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江雪古诗

江雪古诗

时间:2023-05-29 18:0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江雪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江雪古诗

第1篇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

最新文章:

古诗《江雪》教学设计

学好新课程理念搞好新教学设计

《小珊迪》教学设计

《五彩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朗读,感受音韵之美

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读”占鳌头。书声琅琅是当下语文课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这读,是有层次地读,是有方法地读,是有意味地读。

一是新课伊始,要“疏通全诗”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通读顺。比如,关注“径”“翁”等后鼻音,以及“踪”“蓑”等平舌音。读时还应注意字音的长短。

二是再次通读,抑扬顿挫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有人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古诗的声韵即是审美的媒介,能传达出古诗特有的形式美特征。这首五言绝句,从语言形式上说,节奏鲜明,前两句是“二一二”式的、后两句是“二二一”式的停顿,再加上“平长仄短”,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节奏去诵读。

三是层层推进,声隋并茂地读。其目标定位是了解诗意,读诗达意;体J晤诗情,读诗传情;品味诗韵,读诗升华。古诗的文字是作者思想、情感、心灵之载体。每次朗读的推进都是一种隋感的递进:了解诗的内容之后读诗,引出的是意象美;了解作者的情感之后读诗,体悟的是意蕴之美;了解诗的深意之后读诗,品赏的是内涵之美。这几个层次的朗读,都要忌讳一味地追求读的形式,而应有层次地推进,反复吟咏。

二、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诗中有画:《江雪》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作,是一幅意境深远、构图独特的泼墨写意山水画。远景: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千道万径,琼冰玉雪;人踪鸟影,杳然不见;近处:茫茫江面,一舟静卧,一翁披蓑戴笠,凝神端坐,执竿垂钓。这画面中,天地间一片洁白,远景其实是飘缈的,为的是突出这近景:一江、一舟、一翁、一钓。渔翁沉醉于冰天雪地,专注而忘情,立身天地,融心江钓!

画中有诗:我们要在充满意境的画面中,品味诗句,理解诗意。教学中,教师可问:诗题既然是“江雪”,这诗中哪里有“雪”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边找雪,边巧妙疏通每句诗的意思,从而领会诗的前三句只字未提雪却见雪纷飞――这“雪”隐在这“绝”、这“灭”、这“蓑笠”中的高妙写法。教师引领着学生与诗人同行,读读诗,品品雪,在慢读浙懂的过程中,这幅奇绝的画面就渐人心间了。

三、推敲,体会意蕴之美

推敲品味,就是收获鲜活的语言。“诗无达诂”,斟词酌句地品析古诗的精妙,不是架空分析和就诗论诗的误区,而需要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引领学生深入到作者所处的时代。

其一是品味诗情。大雪寂寥,百里沧桑,这是前两句诗创设的情境;孤翁独守,寒江独钓,意蕴非常丰富。这里可带领学生质疑:天气这么冷,老渔翁为何却在独自垂钓?你有什么想要问问他的?然后让学生猜猜:为什么天寒地冻了渔翁还垂钓?接着,教师适时补充柳宗元被贬永州、孤独无友、痛失母亲、疾病缠身的悲情遭遇。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一个“寒”字,是柳公经历一件件伤心事后心中的寒冷、悲伤;一份“独”情,是柳公千万孤独却坚毅不屈的清高孤傲。

其二是品味诗眼。《江雪》一诗,后人解读的意蕴更为丰富。因为它构思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以巧夺天工之笔描绘画面,而且奇以藏头逆尾的八字,巧妙嵌入字里行间,有人说这“千万孤独,雪翁尽失”就揭示了作者吟诗的主旨。如果这饱含千思万绪的情怀用一个字来概括,非“孤”无以言说,这便是我们解读此诗的“诗眼”和关键处。这个“孤”的背后,值得我们去解读:一是政治形势的冷峻、险恶;二是作者情感忧伤、孤愤;三是作者对抗浊流的孤傲人格操守。

四、表达,感悟情思之美

欧阳修认为:写作的捷径,是“勤读”“多为”而“自工”。在《江雪》的执教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次表达式的书写,结合“知人论世”的具体分析,深入到作者内心深处,深入到文字内涵中去,展现诗歌艺术的多义性与朦胧性。

