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作开展思路与规划

工作开展思路与规划

时间:2023-05-29 18:1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开展思路与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开展思路与规划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说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研究

“说专业”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改革理念的口头陈述、图解说明与讲演展示,是围绕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通过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说专业的方式,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制度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它充分体现团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力,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说专业”活动指导思想是: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核心,以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思考专业建设和发展,由专业改革思路引领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二、活动目的

1、理清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专业,交流专业建设经验,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探讨专业建设、改革的过程,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等各方面的思考与做法,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全面展开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提升专业带头人能力。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交流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剥笋式地深度剖析,集思广益,探讨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通过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说专业”活动,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提高教师对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工作的认识,认清专业发展现状,明确行业人才需求,探求专业建设优势及差距,寻求专业改革思路及方向。

三、线索思路

“说专业”活动的工作基本线索与思路如下:

市场调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途径(寻找途径与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保障(双师型师资团队、实训条件、质量保障系统、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藏量、阅览室等)->专业特色->社会服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等)。

按照“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与改进措施”的思路,从体现“符合实际、合乎逻辑、精心设计、切实可行、有效提升”的原则,内容包括提升哪些理念、构造哪些设想、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最终落实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关键要素

“说专业”,就是解说为什么要设置该专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专业的思考和举措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1、顶层设计

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即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设计、专业建设规划三个方面阐述。

2、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可以从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需求调研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三方面阐述。

3、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制度与环境等方面。

4、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有效机制的方法

包括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体系等三方面。

五、基本内容

“说专业”要按专业建设逻辑结构,围绕调研结果,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并就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思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具体概括为“九说”,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说专业设置依据,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设置依据及简要发展过程,讲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专业。

2、说专业培养目标,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讲清培养的人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岗位,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说专业培养模式,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如何

从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4、说专业课程体系,时间4分钟。

主要介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讲清与什么企业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培养人才,形成什么样机制;通过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确立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课程内容;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体化技术学习平台;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

5、说专业教学团队,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讲清结构、专兼结合及建设措施。教学团队强调的是融合与分享,理念上并非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成员的融合形成整体的优势;操作中并非每位成员经历各类教学科研工作,而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

6、说专业实践条件,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讲清基地布局、功能,建设理念及实施管理含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环节、形式、比例”;使情境化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习即顶岗、上课即上班”的效应。

7、说专业社会服务,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如何相互促进,讲清开展了什么项目的培训和技术服务。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的开发、生产技术的服务等。

8、说专业建设成效,时间3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突出亮点,今后发展的考虑,运用数据说话,如跟本省同类院校对比的数据,跟同专业的其他院校对比的数据,最后做总结提炼专业特色。

9、说改进的思路与措施,时间1分钟。

通过陈述性回顾,主要说明专业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六、评价标准

“说专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存在有理

要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精神,经过市场调研后,证实该专业的存在有其“行业、市场、社会、人才”的背景,结合本专业现状和发展思路,说清“非你莫属”的理由。

2、内涵丰富

要围绕专业标准,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入手,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突出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3、保障有力

要充分展示专业的保障系统,说明诸如“兼职教师、专业实践条件、实训项目、自编教材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要素分别在专业建设中各自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质量过硬

专业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双高”上,并与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各项技能大赛相衔接,以及社会和同行的反映与评价等方面。

5、特色鲜明。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校企合作方面的多元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产品载体等),聚集专业的教学经验与思想沉淀,打造出本专业的创新点或专业特色。

七、演讲技巧

“说专业”集“教学内涵、思想沉淀、精神闪光、语言精练”为一体,它既是专业团队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学院办学实力的体现。演讲技巧有三:

1、定位要准确

要对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纲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思考所在专业在相应的专业群中的位置及角色,专业建设的设计时要重视挖掘与创新,从深度上挖掘、从广度上扩展,使其定位准确,演示语言精练。

2、特色要鲜明

要紧紧扣住“生存有理、保障有力、内涵丰富、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内容进行,剖析前因后果,妙用逻辑推理,层次阐述分明,展示出本专业的“清晰的建设思路、有力的建设措施、显著的建设成效、鲜明的专业特色”。

3、演讲要精彩

“说专业”既要精选代表,又要经过团队的集体研究、补充完善、试演彩排,使专业团队强化的“研讨意识”,提高“点评水准”;使宣讲人增强哲学思辨与演讲技巧,达到演讲自信、潇洒自如、时间自控的最佳状态。

八、注意事项

1、“说专业”演说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中包括专家点评和现场答辩时间为5分钟。作为“说专业”比赛活动,超过规定时间会情扣分;作为“说专业”教研活动,一般由所在院系负责人主持,在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说专业完后,团队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研讨,时间为35分钟,最后专业负责人以5分钟做总结。

2、作为常态化的“说专业”活动,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团队成员应包括所在院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1人、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1人、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公共课程1-2

人、专业基础课程1-2人、专业课程2-4人、实践环节2人、主讲教师代表及兼职教师代表1人等,人数在12人左右为宜。通过参与观摩与研讨,有利于更清晰自己所在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其配套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3、“说专业”地点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会议室,投影与音响设备状态良好。演说人要在“说专业”前认真准备好书面发言稿、ppt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要确保专业调研的真实可靠,要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业背景、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有力证据。

5、“说专业”要侧重于剖析与改进。要展示成绩,要突出亮点,更要对调研数据的进行科学分析,制作基于调研的改革设计及改进措施。改革设计与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切合学院资源特点,改革依据充分,改革思路明晰,改革措施可行。

第2篇

从整体结构上讲,教学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网络系统。而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是整合教学创新思想的基础。从我院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乘教学质量之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层次”的关键在教学创新,关键在专业学科建设,关键在人。目前我系开展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教学创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学质量年”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活动紧密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所以在专业建设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专业评估和教学创新研究。对于工商系,应着重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及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主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对重庆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科技发展有无意义、作用;在重庆市内、国内有无特色、有无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外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其学术成果如何,获奖项目、级别如何。

