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各得其所的解释

各得其所的解释

时间:2023-05-29 18:1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各得其所的解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得其所的解释

第1篇

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伊斯兰教之所以严禁信徒食用猪肉,是出于“重视人的心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古兰经》说,猪肉是不洁的,这里的“不洁”不单是指卫生,更重要的是指宗教意义上的不纯洁。穆斯林从宗教的、伦理的、审美的、卫生的角度,认为猪肉是不干净的。然而,很多非穆斯林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猪肉是干净的、可食的。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解释和辩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各行其是,各得其所,互相尊重,互不伤害。

伊斯兰教在肉食方面作出如上规定的同时,对植物性的食物没有任何禁忌。但是伊斯兰教严禁饮酒,也禁止饮用一切与酒有关的致醉物品。所以,一切有危害性及能麻醉人的植物或可食植物,如葡萄、大麦、小麦等一旦转化成能致醉的饮料,如酒一类的东西,就成为禁忌的对象。同时,伊斯兰教还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营生。所以一切比酒更有害于人身体的麻醉品和也都在严禁之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天,我们在公园中遇见一位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权威的警察。

“你不给那狗戴上口笼,也不用皮带系上,还让它在公园里乱跑,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我知道是违法的,”我轻柔地回答说,“但我想它在这里不至于会伤害什么。”

“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想。那狗也许会伤害松鼠,或咬伤儿童。这次我放你过去,但如果我再在这里看见这只狗不戴口笼,不系皮带,你就得去和法官解释了。”

我真的遵守了几次。但雷克斯不喜欢戴口笼,所以我决意碰碰运气。起初倒没什么,后来有一天下午雷克斯和我到了一座小山上,忽然我看见了那个警察,他骑着一匹红马。雷克斯在前面正向着那警察冲去。我知道事情已毫无办法了。所以我没等警察开口说话,就先发制人。我说:“警官,我愿意接受你的处罚。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没戴口笼的狗带到这里,你就要罚我。”

“哦,好说,好说。”这警察用温柔的声调说,“我知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让这样一只狗在这儿跑一跑,是一件诱人的事。”

“那真是一种引诱”,我回答说,“但那是违法的。”

“像这样一只小狗是不会伤人的。”警察说。

“不,但它也许会伤害松鼠。”我认真地说。

“哦,我想你对这事太认真了。”他说,“我告诉你怎样办,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我看不见它,就没事了。”

其实,那位警察也挺有人情味,他只不过要得到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所以当我开始自责时,他惟一能滋长自尊的办法就是采取宽大的态度,以显示他的慈悲。

我不与他争辩,因为我承认他是绝对正确的,我绝对错误。我迅速地、坦白地、热忱地承认。我们各得其所,这件事就友善地结束了。

第3篇

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奏和最后咽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那样,一个人步入老年的短暂岁月,总比他一生经历的漫长时光,分外受人品评、注目。

暮年,尤其是满载盛誉的暮年,似乎是在享受着一种权威,它的价值往往会超过青壮年时所获得的成就美感及肉体。当一个竞技运动员狂奔在跑道上,越接近终点时,就会越加快速度,珍惜那夺冠的瞬间。以便让那盈溢迷人的生命之杯泛起泡沫,散逸出醪醇芳菲。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进入这色香浓郁、金光灿烂的老年。那么,老年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记得古罗马有位学者西塞罗,他撰写有名篇《论老年》,所言:“青年人希望,中年人奔忙,老年只有回忆和彷徨。”遗憾的是,西塞罗在68岁即被杀害,他写此文时只有50多岁,时年并不算老,故而尚未写尽老年人的心地,但此文却给世人许多警示:告诫人生不要虚度,尤其是老年更要珍惜。

对于老年人的界定概念,古今解释不一。孔子认为,七十岁进入老年,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余年未谈。汉代《说文》有“七十曰老”的记载。《文献通考・户口考》云:“晋以六十六岁以上为老,隋以六十为老,唐以五十五岁为老,宋以六十为老。”史书讲,从周代至清朝,官员皆70岁退休。而今,法定退休年龄,男人60岁,女人55岁,是谓现在老龄的界限。然而,由于现代人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有人又将60岁以上者,划分为:60~70岁为低龄老人,70~80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90岁或是百岁老人则誉称寿星了。

