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季延初级中学

季延初级中学

时间:2023-05-29 18:1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季延初级中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季延初级中学

第1篇

“一截黛绿的光阴,幽幽划过五月的记忆。浓浓的情思里,你是我永远的夏季……”

——语自寒溪幽兰

父亲是一个很清瘦的人,倔强而刚毅。他有着满腹的才情亦思,只可叹命运无情,将他的才伦绝学蹉跎地埋葬。

许是秉承父亲的才学文赋,我自幼习文,不曾借鉴他人之作,倒也写得像模像样。母亲很喜欢我写的语言,她说,你的文章很清秀,含蓄且精致,颇有些江南小镇的优柔意境。与你父亲的大气磅礴简直是天差地别。

父亲不大看好我,他总是呵斥我,你的文字过于含蓄,做作,无病,尽是些乱七八糟的风花雪月,言语之间堆砌的华丽辞藻,完全是一副小女儿心态,这样的文章,只能叫那些粗野之人读读,凡成大事业者,需要读的是经典隽永……

许是年轻气盛,当时的我不堪他的拙见,便用最让人伤痛的语言反驳了他一句。那时,我看见,他的目光就像燃烧的蜡烛,来回晃动着,在最后的一瞬间熄灭下去,化成一股白烟,在气流中来回碰撞着。我张了张口,想道歉,却硬生生地扭头走了。

后来我升了初中,回家时看见为了思念已瘦成一页诗篇的父亲。夕阳下,他孤独地坐在小凳上,一遍又一遍地磨砂着我的作文,仔细地审视着。我的眼里突然涌出了一种透明的液体,流进心里,涩涩的……

福建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初三 赵子云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2篇

——题记

环保是什么?是爱护动物?是节约用水?是科技的进步?是思想的提升?难道环保只有这样吗?

环保是一种品味,是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在追求衣食行的同时,在居住方面我们也不能含糊。不可以仅追求有容身之所就可以,而不顾周围是否有垃圾堆,空气污浊。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一个世外桃源。

环保是一种时尚潮流。追求时尚,人们往往想到的只是衣服、鞋子、化妆品……难道环保就不是一种时尚?这股潮流是永不止息的。它的保质期是无限期。它不会因为另一种食物的产生,而被踢出时尚界。

环保是大自然的生命线。它与环保紧紧相栓。只有环保它偌大的生命体才不会受到伤害。只有人人提高环保的意识,那么大自然会活得更缤纷。倘若人类还是一味的伤害它,那么它也将失去生命的光泽。

环保不是一味的讲究卫生,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旦出现裂痕,先受害的是大自然,但是真正受伤害的是所有的生命体。

“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环保就恰如水中月、镜中花,人人都会说,但没有人能真正的说清楚,环保到底是什么。

环保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美丽的环境,为我们输送新鲜的空气,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让更多的人融入到环保的行列,行动起来,为社会尽一份力。

我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3篇

爱,让残疾不再

打从幼时起,我便对残疾人充满了鄙夷之情。我厌恶他们,从来不同情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定拥有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我为何一定要干涉他们呢?从此,我对残疾人更加的冷漠,更加轻视他们。

直至那次起,我彻底颠覆了对残疾人的态度——偶然翻开一本宣传画册,我深深地被一张照片所震撼——画上有一个小男孩,坐在冰冷的轮椅上,幼小无知的脸上,尽流露着丝丝的忧伤,色彩阴暗,犹如一尊塑像,孤独地守望着远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个洋溢着笑容的孩子,在他后方欢蹦乱跳,雀跃着,欢笑着,色彩鲜明、丰富。我的内心被震撼了,这张照片似乎在呼唤着我,呼唤着我那沉睡多年的心灵。

我开始意识到,社会上这些被人们遗忘的群体,与我们相比,是多么的不幸。倘若,人是一朵花,我们便是朝气蓬勃的鲜花,绿叶映红花,朵朵缤纷艳丽;而那不幸的残疾人,便是一朵黯淡无光的花,绿叶凋零,红花晦暗,毫无生气可言!

残疾人也需要爱啊!

适逢助残日的到来,我的心驱使着我,呼唤着我献上一片真挚的爱。我郑重地取出一张五十元的崭新钞票,双手轻轻地捧着那五十元,凝望着,沉思着——“五十元,我近一周的生活费啊……”我不禁将这五十元放入口袋之中。

正回首,一束和煦的阳光,透过窗子,照耀着我的脸庞……我微微一颤,再回首,同学们正涌向老师,慷慨地捐出自己的一片心,一片爱。我笑了,再次取出那五十元钱,沐浴着阳光,捐出了那熠熠生辉的五十元钱。我仿佛看见了,那凝聚着一片爱心的五十元,送到了残疾人的朋友的手中,也看见了,他们正朝我微笑,一个个甜甜的微笑。此时,我向天空虔诚地祈祷着,渐渐地闭上了我的双眸……

爱,虽然无法改变身体上的“残疾”,但心灵,却永远沐浴着爱的阳光,永不残疾!爱,让残疾不再!