一是以文作画,白描奇景。第一次,安排在熟读古诗后,让学生找“雪”,在找“雪”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奇景展开。了解大意之后,教师可创设情境。音乐的渲染,诗意地描述:“这皑皑白雪在天地间尽情地下呀,下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轻轻闭上眼睛,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可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江雪》,然后,请学生睁开眼睛,拿起笔,将自己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二是以笔叙情,直抒情怀。第二次写,安排在学生理解诗意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诗文放在文化背景下阅读,带着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这背景,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也有作者的生平。教师可补充柳宗元的生平资料,以让学生补充认知。此时,让学生将作者内心的感受倾注笔端即可。

五、拓展,延伸文化之美

这首诗,传递的是一种特殊情怀。古代的士大夫因儒家思想的浸润,根深蒂固地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一心想要忠君为民,他们有满腔热忱与抱负,而柳宗元也不例外。所以,这个“钓”,钓什么?钓的是一份不屈、一份希望、一份孤独、一份清傲。这渔翁文化背后的意蕴深远得很。钓春者飘逸,钓夏者潇洒,钓秋者成熟,钓冬者坚毅。此时,教师再适当补充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渔翁向往、渔翁情结、渔翁咏叹,多元地理解古韵中的渔翁文化,便是有意义地拓展延伸。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课堂教学;小学生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全面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为不同学生的各种发展倾向提供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要避免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避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及其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剖析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习经验不足,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教学资源对诗词进行释义,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教学资源。严格来说,忽略身边的资源而一味追求新、奇、特,不仅容易和教学的方向背道而驰,更容易与小学生的认知脱节,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身边的课本资源着手,将诗词中充满新意、丰富形象的内容以及生活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让诗词中蕴含的那些想象元素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思考、勇于探索的教学氛围,让语文教材以多维度、深层次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其次,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教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相对来说,新时代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表现出独立而有个性的特点,尤其在认知方面,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在进行诗词教学时,从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对教材、生活和其他课程等各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对诗词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二、教学实例分析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4课《江雪》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共分为两个部分。

1.教学资源的应用

在课堂开篇,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其次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关键词,继而以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将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课文文本与真实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习如何用夸张的语言文本来展现语境和描绘场景。

关键词:①山、鸟、绝;②径、人、灭;③孤舟、蓑笠;④独钓、江雪。在提取关键词的同时,首先,让小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逐字分析,了解其在诗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采用联系法和代入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及其生活经验对关键词进行研究和替换。

联系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描绘场景有关的视频,其次,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其中的某一片段与关键词进行对照,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在课文中的作用。

代入法:让学生尝试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诗中的关键词,以此来体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手法。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找关键词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与普通课文相比,诗的语言更精练、文本结构更紧凑,课文的主题思想浓缩在短小的篇幅中,因此,这也加大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而以关键词作为学习的媒介,采用联系法、代入法、替换法等进行学习的拓展,一方面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宽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诗的意境作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分析和总结《江雪》的语言特点、文本编排、表现手法和意境描写。例如,《江雪》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场景,它们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如此,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江雪》这首诗的特点,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手法。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创设课堂情境。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江雪》一诗所描绘的整体形象,继而结合诗中词语、关键语句,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让学生从用字、用词到文本编排、意境描写以及中心思想等方面仔细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孤独郁闷的心情,更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总之,中华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充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重视诗词课堂教学,全面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畅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模糊性 模糊美 古诗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概述及在中国的传播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而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2]。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3]。伊瑟尔认为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意义产生的关键是“视野融合”,即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这一创意也得到我国翻译界的重视。在我国,对接受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或转载或摘译简单地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之后,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

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关于古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从关联理论、译者主体性、功能语言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美学为古诗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的翻译中,译者具有双重性,译者既要作为古诗原文的接受者(读者)对原诗进行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又要把握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通过模糊意象及意境的传达,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激活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语义、句法、意象、意境的模糊性等方面。

1.语义模糊:指语言表达意思的不确定性

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是关键句,对于本句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还是托物言志,众说纷纭。因此,本句也存在着多个译本。许渊冲将其译为“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王大濂译为 “Fishing alone on river cold with snow.” 朱纯深译为 “Alone, he angles,a cold river of snow.”

