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琦君桂花雨

琦君桂花雨

时间:2023-05-29 18:1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琦君桂花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今年的桂花格外香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索”,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带着这种好奇,我又找来了《桂花香飘云天外》、《杭州:飘落一身桂花雨》等有关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们为什么对桂花如此喜爱。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木樨、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月亮圆了,桂花开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第2篇

1、儿童解得摇花乐的解是了解、知道的意思。

2、《桂花雨》——琦君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3、解析

《桂花雨》这首诗写的是人们喜收桂花的情景:人们竞相收获桂花做食品庆贺丰年,桂花纷纷飘落如阵阵轻烟,香气融入风中,儿童们也沉浸在摇花的乐趣中,连晚上做梦都梦见桂花落地的情景和花的香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煨炖(wei1dun4)两颊(jja2)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第4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桂花雨。

2.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让我们一起回到九十余年前的浙江温州,去看看那株香气四溢的桂花树吧!

3. 自学提示:

(1) 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桂花香的词句,画上标记,有感情地朗读。

3. 抓住“迷人”“香飘十里”“浸”等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桂花的与世无争、香气迷人。

【点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自学、展示中自主学习领悟。教师发挥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感知桂花的“香”。

二、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感受“摇花乐”

1. 快速浏览第3―4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圈画出来,在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2. 反复朗读、品味“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体会“缠”,联系生活实际表演,读出、演出感觉来。

3. 反复朗读、品味“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会作者的前后心情的不同。(兴奋、陶醉)引导说话:又细又密的桂花落得我们满头满身,让我们做个深呼吸……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那是怎样的感受?

4. 反复朗读、感悟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5. 比较“香”的内涵:“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与“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两句话中的“香”,意思一样吗?

【点评】 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紧扣语言文字,让学生读出情味,努力创设言意共生的和谐境界。“缠”“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这些非常富有童趣的画面,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就有话可说。对前后两个“香”的比较理解,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到“摇桂花”给作者、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对后文感悟“思乡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 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感悟“思乡情”

1. 引读第5自然段,你是如何理解母亲这句话的?

2. 导读第6自然段,练笔:每到这时,我就仿佛看到了 ; 仿佛听到了 ……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3. 思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泻在笔端。学生交流积累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点评】 感悟作者和母亲的“思乡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品读、想象说话、交流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一系列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思考,带领学生鉴赏了语言、亲近了文本,直观地感受思乡之情。

四、 拓展延伸,激发阅读、表达兴趣

1. 阅读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20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江南。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建议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2. 提起手中的笔,写写自己生活中的趣事。

第5篇

一、领略语言美

散文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审美,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视觉与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受语言的美。如《拉萨的天空》从头至尾都在描述拉萨天空的“蓝”, 蓝是全篇的关键点,是散文构思的凝聚点。教学中,我首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用蓝色粉笔写 “天空”。 对于学生来说拉萨充满神秘,显得陌生而遥远,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拉萨的蓝天,在低回的音乐背景下朗诵,把学生引领进一个如仙境般的天地。读完,我要求学生用一个字形容拉萨的天空,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蓝” !再让他们找找文中有哪些“蓝”。学生们毫不费劲地全部找了出来。抓住文本中的蓝进行归纳:“ 湛蓝”、“蓝晶晶”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纯粹;“纯净”、“明洁”、“透亮”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明净。我还告诉学生在拉丁语中,蓝宝石就是折射天空的蓝。

文中运用了不同的蓝,学生在寻找这些深蓝浅蓝中,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深刻体会到语言的美已经不仅仅是色彩的震撼与视觉的冲击,更是语言本身的魔力。

散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种生动美。《西湖》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诠释了西湖的秀美典雅。用“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描绘出了西湖平静柔美的姿态;用“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使西湖的动态美跃然纸上。从这一静一动的勾勒中,学生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隐隐远山,湖水盈盈的仙境。如《北大荒的秋天》还将几种修辞手法融在一起,“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比喻与拟人并用为文本增色。

美的句式,美的修辞,带来赏心悦目。学生体会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妙用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情动而言形”。语文学习中,“读”字当头, 在反复朗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揣摩修辞方法在表达上的丰富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品味情感美

余光中说过:“散文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散文是最真实、最直白的,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的寄托。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关注作者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感。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索是品味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胸中之情”,在对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反复体会中品味和提升。

如教学《桂花雨》,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小琦君,从“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入手,因势利导地问:“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不觉得累吗?”学生纷纷表示这是小琦君无比渴望的乐事,终于盼到了真是激动万分。摇桂花的情节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表现出真实的情感毫不做作。特别是学生在扮演小琦君,大声地喊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他们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自己,完全融入了文本,真情流露,再次进入了角色。因为文本不仅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发生源”。

这样,学生在感受文本浓浓情感的同时,对领悟作者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中,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无形中接受情感体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鉴赏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可以推动文思,辞以情发。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有喷吐的愿望。所以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才能够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如教学《荷花》“闻着花香,看着美丽的荷花,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其中的一朵”,我利用多媒体画面与语言的渲染,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进行大胆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展现荷叶的形态美、色彩美、茂盛美。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了美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

