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岸的战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无法勾勒出“外貌”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他木然地说,……
搜罗《桥边的老人》里面“直接”写到老人(跟老人外貌相关联的),就是上面的这些句子。毫无疑问,“老人”是《桥边的老人》里的主角。但这个主角是啥模样,我们的确说不清楚。因为,他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冰山”。
我们只知道他“戴钢丝边眼镜”、“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老人的外貌是“模糊”的:
他只是“累”,只是“走不动”,只是“疲惫不堪”……
我们无法窥见他,也只是看到他偶尔“露出笑容”,以及“茫然”、“木然”……
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老人”,就是他的“名字”,这里,“老人”成了一个“符号”。
他是在那一场战争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人的一个“代表”,战争让所有的人都没了姓名。可不,《桥边的老人》中出现的“人”,他们只是叫着“男人、女人和孩子”、“一些士兵”、“农夫们”等等,包括“我”眼中的“敌人”,老人口中的“上尉”,何曾有名函?这就跟老人曾经照料的动物都只是叫着“山羊”、“猫”、“鸽子”一样,“人”就是他们的“共名”。战争,让所有的人失去了“身份”。
而《桥边的老人》正是写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这样一位不知是谁的老人,在“路旁”,一直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在原处”……“始终坐在那里”……“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没有向“大车、小车、男人、女人和小孩在涌过桥去”……
他太平常、太普通了:
“没家”――孤独;
“七十六岁了”――年迈;
“政治跟我不相干”――“单纯”。
这里的“政治”,该是当时(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军之间的激战。
老人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他似乎与世无争,他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他只是“强调”,“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甚至也不愿离开“他的故乡”,他说“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但是,他“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因为他的孤独、年迈、“单纯”,而“善待”他,他就这样被无端的、无情的、无奈的“卷入”到战争(政治)之中,战争(政治)带给了老人巨大的痛苦。
老人与桥
文章这样写“桥”的:“河上搭一座浮桥”、“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探对岸的桥头堡……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我凝视着浮桥”,“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
处处与桥发生关联的,似乎只是“我”:“我的任务”、“我又从桥上”、“我凝视着”、“我问,边注视着”……而老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到过“桥边”,他倒是一直就在“路旁”。桥与老人,似乎并无关涉,他始终并没有关照过桥,也始终并没有走过桥去。
我们看这座桥,是“河上搭着一座浮桥”。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浮桥的字典意义),它通常是为某项紧迫任务而临时搭建。这里的浮桥,说不定正是为了这场战争而搭建起来的。它从根本上就不该跟老人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战争的逼近,老人才被逼到了桥边。
关于老人与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猜想:
老人要过桥去吗?过桥,就是避开战火,求生。“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这是求生欲望的驱使。老人之所以离开圣卡洛斯,则只是因为“那个上尉叫我走”、“人家叫我走”。而来到桥边的路旁,老人却“始终坐在那里”,他并没有走过桥去。
老人有过过桥的意愿吗?或许有一点点的。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走不动”,是不过桥去的显性“理由”,“待一会,然后再走”怕也是“托词”,“那边我没有熟人”,则是推脱、是明确地表明不过桥去的意思了。
老人会离开“桥边”,返回圣卡洛斯去照看他的动物吗?这恐怕倒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老人明知不过桥去的后果仍然不过桥去,他唯一惦念着的就是他的动物们。
过桥则有生之可能,不过桥则与死亡相伴。“桥”,是生死攸关的分界。
但是,最终老人没有过桥。
老人与动物
战争,能够摧毁、毁灭,所以叫“战乱”、“战祸”。《桥边的老人》,没有战争的直接描写,但从侧面,我们嗅到浓厚的战争的气息: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山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有的“人”都在求生,但是老人却没有,老人只惦念着他照看的动物。
一面是毁灭,包括“人”;一面是“照料”、“照看”,而且是动物。
看老人对动物:
“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
没有办法,“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对动物可能的“遭际”,“我简直不敢想”、“不想也罢”;
到最后“木然”,只是自言自语“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了……
动物,成了老人的唯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地呢?
“我”
不能不提“我”,“我”是“故事”(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角度叫做“有限视角”。曹文轩说:“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②。其实,这是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吻合的。
“我”除了是故事的叙述者以外,又是一个士兵、或者是一个下级军官。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我”怎样“过桥去”,怎样“完成任务”,怎样“回到原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是一个“称职”的侦察员。在完成任务后的时时刻刻,“我”的目光所及,也总在他侦察对象所在的方位:“凝视浮桥”、“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老人,发现了桥边的老人,才有了桥边的老人的故事。
《桥边的老人》课后“思考与实践”说,“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不错,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方面“我”处处关照老人,时时提醒老人,须得离开桥边,这不可久留之地。
另一方面,文章最后,“我”说:“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一是战争还没“来得及”打响,二是老人的猫会照顾自己。“我”为老人庆幸,也在为老人祝福、祈祷。这同样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
注释:
①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对于导演梅尔・吉布森硭担《血战钢锯岭》是一次巨大胜利,他同故事主角、美军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一同经历了人生起伏,最终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信念的伟大和电影艺术的魅力。
我们当然记得21年前梅尔・吉布森为观众奉献的经典之作《勇敢的心》,如今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人类战场,为观众谱写一曲人性颂歌。《血战钢锯岭》以饱满热忱的眼光,审视了伟大救助者的故事。影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现实中的戴斯蒙德・道斯也在片尾出现。“血战钢锯岭”是太平洋战争“冲绳战役”中的最后一战,对于很多士兵而言却是“人生最后一站”。在这场战争中,拒绝持枪的戴斯蒙德・道斯独自救下75个战友,成为传奇。
梅尔・吉布森是著名的“大嘴巴”,话多且不遵从“政治正确”规则,得罪了美国电影圈,从此被好莱坞“放逐”。《血战钢锯岭》投资来自中国,二战同盟国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后,再次向太平洋对岸的电影英雄伸出了橄榄枝。梅尔・吉布森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影片在北美获得不俗口碑和票房,烂番茄新鲜度87%,观众好评率96%。
《血战钢锯岭》是优秀的传统电影,布局工整,叙事稳定,节奏妥当,作为主旋律故事又富于观赏性,暴力美学、肉体受难与人性颂歌缝合得恰如其分。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戴斯蒙德・道斯本来不过是普通的美国人,因为幼时的心灵创伤,始终坚定履行自己“不杀人”的戒律;又因为爱人是护士,他得以阅读医疗书籍,上战场后成为医疗兵。
主人公自身性格中具有充沛的自洽,他对战争的感情极为微妙,坦然直面战争带来的一切,包括死亡与受伤。他的战友和上司、家人一再发现“他的伟大”在于谦虚而不是傲慢,勇敢而不是莽撞,“勇敢的心”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逡巡,只为找到更多伤者,且绝不肯对敌人举起武器。但是在他人、体制和“正常逻辑”,以及军事法庭看来,戴斯蒙德・道斯的所言所行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悖论”。梅尔・吉布森用一个多小时时间稳扎稳打,建立起戴斯蒙德・道斯非同一般的人格――其初心,是阳光一般灿烂的爱,对于爱人、家人、袍泽,甚至是对于敌人。
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与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可以形成对照关系,后者开篇便是诺曼底登陆,残酷的战争场面从一开始就被以普通人的目光平视,过后影片进入漫长的寻找。《血战钢锯岭》相反,先是爱情之海波光潋滟,再是“新兵蛋子们”在军事训练营里的趣事(显然不乏对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的致敬,区别在于《血战钢锯岭》是中性甚至更倾向于善意的色彩),然后便是血与火的战场,是近年来罕见的“硬派战争戏”,比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强悍不少。
《血战钢锯岭》将具有强烈对比的美好和残酷、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尊重,这就是最真实的我们。”电影里这句台词,打的是从美国到中国太多流水线电影的脸――里面走位飘忽、沉迷于物欲的人设,以及纸醉金迷的世界哪有什么信仰可言?观众无法真正尊重他们,也难以确认他们的“生活”是不是“真实”。《血战钢锯岭》则细腻描述军人的真实处境,在战斗中活着或者死去是他们命定的选择,由此,在其中呈现出的人性光辉和信仰的力量才能打动万千影迷,进而引发我们对于战争的反思。
