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汉字的手抄报

关于汉字的手抄报

时间:2023-05-29 18:1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汉字的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汉字的手抄报

第1篇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的传统文化

“吃饺子啦!”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到冬至,家家户户要包饺子了。你想知道饺子的知识吗?就听我说:“饺子像耳朵,吃了它耳朵不会冻着。饺子不但能吃,包的时候,而且可以包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我来说说我和妈妈冬至包饺子的经历吧!

有一次,我和妈妈包饺子,妈妈准备了一个硬币说:“宝贝,我们把这个硬币包到饺子里面,看谁能先吃到硬币,好吗?”“好,吃到硬币是不是最有福气?”“嗯。”妈妈点点头。我把饺子包出各种各样的形状。饺子熟了,我想一定能吃到。我一吃,“啊!什么东西?”我奇怪地说,连忙拿出来一看,原来我吃到了硬币。我问妈妈:“妈妈,我吃到了硬币,该怎么办?”妈妈想了一会说:“你有福气,妈妈请你吃麦当劳。”“耶!”我大声喊。突然,我凉凉的耳朵,居然“热”了起来。既又吃到了饺子,还让耳朵“热”了起来,真是一举两得。冬至吃饺子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传统文化中剪纸是一项少不了的,只要有一点剪纸技术,有剪刀和纸,什么都能剪出来。我试了试,真的什么都能剪出来,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兔子、房子……

茶也是传统文化之一,中国最有名的茶是龙井茶,铁观音……

春联也是春节家家户户必贴的,听说“福”倒着贴是表示福来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传统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爱这些传统文化,更爱我们的国家。

我介绍了这么多传统文化知识,你也用一段通顺的话来说说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吧!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阀,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等等。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庆贺。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幅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读的先生,一看他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戏剧等等,我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呀!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2.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3.最简单漂亮的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

第2篇

一、写字教学的现状

学生们为什么如此忽视写字呢?究其原因,我想有如下几点:

第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中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少纸、无纸时代。现在的小孩子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输入法,快捷简便,至少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

第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写字课。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的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

第三,应试教育的弊端。满堂灌的教学、铺天盖地的题海压得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正正规规写字,认认真真写好字,于是为了完成任务,字就越画越乱,至于出现个别错别字就更难免了。

第四,缺乏专业教师。大部分学校都有由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蜻蜓点水式的带过,而无具体的落实,有部分教师虽然落实,但又限于自身水平,不能给学生以有力的指导。

第五,是“无本、无序”的问题。“现行的新课程教材,对于写字教学内容的编写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课本几乎无法作为写字教学的凭借。

二、对初中写字教学的建议

首先必须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即便是课堂上没有时间,课后老师也一定要保障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写字的辅导,写字必须是在教师的耐心指导,及时检查,及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从目前的初中写字教学来看,我觉得应该加强第一、二学段的落实,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作为学校的领导也好,教师也好,应该从只重视知识、中重视成绩转变到重视实际能力,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从育人成才的高度,充分意识到书写规范汉字对于祖国建设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意识到写字教学也是素质教育。

2、以身作则,率先规范。在学校里,教师的字棒与不棒,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态度和热情。因为学生天生喜欢模仿,教师常常是学生的重要模仿对象,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要让学生写规范字,首先自己就要注重写字,写好字,些规范字。

3、开设课堂,正规训练。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学校应该把写字教学纳入到学校整个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写字课,做到有专门的教材,有专门的教师,有正规的作业,有等级的测试。

4、营造氛围,深入人心。校园是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校园内的标语、标牌,学校的出版物、文件、宣传材料以及板报、宣传栏等,用字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规范美观的标语,办活泼新颖的板报,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而使语音文字规范意识深入人心。

5、开展活动,熏陶提高。学校要积极开展活动,如学校成立书法课外活动小组,每周定期进行规范汉字的辅导和训练;参观书法展,让学生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的书法热情。此外,还可以开展学生办手抄报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6、依法落实,加强考核。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能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汉字”。要真正落实这一要求,必然要在考试中体现。近年来,各地中考纷纷加强了对书写的要求,甚至还设置了书写题,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的书写,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导向,也应该是发展的方向,从中可以看出书写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河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不断增强全校师生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意识与法制意识,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二、宣传主题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活动时间与项目

(一)活动时间:2012年9月10日起

(二)活动安排

根据县教委、县语委关于开展第15届推普周活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推普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宣传工作

根据2012年推普周的宣传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板报、报刊、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宣传工具按照《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河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不断增强全院师生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意识与法制意识,在学校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工作的宣传环境。

2、举办一次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3、举办“中华诵?2012经典诵读大赛”

此项普通话比赛要求全校学生参加,旨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树立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意识。比赛内容为经典中华诗文或庆祝祖国63周年。该活动具体安排和要求见《西位明德小学关于举办2012年普通话朗读比赛的通知》。

4、结合高年级学生的普通话测试和诵读比赛组织一系列讲座、名家精彩片段欣赏。

5、 “啄木鸟”活动

此项活动分两部分:⑴由校团委与西位村街道团委联合开展街道、社区用语用字检查活动,学校组织若干“啄木鸟”小分队在街道团委的带领下到相关街道、社区检查。此项活动能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让小学生学会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为社会服务。具体安排将由两家单位团委协商决定。

⑵组织校园用字用语集中检查、整治活动。

6、组织庆国庆63周年专题小报评比活动

此项活动将以手抄报或板报制作为载体,以庆国庆63周年为主题,注重规范汉字的运用,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全校师生中的知晓率,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通过小报制作使学生更了解祖国的历史和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7、组织好参加“全国书信大赛”推普宣传素材征集、第九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等活动,着力提升全社会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班要高度重视推广普通话宣传和落实工作,认真做好推普周的各项组织工作。

2、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扎实做好今年语言文字的各项工作。各班要加强法制宣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不断增强全校师生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意识与法制意识,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语言生活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写字教学 生活情趣

