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场面描写片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我们班也不例外。老师先给我们分了工,男同学搬椅子、擦黑板;女同学擦洗窗户。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就纷纷行动起来:男同学有的搬椅子,有的洒水,有的擦黑板,还有的扫地。瞧,他们干得多起劲呀!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她们有的提水,有的把抹布放进水里浸湿,再拧干,然后仔仔细细地擦洗着每一块玻璃,直到把每块玻璃擦洗得一尘不染为止。经过大家的努力,整个教室显得更加明亮、整洁。
2、我倒吸一口凉气。决定来一次大扫除,当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垃圾扫不完,我不禁赞叹老爸老妈的“手艺”。说干就干,我继续干了起来。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客厅给搞定了。下一下目标是房间,房间倒还算简单,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芽—小菜一碟,不到十分钟,我就全部搞好了。我坐在沙发上,心想着爸爸妈妈回来一定会夸奖我,想着想着,心里美滋滋的。
3、李洁仪用手托着腮,放大的眼眶里,灵动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突然,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得意的眼神,好像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她迅速地爬上课桌,将一摞废纸贴在窗户上。不一会儿,窗户变得亮澄澄的,十分干净。
4、一场激烈的水战后,地板上洒满了水,同学们纷纷拿起武器——扫把,风卷残云般把水、垃圾赶出门外。但是教室似乎要和我们作对,像出汗似的,总是有一小部分水来回游动。最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抹布吸水。经过我们热火朝天的奋斗,教室焕然一新。 同学们都像打完胜仗的战士列起了长龙队,在教室里雄赳赳气昂昂走着、庆祝着。
5、我提着桶,迅速地跑到厕所接水。我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小心翼翼的走进教室,倒上洗衣粉,拿起抹布,放在水里搅动,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泡沫蹦了出来,浮在水面上。我的桌子已是满目疮痍:五颜六色的彩笔印记、铅笔印痕、钢笔印痕,惨不忍睹。我从桶里捞出毛巾用力的擦桌子,但是水太少了,脆提起桶往桌子上到上一些水,水顺着桌面边沿“吧嗒 、吧嗒”地往下流,我趁机拿起抹布给桌子“洗澡”,笔印、污垢慢慢消退。桌子立刻崭新如初,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6、我扭头看了看其它同学,他们也不停地忙着。没过一会儿 大家都完成了任务。看,我们的教室变得多么干净明亮,窗户、墙壁都换上了新衣。可是同学们的样子显然有些狼狈,有的衣服被弄脏弄湿了,有的脸成了小花猫。
7、老师一说完,同学们就一窝蜂似的向清洁用具存放处跑去拿清洁用具。大家拿着自己需要用的工具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拖地的同学在我们扫地的时候就去洗拖把了。当我们刚扫完地时,拖地的同学又回来了。他们一个个手里拿着的拖把滴出的水晶莹透亮。
8、开始干了,我们先把扫帚拿在手里,再把它往前摁好,再把它向下拖,一小块地就扫好了。接着,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地都扫好。最后,我们拿一个簸箕。把簸箕斜一点点,再用扫把把垃圾用力扫进簸箕里就可以了。
9、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打扫教室卫生,我的任务是擦柜子、讲台和讲台后面的那面墙。我先去卫生间打了一盆清水,然后拿起抹布蘸了点水,擦起墙来。这时,我碰到了麻烦,墙上有许多黄色的斑点,我擦了一遍又一遍,可怎么也擦不掉。斑点好像还对我说:“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是擦不掉我的,哈哈……”这是,我的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对它说:“你等着吧,我一定会把你擦掉的,看你能得意多久。”说着我又往桶里蘸了点水,把抹布上的的水弄干,然后使劲儿擦那些小黄点,慢慢地,小黄点一点点地淡了,这些小黄点好像对我说:“打劫,饶了我吧,我还想在这多待一年呢。”“呵呵,我是不会饶你的。”我又加了一把劲,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我抬头看了看,墙已被擦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10、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准备好了材料,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广播的命令。负责监督我们班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四年级包书皮比赛现在开始。”一声令下,全场同学立刻紧张起来,只听见折报纸发出的沙沙声,我没有紧张,有条不紊地包着,很快就包好了。再一看同桌,呀,他急得手忙脚乱,老是把报纸折歪了,又拆了重包,他急得汗都冒出来了。再看那边的蔡欣瑜,居然边“品茶”边查看我们的包书情况,原来我们前边的患难同桌——詹栩和邵怎么搞不定那张书皮,直到时间到了也没有包好。
11、开始打扫除了!奶奶迅速拿起扫帚开始扫地,爸爸看见奶奶开始干活了,也迅速地把窗帘布取下来,开始擦窗。我见大家都开始干活了,也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开始擦桌椅,眼看爸爸就要擦完了,心想:我的活可是干得最好的,可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啊!