《双城计中计》、《巨额交易》、《Hello!树先生》、《战国》、《决战刹马镇》、《查无此人》、《夜车》、《都市童话》、《对岸的战争》、《凤凰》、《虾球传》、《哈琅署火》、《玩酷青春》……即便翻开2010年到2012年三个年头的片单,舟人也曾为数十部影片增光添彩。从初期的个人工作室,到如今以视频营销和影视后期为核心的专业数码图形影像提供商,成为国内影视制作和视频营销行业一把旗手,阿冬林向我们讲述了他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关于舟人:个人工作室到专业视效公司
我虽然是学习建筑与室内设计出身,但一直是CG爱好者,毕业后任职于多个公司,2001年创立了舟人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算是舟人发展的开始,刚开始主要业务是和计算机图形设计有关的单子都会接,因为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让公司发展壮大。这也是每个北漂创业人所共同经历过的。后来做电视栏目包装、企业宣传片等。发展到2011年,我们所涉及的领域离专业的设计行业越来越远,一直都在做视频,包括电影特效制作,就正式更名为舟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舟人现在主要业务是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影视剧特效制作、电影方面的,包括剪辑、调色、特效后期等,业界都知道舟人特效。我们这12年的磨合,经过长期的制作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参与的作品像《Hello!树先生》、《凤凰》等,伴随着导演走入了日本东京电影节,俄罗斯电影节,纽约独立电影节,釜山动漫节,并且得到了导演以及观众的肯定;其二则是企业宣传片广告制作。包括《国航知音》《海航旅业》《乐视TV》等各种视频,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这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其三就是我们的视频营销了。经过缜密的前期策划与创意,为客户拍摄、制作有效的宣传片与广告是舟人视频制作的追求。以创意为指导,以视频制作技术为基础,以宣传客户企业形象、彰显产品价值为宗旨,这是舟人视频制作的目标。这三个方向是我们的常规形态,考虑到长远发展,我们更侧重公司产品研发,比如说动漫形象,最初的创意完全是为了开发玩具产品,后来成为一条产业链,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关于特效:初露锋芒到行业一面旗帜
中国电影自从2002年院线改革、《英雄》开启大片路开始,才真正走向了市场化道路,阿冬林创办舟人的经历,正好是国内电影特效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然而中国电影特效之路却是从早期的“香港团队”到“韩国团队”,再到如今的“美国团队”,一直以“请外援”的方式来提高影片的“技术含量”。一直以来,除了几家成立较早的特效技术公司如中影华龙、水晶石等初具规模外,像舟人这样的中等规模公司面临着整合升级的关键时期。
“我们最早做的电视剧是《走向共和》,后来先后制作了《凤凰》《决战刹马镇》等影片和《虾球传》《军刀》等电视剧的特效制作。”阿冬林谈到:“后来承接《决战刹马镇》、《战国》等片特效。《战国》这种投资规模较大、特效场景极多的电影一般都会邀请请国外的特效团队合作,国内的特效公司很难有机会介入。《战国》特效制作比影片时长还要长,对影片出来的效果,在公司控制的范围内还是比较骄傲的。举个例子说,片中赛马那场戏,我们制作了正在11分钟,后来成片剪辑到只有4分钟的戏了。”《战国》特效制作当时创造了中国电影好几个第一,1200多个镜头的特效制作,是当时为止国产真人故事影片效镜头最多的一部,也是绿幕技术应用最大的一部电影。
“做大片值得骄傲,特效量少的影片一样也要用心。像《Hello!树先生》,我们在里面做的特效,看都看不出来,这都是给影片的点睛之笔。”《双城计中计》、《巨额交易》、《Hello!树先生》、《战国》、《决战刹马镇》、《查无此人》、《夜车》、《都市童话》、《对岸的战争》、《凤凰》、《虾球传》、《哈琅署火》、《玩酷青春》……翻开片单,舟人服务过的电影,有像《战国》这样巨额投资的,也有小成本却大获赞誉的《Hello!树先生》,还有中等投资的《决战刹马镇》、《巨额交易》、《双城计中计》等,谈起这些电影,力求完美、以高标准要求的阿冬林表示:每一次完成一个项目后,回头发现每一个环节都有失误的地方,这跟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的整体意识有关系。
关于行业:标准流程的制定与创作理念的转变
中国电影市场虽说起步了,但特效还是屡遭诟病。出得起钱的中国大片,如《画壁》、《金陵十三钗》等都是请外国特效团队。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影特效目前在观众心里是“拿不出手,看不下去”的鸡肋。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外知名特效团队纷纷在中国扎根发展,对于这个现象,阿冬林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因为国外的技术比我们高出多少,而是他们经过长时间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做起任意项目,都有标准的工业制作流程,片方也愿意将项目交给有完善工业流程的制作公司,目前我们也正准备与国外的特效公司合作,利用他们所拥有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片方,同时舟人也能为他们开拓中国市场做出帮助。”
“标准的好莱坞工业流程,在每一个项目操作时,特效团队在导演创作电影的时候已经密切沟通,因为创作理念最为重要,我们看到的好莱坞大片,无一不是从市场定位、前期策划、概念设计、分镜头设计、美术制作、选景置景过程中,有特效团队的全程参与。”的确,不仅如此,我们看到好莱坞一些视效大片,像《阿凡达》、《霍比特人》等,连三维动态演示、特效技术测试、演员排练、模型制作等方面,也都是特效部门全程融入的。
“我们中国的电影创作团队,一直没有这样的意识,很多情况下都是电影已经拍摄结束,然后找特效团队来擦一擦修一修补一补。比如我们创作一部历史感很强的电影,前期沟通时美术团队就应该确定当时的历史风格,而不是有特效部门只扮演一个‘加工’的角色。舟人现在有二三十个员工,这在同行中已属中等规模,有自己的人才,但目前还形不成大的公司。对于我们来说,外国特效团队进入市场是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我们也有从国外特效公司来的员工,会给我们指出这样那样的缺点,帮我们力求完善国内特效的工业体系标准,希望改观国内电影人认为特效是后期的事,前期特效不用参与这个看法。”
关于团队:艺术修养与技术基础兼备
英国《每日电讯报》不久前刊登题为《俄罗斯二战老兵回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新领导者欢庆“伟大的胜利”》一文。文章称,伏尔加格勒的阵亡战士广场上礼炮轰鸣,连房顶上的积雪都被震落下来掉在下面的人群中,不过90岁的俄罗斯二战老兵萨弗龙・雷扎科夫并没有吓一跳。他说:“最可怕的是德国人的火炮,我们被它们打得很厉害。我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个曾叫作斯大林格勒的俄罗斯南部城市举行仪式,纪念70年前的那场扭转二战局势的战斗。据悉,在长达5个月的轰炸和惨烈的巷战中,有超过100万的战士牺牲。在一场惨烈血腥的战斗之后,苏联获胜,从而扭转了希特勒在欧洲战争中的局势,迫使德军开始撤退并最终退回柏林。雷扎科夫所在的苏军第321师协助保护了将德国第六军逼到斯大林格勒西部的钳形攻势,并最终迫使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军的部队在1943年2月2日投降。
决定战争走向的熔炉
文章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对纳粹德国军队和苏联来说都具有决定性:这是一个将决定战争未来走向的熔炉。
1942年夏天的时候,保卢斯的第六军已经深入了苏联腹地,胜仗一场接着一场。但德国士兵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撤退的在井水中下毒,并把汽油倒在粮食上:德军面临着严重的干渴,痢疾和伤寒也开始增多。不过纳粹军队仍跨过了顿河,8月23日,斯大林格勒成了人间地狱,海因克尔轰炸机往这个城市扔了数干吨的炸弹。在第一周的轰炸中就有约4万人死亡。
85岁的俄罗斯二战老兵彼得・科瓦连科说:“头3天就是一场屠杀,轰炸开始的时候,我正在排队领面包。空中传来了轰鸣声,一抬头就看见成群的飞机。有一块弹片击中了我的背部。”很快德国军队就攻进了城里,希特勒非常希望速胜,戈培尔为此不得不降低宣传的调门,强调战斗的艰苦。
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不肯放弃他们坚守的3个滩头阵地,并退到伏尔加河东岸,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德军过了河,苏联南部和高加索地区就落入了希特勒手中。斯大林下令“不许退后一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指挥官朱可夫将军让士兵们尽可能在离德军近的地方挖战壕,有时近到只有30码,从而给德军不断施压并抵御空袭。
朱可夫的另一个聪明做法是“防波堤”,由小股部队占领废墟中的建筑,这样就像一个个固守的城堡一样打乱德军的进攻。战斗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德军所说的“老鼠战争”,在酒窖、地下室和破商店中进行的磨人战斗。的狙击手击毙了不少德军。与此同时,河对岸的苏军也展开了密集的炮火攻击,以对抗从西面发射过来的火力。精疲力竭的德军被北部和南部的反攻苏军包围,保卢斯最终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战死或自杀,这让希特勒非常恼怒。有9.1万名轴心国士兵投降。
勇气和反抗强敌的象征
文章称,70年过去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仍是俄罗斯人心中勇气和反抗强敌的象征。
很多人都在讨论,是否应把1961年改掉的“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重新还给这个城市。近些天来,有5万名市民签名要求恢复这个名字。75岁的弗拉基米尔・卡扎奇科夫就支持把斯大林的名字还给这个城市。他手里举着一幅斯大林的画像,上面还写着:“今天是胜利的日子,斯大林是胜利者的最高指挥官。”
同样是75岁的瓦莲京娜・萨韦利耶娃也回忆了当年的情形。1942年开始轰炸的时候,她5岁。她的父亲一直在前线,先是在莫斯科附近,后来又到了斯大林格勒。萨韦利耶娃回忆说:“父亲就回过家一次,他对我们说,‘我们要待在这里,死在我们的城市’。”她之后再也没见到过父亲。
1942年9月,战斗日益激烈,萨韦利耶娃两岁的弟弟根纳季死于白喉,饥饿和疾病威胁着留在城里的数干名平民。1个月后,她和母亲以及祖母离开了家,她们的家很快就被一次轰炸夷为平地。她们3人带着一袋土豆和极少的财物躲到了河边的一个沟谷中。萨韦利耶娃回忆说:“附近的一个油罐被击中了,伏尔加河成了一片火海。”
曾有士兵在这个沟谷进行过挖掘,挖出了一些可供容身的空间,每个洞口还装了从被毁房屋中拿来的门板。萨韦利耶娃说:“我们蜷缩在洞里,窥视着外面,土豆只维持了一周。每当有燃烧弹落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冲出去在火上烤一烤土豆。”在吃光土豆后,她们又靠吃河岸上的黏土支撑了3个月。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
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着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1946年初,一位憔悴不堪的少女来到马凯维奇家,看到一个小伙子坐在桌边。她吃了一惊,本以为冬妮雅姑姑差她来找的那个熟人是一位女士。
马凯维奇夫人家里有一头母牛,产下的牛奶要分给冬妮雅一村里的一个德人。她每天都会把给冬妮雅的那份牛奶注入一只蓝色罐子。马凯维奇夫人的儿子,26岁的弗特科一眼就认出了少女手中的蓝色奶罐。那么,她应该就是冬妮雅的侄女艾薇乐吧。他站起身。
少女和他对视,一边却慢慢朝门口退去。