一、用生活的比喻激情致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模仿力强。针对文字的抽象性及汉字书写的规律,用生活中的人、事、物、理等作比喻来阐释写字的原理,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学习写字,易接受,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拟人。人的各种形态,与字的形态,有相似之处。长横在一个字中往往是主笔,能起到平衡作用,就像人张开两条手臂,要舒展。“ 、 、 ”上点如人头,下竖如人的身体要对齐。“青”字直上紧下松,就如模特儿的身材,上身短,下身长,才显得更美。充分挖掘人类自身的形态与写字的联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在愉悦的联想中学习写字。

2、拟物。物体的形态千差万别,却有许多与汉字的笔画、形态有暗合之处,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又熟悉的物体作比喻,形象易懂。如:长横的写法,取势左低右高,两头用笔较重,中间略上较细,恰似一座拱桥。短横,笔画较粗、短、仰,象一艘小船(图1)。长撇像象牙,长而略弯(图2);短撇像鸟嘴,短而直(图3)。捺像大刀;圆点形为背圆腹平,如同一只毛绒绒的小鸡崽儿(图4)等。同样,字的结构形态也是如此,“田、口”等字如一只碗或花盆。“伞、宁”等有字头的字如人撑着一把雨伞,上宽下窄(图7、8、9)。这样发挥生活的联想,形象好懂,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发展了思维的想象力。

3、拟理。写字中的好多抽象的原理,有时不易讲清,学生也不易理解,兴趣也不高,而运用生活中的浅易道理来解释就容易多了。逆锋起笔,如打拳先收拳,挖地先举高锄头,才能更有气势,更有力,从而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用笔的厚实有力,用语言确实解释不清。我通过让学生模有肥皂水的玻璃和干燥的桌面体会不同感觉而来领悟。用笔的快慢,如骑自行车时的刹车,要有刹有放,才能控制得更好,刹而不放要摔倒,放而不刹,下坡时就很危险。像这些用笔上的原理,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学生觉得有趣,也较易理解。

写法构成原理也同样,如讲解左右结构的字,用古人“公主与担夫争道”或现实生活中,当你在道中与人相遇而过,或同桌之间和平相处来解释。如“政”左“正”上横收短,下横改提,右长撇伸展到提下,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让学生体会到左右结构的字要互相谦让与穿插,字形才更美。

章法的构成也是如此,“横有行、纵有列”如广播操排队横竖对齐;每幅字的第一个字,如队伍排头一样重要。城市建设中,既有鳞次节比的高楼,要也有空地、绿地与广场,有疏有密,写字也是这样。

二、以生活的运用促情感

文字的产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虽然现在很多书写已被电脑所代替,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离不开书写。教师要利用各种合适的时机和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用于生活,体验成功。

1、在平时生活运用,享受成功。按照中国人传统的习俗,每逢过年或喜庆的时候都要写对联,因此,我每年寒假的当然作业为自家或亲戚朋友写春联。其中最多的一个同学一个寒假写了50多对春联,这还用另外布置书写作业吗?还组织学生给社区、敬老院或上街义写写春联、标语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充满生活情调中,得到锻炼,提高书写水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营造书法环境,培育习书乐趣。利用班级这个小集体环境,开展班级书法小竞赛,设立班级书法展示角,举办班级优秀作业、板报、手抄报展等形式把书法溶入平时学习中,营造班级书法文化。利用校园礼堂、橱窗、过道走廊等公共场所和书画专用教室,及校园网络、校报班刊等固定宣传平台,展示本校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让整个校园无处不浸润在书法的熏陶之中。

三、借生活的故事明情理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书法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书法小故事,每个书法故事的背后都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着一种时代生活气息。是教师书法教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书法是抽象的艺术,书法学习是很多时候显得枯燥无味。而在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却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智永练字四十年不下楼”、“张芝临池,池水尽墨”、“王羲之山阴换白鹅”、“王羲之以墨当酱”……历代书家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学生是很喜欢的。听了之后会眉飞色舞,而故事中却蕴含有浓郁而丰富的知识与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倾听动人的故事,在不经意间领悟情理及人文知识,其教育效果会更佳。如:“智永练字四十年不下楼”让学生领会书法家刻苦学习的精神,每件事的成功都离不开坚强的毅力。“王羲之以墨当酱”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学习要全神贯注才能学好。

还有同学、老师本人的练字趣事,更贴近学生的心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是崇高伟大的,字写的好的同学是他们向往的,用他们的生活中练字故事教育学生,学生能更信服、更真实,觉得自己也能写好字也不遥远。

四、用生活的言行传情意

现代教育更注重教师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而教师的言行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用亲切自然的教师语言、关切的行动,生活式的交流,拉近师生生活的距离,显得平易近人。如:坐到学生座位上示范书写 ,手把手的扶写,学生评老师的字、学生互评等心灵近距离的接触行动,学生则会“亲其人,信其道”,信服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学。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除了如前所述用生动的比喻教学语言外,还可编一些饶有生活情趣的顺口溜或儿歌。如竖弯钩,“勃儿斜,弯后平,尾儿翘,像白鹅,浮水面儿”。易记,易理解,也很有兴趣,对写好竖弯钩起了促进作用。

五、用生活的方式感情怀

打破常规,改变通常课堂教学一张讲台,四排座位,师生的活动区域较固定的模式。把桌子围起来,三五成群,如同聊天的座位形式,便于师生交流,便于教师示范,便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写字好的同学的指导示范与管理作用,充当小组小老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样拉近了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融为一体,也淡化了课堂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随意性,充满生活的意味,学生乐于在这种情境中学习。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开展写字教学。参观书法展、风景名胜地的题字,学生情趣盎然,期间穿插教学,讲解知识,分析用笔,体验汉字的美感。适当参加书法比赛,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知其不足,然后更加努力。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中国汉字魅力与用途,激发学生对写字的热爱,也让学生的心情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放松,这是对学生身心的陶治。

