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杨树的作文

白杨树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17: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杨树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白杨树的作文

第1篇

教室门前有几棵白杨树,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傲然挺立,给我们带来欢乐。

春天,树枝上开始抽出嫩绿的新叶,可爱极了。下雨的时候,细细的雨丝轻如牛毛,它笼罩着白杨树,宛如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夏天,枝叶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挡住了炽热的阳光,我们就可以像往常一样在空地上玩耍,不会感觉到热了。这时,偶尔会飞来几只小鸟,一边落在白杨树上乘凉,一边啼叫着,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

秋天,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树叶也开始发黄、脱落了。我很喜欢那纷纷飘落的树叶,那枯黄的落叶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他们随风飞舞着,美极了。

到了冬天,白杨树只剩下几根裸的树枝了,光秃秃的不怎么雅观,但有时大雪会给它披上一件银色的外衣,把校园映衬得更加美丽了。

第2篇

在学校南面的操场旁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紧挨着白杨树的是几棵弱不禁风的小柳树。

夏天的时候,白杨树高大的树冠上枝繁叶茂。每当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的时候,大家都爱到白杨树下乘凉。

一天,我坐在树下休息,正在向四周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白杨树干上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伤疤,就象一只只瞪着的眼睛。这些树疤有的象盘子那么大,棕色的,有圆形、梭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虽然只是一些树疤,但是如果你从远处看,就会发现那很象一只只大“眼睛”。而且“眼睛”里面还有些半固体的东西,有淡粉和黄色两种,用手一碰,粘乎乎的。

树上为什么会长“眼睛”?为什么树上的眼睛里有黄色的粘液呢?真有趣呀!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奇怪的看了看我,茫然的摇了摇头。爸爸好象有点心不在焉,没有认真思考我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他压根就不懂,这态度让我更加想弄明白那是怎么回事。回到家以后,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那些眼睛状的伤疤都是因为人为的“手术”或故意的破坏,以及虫害造成的。白杨树小的时候,人们为了让它快长高,就用刀、斧或者锯砍除了它的小枝条,后来愈合就留下了伤疤;有的是因为人们无缘无故的乱砍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无聊的人在树干上乱划造成的,而那些小的伤疤是因为虫子啃咬造成的,一般都是天牛幼虫做的孽。那些更小的呢,是树的皮孔,用作树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与叶片上气孔的作用一致。皮孔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眼睛”里的液体是树脂,胶中的原料就是从树脂里提取的。

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不再觉得白杨树上的“眼睛”是多么有趣的事了,相反我为白杨树的艰难生长和遭遇的无辜伤害感到不平。我甚至不敢再去面对那些直视着你的“眼睛”!

植物是给我们制造氧气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树木,不能再让白杨树上产生更多的“眼睛”了。

