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18:06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

第1篇

晚上闲着没事,把老照片翻出来“重温旧梦”,一张三十一年前的泛黄旧照片让我失眠了,这是1978年国庆节照的,它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人生长河的那头。那恍如昨天的老掉牙的故事,让人心中升腾出一种特殊的感慨......

1977年11月,我在**公社山沟里当知青已有3年多,听人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了,我却将信将疑,心想,像我这种家庭成分高的人,好事轮不到,政审就通不过,靠推荐更无指望。能将我招工,就是扫大街、掏茅坑我也会谢天谢地的。我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呢?瞻念前途,不寒而栗。罢了,“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此时公社要派民工赴百里之外,参加修建黄口堰水库的大会战,我毫不犹豫地卷起铺盖就去当了民工。

到水库工地不久,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被证实了,工地指挥部动员大家报名参考,我犹豫着也报了名,不久,还真的领到了准考证。

当民工既无时间也无资料复习,每天要完成往大坝上挑1500公斤泥土的定额任务,每挑一担泥土,都要过称登记。每天收工后,疲惫不堪地回到住地,躺在床上便一动也不想动。此时,我真后悔为什么不留在生产队,那样我会有自己的时间来复习的。当然,赶不上这次“头班车”,赶下一趟也行,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这次高考就当是“练兵”吧,我这么宽慰自己。

这时,我认识了从本公社一同来当民工的知青成钢,就是这张老照片上左边的那位帅小伙子。他落户的大队离我队有20多里地,那时并无交往。如今,一同修水库挑泥土,天天见面便熟悉了。我俩还被当作“才子”,安排在工地营部一同编了几个小节目供宣传队演出后,就成了好朋友。我俩常常讨论语文数学等题目,还利用休息吃饭的工夫,捡着树枝在地上画几何图形,憧憬着一同考上大学后在长沙或在某个城市会面。

12月的一天,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次高考.坐在考场里,面对试卷大脑一片空白。连考几场后,我心里有底了,原来高考就是这么回事,只遗 憾 自己没有资料也没有时间复习。这一年水库工地一千多名参考的民工,只考上一个知青。我和成钢的“名落孙山”,自然在意料之中。

搞完4个月的水库会战,回到父母家中过年,我心里憋着一股劲:这第二次参加高考非考上不可!于是四处借来复习资料,关上门,成天沉浸在书本中。一些知青伙伴串门来找我,也被母亲挡了回去。我报考的是文科,要捞分,就得在数学上下功夫,可我原来的数学都忘了,便用笨办法把初中到高中的数学功课从头至尾地突击了几遍,直到弄懂。回到公社报了参加高考的名后,便在生产队一边出工,一边复习。

1978年7月份,我第2次高考.在公社中学的考场里,尽管天气炎热,心里却是阵阵凉爽。由于有几个月的苦苦用功复习,考试时也还觉得顺畅。每考完一场,便与成钢赶快溜到附近男知青房中,复习下一场要考的功课,当全部科目考完后,才松了一口气。不久被通知参加体检后,方知全公社300多名参考的知青,只有我和成钢等三个知青上线,并且,分数都比较高。我这才觉得阳光是格外的明媚,天空是格外的宽阔。

在队上等待高校录取的日子里,全然没了心思开工,我的心已飞向山外,“一任膺怀纷飞散,沧天碧野敞心情”。不少外队知青隔三岔五地提着鸡到我这里聚餐惜别,祝我即将“脱离苦海”,嚷着“苟富贵,勿相忘”。这是一段我记忆中最温情、浪漫的日子。

8月的一天,全公社几百名知青集中在公社礼堂进行政治学习。中途休息我走出来,见墟坪里每日一趟的班车刚开走,忽然想到:我的录取通知书该到了吧!忙转身走进邮电代办所,那位邮电代办员正在分检报刊,她抬头见我进来,便交给我一封厚厚的信。我按捺不住“砰砰”的心跳,拆开一看,又喜又忧。喜的是,我被录取了,我就此可以跳出农门,改变知青命运,不用担心政治上的设卡作梗。忧的是录取学校不甚理想,是**师院郴州分院(即郴州师专)。要知道,我的高考分数已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10多分啊……可是若不服从分配,按当时的规定,两年内不准再考,我还能再等吗?夜长梦多,时不我待啊!

过两天,听说成钢也收到了衡阳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另一个知青叫刘少文的则收到了**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们这3个即将上大学的知青聚集一块,谈笑嘻戏,东游西逛,兴奋了几天后,各自到队里,办好一应有关手续,逃兵般地离开插队落户的山村,踏进大学校园,开始了人生新的起航。

上学后不久,就是国庆节了,举国欢庆,学校也放了假。为了庆贺节日和庆贺自己读大学,也是为了兑现当初知青的约定,成钢特意从衡阳师专赶到郴州师专来看我。把盏叙旧后,一同逛街。街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溢。在郴州北湖公园又巧遇几个下在同一个公社的知青好友,大家非常高兴,他们带有照相机。于是,我和成钢就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留作纪念。

第2篇

一张旧照片背后的故事

1937年8月28日早上八点钟,南京的小丁一家人饱受战乱之苦,为了生计准备去北京投奔亲戚,在等火车时,突然,大地在摇晃,日军来袭击车站了,小丁一家人听见炮弹声,急忙逃往安全的地方,可是一颗炮弹已经向小丁一家人炸去,小丁的爸爸妈妈不顾一切抱成团,牢牢地护住小丁,炮弹爆炸了……小丁安然无恙,可是,他爸爸妈妈已经失去了生命。

小丁刚满两岁,就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小丁一个人坐在铁路旁边放声大哭,他望着火车站,火车站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小丁的哭声越来越大,好像在骂日本鬼子:“你们这群野兽,你们为什么要杀害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毁灭我们的家园!”

小丁哭个不停,心里想:“假如我的爸爸妈妈能够活过来该有多好啊,我的爸爸妈妈有什么错啊,为什么这么惨呀?!”

小丁看着那些尸体,简直惨不忍睹,给自己立下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后,要拿起枪,打日本鬼子,为自己惨死的爸爸妈妈报仇,爸爸妈妈,你们等着吧。

日本鬼子,你们知道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吗?我们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林子达C 126

指导老师:喻晓慧

4月18日

第3篇

[关键词] “老照片”;城市记忆;媒介呈现;空间符号;时间符号

每座城市都应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一座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就失去了其魅力。城市的文化个性并不是由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组成的,而是由其历史、文化记忆组成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1]而这些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可能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被逐步冲刷、渐渐消逝。如何将城市记忆留存,需要记忆的载体。

记忆媒介是多样化的,是承载记忆的平台,可以是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电视剧等音像媒介。而“老照片”作为一种记忆媒介,是记忆符号的载体,它通过图像与文字可以再现记忆。本文拟选取广州日报之“老照片”专栏刊载的众多老照片,看看它是如何建构人们对广州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记忆的。

一、媒介中的“老照片”

《广州日报》“老照片”版每周一期,现一般刊登于周日。“老照片”创版于1998年3月,该版面始创名为“老照片的故事”,作为生活副刊“人生”版的子栏目,“人生”版于1998年1月开始征稿,逢周六出版,主要刊载各类生活随笔短文,每期都有固定的话题,包括“情人节”、“再婚”、”“再就业”、“三百六十行”“面对死神”等话题,于1998年2月28日,“人生”版开始征集有关“旧照片的故事”的话题,因此,读者开始关注有关“老照片”的话题。1998年3月21日,“人生”版已有“老照片的故事”专栏。“老照片的故事”在创栏之后,其栏目设置大致有“刊头照片”、“全家福”、“旧时风物”、“流金岁月”、“史海沉钩”、“落日故人情”、“风华正茂”、“故人故事”、“寄给飘零”、“南都旧事”等子栏目。

该版面一直从广大读者征集各种类型的老照片及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向读者展示各个年代的老照片,勾起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1998年3月21日的《广州日报》“老照片”版面栏目刚刚创立,编辑在当日版面写着“藏着并不等于忘记。那些满目苍桑的老照片是珍贵的,那些无法复制的历史故事是珍贵的,但在我们眼中,藏在人心中的真情,尤为可贵”,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老照片来了解过去历史,而且能够通过老照片的叙述者来了解与该段历史时期相关的故事。