弗特科心想,她肯定是看见我了,但她为什么如此胆怯呢?后来他才明白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小姑娘为何会怕得要命,对谁都唯唯诺诺。艾薇乐饱经坎坷,如今只盼着最艰难的日子一去不返,因为她终于回到了自己家,回到了贝瓦德,尽管此地已成了“梅什科维斯”。
苦命的艾薇乐
艾薇乐出生于贝瓦德镇。镇外有家测量仪器厂,由她外祖父开办,后来传给她的父亲瓦尔特•蒲洛甫。1939年9月,侵略波兰的纳粹军队途经此处,13岁的艾薇乐就此结束了她无忧无虑的青春。世界大战爆发了,小镇贝瓦德并没受多大影响,可德国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时常来骚扰,要求她父亲为希特勒效力。瓦尔特严词拒绝,但由于这家工厂对军工战备很重要,纳粹不便寻他麻烦。
1945年1月,苏联军队占领小镇,因为只有瓦尔特才能启动机器为小镇供电,这救下了他的命。次月,苏联军队命令余下的德国人搬离贝瓦德镇,大群的人被赶了出来。和家人走散的艾薇乐被塞进一节火车车厢,最终到了西伯利亚。
与此同时,弗特科正挤在另一辆火车里。马凯维奇一家原先住在波兰东部,1945年,马凯维奇一家带上所有家当,和全村人一起向西进发。几星期后,他们在梅什科维斯(原贝瓦德镇)下了车,并在通往莫伦镇的路边找了一处农庄住下来。
那些留下来的德意志人日子清苦,没钱也没粮票。马凯维奇一家倒是竭力救济,把牛奶、土豆和面粉分给他们。弗特科的母亲总说:“来日如何谁能料呢?”在他们的好心帮助下,冬妮雅每天都能得到满满一罐牛奶。第一次相遇
弗特科懂一点儿德语,他曾帮助蒲洛甫启动涡轮机,为小镇供电。他翻译过涡轮机的说明书,后来还接替了蒲洛甫的工作,他们成了朋友。弗特科得知蒲洛甫夫妇有―个女儿流浪在外,而他们坚信女儿终有一天会回家。
每回得知有西伯利亚的火车要来,冬妮雅就会跑到奥得河对岸的德国,盼望能接到侄女。终于有一天,她见着了。到了奥得河西岸,艾薇乐却得知,“河对岸早不叫贝瓦德了,现在算是波兰领土。”可是,她的家就在那里啊。冬妮雅姑姑把她带回了河东岸――塞是违法的,全仗一个波兰渔夫帮她们渡河。初回梅什科维斯,艾薇乐只能躺在床上静养,或者在小隔间里走动。
她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出门的经厉――把奶罐还给马凯维奇家,那是她第一次遇见弗特科。 “是一见钟情吗?” “当然不是啦!她从西伯利亚刚回来,瘦得皮包骨头,才60斤重,哪里像个女人呀!”弗特科笑了笑。
然而,他对她的爱慕却在悄然滋长。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之后,两人慢慢熟悉起来,经常一起散步聊天。但在当时战争硝烟弥漫下,两人的交往引得邻居们侧目相向,他们却我行我素。渐渐地,他们互相信任,成了朋友。弗特科第一次亲吻艾薇乐纯粹是出于恻隐之心。“我很同情她,她太可怜了。”几个月后,爱情之花悄然绽放。两人打算住在弗特科家一个带谷仓和牛棚的小农舍里,共度今生。
1946年夏,弗特科找到办理结婚手续的机构,却得到一个冷冰冰的答复:不允许他娶德意志女人。而且,蒲洛甫一家还要迁出波兰。
艾薇乐安慰弗特科:“别难过了,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永远爱你。”1947年秋,蒲洛甫一家接到离境令,必须立刻动身。
“我会给你写信的。”艾薇乐许诺说。
“不,不用写了。”弗特科说。
他明白,和她有缘无分。而且,收到外国来信,会对他家里的处境很不利。“他们会把我当做敌特分子处理的。让我知道你们平安就好了。”
回忆起当年,艾薇乐说弗特科向她道别时满眼热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随后几年,蒲洛甫一家住在奥得河对岸。艾薇乐和弗特科相隔仅仅17公里,却似乎隔着千山万水。在那段时期,只要与外国人接触,便会被怀疑有卖国行径。
1950年,艾薇乐一家搬去西德,开了一家制作测量仪器的小工厂。艾薇乐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学习。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卖掉工厂,搬到西柏林。在那里,艾薇乐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精神残障者住宅小区,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但她却始终孑然一身。
事实上,她一直把弗特科的照片放在皮夹里随身携带。皮夹用破了,她就取出这张黑白照片,凝视照片上的小伙子――他是那么神采奕奕――然后将照片放入新的皮夹。而弗特科则一直把她的照片摆在家里的小桌上,直到多年后,弗特科成了家,才将照片交由父亲代为保管。
1989年,柏林墙倒塌。艾薇乐回了趟梅什科维斯,希望能打听到弗特科的下落。有人还记得她父亲,问她要找谁,艾薇乐鼓起勇气向他打听马凯维奇夫妇。
“都死了。”
“那他们的儿子呢?”
“也死了吧。”
她失望而归。她不知道弗特科还活着,只不过很多年前就搬走了。她去工厂找工人聊天,离开前留下一把卷尺,上面印有地址。很快这把卷尺就到了弗特科手中。他的堂兄恰巧在梅什科维斯一家工厂上班,他打电话告诉弗特科,蒲洛甫的女儿来过了。弗特科立即赶来,他想知道艾薇乐回梅什科维斯的情况。
几个月后,艾薇乐收到了一封波兰寄来的信。她的母亲马上猜到这是弗特科写的。在信中,他简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工作,还提到自己已经有了妻室,只是没提及18年前妻子就离开他去了美国。
母亲鼓励艾薇乐:“给他回信吧。他肯定也想知道我们的情况。”可艾薇乐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她不愿去打扰多年来深深爱着的这个男人。信就这样搁在架子上。
过了一年,她才回信。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一直保持联络,但都是出于礼貌嘘寒问暖。1995年8月,在通信4年后,他们决定见面,地点就在克维曾火车站的停车场。
重逢的时刻
离克维曾火车站越来越近,艾薇乐感觉有点儿紧张。弗特科在站台上,心里也七上八下。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见面的必要吗?他带了一束鲜花想送给她,可突然间觉得自己有点儿傻。
弗特科一下子就认出了艾薇乐。他们走到一起,紧紧拥抱。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从前。
艾薇乐搬回梅什科维斯镇,回到她的弗特科身边――弗特科也决意搬回来住了。他们买了一块地,1997年建成了那座梦寐以求的爱巢小屋,一起动手装修一番,新生活开始了。橱柜上摆放着一只木制相框,相框中是艾薇乐的照片,这是60年前她送给弗特科的。艾薇乐则一直把弗特科的照片放在皮夹里,随身带着。
2005年11月,艾薇乐和弗特科终于结成夫妻。这一回,婚姻登记员没有任何异议。婚礼上有大大的蛋糕,来宾络绎不绝,就连市长都专程赶来为这对耄耋夫妻祝福。此时,她80岁,他85岁。就像60年前那样,两人手挽着手,走在镇上。再也没有鄙夷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周围人浓浓的祝福和友善。
捂住这个敌人的嘴巴
在傅军的记忆里,当年发生在战场上的一幕幕可谓终生难忘。他说:1951年初夏,驻铁原地区的美军第3师在炮火和坦克的掩护下,大举进攻我志愿军47军驻守的夜月山、天德山一线阵地。次日,夜月山阵地失守,坚守主峰的一个排全部牺牲。不久美军又调来建军168年的王牌军——骑兵第一师猛攻我军防守的高旺山、高作洞。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上级命令组织反击,我所在的团部侦察排奉命要活捉一个美国俘虏。入夜,我们走出交通沟,慢慢地向山上美军阵地摸去,隐隐约约看到上面有一个大帆布帐篷。天快亮了,敌人阵地上有探照灯来回照射。我一不小心,掉进了一条沟里,用手一摸,发现里面有电线,我掏出钳子把电线剪断了。敌人的探照灯顿时灭了。大帆布帐篷里没有人,但放了很多食物,我们当时很饿,就撬开罐头吃了起来。负责警戒的张炳洪说:“外面来了一个人。”我们就躲在帐篷里不动,等他进了帐篷,冲上去捂住这个敌人的嘴巴,把他捆起来立即撤退。
把敌人抓到团部,松了绑,揭开头罩才发现他是一个黑人士兵。开始,怎么问他,他都不敢说话,光是哭。我们团部的英语翻译反复向他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他才敢说话。原来他是个勤务兵,他供出了骑兵第一师师部所在地。经过教育,我们将他放回。根据这个黑人士兵提供的情况,团部和师部决定发起战术反击,进攻338l高地并夺回340高地,并指示我们侦察排发起一次“黑虎掏心”的行动,配合大部队作战。
第二天晚上,我们侦察排全体出动,直奔338.1高地美骑兵1师指挥部。夜里12点以前,我们突入到了敌指挥所前沿。
敌人布置了三道岗哨。在第一道岗上,我们抓了一个“活口”,用毛巾塞住他的嘴。第二道岗的哨兵在打瞌睡,我们很轻松地把他抓获了。第三道岗正是那个黑人士兵在放哨,他朝里面的帐篷指了指,我们立即冲了进去。
在帐篷里我们抓获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还抓了一个白皮肤、鹰钩鼻、黄头发的女人。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副师长和他的夫人。这时,有战士从外面跑进来报告说:“有敌人上来了!”排长说:“我来掩护,你们赶快撤退。”霎时间枪声四起,乱战中排长被打断双腿倒在地上。我们用担架抬起排长,边打边撤。突然枪炮声在敌人的身后响起,原来我们部队已经开始向338.1高地发起了进攻。经过激战,我们重新夺回了340高地,而我们侦察排也因为活捉了王牌师副师长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八线上的对敌播音
李雨田,曾任志愿军第46军政治部英语播音员,现在株洲安度晚年。
1953年初,由于上甘岭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朝鲜战场上形成了敌我两军对峙的相对稳定态势,这一形势,有利于开展对敌广播宣传工作。志愿军政治部及时作出了《关于建立对敌广播宣传站的决定》。当时我所在的志愿军第46军政治部立即从全军选调了10名广播员,其中8名英语广播员,2名朝语广播员。除2名朝语广播员是朝鲜人民军输送的朝鲜女军官外,其余8人有5人来自湖南。一位首长十分高兴地说:“真是唯楚有材啊!”他顺手一指旁边尚未开箱的广播机对我们说:“这3台广播机是由批准运来的,你们知道吗?”我们一听十分惊喜。原来1953年1月lO日,总政治部向呈报了关于朝鲜战场的报告,1月14日批示要加强对敌宣传,多配备些大中型播音机。
石门关(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和边疆两面就隔绝了。
在唐天宝9年,天宝战争爆发,南诏叛唐,这道石门就关闭了,一关就是40多年。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诏去册封异牟寻,才重新打开了石门关。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就是在这一历史大事件发生时的记录。要提这一历史事件,必然要提及天宝战争。
战争背后的政治阴谋
唐李隆基早些年也是个雄主,但自从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国主耽于享乐,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军权在握。
当时天下形式,除中原的大唐外,在西南还有吐蕃及南诏国。南诏作为唐王朝的附属国。杨国忠一直想消灭南诏国,便派遣张虔陀出任姚州都督府都督。
在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国第五代王阁逻凤带着他的妻子到姚州都督府拜见张虔陀,张虔陀借此机会侮辱他的妻子并勒索钱财,引发长达九年的天宝战争,并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此事详情,大致如下
天宝七年(748年),南诏国主皮罗阁死,其子阁罗凤立,唐封阁罗凤袭云南王。
唐王朝控制了洱海地区之后,便加紧经营滇池区域,筑安宁城,开步头(今元江)直通安南,受到爨氏各部反抗,杀筑城使者越崔都督竹灵倩,唐王朝派南诏前往镇压,阁罗凤乘机拉拢爨氏各部,奏请朝廷以各爨氏谢罪而罢。
阁罗凤还将一女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唐认为南诏势力进入滇池地区,对已不利,遂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讧。爨崇道杀爨归王、爨日用。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导致唐与南诏矛盾激化。唐朝廷决意打击南诏,想以皮罗阁另一子于诚节取代阁罗凤,并加倍征取粮税以削弱南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云南太守张虔陀,毫不顾忌地在南诏新国主来觐见他的时候,肆意勒索阁罗凤,并作出了侮辱阁罗凤妻子的行为,可以看出边将已经骄纵到何等地步,以及这一切背后的政治阴谋。