可见,许和王的译文都在“独钓”和 “寒江雪”之间加了介词 “in”或 “on” ,很明显模糊性被明确化了,译者读了原诗后脑海中浮现的是寒冬里老人一人在冰冷的湖面垂钓的景象,也许垂钓的老人在享受独钓的乐趣,也许孤独的老人只能靠垂钓来驱赶寂寞,也许老人只是在钓鱼没任何心理活动,以上种种推测是译者读过原文后的不同理解,反映在译文中便承载着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各自不同的感彩。朱的译文只是景物的罗列并未用任何介词或连词连接,较为客观地还原了原诗,也给译文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任莺在文章《以模糊译模糊——古典诗歌英译探索》阐述了对本诗句的理解:“柳宗元的《江雪》写在他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官降三级、备受迫害之后, 其愤懑和清高孤傲之情跃然纸上。渔翁在“绝”、“灭”、“孤”的状态下,“独钓寒江雪”, 其超然物外而又坚贞不屈的形象通过诗眼“独钓寒江雪” 表现无遗。”可见,朱的译文的模糊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4]。

2.句法模糊:句法模糊,顾名思义指的是句子层面的模糊性,是由不确定的句子结构引起的

中国古诗拥有独特的句子结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古诗中句子的主语没有英语那样有分量,古诗句主语的淡化或缺省能将诗人从诗本身的意境中解脱出来,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二是,中国古诗词摆脱了性、数、格一致的局限,易产生句义模糊。如: 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把十一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藤”、“树”、“鸦”、“桥”、“人家”、“马”、“道”众多意象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这11种意象由于缺少量词、动词、介词等,读者不确定每种意象的数量及确切的空间关系,因此读者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最后一句 “断肠人在天涯” 是点睛之笔,这位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的游子是诗人本人,亦或是诗人笔下的游子,还是读到此曲的读者呢?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模糊地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

3.意象模糊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但它们在不同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以“酒”为例,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读来却又乐观、通达,更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诗歌中用酒这种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情。也正是诗歌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所产生的蒙眬美才使得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想的主要表达形式,更使得诗歌成为博大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篇章[1]。

4.意境模糊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所以读者的背景、生活经历、知识层次等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模糊性,而意境的这种模糊性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如:《红楼梦》开篇的诗《青埂峰顽石偈》: “天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若读者从字面看,本诗本是青埂峰顽石的叹息抱怨;若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本诗则表达了诗人“有志”的使命感和“无才”的旷世悲叹。此种情况下,模糊意境就产生了。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古诗翻译主要策略研究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译者在各种因素制约下能动地接受开放的原文本,在与原作不断交流中填补“空白”,构建文本的审美意义。同时译者并不能把他阐释中的所有联想、所有意义都如实写下来成为译文文本的内容,他必须留给他的译文读者以充分的阐释空间,再现原作的艺术“空白”,让他的译文读者与文本对话。在古诗中模糊美是形成古诗意境的关键,在翻译古诗时同样要保留原诗的模糊表达,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相似,传递模糊美的同时给译文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翻译技巧实现由模糊译模糊的过程。举例说明:

例1:上有青冥之高天 (李白 《长相思》)

Above, the boundless heaven blue is seen.

——许渊冲译

例2: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From dark, dark cloud comes rain.

——许渊冲译

例3: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Their shadows fall into the lake like emerald.

——许渊冲译

例4: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将进酒》)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许渊冲译

例1全句“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大意是诗人想要走近远在云端的美人,但放眼望去,上面有幽远苍茫的青天,下面有清江掀起的波澜。“青”是天的颜色,到底天有多蓝,原诗中无具体的概念;“blue” 本就是用来修饰天空的颜色,至于蓝色的程度,是“deeply blue”,“light blue”,“transparent blue”还是 “pearl opal blue”等,原文本没有明确,译文读者只能展开想象了。例2一句是写诗人梦入仙境时的气氛。“云青青” 形容雨云浓黑。“浓黑”一词到底有多浓,有多黑?原文没确定,译文选用“dark”一词,是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符合原诗的表现力度,有助于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的抒发,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见,“青”被分别译成“blue”和“dark”。 显然,这两种颜色词有程度的差别,将“青”译成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较为相近的颜色词是可行的,因此,由模糊译模糊中可以采用归化法。例3“青黛”意为青黑色,指遍山苍翠,树木蓊郁。例4诗人的情思由广阔的空间转向了无限的时间之流,此句中的想象也更加出人意料,动人心魄,人生苦短,如“朝 ”、“暮”间事,可不悲哉?此处“青”指乌黑的头发。关于“青”的翻译,两位译者在理解原诗含义下,都采用了比喻修辞,分别增加了喻体“emerald”,“silk”,对山林、头发的颜色进行描绘和渲染,使景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见,两种译文均在意译法的指导下具体采用了增词法来传达原诗的模糊美。