1.2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在国内或行业同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能力与发展潜力;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整体实力;拟定培养计划措施及执行情况,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3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及自制仪器设备的水平;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实验室面积能否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实验人员队伍配备状况。

1.4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科研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期刊、鉴定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获奖项目的数量与级别;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学术交流与学术氛围;科研成果是否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科研项目是否有理论意义,科研经费转化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1.5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可行;教学计划、大纲是否齐全、优化,教学档案、科研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优良学风班活动落实情况,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否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何,本专业内在发展潜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主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力度,摆脱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识教学、轻创新研究、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将教学和创新相对分离开来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在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理清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找准市场定位,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为继续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系在“教学质量年”中,以开展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这4个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塑造系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在院办学思想指导下,经系务会研究确定我系办学的具体思路与特色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工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体现管、经、工兼融优势,突出企业经营与现代管理技术,强化学科特色”。以上简称为“1212”思路即:“一个为主,两个结合,一个体现,两个突出”。新晨

2.2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

我系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为:(1)工商管理学科是我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以工商管理为龙头,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为两翼,体现工商为本,形成专业优势互补与群体推进的格局,把本学科办出特色;(2)公共管理学科是我系又一重要支撑,以土地资源管理为重点,兼融房地产经营管理,结合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学科优势,坚持联合办学之路,把本学科办出特色。以上简称:“一个依托,一个支撑,优势互补,群体推进”。

第3篇

项目位于龙岗区平湖片区,位于龙岗区平龙路与平湖大街交汇处西南侧,处于地铁10号线/17号线/18号线和惠深城轨、广深铁路的交汇处,为轨道上盖物业,由平龙路、平湖大街、守珍街、上大街围合而成的方型区域。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106622.8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为862230平方米。其中,办公建筑面积1962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38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463000平方米,类住商业(Loft)36400平方米,公共配套32830平方米。地下停车库面积未计算站厅站台面积,初步估计410000左右。

地块主要功能包括轨道枢纽,商业、办公、住宅、交通(其中商业、办公、住宅都包括返迁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大型商场(约83400㎡)、地下商铺(约4700㎡)、类住商业loft、高层办公、高层住宅(包括保障性住房)等。地下要求整体统筹开发,设置相互连通的公共地下人行通道及公共地下车行通道,01-02、01-03地块之间预留两处公共地下人行通道接驳口,人行通道及竖向交通点需24小时开放。

二 项目主要特点

1 项目方案牵涉业主多,方案稳定的难度大。

根据要求,本项目地下要求整体统筹开发,即涉及国铁站房的方案稳定、轨道交通既有线的稳定以及远期线和站位稳定,这两部分的设计权都由其他业主掌控,这两者方案的稳定程度及时间节点与本TOD项目的方案稳定直接关联,其间协调工作量大,周期长,需要有相当的轨道交通以及国铁站配套设计经验,才具备沟通协调主导能力。

根据我院以往在国铁站配合的经验看,其方案稳定的流程很长,变数很多,难度大。此外,还有站前交通配套和集散系统的建设方等。

因此,TOD建设需要和多方进行技术协调,协调效果和效率取决于业主之间的工作架构和模式。

2 涉及专业多,技术跨度大。

本TOD项目是传统民建与市政及轨道交通的组合项目,其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在一个构筑体内进行整合。根据我院在福州滨海新城综合体设计工作的经验,需要具备多专业把控和协调能力的单位牵头,对项目总体方案进行把控,特别是地下空间方案的稳定,对总体方案的稳定和后续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不少案例指向由于多专业总体协调能力不足,导致总体方案反复摇摆,最终导致工期拖延。

3 地下空间统筹开发的政策及技术壁垒。

从我院正在深圳白石洲承担的前期方案工作经验看,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并涉及综合交通枢纽情况下,在前期规划、中期方案,后期深化过程中,都会遇到既有政策、法规和技术的壁垒,需要从总体层面进行统筹解决。。

4 协调和设计落地相互交织

从以往项目看,本项目的前期技术咨询工作和设计深化落地工作在时间上存在交织,方案落地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计划的执行也将受制于多业主体系之间的协调推进效率。

三、技术咨询工作思路与内容

鉴于项目上述特点,本项目前期枢纽咨询工作与后面的设计落地总包工作关系非常密切,很难进行明确的时间点切分。

1 前期技术咨询工作思路

1)衔接城市设计与专项规划

区域城市设计与专项规划是本项目的前提,是设计和咨询工作的基础,首先充分的理解城市设计和各专项规划的意图和关键点,是推进咨询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对既有的规划体系进行评估,对于有缺漏的部分要提醒补齐,对于规划之间的矛盾或者问题应及时梳理,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把控总体方案

以枢纽综合交通方案为核心,对项目总体方案进行把控。所有项目实践经验可以看到,此类TOD项目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综合交通方案,技术咨询单位必须对整个区域的综合交通方案进行主导,而不能简单由某个顾问来主导,只有主导了综合交通方案,才能对所有的地面道路、地下通道、交通设施布局和规模等关键要素进行控制,进而稳定整个项目的总体方案。才有可能给各个地块提供相对稳定的边界条件。

建议本TOD项目在传统项目流程中,增加总体设计阶段,以便利用这一阶段对各关键要素进行统筹,稳定总体方案。

3)梳理界面与接口

在总体方案稳定的前提下,技术咨询单位需要进一步对各个功能块之间的界面和接口进行梳理,规定各个地块地面建筑的设计边界条件。根据以往项目经验,这个过程是会反复进行的,地块开发的需求和枢纽交通的需求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这将是一个过程动态的协调过程,但又是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模块或者条件的变化没有及时传递,导致其它单体设计出现大返工。

4)时序及工程筹划

作为一个与枢纽结合的TOD项目,需要根据项目的情况特点,为业主提供分期实施的工程方案,对项目各部分实施时序,以及对应产生的新界面和接口进行研究和明确,并配合造价部门对各种分期实施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

