大,美在西沙。”现在咱们也来写写言语夸夸富饶的西沙群岛吧!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个人间相互交流。

七、课外积累、每日一句

课件出示写景励志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第7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听说教学、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阅读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应作为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所谓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话语言。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从整体入手,反复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得到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读,合理利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阅读教学中,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读准字音,感知语音。让学生解决课文中"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读课文,弄懂"为什么?" 的问题。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石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学生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朗读后看理解,理解后再朗读,朗读后评论,评论后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学生会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熏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分层朗读,读出感情。(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2)精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倡导多样性的阅读形式。

课堂朗读,应根据课文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形式。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找伙伴读、范读、领读等等诸多阅读形式。互相触发,争先恐后地表现,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尽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阅读形式,要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文中有部分内容是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我便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由两位同学分别饰演陶罐和铁罐,旁白部分由全班读。如果还有学生乐意扮演,还可以再次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多遍后,我便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重要问题--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什么印象?在学习这篇课文,老师不用多讲,让学生通过自己分角色朗读,许多学生就能用傲慢的语气、神情表现出铁罐自恃坚硬、骄傲,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的特点,当然陶罐的语气就是谦虚而又忍让了。学生通过读,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以学生带学生,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要强得多了。

范读、领读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效仿产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适时地范读、领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学习课文时,老师的范读、领读也是非常的重要。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是这样领读的:①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速领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②用欢快的语气领导读"鸟儿唱,鱼儿游",③用欣喜的语气领读"两岸树木密"从而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④用充满激情的高声朗读 "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将学生的情趣推向。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教师适时、正确的范读、领读,不但使学生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还使学生学会断句。

在课堂朗读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读出重音和停顿。这在古诗教学中尤其重要。在教学《绝句》这首古诗时,我让学生反复边读边感受诗境和诗人的心境,让学生去体会哪些词应该重读。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体会到"鸣、上、含、泊、千秋、万里"这些词朗读时重读,才能表现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停顿在朗读古诗中也很重要,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时,在引导学生朗读时除了朗读的节奏要轻快,心情要愉悦之外,还要处理好停顿: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处理好停顿,诗歌韵味更浓,感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读中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沥青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既动口朗读,又动脑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的想象力腾出足够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到"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大夜冻死了。"我先让学生多读几遍,然后在组内讨论。通过朗读,有几位学生能这样提出"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对于学生的提问,我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敢于发问的精神,并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微笑"一词,反复体会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的不同幻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更加憎恨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强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8篇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课堂朗读;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37-2

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对朗读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评价中也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乡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经过笔者对调查数据及现象的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朗读教学的书籍资料及结合笔者自身的朗读教学经验和实践,笔者拟定并实践了以下高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指导对策。

一、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目标中都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在一定方法指导下的朗读,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也只有教给了学生朗读方法,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朗读技巧和方法,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恰到好处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本的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四个方面。就语气来说,它是确定朗读的基调。爱的感情一般是“气徐声柔”的,读的时候口腔松宽,气息深长,给人温和感;憎的感情一般是“气足声硬”的,读时口腔紧窄,气息猛塞,给人挤压感;悲的感情一般是“气沉声缓”的,读时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造成迟滞感。还有“惧、急、冷、怒”等等感情,朗读时语气都不一样。当然,我们老师不一定都已经掌握一套正确的、合乎规范的朗读规则,也不一定都要向学生传授这些名词术语,但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常见的停顿、节奏和表情等基本朗读技巧。

二、依据文体特点,区别指导朗读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九寨沟》、《黄山奇松》、《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只有引领让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就文体而言,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草原》,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蒙古人的热情好客。要朗读《埃及的金字塔》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埃及的金字塔》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它的古老与神秘,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还照《草原》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了。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教师精彩范读,潜移默化影响、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前好好地进行朗读的研究,朗读好课文,把握好朗读的情感基调,上课时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我们所教授的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朗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我们的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自己必须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学生喜欢模仿。教师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得体宽容的评价,为学生朗读指明方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指导中,应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朗读宽容、得体地进行评价;而不宜过分地强求、严厉地指责与挖苦。在学生互相评价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评价。如:“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读要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同学们做得很好……”“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确实读得不够好的时候,还是应该明确指出的。只不过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幽默的评价能调节课堂气氛,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在指出不足时也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还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此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宽容评价,从而做出有效的客观的中肯的方向指导性的评价。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情感教学 审美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23-02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这是美的空调的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是的,生活可以更美,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教学更应该追求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美,让师生一起徜徉在美的氛围里呢?