第6篇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语文要素】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

4.背诵古诗《蝉》。

[教学重难点]

1.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2.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重点)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重点)

一、交流平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生活中,是否会有某一件事或某一样东西在不经意间打开我们的心扉,进驻我们的心田,给我们滋养,让我们透悟呢?郭沫若有过,许地山有过,琦君有过,冯骥才也有过。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预设:

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特点表达的感情《白鹭》白鹭外形和情态的美赞美之情《落花生》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有用悟出做人的道理《桂花雨》桂花雨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思念家乡《珍珠鸟》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生活感悟。

2.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交流阅读体会。

3.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像本单元几位作家一样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

二、词句段运用:对比的写法

1.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个句子都是通过对比的写法,表达出作者对笔下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2.提问:这些句子重点说明的是前面事物的特点,把后面的内容去掉可以吗?(不可以,如果去掉了,就不能突出作者要重点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了。)

3.让学生试着用对比的方法说说生活中的某种事物。

预设:松树,一种平凡的树,它不像花朵把自己的艳丽呈现给人们,只是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为人们送去星星点点的绿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难点)

2.背诵古诗《蝉》。

一、词句段运用:一词多义

1.出示句子。

指名朗读句子,借助工具书查查“开辟”和“姿态”的解释。

开辟:①开垦。②开创、创立。姿态:①姿势。②态度;气度。

2.练习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语境中说话。

(1)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气候”的句子中说话。

例如:昆明一年四季气候温和,被称为春城。

(2)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性格”的句子中说话。

例如:张老师的性格十分温和,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她总是轻声细语地指出错误,从来不发火。

3.师:关于一词多义的辨析,首先要明确其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的本意进行比较,才能用得对,用得准确。

4.补充练习:根据下列词语不同的意思,用每个词语写两句话。

骄傲

新鲜

自然

简单

精神

便宜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虞世南的《蝉》,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诵读,分享理解古诗的一般方法。

3.介绍作者。

4.出示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饮:饮用,喝。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籍(jiè):凭借。

诗意: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师:这首诗有什么含义?(诗人以“蝉”喻指清高尊贵的人,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5.联系本单元课文,体会作者借助“蝉”寄托个人志向、情操的写法。

6.同桌或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并默写。

第7篇

我知道,又闷又热的夏季的影子不再在屋子里逗留,室内逸散一股宜人的气息。我听见早秋登门的轻盈脚步,不知道那是喜悦的信息,抑或是凄凉的书信。

门口的桂树已到了展露容颜的时节,应当是缀满小黄花的景象,黄绿镶嵌,迎接秋天的来访;没有像满天星点般齐绽的桂花,不能散发出香甜的芬芳,让万物依偎在它的怀抱之中;不能学琦君的童年,立在树下摇桂树,淋着缤纷的桂花雨;不能冲壶温热的桂花茶,品味秋季的温存。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它开了一串丰腴的花儿,虽然仅有四朵,却成了整棵桂树令人怜爱的宠儿。一般桂花小巧如米粒,这串竟肥硕如花豆,也许这早秋嫌小黄花清淡寡味,便任性地偏要绮丽一回。如果说秋天是位把花儿变得跟自己一般姿态的仙人,那么,往年是赵飞燕披着一袭纤细薄纱,弥漫清淡雅香,今年肯定是王昭君略施脂粉,含着殷切问候,早早到来。

秋风徐徐,轻拂我的脸颊,说不出的惬意涌上心头。享受着风的同时,秋风也捎我一封离别书,会是谁写的呢?是一阵子没再引吭高歌的知了。是啊,这几天突然静了,都是雨在天边呼啸,时而嘈杂,时而安详。知了不再在我耳边高歌,你一定找到了伴侣,所以才远走高飞,跟着夏季的脚步。你离别时托早秋送我这封信,不知道你是否也记得写给余光中先生,他可是非常怀念你的金锯子。

我猜想,你正在和你的佳偶共享一颗朱红的柿子,红透了,熟透了,甜甜的柿子也象征你们甜甜的幸福。既然你不在这里,我只能遥寄一份美好的祝福,给在彼端的你。

长袖仍在夏眠,我的文字逐渐入秋。目睹桂花和柿子的身躯丰盈,知了的影子褪色。

秋爽的气息带来早秋的音讯,紧接着以仅四朵却肥硕如豆的桂花串,将浓郁的香气散开。蝉声传情,作者又进入另一种听觉及想象的世界,文字的运用亦颇为传神。文章观察细腻,将寻常秋日写得有“声”有“色”。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鲁迅《秋夜》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老舍《济南的秋天》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声音。橘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形成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之中,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张爱玲《秋天的雨》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的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第8篇

摘 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高效的课堂,这依然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尝试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出发,对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感;策略;爱心;自主;写作

