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说新语翻译

世说新语翻译

时间:2023-05-29 18:1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说新语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说新语翻译

第1篇

关键词:研世说新语;作注;成书时间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极为后人所推崇,与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文选》李善注并称为“四大古注”,实为注家之楷模。宋高似孙《纬略》云:“梁刘孝标作注此书,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谓:“孝标所注,特为典赡。其纠义庆之纰谬,尤为精核。”2其为称誉若此。然由于时代的绵邈久远,有关《世说注》成书时间的记载已不甚明晰,所能勾稽的相关史料也极为有限,由此就造成了学术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的局面。据笔者粗略统计,有关刘孝标《世说注》成书时间的问题目前主要有六种看法。为直观起见,现将六种代表性观点与所持论据一并列出,见下表:

早持论者。余先生在《世说·文学》篇“僧渊初过江”条注文下留意到有“尚书令沈约撰《晋书》亦称其有义学”之按语,3据此认为刘《世说注》应在沈约任尚书令期间所作。《梁书·武帝纪》载:“天监六年冬闰月,以尚书左仆射沈约为尚书令、行太子少傅……九年春正月,以尚书令、行太子少傅沈约为左光禄大夫,行少傅如故。”4则沈约任尚书令的时间为天监六年冬十月至天监九年正月。另一方面余嘉锡又认为“世说注中孝标自叙所见,言必称臣,盖奉武帝敕旨所撰。”5因此将《世说注》成书时间的下限定为天监七年五月刘孝标离开京师远赴安成王荆州府前。萧艾则对余说作进一步修正,认为天监六年十月至天监七年五月仅六七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如此浩博的著述工作,而应是在天监七八年即入安成王府后所作。另萧艾还认为《世说注》应与《类苑》同时所作,“编《类苑》与注《世说》并不矛盾,甚至《世说注》还是《类苑》编撰过程中的副产品。”1与萧艾观点截然相反的是范子烨。范子烨认为注《世说》与编《类苑》不可能同时进行,应是在《类苑》编成后的次年即天监九年开始为《世说》作注,下限则为普通二年孝标卒。唯如此,为《世说》作注的时间才能得到充分保证。赵建成也认为《世说注》的时间应在《类苑》之后,2与范说的差异仅在有关《类苑》的编成时间上存有分歧。王能宪则持论应作于天监初孝标入西省校书时,并认为注《世说》“非借皇家秘阁所藏之书不可”。3魏世民的意见则是将刘孝标注《世说》的时间与藏书条件两种因素一并考虑,从而得出“本书写作年代当不会超出梁天监元年至普通二年(孝标卒年)间”的结论。4

综合上述分析考量,除余嘉锡外,其余五说均围绕刘孝标作注所需的时间与藏书条件进行主观推测,并无具体文献史料的支撑作依据,实不足征信。而余嘉锡的观点也有未惬人意处,刘孝标要在短短六七个月的时间内撰成引书多达四百余种的《世说注》,于情理上毕竟难以讲通。笔者认为应将刘孝标作注的行为与梁朝修礼撰史的大背景及与刘孝标相关联的其他学士的情况结合作进一步探索。

一、《世说新语》为史部秘书

《梁书·王泰传》云:“天监元年,(王泰)迁秘

书丞。齐永元末,后宫火,延烧秘书,图书散乱殆尽。王泰为丞,表校定缮写,高祖从之。”5又

徐勉《修五礼表》载:“(天监元年)诏旨云:‘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

准。’”6《隋书·经籍志》亦载:“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梁有秘书监任昉、殷钧《四部目录》。”7结合三条史料可知,在梁朝禅代南齐的动乱之际,战火殃及秘阁所藏图书,因此梁武帝即位之后,就下诏进行校定缮写秘书的文化建设工作。秘阁所藏图书:

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8

显然校书工作也应分类按部进行。据史载:

天监初,(张率)直文德待诏省,敕使抄乙部书。9

天监二年,(到洽)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10

俄有敕直寿光省,治丙丁部书抄。11

高祖闻其(任孝恭)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12

则校书工作不仅分门别类进行,且校书地点也分设多处:文德省、寿光省、西省等。而据“任孝恭在西省撰史”的记载可知西省应负责史部的校书工作。另《隋书·经籍志》云:“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13那么西省所负责的史部是否即四部中的丙部呢?按《隋书·经籍志》将史部细分为正史、古史、杂史、杂传、旧事等十三类。丙部中的“史记”对应《隋

书》中的“正史、古史”,“杂事”则对应“杂史、

杂传”。据《隋书·经籍志》载:“杂传,因其事

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14可知杂传、杂事即是稗官野史。因此“史记”、“杂事”实各为正史与野史,而囊括了正史与野史的丙部为史部无疑,则西省所负责典校的秘书正是丙部。另《隋书·经籍志》载:“《杂传》四十卷贺踪撰。”15而贺踪正是与刘孝标一同入西省校书的学士,《梁书·刘峻传》云:“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1也可证明西省在天监初年承担的职责应是典校史部秘书即四部中的丙部。

那么刘孝标的《世说注》会是这一时期的校书成果吗?或者说《世说新语》在当时的观念中果然属于史部秘书吗?

首先,从时代观念来看,《世说·轻诋》第二十四条记裴启《语林》向壁虚构谢安的语录而遂被废书一事,就已经表明当时人们对于《语林》是作为信史来看待的。《世说新语》与《语

林》皆为小说家言,则《世说新语》在当时也应被看作信史。此外,东晋史官干宝在撰正史《晋纪》的同时,还著有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在《搜神记》的序言中曾云:“今之所集……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2可见干宝是将《搜神记》当作可以与正史相提并论的信史来看待的,这也可以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视小说为史料的普遍观念。另外,宋人董弅刊刻《世说新语》,跋语云:“晋人雅尚清谈,唐初史臣修书,率意窜定,多非旧语,尚赖此书以传后世。”3唐修正史《晋书》也多参取《世说新语》,这更加说明《世说新语》虽为杂史小说,但却具有补充正史不足之处的史料价值作用。

其次,从刘孝标本人对《世说注》性质的认识看,刘孝标的《世说注》是以裴松之《三国志注》为蓝本。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云:

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收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事出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4