总结起来,从模糊译模糊的翻译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等和替代。对等,严格地说,是用有模糊意思的词汇或表达来代替原诗中的模糊形象达到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看,对等常使用在直译的方法中。当原诗的模糊内容无法用直译全面表达,就要考虑替代,即在译文中采用另一种意象表达与原诗相同的隐含意。换句话,译者可以稍作改动采用增词法等策略或使用相似甚至不对等的意象较为对等地表达原诗的模糊意义。可见,对等法、替代法、增词法或归化法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常用在模糊译模糊的翻译环境中。

结论

接受美学由于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诗词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诗词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此,诗词的美是一种模糊的美。它的模糊性渗透在语义、句法、意象及意境等方面。在翻译古诗时,译者要从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出发,以美学距离为衡量标准,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情况,遵循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取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便成功地转化原文本的模糊美。

参考文献: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2).

[2]周宁,金元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第5篇

近几年,景物赏析在高考中考查得较多。但是《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的“古代诗文阅读”条目下所列的“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并没有将“形象”限定在景物形象的范畴内,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时不能“重景物,轻人物”。

古诗词人物形象赏析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 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 诗中的某个形象具有哪些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作者是怎样刻画……的形象的?

(4) 诗中某句或某联勾勒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

我们就从一道高考题来看如何赏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邹明府的形象属于“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赏析时,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

捕捉正面描写人物的词句

与小说一样,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离不开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虽不如小说中的丰满、完整,但凝练的语言特点注定了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在细微之处,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或动作、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人物所处的生活状态等。

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独钓”这个动作,浅浅读来是塑造了专心钓鱼、身形孤独的渔夫形象,但细细品味,能在这个动作中看到一份清高孤傲。

《送邹明府游灵武》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都交代了邹明府的生活状态。首联的“三年马不肥”使邹明府身为官员俭约清正的形象跃然纸上;颔联“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一句说的是邹明府需要卖剑还债,回乡只有书相伴,没有其他家产,这强化了他的清廉形象。

品味侧面烘托形象的词句

除了对人物的样貌神态、生活状态进行正面描写外,诗词往往还会通过环境,如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来烘托人物形象,赏析时要注意品味这些词句。

比如《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与寒江、冰雪等孤寂、寒冷的环境相照应,烘托出了渔翁的鲜明形象。

在湖北卷的这首诗中,颈联“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一句蕴含深意。“边雪”“林风”描述了周围的环境,“藏”和“透”两个字将环境的恶劣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侧面烘托出邹明府生活的简朴――如此单薄的衣衫如何抵抗这寒冷的天气?

在古诗词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诗人在选择烘托人物形象的环境时有一些“既定思维”。比如:清幽明丽的村庄中,采菊戏莲的生活似乎是隐者形象的必要点缀;芦笛胡笳声遥遥呼应着明月之夜与万里长风,必然有征人难以诉说的情思;捣衣声、衾枕寒、烟柳幕重留下的是闺中的悠悠愁绪;夕阳客舟酒醉、古道西风瘦马承载的是游子羁旅中的风雨沧桑……平时多注意积累这些物象承载的人物情感,能帮助我们赏析人物形象。

