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满江红朗诵

满江红朗诵

时间:2023-05-29 18:1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满江红朗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满江红朗诵

第1篇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词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一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的要求,这种情况自己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什么?”

齐豫红着脸,说道:“如果将‘小毛驴’改成‘橄榄树’,听起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些,更容易流传起来。”

三毛听了齐豫的建议后,说道:“那你将改成‘橄榄树’的歌词,唱给我听听。”

于是,齐豫声情并茂地演唱起来。齐豫刚唱完,三毛激动地说道:“谢谢你!歌词这样一改,无论从意境还是思想上,都更上一个高度。”

说罢,三毛深情地回忆道:“叫‘小毛驴’,其实是当时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探险时自己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它记载着我们的一段爱情。生活中,我们常常爱说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其实,真实并不是最好。在真实的状态下,我们必须要不断地修炼自己,完善自己,这才是一种最好的自己。”

三毛的这句话,给了齐豫很大的心灵触动。从此以后,她在每一首歌演唱中,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追求一种更深刻的自己。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一家公司老总面试。老总对我说:“我不要你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我只要你展现一下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一面就可以了。”

我听了,一头雾水,怎么不看自己真实的一面?我学的是工科,我以为老总肯定要问我一些工科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我最真实的一面啊。没想到,老总竟要我展现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一面。可我的最好一面是哪里呢?这个问题过去还真没想过。思考片刻,我忽然想到,我最好的一面好像是朗诵,从小,我就喜欢朗诵,特别是朗诵古典诗词。在中学和大学里,我还多次参加朗诵比赛。想到这,我即兴朗诵了一首岳飞的《满江红》。

慷慨激昂地朗诵,仿佛把我带到岳飞班师铁马,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中。老总听了,脸上也闪烁出兴奋的光芒。好久,他似乎还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似乎想起来,这是在面试现场。

第2篇

关于爱国的古代朗诵诗词一: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

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关于爱国的古代朗诵诗词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关于爱国的古代朗诵诗词三: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3篇

版权所有

一场古诗文大赛

崔子龙

今年三月份,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 古诗文大赛。

我们班是一班,理所当然是第一个登台了。我们班先吟了《三字经》。这时,台下的听众们说什么的都有:太没文化水平了,都五年级了,还背三字经!我们的邻诵一看架势不对,便迅速吟完那颇绕嘴的三字经,又拿出了“杀手锏”——《满江红》,这首富有情感的吟诵,台下的听众便鸦雀无声。朗诵最后一声:朝天阙!引起了听众们的掌声,掌声持续了足足三分钟。

别的班也都不错,例如:二班的《沁园春·雪》就博得了台下许多听众的喝彩;三班的《相思》也吸引了台下许多感情丰富的观众,纷纷“捐献”自己的泪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当数四班同学吟的那首《石灰吟》,吟出了一种为了正义事业不息生命代价的英雄气概。

经过一轮轮比赛,我们班以一分之差超越了四班,摘得了本次比赛的桂冠。

指导教师 崔梅茹

第4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90-1经典诵读当然就是读“记载人类永恒智慧,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永垂不朽的高点文章”,现在被称为经典的首推四书五经,四书又以《论语》为要,其次是从经、史、子、集中选读,再其次是唐诗宋词作为辅助阅读。

我们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我们把经典诵读的内容做了以下安排:读《论语》是一条主线,可以穿插《千家诗》和《弟子规》,还以唐诗宋词做点缀。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诗词诵读要有一定的分量。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从我校国学朗诵中的诗词诵读中得到灵感的。

我们在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国学朗诵,希望走进学校就能听到国乐声声,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出口成诗,都能彬彬有礼,都具有较高的文学素质。从最简单的唐诗开始背诵,背诵国学一直是我校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且古诗诵读确实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事为例。一次,课堂作业上有一题,要求写一首诗赞美木兰,学生的作业给了我惊喜。

谢紫薇:木兰替父征,缇萦救父命。巾帼女英雄,机智又谨慎。为父当官姆,感人泪长流。扬名终不朽,千古传佳话。

魏来:木兰深明大义替父从军,可敬!桂英英勇善战挂帅,可佩!提萦果敢坚强救父,可赞!刘胡兰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可学!