二、“老照片”中的城市文化记忆

《广州日报》作为一份以广州市民为读者对象的媒体,其“老照片”多为广州城市、风土人情及人物在20世纪以来的变迁,从多个面向再现了广州城市文化记忆。

1、对城市景观及城市现代化进程记忆的媒介呈现

老照片版再现了华南地区(主要是广州地区)旧时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包括广州老校如培道中学(现广州市第七中学)、旧建筑如广州市能仁寺招魂塔、沙面等、老字号如莲香楼,还包括旅游胜地的旧时风貌如广州越秀山、白云山等。在该版中与老广州作为题材的老照片相当多,如,在1998年3月28日的“老照片的故事”版面中,标题为“1947年的北京路”老照片,再现广州北京路的旧时风貌,通过文字与照片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北京路的发展与变化;2009年1月5日的“老照片”版则以“广州记忆”为标题,也向读者展示了40年代的广州旧景风貌,黑白泛黄的照片再现了广州沙面、西濠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景象,以影像形式还原这些景物当时的样貌。近年来,广州城市拆迁问题严重,“老照片”版便掀起了老广州的怀旧之风,于是,读者可以看到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如“爱群大厦”省总工会大楼、南方大厦、珠江、烈士陵园的旧貌,以此维护与传承老广州记忆。“老照片”版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旧景,比如肇庆的七星岩、汕头市的广州街,北京天安门,但“老照片”版在城市旧貌的取材仍以广州地区为主。

20世纪也是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老照片也呈现了广州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如1998年3月版标题为“追忆‘火柴盒’”的照片,该照片是叙述者于1953年在广州私营公共汽车工作时,和全车员工获得车辆生产优良奖后,开车去黄花岗门前所摄,文字部分向读者展示了50年代广州汽车的独特,文字生动形象,简要地介绍了当年广州解放初期的公共汽车交通情况、车款种类、车行及个体经营公司的情况、汽车行业的工人工作状态等,短小篇幅描述了50年代广州汽车行业的基本状况。另外如二十世纪广东水路客运全盛时期的内河运输工具――花尾渡、广九铁路的行车讯号标志双扬旗、广东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辆国产吉普、当年为粤港澳一带所折服的防伪商标“蛇王荣”的“真像伪记”等。

2、对城市人情、风情记忆的媒介呈现

广州日报老照片版的主体是人物,以对故人的怀念或歌颂为主题,表达了对照片主人公深厚的感情,属于纪念留影的拍照模式,笔者根据“老照片”版中与人物照有关的照片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对亲人、家人的怀念。在“老照片”版中,不乏缅怀先人、长辈的内容题材,有很多投稿者通过“老照片”版来表达对家人(特别是父母情)的怀念之情,回忆家人年轻时所经历过的事情。如在2010年10月10日的“老照片”版中,标题为“终身拼搏的父亲”一文展示了作者的父亲年轻时学士毕业时的毕业照、中年时全家福、于1977年春节的拍摄老年照,1986年在老家拍摄的晚年个人照四张照片,通过这几组照片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第二类:对朋友的怀念。包括对学生时代的朋友、战争年代结识的战友、知青下乡时期的伙伴……如在2008年1月6日的“老照片”版中,题为“当兵的人”的文章向读者展示了70年代的士兵风貌,表达了叙述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第三类:对伟人或英雄的纪念。如在《广州日报》“老照片”版中,1998年12月26日的题为“青年楷模,共产主义战士――纪念温健公烈士牺牲60周年”、1999年4月24日的题为“纪念詹天佑逝世80周年”的老照片,均为对伟人过去事迹的回顾与纪念;再有,2011年10月30日的“老照片”版,一标题为“忆粤剧宗师薛觉先”的老照片,照片叙述者在追忆粤剧宗师薛觉先的同时,也在怀念其家父,该文配有两张黑白照,一张是叙述者的父亲,另一张是其父亲1934年赴吉隆坡演出时与粤剧宗师薛觉先及好友们的合照,文字说明表达了叙述者对薛觉先的怀念与赞颂之情,文中说到“薛觉先为粤剧事业改革、创新及培养后辈贡献良多,鞠躬尽瘁,是粤剧界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他”,叙说薛觉先的一生,洋溢着对薛觉先先生的赞美。

总的来说,“老照片”版中的大合照、个人肖像照等人物照,对叙述者而言,这些老照片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均表达了叙述者对照片中人的怀念之情,向读者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包括对逝去长辈的爱与怀念、战友情、手足情等等,对读者而言,一方面,读者通过老照片接收叙述者所传达的情感,另一方面,老照片中的人物服饰、所处的背景也将成为读者感兴趣的,照片中的人物与叙述者能告诉读者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并以此来对过去进行回忆,如题为“终身拼搏的父亲”,读者能从相中看到人物的不同时期的服饰特征,从而产生了对过去的服饰的印象,在此,人物有着集体记忆的符号,能唤醒并建构公众共同记忆。

3、对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媒介呈现

老照片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叙述各种重要历史时刻,展现历史的各个侧面,通过个体的叙述,呈现了城市日常生活的记忆。

如家庭故事的叙述,这种老照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在过去所发生的值得该家庭成员回忆的事情,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结婚照、长辈和后辈的照片、逝去的家人等等,以全家福最为典型,全家福老照片中的人作为一个家族回忆的符号,使家庭成员沿着照片中的人与景对家族往事进行回忆,促进了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与增强家庭凝聚力。这些家庭照片是家族史的记录,记录了家庭的发展史,同时也与家庭所处年代的社会相连接,具有时代特征。

在“老照片”版中,家庭老照片2008年4月6日的标题为“母爱无疆”的文章,由4张家庭照片组合而成,其中两张为于1965年、1998年拍摄的全家福,以此表达对母亲真挚的爱,这组家庭老照片,有利于增强该家庭凝聚力,就如文所说的“善良、勤劳、坚强、睿智的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亲的亲人,是我们心底物价的珍宝,儿女们永远不忘您的大恩大的,永远怀念您――我们平凡而伟大的好母亲”,从老照片与文字说明来看,这组老照片除了表达了真挚的家族情感、增强家庭凝聚力之外,还宣扬了以孝道为主题的良好传统。

另外,于2005年12月24日“老照片”版刊登的标题为“四代越洋求学,为酬报国壮志”的8张老照片,讲述的是一个“留学世家”的家庭故事,作者所在的家庭从外公开始四代都远渡重洋求学,从外公在1915年在北京大学的求学、1921赴美留学到自己的儿子的留美求学展示了一个家庭的留学故事;在这几张老照片叙述中,无不烙上时代的印迹,在这8张老照片中,叙述者提及了清华大学、“一二九”学生运动、抗日战争、陈独秀、蔡元培、赵元任、胡适等历史知名人物等公众熟知的内容,是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桥梁,读者可从这个家庭照片中找到共鸣点。

在“老照片”中,不少与文体娱乐相关的故事,叙述者通过老照片与文字将这些活动的各种小细节、侧面呈现出来。如2009年2月15日版题为“半工半读――沸腾的校园”的老照片,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家教育政策,广州按照国家教育部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的构想开办一批半工半读学校,照片展示了学生们半工半读的生活情况,而叙述者也对这种校园生活和师生情谊未能忘怀。在文体方面,2009年10月25日的老照片版中题为“农场宣传队”的照片摄于1969年在广州市郊岭头农场,画面人物是该农场的宣传队的9位成员,正在彩排节目,叙述者告诉读者当时他们白天与农民一起插秧割禾,晚上以晒农场为舞台为他们演出,该照片反映的是广州知青们的文化生活;2010年1月19日的“老照片”版中题为“工厂文娱活动”的照片摄于上世纪70年代,相片中的人物是来自原广州第二染整厂的员工,第一张相中的员工正在表演京剧《红灯记》,而第二张则是胸戴像章,手拿语录的员工们正在演唱革命歌曲的场景,这反映了上世纪70年代的广州活跃的工厂文化娱乐活动。在体育运动方面,2001年的“老照片的故事”更是以“六运回眸”的专题再现广州六运会的精彩瞬间,展示了1987年在广州召开的六运会各种情况。

在“老照片”版中,题材为习俗礼仪、休闲时装的老照片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广州独特的人文特征,呈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

在习俗礼仪方面,如2009年3月15日“老照片”版中题为“新潮西式婚礼”的老照片,是作者的父母的结婚纪念合照,两人于1933年在广州芳村教堂举行婚礼,从画面中的新婚着装可看出广州的传统婚礼已渐渐发生变化,是广州渐趋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在休闲时装方面,老照片通过不同的时期的衣物服饰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的潮流,读者在其中可读到20世纪不同时期特有的穿衣打扮、时尚潮流。如在“老照片”版中,标题为“旧时衣装旧日风情”的老照片,图片人物的穿衣打扮向读者展示了民国时期的主要衣物特色,也将传统中国农村妇女的形象通过文字与照片展现出来;另外,题为“花季中的母亲”的老照片,照片中人短发干练、温文尔雅,向读者展示了民国时期有着开明思想的女性形象;2002年1月20日的“老照片”版中题为“大辫子的诱惑”一文,老照片中的女孩子的大辫子是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发型,是这一代女孩子的共同回忆。