第3篇

“一波三折”这个成语本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对卫夫人的赞美:“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后来则用以形容文章结构的曲折起伏。“一波三折”用于作文,能使文章起伏变化,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波澜美。写作文就是通过一件事来说明某一个问题,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写作文时如同画直线,直接完成了从某事到某义的叙述。这样“袖筒掏棒槌――直来直去”当然不能吸引人了。那如何教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运用“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结合初中语文课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倒叙和插叙增强记叙文情节的曲折性。“倒叙法”的妙处就好比电影中侦破案件一样,先是出现事件的结局,然后层层剥笋,揭示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因为“原因”往往是读者最感兴趣的,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而案件又不是一下子就能侦破的,所以倒叙能凸显记叙文的故事性,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我与父亲不相见以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然后再细细地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发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而“插叙法”的好处在于:暂时中断记叙线索,起到了缓冲情感的作用,而且对前文某一环节内容做补充说明,还可能对下文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就采用了插叙的写法,在爸爸妈迫自己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时,却宕开一笔插叙体育课时万芳与我换裤子的小事,体现出我和万芳的友谊,把情感再次推向,紧接着写送这个礼物的原因,如今父母让自己要回已送出去的礼物,我该怎么办?人物的情感转入另一种境界。这样,插叙既起到了抒感的调和剂作用,又为下文行文起到了铺垫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插叙时,插叙内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臃肿庞大,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文,巧用记叙顺序能增强记叙文情节的曲折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二、叙事记人,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文章陡然一转,就会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白杨礼赞》中,用黄土高原的美景来衬托白杨树的挺拔傲立,在人们的赞叹――恹恹欲睡――惊奇的情绪变化中引出了白杨树,用了先扬后抑再扬的手法突出白杨树的形象,第七段中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白杨树“伟丈夫”的品格。通过这一“扬”一“抑”,巧妙地制造出文章的波澜,激发读者的审美效果。学生在写《这样做,挺美》的作文时,借鉴了《白杨礼赞》的写法,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巧设悬念,避免平铺直叙。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巧设悬念,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一解开,这样的写作方法可避免文章平铺直叙,造成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悬念的提出应该是推动情节的主要环节,不能与中心无关;悬念的设置要自然,新奇,又要达到生活的真实。恰当地使用悬念,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路梨花》这篇文章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悬念层叠。当深山月夜“我们”正焦急的时候,发现了小木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紧锁,可门上用碳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这是谁的房子?这是第一个悬念。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时,老人说他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房子是叔叔盖的。”为什么要盖房子呢?全文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扑朔迷离。学习这篇课文悬念的设置后,我设计了《过独木桥》这道题目,让学生设想一下怎样渡过这独木桥,要求学生要设置障碍,给人物增添麻烦。学生设想了过桥时的外部环境,桥高、水急、路滑、风吹雨打。有的学生在此基础再为主人公增添麻烦:由于雨雾弥漫,无法见桥身,一步踏空,差点摔下桥去,多亏抱住独木,才免遭粉身碎骨之危,继续前行,一阵大风刮来,我一个趔趄,再次差点摔下桥去,只好将整个身子匍匐在桥上,冒着狂风暴雨向前爬行……学生的兴趣很高,设了许多悬念。通过《过独木桥》的情节设计,学生基本掌握了怎样设置悬念的技巧,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了。

此外,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也能扣人心弦。古文《口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对口技表演者的正面描写,听众反映的侧面描写,就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最后在叙述时有详有略,疏密相间,插入适当的描写、议论、抒情也能使记叙文在叙述中有断有续,激起叙述的波澜。

综上所述,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范文,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在写作时能学以致用,合理地安排记叙的顺序,运用抑扬手法,巧设悬念等,作文自然就会写得波澜迭起,摇曳多姿。

第4篇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常常面对文题感觉没有什么可写,我发现其原因在于:他们对于常见的人和事情往往视而不见。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若在头脑中不留痕迹,写作就没有材料;不细心体验,就缺少感受和感动;不认真思考,就不会有顿悟和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要不断强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

感悟“真情”之美。文学批评家刘勰说:“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大凡优秀的作品,总是强烈地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语文教材中拥有不少反映人间真情的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将其中的亲情、真情展示出来。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我就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通过分析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让学生充分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父爱子的那片真情。课后,我拟了个题目“亲人啊,我的亲人”让学生练笔,许多作文声情并茂,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感悟“象征”之美。文章仅仅停留在“写真情”的层面会导致肤浅。其实文章的深度来源于睿智的视角和感悟的深度,我们要善于透析具体的事物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主题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让学生从现象看本质,挖掘事物内在的联系,从而提升对事物的感悟和认识。

感悟“含蓄”之美。许多好文章都追求一种“美”――借物以抒情,即事以明理,情不显出,理不直指。如《落花生》中,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你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段话含蓄地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父亲表面上是赞颂花生,实际上是赞颂那种脚踏实地、乐于奉献、不图虚荣的精神,教育子女要谦虚实在、名副其实。这样的感悟,这样的理性认识,学生作文中若能捕捉到,文章一定会别具一格。