老年人因历经沧桑,饱受坎坷,故而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是易被人赏识的。而老年人又多了些古怪。有人饶舌话多,说来滔滔不绝,还自以为是,常常不管听者是否厌烦,有否异议。也有人沉默寡言,抑郁多思,或可因气衰懒言,或可耽心言多语失,因此让人疏远。有人崇老,本身未老却常以老自居,以人称“某老”而聊然。也有人惧老,人已年迈反而怕人称老,似乎春意犹存而故作多情。还有人年事已高,风采依旧,应是生命的延伸。更有人未老先衰,憔容悴貌,却是活力在短缩。

老年人的生活,该是各得其所。老年人的心态,很难七色折射。老年人的个性,非一言能蔽之。但老年人的通性,却可概说几点。“记远不记近”,大概是往昔岁月印象深的事情多,近期生活印象深的事情少,这一缘故所致吧。基于此,又形成“怀旧与叙往”。童年的故事,青年的波澜,壮年的磨砺,以及由此联系到的家境、社会种种变迁,乃至新旧对比云云。还有“好吃与嘴馋”,有时让人误解为“老而没出息”;其实这也是怀旧情感的流露,想吃他知识与记忆里曾接触过的食物,似乎余味犹在。再有“好静与无为”,纷纭繁复的经历,在得与失的争夺之后,需要化险为夷,体味几番人生中的“清静与无为”,乃属正常,无需质疑。然而,时值老年,尤其是高龄老年,总会是“迎接晨露的脚步蹒跚了,感受激情的脉搏衰弱了,破灭希望的复燃渐熄了,唤起斗志的回归难圆了。”周围的一切,任其自由地生长,只有那瓜熟蒂落的果实,静静地呆在那里,让老人品味观赏,却难于采摘。

至于说到老有所为,还让人想起英国诗人乔・斯威夫特的名言:“聪明人用自己的后半生去纠正自己前半生的愚昧、错误和偏见。不再给老年增添新的耻辱”。倘能真的如此,该是老年人的最大幸事了。

第4篇

[关键词]《齐民要术》自序儒家思想论从史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05

对试题答案的科学解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命题意图,帮助学生弥补知识及能力的盲点和缺陷,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然而,如果解析不到位、不清楚,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判断,增加题目解答的难度,甚至会使学生原本已掌握的知识点模糊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下面,笔者就以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第2题的部分答案解析为例与大家共同商榷。

《齐民要术》自序: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此题难度系数为0.55-0.41,属于中等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该题以《齐民要术》自序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论从史出、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选择项ABCD的分析、筛选、对比、排除等技巧,能够得出正确答案为A。但是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却无法从这段材料中直接概括出结论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或仍旧对A选项不理解,认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从上古以来一直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而“儒家”对农业的重视仅仅在“《诗》《书》所述”中有所表述,只是材料表述的一个侧面。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完整信息,没有做到真正的“论从史出”。而对于该题的解析,笔者认为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切中要害、解答学生的疑惑。以下是网上几种对该题的答案解析。

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上古的神农氏、尧舜禹以及后来的殷周,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这在儒家的经书《诗》与《书》中都有体现。这说明重视农业这一思想古已有之,儒家加以继承与发展。B、C 材料并没有体现,D 只是一个侧面。故应选 A。解析2:从题干材料中的“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了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而儒家非常尊崇神农、尧、舜之道,而《诗》《书》又是儒家的经典,从而说明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答案为A。材料中虽然有改进生产工具的信息,但是改进工具是为了发展农业,是对农业重视的体现,显然B项不如A项全面,排除B。所给材料没有涉及历法,排除C。所给材料也没有涉及D项内容,排除D。解析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意在指出农业的重要,另外还提到《诗》《书》这些儒家经典,故而选A。材料中的史实名词往往是重点,看到史实我们不应当只想到是什么,更应想到这一史实与哪些大方向、大背景有关,例如《诗》《书》代表儒家文化。另外,答案要对材料全面总结概括,所以不仅要答出农业,还要有儒家。

以上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得出材料意在表明古代对农业的重视,并能联系儒家经典《诗》《书》进行分析,但亦没有完整领会材料内容和命题意图,所得结论并不能使人完全折服。