通过这些描写旧景的老照片及文字说明,一方面展示该地方的发展变化及时代意义,另一方面是叙述者对该地方的怀念,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的回忆,同时也是属于同一个地域文化共同体的记忆。

三、“老照片”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建构分析

老照片作为记忆媒介,还具有记忆媒介所具有的功能,在集体的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媒介有三种功能:存储、传播和暗示”,[2]老照片作为记忆媒介的一种,在集体的记忆过程的过程中,具备了媒介的储存与暗示功能,但媒介的传播功能则是老照片自身所不具有的,“很少能把其中一个特定功能明确地归于一个记忆媒介,在记忆文化中最成功有效的媒介是同时具备这三个功能”,[3]因此,集体记忆在群体中的传播并不能只靠老照片单独实现,而是需要其他介质,包括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网络等其他平台)向受众传达记忆的信号。

在广州日报的“老照片”版中,老照片向受众再现了20世纪的过去广州的故人故事旧景,也告诉人们在抗美援朝、祖国建设、知青下乡等这段时期的广州人们的生活状态,再次呈现了20世纪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记忆。

1、空间的符号建构

老照片通过“旧时风物”之空间符号的建构,叙述了过去广州都市风貌及生活方式。《广州日报》“老照片”版中的老照片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具有纪念意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各种物件与景物,作为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的载体,“旧时风物”叙述了过去广州生活方式以都市风貌。

就物件而言,过去的“老爷车”、喇叭裤、像章等等旧时物件向读者展示过去的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特征。如在题为“卡车大巡游”和“老式贺年卡”的老照片中,老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卡车与老式贺年卡的概貌的同时,也向读者呈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在“卡车大巡游”一文中,文中写到“这两张照片摄于1952年10月,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社会上百业待兴。为了搞好物资交流,广州市工业器材公司加速营运,经过策划,组织了两百辆克。

2、时间(情节)的符号建构

老照片穿过时间的记忆长廊,以“情节”的故事化叙述重构了集体记忆。在“老照片”版中,老照片中的感性言说重构了集体记忆。在“老照片”版中,老照片的内容是由照片亲历者或后代讲述与回忆组织起来的,照片叙述者在这过程承担着叙事的功能,故事叙述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情绪,影响着人们记忆的内容;同时,故事化的老照片以其感性的言说,营造了浓厚的情感基调及怀旧的抒情氛围,将读者置于一个情感化的回忆空间,诱导着读者跟着照片叙述者的思想走,使具有同一经历的群体在看到老照片时带有照片叙述者的情绪来回忆过去。

集体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被重新建构,老照片不再是将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而是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其中,带有个人情感的话语参与了的集体记忆。老照片并没有使一个集体如实地回忆过去,而是再现了过去的场景,重构了集体记忆。

因此,城市的文化记忆通过媒介刊载之老照片得以再现。这些老照片通过旧时风物、景物之空间符号,以及旧时故人故事之时间(情节)符号,共同建构了城市文化的集体记忆。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

黄平县旧州机场是抗战时期由美国出资、中国出力修建的大型军用机场,是当时贵州境内唯一对日作战的机场,是中美联盟反抗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黄平县旧州机场是抗战时期由美国出资、中国出力修建的大型军用机场,为当时贵州境内唯一对日作战的机场。1941年至1942年,共有百余架次战机在旧州机场临时迫降加油和维修,减轻了湖南芷江机场的压力。芷江机场被炸毁之后,旧州机场一度作为“西南中心机场”使用。

1943年秋至1945年春末,旧州机场的中美空军与日本空军作战数十次,以损失飞机40余架,牺牲美方飞行员22人的代价,击毁击伤日机120余架,并轰炸了日军地面部队。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日寇陷入孤立困境,但仍负隅顽抗。由于接近湖南、广西前线,旧州机场变得更加繁忙紧张――此时美方集中驻场的空军已达700人左右,飞机堡和停机圈停满作战飞机,每天起降几十架次到前线作战,日夜不停,轰隆之声响彻全镇。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直到抗战结束,旧州机场也一直未被日军发现。

作为抗战时期贵州的重要军事设施,旧州机场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泪和汗水,体现了中华民族共赴国难、不惜舍身毁家抗击日寇的牺牲精神。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驻守旧州,对保证“驼峰航线”的畅通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旧州机场因此成为中美联盟反抗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希望这些照片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旧州机场为抗战做出的重大贡献!”2015年8月20日上午,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黄平旧州机场抗战图片捐赠仪式上,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台湾原住民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根志优先生向黄平县捐赠了他收集并珍藏多年的黄平旧州机场抗战珍贵图片。

根志优是一位台湾原住民。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根志优的曾祖父就是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被日本人杀害的。20多年前开始,根志优开始收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图片,其中就有不少旧州抗战机场的图片。

2014年8月,根志优率领台湾原住民头目长老文化交流团一行35人赴黄平考察。当他得知黄平县旧州原有抗战机场,但缺乏当时的图片资料时,根志优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回到台湾后,根志优从自己的图片资料库中,找到了有关黄平旧州机场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是根志优20多年来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其原图大部分都很小,只有几厘米宽,有些已经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为了把这些图片完好地复原,以便捐赠给黄平,根志优一张张地反复修整、放大、还原,终于再现了旧州抗战机场的历史原貌。

这批珍贵的照片共36张,其中有民工施工的场景,有中美工程师会勘旧州机场的场景,有陈纳德将军视察旧州机场的情景,有美军地勤人员安装飞机炸弹的情景,有飞机场上飞机列队待命的情景,还有美军飞行员在冷水河消暑、游泳的情景。那些散落在黄平民间关于旧州机场、关于“飞虎队”的种种传闻,透过这一张张照片,真实呈现在人们眼前。(作者单位:黄平县委宣传部 黄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朱 江)

第5篇

为什么举办摄影展?

我最近看了三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激起我心里很多往事。我年轻时拍了很多明星,那时正是他们青春的时候,于是我找出这些老照片。8,90年代是整个华语流行文化最蓬勃繁荣的时候,是启蒙时代也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每一张唱片都卖的不错。如今正相反,大家都不买CD而去下载。那时我加入创造了两个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和飞碟唱片。当年我们就已经知道那是一个好时代,给了我们那么好的机会。身处那个过程中,我们甚至感到比成为一个大明星还有趣。那是一个让我充满回忆的时代。我希望通过这些照片,向8,90年代文化致敬。

《致青春》摄影展好像是一个故事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故事。我们都知道张惠妹台上的风格,但她生活中的小动作则被人知道的少。那我们摄影师有没有责任把她的小动作展现出来?她这张“大眼睛”可能是我拍的明星照里最“萌”的一张。现在看没什么问题,但拍这张明星肖像的时代讲究庄重,完美,是不能展现“萌”的。但这张照片显现了阿妹个人的表情,恰恰是她的性格造就了她巨星的位置。

怀旧有何意义?

怀旧的意义应是厚重,而不应是轻浮,这是我们要追求的。我在想这个影展是不是要用“怀旧”来形容?怀旧可形容的很多:旧家具,过去时,回忆……。如果照片仅仅展示一个时间,则缺少一种厚度。现在的社会是急躁的,如今明星都那么夸张,社会充满各种选秀节目,这时更需要明星楷模。但明星楷模在如今是缺少的,明星楷模是什么样?我希望通过这些照片,指出一种可能。同时在照片中也能看到他们人性的那一面。想想他们,就像想想自己一样。

自己的拍摄风格是什么?

我20岁时就进入这一行,最开始做广告影片的策划,后来做导演。所以最早我是拍影片出身的。如果注意,你会发现我拍的照片都有连续的感觉,所以我的强项是抓拍。我喜欢瞬间抓住人物特点,这也是我拍照片时追求的,我会把拍摄照片当影像来处理。我不会刻意让明星摆pose,所以这些照片里的人物不僵化。

现在的明星肖像和以前的区别?

距离感,是两个时代明星肖像最大的不同。以前叫拉近距离,现在则是离开。现在拍明星肖像的雕琢和后期制作更浓重,拉起明星的高度,希望和观众制造一种距离感。而以前则把明星拉下来,展现他们的亲和。以前明星是希望被别人爱,而现在明星则更多希望被别人崇拜,爱和崇拜是不一样的。

如今拍照使用什么?