5)过程的协调与信息汇总

作为技术咨询单位将担负与各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之间的技术协调和沟通,需要在业主共同的认可下,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汇集和及时性,这个过程将贯穿整个项目。

2 设计总包工作思路

第4篇

一、就业导向机制的需要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中,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应该是其在社会竞争中的强项和特长,各高职院校只有加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比例,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毕业生的技能结构和市场需求不能有效接轨,现需要提供一种途径和平台,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只有早实践、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并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应用接轨,才能使学生一工作就能适应,一就业就能顶岗,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机制。

二、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建设的定位、思路与原则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在建设前,要对校办工厂自身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当前湖北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机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需求,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确定好功能定位、建设思路与建设原则。1.功能定位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是由学院校办工厂改建,拥有产权并且为学校自身教育教学需要服务。实训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向机电专业群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文化氛围、真实的设备,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完成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承担学历和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负责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并逐步发展成为集生产、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重要基地。2.建设思路依托校办工厂,按照“资源优化、机制创新、滚动发展、服务教学”的工作理念,一是管理制度企业化,即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实训中心仿照企业管理模式,形成真实浓郁的职业氛围;二是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训中心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生产与实训之间的关系,确保为实践教学提供场所、任务;三是实现生产任务真实化,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与生产、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等紧密结合;四是功能建设多样化,即实现生产、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四位一体”。3.建设原则实训中心建设要立足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院发展的需要,按机电专业群的性质特点,做好建设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建设的同时,尽快建立起自我运作、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在实训过程上要具有真实企业的职业性;二是在技术设备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三是在教学内容上满足教学体系的实践性;四是在服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五是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安排上要具有衔接性。

三、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建设的成效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实践,在硬件设施环境、运作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实现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工位足够”的硬件设施环境实训中心先后建有焊接、钳工、普车、数控车、铣、线切割、刨、钻、仿真等9个实训室,占地面积达1200平米,实训仪器总投资500万元,一次性容纳300人正常实习实训的工位,为机电专业群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先后引进武汉明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北毅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先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中厂”,真正实现了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训环境,以及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工厂化教学环境。2.形成了“学校主导,企业化管理,实践性育人”的运作模式学院依托湖北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在校内校办工厂“筑巢引凤”,引进武汉明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以学校主导模式,积极与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实现来料按要求标准加工。实训中心对外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实施企业化管理,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对内开展实践性教学,促进“三个紧密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实施校企实践性育人。3.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互促”的实训教学团队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本着“重技强能,致学致用”的理念,一方面通过自己的骨干专职实训教师对理论课教师和年青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指导,让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同时,让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进入课堂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为兼职指导教师。现有专职与兼职教师共24人,3名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比例达100%。实训中心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硕。团队教师近3年共主持并完成省厅级以上课题2项,院级课题7项;主持技能鉴定工种5类,共达到2000多人次。

作者:丁官元

第5篇

为全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发展规划部工作总结)

时节如流、居诸不息,又到了总结一年过往,明晰思路与目标,坚定信心再出发的时刻。回顾一年的工作,发展规划部在集团业务部门及公司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下,基础业务能力更为扎实,“务虚体系”业务更显实效,精细化管理与全面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下面针对一年来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做如下汇报:

一、201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强化战略规划引领,为企业持续发展明方向、划路径。

按照集团公司编制三年滚动规划、专业化指导意见以及专业化建设项目调研等相关文件要求,部门在深入学习集团公司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分析掌握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形势,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路径,制定保障措施,高质量完成了三年滚动规划、专业化建设总体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坚持高站位、强管控、保落实的战略思路,扎实推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在公司落地落实,为解决影响公司整体改革发展的经营、经济、施工生产、专业化建设、亏损治理等重点工作打下了战略基础。

2、健全制度体系建设,为企业改革创新添动力、激活力。

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政令不清、执行不力、奖罚不明,企业经营活动将陷入僵局直至衰亡。为重塑制度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制度引领、规范、保障作用,部门在深入学习集团公司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并于四季度开展了制度评估及制度档案信息收集工作,共收集制度类、管理类问题五十余条,作为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的方向依据,同时建立了制度信息档案及有效性制度目录,为公司制度信息系统集成夯实了基础。通过一系列业务改革举措,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创新实效,为公司制度建设合规性开展及制度学习宣贯强化了基础保障。

3、强化执业资格人才培养,为企业经营拓展强基础、作保障。

建造师人数紧缺、业绩不足、证件不匹配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企业经营承揽的痼疾顽症,如何为公司经营承揽获取更多投标资源,如何实现项目管理人员“人证合一”,成为部门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过去的实践经验总结得来,正向的宣传引导与做好配套服务已收效甚微,必须在完善执业资格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方能取得实效。在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部门结合集团公司相关办法与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制定了公司《注册执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针对执业资格人才供给与需求两端矛盾,制定差异化、阶梯式津贴补助原则与标准,使无证者渴望取证、持证者期盼价值实现,价值贡献者真正受益。

4、实现资质证照有序管理,为企业经营活动力保驾、强护航。

一是积极响应集团战略,助力新产业发展。近年来,建筑行业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各级行政审批核查力度也日趋严格,今年资质平移工作可谓一波三折,大体可以概况为“四进住建部、五访省建委、六跑市建委”,最终在对人员、业绩等各项资料反复推敲、细致修改的基础上,于10月份完成了房建、市政两项一级资质的两次平移工作,及时解决了集团建筑装配科技公司“准入不准营”的现实困难。

二是强力清理分支机构,营造良好经营生态环境。前些年受地方政策限制,公司经营承揽遗留的分公司达13 个之多,其中大部分被强制吊销,此部分分支机构因面临超出公司业务布局、负责人离岗、注销手续繁杂等因素影响,清理难度大,同时给企业信誉带来一定影响,部门经细致研究后,积极协调单位人员及社会中介机构,采取就近原则,分头办理,并持续跟踪,逐个销号,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基本清理完毕。