12、看,大家打扫得多认真啊!几个拖地的女同学就像出征的战士一样,挥动手中的“武器”——拖把,把地上的“敌人”——灰尘,一个个消灭掉。可能由于天气太热的原因,不一会儿,女同学们个个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功夫不负有心人,地板终于焕然一新,甚至还能照出人影来。再看那边,那几个擦窗户的同学也在辛勤劳动着:瞧,那位女生正拿着抹布仔仔细细地擦窗户。她先把抹布放进水桶里浸湿,再用手轻轻的拧出一些水来,然后她把抹布放在窗户上,有节奏地擦拭着,她的手不停摆动,就像一位画家正在用毛笔在纸上作画……经过我们的努力,窗户终于变得一尘不染了,凑近一看,竟找不出一点儿污渍。
13、李煜鑫,班里有名的“勤快大王”--他擦地太快了,很快就把他自己责任范围的地擦完了,突然,他移到我左边,自言自语地说:“太脏了,全是泥,实在看不下去了。”边说边拿起他的抹布,跑到了讲台前,左手把洗手液拿起来,挤了一下,又跑到水龙头前冲了一下布,随后跑了回来。只见他用右手的抹布擦一下地,用左手中的抹布去“抠”地上的脏物,经过几分钟的奋战,那块脏地已经焕然一新了。他又跑到水桶前提起那桶很脏又没人主动更换的水桶,换上了新的干净的水。随后他又环视了一下教室,跑到别处帮忙去了。
14、下午最后一节课,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赶得热火朝天。提水桶的同学轮流提水,给抹布、拖把和刷子冲洗。带刷子的同学,一部分刷桌子,一部分刷椅子,一部分刷墙壁。带拖把的同学派一些人扫地,把地扫干净再拖。带抹布的同学擦桌子、椅子、老师的椅子、黑板、讲台、三角柜、门、窗和墙壁。我们两组就把自己的桌椅刷干净,都擦完了,可以帮其他同学一起做。你看,池雪薇正费劲地擦掉墙壁上的那块黑点呢!呀,不好了!正在擦窗户的同学不小心把水给滴到了“脾气王”李敢的头上,一向粗暴的李敢也不生气,知识继续低下头来擦墙壁。
15、不一会儿,班级里传来了阵阵笑声,同学们干的热火朝天,有的搬桌子,有的收拾讲台,还有的男生正卖力地拖地。扫地的女生似乎出了点儿“故障”,总是不能齐心协力的将垃圾赶出教室,却在滑稽的摆弄那些扫帚。雷老师看见这情景便大发雷霆,眉头紧皱,眉毛眼睛挤在了一块儿,鼻子皱得像一层层楼梯可以直通头顶。她那线条秀丽的双唇高高撅起,足足可以挂上一个油壶了。雷老师忙招呼他的“爱将”——刘梦霞。嘿!“姜还是老的辣”,没过多久,一些垃圾就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师:同学们,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得非常具体,也非常精彩。请大家认真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描写战争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我发现,这一段用了很多动词,如“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跳了上去”等词,写出了“郑家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生:我从“团团围住”“乘势用钩子钩住”“刚巧打中了弹药库”等词语体会到“郑家军”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
生:我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郑成功的智勇双全,指挥有方,官兵们英勇善战都是在他的指挥之下。
师:非常好。许多同学关注到了这一段“郑家军”的一面。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也用得准确、传神呢?
生:我觉得“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这些词用得好,写出荷兰侵略者不堪一击。
生:这几个词语在写出了侵略军战败后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同时,也反衬出“郑家军”的英勇。
师: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有什么发现?(写荷兰侵略者的文字用蓝色显示,写郑军官兵的用红色显示)
生:我发现课文是一会儿写荷兰侵略者,一会儿写“郑家军”官兵。
生:第5自然段写战斗场面是把敌我双方交织在一起写的。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这样能够充分显示出战斗的激烈。
生:战争本来就是在交战双方不断变化中推进的,这样能够把战争非常有序地写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除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发现吗?(师将第5自然段的文字再用两种颜色显示,写许多人战斗的地方用橘红色显示,写一个炮手的地方用绿色显示)
生:这段文字不仅有整个场面的描写,还有点的描写,就像电影有全景的镜头,还有特写的镜头。
师:真了不起!想想为什么要写这一个炮手呢?写别人不行吗?
生:这个炮手打中弹药库,是战斗中最精彩的镜头,写他能够更加突出场面的激烈。
生:这是这场战斗中最关键的细节,郑军击中荷兰敌舰弹药库,是战斗胜负的决定因素。
师:谁能总结一下这一自然段描写战争的方法?
生:这一段描写战争场面写得有序,把敌我双方交织在一起写,点面结合,还特别注意了词语的感彩。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的《七律・》,其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运用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试着来写一写《飞夺泸定桥》。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战斗片段,想想这片段中,哪个点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学生观看电影片段《飞夺泸定桥》)
师:哪个点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十三根铁链上攀爬向前挺进的一个战士,他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他极力地抓住一根铁索,想继续战斗,但是他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他那一点点松开的手,坠落河中的身影震撼了我。虽然他牺牲了,但是这悲壮的一幕激励其他战友,为胜利开辟了道路。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岸边的指挥员,虽然他不是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之一,但是他指挥有方,最后也中弹了。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冲过桥的勇士。他在枪林弹雨中毫无惧色,机智地与敌人周旋,以大无畏的精神夺下了泸定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师:是啊!只要我们找出自己心目中决定战斗的因素,言之有理,都可以作为点进行描写。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这一片段描写。
【品析】 在这个案例中,作者捕捉到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得生动精彩,把激烈的战斗场面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在结构布局方面都可圈可点。教师做了预设,以两种色彩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描写战争应该将敌我双方交织在一起写,这样不但能够表现出战斗的激烈,还能以敌方来衬托我方。之后又启发学生,使学生发现点面结合的“点”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所选取的“点”应是决定战斗和比赛胜负的关键点。因为是学生自己探究所得,所以这几种表达方法学生容易理解,教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电影片段《飞夺泸定桥》,有课文的言语范例在前,学生的练笔写得得心应手。
课始,我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手影游戏”的视频后,指导他们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或“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段话。之后,又出示一段写“踢毽子”场面的范文,让学生运用表示连接的词句把两段话连成一个整体。在课文语段、课外经典片段等各种范例的不断冲击下,学生很快学会了连接并列段落的方法,还尝试着进行了创造性的、有变化的连接。
可是读着学生们的习作,总觉得过于简短单调,比如对“手影游戏”的描写基本都是:一群孩子正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呢!他们有的做展翅高飞的老鹰,有的做汪汪叫的小狗,还有的做小蜘蛛。至于大家怎么玩、玩得怎么样都没写清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明确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上述课例可以看出,学生没能做到这一点。
问题出在哪呢?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在并列段式的专项训练中,我们把全部的指导都落在了“连接两个并列的段落”这一新授知识点上,学生的习作在结构上确实有了明显的增量,但如何把活动场面写清楚(虽然这算不上本次训练的新授知识)却是学生习作时的难点。由于课上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描写没有完全展开,活动之“趣”就未能得到体现。
看来,所谓的“构段能力”不仅是指四种基本段式结构上的诸如并列内容怎么连接,总起句、总结句如何安排等一些技法上的能力,还应包括“有序地把构成这些段落的每一部分写清楚”的能力。我们只有在每一次专项训练中双线并行地教学,让后一种能力在前一能力的训练中不断地得到巩固、提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做了调整,把“能运用连接词句写出两个以上活动场面”改成了“能运用连接词句写清两个以上活动场面”,先对如何“写清”活动场面进行了细化指导,再进行连接的训练。
1.观看视频后聚焦某个学生的玩法出示一段范文。
一个同学自豪地说:“我会做老鹰!”只见她把两只手的大拇指相互一勾,对着阳光摆动着其他手指,地面上就飞起了一只展翅高飞的老鹰。旁边的同学禁不住赞叹起来,有的还学着做了起来呢!