我除了摄影也很喜欢摄像,所以经常使用佳能D7,但它很大很沉,没有助手时我不能带。我经常抓拍,所以我通常带着普通的数字相机。最近我正努力学习用手机拍摄。但手机拍摄速度是否能满足我,这是个问题。比如刚才坐计程车,我看到一个特别好的画面,可当我拿出手机时已经错过了。有人问我是否还会玩胶卷相机,我答案是不会了。我觉得人不应被工具束缚。如今只要技术上能满足我的抓拍,我不会刻意拘泥某种形式。我不会跟人比赛拍摄器材的高低,我跟你比赛的是我抓拍的人物瞬间。

8,90年代巨星云集,如今的时代还产生巨星吗?

每个时代的媒体,知识,资讯是有差别的。好比化学反应,我们不能把一时代的反应要求于另一个时代。每个时代会产生自己的东西。如今是个人极端自我的时代,在信息上很个人,每个人都有微博,微信。人们沉浸在新的媒体信息里,当我还来不及想到要做什么时,它就经发生了。所以,我们还需不需要以前的那样巨星?也许不再需要了。现今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的认同。如果巨星还存在,那么巨星的性质已经改变了。现在更多人心里的巨星是潘石屹,王石。无论什么时代,人们还是需要人生导师楷模,只不过还是不是娱乐界人士则未必。

第6篇

趁着主人倒水的功夫,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间不大的屋子,却马上就发现眼睛不够用了:像所有艺术家的工作室一样,这里有些凌乱,却很有范儿,角角落落里都有特别的玩意——一叠老上海风格的用泛黄的纸张装订的记事本,封面又摩登又古典;若干lomo卡式样的艺术照片,里面是外滩和苏州河的黑白影像;一卷细麻绳和一堆彩色木制夹子放在一起,我想那是用来挂夹卡片的;还有满墙的照片,大的小的,黑白的彩色的,旧年的崭新的,它们混杂在一起布满了整间房间的四面墙壁,缤纷却又和谐,仔细看来,它们全部都是上海。其中最大最醒目的一张是一片稻田,这让我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比起其他那些有鲜明主题或者标志景观的照片来,这张其实并没有更多特别。对于我的疑惑,陆杰笑得很有内涵,他并没有马上回答我,而是问了我过来的路线,然后他略有点得意地在那一大片稻田上比划着:“你是从这里,到这里,然后这样过来的,刚才你经过的那个十字路口,三十年前根本不存在。”

是的,这张照片正是我所站立的这块地界三十年前的样子,没有十字路口,没有门前的高架,没有飞机森林和摩天轮,只有一片在黑白照片里也生机勃勃的稻田。“这也是上海,可是还有几个人知道,即使是当年的人,又还有几个人记得?”陆杰说:“这就是我拍照的意义。上海十年前的照片也许很多人拿得出,二十年前的也有一些,三十年前的呢?除了外滩资料照,还有谁手里有那么多关于上海的角角落落?我就有——只要你想得到,我就拿得出。”

这话听起来有些张狂,但事实上陆杰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有他的底气。在一册名为《上海1980》的明信片集中,陆杰向大家展示了他镜头里的一组旧上海组图:黄浦江上破旧的黄布帆船,老火车站前刚刚放闸的道口,八十年代的电视塔(当然它不是东方明珠)在一片低矮的平房中鹤立鸡群,“给水站”前排队端着盆子锅子来接水的市民……“1980年代的上海,如此安静,物质并不让人眼花缭乱,但那是个知足而亲近的年代,那时,背个包走在街上,就能进入人群,与人交流。”这些1980年代的照片正是这样得来的,而这些还并不是陆杰记录上海系列中最早的摄影作品。事实上,自从1960年代在自家住的胶州路常德路口的老洋房里拍下第一张照片之后,摄影师陆杰就开始进入了有意识的记录上海的过程中。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不像一般的男小孩那样活泼爱玩,相反我比较爱看书,而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家里的长辈们从国外带回来的《国家地理》杂志。”陆杰口中的家里的长辈,在那个年代都是些科学青年,在国外从事考古、地理专业,每当他们回到上海,还是小男孩的陆杰最喜欢和他们“混到一块儿”,他们闲聊中的那些博闻广见,他们于细微处体现的严谨精神,包括他们带回来的在当时的国内很难接触到的科普读物,这些都成了陆杰走上记录摄影之路的最早的“启蒙教育”。而发现了少年陆杰有这样的爱好之后,亲友们更加会有意识地给他提供资源:“那时候国内买不到进口杂志的,国际直邮也不像现在这么便当,有很多限制,亲戚们就每次在寄回来的衣服里夹上几本《国家地理》,那样不间断地寄了很多年,直到我能够在国内买到为止,所以我家的储藏室里有一柜子的《国家地理》。”

也许正是这少年时代的爱好与熏陶,陆杰的拍摄从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纪实”风格和“记录”用心。当大多数人还热衷于构图甚至摆拍带来的完美视感时,陆杰为自己的拍摄设计的方方面面俨然已经像一个工程了:为了拍摄上海特色的“两湾一宅”,陆杰在中远两湾城里的破旧小旅馆长租了一间房,一住几个月,从最初被视作“外来者”排斥、丢飞碗,到慢慢通过旅馆老板的接纳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到最后成为“自己人”融入那片几乎不通交通、不容外人的棚户区,他最终拍出了一整套堪称城市资料图鉴的记录照片。而更加珍贵的是,在这之后不久,这片号称“上海最后的棚户区”也从城市版图上消失了。“在宣布政策之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块地标的特别存在,他们开始来怀旧、来采风,但这个时候原住民已经开始准备离开了,很难再感受那种日常生活的状态和节奏。”新的楼盘很快就取代了旧的地标,那些消失的记忆如果没有被记录,该是这座城市多大的遗憾啊,我因此十分感慨陆杰的“灵敏嗅觉”,也很好奇作为一个摄影师,他如何可以敏锐地预感城市规划的走向与未来。对此陆杰表示自己真的没有“预知能力”:“我不是因为确凿的知道它要消失才去记录它的,只是我太了解这个城市了。”

春播。秋收。冬藏。就像自然界里所有的规律一样,陆杰的镜头记录了城市旧记忆的消亡,也记录了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博成功那晚,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欢庆和兴奋中时,陆杰却敏感地意识到,世博会将给这座城市的面貌带来一次巨变。“世博会第一次历史性地将园区选址于市区,包括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在内的黄浦江畔两侧老工业基地将会有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通过这一轮建设,上海该焕发出怎样迷人的光彩?” 陆杰说,从那一天起,他决定跟拍世博园区的变迁,而这一拍就是8年时光。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摄影界沉迷于数码风潮时,陆杰仍坚持用胶卷拍摄。“胶卷给我一种更真实的感觉。”正是为了追求真实、寻找第一手资源,陆杰下了很大工夫。8年时间里,陆杰无数次驱车来到世博园区的地界,与白莲泾古镇居民攀谈、跟上钢三厂的老工人打趣、同周家渡的船老大聊天,完全融入这些人的生活中,拍摄记录这群上海人——他们因为世博会征地而搬离了自己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地。

“就在白莲泾居民拆迁的前一阵子,邻居们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最好我们还能住在一起’。”在屋棚毗邻的蜗居中,尽管人们仍在使用“螺蛳壳”灶间,仍在“羊肠”过道艰难穿行,仍使用着古老而陡峭的楼梯,但邻里之间的关系却是和睦而淳朴的。这些恰是让陆杰最感动的地方:“他们都是可爱的上海人。”而在拍摄上钢三厂时,让他感动的则是一种气味。被称为“钢铁老大哥”的上钢三厂是一座上海老工厂,那里的空气始终弥漫着尘土和烟味,“有时候一天拍摄下来,连相机里拿出的胶卷,都带着钢铁厂特有的硝石气味。”在拍摄上钢三厂时,陆杰特别选用了黑白胶卷,因为他惊叹又感动地发现,这里的工人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工作服,保持着那种几十年前产业工人特有的行事做派,甚至还有一位老工人至今还用着几十年前工厂发的、印着“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搪瓷茶缸,落款是1978年。老工人告诉陆杰,在那个“工人最光荣”的年代里,拥有这样一个茶缸,是一件非常“吃香”的事情。“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老故事的情境中。”陆杰感慨的说,之后的8年,他就这么在老故事和新天地之间穿插往返,最终拍摄出十多万张影像记录,并从中精选出近500幅,出版了两册一套的摄影集《世博日记》——这两册影集被装在设计成档案袋风格的牛皮纸书套里,作为世博会历史上记录最周全的跟拍资料,陆杰终于觉得自己的“成绩”有一点点接近儿时的梦想了。