第5篇

一、诚

“诚”可谓是中庸的中心概念。一般说来,它是指一切事物的精神状态(当然主要还是针对主体自身而言)的诚,兼具本体论与认识论、修养论的意义。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诚”与“中庸”是可以并列的,它们二者都是本体或实在的属性。实在事物的结构是中庸,但实在事物的精神是“诚”。主体自身本然的性情、未发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中”,也是“诚”。比如《中庸》上说“至诚无息”。“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朱熹注释说这是讲“圣人之德”。“圣人之德”实际上就是天命之德,与本体或实在的精神是同一的。另外,“诚”也是事物存在由潜在可能上升到现实存在的保证,所以《中庸》说“不诚无物”。当然,虽然中庸理论认为实存事物本质上都有中庸的结构特性,同时也具有中庸的精神性,但是这并非一种泛灵主义或泛神论的说法。真正能够领会到事物中庸性的还是能动的主体即人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不诚无物”强调主体的“诚”是事物面向主体从而得以开显自身的基本条件,当主体具备“诚”的精神。则一切事物的曲折隐幽之处都会向主体敞开,所以有诚才会有真正的物的开显。

从认识论或方法论上讲,“诚”是认识事物中庸特性和运用中庸思想认识事物的条件。因为人性禀于天,所以人性也有中庸性。《中庸》首三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解释为“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附焉”,又说“性,即理也”,可见人性就是天理的载体。“天命之谓性”对于天的施动作用来说是“天命”,对于人的受动作用来说应该是“得天”,“得天之谓性”。人性的这种中庸性是能够通过“诚”认识中庸、运用中庸的依据。所以在认识论上,“诚”与“中庸”的关系是:万事万物(包括人)本然状态的中庸性是能够通过“诚”认识中庸、运用中庸的依据,而“诚”则是认识中庸的具体手段和功夫。

二、慎独

《大学》中讲“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中又说:“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朱熹对慎独的解释来看,“慎独”的内容主要讲两点:其一讲“实用其力,勿自欺”;其二讲“遏人欲于未萌”。“慎独”的修养功夫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未发和已发。《中庸》“戒慎恐惧”的“不睹不闻”是指自己对外物无所闻无所见。《大学》的“独”是自己的内心虽别人无所闻见,但自己有自我意识,这对自己而言属于“已发”,对别人而言属于“未发”。

关于“未发”和“已发”两个阶段,王夫之引入了“意”(意念、意识)这个概念,讲得比较清楚。王夫之认为,“独”属于“意”,属于“意”之“已发”;而且“独”所代表的意,只是自己刚刚知觉而别人完全不能知觉的意识状态,也就是以“独”指意念将发之几。因此王夫之的“意之已发”分为“己所独知”和“人所共知”两个部分。而“慎独”也因此属于“诚意”的内容。

所以君子慎其独就是同时在“意”之“已发”和“未发”两个阶段都能节制自己的欲念,修养心性,要点就在于“实用其力,勿自欺”和“遏人欲于未萌”。

三、敬

“敬”字《中庸》凡五见:“敬其所尊”、“敬大臣也,体贤臣也”、“敬大臣则不眩”、“齐庄中正,足以有敬”、“见而民莫不敬”。《中庸》的“敬”基本是“尊敬”的意思。而到了宋明理学家那里,“敬”已发展成一个重要的修身范畴,并在把握中庸之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尊敬”,而且是“敬畏”。孔子说“君子畏天命,畏大人”,其实就有“敬畏”之意。前面说王夫之将“意之已发”分为“己所独知”和“人所共知”两个阶段,“己所独知”阶段的修养功夫是“慎独”,“人所共知”阶段的修养功夫其实就是“敬”。宋儒讲“主一持敬”、“居敬穷理”,似乎“敬”不仅讲对外,而且是讲自己内心要敬,主体内心要有恭敬、敬畏、谨敬之感,这种恭敬感、敬畏感是达到中庸的一个条件。

从上面的分析人手,我们可以对“慎独”、“敬”、与“诚”三者的关系略作梳理。

慎独乃是讲人与自己的关系(内)。人怎样面对自己的内心。现象的、表象的自我怎样面对本然的、纯粹的自我?怎样修身以使现象的、表象的自我升华、净化到本然的纯粹的我的高度?尤其是己所独知而他人不知的时候,这就尤其需要“慎独”。这是讲“成己”。

“敬”是讲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外)。这个他者,既包括他人、他物、他事,也包括天理。这是讲“成物”。

