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时间:2023-05-29 18:1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第1篇

1、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2、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3、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4、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5、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6、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7、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生命的大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读题目,初步谈谈对题目的理解。(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海峡,海峡两岸和生命桥,解决对于海峡的理解。)

二、提出学习目标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教师相机引导)

2、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三、展示学习成果(基础知识展示)

1、学生读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新词。(小组内展示)

2、自主选择文中最受感动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个性展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2、提出学习目标:

(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展示学习成果(创造性展示)

1、学文悟情展示(一)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①自由谈谈感受;

②补充地震的资料,理解袭击,余震的意思。(余震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③从中你感受了一颗怎样的心?根据感受朗读句子。

⑵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地震中的青年安然无恙,但是他的家人是否平安呢?

②海峡的这头正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满怀希望,这是一个怎样的希望呢?

③现在你又看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呢?用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个句子!

⑶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你能体会到这无法预计的余震给青年带来的是什么吗?

②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③带着你的理解来读好这两个句子。

2、学文悟情展示(二)

⑴体会小钱感激李博士的原因:

过渡句: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李博士)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抓住了哪些词句?

①抓住:步履匆匆、沉着,体会不顾安危,一心救人。

②抓住:奔波、连夜,体会不顾劳累,急人所急。手术艰难,更显真情。

⑵简单介绍李博士。

⑶让我们把对李博士的感激和尊敬融入在深情的朗读中吧!(读课文第5,6自然段。)

⑷是啊,李博士用他高尚的医德,用他的爱心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学文悟情展示(三):两岸的医护人员和众多的好心人

过渡句: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⑴在小钱被确疹为白血病,急需骨髓做移植手术时。

⑵当李博士取到骨髓到为小钱做移植手术之间。

(医护人员、朋友、亲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三、激发知识冲突:

1、理解“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理解“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含义。

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演一演,写一写。

四、知识拓展延伸

你从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不知名的青年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做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台湾

提、移、救

第3篇

[HTH]一、设计理念[HT]

1.重视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中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读写训练为纬,实现读写与情感的相携共生。

[HTH]二、课时教学目标[HT]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李博士与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凭借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效果,读写结合,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HTH]三、教学重、难点[HT]

凭借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效果,读写结合,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HTH]四、教学流程[HT]

(一)关注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全班齐读课题。

2.复习文中的关键词语:白血病余震捐献骨髓得救。

3.运用上面关键词语组成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写事的文章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篇课文,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哪几段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呢?

5.小结。

(二)关注事情起因,学习文章开头的写法,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学习1―2段)

1.品读文章开头的写法(学习第1段)。

(1)作者是怎样写文章开头的?

(出示第1段)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2)指名读。

(3)文章开头就一句话,交代了什么?(时间)如果把“早晨7时30分”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钱生命垂危,时间紧迫)

(4)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头还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

(5)小结。

2.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学习第2段)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生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第2段,边读边找边划你认为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学生自学)

(2)谁来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生动?指名说。

(3)重点品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如果我把这句改成这样: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即将结束,唯有骨髓移植,才能让他活下来。行不行?为什么?

这是比喻句,这句话中形象地把小钱的生命比作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对于一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来讲,凋零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而唯一能使他走向生的就是骨髓移植,更加突出地展现了骨髓对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语言生动,形象!

(4)指导对比朗读。

(5)小结

(三)关注事情经过,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学习文章构段的方法(学习3―6段)

1.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1)这篇文章语言不但生动而且用词还很准确,自由朗读3―6自然段,哪些词语特别能体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它们画出来。(学生自学)

(2)合作学习:同桌交流自己画出来的词语。

(3)指名汇报交流结果。

(4)小结汇总学生找出的词语:“同一时刻”“此刻”“静静地”“此时此刻”“仍然”“沉着”“一次又一次”“终于”“连夜”“奔波”

(5)引导学生品读第六段中逗号的妙用,体会时间的紧迫,感受李博士的无私奉献。

(6)出示李政道的图片,介绍李博士,再次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7)小结。

2.学习文章构段的方法

(1)作者运用准确的词语对事情作了描述,让我们能感受到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无私奉献。还有一个办法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无私奉献,看作者是怎样构段的。

(2)出示第4段、第5段。

第4段: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第5段: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认真观察,这两段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段中都把“但是”及前面的文字去掉,去掉前与去掉后的句子对比,哪句话让你更感动?