阁罗凤受此大辱,回到南诏后,发兵功打姚州的37州县,杀了张虔陀,史称“姚州之役”。张虔陀被杀,实属罪有应得。《南诏德化碑》列举了张虔陀的六大罪状,说张虔陀先是勾结吐蕃,企图夹击南诏;阴谋扶持阁罗凤的二弟诚节为南诏王,颠覆阁罗凤的统治;唆使爨崇道与南诏为敌,制造事端;更为南诏所不能忍的是,只要与南诏交好的唐朝官员,张虔陀一概不启用,偏偏重用那些仇视南诏的人,企图孤立南诏;张虔陀时刻进行军事准备,不时谋划军事袭击南诏;故意加重对南诏的赋税征收,征求无度。可以看出,张虔陀的这些行为,具有明显的挑衅倾向,目的是激起南诏的反抗情绪,离间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唐朝宰相杨国忠集团一贯的手法。正如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新丰折臂翁》中所说:“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人生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天宝战争打响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大军8万进攻南诏。唐军兵分三路,一路由鲜于仲通率领,由越蒿一带沿清溪关道南下,由今天的滇东北地区进入云南;一路由大将军李晖率领,从会同路进攻,进入姚州地区,迫近洱海地区;另一路由安南都督王知进率领,从步头路北上,进入滇中地区。三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直奔南诏腹地。
面对严峻的形势,阁罗凤派出特使杨子芬、姜如之到曲靖鲜于仲通军中,向鲜于仲通陈述“姚州之役”张虔陀被诛的事实经过,说明事情的起因与过错在张虔陀而不在南诏,南诏愿谢罪请和。特使对鲜于仲通说,虽然吐蕃早已对南诏威逼利诱,但南诏不为所动,仍然一心向唐。吐蕃已是虎视眈眈,依据情势,如果唐军执意要进攻南诏,唐南双方交战,吐蕃将坐收渔翁之利。鲜于仲通不为阁罗凤的求和与谢罪姿态所动,继续率大军向洱海地区进发。当鲜于仲通兵行至白崖时,阁罗凤再遣使者请和,鲜于仲通不仅不允和,反而扣留了南诏的使臣。大战一触即发。
唐军的一队骁骑,在大将王天运的率领下,秘密绕道点苍山西坡,企图在漾濞一带登山奇袭南诏。鲜于仲通亲率主力,直抵龙尾关(江口)。此时,阁罗风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鲜于仲通仍不予理会。他心想,8万唐兵已包围了苍山洱海之间的南诏腹地,又有奇兵从苍山西坡突袭,大军由西洱河东岸从水道向西进攻,同时由陆路猛攻龙尾、龙首二关,东西夹击,南北协同,可一举而下,直捣南诏太和城,成就非凡伟业。
对于此时的南诏来说,唐王朝大军在南,吐蕃大军在北,形势万分紧迫。南诏向唐王朝请和无望,改向吐蕃求援。当时吐蕃御史论若赞率领大军已经驻守在洱海北部浪穹(今洱源)一带,即命军队从浪穹急驰洱海之滨,南诏与吐蕃军队联合,唐军惨败,主将王天运战死,被悬首辕门,唐兵远远看到,无不心惊胆颤。与此同时,阁罗凤亲自披挂上阵,率南诏和吐蕃大军与唐军奋力杀敌,经过洱海东岸的鲁川(今双廊)、鲁南(今海东)、江口(今下关)等战役,全歼唐军于洱海两岸,唐军主帅鲜于仲通“逃师夜遁”,只身逃离。第一次天宝战争,以唐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帅鲜于仲通一人幸免而告终。
然而,唐军惨败的消息,却被唐朝宰相杨国忠谎报为空前的军事胜利;南诏被逼应战的事实,被歪曲为南诏勾结吐蕃,联合反抗唐王朝的谋反行为。
被蒙蔽的唐玄宗为鲜于仲通设宴庆功,攫升他为都城长安的最高长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责令杨国忠积极备战,征集士卒,调集军队,再征云南。这真是“西洱全军败没时,捷音犹自报京师。归来设宴甘泉殿,高适分明为赋诗。”
第二次天宝战争与安史之乱
唐军被歼后,吐蕃与南诏结为兄弟之邦,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南诏改元为赞普钟元年(752年),实际上变成了吐蕃的属国。
次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攻南诏,南诏趁其立足未稳大破姚州,贾灌被擒,唐军三万败溃。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军队再度大举进攻南诏。唐玄宗任命前云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为主帅,广府节度何覆光、中使萨道悬逊为副将,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方南下,一路从安南北上,直取南诏腹地。
此次征战云南的唐朝军士,杨国忠不是就近从剑南节度征调,而是从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征集。北方人风闻云南为蛮荒之地,“瘴气”袭人,历来去者无还,因此纷纷逃避兵役。宰相杨国忠下令强制征兵,不从者铐送征兵所,闹得人心惶惶。唐代大诗人杜甫目睹当时远征云南的唐军,写下了《兵车行》这首千古传诵的诗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李宓率领战卒10万,负责粮草辎重运送的兵士10万,共20万大军,一路攻击前行,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 六月抵达洱海之滨,从洱海东岸、龙尾关、龙首关三个方向对南诏都城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南诏军队被唐军围困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之中。
李宓采用水陆协同作战的方法,一面命令士卒日夜赶造战船,做好从洱海东岸渡海作战的准备,一面指挥军队猛攻龙尾、龙首二关。阁罗凤运筹帷幄,密令军将王乐宽袭击唐军水师。唐军造船厂被捣毁,船只全部被南诏抢获,尸横遍野,溃不成军。水军受重创,唐军水陆俱进的策略受阻。
北面,唐军深入邓川,轮流攻击龙首关。李宓亲自上阵,试图攻下龙首关,长驱直人,与何履光部配合,南北夹击太和城。南诏的精锐部队“罗苴子”坚守龙尾关,挫败了唐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时,吐蕃军队驰援南诏,抄唐军后路,出其不意攻占了邓川。南诏与吐蕃军队内外夹击,打得进攻龙首关的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七万唐兵覆没,主帅李宓于洱海畔天生桥沉江自杀。经年累月的天宝战争,以南诏胜利而告终,唐王朝一战失去了在云南经营一百多年的成果,南诏的割据局面自此形成。
当时正是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之时,全国85%的军队都在各藩镇手里,而朝廷能调动的军队只有15%,平南诏国就派出了朝廷的所有守卫京都兵力,天宝战争,导致大唐直接损失兵力超过20万,以及军队钱粮储备。安禄山等人看清了大唐中枢的虚弱,于次年发动安史之乱,朝廷无兵力反击,使安禄山率领区区15万人就攻打到了京城,这也是唐由盛转衰的节点。
40年后的“弃蕃归唐”
南诏虽然打败了大唐的军队,但却也打得国力衰微,史书记载,当时15岁以上男子皆征召入伍,由女子负责耕种。
阁罗凤虽然取得胜利,却深知依附吐蕃的害处,他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诏德化碑),讲述了这场战争的由来,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归唐,当指碑给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
阁罗凤的担忧,在其死后不久就已应验。南诏与吐蕃联合后,成为大唐心腹大患,时常刀兵相向。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名为兄弟,实则处处处在不平等地位。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
此次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恶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南诏国主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决定“弃蕃归唐”。
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异牟寻向唐朝寻求和解,并派遣使臣分3路进入中原,向唐朝皇帝陈述交好之愿,此时正谋求中兴和平的大唐,立即应允。
贞元十年(794)唐德宗派遣袁滋为御史中丞,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赐金印。
袁滋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接受了这一重要出使任务后,心情究竟是澎湃还是悲壮,现已无从得知,石刻只有记录,并无抒情,因此也无从推敲,也许,是出于对这场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战争的感慨,也许是出于对出使南蛮之地是否还能安然回归的担忧,总之,在途经石门(即豆沙关)时,他停留了下来,为纪其行而刊刻。
石刻全文8行122字,阴刻楷书,末行“袁滋题”3字为篆书。其文云:“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
这,就是今天豆沙关上的石刻。
关键词:功夫熊猫 电影人 文化西进 边疆
纵观美国历史,西进运动 (The Westward Movement)一直贯穿始终。无论是18世纪末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19世纪越过密西西比河、落基山以及抵达太平洋,还是20世纪二战之后的海外扩张以及本世纪近年来的亚太再平衡,美国的历史发展、文化势力渗透的方向就一直向西、向西、再向西。从美国影视文化领域看,年初公映并引起热议的好莱坞梦工厂的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3》(Kong Fu Panda 3)又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功夫熊猫3》的巨大成功不仅从影视文化领域表明了美国历史发展的地理坐标,而且还指明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旧是那“遥远而神秘的西部边疆”。(特纳,1893)
一、西进运动
18世纪末,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百废待兴。此时,东部人口密集、有限的土地也开发过度。因此,政府放眼西部,废除了禁止白人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1763年英国皇家法令,颁布实施了1787《西北条例》,鼓励人们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部发展。由此掀开了不断向西移民、开疆扩土、历时约一个世纪的扩张运动,史称西进运动。
19世纪90年代,西进运动在美国本土正式落下帷幕。在对西进运动作出历史总结、回顾以及该运动在美国民族文化精神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时,美国著名史学家特纳(Turner)于1893年发表了“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一文,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学说”。特纳指出,美国历史真正的立足点不是在东部大西洋沿岸,而是在那伟大的、活动的“西部边疆”。 (特纳,1893)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60年代,美国的史学家们发展了特纳的边疆学说,他们把研究焦点从历史转向了未来。例如,1946年,美国著名史学家海斯 (Hyes) 在“美国的边疆――什么样的边疆?”一文中指出,美国的西部边疆已不是传统的加州,它已经被遥远的太平洋岛屿、亚速尔群岛以及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疆所代替。另一位史学家亚当斯(Adams)也指出,“西进”是美国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的有力保障。正是海斯和亚当斯的这些理论对战后美国国家战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后美国海外扩张的目光越过了加州、深入到太平洋腹地,越过了夏威夷和关岛,最终投向了亚洲以及更远的欧洲。