阐明人物形象的“所指”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写诗作词也是如此,树立形象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作者自己,人物的喜或悲便是作者心迹最直白的坦露;而“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则往往通过赞扬或批评某个人物,寄托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刻画了因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江雪》表现的是柳宗元被贬后心灵深处的坚守与执着。在《送邹明府游灵武》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清廉简朴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根据以上三步,我们可以总结出邹明府的形象特点:清正廉洁。由于题目还要求“作简要分析”,所以要结合诗句内容讲一讲这个形象特点的由来:三年县令任满离开,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前路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示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另外,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在答题前要仔细审题。高考考查的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作者有的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虽然高考不一定考查他们的代表作,但一般都是选与其作品主要风格相近的诗词,这就为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便利。此外,出题者在诗歌后所附的注释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往往会为理解诗歌提供一定的线索。比如湖北卷的这首诗,看注释了解到诗歌塑造的是一个县令的形象,根据人物的身份,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特征。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第6篇

一、巧设情境,课堂飘荡朗朗书声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鉴赏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亦然。由此,教学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时,我们必须遵循上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为同学们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匹配的、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充满美丽愉悦动态等氛围的古典诗词学习乐园,引导同学们在“润物细无声”中自觉地、快乐地走进诗词文本,跨越千年时空,与作者、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心灵沟通。

比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同学们播放了我从网络下载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幼儿教育古诗朗诵・江雪・第12讲》音画视频。当视频中的女主持人在具有悠扬、空寂、静谧等美学特质的古筝背景音乐中抑扬顿挫地诵读柳宗元的《江雪》时,当视频中幻化出一个又一个千山皆雪、万径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孤舟披雪、渔翁蓑衣沐雪、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的镜头时,同学们被《江雪》中的茫茫雪景和渔翁孤高自得的形象深深感染,不约而同地,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柳宗元的《江雪》文本,教室里顿时飘荡着同学们和着音画视频中的配乐诵读节奏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个性化阅读,跨越千年心神交汇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生对诸如柳宗元《江雪》等古典诗词的涵咏、理解、认知等亦然。所以,教学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时,我不仅特别注重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品鉴诗歌,而且引导同学们将每次细品深究文本时产生的审美心理依次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中,然后在我为同学们“留白”的课堂自由活动中相互交流。请看下面这位同学在个性化品读《江雪》的过程中产生和记录下来的独特的、精彩的个性化感悟:

第一次诵读《江雪》,我仿佛欣赏到一幅意境清幽、纯洁美丽、极具动态之美的、古色古香的中国水墨画,画中的飘雪、江河、寒意、飞鸟、行舟、渔翁等诸多忽动忽静的景物忽远忽近地向我飘来,将我的整个身心包容其中……

第二次诵读《江雪》,我感觉到这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柳宗元当年被贬到永州做有职无权的员外司马官,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无法实现,只好借歌咏隐居在乡野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愁苦……

三、读写画画,启动多向思维潜能

如果说,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创作者都工于经营“留白”艺术的话,那么,柳宗元等古典诗词作者尤甚。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仅仅用了寥寥二十字就写尽了冬天雪景中的千种风情万种风流:冰封的江面,一尘不染、纯洁而寂静、万籁无声,一个老渔翁乘着一叶小舟,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渔翁的性情是如此清高,渔翁的品格是如此孤傲……所以,教学时,我常常给学生“留白”4~7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在诸如柳宗元的《江雪》等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处启动自己的多向思维潜能,用自己丰富的联系与想象感悟、充盈或补写“留白”之处,以便获取更多、更愉悦的审美体验。

第7篇

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常常描绘出了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小学生在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包办式的感悟,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我认为古诗有效教学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背景,走进诗人,体会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这样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柳宗元是朝廷中主张改革的重要官员,由于革新失败,他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到任又被贬为永州司马,这首诗正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的作品。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江雪》这首诗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借助想象,体会感情,感悟诗意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画一画、演一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去想象、丰富相关情节等等。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孤寂忧愁的情怀。教学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学时,首先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一轮明月慢慢西沉,月色渐渐暗淡,一眨眼,月亮不见了,天地间顿时暗了下来,这时候,诗人感觉到天地间布满了寒霜,到处透着一股清冷刺骨的寒意,看到的只是渔船上的点点灯火,或明或暗,照着江边早已失去了光彩的枫树。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下来,再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的声响:这清冷凄凉的境地里,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在学生进入意境、意犹未尽的时候,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想象这幅“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乌啼”“钟声”的“秋江夜泊图”,就会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很容易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三、重在诵读,提升能力,感知内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此,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帮助他们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确定感情基调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之后,再看看哪些是表达这种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关键字上。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第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便与作者的感情达成了共鸣。