当时台湾青年应该去干什么?应该这样去做但没这样做,所以作者用了“但是”,有了这个“但是”转折,更加凸显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小结:写让人感动的事情时,先写困难,再写做法,这样写出来的事情会让别人觉得更感动。

(四)关注事情结果,体会文章写法

1.在无私的关爱、期待与付出中,最后事情的结果怎样?

2.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事情的结尾的。

3.总结写法:交代事情的结果后,可以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文章更精彩。

第4篇

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为什么着样说呢?因为:世界就没有阳光,温暖了。为什么说没有阳光,和温暖呢?因为:没有了爱心就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着些,活在着个世界上似乎没有意思了。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你们听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么?事情就是这一句话,

我希望:不管是那个国家,那个同学,那个老师,都献出一点爱,看的人们,帮我,告诉你们的同学和家人还有朋友,好么?这是我的愿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我在这先谢谢你们了。

第5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言简情浓,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感情起伏跌宕。因此,我在教学时紧扣“情感”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入情——激情——抒情,让课堂喷涌真情。

多元解读——人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一词、一句、一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体验。这是一个活泼而生动的过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多元感受。“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现在,你再去读读这句话。面对小钱,你想说些什么?(答案是五彩缤纷的。然后让学生把自己不同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让他们初步感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情感。)是啊,小钱才刚满18岁,如果不是严重的白血病,18岁的生命就像……(初升的太阳、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蓝天上飞翔的雄鹰、山间快乐奔流的小溪水……)而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学生接读)生命就像……唯有(引读:骨髓移植)……才能(引读: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唯有(引读:骨髓移植)……才能(引读: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容易吗?不容易!课文是怎么写的?(“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作者用可能这个词告诉我们,有时候十万人里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多么精确的用词写出了多么残酷的事实啊!)残酷的事实面前,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以上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鲜活而独特的,学生的声音是真实而发自内心的。他们的理解也许是片面的、局部的,但只要教师不着痕迹地点拨,那将会为学生创造与本文多次“亲近”的机会,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能力,学生收获的是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真情实感”。

想象补白——激情。这是情感交融的训练,它不仅包含着能力的训练、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使情感的浪潮得到更大的推动。它与情境创设相得益彰,使明理晤情交融,使感情朗读真情激荡。

A.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读出文中的句子: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学生读)然后:(大家都找到这个句子,一起读。)老师:(我们来看:出示地震录像)面对地震,你想说什么——(带着刚才的画面,刚才的体会再读这个句子)老师接:(“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这是“激情”的第一次累积”)

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余震随时发生,危险随时降临,但他们两个竞能表现得如此从容镇定,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加深学生对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认识。“因为他们心中有同一种信念:那就是救杭州的小钱!”谁能怀着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把这段话读一读?“老师也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在最危险的时刻,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然而这位台湾青年,为了救和自己非亲非故的杭州的小钱,没有顾及家人的安危。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让我们用心地再读读这段话吧!”这是“激情”的第二次累积。

C.“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李博士,在十几个小时里,你是怎样奔波?抓住“奔波”“连夜”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李博士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并引导他们用朗读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内容。这是“激情”的第三次累积。

这三次想象补白,利用触动学生情感点的“角色”,让学生亲身感受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强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入情,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

创新表达——抒情。“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一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融。”学完整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再创境界,从而更深地走进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学生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淀引领他们积极参与到文本中来,与文本产生共鸣,并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赋予学生个性展示的自由。因此,在课文的最后,我让学生们想象,“假如有一天,台湾青年和小钱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编出你心中的故事!”在动人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书写着最真实的话语,抒发着最诚挚的情感,升华着对生命思考。此时,课文的情感被推向,学生们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美好情感的洗礼和升华。学生作为作品的知音走进文本。这个学习的过程,是汲取作品的慧心与巧思的过程,是不断增长学生语文机智和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是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过程。这真是: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

第6篇

新课程改革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国几千年的汉语文化保留下来,加以传承和发展,而人文教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引导学生获得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的技能,进而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感受语文课本中丰富的情感,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本文笔者主要是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怎样在新课改之下将人文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众所周知,汉语语言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下来,汉语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要将这份遗产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其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那么,小学语文老师该怎样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又该运用怎样的措施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呢?要用怎样的检测标准来辨别人文教育是否成功呢?这些都是目前语文老师应该深思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从中挖掘出教材中所隐藏的人文教育的题材,将人文教育深入的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透彻研究课本教材,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知识、语言和文学教学的综合体。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都是由当代思想家、教改委等人精心挑选出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文本,其中包含经典的、唯美的、文质兼美、人文情感、高尚品质等等优秀作品,无不凝结着从古至今所有作者的思想成果,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心灵可以得到滋润,品质可以得到熏陶,精神得到振奋,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老师要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人文文本,当学生不理解时,要及时的启发,使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感情,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时也可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人格涵养。