5、聚焦全面风险管控,为企业健康发展找症结、开良方。

风险防控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长远角度看待。年初,部门在与集团业务部门充分对接,深入学习外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风险内控、风险评估、风险问卷调查等一系列风控工作,系统梳理了公司当前面临的重大重要风险8项,并制定了专项防控方案,作为公司风险防控的指导性文件下发执行。针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探索建立完善公司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与合规性管理水平,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

6、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快进推、见实效。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系统性与复杂性。部门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积极与地方各接收单位对接协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制定各阶段任务与目标。在积极清收回款,确保改造支付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预算上报、资产评估、资产移交、审计清算等工作。全年共回收资金629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新都职工家属区也成为集团内首个完成分离移交的基地,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下一步将重点完成审计清算及剩余补助资金回笼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战略规划的执行、监控、纠偏、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工作还存在很大不足。

2、国内形式、行业形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分析判定能力还很欠缺。

3、风险管理形式大于实质,风险防控体系尚未成形,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三、2020年工作安排

在做好部门日常工作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强化战略引领,增强核心竞争力

强化战略管理,做好五年规划编制工作,规范战略执行、监控、纠偏、评价与考核等各环节管理流程,建立保障机制,保证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研判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以合规管理为标准,以内部控制为着手点,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联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风险跟踪与防控体系,保障企业经营稳定。

第6篇

上午好!首先感谢领导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也感谢同事们在前一轮推荐中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下面分两部分向大家汇报,一是今年的工作回顾,二是明年的工作思路(如果我被继续聘任的话)。

一、今年的工作回顾

⒈业务量

基础项目处是今年刚合并成立的处室,共人。根据院统计数据,今后月份,我处完成的业务量占全院总量的(包括合同额和资金到位数),与去年相比,业务量翻了一番。应该说,今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与院本文为此文章原创网站领导的正确领导、全处同志的辛勤工作、兄弟处室的配合、以及办公室、综合处、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⒉业务方向

基础项目处已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业务,目前业务主要有三大块:热电、物流和社会发展类。经过近两年的开拓,在这三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和知名度,得了到客户的信任,业务量不断增长。根据院发展定位,我处正逐步向规划、课题类业务方向努力。据院统计,我处今年规划、课题类业务比例比去年明显提高,数量占全院规划课题的,合同额占全院同类业务的。

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我们积极参与省计委的重大课题研究。特别是今年刘院长到任以后,延长了全院的业务链,使我们更有机会介入到委里的课题中。今年先后参与了环杭州湾重大基础设施研究、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研究、磁浮列车与高速轮轨比较研究等课题,有些正在进行当中。这些课题涉及面广、要求高,需要许多部门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难度。通过参与这些课题,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的知识,锻炼了队伍,同时也感到了巨大压力。

⒊团队建设

在处室队伍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我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智力服务型单位而言,“以人为本”的“本”字体现了三层含义:即“根本”、“资本”和“成本”。人是最根本的要素,我们是靠经营脑子来开展业务的,人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大部分成本也来自于人。新的基础项目处刚成立一年,在经过了磨合期的前提下,业务仍有了较快增长,这与全处同志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最难得的是我们处的同志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当任务重、时间紧时,大家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不用督促,不用提醒,平时晚上⒏点钟回去是常事,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全处每个人都表现很好。如柴处长,思维活跃,特别是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配合;范高工工作认真负责,主动热情;其它三位年轻同志都是研究生,工作积极。在此我对全处的同仁们的辛勤劳动和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我在处里跟大家交流时,特别是与新来的年轻同志谈心时常常讲,我们院是一个综合部门,要求每个人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素质不仅体现在业务能力上,更体现在“做人”上。人生无非“做人做事”两件事,要先做人后做事。特别是遇到事情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人的胸襟会变得宽广起来。

⒋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我们在加强业务的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我跟同事们交流时常讲,在我们这样的单位,政治学习不全是假大空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做一些课题时,要讲宏观方向的把握。如果不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不掌握类似“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八个优势、八项举措”等战略,在写文章时就不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我在出差时注意到一个细节,处里的同志包里带着一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小册子,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出差时晚上可以学一下。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处里同志对待政治学习的态度。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

如果明年我被继续聘用,对全处明年的工作有以下三点打算:

⒈在业务方向上,根据刘主任的十六字方针,结合全院的发展定位,以及明年“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展开,我处将加大区域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加强与各地计委的联系,争取在区域规划、特别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方面有新的拓展。

⒉在工作业绩上,我将与全处的同志一起,继续加强业务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在今年的基础上,一如继往地辛勤工作,努力争取完成院制定的工作目标,并力争上游。

⒊在团队建设上,继续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努力建设一支团结、高效、和谐的优秀团队,让每个成员以规划院为荣,以基础项目处为荣。

第7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法;关系;影响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已实施近两年时间,其范围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制造企业质量意识提高和管理深入推行,逐步将经营管理理念及方法整合至企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企业环保工作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主导下也欲显重要,同时暴露出环保工作思路与管理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质量体系与环保体系整合优化不融洽;2.环保工作流程梳理不清晰;3.环保控制过程资源配备困惑。本文详细介绍质量管理在环保工作的影响与关系,探讨环保质量管理整合思路与方法。

1、 质量管理与环保管理关系

1.随着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面环境治理的深度开展,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工作已上升到一个崭新高度。与此同时,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将企业环保管理工作带入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通道。恰逢时节,2015版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转版、实施为企业环保管理工作思路及控制方法带来新的转机。两者密不可分,又独具特色。

2.环保管理工作更注重家、地方及各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重心在于围绕满足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而开展,并由当地环保行政部门主导的各项工作活动。质量管理则更注重满足顾客要求,重心在于持续改进企业自身经营环境及证明企业自身声誉,由企业组织内部自发主导的各项工作活动,两者虽工作重心及主导主体不同,但从企业长久稳定发展而言,具有相同的发展愿景及使命,那就是环境和质量管理都是为企业持续稳定经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环保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新视角