如果你比较关注网络,应该会记得就在今年年初,网上有一组英国兄弟俩为了送母亲圣诞节礼物而创意十足地把自己童年照片“旧照新拍”的图片风靡世界,兄弟俩以自己几十年前的旧照片为模板,找来相同色调和款式的衣服,在相同的地点,摆出相同的姿势,“翻拍”了一组新照,与旧照做成对比,不仅取悦了妈妈,也感动了世界。然而当网民们为这一“老外的创意”纷纷叫绝的时候,翻开《世博日记》,你会发现早在十年前,2003年,陆杰就这么做了。

“2003年初,我在周家渡渡口等轮渡,一个骑摩托车的车手看我长枪短炮的背着相机,便和我搭话,知道我要去拍白莲泾,便毛遂自荐说他们姜家在镇上祖祖辈辈已经生活了四百年,老宅里也保存了不少老照片,邀我去拍。我当时很高兴,但事后却不小心弄丢了他的联系方式。”然而冥冥中自有缘分,当2003年末陆杰再一次去白莲泾拍摄,被居委会干部领入一家老宅时,他惊奇地认出了那个摩托车手姜宝发,这个巧合使得之后的拍摄一下子顺畅起来:“可能是缘分的牵引吧,原本打算要在白莲泾住上一年半载深入居民的我,就这么迅速和姜家熟络起来,通过姜宝发的穿针引线,我又认识了姜展文一家。”姜展文是姜家这一代辈分最大的“大当家”,他带着陆杰参观了他们家族的老宅,在这里他出生、成长、工作、结婚、生子,这间老宅几乎见证了他的整个人生。于是感慨之余,兴之所至,姜展文拿出了自己的许多黑白老照片让陆杰辨认:院落景致几乎没变,人却早已经过重重岁月变了模样。这样的“物是人非”让陆杰顿生灵感,他让姜展文和他的父亲、儿子分别按照黑白老照片里的动作,在姜家老宅的原处重新“翻拍”了一组当年的照片——当年还年轻的姜展文的父亲坐在客堂前的藤椅上“腔势”十足,现在的老爷子依旧端坐在客堂门前的藤椅上,头发已经花白,但锐气不减当年;当年姜展文的儿子姜晔坐在儿童三轮车上还踩不到脚蹬,不过仰着脑袋却已显出了一股子老练,现在的儿童山地车对于他来说如同玩具,只是依旧仰着脑袋的顽皮劲不减;当年是老爷子抱着孙子在花圃里留影,现在只能由人高马大的孙子搂着老爷子了……“我们把两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看得大家都连连感叹,谁又不是这样长大变老的呢?只有白莲泾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而如今白莲泾古镇也消失了,幸而还有这些影像,它们将成为几代人不会消逝的记忆。

第7篇

说起老照片,大家肯定都有一套老照片。这些老照片让我们回忆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这些老照片,不要说长大,现在看看都会有些感慨呢!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张老照片的故事作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初一作文1

翻开相册,在花花绿绿的相片中有一张黑白照特别的醒目。这张照片离现在已有50多年了,是爷爷抗战胜利退伍回来以后,在济南火车站当铁路调度员的时候拍的。

这是一张全家福,太奶奶坐在中间,抱着才几个月大的二伯、大伯那会儿也就两三岁吧,照这张相的时候,我的大姑和我爸爸还没有出生呢!相片中的爷爷奶奶大概30多岁,虽然是黑白照,却难掩俊秀。

我的爷爷可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每次翻看相册,爸爸就会给我讲述爷爷的故事,虽然他记得也不是很多。爷爷是个军人,有七枚勋章。他当过连长,参加过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参加了解放青岛,解放潍坊的战斗;爷爷当过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爸爸说在抗美援朝中,爷爷是个通讯兵,在其中一次战斗中爷爷差点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当时敌人的轰炸很猛烈,爷爷卧倒在一个角落,一个战友叫他快离开那儿,爷爷猛地就地滚了,一个炮弹就落在了爷爷刚刚躲避的地方,真是惊险呐!我想战场上处处都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吧,随时都面临着死神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爸爸说爷爷援朝的那个时期,条件很艰苦!生活设施简陋,环境恶劣。几乎没有睡过囫囵觉,大部分都是和衣而卧的;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很多时候都是用野菜充饥的;手上脚上冻得裂得几乎没有一处好的。爸爸说爷爷转业回来后,他给爷爷洗脚,爷爷的脚趾甲又厚又硬,得泡了热水才能剪得动。爷爷也经常告诉爸爸:“朝鲜战场牺牲了那么多好同志、好战友,我们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与他们比起来,我们很幸福了!要知足,感恩啊!”

爷爷十多年的参军经历,十多年的战争生活,可以写成十几册厚厚的书吧,可惜没有记载,也没有机会亲耳听爷爷讲述。每每翻开相册,我总是会缠着爸爸叫他讲述关于爷爷的故事,可惜爸爸也知之甚少。我只能望着照片,想象爷爷在战火纷飞、枪林弹雨之间英勇杀敌的壮烈的场面。我总是想要是爷爷现在健在那该多好,我可以在他的膝下听他讲述战场上的故事,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初一作文2

家族群中一张微破旧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里,一对裹着裤脚的老夫妇坐在一根长木条板凳上。男的,有张国字脸,留了一小把灰白胡须。女的,齐耳短发,眼眸中依旧带着当年风采。他们是我没有福分得以谋面的太爷爷和太奶奶。

耳边响起母亲的嗓音,徐徐道来那再平凡不过的故事……

太爷爷是遗腹子,出生后靠着老太奶奶绣花、剪纸维持生计。十八岁时就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名炊事兵,是的,只是一名炊事兵而已,什么军官也不是。革命胜利之后回乡担任了村支书,还兼任了十里八乡红白事的主厨。赚回了一个个大大的猪腿和白面馒头。

在母亲小时候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太爷爷家的饭桌永远是一群孙子孙女们眼巴巴望着的地方。五彩的饺子、地皮菜包子、香猪肘、白玉般的血豆腐、鸡血面条……放到现在也足以使小吃货们口水直流。更何况那个还有许多地方闹饥荒的时候!太爷爷是总会利用有限的材料做出各种色香味十足的菜肴,这也成为了母亲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但最触动母亲和我的却并不是那些美食,而是太爷爷的秘密。当时,一到饭点,太爷爷和太奶奶就会将做好的食物分到每小个孙子孙女的碗中,然后把他们凶巴巴地全都赶回各自的房间。母亲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直到有一天没吃过的母亲举着饭碗强行推门而入,不曾想,太爷爷太奶奶碗中的根本就没有一点点热乎乎的新鲜的饭菜,一个是剩下的面汤和零星漂浮的白菜,而另一个是半碗黑乎乎的剩粥。

母亲继续讲着,可剩下的我却一个字也未能记住。只因母亲对他们食物的描述,让我猛然联想起回老家时,看到姥姥从锅中盛起用来喂鸡的盛汤,而那里面的菜叶子似乎还要更多些……

他们俩真的称不上伟大,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只是一对平平凡凡而又普通至极的夫妇。纵使如此,他们仍像两株苍苍古柏,扎根于子孙后辈的心间。春去秋来,万古长青!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初一作文3

夕阳西下,一寸寸的阳光从窗边褪去,我开着窗户,望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风如无形的轻纱拂过我的发丝和脸颊,顽皮地进了屋,吹过书架,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如秋天的落叶般缓缓飘落到了地上。我走过去,弯腰拾起,轻轻擦拭着薄薄的一层灰尘,照片上人的笑容与记忆中的重合,风,又悄悄地从窗户溜了出去,带着我的思绪,一起,回到了记忆中那个地方……

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叮铃铃”响过,年幼的我站在幼儿园前,我知道,那是姥姥来接我回家了。看到我,她赶紧跑上前来,把我肩上小小的书包拿下,放到自行车前的筐里,生怕我背久了书包会肩痛,又将我轻轻抱上自行车后座,姥姥骑上前座,对我喊一声:“坐好喽!”蹬起了自行车踏板出发。晚风拂过面颊,夕阳从身后照来,在地上映着两人影子。我痴迷地望着路旁的麦田,伸出一只手感受着风,姥姥的声音随着风刮过耳边:“可要抓紧啦!”又越刮越远。每当遇到凹凸不平的地段,姥姥总是放缓速度,或者干脆下来推。我爱听自行车铃“叮铃铃”的声音,姥姥就每隔一阵拨一下车铃,离家的距离就又近了一点。阵阵铃声响过,回荡在风中,在耳边,在两旁的麦田中,时间一点一滴在这中间流逝