感悟“情趣”之美。鲁迅脍炙人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多么富有童趣呀!文中写到夏季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果实、叫天子、鸣蝉,记叙了冬天别有情趣的捕鸟过程,将高兴、愉快、无忧无虑的心情寓于其中,写出了童真、情趣。这些童趣,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对照课文,想想自己童年的片断,感悟那儿时的记忆,若以“童趣”为题,学生笔端自然会流泻出真情真趣。

感悟“哲理”之美。哲理的基本特点是富有理趣,包含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其哲理美。如教学《挑山工》, 让学生体会、理解挑山工朴素又富有哲理的话:“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面去了。”生活中这样的鲜活事例比比皆是,只要作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会捕捉到他人的感悟和认识,自己也能发现和总结出生活中蕴含的哲理。

感悟“想象”之美。想象是获取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对现实生活,学生如能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会大大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教学《〈咏柳〉赏析》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除了文中的想象“一棵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你还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创造出许多生动形象的情景:柳丝柳絮在春风中飞舞,柳树在烟雨迷蒙的江畔默默无语,柳树、杏树掩映着弯弯的山路等等。这些语句不仅在诗的意境中感受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运用已经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

(作者单位:邢台清河县职教中心)

第5篇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些同学有困难,不知道怎么问,哪对同桌愿意作示范,把你们讨论的成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师:就像他们这样,继续讨论后两句。

(生继续讨论)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生丙: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生丁: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汇报阅读收获,老师的点拨恰当、适时,这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老师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生逐句读,师逐句问。)

师: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画面思考。

(击键,大屏幕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生:爸爸、妈妈当年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

生: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老师推荐的资料,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师:能利用课外资料理解课文,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提出表扬。

生:爸爸、妈妈等一批边疆建设者克服了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困难,全力建设边疆。

师:既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板书:扎根边疆)

生:爸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热爱新疆,响应党的号召。

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

师:这些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什么精神

生:这是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

(板书:奉献)

师: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跟白杨一样,都是----

生:(齐答)卫士!

[看画面,利用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建设者与白杨之间的共同处: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成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坚强不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深化了对中心的认识。]

师:学到这儿,我又有心得: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而领悟中心。(板书:段--领悟中心)

师:这第16自然段我们得背下来。这个自然段里的几句话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句都用“他们只知道”开头。

生:每句话都跟新疆有关,而且都有“新疆”这个词。

师:第14自然段我们用熟读背诵的方法,这个自然段就用找规律背诵的方法。一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会。

(指名背诵)

师: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钟就基本背下来了。谁还能背这样吧!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不会背的跟老师一起边听边记。

(生多数站起背诵)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把顾全文

师: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儿不明白。

生: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微笑

师: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为他已经沉思过,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书:沉思微笑)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

生甲:爸爸第一次沉思是在回忆自己是怎样工作的。

生乙:爸爸第一次沉思,他在想他们这些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事迹。而他第二次沉思是在想自己的儿女能不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

生丙:他在想儿女们能不能不怕艰苦,为边疆奉献自己。

生丁: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大白杨身边的小白杨在风沙中成长,他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生戌: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祖国建设后继有人,所以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师: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西南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是大家光荣的使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真心、信心、决心!

[以两次“沉思”、“严肃”、“微笑”的理解,反顾了全文,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原则。]

(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

生:赞美建设者!