“诚”既讲个人与自己,又讲个人与他者的关系,兼具内外之义。也就是讲“成己”与“成物”的关系。《中庸》第25章讲“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人面对内心的本我要诚,面对他者也要诚。对本我诚,于是“诚则明也,明则诚也”;对他者诚,于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各得其所。所谓“一旦豁然贯通”,则万物对我敞开,万物自然呈现。但是为什么明就可以诚、诚就可以明呢,有什么逻辑依据呢?《中庸》第21章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这个“谓之”就给出了一种逻辑的依据。《中庸》开篇第一句讲“天命之谓性”,“性”是直接禀白天理的。意“诚”了,就可以“明”,是因为我们的“性”,我们的天理、本体、事物的本然结构是“诚”的。所以,“自诚明”是有本体论依据的。而“自明诚”则是因为“教”。“自诚明”的本体论依据是“性”,是天理,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是可以达到“明”的状态的依据,它的实现则要靠“教”,不管是“自教”还是“他教”。自教是向内慎独,他教是向外格物。所以“教”是“自明诚”的手段。

四、“中和”、“时中”、“权”

关于“中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和”是从正面讲“发而中节”,就叫“和”。这与我们从一般意义上讲和谐、中和较接近。但是这个“和”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它中间还有一个过程。

“和”的概念在子思以前到底是什么意义?西周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做臣子的要向君王“进其否以成其可,进其可以成其否”;孔子讲“君之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上这些“和”的意义却不是讲“发而中节”,而是要表达一种对立面互相牵制、互相妥协以求和谐的意思,也就是讲“调和”。如果针对“发而中节”的“发”而言,则应该是说“发”出来以后,可能不能立刻就“中节”了,而是要去掉喜怒哀乐里面一些极端的情绪,以达到“和”。所以我们认为“发而中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进其否以成其可,进其可以成其否”的调和过程在里面。

另外,这个“中和”的意义也涉及到“中庸”与“礼”的关系问题,而且也是在某些极端情形下缓解中庸与礼紧张关系的手段。有人认为中庸与礼的关系应该是“以礼制中”,也就是说符合礼就算符合中庸了。这有其合理性,因为“礼”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而人的真性情、人的本真状态又是直接禀自天理的,所以礼也是符合中庸的。但是这样讲很不全面,因为礼只能是中庸的外在规范,而且有时还必须要违背礼才能达到中庸。比如孟子讲“嫂溺援之以手”。“男女授受不亲”是礼,但儒家讲求仁爱,不能见死不救,所以“援之以手”就是“不中之中”,就是“和”。通过“和”来达到中庸,而这个“和”,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而中节”。实际上孟子讲“权”和“权变”就是这个意思。

第6篇

【关键词】 “谨毛而失貌” 细节 整体 绘画

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书中有涉画论者,曰:“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1]彼时中国尚无真正之画论,一些画学上之知识、知见,乃散录于子书中,且往往以比喻或寓言之形式存焉。即如此处所述之“谨毛而失貌”者,亦是一种比喻,原本是“意谓天下无固定之方法,处处必求适应环境,相机行事”[2]因为,绘画若耽于微毛就会危及全貌之把握,射箭却应当专注小目标而忽视大目标。可见同样是处理细节与整体之关系,行当不同,方法竟可大异。“二法极端相反,正可以之适应迥不相同之境遇。”[3]

也许正应了“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句俗语,刘安以画作喻,却无意间道出了绘画艺术中之重要逻辑。但凡有习画(尤习西画)经验者,无不被反复告之:观察全局、莫陷局部,先画整体、次绘细节,抓住大形、再抠末节……类似训诫不过“谨毛而失貌”之演绎,大同小异、一脉相承尔。可见吾国两千年前之画论,犹适用于当代美术教学也。

刘海粟亦曾解释此语,以为“屑屑于细部,便伤了全体。这种伤及全体的细部,是无价值的,应该舍之而不顾。画家的立眼,在于全体。全体的统一,才有作品的生命”。[4]这种说法还是比较中肯、妥当的。然而刘先生恐忘了一事,即画家亦是人,各种各样之人,人便有天性、情趣、认识之不同,亦有理想、志趣、审美之好恶,岂能一概而论?一概将画家的立眼限制在全体?诚然,全体的统一确是作品的生命,确是学画之捷径。然而,如果过分关照整体,亦未免失之草率与囫囵,仿佛隔靴搔痒,终不能深入而贴切。其实,只要稍加回顾艺术史,尤观现当代艺术上之一些新成就,就能获悉:“谨毛”而不“失貌”,关照细节而又不失却整体之绘画杰作,真可谓是鳞次栉比、比比皆是。

即如“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无论繁杂凌乱如都市街景,还是单纯空洞如证件相片,画中所有物象之细节皆可处理得精微细致、各得其所,真实到无以复加,真切到直逼实体。且不论是“寻常之外”还是“之内”,即在任何角度、任意距离下去观察整体,都仍旧显得恰切得当、浑似本来。诚“谨毛”与“得貌”之尽善结合也。