2.读范文,引导学生发现写活动可以从“怎么说”“怎么做”及“旁边同学的反应”等几方面着手。
3.再看视频,模仿范文写其他同学做手影的画面。
(视频播放过程中,随机定格“做手影”的画面,让学生边学边做,并随机提供相关词语辅助其说清做的过程)
4.以范文片段和学生自己写的片段为素材,进行连接的训练。
5.结合自己的经历,运用连接的词句写清两个以上活动场面。
【关键词】触发;儿童小说语言;习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20-03
【作者简介】蔡亚,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42),一级教师,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经常性的阅读有助于书面表达知识的记忆储存。小学生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喜欢写作。事实上,很多小学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但习作表达仍旧乏力。如何实现课外阅读与习作同步建构,促使学生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和谐相长呢?
经过苦苦探索,我找到了“触发”!触发,在夏D尊和叶圣陶先生合作的《文心》中有所阐释:“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1]尽管习作触发元素多种多样,但如果聚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探讨,就优秀的儿童小说而言,作家语言的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技能已经达到极致,完全可以触发学生的习作思维,潜移默化地帮助其构建自身的言语表达,从而实现“儿童小说语言”与“习作语言”的同构共生。
一、小说“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与儿童“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
1.阅读寻觅。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心骨,衡量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看其人物是否逼真,形象是否饱满。”[2]受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儿童小说的语言必须是生动、具体、鲜明的,这样才能给小读者带来审美体验。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家喜欢采用儿童所熟悉的一些修辞手法。比如,作家常新港在《童年时的朋友是影子》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爸爸的形象:“我可真讨厌爸爸那张嘴,只要是对着我,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像是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
看似简单的语言符号,由于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折射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因而文中“爸爸”絮叨的特点一目了然。
2.习作触发。
常新港的语言就是如此有魅力,他往往用其独特的想象生动地再现鲜明、丰满的人物特征,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这样独特的语言方式,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阅读展开想象、进行体验,通过联想激发习作思维。围绕“修辞手法”这个触发点,抓住“想象联想”的触发途径,就能实现“儿童语言”的创生。
师:这个“爸爸”,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1:比较有特点。好心,但烦人。
生2:爸爸很絮叨。他和我们的妈妈一样,整天叽叽喳喳,絮叨个没完。用“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来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啦!
师:在我们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特征鲜明的人,你能学着用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写一写吗?
一个五年级女孩这样写她的同桌:“同桌笑起来肥肥的身子会抖来抖去的。每当感觉有人嘀咕他时,他总是唰地起身,咚咚咚地跑过去。与对方当场理论一番后,他又头发一甩,大侠般地回到座位。”
二、小说“场面描写的生动传神”与儿童“表现生活的妙趣横生”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对儿童小说而言,描写儿童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1.阅读寻觅。
在作家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中有一段关于“挤街边小店场面”的描写:“当时他们班的男生刚刚在操场上踢过一场足球,一个个大汗淋漓,出了校门后就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有要可乐的,有要矿泉水的,也有要棒棒冰、橘子雪糕、冷狗的。小店里霎时间拥挤不堪,空气中弥漫着男孩子身上的汗味、脚丫子的臭味,以及头发根里浸透了汗水之后的沤馊味。”
场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挤小店的场面描写,完全契合顽童的成长心理,一群活泼欢快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完全可以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
2.习作触发。
第三学段教材选文多处涉及场面描写,如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中“知春亭中孩子欢闹场面”的描写,《梦圆飞天》中“人们为杨利伟送行场面”的描写等,而书后习题中也有涉及运用场面描写来展现一次活动的要求。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阅读对接起来,恢复知识与其所指和应用情景之间的本然联系,在课外阅读中发展课内习得的言语技能,然后在习作运用中有效积淀。就习得“场面描写”技巧而言,重要的触发点在于“类似体验”。
师:喜欢这个片段吗?
生1:当然喜欢。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汗味、臭脚丫味的描写,多真实呀!
生2:对,我们也完全是“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一个也不会少的,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的。
师:大家觉得作家这一处的场面描写为什么这么有生命力呢?你能感悟到什么?
生3:可以将“整体场景”和“局部细节”相结合,就像课文《大江保卫战》,既刻画了抗洪战士的群体形象,又塑造了典型人物――黄晓文。
有了对写法的深入认识后,学生结合自己参与的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进行场面描写的练习。学校举行啦啦操比赛,一个五年级学生这样写道:“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参赛队伍都能做到服装整齐,舞姿轻盈。特别是五(7)班代表队,他们以闪亮的服装、多变的队形、整齐的动作获得了大家阵阵掌声。他们的班主任亲自领操,她那迷人的笑容、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三、小说“细节描写的细腻刻画”与儿童“情节描述的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就是细节描写的典型。高年级学生习作多有“内容空洞”“描述乏力”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逐步领悟细节描写的妙处和重要作用。
1.阅读寻觅。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红马》为了展现小红马的成长变化,进行了27处细腻的外形描写。特别是对生病前后小红马外形的对比描写,更是细化到上午、下午和晚上的不同变化:“乔弟看着那张马脸:眼睛半睁半闭,眼皮沉重干涩,眼角结上了眼屎。戛贝兰耷拉着脑袋,两耳松软无力倒向两边……”“一双眼睛这时几乎睁不开来,鼻子堵塞,呼吸时咝咝作响。一层白翳遮住了它眼睛看东西的那部分,马驹是否还能看得见东西,实在难说。它不时喷鼻子,想通一通鼻子,可是看上去反倒像塞得更厉害……”
细节描写是情节发展的支撑,是丰满情节的血肉。作者细腻到对眼睛、鼻子、耳朵等部分进行了连续五天的对比刻画,上述选文仅仅是小红马生病后第二天上、下午的不同表现。在阅读中,学生会时刻关注小红马的命运,并为此深深担忧、无限期盼其病情的好转,他们的心灵自然受到了震撼。
2.习作触发。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阅读,帮助他们去体会细节刻画,唤醒阅读期待,关注情节发展,这些无疑成了习得“细节描写”技巧最重要的触发点,而“阅读反刍”是最佳的触发策略。
师:第一天下午,你看到了怎样的马儿?