可见,充分挖掘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艺术规律,利用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事物现象,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让写字教学在充满情趣中开展,将大大提高写字教学效果。

(江山市实验小学 浙江衢州)

参考文献:

第5篇

我们五年级元宵节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了解“元宵节”

学生方面:提前布置学生,借助寒假利用电脑,让学生围绕“元宵节”的主题,提出你想知道元宵节的哪些知识?可以上网收集资料,也可以问问社区的爷爷奶奶们。

教师方面: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有关春联知识、灯谜知识和元宵灯制作方法的专题辅导讲座,学校可以让学生到电脑房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培养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1.学生就元宵节活动,围绕元宵节,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联系学习搜集资料,如:元宵节的来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元宵节的民俗,过元宵节的传统等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最后制作设计一份手抄报。春节开学第二周后三——六年级每班交了五份,学校进行了评比。学校评选出了吴凌云、刘宇遥等20个优秀制作者。

2.元宵节学生动手自己制作了灯谜、元宵灯作品,开学后举办了猜灯谜活动;利用元宵佳节这个契机,我们开展了“元宵灯谜会”、“七彩元宵节”系列活动,营造节日气氛,丰富传统佳节的内涵,拓宽学习途径,培养走进生活学习的意识。教师讲授字谜的创作方法、原则,为元宵灯谜会做准备。 元宵灯谜会开始之前,学生广泛搜集了上百条灯谜,经过筛选确定比赛试题,以班级的形式展开猜谜竞赛,学生热情高涨,在快乐中体会到汉字的魅力,灯谜会还特设了学生 自创灯谜竞猜环节,学以致用,最后评选“最佳自创灯谜奖”,获奖同学兴奋不已,也增进了大家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兴趣。

此次活动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也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幼儿园也举行了隆重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早在几天前,小朋友们就把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的花灯带到了幼儿园,悬挂在教室里,每个班都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息。

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我们中班为孩子设计安排了三节课程《元宵节的来历》、《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孩子已经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要点花灯、吃汤圆,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元宵节的花灯图片、做元宵、吃元宵、闹花灯的热闹场景图片,让孩子认识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各种有关元宵节的的神话故事,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吃元宵等等。

活动二:《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这两节课程都是讲述有关花灯的内容,通过各种花灯以及收集的图片,孩子们对花灯的兴趣已经非常高涨,抬头就能看到谜条,伸手就能摸到花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对儿歌《花灯谣》和歌曲《大家来看灯》掌握的起来不是很困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记住内容,我们把所有歌词里面的花灯全部画在黑板上,用图片的方式增加孩子们的记忆。

下午我园还开展了"赏花灯、猜灯谜"活动,下午3点半活动在欢快喜庆的音乐声中准时开始,老师们把幼儿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到各班接走孩子,带着孩子一起看灯展、猜灯谜、领奖品。幼儿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活动在老师、家长、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老师们就一起商讨,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他们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灯、赏花灯、猜灯谜,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已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没有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还有些家长没有参与到我们的赏花灯活动中来,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在*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区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未成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由于领导重视,部

署周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和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学会使用压岁钱、了解民俗、文明餐桌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便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利用寒假,让学生在家读一本好书、学一首好歌、干一天家务、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内容不限)。

2、开展了“用好自己的压岁钱、争当理财小能手”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价值观。

3、假期让学生自主的了解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和名族风俗,收集春联和灯谜等。

4、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使学生懂得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推广餐桌文明。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传统习俗,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实处。

3、收集成果,集中表彰。学校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将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上交大队部,由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选出优秀作品。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孩子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内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根据*文明(*)3号《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和参与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意义 理论依据 内容选择 编排与呈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语文活动的设计和展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和已掌握的各科知识,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验,获得能力,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教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科教学,也就是说,在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前,我国古代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古代的《三字经》、《千字文》等识字教材除了教学生识字以外,还涵摄了历史地理、文物服器、人伦道德、科学百物等广泛内容。孔子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教育把读书识字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现在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对传统教育合理因素和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

建国后受前苏联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学科界线越来越细,过分追求语文学科本身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语文学习变成了语言研究。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走的是“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这样一条路子。语文作为交际工具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急需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只会割裂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割裂学科知识间的联系,隔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失去实践和应用价值。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开放的课程组织形式,超越了传统语文单一学科的界限,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通过先让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再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地发展。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之所在。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不言而喻。汉语言从字开始产生就体现出其综合性,汉字是音形义的综合体,由此延伸至词、句、篇。汉语运用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更是一种综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突出表现为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时空的延伸与拓展。语文作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决定了其知识涵盖面的广泛。仅小学语文教学就涉及诸如:历史、地理、天文、医学、自然、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习的内容不囿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更多的来源于社会、自然、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表现为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能力的糅合、学习方式的复合、学习效益的综合。“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生活是正文,语文课本只是注解。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正是实践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和实践体验。“实践”不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条件和基础,还是语文教育的归宿和目的。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选择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各种版本的教材都设计了“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人教版高段五、六年级每册教材都集中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安排在阅读教学课文后的练习中,结合单元专题,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则是单独成组,突破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综合为“感受读书的快乐”,大综合为“遨游汉字王国”。大综合又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有趣的汉字”,着重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建议开展的活动有:搜集和编写字谜,开展猜谜活动;查找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第二板块是“我爱你,汉字”,着重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蕴含的丰富文化。建议开展的活动有: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欣赏和学习汉字书法;通过搜集有关错别字的笑话、社会用字调查等,认识错别字造成的危害,自觉规范地使用汉字。下册小综合为“语言的艺术”,大综合为“走进信息世界”。大综合分为“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内容是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六年级上册的小综合为“歌颂祖国”,要求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开展访问参观、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收获和展示成果。大综合性学习为“轻叩诗歌的大门”,以“了解诗歌”为主题,分成“诗海拾贝”、“与诗同行”两部分,主要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动手写诗、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向母校、师友告别”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两大板块分别为“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为母校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与呈现