裴松之上表所言乃是说明自己为《三国志》作注的原因、体例与宗旨,而刘孝标为《世说》作注的宗旨体例与裴注极为相似,即纠正《世说》中的错误,补充相关史料,阐释原文意旨以及列出同一史事不同说法以存异等。此外,刘孝标还继承了裴松之首创的“别传”这一注释体例。对裴注体例的有意借鉴,本质上采用了注史之法。另据笔者统计,刘孝标为《世说》作注征引古籍达453种,其中史部典籍占305种之多,引涉如此众多史书作注,显然刘孝标是以史的意识来看待《世说新语》的。张明博士则通过对《世说注》中处理所引文献作者的方法进行考察,也认为“刘孝标是以史家观点来注《世说》的。”5

综上,无论从时代观念,还是《世说注》的体

例性质,都可证明《世说新语》应归属于史部秘书。结合前引《隋书·经籍志》所载“(杂传)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可知贺踪所撰的《杂传》与《世说新语》在内容上同属稗官野

史。这就是说,天监初年与刘孝标同入西省的学士贺踪编撰《杂传》四十卷,而刘孝标在西省的具体典校工作则为《世说新语》作注,即两人共同负责典校丙部中的野史即“杂事”类。

二、《世说注》为奉敕之作

《世说注》既然是刘孝标在西省的具体典校工作,那么按此逻辑推,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实际上属于奉敕行为,下面结合各家观点进一步考辨。

前曾引余嘉锡的观点“世说注中孝标自叙所见,言必称臣,盖奉武帝敕旨所撰。”6余先生所谓“言必称臣”即指刘注中出现的“臣按”、“臣谓”语,如《汰侈》“王君夫有牛”条刘注作:

“臣按其《相经》云”,《贤媛》“王公渊娶诸葛诞

女”条刘注云:“臣谓王广名士”。据此余先生推断《世说注》应是刘孝标奉梁武帝之命而作。徐传武也认为“孝标多次自称作‘臣’,所以刘注应是奉敕——即奉梁武帝之命而作的。”7当然余嘉锡与徐传武二人的观点只是一种推测性意见,之后范子烨提出疑异,认为“臣按”、“臣谓”之语乃是赵宋人羼入,并非奉敕之作。1笔者以为,刘《世说注》为后人增附、删减确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通过遍检史书,并没有发现宋朝曾下诏典校《世说新语》的相关记载,范先生也没有指出具体的史料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对《世说注》记载的真实性在整体上持信任态度。结合前引《梁书·刘峻传》“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的记载可知,《世说注》中出现“臣按”、“臣谓”之语正是对刘孝标入西省奉诏校书的呼应。另《隋书·经籍志》载:“《小说》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长史殷芸撰。”2则殷芸曾奉敕编撰与《世说》同属“杂事”类的《小说》,可作为《世说注》为奉敕之作的辅证。笔者还以为,正是由于《世说注》为奉敕之作,注文中才会有“尚书令沈约”的称呼。徐勉《修五礼表》云:

五礼之职,事有繁简,及其列毕,不得同时。《嘉礼仪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七日上尚书,合十有二秩,一百一十六卷,五百三十六条;《宾礼仪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二十日上尚书,合十有七秩,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军礼仪注》以天监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上尚书,合十有八秩,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吉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尚书,合二十有六秩,二百二十四卷,一千五条;《凶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尚书,合四十有七秩,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大凡一百二十秩,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条。又列副秘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始获洗毕。3

从此表中可知,秘阁四部中的经部在各项礼仪校注完毕后,按照既定程序当上报尚书令,则可推知四部中的史部也应按此固有模式上呈尚书令。换言之,《世说注》撰成也应由尚书令过目检核。刘孝标既然引及沈约所撰的《晋书》,又需呈报于沈约,才会有此敬称。这是《世说注》确为奉敕之作的另一条有力证据。

梁武帝为何要敕诏刘孝标入京撰写《世说注》?或者说,刘孝标本人在奉诏前是否已经具备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条件?陈垣指出“以今日观之,孝标之注《世说》及撰《类苑》,均受其在云冈石窟寺时所译《杂宝藏经》之影响。

印度人说经,喜引典故;南北朝人为文,亦喜引典故。《杂宝藏经》所载印度故事,《世说》及《类苑》载中国故事,当时谈佛教故事者,多取材于《杂宝藏经》;谈中国故事者,多取材于《世说新语注》及《类苑》,实一时风尚。”4陈垣认为刘孝标早年在北魏云冈寺翻译佛经的经历对其后来作《世说注》善引典故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则拟从刘孝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分析,因为正如清人叶德辉在《世说新语注引用书目》自序中所言:“《世说注》中所引书凡得经史别传三百余种,诸子百家四十余种,别集廿余种,诗赋杂文七十余种,释道三十余种。”引涉的书目遍及经史子集,可见为《世说》作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做到博闻强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梁)天监初召入西省”之前的刘孝标在学识上已经达到这一要求吗?

《梁书·刘峻传》云:“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

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5《南齐书·崔慰祖传》则谓:“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6结合这两条史料可知,崔慰祖乃是刘孝标在南齐时曾同游书圃的好友,而且刘孝标祈借“异书”的途径多从崔慰祖处所得。高似孙《纬略》云:“刘孝标注此书,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如引汉、魏、吴诸史及子、传、地理之书,皆不必言;只如晋氏一朝史及晋诸公别传、谱录、文章凡一百六十六家,皆出于正史之外。记载特详,闻见未接,实为注书之法。”7

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时所引“出于正史之外”、“闻见未接”的这些文献资料极有可能在南齐“更求异书”时已经有所涉阅。

另据《隋书·经籍志》载:“《海岱志》二

卷,齐前将军记室崔慰祖撰。”1按,《海岱志》在《隋书》中属于杂传类,那么刘孝标所祈借的

“异书”中一定也包括杂传类。前已考知,《世说新语》与《杂传》在内容上同属稗官野史,则刘孝标在崔慰祖处借阅“异书”时对《世说新语》这类小说家言也定会有所涉猎。此外,《南齐书·崔慰祖传》中还有“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的记

载,2可见刘孝标在南齐建武年间时已被推认为博览强记的硕学之士,对经史子集各个门类知识的掌握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更不用说《世说新语》之类的小说野史。还有,据《梁书·刘峻传》载:“时竟陵王子良博招学士,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吏部尚书徐孝嗣抑而不许,用为南海王侍郎,不就。”3又《南齐书·武十七王

传》云:“永明五年,(萧子良)移居鸡笼山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4尽管因为其他客观原因求萧子良处国职失败,但刘孝标的求职本身就已经表明他能够胜任“抄《五经》、百家、《四部要略》”的工作,而为《世说新语》作注的能力更是不言自明。