张正:木兰代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果敢明了从事,机敏终获赞颂。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已经有了诗的味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不错!通过以上事例,我想说明我们探索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这样在短时间内可以积累尽可能多的诗歌,然后自然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积累多了之后,在作文中引用、学用对偶、句式整齐、描绘景物,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方面不只限于作文,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学习分析文章、品析语言诗画结合;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想象画面,从而把握感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个策略就是:难一点的诗歌可以通过讲解来促进背诵。国学朗诵明显速度慢了,因为诗词都比以前长了,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把酒问月》,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苏轼和杨万里的《念奴娇·中秋》,一个早自习有时只能背一首,并且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生有很多背错的地方。找来学生抄的诗歌一看,原来是抄错了,比如“碧海青天夜夜心”抄成了“碧海又看夜夜心”,把“中庭地白树栖鸦”抄成“中庭地上树栖鸦”,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还有把“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shuδ)”读成“归时说(归e)”,这时让我感到解说的必要,解说之后,学生在理解中背诵,更能够把握其精髓。我在讲解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之后,学生两分钟就会背了。

第三个策略就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学习古人的高尚品德和高洁的人格,以及做人的风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比如:让学生做《诗海泛舟——我最喜爱的古代诗人》的PPT,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分门别类地积累编辑了大量的诗歌,如“诗歌中的月亮”、“诗歌中的花”、“唐诗宋词中的风景名胜”“唐诗宋词中的情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田园诗派的开拓者——陶渊明,美丽的悲者——李清照”等等,学生们不仅增加了积累,而且了解了诗人们的经历和情怀,学习了诗人们的精神品格,还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对于传统节日,除了让学生做以上工作外,还加上了表演,因为节日都有美好的传说,加进去更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比如我们的活动“中秋诗歌朗诵会”集朗诵和表演为一体,这个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第5篇

[关键词]诗词艺术 历史课教学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重在课堂,只有抓好了课堂教学,才可以说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不然,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不合格的。结果只能是同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那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教师要积极进行教法研究,使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同课堂教学产生有效的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我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并擅长朗诵古诗词,在接触了历史新教材之后,我发现书中有不少地方引用了古诗词,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我不禁想是否能恰如其分的将诗歌艺术引入历史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便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讲述《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导入新课前,我先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称赞“开元盛世”的《忆昔》诗,同学们齐声答:“记得”。于是我让同学们齐声朗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狄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通过朗诵顿时使学生有了一种小小的自豪感,似乎自己已对前课内容烂熟于心了,自信心倍增。于是,我便顺势和同学们一起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情景,紧接着话峰一转“开元盛世”是一个难得局面,天宝年间唐朝竞从顶峰急剧跌落下来,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述新课做好铺垫。

当讲述《封建文化的高峰――光耀千古的文坛》时,我更是如鱼得水,在讲盛唐诗人李白时,我先让同学们齐声朗诵了小学时曾学过的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室里顿时诗声回荡,将同学们带入了一种诗歌的意境。紧接着,我在黑板上挂起了李白望江而立的画面,打开了录音机放起溪水奔涌的轻音乐,并顺势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通过顿挫有力,富于情感的朗诵,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诗的理解,而且还使同学们对李白诗歌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驰骋天地的想象有了身如其境的感受。激起了同学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有利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在讲述《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时,为了突出“岳飞抗金”一题,我在引导学生回忆了小学已学过的岳飞抗金事迹后,接着朗读了岳飞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沉寂,同学们似乎进入久远的回忆,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岳飞抗金的情景,我又不失时机补充道:“词中的靖康耻就是上节课我们所学的靖康之变”,接着继续讲述岳飞抗金事迹,不知不觉中将同学们带入了历史的长河。

综上所述,诗词艺术如能在历史课教学中应用得当,确实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冼星海;音乐创作;《黄河大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41-01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在小学、中学学习期间开始学习音乐。他的音乐创作道路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背景与他的创作息息相关。

一、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

(一)巴黎求学期间(1930-1935)

在巴黎期间,先后随保罗・奥别多菲尔、保罗・杜卡学习小提琴、作曲。此间,他受当时西欧的印象派音乐影响较大,创作了如《牧歌》、《游子吟》等艺术歌曲,人声与器乐三重奏《风》、弦乐四重奏《萨拉班德》等器乐作品。