2.1纵向引领企业精细化前行的质量管理

中国制造逐步演变为中国智造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在制造实体企业发挥举足轻重的时段。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内推行的十几年历程中,逐渐由国际标准特点摸索出适合中国企业使用的中国特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式,并且近几年国家标准组织成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身影。

国内制造企业需要过硬的产品才能达到顾客满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还需要有更好产品和服务体验才能使顾客满意,以此确保自身的市场份额地位。这就促使企业不断的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引领面对当前内外部环境形势,找到合适的定位。其次,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组织运营采用风险思维与过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质量管理导入企业内部经营各环节。具体如从高层企业管理层制定符合战略的质量方针,制定适宜的质量目标,全员参与一致达成。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企业生产过程流程、分工明确的职责权限,策划体系及产品实现的各种风险措施及变更应变措施。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支持,保证设备设施满足生产所需,人员具备胜任岗位条件,相应的文件化信息满足并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持续改进。最后,万事俱备,企业就可以进行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及交付付款沟通阶段。在生产出满意产品同时,企业定期严谨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监视测量、绩效评价,以此获取更好的改进。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如一条主线纵向贯穿于企业顶层策划、运行风险决策、生产质量控制及企业稳定运行持续改进的整个过程。

2.2横向渗透企业规范守法的环保管理

大中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不论从环保资金投入,还是环保专业技术人员配置,都较从前有明显的改善,这得益于国家推行的环保倒逼式环保管控。没有符合环保生产设施及运行条件的现场,企业寸步难行,等待的只能是停产或者就地关闭。正因如此,在当地环保行政部门主导开展的各项“净水”“大气治理”“净土”行动中效果显著,其工作开展势如劈竹,在新环保法及配套管理办法实施后的短短近两年内将全国环境治理工作推到全企业、全民参与的心中。

规范、守法的环保管理需要坚实的资金支持,如果不能投入相当的人力、物资、设备设施等软硬件支持就不能保证企业自身废水废气及危废等污染物的合理治理及监测保障,就不能支撑企业环保治理规范守法。这也正是小企业、小作坊式制造企业痛楚之所在,本次讨论姑且先不探讨此方面议题。

制造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如一张细密的网分布在企业生产现场每个细节。首先,企业新建同时要开展环评,随后进行三同时的环保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在试生产阶段随即投产使用,并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验收事项。其次,企业生产运营过程,更是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以此渗透企业生产运行控制,及现场污染物治理准则进行不断的技术改进、设备/材料更新及产品创新。最后,在当地环保行政部门开展线上污染物信息网上申报、危险废物信息平台、废水废气在线实时检测及各种网络化环保工作导入与督查;线下开展中央、地方级现场检查,当地环保行政部门的片区双网格化管理,污染物定期监测、环境治理设施运维及处置等现场工作活动。所以企业内部不论是正常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设备及人员保障,还是生产变更引起的环保措施策划与落实,都已渗透进制造企业每一个细胞。

3、质量管理在环保工作中的几点影响

3.1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定位坐标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新增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要求企业考虑包括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因素,内部组织构架、管理模式等方面因素。制造企业通过分析、决策自身内外部环境有助于确定自身市场定位。环保工作正确决策及风险应对同样离不开外部社会、政治及经济分析以确定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形势,通过组织内部环保组织构架、产品/规模、管理模式的特点量身裁定适宜的环保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可见,质量管理内外部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企业在目前形势下及当地环保行政部门的指引下找到自身的环保工作定位坐标,为企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2质量管理工具为环保运行控制厘清思路

质量管理中的2个重要工具包括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这两个核心工具不仅适用于整理管理体系,在环保管理工作中同样适用并能为企业带来高效工作效率。过程方法的输入输出将要求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做了严密的策划、实施及控制,确保在环保管理目标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实现企业环保工作连续、有效、稳定开展。而PDCA循环的模式,不仅为环保行政部门积极采纳使用,而且制造企业内部通过PDCA循环模式不断谋求创新,制定具体策划方案、付诸于行动、检测各项活动进展及效果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改进措施。从而使得环保管理工作不断螺旋上升,达到环保行政部门及企业自身期望的环保管理状态。

3.3质量支持和资源过程同样适用于环保工作开展

企业应根据经营范围和自身能力确定运行所需的支持和Y源。资源无外乎包括目前已有的包括机械设备、人力资源、材料、基础设施及信息等软硬件资源。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企业不可能为满足环保需求无限制的提供资源。质量管理中的资源提供需要根据自身能力评审资源现有制约就为环保资源配备提供方向。首先应该对需要什么资源和确保资源提供作出综合决策以确定该资源是否获得,比如专项环保设施、监事和测量设备等。其次,企业自身经济能力和资源稀缺约束等情况确定能否得到,比如,先进的环保技术、污染物合作供方及特定的信息技术等。然后,寻找外部相关方确定能否获得资源以满足环保要求,比如环保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因此质量管理支持和资源的规范和提供为环保工作的稳定运行提供同样资源保障与支持。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形成文件信息的要求,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完整、连续体现出现,不仅企业自身的符合体系要求,并且对顾客及社会也得到了有效声明。文件化信息也为企业环保工作稳定运行及向相关方证明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提供了强力支持。企业的各类文件、运行记录、影像资料不仅是组织内部环保运行的足迹,也是环保督察人员必须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之一。