又如近年国内素描界“红人”王华祥标举之“将错就错”画论,则更是在推销由局部而整体之绘画方法。他先以美术史援引出局部画法之源流,“局部完成的方法与整体推进的方法一样有着悠久的传统,甚至前者比后者更为久远……最有说服力的当属有据可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如凡・爱克的油画步骤,丢勒的素描,米开朗基罗的壁画等等。史前艺术、民间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等等,都可以印证此种方法的存在。”[5]后以哲学理论与生活经验引证出局部画法之凭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规律的,这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譬如妇女在织毛衣的时候,是一针一针、一环一环挨着织的,‘整体’的形象已经前置于‘方法’,她要做的就是认真编好每一环;建筑工人在垒墙的时候,是一块一块地砌砖,房屋的形象也已经先期存在了。他所做的就是认真砌好每一块砖。”[6]可见,在绘画造型中细节与整体乃完全能够和谐并存、相互统一也。只要具备一种“整体观念”,即使由局部起始,从微毛画起,一样可以不失对物象全局、全貌之把握,即“谨毛”而又不“失貌”。

其实,窃以为绘画之至境乃是无常法之境界。所谓无常法者,即自由自在、从心所欲之精神,得心应手、无拘无束之画法。比如一些画家往往始自眉眼、草木间起笔,虽不按先取大貌、次求微毛之“常法”为之,然胸中早存全局(王华祥谓之“整体观念”),下手乃有分寸,笔由心生、形随意至,常须臾间能得佳作。且以此法所得之绘画,往往不拘泥于准确,而能得意于生动。不求形似、乃能神似;不求毕肖、乃能肖意。盖绘细节时,能兼顾整体,描细部时,能预想大局,心中有数、成竹在胸也已!是以能“谨毛”而亦不“失貌”而。或者,吾国传统绘画推尚之“不似而似”逸气,即是由此种无常法境界而得焉?也未可知。此外,西方现代艺术以降,各种“主义”、“流派”争奇斗艳、标新立异,更是将细节与整体之关系重新诠释,且为了达到一些特殊效果,往往专意由细节着眼、从细部着手去绘制作品。毕加索之立体派画作,若不关照各种局部视觉,解构、重组各种视觉碎片,又谈何再造物象之“立体”感受与深层精神!吾观斯宾塞与弗洛伊德之未竟画作,常见着色处精致得当、几近完成,未着色处则犹似白布,只线描稿耳。

所谓画无常法,画论又何尝不是呢?

参考文献:

[1]顾迁.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3]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第7篇

关键词:语文 自由学习 能力

素质教育是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最为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绝不是“无师自通”,而有赖于教师的渗透和指导,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创新意识的精心培养。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

素质教育的实质和目的是培养人才,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本,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师生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民主,真正关心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对于学生的成功表现应及时表扬,对其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成果予以肯定,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者应该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如:《向沙漠进军》,授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设想:加入自己要写以此为题的作文,如何来设定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启动思维,积极思考,定出文章的基本层次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看是否与自己的思路相同,从而激发起了阅读兴趣,使这节课收到良好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应给学生读书、对话、讨论、总结和运用的主动权,能更好的是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来。因此,教师要因人、因材、因时施教,创设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课堂结构,因势利导,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逐渐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运用能力。

1.保障学生活动的量。没有学生活动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学生活动量和自主学习程度成正比。一般来说,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其他时间就要留住学生。反之,学生活动昙花一现,而教师活动之树常青,是很难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提问学生要照顾多数。我们提倡让学生全程参与、全体参与、充分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保证学生活动的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要唤醒学生自相互学习的意识,使其积极自觉的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力量;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让其学会体验、思考和反省。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产生不断创造的欲望和灵感。

三、教师要做好指导,推进自主学习与发展

1.课前自我质疑。教师要会把一些课文中的内容前移,让学生自己解决,并且要鼓励学生提问提,谁提得好,说明谁学得好,培养学生一种比较主动、自觉的自学好习惯,使学生在每节课前都明白:我要学什么,我什么地方不懂,我什么地方弄清了。

2.课上讨论解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体会、比较、深挖语言内涵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自学能力。

第8篇

一、情境创设

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愉快,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2.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语文学习状态,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民主文明的重要标尺。

1.开展学生课堂自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对于读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知识上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问题可由学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三、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式,在小班化课堂中,由于人数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有发生的可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和交流,在教师、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科学组合。要科学组合学习小组,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2.有效互动。交流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结果,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是学生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注重指导。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不是局外人,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矫正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出现的偏颇,让合作学习不偏离主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解决不了的难题,以备交流展示时进行适当点拨提升。