师:下节课,我们将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

总评:

《白杨》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背诵,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3.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师生交流中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老师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几位小老师,我说对了吗”……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另外,电教媒体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执教教师简介

第6篇

【关键词】语文;写作;开头;方法;探索

开头的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特殊,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出文章的话题,另一方面要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写文章如同与陌生人见面,争取给读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尤其是时间紧迫的考场作文,开头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成败。

一、开门见山法

即直接又概括地写出文章要介绍的对象:人,事,景,理。例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叫百草园。”(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二、接近法

开头先不描写文章的对象,而是从一个有关的话题入手,一步一步地接近。可以从时间,地点,场景,人物,事物等开始,逐渐引出主题的对象和话题。例如:“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冰心《小橘灯》)是时间接近;“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吴承恩《西游记》)是空间接近;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的发了狂!”开头则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节令,气候。

三、类比法

就是用相对或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引出文章的主角。比如:“人人都喜欢春天,而我却更喜欢冬天”(老舍《济南的冬天》);“花鸟草虫,凡是上的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杨朔《荔枝蜜》);像鲁迅的《一件小事》,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从相对的一个对象入手,引出要写的事物。

四、议论法

以精辟的议论引出话题。如“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吴伯萧《菜园小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

五、引用法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突出中心的作用。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就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这种开头法,很容易掌握,效果很好。名言警句式开头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意境高远。当然,引用的内容不仅要紧扣题目,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力求准确,避免出现错误;二是要有一定的陌生感,不能给老师“熟面孔”的印象。

六、比喻法

开头设喻,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更加关注要记叙的对象,说明的事物或议论的道理,它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体现作者的文采和气势。如《中国石拱桥》的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个开头自然就激发了人们对石拱桥的喜爱。运用比喻要注意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七、拟人法

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活泼,别开生面,读来往往觉得轻松有趣。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八、设疑法

先截取一个精彩的片段,或者倒叙事情的结果,来设置悬念;或者先设问点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发人深思。例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美丽鲜艳的色彩呢?”开端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有增加文章的波澜。

第7篇

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在写完“小事”经过后,接着议论:这件小事,“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强调这件小事对“我”的影响,显示这件小事的本质和意义。

那么,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议论要缘事而发。记叙文中,“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所以,首先要把记叙材料写好,而后再考虑穿插议论,把所记人物和事件的本质意义准确揭示出来,切忌脱离记叙而空发议论。

二、议论要精练、概括。最好是一语道破,简洁、明确,给人以鲜明印象。如,《记一辆纺车》文末的议论:“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虽然只有一句,但全文所记纺线劳动的普遍意义都集中于这十个字之中了,真是言简意赅。

三、议论要贴切自然。这就是说,议论时既不能故作深奥或矫揉造作、令人不懂,也不能离开记叙的人或事,节外生枝,凭空外加。有的同学议论时脱离了所记的人或事,这样不但起不到议论的作用,反而成为文章的“蛇足”。如,曾有一名同学在《植树》一文中,竟然撇开植树劳动本身,大谈什么“今后在学习上要努力,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之类的道理,让人感到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四、穿插议论要灵活适当。记叙文中的议论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先叙后议。即先记叙人、物或事件,最后进行议论。这样就在结构上总结了全文,在内容上提升或深化了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作者叙述完一件珍贵衬衫的来历后,在文末议论道:“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这段议论揭示了“一件珍贵的衬衫”的深刻含义,对的伟大品格作了赞颂,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先议后叙。即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议论,用以表达观点,统率要写的人、物或事件。这种写法带有评论是非曲直或叙述的意味。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既是议论,也是抒情。再如,《济南的冬天》的开头也是议论,但带有叙述的意味。

3.夹叙夹议。即在文章中一边叙述人和事,一边发表议论。这种情况常借助于议论来组织记叙的材料,其作用是:既有助于揭示记叙内容的含义,又可以使文章脉络更清楚,结构更严谨。

4.与抒情相结合。记叙文中的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往往不受严密的逻辑所约束,而是以表现作者的情怀、感染读者为主旨。

第8篇

摘要: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是阅读和写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也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作文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做起: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使学生能读懂课文,更能使学生以文为例创新,写出自己的生活;重视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创新、创作,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坚持不懈,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加强引导生活中的写作创新,让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写作素材,多看多写,坚持多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激发写作思维、重创作发展思维