生:难受(读相关的句子)。
师:可是第二天早上,它并没有好。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它的眼睛、耳朵还有鼻子。(师生合作读第43页)晚上会怎样呢?作者还会描写它的眼睛、鼻子吗?(师生合作读第44页)通过早上和晚上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次次的对比阅读中进行反刍,小红马“难受―痛苦―非常痛苦―奄奄一息”的过程逐渐清晰起来。那学生期待中的健康的小红马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思另一个情节,想象病好后小红马的样子,并进行仿写。
一个六年级学生这样写道:“多么精神的一匹小马!她的皮毛像绸缎一样光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如一汪清水。我给她胡萝卜,她挪挪前蹄,愉快地扬起头,兴奋地喷了声响鼻。那个活泼好动的小红马终于又回来了!”
四、小说“环境描写的意象展现”与儿童“言语意蕴的精彩铺陈”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儿童小说中,自然风景常被赋予一种象征的意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家曹文轩在《小说门》一书中指出:“风景在参与小说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
1.阅读寻觅。
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一只黄雀站在一根刚刚露了绿芽的柳枝上。那柳枝太细弱了,不能让黄雀站立,几次弯曲下来。黄雀不时地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枝的压力。”
在这一段景物描绘中,作者寄予了独特的心灵感悟。作家借主人公桑桑的眼睛,看到了关于“黄雀与柳条的画面”。而此时,桑桑正身患重症,感觉自己活着的时日已经不多,他想到河边“抓紧时间好好去想一些事情”。原来,细弱的柳条、站立不稳的黄雀恰恰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映衬着桑桑孤独、无助的内心感受。
2.习作触发。
自然环境描写完全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作者心情、寄托人物情感。当然,景物意义包括景物特点及景物象征意义。就儿童思维而言,首先要弄清的是景物特点,然后才是景物的象征意义。就此而言,找寻“环境描写”语言表达技巧的触发途径在于发现“景与情”的链接之处,“在语言揣摩中领会象征意义”无疑是最重要的触发策略。
师:上述片段中,柳枝有怎样的特点?黄雀想要站稳,是否做了努力?
生1:从“太细弱”看出柳枝是弱不禁风的。
生2:这恰巧与“刚刚露出了嫩芽”相映衬,黄雀只有不时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条的压力。
师:这个场景是谁捕捉到的?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生3:(恍然大悟)哦,知道了。桑桑病了,不知道能否治好,恰似这只黄雀的心情,对吗?
师:其实,作家曹文轩的系列儿童小说中,常常有大篇幅的环境描写,用来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一个六年级女生在《孤独的背影》中写道:“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悄悄地探出了头,欣赏着柳树姑娘婀娜多姿的腰身。一阵风吹过来,樱花纷纷如蝴蝶一般优雅地飞落。可他却无心欣赏美景,在一边默默拿着扫把,埋头苦干。不知人们在欣赏美景时,有没有关注他忙碌的身影?”
儿童的阅读应该是认知世界、肆意想象、舒展心灵的过程。儿童的习作应该是倾诉自我、创生思维、认知世界的过程。两者水融,相得益彰。故而巧用“儿童小说语言”触发“习作语言”,实现同构共生,是教师关注儿童阅读与习作表达的应有姿态,也是一种应然追求。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奠基儿童习作语言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夏D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1.
《荷花淀》写于一九四五年春。当时,已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在这场伟大的民族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杀敌、保家卫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白洋淀长大的孙犁满怀激情,拿起笔来创作了这篇作品,寄托了自己对离家八年的故乡的渴望,对父母妻子的深情以及对广大劳动妇女表现出来的坚定乐观精神的由衷敬佩。
独特新颖的题材,构成了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他专写时期的白洋淀地区妇女的斗争生活。在我们看到的许多题材小说里,大都是场面广阔,结构完整,情节动人,英雄人物鲜明突出,而且大都是男性,而《白洋淀》就不同,他专写时期的妇女斗争。这正是因为孙犁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体验。
《荷花淀》所写的是极普通的事,主人公是白洋淀小苇庄的游击队长和他的妻子水生嫂。月下话别、探亲遇敌、夫妻相会,小说按生活情节自然展开,紧张的战斗和日常生活糅合起来,把妇女们的绵绵情意与打击敌人的激情交融统一,表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送夫参军并自己组织起来,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侠气。她们的心地单纯、爽朗、洁净,就像白洋淀的荷花一样清丽。孙犁选择了他最熟悉的生活,最了解的人物,并赋予了全部的感情。纤丽的笔锋和真诚的感情构成了孙犁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真、善、美的极致。
首先,在艺术上,本文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恰当运用了浪漫主义。青年时代的孙犁读过许多中外作品,他很喜欢梅里美、果戈里和高尔基的小说,他喜欢那些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他说过:“在表现农民的斗争中,可以渲染浪漫主义,因为浪漫主义适合于战斗的时代、英雄的时代。这种时代,生活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写于一九四五年的《荷花淀》反映的是时期最后阶段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那是充满了血与火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年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时代。作品没有渲染战争的残酷,也没有刻意雕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写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场面。作品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很少对生活细节作精致描绘,而是抓住这些片段场景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感彩,以富有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揭示了人物心灵美和生活内在的美,揭示了劳动和战斗的诗意。这几个反映白洋淀抗日斗争生活的片段,洋溢着乐观的革命激情,极富浪漫主义抒情格调。
其次,抒情的意味也表现在写人和叙事上。作者在作品中没有蓄意塑造某一典型人物形象,而是着重渲染和歌颂广大劳动人民特别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的那种识大体、乐观主义及对革命的奉献精神,所以文中没有以一个突出的主人公贯穿全文,也没有以一个典型事件统帅全篇,而是采取大胆突出、大胆删减,对一般性的情节粗线条勾勒或侧面暗示,如水生在县里报名参军和妇女们射击等就写得比较简略。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战场上殊死拼杀的场面,而是用强调的手法把焦点集中在胜利后的喜悦上,以突出表现战士那种乐观主义的情怀,使读者感受到白洋淀人民斗争生活的诗意。文中对最能提示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的场面,则用工笔描绘,重点渲染,对夫妻话别、遭遇敌兵场面,作者通过人物动作以简省的笔墨细致入微表现了人物优美纯真的感情世界,散发着劳动人民身处艰难岁月之中却至真至切的人性美、人情美。
此外,在作品结构安排上,也闪烁着浪漫主义气息。从全篇构思看,作者对素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描绘了疏密相间而又波澜起伏的片段。行文变化有致,像散文一样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而又流畅自如、节奏鲜明。这种构思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揭示人物心灵的美和生活的美,揭示劳动和战斗的诗意,着重渲染了一种民主精神——妇女们识大体、明大义;既爱丈夫,更爱祖国,并将这两种爱自觉地统一在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精神。