(二)回国期间(1935-1940)

1935年回国后,先后在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和新华影视公司从事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工作,如《茫茫的西伯利亚》、《救国军歌》、《夜半歌声》、《拉犁歌》等。1938年4月,他与共同主持以武汉为中心的救亡歌咏运动。此间,他创作了《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不同形式的抗战歌曲。1938年冬,冼星海前往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就职,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批作品,如歌剧《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合唱》等大型作品。

(三)苏联期间(1940-1945)

1940年5月,冼星海为大型纪录片《八路军与百姓》进行后期配音,到达莫斯科。期间,他完成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修订和《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二、合唱曲《黄河大合唱》简介

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全曲包括序曲在内九个乐章,以朗诵及乐队为背景加以贯穿。依次为《序曲》(管弦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

三、从《黄河大合唱》看冼星海的创作特色

(一)《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特色

1.内容题材上:《黄河大合唱》写于1939年初,作品内容直接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如:《河边对口曲》叙述了流浪群众的悲惨境遇;《黄河怨》表现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音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决心和愿望。

2.音乐特征上:

(1)曲式结构上:冼星海特别重视复调音乐的写作。如《河边对口曲》中,作者根据两条不同的旋律,对此反复,形成一个对比复调;《保卫黄河》中,冼星海运用卡农模仿手法,声部间在纵横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声部进行。

(2)旋律上:作品主要以五声音阶为主,音调接近于陕北、山西的民族风格。如《河边对口曲》吸收了山西民歌音调,并借用了锣鼓伴奏;《保卫黄河》歌唱开始,音乐以小六度大跳,这是陕北、山西民歌中一种典型的音调语汇。

(3)形式的多样性上:《黄河大合唱》属于大型合唱套曲,八个乐章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演奏方式,包括齐唱、轮唱、独唱、对唱等,这是同时期合唱作品中少见的。同时,每个乐章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背景串联起来的,但是每个章节又可以单独拿来演奏。

(二)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点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十分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如《生产大合唱》、《拉犁歌》等。注重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其音乐创作有意识地将民歌或民间曲调融入音乐中,并对欧洲的作曲技法加以借鉴,进行民族化的处理,使音乐既富于民族精神,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冼星海全集卷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第7篇

主持人:

主要内容: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一、一段段经典在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红楼梦》的凄美,《西游记》的神幻,《三国演义》的精彩和《水浒传》的悲壮、让人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人生需要经典,在经典中体会着震撼与感动,慢慢成长与

互动活动:挖掘一下身边的经典,向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经典。

邬一丰:经典文学《悲惨世界》

陈思维:经典诗词《满江红》

凌霏开,王文博:经典电影对白《向左走,向右走》《笑傲江湖》

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王聪聪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 诗朗诵《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二: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

施徐量:腿脚不便的外婆担心家人而十几次硬是忍着伤痛穿越半个家而打电话

黄青:与父母沟通的益处

杨依曼:姨父在人世给自己上的最后一课

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小型辩论赛:

正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反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 男生合唱《丁香花》.

六、班主任梁老师讲话

在这次“走近经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他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非常精彩,手语小合唱也非常感人。(班主任工作 )听他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他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他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我们平时都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所以这样体验感恩的活动是我们学生和老师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的活动也在我们班掀起了一阵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这说明“走近经典,体验感恩”的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七、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却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八、 让我们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

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谢这一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又勇气作我自己

第8篇

一、古诗教学现状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作过详尽的统计,70%左右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怎么跟学生对话?而好的教学设计正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传统的古诗教学,在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大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常常走进以下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二、基于文本解读的古诗教学探讨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1.解读诗眼,突破难点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以求炼出“诗眼”。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潜” “润”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春雨绵绵之特点,“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堪称“诗眼”。“诗眼”,也有的是指诗中最能言情述志、凸现主题的诗句。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中体现了诗人执著的求索精神,可谓全诗之“警策”。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对古诗进行文本细读,发掘“诗眼”,从而轻而易举地化解古诗教学的难点。例如,执教《嫦娥》时,

(1)初读诗歌,聚焦诗眼。先让学生初读古诗,读通古诗,把握古诗大意。问:嫦娥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从诗歌中的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捕捉学生的答案,总结出一个“悔”字,就是古诗的诗眼。