4、 质量管理与环保管理工作相辅相成

通过以上分析与探讨,可见,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为环保管理提供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基于风险意识思维、过程方法、PDCA循环)将环保管理工作梳理的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稳定的质量管理为企业创造明显的价值,良好的环保管理为企业创造隐形的价值。因为没有良好的环保管理,企业经营及质量管理无从谈起,但是缺少卓越的质量管理,制造企业环保管理资源将得不到保证,显得寡淡无味。因此,环保质量管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综述,质量管理为企业环保工作开辟出有效的工作思路,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横向的、看似网状无序的环保管理事项引用质量管理纵向管理主线模式,将环保管理工作编织成立体、井然有序的管理体系。总之,环保质量管理工作在今后制造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将质量管理与环保管理工作进行更深入的融合、措施落地,达到环保质量管理体系卓越、科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外宣工作;思路;对策

企业的外宣工作不同于地方的外宣工作,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在企业以外的新闻媒体,以发表新闻、刊登图片等形式,宣传企业的发展思路、生产形势、技术成果、人文精神、主打产品等内容,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企业的对外宣传是企业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

一、企业加强外宣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它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产品层面,而且表现在企业形象层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科技、雄厚的实力,更需要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企业外宣工作作为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工具,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易于控制等特点,对企业增强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因此,在新时期,企业有必要加强外宣工作。

二、现阶段企业外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企业外宣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忽视企业外宣工作

由于新闻宣传工作对企业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产生的效益也不像商品销售那样立竿见影,因此,在部分企业中存在着对外宣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认为外宣工作是形式主义,对外部新闻媒体的正常采访采取回避态度。还有部分单位虽然认识到了外宣工作的重要性,但却没有认识到新闻的客观、公正原则,将新闻与商品等同,认为只要花钱就能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像营销产品一样处理企业外宣工作,不但助长了有偿新闻的不正之风,也影响了外宣工作效果。

2、不重视企业外宣队伍建设,影响企业外宣工作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新要求,在新闻理念、报道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新闻的写作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必须沿着“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去开展工作。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项不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工作,逐渐被边缘化,企业中的外宣机构被缩编、撤并,新闻宣传队伍更新不及时,人员逐渐老化,无法适应新闻媒体需要。

3、缺乏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新闻危机处理能力不足

企业危机的新闻常常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素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特别是在现阶段,以互联网、手机、通信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开放、互动、平等的特征,使我国进入一个“全民记者”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发现者和者,自然,任何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危机的遭遇者。但与之不相符的是,部分企业对这一问题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缺乏与外部新闻媒体打交道的经验,缺乏新闻危机处理能力。

三、国有企业做好外宣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企业管理者要增强外宣意识,为企业外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新闻也是生产力,宣传就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外宣工作是适应当前时代需求、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迫切要求;认识到良好的企业外宣工作不但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而给予企业外宣工作以足够重视,从资金上保证,从工作上支持,为企业外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适当学习新闻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自己的新闻宣传意识和新闻鉴别能力,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将新闻效应考虑进去,提高企业活动的新闻价值,增加媒体关注程度,扩大外宣工作效果。

2、企业要加强外宣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外宣队伍

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造,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新闻宣传。但新闻媒体受人员数量、工作时间等因素影响,不可能随时参加企业的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这对于需要长期不断进行新闻宣传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问题。因此,企业在内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外宣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

企业要加强外宣人员的引进工作,要及时招聘具有新闻宣传专长的员工,或在现有员工队伍中发现热爱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逐渐建立本企业的外宣队伍。要加强外宣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外宣工作人员教育培育制度,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培训活动,提高外宣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企业要加大外宣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提高外宣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建立优秀外宣干部的成长通道,采取精神和物质奖励并行的方法,增强从业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鼓励更多的人热爱这项工作,以扩大外宣工作的覆盖面。

3、企业要正确处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提升企业外宣工作效果

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是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要努力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主动同媒体加强联系、建立良好关系,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要多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素材,加深媒体对企业的了解,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提升企业的舆论形象,促进企业发展。要加强与媒体的战略合作,充分借助媒体在信息资源、技术、人员上的优势,架起与公众交流的桥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信息,做好信息沟通,做好宣传解释,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遇到新闻危机时,企业要积极与媒体联系、配合,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维护企业形象,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扭转危机,摆脱被动。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我局负责组织或协作实施的项目共58项,至月底止,完工(基本完工)工程9项,完成工程投资额7.38亿元,基本上按计划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1.协作类项目

(1)市日用陶瓷园区投资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管网及管道设计工作已完成,图纸已交建设单位。

(2)工业集中区佳鑫厂至高速引道30米道路建设项目:管线施工图已完成交建设单位。

(3)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四期项目:建筑单体设计已完成。总的地块与原规划指标稍有调整,已完成交施工单位。

(4)区到城区排污管工程:未见业主委托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正与工业园区办商议进行测量,我局将尽快协调园区办委托,以便尽快开展下一步工作。

(5)南部宠物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

2.房地产类项目

(1)小区二期旧城改造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公房签订协议80%,私房未能签订。临街铺面要价高,无法签订,我局将督促抓紧落实。

(2)中央广场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5102万元,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已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设计图纸4月26日已完成施工图。目前正在钻探、打桩。

(3)皇冠假日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75万元,目前建好围墙、售楼部,平整好场地。规划方案5月28日经专家组评审通过。

(4)金富公寓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378万元,目前基础正在施工中。

(5)公园1号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601.63万元,目前商业中心的基础正在施工。存在问题:地块内迁坟、拆迁房屋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6)碧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9600万元。一期共81幢楼,9幢封顶,30幢施工到2层,其余的基础施工中,完成工程40%。存在为题:一期有少部分房屋未拆迁;二期房屋拆迁未能按时完成。

(7)精通花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050万元,目前完成工程量的95%。

(8)合源美地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460万元,目前共34幢楼,1幢楼主体装修,其余的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即将竣工。

(9)金旺旺商贸城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6900万元,b1、b2区具备交付使用条件,b3区9幢楼装修完工,b4区8幢楼,2幢施工到3层,另5幢基础已完工。

(10)新南城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280万元,目前共6幢楼,开工4幢,3幢内墙装修中,1幢框架施工到15层;另2幢没有开工。