二、设计人文教育的标准,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曾经指出过,语文教学的宗旨便是实现全方位的育人教育,要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意识的进行语文学习,进而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使其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因此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人文教学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遵循基本的道德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和审美观,提升整体的语文文化素养(2)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会关注世界文化,主张文化的多样性。(3)让学生有意识的喜爱汉语语言和文化,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优秀的品质。(4)善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爱研究科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对于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采取的都是照本宣读的语文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容量,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只能被动的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语文知识,这样局限性的教学模式没有发展前景,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无法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动力。而目前的新课程标准将学生作为主体,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当学生自主学习之时,要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融合其中,引导学生们有意识的合作和探究,逐渐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探究能力。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开展,充分体现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也只有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才可以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四、构建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当挑选阅读材料之时,老师要尤其注意小学语文教学主题的构建,使阅读材料可以很好的成为语文课文的补充内容,在帮助小学生丰富业余生活之时,帮助小学生丰富视野、开拓思维,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当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有技巧的选择和课文主旨相似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深层次的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之时,必须将人文内容也渗透其中。这样的语文主题式学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广度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意义,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创设时机体现人文精神,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感,便需要给学生创设体现人文精神的时机。目前的小学教育重视的是培育学生的理解人、关怀人和人文的精神,所以这便要创设关心他人的实际情境。比如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老师开篇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古建筑的桥、风景区的桥的动态图片,先激发起小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引用身边的一个和小钱患了一样病的孩子的事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对别人的关爱,体会此文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同时讲课时可以用韦唯的《爱的奉献》作为背景音乐,分析文中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让学生融入到这些情感之中。之后可以和学生聊聊身边这样无私奉献和具有高尚品格的事迹。引导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这样结束了课文之后,学生们便会久久不能平静,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关爱别人、珍惜亲情和感慨祖国的伟大。这是对小学生的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人文教育的深层次的升华。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从而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中,逐渐使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和关爱他人的习惯,也要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品质,只有这样发展下去,小学生们发展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才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逐渐的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老师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拥有高贵的思想品质。

作者:匡婵 单位:贵州省沿河县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1]钟琴.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1)

第7篇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生本高效课堂,成为目前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文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阅读目标的最有效的凭借。因此,立足文本,正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是打造生本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反复研读,寻找叩击自己心灵的文字

初见文本,教师理应放松心态,忘记教学任务,从容地与文字交流。慢慢走,细细悟,在文字中徜徉、欣赏,用自己的生命、灵魂感受文字的力量。当自己的心被温柔了、幸福了、震撼了,那这样的文字就是我们在课堂中要引导孩子们细读品味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初读时,我便被“父亲”执著的爱所打动。带着父爱的执着再次品读文本时,文中这样一段时间的排列深深地叩击了我的心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在众人全部放弃,连阻挡都没有的时候,这位父亲仅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如何能承担这36小时的挖掘?一个简单的“挖”字蕴含的又是怎样的“情”?当这段文字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情景再现,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父亲时;当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不同的方式读出4个时间段的排列时,那如山的父爱,就扎根学生的心中了。不必过多的讲解,通过一个字、一个词就可以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了,就可达到对人物形象、情感的通透理解,目标达成高效简洁。

二、关注学情,寻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规律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因此,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例如,在研读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通过充分了解学情,在学生自主质疑的基础上,我决定以爬山虎的描写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并领悟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读描写爬山虎的段落,初谈感受;再理解叶先生的教诲,谈重见爬山虎的心情。这样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便跃然而出,语言中蕴含的深情也能油然而生。这样,文章景随情变、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突显于学生的面前。有了这篇文章作为支架,学生在其后的阅读学习中,也可依此类推。写作方法的教学成为本课教学中成功的典范。

三、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达成目标

面对编者从浩瀚的语言文字中遴选出来的精品,每篇文章所涉及教学点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四者之间对话的目标,就需要找到最为准确的切入点,以达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就能体现教学的创造性,让智慧充实课堂。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在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就是文眼,也是最佳的切入点。从这里切入,就可以找到描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段落、句子;在品味句子时,台湾青年、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品质自然得到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四、深入挖掘,寻找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