人教版教材在进入第三学段后,每册除继续安排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截然不同,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主题活动板块。每个板块设“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两个栏目。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按照这些建议开展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搜集,教师可以补充。由此可见,这既是一个规定了方向、有很大空间的教学单元,又是一个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性的语文活动。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板块一,安排了有关信息传递方式及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五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不同,就作用而言,在于提供信息,介绍相关资料。板块二,安排了两篇不同类型的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其作用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研究报告的范文,使学生能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知道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最后,还对今后如何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可行建议。

人教版教材除设置大、小综合性学习外,高段每册还保留了中、低段“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栏目。“展示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

北师大版教材则通过每个单元的“语文天地”和“综合学习”中的“初显身手”栏目,建议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高段活动的主题(内容)包括表演、收集资料或图片、办板报、办联欢会、开玩具交易会、办展板、手抄报、做天气统计图、采访或访问、调查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学中除了学习专题和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外,对于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学生都有相当大的自。综合性学习从各地教师的自发性尝试,进入国家课程的规范性实施;从以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课堂教学的领域。其目的主要是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如人教版五上“遨游汉字王国”,编者在设计这些以文化奠基为线索的开放单元时,必须考虑这样的单元是否具备让学生学习识字、阅读、习作的材料,是否提供含有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可能,是否适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习得学习方法等。开放性单元没有主体课文,为教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空间和展开思路。同时,开放性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集中体现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运用密切联系的特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思维活动日渐丰富,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更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从学生年龄、兴趣、爱好和时代要求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小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题方案,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第1版.

[2]陈志强.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新探[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09).

第7篇

大丰市实验小学XX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等各项工作的力度。通过狠抓落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广大师生的推普意识,提高普通话水平,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XX年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简要总结

一、健全推普机构,组织形式多样。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已成为现代文明教育的重要标志。我校把规范用字用语工作纳入到创建文明单位,争创品牌学校的具体工作中,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陈慧君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层以上干部任组员,并配备多名教师为督导员、每班一名学生为推普员,使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逐层深入,没有出现推普工作的盲点,真正使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全校整体形成一纵一横、相互交叉的层级管理网络(一纵: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中层机构——语文教研组——其他各教研组——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一横: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少先队——各年级班主任——各班),一级对一级,自上而下,确保了这项工作能长期坚持,收到实效。

二、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依据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法规,我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制度、条例,明确提出:普通话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达标与评聘相结合。学校每学年划拨专项经费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党支部也将语言文字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教导处、大队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使得推普工作不但在总体计划中有所体现,而且还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在学生常规管理制度中、学生评优工作中,在教职员工考核制度及教职工评选先进等各项制度中都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落实。学校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建章立制,实行了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正是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了校园语言。

三、工作措施得当,活动贯穿始终。

1、加大了宣传力度。

为更卓有成效地实施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我校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校语言文字宣传工作共分了四大版块,即:校园开放版块;办公行政版块;教室学生版块;视听专题版块。我校通过在学校教学楼墙面悬挂了语言文字宣传牌,在橱窗内张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广告,使每一位进入校园开放领域的学生和教师都耳濡目染,形成了校园开放版块;在办公行政区域内营造要求大家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形成办公行政版块;在教室内由学生自主发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人人动口说普通话,人人动手制作文字规范的手抄报,并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班级特色宣传,让学生自我引导,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普通话不得不说、规范字不得不写、我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光荣的教室学生版块;语言文字工作组成员,以国旗下讲话和致全校师生倡议书的形式,宣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主持人字正腔圆的主持,各班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使用规范字的互相督促,在视听两方面加大了宣传。同时积极推行了“推普周”,除学校悬挂宣传横幅、出学生手抄报外,还在语文组教师及推普员的指导下,开展“文明”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的宣传活动。今年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以此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专栏橱窗、开晨会、主题班会,出墙报、教师两笔字比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卷、学生“啄木鸟”行动——调查用字情况、在育红广场举办推普宣传现场活动等形式在校园内、外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对发现的不规范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清理,清除了校园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在学校网站、广播站播出推普口号和推普专

栏节目,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如:“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普通话——成长岁月的好伙伴”,“说普通话,迎四方来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我当家庭推普员”,“人人都讲普通话,争当文明小公民” 等。各班利用周五班会课时间开展了讲普通话、用规范语言的主题活动,无论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还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做了积极而充分的准备,或朗诵或比赛,形式多样。各班的主题为“请听我说”、“小小展示台”、“让我们走进普通话”、“规范语言从我做起”、“学说普通话做文明少年”、“你说我说大家说”、“人人都讲普通话”、“最动听(美)的声音”、“普通话赛赛赛”等各具特色。总之,XX年9 月宣传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推普舆论氛围,增强了同学们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师生的好评,在校内掀起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潮。

2、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日常渗透。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校长带头讲普通话,带头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都在二级乙等以上)。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坚持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评估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坚持师生学习、集体活动必须使用普通话。对少数带地方口音讲课和板书用字不规范的教师提出意见,帮助改进。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登录一次语言文字类网站,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的信息化程度。

从XX年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综合素质大赛。比赛分为上课、说课、钢笔字、粉笔字比赛、知识竞赛、课外沙龙风采等多个项目,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其中,精彩一课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普通话比赛。上课的青年教师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的讲授,大方、从容、亲和力十足的教态,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体现了青年教师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普通话水平;中老年教师采用多媒体说课。他们以生动形象、风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一展风采。硬笔字的比赛又分为钢笔字和粉笔字。赛前,学校对老师们的两项字体进行摸底,并分配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经过两个月和一个暑假的艰苦训练,9月进行比赛。老师们个个沉着应战,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钢笔字,又赛粉笔字。很有热情、很带干劲。课外沙龙风采则主要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代教学观念、奉献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老师们个个才思敏捷、谈笑风生,普通话里流露出对所从事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关注,对人生高尚价值追求的坚定执着。通过此次活动在教师中掀起了讲好普通话的热潮。