以上分析可知,从刘孝标自身的学识来看,在“(梁)天监初召入西省”之前已具备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条件。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感慨:“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

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5刘知几更是认为,刘孝标的才识可与班固、司马迁相颉颃,为《世说新语》这类小说野史作注更是大材小用。这也说明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确是被动接受的行为,即受梁武帝之命入京奉诏校书。

总之,撰写《世说注》应是在梁朝天监年间修礼撰史的大背景下刘孝标奉诏校书时的具体工作,而刘孝标奉诏校书的时间与撰写《世说注》的时间二者之间必然有紧密关联。下面将首先对刘孝标在梁朝奉诏校书的具体时间进行考证,进而考察《世说注》的成书时间。

三、刘孝标奉诏校书时间考

有关刘孝标在梁朝奉诏校书的时间问题,与其在天监年间的行迹有密切关联。笔者通过比勘史料发现,刘孝标在天监年间实际上有两次奉诏校书的经历,考证如下。

《文选》李善注引刘孝标自序云:“梁天监中,诏峻东掌石渠阁,以病乞骸骨。”6而《梁

书·刘峻传》则谓:“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

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7虽然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记述刘孝标在天监年间校书离职之事迹,但细加寻绎,我们发现二者所指并非一事。首先,在时间的表述上存在差异。《梁书·刘峻传》记为“天监初”,而《文选》作“天监中”;其次,校书任务不同。《梁

书》是参与典籍校订,《文选》则为主持“石渠

阁”典校工作。8刘孝标曾撰有“《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9因此“东掌石渠阁”应是指刘孝标掌持文德殿秘阁藏书目录的编撰任务,而不是在西省典校秘书;再次,离职原因也不同。《梁书》是“为有司所奏免官”,性质为被动离任,而《文选》则为“以病乞骸骨”,乃是主动辞职。因此,刘孝标在天监年间应有两次受梁武帝之命入京奉诏校书,而有关这两次奉诏校书的具体时间也可以考知。

《梁书·王泰传》云:“天监元年,王泰迁秘

书丞。齐永元末,后宫火,延烧秘书,图书散

乱殆尽。王泰表校定缮写,高祖从之。”1则高祖梁武帝在天监元年就已经下诏典校秘书,结合《梁书·刘峻传》“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2的记载,可知刘孝标入西省校书的起始时间也应在天监元年。

另《南史·刘峻传》云:“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3刘孝庆任职青州刺史的时间因史料的缺乏已失考,因此刘孝标被免官的时间也不能考知,然其下限仍可推之。如上文所言,刘孝标第二次奉诏的任务是掌持文德殿藏书目录的编撰任务,《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即是其编撰成果。南朝目录学家阮孝绪在其《古今书最》中存有《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我们认为其中的“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目录”应指刘孝标所撰的《梁文德殿四部目录》,理由如下。

《隋书·经籍志》云:“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4则术数应归属于四部中的乙部类。《隋书·经籍志》又云:“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梁有秘书监任昉、殷钧《四部目录》,又《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录》。”5由此可知,“梁有《五部目录》”即是指刘孝标所编纂的文德殿四部目录以及从乙部中分离出并由祖暅撰名的术数书之目录,也就是阮孝绪在《古今书最》中所收存的《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则刘孝标在文德殿编撰四部目录的起始时间至迟在天监四年。换言之,天监四年也应是刘孝标第二次奉诏校书的下限时间。

徐传武在《〈世说新语〉刘注浅探》一文中指出“刘孝标入梁以后,曾被召入西省典校秘书,奉安成王之命抄录事类,编纂类苑,未成,因病去职。后被梁武帝以文学之士召用。”6显然徐先生也推测刘孝标应有两次奉梁武帝之命的校书经历,这与上文的考证结果是一致的。但他认为刘孝标第二次奉诏校书的时间在天监七年入安成王荆州府之后的观点则不能成立。《梁书·刘峻传》云:“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7结合前引《文选》“梁天监中,诏峻东掌石渠阁,以病乞骸骨”的记载,可知天监七年入荆州后的“复以疾去”正是对刘孝标第二次典校秘书时“以病乞骸骨”之事的呼应。否则“复”字该作何解释?因此第二次奉诏校书的时间必定在入安成王府前,也由此推导出第二次校书离职的下限时间应为天监七年。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刘孝标在天监年间共有两次奉诏校书的经历。第一次为天监元年至天监三年(免官下限)在西省参与典籍校订,第二次为天监四年至天监七年(入荆州前)在文德殿主持秘阁藏书的目录编撰工作并继续典校秘书。第一次奉诏校书即初入西省的时间为天监元年,这也是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的起始时间。前引《世说注》曾有“尚书令沈约撰《晋书》亦称其有义学”之按语,而沈约始任尚书令的时间为天监六年十月,则表明至迟在天监六年十月《世说注》还没有撰成。这就是说,刘孝标在被免官前即第一次奉诏入西省时并没有完成《世说注》,第二次奉诏后又接续其作注工作,当然撰成《世说注》的下限应为天监七年入安成王荆州府前。

综上所述,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的起始时间为天监元年,完成的下限时间则为天监七年五月。

第2篇

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体现了孔融的谦让精神。《孔融让梨》讲述了年仅四岁的孔融与兄弟吃梨时,总是礼让兄弟,吃最小的梨的故事。孔融让梨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笺疏》,《后汉书·孔融传》中对此亦有记载。

2、原文:《孔融让梨》

范晔 〔南北朝〕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3、翻译: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总是挑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当拿小的梨。”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设计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主题式教学模块进行全方位把握,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原则,形成应用为主的语文模块。

(1)能力分析。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学生特征配置教学资源。如在《世说新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对学生文言文水平进行了解,选取古文翻译作为教学主题,在学生古文翻译能力基础上进行《世说新语》讲解,课堂效益大大改善。

(2)确定主题。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从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选取对应主题,从而保证主题与教学相得益彰。如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选取交际、介绍、朗诵、演讲等作为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到主题训练过程中。

(3)设计目标。主题确定后要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原有主题基础上了解学习目的,在明确目标指引下实施学习。这种有目的学习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减少了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弯路。

(4)主题模块。主题模块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围绕主题对各项划分后的内容进行合理“放置”,从而形成重组的教学模块。如口语交际主题式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的空中楼阁》划分为一个版块,将其归类到介绍主题下,形成了介绍主题模块。