那时,我扬起头望着姥姥,望着姥姥黑色的头发听着阵阵车铃声,听着姥姥为我讲故事,时不时提醒我抓紧别掉下来,感受到姥姥对我浓浓的爱,“咯咯”地笑着。

姥姥蹬着这辆半旧半新的行车,带我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坎坷颠簸的乡间小路,平滑笔直的柏油大道,铺满石子的马路,不经意间,我也一点点地长大,我在长高,姥姥的脊背却越来越弯,一寸寸地矮了下去,我惊奇地发现,她不再如印象中那般能干,充满活力,之前硬朗的双腿也时不时会痛,有时走路也会深-脚浅脚。但,仍旧没变的,是她关心的话语,细心的关怀,是她看我时温和慈祥的目光,亲切的笑,是她用手抚摸我的脸,是沙子吹过的感觉,很糙,却极暖。

现在,我微微低头望着姥姥,望着姥姥白灰色的头发,车铃声仿佛萦绕在耳畔,听着姥姥为我讲那些已讲过许多遍的故事,时不时对我的关心,感受到姥姥仍一丝未减的浓浓爱意,我却“涮”地红了眼眶。

第8篇

[关键词]挪用;绘画;黑白摄影;影像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挪用不是被动的、客观的或漠然的,而是艺术家利用过去存在的图式、样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一、绘画艺术中的挪用

罗兰・巴特认为一个符号或神话被挪用,会产生第二套能指和所指的系统。因为挪用与神话一样,是一种曲解,而不是对前符号学组合的否定。什么时候成功,它便保持而不是转换前者的含义来创造新的记号,而且是悄悄地完成这一切,马奈对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图式的挪用而创作了《奥林比亚》,整个过程看起来普通、自然。马奈采用近乎平涂的笔法来减弱对人体立体及层次感的塑造,画面以裸女躺在柔软的白色靠垫、床单和长巾上,这与人体的肉色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前景明亮的色调,在深重色背景衬托下格外轻巧、光彩和明亮,在这强烈对比中配置一位黑女佣人和一只黑猫,在画面上起着由明向暗的过渡作用。马奈大胆地摈弃了古典画法和学院派的教条,提出了根据画家自由观察来认识世界和描绘对象。马奈挪用一个的形象替代了神圣的维纳斯,用代表希腊神系主体、代表宇宙秩序的“奥林比亚”为作品命名,就是对元图像进行破坏和颠覆后生成一个新的作品,而这个新作品在一个全新的阐述语境下自然会衍生出新的意,这就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19世纪30年代,“挪用”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创作方法,印象派画家对日本浮世绘的挪用,毕加索等艺术家对非洲原始木雕的挪用,在挪用的过程中,对过去的能指与所指意义进行拆解,将被挪用的文本置人一个新的意义系统,使其衍生出新的形式和新的意义。在20世纪的艺术和流行文化中,美国国旗也被大量挪用到绘画艺术之中。

二、绘画对摄影的挪用

从摄影术诞生至今的160年间,人们一直认为摄影能够真实地反映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照相机采用镜头成像把客观世界记录在胶片上,“即使是最富于想象力的摄影师,除了亲临那个可以实现他的设想的场所之外,也找不到别的替代方式。”照相机的发明、摄影的产生和现代艺术几乎同时产生。19世纪中期,库尔贝和巴比松画派的时候,正好也是摄影诞生的时候,所以摄影从一开始就和现代艺术结合得非常紧密。摄影是工业技术的产物,它以机械性的手段代替了千百年来人类用手工绘制图像的传统。摄影技术从诞生起就对绘画产生了影响,不管是前卫艺术还是古典艺术,比如安格尔著名的《泉》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里的一些人体画现在证明就是以照片为基础画的,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就是绘画对摄影的挪用。安格尔的《泉》后又被现代主义艺术家杜尚所挪用,杜尚的《泉》尽管在形式、语言、观念方面与安格尔的《泉》拉开了距离,但是,其作品意义却离不开前文本,之所以杜尚用“泉”来命名,就试图在新、旧两个文本之间形成一条意义链。同样是“泉”,安格尔表现的是一种典雅、高尚的女性之美,而杜尚的“泉”却具有一种反讽、亵渎之意,男性的小便器不仅挑战了既定的审美习惯,而且颠覆了原文本在性别方面的指向性。

照片为绘画所挪用,也对绘画造成冲击,随着摄影机器的小型化、轻便化,摄影上也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即告别绘画主义。早期的摄影技术和绘画联系非常密切,怎么用光,怎么构图,怎么塑造形象,都是参照绘画的规律,绘画主义一度是摄影艺术的主流风格。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和《猫王》是用丝网复制照片的方式来对摄影作品的挪用,而且他喜欢把向一形象反复排列和重叠,这种挪用表达了当代的明星完全是由传播与图像产生的。安迪・沃霍尔说:“任何人都可以在15分钟内成名。”而成名的方式就是图像广泛的传播性和刺激性。

三、电影中的挪用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理论的勃兴,电影符号学以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和分析电影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形成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说明电影不是“对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而是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电影语言不等同于自然语言,但是,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系统本质相似。彼得-沃伦采用美国哲学语义学家查尔斯・皮尔斯的符号分类体系,把符号分为象形(照片、地图)、标示(如指纹、印迹)和象征(复杂的隐喻)三大类,把不同的影片归人不同的符号体系。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均有相同的泛符码(如政治、社会、商业和习俗方面的符码)和共性符码(电影和戏剧共有的手势动作;电影与照相共有的明暗对比和逆光:电影与绘画共有的构图、色彩、线条和形态)。

1 对早期黑白摄影的挪用

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用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纪实性手法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是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科拉科,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斯皮尔伯格对早期黑白片形式的挪用,首先把观众的视觉带回历史,带回那段晦涩的没有色彩的特定年代,让观众又一次重温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血腥的噩梦。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检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且将这个影响化做忠诚的记录与忠告,安慰着逝去的灵魂,警醒着幸存的生者,传递给不曾经历的人。战争已经结束,光明已经来临,没有什么是永恒而不可化解的,世人应谨记犹太人为了感恩而送给辛德勒的戒指,还有那上面一句古老的希伯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对黑白摄影及旧照片的依赖尤为重要和突出,全片用了130多分钟的黑白纪实性手法来表现照片中记录下的那段残酷的黑色岁月,努力呈现历史质感,凸显影片的纪录风格。很显然这就是对照片的挪用。影片虽为黑白片,但贯穿到底的黑白影像却奠定了悲壮氛围,黑白的色调、长镜头的运用、写实的场景、还原的城市,特别是对几个人物表情的捕捉、定格,直捣人心。日军把中国军人赶到沙坑旁,赶到木架里,赶到荒野上,让人清楚地明白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是大家又觉得猝不及防。持续的轰鸣,相继的倒下。集中展现日军屠杀俘虏的一段情节则残酷得让人窒息。镜头交替出现扫射、爆炸、活埋几种屠杀方式,战俘面无表情地被活埋,成千俘虏并排被扫射致死,画面中倒悬的头颅、血染的战场,当的尸体被人用 板车拉出来的时候,影片的悲剧气氛达到了顶点。

全片的风格在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游走,陆川给自己新作定义为“一部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的电影,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以日本军人的全新视角重新解读这段历史,影片除了让观众的目光重新投聚在那段沉痛的历史之外,也带来了对中国电影和文化表达的思考。为了和以前的同题材的电影有所区别,要凸显独创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陆川把剧组美工派去成都建川博物馆,让他们专门翻拍和整理樊建川去日本收购回来的抗战画册里的50多万张、差不多有2000多本画册中最震撼的黑白照片。陆川还查阅了大量史料,并且到日本寻访日本老兵,收集资料。在日本的一家专门收集南京大屠杀资料的博物馆,原本从不对外开放,得知他在拍这部电影,免费给他提供了馆内所有资料。剧组的美术组在博物馆里面扫描了五六万张照片,都是国内从没有看到过的。电影中的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有一张摄影旧照片,孙中山像被拉倒的场景,就有日军坐在孙中山脖子上抽烟的旧相片为证。甚至包括日本人的洗澡及娱乐活动,都有旧照片作为支撑。小豆子的原型来源于建川抗虏馆中一张娃娃兵的照片,他叫季万方,浑身挂满了水壶和杯子,看了这张照片就特别心痛,他是被日军俘虏的年龄最小的士兵,据说后来也是被杀掉了。

