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家小故事

数学家小故事

时间:2023-05-29 18:17: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家小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家小故事

第1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2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3篇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1.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4. 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收稿日期:2013-02-18

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德育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小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我们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表率。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领悟运用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只要教师注意在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5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新课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竞争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如学生做练习题,有的学生做得快,有充分玩的时间,而有的学生做得慢,还不着急不着慌,悠然自得。假若教师这时说“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得小红旗;哪组慢,将得到小白旗。”这时你再看学生的表现:做得快的学生一个劲地催做得慢的学生,慢的学生急得直冒汗。从而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到大家,体会到自己是生活在集体中,从而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有人认为数学课是最不好渗透德育教育的课程,其实言教胜过身教,您最普通的、富有感情的一句话,如“这道题比较难,但我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完成!”学生会有很强的积极性,他们会为了讨老师的喜欢而去坚持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会形成刻苦学习的精神,意志也会变得坚强。所谓“身教”,我的理解是以教师的举止去影响学生。关鸿羽先生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渗透着教师的人格。课堂中组织教学、分析讲解、质疑讨论、板书笔记等各个环节都能涉及到教师的人品,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都渗透着教师自己的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对学业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方面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了。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6篇

关键词:教书育人;数学;教学;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之中

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七年级的《生活中的数据》其中有一节《一百万有多大》,我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几个例子,鼓励学生大胆举例,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一百万,学生积极发言,老师还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八年级第一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尤其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更具有科学创新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方面既可以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石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我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许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 :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连带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正确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配合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空间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如结合我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把垃圾桶搬到教室,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爱护环境。请同学们自愿组合小组,自备工具,帮助总务处测量、计算出:如果按校园内有60个垃圾桶,1千克油漆可漆5平方米计算,一共要买多少千克的油漆?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比如在量底面周长时,很多小组在没有可以弯曲的软尺能直接测量的情况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有的小组先用玻璃丝绳量,再用直尺量绳的长度;有的小组仔细认真的量前后两个投放垃圾口的长、宽的长度;有的小组用一把米尺,测量底面直径时,只见他们把米尺的“0”刻度线固定在圆周上,然后旋转米尺,当量得的长度最长时即为直径。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既积累了实物测量的经验,又培养了以变通的思维方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第7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下很多老师都认为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内容中极少有思想教育的因素,而且发掘这些因素很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身教重于言教。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教师可以不经意的将自己的书写工整美观的教案展示给学生看,将课件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在批改作业中,给学生以一些鼓钚缘挠锞洹J寡生能处处事事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易、工作的辛苦、工作的认真、以及对学生的关爱。这些现象对学生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成长。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细颗粒物。虽然它们的直径还不足人头发的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但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在或者以后的生活中养成环保意识,自觉的维护环境,更有可能以良好的习惯影响自己的长辈、以后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后代和身边的其他人。城市家庭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少开车,多坐公交上下班,农村家庭的可以建议家长不要焚烧秸秆,多采用生物技术进行秸秆还田。又如在进行《指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宏观世界的浩大无穷,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个头不大的行星,太阳系又在浩瀚的银河系中,银河系又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作为现在宇宙中可能是唯一的智能生物,一方面我们要自豪,另一方面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要在这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样才不愧到世间来走一遭,才不愧智能生物的名号。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尽自己的能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好本领,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再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的著作《九章算术》中出现的,而他是摘录自北宋时期的数学家贾宪的著作《开方作法本源》。以杨辉算,比欧洲最早的同类著作要早393年,以贾宪算要比欧洲早600年。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认真学习别人学习方法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小组实验。我们结论的得出又需要大量的数据,只有每个小组都认真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数据越大,频率就越接近概率,结论与每个同学的贡献都分不开。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认识到,完成一件较大的事,没有其他人的参与合作是不行的,每个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8篇

【关键词】主体性;新时期;教学改革;教法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48-01

传统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要学生被动的学习,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对所有学生搞一刀切,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参与,学生就象流水线上只会做题的死板机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操,使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作为广大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呢?下面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引入时,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垂直时,可联系到“大漠孤烟直”的古诗。好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小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无用的看法。例如学习无理数时,可讲一些数的发展史。学习圆和勾股定理时,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学习坐标系时,介绍笛卡尔对数学做的巨大贡献。学习圆锥曲线时,可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数学对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忽视掉数学的历史,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如果在教学中渗透上述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数学史还可以让学生客观的评价中国数学的历史与现状,认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枯燥干瘪的公式理论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些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如果让学生独立地去获取知识,独立地去处理和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数学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例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中的商店打折销售问题,可以让学生放学去市场商店中参与调查。同样教育储蓄问题时,也可以让学生到银行了解利率知识。学习一百万有多大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数大米或绿豆等等,这比老师单调的讲解有趣得多。这样既为本节内容的学习积累了富的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过这种数学活动学生的经验较少,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勇气的话,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提示指导工作,必要时可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这样的活动如开展好了,有时让学生终生难忘。

三、开展数学小组合作讨论

数学虽和语文等语言学科不同,但也并非没有彼此借鉴的地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要运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教师适时的给予引导。讨论学习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初中数学生活中的数据一章,老师教学设计应定位在学生的自主讨论活动上。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示独立的个性。教师不应轻易的否定学生的观点,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创造。当然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粹的知识。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习自主添活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第9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25-01

我国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要把被教育者塑造成为新时代急需的各类高素质人才。那么,高素质人才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我们说,高素质人才有四个特点:一是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二是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三是有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四是大胆革新的创造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对于高素质人才来说缺一不可。因此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围绕让更多数量的学生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做好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较容易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合作探究协作精神和大胆革新的创造能力三方面塑造高素质人才,普遍觉得不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但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来看,我们必须把数学教育的改革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使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学科;更重要的是数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特殊的意义。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要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要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上下功夫。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走向社会以后,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适应新的环境。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独立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新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实际教学中要提倡活动式、启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六、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