为了提高全校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推动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还定期举办有师生参与的语文活动:走廊贴上了同学们办的小报;“文化长廊”让人欣喜;教室里有同学们的袖珍杂志展;操场上到处是师生们排练的自创、自编、自练、自演童话剧、课本剧以及小品的场面,给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同学之间还举行了读书交流会和书画、硬笔书法等比赛。定期进行学生写字考核,全校学生人人参加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编小报、相声、小品表演、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了创作的快乐,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将那些普通话使用标准、优秀的学生作为全校升旗仪式演讲、主持的最佳人选。丰富有效的活动,已成为校园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3、常抓校本培训,提高普通话测试达标率。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和规范字训练。除了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外,学校还统一购买了普通话培训书籍、资料发放到教师手中,充分发掘语文教师和部分中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优势,发挥他们的推普骨干作用,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利用教学主渠道,在课堂中增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举办类似沙龙似的活动,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负责全校师生语言文字宣传教育;针对师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咨询指导,从而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

XX年——XX年间,我校积极组织了教师普通话培训,截至XX年10月,我校参加普通话培训的教职工比例为 100 %,其中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 98%。

通过

集中宣传和扎实的活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校园里讲普通话已蔚然成风,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生活语言,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XX年底,我校被盐城市教育局确认为“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中央制定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认真抓好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工作,为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再上一新台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8篇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融通

儿童对于生活、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追问欲望,综合性学习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学习需要空间,只有建构适度的学习空间,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需求。拓宽语文教学天地,给学生语文学习一片自由的天空,教师得突破语文课堂的封闭性,教学的局限性。

例:当前,广告、标语中的不规范文字及错别字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范文字,呵护民族文化,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好主题。教师引领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语文实践活动,将学习活动安排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集思广益,拟定调查方案。

第二步,分组调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将班上同学分为若干组,到大街上去捉一捉错别字。

第三步,呈现调查结果。各组均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然后全班交流,并对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进行讨论,相互借鉴优点。

第四步,汇总全班意见,形成总的报告,对规范文字,呵护民族文化提出意见。

整个学习活动自始自终完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通过合作进行实施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研究探讨、分工合作、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研究性活动,获得了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亲身体验。这比教师在课堂上口头说教,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三遍五遍地订正错别字,效果要好得多。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多样性活动融通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须拆除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班队课、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磨合,建构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文本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

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学习应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当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中的问题,社会中的问题,与自然人文构成密切的联系,形成有机的整合。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选择与设计既要注重整合,又要充分尊重文本,亲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直接知识经验。学完《瀑布的葬礼》后,我让学生谈体会和感想,并以公益用语的形式来体现环保意识。由于学生刚学过公益用语,对设计的要求比较清楚,况且现在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的依托,因此对完成这项任务很感兴趣。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自主进行探索和研究,由组长记录探索研究的成果。在交流时,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设计了各种各样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益用语。在评价时,学生采取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时,说出设计意图,评价别人时,先肯定其优点,再提出修改意见。被大家公认为好的公益用语写在黑板上,读一读,记一记。在本周的班队会上,班干部自发组织大家开展了“水,生命之源”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有手抄报的展览,有知识竞赛,有小品、诗朗诵等。由于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丰富了人文素养,使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关注生存中的问题。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教育资源内涵融通

学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优势。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社区、学校、家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可以生成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使生活的意义,优秀的文化,人文精神和谐地融入语文综合学习过程,使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体现生活性,文化性,人文性。我们的家乡(江南七都)可谓人杰地灵,“小桥、流水、人家”是本土的真实写照。就本土的的桥而言,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一份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几百座千姿百态的石桥构成家乡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色,它成为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此,同学们对家乡的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察调查家乡的桥的同时,收集古今中外各种造型,结构不同的桥,由家乡文化走进民族文化,由传统文化走进现代文化,由了解桥解读桥,走进桥的创想中,创意中,由桥的研究过程体验,走进崇高的人文境界。以下是解读家乡的桥的简单方案。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1.开设专题课。

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解读家乡桥与历史、桥与文化、桥与生活、桥与家乡建设的关系。

2.自由组合选定研究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组合,选定自己要研究的一座桥,一般是家附近的,并写好研究报告:关于桥的历史,桥的作用,人们对桥的保护。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1.查阅资料:去图书馆、阅览室、上网查找写桥的诗、桥的图画、桥楹等有关资料。

2.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老人,调查建桥史、有关桥的民间传说,以及目前人们的护桥状况。

3.实地观察:桥的外观、桥的流量、古桥在今天的作用。

4.资料积累:填写研究记录表,拍摄照片。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研究记录、撰写小论文《家乡的×××桥》

第四阶段: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交流小论文。

2.举办古桥摄影展。

3.展示填写好的研究记录表。

第9篇

一、语言障碍。

英语课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别于汉字学课,学生无论在听说还是读写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麻烦。由于学生的基础参次不齐,对语言的悟性差异较大,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学生就会听不懂,说不出,而老师又不理解他们,对他们压制,嘲笑,甚至棍棒相加,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恐惧、紧张、烦躁和抵触心理。假如教师不采取相应措施,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害怕,讨厌上英语课,跟老师赌气,并发展成不听课,不交作业,甚至怨恨老师。

二、心理障碍。

由于学生语言领悟力和表现欲的不同,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总觉得其他同学的语言基础比自己好。在讲英语或是回答问题时,左顾右盼,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语音语调难听,怕同学笑话。担心自己读错或是回答错误,怕老师不高兴,因此他们回答时声音很小或不回答。他们上课不敢提问,不敢回答问题。

从以上的现象不难看出,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之所以产生这么多情感障碍,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教师以及师生关系、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略。怎样消除学生学习英语中的情感障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中学生来说,抽象的讲解是乏味的,枯燥的。那么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样不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记忆较持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旦有了进步,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消除它学习英语的情感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拟创设真实情景,消除灌输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紧张焦。学习要学以致用,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学习英语就是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学生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情景,积极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兴趣,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除了实物创设情景,还可以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电脑等组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适当到语音室上课,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语言氛围。