2.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实践

2.1 自主学习,训练能力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主题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设计好的学习主题出发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对主题模块内容进行理解。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过程中就选取“译文”作为教学主题,让学生自主阅读、翻译、理解,对文章中的生词、句进行标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课堂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2 合作探究,加强交流

合作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合作学习部分进行合理运用,要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合作解决上述问题,从而简化主题式教学内容,降低主题式学习难度。

2.3 精讲释疑,解决问题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主题内容配置对应教学资源,围绕主题对教学体系进行细化和丰富,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对主题部分进行细化精讲,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强调,加深学生对初中语文主题模块的理解。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答疑解难,在解答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改善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效益,又可以激发学生主题式学习热情,双管齐下,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

笔者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对重点词句进行翻译,解释了文章的主要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朝服衣冠是什么意思”、“邹忌为什么要如此向齐王纳谏”等问题进行解答,肯定学生的学习。

2.4 内化反馈,提升质量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施了解,实施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从两方面评价出发全面把握学生主题式学习进度和效益,提升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对学生行为反馈信息、评价反馈信息等进行总结,在该基础上对主题式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全面优化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结构。

3.总结

第4篇

言与文互融就是语言文字和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章句和清议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言与文互融,语言和人文共生。

一、炼言促文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可毕竟是一种同实际语言脱离得越来越远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因此学生的阅读障碍比较多。其中影响学生解“文”的最主要障碍是词汇的理解。但如果教学中只注重“言的解读”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学生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法,同时强调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也就是说,要在理解言的基础上,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正确把握文本,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使文言不分,文言并重。

1.正言通文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读准言、读通文中体味古文的韵味,不能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要在反复、变化的诵读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在触摸语言韵味中与文本对话,逐渐进入文本的语境。第一,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异于现在的字音,但字音的确定还是有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传授。有些字是通假字,那就要读本字字音,有些字要根据文意来确定读音,还有些特殊称谓的读音,就要读它自己特定的读音。第二,读准句读,读顺文意。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更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停顿是为了准确、清楚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把握不好句子的停顿,很容易会错文意。依句停顿: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现代文的句子构成的要素是一样的,停顿时就可移用现代文朗读的方法,如“梁国/杨氏子/九岁”;据文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停顿,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文学习是在认知基础上体验熏陶的过程,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不是靠讲解翻译来代替完成的,而是靠反复的读来沉潜涵泳。这样课文的文意、文情、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声调中体现出来。

2.析言知文意。小学作为文言文阅读的启蒙阶段,虽然所选的都是一些浅显、有趣、有味的小短文,但也偶有古今词义、语法表达不同之处,易和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冲突,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言文融合,把这些冲突点转化成探究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杨氏之子》一文,稍一梳理不难发现,文中同一人物的不同称呼和“家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如文中的家禽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家禽并不一致,在教学时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尝试读懂课文,用讲故事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在交流中点拨设问:“孔雀是家禽吗?”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晰家禽的意思及在朗读时两字之间需停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摈弃简单的字义记录、对等翻译的机械教学方式,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暴露学生对字、词、句、文的理解障碍所在,继而把难解的字词还原到句子、文章里,在语境中让他们自我解疑,既着眼于对言的理解,又着力在学生对文中语言内化后的自我表达,把言和文很好地杂糅在一起。

3.辨言明文旨。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和语言的魅力,即古人读书定要“其义自见”的东西。文言文字少意深,所要“见”的往往就藏于一字微言之中,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引导学生发现、比辨,体味其深藏的妙处与蕴意。如学生初读《杨氏之子》,都会为杨小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的反击而击掌叫好。如果到此为止,那教学只关注了语言的艺术,却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违文之本意。为让学生读透这语言艺术背后的真意,教师先出示两句话: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②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从语气上体会到第一句比较委婉,更有学生体会到第一句的意思并非是肯定的,而第二句的意思是肯定的……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你们能联系孔君平的话再来品一品杨小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把你的理解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写下来。在交流中学生体味到了杨小儿的话中之意是:如果我和杨梅是一家子,那么夫子和孔雀也是一家子,反之亦然。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全在于孔的认为,他把皮球踢回给了孔君平,不但有智而且有礼,实乃聪且慧。以上教学层层激疑,有意引导学生去比较、区分这些不同的精妙之处,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拓展思维空间,不但领略了文中语言的魅力,更正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提升了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二、赏文习言

教文言文,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它本来就是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1.依文悟言,言文合一。品味感悟文章的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思想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体决定了写作语言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文体对写作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曹丕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诔尚实,诗赋欲丽。”其实优秀的作品在语言创作时,都不自觉地将其文体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根据文体把握文中最显著的语言表达特征,也就是为他们学习语言打开了一条通道。《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都是描写古时小孩生活的有名篇章。两文对小孩的语言描写用词细腻传神,教师可以围绕对话展开品读教学,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两文的重点又有区别,所以对对话揣摩理解的落脚点也应有一定的区别。《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首先是言谈轶事,然后才是小说。这就是说,《世说新语》的着眼点主要是“言语”,为了增强表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才把言语加工成了小说的样式。教学此文,对此文词句的理解应该落在语言之“智”上。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运用对话描写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所以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要侧重于“理”。文言文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赋予了课堂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的把握,对准确掌握教学的尺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理解和把握文本,不管是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对文章的写法、意蕴的体会,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5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方法 对比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14-01

古代汉语课程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承担着提高学生古代典籍解读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任务。由于古代汉语学科内容远离现实、艰深乏味,加之商品经济大潮,外语热,计算机热的强烈冲击,教学“古代汉语”越来越困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师因此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与此同时,学习古代汉语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古代汉语教学应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方法的运用。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光盘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设备的大容量、直观性和多功能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光盘的大容量几乎可以储存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体现所有的教学要求,发挥语言课本所无法发挥的作用。语言总是在现实环境中使用的,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储存现实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同时带来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电脑,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古代汉语重在讲解语言知识,内容深奥单调缺乏像文学课那样的形象生动性。如果教师只一味地讲解语言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古代汉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复杂的说教简单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教学时数,做到了易教易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汉语的字和词的来源是相当富有传奇性和趣味性的,字词背后的故事往往会让学生心驰神往,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2.对比分析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对比分析法,是我们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内部横向比较法”和“古今汉语纵向比较法”。[4]传统的讲授方法以篇章为本位,就事论事,只求讲清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而很少估计不同篇章中统一词语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利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加深理解和印象,在讲授文选时,应纵横对照,多方联系,经常援引学生已学古文中的例句以及成语,惯用语等来作印证和对比。