四、分类指导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并且利用差异、改变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真正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1.学生组别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进行研究,同时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的,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统一。3.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教学要面向中等生,发展后进生,提高优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既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给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机会。

五、多元评价

评价具有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1.注重导向的激励性。除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外,教师要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随时给学生以激励。

2.注重主体的多元性。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第9篇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在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即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其宗旨就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从最上层到最低层,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使企业团队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地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一宗旨,管理从最初的他律的规章、守则发展到人的自律的规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文化认同,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文化力量的潜移默化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管理文化是人类在组织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从来都是在集体基础上进行的,这就需要管理,因而,管理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当人类学会群体劳动时,便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到现代社会,管理几乎渗透到社会各种组织机构的每一个部门,管理活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处处可见的一种活动,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又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渗透着文化的观念。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

    “企业文化”的概念由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ThomasJ .peters)和沃特曼( RobertH. waterman)在合着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中系统提出。两位管理专家根据对美国最成功企业所做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在经营的最成功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判断准则、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道德观念和生活信念等。“企业文化”将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中,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方向,进而激发员工共同努力去完成组织的共同目标。

    根据彼得斯和沃特曼的总结,美国总成功公司的“企业文化”原则为:①乐于采取行动;②接近顾客;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④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来提高生产率;⑤领导自身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⑦组织结构简单,公司总部精干;⑧宽严相济,张弛结合。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管理学院教授舒适特,通过对美国大量企业的调查研究并结合现代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通过改造“企业文化”进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即“A战略”。舒适特认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主要影响,只有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企业,才能获得稳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他在“A战略”理论中提出:①员工的工资和其它报酬应同其对企业的贡献直接挂钩;②员工所受的奖酬应与其劳动生产率挂钩;③强调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④对企业的经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考核经理人员的标准;⑤定期向员工介绍有关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设想和实施方案,并使员工参与制定更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该理论强调:关心员工的需要是获得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任何企业内,对人的管理都应重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管理,应当得到极大的首要的关注。

    在美国,“企业文化”理论和“A战略”理论倡导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美国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日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各个企业对各自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愈来愈多的大公司日益重视建设符合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创立于1911年的电脑信息业顶级公司IBM公司,以“尊重人、信任人,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及追求卓越的工作”为企业经营宗旨,这一经营宗旨就是IBM公司企业文化内核和价值观。

第10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 问题导学; 探究方法; 巩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25-001

问题的产生是知识教学的原动力,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构建”。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提供引导。课堂中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推进教学,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把活动和探究不断地推进下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历探究的过程,把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敢于多想多问,善思善问,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灵活巩固所学知识。

在实施《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这一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的具体做法就是精心备课,开发有效的问题学习清单,归类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在合理、适切的教学环节中有序推进,让学生在探索中求解,在求解中巩固。

本节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要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二是化学变化中存在着怎样的质量关系(探究质量守恒)?三是如何去验证这样的质量关系(用微粒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三个问题中又设计了若干个思考小问题,形成问题链。

在如何问题呈现上,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悬念:如若要获得4g氢气,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水?这样的问题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是不能顺利解决的,此时学生被难住了,于是导出本节课所学习的课题,这样引入,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感,会主动、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如何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上,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从实验现象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让学生产生猜想的欲望,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效的,更有价值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问题的提出,重在探究方法:化学变化中存在着怎样的质量关系?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化学不久,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探究方法的了解都属于启蒙阶段,所以采用先猜想(含实例说明)后实验验证的方法展开,其间通过三个实验(铜片加热后固体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和硫酸铜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总质量不变)和一段化学史来辅助教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相同的实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铺垫。

其中,硫酸铜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演示实验是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的,没有按课本装置演示,其目的是为了下一个探究实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而设计的。烧杯中盛放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所用的硫酸铜溶液的量过量是方便学生判断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

二是问题的延伸,重在探究过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仪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及简单的实验记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针对学生可能得到的不同结论,提出问题: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有没有规律?②得出不同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否存在差异?③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④对于两位科学家的探究,你支持哪位?学生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再次激发了探究欲望,他们收集信息(课本知识、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同学相互之间交流等均是信息来源),同学们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相互启发和借鉴,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让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学习中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教学中还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同学们回到两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强化定律的问题(小组合作,判断正误):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通学习信息、交换理解角度、体验学习方法,又通过寻找知识内容的关键词,把握知识核心,既优化了方法,又提高了效率。

三是问题的深入,重在理解本质:大量的实验后得到的一致结论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如何去验证上述实验结论(质量守恒),引导学生深入化学反应本质,用微粒观来解释来完成论证,教学中还利用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解水分子模型感性认识化学反应实质――分子的拆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指导性问题: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是否改变?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是否增减?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是否改变?