激发写作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作文也不例外。要想在作文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作文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把写作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创作习作之中。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在讲《白杨礼赞》一文结尾的写作方法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说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讨它的写作方法,掀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写出激情的习作。

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以文为例学习写作方法――理解写作方法――模仿写作方法――创新写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带动写作创新。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写作欲望更加强烈。

注重课外写作,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写作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写作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提出写作目标要求,制定写作计划;以例文写好仿写;传授写作方法,提高创作品位;总结写作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写作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像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形式,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是艰苦的、苦涩的、枯燥的。但成功后又是自信的、喜悦的。我们需要有耐力去指导,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足够的“量”积淀就不难产生“质”的飞跃。

第9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语言感染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导入时我饱含激情地说:“为了把这些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为了给中国人报仇,有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其中就有一位放牛的小英雄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当学生们看到放牛郎被日本鬼子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面的那一瞬间,我又对学生们说:“虽然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但他奋勇歼敌,英勇顽强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那热爱乡亲,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王二小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每位学生听了我饱含深情的语言,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振奋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二、音乐渲染

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快乐的节日》的歌。当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美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这些快乐的节日,你们高兴吗?”(读题)。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基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理解“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这个拟人句时,我出示课件:花儿在风的吹拂下摇摇摆摆和白杨树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学生通过听看理解白杨树哗哗地歌唱,实际上就是风吹树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小作者把白杨树和花儿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它们的亲切、可爱。接着指名读、齐读、师读,最后闭上眼睛听录音读,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三、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日月,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无不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欢乐、热闹的场面”的抽动片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傣族人民过年的喜庆。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傣族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通过适时播放电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部分场景,二小为了保卫村民的安全而被敌人杀害的悲壮场面,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了王二小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四、实物演示

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水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等句子后,将小作者要变的这些事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后,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五、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言。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学生们眼眶里噙满了眼泪。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六、情感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

孙云晓老师曾说过“要蹲下来看学生”,这揭示了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不同。作为教师更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的中间,甚至要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每一个优点,这样你每天都会被惊喜、欣慰所包围,每天都可以触摸到学生充满好奇、友好的灵魂。

第10篇

一、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来。因此,抓住散文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

设计导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可以诱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把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散文来说,导语更要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和写作对象。所以,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全文都紧紧地围绕“盼春”、“绘春”、“颂春”写景抒情那么我就将导语设计为“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这则导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春题散文诗,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背诵了两首描写春光美丽的富有优美意境的古诗。学生听了这段导语,已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境地,还没读《春》,就已沉浸于浓浓的春意之中了,这样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春》的艺术意境之中。

三、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

教师的范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一般来说,散文有几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如清丽婉约型、活泼明丽型、慷慨悲壮型等。相应地,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确定不同的范读风格,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例如清丽婉约型: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流含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范读时,语调应轻柔、舒缓,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活泼明丽型:这类文章欢快流畅,活泼向上,作者的热情激畅,在文字间,如朱自清的《绿》范读时,语调应活泼欢快,热情洋溢,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慷慨悲壮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恨中寓悲,悲中含恨,悲歌当哭,抨击时政,就应该深沉肃穆。语调沉痛,造成一种慷慨悲歌的气氛。

四、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写高原,写白杨,都能抓住其特点,运用贴切的词语来描写。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广”,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扣挠,对抗着西北风”。着墨不多,但把白杨树高大、坚强、挺立、奋发向上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作者遣词造句精炼形象,饱含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五、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第11篇

    (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国正先生在《一己之见》一文中有过这 方面的论述。他说: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婴儿学语为例,说 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 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 这一点。为此,洪镇涛先生提出,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 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 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 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摘自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 系》)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 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 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 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注:摘自刘国正《一己之见》)因此,掌握一定 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一点,《语 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语言知识定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更要明确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能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 ,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的。“因此,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 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注:摘自王尚文《语言教学 的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 知识训练语感。