2 对早期黑白摄影和影像的挪用

20世纪20年代,爱森斯坦以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辩证法为依据,提出的研究电影特性的系统电影美学理论和实践原则,亦泛指世界电影有关剪辑和分镜头的蒙太奇论,其共识是镜头的组合是电影艺术感染力之源,两个镜头的并列形成新特质,产生新含义。对于现代电影挪用早期黑白摄影和影像而产生新的意义已是一种常用的蒙太奇手法。美国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根据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的《阿甘正传》,影片中阿甘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影片以时间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叙述线索,充分利用对过去影像的挪用和剪辑,而使自己产生很多新的隐喻。片中利用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和约翰・列农的黑白影像,来反映猫王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和英国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及反战情绪。片中还挪用旧影像反映了1957年9月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学的种族隔离制度事件。随着故事时间推移,还挪用旧影像剪辑合成了肯尼迪、福特、里根总统遇刺;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接见阿甘;阿甘到中国的乒乓球外交;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及福特总统任职等等。

第9篇

——读《张家旧事》有感

曹江龙

《张家旧事》是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哀愁。

——张爱玲

一直以来,母亲都有一种令人羡慕的能力:不管多少年前的老东西,她都能用一句"这可是有大来历的"对付过去,然后分门别类的把它们安放整齐,然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拿出来,像那些金鸡奖的女主角一样,瞬间激活笑点和泪点,讲述那些甚至比我的出生还早的故事。当她拿着过去的笔记给我看那整页整页都是诗歌和散文的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母亲也是有过青春的。

我很喜欢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看她一点一点,捡拾年岁。

《张家旧事》只是一本回忆录,却因这讲故事的人的传奇,使这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位九十岁的才女,将那一生的时光对着老照片娓娓道来,一个人的百年,一个国的世纪,一经张允和先生九十年襟袖飘染,成了一杯午后的奶茶,香暖馥郁,品而弥淳。

多少年以前,张家四姐妹名扬上海学生界,"大姐元和是校花,三妹兆和是体育健将——后来是沈从文的妻子;四妹充和则和口述者允和一样,昆曲造诣极高……"是传奇。

几十年后,老了的张先生在美国,依旧吹笛子,穿旗袍,唱昆曲,一曲《游园》,惊了多少人的梦啊,那梦里,那如花美眷,那往事尘烟,那杏雨江南,那青春!还是传奇。

一件旗袍穿了一辈子,从容之韵,把时光拈在指尖调笑又调笑,直是不肯老去。怨不得雪小禅说:那绸缎穿在张充和张允和张兆和身上,便是一种往事尘烟的细软,便是一种前世今生的味道。

"春暖的时候我们去花厅里念书……书房钱是两棵大玉兰花,刚有一点春信,就满树的花,我们不但看而且吃,玉兰花瓣放在油锅里一炸,像慈菇片一样,又脆又香。"九十岁的老人,回想起儿时的光景,历历在目,话语纯粹的像个孩子。我循着这本书,仿佛与张先生面对面的闲话,听她的故事,看她一点点的捡拾年岁,品那一杯午后的奶茶。

书中有许多老照片,见证了姐妹们的成长,也见证了国家的变迁,从蔡元培先生到邓小平总理,与张家都有交集。个中兴衰坎坷,由此可见一斑,然书中起伏总是恰到好处,使读者心境总能平和,大喜大悲顺接不惊,"自始至终,丝一般"九十载人世修为直让人叹为观止。

读完全书,既是艳羡于那"由绿叶变成红花的枫叶",更是敬佩张允和先生的记忆如此入微,九十载岁月藏在心中,回忆所至,都是诗书画戏的情怀。

于是,我开始羡慕母亲的那种能力,我是否能把青春的回忆保留到一生的尽头?或者说,我的青春是否能让我印象深刻的记一辈子?当我回顾往事的时候,是否会感到羞愧与不甘?

第10篇

corel snapfire是一款功能非常实用的照片处理工具(下载地址/down/Snapfire120_EN_COREL_zip),程序本身提供了强大的照片编辑、修复、输出等功能,有了这款软件美美能非常轻松的制作出照片日历、相册了。

照片的修复

使用Corel snapfire个性照片,美美在众多照片中选出了自己满意的几张照片,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美美决定先对照片进行修复。Corel snapfire提供了快捷的照片修复功能,能快速帮助用户对照片的色彩效果进行修复,效果非常好。

为照片增效

步骤1启动Corel snapfire,该程序默认打开“图片收藏”文件夹,此时拖动工具栏中的“Zoom”滑块可以调整照片的缩略图大小。需要查看某张照片时,双击该照片即可打开该照片进行预览。

步骤2如果发现某张照片拍摄的效果不好。色度不够,可以在Corel snapfire中进行快速修复。修复时打开需要修复的照片,此时程序左侧的任务窗格切换到“Enhance”界面,在此单击“Quick Fix”(快速修复)命令程序会自动对照片亮度、对比度等效果进行修补。还可以根据需要多次单击该按钮来增强照片效果。

步骤3如果觉得快速修复的效果不太满意。也可以通过手工修复功能,对照片的各种效果进行手工调节。单击“Enhance”界面下的“Photo Fix”(照片修复)命令,弹出一个“Photofix”窗口。在“settings”(设置)项中用鼠标调节Brightness(亮度)、Contrast(对比度)、Warmth(饱和度)、saturation(色度)、FOCUS(聚焦效果)等项的滑块来调节照片的各种效果。调节后在预览窗口中对调节效果进行预览,直到满意为止,设置好单击“OK”退出。

快速去除红眼

目前数码照片中普遍存在红眼现象,一般数码相机中去除红眼的方法,效果不是太明显。为了让照片更亮丽,需要为照片去除红眼。Corelsnapfire提供了快速去除红眼功能,效果非常好。单击“Enhance”界面中的“Fix Red Eye”命令,打开一个红眼修复界面,在“Size”项中输入所修复红眼的大小值。随后将鼠标移到到照片区域,此时鼠标变成一个眼状,在含有红眼的位置单击鼠标即可将该部分的红眼去除,效果非常好。

制作泛黄照片

为了让照片更有生活气息,美美还决定将几张照片改造为泛黄的旧照片,这样放到电子相册中不免让人产生怀旧感。

在Corel snapfire可以将照片改造成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首先打开需要改造的照片,单击“Enhance”界面中的“sepia”命令,程序会自动去除照片上的各种颜色,将照片变成泛黄的颜色。随后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就可以将该照片变成了 张旧照片。如果你想将照片进行褪色,单击“Black and white”命令,即可将照片变成黑白色的照片。

打造个性照片

通过上面的操作,美美对需要DIY的照片进行了相应的修复,下面就可以自制时尚个性的电子照片了。

制作照片台历

美美早想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制作成台历了,这样摆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即个性又时尚。

步骤1制作日历首先在预览窗口中选中需要的照片并将其拖到下面的“Photo Tray”(照片托盘)界面中。随后单击左侧的“Create”(创建)按钮,随后在左侧的窗口中新建个“Project”(项目)窗口,在此显示各种项目的样式模板。

步骤2在此选中了Calendar"模板,随即弹出一个“Choose amonth and year”(选择年、月)对话框,在此选择制作台历的年份和月份。

步骤3确定后。进入台历制作界面。在左侧的任务窗格中单击“select layout”(选择样式)列表中列出了程序提供的多种日历样式,单击选中的样式即可添加到“Proiect”中,随后将“Photo Tray”下面的照片拖到该窗口中。然后单击“create”项中的fill frame和fit to time按钮来调节照片在日历中的尺寸。调整好单击打印命令即可将该日历打印出来。

打印时尚的照片

Corel snapfire还提供了多种打印项目,可以通过该功能打印多种样式的照片,打印时单击在“create”的样式模板,在其中选择一个打印模板,如collage模板。进入到Collage模板编辑状态,随即将“Photo Tray”下面的照片拖到该窗口中。安装大小拖动到模板窗口中,然后单击任务窗格中的“Pan Tool”按钮。调整照片的显示部位。调整后,使用打印机就可以将其打印出来。

与好友分享照片

美美拍摄了自己非常满意的照片后,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照片。Corel snapfire提供了一个Share as E-mail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快速将电脑中保存的照片制作成一个电子相册,并用E-mail的形式发送给好友。

步骤1在预览窗口中选择需要一张或多张照片后。单击右键选择“E-mail”命令,弹出一个E-mail对话框,“在E-Mail as”项中选择一种照片显示方式,如:Snapfire show。