学生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学生明确了“质量守恒定律 ”的本质,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最后是通过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行一些适当的练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对其内涵的理解,在一次次的应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以上所述是本人一节课的导学随感,注重的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突出的是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从教学本质上讲是“教无定法”的,但任何一种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总可以找到适切的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进行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第11篇

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在我们这片幼儿乐土,和谐的班级就是由一群和谐的大人、可爱的小孩组成的。35个活泼、天真的孩子、70位可敬的家长、3个默契的老师、108个和谐的人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在构建和谐108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各种难题,努力解决难题,对“和谐”这个深奥的词语积累了一些初浅的认识。下面我简略地谈谈我的体会。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班级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班级群体中有着良好的沟通气氛和人际关系,班级成员在其中感到很融洽,很安全直至很幸福。而幼儿园的班集体是个特殊的个体,她的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之间的和谐

作为班主任,我有很大的责任团结班级的其他老师,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师关系。我们班上有2个教师、1个保育员,在教师之间我首先树立的是平等、互爱,约定彼此不能因为学历、职称、工龄、分工等的差别,轻视对方。每位教师都只是班级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一旦缺少或是损坏,机器都不能正常运转。一直以来,我们团结协作,互谅友爱,默默奉献,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尊敬、爱护、心灵相同的和谐关系。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班上的保育员因为意外摔伤了右腿,但是她考虑到“六·一”快到了,班级工作繁忙,不能请假仍坚持上班,我们2个老师被她的精神感动了,都主动的帮助保育员拿饭、分餐、扫地、拖地,还提议让我们换位工作几天,彼此体验一下对方的工作。经过了这件小事之后,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醇厚,彼此之间工作起来更加默契,更加和谐。在“六·一”亲子游园活动中,家长们都一直赞扬我们老师和谐共处、工作出色!

2.教师与幼儿的和谐

健康的师生交流是建立和谐班级关系的基础。在一个班级集体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对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几年来的班级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营造一个师幼平等的空间;赏识幼儿,营造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营造一个天天向上的空间;关爱幼儿,营造一个互爱互助的空间。例如,为了达成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生活活动中我们组织开展了“互助小组”、“今天我值日”、“我最行”、“生日会”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活泼的、健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班上,老师、幼儿彬彬有礼,清晨,一声“老师,早上好!”“小朋友,早上好!”的温馨问候,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甜蜜笑容,老师的亲切抚摩,让我们开始了一天美好的旅程!

3.幼儿之间的和谐

孩子们都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怎样才能让35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象亲兄妹一样互助友爱、和谐快乐地生活呢?这的确有些困难。初初来到这个新的生活集体里面,孩子们也曾为了争夺玩具、抢占座位、排队哭闹,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为了培养幼儿集体生活的好习惯,我们每周都展开一次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谦让、共享、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以讲故事、看图书、观看优秀的儿童影片、说说生活案例等形式,通过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慢慢地,孩子们变了,他们懂得了爱别人,懂得了与人和谐的相处。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处处都是欢乐的笑声,时时都会看到这样的身影,两个孩子一起捧着一本图书,安静的阅读;两个孩子在认真的下棋,一个孩子在一旁仔细观战;一群孩子共同搭建了一幢迷宫楼房;你给我穿上花裙子,我给你戴上花帽子,大家翩翩起舞。

4.教师与家长的和谐

正确处理好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也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转而寄望于孩子的老师,这无疑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知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

对此,我确立了“以诚相待”地班级承诺,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以一个诚挚的心投入到家长工作中,真诚的面对家长,诚实的反映情况,诚恳的解决问题,搭建一座诚信的家园之桥。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总是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我们开设了“家园一线通”联系栏,每天都及时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创办了“亲子花园”,介绍最新的家教动态。每个月给家长准备一份“家庭小读报”,让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水平自测。每个学期组织“亲子活动”、“家教讲座”、“家长观摩日”、“教师家访日”等活动,开阔家长的视野,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现在,班上的家长朋友都经常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譬如打电话、上网聊天、撰写家教心得、留言板等方式,互相之间交流教育的体会,增进了解,共同进步。