为了渲染感情气势,孙犁很注意语言的优美,他笔调轻柔、清丽,语言朴素无华,一个比喻或一段描绘都富有诗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物对话简洁朴素,能细腻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话别”一场,水生从外面回来,一个没话找话,一个察言观色;一个憨厚纯朴,一个机敏多情,全由那三言两语的简短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水生很晚回来,水生嫂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看似平淡,却有着忧郁、关切、责备三种含义。“你总是很积极”“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这些言语,更是交织着含蓄深沉的复杂感情。面对生离死别,话语里,有对丈夫的信赖和赞许,也交织着依依不舍的嗔怪,还透露着自己不甘落后的心理。
其次,写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月下编席”一段语言清新优美,意境空灵淡美,如诗如画。这是和孙犁运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分不开的。作品反映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我们看不到残垣断壁,看不到硝烟战火,看到的是水生嫂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和“一片洁白的云彩上”的仙子,与明月、清风、薄雾、荷花等诗一般的景色,构成神话般的银白世界,衬托出水生嫂勤劳朴素、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三,描写动作的语言传神细腻。遇险时,写船快,用了“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准确描绘了她们遇险时的不慌和驾驶船的高超技术,渲染了战场的生活气息,烘托出了根据地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片段作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75-01
大作文写作训练与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密不可分。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大作文的基础,要写好大作文,必须要先写好片段作文。片段作文训练是一种“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单项写作表达能力,是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小步前进。片段作文有训练的具体方法、计划和要求,形式上有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让学生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有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进行续写;有让学生学过的某篇古文或古诗词,把其中某个局部扩展成一个段落;还有引导学生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的具体描写;或就某个事物以说明形式写一段话,介绍其特点;或要求展开想象,合理补充一些情节,用现代汉语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等等。片段作文训练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分步推进,逐步提高。七年级以写人写事为主,八年级以状物说明为主,九年级以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训练。
在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时,原先我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讲评。教学中我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写不出话,只有硬着头皮写,结果作文内容空洞,思维迟缓僵化,更不用说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了。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谈文色变”,把片段作文训练看着一件苦差事。此时我明白了,要提高片段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放活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班班通设备,优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作文内驱力,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由被动写转为主动写,变“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利用班班通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就是利用美术直观形象,和电脑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优势,根据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幅鲜活的、精美绝伦的画面。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一时间不禁心旷神怡,惊慕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有兴趣,发言就会热烈,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学就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如写《我看到了大海》这片段作文,本人利用班班通,在屏幕上展示了几幅大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近景、远景、天空、海面等角度来细致观察大海景色,从形、色、声、光、动、静等多方面来下笔描写,发动大家讨论,这几幅图,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怎样来描写,具体使用些什么词,要用什么修辞手法。由于一幅幅画面就在眼前,学生都能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尽量想出词汇,用上修辞手法来描写。很快,一个个“分镜头”就集体形成了。
如写海面,原来很多同学用“波涛汹涌”、“一碧万顷”来形容就没什么词了,可现在却描绘得很具体形象。有的说:“大海像一望无垠的青翠的草原”,“水面翻起了一朵朵银白的浪花”,“带着腥味的海风吹拂我们的脸”,“海上飘着薄雾,像给大海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纱衣”;有的观察到了动景:“海浪轻轻地拍打着岩石,像母亲的手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孩子”;有的听出了声音:“海水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轻柔的刷刷声”,“海面上,海鸥一面振着翅膀飞翔,一面高声的歌唱”;有的能从触觉方面说:“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走,脚底下痒痒的,却又觉得舒服得很”等等,这些学过的词汇到这里都派上了用场。通过观察图片和发言后,教师就总结,写景状物,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要调动一切手段来描写,观察点可以交换,一方面(如外形)没词了,再从其它方面(如色、声)去写,这样,文章就会丰满多采,就会生动多了。
再如,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本人就显示出“田地里悠然吃草的老牛”、“旷野中扬蹄飞奔的骏马”、“花丛中辛勤劳作的蜜蜂”、“土墙边团结协作的蚂蚁”等画面;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时,就显示出“带刺的仙人掌”、“微风中的柳树”、“操场边的小榕树”、“走廊旁的三角梅”等画面;介绍某处景点,就显示出“美丽的池塘”、“公园里的一角”、“我们的操场”等画面;介绍某个建筑物,就显示出“家乡的桥”、“我们的教学楼”、“我们的饭堂”等画面;要求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意境,就显示出“身穿古装的陶渊明扛锄采菊,悠然见南山”等画面。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生活里的最熟悉的的东西,在经过屏幕的“直观”的美的再现,学生写作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上来,在加上同学的讨论、教师的点拨,写起来就自然成理成章了。
利用班班通进行“直观”片段作文训练的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习作,特别是平时写作基础较差或“谈文色变”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反映这样写片段作文比较具体实在,不会摸不着头脑。学生学到的写作知识能直接运用,既锻炼了观察、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美的熏陶。这是平时坐在课堂里“空讲”所不能达到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若显示的是动态的画面,那教学情境更妙不可言。
[ 参 考 文 献 ]
[1] 夏梦.圆你一个放胆梦[J].新作文(初中版),2011年Z2期.