于永正老师曾经这样说:“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例如,在教学《搭石》一文时,可将搭石解读为环境美、心灵美、意境美、语言美四个层次,引导学生体验“景美人更美”的绝妙境界。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智慧的教师会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思想的共鸣。

第8篇

对新课标的理念,很多教师是一知半解甚至扭曲,为了追求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似乎变得简单了。教师们常以模糊、空泛的问题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殊不知这样的提问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不断反思,觉得我们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设计与处理上更应该细化,不仅关注文本的细节,就是钻研文本,深入到每个细节;更要关注教学细节,如细小的教学语言、环节,文本的词句、训练点等,这是动态生成的细节,需要教师及时去捕捉。抓细节处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一、深入文本细节,挖掘深层情感

1.挖掘“空白”。在钻研教材时要努力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不同,面对文本的空白,他们的感受体验也是不同,学生的个性也随之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这样的课堂是灵动、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的交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师生依托文本,结合自身体验,不断寻求空白、填充空白、创造空白,并为学生留下空白。

2.留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是最不起眼,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但是它能帮助人们表现自己的情感。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强调除了要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内涵之外,也不能放过标点符号。课堂上留意并捕捉“标点符号”,会给教学带来许多精彩。

在教学《地震中的的父与子》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父亲为了救孩子艰辛及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教学“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在反馈时,学生更多的感受是父亲的辛苦、疲惫,他们的体验还是浅层次的。于是笔者又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这时才注意到标点符号的变化,读的时候感叹的语气自然出来,发自内心的体验也一下子喷涌而出。

二、品读点亮细节,促成精彩感悟

文本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要解读文本,就要从准确理解每一处词句入手,去还原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笔者对句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的朗读进行指导。

师:看来青年作画真的已经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了。谁也能忘我地来读一读?

第一个学生的朗读强调了“越来越多、赞叹、议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有的学生说:“那位青年画鱼画得太活灵活现。”有的说:“青年把鱼画得很生动,像真的鱼游到了纸上。”)

第二个学生的朗读故意突出“融为一体”且语速较快。

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融为一体’应该读轻点慢点,因为青年画得太投入,他满脑子是鱼,已分不清自己和鱼。”又有学生补充:“他画鱼已到了忘我的境界,读得慢一些才更能显示出“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教师又进行了总结:看来我们要把课文读得有感情,读得有韵味,必须要先读懂课文,仔细推敲课文的语言文字。

朗读细节处理要巧妙,过分注重技巧的朗读没有内在情感,我们需要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学生评价朗读,在评价中就慢慢丰盈了“融为一体”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感悟。

三、捕捉教学细节,感受灵动体验

第9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六习作。

教学目标:

抓住主要人物、细节观察插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结合想象尝试表达所想所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在想、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做到句子通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资源ppt。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组课文,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领会到为什么不是亲人比亲人还亲

1.学生讨论交流。

2.多媒体展示:

《搭石》背老人过河。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正在做切除缝合的骨髓捐献者。

3.找出课文中细节描写的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二、指导看图,学习观察

1.导入揭题。

同学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王炳炎先生的画作——《胜似亲人》。(板书:胜似亲人)“胜”是什么意思?“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图画)这幅工笔画获得了第六届美术展览银牌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炳炎先生是湖南长沙人,1970年他被下放到湘西自治州,湘西居民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境内沟壑纵横,溪河密布,峰峦起伏,洞穴连绵。虽然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但画家在那里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与朴素。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3.学生交流。

4.指导看图。

引导学生抓住图画重点,说说老奶奶和小姑娘在干什么;抓住人物服饰的细节观察,说说她们可能是谁,可能是什么关系;抓住晾晒的衣服,放在一旁的拐杖,说说老奶奶有什么困难,小姑娘可能干了什么。

5.小结:观察图画要抓住重点,要抓住细节,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三、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看图联想。

(1)想象小姑娘洗衣的经过: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想象小姑娘洗衣服的时间、地点,洗衣服时的一系列的动作、情景等。

(2)想象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对话:老奶奶看到之后又是怎么感谢小姑娘的呢?