在教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龄的孩子有些人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而有些人却对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得懒散而缺乏自信。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受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和自身情感的调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恰当的情感策略对于优化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一切以儿童为中心,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让每一个语文教师明白了老师应该怎样去教语文,学生该怎样去学语文。笔者尝试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情感调控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倾注爱心,优化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热爱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学科知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教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的基础。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教师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应该教学生“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教师应该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相比其他科目而言,语文是最适宜利用情感环境创设学习情感氛围的学科。在讲解《二泉映月》时,我在让学生听《二泉映月》歌曲的同时,播放电视剧中阿炳苦难一生的片段,把学生带入那种情境中。看完以后让学生谈体会,学生个个充满热情,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对阿炳的同情,感受他歌曲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懂得为什么《二泉映月》深受人民喜爱。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在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三、自主探究,深化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合作内容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通过学生朗诵、歌唱或表演,挖掘学生潜能,创设情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揣摩文中外国学生的语言,想象他们的表情,体会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并编写表演的脚本,在课堂上按组表演。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的目的。在处理《》这篇文章时,我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当年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林则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现实进行探讨: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拒绝?在讨论中让学生联系课文,联系实际,畅谈感受。这样与生活自然联系起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这既提高了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魅力。

四、借助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遵循陶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去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延伸课文内容,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必能真情感人,这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让学生理解文中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当学生充分感受文本后,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妈妈相处中,最让自己感动或记忆深刻的那个场景,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在讲解琦君的《桂花雨》,理解母亲“外地的桂花再香,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并仿照这个句式说话,体会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恋。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这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阅读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激发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兴趣,如何从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入手,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猎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培养适应新时展,知识面广,善于读书学习的多用人才。

1、以好奇心调动阅读的欲望

儿童天性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为好问、好动。老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好奇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习惯。

如向学生推荐介绍书籍时,可选取其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内容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创设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寻找答案,获得成就感并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如女生喜欢故事性的书籍,而男生喜欢科幻、体育等内容的书籍,将同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并在班级图书角贴上小组喜欢看的书籍名称,写上推荐理由,以此吸引不同小组的注意,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好奇心在各个兴趣小组间变换,这样,不仅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2、在活动中强化阅读的兴趣

在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如:每天“早间播报”,让学生介绍收集来的片段,或介绍新人新事,自己喜爱的读物。又如: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利用班队活动课举行故事会、诗歌及精彩句段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3、借推荐书目引导阅读

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定位指导,推荐一些较好的图书给他们。一般而言,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看有配图的小故事或者动画片的配图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图文版的《毛鲁斯去旅行》、《亲爱的汉修先生》、《安徒生童话》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看故事性强的文章,可让他们看《夏洛的网》、《蓝色的海豚岛》、《彼得・潘》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喜欢读一些名家名著,如《草房子》、《鲁宾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斑羚飞渡》等。既有助于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构造有一定认识,还能从中读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阅读习惯的形成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这种动作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至人今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直接影响。

1、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有一个这样的统计数字。我们一般人读普通的书籍,每分钟200字,做到不仅理解而且能够欣赏,应该是不成问题。按上述方法计算,每天坚持读10分钟,一年就可以读15本书,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

对于学生每天阅读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坚持。这一点最好由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从一年级就开始做起,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家长念,学生听,逐渐形成家庭的生活惯例,从而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读书时间。在学校,教师每天留出十分钟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天天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

2、培养有目的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阅读中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由表及里,深入思索,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读琦君的《桂花雨》只有化身为文中的“我”,才能体悟到那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承载的如许深厚的儿时记忆与对故乡的怀念。另外有目的阅读还要与文本对话,比如读《鲁滨孙漂流记》,能学会面对困难时,从绝处看到希望的火花,乐观、冷静、不向命运低头。若能进一步将之用于处理生活中的困难,那这一课的意义就远远超出了单一的文本教学,其意义更为深刻。

3、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是记忆的贮存器。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其中新颖、独到的地方记下来,在边读边记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语言,一方面加深了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作读书笔记,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它是把读、想、写结合在一起,持之以恒地记笔记,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记下读了什么书,作者是谁,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书中的好词,好句等。

古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积累知识,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努力探索的欲望。

三、阅读能力的综合评价

对阅读教学而言,应有完整的评价办法,各方面分门类别,有检查,有记载,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有力促进阅读教学的进行,使之成为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

1、是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一般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语调和速度。这又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 :正确朗读,读得流利,有感情朗读。虽然这三方面是由低到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应该从学生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就较为全面的要求。

2、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这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1)是否拥有丰富、广泛的词汇量。

(2)能否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

(3)能否筛选关键词句和理解主要意思。

(4)能否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

(5)能否回忆重要细节。

(6)能否把握文章结构。

(7)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读物进行准确、完整的概括。

(8)能否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

3、是对阅读欣赏能力的评价。这是在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不象评价阅读理解能力那样,有正确、量化的依据。欣赏是对作品的整体说的,包括内容和形式,它是阅读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和联想,所以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重在评价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即评价他们通过想象是否正确把握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丰富地再现了作者创造的形象。 正如《解读》中所提到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