(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穿针引线,协同学生找到古诗词的诗眼。然后聚焦诗眼,再读古诗词。)

(2)问题引导,介入文本。教师继续追问:“悔”是什么意思?嫦娥在后悔什么?(偷灵药)嫦娥在什么地方后悔?(云母屏风)嫦娥什么时候后悔?(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指什么?你看到过长河吗?晓星又是什么?你看到过晓星吗?此时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想象,嫦娥是彻夜未眠。那么,她在思念谁呢?(围绕诗眼,教师组织系列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求能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要深入诗歌的意境,又要兼顾字词的解释。)

2.解读留白,体悟意境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课题组组织教师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师的录像课《长相思》时,对王老师古诗词补白的处理记忆犹新。王老师抓住词中“言犹不尽”之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

师:你们都看到了纳兰性德跋山涉水的画面,辗转反侧的画面,抬头仰望的画面,孤独沉思的画面。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3.解读插图,激发兴趣

翻开人教版的语文书,每一首古诗都配有相应的插图,那些朦胧的、唯美的,翰墨飘香的经典国画,与古诗相呼应,传达着一个信息:中华文化充满魅力。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古诗是很陌生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这样的图文并茂,正好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加强直观感受,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激发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上《回乡偶书》抓住“图文比对”这根闲聊的主轴,从图切入,聊“交朋友”(认识唐代儿童),聊“认亲戚”(活化诗人“贺爷爷”),聊“少小”,聊“老大”,聊“鬓毛衰”……在师生轻松诙谐的对白中,让学生在直观看图的形象感知中无形地品悟了诗中的词眼儿,以词串句,解决了四句小诗的初读悟意。

4.解读意境,音律激情

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但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能很好地再现意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执教《题临安邸》时,边播放音效,边提问(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又播放MTV《满江红》,随着悲壮的歌曲响起,老师动情言说(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使得整堂课荡气回肠,学生心潮澎湃。

(在音乐声中,教师启发: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

这里的补白,使学生通过对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真切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幽怨哀愁。学生先是触情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每首诗都有情感的支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咀嚼语文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古诗丰富的内涵,唯美的意境,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促进情感升华。

5.解读拓展,探求意象

古诗写作年代久远,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包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很难同诗人心与此情、意同此理。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课中、课后链接相关的学习资源,适当的拓展性阅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执教《芙蓉楼送辛渐》时,对“寒雨”的理解作了以下拓展处理,教师问:古往今来,诗人对雨情有独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雨?而文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又是一场怎样的雨?由此学生纷纷说,是一场寒冷的雨、孤独的雨、让人心寒的雨……这样的理解有助于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古诗的意境。

第9篇

当苏武牧羊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开花

当岳飞的满江红写满忠诚

当文天祥的正气歌震撼人心

当林则徐的销烟一举叫洋人胆战心惊

当吉鸿昌的“我是中国人”在海外掷地有声

我们骄傲

我们自豪

巍巍珠穆朗玛兴奋地沸腾

浩浩长江卷起激动的浪涛

我们伟大的祖国搭上改革的快车

与时代一起奔跑

即使我们是一滴水

也深深眷恋小溪

即使我们是一棵草

也深深热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

神州大地一十三亿人民

你们就是那清澈的江水

你们就是那朴实的大地

我们深深地爱着你

人民啊

您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的

人民啊

您的意见就是我们的真理

人民啊

为了你们

我们将改革的火炬高高擎起

为了你们

我们将与时俱进

奋斗不息

我们必须以崭新的形象

和你们心连在一块

手握在一起

愚昧总与落后联姻

科学总与飞腾为侣

我们早已插上科学的翅膀

我们早已告别无知的世纪

我们叩开知识的大门

孜孜以求成功的奥秘

电脑前鼠标轻点

点出致富大潮滚滚来

国际领域中纵横捭阖

地位蒸蒸日上直叫华夏子孙笑开怀

我们在书山中跋涉

知识的魅力如星光灿烂

我们在市场中探求

一个个合作项目如宝石耀眼

我们坐着神五前进

我们坐着神六升腾

我们与科技女神同行

没有绿叶花不开

没有馅饼从天来

航船犁出万里浪

蜜蜂酿蜜采花忙

看我中华大地人

辛勤劳动铸辉煌

夜已阑珊

一灯如豆

我们翻译发展的蓝图

骄阳似火

我们把科技书籍送到地头

多少个夜晚

多少个白昼

我们废寝忘食

为了丰收的喜悦写满额头

我们有十三亿颗向上的心灵

我们拧成一股坚强的缆绳

分开我们张扬个性

合拢我们众志成城

团结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互助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为了龙的战舰永不沉没