[2] 萧袤.从“作文”到“创作”[J].金色少年,2010年01期.
为什么从片段作文训练入手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呢?因为片段训练基本是从课文迁移而来,学生很熟悉。再加上有明确的写作要求和训练目的,又有一些来自学生个人本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加上片段写作字数不限,学生会感觉比较轻松,而且片段训练也不用管如何开头、结尾以及构思等,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另外,片段训练的写作时间比较短,因此学生感到难度比完篇作文要小得多,更有成功感和满足感。
那么该如何进行片段训练呢,以下是我在初中片段训练作文教学这个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
一、紧扣文本制订整个初中阶段的片段作文训练计划
制定这个训练计划,既要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和学习的态度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又要根据课标、大纲、教材的有关要求,结合有关的资料,科学地确定每一个训练点。教材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
如七年级上册,根据课文特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①联想和想象第四、六单元如《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尾。②景物描写:第三单元。③人物神态描写:第五单元。
七年级下册,根据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进行结尾改写,根据第四单元《观舞记》、《安塞腰鼓》来进行情景描写的训练。
八年级上册,根据第一、二单元课文内容补写人物心理活动来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训练。
八年级下册,根据第一、四单元课文内容分别进行人物动作描写和习俗场面描写的训练。根据第五、六单元内容进行改写文言文的训练。
九年级上册,侧重评价议论表达方式的训练。
九年级下册,根据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进行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训练。
下面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片段训练的部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
片段训练一:不同角度写景
训练目标:能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来写景,烘托人物心情。
内容与要求:《社戏》中“月夜行船”在写景上非常精彩,通过所见所闻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请仿照课文,描写一段情景,表达独特的感受。
片段例文1:一股稻香的味道迎面扑来,让我还以为车子横穿了整片稻田。车窗外的颜色像被水淋过一样,晕成了一团,其中金黄色夹杂着墨绿,像一幅不规则的油画。车也许开得太快了,只听得到呼呼的风声。窗外两边的山变成一只只追逐猎物的野兽飞快地跑了过去。渐望见了车站,渐望见了模糊的灯光。
教师点评:多种角度描写,写出稻的香味、颜色以及人的感受,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
我的习作:(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一个片段)
片段训练二:排比段
训练目标:学会运用排比,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感情。
内容与要求:仿照例句,运用排比,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
片段例文1:这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平静的大海立即变得澎湃了,使软弱的心灵立即变得激昂了,使渺小的世界立即变得空旷了。使人想起:阳光下的向日葵如火如荼的泼洒着。使人想起:广袤无涯的荒漠中,驼铃,执著而又清晰地响着。使人想起:冰雪覆盖的原野里,小草,勇敢而又倔强地长着!
教师点评:通过奇异的想象及形象的词语,如“澎湃”,“泼洒”,“执著而又清晰”,“勇敢而又倔强”等形象展现交响曲的魅力。
我的习作:(让学生运用排比写一个片段)
这样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训练,从而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二、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注意抓好契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而且我更提倡给学生“无痕迹”的训练,即尽可能不给学生有写作的压力,通过创设各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写片段,字数或多或少,不必强要求,这样长期性的训练,学生既有兴趣,又能提升写作能力。那么该如何进行片段训练呢?
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写作契机。可以联系课文来设计,也可以联系当时生活情景来设计。总之要设计适合学生,并能极大撩拨学生写作兴趣的题目,这样学生感觉没有多大压力,才能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比如有一天下午上《山市》,正讲到精彩处,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教室左边乌云密布,狂风疾卷,而教室右边则阳光灿烂,顷刻间,很多学生张大了眼,头转来转去,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当时我也很兴奋,立即放下课本,跟学生一起热闹。大概5分钟以后,这种奇妙的现象消失了,漫天飞雨飘洒而至,我让学生重回到课堂,只说:“刚才我们也看到了‘山市’,千年难遇,赶紧把它记下来。”学生会心一笑,随即纷纷拿笔进行写作。这就是最好的写作契机了。
也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发来设计训练。比如上《背影》,学到人物描写,当时我是这样布置片段训练的:父爱如山高,母爱如水缠绵。在平日你是否体会到?周日收假,我们都要伸手向父母要钱,在你伸手的刹那,你看到了什么?心里想些什么?老师希望你们认真观察,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关注父母,理解父母,就是对父母的爱。这样,学生没有厌烦很认真地接受了训练。写出来的片段精彩纷呈,富于真情实感。所以精心设计写作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得到训练,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三、在片段作文训练中,要紧扣文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题写作的方法指导
虽然只是片段的写作,但仍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按训练点即专题精心备课,用至少一节课给学生讲清该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或课文进行分析。讲清系统知识,学生作文有章可循;教师做好示范,学生训练有“法”可依,避免了写作的盲目性。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和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根据第一、二单元课文内容补写人物心理活动来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训练。进行这个专题训练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从课文《芦花荡》这一段入手“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与学生一起回顾:这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接着教给学生人物心理描写的几个方法:1.内心独白法2.梦境幻觉法3.景物描写衬托法4.神态动作展示法。并分别结合实例,让学生感性把握心理描写的技巧。然后,仍以课文为例设计训练题:
请你展开想象,以阿长为第一人称(“我”),描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过程。
要求: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着重运用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把阿长的内心世界即当时的想法写出来。
这样,紧扣文本,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再加上写作技法的点拨,学生练得明白,练得高兴,练得有收获。如此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写作水平当能逐渐提高。
四、在批改讲评中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