二、人与环境的和谐

人是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的,和谐108同样也要创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充分利用环境的资源实现108和谐快速地发展。在构建和谐108的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幼儿与班级环境的和谐、幼儿与家庭环境的和谐。

1.幼儿与班级环境的和谐。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精神,遵照幼儿园“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轻松的生活环境,创设丰富、温暖的物化环境,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的教育理念,我努力将班级环境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至,处处渗透生活的真理,字字引发教育的潜能。我们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给他们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以绘画、手工、亲子作品等形式创设多彩的班级环境。譬如,在《虫虫、虫虫飞》的主题活动中,他们认识了昆虫,了解了昆虫,就用泥胶捏出了栩栩如生的各类昆虫;用彩笔绘出了昆虫世界的秘密;用图画故事讲述昆虫世界的趣事;用捕虫网、饲养箱来尝试喂养昆虫的乐趣。总之,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感受生活、感受快乐。他们与班级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水彩画。

2.幼儿与家庭环境的和谐。

第12篇

论文摘要: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学生们做实验要严谨,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积极地与他人配合,人人投入,遇到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决。改进生物学的一些实验,将有的演示实验由教师独“演”改为师生合“演”。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实验室开放,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各得其所,有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生命科学史中的经典案例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另外,精妙绝伦的经典实验展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经典实验,将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设想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 

 

1.改进生物实验 ,开辟第二课堂 

 

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学生缺少参与机会,其积极性往往调动不起来,自身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独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难以得到培养。“改进”是将演示实验由教师独“演”改为师生合“演”。如可将探究种子呼吸时吸收氧的实验改为教师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干燥种子的瓶内,学生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进行师生合“演”。生物实验室的开放是改进生物实验的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基本实验的开放,如学生未能参加的演示实验或一些学生实验的预习、补充;也包括常用工具的开放,如教材中的“动动手”,学生自己命题,自己设计的实验等;还包括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班级管理员协作准备实验仪器及参与实验仪器的简单维修等。总之,开放实验室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各得其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物实验教学要树立“社会即是教育”“生活即是教育”“自然即是课本”的观念,让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例如,给七年级学生上植物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采集植物标本;还可以到植物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在学习八年级动物学知识时,可组织学生对各类常见动物进行观察。如观察鱼的游泳,了解各种鳍的作用,口与鳃盖的交替闭合,鱼在完成呼吸作用。仔细观察丹顶鹤,金雕,秃鹫,野鸭它们各自的特点,区别猛禽类,涉禽类,游禽类。 

 

2.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在学生领会课本实验的设计意图、原理、步骤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归纳,从中提炼出中学实验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及实验设计的常用原则。如常用的研究方法有:①显微观察法②化学分析法③取样调查法等等。实验设计中常用的原则有: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形成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3. 巧设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为了防止和克服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满足于简单的机械操作或缺乏应有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等现象,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生物实验教学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宽松、信任的教学氛围,营造创新的“土壤”和“气候”。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的心理,不怕出错和失败,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天地。为了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发表意见,课堂上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就能无拘无束,各抒己见;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因操作错误等导致观察不到正确的实验现象,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失时机地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思寻味,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积极的探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大有裨益。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独立提出问题是其深入思考的结果,是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在别人看来不成问题之处提出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了临时装片的制作。有的学生提出能否省掉滴水环节,直接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稀碘液,将撕取的洋葱表皮展平于稀碘液中。这个想法提的很好,说明这个同学在积极思考,认真做实验。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猜想和预测,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预测和猜想,这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培养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多种理论知识及提炼出的研究方法、思想,结合实验的操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处理过去从未见过的实验问题。此步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① 分析、解释非课本实验结果的能力,其中包括根据某些实验条件和结果推测一下实验结果的能力。②设置简单的实验能力,包括补充不完整的实验设计或修正错误的实验设计能力。 

 

5. 引导学生求知,培养创新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备的良好品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步骤、有条理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指导学生精心准备,细致观察,使学生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的每一步骤,认真仔细地分析实验现象。有些同学在做实验时,实验结果与别人不一样,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缺乏信心,不敢真实填写,照抄别人的。还有的学生实验做到一半就没耐心继续做下去了,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上述不良现象,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以此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教师要严格要求操作,实验的结果要精确。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具有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例如,在进行“探究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实验时,教师在做实验的前几天就把实验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弄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并认真研究假设和提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 。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出实验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讲评、讨论总结,使学生从实验中真正领略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欣,从而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