我们风雨同舟

斩浪前行

踏踏实实做事

光明磊落做人

把诚实写进工作日志

把守信镌刻在心的底层

把义字写得像高山一样雄浑

把利字看得比鸿毛还轻

用诚实守信的砝码

撑起人心永恒的天平

珍珠的美丽源于沙砾的围困

杜鹃的绚烂充满血雨的滋润

当有人藐视法律

向我们放起唇枪舌剑

我们像泰山一样镇定

我们像阳光一样温情

但是我们必须利剑出鞘

将一切腐朽与丑恶消除殆尽

捍卫法律的神圣

我们心中呼喊着七个大字

永保人民的安宁

星星快要散落天际

我们顶着残月>:请记住我站域名/

曙光还没有跃出地平线

我们早早上班

艰苦奋斗铸就了我们强劲的臂弯

不懈工作描绘我们幸福的笑脸

今天的中国辉煌无比

明天的中国灿烂无限

八荣八耻是不灭的明灯

八荣八耻是生命的航线

让我们高声朗诵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已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逸为耻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到底

第10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要想上好思想品德课,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一、以爱促趣

要想改变学生厌学的情况,思想品德老师首先必须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学爱学。如果老师态度冷漠,对学生冷嘲热讽,学生必然会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学困生和潜能生,我更是加倍关注,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对学生付出一分爱,学生就会回报给你一分情。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像催化剂,能促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悬念诱趣

悬念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我在设计导语的时候,往往采用悬念诱趣的方法。如在讲“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我拿着一副扑克牌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这节课咱们一起玩扑克,好不好?”学生惊讶不已,又异常兴奋。稍等片刻,我把扑克牌发了下去,让学生传阅。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扑克牌上印的是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和人口分布状况、风俗习惯简介。就这样,我用一副介绍我国少数民族情况的扑克牌诱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诗歌激趣

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引用诗歌,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如在讲“理想”时,我满怀激情地朗诵了流沙河的《理想》一诗;在讲“民族精神”时,我引用了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在讲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并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在讲精神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背诵的《七律·》……恰当地引用诗歌,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音乐注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不仅能丰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讲“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起来力量大”时,我和学生一起高歌《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耶,难渡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一个巴掌耶,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在歌声中同学们接受了新知,提升了自我,整个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参与性极强。在学习“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放了歌曲《走进新时代》,然后结合歌词学习课本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幽默生趣

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和谐的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11篇

“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他有多伟大,多么有成就,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外公,是一个拄着拐杖、身体很不好的残疾老人。”

华罗庚去世的时候,张震才九岁。对于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要理解《堆垒素数论》、理解优选法、统筹法确实很难。“况且,那个年代,学校里挂着的都是、等人的画像,我并不知道华罗庚是学术上大有成就的人。”张震特实在地说道。

张震的母亲是华罗庚最小的女儿华密,因为华密最小,华罗庚也更为疼爱和关照。张震也是家里孙辈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华罗庚有什么演讲也经常会带上张震,让他当小拐杖。

“他会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就把我送过去。 ”不过,国家给华罗庚配的加长红旗轿车,张震只坐过两次。“一次是跟着司机去医院接他,还有一次就是他去世,把骨灰从机场带到八宝山。其实那次日本之行本来是没有被批准的,因为他之前已经犯过好几次心梗了。”

华罗庚晚年身体很不好,但为了数学的普及和推广却屡屡出席各种学术活动。但每次活动回来,他就得靠吸氧来恢复。“那时候没有氧气瓶什么的,只有军绿色的帆布氧气袋,我就趴在那按,那会儿还不是自动输氧。”

在张震的印象里,外公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房,除了研究数学,就是看书。“他喜欢看书,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他还喜欢写诗,但是他字写得特别难看。 ”张震笑着说道,“他自己也这么说”。

“我出题,掐着时间考外公口算,外公教我学统筹”

在上小学的张震眼里,数学无非就是算数,比谁算得快。所以,张震还确实考过外公。“我出题。掐着时间,我们俩进行口算比赛。”

数学到底是什么?张震说,曾经一直觉得哥德巴赫猜想那才是数学,直到后来才明白,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张震清楚地记得,外公给他举过一个例子——“你早上起来烧一壶开水需要五分钟,刷牙、洗脸要三分钟,怎么统筹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都做完?”