2、设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搞好教室布置、设英语角、定期出好板报和手抄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介绍补充读物等,提高听说能力,开阔视界,培养兴趣;收集和展览英语图片、标记、广告和物品的说明书,说明英语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让他们感觉到学好英语是升学所需、成才所需、工作所需,它更是一个人的素质所需,使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动机。

3、挖掘教材趣味性,兼顾背景知识教学。

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交际功能;二、文化渗入。教材内容中有不少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材料,另外还有大量关于人类面临的热点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能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渴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背景知识即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鼓励学生在课内认真学习,课外补充完善所学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教师可组织适当的竞赛、课外阅读、英语角、英语板报等活动形式。

二、热爱学生,培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消除情感障碍的重要条件,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有热爱他人并愿意接受别人喜爱的倾向。如果每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容易使他们产生积极学习英语的动机,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充满自信。古人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尊敬,信任老师,他自然就会认真地听课,自然会对老师所教学科感兴趣。如果教师动辙对学生讥讽嘲笑,粗预,他们就会反感,继而对老师所教学科感到厌倦,谈何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孩子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三、培养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第10篇

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摆在重要工作位置,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责任到位,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

主抓德育校长带领大队辅导员、各中层领导和各班主任一起,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之首,全校师生形成了德育共识。

二、从师德师风入手,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学校鼓励学科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人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深厚的影响,就要从自身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言传身教,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为此,要求教师们按照师德师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号召全体教师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学校还制定了德育工作制度,根据教师们的实际工作,班子成员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考核细则,每月月底按照德育工作考核细则,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为教师们打出公平、合理的考核分数,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顺利开展。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学校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形成了教学楼内处处都有育人的氛围。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课间规范》、学生展示版等,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在全市人大和教育局调研工作中,教师们的出色技艺,学校里的走廊文化和严谨的教风,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认可。

三、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达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

为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园风貌,我们学校除了定期开展升国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大力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学生养成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同学们的言谈举止,加强文明礼仪的修养,引导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一)大队部具体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养成教育

1.组建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城子河小学养成教育考评制度》。

2.召开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班队会上结合我校编写的《好习惯伴我成长》手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3.编写录制了我校的《养成教育铃声》,针对不同的时间段提示同学们加强各项良好习惯的养成,得到上级领导与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4.营造氛围,形成风气。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养成教育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事迹,从而在校园内营造氛围,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风气。

5.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通过手抄报的评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6.由少先队组织创编了“养成教育儿歌”,每周更换内容,这种在课间随拍随读的形式,让同学们在玩乐中了解并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7.我们举行了《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的活动,并在新学期伊始进行了总结表彰。

8.从细节入手,开展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让妈妈露笑脸”贺卡设计大赛;六一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全校师生的书画展;“爱我家乡诗歌创作大赛”;乐器进课堂;每日写好一个汉字等活动的开展有力的推动了学生们各项好习惯的养成。

9.从细节入手,开展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让妈妈露笑脸”贺卡设计大赛;六一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全校师生的书画展;“爱我家乡诗歌创作大赛”;乐器进课堂;每日写好一个汉字等活动的开展有力的推动了学生们各项好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阵地主要结合好习惯开展德育教育

1.整理学具书包工作:

进入十月份,学生们整理学具书包的工作,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个别班级,像一年一班的学具摆放十分整齐。要想全校都达到整齐、工整还需要继续努力。

2.读书写字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鸡西市教育局关于读书活动的有关精神,学校在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朗读比赛。为了保证活动顺利的开展,每班选出了两名选手,按照朗读比赛的要求参加抽签,然后按照所抽的内容进行现场朗读。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是贺雨楠和沈文浩,他们能声音洪亮、有感情、流利的把文章内容朗读出来,为全校同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学校写字工作上,除了定期的作业检查和作业展之外,在每学期还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写字比赛,学生们在活动中能按照规定的时间,正确、规范地写出大屏幕上打出的字。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正确的书写姿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书写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一分钟演讲工作:

各个班级一分钟演讲工作,在学校制定的演讲方案的基础上,在每学期进行一个月的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了学生们的才能。学生们有序的进行演讲,以及在演讲中展现出来的演讲能力,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一分钟演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一分钟口算工作:

学校制定的课前口算要求,各个班级都能做到认真遵守,并能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每周的口算内容学生们做到了熟练程度。各班养成了数学课前口算练习的习惯。各个班级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口算练习,如开火车、夺红旗等,使各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示范生”活动的开展掀起校园“文明・规范”实践

为了树立学生身边学习的榜样,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在学期初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示范生”的评选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广播台、诗朗诵、故事会、知识竞赛、对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讲析,帮助学生了解规范内容,明白规范要求,提出人人争当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生的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良好文明意识,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一个文明小学生的要求,通过评选、表彰,使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和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在文体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

1.每日一歌(曲):

学校结合各个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拿出了年级的读书时间轻音乐曲目,同时在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播放。在学生的午休时间,播放世界名曲,并做了曲目介绍,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青雀,陶冶了学生的音乐性情。学年学生的必会曲目达标率达到了85。学校还为学生们开设了葫芦丝乐器二课,提高了学生们对乐器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学校还在每学年度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歌唱比赛,让师生们在歌唱比赛中进一步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学校的舞蹈和二课中的葫芦丝和竖笛也得到了市、区领导们的高度评价。

2.一项体育技能:

在学校制定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年的学生跳绳的达标标准,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师生跳绳比赛,校长亲自带头参加。首先以学年为单位进行跳绳比赛,选出优秀选手。最后这些各班的优秀选手代表班级参加全校的跳绳比赛。各班级的学生参赛的热情极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苦练,跳绳比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项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五)在家校共建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向家长展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展示师生风采,创设和谐育人的氛围。