2.小组讨论。

3.反馈交流。

(1)抓住动作,交流或表演洗衣服的经过。

(2)情景表演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对话和动作。

4.小结:展开合理想象,是把习作写具体的关键。想象可以让画面人物变成有动作、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想象可以让一幅画活动起来,使画面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四、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1.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和老奶奶与小姑娘的对话想得很具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课件出示要求)。

2.试写片段讲评,引导学生注意起因、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有没有写清楚。

五、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她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2.图后想象: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习作题目: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六、布置习作任务

第10篇

关键词:生本对话;读写结合;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中,要让享有了“话语权”的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关键在于落实“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否则,学生缺乏“谈资”,又哪会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呢?因此,让学生能够和文本对话是很关键的,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三维互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质量的高低又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是否有效。可见,“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谈一谈让“生本对话”走向高效的策略:

一、切入话题,让生本对话走向真实

传统教学中,话题是教师为了方便引出新的知识而精心加工出来的。而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参与到发现话题的过程中去与学生共同找到能产生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切入点。产生真实的疑问,才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文本。

如我教学《》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边自由读诗,边找找最能概括全诗的诗句。“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概括全诗的中心句,从而真实的对话由此展开:为什么说战士远征难,但却只等闲?让学生找一找具体的诗句,品味战士英勇乐观的精神。

二、多形式读,让生本对话走向充分、自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也有一句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阅读,读是关键,无论采用何种读书形式,无疑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给予学生读的机会,以读为主,在读中悟情、明理,在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我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紧紧扣住文中的几组对话,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对话,在自读、同桌表演读、品评读的过程中,孩子渐渐走进了文本。有的学生说:读了对话,我感觉文中的小鸟很守信,大树不见了,最终成了灯光,仍动情地唱歌给它听,真了不起;有的说:读了对话,我感受到了小鸟身上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尽管几次扑空,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我要向它学习;还有的说:读了对话,我感觉大树真可怜,如果大树不被人们砍伐该多好。孩子的感悟多好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读,读使学生充分走进了文本,也成就了生本对话的光彩。

三、读写结合,让生本对话走向广泛高效

有句话说得好: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果说,把以读为本促生本对话是一种有声的对话形式,那么,“读写结合”促生本对话则应该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形式,在我看来,有时无声的对话形式更能有效地架起生本对话的桥梁,更能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琴弦。

例如,我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感悟其高尚的品质,实现心与心的对话,我便预设了一个写话训练,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写一写,当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时,他会想些什么?此时,班里异常寂静,只有孩子们笔尖发出的沙沙声,后来的交流中,得知有的孩子写到:妈妈,不知道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我真想现在就跳下病床去看你们,可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海峡彼岸的小钱还等着我的骨髓去挽救他的生命呢。妈妈,请原谅我!也有的孩子写到:地震,请你停一停吧,让我们的手术尽快地做完,去挽救小钱的生命吧!要知道,他还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朵啊!品味着孩子的心灵独白,不禁让我感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对话多么让人赏心悦目,也多么让人欣慰。可见,适时有效的写话训练,无疑能优化生本对话的广度和效度。

四、深化生本对话内涵,让生本对话走向更深入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同时也蕴涵了更为动人的人文内涵,很多的优秀篇章值得学生细细涵泳,慢慢品味。那么,文本的人文关怀如何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并从中受到熏陶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深化生本对话的内涵,让学生精于与文本对话。

例如,我在教学《搭石》第二课时,紧紧扣住“家乡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对话,抓住“一行人”“上了年岁的人”“年轻人”“过搭石的两个人”展开教学,其中以“一行人走搭石”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多层对话,深化内涵,促使学生精于与文本对话。第一层对话,抓“协调有序”感受一行人过搭石的动作美,和谐美;第二层对话,抓“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美、意境美;第三层对话,抓语言的诗化特点,采取涵咏对话的形式,感受文本的语言美。通过这三层对话,学生从文本中不仅读出了画面的美、意境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更体味到了文本的语言美,最终,学生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可见,创设多层对话氛围,对于深化生本对话内涵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问题意识;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学也认为,一切思维活动都从问题开始,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将提问、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教师应该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学生予以赞赏;对提问错误的学生,也不批评,而是启发他们换一种方法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才能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无后顾之忧而敢问。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爱问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因素,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故事、情景、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而不是为问而问。

1、设置焦点,创设提问情境 。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探究性的行为,教师应为学生设置问题的“焦点”。如《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小张衡、爷爷认为星星数得清,而奶奶则认为星星数不清。学生不禁疑问:“星星到底数得清吗?”围绕这一问题,笔者组织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展开辩论。虽然最后大家仍各执所见,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思维得到了发展。对于“星星到底数得清吗”这一焦点问题,笔者并没有“奉送”上标准答案,而是为他们推荐了《太空探秘》等书,让他们再为自己的观点找找依据。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 “天文热”在班里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在“焦点问题”中学生的求知欲、探究精神被充分激发了。