“这就是统筹,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包括优选,什么是最好的,你用最好的发展下去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张震坦言,这些数学思维在他现在所从事的影视行业也同样重要。

华罗庚有一绰号——“罗呆子”。因为忙于钻研学问,华罗庚实在没有精力顾忌家务和孩子们的学习。“家务都是我外婆料理。但他也只是在专心做学问的时候才会伸手拿到什么吃什么。还没到生活不能自理的书呆子的份儿上。”

在张震的记忆中,外公每次出国回来还都会给大家带一些当地特产。

其实除了研究数学,华罗庚也喜欢文学,在棋艺方面也很精通。家里还留着一张他和孩子们坐在院子里下围棋的照片。

因为精力有限,因为国家需要他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对于子女的学习,他很少能顾得上。好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们也都很自觉。张震的母亲华密从陕西插队回来考上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是华罗庚最高兴的一件事。

“其实活到现在,我才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张震感慨道。如今已 37岁、从业15年的他也刚考完研。“很多事情你不经历,你感悟不到。很多东西必须要回到高等学府,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习。”

“我两岁就能朗诵《满江红》,从小热爱文学。配音演员本不该存在”

在张震家的书柜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 3000多张DVD,还有不少早年花血本——一百块一张买的。

“做什么事都得动脑子。我没有学过表演,跟别的配音演员来讲,这是我的弱项。但是我会看,甚至一部片子看好几遍,看完了我会去想,包括像《入殓师》里的情节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有想象力。”说起自己的老本行,张震颇有心得。

“我两岁的时候就会朗诵《满江红》。”张震得意地说道,“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喜欢文学”。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国家著名播音员方明和张颂老师,他们都觉得张震有这方面天赋,于是,张震便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毕业后,张震有机会留在中央电视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更为宽松和自由的职业——配音演员。

从 1997年从业到现在,张震给不少国内外影视剧配过音,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入殓师》,从《魔戒》到《终结者》、《迈阿密风云》……再到最近各大院线正在热映的《逆世界》,也给陈道明、黄晓明、苏有朋、冯绍峰等国内知名演员配音。

对于配音这行,张震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其实我们本来是不应该存在的。在国外,电视专题片、原创的动画片以及引进的译制片才需要配音。正常的国产电影、电视剧,严格来讲,实际上不需要配音演员的存在。我们被需要是因为:一,在拍摄的过程中,很多场景无法做到同期;二,同期戏相对来说比较费钱,在中国最便宜的是人;三,前期演员台词不过关;四,整个剧情最后需要用改台词的形式重新梳理一遍。”所以张震常常很无奈地听到导演丢给他一句话——“张老师,我们的演员前面没有演好,后面就靠你这配音给他补了!”

“既然如此,国产影视剧里最高的配音境界是我让你听不出来我在配音。”在给陈道明演的《康熙王朝》配音的时候,中间大概有十来集是演他年轻的时候,他跟组里提出来他自己录的话有负担,张震录完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听不出是配音的;包括给苏有朋演的《杨门虎将》配音,几乎没有人听出来是配音。

心无旁鹜、认真钻研——在这一点上,是有家族遗传的,包括时间观念。从小,华罗庚的言传身教就为张震培养了守时观念。当然,还和外公一样爱抽烟斗。

“反反复复看戏,揣摩人物的形象特点、嘴形特点,还有角色应该具备的性格特点和文化气息,找准了,那么我录出来的就是你,而不是我,这,就叫配音。”十五年,张震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乐此不疲,就像外公当年对数学充满热爱一样。当然,配音对于张震更大的收获,是他从一年配音的两三千集电视剧中所经历、所体验的丰富的人物情感,可能要比很多人这一辈子都要多。

子女记忆中的二、三事

长女华顺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离休)