四、内外结合,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因此,我们的古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在学习教材中的古诗后,不妨再引进一首与所学古诗有关联的诗词加以拓展,这样既帮助理解,又扩大了古诗文的阅读量,便于积累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在引进相关的古诗时,要讲究灵活性、实效性、针对性,以便于教学。

第8篇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执教的《江雪》深得好评。重读课堂实录,觉得这节课在古诗的教学上有所突破。

一、尝试自学,探究规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是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自学,也要提高“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要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拿这节课来说,教师把“虚指”与“倒置”作为古诗学习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有那么多的答案,有好有坏,教师不能简单地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三、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学完《江雪》后,要求学生自我小结,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在小结的基础上,再推出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课堂教学难免会有遗憾。这节课在处理“钓雪”这一难点时,教师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未能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悟古诗“倒置”这一常用手法,而直接把方法告诉了学生。此外,对诗中表现孤傲心境的关键词如“绝、灭、孤、独”等揣摩不够,如果能在理解了诗所表现的意境后再返回文字细细品味,对人文精神的领会可以更加深入。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310006)

第9篇

一、推敲词语欣赏境界

1.抓住动词

动词往往是古诗的“诗眼”,把动词理解透彻,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既有“生产”又有“升起”的意思。让学生着眼于诗的意境去理解,为什么诗人用“生”而不用“升”呢?“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就散去了,如果用“升”字就不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升腾的这个画面,也不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返景入森林”的“入”字用的极好,它写出了夕阳的光线通过一棵棵树的缝隙照进茂林深处那种轻柔缓进的情形。以动衬静,以光显暗,描绘了一幅十分幽静美丽的山村晚景图,把读者带入一种颇为神奇的境界。

2.抓住表现色彩的形容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白、翠、青”四个形容词,色彩绚丽,相映成趣,描绘出翠柳袅袅、黄鹂鸣啼,白鹭翩翩,蓝天高远的优美动人的画面。

3.抓住数词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和“万”,诗人用夸张的数字写山之多,路之密,反衬雪之猛、天之寒,表述了孤寂凄凉的心情,同时也为表现自己不屈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二、神游心醉赏意境

古人的山水诗往往像有声的立体画和如画的交响乐,具有鲜明绚丽的绘画美和悦耳爽心的音乐美,诗、画、乐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欣赏这类的古诗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录音、录像、出示简笔画,投影片等,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神游胜地,陶醉在美景中,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让学生畅谈此时的感受,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角色表演赏意境

如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拍一组电影或电视镜头的话,开始应出现怎样一个画面?接着镜头里出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最后以一个怎样的场面结束?然后请几位同学做诗人和孩子表演想象的情景,这样活生生的场面就再现出来,接近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和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出古诗的意境。

四、联系现实赏意境

如深入理解了《回乡偶书》的诗句后,提问学生:诗中这种离乡多年返回故乡的情景,谁在生活中见到过,请你描述一下?学生便联系台胞回大陆探亲的情景,叙述的栩栩如生,情真意切,热泪盈眶,从而更进一步地体会诗人久别回乡时的无限喜悦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联想求异赏意境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导学生联想:要是在晴朗的日子里,这山中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求异思维,回答出这无数的山岭该有许许多多的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数不清的山间小道该有许许多多地行人来来往往,进而与现在群山之中无一鸟,众多小路无一人进行对比,更加体会到作者在这雪猛风紧,天寒地冻的空旷世界里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凄凉。

六、结合背景赏意境

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向学生介绍他写作这首诗时,推行变法受到保守势力阻挠失败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来理解,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出幽幽清香,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忍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中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

七、反复诵读赏意境

古诗节奏鲜明,韵律铿锵,朗朗上口,朗读和背诵是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通过教读、分读、自由读、上台读、齐声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领悟,在反复吟诵中欣赏诗中蕴含的意境美。