(11)新城国际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9300万元,目前一期11幢楼,10幢具备交付使用条件,二期8幢楼,框架封顶。存在问题:1)地块内5户居民未搬迁;2)出让的213亩土地有2亩地未征;3)地块边道路未按时完成;4)市政配套未完善。

(12)清华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3050万元,一期7幢楼,6幢封顶,1幢施工到19层;二期8幢楼3层施工中。

(13)滨江华府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7030万元,目前共6幢楼,3幢正在开挖基槽,其余没有开工。

(14)新天地商业街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534万元,二期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15)阳光华府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万元,目前正在建围墙。存在问题:出让界址不清无法办理有关手续,影响工程进度。

(16)地王国际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3200万元,目前框架施工到7层。

(17)新兴苑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目前施工到6层。

(18)喜仕登商业广场项目:目前正在装修中。

(19)日用陶瓷展览馆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2272万元,a区施工到3层,b区施工到2层,c区基础完工。

3.市政拆迁类项目

(1)路口至路口道路建设项目:路段、区路段两个工作面已同时开工。路口至路口全长3500米,需装自来水水管4461米,已完成3000米主管安装,占主管工程量的100%。

(2)甘村路与玉容一级路之间的“金三角”改造:由于土地界址未确定,项目未开展。

(3)城北路改造项目:污水管网工程已按进度施工,绿化、房屋立面改造方案正在规划设计中。

(4)旧粮食局、政府会堂改造项目:目前处于调查摸底、意见征询阶段。

第10篇

近年来,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与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将开行服务国家战略主线与山西省“四化”目标相结合,大力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破解“路径依赖”难题,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主动加大在重大转型项目、政策创新、板块突破、破解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的力度,特别是在发展思路与规划对接、“两基一支”与重大转型、城镇发展与开放平台、民生领域与中小企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国开行山西分行是如何发挥“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全功能金融服务优势,完成支持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的贡献,并实现自身的转型跨越?为此,记者前往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进行调研,并采访了该分行行长王雪峰。

开拓创新,为综改试验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开行山西分行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领导组中的唯一一家银行机构,承担了对综改试验区金融政策、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高校新校区融资方案的研究任务,向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多份规划咨询报告。先后与太原、临汾、晋城、运城、朔州、晋中、大同、吕梁等地市政府进行发展思路和规划对接,促进“十二五”规划落地实施,受到地市政府的高度评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多星”。

王雪峰带队多次赴运城、晋城、朔州、晋中等市进行开发性金融宣介。围绕全省“十二五”规划布局,结合各地市实际情况和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先后提出太原打造青山绿水、文化名城、工业新城的城市形态,临汾“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市生态走廊”、晋城“三点一线一走廊”、运城“两区两湖一招商”、朔州“一体两翼六个增长极”、晋中“北连东接西承”、吕梁“两区两城一基地”、忻州“一点二基三门户”等发展思路建议,受到地市政府的热情欢迎与高度评价。

“在中小企业贷款的机制建设中,我们形成具有开发性金融特色的中小企业业务开展方式,积极创新机制进行流程再造,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管理。”王雪峰还告诉记者,在支持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方面,他们采取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建设体现政府意志、治理结构完善、运作独立、财务健康的企业法人。促进融资平台同时成为借款平台、项目法人和业主、销售和后期管理部门,真正实现借、用、管、还一体化,提升了平台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投融资功能,实现了健康财政、健康企业、健康金融的互利共赢。

“我们是全省首家上报贯彻转型跨越发展思路工作方案,并就城市化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煤炭产业升级等‘十二五’重点发展方面提出专题规划研究报告。”王雪峰说,在汇报材料中他们创新性地提出“城市化创造需求,工业化提供供给”、“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搭建城市发展的框架,提升城市形态和品位”等城市化发展理念。在支持旅游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以旅游集散地和旅游市场主体为抓手,加快旅游业发展,打造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兴支柱产业”的新理念,建议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市场建设、构建本土旅游品牌、挖掘特色旅游文化,打造“大五台山”,将五台山景区作为山西省旅游业的重要门户和集散地,带动全省旅游业迈上新水平。在支持水利事业发展上,提出“水利既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理念。

全力以赴,勇担重点工程建设的融资主力手

“在山西省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开行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援。”王雪峰告诉记者,他们在山西重点项目的融资工作力度很大,尤其是在公路、铁路、煤炭、电力、民生、标杆项目几个方面发挥的保障作用更为突出。

——铁路行业:力保以开行融资为主的中南部铁路通道、大同至西安、太原至兴县铁路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打通运煤通道,实现全国基础能源调配枢纽基地及煤炭供需平衡,累计投放近130亿元。

——公路行业:今年山西省计划实现高速公路通车1000公里,完成路面改造500公里,开行全系统新增投放60亿元,引导资金25亿元。

——电力行业:开行支持山西火电行业总装机容量1471万千瓦,约占全省火电总装机量的40%左右。针对今年电力行业全面亏损的困难局面,开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电企16家,发放电力行业贷款30亿元,弥补了电企流动性,保障电力正常生产运营。

——煤炭行业:从保证能源供应、增加煤炭供给解决电煤紧张、平抑物价上涨出发,开行继续加大对煤炭资源整合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动整合矿技改和建设,当年发放60亿元,引导资金约30亿元,已承诺和在评煤炭技改与建设项目贷款超过600亿元。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转型战略,开行重点策划并支持晋城富士康落地项目,以贷款带动富士康“十二五”在山西投资1000亿元;贷款支持煤层气抽采、输送及利用;独家承贷支持潞安煤基合成油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全方位支持侯马方略物流保税园区建设、园区企业及物流运营;支持风电超过100万千瓦,全面打造山西风电基地等一批资源转型重点项目。

秉承特色,助力山西实现战略目标

2011年,在信贷规模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开行积极支持省委省政府实现战略目标,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力支撑与助推作用,全年表内外投放贷款近550亿元。截至2011年末,山西分行各类资产余额突破1700亿元。山西分行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实现“四个第一”:即余额新增第一;中长期贷款余额第一;非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第一;外汇贷款余额新增第一。