“古今汉语纵向比较法”的优势更为明显,如果就古代汉语教材讲古代汉语,学生不免会产生距离感,但如果教师能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学生则会感到亲切,实用,因而愿意学习。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二者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继承关系。成语从古代流传下来,不可避免地保存着古义。如“假公济私”的“假”是“借”的意思,“不速之客”的“速”是“邀请”的意思,“日薄西山”的“薄”是“迫近”的意思。

3.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和作业训练形式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敏捷,多才多艺,思想活跃, 因此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可以带学生到名胜古迹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组织文言文知识竞赛,古诗文朗诵大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和兴趣。

鼓励多读原文,培养语感。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学习古代汉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无异于自封于井底,很难获得拨云见日的喜悦。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思想教育和智慧的启迪,并且进一步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只有通过文献的阅读,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学好古代汉语,准确理解剖析古代文献的强烈愿望。《诗经》《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世说新语》都是很好的阅读对象,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经典文献,如《左传》《礼记》《史记》等,教师则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阅读范围。有梯度地为学生设定阅读篇目或书籍,一方面注意选用材料中语言现象的呼应和联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讲授进度由易到难,第一学期初可先让学生接触一些有古白话色彩的相对浅显的古文,如《世说新语》,之后逐渐提高到《史记》《汉书》,第二学期末就可以读《左传》了。遵循渐进性原则使学生不至于因为联系过难而放弃实践,也不会因为练习太易而无所获益。[5]读原文的同时,适当的背诵和翻译也是很重要的,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学问。

随着世界性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生动活泼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领域,许多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以及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几年来,为了讲授好独立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与同仁共享。

参考文献:

[1]储小.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几种主要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尹.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教学[J].开封大学学报,2003,2

第6篇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王子猷居山阴

刘义庆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②,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注释】

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性格不羁。

②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

1.解释加点词语。

(1)俱绝 (2)是日 (3)方至

2.翻译句子。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造门不前而返。

3.下列与“更有痴似相公者”中虚词“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B.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D.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4.以上两篇小品文在行文风格上均言简文约,文笔简静而不乏诗意,格调奇特而又不失幽默风趣,请分别找出两文的点睛之笔。

5.茫茫六合,知己难逢。结合短文,谈一谈二人在人生态度上有何相似之处?对此,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于“知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消失 (2)这 (3)才

2.(1)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2)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3.A

4.《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第7篇

但现在有不少考生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反正高考中不直接考课文,对课内的文言文不必过于认真。其实,虽然高考中文言文不考课内的文章,但所有的考点都与课内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联系是直接的,有的联系是间接的,虽然不一定能在课文中找到完全相同的词语,但只要我们熟悉课文中出现过的各类现象,做这类题目也不会太难。

所以考生应始终把课内文章视为基础中的基础,反复研读。可以按篇目把课内文言文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要争取做到,只要看到某句话,就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命题虽在课外,但工夫应牢牢地渗透于课内的每个角落。潜心积累、反复实践、注重思考、总结规律,是应对好文言文考查的不二法门,建议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注意答题策略:

1.立足课内语段。

课内部分可进行如下的操作:通过朗读,产生最初对课文的感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补充以及教师归类总结的形式疏通字词,概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通过个别思考和发言交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探讨文章给予的启示。

2.强化记忆,增加积累。

注重日常积累,特别是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结构的记忆。考场上,随时从记忆仓库中选调,迅捷而又准确。

3.牢记方法,掌握技巧。

熟悉文言文句式,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中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充、整体、替换等七种方法,多多操练,学以致用。

4.抓关键词,明确主旨。

善抓关键词句,如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语句等,这些语句往往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切入点。

5.立足原文,分析主题。

答题必须忠于原文,分析人物品性情感等,必环顾“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即上下文),从原文环境出发,分析推导。

但仅仅靠课内这几篇文言文又不足以对付高考。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的文言文。这是因为,文言文与我们平时交流用的现代汉语已有较大距离。而学习语言需要“语感”,它可以极大地增加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这和学外语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状态是:以课内文章为基础,辅以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前者采用精读的方法,后者则采用泛读的方法。两脚并行,相辅相成,自能收到最佳效果。

第8篇

[关键词]:古诗误读 教材编者 初中语文

日前,笔者在小学古诗文读本上见到一首古诗《七步诗》,作者曹植,相传其兄曹丕为迫害曹植,勒令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绝,否则将遭受极刑。曹植文思敏捷,果然在七步之内作成这首广为人知的五言绝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诗的意思是说:锅里煮着豆子,烧的是豆子的秸杆,豆子在锅里哭泣着,既然彼此是同根而生,又何必要相互残害呢?诗既作成,曹丕不好食言,只好悻悻放过曹植。

粗粗一看,文从字顺。可是细细推敲,问题就来了:似乎有哪里不妥。曹植当时正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命悬一线,生死未卜。生杀大权完全操于曹丕之手,他曹植只有哀哀求告的份,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实力与曹丕相互残害,最多只能说:你我同根而生,你何必要这么着急的要杀我呢?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标点上。原诗的标点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是用句号连结,但是按照当时的语境来分析,最合理的标点方式应该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诗的后两句不是诗人的评价而是豆在釜中的哀告之语,实际上也就是曹植对其兄曹丕的哀告之语。把标点这么一改,语意顺畅,也就符合当时的语境了。

把原来的标点方式与修改后的标点方式比照一下不难发现,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读本的编者对诗句中“相煎何太急”中“相”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笔者翻看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1483页,“相”有两个义项:互相,如相识、相像、相距太远、不相上下;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再翻看《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版第266页“相”同样也是是两个义项。原来,读本的编者把“相”的两个义项搞混了或者根本没有分清,这才造成如此偏差。

这样的例子在初中语文课本(注意:这可是学生用的教材,其权威性自不必说。)中亦可找到。义务教育苏教版九上语文教材第26课《陈涉世家》(节选)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苟富贵,无相忘”,这是陈涉在与别人一起耕作时所言。教参的译文是“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弟兄们”。笔者倒是觉得,如果译成“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因为只有这样翻译,下文的“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才站得住脚――你是一个被人家雇佣耕地的家伙,哪里来的富贵?话语讽刺的对象直接指向了陈涉;也只有这样翻译,下文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才有了思想基础,一个不安于命运摆布,努力抗争,力求改变现状的硬汉形象才跃然纸上,而教材编者原来的解读方法显然是失之粗疏。