近几年来,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本质上讲,就是这一海外扩张理论的再实践。通过一系列海外“西进”扩张活动,美国把它的价值观念、文化势力范围、民族精神的“西部边疆”逐步推进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其宗旨就是在中美两种文化博弈的过程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在经过激烈碰撞融合而成的未来新的杂糅文化中抢占主导权,进而建立一种以美国为主导、以新兴的东西杂糅文化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历史上,美国每一次西进,都是美国白人文化价值观念,即所谓的美国民族精神与当地土著居民原有的文化,比如印第安文化,进行激烈碰撞,甚至以武力强行消解对手的传统文化,借以实现美国文化的“开疆扩土”,从而保障亚当斯所说的“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永不衰败。此次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即是美国历史上西进政策的升级版,所不同的是此次博弈的对手不再是印第安文明,而是业已存在并延续了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明。
二、《功夫熊猫3》中的“西部元素”
传统上,中国属于遥远的东方,但进入21世纪,即太平洋世纪,对美国而言,中国早已经变成了地理意义上的西部,是美国隔洋(太平洋)而望的西边邻居。由美到中国不再穿越大西洋,不再横跨整个欧洲,而是站在太平洋东岸转过身来向西眺望,中国就在那浩瀚的大洋对岸。对当今的美国来说,中国就是一片崭新的“遥远、神秘又伟大的西部边疆”,西部元素就是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就是新的西部元素,二者互为指涉。
由美国梦工场动画影片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梦工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3D动画影片《功夫熊猫3》是好莱坞熊猫系列动画片的第三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深奥,讲述了阿宝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确立了自己的熊猫身份, 而且回到了本属于自己的熊猫世界――熊猫村。后来阿宝为了这片神州大地再次迎难而上,在养父和生父的帮助下,团结带领熊猫村全体村民一同抗击魔鬼绿眼牛,最后发挥群体的力量,以神龙大侠的形象彻底战胜了绿眼牛,重整了被绿眼牛毁坏了的熊猫家园。
但是,《功夫熊猫3》中国元素十足。首先,从题材选择方面,熊猫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奇动物,中国四川卧龙被认为是熊猫的故乡,以熊猫为素材就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其次,从艺术造型看,阿宝头戴草帽、身披斗篷,这种造型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侠客形象。再次,神龙大侠面条豆腐馆里的招牌、熊猫们所吃的包子、阿宝的形象做成的剪纸、财神年画、阿福年画等细节也颇具中国特色。据悉,主创团队曾特地来到中国四川感受风土民情,影片中的部分设计图更是全程实地取景于青城山,同时加入竹林、群山、薄雾、月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打造影片中的熊猫王国。其中,高耸入云的峭壁、深不见底的峡谷、雕梁画栋的中国建筑都被准确还原。
影片中几处水墨画风格的片段十分亮眼,一幅幅精美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成为最被称道的、具有山水诗意和东方审美风格的中国文化元素,这些特质在《功夫熊猫3》中得以充分体现。总之,《功夫熊猫3》处处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让观众感受到更自然真实的熊猫乐土。影片整体的美术风格沿用了中国水墨画式的构图,飞瀑直下、翠竹环绕的熊猫村与雕梁画栋的翡翠宫等中式建筑场景被经典重现,粗麻、锦缎、翡翠等服饰配饰与毽子、面条、包子等生活饮食以及太极八卦、神龙武功、山水相一、天人合一、宁静和谐、安详和平的道家元素都渗透着具有独特审美与智慧的中华神韵。
该片于今年(2016年)1月29日(周五)同时在北美、中国和欧洲上映,据中国青年网报道,首映当天便狂揽1.5亿,拿下票房冠军。上映次日累计票房便已达到2.8亿。截至1月31日,熊猫阿宝已经将超过3亿的票房收入囊中。凭借近50%的排片和高达90%的黄金场上座率,《功夫熊猫3》将同期上映的《蒸发太平洋》和前任票房霸主《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青网,2016)这种一路狂飙的高票房收入, 影片中处处充满的浓浓中国元素/西部元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美国电影人的文化西进
自2008年以来,好莱坞熊猫系列一连拍了三部,还依然保持高水平。影片中“笑点多、画面美”,中国元素越来越丰富,运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功夫熊猫3》确实让观众见识到了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梦工厂对中国画色彩的准确把握,对中国文化符号、视觉意向的强大运用能力,也的确大大激发了中国观众的热情,紧紧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然而问题来了,冷静下来理智思考后,许多人不禁惊呼熊猫系列是“谁的熊猫,谁的文化?” (毛B琳,2016)
尽管影片中处处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也有中国式的对白、有水墨画呈现的乌龟大师和天煞故事、有气功、有武术等,但是从主题方面,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寻找自我”,所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周移星, 2016)如同系列的前两部,该片贯穿始终的是“个人英雄主义”(Individualism and Heroism)这一美国文化价值观,所体现的也是“自由、信念、责任”等美国民族精神。其次,从小处说,影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都体现了中国观众已经逐渐习惯了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搞笑的内核也是美式的。此外,影片中的熊猫吃的是包子而不是竹子,这种对熊猫饮食习惯的误读正好印证了这部影片的归属――即美国电影人对中国文化的文学想象。在他们眼里,位于浩瀚太平洋西海岸的中国仍然很神秘。因此,依笔者看来,如同系列的前两部,《功夫熊猫3》依旧是一部美国电影,是美国电影人文化西进的产物,所反映的文化依旧是美国文化,熊猫阿宝依旧是一只“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美国熊猫”。(毛B琳,2016)
跨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为什么把目光频频投向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特别是投向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从世纪之交的《花木兰》到2008年以来的熊猫系列,好莱坞的电影人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艺术创作的目光聚焦到中国、甚至与中国艺人进行密切合作?这究竟是与21世纪被视为太平洋世纪、被视为中国世纪偶然契合?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对这类问题,《功夫熊猫 1》的导演斯蒂文森(Stevenson)回应说“十多年前我们就有这个计划了,为了它,我们准备了十五年之久。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节,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周移星, 2016)斯蒂文森的这种“情书说”固然透露出美国电影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敬意,可看作是理由之一,但这并非真正的理由。对上述同样的问题,好莱坞著名电影师斯皮尔伯格(Spielberg)坦率地表示“题材创新”成了好莱坞目前“最大的难题”。美国另一名著名电影人,好莱坞知名独立制片人罗异(Roy)也表示“上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人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本土题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市场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周移星, 2016) 据此,笔者认为,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为什么把创作目光频频投向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投向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文化要迎合大众的口味、获得观众的认可就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但美国本土文艺创作原动力几近匮乏,创作资源消耗殆尽,为此美国电影人急需找到创新动力的源泉,而位于太平洋西海岸遥远神秘的中国就是他们所寻找的一个源泉所在。
另外,此次由《功夫熊猫3》所代表的美国文化西进在方式上也有所改变。历史上每一次西进基本采用野蛮的武力方式,而此次所采用的是柔性的“双赢”方式,一是因为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美国也确实需要中国这个广阔的文化市场。这种西进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结果便是东西方文化和解共生、相互融合进而产生一种具有全球多样性新的文化价值观,未来必将会证明这才是美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条人间正道。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230多年历史就是一部西进的历史,它的历史发展、文化势力渗透的方向就一直向西、向西、再向西。年初公映的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3》充满了中国元素,熊猫阿宝是一只“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美国熊猫”,而影片则是美国电影人文化西进的产物。由于美国本土文艺创作原动力几近匮乏,创作资源消耗殆尽,美国电影人便把希望的目光向西投向了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中国变成了淘金的好地方,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美国电影人眼中那伟大而神秘的新的“西部文化边疆”。
参考文献
[1] 特纳,弗雷德里克.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M].华盛顿:美国信息出版社,1988:23.
[2] 《功夫熊猫3》影评:用心去探究文化的融合点[J].中国青年网.