八、填充故事赏意境

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强。教学中把诗歌的空白部分填充上,叙述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诗中形象完整、鲜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改编成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这样便使学生能深刻理解隐者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特点,体会诗人羡慕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10篇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诵读、理解以及鉴赏古诗词,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运用古诗词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古诗词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同仁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尤其是唐宋时期,古诗词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古诗词作者,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国的古诗词才得以发扬光大。笔者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古诗词学习当然也一样,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古诗词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歌曲,通过优美的歌曲引入古诗词创设的独特意境中。这种方法能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再引领学生做好诗词的分析,感受诗词中暗含的思想感情,既体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关心,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重返仕途的愿望。

二、注重积累,反复朗读

荀子曾经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鲁迅也曾经说:“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学习过程同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质变,向前飞跃一大步。举例来说,我们如今都知道马克思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指导,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论能够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恐怕没有人知道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艰难过程。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常年泡在图书馆中,以至于脚下形成一个坑,他阅读的书籍超过一千五百本,写出一百多本读书笔记。马克思还灵活掌握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语言,他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够写出不朽的著作《资本论》。可见,无论什么专业的知识,一定要注意积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自然会融会贯通,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另外,要想学好古诗词,不能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才能形成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多读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思想含义,也只有多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其中的写作方法。只有多加诵读才能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三、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诗词作者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往往有一定的背景条件,有的时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有的时候是通过事物描写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等。所以,如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诗词的基本内涵。举例来说,当学习《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痛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与作者在感情上实现对接。如果教师不对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很难根据题目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当然也就难以把握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也就是在古诗中最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字或者词,诗眼往往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推敲功夫。如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是全诗的诗眼,不仅形象地刻画出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而且非常生动,活灵活现。又如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字可谓是一语双关,不仅夸张地表现出潭水的深,也表现出作者与王伦的友情深,将潭水与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刻画出了烽烟的挺拔,突出了边塞荒凉的气氛,“圆”字准确地体现出长河落日的突出特征,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简单的两个字便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边塞景象,依靠自然景物衬托出作者孤寂落寞的思想感情。

五、品析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好作品是千修万改而来的,名家的作品也如此,尤其优美的诗篇,都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分析古诗词不仅要学习其优美凝练的诗句,还要关注诗词的意境,进而探究诗人的情感。《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他的这首绝世名诗的写作背景,正是被贬永州之时。“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运用对比彰显了天高地远的空旷,以及老翁的卑微渺小,用飞鸟无踪,反衬老翁的寂寞,万物皆躲避事事的侵扰,只有作者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己的操守,虽然被贬,无奈,但还坚守一份执着。

【结 语】

总之,古诗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更要教学生灵活运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才能逐步改善古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启智 怡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诗歌佳作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翻开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占了很大的篇幅,所以,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古诗词以其精湛的语言、独特的结构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了审美享受,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古诗词教学上应该得到更高度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达到“启智”与“怡情”的高度统一。

一、朗读背诵,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受诗歌音乐般韵律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古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练,琅琅上口,朗读和背诵古诗词能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多读、多背历来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和背就是一种积累,于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地朗读、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则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之美,诗意之美。除了熟读、背诵的常规模式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吟、诵方式来丰富课堂,吸引学生。

通过对古诗词“读”、“诵”、“吟”、“唱”融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音乐般魅力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解词释句,让学生在提高语言分析能力的同时感受语言艺术魅力

古诗词的遣词造句有别于现代汉语语言,词义和语意更有时代差异,理解古诗词,对于语言分析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是建立在对字、词、句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这是提高学生语言分析能力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吃透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对词语进行准确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用现代汉语连缀成句,这个环节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深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的复杂逻辑思维活动。同时 引导学生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将句子连接起来口述一段前后语意贯通、上下语调和谐、服从于一个中心的译文。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全诗的基础上,针对古诗的特点,把一句句诗分解成一个一个独立的词或词组,这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起步环节,学生得心应手地解体句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会诗意,开动脑筋的积极思维过程。以王安石的《梅花》一诗为例,学生把诗拆解开来,需要教师帮助解释的只有“临寒、遥知、为、暗香”几个词,把这些词语分别解释并串联起来就显而易见整首诗的意思了。在教学的时候要对这类词语作重点解释并联系上下文讲解,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这些词的妙处,感受中国语言的特殊艺术魅力。