其实,翻翻古诗文的名篇,“相”表示“相互”和“指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的例子均不少见,兹略举一二。

表示“相互”的: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松龄《狼》)

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翦梅》)

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⑧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的: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北朝乐府•木兰诗》)

②蔽林间窥之,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③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④远来相视,子令吾去(刘义庆《世说新语•荀巨伯》)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第9篇

翻开报纸,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等栏目。当代的小品,仅文学小品就分出很多的小支,如时事小品、历史小品、讽刺小品、科学小品等。除文学小品外,还有戏剧小品、电视小品等。

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小品具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其名称沿用至今,但所包含的意义又有所发展。

“小品”一词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佛经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之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公元四世纪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其中二十七卷本称之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之为《小品般若经》。

《世说新语・文学》中“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云:“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如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又指出“短而隽异”是“小品”的特征,并提有《阿含小品》,也可见“小品”概念是由佛经移来的。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观,认为小品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而来的。

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等剧目的优点。喜剧小品指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有简单故事情节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数人组合的短时间表演。它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幽默风趣,滑稽可笑;雅俗共赏,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角度新颖;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作家”的古今意义

“作家”现在多指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但这一义项起初并不是“作家”的唯一意思,其实“作家”的含义还要丰富、有趣得多。

最早的“作家”指“管理家务”“治家理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写道:“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意思是请让我用治家来打比方向您说明。《晋书・食货志》载:“(汉)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意思是桓帝不能很好地治家,没有私蓄。

治家有方,要求之一就是要开源节流,所以“作家”也可引申为“节俭、节约、节省”。《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曾写有一姓金名钟的富翁,其家财万贯,但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四愿,其中一恨是恨自己,“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吃)饭,就饿将起来”,即他埋怨自己的肚皮不知道节俭、节省,消化得太快,一天不吃就会饿。

明末小说《醋葫芦》第二十回中写道:“我来也终是老作家手段,见有人来,就闪过一边,已从墙穴内钻出。”在这里,“老作家”指贼中“老手”。

《封神演义》中“两家棋逢对手,将遇作家”,《再生缘》中“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周立波《山乡巨变》中“宽秧田,窄菜园,老谢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中的“作家”,都应是“高手”“行家”的意思。

而在佛经中,“作家”指那些修行高、道行深的人,即“高人”,实与“高手”“行家”意同。《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上行下学,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

可见,“作家”虽有“行家里手”的意思,但是感彩区别明显,不同场合有其不同的理解。

古人的主要写作文体是诗,所以多用“诗人”来称呼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中“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均是如此。从事其他文体创作的人,一般只称其为“作者”,如《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作家”逐渐转化出“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一义项,研究者一般认为始于唐朝。北宋李等人编纂《太平广记》曾引《卢氏杂说》:“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酬金)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中也有“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盛唐选出的作家以现在的陕西和山西人居多)的记载。

随着词语的丰富,词语表意的指向性要求更加明确,在使用过程中,“作家”的其他义项已逐渐被其他词语所取代,而“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一义项就成为其现在唯一的含义了。

第10篇

一、知人论世,洞察生活

古典诗歌中提到的内容反映的是诗人的真实生活经历,是诗人情感和世界观的真实展现,由此可见教授古诗词不可只拘泥于词句的背诵,而要深挖下去,探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意图。《孟子》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只有洞察诗人的人生,才能更好地品读诗歌。

学习《观刈麦》一诗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来鉴赏,就能更好地理解此诗。《观刈麦》是作者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元年创作的诗歌,当时他担任周至县的县尉,是一个负责征收赋税的小官,因此他对于当时普通劳动者所遭受的苦难十分了解。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这才有了这首《观刈麦》。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的敏感度,能写下这样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和他的诗歌创作理念分不开。白居易和当时的诗人元稹合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文W传统,在诗歌创作的时候能够直面真实的生活,在笔下展现被激化的社会矛盾,反映民众的疾苦。不仅如此,新乐府诗歌取材典型、形式通俗、语言浅显,改善了当时诗坛萧条的现状。当时有很多诗人喜欢写寄情山水的诗歌,很少有如白居易一般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诗人,如果能够理解唐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学生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歌的意味。

知人论世的方法能促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作者的创作情况,从诗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减少学生和诗歌之间的隔膜感、距离感,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

二、破译典故,感受意蕴

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和古人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分析诗歌的典故可以促使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果能让学生从典故入手解读诗歌,则能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意蕴。“醉里挑灯看剑”,从诗歌的一开头便奠定了豪迈的基础,刘斧《青锁高议》中提到了“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故此“挑灯看剑”指代豪迈之事。“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了《世说新语》里和王恺有关的典故,王恺和他人比赛射箭,用牛作为赌注,射中目标就杀牛吃,吃完立刻就走,这个举动展现了豪迈之气,辛弃疾运用这个典故也表现了豪迈之情。“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一种烈性的快马,“弓如霹雳弦惊”运用的是《南史》中曹景宗的典故,曹景宗在年少时经常骑如龙的快马,拉开弓箭发出霹雳一般的声音。从这首词所用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典故都和豪迈之情有关,体现了壮士征战沙场的豪迈之情。由此可以感知这首词的意蕴,作者描绘了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表达了杀敌报国的理想,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学者黄永武认为,运用一次典故就相当于将某一个故事或象征重新认同了一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借助典籍弄清楚典故的出处,搞清楚作者运用典故的情意,品味用典的巧妙之处。

三、比较赏析,深化思维

初中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阅读不充分的情况,不能揭示诗歌中的妙处,但是通过比较阅读却能够弥补这个问题。

《木兰诗》是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展现了花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诗歌和另一首乐府诗歌《陌上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在主题和人物形象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命运的抗争,但是对命运的抗争方式有所不同。《陌上桑》中的罗敷勇敢地拒绝太守的行为,抵挡住了荣华富贵的诱惑,机智地用夸耀自己丈夫的方式拒绝了太守。《木兰诗》中的女主角面对“阿爷无大儿”的情况,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展现出了有担当的一面,在封建社会女扮男装被视为反常行为,花木兰秘密从军,体现了她的智慧和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由此可见这两首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行为不同,但是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