(注:此文获由泉州市教育局、残联、团市委、东南早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泉州市2008年“关爱残疾人,关注残奥会”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初中组二等奖。作者为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2010届3班/苏益鑫。)

第4篇

■施启迪(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电力直通车”开进学校了,在这么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们却在学校与电力叔叔阿姨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时刻。

镜头一:看展板———生活处处要留心

刚刚到了操场,四五个展板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引起我们的好奇心,都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等我们坐下后,一个电力阿姨出现了,她为我们讲述的是展板上写的家庭用电小窍门,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如今世界资源短缺、用电量高,用电安全性也不高,如何才能省电,才能安全用电呢?带着这几个疑问,课程开始了。

随后,电力阿姨就给我们介绍了许多用电技巧,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换电灯泡的技巧。电力阿姨一说换电灯泡应用左手时,我们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都用右手习惯了呀!底下议论纷纷,电力阿姨一副不见怪的样子,解释道:“要是万一触电了,右手可以把电源输送至脚底,再回到心脏,会有生命危险。相比来说,左手就不会了。”大家听了恍然大悟,快速拿起笔,不忘在采访本上做记录。

看这些展板,都是生活中一些小问题、小细节,而这些细节要是不注意的话就可能引发大患。所以说,在这一课中,我学会了生活处处应该要留心,平时不要忽略一点小事。

镜头二:触电急救———印象最深的急救课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有人触电了,我们该怎么做?刚来的路上,我们就看见了这么一个假人,还把我们吓了一跳呢。我们似懂非懂,看着老师把假人放到地上,才知道要上急救课了。

这次不同于平时的急救课,因为还有仿真演练。老师拿出了一个假人,一步一步地向我们演示如何救助触电的人。老师一开始先说了:“千万不要去碰他的衣服,找找周围有什么干燥的木棍,把他和电线打分离。”接着,人倒在地上了,老师教我们如何急救,先喊喊帮手,再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这是很关键的步骤,老师反复地讲解,强调做这个动作的频率、速度,直到救护车来为止才能停。

这次急救课印象最为深刻。以前小学我也有上过,不过只是看图片,你根本很难记住,而今天的仿真演练,让人如临其境,过目不忘。

镜头三:互动问答———要用心感受身边的电力

到了最后,来了一个简单的互动问答环节,虽然大家都是初出茅庐,但是问的问题都十分犀利尖锐,偶尔还会让电力叔叔查阅一下资料再回答,不过总是难不倒他们。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太了解,我也是一窍不通,因此我认真听讲,不忘做笔记。接着,电力阿姨们开始有奖竞答了,大家过关斩将,令在场的老师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家庭用电一度多少钱?”没想到我们的问题难不住电力老师们,反而他们的一个最最基础的问题难住了当场的我们。小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冒出了无数的问号。大家都笑着摇了摇头,老师们笑了,说:“一度电是7毛5。”话音刚落,小记者们又拿起笔来,埋头记录了。

一些基础的用电常识,其实我们应该去掌握,用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电力,学习一些用电常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第5篇

一、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比较重视民办教育工作,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原创: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较好地推动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市现有中等教育学校56所(普通中学54所,独立职校2所),其中民办5所(职业中专1所、完中2所、高中1所、初中1所),占8.93%;小学294所,其中民办小学8所(外来工子弟小学5所),占2.72%;幼儿园(点)330个,其中民办幼儿园13所,占3.94%。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15932人,占全市学生数的6.11%。其中,职专生397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5.36%;高中生1757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7.75%;初中生5574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8.27%;小学生6072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4.55%;幼儿园幼儿2529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91%。另有民办培训机构25所,生数2167人,专业以英语、写作、数学奥赛、音乐、美术、电脑、服装、汽车驾驶等为主,累计招生71186人,已结业67341人。民办学校教职工857人,占全市教职工总数的7.40%。

从发展现状看,我市民办教育稳步发展,整合运用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大多数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良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是,我市民办教育在思想观念、政策扶持、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差距,特别是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综合调研情况,调研组分析了四方面问题:

1、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扶持力度不大。多年来,我市的侨乡优势在扶持教育发展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大量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减轻了政府的投入压力。由于财政压力相对较小,加之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经验不足,对确保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保证教育质量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把握,导致我市对发展民办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认识不够到位,“政府包办教育”的观念未根本上得到转变,民办教育发展步伐不快,以“被动式”发展居多。如实地调研点中的霞村外来工子弟小学、子江中学、季延初级中学,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全市对发展民办教育缺乏整体、连贯的思路和统筹规划,在将民办教育机构纳入全市教育布局方面,也没有一个很成熟的规划和充分的考虑。《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设立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扶持奖励措施等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2、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不够。《民办教育促进法》解决了多年困扰民办教育的允许合理回报、谁投资谁受益、赋予民办学校公平的法律地位等核心问题。但由于宣传《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得不够,个别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民办教育仍存在模糊认识,民间资金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回报、产权归属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投入资金举办民办教育较多地处于观望状态。

3、现有民办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有相当差距。首先,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在园幼儿中,外来生占34.1%;在校小学生中,外来生占39.7%;在校初中生中,外来生占7.2%。从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看,中年产业工人的稳定度会逐步提高,全市学龄人口仍可能呈增长态势,如果外来人员能充分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市民待遇”,“初中富余资源”的提法将有无法实现的可能,现有教育资源更显捉襟见肘;其次,我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单靠政府投入,单靠现有的教育资源显然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已迫在眉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将是必然选择;第三,随着部分群体经济能力的增强和对子女成才的渴望,要求享受到标准更高、更多元化的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吸纳这部分人的资金建设更多标准更高的民办教育机构,相应缓解公办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公办教育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满足普通群体教育需求上来,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来整合和拓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部分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急待改善。主要是几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班生数严重超标、生员流动频繁、办学设备不足、场所局限等问题。子弟学校的建立在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确保其子女受教育权方面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本身就是政府的应尽职责,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对这部分群体的义务教育工作,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外,调研中发现个别民办学校没有与公办学校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不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二、意见与建议

1、加大宣传《民办教育促进法》力度,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各级各类教育,旨在打破公办学校人财物全部由政府包办的格局。同时,民办教育作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制度创新,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广泛宣传,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内容和当前形势结合起来,通过宣传,转变政府包办教育的观念,营造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良好氛围,大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2、加大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市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具体措施,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要依法保障民办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地位,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各项扶持政策,扩大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为民办教育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宽松发展环境,保护民办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对投资者的权益、民办学校的用地建设、投融资以及教师的人事档案、职称、聘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优秀教师的编制问题等方面,要研究出台解决措施和具体规定,切实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政策和待遇上同等,激发民办教育的活力和创造力;针对调研中民办学校反映较多的一些优秀教师无法办理调动手续的问题,建议教育、人事部门认真研究,探讨实行重新建档挂靠人才中心等做法的可行性;要加大对现有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现有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承担了部分义务教育任务,解决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拔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加强指导和服务。

3、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有重点地发展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地区布局、层次、类型导向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注重特色、保证质量。经发、教育、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在城市规划和新区建设中,充分考虑民办教育机构的规划设点问题,原创:并纳入全市教育布局。建议我市要重点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则应把握适度、有重点地发展的原则,缓解财政压力,把节约起来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提高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质量上来。可以探讨打破民办教育单一的法人投资模式,尝试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采用土地作价入股、闲置国有资产入股、民间战略投资基金联合入股等方式,充分用足、用好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和创新办学体制。要充分运用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形成对公办学校持久的竞争压力,最终实现公办与民办“双赢”。

第6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将更加引人注目。广泛开展实验教学,是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使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化学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因此,深入研究实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切实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研课题。

本文主要是论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抛砖引玉。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探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思想,阐述它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价值,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中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就必须领会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搜集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启发式教学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思想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观。它的精神实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研究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关注学生的实验行为,以实验为教育手段开拓学生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深入研究实验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缺乏对实验的研究,启发式教学就会失去依据。就会由于启不得法而导致启而不发。实验研究的内容是广泛的。

二、化学实验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做法与应用

(一)精心设计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就是诱发学生急切解决问题、探知事物本质的心理体验。学生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将倍加增强,注意力格外集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这不论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的发展,都大有好处。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开端。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用现象去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惊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上“燃烧与灭火”这一课中的“爆炸”内容,我先演示了不盖盖子的粉尘爆燃实验,然后又演示了盖上盖子的粉尘爆炸实验。又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利用油瓶进行粉尘爆炸实验的视频。这些实验和课件,使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学生问这个问题,议论那个问题。他们急于明白,为什么不盖盖子的粉尘爆燃是安全的,而盖上盖子的却会发生爆炸?为什么油瓶会被掀翻……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学习热情高涨。