红彤彤的太阳,慢慢地沉落到地中海岸边巍峨的山峰后面去了。碧蓝的海面上,映照着西天的彩霞。远山在灰色的雾霭里迷迷茫茫,只有那锯齿般的峰巅清晰地刻在玫瑰色的天幕上,显得更加神奇。大海中的伊夫岛,就像躲在纱幕后面的幽灵,神秘莫测。海风沿着大街小巷轻轻地拂过人们的脸颊,清凉、舒畅。
初到马赛,我对这个城市有些不屑,它看起来太不起眼了,没有经过规划的街道,人行道边的涂鸦,让人觉得整个城市都是慵懒随意而又杂乱无序的。但是马赛又是清新甜美的,高阔的蓝天、码头上的法文招贴、婴儿车中的漂亮宝贝和他们娴雅悠然的母亲,都在提醒你,这里是普罗旺斯的马赛,是包容了浓郁地中海风情和浪漫法国气质的极致之地。
我喜欢一天中的这个时刻漫步在马赛街头,走着,走着……这是一条古老的小街,铺着石板路。街道的两旁,是一些不高的、带有庭院的住宅。从婆娑的树影透出浅黄色的灯光。白天市场上嘈杂的叫卖声消失,此时安静得都能听到虫鸣的声响。
突然,从一个老式的二层楼的窗子里,传出来钢琴鸣奏。紧接着,节奏明快的歌声,随着琴声飘散开,响彻在宁静的上空。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经来到……
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这是《马赛曲》!再没有什么比在马赛街头听到《马赛曲》更令人神往的了。我知道,一七九二年夏天,这首歌当时还叫《莱茵河军队战歌》,曾感召了许多马赛人。在马赛的志愿军翻山越岭,进军巴黎,参加反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勇士们正是着这支战歌前进的。这歌声从马赛发出,传遍法国、俄国、中国,传遍了世界。可是,我并没有随着那歌声奔向郊外,却来到了最繁华的卡纳比埃尔大街。商店里灯光明亮,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广告牌、霓虹灯,五光十色。我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大街的尽头,是一个被人们称为老港的地方。二百年前,这里是世界第三大港,相当热闹、繁华。如今,没落了,清静了。红的、绿的、黄的灯光,映照在孔雀石般碧蓝的水面上,无数只白色的帆船、小汽艇静悄悄地泊在港湾里。我站在古老的码头上,望着那红的、黄,变幻莫测的灯光,仿佛又看到了它的过去。
一八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避风堰了望塔上的守望者,望见了从士麦拿经过的里雅斯特和那不勒斯来的三桅大帆船埃及王号。了望塔上发出了讯号,并立派出了一位领港,绕过伊夫岛,在摩琴岬和里翁屿之间上了船。琪安堡的阳台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在马赛,一艘船的进港始终是一件大事……
这是大仲马在《基度山伯爵》这本书开始时描写的场景。领航员通过狭窄的进口把埃及王号领到的就是我脚下的这个码头。我环顾左右,昔日繁忙、热闹的码头上,并没有欢迎远航归来的大船的人们。那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者散步,或者交谈,或者依偎在一起,都在尽情地享受着凉爽的夜晚所带来的宁静。这里是几千年来东方货品输入西方世界的重镇,所以马赛城弥漫着混杂的异国气息。我这才省悟马赛早已不是世界第三大港,这儿的繁忙已经被远处矗立着塔吊的新港所代替了。新港区在城市的西面,在欧洲仅次于荷兰鹿特丹港,是欧洲排名前五的港口。
但是,历史是不会被掩埋的,不用说一两个世纪以前的,即或发生在纪元前的事情,也不会被人们遗忘。港湾进口处左岸的小山上,耸立着一座用青铜雕成高大的塑像――海员英雄纪念碑。在花岗石座上,艺术家别出心裁地雕塑了一条小船,汹涌的海浪把小船掀到了浪尖上,直直地竖起。船被狂风巨浪打坏了,有一个水手落到了水里,咆哮的怒涛即将把他淹没掉。小船上,还有两个水手,一个负了重伤,躺在那里,被另一个水手紧紧地拖住。那个水手的另一只手高高地举起,像是对着远方呼叫。在暗淡的光线中,天、地以石雕后面的大海混成了一片,使我觉得那只破船,那掀起的浪花,那些危在旦夕的水手,都像是真的。我想法国浪漫派大师热里科的名作《梅杜萨之筏》。但是,那座雕像所记述的灾祸并不像那张名画所讲述的那样,发生在一八一六年的夏天,而是在公元前六世纪,整整要早二千四百年。那时,有几个希腊海员在这里遇难。等他们抛弃了小船爬上岸来,发现这里是一个充满阳光、气候宜人、景色极美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这就是马赛这座大城市的最早的居民。一百年以后,也就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又有一些希腊水手,决定在这里兴建码头,从此,一个接通东西方的桥梁――马赛港就出现这里了。
从英雄纪念碑下,我向西望去,天幕上的玫瑰色早消逝,呈现出深蓝色。高大、宏伟的圣?约翰教堂的塔尖成了参差不齐的剪影,有的像十字军的头盔,有的像唐?吉词德的长矛。狭窄的航道对岸,是圣?尼古拉堡。这是一座保卫马赛港的军事要塞。在昏暗的光线中,看不清它的颜色,但是,还可以分辨出长长的炮台和浑圆的塔楼轮廓,让人们领略到古希腊建筑艺术的风貌。
马赛是一个艺术之城,而马赛人更加崇尚艺术。所以,两干多年来,这里虽然经过了无数次战争的洗劫,但它的传统文化一直延续下来。因此,当我傍晚漫步头时,不仅可以看到马赛火车站前台阶两侧的大理石雕像,从那些结构严谨,线条优美的雕像上,明显地显露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影响。可以看到耸立在卡斯特朗广场上的石雕群像,是那么生动、逼真。而隆尚宫不仅有活灵活现的石雕人物,还有栩栩如生的石雕牛羊。最使我着迷的还有那背对大海的大石雕像。虽然,这不是米开朗基罗的原作,然而,从这个体格雄健,神态坚定,气宇轩昂,体现着男性美的巨大雕像上,我看到了米开朗基罗惊人的魄力和高超的艺术才能,看到了他在大卫身上寄托的理想和希望。
在中国,大多数的丹霞地貌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故常有雄奇险峻之姿。相较之下,龙虎山却颇为不同。龙虎山丹霞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10余亿年的地质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水流侵蚀、差异风化、钙质溶蚀、重力崩塌等内外营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龙虎山奇、险、秀、美等各种丹霞美态。龙虎山丹霞地貌种类在全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在中国现有的26种丹霞地貌区的景观类型中,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就占了24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龙虎山丹霞是研究地球演化进程的一部教科书。
龙虎山孕育于宇宙洪荒之时,它的旷美,是大自然的眷顾与给予。走进龙虎山,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丹山拔地而起。蜿蜒的泸溪河将两岸的丹崖景观生动地串联起来。抬眼望去,彤红的岩石灿若彩霞,这便是龙虎山的一绝——旷世丹霞。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地球地质漫长的演化过程,当我们踏在龙虎山岩石之上时,踏过的已是几千几万几亿年的历史沧桑。
泸溪河穿过龙虎山山麓向西顺流而下,24座连绵的山峰错落其间,被当地人统称为“仙水岩”。第一缕霞光悄然显露,几只早起的鸟儿在树丛中叽喳一片,几只白鹭开始飞到对岸,落在水牛身边烦扰它。习惯了都市的喧嚣,此时安静地享受这清晨的美景,倒觉得有些奢侈。正在这时,太阳却猛然抬升,霍地照亮大地,山峰身上的暗影瞬间被抖落,仙水岩新的一天开始了!仙水岩的热闹来自白天竹筏上的游客们。这些久居闹市的人,一来到泸溪河上就变得有些放荡不羁,带得艄公们也放浪了起来,大声唱起了乡野小调。
乘竹筏沿山下泸溪河东岸逆流而上。首先看到一个宽阔的鹅卵石滩,山坳处有一古朴村落,竹筏靠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许家村便呈现在眼前。因一年四季无蚊,许家村又得名“无蚊村”。
“无蚊村”有50多户人家,200余口人。相传唐朝末年,东晋道士许真君的后裔迁居龙虎山,并以渔猎为生。一日,男人们到“无蚊村”的地界打猎。他们发现早上挂到树枝上的饭筒,到了午时仍有余温,便认定这是一块神奇之地,可安居乐业,之后更定居于此,至今世代已衍嗣40余代。
“无蚊村”是典型的南方小村,高挑的砖木结构民宅,没有天花板遮挡的天棚,横竖相间的椽子檩子着。村口伫立着一块形似乌龟样子的巨石名为“福石龟”。“无蚊村”是观赏龙虎山九虎一龙壁的绝佳位置。历来是文人名士汇聚之所,乾隆皇帝、历代天师、徐霞客、王安石等都曾在此落脚。更有元代文学大家揭傒斯信手写下“池台如在琼花里,门巷多从翠竹间”的名句。
翠竹掩映,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衬上古老的民宅尤显静谧。树多、水多的封闭小村,绿树成荫的夏季,竟然一只蚊子都没有。夜不闭户,出不上锁的传统在这里被淳朴的村民延续了多少代。高大圆伞形的香樟树倒是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芳香樟脑味。有人说是村后山的石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将蚊子吃光使蚊子不能繁衍;又有人说是村子的周围种了许多樟树、桉树、竹柏,它们的混合气味有驱蚊的功能:还有说村边长有驱蚊草;但当地老百姓始终相信张天师驱蚊孝母的神话传说。故事虽有些离奇,但也符合“万事孝为先”的古训,一直流传至今。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成立以后,“无蚊村”被规划到景区中。泸溪河里不能打鱼,上山不能砍柴,当年撑竹筏的船工现在搞起了茶馆。有人撑竹排、有人当导游、有人做水上超市、有人开饭店……村民日子逐步红火,而无蚊村的特色没有变,村里的特色美食水豆腐、板栗糕也没有失去原来的味道。而这些都是“无蚊村”最为鲜活、最有滋味的东西。
重新回到竹筏上,听着竹排嘎吱作响,想着“无蚊村”的过往。清凉的河水透过竹子的间隙轻抚脚面,放眼开阔的河面水天一色,山峰就像是悬浮在半空,心情也变得了无挂碍。漂荡在泸溪河是又一次奢侈的享受,负氧离子的作用让人昏昏欲睡。如果能这样整天漂荡在水面上,那该有多好。也不必担心饿肚子,因为这里会有“水上商店”——村里的大嫂划着竹排在水上往来穿梭,向游人兜售板栗粽子和冰镇西瓜等各种当地美食。