学者冰心提出,通过比较阅读能得到启示,获得体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发现单一的阅读无法获得新的收获,而使用比较阅读法却能帮助学生辨别诗歌优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第11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诗比历史更久远”,诗歌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承载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民在劳动时发出的第一声号子,到《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一首诗就是一个曲折的故事,一首诗就是一段凝聚的历史,诗歌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盛亡,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所以诗歌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样式了,更是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对于诗歌的教学一向是重点,但也是难点。因为古典诗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意象含义丰富,再加上诗歌语言跳跃性较大的特点,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诗歌内容,而将诗歌“翻译”一遍,在这“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就流失了诗歌的美及精髓。不要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诗歌的艺术性也都丧失了。一味滔滔不绝的台上传授,台下学生只会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共鸣。这也是很多教师觉得诗歌难教的原因。因此诗歌教学就要探索有效的新模式。

新课标对于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个要求打破了传统诗歌教学先读后析的套路,更注重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鉴赏能力。相应的,也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读”悟诗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实很多诗歌通过不断的诵读,学生自己会有一定的感悟。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给自己的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往往忽略这一环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仿佛读的顺口,没有错别字,这一环节就达到了目的,长此下来,学生就只为了读而读,完全不会去想在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内容、读出什么情感,而失去了朗读的重要意义。而失去了诵读这个基础,学生没有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悟,教师的讲解即使再精彩,对学生来说,也味同嚼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填鸭式”的教学,硬将那些鉴赏理论灌入学生的脑子里,本来人文性很浓的灵动的诗歌,传授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枯燥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

基于这点认识,我在讲授中注重以诵读为主。一首诗歌,并不急于介绍背景、作者,分析,而是先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诗句,有了理解再读,一定要透过字句读出情感,而不是只照本宣科的认字。一开始,这样的方法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不能用心去读,往往读了两遍,认为所有的字都认识了,能够读的流畅了,就不爱读了,我就自己做示范,加入感情和理解去读。例如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我特地上网查找了徐志摩和康桥的相关资料,自己进行揣摩,反复练习,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虽然带有如此饱满情感的范读学生觉得有趣,嘻嘻直笑,但是当我给学生们讲了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感情之后,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不禁跃跃欲试,想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还有很多同学对诵读同学提出质疑,认为某个地方读的并不到位,不符合人物身份及诗歌风格,同学们已经很自然的由诵读转为对诗歌内容的探索。这节课发言很踊跃,课堂氛围良好,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下课的时间,可是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二、以诗讲诗

有了诵读奠定的良好基础,再分析起诗歌来就事半功倍了。可是以往的分析仍是以教师为主,对诗句逐句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我采取了以诗讲诗的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教给他们一种新的诗歌鉴赏方法。

诗词和别的文体a不一样,分析起来有困难,诗词语言不像小说或散文语言那么直接,它比较隐晦,而且具有跳跃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这种对照及以诗讲诗的方式,选取的参照对象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作品,让学生不但理解诗歌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以写促诗

教学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前四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构成了比兴关系,这是个难点。于是,我对这个句子进行了两次改写。

师:人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张爱玲说:“生命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蚤子。”有句网络流行语说:“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下面我就仿照这两句话把鲍照的这两联改写一下:

人生不过是平地四散的水流,沿着不同的轨迹流淌,贵贱穷达便赋予了不同路径的坦然。人生是有使命的,怎能让空坐愁叹左右信念的取向,摇摆生命的方向呢?

这样的改写,把鲍照的诗歌放在了张爱玲名言和网络流行语的框架中,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他们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理解了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改写到这里,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我还不满足。这里为什么要以“泻水置平地”而不用别的为比喻呢?我又对这个句子改写了一次。

师:下面我来换个比喻:“花发同一枝,飘茵堕溷各不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飘茵堕溷”的比喻是跟鲍照同时的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里提出的,他认为人生的命运的区别,就如一棵树上的花同开在一枝,随风而堕,花飘落在茵席上就有了富贵的好运,而坠落在粪坑里则有了低贱的命运。大家觉得我换的这个比喻是不是要比鲍照的好?

生1:好不好一下子不敢确定,但我觉得意思都是一个样,水的流向带有偶然性,花的飘向也带有偶然性,人的谁贵谁贱也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

生2:我看过一个资料,“泻水置平地”这个比喻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世说新语?文学》篇载刘尹曾以泻水于平地各自流漫来回答为什么人都承受天地的禀受而人性又有善恶不齐的问题,这在玄学清谈中一时谓为绝答,类似于今天网络流行语“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吧?(众笑)

师:这位同学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啊!确实如此,这个比喻虽然是从日常生活的现象观察而来,但究其本,却与当时玄学与佛学争论中的说法相通,有着时代的语境这个因素。

这里对比喻的改写,我以为不是多此一举,一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文本读厚,二则更有利于读文本的读深。

第12篇

关键词:日本 中国 谚语 翻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39-02

谚语是产生于民间、并在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并带有讽刺、警示、知识、趣味性等意义的短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一国语言乃至文化的代表。语言和社会是并存的,每个社会都包含人文风情、国民特性的文化,一个社会就是其全体生活史的总体。一般来说,从语言表现中可以看到该民族的文化特色。特别是作为大众智慧结晶的谚语,能够充分反映各民族的事物认知方法和思考方式。因此,该文通过对日语谚语翻译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日两国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

1 日本谚语的翻译

谚语在日语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翻译的时候区别于普通的文字。如果把日语谚语细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翻译这些谚语的时候,根据分类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1.1 来自中国的谚语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都是亚洲国家、汉字文化圈国家、儒教文化的国家,因此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日本文化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日语中有大量来自于中国的谚语。在引入这些中国谚语时,或者后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使它们适应日语的表达习惯,并且能够更好的在日本国民中流传,大部分谚语都经过了加工改造。对于这些谚语,翻译的时候最好使用还原法,也就是说按照原型翻译就可以了。比如,「青は{よりいでて{よりiし(『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五十i百i(『孟子・粱惠王五十步笑百步、「瓜田李下一瓜田に履を{れず、李下に冠を正さず(中国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举以下例子:

「どこでお会いです、|京ですか

「いやここで、|京へは、も二十年の出ん。近はとか言うものができたそうじやが、ちよっと\ってたいような荬する。

「まらんものですよ。やかましくって

「そうかな。蜀犬日にほえ、遗T陇摔えぐというから、わしのような田h者は、かえってこまるかもしれんてのう

「困りやしませんがね。まらんですよ「そうかな

译文“在哪里碰到的?在东京?”

“不,在这里碰到的,东京我有二十年不去了。听说近来有一种车子叫做电车。我倒想去坐坐呢。”

“无聊的东西!嘈杂的很。”

“这样的么?所谓蜀犬吠日,吴牛喘月,像我这样的乡下人,也许反而觉得不便呢”

“不是不便,是无聊。”“这样的么?”