1、美从预习开始――“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篇目,有的语言精炼生动,展现自然风光美;有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反映社会规则美;有的质朴隽永,彰显人物形象美……因此,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他们踏上美的旅途。

(1)“书海拾贝”珍藏美。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要让学生从小就能体会到语言的优美馨香和细微色彩,要让他不仅领会到蕴涵在语言中的丰富思想,而且感受到语言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对于描写景物的文章,如《草原》《桂林山水》《观潮》等,在预习时,我总是鼓励学生把美的词语、美的句子珍藏进自己的“书海拾贝”本子。

(2)查阅资料初识美。教材中有不少是刻画人物或反映社会风尚的,如《一夜的工作》《詹天佑》《尊严》等,我们可以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或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或追踪主人公的成长,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这样,学生对文本所展现的人物形象美、风格美将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美的课堂旅途――“春城无处不飞花”

(1)书声琅琅之美。叶圣陶先生说:“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言语美。”如《匆匆》一文,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带给学生诗一般的感觉,简朴而轻灵。教学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体会朱自清先生婉转空灵的语言美!又如在诗、词等韵文里,韵脚的使用使字音跌宕往复,形成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如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更要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加深感悟。正如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

(2)静读深思之美。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是的,“没有静静思索的课堂是不正常的”。字词中的客观形象只有融入学生的情感、经验,经由学生心灵与头脑的再创造,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灵动的审美意象。如教学《尊严》,初步了解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最后在回归整体,升华主题,质疑:他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说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尊严究竟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默读中多一份回味,在思考中体会人物形象美。

(3)心灵共鸣之美。“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王崧舟语)如《月光曲》一课,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段落是课文的重点段落。在引导学生读懂内容后,播放《月光曲》,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舒缓平静、曲折波动、高昂激越诵读课文,感悟大海的风平浪静、银光晃动、风起浪涌,老师伺机穿插描摹兄妹俩被琴声吸引、感染的情状。达样,在吟诵描述中,有利于学生的涵泳体味,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4)巧拨千斤之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及时的点拨才能拨动学生心灵之弦,启迪智慧之火花。如教学《童年的发现》,当交流到“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时,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一个个默不作声。这时,我适时抛出课前准备的事例: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热情宣传哥白尼的新天文学说,却被教会视为异端,受尽酷刑后被活活烧死。看,一些科学家在其事业发展过程中都有这样的遭遇,“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在学生疑而不解、思而不得的当口上,稍作指点,达到巧妙点拨之美。

(5)柳暗花明之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苏霍姆林斯基语)我曾经看过一个案例:在一次复习课上,老师批评错一个学生,可没想到这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辩解。从学生的辩解中老师发现确实是自己失误了。此时,大家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望着老师,课堂气氛十分紧张。这位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师:经调查,我认为对××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经本人慎重考虑决定:接受上诉,撤销原判,为××同学。(生顿时哄堂大笑,那个受了委屈的学生也笑了。)

师(诚恳):今天,我因为事先了解不够,错怪了××同学。为此,我向他表示歉意。

这个案例中,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不但缓解了当时的气氛,使自己从尴尬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因势利导、柳暗花明的和谐美。

3、美的课后延伸――“便引诗情到碧宵”

(1)拓展阅读延伸美。在学习了《草原》的草之绿后,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收集整理描写绿的语段。这时,一个个关于描写绿的知识点就会很好地在学生头脑中串起来,有《可爱的草塘》的草之绿;有《鸟的天堂》的树叶之绿;还有《林海》的林之绿,《桂林山水》的水之绿;以及那《爬山虎的脚》的叶子之绿……又如,在学习了古诗《泊船瓜洲》后,让学生在“书海拾贝”上摘录表示思乡之情的古诗句,于是就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样,学生的学习具有立体感,让美文美句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中延伸。

第10篇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一二年级选编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及古诗共120篇;三到六年级选编文质优美的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和古诗共233篇,其中精读课文135篇,略读课文98篇,选读课文是65篇。再看在一到六年级的255篇精读课文里,其中古诗是52首,占整个精读课文的20.4%。可见经典古诗文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最灿烂的瑰宝。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法宝。初读,读准读通;再读,读懂读进;回读,读深读透,一一提升。现在,古诗文教学让学生读进,读深,读透。个人浅见,一节古诗文教学是否有味儿,关键还在于读的效果,而读的效果,又在于诗情诗境的创设,而诗情诗境的创设,又直接依赖于教师个人古诗文素养的高低,尤其是教师本人诵读的水平。因此,教师加强对诗文诵读的研究,提升自己诵读水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带进诗情诗境,提高教学效益。