    (二)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 说话、作文。这方面的训练,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教材、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举办辩论会、写“语 感随笔”和“杂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 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和指导。通过语感训练,学生便可习得 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我们说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在语感分析中传授语言 知识。

    语言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语言知识更没有价值。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可亲 、更有用,而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注:摘自章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我们就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 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例析中获得语言知识,要使学生不仅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这里用了 什么修辞格,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要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这里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 证方法的妙处。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传授语言知识,变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语言。

    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曾引导学生比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和“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两 句话的语意轻重,在比较中,我讲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过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使学生体会到肯定 的语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语意,从而悟出作者为何选用两种句式的意图和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获得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有关语言知识,而且领悟到茅盾先生热情赞扬白杨树,赞扬北方军民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 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如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 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如能像下面这样设计问题: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 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么能“落”进去?③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等 ,通过点拨,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是如何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这不是将“ 死”的语言知识教“活”了吗?

    (三)

    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最后成果,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则是借助语言知识,切身 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 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真正发挥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语言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借助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语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 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 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借助标点符号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 、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第12篇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音乐能使学习达到艺术美的最高境界。适当的优美的乐曲与文章有机结合,能够烘托更高的艺术气氛,使文章的意境得到升华,在和谐动人的情境中,给学生一个联想的飞跃,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配乐教学。

通过多次进行配乐教学的实践,体会到它的价值在于:首先,由于产生艺术情境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文章中去深刻地感受,对于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大有益处。其次,配乐朗读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学生感情到位,精神专注,思想活跃,教师点拨启发一般问题容易完成。许多课文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与音乐巧妙结合的舞台和契机。如《爱莲说》可用悠悠深远的古筝曲配乐,《生命的意义》可用贝多芬《悲怆交响曲》配乐,《苏州园林》可用民乐曲《江南丝竹月》配乐,《醉翁亭记》的教学配上一段古典名曲《月儿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配以《我爱小白杨》烘托白杨树的伟岸挺拔的形象,收到了震撼心灵,引发激情的理想效果。《荷塘月色》一文我则选用了与文章意境近似的我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该文配乐,收到了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效。在乐曲的熏染下,同学们的感情得到陶冶和升华,沉醉在美的愉悦之中。

二、听音乐作文。

也就是选择一个有标题、情绪有变化的曲目,让学生根据标题随音乐的内容及其写作热情,打开素材宝库,随意去想象,去编织,去创作。音乐就像一把打开仓库的钥匙,把大脑里储存的记忆和材料抖出来,写出流畅感人的文章来。如我让学生听钢琴曲《愉快的假日》写作文,学生的想象力奇特,文章令人惊讶。有一学生是这样写的:夏日周末的早上,约好几位同学郊游,晴空万里,清风送爽。车轮飞转,穿过高耸的楼群,远离拥挤的人流,远离喧嚣的城市。暂离开妈妈的唠叨和老师的训斥。车轮飞转,跨过崎岖的小径,穿过碧绿的原野……

可以说,没有这段音乐,只靠苦想是难以写出发自内心的词句的。钢琴曲《大海》、《欢乐颂》、《春天的序曲》等等乐曲的音乐作文,都比一般作文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写得有意境,有激情,生动连贯。

三、课文的音乐欣赏。

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我特意安排播放有关的歌曲或戏曲唱段来欣赏。如教学《木兰诗》可以欣赏演唱的《木兰从军》,或常香玉唱的《花木兰》。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欣赏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包括岳飞的《满江红》唱词,李煜的《虞美人》唱词等都不失为优美的曲子。几十年前,弘一法师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用的就是一支外国的曲子。叶至善先生也曾为150多首古诗配曲,比如用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配《敕勒歌》,用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泊秦淮》,唱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这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有很大好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乐传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作品,可用音乐来传达,使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师生共同感悟文章的精妙。贝多芬大师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

综上所述,音乐与语文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语文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使生动形象的优秀教材更光彩夺目,使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文有话可写。 语文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的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李克廷,安徽太和县李兴中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