原文中「蜀犬日にほえ、遗T陇摔えぐ这句谚语就是来自于中国。翻译过来就是“蜀犬吠日、吴牛喘月”。「蜀犬日に吠え指的是因为疑神疑鬼所以过度害怕。而且,因为见闻少所以无知,因此用来比喻即使对于一些很平常的事情都会感到很惊讶。有时也用来指见闻少的人对优秀的人品行持怀疑的态度。这个谚语出自于韩愈的信。“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一群犬疑而吠之。”即使在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也提及到,蜀南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如果出太阳的话,一大群的狗就会一起吠。「遗T陇摔えぐ比喻过于疑心疑鬼。主要因为怀疑而担心,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江苏、浙江一带的水牛很怕热,月亮一出来就以为是太阳,所以在喘气。

1.2 日语中固有的谚语

这类谚语大部分有出处。比如:

(格式可参考此处)「きじもQかずば(祸从口出)

「Lいものにはまかれよ(胳膊扭不过大腿)

「地zは壁一重(咫尺之间便是地域;一失足成千古恨)

「长媳灸芩陇摔り这句谚语用中文来翻译的话,就是“真正的意图不在这里”、“声东击西”、“别有用心”,也可翻译成“醉翁之意不在酒”。「长媳灸芩陇摔り这句谚语背后有一个故事。明智光秀对主君织田信长产生了谋反之心,最终袭击了住在本能寺的信长。但是,在这之前,光秀一次也没有表明过其意图,只是说要进攻毛利氏。途中,光秀一指东方,“敌在本能寺”,起兵谋反,讨伐信长,率军攻入本能寺。这句谚语从字面来看,并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这种情况下,首先得从字面来挖掘谚语深层的意思。一般,翻译日本固有谚语的时候,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第一种是转换成与汉语意思相近的谚语、歇后语、成语。第二种则是如果不能翻译成汉语的谚语和成语的时候,尽量要使之简单易懂且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

1.3 从西方传到日本的谚语

这些谚语并非民间的传说,而是大部分出自文学作品,特别是出自于《圣经》,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西方传来的谚语在中国也有与其同等意思的。比如:

「知Rは正xなり(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

「健康は富に伽搿梗家有万贯财,不如一身健)(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rは金なり(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

2 从日本谚语的翻译看中日文化差异

从中日两国谚语来看,两国在很多方面拥有共同性。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历史、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人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等的差异,风土人情和宗教文化等也有各种不同。

2.1 共通性

2.1.1 共同的农业文化

中日两国的谚语都是人们口头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以前,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希望社会得到发展,因此觉得有必要把自己从劳动中得到的知识传颂给后世。谚语,这种既简洁又精炼的语言,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在文字出现以后,农民依然用谚语来传达所了解的知识,逐渐地产生了更多新的谚语。因此,与农业生产和天气有关的谚语的典型例子就相当的多。

日本:「秋荒れ半作(秋荒收成减半)

「の白が急に散れば大L(破白云急散必有大风)

中国:「r家は一技の花,すべて粪尿しだ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清明b雨四月の空、Nまき取り入れWれるな(清明谷雨四月天,播种早秋莫迟延)

另外,由于中日两国的谚语作为广泛在民间使用的一种通俗简洁的语言,因此,使用范围很广,在生活中也被广泛的使用。

日本:「猫に小判(对牛弹琴)

「犬と猿(水火不相容)

中国:「身上有屎狗跟踪(粪のついている体には犬がついてくる)

「人の心のくことなきはまるで蛇が象をむよう(人心不足(犹如)蛇吞象)

2.1.2 共同的作用

两国谚语的作用大体上是相同的,可以分成下面三点:

(1)反应生活的智慧。

日本:「朝雨は睛れの兆し(晨雨预兆晴天)

中国:「春分秋分、昼夜が等分(春分秋分,昼夜等分)

(2)蕴含人生的教训。

日本:「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枪打出头鸟)

「可爱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对爱子不可娇生惯养)

中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

(3)用作事物的比喻。

日本:「猫に小判(对牛弹琴)

「鬼に金棒(如虎添翼)

中国:「说曹操,曹操到(うわさをすれば、影がさ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が特技をk]する)

2.2 不同点

2.2.1 自然环境的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直接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中日两国谚语的表现也会有不同。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太平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下,海洋渔业非常发达。因此,日本人接触海产品的机会就非常多,关于海和鱼的谚语也非常多。比如「海に千年川に千年(老奸巨猾)「河豚は食いたし命は惜しし(想吃龙肉,又怕下海)「腐って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起岛国的日本,中国国土辽阔,被陆地包围。在北方,畜牧业很发达,有很多关于马和牛等哺乳动物相关的谚语;而在南方,农业比较发达,关于农业的谚语就相对较多。比如:「生まれたばかりの子牛は虎を恐れず(初生牛犊不怕虎)「羊の毛は羊の体から取れる(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年のは春にあり(一年之计在于春)。

2.2.2 历史传统的差异

日本虽然从古代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由于中日两国历史背景和传统的差异,即使在表达同样意思的谚语上,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日本人用「花は@木、人は武士这句谚语来赞美人是因为樱花在日本是美的象征,而武士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化身。中国人则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免”来夸奖人。吕布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一位武将,非常的勇猛,被称为“飞将军”,而“赤兔”是“吕布”的一匹马,跑得非常快。因此,用这句谚语来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万里挑一。

2.2.3 风土人情的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上的人,思想观念也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而这种差异就会相对地影响到对事物的看法。以动物为例子,中国人虽认为狗是一种非常忠诚对人非常友好的动物,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有很多类似于“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这种不好的评价。相反,日本人对于狗的态度却格外的宽容。再比如说,在中国说到鸟,就会想起恶势力或者不祥的预兆。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乌合之众”等等。但是,在日本,大部分关于鸟的谚语都是好的。比如,「酩涡兴、「今Qいた酩もう笑う、「斛の争い。

3 结语

谚语大部分来自于民间,是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是勤劳大众智慧的结晶,是一国语言乃至文化的代表。通过对日语谚语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很多方面拥有共同性。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历史、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人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等的差异,风土人情和宗教文化等也有各种不同。认识中日两国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了解日本社会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 彭丹,吕婧.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J].考试周刊,2007(10):17-18.

[2] 王和平.汉语谚语和日语谚语的比较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