第11篇

设;终生学习;发展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31―0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师德优、乐奉献、业务精、工作好、懂科研、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成为我校多年追求的目标。

一、践行幸福教育理念,构建教师发展愿景

近年来,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切入点,围绕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先后制订了《静宁路小学教师队伍发展五年规划》《静宁路小学教师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了学校师资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团队提升与名师培养相结合”思路。我们经常开展静苑讲坛、教师演讲等系列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体验,在体验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不断为教师成长制定一个攀登目标、搭建一个展示舞台、引领一条成长途径,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双向提高。

二、创新师德建设举措,夯实队伍思想基石

做人德为首,爱心铸师魂。学校以城关教育“师德建设年”为契机,坚持从“铸师魂,做表率,争做师德一面镜;促业务、强素质,争当教学好能手;勇改革、乐创新,争当教改先行者;爱学习、快成长,争当学习好典范;敢进言、能献策,争当学校发展好参谋;讲奉献、廉从教,争当清正廉洁好模范”六个方面将“三师一建”活动与创先争优工作结合起来。倡议每一位静小教师都应培养“五种”精神,即牺牲精神、拼搏精神、园丁精神、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尤其通过模范人物感人事迹的学习,树立崇高精神,引领全体教师争做时代先锋,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三、引领教师终生学习,提高教师精神品格

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精深广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因此,学校始终把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是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制订了《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不断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积极探索实践以“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为基本特征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抓好教师基本功。学校平时督促老师练好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及简笔画,并定期检查,进行展示。通过“六个一”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平时的教学研究、基本功培训融为一体。三是落实集体备课。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四是青蓝结对。我校采取“师带徒、徒促师,提高升华;抓两头、带中间,整体优化”的工作策略,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师徒职责,师徒相互学习、和谐共赢,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五是注重反思。教师每一堂课结束后都会及时反思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认真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实践运用。六是继续教育常抓不懈。凡是局里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培训活动,我们都积极派人参与。

四、创设教师发展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火电厂;7S;现场管理;创新

日本最早孕育和产生了5S管理思想,成为日本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独特管理方法,随着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业界和学术界又在5S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形成了以“节约(Save)、安全(Safety)、素养(Shitsuke)、清洁(Seiketsu)、清扫(Seiso)、整顿(Seiton)、整理(Seiri)”为核心的“7S管理”,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包括信息、方法、材料、机器、人员等要素开展有效的管理。火电厂的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经济指标和安全指标等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将7S管理模式引入到现场管理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及时采取7S管理方法

企业要想维护自身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水平。结合火电厂生产活动的特点来说,不但需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水平,而且因为有着诸多种类的动力设备,发动机组的操作控制有着高度的复杂性,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事故。同时,火电厂的运营费用和燃料费用较高,其排放物对大气环境有着较为严重的污染。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转型的改革工作的开展以及基础燃料价格的波动,对火电厂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火电厂要想避免陷入经营的困境,就必须深化修理自身的内功,加强自身的基础管理工作的能力,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因此,必须要将推行7S管理作为增强自身现场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向管理要效益,确保生产安全。

二、采取7S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7S管理具有见效快、操作性强、内容具体的显著特征火电厂采取7S管理必须从生产的源头抓起,也就是要严格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现场安全隐患未排除、设备工作状态标识不清晰、材料工具堆放混乱等,以便最大幅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未能有效的整顿和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确保安全生产就成为了空谈的口号。沉心于基础管理工作,明确标准、从细节抓起,就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因此,火电厂采取7S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2.通过7S管理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采取7S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现场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举例来说,分类整理并清点工具、材料的数量,落实岗位责任,按照要求开展标识与记录工作,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起到了增强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创新火电厂7S现场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1.基于检查内容对督查小组进行细分,提高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提高7S检查工作的检查效率、定性的准确性、仔细性和全面性,成立专门的督查组,由各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应当细分为“安全、节约组”、“素养、清洁、清扫组”和“整顿、整理组”,由各小组分别负责其应当承担的检查项。采取优化后的检查模式,不会出现重复检查和漏项的情况,提高检查工作的专业性,使所发现的问题更具针对性。2.构建和完善出更加公正、公平的考评方式火电厂在推进7S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月度为单位来开展检查和考评工作,应当将所有生产经营部门和职能部门作为检查的对象,将检查内容和检查地点进行细分,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检查结果进行考评。如此一来,以点代面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能够避免检查工作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还增强了工作效率,通过更为公正、公平的考评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内部氛围更加和谐、稳定。3.明确管理要求,助力现场管理,加强过程管控由于7S管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难度,企业应当围绕安全生产的“管理、环境、设备、人员”四要素,实施“检查考评制度化、管理信息看板化、整理清扫常态化、安全标识规范化、防护措施细节化、物料定制示例化、检查现场目视化”的7化管理。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考评办法,推进可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增强现场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检修工作的过程管控,通过持续改进、宣传、落实、制度、组织等方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工艺来完成检修工作,定置摆放相关的部件和器具,合理分区规划检修区以及待检区,努力达成检修工作零违章、零事故的目标。4.组织专项达标月活动,提升7S管理水平定期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全体员工的关注,使其主动的参与到7S管理活动当中来,提升7S管理水平。其次,组织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创造效益、促进节约、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的目的。最后,开展竞赛达标活动,分别就一线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为2个单位来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树标杆、传经验,让评选出的优秀部门来介绍自身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通过7S管理活动的开展,火电厂的现场管理工作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有效的发现、解决和整改了不合理、不安全、不科学的现场问题,使得企业实现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费用开支,提高了运营效益水平,而且还维护了安全生产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7S管理是长期性、持续性的管理活动,只有常抓不懈,才可以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维护企业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胜,李爱宁.浅析5S管理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9):294.

[2]杜秋静.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