一、吟咏诵读,体味诗文的音韵美

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格律要求很严。每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古人写诗作文讲究辞藻、修辞、韵律和节奏。对仗工整,词丽景美,给人清新之感。无论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诗和音乐总是连在一起的。读着,吟着,会把人引入忘我的境地,陶醉在其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声音的描绘,它使人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美,清脆圆润;又使人感到如同“间关莺语花底滑”似的美,婉转流畅;还使人感到如同“铁骑突出刀枪鸣”似的美,激越雄浑。这样的作品适宜于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时把握好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并且在诵读时倾注自己的感情。通过朗读,使学生体味到古诗文的音韵美,从而达到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示范朗读,读出古诗节律和音韵,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背诵,在吟诵中体味古诗的节律和音韵之美。还可以借助一些被谱了曲的古诗的演唱录音带或一些著名演员朗诵古诗的录音带,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这种与音乐融合的美,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打下基础。

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用这首词谱曲的歌曲,再教学生学唱这首歌,让学生轻声地、动情地反复咏唱歌曲,在吟唱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发散、去想象;再引导学生去浅析优美的意境,蕴含的主题,旷达的胸怀,深沉的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诗画去表现朋友情深的艺术形象。以歌解词,以诗配画,学生在完整的“音诗画”审美过程中学习诗词,在歌中陶醉,在诗中审美,在画中创美,完成了对美的感受、理解、创造的审美过程,所达到的教育效果远比单一教学这首诗要好得多。

二、嚼字品句,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苏轼曾赞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并非王维如此。许多优秀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中的佳词丽句,更是诗人的匠心独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一不是诗画合一的佳句。欣赏时,让学生注意推敲品味,更容易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翱翔,学生在头脑中已经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撩拨撞击学生的心弦,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激发欣赏诗词的欲望。

意境是艺术形象触发想象和联想,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成高格,自有名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古诗文都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读着诗文,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又仿佛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广袤的草原大地,还能听到“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又能闻到“暗香浮动月黄昏”,让学生诵读,领略到祖国河山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三、知人论世,体验古诗文的情感美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课堂语言灵魂

一、句式运用

关联词语常常能连接文章的类内在结构,是文章上下一体,具有整体的美感。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原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从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一个句式,以往我们分析认为该句式是强调“单是”后面的内容,其实则不然,我们如果从整个句子的表达目的来看,强调百草园内有趣味的东西丰富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二、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春》使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比喻和拟人,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感情有突出作用。

1.比喻。如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像力,那火焰的炽烈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给人以生活实感。写地上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野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分别形容雨丝的紧密、闪光、细长,从不同的侧面写出春雨的特点。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技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的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比喻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2.拟人。如“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直接当作人来写,赋于了春天以感情和生命,把无形的春天写得具体、生动。又如写“桃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竞相开放的花儿写动写活,栩栩如生。

三、遣字造句

精彩动词用得好往往能一针见血,如雕刻刀般刻画出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例如“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孔乙己》)“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小最嫩的花苞里。”(《紫藤萝瀑布》)

要想人物写活,必须动词用得好,否则就缺乏神韵和气质。“沉淀”一词用得好,在于它让我联想到色彩的流动变化,颜色似乎上浅下深,便富有了层次感。“盛满”与阳光搭配,写得阳光似乎是有形了,能够用一个容器来装了,那阳光该是多么充足和明媚啊。

名词也能体现出语言的神韵和形象之美,如讲述朱自清的《春》时,当学到“春花图”,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要学生填出花名,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进行了古诗竞背活动。

四、描写的运用

1.心理描写是我们了解一个人内在灵魂的金钥匙。所以一个作者往往在写人状物时会运用到这种方法。如在小说《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刻画特别精要,文中写道:“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这段自责加反省式的心理描写,使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逐渐成熟可爱起来,也使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转变变得真实可信。

2.外貌描写,作家通过描写外貌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或来再现一个人的思想风貌,或包含着某种时代特征,或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生活背景。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对闰土这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就特别引人深思。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第12篇

1 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2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所写的诗歌形式。

3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

4 音乐与政治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