1941年假期,爸爸让我帮他打字,来不及仔细教我指法,只教了我如何上纸、下纸、换行、留空、加符号等,就把稿件给了我。我一看,一句也不懂,真是“天书”。我硬着头皮打,好不容易打完一页。这一页字母打错了不少,爸爸只好自己动手校改。一个假期的工夫,我慢慢地熟悉了打字。后来爸爸告诉我,他让我打的就是名著《堆垒素数论》。

长子华俊东

(退休前先后在北大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总医院、中国医学基金会工作)

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就去问爸爸。没想到他看了题以后,只给了我一句话的回答:这么容易你都不会做,自己去想!后来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解决了。从此,凡遇到困难我都会自己设法解决。

次子华陵

(退休前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落下腿疾的父亲走路是左侧画一大圆,右腿跟进一小步,他自己也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位移”。

在剑桥时,腿有残疾的他还学会了骑自行车,骑车上下课,因为他只能一条腿蹬车,骑起来怪模怪样的。他说:远远地,交警就发现了他,叫停各路汽车,让他先通过。

1947年在美国动手术后才能正常行走,但右腿比左腿长一点。

三子华光

(退休前为华罗庚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父亲常常在思考问题,吃饭中间时常会问:我吃了几碗饭?如果得到的回答是一碗,就加一碗。如果回答是两碗,就算吃完了这顿饭。在家工作时,他绝对不能容忍别人的干扰,打断他的思路就会发火。

次女华苏

(退休前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

家里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是在饭桌边,爸爸会考哥哥们《三国演义》、《水浒传》,爸爸能记得书中的很多细节。晚饭后,爸爸和妈妈常在我家和新林院之间的路上散步,这是爸爸最悠闲的时间。周末,爸爸有时会和哥哥们打桥牌、下围棋、下象棋,但常常心不在焉,因为他一直在想他的数学。

华密

(退休前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教育部工作)

在整理妈妈的遗物时,我发现了一个口袋,里面是一摞信。这些信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爸爸写给妈妈的。1974年 11月 1日的信中,爸爸写道:“今天 12时安抵洛阳,在车上发现包中有糖,还是一盒鹿茸糖,你的关心,感动了我。”在 1977年 3月 12日的信中,爸爸写道 :“现趁裴定一同志送重要公文之便带上丝绵被絮一条及山萸肉一包,都是买来的。特别是山萸肉,对你的健康合适,可以泡水喝,长喝。”这些信读得我心里暖暖的。

华罗庚生平

1910年

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24年

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

1925年

因家境贫寒,无力缴纳学费,辍学回家。在父亲开设的小杂货铺里帮忙,并开始自学数学。

1927年

和吴筱元结婚,为包办婚姻。

1929年

在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开始在上海《科学》杂志。冬,患伤寒。全家节衣缩食,借钱、典当,为他求医买药,在妻子的细心照料下,半年后,勉强能起床,但落下了瘸腿的毛病。

1931年

由于论文受到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赏识,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助理员,随后升任助教、讲师。

1936年

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1938年

受聘任西南联大教授。期间,完成名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秋

迫于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

1950年

响应回国召唤,回到北京。

第12篇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那你知道冬至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年冬至节气的最美古诗词20首。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春从天上来·冬至日元桂】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

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

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

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

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唐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日宋苏辙】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奉和圣制冬至宋晏殊】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冬至祀先有感宋赵仲修】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齎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唐权德舆】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唐戎昱】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邯郸冬至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宿杨梅馆唐白居易】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唐武元衡】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已绕镜湖边。

【冬至展墓偶成宋杜范】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宋范成大】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宋晁说之】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现代诗歌昨天喝下熟透了的浓浓秋意

我们走在割倒的田野上抒情

今晨朗诵着北风草书的古诗

冻疮与梅花就像我们与爱情

初次相遇。油菜抽茎的声音

足以掩饰白雪羞涩的轻盈

红花草在牛的咀嚼中感受温暖

我们看见冰挂摔在地上,月光

支离破碎,撒在南方流动的河里

一条草鱼孤独来去,就像我们寻觅

伴侣。青蛙还在洞里长睡未醒

我们像一枚松果站在山顶枝头上

蓝天冷淡了太阳,鼓励我们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