一、抓视觉感受。如北师大版《海上的日出》中的片段: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该段文字,作家巴金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海上日出变幻图”――被黑云团团包围的太阳,如何竭尽全力,冲出重围,并用自己穿透一切的光芒改变了“画面”的主黑色调,而代之以“金色、紫色或红色”的多重色调。阴暗的背景也因此变得明亮。其中的画面主景黑云也迅即被太阳、云朵和海水所替换。此情此景,不仅给读者带来了视觉的明朗,同时也给人内心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这一切的达成均归功于作家善于借视觉感受的变化来巧妙展示所观之景的变化。
二、抓听觉感受。如北师大版《林中乐队》中的片段:
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面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甲虫吱吱嘎嘎地拉着提琴。啄木鸟打着鼓。黄鸟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母鹿咳嗽着,狼嗥叫着。猫头鹰哼哼着。蜜蜂嗡嗡地响着。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
这是一台由林中乐队倾情演奏的专场音乐会。作者紧紧抓住不同演奏者的吹拉弹唱的风格,以听觉感受为切入点,凭借诸如“吱吱嘎嘎、咕噜咕噜、哼哼、嗡嗡”等具有独立意义的象声词,极力渲染了众声同发、万籁和鸣的热闹场景。让读者跟随文字的叙述去享受听觉的盛宴。倘若没有对听觉感受的成功描写,也就无法展示“林中乐队”变幻莫测的高超演技。
三、抓味觉感受。如北师大版《柚子树下》中的片段:
一个个硕大的柚子上挂满了露珠儿,缀在绿网上。不用吃,即使看一眼,也觉得又酸又甜还带点苦味的汁儿要溢出来。
柚子的味道到底咋样?文中没有抽象地描述,而是精准地抓住了味觉的感受,用并列加递进的“又……又……还……”句式进行了多元体验,从而更加准确地突出了柚子汁水兼具“酸、甜、苦”的复合特征,最终让读者达成对柚子味道的全面感知和深入了解。
四、抓|觉感受。如北师大版《春潮》中的片段: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在早春暖阳的照射下,在山间雪水的冲击下,封冻严实的江面慢慢融化松动。“酥”和“软”两个词,形象地刻画出那种春潮暗涌、寒意渐退的江面的变“态”。而这种特定意蕴的“态”,如不借助触觉感受的点睛之笔,或许就很难得到呈现。
五、抓综合感受。如北师大版《荷塘旧事》中的片段:
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
一、初步感知,何谓细节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之艺术效果。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二、品味经典,欣赏细节
(一)外貌细节描写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二)行动细节描写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三)语言细节描写
范进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
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生生地勾画出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四)表情细节描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使秦,秦王欲强夺和氏璧,相如“持璧睨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怒发上冲冠”,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三、细节描写常用方法
(一)精选词语。运用贴切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对自然环境、人物形象的一小点、一片段作细致入微的描绘。
(二)抓住细微的痕迹。相同的事物总是在细微的痕迹上显出分别来。如《鞠躬尽瘁》中写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一个相当典型而传神的细节,他办公的藤椅右边的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肝痛时用外物给顶住)。
(三)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四、观察生活,描写细节
初一年级甚至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写的文章离不开叙事、描写,其他文体涉及的较少。所以在叙事和描写上重点引导、训练,即能达到目的。
一、在叙事引导上下功夫
写人记事文章的存在基础就是事件,没有事件,描写、抒情以及文章主题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依据。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偏重告诉学生写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提醒他们把事件叙述完整就行了。其实,要把文章写好,单凭这些是不行的。
1.叙事详略要相得益彰。从叙事学的基本常识中我们可以知道,叙事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什么事、怎样叙述。叙述什么事,这是选材的问题;怎样叙述,这是叙事的技巧方法问题。叙事除了六个要素一般要交代清楚之外,比较重要的就是把握详略。一般来讲,叙事总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而支撑这个中心的力量就得靠详略得当的叙事。如果我们要充分地表现出中心,就得借助能涉及各个方面的事件来实现。但是如果学生全部都详尽地描述下来,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就需要教会他们概写,使读者理解主旨的视野更开阔。不过也不可能没有重点,这就是要告诉学生选准事件或事件的片段,务必详细地铺开,尤其是事关人的思想性格、事件本身所蕴含的道理等这些体现中心关键的地方,要不厌其详、不惜重墨地叙述清楚,甚至不放过一切细节。
2.力避冗长繁琐而无效。详写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拉长篇幅。如果学生毫无选择地记流水账一般叙述,没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虽然叙述详尽,但也不能做到“扎实”。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妨选择典型病文,在班内朗读,让学生共同发现、修改。具体操作时,可以让学生先审题,揣摩文章的中心,再分析所选的材料是否恰当,继之反复品读,发现叙述繁琐的内容。最后老师把挤掉了水分的改文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比较。只要扎实有效地引导,一般来讲学生是能理解、掌握,做到详略得当的。
二、描写训练要细腻到位
能不能细腻而到位地描写,往往是作文水平高低的分水岭。也许我们会很快速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描写这些抽象的概念,但有时会忽略了如何进行细腻而到位地描写的指导和训练。
指导描写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为什么写。描写其实仍然服务于中心,让文章中心充分表现出来。《社戏》中提到“我”看戏未成的时候,“我”的心理描写非常具体,突出了看戏给我带来的巨大吸引力,衬托出后来看戏的难忘,也比较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有目的的描写才有价值,才能够有力支撑中心。
2.懂得写什么。一件事情牵涉到很多方面,但必须选择那些最具表现力的细节描写。写人要捕捉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精神风貌的言谈举止等来写;写景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景象来写;写事要善于选择相关的环境等来写。自然,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大可不必放入文中。
必须重视的是,有很多学生不会写到位。比如“他是个认真负责的人”,“认真负责”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如果能描绘出他“认真负责”的一个片段或事例,那给人的印象就非常具体而深刻了,就写到位了。《社戏》里写孩子们支撑着看戏的情景,很逼真,充满童趣。作者也可以用一句话交代即可,比如“孩子们都很困,快支撑不住了”,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么笼统地描写呢?且看原文:“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地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作者描写“戏子的脸”变化的动态,其实是反映了困乏的真实。再锁定不同年龄孩子们的表现,就把看戏时短暂的“无趣”表现出来。而文中“忽然”的内容则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看戏的一波三折和趣味无限。但是作者如果笼统地写,则不能有力地表现出孩子们看戏的真实状态,不能表现出孩子们盼望看到打斗场面之情的强烈,也不能很好地衬托出归航途中孩子们的兴奋和快乐。老师通过这样的分析,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具体而到位地描写了。
“想啊!太好了!”
“咱们一起来看视频吧。”
可乐:“麻豆,你看你通红滚圆的脸!咦?那么多黑道道是什么?”