第11篇

歌手名称:欧汉声

唱片公司:金牌大风

欧汉声首张同名专辑,金牌大风倾力全新打造。制作与艺人特色结合紧密,定位明显,歌曲配置层次分明。整张专辑以情歌为导向,多首具质感的歌曲成功转换欧汉声原本的偶像形象,更引导出欧汉声发挥唱功,摆脱模仿标签,唱出自己的声音。鬼才制作人阿弟仔献上电音HIGH歌《大人物》让欧汉声尽情发挥,金曲奖推手黄韵仁的《庆祝孤单》打造另一首风格冷冽情感浓郁的气质情歌,方大同更神来一笔《一下子》带起整张专辑的节奏步调。

专辑名称:拥抱新旧记忆 新曲+精选

歌手名称:梁汉文

唱片公司:东亚唱片

梁汉文《拥抱新旧记忆》全新拥抱三部曲《用力一抱》、《半边生命》、《凡人之家》,重温5首乐迷投选+8首Edmond推介共13首旧记忆。另收录《半边生命》(二合为一版) 杨千读白,附送DVD 2MV + Neway Mini Live。

专辑名称:是时候

歌手名称:张敬轩

唱片公司:环球唱片

张敬轩《是时候 3CD+DVD》。环球与张敬轩最后的默契。相知相交已逾十载,是时候停一停,回顾张敬轩的音乐历程。2002年,张敬轩正式加入香港乐坛与环球唱片签约,首张大碟《Hins My Way》一炮而红。《是时候》3CD+DVD回顾Hins十年来的经典之作以及从未曝光佳作《温馨提示》和《尘埃落定》。

专辑名称:ZERO

歌手名称:杨乃文

唱片公司:亚神

华语乐坛最具摇滚代表性的女歌手非杨乃文莫属,1997年首发第一张个人专辑《ONE》,以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嗓音与态度独步华语歌坛。2013年,杨乃文带着第五张个人专辑《ZERO》向华语乐坛叩关。摇滚不变,热血未褪,冷冽激情交错共炙,制作人王治平领军掌舵主理,力邀音乐精英好手乱弹阿翔、张震岳、范晓萱、马念先、葛大为、小安、徐佳莹等顶尖音乐人入列,并调和乐坛新锐如樱桃帮大恬、余艾伦的优秀创作,新作混音工程与国外知名混音师Craig Burbidge合作,打造华丽音乐的终极阵容,带来高压通电的全新听觉冲击。

专辑名称:失恋美学

歌手名称:明道

唱片公司:SONY MUSIC

打造专属男人的“失恋”后现代情歌,“分手”后解构美学。“相爱的原因只有一个 不爱的原因却有很多……”首张为失恋男子订制的音乐专辑,请弟兄们自行对号入座。期待你听完后又成为好汉一条,面对下一个恋爱战场,反败为胜。

专辑名称:月出

歌手名称: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

第12篇

南京稀见文丛里面的民国轶闻

“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笔者断断续续已看到过多种。此次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最新推出了第8辑“南京稀见文献丛刊”。这套丛书共有4种3册,包括(清末民初)徐寿卿撰《金陵杂志·金陵杂志续集》、(民国)南京市政府秘书处编《新南京》、(清)汤椿年撰《钟山书院志》。据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介绍,到目前为止,这套“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已出版了71种36册。

此次出版的这套稀见文丛4种3册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特别是书中收录了多幅图片十分珍贵稀见。当我们打开《金陵杂志·金陵杂志续集》,但见书中全面记载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南京资料,开创了方志编纂的新门类,树立了用方志体例撰写旅游指南的典范,对于这一时期南京城市史研究具有极高价值。例如目前南京正在恢复的胡家花园,书中在“名园志”里记载为“愚园”,一名“胡园”,或“植物社”。《新南京》从调查资料、市政理念、市政风貌三方面突出“新”的特点,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首都南京建市六年中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采用综合分区规划的城市”的风采,是考察民国南京建设不可多得的文献。如书中“市内交通”中就谈到了当年南京市区所开通的铁路,并有火车到达各站的时刻表以及票价。《钟山书院志》则由书院创办者查弼纳授意书院首届高材生汤椿年撰写。钟山书院是清代南京存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官办书院,本书可视为钟山书院的第一部“正统”传记,对于晚清教育史研究及中国书院制度研究和对于近代南京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南京老地图引领人们穿越到民国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近期所出版的第一批《南京旧影·老地图》共6张,其后又推出了第二批5张老地图。这套地图是国内首次系统出版的城市老地图,也是首次以原大影印形式,原汁原味再现的老地图。收集这些老地图很不容易,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到民间收藏家的珍藏都有。为了给研究南京城发展沿革提供更多的史料,更好地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城风貌的变化,南京出版社特别选取了如清末传教士绘制的南京地图、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博览会时的南京、日军侵华沦陷时期的南京以及解放前夕南京城的最后一瞥等地图。

第二批5张地图最年轻的也已年过花甲、最年长的一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属于漂洋过海首次公布于众,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南京城坐标地图。

如这张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南京坐标地图1898年《江宁府城图》,为法国传教士方殿华(Louis Gaillard)绘制,图中地名、机构用红字标注,重要的地名和机构配有黑色的法语译名。图中清晰地标出南京城郭、道路、山川、湖泊、考场、学校、官署及古迹等。有意思的是,由于方殿华的传教士身份,图中还详尽地标示了南京城内五所粥厂(慈善机构)的平面图。责编江山华告诉笔者,文博会上,东大书店这些老地图都有人去选购。她还说,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有一说一”栏目所播放的记录片里面还对老地图中所涉及的南京水系作了对比。

民国金陵国医传至今

民国时期的南京,有一批国医圣手活跃于此。这些国医圣手不但是南京的骄傲,也是中国中医的骄傲,因为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水平。这本由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为纪念南京中医行业协会成立100周年,联合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金陵中医》,讲述了南京地区百年中医药事业的风云,中医专家、学者的医学传承以及成就。不但为中医后学启发了思路,也为爱好者提供了一睹金陵名医风采的机会。

笔者在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第二编辑部主任王国钦和南京市中医学会秘书长黄洁等人的介绍下,有幸探访了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著名中医、民国首都南京“首席名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国医传习所所长张简斋的四大弟子之一侯席儒曾孙、如今仍执中医之术的侯俊先生,谈及师祖,侯俊依然十分感慨。目前,他和张简斋的嫡孙美籍华人张继凯正在着手建立“张简斋纪念馆”和“张国医祠”。侯俊还将张简斋的从医生平、行医事迹撰写成剧本,想用电影或电视的形式再现张氏国医风采。因为张简斋所创立的金陵中医学术流派对中国近代中医史影响十分深远,“张简斋国医国术”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授正式牌匾。所以本刊将继续关注金陵国医圣手张简斋、侯席儒及其后人的后续故事,并拟在适当时机作一个专题介绍。

老照片、老明信片里的民国风采

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既是学者也是出版人,更是一名南京地方史专家,也是老南京怀旧大军中的一员。几重身份的交织与几种情结的缠绕,让他早就成了一个“老照片”迷。笔者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注意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南京老照片。卢海鸣的想法得到了一批老南京的拥护和支持,著名作家叶兆言最先响应,之后,又有南京市档案局的夏蓓女士、南京市党史办的邓攀先生以及南京晨报的邹尚先生、南京大学的韩文宁先生、总统府的刘刚先生等纷纷加入。在南京图书馆、市档案馆、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等单位的支持及南京出版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其后金陵晚报社与南京出版社共同组成的书香金陵工作室,仅用半年多的资料汇集、整理、编选、撰文、合成等工作,一本精美的《老照片·南京旧影》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责编王雪岩博士告诉笔者,这本书共精选出1949年以前的老照片近500张,展现出了20世纪前半叶的南京社会历史画卷。

这本由叶兆言、卢海鸣和黄强撰文的《老明信片·南京旧影》是以南京藏家俞康骏先生收藏的老明信片来解读老南京的一本书。书中那些被邮寄过的老明信片多为当年留居南京的外国人寄往家乡的,本是用来对亲友讲述异国见闻、表达问候与思乡之情的老明信片,今天在我们看来,却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时期南京的风景名胜和人物风俗。邮寄者当时仅仅通过明信片来邮寄情谊,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对后人来说,他们不经意间却邮寄了历史。

《老明信片·南京旧影》不到半年,销售量已达8000册。作为一本局限于介绍某一个地方的文史类图书,这样的销量是不多见的。其后该书还入选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江苏大众最喜爱的30种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责编范忆说,如今亚玛逊、当当网上对这两本书的销售也很火。

范忆告诉笔者,作为《老照片·南京旧影》的姊妹篇,《老明信片·南京旧影》出版后,在读者的要求下,又出版了高清典藏本。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国家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