1.学校在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月活动,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赢得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丰收。学校于学期初组织了家校共建活动,通过班主任与家长间的互动和家长与学校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家校共建活动。

2.在家校共建活动中,我们做到了: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用我们的诚意尽心为家长,学生服务。各班班主任老师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开放日活动,争取全体家长按时到校参与活动。全校要认真做好了准备工作,彻底打扫室内外卫生,精心布置班级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对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教育。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发挥团队精神,积极研讨,力求每一节课优质高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注重新课改理念的渗透。活动当天,全体教师、学生着校服。全体教师微笑迎客,做好引导及服务工作;耐心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按时收集了学校统一发放的信息反馈表,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各班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做了活动总结。

3.家长到校参加活动程序及安排

(1)7:30家长到校、签到。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2)第一、二、节课家长进课堂听课。

(3)间操时间参观大课间。

(4)第三节课参观学生书画作品、校园走廊文化建设。负责人: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

(5)第四节课汇报介绍学生校学习情况。负责人: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

(6)11:30活动结束,收取家长意见反馈单。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月和家校共建活动,让家长亲身经历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走近了孩子,倾听了心声;走进了教室,关注了教育;走进了学校,参与了评价,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4.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家务劳动养成教育活动:

(1)每天一次家务劳动:

经过学校、家长的配合,学生们的家务劳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增进孩子们做家务的信心,也为了对学生们现有的家务能力给予肯定,我们发动了家长同志们的配合。让他们在家里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做家务。

(2)学校在每学期的养成教育系列班会中以家务劳动为主题开展活动,有的班级进行拌凉菜比赛,有的班级叠衣服比赛,有的班级班级钉扣子比赛,有的班级封衣物比赛,各种各样的家务竞赛,让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以赛促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家务劳动锻炼和学习,增强孩子们的家务劳动意识和能力。

(3)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与学期中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家务劳动比赛。参加竞赛的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年级的要求完成家务劳动的内容。有点学生能在一分钟之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钉补衣扣的任务,超出了大家的预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平时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

如今的孩子们,不单单是会说家务,基本上按照学校制定的年级家务标准,履行自己的做家务职责。此项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六)在关工委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

按照关工委工作的要求,在学生中具体的开展了读书活动。

①积极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2012年“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主题是《理想点亮生命》,我校响应上级号召,共订阅读本100本,利用班队会和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认真阅读《颂歌献给党》活动读本。

②开展“互助”活动,关爱弱势群体

我校和爱心人士一起,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送温暖,为贫困生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了关爱的春雨。学校为贫困的孩子建立档案,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学校领导能关贫困生和留守儿童。为了响应区妇联情系留守儿童爱心图书漂流活动,我校积极组织教师捐一本书、奉献一颗爱心、传递一份温暖,全体教师共捐书196本。关爱留守儿童,建立亲情档案。结合助残日,开展一系列助残活动。我校残疾学生、白杨、隋雨楠,身患重病经常外出救治家庭困难,为了保证该学生能在普通教学班中学有所得,促进他们正常乃至超常的发展,以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对自己充满信心,全体任课教师能关心、爱护她。能对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神。同时多方为其筹措资金每人获500元资助。我校有15名女童受春雷桥金夫人皮草救助,每人获得300元,区民政为我校隋雨楠、李俊岩各救助300元,区工商局为我校学生捐本合人民币300元。

③把握优势,真正发挥五老、十大员作用。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重视发挥老同志特殊作用有利于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共有“五老”人员5人、其中“十大员”4人。为了发挥“五老”、“十大员”的作用。我校举办了《缅怀先烈继承革命》的活动,聘请教育局主抓关工委的刘老师和五老人员邱爷爷参加了活动,会上邱爷爷为学生形象进行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④配合学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本学期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传授家长育子经验。

五月份和十月份我校在多功能教室分别举办了“巡回龙江――绿荫行动”家庭教育报告现场会和《做成功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成才素质》专题报告,80多名家长参加了报告会。

⑤与“爱心背书客”联谊,共为学生捐得课外读物100本,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四、在法制安全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1.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普及了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2.每学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达到了以赛促练的目的。

第11篇

一、“兴才教育”办学思想传承百年兴国之志

我校“兴才教育”的特色定位扎根于学校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里,并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何剑吴老校长高瞻远瞩,鼓励南武学子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号召他们以渊博的学识和强壮的体魄武装自己,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一代代南武人继往开来,传承兴国之志,为振兴祖国而发奋图强。

传承着优秀的历史精神,我校提炼出了“兴才教育”的办学思想,即“传承兴国之志,培养时代英才”。“兴”乃传承兴国之志,兴国之志在少年,南武小学倡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报效祖国。南武精神始终倡导的是一种心系家国的情怀,这是由一百年前的时代特征决定的,时至今日,建设现代化社会同样需要兴国之志,只有从小树立了远大志向,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成为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才”乃培育时代英才,南武教师以培育英才为己任,以培育英才为乐事,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诸葛亮《诫子书》曾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语强调了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它是成就学业的动力和成才的先决条件。我校“兴才教育”的办学思想倡导学生树立高远之志,高远之志如同一盏明灯,引领他们学习本领、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兴才教育”也强调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培养适应时展的有用之才,并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如今,我们要以“兴才教育”为指引,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学校的管理、教学改革和特色课程的创建,从而增强实力,打造属于南武实验小学的学校品牌。

二、“崇文尚武,砺志立人”办学理念焕发生机

“崇文尚武”一百年来一直是南武精神的内核,我校“兴才教育”办学思想正是立足于“崇文尚武”的传统精神之上,并以“崇文尚武”作为教育的手段。“崇文”即崇尚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其中包含智育、美育及礼仪教育等内容,既囊括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也吸收了当今世界的优秀文化知识。“尚武”即崇尚武艺,这是一百年前的解读,而新时代赋予“尚武”更丰富的教育内涵,体格强健、充满活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是对“尚武”精神的丰富和延伸,它融合了德育、体育、劳育等育人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尚武”的形式多样,包括武术、舞狮及各类体育项目,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坚忍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内在诉求与一百年前一脉相承。“崇文”和“尚武”是我校践行“兴才教育”办学思想的两条并行的主线。