麻豆不好意思地说:“那是我在流汗嘛。”
拉拉队喊声震天,场面好不热闹。红绸忽左忽右,队员们脚下尘土飞扬,谁也不松劲儿。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郭老师时刻不忘启发大家对于作文的感悟。
麻豆:“真是又紧张又激烈!”
可乐:“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
“大家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以此为例,探讨一下:作文如何具体再现生活。请看范文片段。”
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声,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狮队,互不相让。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的方向拉。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脖子憋得通红,两只手像刀割一样疼,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我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比赛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我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
可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没有一个字在说“激烈”,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到比赛的激烈。”
郭老师:“短短的400字,把拔河比赛的过程写得如此精彩,就因为作者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而且是‘三个面’和一个‘点’的结合。大家来找一找?”
小颖:“我不太肯定,第一个‘面’是不是比赛初,对同学们动作的整体描写?”
可乐:“我看到了第二个‘面’。是描写双方队员的神情,动作。”
麻豆:“第三个‘面’:写双方的拉拉队员助威。”
郭老师:“没错。这三个‘面’,把场上激烈的比赛气氛烘托出来了。然后,作者再写‘我’这个‘点’。这样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环节――我是怎样比赛的。从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就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言语形式表现(或深化)言语内容的案例,可见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形式对内容表现的重要意义――怎么写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回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突出强调学生学习“怎么写”的重要性。但关键是如何在实践层面让学生领悟文本内部的语用规律和言语“秘妙”,并且能自觉地在特定场合做出得体的表达,甚至个性、精妙的表达呢?是加强语言形式的分析,还是增加大量“指向写作”的训练?前者要防止离开内容导致的课堂枯燥和人文失落,后者则要警惕机械的低质量的练笔导致的急功近利和课堂失位。笔者以为,阅读教学要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文本教学资源,找准语用训练的最佳切入点至为关键。我们不妨试试“比较”这个策略选项。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全神贯注》教学
课末,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中印象深刻的词句,并默写或抄写在本子上。
师:课文中有一个句子,我觉得大家要再加深印象,一起来听写这个句子。写之前,先听老师读两遍,边听边记,记到心里去。等老师读完两遍,你也记住了,这个时候,再拿起笔来写。这样做,就叫全神贯注。
师:(读两遍)“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生写句子后与课本核对)
师:请拿起笔,把“一刻钟过去了”圈掉。
(生迟疑)
师:态度坚决一点。圈掉后,我们再读一读句子。
生:(读)“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师:能不能圈掉?
生:不能。总觉得抒发不了激动的感情。
生:句子中的“越干越有劲”和“更加激动”,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圈掉后前后就不一致了。
生:有了“一刻钟过去了”,才能感觉到时间过得特别长。
师:看来不能圈掉。在你圈掉的话下面加上几个“Δ”,表示要恢复原句。
(生加注“Δ”)
这堂课中,学生对于罗丹全神贯注的体会,关注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但体会不深。针对这一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听写的句子上圈去“一刻钟过去了”,来体会其存在的意义。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比较,其实巧妙地促使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反思,使原来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学生自然地去思考文本特殊的言语形式在言语内容上传递出了怎样特殊的意味,产生了怎样特殊的表达效果。于是,就有了学生对语用规律真切的体验。
例二:《巨人的花园》教学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了正是因为巨人“赶走了孩子们、砌起围墙、竖起告示牌”等原因,才使曾经“漂亮的花园、孩子们的乐园”变成了“荒凉的花园”之后,课堂出现了以下场面:
师:同学们都对巨人说的话印象深刻。现在请你把巨人赶走孩子们的三句话合在一起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找、读,师相机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到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生:我发现巨人真的很生气。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巨人说的三句话中都用到了一个“滚”字。
生:三句话中用了“很生气、又发脾气、大声叱责”等词语。
生:三句话中都用了感叹号。
师:你还关注了标点符号。
生:我发现巨人越来越生气了。
师:你的发现又进了一步。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我发现三句话中作者的提示语有变化,第一句是“很生气”,第二句是“又发脾气了”,第三句是“大声叱责”,感觉越来越生气。
生:第三句话中的“滚”字前加了“赶快”这个词,也说明巨人越来越生气了。
生:我发现巨人说的话一句比一句短,特别是第三句,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这个发现了不起!
生:我发现第三句的提示语与前两句不一样,前两句在前面,第三句放在了后面,这说明巨人越来越不耐烦了。
师:真是一个精彩的发现!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写文章时好好学习。
师:有了这些了不起的发现,我们一定能读好这三句话。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表情把这些体会表现出来。
(生自由练读,师生对读,个别读。)
在这个片段中,对话的主题明显已经不是“内容的读懂”,而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揣摩了。
我们知道,文本中的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往往只有联系起来思考,才会发现“语言使用者”的表达意图,而这往往需要教师的介入助推――学生把文本中散落的三句话聚在一起比较,马上有了“巨人很生气”“越来越生气”的发现。这些发现来自于对句子中相似的字词、相同的标点、提示语的捕捉,以及句子长短、说话人节奏、语势的关注。这样,教学就走出了内容分析的胡同,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进行审视,从而进入语义学背后的语用学的范畴,直面“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以及相关联的言语行为。
例三:《军神》教学
学生围绕“为什么称为‘军神’”开展批注交流。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交流大都聚焦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缺少对其他人物(主要是沃克医生)的关注,于是,有了以下调整:
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但是你发现没有,其实文中写沃克医生的语句一点也不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呢?同学们先把这些语句找来读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找、读,小组讨论。)
生:写沃克医生的句子表明这次手术很危险。
生:写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其实是衬托了的刚强。
师:比如――
生:比如“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沃克医生曾经是军医,见过大场面,但还是双手颤抖,额上汗珠滚滚。这就很好地衬托出了的刚强。
……
师:说得真好!如果说写是正面描写的话,那么写沃克医生就是――
生:侧面描写。
师:回想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也有过这样的描写吗?
(生交流)
师:(示意学生看插图)当时的手术台边,还有一位女护士,我们能不能结合刚才的学习,想象一下女护士的动作、神情,
从侧面来衬托的刚强、坚毅。
(生写话后交流)