龙虎山有三绝,其中之一就是千古悬棺。悬棺也叫崖墓葬,是中国多种墓葬中最古老也是最特别的一种。据说龙虎山的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国崖墓葬的发源地。因为那个时候由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所以选择了高不可攀的悬崖绝壁作为死后的安身之所,以示后人的“趋吉”和“尽孝”之意。
在仙岩地区,岩洞密布,大都分布在距水面35米~50米的悬崖峭壁上,向阳、避风、干燥、险要,这就为崖墓葬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坐在竹筏上,看着泸溪河两边的悬崖上大大小小的石洞,安放着或一或二的棺木,有的洞口还有泥筑的平台。
悬棺是怎样放上去的?一直都是千古之谜。但现在可以从龙虎山每天都安排的升悬棺的表演,可窥一斑。李发展,人称“老三”。他是龙虎山升悬棺表演队的队长。在龙虎山他可是个名人,一身绝技,可飞檐走壁。
在仙水岩,每天都上演三场升悬棺表演,这是龙虎山最受游客欢迎的表演。见过悬棺的人,第一感觉是特别的神秘,因为这种非常奇怪的葬礼已经成了一个谜。据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武夷山、龙虎山的百越先民们的习俗,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也选择临水而葬。随着近代考古发现,这种神秘的墓葬形式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年老三兄弟几个就曾经帮助考古队完成了对龙虎山悬棺的考察。后来龙虎山为了吸引游客,特别策划了升悬棺的表演,老三兄弟也就成了这里的特技演员。
1986年6月,我们一行四人,在山西省河曲县下车,要从这里开始步走黄河流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把山西、内蒙、陕西以河相隔,是一个鸡叫三省醒的地方。
黄河由北向南,奔涌在晋陕峡谷里。我们行走在河东岸的山西地界,有时碰到渡船,也会到陕西那边去,在那边碰到渡口,再回到山西这边来。走到险要处,河边没有河滩了,我们就走纤道,在河道最窄的地方,还能看见河西岸的陕西人家,还能和陕北汉子吆唤着拉呱家常。我们问他们活得好不好,他们说凑糊(和)吧,活在山里有口饭吃就行啊。这种时候,纤道也变得越来越窄,难以通过,到了这种危险地段,先得有一个人把旅行包放下,空着身子蹭过最窄的地方,然后再把背包一个一个接过去,背包里装着再也不能精简掉的雨衣、地图册和干粮。脚下是深深的峡谷,黄河黑一块儿黄一块儿,翻起来沉下去,翻起来像大蘑菇,沉下去像炮弹坑,那河水翻翻腾腾,旋转着流淌,仿佛挟雷带电的滚滚乌云。
当纤道迂回到离河面较近的时候,便可听到“啪啦啪啦”的沉沉的闷响,那闷闷的长音,仿佛充满了妖气,仿佛一瞬间会从河里跳出一个妖怪。那是一股股暗流从河底凝聚了一股股向上的力量,拧转到河面时便发出一声旋流散开时的“啪啦”声,如同一条大鱼越出水面,凝聚的力量爆发了。
二
拂晓凉快,我们总是天蒙蒙亮就启程了。已经两天没遇到人家了,在山里遇不到人家是常有的事情。这天中午看到半山坡上有一个村庄,我们离开河边走进村里,这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村里很安静,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人都出去种地了。我们走进一户农家,农家妇女见了我们感到稀罕,说是这里很少见到外人,农家妇女给我们煮了一锅面条,我们吃了面条又继续赶路。
有时候,我们会暂时离开黄河,但不离开黄河流域,诸如“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我们都要去那些地方转转,看看,去体会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榆林县有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是蒙语“不好的水”。我们生长在城市,第一次看见沙漠,看见连绵起伏的沙漠黄漫漫与天相接,一如黄河泱泱,四处流淌。我们脱了裤子,抱着衣物,过榆西河,兴奋地跑向黄灿灿的沙漠,虽然心里一边害怕陷进沙漠里而永远消失,一边又兴奋不已地往沙漠深处跑。每一脚下去,沙子便埋住膝盖,再再陷进去,空寂的沙漠里不断响起放荡的欢笑声。这时候,我们脱离了人群,再不需要伪装自己,再不用控制自己的本性,喜怒哀乐顺其自然任其挥发,我们变成了三十岁的孩子,一时间荣辱皆忘。我们抱住头往沙坡下滚,边滚边哈哈大笑,站起来再往高处走,再往下滚。每踩一脚,脚窝上方的沙坡便裂开一道长长的裂缝,好像要地震。
我们发现了一只野兔,于是便大喊大叫起来,一跳一跳地跑在沙漠里,开始围追那只野兔。野兔在围圈里惊慌奔跑,一直跑到跑不动的时候才停了下来,显出恐惧哀伤的样子而抖抖颤颤。我们没有去抓那只战战兢兢的野兔,而是远远地看着那只野兔慢慢地走向沙漠腹地。
三
从壶口到禹门口,是黄河流程中最狭窄最险要的河段,黄河两边没有公路也没有人烟,我们无法估计出我们将要走几百里路,当然也无法预测会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正在前面等待着我们。
当地老乡管壶口瀑布叫龙王。老乡说,早头儿有河运时,船行至此,船夫们就把船拽到岸上,全都跪在岸边给龙王烧香磕头,祈求平安。黄河在壶口处形成两三米落差的大瀑布,浩浩荡荡跳下石峡,这里就不能行船了,船得提前上岸,走旱路。船走旱路,情景十分壮观。船头上系着两根胳膊粗的大绳,叫走绳。走绳上有无数个铁环,数十名或者数百名拉船的汉子,各背一根拉绳,拉绳的一端有铁钩,铁钩钩住走绳上的铁环,众人呼号起来,拉动大船,船便滑行如飞,假使有人摔倒了,往往会被旱船搓死……万里黄河从上游滚滚而来,忽然间缩窄了河道,就像偌大的黄河要从一个壶嘴里喷涌而出,那可真是急不可耐的样子。在这里,汹涌咆哮的黄河毫不犹豫地跳下几十米宽的石槽里,把河水砸出十几米深的水坑,砸起的水射向空中,就像一个一个巨大的蘑菇冲天而起,那些巨大的黄色蘑菇在天空散开时,水雾会飘出几十米几百米远,而壶口瀑布那隆隆的撞击声,却可以让人在一里之外就能清晰听到,那时你会错觉是晴天霹雳,抑或是以为前面正在打仗,那里炮声隆隆。黄河在这儿既显示了蕴藏量也显示了巨大威力,一如千万匹黄鬃烈马,你冲我撞,一同狂奔,抖鬃长啸。
壶口瀑布是旅游点,有饭店,我们买了很多馒头,买了猪肉罐头,每人背一些,做长期准备。饭店的掌柜担心地说,你们最好别往里走了,走进去还不愁饿死呢。
从壶口出发,走了两天,一直没见到村庄,我们真是有点发毛了。一天傍晚,看到黄河对面的陕西岸上,有一个很小的村庄。隔着黄河,我们跟一个挑水的陕北汉子吆喝拉呱,知道对岸的村庄叫圪针滩,住着七八户人家。后来,又在山西这边的山坡上见到一个村庄,叫山弯子,只有两户人家。我们跟老乡买了些玉米面窝头,咸菜,补充了一点食物。老乡很不理解地说,你们为啥要往里面走?里面除了荒山野岭,啥也没有,我们从来没听说过里面住着人家,你们走进去做啥?
我们没说走进去要做啥,吃完了饭,又急匆匆上路了。
六月的黄河正是枯水季节,的河床被黄河刮涮得伤痕累累。石头上显露出一孔一孔圆洞,就像被钻机钻出的洞子,那便是河流的力量、旋流的象征。
河边傍晚,最是湿润凉爽。野兽爪印和白白的粪卷散布岸边。我拾起粪卷搓碎,搓出了猪毛。前些天听一个地质人员说,在我们将要走进去的峡谷里,会有狼群出没。他说晚上八点钟以后,你们千万别到黄河边去,那时候狼群要到河边去饮水,一旦碰上就麻烦了。上个月,就在我们要走的那个地段,他们碰着过九只狼,幸亏他们四个人都背着枪,他们向狼群开枪,把狼群吓跑了。他们有枪,可我们有什么呢?说起来可笑,我带了一把短藏刀,一个朋友带了一把军刺,另一个朋友带了一把消防斧子,剩下的一个朋友是赤手空拳。
月光下的黄河是白白的、静静的样子,就像一条冰河,一条美丽宁静的冰河。水湿气滋润着我们干渴的气管和肺脏,这时的黄河是那样温顺、那样亲切,已然是一个温情的少女。为了吓狼,为了给自己壮胆,我们边走边唱,其实那哪是唱啊,简直就是在吼。不会唱流行歌曲,就唱样板戏,瞎唱。边走边放炮子,爆竹声在寂静的峡谷里咯啦啦回响,不次于三八式步枪的枪声。
白天走路,夜宿山里。
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我们被一条汇入黄河的山川河拦住了去路。我们停在两条河的夹角里,茫然不知所措。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横渡过黄河,所以我根本看不起这条山川河。我脱了衣裳,抓着一根军用绳子,这根绳子是我们出发时带出来以备使用,这时候可能真就有了用处。我要抓着绳头游过去,另一头留给朋友,等我过去以后,其他朋友再拽着绳子往对过游。半夜的水,冰凉,我慢慢走向水里,走一步吸一下肚子,走一步吸一下肚子,冷得心惊胆颤。忽然,一位写诗的朋友惊叫起来:“看――山上有手电光!”
没人搭理他,都认为他是发了诗性,都认为那是他的希望给他带来的幻视。
“没错,就是手电光!”他再次惊叫,举起手电,向夜空照射,两道白色光柱在空寂的夜空上交叉相会。我们呼喊起来,充满了意外、充满了惊喜。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农,把我们引上山去,这真是绝路逢生。
山坡上有间破烂石屋,两个老农每年春天就住在里面,开始耕种山地。
石屋完全是用片石和方石垒成,坐在石屋里,可以看到月光一束一束地穿过石缝射进屋里,幽光丛丛,神奇美妙。
两个农民汉子坐在屋里的石头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每年春天,他俩就从远处的村庄里背上粮食,来到这石屋里住下,埋锅造饭,然后就日复一日地播种种子,日复一日地侍弄庄稼,直到庄稼成熟,两人把打下的粮食再一趟一趟背回遥远的村庄去,与家人团聚,共度寒冬。这几乎是两个中国的“亨利・戴维・梭罗”,这让我想起了《瓦尔登湖》。
两个汉子很真诚地邀请我们住下,他们说他们在这里还是第一次看到外来人,也觉得很稀罕,可我们只顾沿着黄河走,只顾夜行凉爽能多走一程,我们只坐了一袋烟的工夫,就匆匆地离开了那间似如睡梦中才能梦到的石屋,或者在睡梦中也不会梦到的石屋。这让我一直后悔至今,我总是后悔没在那间石屋里过夜,没和两个汉子好好聊聊,好好体会一下他们是怎样安静做人的。
两个汉子指点着我们过了那条山川河,告诉我们过河以后,就能看见一个石门洞,但别进石门洞就往山下拐,就可以再次回到黄河边,就可以沿着黄河继续往前走。沿着黄河走,人就不会迷路了。如果生活中也有一条不会让人迷路的河流该多好。
月亮很好,月光下可以写字,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个朦朦胧胧的石门洞,正当我们要往山下去的时候,手电光照见了一条拦路蛇,我们慌慌张张绕开那条拦路蛇,只多绕了很短的一点距离,就已经绕到了悬崖峭壁上,就再也不能回到黄河边去了。这就像人生,一旦走错了,就很难再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了。黄河相对于大山,是水平的,沿着河边走,就相当于是走平路。
我们没能回到河边,所以只能贴着崖壁小心行走。我们拉开距离,以防有一个人失脚掉落时,会把身边的人也一同拽下去,那样就会多一个粉身碎骨的人。