围绕“兴才教育”的思想,我校对社会所需人才展开了思考。当代少年儿童的各方面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性格脆弱、承受能力不强的问题。培养学生刻苦好学、坚韧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时代的迫切呼唤。我校响应时代的呼唤提出了“砺志立人”的育人目标,“砺志”即继承发扬南武精神,帮助学生磨砺心志、锻造品格,使其成为有高远志向、能为国效力的有用之才;“立人”即立身为人,包括品格、才学、体魄等方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成长与进步,为今后实现人生价值和报效祖国做好准备。“崇文尚武”是育人手段,“砺志立人”是育人目标,两种理念与时代精神的步调一致,是我校的重要价值理念。

我校传承历史,继往开来,把握“创建特色学校”的发展机遇,走“兴才教育”的特色之路,秉承“崇文尚武,砺志立人”的办学理念,我们相信,学校必然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君子风骨”特色项目承载“兴才教育”特色主题

我校围绕“兴才教育”的特色主题,以“崇文尚武,砺志立人”为办学理念,创建了“品格如梅”“学识如兰”“体魄如竹”“才艺如菊”四个特色项目,扎实推进特色办学。“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高雅淡泊的气质为世人所喜爱,成为高尚、自强、刚毅、自信、品才兼达的象征。“梅兰竹菊”的风骨气质与我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我校正是要培养志远、德高、才丰、体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品格如梅”特色项目

梅,高洁坚忍,傲雪盛放,有着顽强的品格和执着的信念。有感于梅的精神象征,我校找到了梅的品质与德育的契合点,即培养学生坚毅、勇敢、承担、奉献的品质,胸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因此,“品格如梅”的特色项目围绕德育展开,开展“习字练品”特色课程和“书香校园”活动。

书法艺术不仅是“技”,更是“道”,我校通过推行书法艺术希望达到陶冶性情、修养品德的育人目的。学生每天午间习字,结合《书道育人》和《静心习字》两种校本教材,由专任教师进班指导,每周评选并表彰“书法之星”,优秀的书法作品在学校橱窗展示。学生在日常习字中修养了身心,感悟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有助于学校实现“立德品自高”的育人目标。

此外,我校还开展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办手抄报、书香系列(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评比、演讲、经典故事舞台剧、征文和诗文朗诵比赛。在校门旁边的崇文长廊设置了“流动读书吧”,还有教学楼里的“日阅室”(图书室),为师生提供了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旨在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沐浴“崇文”之风,书香四溢。

2.“学识如兰”特色项目

兰,素雅而恬静,自信而幽香。兰的气质能够让人联想到一种求学的态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学习者用心领悟,只有耐得住寂寞并静心钻研才能收获满腹书香,正如兰的气质一般。因此,我校围绕智育推出“学识如兰”的特色项目,开展“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和“艺术赏评”活动。

学校在每天晨会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分级分班诵读校本教材《与经典同行》,每逢周一由各年级轮流展示国学经典诵读成果,并穿行汉字听写大会及“故事大王争霸赛”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学生在国学经典中耳濡目染,吸收历史、文学、哲学的养分,这正体现了“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也符合我校“立学才自丰”的育人目标。

“艺术赏评”活动包括文学、美术和音乐三大范畴,师生共同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评价,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提升审美情趣。由于每个人的个体经验及知识都有差异,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独特感受,并互相交流。此活动以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符合我校所倡导的“群学乐学”的学习风尚。

3.“体魄如竹”特色项目

竹,生命力旺盛,环境适应性强,质地刚柔并重,与“体育”“劳育”有相通之处。“体魄如竹”的特色项目围绕体育与劳育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刚健的体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能屈能伸的品格。此特色项目以南武拳、醒狮、游泳等为核心,并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旨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翠竹精神。

南武拳是我校推广的一套拳术,它以太极拳为主,糅合其他拳术的部分精华,是一种锻炼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南武拳》是这套拳术的校本教材,此教材遵循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规律,旨在通过套路与技击的运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整套拳分为低、中、高三大板块,学生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练习,主要利用大课间、体育课以及社团活动的时间练习。

醒狮是我校的一项传统体艺特色活动,它集武术、体操、杂技、舞蹈、表演于一身,技艺高超,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我校开创了醒狮社团,以“宏扬中华文化精髓,发扬醒狮武术精神”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强健之魄和坚韧之志,同时也体现了我校的尚武之风。学校还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指导学生的训练,每逢开展大型活动,醒狮小社团的表演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我校要求每名学生都有一项体育特长,如跳绳、游泳,旨在培养身强体健、心理健康的南武人,实现“立身体自健”的育人目标。

4.“才艺如菊”特色项目

绽放,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拘一格,如人的才艺多样而丰富。我校提倡“文武兼达”,倡导学生的多才多艺和多元发展,努力实现“美育”目标。“才艺如菊”的特色项目围绕美育展开。

为了鼓励学生发展才艺和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共开设三十多个社团,将社团分为“崇文”“尚武”“艺术”三大板块。“崇文”板块包括小主持人社、书法社、象棋社、围棋社,“尚武”板块包括游泳社、武术社、醒狮社、田径社、篮球社、羽毛球社、跳绳社,“艺术”板块包括葫芦丝演奏社、二胡演奏社、高胡演奏社、笛子演奏社、琵琶演奏社、古筝演奏社、扬琴演奏社、打击乐演奏社、大提琴演奏社、模型社、拉丁舞社、舞蹈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社团。一直以来,学生对这些社团都有着很高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学校犹如一个盛开的园,多才多艺的学生就是花园里千姿百态、争艳夺目的,赏心悦目。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