三、还原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感受美好意境

诗是诗人思想感情升华的结晶,诗人只能够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式的语言,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抒发自己感情,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诗词上体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古诗词里的那些画外之图、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去填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领略诗歌的意境,得到美的感受。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还原古诗的情境。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去想象、丰富相关情节等等。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描绘了一幅“江雪垂钓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雪中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宁静超脱的心境。教学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

四、升华思想,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析能力的同时陶冶高尚情操

每首古诗词,都记载着作者的心路历程,承载着一段历史的积淀,表达着一种思想情感。所以老师教学时不能只简单的停留在让学生认读了生字,理解了诗词意,而是要在引领学生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去升华诗歌的思想,让这古典文学精华,渗融于他们的血液,芬芳他们的生命,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才能使古诗词教学达到了一定的层次。

小学生知识积累较浅,阅历层次较低,只有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古诗词的意义。老师可通过让学生熟悉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写作意图等知识来引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体会到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学生联系历史背景, 体会诗词情感,升华诗词思想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如同是咏梅词,的《咏梅》词和陆游的《咏梅》词,虽然描写对象相同,但境界却大不一样。在毛词中,借梅作喻,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意境;而在陆词中,陆游虽表现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但那只是封建士大夫作个人奋斗,遭悯受侮后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流露出的是伤感,表现出的是脆弱。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思想情感,老师就要通过让学生了 解两个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所站的不同立场,代表的不同阶层等知识来分析诗词不同的内涵,理解这样的差异。

从带动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到帮助学生解词释句了解诗词大意,再到引领学生发挥想象还原情境,最后指导学生分析诗词涵义,升华思想,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就能使学生对古诗词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就能让学生在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陶冶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戴启铃.入境明理 悟神――借助“想象”教学古诗. 江西教育,1997年第11期

[2]曹云芳.吟诵入境、迁移表象、激活 联想――古诗文审美教学三题.河南教育,1995年第1期

第12篇

【关键词】古诗 体味 品味 赏味

古诗,以她那优美的韵律,精湛的语言,深远的意境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不同的学段对古诗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这些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引导小学生学好古诗,不仅可以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加强诵读,体味古诗音韵美

古诗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诵读指导上。朱熹的《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学古诗时,应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的节奏,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悟读,老师启发学生领悟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恰当体现了古诗平仄押韵的特点,巧妙地将一、二、四句押韵,准确选用了“光、霜、乡”三个字做韵脚,读起来更富有形象美感,而且节奏性强,韵味浓浓,使学生在诵读中欣赏了形象美,又领略到音韵之美,感受到中华经典古诗的博大精深。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从而知道这首诗一、二、四句押“ang”韵,感受到音韵美。还可给古诗配上学生最乐于听、乐于唱的乐曲,让他们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诗的意境,去吟唱、表演,不但体验了古诗的音韵美感,还巩固了对古诗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受到音韵美的熏陶。

二、品词析句,品味古诗语言美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

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游园不值》,引导学生品“关”时,先让学生琢磨“遮”与“关”字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体会倒“遮”和“关”气势有别:“遮”似漫不经心,“关”则掷地有声。学生在词语的比较和推敲中理解、品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隽永和精妙,体会到了古诗语言之美。

三、引导想象,赏味古诗意境美

诗人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是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情,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如《小池》中,诗人静观“泉眼”“池水”,感受“蜻蜓”“小荷”相依偎的乐趣。如《山行》为我们描绘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壮美秋景。如读《春晓》,想象绽开的桃花,欢快的小鸟,柔和的春风……随着悦耳的鸟叫声,和着优美的配乐,让人身临其境。《游园不值》里“不值”的失望和忽见“红杏”的惊喜。理解了诗的大意后,必须深入挖掘,细细赏味,驰骋想象的风帆,赏其最美的意境,使学生在感知美的表象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想象,对于情节性的作品,可通过创设情景展开想象,如教学《登鹳雀楼》时,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想象。开始,用动画演示一个广袤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在这个浩瀚的天地间,景物有远有近,色彩有浓有淡,一个动静交错、气势雄浑的绝妙境界,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接着,演示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通过观察想象,学生自然与已有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体验,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诗的源流意境,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诗人目送老朋友的一叶孤帆消失在天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达到了与诗人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了古诗的内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