这样当然不行,假使真摔死一个,活着的人会承受不起那种打击的。可这样一寸一寸地挪动,即使挪到天亮也不会挪动多少距离,还不如碰到合适的地方休息一下,蓄养精力,天亮再行。
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平平的大山石,那块山石就像一张石床,我们决定把这块石头作为宿营地。我们点燃了蜡烛,山风像舌头一样舔舐着火苗,同时也舔舐着蜡水,一支蜡烛很快就燃尽了。
黑莽莽的山峦里,一簇一簇的灌木就像一只一只不怀好意的野兽,正以吓人的气势逼将过来。手电不能长亮,耗完了电,以后急需要时就没辙了。可是,没有灯光的长夜就像没有方向的人生,让人难受让人困惑。
拿出罐头、馒头、酒。
用军刺猛刺猪肉罐头,罐头油噗一声射出来,热乎乎地射在我们的脸上和身上。背在包里的罐头被阳光辐射,膨胀成这样,可想人在走路时被晒成了什么样子?用树枝做筷子,在罐头里捞来捞去,只能捞到一点肉皮,猪肉都已经融化了,里面全是热乎乎的猪油。
“能不能用猪油做一盏油灯呢?”我这样想着,从背包里拿出绷带,搓了一根油灯捻儿塞进罐头里,用火柴一点,居然亮了。一盏猪油灯摇摇曳曳,陪伴着我们度过后半夜。那半个夜晚是那么漫长,就好像一个混沌的世纪一样漫长。我们不敢睡觉,害怕睡着以后,被狼吃了。看一看,天不亮,再看一看,还是不亮,不知道这亮天是躲到哪儿去了。
一声凄清的鸟鸣,终于啼出了黎明,天光似有的时候,我们打了一点柴禾,点起篝火,把军用水壶架在火上,烧了一壶开水,每人喝了几口,暖暖肠胃。一瓶白酒没喝完,不是喝不完,是舍不得喝完。剩下的白酒,往山崖下的黄河洒了点,又往山坡上洒了点,祭山祭河,祭神灵。瓶里还剩一点酒,留在宿营地,写张纸条压在瓶子下,留给后来的汉子们驱寒解乏,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浪漫的想法。
昨天的河,已经遥远而去,一条崭新的河流又从远方奔涌而来。
白天炎热,行走艰难,往身上抹一把,就能抹下一把亮晶晶的盐面子。黄河水也好似晒蔫儿了,板着极其疲倦的面孔,无精打采地流淌着。我们已经下了河滩,河滩上到处都有野兽的爪印。凭经验,只要有野兽的爪印,就不愁没路可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我们发现河边野兽的爪印已经越来越少,直至后来就彻底消失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这说明我们又走到了绝路处。我们贴着崖壁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进不能进退不好退的境地,我们不情愿退回去,因为每前进一段路程真是太艰难了。我们相互间又一次拉开距离,能走就走,不能走就爬,反正是不想退回去浪费掉走过的路程。人们背着背包,必须得防止背包蹭住岩壁把人顶下悬崖去。这样挪动了一个多小时,只挪出去大约二百米的样子。这样挪动下去,如果挪动到黑夜,想退也难以退出去了。不能再往前试探了,这些日子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河边的野兽脚印绝迹时,前边就一定是黄河贴住了陡峭的绝壁。我们只能退回去另想办法。昨夜没睡觉,背的干粮已经吃光了,除了那天半夜在石屋里见过两个人,我们已经三天三夜没见到人烟了,这时候我们是那么盼望见到人家,见到人。
黄河在这儿拐了个直角弯,想过去,必须得爬上山顶,走一段相当于直角形斜边的路程,才能绕过这个死角。但是,山和别的不同,也许你爬到山上,那一边却是悬崖峭壁,你不可能在半天或者一天里就能下到黄河边去。就像民歌里唱的:对面能说话,相逢得半年。
我们站在绝壁下,观察到一棵树,用军用绳子拴住一块石头,使劲往树上扔,拴着石头的绳头绕住一个树杈掉了下来。我们拽住绳子,开始攀缘峭壁和陡坡,攀上山去。我们穿行在一片圪针丛里,圪针刺穿我们的裤子,划破我们的大腿和小腿。穿过圪针丛,发现一片树林,好像有一点人工植种的迹象,我们断定那是一片人工林。那时候,我们变得异常兴奋。我们跑进树林里,有杏树、毛桃树、还有桑树。我们拼命地往嘴里塞杏子、塞毛桃、塞桑葚儿,我们好像变成了食果动物。肚子胀胀的,又有了活命的本钱。出了树林,看见一片飘动着白穗草的草地就像一片白茫茫的雪原,在高高的草丛里,隐隐约约地能看见窑房。终于见到村庄了,我们跳跃似的越过草丛,去寻找我们的同类――人。可是,当我们跑到第一孔窑前时,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孔荒窑。又跑向第二孔窑,窑里已经长满了很高的灌木。又跑向第三孔、第四孔,全是荒窑。那些荒窑坍塌出破败样子,犹如一处原始部落遗迹。这是一个久已荒芜的山村,连农村里特有的烟气和牛粪味儿都闻不到了。
我们悲伤失望,撇下荒村,走上山顶,被悬崖拦住了走向黄河边的去路。一道山川河,同样把山峦切割出一道深深的峡谷,峡谷上长满了一人高的荒草,让人无法判断出真正的边缘在哪里,所以我们不敢再往前走了。站在稍远一点的悬崖边上,看着那条隐隐的山川河汇入黄河,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
依稀地看见对面山上有村庄,村庄上空飘动的袅袅炊烟,就像一条一条摆动的手臂,正在向我们招手,可我们就是过不去。
用斧子砍出一根长长的树棍,把衣裳绑在树棍上,高高举起来,摇啊摇啊,划着圆圈摇,就像摇动着一面旗帜。假使有人能发现我们,我们可能就有救了,如果没有人发现我们,我们的后果真就不堪设想了。一个人摇乏了,另一个人再接着摇,摇了很久很久,可没有一点被发现的动向。
一个朋友突然惊叫起来:“对面山坡上有人!”
对面山坡上,有一个红色斑点,一会儿消失在荒草里,一会儿又从荒草里显露出来。这是一个打猪草的小女孩,我们齐声大喊,把小女孩喊到了悬崖下,小女孩给我们指点着走下悬崖的路径。有一块比四五层楼房还高大的巨石依在悬崖边,我们从悬崖上跳到那块巨石上,攀缘着巨石和悬崖之间的崎岖缝隙,慢慢慢慢蹭到悬崖下,挽起裤子过了那道山川河。
我们走近小女孩,让小女孩带我们到村里去。小女孩坐下去,脊背依住一大捆草,把两只小胳膊塞进捆草的绳套里。我要替孩子背草,孩子不用。不用也罢,用了也只是这一回,孩子以后还得天天打草天天背草,我们却是必定要离她远去的。女孩九岁,问她上学没,她说这里没有学校。女孩背起草,向山岗上走去。那捆高大的草,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在孩子背上,孩子走一步,那捆草便颤悠一下,那捆草一颤一颤地把孩子的童年往地里压。
我们问小女孩,坐落着村庄的山叫什么山?小女孩说叫万宝山。山顶上的村庄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也叫万宝山。
万宝山这个村子,坐落在万宝山的山顶上。我们随着小女孩走进村,正好遇见一位种地归来的农民,就到了这个农民家里。我们要用钱买水喝,农民笑了笑,说是不要钱。我们也不客气了,抓起葫芦水瓢,就从水缸里舀水喝,那水里有磕头虫儿摇来摇去,据说这种磕头虫儿会变成蚊子,不管它们是虫子还是蚊子,我们全都顾不上了,全都咕嘟咕嘟地喝进了肚子里。老乡给我们拿出馒头让我们吃,掰开馒头,那馒头拉出亮晶晶的丝线,知道这馒头已经有些日子了,老乡舍不得吃,所以放久了。吃过晚饭,我们想在睡觉前烧点热水烫脚解乏,就商量着要给老乡点钱,买点水,可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说不出口。这水是用驴从山下的山川河里驮上来的,有多少钱,能和这种水作比价交换呢?
这天晚上,月亮一如前夜,皎洁明亮,月光像水一样把天空洗刷得十分清澈,是蓝莹莹的样子。在这么好的夜晚,完全可以在老乡家的院子里睡觉了。老乡不要晚饭钱,所以我们就更不好意思再睡在老乡家里了。
老乡说:“你们要睡在院子里?不行不行,那可不行,我们这地方从来没来过外边的客人,你们大老远来了,怎么能让你们睡在院子里,不行不行。”
经过一番友好争论,我们说睡在仓房里就可以了。老乡找来一张破旧帆布,铺在地上,帆布下枕着砖头,老鼠在脖子下的砖头缝里窜来窜去,把帆布搞出噗隆噗隆的响声。这里的老鼠很大,尾巴就像一根筷子。
那一夜,好像刚一闭眼就天亮了。
早晨,老乡把我们送出村庄,送到黄河边,给我们指点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衣裳,,跳进黄河里,洗掉身上的盐面子和前几天的疲劳与恐惧。经过一番休整,似乎是轻松了许多。
黄昏时分,我们走进一个村庄,叫小滩,一共有四户人家。
我们和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农民拉呱起来,知道这个村庄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了。他说他也不知道他们的祖上是怎么来这里定居的。他们家一共是兄弟六个,老大在解放前当了中央军,下落不明。老二少年病亡。老三为了逃避日本人抓壮丁,跳进黄河想游到对岸去,对岸是陕西的中央军管辖地,中央军和日本鬼子经常隔河开炮,其实是谁也打不着谁,就只是瞎放炮。老三游在黄河里,眼看要上岸了,却不料被中央军当作汉奸,开枪打死在黄河里,尸首被黄河卷走了。老四参加了中央军,后来随军投降了八路军,也是下落不明。老五一直在家务农。跟我们拉呱的农民是家里的老六,他参加了,升到副连级,正在他理想勃勃的时候,他爹找到部队,拼死拼活地把他拉回家来,要他在家务农。在小滩,埋葬着他的母亲和亲人,就在他回家不久,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老乡给我们煮了挂面跌鸡蛋,那挂面是他走了好几十里山路,在赶集时买回来的,一直舍不得吃。我们要给老乡钱,老乡说,不要不要,我们山里人憨厚,不像城里人那么不实在,那么看重钱。
夜晚凉爽,月光也好,趁着美丽的夜色,我们上路了。凌晨三点钟,跟着黄河,走进了一片灯火阑珊处,这便是禹门口。
这一片灯火,其实在后半夜里并不明显,只不过是零零星星的样子,但对于我们这些在山里经过了许多个黑夜都没有看见灯光的人,就感到那可真是一片灿烂灯火了。
我们看见一块墙壁上有一个斗大的红漆字:店。我们估计是客店,就欣喜地敲门,店掌柜问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说从壶口来,店掌柜一下子就不迷糊了,马上惊讶地问:“啊呀,你们从龙王走到这儿来?你们是咋走到这儿来的?”
“你去过那个地方?”
“没去过,没有路,根本去不了。过去,听老年人经常说起那个地方。据说龙王的河底下有一个大山洞,洞里住着一个老头儿,洞口有两只大鳖把着,日本人用翻山镜看见过,把日本人给吓跑了。”
我们一行四人,全都睡不着了,全都兴奋地畅谈着各自的体会和对人生的新看法。我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就以小滩上那户人家为背景,因为我觉得那户人家就像一部充满了战争和苦难的孤独的民族史。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天刚亮,我们就兴冲冲地走向黄河边去看黄河,这一看,竟好像是看见了一位久别的亲人,那种感觉真是特别,真是亲切。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