2,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打破学生对课本知识过分依赖的思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教“二氧化碳与灭火”这一课,上课时我直接把连接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导管插到放有两根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蜡烛慢慢熄灭的过程,这时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然后我又按课本中的方法,直接把一瓶二氧化碳倒入放有两根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也出现了上述现象,只是两根蜡烛依次熄灭相隔的时间短。这时有学生交头接耳在讨论,有的赶紧翻书查,有的直接问为什么。于是,我引导学生分析:①蜡烛为什么熄灭?②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学生在这分析讨论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踊跃发言。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的结论。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另外,在做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时,为了验证温度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时,可以用筷子和纸张代替木条与煤做对比实验,简单易行,实验现象明显;验证物质必须和空气(或氧气)接触时,可以先分别点燃两支蜡烛代替一支蜡烛,然后在其中一只上罩一个玻璃杯,对比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就得到正确结论。熄灭的是蜡烛,点燃的是学生智慧。

(二)针对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维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借助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教学途径主要是下述两个方面。

1,通过对实验现象一层扣一层的分析,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例如,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中“分子”一课的教学,我在上课前,将一个盛有少量浓氨水的小烧杯放在讲台桌上,让氨水挥发到整个教室。上课时,我问学生:你们上这一节课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学生答:闻到了氨水的气味。我又问:你们怎么会闻到氨水的气味?学生答:讲台桌上放着氨水。我说:我将氨水放在讲台桌上,并没有倒在你们的鼻子里,你们怎么会闻到氨的气味?学生答:氨自己会跑过来。我接着问:你们谁看见氨“跑”(扩散)过去了?学生摇摇头说看不见。“是的。氨确实跑(扩散)到你们那儿了。使你们闻到氨的气味。可是,这一千真万确的事实,谁都看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后,部分学生作出了回答:这说明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的。我接着讲解:是的,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由于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感觉到氨的气味。我们把这种微粒叫做氨分子。就这样,通过对“氨水挥发”这一感性认识的层层分析,形成了分子的概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质疑,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例如,在“空气”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请两位位学生上讲台做一个实验:瓶吞鸡蛋。我事先准备好实验用品,要求学生在鸡蛋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使这只大鸡蛋进入瓶口小的瓶中。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两人共同合作,很快就完成任务。针对瓶吞鸡蛋的实验现象,我向学生进行质问:大鸡蛋通过了小瓶口是什么原因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吞蛋”原理,抓住了燃烧需要氧气的生活常识,得出空气中含有氧气的结论。领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三)通过实验讨论,开拓思维方法

组织学生围绕实验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学生相互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可以取长补短,拓宽思

路,从而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有关问题。例如,上第一章第二节“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我没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进行实验,而是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认真思考,尝试提出自己的“新发现”。下面是学生经过观察,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点燃蜡烛时,火焰先较大后变小,过一会儿火焰大小才比较稳定?

②在无风时,为什么蜡烛火焰也会摇晃闪烁?为什么火焰总保持向上?

③为什么蜡烛要用棉线做烛芯?烛芯点燃后为什么是黑色的?熄灭后烛芯为什么会变“硬”?

④蜡烛为什么越烧越短?常温下,固态蜡烛能燃烧吗?液态蜡烛能燃烧吗?

⑤烧杯罩在火焰上放置时间较长后,烧杯内壁会有黑色固体出现,这是什么物质?

组织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路,对各种意见进行论证。然后将那些正确的认识加以总结。这次讨论,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设计实验的基本思维方法。

(四)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领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部分的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手段去探究未知的化学知识,明确“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分析―论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例如,在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这节课的教学,我不满足教材的编写形式,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并摇动矿泉水瓶,这时就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了。同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现象很明显。而后用针筒吸稀盐酸,把针头刺进矿泉水瓶,把盐酸注射进去,在噼里啪啦中,矿泉水瓶又恢复了原形。我利用矿泉水瓶变形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通过矿泉水瓶恢复原形引导学生分析碳酸盐的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这样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掌握科学方法都很有好处。

(五)开展课外实验,鼓励开拓创造

实验教学不要局限在课堂里,而要扩展到课堂外。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而且,课堂教学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展课外实验,为学生开辟一个新天地,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在课外组织学生自制咸鸭蛋,表演化学魔术等。

三、改变单一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从单一变为多元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要求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重点必须由结果向过程、由成绩向态度、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转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一样,我们要努力做到具体和概括的最适当的结合,可以具体评价的内容就采用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探究活动,内容充实多样;学生自主活动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等方面),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的就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例如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享受实验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四、成效与反思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去构建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施展各种教育技巧,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居里夫人曾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成才需要好奇心,而化学实验以及多元化评价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源泉,利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观点在教师还是比较普遍:

1,化学实验中的活动与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许多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

2,有些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活动无目标、无定论、不好把握;

3,学校办学条件、实验仪器和经费、安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活动的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