2、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质疑 。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白鹅》中“不胜其烦”一词用了反语的写法。笔者这样启发学生:“‘不胜其烦’是什么意思?”“太烦了,让人受不了。”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白鹅真的让作者觉得难以忍受吗?”笔者反问。“当然不是。”既然作者喜欢白鹅为什么又要说白鹅“不胜其烦”呢?学生疑惑倍增。

3、让思维 “转弯”,巧设曲问情境 。

叶圣陶说:“儿童倘使发问,诸君底回答,不应使他满足,而在引起他的好奇心。”故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让思路拐一个“弯”,这便是“曲问”。曲问起巧思,容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三、教给质疑技巧,使学生会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如何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并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思考的内容、方向等方面经常性地给予指导。

1、预习时自主提问。

预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避免了教和学的盲目性。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充分地提问,没有数量的限制,更无形式的要求,以此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此外,笔者请学生在所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打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提的问题作出评价,借此使学生的提问能力向个性化发展。

2、对课题提问 。

“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学生提问:“生命桥”是什么样的?谁建造了 “生命桥”?“生命桥”有什么用?教师抓住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文章的重点。

3、抓住关键词句提问 。

教学精读课文,要鼓励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引导学生抓住“好像、模模糊糊”提问“为什么‘知道了’前面要加‘好像’, ‘懂得了’前面要加‘模模糊糊地’呢?”从而在朗读中体会“当时作者还是个孩子,对叶老的教诲还不可能认识得很清楚,这样写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4、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提问 。

教材中有许多运用传神而含义深刻的标点符号,可引导学生在此处提问,如:《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小男孩睁大了眼睛:“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哇!我希望……”学生会对表示话未说完的省略号提问:保罗认为小男孩希望什么?其实小男孩希望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明白了小男孩不是想获取,而是想给予,突出了教材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5、对矛盾处提问。

在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如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中的“焦急”和“耐心”。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加以质疑,就能使学生发现隐含在两个简单词语中的不同信息,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巧妙布白,将问题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把课内外连成一个整体,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一、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过程本应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体现、思索和发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语文课上仅仅是教师唱“独台戏”是不行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是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老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

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但不能过多的代替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自由放飞思维,不可束缚学生跟着老师转,许多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来,老师大可不必频繁发问.“读课题再质疑,读全段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有时更能激发学生思维,哪怕是一个词的理解、一个句子的领悟、某种思想上的认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它反映出学生的自主思维得到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读、悟、情,充分挖掘课程内涵

语文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本。形式多样地朗读,不同层次地读。初读感知,细读领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演读、配音读、师范读……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让学生读出哲理内涵,领悟其思想感情。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从而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例如第四段的学习,本段讲的是爸爸遗体归来的情景以及爸爸临死前的呼唤。教师可以首先放一段哀乐(如二胡名曲《江河水》)感染学生,帮他们进入角色,再自由读书,效果较好。学生眼里噙着泪,那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读“爸爸的呼唤的是什么”一句时,教师可以根据那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朗读,让“和平”之声渐渐喊响,深入生心。

读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一段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战乱录相,引学生载入战乱的惨痛之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存在。“硝烟四起,战火绵绵,尸骨累累”的一幕幕使学生从内心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也可以让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战争资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比如,伊拉克战争、波黑战争、美军用飞机侵犯我国领空、美国“九.一一恐怖事件”、特别是今年的“三.一四拉萨烧”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还有台湾的“三.二一公投”事件,足以证明不仅是世界还不太平,其实中国也不和平,战争的硝烟还时时笼罩在领地的上空,令人担忧啊!明白了这一切,接下来再让学生读书,就能读出那种忧虑,那般惶恐、那种担心。

三、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改倡导的是合作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强了,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这样既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单枪匹马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有了“三个臭皮匠”,也会拥有诸葛亮似的智慧,许多问题在诸生的争执与讨论中得以解决。

四、关注学生知识的落实,不刻意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有的语文课堂花样无数,学生兴致极高,可谓不断,热闹非凡。可问及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却说不清楚,无言以对。听写生字,到处出错;默写词语,东拉西扯;背诵片段,支支吾吾……课堂形式是要求多样,可无论有多少花样儿,最终目的是为了本节课知识的落实,每节课的教学形式必须围绕某个知识点设计,不能只求形式而忽视了本节课知识点的落实。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关键,阅读课上不能流于形式,浮躁虚实。这样的阅读课也只是外实内虚,中看不务实。只是所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五、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极其深广。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传授知识,要极力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情感品质、审美情趣和个性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素养,适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